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2024-10-27

县级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精选8篇)

1.县级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篇一

关于市县级“十二五”规划编制方法若干思考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巳缝启动,正在加紧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省市发展改革委都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市县级受条件限制不能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市县级政府和发改委(局)也定应组织本市县科技人员、选聘专家指导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并将回顾总结“十一五”规划经验教训作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的重娄内客,对编制方法进行专题研究,提高规划编制水平。现笔者曾连续参与五届规划编制、三届规划主笔,现结合双峰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实践,就如何编制好市县级“十二五”规划与网友探讨。

一、明确规划的理论依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编制“十二五”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十二五”规划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编制的,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加快市县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体现到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各项行动中去,成为推动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十二五”规划是市县 1

委、市县政府在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创新发展举措的基础上描绘出的双峰未来发展的蓝图,是科学发展观在市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贯彻和落实。依椐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突出以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来带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这五个方面执政能力的全面提高,扎实锤炼执政主体的素质、把握运用执政规律、充实完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贯彻落实我们党成功执政经验、积极调整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不断夯实执政基础,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成果来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继科学发展观之后提出的全新的战略思想、社会理念和社会理想,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保证长治久安的根本基础。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提出了一个社会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是引领其他目标的终极目标,必将成为人民群齐心协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二、调整规划主要内容

市县级规划是我国现行规划体系中的最基本单元,是实施性规划,要要把着力点放在由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领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点规划最为迫切、最为重要和最为关键的内容,其余内容少写或不写,确保县市级规划有的放矢和切实可行。市县级“十二五”规划规划主要内容:一是深入研究和谋划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保护以及生态建设。二要明

确政府规划的范围主要是政府履行的公共职能,这些职能包括交通、能源、水利、教育、科技、卫生、生态环境保护、防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土、水源等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发展政策及重大改革措施等等。二是深入研究和谋划解决资源(土地、矿产、水)能源(电、油、煤)承载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公共设施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的策略和措施问题。三是深入研究和谋划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四是深入研究和谋划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和城乡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安全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四要明确政府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规划,主要是制定政策导向,规范市场秩序,以形成和完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改进规划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编制方法,一是加强调查评价分析。要根据实际有重点地开展经济社会调查评价工作,吃透县情,分析发展趋势,为规划编制提供充分的基础依据。二是吃透国家当前的政策精神,依据县市的经济管理、政策制定、调动资源的权限,用足、用活、用新现有的政策和权限。三是加强发展战略和规划配套措施(政策)、机制的研究。解决县级发展战略雷同、不符实际的口号和政策措施克隆省市的不良现象,因地制宜,科学提炼出符合当地实际、具有特色和长远眼光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可操作的对策措施,明确县级政府的职责和工作重点,确保规划的实施。四是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县市规划是规划体系中的基本单元,仍需确定一些能够预测、需要预测的重要定量指标,来指导县市各部

门的工作,鼓舞部门士气和考核部门工作。但是应尽量简化过多、过细的定量指标,力求突出与国家导向和上级规划的衔接、突出自身的实际情况、突出预测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同时,可制订高中低不同方案,给定量指标的调整留有余地,以增强规划体系的有效性,免经济社会形势发生非常规变化后产生被动。五是鼓励规划方法多样化。借鉴国内外规划编制经验,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六是规范规划成果的编制。规划纲要和指标、项目表、布局图是规划实施管理的依据,应达到规范性文件和表规图则的要求,做到简明、准确、规范。规划的规定性内容必须上下衔接,图数一致。要注意丰富规划成果的表达方式,力求各具特色,避免内容雷同,千规一面。

编制程序,一要加强上级对县级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建议省发改委及时召开县级规划编制、实施经验交流会。二要将编制规划思路作为编制规划的必要程序加以制度化。三要加强规划协调、衔接。坚持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发挥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作用,解决重复建设问题。要建立各级、各类规划之间协调、衔接的制度,明确协调、衔接的规定性内容。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和衔接,借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规划修编的机会,进一步渗透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意图,有效解决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规划相互之间不衔接和不吻合的问题。四要加强规划咨询论证。要建立专家咨询审议会制度,赋予专家咨询审议会明确和有实际效力的职能。五要加强监督和公众参与。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新闻媒体、社会中介等各类机构的舆论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开放性和规划的透明度,使政府规划逐步向政府、规划师、公众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开放型规划转变。

四、市县级规划编制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要立足市情级县情实际,突出特色、优势和重点。编制县级规划,既要服从国家和省级规划的指导,与中央有关精神保持一致,也要考虑市县自身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特征。要扣紧本县市的特色,体现与众不同的方面;扣紧本县的优势,体现比较优势;要突出重点,切忌“小而全”面面俱到。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规划的虚无空泛,切实发挥对县级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二要从经济区域化谋划市县域经济发展。市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性、开放性兼备的经济体系,要跳出县域

行政边界,从更大区域发展的视角来谋划县域经济发展,找准县域在区域内的定位,积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的发展。三要重视发展方向、重点、速度、目标的论证;上下衡接和综合平衡。四要重视解决GDP与财政收入比值不相称的问题。据专家研究认为:县市级GDP与财政收入比值一般应在100:5以上。五要重视解决基础资料不大真实的问题,挤掉数据水份。如出栏牲猪数据,据知情人透露出栏牲猪上报数据,一般有四五成的水份,个别市县水份达七八成。六要正视统计数据与部门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如土地资源数据中耕地面积,统计部门数据是上世六十年代定的耕地面积数,国土部门土地详查变更登记是当年的实际耕地面积数。详查变更登记的耕地面积比统计部门的耕地面积一般多25%—30%。

五、加大规划实施力度

我国一直流传有“规划规划,纸上写写,墙上挂挂”的形象说法,特别是市县级规划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多方着手。首先,规划编制要尽量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这是规划能够顺利实施的基础。其次,加强对规划的评估和考核,建立简明实用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及时将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反馈和调整,减少规划执行中的失误和偏差。再次,要提高规划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我们编制规划要尽量动员大家的力量,多方面参与,把规划做好,特别是要重视专家的参与。要做好下面几件事:第一,要建立规划专家小组,专家小组参与规划编制的全过程;第二,要通过媒体广泛征询对规划的建议;第三,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在规划草案初步形成后,要公开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第四,专项规划也要采取适当形式提高社会参与的广泛性,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划,要采取大力推行公示、听证、问责等公开透明的方式,共同促进规划的实施法制化和规范化。

来自:http:///mishu/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3482

2.县级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篇二

规划中认为, “十二五”时期, 我国世情、国情、农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规划“基本原则”中明确指出, 要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解决好13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必须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位, 坚持立足国内保障基本自给的方针, 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此外, 要坚持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强化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条件建设, 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农民生活更加殷实;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在农产品供给能力方面: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 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在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方面: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比重持续提高, 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方面: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成长, 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 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达到1.3亿户。在农业效益与农民收入水平方面: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 累计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

规划中明确“十二五”期间的任务, 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其中特别提到要大幅提升农业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水平。规划中强调, 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加强农田水利和节水农业设施建设, 扩大有效灌溉面积, 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和高效节水灌溉;推进农田道路、桥涵、防护林网、输变电等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农民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建立农田设施管护机制, 确保各类农田设施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规划专门提到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 扩大农机装备总量,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要加快突破水稻栽植和玉米收获等薄弱环节制约, 加速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棉花、油菜、甘蔗机收技术攻关力度, 尽快提高棉油糖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丘陵山地经济型、种子生产加工与植保、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各领域机械化;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和安全执法装备能力建设, 推进农机质量和安全使用监督管理;培育和规范农机作业和维修市场, 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建设连栋温室、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田头冷柜”等农业设施, 提高农产品均衡供应能力。

在完善和创新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方面, 规划中指出, 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 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推动合作社之间联合与合作, 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 扶持合作社建设农产品仓储、冷藏、初加工等设施。

规划提出, 将按照“巩固基础、提升能力、保障发展”的思路, 在继续实施现有重点工程的基础上, 整合农业建设项目, 扩大投资规模, 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针对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水利设施年久老化失修、中低产田比重高等问题, 按照统一规划、分工实施、县级整合的原则, 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 推动县级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 统筹推进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 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十二五”期间, 全国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占全国耕地总面积比重明显增加。

3.县级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篇三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5年,辉南县播种面积121.07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10.84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23万亩。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十二五”期间,以优质粮食工程为重点,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克服了各种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重发的影响,粮食产量保持在11亿斤阶段性水平。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园艺特产和绿色食品快速崛起。2015年,全县棚膜蔬菜面积达到2184.5亩,棚膜经济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林下参栽培面积达到15万亩,鹿发展到4000头,养殖黑猪6000多头,林蛙活体储藏达到500吨。2014年被吉林省园艺特产局评为长白山林蛙之乡和长白山山核桃之乡。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农产品精深加工、多层次转化增值是农业扩能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围绕优势资源,逐步形成了粮食、畜禽、農特产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6户,市级龙头企业13户,卓越、宏久等一批龙头企业已经发展成为省内同行业的排头兵。呈现出总量规模扩张,质量效益提升,辐射带动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2015年,全县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较“十二五”初期增长87.5%。

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强化现代农业建设的科技支撑,支持农业重大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建设粮油高产示范田10.046万亩,将创建活动与基层农技推广补助和高光效技术推广等项目紧密结合,对现有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推广了高光效栽培、测土配方实施、水稻“三推两早一达标”等先进适用技术。持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全县设立了80名技术指导员,确立了800个示范户,培训农民10万人次,开展粮食高产竞赛活动,大大提高广大农户科技种田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目标,全县建设标杆村14个、省级示范村36个、省级人居环境重点村6个、达标村82个,建设农村公路478公里,完成农村改房改造16336户。

4.清浦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四

“十二五”是全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清浦由设施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力争通过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规模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余产业体系,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现代理念经营农业、现代知识培训农民,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根据《淮安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和《清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全区农业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十一五”农业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区拥有耕地20.82万亩,水面10000亩。其中大棚蔬菜总面积达到13.6万亩,高效农业比重达65.3%,高效渔业面积6500亩,占养殖总面积的65%,林木覆盖率达到25.13%。年均实现农作物播种面积47.63万亩,其中水稻12.1万亩,小麦10.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9万亩,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0.8万亩。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稻米、蔬菜、小麦)基地14个、农产品交易市场10个,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9类。发展专业合作组织90个,参加农民数达1.65万户,带动农户2万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55%和65%。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9万吨,蔬菜总产量35.8万吨。“淮安红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成为江苏省第一个成功注册的设施蔬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评为省级设施农业发展先进区、园艺先进区。

全区二、三元杂交猪年饲养量达到24万头,专业养猪场19个,建成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6个,发展养殖大户1268户,家禽饲养量达到360万只,其中特禽饲养量10万只,禽蛋年产量6959吨,肉类年总产量18018吨,年产值达到16475万元。林业生产持续发展,生态防护林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已初具规模,以流域性河堤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已全

面建成,总长度达100多公里,总面积1万余亩。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发展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3个,其中稻米5个,面粉5个,畜牧4个,林木7个,其它2个;发展农产品流通市场10个,其中区级以上2个,发展专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93个,培育农民经纪人400人;初步建成了农副产品生产销售信息体系,各大流通市场也建立了信息网络,信息实现了农业网、交易市场、手机短信平台等多方共享机制。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利农惠农。“十一五”期间我区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3464万元,改造中低产田4.9万亩,建设灌排泵站20座,田间水利建筑物718座,防渗渠37公里,铺设机耕路63公里;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42个,推广种植面积4万多亩;推广农业新技术20多项。通过项目建设,我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成为了利农惠农的民生工程。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民便民。全区农机装备总值1.5亿元,农机总动力14.52万千瓦,拥有小型拖拉机9662台、大中型拖拉机310台、联合收割机349台、农用变型运输车261辆、插秧机288台、其它各种配套农机具24609台套,年均完成各种农田作业220多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9.3%。先后成立了黄码秋丰机插秧、黄码永立农机、盐河富民机插秧等专业合作社,以及清浦区农机安全作业、清浦区金粟机插秧、盐河农机作业等协会。黄码秋丰机插秧专业合作社先后获得省、市、区表彰,清浦区农机安全作业协会被省农机局表彰为省级明星协会。服务组织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软件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越来越明显。

农业科技引领功效更加凸显,潜力倍增。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工程,多形式、多层次开展以设施栽培、高效种植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五年来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300场(次),培训技能型农民4万余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3000多户,农业科技向农、林、牧、渔等多领域辐射。通过科技引领,已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8个、标准化示范小区15个、推广引进各类新品种22个,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6%,生猪、家禽良种普及率达85%。

“十二五”农业发展目标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建设都市型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科学规划、完善产业体系、创新运行机制、拓展农业综合功能,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技进步,积极转变

农业发展方式,保护农业资源和农业发展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十二五”农业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主要目标是 “12345”,即:做好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强2个10亿元以上产业(蔬菜产业、养殖业)、做美3个生态观光园(王元生态体验园、二河堤休闲旅游园、淮安生态休闲观光园区)、做优4个万亩稻麦示范基地(盐河镇、武墩镇、和平镇和黄码乡),做实5万亩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改造。

种植业:农作物播种面积39.2万亩,其中水稻10万亩,小麦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万亩,其它0.2万亩,力争高效农业比重达到70%。十二五期间红椒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3.5万亩,复种面积23万亩,年产量50.6万吨,产值将达20.24亿元。预计实现粮食总产量15万吨、蔬菜总产量54万吨、实现总产值27.2亿元,其中蔬菜实现销售23亿元,养殖业:生猪饲养量24万头,肥猪年出栏量12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2000头;家禽饲养量300万只,其中蛋禽饲养量100万只;新建健康养殖小区8个。规模养殖比重达90%,畜禽及其产品实现销售10亿元。

渔业:全区养殖水面10000亩,其中高效渔业养殖面积达6500亩,高效渔业比重达65%,水产品实现销售0.8亿元。

林业:新增生态防护林5000亩,新建农田林网2.5万亩,村庄绿化面积新增2000亩,全区农田林网化率100%,其中一级林网达到90%以上,林木覆盖率达26.43%。

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装备总值达2亿元,增长33.3%;农机总动力达20万千瓦,增长37.7%,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全面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其它粮油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0%以上,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90%以上。农机服务组织达15个,组建2个农机合作联社,创建3个“星级”合作社,农机合作组织服务农户数和作业面积分别占全区总农户数和作业面积的70%以上,农机跨区作业年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创建3个市级特色农机推广示范基地,1个省级特色农机推广示范基地,建设5个农机放心消费示范点,农机维修网点有效持证率达90%以上。“平安农机通”用户达2000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实现全覆盖,建成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区。

农业开发:有计划、按步骤推进全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排灌设施、田间道路、桥、涵、闸配套到位。

二、“十二五”农业发展环境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五年,将是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环境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五年,随着城市化推进,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需求和农业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提供了广阔前景。

在看到良好机遇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全区农业发展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地区水利设施基础较差且年久失修、机耕路及田间渠道网络不够健全,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差;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较低。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全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加工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很多还处于手工作坊水平。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科技素质偏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较多,运作较少,规模大、有组织的形成生产销售联合体的很少。部分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能力不强,现代农业管理、市场等理念较差,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农业投入不足。财政投入较少,农业融资手段比较滞后。

三、“十二五”农业发展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十二五”农业发展总体思路

“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将以建设“三个一批”为抓手,即:建设一批起点高、功能全、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

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一批特色明显、技术先进、投入集约、规模适度、产出高效的现代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农业基础好、农民素质高、区域品牌响、生态环境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农业示范村。同时,不断加强系统自身建设,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清浦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推进农业发展规模化。当前全区农业以发展都市型农业为主攻方向,以依托城市、服务市民、富裕农民的基本思路,高起点、高标准推进高效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全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规划已完成,规划总面积6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1万亩,2010年至2015年投资38800万元(平均每年投资7760万元),预期年总产值8000万元,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必将为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挥积极作用。

推进农业项目工程化。一是农业开发工程,“十二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总面积5.8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万亩,范围涉及盐河镇、武墩镇、和平镇和黄码乡等4个(乡)镇的15个行政村,计划投资6600万元,主要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灌溉保证率由现状的80%提高到85%,支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63提高到0.7,排涝标准由现状的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大于80%。二是规模养殖工程,将新建盐河、黄码万头猪场各1个,武墩、盐河5000头猪场各2个,二元母猪200头以上繁殖场3个,2万只以上规模肉鸡场6个,10万只以上蛋鸡场3个;三是万亩稻麦高产示范工程,在盐河

镇、和平镇、武墩镇和黄码新建万亩高产稻麦示范片4个,建成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药肥推广示范基地;四是农田无草害工程,到2015年稻田、麦田将按统一时间、统一供药、统一灭草程序进行分季除草,达到全区无草害生产目标;五是渔池改造工程,完成和平强盛水产养殖合作社、和平云湖水产养殖合作社、盐河众惠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共4000亩鱼池改造任务;六是林业绿化建设工程,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林业,围绕垂钓中心周围,新建5个百亩连片高效林果休闲采摘园,种植葡萄、樱桃、柿子、枣子等应时小杂果供游人采摘。同时,围绕宁连一级公路和平段、淮海南路盐河段建设2个500亩以上绿化苗木繁育基地。七是生态能源工程,建成大型秸秆气化站(500m)4个,分别是武墩唐庄、盐河甘露、和平大黄、黄码邱庄,建中型100 m沼气池8个,每个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均配套一个沼气池、户用沼气新建400个;八是科技入户工程,至2015年科技入户率达80%,蔬菜、养殖示范户达1500户。九是完成农业系统的体制改革和建设工作,对下属各单位和乡镇农技服务队伍实行定岗、定员、定责,打造一支效率高、战斗能力强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

推进农业结构合理化。农业总体布局以东面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西部发展高科技示范基地,西南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推进渔业特种养殖、做精做优农田林网、建设健康养殖园,使得农业结构规范化、合理化。

推进农副产品品牌化。以“淮安红椒”成功注册为中国

3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个契机,全面实施品牌兴农战略。树品牌就是培育生产要素,积聚发展后劲。通过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转变观念,增强品牌意识,大力开展“三品”认证和品牌推介活动,发展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同时,进一步加快区域性重点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力争“十二五”期间建设6个规模以上农产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联合超市,实现专卖直销、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业态,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确保本地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

推进农村环境生态化。把农村生态环境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抓紧抓好,极积营造“蓝天、碧水、沃土”的良好生态环境。一方面开展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工作,“十二五”期间争取生态示范乡镇全履盖,80%以上的村创建成生态示范村;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自身污染防治,加强农业投入品监控和管理,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全面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开展测土配方工程,降低农药使用量。同时,力争通过加强桔杆综合利用新技术的示范推广、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沼气池建设、推广可降解地膜消除农业白色污染等措施,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五、“十二五”农业发展重点项目 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1、规划建设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区:该项目位于大

李路北侧,园区中心路南侧,二支路东侧,在盐河镇大李村,占地面积400亩。现有智能温室10000m,连栋温室8000m,日光能温室8000m,标准化钢架大棚300亩。“十二五”期间主要完善滴灌系统及综合施肥设施、加温设施、诱虫设施等。用于蔬菜新品种引种筛选展示、设施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蔬菜新技术配套应用展示、展示“四新”技术应用。

2、规划建设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淮安综合试验站工作区:项目位于园区综合服务区内,办公和试验用房面积200m,试验基地面积80亩。新建房屋200 m,新建智能温室6600 m,组培温室200 m,标准化钢架大棚70亩。主要用于针对我区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辣椒,进行新品种的引进、品比、示范、高产栽培模式研究,辣椒周年连作障碍防治技术研究,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控研究及辣椒采后保鲜及深加工研究。

3、规划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区:项目位于大李线北侧,园区中心路南侧,三支路两侧,共占地面积400亩。“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办公用房500m,种子仓库1000m,种子加工车间1000m,智能温室10000m,日光温室8000m,育苗材料堆放及生产场地30亩,沟渠路配套等。主要用于完善育供苗服务体系建设,针对不同蔬菜植物研究配制系列育苗有机基质,针对不同种植方式,培育供应不同规格种苗,实现育苗专业化、标准化,对园区及周边农户实行周年工厂化育供优质种苗,年供应种苗能力1500万株。

4、规划建设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与加工区:项目位于二

222

支路东侧,团结河南侧,园区中心路北侧,占地面积400亩,“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加工车配送用房1000 m,采用大跨度钢架结构;建设蔬菜清洗分选加工线1套、0-5℃冷藏保鲜库10000m(2000吨)及相应的配送仓储用房。完善供电、供水、消防设施。研究探索微辣型辣椒深加工途径,努力提高辣椒附加值,购臵相应加工处理设备,用于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保鲜、加工、仓储。

5、规划建设园区农产品与农资物流区:项目位于二支路东侧,团结河北侧,武黄路南侧,面积300亩。建设配送用房1000m、农产品质量检测室100m,主要用于蔬菜农产品集散、仓储配送、农用物资集中供应,以及农产品质量检测。

6、规划建设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区:五丰市场(淮海南路西侧,枚皋路南侧)和清江市场(国家级龙头企业,位于淮海南路西侧,延安路北侧),占地面积150亩。将建设市场场地及用房,建筑面积为10000m,其中办公用房面积600m,仓库保鲜用房面积5000m及其他配套设施等。农产品交易市场集农产品集散、加工配送、仓储保鲜、产品包装、检测检疫、贸易等于一体,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加强经营管理的规范化、交易手段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开展中高档的鲜、活、美、绿色食品和精制加工成品(半成品)贸易,构建区域农产品商贸物流网络体系,在传统批发交易基础上,重点发展联合超市、直接配送、代客采购等新型交易形式,进而整合区域资源,加强产业链延伸。

2222

27、规划建设生态休闲观光区,以团结河为中心,占地面积400亩,计划建设休闲观光带。“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结合景观林和果树苗木苗圃建设,建设淮安红椒博物馆、生态度假区、生态种植区、垂钓区、生态餐饮区、民俗文化区、农耕文化园等,为淮安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农业旅游新景区。

8、规划建设园区综合服务区,项目位于二支路东侧,园区中心路南侧,占地面积20亩。“十二五”期间将建设500 m办公用房,其中办公用房面积280m,技术培训用房面积120m及辅助设施。科技服务,包括信息、农技、农事服务100m。作为组织与协调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操作平台和协作平台,实现园区管理、招商宣传、信息服务和技术培训的功能。负责整体规划的实施、企业引进与服务,协助企业进行产品推销、参观接待、旅游产品的开发、园区品牌宣传,同时进行农业人才培训,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等

9、规划建设“淮安红椒”专业生产示范区,示范区位于武黄路南侧,东至四支路,西至三支路,南至团结河,面积2000亩。生产区内现有沟渠路配套,以标准化钢架棚为主的设施蔬菜辣椒种植面积1500亩。“十二五”期间建设500亩标准化钢架大棚,并进一步完善灌排系统及综合配套设施。主要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采用高产优质耐贮运新品种,标准化无害化生产“淮安红椒”,着力提升“淮安红椒”品牌。222210、规划建设设施蔬菜综合示范区,“十二五”期间将建1000亩标准化钢架大棚,用以发展设施蔬菜综合示范区,示范区内沟、渠、路、水、电等设施配套,用于以设施蔬菜产业为主,重点发展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高效设施栽培模式,采用最先进设施构型和新型覆盖材料,生产辣椒、鲜毛豆、豇豆等,实现规模化生产,促进高档设施化种植业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农户。

培育重特大产业项目

1、培育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淮安红椒”品牌。重点以黄码乡严卓村为核心建设5万亩红椒无公害基地;以盐河镇大李村为核心,建设2万亩红椒无公害示范区;以武墩镇王桥村为中心,向周边和平镇唐桥辐射,建设5万亩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形成具有清浦特色的城郊型农业产业基地,实现年销售达15亿元以上。

2、培育养殖业,建成省级以上健康养殖小区4个。以建设生态养殖小区为重点,建设健康养殖小区;以谢碾、盐河村为重点,建设2个万头猪场;以武墩村为中心,建设2个5000头猪场;以和平镇农场为中心,新建1个年产10万只以上蛋鸡养殖场;以和平镇二河堤、苏北灌溉总渠为重点,建设百里渔业生产养殖带。通过健康养殖小区和养殖场的建设,逐步培育年产达10亿元以上的养殖产业,从而实现畜、禽、渔业养殖向规模化、科学化、无害化发展。

发展生态观光项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健康、环保、生态、低碳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充分发挥清浦区地处市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全面推进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一是以黄码乡唐人街农业园为中心,东连京杭大运河沿线,精心构建集休闲、观光、娱乐、农耕等为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园;二是以盐河镇王元村为重点,依托淮海南路沿伸,南连苏北灌溉总渠,逐步构建农家休闲园,让城里人来此享受田园风光、动手享受种植乐趣;三是以和平镇二河沿线为重点,发挥二河水道优势,建设集垂钓、水上娱乐等为一体的水上休闲体验园。

建设万亩稻麦示范基地项目

粮食安全一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结合清浦发展的特点,通过采取推广农业“四新”技术,实施农业种植科学化、机械化等一系列措施,在每个乡(镇)建设1个万亩高产稻麦示范基地,以统一下种、统一育苗、统一机播、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等五统一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效。

六、“十二五”农业发展措施

(一)、突出示范基地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树立样板 着力抓好淮安市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区、盐河镇生猪养殖基地、和平镇蛋鸡养殖基地、黄码严卓村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和盐河镇谢碾村蔬菜科技示范基地、武墩镇王桥和严集蔬菜科技示范区等一批基地的建设,使之成为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去。同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设施农业新区,形成一批新的示范带,以规模化生产,争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设施蔬菜示范点建设要按照

国际市场标准要求,严格推行“五统一”标准化生产模式,保障蔬菜品质;畜牧小区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分户饲养、配套服务”及“自愿、科学、适用、经济”的原则抓好建设工作,使其成为淮安、江苏省的现代农业样板点、示范点,让农民亲眼看到现代高效农业增收、增效,从而引导推动面上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

(二)、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方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实施的城乡一体化方略,在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启动区内,做优唐人街农家庄园、云湖山庄休闲垂钓中心等,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提供特色美食、农事活动体验、生态空间享受、休闲娱乐农耕文化等不同主题的农业旅游产品,构建富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功能齐全的服务平台,打造我区富有特色的都市型城郊农业旅游品牌。

(三)、突出农业招商,培育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以举办清浦庙会、投资洽谈会等节庆活动为契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力争通过引进资本,发展现代农业。同时,紧紧抓好现有清江市场、五丰市场、田园花卉有限公司、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蔬菜生产种植合作社等企业和市场,不断培育新的市场竞争主体,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优势,利用公司加农户、基地加农户的形式,把农民带入国内外市场,真正做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促使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再上新台阶。

(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农机装备大提升

一是加快先进适用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机化科技含量。重点组织实施农业节本增效工程及设施农业和工厂化栽培技术,水稻、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二是协调推进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间、农作物耕种收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之间的机械化,综合运用农机购臵补贴、报废更新等政策,重点促进大马力、高性能、智能型、复合式以及绿色、节能、舒适、低碳农机发展,加快老旧农机的报废更新,强化农机节能减排,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三是大力发展农机服务组织,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鼓励农机大户牵头成立农机服务组织。同时,健全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机制,加大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售后服务质量、维修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

(五)、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水平一是着力解决农业投入不足问题,积极争取财政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支持重点项目、产业园区等建设;积极争取部、省、市项目资金立项投入,改进农业基础设施;加大金融机构与保险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小额贷款的发放面与发放数量;大力开展农业保险,防范、化解农业灾害风险。对从事高效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要在土地流转、税收政策、资金帮扶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组织在乡农民参加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更新知识和技术。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的引进推广力度,推广轻型高效栽培、优质安全生产、高效立体种养、肥药科学使用、畜禽规模养殖等综合配套技术,为清浦品牌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建立现代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改善农业服务技术装备。加大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力度,做到人尽其才、学有所用,选送一批年富力强的农技人员进行再培训、再深造,不断更新农技人员的知识,从而适应“三农”新时期发展。

5.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篇五

2011-07-18 【大 中 小】

“十二五”时期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湖北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两圈一带”战略建设,加速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在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基础上,编制《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 时期是我省农业改革发展最活跃的5年,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是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2315.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36%,粮食生产延续了2004年以来连续七年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棉花总产47.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25.81%,成为长江流域第一大产棉省;油料总产31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09%,其中油菜籽面积、总产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生猪出栏3827.4万头,比“十五”末增长14.42%,在全国排第5位;淡水水产品总产量353万吨,比“十五”末增长31%,在全国排第1位。

2、农业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010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2147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8.40%,在中部六省、全国分别排第3位、第8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8.99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7.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2.27元,比“十五”末增长88.19%。农民收入构成结构进一步优化,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达到37.48%,比“十五”末提高7.1个百分点。

3、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2005年以来,我省大力开展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茶等种植业连片规模板块基地面积达到3800多万亩。畜禽养殖小区2300多个,生猪和家禽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8%和82%。水产集中连片板块达500万亩。2010年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47%,比2005年降低7个百分点;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粮食作物综合优质率达到73.8%,油菜“双低”率达到95%,优质果率达到65%,名优茶产量占45%,优质棉占比超过70%,水产名特优比重达到75%以上。

4、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40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25:1,比“十五”末提高了71.23%。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00家,比“十五”末增加66.5%,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分别达25家、3家,均实现新的突破。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3750个,居全国前列。通过整合、推介,成功打造采花毛尖、恩施玉露、武当道茶、奥星粮油等精品名牌,福娃、萧氏、国宝等12个农产品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出口总额达10.8亿美元,是2005年的2.5倍。

5、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省有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县市有展示园、乡镇有示范场、村有示范户的四级农业科技展示培训平台基本建立。2010年全省科技示范户达到36.8万户,是2005年的2.6倍。测土配方施肥、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等实用技术覆盖率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05年的50%提高到2010年的54%,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2010年,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比“十五”末提高11个百分点,农机总动力达到3257万千瓦,是“十五”末的1.6倍,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收水平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和第1位。科技进步和农机装备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

6、农村能源和生态环保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0年,全省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30%,新建农村能源服务网点270个,总数达到4568个,覆盖率60%以上。农村生活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大力推广,各类沼气工程建设全面铺开,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沼气为纽带构建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用能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改善了农村用能结构,减少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不断提高。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7、农村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

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2010年,全省经工商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2081家,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顺应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试点突破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18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等市县城乡一体化试点、7个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8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60个新农村建设驻点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探索了纵深推动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十一五”以来,我省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产、农民收入实现了新突破、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成效,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实现了新提高、农村改革实现了新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实践证明: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湖北农业的再认识,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必须坚持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在确保农产品总量的情况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驰名品牌,优势产业更为突出,品牌创建思想高度统一,为湖北品牌农业、效益农业提供支撑,使我省农业大省的地位更为巩固。必须坚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对新兴市场主体的扶持,进一步提升部门的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农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为千家万户与大市场对接奠定基础。必须坚持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全省农业农村的投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为强化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供强大动力。这些宝贵经验对今后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1、发展态势的判断

——转变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主题。在三次产业中,农业是对资源环境依赖度最高的产业,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产品的科技含量、劳动者的素质都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所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始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如何改变过去依靠资源高强度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既是新阶段对农业的要求,也是农业自身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同时,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以现代生物科学革命为标致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将使农业生产发生历史性的大变革。

——培育新的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期间以城镇常住人口为基数的城镇化率将超过5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会有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逐步退出生产领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发生变化。加快培育适应目标市场化、生产专业化、组织规模化、手段机械化、技术实用化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将是新时期的一个重大任务。

——国内市场扩大是湖北农业面临的难得机遇。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产品出口仍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同时,国内正处于经济水平提升、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产能有限、需求在增长中升级的转型期,国内市场无论是对农产品的总量还是质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产品市场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局面将进一步强化。如何发挥湖北农产品资源优势、居中独重的内生型市场优势、农业科技优势的潜力,扩大湖北农产品市场半径,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更加关注质量安全是农产品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我国食品消费结构已经过调整期并进入品种多元、外观标准、品质安全的阶段。这些变化趋势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结构朝着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水平,不仅是突破国外“绿色壁垒”,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要,更是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抢占国内市场的迫切需要。

——强化农科教结合将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只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十二五”时期,必须面向基层培养农业实用人才;面向农村,开展科技研究;面向农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和普及,通过农科教有机结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多元化的投入主体将是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状况正在改观,农业领域开始成为社会资本新的投资热点。此外,农村剩余资本长时期外流的状况早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在新阶段,这一状况将随着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逐步得到缓解。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形成政府、社会、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投入主体,是“十二五”时期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2、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农”工作上升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好的时代环境。“十一五”时期5个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为农业大省,湖北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

——全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为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提供了有利条件。2008年到2010年,全省GDP保持每年以13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1.58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11亿元。伴随全省经济总量的增加,农业农村投入的保障能力将会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发展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指明了方向和提供持久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成为了农村改革发展新的方向和特征。2010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突出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标志着我国“三农”发展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带动下,呈现出新趋势,这为新时期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持久动力: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将会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一体”的发展格局;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将会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生产要素向农村配置,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和形成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环境,从而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支撑能力,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国家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为我省从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部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业大省的崛起,农业和农村经济强则中部才能崛起。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标志着国家推进中部崛起的速度将更快、力度也将更大。湖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使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更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依据更为充分。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走转型发展道路积累了实践经验。“十二五”时期是以转型促发展的关键阶段。农业、农村、农民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产业、广阔地理空间和重要力量,决定“三农”无疑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实现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在以转型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偏弱。我省农村水利设施普遍老化,地力普遍透支,生产能力普遍下降。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中,建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占51%,70年代占35%,80年代以后仅占14%,且大多标准不高,渠道建筑物配套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近200万亩精养鱼池淤塞严重,水体容积低,单产水平不高,病害较重,养殖效益普遍偏低。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发展滞后,面积仅100万亩左右,而且大多是竹架等简易结构,季节性、结构性和灾害性供应短缺问题较突出。

——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农企利益联结不紧。我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整体实力偏弱,带动力不强。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种植业加工企业发展相对较快,畜禽、水产加工企业发展相对不足,特别是生猪、肉鸡加工与我省生猪和家禽大省地位极不相称。同时,油脂、小龙虾等产业加工能力相对过剩,许多企业资产闲置,利用率不高。企业与农户之间普遍存在利益联结不紧,订单履约率较低,农民毁约和龙头企业与民争利并存等问题,不利于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推进。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对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偏低。由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科技成果的到户率、到田率不高,农业实用技术创新成果偏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偏低,制约了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提高。

——农产品市场波动性大,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价格反映供求关系的信号不灵敏,缺乏必要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保障,农民种养殖产品结构调整难以同价格信号同步,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业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较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经营组织体制约束和机制不活的现象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农业投入资源来源渠道仍旧狭窄,市场化的投资体制发展缓慢;资金使用合力不强;农业要素供给和流动机制不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平台和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与此同时,我省发展现代农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务农人员的素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对农业“两型”化发展的制约日趋明显;极端天气变化频繁对农业受灾程度的影响越来越大;耕地数量刚性减少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要求越来越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消费者的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等。面对这些挑战,“十二五”期间,必须找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体制和机制,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我省农业发展综合实力,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稳定基本经营制度与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制度保障,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动力源泉。要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根本动力,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拓宽发展道路,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保障有效供给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相结合。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湖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要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第一要务。同时,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和发展多功能农业等,进一步挖掘农业内外部增效潜力,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核心。

——坚持因地制宜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全省各地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必须坚持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重要方法,积极培育各地特色产业。同时,要遵循农业生产的自然、经济规律,走区域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发展道路,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产业和优势农业品牌。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对于农业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但农业是基础产业、民生产业,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和部门监管,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当前,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对此,必须坚持把依靠科技和人才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湖北农业科教、人才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五年的发展,使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高产、稳产、高效面积扩大;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提高,单位产出能力和效益提高;农业投入品科学运用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农业内部及其与二、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预期目标

到2015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农业经济效益及结构。农业增加值达到2635亿元;农产品加工值超过6000亿元;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0%。

——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达到2400万吨、棉花产量50万吨、油料产量达到330万吨、果蔬产量达到4250万吨,生猪出栏量达到450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50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20万吨。

——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5%。

——农村能源和资源环境。新增清洁能源受益农户150万户,配套后续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45%,丘陵山区达到70%;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0%;农田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化肥利用率达到35%;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0%。

三、区域与产业布局

全省农业区域与产业结构,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区域互补,突出特色;规模经营,提高效益”的原则进行合理布局。

(一)区域布局

按照全省“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将全省农业区域划分为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与沿江优势农业带三大区域,各区域农业主体功能综合考虑区域所处自然环境、农业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确定。

图1 湖北省农业区域布局图

1、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涵盖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个城市的农业区域,即武汉城市圈内的农业区域。武汉城市圈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发展基础,是全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密集区。根据发展的现状及潜力,试验区的农业功能应定位于:全省“两型”农业发展的科技示范区,全省现代都市农业、精致农业发展的先进基地,全省重要的旅游观光农业基地,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产业发展重点包括:商品蔬菜、优质水产品、优质稻米、优质棉花、“双低”油菜和“三元”猪等优势农产品和水禽、特色禽蛋、牛奶、优质绿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花生、苎麻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与武汉市近邻的东西湖、蔡甸、汉南、洪山、江夏、黄陂、新洲等地区在全省农业基础条件好,农业科技力量强,农业发展起点高,并具有紧邻武汉市区、人口密集、交通四通八达等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区应着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新型农业以及以服务市民生活、服务城市建设与环境美化为主要目标的现代都市农业。

武汉市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畜禽、水产品产区与加工区,农业生产条件较优越,农业劳动力素质较高。本区应依托现有的发展基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逐步实现由比较粗放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以“高质、高效、生态”为重要特征的现代集约农业转变。产业发展重点是:继续搞好主要农产品稻米、棉花、油菜、商品蔬菜、畜禽、水产品的品种优化与效益提升,同时大力发展水禽、特色家禽、优质牛奶、小龙虾、名优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苎麻、花生等特色名牌产品。

2、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

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包括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在内的农业区。本区地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密集,生态良好,文化多样,是我省农产品,特别是果、茶、药、食用菌、魔芋等特色产品主产区。

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应依托本区独特的资源条件,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三大总体发展目标,大力转变生产方式,推动农、特、畜、水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与品牌化经营;积极开发农业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积极推广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广农业生态养殖、立体养殖,推广低碳农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区内产业发展重点包括:优质稻米、小麦、“双低”油菜、“三元猪”、名特水产品、高山蔬菜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牲猪、肉牛、肉羊、家禽、食用菌、茶叶、水果、中药材、魔芋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在种子种苗繁育推广、特色产品精深加工、立体种养高效模式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3、沿江优势农业带

我省长江段长约1060公里,占长江干线总长三分之一以上,沿江地区是促进我省经济发展乃至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沿江优势农业区包括武汉、黄石、宜昌、鄂州、黄冈、荆州、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的48个县市区的农业区。本区土质肥沃,河湖广布,水资源丰富,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较为发达。

沿江优势农业带应利用好沿江水利、交通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沿江经济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力争成为全省农业集约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先行区。沿江优势农业带产业发展重点是建立“三带十二个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即建立大宗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产业带;优质畜牧水产养殖与加工带;特色经济作物生产与加工带。十二个基地包括:优质稻米、“双低”油菜、商品蔬菜、优质花生、优质“三元猪”、奶牛、优质水产品、优质水果、优质茶叶、优质中药材、魔芋、食用菌等生产及加工基地。

(二)产业布局

1、种植业

(1)水稻布局。根据自然条件、种植习惯、加工企业分布状况以及《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继续推进江汉平原和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优势产区、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籼稻优势产业带和鄂东北优质、粳稻优势产区基地建设, 确保全省水稻面积稳定在3200万亩左右,其中优质稻面积达到2500万亩。

图2 湖北省水稻生产布局图

一是江汉平原、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板块。包括仙桃、潜江、天门、汉川、监利、松滋、洪湖、公安、江陵、荆州、石首、枝江、黄梅、武穴、蕲春、团风、浠水、鄂州、大冶、阳新、咸安、嘉鱼、崇阳、赤壁等县(市、区)。

二是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优质籼稻板块。包括京山、沙洋、钟祥、安陆、应城、当阳、随县、曾都、广水、南漳、襄阳、枣阳、宜城等县(市、区)。

三是鄂东北优质粳稻板块,包括麻城、孝南、孝昌、黄陂、新洲等县(市、区)。

(2)小麦布局。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小麦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安排,结合结构调整的趋势、加工企业分布情况,以及大众消费特点,重点抓好鄂中丘陵和鄂北岗地优质中筋小麦优势区和江汉平原、鄂东弱筋专用小麦优势区基地建设,全省小麦总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200万亩。

图3 湖北省小麦生产布局图

一是在襄阳、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安陆、大悟、老河口、谷城、丹江口、郧县、南漳、宜城、钟祥等北纬31°以北的县(市、区)建设中筋小麦板块。

二是在天门、仙桃、潜江、江陵、松滋、公安、黄梅、麻城、大悟、红安、罗田等县(市、区)建设弱筋小麦板块。

(3)玉米布局。服务饲料加工业和养殖业发展需要,大力促进玉米产业发展,稳定扩大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加强技物配套,发展订单生产,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转化能力。到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发展到850万亩,单产提高到340公斤。

图4 湖北省玉米生产布局图

一是鄂西山地玉米区。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和十堰市,主要有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咸丰、兴山、长阳、秭归、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区),选用适宜品种,提高复种指数,发展间套复种面积,提高单作或间套作玉米单产水平。

二是鄂北岗地玉米种植区。包括襄樊市的宜城、枣阳、谷城、保康、襄阳、南漳等县(市、区),可扩大种植规模,增加饲料玉米生产能力。

三是江汉平原及鄂中丘陵区。包括武汉、荆州、荆门等地,主要有天门、潜江、仙桃、钟祥、京山、汉南、新洲、荆州、江陵、松滋、公安等县(市、区),发展鲜食玉米生产和玉米套作模式具有一定潜力。

(4)马铃薯布局。根据省政府2008年制定的《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鄂西高山种薯优势生产区,鄂西低山粮、加、饲产业区,平原菜用、加工薯产业区和鄂东南丘陵特色商品薯产业区的基地建设,力争各类马铃薯基地建设突破500万亩。

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一是鄂西粮用、加工及饲料薯板块。包括恩施州、宜昌市、神农架林区和十堰市海拔1000米左右马铃薯产区,主要有兴山、宣恩、咸丰、长阳、秭归、建始、恩施、巴东、利川、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二是平原菜用、加工薯板块。以江汉平原和汉江流域为主体,包括荆州、襄樊、宜昌、荆门、随州、武汉市等市;三是鄂东南丘陵特色商品薯板块。主要包括崇阳、通山、通城、咸安、赤壁、嘉鱼、阳新等县(市、区)以及鄂州和黄冈市的部分县(市、区)。

种薯繁育基地建设:一是加强试管薯繁育中心的建设;二是微型薯繁育基地,主要分布在武汉市、随州市、恩施市、长阳县等处;三是原种、良种繁育基地,主要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神农架林区、襄樊市和黄冈市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

(5)棉麻布局。进一步提升棉麻生产优势,建设适纺50支纱以上的中长纤维原棉生产基地和适纺30支纱以下的中短纤维原棉生产基地,棉田面积700万亩左右。建设优质苎麻生产基地,苎麻种植面积恢复到30万亩左右。

一是建设江汉平原、鄂东和鄂北三大优质棉板块。重点建设天门、沙洋、潜江、监利、公安、松滋、枝江、仙桃、汉川等县(市)。

二是建设鄂南优质苎麻板块。包括咸安、赤壁、嘉鱼、阳新、大冶等县(市、区)。

图5 湖北省棉花生产布局图

(6)油料布局。在长江、汉江沿岸地区与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地区集中建设30个“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确保全省油菜面积达到1900万亩以上,油菜“双低”优质率和商品率分别稳定在95%和65%以上。在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建设300万亩花生、芝麻板块。

一是建设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 “双低”油菜板块。包括天门、仙桃、公安、松滋、潜江、枝江、江陵、新洲、浠水、鄂州、武穴、阳新、大冶、赤壁、咸安、沙洋、钟祥、当阳、宜城、监利、洪湖、荆州区、黄梅、蕲春、石首、麻城、云梦、汉川、孝南、应城、黄陂等县(市、区)。并在鄂北建设杂交油菜良种繁育基地。

二是建设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花生、芝麻板块。包括襄樊市郊区、襄阳区、老河口、谷城、南漳、宜城、大悟、红安、麻城、团风等县(市、区)。

图6 湖北省油料生产布局图

(7)蔬菜布局。按照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的要求,全省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质量安全型的“三型”产业转变。到“十二五”末,全省蔬菜(含西甜瓜、魔芋、食用菌)基地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播种面积稳步发展到1900万亩。

一是城郊蔬菜。以武汉市为核心,全省16个中等城市和主产县市区郊区为据点,建立200万亩稳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700万亩,产量1000万吨,总产值200亿元,蔬菜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保障本省蔬菜供应。

二是喜冷凉露地越冬蔬菜。在嘉鱼、天门、襄阳、云梦、应城、汉川、钟祥等县市区建立240万亩稳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500万亩,总产量1100万吨,总产值160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以外销为主,蔬菜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参与支撑我国秋冬蔬菜市场供应。

图7 湖北省蔬菜生产布局图

三是高山反季节蔬菜。在长阳、五峰、兴山、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保康等16个高山蔬菜主产县市,建立160万亩稳定的高山蔬菜核心基地,播种面积发展到300万亩,总产量800万吨,总产值90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以外销为主。

四是水生蔬菜。在蔡甸、东西湖、江夏、汉川、洪湖等县市区建立150万亩标准化水生蔬菜基地,亩产量2000公斤,总产量300万吨,总产值60亿元,由自给为主向外销为主发展,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五是食用菌。在随县、远安、房县、保康、广水、钟祥、新洲、公安等县市建立高标准生产基地50万亩,鲜菇产量100万吨,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达到3亿美元以上,力争使全省食用菌总产值和产量继续稳居全国前5位,食用菌出口创汇继续稳居全国前两位。

六是西甜瓜。在松滋、石首、公安、潜江、蔡甸、江夏、宜城等县市区建立西甜瓜基地150万亩,产量400万吨,产值40亿元。

七是魔芋。在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襄樊市有关县市建立生产基地50万亩,产量100万吨,总产值50亿元,其中种植产值30亿元、加工产值20亿元,基地农民从魔芋产业年人平增加纯收入1000元以上,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8)果、茶、桑、药布局。做好水果市场细分,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抓好“早熟”、“晚熟”品种发展,实现均衡上市,果园面积发展到580万亩。突出名优茶生产,大力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栽培技术,提高茶园整体素质,茶园面积稳定在350万亩左右。大力推广多丝量优质蚕品种,主推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方格蔟营茧等集成技术,大力开展桑蚕茧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桑园面积发展到40万亩。强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大力推广高产栽培和无公害生产技术,重点发展黄连、茯苓、板党、玄参、白术等品种,中药材留存面积发展到500万亩,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

水果:一是以巴东、长阳、秭归、兴山、夷陵、点军、当阳、宜都、枝江、松滋、东宝等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柑橘板块;二是以丹江口市、郧县为核心示范区的宽皮柑橘板块;三是以老河口、枝江、钟祥、京山等县(市)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梨板块;四是以枣阳、随县、广水、孝昌、孝南等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桃、枣板块。

茶叶:一是在恩施、鹤峰、宣恩、咸丰、利川、五峰、夷陵、宜都等县(市、区)建设名优绿茶、宜红茶板块;二是在英山、罗田、麻城、红安、大悟、孝昌等县(市)建设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板块;三是在竹溪、竹山、房县、保康、谷城、南漳、神农架等县(区)建设高香绿茶板块;四是在赤壁、崇阳、通城、咸安、通山等县(市、区)建设名优绿茶及边销茶板块。

桑蚕:一是巩固提高鄂东优质桑蚕茧板块,包括英山、罗田、麻城等县市;二是积极发展鄂西优质桑蚕茧板块,包括郧县、郧西、南漳、远安、夷陵等县区。

中药材:一是重点打造武陵山优质地道药材种植区,包括恩施、巴东、利川、咸丰、鹤峰、建始等6县市;二是巩固发展大别山药材种植区,包括蕲春、英山、罗田、麻城等4县市;三是扶持秦巴山中药材种植区,包括郧西、郧县、房县、竹山、竹溪、丹江口、谷城、保康、南漳等9个县市。

2、畜牧业

生猪:以长江流域县(市、区)为重点,建设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生猪产业板块基地。包括襄阳、松滋、钟祥、随县(含曾都)、仙桃、潜江、当阳、夷陵、枝江、京山、南漳、恩施市、枣阳、鄂州、天门、黄陂、武穴、沙洋、宜城、通城、公安、宜都、江夏、监利、老河口等25个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汉川、安陆、大冶、阳新、巴东、利川等县市区。

肉鸡:一是以湖北同星、宜城襄大、丹江口福润、十堰市康达等肉鸡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以随州、襄樊、十堰等地为主的鄂北双亿只肉鸡产业带;二是以温氏湖北公司为龙头的鄂南亿只优质黄羽肉鸡养殖基地;三是以谷城县为主的千万只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形成我省3亿只肉鸡主产区和精深加工集中地。

蛋鸡:以湖北神丹、湖北神地、武汉灵星等蛋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建设京山、应城、云梦、安陆、钟祥、沙洋、仙桃、公安、荆州区、石首、新州、浠水、团风等蛋品大县市为重点,形成鄂中、鄂东存笼过亿只的蛋鸡板块。

肉鸭:以汉口精武和飘飘鸭业、周黑鸭、鸿翔等肉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8+1”城市圈为主的亿只肉鸭产业基地。

蛋鸭:以仙桃九珠、荆州离湖、荆州小胡鸭等蛋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江汉平原为主的6000万只蛋鸭养殖基地。

鹅:生产基地集中在江汉平原、鄂中产业区和鄂南产业区。

肉牛:肉牛基地以汉江流域、大别山肉牛产业带为主,包括竹山、郧县、丹江口、老河口、宜城、南漳、谷城、襄阳、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安陆、京山、钟祥、天门、大悟、红安、麻城、浠水、蕲春、黄陂、利川、咸丰、恩施等25个县市,实现出栏肉牛100万头,占全省肉牛出栏的59%。

肉羊:肉羊基地主要集中在以清江流域的建始、巴东、恩施、宜都、长阳等5县市,汉江流域的丹江口、郧西县、房县、老河口、襄阳、枣阳、南漳、谷城、宜城、随县、曾都、广水等12个县市区,大别山区域的麻城、罗田、蕲春、英山等4县市,年出栏肉羊600万只,占全省800万只的75%。

奶牛:奶牛基地以武汉为中心,联合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和潜江等共8个市共同打造武汉城市圈奶业基地。其中,黑白花高产奶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武汉、黄冈、黄石、咸宁、孝感、咸宁市郊;奶水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鄂州、天门、潜江、仙桃四个直辖市及黄冈、咸宁、孝感三市所辖部分县市;“黄牛奶改”发展区域主要包括黄冈、咸宁、孝感三市所辖县市。基地奶牛存栏突破10万头,年产鲜奶30万吨。

蜂:集中在鄂州、麻城、黄梅,崇阳、新洲、黄陂、随县、曾都、安陆、沙洋、钟祥、京山、襄阳、枣阳、南漳、宜城、荆州区、公安、松滋、监利、石首、当阳、宜都、枝江、天门、潜江、仙桃、神农架林区、鹤峰等29个县市区。

图8 湖北省生猪养殖布局图

3、水产业

全省水产品养殖面积发展1030万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建设20个名特水产品省级苗种繁育基地,良种覆盖率达到60%,建设30个稳产高产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面积达到600万亩,将我省建设成全国最大的优质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要求,结合我省各地自然条件、养殖习惯以及加工企业分布状况,在稳定发展“青、草、鲢、鳙、鲤、鲫、鳊、鲂”等8大常规当家品种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要求,大力推进特色水产品养殖。重点发展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等三大出口优势水产品和鳜鱼、黄颡、鳝鳅、龟鳖、乌鳢、鲶鱼、青虾、长吻鮠、鲌鱼、罗非鱼、大鲵、胭脂鱼、鲟鱼等特色品种(除小龙虾、鲌鱼、罗非鱼、大鲵、胭脂鱼、鲟鱼外,其它各品种均被纳入全国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图9 湖北省重点优势水产养殖布局图

(1)出口优势水产品布局

小龙虾:围绕全省“楚江红”小龙虾品牌整合和小龙虾加工业的深度开发,在潜江、洪湖、仙桃、鄂州、嘉鱼、监利、孝南、沙洋、应城、黄陂、浠水、天门、新洲、赤壁、蕲春、黄州区、钟祥、汉川、宜城、武穴等地重点建设20个小龙虾工厂化苗种繁育基地,同时在上述20个县以及公安、石首、广水、黄梅、大冶、枝江、江夏、荆州区、沙市、阳新、蔡甸、东西湖、汉南、松滋、江陵、团风、当阳、随县、京山、东宝、云梦、大悟、安陆、麻城、咸安、通城、老河口、枣阳、孝昌、襄阳等地建50个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大力推广“虾稻轮作”、“虾蟹混养”、“名优鱼类与小龙虾混养”等技术。

河蟹:围绕全省“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品牌整合打造,重点支持江夏、鄂州、洪湖、嘉鱼、汉南、监利、仙桃、汉川、赤壁、大冶、咸安、应城、阳新、浠水、公安、石首、沙洋、钟祥、天门、新洲等20个县市区。

斑点叉尾鮰:围绕全国苗种基地和鮰鱼加工出口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嘉鱼、长阳、宜都、钟祥、通山、枝江、仙桃、天门、潜江、监利、阳新、丹江口、浠水、随县、京山、老河口、枣阳、赤壁、沙洋、当阳等20个县市区。

(2)特色水产品布局

鳜鱼:重点建设洪湖市、江夏区、嘉鱼、鄂州、公安、黄陂、仙桃、监利、石首、汉川、应城、武穴、钟祥、天门、松滋、沙洋、浠水、蕲春、阳新、通山等20个县市区。

黄颡鱼:重点建设公安、荆州、嘉鱼、赤壁、新洲、鄂州、石首、监利、洪湖、云梦、汉川、天门、潜江、蕲春、黄州、松滋、江夏、黄陂、浠水、老河口等20个县市区。

鳝鳅:重点建设仙桃、监利、洪湖、嘉鱼、阳新、汉川、孝南、天门、沙洋、潜江、公安、鄂州、赤壁、咸安、通城、大悟、广水、蔡甸、武穴、汉南等20个县市区。

龟鳖:重点建设应城、京山、公安、沙市、天门、浠水、孝南、沙洋、黄陂、洪湖等10个县市区。

乌鳢:重点建设阳新、嘉鱼、云梦、汉川、沙市、监利、洪湖、公安、鄂州、蔡甸、浠水、黄梅、大冶、沙洋、当阳等15个县市区。

鲶鱼:重点建设监利、公安、嘉鱼、枝江、当阳、丹江口、麻城、天门、随县、阳新等10个县市区。

青虾:重点建设黄梅、监利、嘉鱼、鄂州、大冶、江夏、阳新、赤壁、洪湖、沙洋等10个县市区。

长吻鮠:重点建设石首、洪湖、长阳、钟祥、蕲春、夷陵区、当阳、宜都、枝江、汉川等10个县市区。

鲌鱼:重点建设丹江口、大冶、公安、当阳、宜城、黄梅、嘉鱼、咸安、江夏、鄂州等10个县市区。

罗非鱼:重点建设英山、天门、浠水、沙洋、潜江、钟祥、赤壁、应城、洪湖、襄阳等10个县市区。

大鲵:重点建设宣恩、咸丰、恩施市、竹溪、房县、竹山、丹江口、嘉鱼、当阳、夷陵、五峰、京山、神农架、东西湖、郧西等15个县市区。

胭脂鱼:重点建设孝南、东西湖、荆州区、嘉鱼、当阳等5个县市区。

鲟鱼:重点建设荆州区、宜都、长阳、当阳、蔡甸、麻城、仙桃、洪湖、广水、沙市等10个县市区。

4、农村能源

户用沼气:建设重点放在十堰、黄冈、宜昌、襄樊等地。

小型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荆州、黄冈、襄樊、宜昌、仙桃、天门、潜江等地。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武汉、黄冈、孝感、襄樊、荆州、仙桃、天门、潜江等地。

秸杆气化(固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仙桃、天门、潜江、黄冈、襄樊、十堰、荆州、咸宁等地。

5、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应遵循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选择交通条件优越、农产品原料富集、市场辐射范围广泛的地点组织生产,并尽可能集中布局,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应充分发挥我省农业资源优势,围绕优质稻、棉花、双低油菜、生猪、水禽、水产品、食用菌、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加快板块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一批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

四、主要任务

(一)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1、稳定发展粮棉生产

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由6100万亩增加到6200万亩,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继续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改进品种结构;稳定发展水稻、小麦生产,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能力强的核心产区;扩大玉米、大豆等旱粮生产,提高饲料用粮自给率;实施“籼改粳”工程,提升粳稻市场供应能力;突破性发展马铃薯生产,大力减少冬闲田;适应纺织和加工需求,进一步建设棉麻板块基地。大力推进粮棉高产创建,抓好示范优良品种、集成高产技术、加强病虫草害防控、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机械化生产等五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示范片种植水平,带动粮棉生产大面积平衡增产。到2015年,力争全省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单季稻亩产达到700公斤、双季稻亩产900公斤、小麦亩产500公斤、玉米600公斤、马铃薯达2000公斤(鲜重)、棉花亩产达到100公斤。

2、着力做大油菜产业

积极构建双低油菜籽生产新模式,以组织统一供种为基础,以创建品牌为抓手,实现油菜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加大产业政策导向为切入点,培植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将油菜产业由单一的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品牌、效益型的产业化发展。重点加强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殖体系建设、双低油菜标准化技术示范体系建设、双低油菜加工示范体系建设、双低油菜品牌与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双低油菜优良品种和高产高效技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着力培植双低品牌,建立双低油菜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促进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我省油菜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省油菜种植面积1900万亩,比“十一五”期末增12%;达到双低标准的油菜面积1000万亩,占油菜种植面积的50%;油菜籽单产达到140公斤,增长8%左右,总产达到266万吨,增长12.5%。

3、发展壮大蔬菜产业

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加大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化,培植10个产值过亿元的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带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我省高山反季节蔬菜、水生蔬菜、越冬蔬菜、魔芋、食用菌的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扩大我省蔬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蔬菜集约化育苗,走土地节约型、高效集约型的路子。努力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强力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强和完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的建设,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严格建立和执行蔬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销地准入制度、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确保蔬菜产品安全。力争到2015年,全省蔬菜、食用菌、魔芋、西甜瓜的播种面积达到1900万亩,总产量3800万吨,总产值660亿元,蔬菜产业综合效益突破1000亿元大关,出口创汇突破4亿美元大关。

4、加快发展果、茶、桑、药等特色产业

加大水果、茶叶、蚕茧、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区域结构调整的力度,力促经济作物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果、茶、桑、药等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稳定提高长江三峡、丹江库区、鄂北等地柑橘、桃、梨优质板块基地的生产规模,主攻品质,提高效益;继续加强鄂西南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名优绿茶和宜红茶产区、鄂东大别山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产区、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绿茶产区和鄂南幕阜山名优早茶与边销茶基地生产能力建设,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着力打造名优品牌,重点开发采花毛尖、萧氏茗茶、武当道茶、恩施玉露、秭归脐橙、宜昌蜜桔、邓村绿茶、英山云雾、鹤峰翠泉茶等名优产品。高档次开发乌龙功夫茶生产,加快恢复发展宜红茶生产,实现我省乌龙功夫茶产业突破性发展。利用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扶持中药发展等政策机遇,促进蚕茧、中药材生产迈上新台阶。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果、茶、桑、药等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1600万亩(包括500万亩中药材留存面积),实现农业产值20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以上。

5、大力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猪禽生产,突出发展奶业生产,加快发展肉牛肉羊生产。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大别山区、武陵山区、鄂北岗地草食畜牧业、江汉平原为中心的生猪养殖业、汉江流域和大别山等地区的肉羊养殖业、以武汉为中心的奶牛养殖业等优势区域的开发。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着力推进家庭式规模养殖,以奖代补,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推广,“清洁工程”建设。加快畜禽良繁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施“种源工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切实提高我省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实施“放心肉蛋奶”工程,切实提升畜产品安全水平。力争到2015年,全省猪、牛、羊、禽出栏(笼)数量分别达到4500万头、170万头、800万只、60000万只;肉、蛋、奶的产量分别达到500万吨、200万吨、35万吨。

6、稳步提高水产业质量与效益

以“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为发展前提,走“湖泊拆围、水库限养、江河禁捕、改造鱼池、加工带动、品牌增值”的发展之路,大力转变水产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渔业。着眼于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渔业养殖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重点搞好全省500多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抵御大灾、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的标准,分批进行改造,重点改造进排水渠道分离、池塘清淤和护坡,实现精养鱼池水、电、路、机械配套,规模化连片发展的格局。优化水产业品种结构,继续支持以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黄鳝、黄颡、泥鳅、武昌鱼、龟鳖、鳜鱼等重点品种为龙头的“一鱼一产业”快速发展,集中全省力量,整合打造“一虾一鱼一蟹”三大品牌(“楚江红”小龙虾、“洪湖渔家”生态鱼、“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加大名特珍稀品种的保护与市场开发力度。发展规模养殖与特色养殖,建设县市有大板块、乡镇有专业基地的各具特色的水产板块和水产大县。拓展水产业增值空间,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与观光渔业。实施渔业生态环境修护工程,提高水产集约化养殖水平。加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监测,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大渔业科技创新力度,重点解决制约我省小龙虾、黄鳝、鳜鱼、河蟹等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提高全省水产业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15年,全省放养水面稳定在1030万亩左右;产业全行业总产值1270亿元,其中渔业产值550亿元,加工业等二产业产值270亿元,三产业产值450亿元;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水产品加工率由2010年的31.6%提高到36%;出口创汇突破3.3亿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10300元。

7、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

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饲料企业重组与兼并,加快饲料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进程,全面提升饲料行业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提高行业竞争力;优化饲料产业结构,满足不同养殖方式和养殖目的的需求;加快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与应用,加强饲料基础科学的攻关研究,大力推进饲料工业科技进步;全面贯彻落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狠抓饲料质量安全,加强标准化和质检工作,完善饲料行业监管监测体系,规范饲料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地区布局,形成结构合理、添加剂生产与饲料加工能力相适应、较为完善的饲料工业体系。争取到2015年,饲料总产量达650万吨,其中:配合饲料产量540万吨,浓缩饲料90万吨,预混合饲料20万吨,饲料工业总产值达240亿元。

8、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

立足于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区域特色农业和出口基地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增强我省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性,进一步扩大我省农业的对外开放度。加强出口农产品专业基地建设,大力培植食用菌、蔬菜、茶叶、水产品等特色明显、集中连片、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推进出口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建立出口农产口基地备案制度,引导和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备案基地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力争“十二五”末,培育2-3家农产口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10家出口超过2000万美元、30家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型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创建2-3个出口农产品知名品牌,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12亿美元。

(二)强化农业基础保障,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粮食主产区的灌排骨干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水库、管道、干支渠及渠系建筑物的蓄、引、输配水安全等问题,恢复、提高其蓄引输配水能力,减少输配水损失和管理上的漏洞,提高灌水效率和灌溉保证率。开展田间节水灌溉示范与推广,加强基本农田沟、渠、桥、函、闸等小型田间工程建设,完善田间排灌系统,修建和改造田间工作道,配套完善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鄂北岗地、鄂东南丘陵区和城郊经济作物区大力推广管道防渗、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技术。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00万亩以上。

2、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

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切实稳定耕地面积,确保“十二五”末全省耕地总面积达到6900万亩以上,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不少于5700万亩。大力开展标准粮田和基本口粮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和坡耕地改造,扩大秸秆还田、商品有机肥、绿肥等有机肥料应用,培肥改良土壤,实现“藏粮于地”。切实加强土肥水资源合理利用,有效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完善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法规,实行肥料应用准入与主推制度。制定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办法,确保新增耕地质量。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与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加快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和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开发应用土壤肥料、农田节水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到2015年末,全省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达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5%,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62.7千克/亩以内,化肥利用率提高到35%,全省高产稳产农田比例达到40%。

3、提高种子供给保障能力

建成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种业科研创新中心,加大种子科技创新力度,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种选育有突破性进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良种贡献率,争取到2015年,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根据全省农作物优势区域布局,在省内建立专业化、现代化良种繁育体系和种子生产基地,推行种子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确保省内种子基本自给,到2015年,全省建成稳定的标准化的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5万亩,常规水稻种子基地5万亩,小麦种子基地10万亩,优质油菜种子基地5万亩,水稻、小麦种子自给率达到60%以上;改善省、市、县三级种子管理机构管理与调控手段,提高种子快速检测鉴定能力,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种子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强化服务功能,到2015年,力争省级每年具备可承担2000份样品的转基因检测或品种真实性鉴定任务的能力;完善种子储备制度,建立种子分级储备制度,增强抵御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力争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种子储备总规模达到市场需求的8%左右。

4、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

针对我省农作物病虫害灾害情况,制定防灾抗灾预案,着力增强植保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提高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应急防控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提高监测手段和病虫害信息传递能力。推广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为重点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安全、有效的植保器械。大力使用机械化作业,强化农业机械作为防控病虫害的手段。加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建设,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示范与推广的力度。强化农药登记管理,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检疫性病虫害的检疫和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预警,严格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达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农作物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提高化学农药利用率20%,化学用药量减少10%,农药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提高我省农业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全面促进湖北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低碳技术等新型前沿科技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运用,力争在农业特色种、专用种培育上取得突破,在农产品安全生产、动植物重大灾害防控、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和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一批核心技术。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农业设施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发挥农业科技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力争“十二五”末全省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普及率达到90%,免耕、直播、机械化操作为主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应用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2、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农机购置补贴等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政策扶持,调动农民购置与运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重点提高粮、棉、油、茶等主要作物在耕作、播种、收获、加工等环节机械化作业程度,对农业生产短缺、农民急需的农业机械,加大开发、引进和推广的力度。支持农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农机产品的适用性、耐用性和安全性。切实加强农机具售后服务,维护农民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完善农用燃油供应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省农机化发展预期目标要求的农机作业服务、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化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加强示范基地、机耕道建设,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加快血吸虫疫区“以机代牛工程”的推进,在“十二五”期末疫区实现机械化操作,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5%,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拖拉机达到180万台,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5%、40%、75%。全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3、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按照多模式、广覆盖、重服务、求实效的要求,整合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开发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农业综合信息采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业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五大应用系统,健全县、乡农业信息服务站;完善“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办好农业远程教育网,实现农业远程教育县(乡)全覆盖,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形成网上直播、视频点播、双向交互,实现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之间多途径、零距离、高效率沟通;完善农业视频会议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办事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办好湖北农业信息网政务门户和农业网站集群,逐步实现网上办事、在线沟通和公众互动;做大做强湖北农业信息网商务门户,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四)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1、大力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

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围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生猪、肉牛、肉羊、禽蛋、肉禽、水禽、水产品、食用菌、蔬菜、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实施绿色农业产业工程,依托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一批绿色食品标准化板块基地和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以农业标准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到2015年底建立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体系。制(修)订无公害绿色农业地方标准100项。全省共建设100个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园),其中武汉城市圈建设25个国家级和省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园),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25个国家级和省级有机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园)。全省绿色和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500万亩以上。重点扶持100家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培植500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2、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湖北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坚持“政府推动、抓大促小、控制源头、综合监管”的原则,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和投入品使用记录,实行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终端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和可追溯制度,实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制度,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农药、化肥、兽(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格执行投入品登记制度、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加大违禁投入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净化农产品质量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15年末,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基地)、销售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自律性检测网络。提高检测能力,提升检测水平。到2015年,省级每年监测频次4次,范围覆盖17个市州,监测农产品种类达到40种,抽检样品达到1.2万个,市级年定量监测样品达到3000个,县级年定量监测样品达到1000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按照试点、推广、普及的原则,建设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平台,网络市、县、乡镇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的监控点。逐步构建网络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建立农产品质检机构管理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加强质检机构的综合考核评估,实行质检机构等级管理制度。加强检测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4、发展品牌农业

大力推行农业部“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品牌认证、HACCP认证、GAP认证和农产品名牌评定,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以名特优新农产品为重点,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建立完善农产品品牌认证奖励机制,培育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谋划、打造、宣传一批在全国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通过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大力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整体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15年全省通过国家“三品一标”认证品牌总数达到4500个,总产量达到1600万吨,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农业类全国知名品牌30个以上。

(五)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大力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以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使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经营的规模经济效益。力争到2015年全省所有县(市、区)、乡镇(街、办)建立土地承包档案;50%的县(市、区)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并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薄;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80%的县(市、区)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80%的乡镇(街、办)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坚持效益优先原则,把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紧密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扶持本土企业为主原则,培植一批造福一方百姓、带活一方经济、带动一方产业的本土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各种加工型、物流型、科技型的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成为带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建立、完善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密切利益联结机制原则,采取行政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把基地农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健康发展。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向适宜区域合理集中,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先进生产要素向农业园区集中,积极扶持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出口企业,带动园区朝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增强农业园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骨干、农贸市场为基础、农产品直销店、食品超市、连锁超市为补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参与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形成产、供、销紧密联结的农业产业链。通过5年左右努力,力争全省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优质稻、双低油菜、茶叶、水禽、肉禽、禽蛋、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加工水平进入全国前三名;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50家以上,过30亿元的10家以上,过100亿元4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0亿元以上的加工园区16个以上,100亿元以上的加工业大县10个以上;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6000亿元。

(七)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推动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促进农户分散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抓紧制定和落实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政策,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在科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流通领域,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到2015年末,力争全省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00个以上,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达到50万户左右,辐射带动农户200万户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收入高于非成员农民人均收入20%左右,5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

(八)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和循环农业,促进增长方式有效转变

1、积极推广使用低碳技术

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农村能源发展方针,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生态建设。加大新品种开发力度,增强作物生长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开发农业新技术,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稳步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加快大中小型沼气工程的发展,大力开展“三沼”综合利用,积极推广生物质气化、炭化、固化和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实施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低碳农业示范工程。创新机制,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构建农村能源建设服务的新格局,充分发挥农村能源建设综合效益。“十二五”期间,农村清洁能源入户达到150万户,其中:新建户用沼气50万户;小型沼气工程1万处,受益农户3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含秸秆型)500处,受益农户10万户;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100处,受益农户10万户;推广省柴节煤炉灶、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受益农户50万户。

2、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

突出综合利用,发展循环农业。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新型能源化为主攻方向,优化秸秆“五料”(肥料、饲料、燃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利用结构,提高综合利用率。加快秸秆能源化利用步伐,建设一批大型生物质综合利用工程,促进农村新型能源和循环农业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循环,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提升板块效益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产业链条,优化种养模式实现农业内部循环,实现大农业的内部产业对接,提升发展循环农业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高效环保,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广“猪-沼-渔”、“猪-渔-鸭”、“稻鸭共育”、“种青养畜”等多种立体养殖模式,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能源、渔业等产业的有机结合,着力解决农村及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养殖业污染。大力发展小龙虾野生寄养、虾蟹混养、鳜鱼专养、种青养鱼、鱼鳖混养、网箱养鳝等生态、健康的养殖方式,积极开发节地、节水、节能、无污染的工厂化新型渔业,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和自我修复能力。大力推广绿色模式、绿色工艺、绿色技术,推进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推广的“三结合”。大力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的节约型施肥技术,科学指导,因地、因作物施肥,增施有机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大力推广节约型施药技术,加快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和病虫草鼠害生态控制技术,建立一批农药减量增效控污示范区。通过各类资源节约措施和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推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低碳农业示范区,打造低碳农业产业群,推动农业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争取2015年末,创建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个,生态农业示范区10个,推广各类生态农业及循环农业技术模式面积达200万亩,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区达到100万亩,新建农业野生植物及水生共生植物保护区20个,建立农田废弃物回收和利用制度,生产垃圾回收率达到80%,秸秆资源化率达到80%。

(九)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充分发挥我省的科教优势,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和投入,建立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保障体系。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装备水平提高,不断夯实农民持续增收基础。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加工园区和打造特色品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收。通过落实农业补贴、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强农惠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通过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构建促进和保障农民增收的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培养更多“奔小康”的带头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十二五”期间,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0%。

五、支撑体系与重大项目

围绕“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建设“十大”支撑体系,组织实施好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

(一)支撑体系

包括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农业产业化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科技支撑体系、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农业应急管理体系和农机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从资源禀赋出发探索集约型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着眼于更新品种、推进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

——从完善产业体系入手提升现代农业整体竞争力,形成合理的产业人口结构、高的农业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完善的产业链条、不断创新的科技支撑体系、完善的信贷金融支撑体系等。

——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出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水平,适度发展设施农业,改变农业“靠天收”的局面。

2、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构建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复种指数,压缩冬闲田,加大洲滩地和低丘岗地改造。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籼改粳”工程,大力发展双季稻生产,扩大早籼晚粳的种植面积,扩大马铃薯、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商品粮供给水平。

——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菜篮子”产品产业化经营,强化产销衔接,完善“菜篮子”产品市场体系,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

3、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

——推进产业带建设。按照“种植业建板块、畜牧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带”的发展思路,加快九大优势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

——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优势农业产业集群,构建循环型产业链条,培育一批销售过50亿元重点园区,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县市。

——培植一批大龙头企业。围绕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各选择2-3家重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

——创建一批精品名牌。大力推广采花毛尖、恩施玉露、奥星粮油等品牌整合的成功做法,谋划、打造、宣传一批在全国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

——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发展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超市,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逐步在全省建立布局合理、产销结合、统一有序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形成大中小并举、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围绕做大做强市场主体,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一产业和三产业紧密联系起来,贯彻“六次产业化”思想,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相互交融、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发挥倍增效应,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4、发展农业服务组织,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工程,鼓励各地、各行业积极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工程。重点在农产品流通、科技推广、农产品加工等不同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中,选择一批试点示范单位加强指导,逐步培育具有代表性的示范社。三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工程。全面推行省、市、县三级人才培训制度。四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超对接”工程,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进入大、中型超市销售,逐步建立从产地到零售终端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五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工程,创建一批知名农产品、著名农产品和驰名农产品商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品牌。

——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业。通过农机补贴政策,大力发展农机跨区作业大户和组织,大力发展植保机防队等,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体系,依法及时调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建立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依托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制定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则,提供信息发布、价格评估、法规政策咨询、合同鉴证等服务,促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在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的基础上,适时扩大交易范围,建立“村有服务组织、乡有交易平台、县有监管机构”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和监管体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以下简称“三资”),建立好资产、资源台账,加强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流程规范,促进村级“三资”保值增值,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6.县级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篇六

发展专项规划

为推进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实现贵州特色农业的历史性跨越,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规划。

一、战略地位

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战场”,是发展山区现代农业的“切入点”,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突破口”,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对实现全省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主要类型,是利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并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贵州具有气候、生物和资源多样性的特点和优势,孕育了大量的名、优、稀、珍品种资源,具有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优势和潜力。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带和产业群,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是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二)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效益的客观要求

在优势产区发展主导产品,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有利于资源、政策、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充分挖掘生产资料、品种、技术和物质装备等潜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在优势区域率先建成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名牌农产

品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总体效益。

(三)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稳定渠道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并带动加工、储藏、保鲜、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培育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性支柱产业,提高农产品经营性收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建立起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渠道。

二、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是贵州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明显的时期。以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马铃薯、精品水果、中药材、大鲵和特色杂粮等为重点的优势特色产业成长迅速,呈现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布局开始形成、产业体系逐步完善、质量水平稳步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良好格局,优势特色产业已成为贵州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主体特征。“十一五”期末,全省优势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达3296万亩,占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2%,总产值320亿元,占全省种植业总产值的60%,逐步成为贵州种植业的主导产品;全省生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畜牧业收入占农户家庭经营收入38%以上,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生态畜牧业。2010年,全省畜牧养殖出栏猪1688.67万头、牛96.56万头、羊198.7万只、禽8391.14万羽,肉类总产179.09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304.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48%,牛、猪、羊存栏在全国分别排名第6、第11和第21位。生猪、肉牛、肉羊、肉鸡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为15.66%、11.31%、27.53%和59.15%。与2007年比,猪肉148.09万吨,增加22.49万吨,年均增长5.64%;牛肉11.99万吨,增加2.49万吨,年均增长8.08%;羊肉3.38万吨,增加0.58万吨,年均增长6.43%;禽肉14.12万吨,增加2.42万吨,年均增长6.47%;牛奶4.59万吨,增加0.53万吨,年均增长4.17%;禽蛋12.51万吨,增加2.21万吨,年均增长6.69%;全省建种畜禽场137个,生猪品种改良点1万余个、牛改点2145个、羊改点2817个,建立和完善了良种繁育、畜产品质量监测、动物防疫等体系,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改善,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蔓延得到有效遏制;全省人工草地建设累计保留面积570万亩,人工草地建设稳步增长;全省有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152个,年产值26.45亿元,畜产品加工产值与畜牧业产值比为0.2:1,产业延伸向前推进。

蔬菜产业。2010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971.88万亩,产量1202.04万吨。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由2006年的11.1%上升至2010年的13.25%。全省农民人均蔬菜种植纯收入52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在大娄山、苗岭、乌蒙山、武陵山区初步构建了杭瑞、兰海高速公路沿线夏秋蔬菜产业带,沿南北盘江、红水河河谷区初步构建了三都——兴义和镇宁——关岭沿线的冬春蔬菜产业带。辣椒产业是我省重要和典型的优势特色产业,省农委已将辣椒列入主要

农作物范围,建立了10个省级区试点,全省有黔北——黔东北产区、黔西北产区、黔南——黔东南产区、黔中——黔西南产区四大产区,已初步形成了杭瑞和兰海高速公路沿线两大产业带。初步建立了蔬菜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新鲜蔬菜销往珠江、长江流域20余个省、市、区,出口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以特色辣椒制品为代表的蔬菜加工制品销往全国,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油辣椒产品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

茶产业。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茶园总面积从2006年的95.40万亩发展到现有的250.79万亩,茶园面积在全国排名迅速攀升,茶园无性系比重由21.3%上升到现在的77%,远高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无性系茶树种苗繁育基地,茶苗基本自给。茶叶产量6.1万吨,产值32.17亿元,比2006年分别增长154.2%、393.8%;全省注册茶叶加工企业616家,数量翻了一番,资产总额29.8亿元,是2006年的7倍以上,初步形成大中小并举的加工企业集群;通过开展以“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为主题的宣传推介活动,贵州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增强。

马铃薯产业。2010年种植面积968.76万亩,总产量707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种薯、商品薯和加工品大量外销,基本形成全国马铃薯大省地位。马铃薯产量折粮占夏粮产量的84.8%,占全年粮食产量的12.7%,马铃薯种植产值超过100亿元,折合农民人均纯收入240元,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贡献十分显著;初步建立起覆盖全省的从原原种到二级良种的扩繁体系,脱毒种薯生产每年可满足600万亩以上生产用种需要。

精品水果。以苹果、火龙果、柑桔和优势时令水果为重点的精品水果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种类的果苗繁育体系基本健全,基地面积迅速扩大。培育出高原红苹果、罗甸火龙果、凉都红心猕猴桃、开阳富硒枇杷等一批有影响的精品水果品牌,一批基地和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地、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产品销往10多个省(区)和俄罗斯市场。截止2010年,全省水果面积227.25万亩,产量123.47万吨,果品产值达36亿,同时带动以赏花、品果为主题的旅游观光和“农家乐”等二、三产业收入达20多亿元,水果产业成为40多万农户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中药材。我省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种植面积200万亩,栽培种类110多个,建成天麻、杜仲、半夏、石斛、吴茱萸、何首乌、头花蓼、淫羊藿、太子参、续断等40多种药材的规范化试验示范基地70多个,规模达20多万亩。何首乌等4种中药材生产基地通过了国家GAP认证检查,金钗石斛等3种中药材获得了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中药材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7个,具备了较强的产业基础。

大鲵养殖。全省46个县(市区)110个乡镇148个村建成各类大鲵驯养繁殖基地,养殖户1619户,养殖企业95家,现有各类大鲵存池数增至23.5万尾,全省子二代苗种繁育体系正在逐步建成,全省自行孵化繁殖的子二代苗种约5万尾以上。散户养殖快速增加,户均养鲵20尾左右的农户由359户增至1619户。

特色杂粮。各种杂粮种类中,薏苡、苦荞、芸豆、高梁、芭蕉芋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主要分布在黔西北、黔西南、黔北地区的半高山、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区域相对集中。薏苡全省种植面积14.4万亩,总产3.6万吨,平均单产250.4公斤;荞麦种植面积36.4万亩,总产4.7万吨,平均单产130公斤;芸豆种植面积158万亩,总产12.2万吨,平均单产77公斤;优质酒用高粱种植面积51.41万亩,总产10.88万吨,平均单产221公斤;芭蕉芋种植面积26.6万亩,总产46.3

万吨,平均单产3000公斤。

(二)资源优势与潜力分析

1、资源优势

(1)类型多样的土壤资源。全省耕地6843.9万亩,约占国土总面积25%,土壤类型多样,适宜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为多种生物提供了特殊的适宜的土壤环境。

(2)独特多样的自然气候。贵州具有气候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的特点。境内具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中温带等4个气候带;以热量和水分为划分标准,全省可分为温热农业气候区、温暖农业气候区、温和农业气候区、温凉农业气候区和高寒农业气候区5个区。全省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发展特色农业的自然气候环境得天独厚。

(3)充沛的水热条件。贵州自然水热资源条件好,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年降水平均相对变率小,季节分配不均。年日照时数1100~1700小时,≥10℃的活动积温为2200~6500℃,光、热、水变化基本同步,尤其是夏季,气温适宜,雨水充足,日照丰富,构成光、热、水最佳匹配,水热资源条件优越。

(4)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贵州有饲用植物1800余种,农作物40多种,大宗蔬菜100多种,果树127种,药用植物4419种,以及编入贵州省畜禽品种志和品种图谱的畜禽品种39个,生物资源丰富多彩。

(5)优越的生态环境。贵州山青水秀,工业化程度较低,农用土地平均单位面积“三废”排放量小,对水资源和土地的污染程度相对较轻,环境状况明显优于发达省区和周边地区,是全国农用土地污染最轻的省份之一,适宜于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优质农产品。

(6)特殊的农业地质背景。地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内在品质。贵州复杂的地质环境与丰富的地矿元素(如富硒富锌),赋予特色农产品明显的地域性优势,形成了一批范围相对集中、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带)。

(7)丰富的能源优势及劳力资源。贵州是能源大省,蕴藏丰富的水能及煤炭资源,为农产品的加工提供了优越的能源保证。全省年产原煤1.37亿吨,年发电量1380亿千瓦时,是西电东送的主要省份。全省现有乡村劳动力2100多万人,现有农业生产水平不能满足劳力就业需要,除相当一部分向城市转移以外,全省农村剩余劳力有300多万人。能源优势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2、资源潜力

(1)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耕地可利用潜力。根据贵州省国土厅调查,全省现有耕地6843.9万亩,其中水田1928万亩,旱地4897.9万亩,水浇地18万亩。按2010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334.45万亩来推算,复种指数仅107.2%,通过多熟种植、扩大复种,增加种植面积的潜力还很大。另外,随着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项目的实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可调剂相当面积的耕地用于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

(2)优势特色园艺作物种植土地资源可利用潜力。根据贵州省农业区划办公室1993年“四低三

荒”资源调查,全省有宜农非耕地17248万亩,尚未利用的荒山荒地资源达7700万亩。从我省不利用耕地的主要优势特色园艺作物茶叶、水果看,全省茶园种植适宜土地面积750万亩,现有茶园329.3万亩;全省适宜发展果树种植的土地面积1000万亩以上,现有果园面积227.25万亩,宜农非耕地资源利用潜力很大。

(3)特色养殖业资源可利用潜力。贵州重点选择发展的优势特色畜禽、水产品有:优质肉猪、肉牛、肉羊、肉禽、大鲵、冷水鱼等。贵州省有丰富的草山草坡、农作物秸秆和藤蔓资源,全省水热条件极好,四季均利于牧草生长,通过合理利用天然草地、加大人工种草力度、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等综合措施,我省草食动物饲养可达2500万个黄牛单位以上,种草养畜很有潜力。

贵州是大鲵的原生地,野生资源保护基础好,已具备产业化人工商品驯养开发条件,可发展年产100万尾以上商品鲵的产业规模。贵州特殊的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年排泄量高达259亿立方米,是我国少数几个最适宜发展流水式冷水性鱼类养殖的地区之一。全省冷水养鱼资源可利用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目前全省发展冷水鱼养殖规模约10万平方米,发展潜力也很大。

(4)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潜力。贵州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虽有一定基础,但大多数加工企业规模小,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发展空间很大。如蔬菜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10%;马铃薯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8%;猪、牛、羊、禽等养殖产品基本上是屠宰上市销售,产品深加工能力弱;其他优势特色农产品大多是鲜品上市或初加工上市销售,农产品加工增值潜力未能有效利用。2009年,全省特色食品加工产值113.1亿元,增加值仅25.32亿元,利润总额9.51亿元,不能适应全省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工业发展潜力很大。

(三)发展形势

1、有利条件

(1)思想认识高度统一,政策措施保障有力。我省生态特点和山区特点,决定了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稳定的途径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就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下大力加快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认识进一步提高,农民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多元化投入长效机制开始建立,逐步形成了各种力量合力推动的有利局面。省委省政府已经并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农业部制定了《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中央关于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中,把支持西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列为重要内容,各种政策措施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省委十届十次全会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定为“十二五”发展的主基调,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全局高度,周密谋划和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提出了“传统农业快速转变、现代农业明显推进”的总体目标,明确了“突出培育发展现代优势特色农业”的具体任务。我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

(2)支撑条件不断完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粮油生产稳定发展,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为优势特色产业发

展打下了基础;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明显改善,特别是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规划的实施,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优良品种选育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国家和地方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农民培训的大力开展,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和人才支撑;龙头企业实力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壮大,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动植物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大幅提升了农业公共服务能力,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另外,工业强省战略的启动实施和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将对农业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拉动作用。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条件更有利、基础更坚实。

(3)市场空间不断拓展,区位优势日渐显现。经济全球化加速,特色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促进贸易平衡的重要手段。随着全国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的推进和中、东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贵州将成为中东部地区以及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和港澳、东南亚重要的农产品供给地,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对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以及乡村旅游等农村二三产业极为有利。近年来,贵州加大了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条件建设力度,2010年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1507公里,有50%的县(市、区)通高速。随着新的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我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等重点交通规划项目的陆续启动实施,特别是贵州通往周边省区的快速通道相继开工建设,贵州作为西南交通枢纽的地位可望重塑,物流条件将从根本上得以改善,面向北东南三面市场的农业区位优势即将凸显。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时机更趋成熟。

2、不利因素

(1)投入扶持力度不够。贵州经济落后,财政投入扶持农业的能力有限,工业不发达、城市化率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不强。社会投资农业产业的积极性还不高,支持农业职能部门的条件还不足。

(2)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差。贵州耕地破碎、不平整,连片面积不大,中低产田土比重高,有效灌溉面积不足,工程性缺水面积大,特色农产品集中产区道路、田间生产作业道路缺乏,设施农业比重低,严重制约着山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3)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到30%,还不及发达省区的一半;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少、规模较小、经营能力较弱、带动农户的作用不大,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我省还占居主体位置;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没有一家大型的(年交易额上100亿元)农产品综合市场,现有的农产品市场服务功能少、设施条件差、市场调控能力弱,特别是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不配套,增加了农产品市场物流风险,也影响了农户、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4)科技支撑能力不足。一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科技文化知识少。在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小学文化及文盲占到58.58%,初中文化占34.85%,高中文化以上仅占6.57%,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是老、弱、妇女,接受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弱;另一方面,我省农

业科研的总体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尚显薄弱、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与产业发展的迫切科技需求之间差距尚大,表现在优势产业所需要的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应用多,自主创新少;高层次研究人才较为缺乏,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亟待培养,科技人员综合素质亦需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不顺,相当部分乡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时间得不到保障;办公条件差、推广手段落后,人员缺乏继续教育和进修、深造机会,知识普遍老化;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的现状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思路、原则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作为“十二五”期间发展特色农业的主基调,立足我省气候、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按照“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要求,持之以恒地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坚持“农户主体、政府扶持、社会支持、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推进机制,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凝聚各方力量;继续强化政策、科技、人才、装备等基础条件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撑,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综合能力,夯实发展基础。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以优势明显、特色突出、潜力可观的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马铃薯、精品水果、中药材、大鲵和特色杂粮等8个产业为重点,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做大总量,提高质量,拓展市场,增加效益”为主攻方向,深度挖掘资源和市场潜力,走“区域化布局、集约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推进”的道路,扩大基地规模、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开拓两个市场,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把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发展原则

1、资源基础原则。发展特色农业,要立足于气候、土壤和当地优势特色农产品资源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要综合考虑资源开发特点和产业发展条件,有选择地优先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特色农产品及产业。

2、市场导向原则。发展特色农业,要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消费需求,以外向型市场为主体定位,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发展市场需求旺、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3、适度规模原则。特色农业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产业发展要充分考虑特色农产品生产环境条件的特殊性和市场消费的需求性,要坚持在适宜区域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特性和品质,通过适度规模化生产,发展产业集群,获取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4、产业化经营原则。要从整个产业体系建设的角度规划发展特色农业,以推动标准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为要求,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产业体系,构建产业群体,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形成在国内、7

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带区。

5、可持续发展原则。要从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出发,发展既能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又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农业产业,调动企业和广大农民群众在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同时,注重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特色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较快扩大,集聚度明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增强,设施和装备水平提高,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与产业带,把贵州建成我国南方重要的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区,特色农业产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0%以上,特色农产品加工、物流及市场服务产业创财政税收贡献200亿元,使特色农业成为贵州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2、产业目标

生态畜牧业:肉类总产量达到300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50%以上,畜牧业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户家庭经营收入50%以上。

蔬菜产业:到2015年,种植面积1500万亩以上,力争达到1800万亩,商品蔬菜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蔬菜产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其中,特色辣椒种植400万亩,产值100亿元。将我省建成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有机蔬菜的重要生产及出口基地,成为全国蔬菜主产区之一。

茶产业:到2015年,茶园面积500万亩,茶叶年产量24万吨,茶叶年产值500亿元,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2个,省级龙头企业100个,上市企业2家。培育省级名牌8个,中国名牌2-4个,促使贵州绿茶成为中国著名地域品牌,成为高品质绿茶的原料中心和加工中心,大宗茶出口的重要基地,成为在规模、品质、品牌上引领中国绿茶发展的大省。

马铃薯产业:到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1100万亩,脱毒薯种植比例80%以上,鲜薯总产量1155万吨,折粮占夏粮比重达到75%;马铃薯产品商品率50%,加工率20%,实现综合产值145亿元;成为南方最大的商品薯生产基地、脱毒种薯供应基地和重要加工基地。

精品水果产业:到2015年,全省水果种植面积500万亩,产量270万吨,产值178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其中,精品水果面积200万亩,投产面积160万亩,产量180万吨。火龙果两年内达到10万亩,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火龙果基地,到2015年,达到20万亩以上,成为全国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典范。

中药材产业:新增种植面积300万亩(其中重点品种150万亩),到2015年,种植面积力争达到500万亩,总产值达150亿元以上。

大鲵产业:到2015年,建成40个不同类型大鲵驯养繁育(基地)场,年生产子二代苗种60~80万尾,成为全国大鲵苗种重点供应区域和养殖区,全省年生产子二代商品鲵40~50万尾,产量

100万公斤,实现综合产值25~30亿元。

特色杂粮产业:薏苡、苦荞、芸豆、优质酒用高粱和芭蕉芋为发展重点,特色杂粮生产步入稳定的良性循环轨道,成为农民生产致富的一条新途径。到2015年,薏苡米发展到100万亩;苦荞发展到100万亩;芸豆发展到100万亩;优质酒用高粱发展到100万亩;芭蕉芋发展到100万亩。

四、发展重点与布局

(一)生态畜牧业

发展重点:

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牛、羊,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实施“1000万头肉牛工程”、“1000万只肉羊工程”、生猪“5511”养殖工程、肉(蛋)禽“1525养殖工程”、奶牛“1231”养殖工程、草业饲料建设工程、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等九大工程。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和养殖小区建设为载体,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力争使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占规模养殖场的50%左右,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畜禽生产水平比全省平均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力争到2015年,人工草地保留面积达2000万亩,每年开展冬季农田种草200万亩,秸秆饲料化利用500万吨以上,草地载畜量大幅度提高。肉牛饲养量达1000万头,肉羊饲养量达1200万只;推进生猪生产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型,规模养殖场(户)比重达到10%以上,规模场(户)出栏肉猪比重达50%以上,年出栏生猪2500万头。

区域布局:

1、肉牛产业布局。以扶持发展能繁母牛为重点,逐步扩大能繁母牛的数量,建立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带动全省肉牛生产超速发展;以省冻精站为源头,九个市(州、地)为纽带,基层3000个牛改良点为支撑,形成全省肉牛改良体系;以黔西北、黔北、黔东北及南北盘江为重点区域,带动其他区域全面发展,培育优质肉牛产业带,建设40个肉牛养殖示范县。

2、肉羊产业布局。在威宁、花溪、务川、沿河、德江、盘县、水城、睛隆、兴仁、赫章建立10个肉羊原种繁殖场,开展引进品种和地方优良品种的原种繁育工作;以毕节、黔西南、遵义和六盘水为重点,在全省9个市(州、地)的30个县(市、区)建立30个扩繁场,扩大种羊生产数量,为商品场提供合格的种母羊;结合43个科技扶贫草地畜牧业项目和78个石漠化综合试点项目实施县,建设8万场(户)商品肉羊种养繁殖场,为肉羊生产养殖户提供商品羊羔;在全省的25个县(市、区)设立3000个羊改点;以黔东北、黔西北及黔北为重点区域,培育优质肉羊产业带。在全省年末存栏9000只以上的55个县(市、区)建设肉羊生产基地县,其中,沿河、德江、威宁、赫章、务川、道真、晴隆、普安、水城、盘县等10个县(特区)为重点基地县。

3、肉猪产业布局。实施生猪“5511”养殖工程,在全省创建年存栏2000头以上基础母猪的骨干规模种猪场50个,培育和扶持年出栏1万头以上商品猪的骨干规模养殖场500个,每个骨干规模养

殖场带动年出栏生猪10头以上的农户1000户。以黔中为重点区域,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在全省选择40个县(市、区)为快速发展区域,其余为县稳定发展区域,培植优质肉猪产业带。

4、家禽产业布局。以贵黄、贵新、贵遵、贵广等高等级公路为主线,兼顾9个市(州、地)所在地,培育优质肉鸡、蛋鸡产业带。在森林覆盖率较高地区,加快发展林下养鸡。在水源条件较好区域,充分利用地方品种资源,加快发展肉(蛋)鸭及肉鹅产业。

5、奶业布局。以贵阳市为中心,辐射9个市(州、地)所在地及附近区域,建设生鲜乳生产基地。

6、草业饲料配套工程布局。围绕1000万头肉牛及1000万只肉羊养殖以及特色养殖需要,在养殖区域进行人工种草、冬闲田土种草、精料补充料及秸秆饲料化利用工程建设。到2015年,新建人工草地1500万亩,秸秆饲料化利用500万吨以上,生产工业饲料200万吨。推行农机具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运用青贮、氨化技术措施,提高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率。

(二)蔬菜产业

发展重点:坚持“高品质、低成本”的定位,培育“贵州蔬菜、特色生态”核心竞争力,重点培育一纵三横四大优势产业带47个商品蔬菜大县,最终建成40个重点县,其商品蔬菜产量占全省蔬菜产量的60%以上。以夏秋喜凉蔬菜和特色辣椒为重点,兼顾冬春喜温蔬菜、名优特产蔬菜、食用菌、山野菜和冬春茎叶花类蔬菜等优势特色蔬菜,建设外向型中、高档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加工型原料蔬菜生产基地并扶持加工企业;在省会城市、地州市所在城市和主要工矿区重点建设17个保供蔬菜基地,依托保供基地和产业带,构建城市蔬菜圈。大力引进和培育产销组织,大力发展加工、采后处理和物流,着力提高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优化区域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依托大通道,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基地建设,加强以水利、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稳产、高产、优质、高效产销能力;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大力开发、推广、普及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型生产、加工和采后处理技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区域布局:

1、杭瑞高速公路沿线夏秋喜凉蔬菜产业带。重点在乌蒙山区、大娄山区、武陵山区中、高海拔、夏秋温凉气候区域布局。耕地面积1200余万亩,有宜菜坝子300余个,河流近100条5000余公里。现有菜地面积200余万亩,可建基地规模600余万亩。“十二五”期间,改造和提升基地160万亩,新建基地120万亩。开发重点为夏秋上市的喜温、半耐寒、耐寒蔬菜、中、低温型食用菌和夏秋精细叶菜,特色辣椒等名特优蔬菜和内需蔬菜。重点建设威宁、大方、黔西、纳雍、织金、金沙、遵义、绥阳、湄潭、凤冈、余庆、正安、道真、务川、德江、思南、石阡、江口、松桃19个重点县(市)。

2、兰海高速公路沿线夏秋喜凉蔬菜产业带。重点在大娄山、苗岭山区中、高海拔、夏秋温凉气候区域布局。耕地面积400余万亩,有宜菜坝子230余个,河流300余条3000余公里。现有菜地面积120余万亩,可建基地规模约300万亩。“十二五”期间,改造和提升基地80万亩,新建基地80万亩。开发重点为夏秋上市的喜温、半耐寒、耐寒蔬菜、中、低温型食用菌和夏秋精细叶菜,特色

辣椒等名优特产蔬菜和内需蔬菜。重点建设桐梓、习水、修文、息烽、清镇、瓮安、龙里、惠水、贵定、麻江、独山等11个重点县(市)。

3、沪昆高速公路沿线夏秋喜凉蔬菜产业带。重点在苗岭山区中、高海拔夏秋温凉气候区域布局。耕地面积300余万亩,有宜菜坝子310余个,河流340余条约3800余公里。现有菜地面积80余万亩,可建基地规模约200万亩。“十二五”期间,改造和提升基地30万亩,新建基地30万亩。凯里以西开发重点为夏秋上市的喜温、半耐寒、耐寒蔬菜、中、低温型食用菌和夏秋精细叶菜,特色生姜等名优特产蔬菜和内需蔬菜。凯里到万山一线开发重点为夏秋上市的瓜类和中、低温型食用菌,特色辣椒等名优特产蔬菜和内需蔬菜。重点建设六枝、普定、平坝、三穗、黄平等5个重点县(市、区)。

4、兴义—三都—贵广(三都以南)高速公路沿线冬春喜温蔬菜产业带。重点在南、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流域低海拔河谷冬春温热气候区域布局。耕地面积约360余万亩,有宜菜坝子180余个,河流140余条近3000公里。现有菜地面积60余万亩,可建基地规模约150万亩。“十二五”期间,改造和提升基地30万亩,新建基地70万亩。开发重点为冬春上市的喜温、耐热蔬菜、中、高温型食用菌,名特优蔬菜和内需蔬菜。重点建设册亨、望谟、安龙、镇宁、关岭、紫云、罗甸、三都、平塘、榕江、从江、黎平等12个大县。

5、特色辣椒、食用菌和其它名优特产蔬菜主产区。特色辣椒是我省重要的传统优势产品,重点布局在杭瑞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毕节市—思南县一带,其次是兰海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乌当区—独山县一带、沪昆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凯里市—镇远县一带。相对集中在中高海拔温凉山区建夏秋中低温型食用菌基地,在低海拔温热河谷建冬春中高温型食用菌基地,在传统产区建名优特产食用菌基地。加强各类名优特产蔬菜的区域化、规模化开发,如北盘江流域的生姜等,为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

(三)茶产业

发展重点:

以高品质绿茶为主要发展方向,兼顾红茶、乌龙茶、花茶,重点打造黔东北、黔西北、黔东南、黔中、黔西南等五大优势产业带;以福鼎大白茶、黔湄系列、龙井系列、名山系列、乌牛早等优良品种为主,建设无性系良繁基地,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培育壮大一批茶叶龙头企业和茶农专业合作社,发展名优茶生产,搞好大宗茶的生产与粗茶加工利用,加强茶叶茶籽的综合利用精深加工;以贵州绿茶为母品牌,加强宣传推介,推动区域品牌整合,创立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影响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黔茶品牌;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茶叶中介组织,加快发展专卖店、专卖柜和连销经营,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区域布局:

1、生产基地。黔北产业带250万亩,主要布局在15个重点县86个核心乡镇,品种以福鼎大白茶、黔湄系列、名山系列为主;黔西北产业带120万亩,主要布局在7个重点县31个核心乡镇,品种以福鼎大白茶、龙井系列品种为主等;黔东南产业带75万亩,主要布局在5个重点县27个核心乡镇, 品种以福鼎大白茶、名山系列、龙井系列为主;黔中产业带30万亩,主要布局3个重点县111

个核心乡镇,品种以福鼎大白茶、名山系列、龙井系列、乌牛早茶等为主;黔西南产业带30万亩,主要布局2个重点县11个核心乡镇,品种以黔湄系列502、601、701,云大、凤庆等品种为主。

2、无性系良繁基地。黔东北重点发展以湄潭、凤冈、石阡、印江、松桃为核心,“十二五”前二年育苗基地12000亩、母本园6000亩,“十二五”后三年育苗基地6000亩、母本园3000亩,繁育主导品种福鼎大白茶、黔湄系列、龙井系列、名山系列、地方苔茶等。黔西北以纳雍、金沙为核心,“十二五”前二年育苗基地2500亩、母本园1250亩,“十二五”后三年育苗基地1000亩、母本园500亩,繁育主导品种福鼎大白茶等。黔东南以都匀、贵定、黎平、雷山为核心,“十二五”前二年育苗基地2500亩、母本园1250亩,“十二五”后三年育苗基地1200亩、母本园600亩,繁育主导品种福鼎大白、龙井系列、乌牛早、都匀毛尖地方种等。黔中以平坝、普定为核心,前二年育苗基地500亩、母本园250亩,后三年育苗基地600亩、母本园300亩,繁育主导品种福鼎大白、龙井系列、乌牛早、贵定乌王种等。黔西南以晴隆、普安为核心,“十二五”前二年育苗基地500亩、母本园250亩,“十二五”后三年育苗基地200亩、母本园100亩,繁育主导品种福鼎大白茶、黔湄系列、名山系列、乌牛早等。

3、茶叶加工企业。培育壮大一批茶叶加工企业,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省外优强茶叶加工企业,吸引一批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使全省茶叶企业加工厂发展到2500家以上,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2家、省级龙头企业100家,实现产业加工能力与原料基地配套。以高品质名优绿茶为主,高品质红茶、乌龙茶和紧压茶为辅,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同时,开发茶叶深加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同步建设一批与加工能力相配套的茶叶保鲜库及冷链物流。

4、茶叶批发市场和茶青交易市场。改扩建西南茶城,使之成为我省重要的产地茶叶批发市场。在贵阳扶持1个集销售茶产品、传播茶文化等多功能、复合型茶叶市场,使之成为销售、推介贵州茶叶的重要平台。改造提升太升茶叶批发市场、贵州茶城、安顺茶叶批发市场和都匀茶叶批发市场,提高辐射带动力。在石阡、铜仁、黎平、纳雍等主产县建立一批产地茶叶批发市场。新建一批茶青交易市场,使全省茶青交易市场发展到200个以上。

(四)马铃薯产业

发展重点:

走“科技兴薯、市场促薯、加工强薯”之路。强化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建设,完善种薯供应体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基础;实施“84115工程”,推进马铃薯种薯、商品薯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提高单产,改善品质,从数量扩张型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型转变;发展加工转化,搞活产品流通,健全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条,由重抓生产向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转变。逐步扩大生产总规模,进一步提高脱毒薯种植面积,加快提升产业整体实力。

区域布局:

1、种薯繁育体系。以黔西北、黔北等高海拔地区为主,建立各级种薯扩繁基地,提高扩繁产量和质量,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原原种扩繁能力达到年产8000万粒,其中:贵州省扶贫开发技术指导中心2000万粒/年、省农委脱毒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1000万粒/年、毕节地区农科所1500万粒/

年、威宁县1500万粒/年,其它2000万粒/年;以毕节的威宁、赫章和六盘水的盘县、水城为主,建立原种扩繁基地1.6万亩,提供原种1.6万吨;以黔西北高海拔地区的10个县(市)为主,建立一、二级种扩繁基地30万亩,生产一、二级良种45万吨以上。

2、商品薯生产。在生产条件好、交通方便的地区建设鲜食型商品薯基地200万亩,提供商品薯300万吨以上,主要分布在毕节和六盘水的10个县(市、特区),以及其它市(州、地)的33个县(市、区);在种植集中、面积较大的地区建设加工原料薯生产基地60万亩,重点分布在毕节和六盘水的11个县(市、特区),以及贵阳、黔南、铜仁、黔东南和遵义的11个县(市)。

3、加工业。围绕主要产区和集散地,扩大加工总体规模,重点发展马铃薯淀粉、精淀粉及其衍生物,适当发展全粉。实施马铃薯加工业提升行动,扶持企业引进技术、改善装备、控制污染、开发产品和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4、市场体系建设。围绕主要产区,对接交通干道,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和储藏设施建设,提高周转、集散、运输服务能力。重点建设毕节、威宁、赫章、纳雍、大方、织金、盘县、六枝、桐梓、习水、水城、遵义、荔波、三都、瓮安、黎平、西秀、松桃、铜仁、兴义、余庆、黄平、从江和沿河等地的马铃薯产地批发市场。加强鲜薯销区市场开发,重点开发华南、华中、华东三个主销区,积极开拓港澳台、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在销区中心城市建立直销点。依托贵州省农委网站建立马铃薯产业综合服务信息网络。

(五)精品水果产业

发展重点:

以生态优势、交通优势明显的区域和旅游景区、城市郊区为重点,以高速路沿线为重点突破口,以标准园建设为抓手,发展苹果、火龙果、猕猴桃、枇杷、桃、梨、李等为代表的精品水果。在中高海拔区建设早中熟苹果产区,在黔东南、黔西南热量高、非耕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适宜区扩建一定规模的特色柑橘、火龙果基地,在黔中地区新建以早熟梨、晚熟桃、猕猴桃为主的商品基地,在城镇周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精品水果、时令水果,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发观光果园。建设一批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为主体,“道路硬化到园、沟渠贯通到园、水电供应到园、机械普及到园”,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标准果园,推动贵阳、遵义市近郊和印江、荔波等景区的标准果园向旅游观光果园发展。建设创新、推广、培训三大体系,着力强化精品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扶持一批果品贮藏、加工和营销龙头企业(合作社),延长和完善产业链,打造品牌,增加效益,提高我省果业应对和占领市场的能力。

区域布局:

1、城郊及旅游区时令水果区。以9个市(州、地)所在地,特别是贵阳、遵义、水城的城市郊区为城郊时令水果重点发展区域,以黄果树、小七孔、梵净山、织金洞、百里杜鹃、雷山千户苗寨、杉木河、黎平、开阳南盘江峡谷、金海雪山等,特别是黄果树、小七孔、梵净山、织金洞、开阳南盘江峡谷、金海雪山等为旅游区时令水果重点发展区域,重点发展桃、葡萄、李、杨梅、蓝莓、枇杷等品种,规模60万亩,其中:在麻江等县建设蓝莓标准化基地10万亩。

2、火龙果生产区。以紫红龙、晶红龙为主导品种,重点布局在红水河、南北盘江流域的罗甸、关岭、贞丰、镇宁、册亨、望谟6个县,海拔550米以下区域,发展规模20万亩。

3、猕猴桃生产区。以修文、乌当、水城、丹寨、龙里、瓮安、江口、湄潭等县(区)为重点,发展贵长、红阳等优质猕猴桃20万亩。

4、苹果生产区。以威宁为重点,在长顺、桐梓、平坝、西秀、清镇等海拔1000米以上区域,以红富士、红将军、嘎啦等为主导品种,发展南方早熟、优质苹果基地20万亩。

5、传统名优特产水果生产区。发展紫云火花冰脆李、贵定盘江酥李、乌当小歧山酥李、贞丰四月李、沿河砂子空心李、威宁大黄梨、赫章野马川樱桃、纳雍玛瑙红樱桃、玉屏糯柿、惠水磨盘柿、龙里和贵定剌梨等品种,规模20万亩。

6、优质柑桔生产区。发挥贵州喀斯特山区优质特色鲜食柑橘优势,在都柳江、樟江、清水江、乌江及赤水河、红水河流域的适宜区域,以从江、榕江、锦屏、天柱、岑巩、罗甸、三都、荔波、惠水、兴义、晴隆、贞丰、安龙、册亨、望谟、关岭、镇宁、毕节、赤水、仁怀、习水、余庆、印江、德江、思南、石阡、沿河、铜仁等县(市),其中从江、榕江、锦屏、天柱、岑巩、毕节、三都、荔波、惠水、印江、余庆为重点区域,通过改扩建方式,积极发展特色桔类、柚类、橙类等品种,规模40万亩。

7、乌蒙山、苗岭山脉早熟梨产区。以乌当、修文、清镇、息烽、福泉、瓮安、都匀、台江、三穗、黄平、盘县、沿河、铜仁、汇川、兴义、安龙、平坝、西秀、织金、黔西、大方、金沙等,其中乌当、修文、福泉、台江、盘县、织金、兴义等为重点区域布局早熟梨产区,以翠冠、龙泉酥、七月酥、红香酥等为主导品种,规模20万亩。

(六)中药材产业

发展重点:

全省重点建设七个中药材生产发展区域,以石斛、半夏、太子参、山银花、桔梗、何首乌、续断、钩藤、白术、天麻等10个品种为重点优先发展品种,建立良种繁育与优质种子种苗供给基地10-20个;采取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每个面积300亩以上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基地20-30个,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建设1个中药材品种选育中心、3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中心、10个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大型中药材综合交易市场,基本形成较完善的现代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以野生驯化、品种选育、种苗扩繁、规范化高产保优栽培和初加工为重点,集成、组装配套先进的实用技术,同时,培育一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一支中药材技术推广人才队伍。

区域布局:

1、产区分布。全省七个中药材生产区。黔西北及黔西发展区:以毕节、大方、赫章、威宁、水城、盘县等为重点,主要发展天麻、半夏、续断等,面积100万亩;黔北发展区:以赤水、遵义、湄潭、余庆、正安、务川、道真、习水、绥阳、金沙等为重点,主要发展金钗石斛、何首乌、钩藤、太子参等,面积60万亩;黔南发展区:以龙里、罗甸、都匀、独山、荔波等为重点,主要发展淫羊

藿、桔梗、续断、何首乌、太子参、迷迭香等,面积60万亩;黔东南发展区:以施秉、剑河、凯里、雷山等为重点,主要发展太子参、头花蓼、何首乌、桔梗、茯苓、钩藤等,面积80万亩;黔西南发展区:以兴义、安龙、贞丰、普安等为重点,主要发展石斛、山银花,面积60万亩;黔中发展区:以关岭、紫云、清镇、息烽、乌当等为重点,主要发展观音草、山药、土砂仁等,面积80万亩;黔东发展区:以德江、印江、松桃等为重点,主要发展天麻、桔梗、吴茱萸等,面积40万亩。

2、重点品种。10个重点发展品种目前种植面积为45万亩左右,计划到2015年达到150万亩,新增105万亩。其中,石斛12万亩,主要分布在赤水、兴义、关岭等;半夏13万亩,主要分布在赫章、大方、威宁、毕节、纳雍等;太子参10万亩,主要分布在施秉、黄平、雷山、凯里、余庆、岑巩、天柱、修文等;山(金)银花40万亩,主要分布在遵义、绥阳、麻江、兴义、安龙、贞丰、关岭、清镇、修文等;桔梗20万亩,主要分布在松桃、贵阳、凯里、施秉、修文、大方、西秀、普定、关岭、清镇等;何首乌10万亩,主要分布在施秉、赫章、大方、锦屏、湄潭、凯里等;续断10万亩,主要分布在龙里、威宁、赫章、大方、毕节、盘县、清镇、息烽等;钩藤10万亩,主要分布在剑河、锦屏、大方、施秉、赫章、开阳等;白术15万亩,主要分布在松桃、清镇、乌当、修文、息烽等;天麻10万亩,主要分布在大方、德江、绥阳、铜仁等。

3、其它品种。以大宗、常用、道地、生态治理、药食兼用的43个中药材种类为重点,主要分布在七大产区,现有面积为132万亩,计划到2015年发展到350万亩,新增218万亩。

(七)大鲵产业

发展重点:

重点加强大鲵应用技术研究,做好技术储备,特别是繁育技术的熟化。鼓励各类资本、各类企业和个人进入大鲵驯养繁育保护领域,重点建立大鲵繁育体系,使我省大鲵苗种自给率由现在的15%以下上升至完全自给;扩大大鲵养殖规模,每年建设一批以农民为主体的大鲵养殖小区,重点发展一批年产值超1亿元县域养殖区、年产值超3000万元的乡域养殖区、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村域养殖区,形成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集群区。

区域布局:

1、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1300米以上的苗岭山脉、武陵山的梵净山区域,重点是斗蓬山、梵净山、雷公山等大鲵原产区的贵定、江口、雷山、松桃、龙里等县。

2、驯养繁育体系。以现有大鲵繁育基地为平台,建设一批集大鲵驯养、繁殖、工厂化育苗、研发、养殖于一体的大鲵驯养繁育基地。重点布局在斗蓬山、梵净山、雷公山、黔中地区等资源条件较理想的地域,建设5个大鲵驯养繁育(场)中心,使其达到规模化生产大鲵子二代苗种6万尾以上的能力,21个繁育(场)中心,年繁殖子二代苗种2~6万尾以上;21个繁育(场)中心,年繁殖子二代苗种0.5~2万尾以上。

3、子二代养殖区。优先在铜仁地区、遵义市、黔南州、黔东南州海拔在600米以上的重点区域,相对集中建设一批子二代养殖场(基地)、养殖专业村,形成全省重要的大鲵子二代养殖产业集群区(带);以贵阳市的乌当区、白云区、清镇市、修文县现有生产基地为重点,拓宽大鲵养殖的生

态和休闲功能,分批分层次建设仿生态观赏型、全人工养殖封闭型养殖区,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现代科技园区,使其成为现代渔业的展示和科普园地;以黄果树风景区周边的镇宁、金沙、安龙、兴义、盘县等为重点,发挥区内水资源潜力,形成多种类型的特色养殖,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市场。在全省适宜区域每年重点建设15~20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大鲵养殖小区。

4、饵料生物配套区。在大鲵繁育体系、大鲵子二代养殖区的区域内,依托区内现有网箱、池塘、水库、稻田养殖基础条件,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适宜大鲵产业发展的饵料生产基地。

(八)特色杂粮产业

发展重点:

因地制宜进行品种布局,扩大种植规模、培育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市场品牌。重点抓好原种繁育和良种繁育基地、高产示范园、无公害生产基地、特色杂粮产业标准体系、有机杂粮基地认证、产地批发市场以及特色杂粮加工企业配套建设等工作。分别建设兴仁薏苡、威宁苦荞、毕节芸豆、仁怀高梁、兴义芭蕉芋等5个良种繁育基地和高产示范园(区),每个良种繁育基地面积为1000亩、高产示范园(区)的面积为10000亩;制定包括产地环境、种子的生产、检测、田间管理、收获、运输、贮藏等整个生产环节的标准体系,为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薏苡、苦荞、芸豆、优质酒用高粱和芭蕉芋示范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并完成薏苡50万亩、苦荞50万亩、芸豆50万亩、高粱80万亩和芭蕉芋50万亩的有机杂粮生产基地认证;在兴仁、威宁、毕节、兴义,分别建设薏苡综合批发市场、苦荞综合批发市场、芸豆综合批发市场和芭蕉芋综合批发市场;在规划区建设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9至12家,其中薏苡加工企业3-5家;苦荞加工企业2-3家;芸豆加工企业2家;芭蕉芋以兴义市、盘县为种植生产基地,建设环保集中型加工企业2家。

区域布局:

1、薏苡。主要布局在黔西南州、黔西北主产区的兴仁20万亩、安龙20万亩、晴隆10万亩、普安10万亩、册亨10万亩、紫云10万亩、六枝10万亩、织金10万亩。

2、苦荞。主要布局在威宁40万亩、赫章20万亩、纳雍10万亩、盘县10万亩、水城10万亩、六枝5万亩、沿河5万亩。

3、芸豆。主要布局在毕节30万亩、威宁20万亩、大方10万亩、纳雍10万亩、赫章10万亩、织金10万亩、水城10万亩。

4、优质酒用高粱。依托黔北地区的茅台、习酒等名优酒企业布局生产基地。主要布局在仁怀30万亩、习水20万亩、金沙10万亩、黔西10万亩、桐梓10万亩、正安10万亩、道真5万亩、务川5万亩。

5、芭蕉芋。主要布局在兴义40万亩、盘县30万亩、兴仁20万亩、安龙10万亩。

五、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

(一)产业推进工程

1、生态畜牧业

——1000万头肉牛工程。实施以完善省、地、县三级良繁体系和强化基层改良点建设为重点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程和肉牛标准化养殖场(户)建设工程。培育年出栏优质肉牛5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00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0个,带动年出栏10头以上规模户15万户,肉牛饲养量达1000万头(存栏770万头,出栏230万头),规模养殖比重达60%。新增出栏肉牛130万头。新增现金收入104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50元。

——1000万只肉羊工程。以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等地方优良品种和适当引进品种为主体,扩建10个肉羊原种场和30个扩繁场,扩大种羊生产数量,为商品场提供合格的种母羊,建成肉羊标准化良种繁殖场40个,带动年均饲养基础母羊30只以上的商品羊繁殖户4200户,发展年出栏肉羊30只以上的核心示范户8万场(户),规模养殖企业(户)比例达到20%,出栏羊占总出栏的70%以上,全省肉羊存栏600万只,出栏600万只,羊肉产量12万吨,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比重达4%以上,新增出栏肉羊400万只,新增现金收入3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00元。

——生猪“5511”养殖工程。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创建年存栏2000头以上基础母猪的骨干规模种猪场50个,培育和扶持年出栏1万头以上商品猪的骨干规模商品场500个,每个骨干规模商品场带动年出栏生猪10头以上的农户1000户。规模养殖户比重达到10%以上,规模户出栏肉猪比重达50%以上,全省年末存栏生猪2000万头,出栏生猪2500万头。新增出栏生猪900万头,新增现金收入90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70元。

——肉(蛋)禽“1525”养殖工程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充分利用林区优势,发展林下养鸡,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优质肉鸡,建成年出栏量不低于10万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50个,带动发展年出栏肉禽2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5000户。规模养殖户比重达到10%以上,规模户出栏肉禽比重达到80%以上。新增出栏肉禽8000万只,新增现金收入37.18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00元。

——奶牛“1231”养殖工程。在贵阳、遵义、安顺、黔南等四个市(州)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鲜奶收购站和奶类加工厂,建设存栏奶牛10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个,全省奶牛存栏量3万头,奶类产量10万吨。实现全省城镇居民鲜奶消费基本自给。新增奶产量5.5万吨,新增现金收入2.12亿元。

2、蔬菜产业

——产业带建设。重点建设杭瑞、兰海、沪昆高速公路沿线3条夏秋喜凉蔬菜产业带,兴义-三都-贵广(三都以南)高速公路沿线冬春喜温蔬菜产业带,配套产业要素,建成一纵三横4条优势蔬菜产业带。在重点产业带配套建设贵阳、遵义、安顺3个重点城市蔬菜圈,5个高新技术和重点产业示范园区、5个蔬菜配送和物流示范园区。

——商品蔬菜大县和主要基地建设。围绕产业带,新建基地300万亩,改造和提升原有基地300万亩,试验示范推广600万亩。以各小流域、水库灌区和坝区为主,建成50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的商品蔬菜基地1000个。重点建设10万亩以上商品蔬菜基地的47个商品蔬菜大县。

——采后处理和物流建设。依托重点产业带和城市蔬菜圈,建300个预冷库,配套建设100个采后商品化处理点,1000个辣椒集约化干制示范烤房。推进采后清洗、修整、分级、包装和冷链运销。依托物流示范园区,建东南西北中5个净菜配送示范中心及包装材料等蔬菜贮运物资中心,大力发展蔬菜物流。

3、茶产业

——高标准示范茶园创建。集中在五大产业带和茶叶主产县大规模创建100万亩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标准示范园,新建100万亩高标准茶园,示范带动茶叶质量提高和茶园效益提升,全面提升茶业竞争力。

——茶叶清洁化生产示范建设。在茶园集中产区,特别是新建茶园规模大的区域,引导、扶持1000家茶叶加工企业,建成机械设备先进、生产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线,实现全程清洁化、标准化、无害化生产,提高茶青资源综合利用率。

4、马铃薯产业

——种薯生产体系建设。以原原种生产基地、原种扩繁基地、良种扩繁基地建设为重点,新建2个原原种扩繁中心,1.6万亩原种生产基地,30万亩良种扩繁基地,初步形成原原种扩繁年产8000万粒、原种年生产能力1.6万吨及一、二级良种45万吨以上的种薯生产能力,实现种薯从外省调入补缺转变为省内自给。

——商品薯生产体系建设。以低海拔二三熟区秋冬种早熟菜用薯、中海拔二熟区鲜食薯、高海拔一熟区鲜食加工兼用薯为重点,发展鲜食型商品薯基地250万亩,加工型商品薯基地60万亩。

——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完善马铃薯产区交通基础设施,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和储藏设施建设,提高马铃薯周转、集散、运输服务能力,支持马铃薯产销衔接和市场开拓,扶持各种形式的马铃薯运销组织,全面搞活马铃薯产品市场流通,实现马铃薯商品率50%的目标。

5、精品水果产业

——主要精品水果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围绕区域布局,集中建设重点产区精品水果标准化示范基地道路、水利设施,提升果园生产能力。到2015年,新建40个1000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基地,总面积10万亩,全部通过无公害果品基地认证,40%通过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基地认证。其中,火龙果基地6个,面积2万亩;猕猴桃基地4个,面积1万亩;苹果基地3个,面积1万亩;城郊鲜水果基地6个,面积1万亩,旅游区6个,1万亩;柑橘基地6个,面积2万亩;早熟梨基地5个,面积1万亩;名优特产水果基地4个,面积1万亩。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通过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建立精品水果苗木生产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果树种苗的规范化、规模化和无病毒化生产。到2015年,火龙果、猕猴桃、柑橘、苹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得到进一步完善,省果茶良种繁殖场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项目。在精品水果集中产区,配套建设产地预冷库、保鲜库,延长鲜

果供应期。到2015年,新建2条苹果商品化处理生产线,1条火龙果干花商品化处理生产线;新建苹果、火龙果、猕猴桃保鲜贮藏库各1个。

——科研示范推进项目。以优良品种、关键技术攻关为突破口,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强化省级果树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能力建设。到2015年,新建3个优势区域优势水果试验示范中心。

6、中药材产业

——优质种子种苗基地建设项目。围绕重点发展品种开展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评价、优良种源筛选,良种选育、种子种苗生产研究,培育建设重点药材种子种苗生产基地、良种繁育中心及种子种苗质量监测评价中心。到2015年,建立石斛、半夏、太子参、天麻、何首乌、白术、续断、钩藤、山银花、桔梗等十个重点发展品种的良种繁育与优质种子种苗供给基地10-20个,每个重点优先发展的中药材品种建设1个以上的良种供给基地。

——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采取产业化集成发展方式,依托中药材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建立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到2015年,建设规范化、规模化的生产示范基地20-30个。

——技术研发建设项目。以重点优先发展品种为核心,以品种驯化、品种选育、种子种苗扩繁、规范化高产保优栽培和初加工技术为重点,初步搭建中药材产业技术研发体系。到2015年,建设1个省级中药材品种选育中心、3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中心和10个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中心。

——交易、流通及产地加工体系项目。通过政策引导、招商引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3-5个中药材产地流通市场,以贵阳市为中心建设大型中药材物流中心,结合中药材重点发展区域和物流中心。

7、大鲵产业

——大鲵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重点在贵定、江口、雷山、松桃、龙里大鲵原产地建设国家级、省级大鲵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大鲵野生资源,使其资源量明显恢复。全省大鲵保护区建设总面积在5000公顷以上,其中核心区2000公顷,野生大鲵资源量保持在7.5~10万尾。

——大鲵繁育体系建设项目。通过高产大鲵种鲵选育、工厂化育苗技术应用,建立国家级1个、省级4个的年繁育大鲵苗种6万尾以上较大型大鲵驯养繁育基地,21个县级年生产大鲵苗种2~6万尾繁育基地,21个县级年生产大鲵苗种0.5~2万尾仿生态繁育基地,100至150个大鲵饵料生物生产基地,形成30至35个大鲵子二代养殖产业集群区,切实提高大鲵育苗整体水平。

——其他基础性项目。建立省级大鲵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大鲵种质资源库及企业级大鲵技术中心(实验室)。

8、特色杂粮产业

——繁育体系建设项目。在特色杂粮主产区建设5个良种繁育基地,其中:兴仁建薏苡繁育基地1个,面积1000亩;威宁建苦荞繁育基地一个,面积1000亩;毕节建芸豆繁育基地1个,面积1000亩;仁怀建优质酒用高梁繁育基地1个,面积1000亩;兴义建芭蕉芋繁育基地1个,面积1000亩。总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主要承担提纯复壮、新品种引进、繁育和品种选育工作。

——生产示范建设项目。分别在兴仁、威宁、毕节、仁怀、兴义建1万亩的薏苡、苦荞、芸豆、19

优质酒用高粱和芭蕉芋高产示范园各1个,重点开展肥料试验、施肥方式试验、轮作方式试验、绿肥套作试验、品种比较试验、种植密度的比较试验、病虫害防治试验、农药效果和残留试验,以及优质高产综合技术示范。

——产地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在兴仁建薏苡综合批发市场1个,威宁建苦荞综合批发市场1个;毕节建芸豆综合批发市场1个;兴义建芭蕉芋综合批发市场1个。配套建设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逐步成为南方最大的现代化特色杂粮批发市场。

(二)产业支撑工程

1、基础设施支撑工程

——新一轮种子工程。围绕粮食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品种选育、品种区域示范、种子质量检测、种子市场监管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国家新一轮种子工程,建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贵州分中心、茶叶育种创新基地、农作物种子生产和加工基地、国家级农作物品种测试体系,进一步促进新品种的繁育和推广。

——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工程。实施6000万亩的测土配方施肥,调控施肥结构及施肥用量,合理运筹施肥比例,科学配置肥料资源,提高科学施肥技术的入户率、覆盖率、贡献率和肥料利用率,实现亩节本增效30元,总节本增效18亿元。

——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项目。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绿肥种植、稻田秸秆还田、商品有机肥122.5万亩,秸秆还田率力争达到95%以上,田间地头焚烧秸秆现象基本杜绝,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高,减少化肥施用量10%以上。

——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采取以集雨和先进设备为主的集雨节灌补水、耕地基础性整治为主的土壤水库增容和保墒固土、农机和生物技术为主的抗旱保水、地力建设为主的耕地培肥与监测及技术开发和推广为重点的研究与培训,完成40个旱作节水农业典型示范县建设,总示范规模80万亩,土壤肥力、墒情监测网点80个,同时,积极发展“五小”水利工程。

——草业饲料建设配套工程。围绕1000万头肉牛及1000万只肉羊养殖以及特色养殖需要,在养殖区域进行人工种草、冬闲田土种草、精料补充料及秸秆饲料化利用工程建设,新建人工草地1500万亩,每年开展冬季农田种草200万亩,秸秆饲料化利用500万吨以上,生产工业饲料200万吨。利用青(黄)贮、氨化、微贮等措施,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

——易灾地区南方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在全省87个县(市、区)开展围栏、草地改良、人工种草、草种原种田、草种扩繁田和自然保护区等建设。

——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发展体系项目。在43个项目县进一步落实省级财政产业化扶贫资金,确保产业化进程;争取国务院扶贫办把43个项目县列入“十二五”石漠化地区扶贫开发试点县;做好人工种草、草场改良工作;搞好牛羊圈舍建设;在43个县每县建设1个饲草饲料加工厂;做好草场道路、小水窖及农电建设。

——省级土地出让金用于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争取提高省级土地出让金用于基本农田建设的额度,通过修建机耕道、田间便道、灌排泵站、排水沟、小水池及平整土地等建设,改善10万亩基本

农田的耕作条件和耕地质量,基本达到“方便耕作、保土保肥、抗旱排涝(洪)、稳产增产”高标准农田的要求。

2、公共服务体系支撑工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工程。完善2个省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9个市(州、地)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88个县级综合质检站建设和1446个乡级农产品质检(站)点建设,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监测预警(站)点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建设。确保市(州、地)所在中心城市的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工程。完善省级畜产品(含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充实9个市(州、地)级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健全88个县级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畜产品产地准出检测与市场抽检相配套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制,建立省、地、县分级监测模式,开展兽药、饲料及无公害和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检测。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程。完成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防疫信息网络化体系、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及系统、动物疫病研究室建设;选择动物防疫条件好,基本无疫情发生的县进行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完成14个省际间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20个区域化重点兽医实验室建设,9个市(州、地)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建设,9个市(州、地)级、88个县(市、区)级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80个县(市、区)级动物防疫隔离场及无害化处理场、39个县(市、区)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建设,684个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18118个村级兽医室建设,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实现全方位控制和区域性消灭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目标。

——渔业支撑体系建设工程。完成10个重点县级水生动物防疫站建设,乌江、龙滩、构皮滩等3个大型水库的渔港及渔政码头建设,提高水产养殖病害监控能力,增强渔政管理和执法手段。

——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完善省级分中心、9个市(州、地)级、42个县级监控预警控制区域站建设,实现农作物病虫监测网点覆盖的县数达100%,全面提升农作物有害生物和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综合治理与应急控制能力,提高农药和药械管理与安全使用能力,把病、虫、杂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3、科技支撑工程

——农业科技推广条件建设工程。改善1397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技术推广服务条件和设施水平,建设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及村级服务站点,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6万人,全面提升农技推广能力。

——阳光工程。紧密围绕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特色非农产业和农民创业开展培训工作,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50万人,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进一步强化特色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支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梳理每个农产品产业链条的技术需求,解决每个环节的生产技术难题,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重点建

设9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19个以上功能实验室、36个以上综合实验室。

——科技创新工程。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关键环节、关键技术进行终点研发,主要包括:以地方优质特色品种培育为核心的主要畜禽水产动物种质特征的研究、全省草食畜牧业养殖区域规划研究和原生草山草质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与集成、农产品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优势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与质量控制技术、不同生态类型区中低产田土的评价体系和改良指标研究、贵州山区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

4、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示范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150万亩,马铃薯、茶叶、烤烟、生态畜牧业等生产机械化技术1500万亩,节水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50万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50万亩,节能减排农机化技术500万亩,机械化土地深松技术100万亩;农机专业合作社达600个;省级农机化信息网络平台1个,农机维修网点600个,实现农业耕种收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25%以上。

5、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

依托贵州省农委网站重点建设贵州省蔬菜网、全省农机信息服务站、农机信息数据库、马铃薯信息服务平台,在贵州省农经网、贵州省农业信息网设立水果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实施6个基础性、综合性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项目,11个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示范工程项目,11个农业经营过程信息化示范工程项目,形成省、地、县三级农业信息网站体系。实施“金农”工程,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覆盖80%以上的县市,项目区60%的农户受益。“三电合一” 和“12316”信息平台服务覆盖全省所有县,受益农户400万户。

6、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建9个市(州、地)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建立核心示范区,以核心示范带动,发展基地建设、推广使用农业机械、引进与推广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展培训、市场开拓和加工、储藏保鲜等。

7、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

畜禽制品:重点发展屠宰、分割、冷藏、包装等产地型冷链加工企业,扶持36个畜禽制品加工企业和13个大型屠宰企业,扩大加工规模,拓展市场份额。植物油:在油菜籽主要产地扶持18个植物油加工企业,初步形成油菜籽加工产业群,培育适销对路的油料专用品种。蔬菜:大力发展蔬菜保鲜包装行业,抓好外销,扶持200家蔬菜采后处理和加工加工企业,使蔬菜成为我省大宗农产品加工的主要优势行业之一。其中,依托规模企业,围绕杭瑞、兰海和沪昆三大辣椒产业带,扶持100个辣椒加工企业。水果:依托果品主产地、大中城市消费市场和路网建设,布局果品包装企业、果品气调库,扶持37家果品加工企业。茶叶:在五大黔茶产区布局形成制茶企业集群,扶持1000家茶叶加工企业,建设10个茶叶加工企业集群示范区,每个集群点加工企业20个以上。薯类:围绕主要产区和集散地,大力扶持17个马铃薯淀粉、休闲加工企业,实现加工率20%、即年加工鲜薯231万吨的目标。中药材:重点发展中药、民族药、生物制药和天然保健品,扶持20家中药加工企业,培育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以上大型制药企业15户,建设20个规范化种植示范药材生产基地和一批人工栽培技术成熟的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特色杂粮:重点建设薏苡、22

苦荞、芸豆、芭蕉芋加工企业7-9家,每家企业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

六、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分析

1、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从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图分析,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10个县生态环境质量为优秀,占11.4%;有31个县生态环境质量为良好,占35.2%;有42个县生态环境质量为中等,占47.7%;有5个县生态环境质量为差,占5.7%。总体上看,由于贵州山多、林多,工业化程度较低,农用土地平均单位面积“三废”排放量小,对水资源和土地的污染程度相对较轻,环境状况明显优于发达省区和周边地区,是全国农用土地污染最轻的省份之一。

2、规划实施后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正面影响。根据规划目标,通过标准化种植、规范化耕作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及推行生态循环农业等,将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高耕地农作物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调节环境气候。规划实施增加的茶园、果园、草地及经济林种植面积,将提高全省植被覆盖率,促进自然与人工生态的恢复,对涵养水份,防治石漠化,减少水土流失,调节区域气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将起到良好的积极作用。

3、规划实施可能对生态环境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农业生产的本质是绿色环保,但农业生产过程操作不当及生产资料的使用不当,也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和水资源过度与不合理利用、耕作水土流失、种养和加工的副产品、废弃物利用和处理不当等;化肥过量施用、化学农药施用、农膜施用、饲料添加剂使用等。

(二)环保措施

重点是如何防止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加工企业的点源污染。主要措施是:广泛宣传教育,营造农业无害化清洁生产的社会氛围。引导农民多施有机肥,使用生物农药和物理防治,控制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合理使用农膜,强制废膜回收,促进秸秆还田。以支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为抓手,推进标准化、适度规模化生态养殖,强化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在工程项目建设时,强化环保工程设计要求,严格环评审批制度;建立农业环境监测和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提高监管检测能力;严格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

七、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逐个研究、逐个推进的思路,出台扶持政策意见,明确目标和责任,强化

对产业发展的领导。落实专门的资金,对产业发展进行大力扶持,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要根据新的形势、新的目标、新的要求,用更多的投入、下更大的力气,调动和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全省上下、社会各界合力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格局。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树立整体意识,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己任,结合本部门职能制订出相应的扶持和服务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各地农业部门要拓宽思路,按照区域布局,研究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问题,抓好示范,选准突破口,实行整体推进,促成我省优势特色农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安排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专门资金,整合相关支农资金,逐步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打造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平台。一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整合各类项目资源,加大项目实施力度;二是增强企业与农户自我投入的主体意识,积极探索农户通过资金、技术、土地使用权、劳务等生产要素入股的形式;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搭建投资平台,吸引工商资本、外来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我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建设;四是完善农业政策性担保与贴息贷款政策,加大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农民等经营主体生产性贷款的金融扶持力度,重点解决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中的资金需求。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承贷承还方式资助农户,为农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五是建立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保险机制,进一步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范围和覆盖面,不断提高保费补助标准,增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三)强化科技支撑,加速人才培养

以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调整农业科研方向,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科技服务机制与方式,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改革与建设,加强农民、农技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构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培养学科带头人,组织专家针对产业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解决制约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整合技术力量,创建综合性技术示范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创新推广机制,面向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成套技术,带动产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加大“阳光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农民生产经营能力。

(四)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市场名牌

继续坚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增强龙头企业的实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扶持发展一批龙头企业集群,带动优势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区域的发展壮大。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

值空间大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立足产业整体开发,加强原料基地建设。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行“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民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支持企业实施商标战略行动,发展贵州特色品牌。鼓励具有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的特色农产品申报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培育一批在市场上声誉高、占有率高的名牌特色农产品,逐步形成培育品牌、品牌促销的良性循环,把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充分认识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基本建设的现状极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矛盾和积极应对“农业基础薄弱问题更加突出”的挑战,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实施高标准农田、动植物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标准化规模生产基地、农产品市场和加工设施、农业信息化设施建设等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条件支撑。同时,省级财政力争安排专门的农业基本建设专项资金,设立和启动实施“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工程”、“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程”、“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并解决好中央安排我省项目的资金配套问题。

(六)完善信息体系,开拓外部市场

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扩大农产品信息网络覆盖范围,及时提供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信息,提高市场信息服务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信息服务网络覆盖全省所辖县和90%的乡镇、70%的行政村。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覆盖80%以上的县(市、区),使项目区60%的农户受益;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形成产地市场、批发市场和终端消费市场相衔接,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相配套的市场网络,特别要加强蔬菜、水果、肉类等鲜活农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以提高优势特色农产品集散速度。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搭建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平台,不断开拓扩张外部市场。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创办运销组织,发展民间经纪人队伍,着力扶持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储运能力。坚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通过举办优势特色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示、展览、展销等市场开拓活动,不断提高优势特色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七)实施原产地保护,强化资源基础

根据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及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法律、法规,结合贵州实际,制订相关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措施。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区域划定、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等工作,实行依法保护,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加大对特色农产品良种工程项目的扶持力度,完善特色农产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开展地方优良品种的普查、筛选和认定,夯实优势特色农产品资源基础。加快优良品种的培育、研发与推广,根据国家《种子法》及贵州省《种

子管理条例》,结合特色农产品资源实际,制定特色农产品种质资源保护制度。

(八)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7.县级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篇七

近日,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规划》编制工作从2010年5月开始启动, 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进一步加快了编制进程。《规划》指出, 推进“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 以推进农业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目标, 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 着力夯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础, 显著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新农村建设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总体目标是,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阶段性明显进展, 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农民生活更加殷实, 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主要任务包括七个方面: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水平、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大力发展农业农村公共服务、完善创新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在区域上进一步细化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等主产区“七区二十三带”, 加快构建农业战略新格局。同时, 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农垦经济等5大产业发展进行了布局安排。按照巩固基础、提升能力、保障发展的建设思路, 提出了高标准农田、“菜篮子”产品供应能力等六个方面建设重点。《规划》还从强化多元投入、加强农业补贴补助力度、完善农业奖补机制等8个方面提出了重点措施。

8.县级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篇八

(一)海西州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所处阶段

当前,海西州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全州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经历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变化。一是全州农牧业结构加快调整和农牧区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同时也是全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农产品加工能力相对饱和时期。二是全州农牧区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农牧区劳动力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牧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由农牧区向城镇集聚。三是全州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农牧业收入仍是农牧民收入的基础,但是收入增长的来源逐渐向多元化、多样化转变,农牧民收入由主要来自农牧业转向农牧业和非农产业并重。目前,全州农牧民收入构成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已达44%;工资性收入比重为24%,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30%以上。四是全州农牧区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五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农牧业专业化分工日益明显,农畜产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也使海西州农牧业发展更加直接地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产品和技术的严峻挑战。六是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不仅要保持数量增长,而且要注重改善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不仅要开发利用资源,而且更要重视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要繁荣经济,而且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二) “十一五”时期海西州老“三农”问题向新“三农”问题转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如“三农”问题,老“三农”问题解决了,不等于说“三农”没问题了,只要“三农”存在,就会有“三农”问题,只是其矛盾在新的层次上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即所谓新“三农”问题。

1.“十一五”时期海西州老“三农”问题的逐渐隐退。老“三农”问题,就是人们以前常说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问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民是苦,大多数农民吃不饱肚子;农村是真穷,房子破旧,村子“脏乱差”;农业是危险,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基础设施破败,土地产出率很低。1978年开始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老“三农”问题渐渐地得以解决。其主要标志就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98元增长到2008年的3725元,增长了40多倍(按现价比较)。收入提高后,农村的新房多了,农用机械和家用电器也多了。当然这只能说是“大体解决”,因为直到2006年之前,农民的各种负担依然很重。但自2006年1月1日起,全国取消了农业税费,彻底免除了农民的各种负担,从法律上保证了农民不再会“返贫”。这标志着中国的“三农”问题发生了质变,即老“三农”问题解决了,其从主要矛盾的位置上隐退下来了。

2.“十一五”时期海西州新“三农”问题的出现。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使“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问题得以基本解决,但新“三农”问题——概括地说就是农业增长潜力提高难度大,农民相对收入提高难度大,新农村建设难度大又出现了。首先是农业增长潜力提高难度大。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是各国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我国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离开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也是客观现实。但是转移出多少人、以什么样的方式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如何同步发展等,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果较好的标准应当是农民收入增加、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形成、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用这个标准来看,在我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三农”问题并没有同步处理得很好,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即出现了新“三农”问题。由于新“三农”问题的出现,给人的感觉就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经达到了拐点。蔡昉(2007)在《中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化》的研究报告中说,目前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剩余比例仅为10.7%。国务院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也说,3/4的村庄已无青壮劳动力向外转移,并且转移的势头仍在加强,2007年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增加530万人,比上年增长5.3%,其中,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占84.5%。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的要求和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来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远没有达到拐点。但由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没有同步形成,相对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新“三农”问题的出现,大量的青壮劳动力的转移,确已呈现出了“拐点”的迹象。其次是农民的相对收入提高难度大。农民相对收入主要是指相对于城镇居民收入和小康标准而言的收入。农民的相对收入较低,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和公平正义的实现。由于党的惠农政策,农民人均纯收入近几年增长较快,海西州2008年已达到3725元;但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则低了很多。海西州20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522元,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3倍,远高于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为3.33倍)由于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是不断扩大的,要使这一趋势发生逆转,难度很大。

3.“十一五”时期海西州新“三农”问题出现的背景及原因。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从指令性计划经济顺利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4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说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2000美元,按照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级阶段;根据拉尼斯和费景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的观点,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也进入了一个从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时期。这些表明我国确实迈入了一个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这正是新“三农”问题出现的经济社会背景。拉尼斯和费景汉所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现象,在我国已经大规模地出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现在仍然处于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的制度性工资的阶段,而我们的劳动力转移却表现出“拐点”的特征,这与他们的观点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并不奇怪,因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并没有随着2亿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发生相应的变化,我国农业部门的基本生产方式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在其产品的质量上、数量上、成本上和经营规模等方面,都不断地与市场需要产生着矛盾,制约着完全商业化的农场经营方式的发展。这正是新“三农”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常有个片面的类比,就是认为日本和我国的台湾都是家庭生产方式,它们的农业也完全商业化了,我们的家庭经营方式也应当没有问题。其实不然。从经营上看,这里至少有两点不同,一是它们的家庭经营规模一般是我们的三倍左右;二是它们是完全商业化的农场经营。1978年开始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生存层次上的问题。1984年前后出现的“卖粮难”现象,实际上是“三农”进入新的发展层次的信号。这一层次的发展,不仅包含着农产品产量、质量的增加和提高,而且还要求农业经营方式的升级。这种农业经营方式的升级,主要表现就是不同形式的“商业化”农场经营方式的大发展。这种经营方式虽然在我国已经出现,但只是它的规模并没有跟得上支撑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需要的规模,从而导致了新“三农”问题的出现。

(三)“十二五”时期全州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民收入分配开始向“三农”倾斜,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加大。随着国家在政策导向上进一步向“三农”倾斜,中央财政对农牧业的投入逐年增多,实施并落实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加大对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六小工程”的资金投入和良种工程等政策的支持力度。农牧区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农牧区金融改革等正在逐步推进。保护农牧民权益问题得到重视,因生态环境保护而失地、少地农牧民的安置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正在积极研究解决。

2.党中央、国务院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农牧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外部环境。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把“三农”问题放在了整个国民经济中考虑,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绘制了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为今后农牧区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随着海西州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农产业和城乡关系也逐步转变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为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我国农业与世界接轨,为海西州农牧业参与国内竞争,提升农牧业整体水平提供了可能。一是促使海西州加大对传统农牧业的改造,发展农牧业现代化,加快农牧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二是随着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不断交融和合作,有利于海西州吸纳更多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牧业的科技含量。三是通过相互合作,可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劳动力资源匮乏的地区转移,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农牧业及生态环境的压力。

4.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为海西农牧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牧区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将会加快流动和集中优化,这就为农牧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也为海西州将来发展外向型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5.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将为海西农牧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发展的战略举措,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做出的科学决策。这一战略思想突破了过去就农牧业论农牧业,就农牧区论农牧区的旧思维束缚,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把农牧业发展与农牧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整个社会进步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千万农牧民参与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福祉。

6.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显著,海西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有待挖掘。“十一五”时期,全州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农牧业生产布局优化,畜牧业尤其是农区畜牧业发展较快,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普遍受到重视,农畜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所提升。这些成效为海西州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拓宽农牧业内部增收空间创造了条件。目前,海西州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低,对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普遍存在不够充分、不尽合理的地方,造成现有土地的生产效率不高,中低产田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水浇地中只有32%的耕地真正达到稳产高产,现有耕地的增产潜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若通过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不断改进耕作制度,实施科学种田,单产水平还会提高。牧区多为自然放牧,造成全州可利用草地的利用率只有65%-80%。“十二五”时期,以继续实施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为契机,通过围栏封育、改良草场、以草定畜、舍饲圈养、合理轮牧、人工种草等措施,将会有效恢复草地植被,全州草场单位产出率和平均利用率都会有所提高。

(四) “十二五”时期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农牧业资源匮乏,发展空间狭小。海西州自然条件严酷,高寒干旱,作物生长季短,水热匹配性差,降水较多的地区热量严重不足,热量较好的地区旱灾严重。全州耕地面积仅50多万亩,占国土面积的0.63%,全州人均耕地不到2亩。各地适应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有效生长期只有120天左右,因此只能保证一年一茬农作物的生长。能够实施复种的地几乎为零。由于全州耕地多数是等次质低的土地,加之多年来耕作粗放,耕地的生产效率低。全州耕地亩均产值只有438元,粮食作物平均产量327公斤/亩,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州草地总面积970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为890万公顷。草场类型主要有:荒漠草原类(占60.56%)、荒漠类(约占23.38%)、草甸类(约占13.32%)、沼泽类(约占2.18%)等。年平均每公顷产可食鲜草842.1公斤。草原载畜量可达到295.61万只羊单位。但一、二等草地仅占10.42%。天然草地平均超载率达到64.04%,由于草场退化,致使草地平均产草量减少30%-50%。现每公顷草地载畜能力仅为1.15只羊单位,远低于美国的4.95只羊单位和新西兰的11.58只羊单位的载畜水平,同产出人均草场只有内蒙古、新疆的二分之一。虽有尚待开发的宜农土地30.3万公顷,按土壤、水文、地质、水源、肥力、灌溉条件等指标定级分类,其中Ⅰ类土地1.84万公顷,Ⅱ类土地9.74万公顷,Ⅲ类土地18.4万公顷。大部分受自然条件制约开发难度极大,且开发成本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难以承受的。人口与资源矛盾尖锐,构成海西州农牧业发展的刚性制约。

2.投入不足,投入效益较差。由于历史的原因,财政对农牧业的投入十分有限,导致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牧业生产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全州缺少大型骨干水利设施支撑农牧业生产,且以往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长期“重用轻养”或“只用不养”,农牧区中小型水利设施不能正常发挥效益。草原畜牧业基本上是逐水草而牧,畜均占有围栏草场不到1亩、畜均占有人工草地仅0.06亩。耕地、草场产出率低,每百元种植业生产费用创造的产值仅在200元左右,百亩草场产值不到400元。且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和产量增加,农业投资效益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由于农牧民收入水平低,投入能力有限,加之生产条件恶劣,需要更多的财政投入才能达到农牧民增收的目标。近年来国家投入虽有所增加,尤其是州级投入有了大幅度增加,但距农牧民增收的目标差距仍然较大。

3.农牧业科技水平低,创新能力差。由于海西州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使海西州难以借鉴内地的科技经验和移植实用技术。首先,海西州农业高新技术型企业极少,且水平差、层次低;第二,海西州农牧区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模式;第三,农牧民素质差,接受农牧业高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低下。

4.生态环境恶化,农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脆弱。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日益增加的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海西州生态环境呈日趋恶化趋势。全州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4.88万平方公里,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0.21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面积已占到全州国土总面积的17.4%。草地退化严重,中度以上草地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3%。全州生态环境系统处于生态结构单一、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生态系统不稳定,严重制约着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农牧区就业矛盾依然突出,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十一五”时期,得益于各项政策扶持等客观因素,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牧民收入有所提高,但目前全州还有5万人左右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制约农牧民增收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尚未消除,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仍不断扩大,按近年来城乡收入增长速度测算,“十二五”时期海西州城乡收入比将扩大到4:1左右。2008年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9.9%。

二、海西州“十二五”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应对措施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海西州作为青海省的经济大州,只有突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形式,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现代农业经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由经济大州向农业强州转变。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不仅是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一)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一是合理利用州域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充分利用我州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实行资本高投入、高产出与劳动高投入高产出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结构模式。稳步发展枸杞等劳动密集型的特色产业,增强农产品国内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有机、绿色、无公害安全保健型有机食品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层次;积极推进养殖专业村、镇和日光节能大棚油桃、草莓等反季节水果生产专业村、家禽饲养专业村、蔬菜生产专业村等“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结构模式,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努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业。

二是充分利用众多的高原资源和美丽的田园风光,大力发展以“农家乐”、“牧家乐”等形式为主的集生产、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三产农业”。

三是强化农作制度创新,积极发展农作物混作、套种和农、林、牧之间立体种养及生态种养的高新农业技术模式,实现既能优化生态环境,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高效生态农业新格局。

(二) 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依靠优势提高竞争力。一要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加快发展地方特色农业。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尽快形成我州优质油菜、马铃薯、青稞等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二要加快发展畜牧业。重点推进绿色肉牛肉羊奶业产业带、依托草场资源为主的牦牛和绒山羊产业带、退耕还林(草)区牛羊育肥产业带,加快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继续推行围栏放牧、轮牧休牧等生产方式,搞好饲草料基地建设,加快牲畜品种改良,进一步减轻草场过牧的压力。充分发挥作物秸秆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三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

(三)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思路,逐步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农业常规技术升级战略,将育种、施肥、节水、植保、养殖、防疫、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全面升级到优质高效和低投入、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来。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技术集成,优先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推动传统农业技术全面升级。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州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用于支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区域试验与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为大面积应用提供成熟的综合配套技术。

2.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按照“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加快构建国家推广机构和其它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般性技术推广工作和经营性服务项目,要通过兴办科技示范场、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等方式,逐步走向市场。同时,支持科研单位、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3.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鼓励科研机构专业科研所、州农业、畜牧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在我州建立自己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场或科技园区,使其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农技示范推广的有效载体,着力提高其技术含量,发挥其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形成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一是要加大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如调整公路建设投资结构,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统筹考虑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质量管理和养护等问题。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二是加强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搞好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建设。三是搞好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同时,还要注重发挥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经纪人代理、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方式,增强交易功能。重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和生产资料供应等方面的作用。鼓励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业务。

(五)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

农产品质量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的竞争力,要将标准化生产的装备、技术、观念、意识等及时有力地导入农业中。要引导和帮助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科学用肥,安全用药,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建立统一、权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市场监管制度和检测制度,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范围,加快认证进程,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质量追溯、认证、标识和公示制度。加快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创农业名牌。

上一篇:英语b3m9u1教学设计下一篇:中班好朋友一起玩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