徐志摩文学论文(精选15篇)
1.徐志摩文学论文 篇一
徐志摩的最浪漫的散文<想飞>我刚读一半的时候,它就让我有一种难以以一篇文章说得清的感觉,就算文章里的文字再怎么华美也没有办法表达它给人的那种美丽的.浪漫的感觉.也正如他的朋友梁实秋说的: 徐志摩的散文,无论写的是什么题目,永远的保持一个亲热的态度.徐志摩的散文里充满了同情和幽默.他的散文没有教训的气味,没有演讲的气味,像是在和知心的朋友谈话.读了<想飞>也让我看到.感觉到他的散文真的就像在和他亲切的谈话.聊天一样,而且他的散文充满着丰富的想象,有勇敢探索光明的热情.其中的的一章(翡冷翠山居闲话)中的一段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二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澹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全部正像画面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
读里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表达总是这样无拘无束.艳丽纷繁.这也正如周作人.梁实秋.阿英三位所指出的, 徐志摩的散文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与他的新诗一起形成“双峰并峙”的局面.简言之,情感的真挚,态度的亲和,题材的宽广,表达的无拘无束.艳丽纷繁,像诗一样“浓得化不开”,构成了徐志摩散文的显著特色.无论是长篇(如<巴黎的鳞爪>和<秋>)还是短制(如<一个诗人>,莫不如此.至于<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想飞>......等篇,则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了.徐志摩散文选本众多,这部<想飞>是最新的一种.里面选录了很多佳作较好的展现了徐志摩各个时期的文采斐然的散文佳作.每一段都表现出了徐志摩的独特风格.
2.徐志摩文学论文 篇二
一、康桥:徐志摩文学创作的源泉
徐志摩的父亲是一名商人, 为了更好地培养儿子以承继自己的事业, 他决定让徐志摩到国外去学习西方的金融和实业管理知识。而在20世纪初的中国, 一切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作为热血青年的徐志摩, 这个时候想得更多的却是国家。在前往美国的途中, 他写下了一篇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民国七年八月十四日徐志摩启行赴美文》。文中写道:“国难方兴, 忧心如捣, 室如悬罄, 野无青草, 嗟尔青年, 维国之宝, 慎尔所习, 以驝我脑。诚哉, 是摩所以引惕而自励也。”[1]后来在《猛虎集》的序中, 徐志摩也曾说:“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要我将来进‘金融界’的;我最高的野心是想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2] (汉密尔顿, 1755-1804美国政治家, 华盛顿时代的财政部长) 。所以在美国的克拉克大学, 徐志摩进了历史系而不是银行系。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做出的选择, 为他以后从事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徐志摩先后在美国的克拉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按照计划, 徐志摩本来是要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的, 可是在1920年, 他突然离开美国前往英国, 据他的话说, 是因为罗素。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 他曾这样说道:“我到英国是为要从罗素……我摆脱了哥伦比亚博士衔的引诱, 乘船漂过大西洋, 想跟这位二十世纪的福禄泰尔 (即伏尔泰) 认真念一点书。”[3]又是一次自我的选择。正是这一次的选择, 他到了伦敦, 经狄更生介绍, 以研究院特别生的资格进入了剑桥大学王家学院学习, 这时的徐志摩已经开始专攻文学了。
康桥 (即剑桥) 的生活对徐志摩短暂的一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里, 他结识了狄更生、罗素、魏雷、嘉木特等著名人物, 在他们的影响下, 徐志摩对文学更增添了兴趣。当初徐志摩放弃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前往英国, 本来就是为了拜师于罗素, 现在两人能够促膝而谈, 更是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这一时期徐志摩的诗大多数是颂扬自由、人道、青春、爱情和大自然的, 不能不说是受到了罗素倡导自由、博爱的影响。美丽的康桥给了徐志摩创作的灵感, 成了他创作新诗歌的精神家园。“康河右岸皆学院, 左岸牧场之背, 榆荫密覆, 大道迂回, 一望葱茏, 春尤浓绿, 但闻虫声鸟语, 校舍寺塔掩映林巅, 真胜处也。”[2]作为剑桥的特别生, 徐志摩的闲暇时间较多, 这就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他经常独自一人漫步康河河边, 面对美丽的康河柔波, 呼吸着英国民主的空气, 他开始用诗意的笔抒写, 于是一篇篇优美的文字在他的笔下流淌而出, 如《青年杂咏》、《春》、《人种由来》、《‘两尼姑’或‘强修行’》、《夏日田间即景》、《沙士顿重游随笔》、《康桥西野暮色》、《月夜听琴》、《夜》等。其中关于康桥的诗篇很多, 直接以康桥命名的就有《康桥西野暮色》、《康桥再会吧》, 以及后来写于1928年而风靡一时的名篇《再别康桥》。
除了进行文学的创作, 身居海外的徐志摩并没有忘记当初出国留学时自己写下的《启行赴美文》。在进入克拉克大学不久, 徐志摩就与同寝室的同学订立章程, 以互相督促发奋学习。学习之余, 他对政治的热情也有增无减, 他积极参加“国防会”, 这是一个留美学生的群众团体, 入会的大都是留美学生中的优秀分子, 并且都有强烈的爱国之心。他还在克拉克大学参加了陆军训练团, 接受军事训练。他的这些活动, 正是为了履行他当初“慨然要以天下为己任”的诺言。虽身在国外, 他仍然批判腐朽的封建制度。在《梦游埃及》一诗中, 他为奴隶的人间愤愤不平:“塔高 (像) 一只高背的骆驼, 驮着个不长不短的人魔, 他睁着怪眼大喊道:‘奴隶的人间, 可曾看出次间的消息乎?’”[2]在《‘两尼姑’或‘强修行’》一诗中, 他通过对一对相爱却不能爱的情人的描写, 对封建的禁闭思想进行了揭露, 他感叹道:“可怜一对笼中鸟, 尽日呢喃尽日悲。”[2]
徐志摩留学的四年, 是他创作的丰收期, 先后出版的作品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并有大量的翻译作品, 这些为他归国之后步入文坛打下了基础。
二、上海:徐志摩是“新月”的灵魂
20世纪20年代, 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占领南京, 许多人纷纷南下来到上海。胡适、叶公超、闻一多、潘光旦等很多文化名人聚集于此, 徐志摩也在这一时期来到了上海并定居下来。
英雄的聚会, 必然是一番事业的开始。新月书店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催生的。其实早在北京的时候, 徐志摩就已经和胡适、闻一多等人创办了新月社, 虽然北京的“新月”和上海的“新月”不能混为一谈, 但是主要负责人都在, 所以思想也就差别不大。经过一阵酝酿, 他们决定招股集资合办一个书店。1927年6月30日, 在《申报》上刊登了《新月书店开张启事》[4]:
本店设在上海华龙路法国公园附近麦赛而蒂罗路一五九号, 定于七月一号正式开张, 略备茶点, 欢迎各界参观, 尚希蕡临赐教为盼。
新月书店谨启
徐志摩把新月书店看做是实现他新的希望所在, 由于他交际广, 人事熟, 为人也很热心, 因而对于书店的出力不少。因此, 梁实秋曾说:“新月书店的成立, 当然是志摩奔走最力……胡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 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3]新月书店一开办就显露了勃勃生机, 先后出版了一批颇有影响的著作, 如胡适的《白话文学史》、潘光旦的《中国之家庭问题》、余上沅的《国剧运动》, 以及徐志摩的散文集《巴黎的鳞爪》和《自剖》, 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
在新月书店的基础上, 徐志摩等人又创办了《新月》月刊。在《新月》的创刊号上, 徐志摩执笔写了发刊辞《〈新月〉的态度》, 这是他后期文艺观点的代表作[1]。
在《〈新月〉的态度》一文的开头, 他引用了两句话, 一句是基督教圣经创世纪的话:“And God said, Let there be light:and there was light.”意思是:上帝说, 要有光, 就有了光。还有一句是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的名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意思就是:冬天已经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这两句话表明了徐志摩对《新月》月刊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这篇文章中, 徐志摩还谈到了“新月”一词的涵义, “我们这月刊题名新月, 不是因为曾经有过什么新月社, 那早已散消, 也不是因为有新月书店, 那是单独一种营业, 它和本刊的关系只是担任印刷与发行。新月刊是独立的。我们舍不得新月这名字, 因为它虽则不是一个怎样强有力的象征, 但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 怀抱着未来的圆满。”[1]
《新月》月刊是留学归来的知识精英们的文字阵地, 他们不仅吸收了欧美的各种文艺思潮, 也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倡导人性、个性的解放, 指斥腐恶, 批判社会, 形成了一股改造社会的巨大的力量, 所以《新月》月刊一露头, 便风靡一时, 有了很好的销路。新月诗人强调新诗格律的美, 这是对五四以来诗的散文化的反对, 它对于现代汉语新诗走向成熟, 功不可没。当然, 新月诗人不仅仅写诗, 还从事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艺形式的创作。
从新月书店到《新月》月刊, 徐志摩都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叶公超在《新月拾旧》一文中这样说道:“ (徐志摩) 永远充溢着蓬勃的生气和不败的兴致。因此, 没有了他, ‘新月’也就失去了灵魂。”[3]
三、教学:徐志摩是学生的“船坞”
徐志摩不仅在上海创办了新月书店, 主编《新月》杂志, 1931年他又创办了《诗刊》季刊, 同时还兼任中华书局的编辑, 与此同时他还要进行文学的创作。诸多的事务, 徐志摩每天都在奔波。在上海担任光华大学教授的时候, 他还兼职南京中央大学一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 这样, 他每周三次往返于沪宁线上。家人劝他辞掉一份工作, 免得来回奔波, 他说:“我很忙, 但我内心很充实, 学生喜欢听我的课, 我也喜欢这些青年人。只有当我和青年们心贴心的时候, 我才感到我的价值。”[5]
在光华大学教学期间, 徐志摩主要讲授《英国文学史》、《英文诗》、《英美散文》、《文学批评》等。课堂上, 他海阔天空, 情趣横溢, 诗意盎然, 与学生不板脸, 不说教。据徐志摩的学生赵家璧回忆说, 徐志摩上课的方式别具一格, 这是他从泰戈尔那里学来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在昏暗沉闷的教室里, 采用注射式的方法, 不能开发学生灵性, 学生也不能完全打开创造的阀门, 于是他们曾经在偌大的校园里上课, 也曾在河边的小树林里上课。师生一起, 或背诵诗歌, 或讨论写诗的意境, 或各自发表感慨, 或讨论人生、宇宙等, 真是其乐无穷!一天, 徐志摩举起右手, 指着碧蓝的天空, 高声对同学们说道:“让我们有一天, 大家变做了鹞鹰, 一起到伟大的天空去, 去度我们自由轻快的生涯吧, 这空气的牢笼是不够我们翱翔的。”[1]
徐志摩不仅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 开拓学生的创造性, 他还带学生去听音乐, 看画展, 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他认为文学、音乐、图画是三姐妹。他曾对学生赵家璧说道:“要真正鉴赏文学, 你就得对于绘画音乐有相当心灵上的训练。这是一条大道的旁支, 你们研究文学的人, 更不应放弃了这二位文学的姐妹——绘画与音乐。前者是空间的艺术, 后者是时间的艺术, 同样是触着心灵而发的。”[5]
徐志摩教书认真负责, 自励励人, 他时刻关心着青年的成长, 他和学生以心换心, 真诚相待, 深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他的学生陈梦家在《纪念志摩》一文中说:“我们全是大海上漂浮不定的几只破帆, 在蟒绿的海涛间, 四下都是险恶, 志摩是一座岛, 是我们的船坞。”[5]
1931年11月19日, 在由南京飞往北京的飞机上, 徐志摩不幸遇难, 年仅35岁。从1926年定居上海一直到1931年离世, 徐志摩在上海生活了五年。在这短短的五年时光中, 徐志摩开书店、办杂志、做编辑、当教授, 不辞劳苦。他的到来, 不仅是新月的灵魂, 学生的船坞, 更是上海的骄傲。他的一生虽很短暂, 但他一直在文学的沃土里辛勤地耕耘, 留给人们的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拾遗》、《集外译诗》等, 这些在我国的新诗史上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此外, 他还出版过散文集, 如《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秋》, 小说集《轮盘》, 剧本《卞昆岗》等。同时还有很多的翻译著作和珍贵的书信和日记, 如《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他的著作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在上海出版的, 但是, 他的读者则远不止是在上海, 更是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
参考文献
[1]赵遐秋.徐志摩传[M].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2]顾永棣.摩诗全集[M].学林出版社, 1997.
[3]韩石山.徐志摩图传[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
[4]新月书店开张启事[N].申报, 1927-7-30.
3.《徐志摩年谱》 篇三
《徐志摩年谱》的书前冠以赵景深旧文《志摩师哀辞》,以作代序,且附有照片、手迹多幅 。编者态度严谨,行文省净;条条事实,有案可稽。不但根据志摩本人的遗著(包括日记、书信),亲朋好友的挽联、祭文和回忆文章,而且还用他人的诗文来印证史实。有的材料很僻,但也论据翔实,足可为证。如徐母何太夫人八旬寿诞启、叶遐庵的年谱等等 。
《徐志摩年谱》中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对怎样评价徐志摩极有价值。但以前为一些研究者所忽视。如在济南惨案发生后,志摩在日记中写道:“外交部长是欺骗部长,中央政府是昏庸老朽的收容所。”对当时的反动政府发出了愤慨之声。“我们既不能完全一任感情收拾起良心来对外说谎,又不能揭开了事实的真相对内说实话。这是我们知识阶级现下的两难。”一语道破了他当时的处境。一九二六年,志摩在《晨报副镌》发表《列宁忌日——谈革命》一文,原文写道:“我这里收到陈毅曲秋(曲秋系陈毅同志的别号——引者注)先生寄来一篇油印《纪念列宁》,那是他在列宁学会的谈话稿……”这些都是过去谈志摩所未曾涉及的。或许由于年谱体例的限制,有的珍闻也为此书所未录,如,一九三一年,胡也频在龙华就义,丁玲无法在上海立足,要回湖南常德去暂避,沈从文便与之乔装为夫妇,结伴赴湘,当时志摩奉送了全部川资,使他们安全离沪。这些资料都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这位诗人。
陈从周在《编者自序》中写道:“我编这本书只是提供研究现代中国文学史的一部分资料,所以内容力求有据,以存其真。过后有人研究五四运动后新文学作家的话,这书对志摩的一部分多少有一点小小的帮助。我文戋戋,唯此愿望而已。”三十多年过去了,编者的愿望也已付诸实现。而陈从周早已另辟蹊径,孜孜钻研多年,成为了中国古典建筑方面的专家。
4.徐志摩性格 篇四
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一位才子,他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他洒脱不羁,追求浪漫,是个性情中人
他就是《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我觉得他之所以被大众所熟知的可能就是因为这首诗歌吧。不过最近两年的热播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大大加深了我们对徐志摩的了解。
徐志摩自小出生贵族世家,所以得到良好的教育,再加上他父亲徐申如是个有见地,有魅力,有正义感的人,这对徐志摩的成长无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后来他出国留学,见识了西方文化,他在那一段时间爱上了西方学者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英国期间,对他的一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他思想发展的转折点。在康桥,他深深感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徐志摩忘情于康桥,沉迷于大自然,乃是因为他以为现实社会是丑陋的,生活是痛苦的,只有大自然是纯洁的,美好的,为要救治这个社会和人们,医治当前生活的枯窘,最好的办法是:离却堕落的文明,回向自然的单纯。只有接近自然,才能回复人类童真的天性,社会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在这阶段,他广交英国名士,孕育了自己的人生观和政治观念,那就是理性主义。
他很开放,或许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当他不喜欢张幼仪的时候,他依然和她离了婚。在当时的社会,能如此的坦然,是多么的伟大,至少可以和现在的我们媲美。他很执着,他随后无可救药的爱上了林徽因,但是现实总是那么不如人意。但他并没有放弃追求,直到最后徐志摩,林徽因和梁思成三人成为很好的朋友。这个就是在现在社会,也没有几个男人可以做到的。他也是一个“情痴”,后来又遇上了有夫之妇的陆小曼,他们相爱了,可是徐并没有陆的不雅行为而抛弃他,而是省吃俭用,积蓄费用给陆花销。徐志摩的礼貌,举止,态度,言语,无处不与人以快感,他是一切人的朋友,这或许是他的魅力,也受到无数女性的青睐。徐志摩是一个深信人生必须有爱、自由和美的理想主义者,是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失败英雄。他的失败,使人充满恭敬与同情,因为偌大的世界之中,只有他有这信心,冒了绝大的危险,费了无数的麻烦,牺牲了一切平凡的安逸,去追求去试验一个梦想中有爱的境界。在追求爱情的同时徐志摩没有放弃对文学的追求,因为他把文学看成是自己精神的源泉。
他的性格,我敢说,在那个年代绝对是危险的,随时可以灭亡自己,但偏偏是因为这种性格,才造就了一代奇才。他的执着,他的热情,他的优雅,他的理性,在我们这个时代,也是需要鼓励的,但是凡事都要具体对待。
1931年徐志摩遇空难去世,一颗文学巨星就这样陨落了。正如他诗中所言“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他留下了不少诗文让后人去品味,而他的浪漫人生的成败得失也久久的令人深长思之,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他对爱情和文学的执着追求吧!
(一)追求“爱、自由、美”的三位一体
胡适说徐志摩:“为人整个的只是一团同情心,只是一团爱。”“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二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胡适:《回忆徐志摩》,载《徐志摩纪念专辑》。
胡适又总结说:“单纯的理想主义者徐志摩,他深信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必须有自由,必须有美;他深信这种三位一体的人生是可以追求的,至少是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养出来的。——若以这个观点来观察志摩的一生,他这十年中的一切行为就全可以了解了。只有从这个观点上才可以了解志摩的行为。我们必须先认清了他的单纯信仰的人生观,方才认得清志摩的为人。”
梁实秋说徐志摩的“三位一体”的单纯理想落到实处是“与他所爱的一个美貌女子的自由结合”。
周作人同意胡适的看法:“志摩这人很可爱,他有他的主张,有他的派路,或者也许有他的小毛病;但是他的态度和说话总是和蔼真率,令人觉得可亲近。凡是见过志摩几面的人,差不多都受到这种感化,引起一种好感,就是有些小毛病小缺点也好像脸上某处的一颗小黑痣,也是造成好感的一小小部分,只令人微笑点头,并没有嫌憎之感。适之又说志摩是诚实的理想主义者,这个我也同意,而且觉得志摩因此更是可尊了。这个年头儿,别的什么都可以有,只是诚实却早已找不到,志摩却还保守着他天真烂漫的诚实;可以说是世所稀有的奇人了。”周作人:《回忆徐志摩》,载《徐志摩纪念专辑》。
(二)富于持久的宽厚的同情心
林徽因说:“我们寻常人就爱说了解;能了解的我们便同情,不了解的我们便很落寞乃至于酷刻。志摩则不然——无论出自何人,在何等情况之下,他理智上认为适当与否,他全能表几分同情。……我可以忠实地说,至少他要比我们多数的人伟大许多;他觉得人类各种的情感动作全有它不同的,价值放大了的人类的眼光,同情是不该限于我们划定的范围内。”“不止如是,他还曾为他的一点理想的愚诚几次几乎不见容于社会。但是他自己却未曾为这个而鄙吝他给他人的同情,他的性情,不曾为受了刺激而转变刻薄暴戾过,谁能不承认他几有超人的宽量。”林徽因还说“我们生在这没有宗教的时代”,徐志摩“比我们近情,近理,比我们热诚,比我们天真,比我们对万事万物都更有信仰,对神,对人,对灵,对自然,对艺术!”林微因:《回忆徐志摩》,载《徐志摩纪念专辑》。
(三)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
徐志摩自己说:“我是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这并不高深,这只是说我只知道个人,只认得清个人,只信得过个人。我信德谟克拉西(民主)的意义只是普通的个人主义;在各个人自觉和意识与自觉的努力中函有真纯德谟克拉西的精神;我要求每一朵花实现它可能的色香,我也要求各个人实现他可能的色香。”徐志摩:《自剖》。他的信仰——以个人主义为基点,要求个性解放,主张性灵的自由发展。这种信仰贯穿于他短暂的人生历程与作品。
徐志摩对梁启超说:“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朗照我深奥之灵府。”
在《自剖》一文中,徐志摩自述:“我是一个好动的人。每回我身体行动的时候,我的思想也仿佛跟着跳荡。……是动,不论什么性质,就是我的兴趣、我的灵感;是动,就会催快我的呼吸、加添我的生命!”
徐志摩的诗歌独抒性灵。徐志摩自己阐述道:“我要的是筋骨里迸出来的、血液里激出来的、性灵中跳出来的、生命里震荡出来的真纯的思想。”
朱自清指出:“作为诗人论,徐氏更为世所知。他没有闻氏指闻一多。那样精密,但也有他那样冷静。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
对于离婚,徐志摩的理由是:“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残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个性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恋爱确是可遇不可求,但不能不求。我将於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5.徐志摩语录 篇五
2、这个微笑,用尽疼痛的力气;这回释然,用尽铭记的场地;这场告别,用尽去爱的勇气;这次哭泣,用尽你爱的表情;因为这是最后一次爱你。
3、如果真相是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沈默。如果沈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
4、少年的时候,我疯狂的喜欢,带我走这三个字。现在,我再也不会任性的让任何人带我走。我学会了,自己走。
5、时间能够证明爱情,也能够把爱推翻。没有一种悲伤是不能被时间减轻的。如果时间不可以令你忘记那些不该记住的人,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什么意义?如果所有的悲哀、痛苦、失败都是假的,那该多好?可惜,世上有很多假情假义,自己的伤心欲绝、痛苦难过、悲哀惆怅、歇斯底里,等等。却偏偏总是真的。
6、许多往事在眼前一幕一幕,变的那麽模糊,曾经那麽坚信的,那麽执着的,一直相信着的,其实什麽都没有,什麽都不是… 突然发现自己很傻,傻的不行。我发誓,我笑了,笑的眼泪都掉了。笑我们这麽傻, 我们总在重复着一些伤害,没有一个可以躲藏不被痛找到。却还一直傻傻的期待,到失望, 再期待,再失望…
7、爱是一场催眠,醒来之后你被谁吸了灵。这就是为什么爱过之后, 总觉得不仅失去他,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被爱的人总是掌灵者, 去爱的人反而失魂。在每段真心付出的感情中, 总有一个人献祭了灵魂,收获了残忍。
8、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9、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10、年少时,我们因谁因爱或是只因寂寞而同场起舞;沧桑后,我们何因何故寂寞如初却宁愿形同陌路;相爱时,我们明明两个人,却为何感觉只是独自一人?
11、我羡慕那时的自己,还有完整的幸福可以撕碎。
12、分开后,明明只是独自一人,却为何依然解脱不了两个人?
13、感情的寂寞,大概在于:爱和解脱都无法彻底让女人念念不忘的是感情,让男人念念不忘的是感觉。感情随着时间沉淀,感觉随着时间消失。终其是不同的物种,所以谁又能明白谁的深爱,谁又能理解谁的离开。
14、现在,我开始怀念,那个撕碎你信和照片的雨夜。
15、一个人的漠然加上另一个人的苦衷,一个人的忠诚加上另一个人的欺骗,一个人的付出加上另一个人的掠夺,一个人的笃信加上另一个人的敷衍。爱情是一个人加上另一个人,可是,一加一却不等于二,就像你加上我,也并不等于我们。这种叫作爱的情啊,如果你忘了苏醒, 那我宁愿先闭上双眼。
16、记忆的丝线就像一种咒语,在每个日升月落将我缠紧,它提醒我,不能忘记爱过的你,我是记得啊,我记得,所以我和其他人在一起,一笑都觉得愧疚,所以我和别人并肩行走,牵手都觉得沉重,我要怎样,剪断丝线,再不作茧自缚。
17、爱是一场催眠,醒来之后你被谁吸了灵。这就是为什么爱过之后,总觉得不仅失去他,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被爱的人总是掌灵者,去爱的人反而失魂。在每段真心付出的感情中,总有一个人献祭了灵魂,收获了残忍。
18、几年后,发现无数的感情不撕自碎,原本都不完整,就不需要撕碎。
19、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20、过去的畅想有多快乐,现世的遗憾就有多悠长。
21、他的世界没有她,她的世界只有他。世界就是这样,从来没有公平可言。这是一场没有时限的角力战,谁在乎的越多,就输的越惨。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我会带着笑脸,和你寒暄,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
22、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
23、他说爱你的时候,是无心之过,别轻易感动。
24、由于我们过于习惯在别人面前戴面具,因此最后导致在自己面前伪装自己。
25、坚硬的城市里没有柔软的。
26、爱情,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27、现在,我开始怀念,那个撕碎你信和照片的雨夜。
28、我们害怕岁月,却不知道活着是多么的可喜。我们认为生存已经没意思,许多人却正在生死之间挣扎。甚么时候,我们才肯为自己拥有的一切满怀感激?忘掉岁月,忘掉痛苦,忘掉你的坏。我们永不永不说再见。
29、如果一开始,你就不要出现在我的面前,那么,我也许就不会知道幸福的滋味……你何其残忍,把所有的爱满满地那么卒不及防地都给了我,告诉我,你永远喜欢我,永远不会离开我。让我错以为,我可以幸福得象个被宠溺的孩子,让我错以为,只要抱住你,就可以拥有整个世界。
6.徐志摩诗碑在剑桥安放 篇六
《光明日报》报道, 因为徐志摩《再别康桥》诗碑的安放, 剑桥无数的历史遗迹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1928年初秋, 当徐志摩恋恋不舍地离开剑桥, 离开剑桥的国王学院时, 他恐怕没有想到, 在他写下“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之后80年, 他的诗歌会刻在洁白的大理石上, 并从他的故国运到那片给了他灵感, 给了他新生的土地上, 被安放在唤醒他性灵的康河边。大理石诗碑分上下两个平面, 上半个平面上刻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下半个平面上刻着:“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落款是“徐志摩《再别康桥》诗句”。剑桥国王学院的网站新闻说:“一块刻着中国最著名诗歌的大理石诗碑被安放在国王学院的后庭。《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诗人徐志摩的诗歌, 它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据着富于激情的地位。”
7.《辞海》中的徐志摩 篇七
1961年10月“试行本”《辞海》虽无“徐志摩”专条,但在“新月派”条目中仍可窥见当年对徐志摩的评价;“新月派1928年出现的代表中国买办资产阶级思想和利益的文学流派。因创办《新月》月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多是‘现代评论派’的主要成员。在政治上公开反苏反共,为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服务;在文学上宣扬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当时,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学阵营,曾予以深刻的揭露。”对“现代评论派”,该版《辞海》定性为“资产阶级反动文学杜团”。
十八年后,1979牟9月版《辞海》在介绍基本情况的同时,仍派定徐志摩参与编辑的期刊“反对无产阶级文学革命运动”,“革命大批判”的腔调几乎毫无改变,还对徐志摩的文学创作下了“内容颓废消极,艺术上刻意雕琢”的结论。
1989年9月版《辞海》将对徐志摩的冠呼,由“新月派诗人”改为“中国诗人”。这不是简单的名称更易,而是一种平反;须知,“新月派”在当年等于“反动”。实质性的评价为:“诗风纤浓委婉,大都咏叹爱情与梦幻,也表现出对现实、对革命的迷惘、幻灭情绪。”这里的评价虽说平了反,但是留有尾巴。
再过十年,《辞海》就把徐志摩的文学史地位由“新月社主要成贡之一”提升为“‘新月派’代表诗人”,这是谛史定位。“新月派”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反动组织,紧接着的“代表诗人”表明它是一个文学结社,徐志摩是其重要标志,是这个诗歌流派的艺术上的一面旗帜。尤其是把“也表现出对现实、对革命的迷惘、幻灭情绪”改为“在艺术形式上对新诗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可以说是彻底地根除了以往对徐志摩的诬解和误解。
8.徐志摩语录 篇八
45. 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
46. 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47.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
48. 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
49. 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50. 爱情是一个人加上另一个人,
51. 可是,一加一却不等于二,
52. 就像你加上我,也并不等于我们。
53. 这种叫爱的情啊……
54. 如果你忘了苏醒,那我宁愿先闭上双眼。
55. 我的语言过于苍白,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
56. 太多不能,不如愿,想离开,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
57. 转而,移情别恋,却太难,只顾心疼,我忘记了离开,
58. 一次一次,已经习惯,习惯有你,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59. 许多往事在眼前一幕一幕,变的那麼模糊,
60. 曾经那麼坚信的,那麼执着的,一直相信著的,
61. 其实什麼都没有,什麼都不是……突然发现自己很傻,傻的不行。
62. 我发誓,我笑了,笑的眼泪都掉了。
63. 笑我们这麼傻,我们总在重复著一些伤害,没有一个可以躲藏不被痛找到。
64. 却还一直傻傻的期待,到失望,再期待,再失望……
65. 谁的情感无法张扬,谁在陌生的房故作勇敢,
66. 谁在夜晚害怕腐烂,任呼吸突然变得野蛮,
67. 我习惯了等待,于是,在轮回中我无法抗拒的站回等待的原点。
68. 我不知道,这样我还要等多久才能看到一个答案;
69. 我不知道,如此我还能坚持的等待多久去等一个结果?
70. 思念,很无力,那是因为我看不到思念的结果。
9.徐志摩情诗 篇九
熟悉徐志摩家庭悲剧的`人,或许可以从中捕捉到一些关于诗人那段罗曼史的影子。但它始终也是模糊的,被一股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吹的劲风冲淡了,以至于欣赏者也同吟唱者一样,最终被这一股强大的旋律感染得醺醺然,陶陶然了。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爱情,是最具个人化的感情,是人的一生中最耐咀嚼品味的情感之一。描写爱情,既可以直抒胸臆,抒发炽烈的感情,也可以表现得蕴藉含蓄,艺术手法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唯其表现得真诚深切,方能打动他人之心;唯其找到一个独特的艺术视镜和表现角度,方能显出诗的新意和诗人的创造。《我来到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就是一首有特色而又写得真切的爱情诗篇,它的特色不仅在其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上,还在其新颖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技巧。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手剥一层层莲衣,
看江鸥在眼前飞,
忍含着一眼悲泪——
我想着你,我想着你,啊小龙!②
我尝一尝莲瓤,回味曾经的温存:——
那阶前不卷的重帘,
掩护着同心③的欢恋:
我又听着你的盟言,
“永远是你的,我的身体,我的灵魂。”
我尝一尝莲心,我的心比莲心苦;
我长夜里怔忡,
挣不开的恶梦,
谁知我的苦痛?
你害了我,爱,这日子叫我如何过?
但我不能责你负,我不忍猜你变,
我心肠只是一片柔:④
你是我的!我依旧
将你紧紧的抱搂——⑤
除非是天翻——⑥
但谁能想象那一天?⑦
作品注释
①这首诗最初见于1925年9月9日《志摩日记·爱眉小札》内。
②发表时“龙”为“红”。小龙,陆小曼别名
③日记中“同心”为“消魂”。
④日记中此处无“:”。
⑤日记中“——”为“;”。
⑥日记中“——”为“,”。
10.徐志摩心中的“梦” 篇十
诗人为什么到康桥 (今日之剑桥)来“寻梦”?他要寻的是个什么样的“梦”?为什么说那“梦”是被“揉碎”的“彩虹似的梦”?为什么又“不能放歌”,而只能“沉默”?
康桥,对于徐志摩的生命具有特殊的意义,康桥是令其终生魂牵梦萦的地方,它孕育了诗人的理想,慰藉诗人寂寞而悲苦的心灵,这就难怪诗人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寻梦”了。
诗人的“梦”首先是指对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的追求。1918年,徐志摩出国赴美留学,他后来言道:“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想要我将来进‘金融界’的,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猛虎集》序)徐志摩梦想做中国的汉密尔顿,梦想成为一个政治家。为了这一夙愿,他忘却了父亲的叮嘱,醉心于研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此,他于1920年又转到英国康桥学习,并在此确立了他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要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归国后,他办杂志、教书,发表文章,努力传播自由主义思想。但当时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外国列强蚕食鲸吞,国内封建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几年的国内生活,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打击了诗人那颗高傲的心,使他渐渐地失望,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愿望最终化为泡影。这对于信仰坚定并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一心想成为一代政治家的徐志摩来说,无疑是极其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故地重游,重温旧梦,聊以抚慰心灵和精神的伤痛,实出自然。
“诗言志”,又“诗缘情”。对个人生活理想尤其是情感理想的追求和渴慕,是《再别康桥》中所寻之“梦”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康桥,对徐志摩来说,正是他爱的圣地。他对林徽因的爱,与康桥是密切相关的。康桥成了徐志摩对林徽因爱的一个象征,一个载体。这也构成了他所寻之“梦”的内核和真正的秘密。
在具有浓烈的浪漫情怀的徐志摩看来,爱情与“上帝之爱”拥有相提并论的地位。徐志摩为这次真正的爱情,进行了他生命历程中的一次“冒险”,一次人生抉择。他承受了来自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各方面的压力,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结束了令人痛苦无奈的无爱婚姻。但他与林徽因的爱情却无果而终。尽管如此,这次爱情经历始终让徐志摩魂牵梦绕,难以忘怀。始于康桥的无果的爱之“梦”,就这样被“揉碎”了,但她也变成了徐志摩情感生活的内在动力。每当他失意、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时,到康桥“寻梦”,便成了抚慰其精神和心灵创伤的良方和妙药。在追求林徽因失败,一度变得极度痛苦消沉的情景下,徐志摩结识了“忠厚柔艳的小曼”,两个人久已压抑的情感掀起了滔天巨澜。但对陆小曼倾情相爱的徐志摩再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接连不断的家庭纠纷,人们的非议与幸灾乐祸,社会的批评,使徐志摩感到“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在这种情形下,一向颇具西方绅士风度的徐志摩内心是何等痛苦。当他重登英伦,除了故地重游,重温旧梦,聊以抚慰内心的伤痛,他还能怎样呢!
11.徐志摩诗歌翻译与创作活动探析 篇十一
一、社会历史的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白话文运动开始兴起。西方诗歌是在新文化运动之中介绍到我国的, 当时许多爱国人士从事翻译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激励广大人民积极与腐朽政府的统治抗争, 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开始追求新的生活与理想。当时正是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 现代思想萌发的时代, 人的个性意识摆脱封建思想枷锁, 从而最终获得自由与解放。徐志摩受到了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 表现为信奉自由, 敢于斗争, 追求个性。在家庭和爱情上, 徐志摩也敢于与传统抗争。有学者这样描述徐志摩的第一次婚姻, “申如先生自是另一层考虑, 按张家的财势权势, 幼仪能配以志摩, 真是求之不得的如意婚姻, 志摩也不能读一世书而不做事, 有了这门贵亲, 儿子的前途还愁没个展望?志摩有了大出息, 也为徐家门庭光宗耀祖了”, 由此可见, 徐志摩的第一次婚姻是由传统家长制强加给他的, 没有自由选择自己的爱人。于是, 他努力摆脱传统的束缚, 为了自由而抗争, 大胆勇敢地追寻自己的爱情。这些都是他深受“自由至上”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
二、个人成长背景和诗歌翻译历程
1897年1月15日, 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位富商的家庭。他自幼聪明好学, 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的陶冶使他在童年就具备了聪慧的灵性, 严格规范的私塾教育又为他将来的文学生涯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1918年夏季, 徐志摩完整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并且和当时许多爱国青年一样远渡重洋去美国求学。他开始在克拉克大学攻读社会学, 第二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系学习, 并且获得了硕士学位。两年后, 为了追随罗素的哲学思想, 他放弃了博士学业, 辗转来到英国。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期间, 他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哲人, 之后还认识了哈代、威尔斯、卡本特、曼斯菲尔德等许多英国著名诗人和作家。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罗素热爱人类与自由的哲学思想以及剑桥大学的校园景色, 激发了徐志摩的灵感, 他开始翻译自己热爱的诗人的文学作品, 开始迈出了通往世界文学殿堂的第一步。
根据记载, 1921年初到英国留学时, 徐志摩最早开始发表诗歌翻译作品。在这个时期, 他对诗歌翻译的难处深有体会。实际上, 在其整个翻译理论框架之中, 徐志摩的所有观点都是围绕这一论题而展开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尽管徐志摩一直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但由于他营造的理想过于完美, 因而最终也未能超越甚至未能达到这种至高的境界。经过四年的翻译实践, 1925年8月徐志摩的《一个译诗的问题》发表在《现代评论》上, 他在此文中表达了诗歌翻译方面的主要观点:“翻译难不过译诗, 因为诗的难处不单是他的形式, 也不单是他的神韵, 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 像颜色化入水, 又得把形式化进神韵, 像玲珑的香水瓶子盛香水。”在徐志摩看来, “形”与“神”的高度完美的统一才是诗歌翻译的真谛。除了积极从事诗歌翻译实践外, 徐志摩还形成了独特的诗歌翻译理论。
三、诗歌翻译成果
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已经开始进行诗歌写作与翻译, 当时他发表了八篇诗歌作品, 其中除了《草上的露珠儿》外, 其余七首均为译诗。在《小说月报》十五卷第三期上, 徐志摩公开发表了《征译诗启》, 呼吁海内外人士翻译西方诗歌, 以引介给中国读者。他一面提倡国人进行诗歌翻译活动, 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进行翻译实践。徐志摩的一生共翻译60多首诗歌, 有66首被正式收入《徐志摩诗全集》和《徐志摩译诗集》, 其中51首为英文诗, 另外15首是非英语国家诗人的作品, 由徐志摩依据其英语译文转译而来, 含美国、英国、法国、希腊、波斯等诗人的作品, 主要有哈代、莎士比亚、泰戈尔、拜伦、惠特曼、布莱克、济慈、歌德、席勒、萨福、罗彻斯特、勃朗宁、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等二十多位。
四、诗歌翻译活动对其创作的影响
在西方诗歌创作实践中, 徐志摩堪称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中的先行者, 其诗歌被认为是多种多样的“西洋诗体”首位尝试者, 是“新月派”诗歌流派的创始人。其诗歌翻译对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 借鉴西方诗歌格式。
“徐氏热情地‘努力于新体制的输入和试验’, 先后尝试过散文诗、叙事诗、自由诗、新格律诗、十四行诗、打夯歌诗、对话体诗歌等多种诗体形式。成功率极高;而无论用何种体式, 都力求形式的总体完整性‘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如《康桥, 再会吧!》, 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 都是一首标准的西洋体诗。这首长达一百行的诗歌不仅是徐志摩的首个西洋体诗, 也是中国诗坛的第一首西洋体诗, 西洋诗与中国的习惯不同, 一般每行字数相等, 而标点不在句末而在每行中间。由于第一次见到西洋体诗, 在编辑排版时成了参差不齐的无韵诗, 徐志摩专门前往进行了一番说明与解释, 按照西诗体式重新刊载, 使得西洋诗体和他自身都引起了文坛的关注。在“西诗东渐”的进程中, 徐志摩不再一味追求西方化的形式, 而是在借鉴西诗体式的同时, 追求与中国语言特征的和谐衔接, 在辞藻、音律、节奏上精心雕琢, 重视诗歌的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使诗歌格律更加完善, 诗歌技巧更加成熟。
2. 崇尚浪漫唯美主义。
徐志摩非常喜欢19世纪英国浪漫派的文学创作风格, 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与借鉴。“他喜欢济慈的‘他一想着了鲜花, 他的全身就变成了鲜花’的想象力达到最纯粹的境界;他惊羡雪莱创作《悲歌》时, ‘雪莱变了云, 还是云变了雪莱’的与自然谐和的魔术。他说:‘一是 (指雪莱) 动、舞、生命、精华的、光亮的、搏动的生命, 一是 (指济慈) 静、幽、甜熟的、缓慢的、‘奢侈’的死, 比生命更深奥更博大的死那就是永生。’两者他都喜欢。”在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中, 这些类似的意象占了绝大部分, 处处弥漫着浪漫主义风格, 如《月下待杜鹃不来》、《月夜听琴》、《雪花的快乐》、《落叶小唱》等作品, 其中不仅诗艺、诗味、诗思与英国浪漫派极为相似, 而且生命意象、自然意象、爱美意象处处可见:风、云衣、鲜露、黄昏、秋月、杜鹃、桥影、落叶、雪花、新娘……灵动的情思和比喻仿佛浑然天成, 体现出徐志摩诗歌独特的意境与韵味。
3. 哈代的影响。
徐志摩在诗歌艺术内容和创作技巧上深受英国诗人、小说家哈代的影响。在哈代的杰出诗歌作品之中, 几乎没有两首诗的格律是类似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哈代仍然在格律方面努力探索。他之所以没有找到合适优美的格律, 一方面固然应归咎于他的教育背景, 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当时传统正日益瓦解, 哈代作为一个英国人, 同时又是一位著名诗人, 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徐志摩的创作《灰色的人生》与徐志摩译的哈代的《致人生》都描绘了文学的本质, 描写了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也就是文学对人生的意义。徐志摩认为“人生是苦的”, 他认为深沉的痛苦和悲哀深深地蕴藏在人生的本质之中, 他相信生命的本质是悲哀而不是幸福, 痛苦而不是快乐, 是拘束而不是自由。他从哈代身上获得了巨大的能量, 不停地运用各种各样诗体形式和格律来进行试验。他的诗歌包括十四行诗、无韵四行体诗和歌谣, 运用民歌节奏、抑扬格、抑抑扬格, 采用独特的格式与新颖的韵律。他创立了具有明朗格调的新式对偶句, 以重读单音字奏效, 并且引进了鲜明的英国风格。尽管一生短暂, 但他也像哈代一样, “至终仍在进行摸索”。
参考文献
[1]陈琳, 张春柏.陌生化翻译:徐志摩诗歌翻译艺术研究[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8 (12) .
[2]陈琳, 张春柏.翻译间性与徐志摩陌生化诗歌翻译[J].中国比较文学, 2009 (10) .
12.徐志摩语录 篇十二
1、青春,如同一场盛大而华丽的戏,我们有着不一样的假面,扮演着不一样的主角,演绎着不一样的经历,却有着相同的悲哀。
2、感情,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3、春光与希望,是长驻的;自然与人生,是调谐的。
4、如果一开始,你就不要出现在我的面前,那么,我也许就不会知道幸福的滋味……你何其残忍。
5、世界曾经颠倒黑白,如今回归绚丽色彩。世界曾经失去声响,如今有你们陪我唱歌。夜里黑暗覆盖着左手,左手覆盖着右手。
6、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7、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是金枝玉叶还是胭脂俗粉。
8、如烟往事,不知谁飘落了谁的相思,如梦的回忆,不知谁飘落了谁的等待。与你作别,不问以前伤痛几何。
9、绽放一地情花,覆盖一片青瓦。
10、甚么时候,我们才肯为自己拥有的一切满怀感激?忘掉岁月,忘掉痛苦,忘掉你的坏。我们永不永不说再见。
11、谁的情感无法张扬,谁在陌生的房故作勇敢,谁在夜晚害怕腐烂,任呼吸突然变得野蛮,先爱吧把这一副肩膀挡掉一点遗憾,先爱吧看似一双翅膀躲啊躲已经黑暗,先爱吧人们不懂这样一旦欲求不满,先爱吧之后感伤之后再算,之后再算。
12、现在,我开始怀念,那个撕碎你的信和照片的雨夜。
13、我不在乎死亡。如果我死,就算得从坟墓里爬出来,我也会带走你;当你先我而死,我可以容许你带走任何你想要带走的东西,那其中必定包含我,因为你就我、我就是你,我们的灵魂交缠,谁也无法分隔一具躯壳里的两缕灵魂。
14、恋爱他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他来的时候我还不曾出世; 太阳为我照上了二十几个年头, 我只是个孩子,认不认识半点愁; 忽然有一天——我又爱又恨那一天—— 我心坎里痒齐齐的有些不连牵, 那是我这 一辈子第一 次的上当, 有人说是受伤——你摸摸我的胸膛—— 他来的时候我还不曾出世, 恋爱他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15、也许可以爱很多个人,但只有个人会让你笑的最灿烂,哭的最伤心。于我——应当都笑的灿烂,但我不明白给我最灿烂的是谁。但是我不明白伤心,让我最伤心的是谁。只是心太痛,太痛……以后便不觉着痛了。也记不清楚那些斑驳的光影。
16、眉,你快乐时就比花儿开,我见了直乐!
17、这岂是偶然,小玲珑的野花!你轻含着鲜露可颗颗,怦动的,像是慕光明的花蛾,在黑暗里想念着焰彩,晴霞;我此时在这蔓草丛中过路,无端的内感,惘怅与惊讶,在这迷雾里,在这岩壁下,思忖着,泪怦怦的,人生与鲜露?
18、我习惯了等待,因而,在轮回中我没法抗拒的站回等待的原点。我不知道,这样我还要等多久才能看到个答案;我不知道,如此我还能坚持的等待多久去等个结果?思念,很无力,那是由于我看不到思念的结果。或许,思念不需结果,它只是证明在心里有个人曾存在过。是否是能给思念份证书,证明曾它曾存在过?
19、哪有高洁的灵魂,不经地狱,便登天堂。
20、如果这个时候窗外有风,我就有了飞的理由。心中累积的悲伤和快乐,你懂了所以我自由,你不懂所以我坠落。
21、柳条青青,南风薰薰,幻成齐峰瑶岛,一天的黄云白云,那边麦浪中间,有农妇笑语殷殷。
22、听远村寺塔的钟声,像梦里的轻涛吐复收,省心海念潮的涨歇,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23、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24、假如恋爱是可以替代的,像是一枝牙刷烂了可以另买,衣服破了可以另制,他那价值也就可想。
25、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到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顶尖顺着风向打圆圈做梦。
26、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在月下的秋雪庵前。这秋月是纷飞的碎玉,芦田是神仙的别殿。
27、我望见有两个月亮,一般的样,不同的像。
28、如果真相是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沈默。如果沈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
29、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到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顶尖顺着风向打圆圈做梦。
30、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31、吐不尽南山北山的.璠瑜,洒不完东海西海的琼珠,融和琴瑟箫笙的音韵,饮餐星辰日月的光明!
32、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33、眉,我恨不得立刻与你死去,因为只有死可以给我们想望的清静,相互永远的占有。
34、时刻能够证明感情,也能够把爱推翻。没有一种悲伤是不能被时刻减轻的。如果时刻不能够令你忘记那些不该记住的人,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什么好处?如果所有的悲哀痛苦失败都是假的,那该多好?可惜,世上有很多假情假义,自己的悲哀欲绝痛苦难过悲哀惆怅歇斯底里,等等。却偏偏总是真的。
35、爱的出发点不必须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
36、年少时,咱们果谁因爱或是只果孤单而同场起舞;沧桑后,咱们何因何以孤单如初却甘愿形同陌路;相爱时,咱们明显两个人,却为什么觉得只是独自一人?
37、我爱你,就是你拥抱着未来,我拥抱着你。
38、清风吹断春朝梦,片片鹅绒眼前纷舞,疑是梅心蝶骨醉春风;一阵阵残琴碎箫鼓,依稀山风催瀑弄青松。
39、如果明天日光照耀,你我手里依然一无所有,也请你不要绝望,为我珍重。即使,告别爱情的时候,也希望你一切都好;我不在爱你的时候,也许不是我不爱你,只是,我已不能爱你。
13.徐志摩语句 篇十三
1、我们离回忆太近,离自由太远。
2、只愿天空不生云,我望得见天,天上那颗不变的大星,那是你。但愿,你为我多放光明,隔着夜,隔着天,通着恋爱的灵犀一点。
3、当一个人沉醉在一个幻想之中,他就会把这幻想成模糊的情味,当作真实的酒。
4、有人告诉我鱼的记忆只有7秒,7秒之后它就不记得过去的事情,一切又都变成新的。所以,在那小小的鱼缸里鱼儿,永远不会感到无聊。
5、这就是为什么爱过之后,总觉得不仅失去他,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
6、爱带来的,除了撩人情怀,还有限制和羁绊。很多时候,自由比爱情更重要,不损害自由的爱情才是万古长青的。在情绪起伏的恋爱中,尽量用思考代替忧虑、伤感、烦躁、后悔、抱怨等情绪,只有思考才是最有成效的生活方式。
7、现在,我再也不会任性的让任何人带我走。
8、最了脱的莫过於心死了,可是要心死,非得要经过心碎。这心碎……心碎我就没法形容给你听了。
9、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个清净地,看天,听鸟,倦了时,合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
10、美,是人间不死的光芒。
11、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迹。
12、世界曾经颠倒黑白,如今回归绚丽色彩。 世界曾经失去声响,如今有你们陪我唱歌。 夜里黑暗覆盖着左手,左手覆盖着右手。 曾经牵手的手指,夜里独自合十。 风吹沙吹成沙漠,你等我,等成十年漫长的打坐。 你是天下的传奇,你是世界的独一。 你让我花掉一整幅青春,用来寻你。 五、四、三、二、一、他和她的迷。 开始……
13、往高处走,眉,往高处走!我不愿意你过分“爱物”,不愿意你随便花钱,无形中养成“想什么非要到什么不可”的习惯;我将来决不会怎样赚钱的,即使有机会我也不来,因为我认定奢侈的生活不是高尚的生活。爱,在俭朴的生活中,是有真生命的,像一朵朝露浸着的小草花;在奢华的生活中,即使有爱,不能纯粹,不能自然,像是热屋子里烘出来的花,一半天就衰萎的忧愁。
14、少年的时候,我疯狂的喜欢,带我走这3个字。现在,我不再会任性的让任何人带我走。我学会了,自己走。
15、这岂是偶然,小玲珑的野花!你轻含着鲜露可颗颗,怦动的,像是慕光明的花蛾,在黑暗里想念着焰彩,晴霞;我此时在这蔓草丛中过路,无端的内感,惘怅与惊讶,在这迷雾里,在这岩壁下,思忖着,泪怦怦的,人生与鲜露?
16、当月光将花影描上了石隙,这粗陋的顽石也化生了媚迹。
17、也许错开了的东西,们真的应该遗忘了。
18、寒冬柳枝叶飘零,青瓦白墙依静立,岁月飞逝不复回,唯有心中一朱砂。
19、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0、爱你的爱,崇拜你的崇拜,是人情不是罪孽,是勇敢不是懦怯!
21、希望,不曾站稳,又毁。
22、爱是一场催眠,醒来之后你被谁吸了灵。这就是为什么爱过之后,总觉得不仅失去他,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
23、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24、关于爱的记忆,要好好收藏,只是今后的幸福,要各自寻找。
25、你说还是活着等,等那一天!有那么一天吗?你在就是我的信心。
26、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27、豪情的孤单,大约在于:爱战摆脱皆没法完全让女人历历在目的是豪情,让汉子历历在目的是觉得。豪情跟着工夫积淀,觉得跟着工夫消逝。终其是差别的物种,以是谁又能大白谁的深爱,谁又能了解谁的分开。
28、我是极空洞的一个穷人,我也是一个极充实的富人——我有的只是爱。
29、如果一开始,你就不要出现在我的面前。那么,我也许就不会知道幸福的滋味。你何其残忍。把所有的爱满满地告诉我,你永远喜欢我,永远不会离开我,让我错以为,我可以幸福得象个被宠溺的孩子。让我错以为,只要抱住你,就可以拥有整个世界。
14.谈谈徐志摩诗的中国传统诗美 篇十四
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言气质, 言神韵, 不如言意境。”境界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许多优秀的古典诗作之所以能历时久远, 经过时代的披沙拣金到现在仍有夺目的艺术光彩, 令人百读不厌、熟读成诵, 是因为它们往往创造了优美的意境。如果我们给意境下一个涵括性定义, 那就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 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透发作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徐志摩的感情世界是异常丰富和复杂的, 既有对精神家园的眷恋, 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既有对美满爱情的向往和沉浸于爱情的快乐, 又有失恋的痛楚和饮泣, 这就决定了徐志摩诗歌内容也是庞杂的。徐志摩崇尚“独抒性灵”, 他的感情是鲜活而流动不息的, 他那天赋的才气保证了他能将这样的个性感情寄于适合的载体, 描绘出一个个美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一般偏于人与自然的交流, 自然界的意象占据显著地位, 诗人们善于体贴物情, 移情入境。徐志摩是自然崇拜者, 他认定“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 竭力提倡回归自然, 认为只有大自然是圣洁的、美的。因此, 在诗作中, 他非常善于创设从自我感受入手, 寓意于物, 寄情于景的境界。如那首著名的《再别康桥》,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摹康桥的景色:夕阳中的金柳, 康河的柔波, 水底招摇的青荇, 树荫下的水潭……富有层次、美不胜收的意象组合起来却有一种忧郁的基调, 那是因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离他初别康桥已有六年之久, 这六年中他经历了社会理想的破灭和爱情的风风雨雨。尽管他初时踌躇满志, 曾要“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当他再次告别康桥时, 也只能是惆怅而悒郁地告别“康桥”文化和浪漫幻想。于是, 诗人的笔下,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至于“彩虹似的梦”, 也“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徐志摩无法找到新的方向, 只有留恋和沉湎那“波光里的艳影”与“河畔的金柳”, “挥一挥衣袖, 作别西天的云彩”。景因情而生, 情因景而浓。又如《沙扬娜拉一首》中“赠日本女郎”, 诗的伊始, 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 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两个并列的意象妥帖地重叠在一起, 人耶?花耶?抑或花亦人, 人亦花?我们已分辨不清了, 但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肺腑, 像吸进了水莲花的香气一样。“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再见”一次最美的移译, 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 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悠悠离愁, 千种风情, 尽在不言之中。那种萍水相逢、执手相看的朦胧情意, 被诗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徐志摩的另一些诗作, 诸如《她是睡着了》、《康桥再会吧》、《月下雷峰影片》等亦创设了独特意境, 这里不再详作分析。纵观徐志摩的这些诗篇, 自然景物无不是诗人主观感情的投射对象, 字里行间无不充溢着他灵魂的呼吸。进入作者的诗意境界, 我们可以感觉到他脉搏的跳动, 听见他轻轻的慨叹, 看见他像云彩一样漂游的身影, 甚至我们也会像诗中那些美丽景物一样跟着诗人心绪的节奏浅吟低唱。徐诗这样的意境, 在气韵上是和我国古典诗歌意境相贯通的。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往往是作家寓浓烈的感情于自然的结果。“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以上举的一些例子皆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都因为成功地创造了意境而极易引发读者共鸣。徐诗意境的承继关系是明显的, 这一点也因徐志摩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而得到公认。他深谙这种感情表现体式的个中之味, 在新诗中得以发扬。
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词语的连缀, 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由于汉语不同于西方语种的语法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里, 意象可以直接拼合而无需连接的虚词, 这样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 一个画面连一个画面, 有类似电影艺术中蒙太奇的效果。有些诗人本身就是画家, 如王维、王冕等, 作品中更有诗画结合的神韵。徐志摩不少诗作也采取了这种手法, 以《沪杭车中》为例, 这首短诗有对火车外秋景一段精彩的速写:“一卷烟, 一片山, 几点云影, /一道水, 一条桥, 一只橹声, /一松林, 一丛竹, 红叶纷纷……”由远及近, 由朦胧到清晰, 有静有动, 有色彩有声音, 一幅美丽的图画瞬时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些意象表面上似乎互相没有关系, 但在深层勾连着。细加分析, 这些在特定的环境———从火车窗外捕捉到的意象组合, 排列整齐, 似乎有急促的节奏感, 加之作者在诗的开始和结束都加以点题, 我们就会很深刻地体悟到诗人“匆匆匆!催催催”的人生感喟。试比较元代马致远写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那段作品中亦有一段为我们所熟悉的意象组合:“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同样是描写秋景, 节奏却是缓慢的, 反映出一种惆怅、凄凉的情绪。虽然表现感情与徐志摩诗作是不相同的, 但表现手法都是靠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的意象组合, 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余地和对空白进行再创造的可能, 余味涵泳不尽。
徐志摩诗歌在意象、意境的选择倾向性或者说他的审美模式和欣赏趣味与我国古典传统也是一脉相承的, 夜、明星、月、云、清风、夕阳、流水、花、松、杨柳、春等是徐诗最常见的意象, 由此构成的意境, 比如, “月夜听琴”、“夏夜鸣蝉”、“笙箫洞吹”、“杜鹃啼血”、“空谷幽兰”、“春草黄花”、“西风落叶”等, 或寄别情离绪, 或道闲情雅致, 或言羁旅行愁, 或抒爱情况味。自《诗经》、《楚辞》以来两千多年的发展史形成的文人雅士惯有的典型感情宣泄方式大致如此。徐志摩自幼即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 且又出身于封建贵族家庭, 不论他以后受西学的影响多深, 他的诗作还是向我们表明了他骨子里存在的士大夫品格。
二
除了意境外, 徐志摩诗歌美感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富于音乐性。毋庸置疑, 这是中国古典诗歌非常讲究并刻意追求的传统。当然, 新诗在形式上自由度大大突破了古典格律的束缚, 徐的长处就在于自由的形式中保持并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传统。无论是段落句行的安排, 音节和音节的组织, 还是平仄押韵, 徐志摩都相当注重节奏感和旋律感, 并与内在情感的流动相切合。如《雪花的快乐》, 全诗分四段, 每段五行, 前两行每段换韵, 后三行则都用音色响亮的ang韵, 这样, 整齐中富于变化, 读来朗朗上口。作者还有意识地重复“飞扬”这个意象, “飞扬, 飞扬, 飞扬”, 形成反复, 仿佛在模拟雪花漫天飞舞的场景, 因为“扬”字音节响亮有力, 又给人以轻松明快的感觉, 这就暗合了作者快乐向上的情绪节奏, 读来惬意舒畅, 极富感染力。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 而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的道理, 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 情绪怎样热烈, 你得拿来彻底的‘音乐化’ (那就是诗化) , 才能取得诗的认识……”反观前文提到的《再别康桥》, 全诗七节, 每节四行, 每行两顿或三顿, 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 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 抑扬顿挫, 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 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 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 有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 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 正充分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以上对徐志摩诗歌传统诗美进行的一些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只限于他的抒情诗作, 但我认为这并不妨碍对徐诗的基本评价。因为, 徐志摩的一些功利性较强、批判社会现实力度较大的诗作, 如《叫化活该》、《一条金色的光痕》、《庐山石工歌》等, 往往流于直白, 流于浅显, 不具有历时性的艺术魅力。他的抒情诗作代表了他创作最高的艺术水准。在当时新诗由于其所谓的“先锋性”和“后现代性”而逐渐将自己束缚住一个个形而上怪圈的今天, 我们研究徐志摩诗歌的成功之处就显得很有意义。毕竟, 中国诗歌几千年历史可滋取的营养太丰富了;毕竟, 中国广大读者依然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鉴赏习惯定势。那么, 在对西方理论的亦步亦趋、生吞活剥已显得举步维艰时, 新诗为什么不可以向传统找回自己的生命力呢?徐志摩的诗正是美在这些地方, 超脱、优美而不同凡响。
摘要:徐志摩是新月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虽受西方文化影响颇深, 但徐诗魅力产生的根源还在于其表现出的对中国古典诗创作传统及鉴赏习惯的一定程度的皈依。文章就徐志摩诗的中国传统诗美展开论述。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传统诗
参考文献
[1]徐志摩.徐志摩全集[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2]谢冕.徐志摩名作欣赏[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1.10.
15.徐志摩情爱不能这般剖析 篇十五
苗文用相当多的篇幅讨论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婚姻状态,苗先生怀疑梁、林婚姻中的爱情基础,这在林徽因研究中可谓是一个石破天惊或无事生非的命题,苗先生之外尚无人对此置疑。林徽因婚前追求她的才俊除徐志摩外不乏其人,而且他们无不拥有某一优势(否则哪有追求资本)。如果梁思成真没有浓烈爱意,难以设想他能紧追不懈,力排群贤占了鳌头。梁、林婚后,尽管由于两人性格的差异,不免龃龉口角,然而彼此感情甚笃为世人所知。梁思成曾诙谐地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见梁思成后妻林洙著《困惑的大匠梁思成》)一生爱恋着林徽因的金岳霖,先欲取梁而代之,后来了解到梁爱林之深,很理智地对林徽因说:“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当退出。”从此金岳霖终生未娶(也见《困惑的大匠梁思成》)。苗先生推断梁思成“不爱”林徽因的结论,依据之一是,梁替林拣回那片徐志摩罹难的飞机残片,天天悬挂在林的卧室。他说:“几十年如一日悬挂于卧室墙壁中央的焦木片所包蕴的涵义远远超出梁最初的定义,在它面前,梁作为一个男人,一个丈夫的尊严,及其对妻子的感情直至整个婚姻,在每一天每一晚都将受到挑战、考验和折磨。”通常的中国人都惯用这样的心态和思维看待此事,卧室里的飞机残片确实被许多人视作林徽因爱恋徐志摩的铁证。然而他们忽略了一点,林徽因、梁思成是颇具西方绅士风度的知识分子,林、梁处世的态度、方法非他们所能理解,惟有梁、林夫妇自己是彼此相知的。我们未可把卧室悬挂飞机残片的事看得过于特别,以己之心度梁、林之腹,不然如何理解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三角”感情过后仍长期为邻(仅一门之隔)、亲密无猜的关系呢?还可补充一点,抗战时林徽因三弟林恒驾战机牺牲于成都上空,林徽因也搜到一块飞机残片悬挂于卧室的,可见此举在林徽因并不专含男女之情的意思。苗先生又以林徽因病故后梁思成再婚证明梁于林的薄情:“林徽因于1955年辞世后仅一年梁就有了新夫人林洙的事实或许能够说明一切。就人之常情而言,即便是缘分平常的夫妻,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也会产生相濡以沫的感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追思亡灵之痛尚未平复,遑论再议迎娶新妇?二人貌合神离的婚姻其裂痕一至于此!”这段话说得义正辞严,似乎十分有力。但苗先生没有想到,他这里吃了失察史料的亏。林徽因病逝后数年中梁思成并无再婚的意思,虽然不断有人(其中就有当时的北京市长彭真)关心他续弦问题,又曾有一位全国人大女代表自荐欲与梁思成结为伴侣,并且寄来了求婚信和照片,梁思成毫未动心,时在1959年,距林徽因病逝已四年多。梁思成续弦林洙前,林洙也在1957年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即与打成“右派”的前夫离异。在1958年林洙有过两次与他人重组家庭的努力,前一位对象是画家,后—位是音乐教师。在此之前,梁思成与林洙一直处于同事或上下级关系,而拳拳思念着亡妻林徽因。至少在1959年之后梁思成与林洙才开始产生工作以外的感情交流,结婚之日已到了1962年,距林徽因病逝时整整七年。对于梁思成这样的人物,无论于私还是于公,丧妻七年后再娶,还苛求其时间过短吗?只要翻翻梁思成、林徽因的传记,能说明两人感情甚笃的材料举不胜举。林徽因是著名诗人,生前却没有出版过单本诗集。林徽因亡故后,梁思成于繁忙工作之余整理了林徽因的全部诗作,包括不少尚未发表的作品,并以工整小楷抄录在一本精致的黑皮封面的厚本子上,这可以说明他追思亡灵之痛的情感久未平复吧。
苗文用更多的篇幅认定“梁启超是阻隔徐林爱情的现实障碍”,“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暴露出在仁义道德外衣包裹下极度自私的阴暗心理”。他为此论提供的依据是:1922年徐志摩追逐先已离开伦敦的林徽因也回到国内,“正是在徐回国后不长的时间里即传来了梁思成与林徽因订婚的消息——在徐尚未归国的近一年的时间里,双方似乎并不急于订婚——老于世故的梁(按,指梁启超)这一手给了局囿于师道尊严的弟子以沉重打击”。“1924年因新月社接待泰戈尔访华,徐林得以经常聚首……梁启超无疑会把这一切看在眼里,遂不动声色地决定林与梁思成一起立即赴美留学。这既能彻底断绝徐的‘痴心妄想’,又能让梁思成‘安全可靠’‘万无一失’地与林发展感情直至独占花魁”。苗先生如此指责梁启超颇费心机地为梁思成与林徽因订婚及选定留学时机以售其私,但所列两条依据依旧经不起质疑。其一是订婚时间。梁、林于1922年才开始产生恋情,当事人双方还谈不上急不急于订婚。一方家长梁启超于儿女婚事相当开明,过问而不干预,如他1923年11月5日就梁、林婚姻致信在美国的长女思顺说:“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得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极了,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何况此时梁启超夫人嫌林徽因过于新派,尚未同意这桩婚事。即使梁夫人去世后梁、林恋情已成定局,梁启超也未急于为他们订婚。直到1927年梁启超于病中致信林氏亲戚卓君庸,请与远在福建的林氏族人(按,此时林徽因父亲林长民已逝)正式商谈此事。11月25日的信中说得十分具体:“鄙意用旧式红绿庚帖各一份,合写男女(籍贯)生年日月时及三代,想徽音生日或其诸姑当能记忆耶。交聘以一玉器为主,外更用一小金如意配之(两家所用可同一样),公谓何如?大媒此间拟请宰平,林家请何人,公当能代定。”此后多日不断有信磋商并告知留美的梁、林。准确订婚日期是12月18日,地点在北京。当天又函告梁思成:“今天北京家里典礼极庄严热闹,天津也相当的小小点缀,我和弟弟妹妹们极快乐地玩了半天。”(引文均见《梁启超年谱长编》)其二是决定梁、林赴美时间。梁思成赴美留学早在泰戈尔访华一年之前已成决定,完全与接待泰戈尔时徐、林聚首无关。所以延迟到泰戈尔访华以后成行,是因为一场交通事故。1923年5月7日梁思成骑摩托上街,被政府官员金永炎的汽车撞倒,左腿和脊椎遭残,住院治疗日久,不得不一年后成行。至于林徽因一并同行,是恰好她这一年考上了半官费留学。两件事都属于客观因素,非梁启超主观所能左右。苗先生为梁启超构筑的罪名实在是捕风捉影了。
苗先生先把梁启超虚拟成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一大障碍,于是接着论证“徐对梁似乎有着天生的恐惧”,徐“在梁启超无形威压下噤若寒蝉不敢越雷池半步,宁愿眼睁睁看着一生的最爱被残忍而巧妙地掳走”。进而下结论说:“诗人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并没有能够真正汲取西方独立自省的哲学批判精神,从而真正意义上对传统伦理进行挑战,但更反映出其个性上貌似坚强实则懦弱的一面。”这般评价徐志摩与学界共识相去甚远。问题又不在远近而是立论依据确凿与否。苗先生对徐志摩情爱的详细剖析,所据材料仍然缺乏必要的全面考察,而且多有误收、错读,反映了对材料漫不经心的研究心态,有时漫不经心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譬如苗先生读解徐志摩的诗作《偶然》和《你去》所用篇幅不少,因为他认为这两首诗“长期为研究者所忽略”。这又是虚设箭靶。我收存的几种徐志摩传记无一例外地引用了《偶然》这一首,《偶然》无疑属最为研究者注目的几首诗篇之一,读解、评价、欣赏这首诗的文章随处可见,而且它作为大学生不可不读的徐志摩代表作品选入众多大学教材,“忽略”之说从何而来?正是漫不经心的研究心态,致使一些有关的无需辨析的常识或史料连连被苗先生错用。林徽因生于1904年,徐志摩生于1897年,明明相差七岁,苗文却说成徐“比林年长九岁”。苗文说,“在徐回国后不长的时间里(指1922年)即传来了梁思成与林徽因订婚的消息”。事实是梁、林订婚迟至他俩结婚前夕的1927年12月18日才有隆重大礼(见《梁启超年谱长编》)。虽说此前有过口头的婚嫁之论,然而只是说说而已。苗文又说“1921年春夏季节徐已与林徽因在英伦展开了中国新诗史上最出名的恋爱”。这场以讹传讹的著名“恋爱”,至今并未得到有力证实(参见拙文《林徽因、徐志摩“恋情”考辨》,载拙著《才女的世界》),其实只是徐志摩的单恋,连苗先生自己也承认,“在林(徽因)生前的岁月里一直没有清楚披露过当年在英伦恋曲中是否爱上了诗人(徐志摩)”,前后自相矛盾。苗文还批评徐志摩后来“在国内追求林徽因的行动上懦弱踯躅,裹足不前”,这也与史实大相径庭。林徽因从伦敦回国与梁思成恋爱,直至林、梁双双赴美留学,徐志摩始终没有放弃追林。梁实秋有一篇《赛珍珠与徐志摩》回忆,说梁、林热恋期间,每周在北海公园的松坡图书馆约会,而“徐志摩时常至松坡图书馆去做不受欢迎的第三者”,梁思成不得已在门上贴了一张谢客告示:“Loverswenttobeleftalone(情人不愿受干扰)”,因而“志摩只得怏怏而去,从此退出竞逐”。对于研究徐志摩的学者,这不算一条太难找的史料。而1924年接待泰戈尔的繁忙之际,徐志摩依然偷闲表达恋情,那半封车站上未能写完的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并且残信全文引入苗的文章,何以引过即忘,再次自相矛盾?
如此错用史料,“硬伤”不断,苗先生文章当然难以如他所期望的“逼近历史事实”,一系列“新断语”的谬误当然也是难免的了。我仿佛觉得刚开过的徐志摩研讨会并未结束,或者说,会上我那个发言“辨析徐志摩与林徽因恋情”引起的话题还在继续。一位徐志摩传记著者会下交谈时对我说,要证明林徽因没有回应徐志摩追求,你的材料还欠充足。我笑而未答,之后和另一位徐志摩传记著者讨论,我禁不住感慨道,林徽因有无爱过徐志摩这一问题,你们总要求我摆出充足材料证明其无,却不看看自己证明其有的材料是否充足。苗先生文章开篇即申言:“利用众所周知的琐碎史料去逼近历史事实,作出回应于我们这个时代价值观的新断语。”这本是可取的研究方法,遗憾的是,苗先生没有意识到,“众所周知”的史料不等于十分准确的史料,尚需认真辨析、去伪存真。这在林徽因、徐志摩研究中显得尤为突出,出于种种原因,关于林、徐“恋情”捕风捉影、以讹传讹,有时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研究者更须谨慎采用。
【徐志摩文学论文】推荐阅读:
徐志摩简介11-02
徐志摩作品分析09-08
徐志摩 得之我幸06-22
徐志摩经典的语句09-29
徐志摩唯美现代诗11-05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原文07-06
徐志摩散文《泰戈尔》07-08
《再别康桥》徐志摩 点评07-17
徐志摩读书心得体会09-09
徐志摩的诗歌及赏析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