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2024-06-14

指标体系编制说明(共8篇)(共8篇)

1.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篇一

《旅游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国家旅游局]

一、制定依据:

1.1998年机构改革后,国务院“三定”方案中所确定的国家旅游局的主要职能。

2.1993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国家旅游局《旅游行业标准归口管理范围》(技监局标函[1993]529号)。

二、主要作用:

1.《旅游业标准体系表》(以下称《体系表》)是对国务院“三定”方案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行业标准归口管理范围》的具体实施,是旅游标准化工作开展的基础性工作。

2.《体系表》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作为旅游业标准立项工作的依据。

3.在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中,对于管理交叉关系的协调问题,《体系表》将作为解释的重要依据。

4.在与世界旅游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过程中,《体系表》是解释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的最基础资料。

三、编制说明:

根据《旅游行业标准归口管理范围》所确定的框架,特别是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标准化工作开展的经验和今后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实际需求,参考1999年底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制定《体系表》的主要建议,按照两种体系对旅游标准进行分类和编排,在此基础上构建旅游业标准体系的框架:

1.按照标准的一般划分,分成基础标准、设施标准、服务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5大类。

2.按照旅游业构成要素的划分,分成食、住、行、游、购、娱6大类,并且增加一大类综合类,共7类。

3.按照以上划分方法,对于已经出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已经批准立项正在起草的标准和考虑申请立项的标准在表中确立位置。

4.此表是开放式的,在框架确定后,可以根据需要及时修改和补充,并及时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

旅游业标准体系表

制表单位: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注:为已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制表时间:2000年11月

基础标准

设施标准

服务标准

产品标准

方法标准

旅游定点餐馆设施

旅游团队餐质量标准

-旅游饭店星级评定

-旅游公寓星级评定

-旅游度假设施与服务规范

饭店客用品质量与配备-旅游饭店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规范

-青年旅馆网络建设规范

内河游船星级评定

海上游轮星级评定

游览船星级评定

旅游汽车服务质量

旅游客车星级评定

旅游汽车公司资质等级评定

旅游船服务质量

旅游索道设施安全

滑雪场等级划分评定

导游服务质量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

旅行社资质等级评定

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规范

出境旅游服务质量规范

(包括边境旅游服务规范)

入境旅游服务质量规范

旅行社门市服务质量规范

旅游游览点讲解服务质量规范

专项旅游产品

生态旅游产品

农业旅游产品

工业旅游产品

修学旅游产品

特种旅游产品

分时度假操作规范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定点购物场所设施与服务标准

旅游商品质量标准

定点娱乐场所设施

游乐园安全服务质量

综合

旅行社组团运作规范 旅游标准化工作导则

旅游服务基础术语

旅游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旅游规划通则

旅游信息网站建设规范

旅游电子商务业务规范

旅游咨询中心设施与服务标准

旅游厕所设施规范

旅游安全管理规范

旅游服务质量认证体系

旅游者损害赔偿标准

旅游服务质量争议受理程序

旅游行业标准化工作导则

饭店职业英语标准

楼宇清洁卫生标准

景区环境质量标准

创优城市检查标准

2.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篇二

标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自从有了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就有了规范化、统一化需求,标准应运而生。从生产工具到制造工艺,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经济,从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的国际标准化,都体现着标准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

标准不同于学术论文和教科书,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从标准的制定目的到制定程序,从标准的制定原则到归口管理都有专门的途径,标准制定工作自成系统。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重复性事物的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化活动的特殊性和标准内容的限制性,决定了标准辅助文件的出现。标准的编制说明是标准起草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文件,是标准内容的延伸和补充,是充分理解标准技术内容的依据。

顾名思义,标准的编制说明是记录标准编制过程中需要分析论证和解释说明事项的文件。标准内容只应包括标准化对象的规范性技术要素、规范性一般要素、资料性概述要素和资料性补充要素等四类,不应包括解释性语句和多余的资料性信息。然而,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为求得标准涉及诸方面的认同,达成协议性意见,为了理解标准条款的正确含义和适用条件,也为了标准修订工作的连续性,需要记录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情况和信息、阐述论证或者解释说明,这些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只能写入编制说明。因此,每个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制定过程的每个阶段都应该同时编写相应的编制说明。

2 编制说明的重要性

2.1 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负责起草单位应按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起草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同时编写“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此项规定是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条文告知标准制定和管理人员编写标准的编制说明的必要性及其重要地位。

是否进入标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标准化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必经之路。标准表征了其覆盖对象在其适用范围内、编制时的最高级水准,代表着此时、此范围、该领域的社会资源,及时采用相关标准的最新版本,就是采用最新科技成果、利用社会资源,创最佳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产品标准中一项技术指标的变更往往关系着生产企业的生死存亡,一项工艺的变更,往往带来行业的革命。相反,将科研成果或技术专利的水平未经论证评估,列入标准,由于缺乏相应社会资源保证,无异于是企业、行业的灾难。

所以,编制说明中必须提供标准化对象的现有科技水平、标准化指标和行业水准,评估标准实施后带来的效益。

2.2 标准的唯一性保障

编制说明是标准的唯一性保障,或者说是标准的开创性保障。制定标准要求标准化对象技术成熟,科学合理,并且能够推广使用,最重要的要求是目前标准化对象还未制定标准。标准起草组经过国内外资料查找和其他途径调研,在编制说明中介绍和分析国内外情况,确保标准的唯一性,即填补空白。

2.3 标准制定过程的规范性保障

标准的制 定有特定 的程序和 过程 ,G B /T 16733-1997《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明确规定标准制定程序分为预立项(Preliminary stage, PWI)、立项阶段(Proposal stage, NP)、起草阶段(Preparatory stage, WD)、征求意见阶段(Committee stage, CD)、审查阶段(Voting stage, DS)、批准阶段(Approval stage,FDS)和出版阶段(Publication stage, GB,GB/T,GB/Z)7个阶段,并且,分别给出了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及时间节点。在编制说明中,通过分别记录标准制定的这些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过程,保证标准按正常的制定程序开展,确保标准制定过程的规范性。

违背工作程序或简化、弱化程序中的某个环节往往对标准质量产生莫大伤害。

2.4 标准的质量保障

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应在广泛调研、深入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都应有严谨的,科学、合理的论证,论证内容和资料性信息纳入标准的编制说明,是标准技术内容的佐证,也是标准技术内容的延伸和补充,保证了标准技术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是标准质量的保障。

技术指标太高、太低,参数定义不准,原理不通,公式量纲不对,单位制混乱或落后,试验方法失溯源性、可追溯性,测量不确定度和评判率评估,检验规则过简或过繁都无法实现方法编制的目的。

2.5 标准的贡献性保障

标准制定的目的是得到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规范性文件,最终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而终极目标是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标准的制定能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乃至人类生存做出多少贡献,是标准价值的体现。针对标准的技术内容,从预防事故和损害、把潜在灾难的影响最小化、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和贸易增长等角度阐述标准的预期经济效果,在技术转化为标准的同时,明确相关技术的贡献多少,确保标准化活动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由此可见,编制说明是标准制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文件。通过阅读标准的编制说明,可以熟悉标准化对象的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技术成熟度和标准化状况;明确标准制定过程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清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情况及其达到的水平等;了解标准发布实施后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3 编制说明的内容

1990年,国家技术监督局(现更名为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国家标准的编制说明一般包括以下10部分内容。

(1)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2)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

(3)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4)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5)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7)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8)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9)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10)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依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海洋标准化管理办法》针对标准的编制说明进行了修改和细化,增加了“制定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应写明国内外有关技术状况、标准的需求程度。)”,介绍标准化对象所在领域的国内外技术状况和标准需求分析,论述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确保标准质量。

4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过程中,往往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各有原因,有的问题出现是因为编写者对编制说明的内容设置不明确,不清楚某章写哪些内容,有的问题出现是因为对编制说明的不理解或者不重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

(1)标准负责起草和参加起草的单位交代不清。a)编制说明与标准“前言”中的表述不一致,“前言”中写明负责起草单位和几个参加起草单位,但是,编制说明中往往只写了负责起草单位;b)参加单位参与标准编写的责任不明;c)参加标准编制的人员不符合标准化法规定的代表性;d)同一单位以多个名称列入起草单位;e)有些不属标准编制工作的活动列入编制分工(如组织协调、资料收集、标准格式审查等)。

解决方法:首先,负责起草单位在收到标准立项通知后,应成立标准起草组,确定标准起草人员,并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保证人员固定不变;其次,负责编写标准编制说明的人应保持清晰的头脑,知道有几个单位、多少人参加标准起草工作;第三,标准起草人在写完编制说明后应与标准对照查看,检查编写是否有误。

(2)主要工作过程记录不完整或混乱不清。

示例: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主编单位组织编写组人员对标准编写各程序的每项内容,根据国内××装置实际生产能力和现有生产水平认真进行讨论和研究。

本标准的送审稿于2006年6月26日,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在天津召开的三项海洋行业标准送审稿专家审查会上获得通过。

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

(标准制定主要工作过程不完整)

解决方法:标准制定过程分为预立项、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和出版阶段7个阶段。标准起草人应明确标准制定过程的阶段划分,针对每个阶段需要做哪些工作应有清晰思路。标准制定的各个阶段分界点非常清楚,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相当明确,按照阶段及时记录,标准制定工作做到哪个阶段记录到哪个阶段,一步步写出来,简单明了,完整顺畅。

在编制说明中,通过分别记录标准制定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过程,提供可追溯、再现7个阶段的过程信息记录,推动标准按正常的制定程序逐步开展,是标准制定过程的规范性保障。

(3)“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一章文不对题。

示例:

本标准的编制原则为GB/T 1.1-2009。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适应范围、术语、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

(文不对题)

解决方法:首先,编写编制说明时,明确此章要求写两部分内容,一是标准编制原则,二是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切记:不是标准的主要内容);其次,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阐述要有理有据,经得起推敲和论证,做到科学、合理,自圆其说。修订标准时,此章需要增加新旧标准水平对比内容。

标准编制原则是指标准制定过程中基于什么理念和思路制定标准,制定的标准达到什么水平,是制定的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先进性的保障。

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是指标准制定过程中,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的选取和确定的依据的阐述,告知制定标准技术内容的原因,保证标准技术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是标准的质量保障。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论据包括:a)明确参数的定义,最好以物理方程定义;b)指标要证明确定依据,产品指标要介绍国内外科研、生产水平和相关主要生产厂的利害分析;环境指标要列出和需求调研分析和相关检测报告、方法指标要做测量不确定度评定;c)公式与方法要列出出处,应是标准、工具书和权威文献;d)要列出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的来源和表示依据(应来源自标准和权威机构文献,应保证试验验证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该判定评估)e)要列出新旧方法的差异和相关标准不同方法间的过渡关系;f)说明行业检测水平、列出行业习惯用非国际单位与我国法定行业单位间的换算关系;g)典型企事业单位依据本标准工作的效益。

(4)“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一章内容缺失、论述不充分,或者文不对题。

示例:

本标准规定了××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本标准的推广应用,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缺失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技术经济论证和预期经济效果的论述不充分)。

解决方法:此章是要求针对主要技术内容的试验(或验证)分析基础上,从预防事故和损害、把潜在灾难的影响最小化、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和贸易增长等角度阐述标准的预期经济效果自评估该标准发布实施后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标准的贡献性保障。

试验依据应以试验单位按GB/T 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规定,以第三方公正检测报告的形式提供。所有分析结论应指向验证报告,不得将分析方法说明的意见取代验证报告。

(5)“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一章内容缺失,或者表述简单。

解决方法:此章内容是在前期预研的基础上编写的,在标准立项前,应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考察标准化对象是否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等,斟酌标准化对象是否适合制定标准,分析制定标准的可行性和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每个标准都应分析论述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确保标准合法合理,是标准的合法性和唯一性保障。

(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一章缺失,或者不全面。

解决方法:征求意见阶段,有的专家提出的与标准内容相矛盾的意见,乃至颠覆性意见,属于重大分歧意见,应在此章详细阐述这些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标准起草组在处理专家意见时,应充分尊重专家意见,针对每一条有分歧或矛盾的意见和建议都应给出未采纳的合理解释。

重大分歧意见应经过第三方实验验证或调研分析评价进行技术仲裁,允许保留不同意见,并在编制说明中说明,作为标准实施情况和以后修订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7)编制说明一次完成,不再修改。

解决方法:标准起草组在制定标准时,应指定一个起草人负责编制说明的起草和修改,保证编制说明根据标准制定进度即时编写或修改相应内容。

5 结语

标准的编制说明是标准制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文件。从标准草案的起草到标准出版各个阶段都应有对应的编制说明。编制说明是标准技术内容的延伸和补充,是知其所以然的保障。

3.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篇三

关键词 热带作物 ;橡胶树 ;品种 ;审定规范

分类号 S794.1

Abstract The backgrounds and principles of compiling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andard NY/T 2667.1-2014-Registration Rules for Variety of Tropical Crops Part 1: Rubber Tree, were introduced in the present article. Also,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the major contents and their bases of this standard were explained. Especially, the bases of compiling approving requirements for high-yielding, cold tolerant, wind resistant, powdery mildew resistant, anthracnose resistant, and fast-growing rubber clones were explained in detail. This article could help us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implement NY/T 2667.1-2014.

Keywords tropical crop ; rubber tree ; variety ; registration rule

中国橡胶树选育种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共选育出50多个优良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特别是引进选育了RRI600、PR107、GT1等国外优良无性系,自主选育了热研7-33-97、热研918、云研77-2、云研77-4、大丰95等优良品种,使中国天然橡胶生产实现了良种化[1]。截止2013年,中国橡胶树新品种评定或审定的方式主要有3种:①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如文昌11(国审热作20000001)、热研917(国审热作20000005)、热研9188-79(国审热作2001001)、文昌217(国审热作2001002)等;②各植胶省(区)或全国组织有关专家到现场进行汇评,核对相关资料,评定品种的推广等级,然后进行推广,如热研7-33-97、热研918、海垦1等。这一方式在橡胶树选育种工作的前期应用较为广泛;③通过省、部及行业协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定或鉴定,如热垦525、热垦523等。中国植胶区位于热带北缘,属于非传统植胶区,植胶环境复杂,多种品种审定方式并行的模式虽然符合中国橡胶树新品种因地制宜、合理推广的实际,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可循,导致品种管理混乱,影响了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

为合理开发利用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促进新品种培育和良种推广应用,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11年成立了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组织全国热带作物新品种审定工作。今后,橡胶树新品种的审定工作将由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统一组织,因此,亟需制定一套科学、统一、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橡胶树品种审定规范,以指导和规范橡胶树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工作。按照《农业部关于下达2013年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资金的通知》(农财发[2013]91号)文件要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共同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NY/T 2667.1-2014《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第1部分:橡胶树》。 本标准已于2015年1月1日颁布实施,本文对其编制原则、适用范围、主要内容以及确定主要技术内容的论据进行详细说明,旨在帮助标准使用者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执行本标准。

1 标准的编制原则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2]给出的规则起草。

2 标准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橡胶树品种审定,主要内容包括品种审定要求、判定规则和审定程序。

3 确定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论据

3.1 关于审定要求的说明

本标准规定了橡胶树品种审定要求、判定规则和审定程序。其中,审定要求中目标性状要求包括以高产、抗寒、抗风、抗白粉病、抗炭疽病、速生为育种目标的品种等6项。而且,所规定的6项目标性状均列出了具体的量化标准,可操作性强。

3.1.1 以高产为育种目标的品种

NY/T 688-2003《橡胶树品种》[3]规定了橡胶树高产品种的技术指标,其中,推广(含扩大试种)级高产无性系品种的技术指标是:“产量超过对照15%”。课题组统计了不同历史阶段有代表性的9个主栽品种基本试验区(高级系比区)1~5割年的产量数据(表1),从表1可以看出,9个高产品种第1~5割年的平均年产量至少比对照增产13.72%(云研277-5),最高达到89.41%。今后,在以高产为目标的品种试验中,我们拟增加两个对照品种,即目前生产上主栽的高产品种:热研7-33-97(前5割年相对RRIM600增产87.57%)和云研77-4(前5割年相对GT 1增产48.26%),该两个品种产量水平已经很高,因此结合NY/T 688-2003中增产15%的设定,我们认为本标准以10%作为增产下限的界定是合适的,这也符合品种选育和大田生产的实际情况。

nlc202309020721

3.1.2 以抗寒为育种目标的品种

NY/T 688-2003《橡胶树品种》[3]对推广级抗寒高产品种抗寒性的技术指标仅规定为:“寒害级别小于对照”,未提及具体量化标准。经鉴定,IAN 873是一个抗寒性较好的品种,其抗寒力与抗寒性对照品种GT 1的比较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IAN 873寒害平均级比GT 1低13.79%~87.50%。在今后的品种比较试验中,抗寒性对照品种拟增加目前生产上主栽的抗寒品种云研77-4,而云研77-4的抗寒性比GT1有大幅提高(寒害平均级平均比GT1低76.14%~100.00%,见表3),因此,本标准规定“以抗寒为育种目标的品种”的性状要求为:“寒害平均级与对照品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降低≥10%”,这一指标对于选育抗寒性过硬的品种是合适的。

3.1.3 以抗风为育种目标的品种

NY/T 688-2003《橡胶树品种》[3]对推广级抗风高产品种抗风性的技术指标仅规定为:“风害断倒率小于对照,存树率大于等于对照”,未提及具体量化标准。目前,品种试验中抗风性对照品种一般为PR 107,经鉴定,热研7-20-59是一个抗风能力较强的品种,从表4可以看出,3个试验区合计,热研7-20-59的风害累计断倒率比对照品种PR 107低12.27%。因此,本标准规定“以抗风为育种目标的品种”的性状要求为:“风害累计断倒率与对照品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降低≥10%”。

我们分别调查了2005年“达维”(表5)和2011年“纳沙”(表6)两次台风后,海南儋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红城队橡胶树无性系高级系比试验区的风害情况。以“风害累计断倒率比对照品种低10%或以上”来衡量,从表5可以看出,19个“热试”品系中,仅有热试17符合这一标准;从表6可以看出,16个“热试”品系中,仅有热试11符合这一标准。由此说明本标准所规定的“以抗风为育种目标的品种”的性状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考虑到风害对植胶的严重影响,制定严格的抗风性状要求是必要的。

3.1.4 以抗白粉病为育种目标的品种

目前,以抗白粉病为目标的橡胶树选育种工作仍然非常薄弱。白粉病抗性鉴定的对照品种通常选择RRIC 52等,但是由于该品种产量等经济性状较差,生产上几乎没有种植,以往的品种试验中也很少布置,由此导致橡胶树品种抗病性数据缺乏与RRIC 52等抗白粉病品种的比较。NY/T 688-2003《橡胶树品种》[3]对推广级抗病高产品种抗病性技术指标的规定也仅为:“抗病性很好”,考虑到目前生产上抗病性品种相对匮乏,结合以往育种经验,并广泛征求个植胶区橡胶树育种、生产单位专家意见,本标准规定“以抗白粉病为目标的品种” 的性状要求为:“白粉病病情指数与对照品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降低≥10”。

3.1.5 以抗炭疽病为育种目标的品种

目前,抗炭疽病育种存在着与抗白粉病育种相同的问题,基于同样的考虑,本标准规定“以抗炭疽病为目标的品种” 的性状要求为:“炭疽病病情指数与对照品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降低≥10”。

3.1.6 以速生为育种目标的品种

NY/T 688—2003《橡胶树品种》[3]对胶木兼优品种生长性状的规定为:“开割前树围平均增长量≥8.0 cm/a,头5割年树围平均增长量≥2.5 cm/a”,仍然缺乏与对照品种相比较的量化指标。我们分别统计了热垦525、IAN 873、热研7-18-55、热研7-20-59、热垦628等速生品种非生产期(表7)和开割后(表8)的平均茎围年增粗。从表7可以看出,5个速生品种非生产期平均茎围年增粗比对照高10.51%~23.46%;从表8可以看出,4个速生品种开割后平均茎围年增粗比对照高20.38%~67.52%。开割后平均茎围年增粗的变异范围远大于非生产期平均茎围年增粗,可能与各试验点割胶制度、胶工割胶技术水平差异较大有关。综合考虑,本标准规定“以速生为育种目标的品种”的性状要求为:“平均茎围年增粗与对照品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高≥10%”。

3.2 关于判定规则的说明

与NY/T 688-2003《橡胶树品种》[3]等以往的规定不同,本标准不再针对综合性状的判定进行单独规定,而是要求申请品种首先满足本标准3.1的全部基本条件,同时若满足本标准3.2中的任意一项或以上,即判定为符合品种审定要求。

3.3 关于附录的说明

本标准包括2个规范性附录,即附录A:橡胶树品种审定现场鉴评观测项目与方法,以及附录B:橡胶树品种审定现场鉴评记录表。现场鉴评是品种审定的重要程序,也是申请品种初审和终审的重要基础,因此,本标准以附录的形式,规定了现场鉴评的观测项目、观测方法以及数据记录表格式,以利于其规范化操作。由于橡胶树为多年生林木,考虑到现场鉴评的即时性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观测项目限于申请品种的主要植物学特征,以及生长量(茎围)、丰产性(平均株次胶乳、平均株次产干胶等)等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见本标准附录A、表A.1)。

4 结语

本标准是在广泛调研、吸收以往实践经验,整理分析国内橡胶树育种数据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充分考虑了中国橡胶树新品种选育的实际情况,可以满足当前橡胶树品种审定的迫切需求。优良品种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是增产增效的内因。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以来,作物品种管理工作日益加强,新品种推广步伐明显加快,预期本标准实施后,可以结束我国长期以来橡胶树品种审定无统一、规范标准可循的历史,使审定依据科学化、审定程序标准化,提升审定品种的权威性,提高生产单位应用新品种的积极性,加速新品种推广进程,从而促进我国天然橡胶种植品种结构的优化调整,增加胶农收入。

参考文献

[1] 黄华孙. 中国橡胶树育种五十年[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nlc202309020721

[2]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S].

[3] NY/T 688-2003,橡胶树品种[S].

[4] 黄华孙,张伟算,李维国,等. 橡胶树优良品种热研8-333的选育[J]. 热带作物学报,2000,21(3):1-4.

[5] 黄华孙,梁茂寰,吴云通,等. 中规模推广级橡胶树优良品种热研7-33-97的选育[J]. 热带作物学报,1994,15(2):1-6.

[6] 李维国,高新生,张伟算,等. 橡胶树优良品种热研8-79的选育[J].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0):1 389-1 393.

[7] 杨立青. 橡胶新品种云研77-2、云研77-4选出与早期研究[J]. 云南热作科技,2002,25(1):1-4.

[8] 黄华孙,方家林,卓书蝉,等. 橡胶树优良品种热研7-20-59的选育[J]. 热带作物学报,2000,21(2):1-6.

[9] 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橡胶栽培研究所. 橡胶优良品种热研88-13的选育[J]. 热带作物学报,1990,11(2):9-15.

[10] 刘作基,马 伟,谭振强,等. 橡胶树大规模推广级无性系大丰95的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1996,17(2):19-24.

[11] 遗传育种研究室. 大规模推广级品种云研277-5选育研究[J]. 云南热作科技,1996,19(3):8-12.

[12] 庞廷祥,郭森元,谢善昌,等. 橡胶无性系IAN 873引种与利用的研究[J]. 热带作物研究,1991,(4):4-10.

[13] 高新生,李维国,黄华孙,等. 橡胶树胶木兼优无性系寒害适应性调研初报[J].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5-10.

[14] 吴春太,黄华孙,高新生,等. 21个橡胶树无性系抗风性比较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12,32(3):257-262.

[15] 谢贵水,蒋菊生,林位夫,等. 橡胶树中规模推广级无性系热研7-18-55试种总结[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2,8(2):1-7.

[16] 李维国,高新生,张伟算,等. 橡胶树胶木兼优品种热垦525适应性试种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0):1793-179.

[17] 窦美安,郭森元,叶应福. 中规模推广级橡胶树抗寒高产品种IAN 873的引种利用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02,23(3):21-26.

4.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篇四

一、预算总原则

2012年财政预算总的原则是:依法预算、不出赤字的原则,增收节支、量入为出的原则,确保稳定、促进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共享成果的原则,科学分配、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实际、参照其他县区的原则。

二、收入预算

收入预算以国库股为主,非税收入管理局、产权股配合。

三、支出预算

(一)人员经费

1、基本工资:按人事部门审批的工资和实有人数计算(以2011年9月底人数为准);

2、津补贴及工资性福利补助: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津补贴按人事局审批的标准安排;教育部门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按人事部门审批的标准进行安排,非义务教育及事业单位工资性福利补助按每人每年10500元标准安排。

3、津贴:特殊岗位津贴按人事部门批准的标准计算;

4、职工福利费:按在职人数计算,每人每年30元;

5、工会经费:按在职人数计算,每人每年40元;

6、抚养经费按实际数计算。

7、住房公积金按工资总额的5%计算。

(二)公用经费

1、公务费:县直单位每人每年按1200元计算(处级领导按每人每年5000元计算),公检法公用经费按上级要求人平2.5万元安排,司法局机关人平按1.8万元安排,司法所人员按人平1万元;城管执法局公用经费参照县司法局进行安排;乡镇场公用经费按2011年的标准安排。

2、四大家县级领导小车及接待经费按2011年标准进行安排,实行包干使用。

3、白牙市镇六个社区按每个每年7万元计算,芦洪市应阳社区按每年7万元计算。

4、村级运转经费按村平4万元安排(含离任村干补助)。

5、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经费按县里文件规定进行计算。

(三)业务经费

继续按照2011年标准进行安排。

(四)专项经费

按照上级、县委、县政府有关要求及2011年标准进行安排,其中县委、县政府已经做出决定的按决定执行;上级政府及财政部门有文件规定的,结合我县实际财力情况予以综合考虑;一次性的或已完工的项目,按照零基预算的原则,今年不再安排专项经费。

四、说明

1、各预算单位必须在2011年11月10日前将本单位2012年部门预算草案报行政政法、教科文股室审核。

2、2012年部门预算表格、填报说明及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有关情况说明请到财政局行政政法、教科文股邮箱下载,邮箱地址:,密码4212394。

5.总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篇五

总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依据为:

1、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及其他有关要求;

2、本工程的自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条件;

3、工程的结构和施工特点;

4、施工及人力资源条件。

二、编制原则:

1、进度计划须符合合同工期要求;

2、工程进度计划必须符合实际并能指导施工;

3、反映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法,充分体现人力设备和材料等资源投入情况;

4、预料可能发生的施工障碍和变化;

5、对重点控制性工程有详细的安排;

6、贯彻合同条件及技术规范的其他要求。

三、项目总体情况

灌新路(灌口中路—环湾大道)工程B标段主线桩号K1+220~K3+028.809,全长1.809Km。工程拟总造价19319万元。根据合同文件的合同工期要求,以2016年年底通车任务划分,施工组织计划划分为两个工区: I工区:k1+220-k2+160和C匝道、D匝道;II

工区k2+160-k3+028.809和E匝道、G匝道。II工区2016年12月20日建成通车,I工区2017年11月20日建成通车。

工程施工项目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U型槽、人行地道及涵洞、雨污水工程、照明及电气工程、绿化工程等,全部为新建工程。所以,本工程拟投入足够的施工设备和人员,采用平行作业施工法进行施工。但各分项工程基于不同的季节和时间,侧重点有所不同,本工程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施工前期阶段。主要是进行施工准备工作,进行人员、机械组织、进场、施工驻地建设、施工道路的修建或改造,开挖临时排水等临时工程等,计划实施时间为15天,即2016年06月1日至2016年06月15日。

第二阶段路基、路面、桥梁、U型槽、人行地道及涵洞、雨污水、照明及电气、绿化等工程的实质性施工:

1、路基土石方施工;

2、U型槽、人行地道及涵洞工程的施工;

3、桥梁工程的施工;路基土方、U型槽及桥梁工程同步进行,其中以结构物施工优先,为路基土方施工尽快打开局面。路基应尽早尽快施工,以便为后续的市政管线、路面工程及附属施工创造条件。计划实施时间为2016年06月15日至2017年9月20日,其中I工区2016年9月10日前完成。

第三阶段施工的收尾期,其它清理清扫等收尾工程。计划实施时间为:I工区2016年12月1至2016年12月20日,II工区2017年9月1至2017年10月20日(预留1个月的交工验收和整改时间)。

四、进度计划总体安排

本项目合同工期要求不超过540日历天:II工区必须2016年12月20 日通车,I工区必须在2017年11月20日前完成。时间短,任务重,而市政管线多,工序多,紧前紧后工作关系明显,大部分路段为挖方区,工程量大,因此土石方+现浇雨水箱涵+高压电力隧道施工的快慢是能否按合同工期要求完成的关键,同时也决定了本标段的完工时间。因此,对于本项目土石方的施工应建立紧抓紧赶概念,进行重点控制。为确保整个项目能如期完工,对关键线路主要工程施工制定如下节点工期:

1、施工便道等现场准备工作时间为2016年6月1日至6月15日,共计15天;

2、K2+480-k3+028.8路基填方段的软基换填和填方开始工作时间为2016年6月18日,完工日期为2016年10月18日,持续时间为120天。

3、K2+160-k1+505段路基挖方段(含E、G匝道)挖方开始工作时间为2016年6月25日,完工日期为2016年9月25日,持续时间为120天。

4、K2+831钢筋砼圆管涵开始工作时间为2016年6月20日,完工日期为2016年7月30日,持续时间为40天。

5、k2+846.072北引水渠框架桥开始工作时间2016年10月30日,完成日期为2016年12月20日。

6、K2+780-k2+960U型槽+k2+740-k2+780挡土墙开始工作时间为

2016年6月10日,完工日期为2016年11月10日,持续时间为150天。

7、K2+160-k3+028.8左侧雨水钢筋砼箱涵开始工作时间为2016年8月20日,完工日期为2016年11月15日,持续时间为85天。

8、K2+160-k3+028.8右侧雨水钢筋砼箱涵开始工作时间为2016年8月10日,完工日期为2016年11月10日,持续时间为90天。

9、K2+160-k3+010右侧高压电力隧道开始工作时间为2016年7月10日,完工日期为2016年11月10日,持续时间为120天。

10、k2+160-k3+028.8雨水污水管道安装开始工作时间为2016年8月10日,完工日期为2016年11月10日,持续时间为90天。

11、k2+160-k3+028.8路面工程、路灯工程、排水和防护工程、交通工程、海绵城市(LID)工程等开始工作时间为2016年11月10日,完工日期为2016年12月20日,持续时间为40天。

五、主要工程形象进度:

1、路基工程2169万元

2、路面工程3063万元

3、C、D匝道桥及人行天桥1850万元

4、贞岱跨线桥及贞岱村大桥拆除215万元

5、马銮湾隧道U型槽及北区引水渠框架桥2628万元

6、雨水工程2319万元

7、污水工程99万元

8、地下通道及其他小结构项目423万元

9、交通工程258万元

10、路灯工程456万元

11、绿化工程578万元

12、海绵城市(LID)工程281万元

13、缆线沟土建1621万元

14、高压电力隧道土建2787万元

15、管线保护63万元

16、施工组织及临时工程269万元

五、年底通车的主要形象进度

1、马銮湾隧道U型槽及北区引水渠框架桥2628万元

2、高压电力隧道K2+160~K3+028段1500万元

3、雨水工程1000万元

4、贞岱村跨线桥215万元

5、地下通道及小结构项目350万元

6、污水工程40万元

7、管线保护63万元

8、路基工程1569万元

9、C、D匝道桥及人行跳桥:500万元

10、路面工程1020万元

11、施工组织及临时工程269万元

12、交通工程50万元

13、路灯工程50万元

14、海绵城市50万元

六、年底通车主要关键节点因素

1、马銮湾U型槽

U型槽全长180m,中间有北区引水渠的保护措施,主要工程量有抗浮桩施工、基坑开挖及防护、U型槽主体结构物、调平层。

2、高压电力隧道

(1)高压电力隧道为自然放坡,其路床以上边坡作为路基永久性,所处边坡位置均未征地;

(2)K2+160~K2+505段高压电力隧道位置在主车道上,基坑开挖深度6~7m;

(3)通车段高压电力隧道开挖土方和路基土方总方量有20万方,基坑土方开挖速度较为缓慢。

3、E、G匝道

(1)E、G匝道上各有一个地下通道,所处位置工程场平土方段,土方工程量极大;

(2)现目前匝道已征地,但仍因地上物原因未交付使用;

4、贞岱村跨线桥

贞岱村跨线桥桥梁在原来已施工完成原贞岱村跨线桥进行顶升平移,平移长度为10.5m,主要控制节点在于原桥梁箱梁的试验检测,确保为合格产品。

针对上述的关键节点部位,编制以周为单位的详细计划。

七、施工工期:

附件:2011年二期工程()进度计划横道图

八、雨期、热期、台风期施工措施

(一)、雨期施工措施

在雨期考虑不受气候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单项工程进行施工,安排如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等工作,同时做好洪水期间的防洪抢险工作,防止施工材料遭受损失和工程遭受破坏。

在施工场地的周围(包括桥的两侧)设置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淹没场地;在临时设施建设时,钢材、水泥库房地坪应比周围地面高出50cm,防止雨水浸没。

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安排专人搜集气象信息,并根据天气状况适当调整施工安排,将混凝土浇筑作业尽量安排在非雨天进行;浇筑过程中若遇大雨,则对新浇混凝土面进行覆盖,避免影响外观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1)临时性排水措施设计

在每项开挖工程开始前,尽可能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的布置,规划好开挖区域内外的临时性排水措施,并在报送的施工措施计划中详细说明临时性排水措施的内容,提交相应的图纸和资料。

(2)提前做好排水设施

为保护开挖边坡免受雨水冲刷,在边坡开挖前,按施工图纸要求开挖并完成边坡上部永久性山坡截水沟的施工。对其上部末设置永久性截水沟的边坡面,加设临时性截水沟,并经监理人批准后,在边

坡开挖前予以实施。

(3)及时排除地面积水

在路基开挖过程中,做好临时性地面排水设施,按要求保持必要的地面排水坡度、设置临时坑槽、使用机械排除积水以及开挖排水沟排走雨水和地面积水等。

(4)保护永久建筑物和永久边坡免受冲刷

采取的临时排水措施,注意保护已开挖的永久边坡面及附近建筑物及其基础免受冲刷和侵蚀破坏。

(5)平凹地区开挖的排水

在平地或凹地进行开挖作业时,在开挖区周围设置挡水堤和开挖周边排水沟以及采取集水坑抽水的措施,阻止场外水流进入场地,并有效排除积水。

(6)设置集水坑(槽)排水

对可能影响施工及危害永久建筑物安全的渗漏水、地下水,将就近开挖集水坑和排水沟槽,并设置足够的排水设备,将水排至不回流到原处的适当地点。不允许将施工水池设置在开挖边坡上部,以防由于渗漏水引起边坡的滑动或坍塌。

(7)降低地下水位的排水措施

①对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明渠需要在旱地进行开挖时,可根据明渠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②采用挖掘机、铲运机、推土机等机械进行明渠开挖时,应保证地下水位降低至最低开挖面0.5m以下。

(二)、热期施工措施

为减少热期高温对混凝土施工和混凝土性能的不利影响,在混凝土制备、浇捣、养护等各个工序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提高作业区湿度。

1、混凝土浇筑前的拌和物温度不应超过32℃。

2、混凝土拌和物温度超过32℃时,采取以下降温措施: ①对拌和用水安装冷却装置,使水保持冷却低温状态。②水泥、黄砂、碎石应遮荫防晒;对砂、石材料喷淋冷却水以降低温度。

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掺加适量的缓凝剂,并考虑热期施工坍落损失。

④拌和站、料斗、储水池、皮带输送机加装遮荫设施。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尽量缩短时间,混凝土搅拌车运输途中应缓慢搅拌。

⑥混凝土浇筑时间选在傍晚或夜间进行,以避开一天最高温时间。

⑦准备工作充分,使拌和物从拌和到入仓时间及浇筑时间尽量缩短。

⑧浇筑现场采用遮荫措施,以降低模板、钢筋的温度,改善工作条件。

3、加强混凝土养护

①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应立即覆盖清洁的塑料膜,混凝土初

凝后撤去塑料膜,用浸湿的毡毯覆盖。保持潮湿养护最少7天。

②设专人负责晒水养护,宜用自动喷水装置或喷雾器进行不间断养护,不得形成干湿循环。

(三)、台风期施工措施

本工程位于福建南部沿海地区,台风影响时有发生。本合同段将采取以下防台风措施:

1、与当地气象部门取得联系,随时掌握台风预报情况,了解台风风级、风速,所处的位置及达到当地的时间,根据防台预案布置预防措施。

2、台风即将到来时,所有工作平台上的钻机等设备提钻后停止作业,并临时加固;支架等临时结构应进行加固或拆除处理,停止浇筑施工。

3、台风即将到来时,所有施工人员要撤离施工现场,严禁在高耸构筑物和施工机械附近停留,以免倒塌伤人。

4、对拌和楼、水泥筒仓、门吊、房屋等设施,硬化场地时即预埋锚固孔,台风即将到来前拉好缆绳。

5、对临时房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筑,防止因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制定防台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九、确保工期措施、廉政建设

1、施工动员

进场后立即进行总动员,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本工程的建

设中去,并将本工程的建设意义及其重要性、紧迫性宣传贯穿到每个参建职员,组成上下一条心的团队。

2、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并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工作效率。

3、加强计划管理

根据工程特点、工艺关系、组织关系、搭接关系和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资源配置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总进度计划、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及网络进度计划。采用网络技术,进行计划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跟踪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特别关键线路和节点工程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偏差以确保合同工期的实现。

4、加强技术管理

1)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复核工作,避免由于图纸原因导致返工。2)做好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工作。3)优化施工工艺,采用合理的先进技术,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5、加强质量管理

1)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编制质量计划。

2)提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交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2)加强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认真落实“三检”制度。

6、加强安全管理

1)做好重点危险源的调查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工作。

2)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和交底工作。

3)做好特种设备和大型临时设备的安全管理。4)加强危险工作的安全管理。

7、加强资金管理

6.投资概算书编制说明 篇六

一、工程概况

东源县2012 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计划在东源县涧头镇和骆湖镇实施,设计灌溉面积共12000 亩,其中涧头镇洋潭村9000 亩,骆湖镇赤凹村3000 亩。工程技术模式为“经济作物(柠檬)微灌(地下埋管滴灌)工程”,其主要建设内容有(按每条田1 套计,共8 个条田):新建抽水泵房8 座、沉砂池(150 m³)8 个、排水井64 座、阀门井8 座、排水井64 座、滴灌系统8 套及其他配套附属建设内容。

工程总投资共2060.32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343.33 万元,设备购置费1498.22 万元,独立费用176.52 万元。

二、基本依据

本概算编制参照广东省水利厅粤水基【2006】2号文发布的《广东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以下简称《省规》)。注:(根据粤水价[1999]4 号文价差预备费按零计算)

三、定额依据

建筑工程:采用广东省水利厅粤水基【2006】2号文发布的《广东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设备安装工程:采用广东省水利厅粤水基[2006]2号文发布的《广东省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及《广东省市政工程综合定额(2006)》。

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采用广东省水利厅粤水基【2006】2号文发布的《广东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四、费率

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企业利润、税金参照《省编规》规定的费率计算。

1.其他直接费

其他直接费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建筑工程费率为2%;安装工程费率为2.7%.2.现场经费:

建筑工程现场经费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

建筑工程费率:土方开挖工程3%;石方开挖工程4%;土石方填筑工程4%;混凝a

土工程6%(钢筋制安2%);模板工程6%;钻孔灌浆及锚固工程5%;其他工程5%。

3.间接费:

建筑工程现场经费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

建筑工程费率:土方开挖工程3%;石方开挖工程4%;土石方填筑工程4%

混凝土工程6%(钢筋制安3%);模板工程4%;钻孔灌浆及锚固工程5%;其他工程4%。

4.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的7%计算。

5.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及主要材料补差之和的3.28%计算。

五、基础单价及计算依据

1.人工工资

根据(粤发农经函[2011]544号)关于〈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人工预算单价调整的通知,六类工资区标准计算。人工预算单价调整为38.54元/工日。

2.材料价格

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按河源市2012年第3季度建筑、装饰材料信息参考价及该工地价的综合单价。次要材料按广东省水利厅文件粤水建管[2012]42号文进行计算。

PVC管、PE管等管道设备按《PVC-U环保卫生引用水管报价书(2011/08)》及《PE环保健康引用水管报价书(2012/02)》取价。

钢筋、水泥、块石、碎石、砂在乡镇附近采用。

3.风、水、电单价

按施工组织设计及参照《省编规》规定计算。电0.82元/度(咨询当地价),风0.15元/m3,水0.55元/m3。

六、独立费用

1.项目建设管理费:

工程管理经常费分别按第一至第四部分建筑安装工程费的2.74%计算。

2.工程建设监理费:

按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下称《监理收费标准》)进行计算:

监理费=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高程调

整系数

(1)工程建设监理费收费基价:计费额费为1841.55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为343.33 万元,设备购置费为1498.22 万元。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价按《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价表》(附表二)确定,计费额处于两个数值区间的,用内插法确定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价。

(2)专业调整系数:专业调整系数在《施工监理服务收费专业调整系数表》(附表

三)中查,本工程专业调整系数取0.9。

(3)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根据《监理收费标准》,本工程的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为0.85。

(4)高程调整系数:本工程的高程在海拔高程2001m以下,根据《监理收费标准》,本工程的高程调整系数为1。

基价=30.1+(1841.55-1000)*(78.1-30.1)/(3000-1000)=50.3万元

(5)监理费:50.3×0.9×0.85×1=38.48 万元

3.工程勘察费:

本工程勘察收费标准依据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 号文《工程勘察收费标准》进行计算收取。

工程勘察收费按下列公式计算

1.工程勘察收费=工程勘察收费基准价×(1±浮动幅度值)

2.工程勘察收费基准价=基本勘察收费+其他勘察收费

3.基本勘察收费=工程勘察收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附加调整系数

工程勘察收费计费额为概算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和联合试运转费之和。

建筑安装工程费=1841.55万元,查工程设计收费基价表内插为66.15万元。

专业调整系数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专业调整系数表》中查找为0.3 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在相应章节的《工程复杂程度表》中查找确定工程复杂程度为1.0

根据10.3-3 查找到本工程的附加调整系数为:1.2

作业准备系数:25%(根据10.1.6规定,取值范围15%~25%)

根据释译有关说明,将前式公式综合为:

4.工程勘察收费=工程勘察设计收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附加调整系数×(1+勘察作业准备费系数)×阶段比例×(1±浮动幅度值)

=66.15×0.3×1.0×1.2×(1-25%)=17.86 万元

4.设计费:

勘测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发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进行计算。

设计收费=工程设计收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附加调整系数

(1)专业调整系数:本工程属于水库工程,根据《设计收费标准》的附表二《工程设计收费专业调整系数表》可知,专业调整系数为0.8。

(2)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根据《设计收费标准》的第五章可知,本工程复杂程度为Ⅲ级,复杂调整系数为1.0。

(3)附加调整系数:本工程附加调整系数0.9。

(4)工程设计收费基价:计费额费为1841.55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为343.33 万元,设备购置费为1498.22 万元。根据《设计收费标准》的附表一《工程设计收费基价表》,采用内差法计算工程收费基价:

基价=38.8+(1841.55-1000)×(103.8-38.8)/(3000-1000)=66.15 万元

(5)设计费:66.15×0.8×1×0.9=47.63万元。

5.工程保险费:

按第一至第四部分建筑安装工程费的0.45%计算。

6.招标业务费:

招标业务费按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文的规定计算。

(按粤水建管[2009]462号文的规定,增列第三方强制性检测费用,按建安工作量的0.3%计算)。

招标业务费:

1+(500-100)*0.007+(1000-500)*0.0055+(1841.55-1000)*0.0035=9.5万元。

七、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按第一至第五部分之和的5%计算。

目录

7.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篇七

1.1 立项背景

建材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与建材行业的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管理体制的变革是相适应的, 经历了起步阶段、形成阶段、停滞阶段和恢复阶段。2005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工业建设领域标准规范工作的批示精神, 结合我国工业建设领域标准规范工作发展的需要, 原建设部发布了《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从此, 工业领域的工程建设标准得以恢复性地制订与修订, 建材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的编制工作也在建设部的支持下得以迅速发展, 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截止到2011年, 建材行业立项的国家标准有22项, 行业标准5项, 涵盖了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墙体材料、石材等专业的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维护等各个领域。

烧结砖瓦是我国目前墙体屋面材料的主要品种, 它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广泛应用于城乡建设和人民安居工程。砖瓦工业是建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量大面广, 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2010年, 我国砖瓦生产企业有近7万家, 年产总量约10 000亿多块 (折普通砖) 。

传统的“秦砖汉瓦”历史悠久, 以黏土为原料, 生产工艺简单, 生产规模小。随着国家禁黏政策的推进, 传统的制砖工艺已不再适用, 砖瓦工业开发了以工业、农业废渣、建筑垃圾、淤泥等废弃物为原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新工艺、新技术。

目前我国砖瓦工业生产呈现两极化趋势, 新兴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生产新型墙体材料,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 管理先进。近年来以煤矸石、粉煤灰等为原料的烧结砖生产线已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相反占全国产量绝大部分的小型企业, 还处在落后状态, 干燥烧成以自然干燥、轮窑焙烧为主, 能耗大, 生产环境恶劣。截止2010年, 全国砖瓦企业中生产规模在6 000万块/年以上的占1%, 5 000万块/年~6 000万块/年的占3%, 3 000万块/年~5 000万块/年的占30%, 1 000万块/年~3 000万块/年的占21%, 而1 000万块/年以下的小型企业占到45%。

顺应国家节能降耗的基本国策, 砖瓦工业需要大力推广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近年来砖瓦企业总体发展趋势是年产6 000万块以上的中大型新型企业在逐年增加, 年产3 000万以下的小企业呈下降趋势。大规模、高水平的新型墙材生产线迫切要求墙材建设市场的标准化, 同时, 投资规模与投资主体随之发生变化, 对砖瓦工厂设计的标准化提出了要求。作为一个传统的基础行业, 烧结砖瓦行业急需出台一套具有约束、指导意义的标准规范, 以统一砖瓦工厂的设计技术要求, 提高建设项目的设计质量和水平, 推动节能减排和相关技术的进步。

另一方面, 随着建设市场标准化的全面推进, 相关的专业领域的工程建设标准逐步完善, 使制定砖瓦工业的标准规范有了依据。

因此, 为了在烧结砖瓦工厂的设计过程中, 促进行业建设的规范化、有序化, 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落实国家的政策法规, 提高设计水平, 规范设计内容, 重点控制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安全卫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 2009年末,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达的《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2009]88号) 的要求, 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标准定额总站组织, 正式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提出立项申请, 由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烧结砖瓦工厂设计规范》。

1.2 编制过程

自2009年末, “规范”编制经过了工作大纲、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各阶段的工作, 先后三次广泛邀请建设部各领域资深专家和砖瓦行业内知名专家及企业代表参与对工作大纲、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的审核, 并发布于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广泛征求意见, 先后征集意见100余条, 按照征集的意见和建议, 编制组对规范逐条完善, 最终形成报批稿, 现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烧结砖瓦工厂设计规范》 (GB 50701-2011) 将于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2“规范”编制的基本原则

工程建设标准是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 各类工程建设活动中需要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和准则, 它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环境和公众利益为核心, 以获得最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最佳效率为目的, 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技术工作。它也是政府运用技术手段规范建筑市场, 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

《烧结砖瓦工厂设计规范》编制中立足于行业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产品、原料、地域、气候条件等因素, 力求全面体现各因素对设计的影响, 同时放眼国际市场, 积极推荐和鼓励国内外科学实用的先进技术, 并充分体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安全的生产理念。“规范”编制所遵循的原则是:

(1) 适应国家的相关政策, 有利于推进砖瓦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的进程, 指导行业发展, 促进行业建设的规范化、有序化。

(2) 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 促进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和采用, 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3) 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贯彻国家有关节能降耗、安全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针政策, 使行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4) 力求语言严谨明了, 具有专业性和精准性, 使《规范》具有实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3“规范”主要内容

3.1 适用范围

《烧结砖瓦工厂设计规范》 (GB 50701-2011) 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采用烧结工艺生产各类墙体、屋面、道路材料的生产线的工程设计。

3.2 主要内容

《烧结砖瓦工厂设计规范》 (GB 50701-2011) 包含条文和条文说明两部分, 共分16章和9个附录, 较全面地涵盖了烧结砖瓦工厂设计的内容。其中强制性条文6条。

《烧结砖瓦工厂设计规范》 (GB 50701-2011) 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 包括编制本“规范”的目的, “规范”的适用范围, 以及烧结砖瓦工厂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1.0.5“设计烧结砖瓦工厂严禁采用国家政策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 严禁生产国家政策明令淘汰的产品。”为强制性条文, 强调为推动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促进行业技术装备的进步, 新建、扩建和改造的烧结砖瓦工厂应选用可靠、成熟、先进的技术装备, 严禁选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列出的淘汰类的落后工艺装备,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列出的淘汰类产品不得作为设计产品。

术语, 对砖瓦工业生产中的常用术语进行了定义, 用以明确规范中出现的术语含义。

设计规模及依据, 对烧结砖瓦工厂设计中产品方案与设计规模的确定原则作出了规定, 列举了设计应依据的基础资料。

厂址选择与总体规划, 在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的基础上, 对烧结砖瓦工厂的厂址选择和总体规划原则作出了规定。

总图运输, 对厂区总图、运输的设计作出了规定, 包括总平面布置、交通运输、竖向设计、土 (石) 方工程、雨水排除、防洪工程、厂区管线综合布置, 以及绿化工程等, 其中5.2.1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面积不得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为强制性条文, 是依据国土资源部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8]24号) 中的规定“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并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制定的, 旨在提高厂区生产用地的有效利用率。

原料, 原料是保证生产正常的基础, 烧结砖瓦工厂原料品种繁多、分布广泛且地域性强、品质波动大, 为此规定了原料与生产线设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处理原则, 强调资源综合利用原则, 其中6.1.5“烧结砖瓦工厂严禁占用和利用农用地取土生产烧结砖瓦。”为强制性条文, 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有关规定制定的。

燃料, 规定了烧结砖瓦工厂燃料选用与设计原则, 强调采用内燃烧砖技术。其中7.3.2第6款“严禁将污油排入下水道。”为强制性条文, 这是根据劳动安全卫生的要求制定的, 污油排入下水道, 不但会污染环境, 还会使下水道充满油气, 一旦遇到火花或明火就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生产工艺, 对烧结砖瓦工厂的工艺设计、方案确定、设备选型的原则以及各工序设计做出了规定。

供配电, 对厂区供配电系统、配电线路、车间配电、照明、电气系统接地、生产过程自动化以及通信系统的设计做出了规定。

建筑结构, 在现行的建筑工程类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烧结砖瓦工厂的各类建筑的设计进行了规定, 其中10.5.2第1款“框架填充墙严禁使用实心黏土砖;”强制性条文, 是根据建筑节能的政策制定的, 非承重的框架填充墙应采用新型墙体材料砌筑, 新型墙体材料具有一定的孔洞率, 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优于传统的实心砖, 有利于减少建筑能耗。

给水与排水, 对厂区给水、排水以及消防用水的设计做出了规定。

采暖、通风与除尘, 对厂房采暖、通风、除尘的设计做出了规定。

其他生产设施, 对其他生产设施如实验室、机电设备维修、地磅、压缩空气站、工艺计量设施等做出了规定。

节能, 对烧结砖瓦工厂的能耗指标及节能、节电设计做出了规定, 其中14.3.1“烧结砖瓦工厂焙烧窑炉必须设置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为强制性条文, 是根据生产节能的政策制定的。焙烧窑炉余热利用是烧结砖瓦工厂节能设计的重点之一, 利用焙烧窑炉的余热干燥湿坯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艺, 目前被广泛用于各种烧结砖生产线中。

环境保护, 对生产线的气体排放污染、废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做出了规定。

职业安全卫生, 在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的基础上对烧结砖瓦工厂的防火防爆、防机械伤害、防雷保护、防尘防毒、防暑降温等的设计原则做出了规定。

4“规范”引用标准

《烧结砖瓦工厂设计规范》 (GB 50701-2011) 是首个砖瓦设计国家标准, 有些内容已在相关标准中有所涉及和规定, 编制中引用现行国家标准56项, 涉及总平面设计、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自动化、节能、环保、安全等专业领域。由于烧结砖瓦产品品种多、原料品种多且品质波动大, 工艺设计要适应原料品质和产品性能。“规范”以目前常用的资源类和国家节能环保政策鼓励的工业废渣类如页岩、煤矸石、粉煤灰等原料为重点, 其他如淤泥等原料的生产线目前尚少, 本“规范”中对其工艺设计虽然没有涉及, 但可以参照相关条款的原则要求进行设计。

《烧结砖瓦工厂设计规范》 (GB 50701-2011) 中没有包括烧结墙板类产品的有关内容。随着这些产品的不断发展与成熟, 我们将进一步总结产品技术资料, 在以后的修订时予以补充。

5 结束语

《烧结砖瓦工厂设计规范》 (GB 50701-2011) 的内容力求体现先进性、适用性和前瞻性, 充分考虑了我国烧结砖瓦工厂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 体现了“规范”来自于工程实践、为工程实践服务、推动工程建设高水平发展的宗旨。随着我国建设工程日益法制化和国际化, 本“规范”的实施对烧结砖瓦工厂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是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技术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 对我国烧结砖瓦工厂设计、促进技术进步和标准化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8.海绵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初探 篇八

关键词:海绵城市;规划体系;编制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90-2

1 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2]。

2 国内海绵城市规划编制动态

根据2014年国家出台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各个试点城市也先后出台了各地方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对相关规划进行修编,增补、细化海绵城市相关规划内容,同时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以南宁市为例,目前正在编制的规划有《南宁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海绵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低影响开发设施运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蓝线管理办法以及相关专项规划修编。各试点城市具体编制动态如表2-1所示。

3 各层次海绵城市规划体系编制的主要内容

海绵城市建设强调多主体、多专业协调,需统筹协调规划、排水、道路、园林、交通等多个城市建设责任主体,注重城市开发建设的各个环节。需要结合当地水文、气象、土地、土壤、水系等条件,统筹考虑建筑、景观、道路、水系等功能和美观需求,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优化措施搭配,构建便于实施和维护管理的系统。

3.1 总体规划层面

这个层面的重点在于注重战略性。从战略的高度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贯彻到整个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并落实到城市开发建设的各个领域。《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里明确海绵城市建设在总体规划中的要求,落实保护水生态敏感区、集约开发利用土地、合理控制不透水面积、合理控制地表径流、明确低影响开发策略和重点建设区域。

在目前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框架下,总体规划阶段能够做的事情主要包括:

①增加城市生态专题研究或者海绵城市专题研究,评估城市水资源承载力。

②分析识别城市生态敏感地区,确保城市规划用地布局避开城市生态高敏感地区,最大限度保护城市原有“山水林田湖”,维护城市原有生态安全格局。

③确定海绵城市开发策略、原则要求、总体控制目标等:在城市雨水规划相关章节,明确低影响开发的目标。

④识别新规划土地中的低洼地,具有建设为湿地潜能的用地。

⑤识别需要恢复和新开挖的河湖水系

⑥与道路、绿地、水系、竖向等相关专项规划协调,划定城市蓝线、绿线等,确定城市主要建设区域,指导海绵城市空间布局、落实控制目标等

⑦确定城市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根据水系、绿带等构建城市空间结构,确定城市用地性质、功能分区、明确重大设施的布局、规划管控以及建设时序。

3.2 专项规划层面

专项规划层面涵盖两种类型规划,一种是传统城市规划中各类专项规划,比如城市水系、排水、绿地、交通等专项规划。这类型的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强调专业协调性,明确水系、绿地、道路交通、排水防涝等专项规划中海绵城市的建设方向及要点内容,在专项规划中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例如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海绵城市理念的绿地系统规划主要强调城市绿地系统对雨水径流量、峰值流量与径流污染的控制能力。此时,绿地系统规划除了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风貌外,还成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主要载体。

另外一种是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根据编制主体不同又可以分为总体和分区两个层级。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对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全局统筹规划的作用,应全局统筹,总体规划,系统布局。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里,规划编制重点应放在系统性完整性上,即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分目标,针对具体目标落实建设要求,通过对海绵设施的配套建设,确定海绵城市的建设指引,控制海绵单元的具体建设。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主要解决的四大问题为:总体目标、实施路径、管控要求,建设时序。具体设计包括:

①区域海绵空间格局构建:海绵要素分析,海绵功能区划,海绵空间格局构建,海绵建设策略,海绵蓝绿空间构建。

②流域海绵系统规划:流域特征分析,流域划分原则及方案,流域径流与污染控制规划分区,流域径流与污染控制指标体系,流域海绵系统规划方案。

③管理控制区控制目标规划:管理控制区划分原则及方案,具体目标,控制目标分区。

④典型海绵建设工程规划指引:包括居住、公建、道路、绿地、棚户区改造等。

3.3 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

控规是确保海绵城市能否真正建成的关键。将明确蓝线、绿线定位,雨水径流控制指标落实到地块上,如该地块的下沉式绿地的比例与面积,透水铺装的面积,雨水调蓄的容积等,如果需要雨水资源化的地区,需要明确雨水资源化的量。具体设计包括:

①地块调研分析:根据地块竖向条件、地质地貌、用地性质、给排水管网等划分汇水分区。

②地块开发强度评估:确定地块低影响开发策略、原则等,优化用地布局,细分地块性质,配套市政、公共设施等。

③确定地块的雨水控制目标与具体指标:分解落实总归确定的控制目标与指标,确定地块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单项指标,如单位面积径流量控制率、下沉式绿地率等。

④确定地块的建设控制指标:根据地块雨水控制目标和指标。确定地块的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等以及地块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等。

⑤指出地块城市设计引导等:对地块建筑体量、建筑围合空间、建筑小品以及建筑附属硬化面积等做出指导性意见。

3.4 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

在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重点在于明确LID开发设施的组合方式,设施规模和空间布局。具体设计工作包括:

①场地调研分析:对场地的土壤、竖向、现有建设情况、水系、绿化等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

②场地产汇流分析评估:根据场地官网、地表竖向条件、建设现状条件等,通过模型分析对场地开发前后进行径流评估分析。

③确定场地LID设施规模、空间布局:根据场地雨水控制目标和下垫面性质等,确定需要消纳的雨水量,确定各种LID设施的规模,并对其进行总体布局。

④场地设施组合优化:根据场地的建筑分布情况、地表高程及用地建设情况合理选择设计各种LID设施,并合理利用场地现有坑塘水系,对其进行优化布局。

⑤项目评估:综合评估分析场地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经济性等。

4 结束语

海绵城市是一种城市规划的设计思想及理念,它对传统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出新的要求,使社会各界深刻认识城市生态建设和雨洪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探讨海绵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及编制内容,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各个层面的设计,同时提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具体设计内容,希望能从顶层设计到具体项目实施做好规划引导,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更广阔的思路、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J].建设科技,2015(1):10.

[2]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Z].2015.

[3] 赵宇.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实践[J].规划师,2013,29:42-46.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与应用下一篇:煤矿违章事故案例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