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24-11-12

《咏雪》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精选11篇)

1.《咏雪》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篇一

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①,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②舍,盐罐儿里党尉③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注释】①三千界:佛家语,这里泛指整个世界。②袁安,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记载:“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出行视察,“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③党尉,即党进,北宋时人,官居太尉,雪夜拥炉酌酒,热得出汗,“扪腹徐行”,说:“天气不正。”

15.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运用比喻,写出了雪花飘飞轻若柳絮,冰冷而没有香气;积雪像飘落满地的梨花,冻成一片,推移不动。

B.第四句的“棱”字是口语赘词,用于某些形容词后。第五句的“噤” 字指心里想着但闭口发不出声之意。

C.最后三句描写雪之大:袁安的宅舍雪大如同埋进了面缸,党尉深宅的积雪像洁白的盐堆,歌舞的亭台被大雪变成了粉缸。

D.这首元曲是一首咏物的曲子,全曲处处都在写雪,而曲词内容却不着一“雪”字,从不同角度运用多个手法突显描写对象。

16.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本曲夸张手法运用得十分突出,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从这个角度看,这首散曲和唐代的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相比,哪一首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4分)

18.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用典”是古诗文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用典既要师其意,又能于故中求新,令如己出,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王勃在《滕王阁序》在赞美当时南昌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时,写道“腾蛟起凤, 。紫电清霜,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作者登上北固亭,想到刘义隆,于是告诫南宋统治者,不要 “ , , ”。苏轼在《赤壁赋》有这样的.语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些都是使用“典故”的典范。

参考答案

15.B(3分)

16.C(3分)

17. 《水仙子·咏雪》运用比喻、夸张、用典等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渲染出大雪纷飞的景象,是一首纯粹的咏物散曲。而《对雪》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所以《对雪》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4分)

18(共6分) 孟学士之词宗 王将军之武库(2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分)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2分)

赏析

《水仙子·咏雪》则是一首纯粹的咏物诗章,极力渲染大雪纷飞的景象。

曲子开头写大雪如冰冷无香的柳絮扑向大地,又如冻成片的梨花。接着用“大灰泥漫了三千界”,进一层烘托飞雪之大。从扑面飞来的柳絮,到“漫了三千界”的“大灰”泥“,由远及近,凡高到低,尽情描摹,面对如此大雪和酷寒天气,那些喜欢踏雪赏梅的文人也怯寒止步。此曲多用俗语,生动形象,把用典与俗语巧妙地融合于一起,别具艺术魅力。

2.《咏雪》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篇二

一、命题规律

1.选材方面。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Ⅱ的文言文阅读分别选自《宋史·孙傅传》《北史·来护儿传》, 可见其多从二十四史里选文, 人物多为忠直、爱民的官吏和勇敢善战、战功卓著的名将等。省命题的地方试卷只有广东卷、四川卷的文言文选文与全国卷风格相近, 其他试卷多将目光投向古代文人文集, 体裁有碑志、书信、赠序、杂议等, 如安徽卷的清代王士禛的《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重庆卷的元代揭傒斯的《赠医者汤伯高序》, 福建卷的清代方苞的《与王昆绳书》等, 内容范围更为广泛, 专业人士的技艺、个人的理想追求等都有所涉及。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选文, 可能会继续坚持正史传记文的取向。

2.考点方面。

2014、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Ⅰ、Ⅱ 的文言文试题与2013年相比, 有两大变化:一是2014年将筛选信息题改为断句题, 二是2015年将文言实词题换成了文化常识题。对文意的分析与概括、翻译文中画线语句两类题仍保持不变。此外, 2015年地方试卷涉及的考点还有文言虚词 (安徽卷、广东卷、山东卷) 、筛选信息 (福建卷、天津卷)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四川卷、广东卷、江苏卷) 等。值得关注的是, 除全国新课标卷外, 其他试卷都考查了文言实词。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言文考点仍有变化的可能, 无论对实词的考查是否单独命题, 对文言文的学习都应该以实词为重点, 毕竟翻译、文意的分析概括等, 都必须以实词的理解为基础。

3.题型方面。

对实词、虚词、断句、筛选信息、分析概括的考查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对翻译、归纳内容要点的考查等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一般为20分左右。翻译题是文言文阅读的难点, 考查涉及实词、虚词、句式、修辞、语气、古代文化常识等, 重点突出对实词的理解, 特别是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等。分析概括题是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综合性最强、涉及内容最多的一类试题, 多为四选一的选择题, 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简答题是近两年出现的新题型, 不排除未来被全国新课标卷采用的可能。

【真题回顾】 (2015 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 , 完成后面试题。

卢象昇, 宜兴人。象昇虽文士, 善射, 娴将略。 () 六年, 贼流入, 据西山, 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 围冷水村, 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 身先士卒, 与贼格斗, 刃及鞍勿顾, 失马即步战。逐贼崖, 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 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 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 不可犯。”

(十年) 九月, 清兵驻于牛兰。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赐象昇, 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 誓师及郊。当是时, 嗣昌、起潜注主和议。象昇闻之, 顿足叹曰:“予受国恩, 恨不得死所, 有如万分一不幸, 宁捐躯断脰耳。”决策议战, 然事多□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 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 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 实不及二万。顺义。

清兵南下, 三路出师……象昇提残卒, 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 进师至贾庄。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 距贾庄五十里, 象昇遣廷麟往乞援, 不应。师至蒿水桥, 遇清兵。象昇将中军, 大威帅左, 国柱帅右, 遂战。旦日, 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 呼声动天, 自辰迄未, 炮尽矢穷。奋身斗, 后骑皆进, 手击杀数十人, 身中四矢三刃, 遂仆。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 背负二十四矢□死。一军尽覆。

侯弘文, 奇士也。散家财, 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 巡抚王梦尹以扰。象昇上疏救, 不得, 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选自《明史·卢象昇传》, 有删改)

【注】①嗣昌、起潜:指杨嗣昌、高起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射, 将略娴:熟习

B.逐贼崖危:高峻

C.天下援兵督:督促

D.顺义次:驻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查多义词 (次、娴、督) 和古今异义词 (危, 古代常用义为“高峻”, 现代常用义为“危险”) 。解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推导, C项“督天下援兵”中的“督”字, 根据其宾语“天下援兵”, 并结合下文的 “象昇名督天下兵, 实不及二万”, 可以确定, 其确切的意义是“统率、指挥”。

【答案】C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 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然事多□嗣昌、起潜挠

②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

③背负二十四矢□死

A.①因 ②且 ③乃

B.①为 ②而 ③以

C.①因 ②而 ③以

D.①为 ②且 ③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的能力。考查范围在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之内, 突出对“为、而、以”等较为活跃、常见虚词的考查。解题时要将具体虚词放入句中, 结合句意、语法结构等进行判断。①中“事”与“挠”是被动关系, 应该填写表示被动关系的介词 “为”;② 句中 “惧众之残其尸”与“伏其上”是前后相承的, 应该填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 “而”;③ 句中 “背负二十四矢”是“死”的原因, 应该填可以表示原因的介词“以”。

【答案】B

3.下列文句中,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涉及对句子结构、意义、虚词等的理解, 综合性较强。解题时要注意理解句意、结构, 借助句中虚词等。根据句子结构, “用矣”是一个省略句, 即“一旦被任用”, 应该单独成句, 由此可以排除C、D两项;然后, 比较A、B两项, “要之”与“亦”关系紧密, 不能断开, 从句意来看, “人实为之要之”难以讲通。

【答案】A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卢象昇作战总是勇往直前, 甚至身负重伤也斗志不减, 令贼寇闻风丧胆。

B.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同清军和谈, 卢象昇反对这种妥协行为, 决心以死报效国家。

C.卢象昇陷入清军的重围之中, 仍然奋勇杀敌, 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D.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 在驿站受到围攻, 卢象昇赶去救援, 但未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侧重于对核心人物相关事件的分析及其性格品质的概括等。解题时要注意将选项对原文的分析概括与原文对应内容进行仔细对照。D项中的“在驿站受到围攻, 卢象昇赶去救援, 但未成功”错, 与之对应的原文内容是“象昇上疏救, 不得, 弘文卒遣戍”, 卢象昇“救”的方式是“上书”而不是“赶去”。

【答案】D

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象昇麾兵疾战, 呼声动天, 自辰迄未, 炮尽矢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 涉及对实词、虚词、句子结构的理解等, 综合性强。解题时可采用“对译”的方法, 注意对关键实词的理解翻译。①句, 麾, 指挥;迄, 到;穷, 用完。②句, 惜, 对……感到惋惜;多, 称赞。

【答案】① 象昇指挥士兵奋勇作战, (战场上) 呼声震天动地, 从早晨一直到晚上, 炮药用完了, 箭射完了。②天下的百姓因为这个原因惋惜弘文而称赞卢象昇。

(2) 卢象昇为什么会兵败? 请根据文本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着眼于对卢象昇“失败”原因的筛选、分析, 命题点比较集中。试题指明的对象是“为什么会兵败”, 要求是“根据文本分析”。首先回读文本, 找到相关内容, 即文章二、三段叙述的与作战失败相关的内容, 如“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名督天下兵, 实不及二万”“往乞援, 不应”等。然后, 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整合, 表述为简明的答案。

【答案】①没有得到支援 (象昇遣廷麟往乞援, 不应) ;②兵力不足 (象昇名督天下兵, 实不及二万) ;③敌军势大 (骑数万环之三匝) 。

(拓展题目)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尚方剑, 皇帝御用的宝剑, 持有尚方宝剑的大臣, 具有先斩后奏等代表皇权的权力。

B.庙号, 皇帝死后, 在太庙立祠供奉时起的名号, 如汉高祖、文中的“崇祯”等。

C.驿, 驿站, 指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D.畿辅, 畿指京畿, 辅指京城附近起辅卫作用的郡邑, 如汉代的三辅, 合指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涉及古代器物、宗法、信息传递、地理等方面的文化常识。解题时要调动平时的积累, 结合文意进行理解。B项的 “崇祯”是皇帝的年号。

【答案】B

【参考译文】卢象昇, 宜兴人。象昇虽然是一个文人, 但善于射箭, 熟习用兵之策。 (崇祯) 六年, 贼兵涌入京师郊区, 占领了西山, 象昇击退了他们。贼兵逃回西山, 围困冷水村。象昇设下埋伏, 大败贼兵。象昇每次上战场, 都身先士卒, 跟贼兵格斗时, 贼兵的兵刃砍到他的马鞍他都不顾, 失去战马就步行作战。他在险峻的山崖边追赶贼寇, 一名贼兵从山顶上放箭射中了象昇的额头, 象昇提刀更加勇武地作战。贼兵惊骇逃走了, 相互告诫说:“卢廉使这个人, 谁撞上谁死, 不可碰他。”

(十年) 九月, 清兵驻扎牛兰。 (庄烈帝) 召宣府、大同、山西的三个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进京保卫京师, 赐卢象昇尚方宝剑, 让他指挥全国各地来增援的部队。象昇身披麻衣, 脚穿草鞋, 到京城郊外誓师。这个时候, 嗣昌、起潜主张与敌人议和。象昇得知后, 跺着脚感慨地说:“我蒙受国家的大恩, 只恨不能死得其所, 假如有万分之一的不幸, 我宁愿为国家捐躯断头。”于是下定决心作战。但很多事都受到嗣昌、起潜的阻挠。象昇上书请求分编部队, 朝廷就决定宣府、大同、山西三位总兵的部队归象昇指挥, 山海关、宁远等各路部队归属于起潜。象昇名义上统率全国各地的部队, 实际上统率的兵不到两万人, 驻扎在顺义。

清兵南下, 分兵三路……象昇统领剩下的士兵, 驻扎在京师野外。十二月十一日, 象昇进兵到了巨鹿的贾庄。 起潜率领山海关、宁远的部队在鸡泽, 离贾庄只五十里, 象昇派廷麟前往求援, 起潜不答应。 象昇的军队开到蒿水桥时遇上了清兵。 象昇带领中路部队, 大威率领左路部队, 国柱率领右路部队, 与清兵展开激战。 第二天, 清兵几万骑兵里里外外把他们围了几重。 象昇指挥部队奋力作战, (战场上) 呼声震天动地, 从早晨一直到晚上, 弹药完了, 箭也射完了。象昇挺身而出进行搏斗, 后边的骑兵也都跟了上来, 象昇亲手杀死了几十个人, 身上中了四箭, 挨了三刀, 于是倒了下去。 杨陆凯怕敌人乱砍他的尸体, 就趴在他的身体上边, 背上挨了二十四支箭, 死掉了, 整个部队都覆灭了。

侯弘文, 是位奇士, 他散发家中的财产, 招募滇军跟随象昇讨伐贼兵。弘文率领招募的士兵到达楚地, 巡抚王梦尹以其骚扰驿站上报。象昇上书救援, 没有成功, 弘文最终被发配戍边。天下的百姓因为这个原因惋惜弘文而称赞卢象昇。

称赞这样说:危亡混乱的时代, 并不是缺乏人才, 只是往往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即使任用了, 或限制他而把他驱赶到必死的境地。像这样的情况, 实在是人为的, 终究也是天意吧。

【备考指导】

一、文言实词——重视积累, 学会推断

1.重视积累。

(1) 积累高中必修教材里的文言文注释里的实词, 重点是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

(2) 积累考试题、训练题中文言文选段里的实词, 分类摘抄到笔记本里, 时常翻看温习。

2.学会推断。

(1) 借助实例, 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选段虽然出自课外, 但所考查的实词大部分都在课文中出现过。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联想课内例句, 来推断高考文段中实词的含义。如2015年重庆卷第7 题“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中的“容”字, 参照《离骚》中“竞周容以为度”, 可确认将其释义为“容纳”是正确的。

(2) 借助语境, 推断词义。解答实词类试题, 要把实词放在具体的句子、段落中, 根据相关词语、句子, 理解其语境意义。如2015年福建卷第2题“向人索衣食”中的“索”, 其状语是“向人”, 其宾语是“衣食”, 根据“乃终岁仆仆”的语境, 应该将其解释为“索要”“求取”。

(3) 借助成语, 推断词义。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 我们可以根据成语的意义、用法, 推断文言词义。如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4题, 将“数犯法, 交通贵戚, 吏莫敢绳, 凑按治, 杖杀之, 远近称伏”中的 “数”解释为 “屡次”, 将“绳”解释为“制裁”, 根据成语“数见不鲜”“绳之以法”, 再结合文意, 很快就能判断出两者的解释是正确的。

二、文化常识——分类整理, 突出重点

1.突出礼俗文化。

文化常识内容多而繁杂, 我们可以分类归纳记忆, 如职官、礼俗、科举、地理、典籍、服饰、器物、历法、刑法、音乐等。分类识记一些经常出现在文言文里的文化常识, 适当突出“礼俗文化”这个重点。

(1) 祭祀类。

① 牺牲: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 色纯为“牺”, 体全为“牲”。

②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 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③少牢:诸侯祭祀时只有羊、猪, 没有牛, 称为“少牢”。

④斋戒:古人在祭祀或典礼前, 要沐浴、更衣、独居, 戒其嗜欲, 以示心地虔敬, 这些活动叫“斋戒”。

(2) 社交类。

①冠礼:古代男子成年 (二十岁) 时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 由父亲主持, 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 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 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

②稽首:行礼时, 施礼者屈膝跪地, 左手按右手, 拱手于地, 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 手在膝前, 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 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③再拜:先后拜两次, 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 以表示敬意。

④顿首:古时的一种拜礼, 俗称叩头。行礼时, 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 故称“顿首”。

⑤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 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 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 以右为尊。

(3) 科举类。

①童生试:也称“童试”, 是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 (秀才) 资格, 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 所以又称“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②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 (包括京城) 举行的一次考试, 因为在秋天八月份举行, 故又称“秋闱 (闱, 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 正榜所取的称“举人”, 第一名称“解元”。

③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 因在春季举行, 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 皇帝任命正、副总裁, 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 录取三百名为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

④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 皇帝在殿廷上, 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 以定甲第。实际上, 皇帝有时会委派大臣主持殿试, 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 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第一名称“状元 (鼎元) ”, 第二名称“榜眼”, 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 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 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传胪”, 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2.准确理解, 避免差错。

高考考查的大都是古代文言文里出现频率较高的文化常识, 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准确的记忆理解。如谥号 (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 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 如文帝、武帝、哀帝、炀帝) , 庙号 (在皇帝死后, 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 如高祖、太宗等) , 年号 (纪年的名称, 亦是帝王用的, 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等。

三、文言虚词——学会辨析, 巧用方法

1.分析语法结构。

与实词相比, 虚词多具有一定的语法功能, 因此从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入手, 可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先生姓梁氏, 讳熙, 字曰缉, 皙次别号也。先生生世族, 幼不喜纨绔习, 读书好古, 视声利蔑如也。

“皙次其别号也”是个判断句, 谓语是判断动词“是”, 主语是“皙次”, 宾语是“别号”, “其”作“别号”的定语,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其”是代词, 可译为“他的”。“纨绔习”作“喜”的宾语, 是个偏正结构的短语, 根据这一点可以推断“之”是结构助词, 可译为“的”。

2.语境推断法。

本着“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的原则, 可将虚词放在句中, 根据相关文句的含义辨析虚词。

例如:晋平公问祁黄羊曰:“南阳无令, 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在“晋平公问于祁黄羊”的语境中, “于”引出动作的对象, 可翻译成“向”;“其谁可而为之”中“谁”是主语, “其”作助词, 可译为“那么”。

3.比较确认法。

比较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 。如“今事有急, 幸来告良” (《鸿门宴》) 中的“故”是连词, 表因果关系, 而“睥睨, 久立与其客语” (《魏公子列传》) 中的“故”是副词, 有“特意”“故意”的意思。

4.词义验证法。

识记了常见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其代入句中, 找出其中讲得通的一项, 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 贵贱情薄” (《孔雀东南飞》) 中的“何”字, 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 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 译为“怎么”“什么”“多么”等;③通“呵”, “喝问”;④复音虚词, “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 就不难确定“副词, 怎么”这个用法和义项了。

四、文言断句——读懂大意, 断句有据

读懂大意是断句的前提, 切不可在不通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断句。断句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1.依据词性。

依据某一类词通常所在的位置来断句。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 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 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如果作主语, 那么它的前面一般要断句;如果作宾语, 那么它的后面一般要断句。如果两个名词 (特别是相同的) 在一起, 那它们中间一般要断句。

2.依据对话。

依据“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 进行断句。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 应根据上下文分清问者、答者, 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试题中这种例子并不多, 但关键的时候还是能起到帮助作用的。

3.依据虚词。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 它们的前或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初通文意、化整为零的过程, 就是借助于虚词初次判断的过程。尤其是一些议论性语段, 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景去猜测, 因而运用虚词就显得非常重要, 它会使断句变得很容易。常见的情况有:①句首语气词和表谦敬的副词前面可断句, 如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②句首关联词前面多可断句, 如苟、纵、是故、遂、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③句末语气词后面可断句, 如也、矣、耶、哉、乎、欤、焉、兮、耳、而已等。④句中虚词前后多不能断开, 如于、为、则、而、以等。

4.依据句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 如“……者”“…… 也”等。反问句, 如 “不亦……乎”“孰与…… 乎”“其…… 乎”“安…… 哉”“何……为”等。被动句式, 如“为……所……”“受……于……”“见……于……”等。固定句式, 如“如……何”“况……乎”“何 (以) ……为”等。但是, 在文言文中常常会有省略的情况, 因此, 我们必须依据语境补出被省略的内容, 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五、文句翻译——对译实词, 关注句式

1.对译实词。

(1) 对译法。将文言文里的实词, 翻译为与之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这是翻译实词最基本的方法, 采用对译法要注意三点:一是要逐字翻译, 字字落实;二是将文言文的单音节词转化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三是将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词时, 尽可能用上原来的单音节词。

如2015年四川卷第10 题要求翻译的句子:然积一勺以成江河, 累微尘以崇峻极, 匪志匪勤, 理无由济也。

句中的实词可采用对译法来翻译:积——积聚, 成——成为, 累——堆集, 微——细微, 尘———尘土, 峻——高峻, 志——立志, 勤——勤奋, 理—— (按) 道理, 无——没有, 由——办法, 济——成功。参考答案:然而积聚一勺勺水而成为江河, 堆集细微的尘土而使高峻的山更高, 不立志, 不勤奋, 按道理没有办法成功。

(2) 保留法。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 特别是人名、地名、官名、谥号、年号、庙号、特殊称谓等, 翻译时照搬即可。如2015年天津卷第13题“如木鸢机关备具, 与木车马等, 则遂飞不集”一句, 可译为“如果木鸢机件、枢纽完全具备, 和木车马相同, 就会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 “木鸢”“木车马”等专有名词, 就没有必要翻译。

(3) 增补法。遇到词语活用的情况时, 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内容。如2015年福建卷第5题的“岩居而川观, 无一事系其心”, 译为“在山岩上居住, 在河岸边观水, 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 “岩”“川”都是名词作状语, 可译为“在山岩上 (居住) ”“在河边 (观景) ”, 这里的“在……上”“在……边”则是必须增补的内容。意动用法, 翻译时增补表示意动的词语“把……看作”;使动用法, 则增补表示使动的词语“使”。

2.句式翻译。

(1) 调整法。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 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 使译句畅达, 这是翻译文言特殊句式的最基本的方法。

翻译时, 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介宾短语后置句, 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句, 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被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 未得”, 应译为“寻求 (寻找) 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 没有找到”。③谓语前置句, 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如《愚公移山》中“甚矣, 汝之不惠”, 应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 宾语前置句, 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⑥“……为……所”表示被动, 要将其调整成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式。⑦“……者, ……也”表示判断, 翻译时要将其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式。

如:2015 年湖南卷第9 题要求翻译的句子:使为子孙而为之, 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不能我救”为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翻译时需要将其调整为正常语序。另外, 两个“为”字, 第一个是介词, “为了”, 第二个是动词, “做”。参考答案: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 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

(2) 补充法。在分析文言文的句子结构时, 会发现类似于现代汉语的“成分残缺”的情况, 我们称之为“成分省略”, 翻译时, 要将其补充出来。

如:2015年天津卷第13 题要求翻译的句子:般为断一手, 其日吴中大雨。

句中的省略需要补充的有“般为 (之) 断一手”。另外, “大雨”是名词用作动词, 词意也需要适当补充。参考答案:鲁班为他们砍断 (木人) 一只手, 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六、筛选信息——判明性质, 识别错项

“筛选文中的信息”在高考中表现为一种定向的考查, 往往是题干提出明确的筛选条件, 选择文中若干文句, 组成四个选项, 要求考生选择能够完全满足题干要求的选项。从近年来高考的实际情况看, 筛选信息题表现出以人物个性为核心的特点,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体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②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③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④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1.审清题干, 明确方向。

题干是筛选信息的“纲”, 明确题干要求是解题的前提。审清题干就是要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谁”“什么”“怎么样”等。明白了这些问题, 就有了明确的筛选方向。如2015年天津卷第11题, “下列句子分编四组, 全都能够体现鲁班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解题时要牢记 “鲁班”“技艺高超”两个条件。

2.判明性质, 识别错项。

题干的要求往往是用抽象概括的概念表述出来的, 而命题者所列选项又多为具体事实的叙述, 这就需要考生能够准确判断“事实”的内涵、性质, 由此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如2015年天津卷第11 题, “九攻而墨子九却之”是说墨子打退了鲁班的进攻, “机关为须臾间, 不能远过三日”是说木鸢飞行不超过三日的原因, 两句都不能满足题干要求。

七、分析概括——题文对照, 还原细节

分析概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能对文章所写人物、所述事件或所论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该类题的错误项设置往往是以误扰正、以假乱真, 即在大体正确的情况下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解答时一定要注意采用 “题文对照”的策略, 即将每个选项都还原到文中的对应区域, 找到每一处内容的信息源, 尤其要重视细节, 仔细对照, 看有无曲解文意。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题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有:

1.曲解文意。

利用文中较难理解的词句, 在分析概括的过程中故意曲解文意, 这是分析概括题选项的主要错误类型。解题时, 要先找到原句, 再细辨原文中的词句在进入选项后是否发生了释义错误, 并借助语境仔细推敲。

如: (2015年广东卷) 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 在驿站受到围攻, 卢象昇赶去救援, 但未成功。

“卢象昇赶去救援”一句曲解了文意, 原文说的是卢象昇上书解救侯弘文, 但没有成功。

2.无中生有。

这是一种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设误手段。解题时, 要细审选项中的每一个信息点在原文中是否有相关表述, 要留意相关的细节, 识别选项中自行添加而原文中并未出现的信息。

如: (2015 年安徽卷) 梁熙任职时清正爱民, 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 视民如子, 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原文说的是“先生独淡泊宁静, 下直辄焚香扫地, 晏坐终日, 如退院僧”, 说明他喜“淡泊宁静”, 而皇帝当时“方重言路, 台省官皆矫尾厉角, 务毛挚搏击为名高”, 文中并没有说梁熙“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所以“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属于无中生有。

3.错位嫁接。

以故意颠倒多个事件的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来设置错误点。答题时要理清文段所涉及的人物、事件, 并弄清楚事件的前后顺序与经过, 留意相关事件经过转述后是否存在前后错位或因果倒置的情况, 以便识别出人事混淆、顺序倒置、张冠李戴等错误。

如: (2015 年江苏卷) 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 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 苏轼感到很悲伤, 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根据原文可知, 苏轼“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的说法犯了错位嫁接的错误, 原文最后说的是“而宪来求铭”, 意思是欧阳宪请张耒写铭文。

4.以偏概全。

用部分代替整体的意思来设置错误点。答题时, 要特别关注表示范围的词语或概念, 对文段中所述的相关内容进行仔细核对, 看事物的范围在转述的过程中是否被放大或缩小。

如: (2014年湖北卷) 县令役使千人代送邻县牛, 吴德基认为其命不可从, 因为牛在运送途中折损, 会没有人代为赔偿。

“会没有人代为赔偿”的说法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中吴德基说:“谁当代偿耶?”意思是说这件事的后果比较难处理, 并不是说没有人来赔偿。

八、归纳要点——圈点素材, 分条概括

归纳要点题, 涉及“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筛选文中信息”等考点。解题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审清题意, 弄清试题要求, 包括对象、范围等;二是根据题干设定的问题, 回读原文, 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素材;三是从不同的角度, 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 分条写出答案。

3.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篇三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内容概括:子敬先亡,子猷由“都不闻消息”推断子敬一定已经死了,但并没有表现出悲伤之情,因为他也已病重,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子猷来看子敬,以摔琴这一独特方式悼念弟弟,表现了它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治水必躬亲》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内容概括:本文论述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说明只有躬亲、清廉才能只好水。文章新说明治水要放置的现象,(不能固执、轻信)然后论述治水躬亲的原因(形势变化),接下来从正面例举海瑞治水躬亲,清廉的事例,证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还要清廉的道理,再从反面论证,如果治水怕吃苦,想谋利,怕得罪人,水利肯定办不好的道理。

《活版》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低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粘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内容概括:文章先交待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史:唐开始有雕版印刷,到五代时盛行。然后交待活版发明的时间和发明人。再说明活版的制作方法:制字模,排版、制版,活版印刷的效能在于印得越多就越神速,活版印刷的使用方法简洁,又交待注意事项:一字多印、奇字旋刻、分类贮存、比木活字优越等内容。全文突出了活版的主要特征在“活”字,“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印刷、“每一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字印做法、“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粘污”拆版都是活的,体现了活版的灵活性,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

练习:

一、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语时了不悲勾画了了

2、子敬素好琴素不相识有奇字素无备者

3、恸绝良久美妙绝伦良药苦口

4、既不可执一各执一词

5、妄意轻信人言妄自菲薄

6、势有曲直势在必行

7、非相度不得其情

8、非咨询不穷其致

9、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10、远嫌而避怨

1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12、则字平如砥

13、以手拂之

14、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2、便索舆来奔丧

3、便径入坐灵床上

4、弦既不调

5、因恸绝良久

6、泥于掌故

7、非相度不得其情

8、非咨询不穷其致

9、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10、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11、如好逸而恶劳

12、远嫌而避怨

13、潴有浅深

14、非相度不得其情

15、躬历山川

16、非咨询不穷其致

17、亲劳胼胝

18、好逸而恶劳

19、远嫌而避怨20、布袍缓带

21、持就火炀之

22、则以纸帖之

23、每韵为一帖

24、瞬息可就

2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以己度人穷困潦倒举一反三嫌贫爱富

冒名顶替中流砥柱 拂袖而去 鞠躬尽瘁以情动人 错落有致 举世闻名冒雨冲风

26、持就火炀之

27、字平如砥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

2、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已不调。

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4、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5、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6、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7、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8、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9、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10、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11、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粘污。

四、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人琴俱亡》中能表示子猷与子敬兄弟情深的地方有哪些?(用原文回答)

2、《治水必躬亲》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所用的原料是(),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请分别用原文中的一个二字词回答)

五、阅读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人琴俱亡》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

2、作者在《治水必躬亲》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治水必要躬亲?海瑞在治水中是怎样做到躬亲的?

3、你认为活字印刷术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课外阅读:

(一)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雨雪三日()(2)雨雪三日而不霁()(3)晏子入见,立有间()(4)逸而知人之劳()(5)公披狐白之裘()(6)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2.下列句子与“雨雪三日而不霁”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B.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景公觉得“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中,景公的笑带有怎样的意味?正确的一项是

()

A.欣赏晏子的幽默言谈。B.尴尬地发现自己的失言。C.对自己不知黎民之苦觉得愧疚。D.对自己身强体健颇为自豪。5.这段文字中晏子劝谏君王的方式是

()

6.读了本文后,你认为景公是一个怎样的君王?(仅就上文内容作简单的评价)

二、阅读《梦溪笔谈》中关于“炼钢”的记载,回答问题。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

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注释:假:借、靠;濯:淘洗;尽:不断;累:累计;耗:损耗,减少。

(1)从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并说说其意思。

(2)如果我们所吃的拉面需要面呈现出面筋,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应该怎样操作?

四、答案:

1、(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说明子敬虽不愿子猷知道他的死而更悲伤,但子猷却能感到子敬已死,表明兄弟情深。

(2)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表明子猷因为子敬之死而悲痛,加之病痛,随子敬而去。(3)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子猷希望为子敬弹奏琴曲,作为送别,表明兄弟情深。

2、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举”是因为海瑞能深入实际不畏艰辛,清廉治水。“不举”是因为好逸恶劳,贪财求利,不听取正确的意见。

3、刻字胶泥令坚

五、答案:

1、子猷先前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为他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又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但后来发现琴因主人亡而音调不调了,琴随人亡了,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内心的悲痛无法排解,所以才“掷琴”并“恸绝良久”

2、治水必躬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

3、“活”制版活、排字活、印刷活、贮藏活、拆版活

答案: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1.(1)下(2)放晴(3)一会儿(4)安闲(5)兽皮大衣(6)给予

2.A 3.“披狐白之裘”,非天不寒,而是保暖好。景公只从自身的感觉出发看问题。4.C 5.D 6.只顾自己享受生活,不体恤天下百姓,很糊涂;启而能发,及时省悟,知错能改,不算昏庸。

世上打铁所称的钢铁,是用熟铁盘绕起来,再把生铁嵌在它的中间,用泥把炉子封起来烧炼,锻打使它们相互渗入,叫做“团钢”,也叫做“灌钢”。这只是假钢罢了,暂时借助于生铁使它坚硬,烧炼2、3次以后生铁就成了熟铁,得到的仍然是熟铁。但是天下没有人认为不对的,那是因为不认识真钢罢了。我出使时,到磁州打铁作坊看炼铁,才认识了真钢。凡是有钢的铁,就像面里有面筋,洗尽柔软的面,面筋就出现了。炼钢也是这样,只要选取精铁锻打百多次,每锻打1次称1次,锻打1次就轻一些,直到多次锻打斤两却不再减少,那就是纯钢了。即使再锻打上百次也不会耗减了。这才是铁里面的精纯部分,它的色泽清明磨得光洁明亮了,就呈现暗淡的青黑色,与一般的铁明显不同。也有锻打到最后却根本成不了钢的,全是因为产地的缘故。

1、百炼成钢

4.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解析 篇四

(一)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二)

江革①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柔之②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③,与弟江观同生④,少孤贫,傍无师友(读书没有师友指点),兄弟自相训勖⑤,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⑥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谢朓⑦尝宿卫⑧,还过江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节选自《梁书.江革传》)

【注释】①江革:人名 。 ②柔之:江革之父,江柔之。③父艰:父亲去世。④同生:孪生兄弟。⑤训勖:督促、勉励。⑥服阕:服孝期满。⑦谢朓:南朝宋著名诗人。⑧宿卫:值夜班。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

B、六岁便属文(写)

C、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D、少孤贫(孤独)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泯然众人矣 尘气莽莽然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为其名

C、与革充卧具而去 待君久不至,已去

D、乃脱所著襦 去后乃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十六丧母,以孝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革和方仲永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C

3、①仲永的父亲每天带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②十六岁母亲去世,他因为孝顺闻名。

4、相同:都是年少有才,有较高的文学天赋。

不同点:第一,家境不同;第二,江革与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而仲永却被父亲拉着环谒于邑人,不学习;第三,江革后学有所成,而仲永却泯然众人。

启示: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分辛劳一分才,后天教育和勤奋学习比天分更重要。

5.圣王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篇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

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伯禽将行,请所以治鲁。周公曰:“利而勿利也。”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 ‘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 管仲对曰:“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其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

夫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用竖刁虫出于户。人之少也愚,其长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日醉而饰服,私利而立公,贪戾而求王,舜弗能为。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阿:偏袒

B.寡人将谁属国 属:从属

C.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 比:这里是亲近的意思

D.丑不若黄帝 丑:以……为羞愧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伯禽将行,请所以治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去其‘荆’而可矣 万物皆被其泽

C.故老聃则至公矣 勿已,则隰朋其可乎

D.愿仲父之教寡人也 鲍叔牙之为人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周公曰:“利而无利也。”

周公说:“(为政时)要先考虑利人而不要先考虑利己。”

B.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

天地大公无私啊,生育万物却不把万物作为自己的子女,成就万物却不把万物据为己有。

C.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

隰朋为人,对胜过自己的人有志(追赶),对不如自己的人则(加以)劝勉。

D.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

做大官的人,不愿观察小事情,不想要小智慧。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以为,三皇五帝等古代圣王治理天下之所以能使天下太平,是因为他们首先做到了公正无私。

B.文章以周公训诫伯禽“利而勿利也”和管仲临终举荐隰朋相齐为例,阐明了治天下必先公的观点。

C.对荆人遗弓而不肯索,孔子认为真正出以公心应去其“荆”,老子认为真正出以公心应去其“人”。

D.管仲素善鲍叔牙,但他并不同意在自己病故以后由鲍叔牙继任相齐,由此可以看出他没有偏私。

10.在文章中,周公说:“利而勿利也”,你是否认同周公的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

参考答案:

6.B(属,托付)

7.D(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意义。A特殊代词,前者指“用来……的方法”,后者指“依靠……的人”。B二者均为代词,前者为“其中”或“那”;后者为“它”。C选项二者词性相同均为连词,但意义不同,前者表顺承,可译为“就”;后者用在判断句中主语之后、谓语之前,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8.D(做大官的人,不要只看小事,不要在小的智慧上做文章)

9.C(老子认为真正出以公心,不仅应去其“荆”,还应去其“人”)

10.(10分)要点:表明自己态度(1分),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恰当具体(4分),分析合理(3分),语言通顺(2分)。

译文

从前,圣王治理天下,一定首先做到公正无私,公正无私天下就太平了。天下太平是从公正无私中得到的。

我曾经试着考察古代的记载,(发现)取得天下的人很多,他们取得天下凭借的是公正无私,而他们失去天下一定是因为偏私。大凡君主的确立,都是出于公正的目的。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阴阳协和,不只使某一类东西生长;及时的雨露,不偏私某一种事物;万千百姓的君主,不偏袒某一个人。

伯禽将前往(鲁国赴任),向(周公)请教治理鲁国的方略。周公说:“为政时要首先考虑利人而不要首先考虑利己。”楚国有一个人遗失了弓箭,却不肯去寻找,说:“楚国人遗失了弓箭,楚国人捡到了,又何必找它呢?”孔子听到楚国人的话,说:“去掉那‘荆’就合适了。”老聃听到孔子的话,说:“(再)去掉那‘人’就合适了。”所以说老聃是最公正无私的。天地大公无私,生育了万物却不把万物作为自己的子女,成就了万物却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万物都蒙受天地的恩泽,享受天地的利益,却不知道这些恩泽和利益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三皇五帝的德政啊。

管仲患了重病,齐桓公前去问候他,说;“仲父的病啊,更加沉重了,国内百姓都已经无法避讳了,我将把国事托付给谁呢?”管仲回答说:“以前我尽心竭力,还不能足以知道把国事托付给谁,如今我重病在身命在旦夕,还能说什么呢?”齐桓公说:“这是国家大事,希望仲父您指教我。”管仲恭敬地答应,说:“您想让谁担任相国呢?”齐桓公说:“鲍叔牙可以吗?”管仲回答说:“不可以。我了解鲍叔牙,鲍叔牙为人,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看到不如自己的人,就不和人家亲近;一旦听到人家的过错,一辈子也忘不了。”齐桓公说:“不得已的话,那么隰朋还可以吧?”管仲回答说:“隰朋为人,对胜过自己的人( 有志)追求,对赶不上自己的人(加以)劝勉。常常以自己不如黄帝为羞愧,对不如自己的人表示同情。他对于国政,(细枝末节)不去过问;他对于政事,(分外的)不去了解;他对于用人,不刻意去(找小毛病)。不得已的话,那么隰朋还是合适的。”

6.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六

归有光

孝子钺(yuè),字汝威。早丧母,父更娶后妻,生子,孝子由是失爱。母常喋 喋罪过,父提孝子,(后妻)辄索大杖与之,曰:“毋徒手,伤乃力也。” 家贫,食不足以赡,饭将熟,即罪过孝子,父大怒,逐之,于是母子得以饱食。孝子数困,匍匐道中。比归,父母相与言曰:“有子不居家,在外作贼耳?”又复杖之,屡濒于死。方孝子依依户外,欲入不敢,俯首窃泪下,邻里莫不怜也。父卒,母独与其子居,孝子摈①不见。因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②甘鲜焉。正德庚午大饥,母不能自活,孝子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孝子得食先母弟,而己有饥色,弟寻死,终身怡然。嘉靖壬辰,孝子无疾而卒。孝子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注释】①摈(bìn):抛弃,排斥。这里指被抛弃。②致:送达。

25.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4分)

(1)比 归 (2)孝子由是 失爱

(3)终身怡然 (4)弟寻 死

2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俯首窃泪下,邻里莫不怜也。

(2)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

27.从下面所列句子中,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或四字短语)概括出孝子归钺的品行。(2分)

(1)母不能自活,孝子往,涕泣奉迎。

(2)孝子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答案:

25.(1)等到 (2)因为这样,因此 (3)高兴地样子 (4)不久

26.(1)归钺低着头私下流泪的时候,邻居没有不怜悯他的。(2)继母内心自感惭愧,终于被孝子的诚恳感化,跟随孝子去了。

27.(1)忠孝仁义(以德报怨) (2)无怨无悔(默默奉孝,凡答“默默无闻、沉默寡言”之意者,不得分。)

7.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七

何易于尝为益昌①令,县距刺史治所②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③,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④不可夺。易于为属令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注】①益昌:今四川广元一带。②刺史治所:州郡长官的驻地。③腰笏(hù): 把手板插在腰带上。④隙:空闲,这里指时间。⑤属令:属于县的县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何易于尝为益昌令 ( )

(2)易于即自腰笏 ( )

(3)方春,百姓不耕即蚕 ( )

(4)偕骑还去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小题3:请你结合文中何易于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曾经 就正 离开

小题2:百姓不是在耕种就是在养蚕,一点点时间都不能剥夺。(意思符合即给分)

小题3:何易于的“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的语言和“即自腰笏,引舟上下”的行动,都表明他敢于直言,关心爱护百姓。(3分,结合言行1分,能说出“关心爱护百姓”2分,意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尝、去”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较为固定,应译为“曾经”、“离开”。“即、方”根据语境,应译为“就”“正,正在”。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耕、蚕、夺”等。“耕、蚕”都是名词用作动词,应译为“耕种、养蚕”。“夺”在此句中应用“占用、剥夺”代替。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8.文言文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篇八

章公懋为祭酒

章公懋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有监生①请假,托言一力采薪②不至,将往求之。公闻之愕然,曰:薪水之资③脱④有失,奈何?忧动颜色。使亟求,且冀得之当复我。此生甚悔,曰:公待我以诚,奈何诒⑤之?明日返命,具实谢罪。

[注释] ①国子监:最高学府。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监生: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②采薪:与下文的.新水 连用为 采薪汲水, 泛指日常生活的必需条件。③资:供给。④脱:无着落,损失。⑤诒:欺骗。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将往求之( )

(2)具实谢罪(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待我以诚,奈何诒之?

3、故事写了监生从 到悔再到返命、 的思想变化过程。

4、这则故事给了你一个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1)谋求(2)具体

2、公用真诚来对待我,我为什么要欺骗他呢

3、诒 谢罪

9.文言文选段比较阅读及答案 篇九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高祖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无敢①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项羽慢而侮人,陛下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②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 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注:①无敢:不要。②筹策:古代计算用具,引申为计策。③子房:张良的字。

【小题1】下面几句话,没有停顿,请你用/划分句子间的停顿。(2分)(只划两处)

夫 运 筹 策 帷 幄 之 中 决 胜 千 里 之 外 吾 不 如 子 房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A.虽有千里之能B.策之不以其道 C.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D.项羽慢而侮人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小题4】【甲】文中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分)

【乙】文中刘邦认为他自己取得天下的`经验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案

【小题1】夫 运 筹 策 帷 幄 之 中/ 决 胜 千 里 之 外/ 吾 不 如 子 房

【小题1】A、即使 B、驱使 C、的原因 D、傲慢

【小题1】(1)想要跟普通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项羽忌妒贤能,有功的人伤害他,贤能的人疑忌他。

10.《勉学》文言文阅读笔记及答案 篇十

答:春花虽艳丽但终不成果,而秋实才是真正的成果。同样,讲论文章虽热闹但不是终极目的,只有在修身利行上多下功夫,才能使自己具备美好的德行。

2.作者讲自己七岁时背诵《灵光殿赋》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以自己背诵《灵光殿赋》为例,提出一个人“固须早教”;如若“失于盛年”,则“犹当晚学,不可自弃”。论述的是一个最佳的学习年龄段问题。

3.勉学的古今学习目的各是什么?

答:古代求学的人的是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只能夸夸其谈;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需要,涵养德性以求做官。

4.作者认为怎样对待圣人之书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可矣。

★ 文言文 翻译

★ 文言文翻译大全

★ 江郎才尽文言文翻译

★ 文言文《苛政猛于虎》翻译

★ 咏雪文言文翻译

★ 夸父逐日文言文翻译

★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 文言文童趣翻译

★ 管鲍之交全文文言文翻译

11.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篇十一

时云长在侧,孔明全然不睬。云长忍耐不住,乃高声曰:关某自随兄长征战,许多年

来,未尝落后。今日逢大敌,军师却不委用,此是何意?孔明笑曰:云长勿怪!某本欲

烦足下把一个最紧要的隘口,怎奈有些违碍,不敢教去。云长曰:有何违碍?愿即见

谕。孔明曰: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当有以报之。今日操兵败,必走华容道;若令

足下去时,必然放他过去。因此不敢教去。云长曰:军师好心多!当日曹操果是重待

某,某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过他了。今日撞见,岂肯放过!孔明曰:倘

若放了时,却如何?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

军令状。云长曰:若曹操不从那条路上来,如何?孔明曰:我亦与你军令状。云长

大喜。孔明曰:云长可于华容小路高山之处,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引曹操来。云

长曰:曹操望见烟,知有埋伏,如何肯来?孔明笑曰: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

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他见烟起,将谓虚张声势,必然投这条路来。将军休得容

情。云长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

小题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_______。(1分)

小题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小题3:从这段选文中可以看出孔明什么性格特征,请再写出一场与之相关的著名战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三国演义,罗贯中。(每空0.5分)

小题1: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小题1: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知人善用(1分)八阵图围困陆逊;七擒孟获;安居平五路等任意一战(1分)

上一篇:光棍节的幽默祝福短信下一篇:5#6#7#楼主体转序验收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