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精选9篇)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篇一
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
现代农业就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所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其特点有: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的进行资源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其内涵是:现代农业是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办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总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篇二
1 低碳农业的产生
低碳农业是人类协调生产、能源、气候、环境、社会、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综合农业形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变暖的压力,根本原因是不可再生能源的减少和人类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方式。
1.1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肇自于人类化石燃料燃烧、毁林和土地利用过量排放CO2、CH4、N2O等温室气体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因其能透过太阳辐射短波、吸收地球反射长波而推高全球气温。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依赖气候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使极端灾害气候频发,水资源短缺,威胁粮食生产稳定性;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加快,加重土壤退化、侵蚀和盐渍化;害虫存活时间延长,导致病虫扩散;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土地,推动盐土向内地扩展,临海区土壤退化…。这些效应叠加,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导致作物减产;增加了农药、化肥、用水等投入的成本。
1.2 高碳农业对环境的危害
农业在承受气候变暖危害的同时,也成了这一危害的推手,成为气候变暖的主要排放源。据统计,农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全球总量的13.5%[1]。其中以CO2为主,占人类排放总量的21%~25%(CO2占温室气体总量的70%。),N2O和CH4为辅,各占其总量的50%和60%[2]。它们在绝对量上虽不及CO2,但对气温变暖的危害性却是CO2的25倍和300倍[3]。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包括耕地释放CO2、作物生长中稻田排放CH4、农田排放N2O、森林资源消耗排放CO2、森林转非林地排放CO2、动物消化道排放CH4、动物粪便排放CH4和N2O等。外源性由现代工业化农业生产模式引起。该模式把化肥、农药和转基因种子捧为高产的“三大法宝”,农业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被成为“高碳农业”或“化学农业”。排放源包括化肥、农药、农机、农膜等生产消耗大量石化能源,过量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超强度耕作破坏耕地结构,加工流通包装物耗能,焚烧秸秆,破坏湿地,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超载放牧等。
外源性排放导致土壤板结、吸碳力下降;残膜影响土壤结构、降低透水能力;残肥污染水系,沉在土壤里形成硝酸盐、通过作物危害人体;残药影响人类健康;化肥、农药减少植被与害虫天敌,破坏物种多样性;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工业。农业由“碳汇”变成了“碳源”,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
1.3 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必然选择
全球气温变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剧了环境、生态、能源等问题的严重性;也威胁着农业生产的安全,迫使人类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低碳农业由此应运而生。低碳农业是为了改善全球气候、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新型农业,是为打破资源、环境要素制约,降低土地、能源、环保成本约束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是追求高效、低能、低排、低污、碳汇的新生产方式的农业;也是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生态文明农业;是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2 低碳农业的内涵
以往的环保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在于探索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低碳农业内涵更丰富,它除倡导以上的发展理念外,更强调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的农业发展方式,强调原料开采、产品加工、使用、消费各环节的低碳化。具体体现在:(1)低碳性。它注重碳的减排、吸存和高效利用,推动在农业生产中减少CO2排放并吸收、转化更多的CO2,以净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2)低耗性。通过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及人财物投入获得更多产品。(3)持续性。从资源节约、环保、食品安全、新能源发展、农业增效等综合角度设计农业发展,使农业具有安全性和可持续性。(4)协调性。协调资源与环境、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保障农业生产的自然基础。(5)系统性。统筹技术、制度与管理,统筹节约、环保与生态等各方面发展复合农业。(6)气候调节性。通过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发展循环和立体农业,减轻农业生产对气候变暖的压力。(7)生态涵养性。发展配合农业生产的自然与生态湿地,利用湿地固碳、净化水源等功能,保护水资源,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生态资源。(8)金融性。通过发展低碳农业所减少碳排放量的市场交易获得收益。(9)国际性。生产有机、清洁、绿色食品,满足国际市场安全食品需求,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10)环境清洁性。对农业废弃物低碳化处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产品污染及农机废气、秸秆焚烧、畜禽粪便乱排等大气污染问题,清洁农村环境。
3 发展低碳农业的策略
低碳农业的实质是能源的低碳、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开发。发展低碳农业需从能源使用的三个环节着手:一是在能源输入时,尽量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二是对农业排碳源进行转化、利用,以减少排放;三是对已排放的CO2进行捕捉、储存与利用。围绕三个环节从农业、工业、环保、农民、政府等各方面采取综合策略,方能取得良好效果[4]。
3.1 优先实施清洁投入品替代策略
(1)开发、利用风力发电、秸秆发电、秸秆气化、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高效农业生产,替代高碳能源使用。(2)研制、生产、使用有机肥、生物肥、农家肥等高效肥料以替代化肥,阻断化肥生产、使用的碳排放。(3)开发应用生物农药,阻断无机农药生产的碳排放和使用中对农产品的污染。(4)使用可降解农膜代替不可降解农膜,防止其生产的碳排放和对土壤等的污染。
3.2 实行碳减排策略
对无法避免碳排放的农业经营活动,实行减排策略。(1)通过测土配方精准配肥、供肥、施肥,改变盲目大量施用化肥习惯,减少不合理施用。研制缓释化肥,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控制养分释放,改变化肥因溶解过快、养分流失而难以满足作物各阶段生育需求的缺点,提高肥料利用率。(2)发展节水农业,提倡喷灌、滴溉,改变漫灌等浪费用水方式,以间接节能减排。(3)推广多层立体种养,采用桑菜、农桑、农林、林花、农渔、林牧、渔牧结合等间种、套种方式,综合利用层间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综合效益,减少内源与外源性碳排放。(4)发展“种植-养殖-沼气”循环农业模式,科学设计上中下游动植物的食物链接,充分利用副产品,变资源的一次消耗为多次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废弃物排放、处理等造成的碳排放。(5)推广节药、节能、节地、节膜等其它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方式,以减少碳的直间接排放。
3.3 实施固碳策略
固碳指将碳固定在土壤中或储存在废油气井、煤层或深海里、防止其逸入大气的方法。(1)推广水田免耕、少耕、直播等保护性耕作,推广旱地耐旱作物种植,实行农业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以减少耕作或不合理耕作,减少土壤有有机质分解,保护土壤有机碳。(2)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水分是土壤排放、吸收温室气体的决定因素之一,淹水土壤会向大气排放CH4、CO2,好气土壤会减缓CO2的排放并氧化大气中的CH4。采用间歇性灌溉等人为调节措施,以保持土壤碳汇水平。(3)提高复种指数。休耕会延长地表裸露、风蚀时间,引起土壤水分蒸发。合理复种作物可减缓土壤有机质分解、延长地表绿色覆盖时间、保储更多碳汇。
3.4 大力推行碳汇策略
碳汇是从空气中清除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是农业减少大气温室气体的独有功能,也是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农业碳汇主要有土壤和植被两种。
(1)土壤碳汇。土壤碳汇是陆地总碳量的2/3,植被碳汇的3倍,由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吸收CO2转为有机质、死后进入土壤形成有机碳积累而成。增加土壤碳汇的途径主要有:(1)合理轮作。轮种作物,插种豆科等高残茬作物,以减少土壤地表水蒸发、加速根茬分解、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水能力,增加土壤碳汇。(2)合理施肥。长期单施无机肥,虽能促进根部生长,但易加速土壤有机碳分解和矿化。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总量并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3)生物炭碳汇。它是我国农村流行的简单、低本的碳汇方法。通过把杂草、秸秆、枯枝落叶等有机质堆积起来,用薄层泥土覆盖,点火薰烟、加温裂解而形成有机炭,储存于土壤中。(4)秸秆粉碎还田或过腹还田,均可增加土壤碳贮存。
(2)植被碳汇。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积累碳,并转化为有机物贮存于体内,作为生长的营养物质。增加植被碳汇的途径主要有:(1)发展林业。林木具有吸碳、降碳的特殊功效,它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游离的碳固定下来,转变为有机碳。而且它生活周期长,形体大,有较大时间、空间位置,储碳密度高,是调节大气碳平衡的关键。可通过林权改革、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实施造林计划、建构绿色廊道、建造各种景观美化林、培育优质苗木等增加林业碳汇。(2)发展草业。草种植物根系发达,抗旱、储碳能力强,储碳速度快,还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我国草原面积是耕地的3.2倍,森林的2.5倍,碳汇潜力大。可通过草原建设、城市绿化、退耕还草等提高草业碳汇水平。(3)营造湿地。湿地具有水分过饱和厌氧的生态特性,湿地土壤微生物活动弱,植物残体分解、释碳慢,吸碳功能强于森林和海洋。泥炭地是世界分布最广的湿地类型,由有机质在寒冷和厌氧条件下不断积累形成,是植物死后残体腐化的结果。芦苇湿地因芦苇的适应力强、繁殖力高而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在农田周围营造小型自然湿地和中型生态湿地,既可保护水资源、改善农业生态、自然环境,又可增加湿地碳汇。(4)保护沙漠植物。沙漠植物以灌木、半灌木和草为主,适宜干旱缺水、寒冷多风的自然环境,对沙漠地区碳汇有特殊意义。(5)培植水生生物。水生生物具有较强的储碳能力,据测算,小球藻、栅藻和水华鱼腥藻的含碳量分别达到46.38%、51.28%和68.76%。水生高等植物和动物碳汇潜力更大。人工或半人工养殖各种水生生物是增加碳汇的有效方法。(6)大力发展各种食用农作物。食用农作物是陆地植被碳汇的重要部分,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应重点培植“固碳型”农作物,培育防洪、抗旱型新品种,以在高温、干旱、病虫害肆虐下,扩大碳的吸收存储[5]。
3.5 重点支持和推行碳利用策略
碳利用指通过科技人为地捕获大气中的碳,并将其分离、净化、隔绝、封存,用于农业和人类福利事业。它开创了人类减碳的新领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消碳策略。目前,碳利用的领域主要有:农产品保鲜、制造干冰、培养海藻、中和地下盐碱水改善水质、注入衰竭的油层提高油气田采收率、生产“碳基肥料”等。与减排和固碳相比,其开发利用价值大、综合效益高。特别是“碳基肥料”的规模生产和应用,价值更高。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人们只重氮、磷、钾等矿质肥的作用,而忽视了占95%以上碳、氢、氧的功用。碳元素作为植物营养的吸收形态主要是CO2和碳酸氢根阴离子,氧、氢元素是水。碳、氢、氧平衡是植物营养平衡的基础。植物通过吸收CO2和水,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再水解成有机酸,通过固定铵态氮转化为氨基酸及蛋白质,构成生命的基础。实验表明,CO2浓度充足可加速作物生长,减少农药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因此,发展“碳基肥料”可起到减少CO2排放、提高农业产值的双重目的。(下转第728页)
3.6 政府扶持策略
低碳农业不能自发的产生、形成。发展低碳农业既要有观念的转变,又要有资金的投入,还要有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法律法规的保障、标准的统一、各相关行业、部门的协调以及激励惩罚机制的建立等等。政府主要应采取等以下策略加以扶持。(1)引导低碳消费,形成低碳消费风尚。(2)发展碳融资,对低碳农业提供资金支持,建立碳交易市场,以鼓励发展森林碳汇、沼气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项目。(3)对使用有机肥、秸杆还田、畜禽粪便处理、沼气池建设的农户予以财政奖励。(4)加大低碳农业技术研发投入,对高成本技术给予补贴,以鼓励研发和消费。(5)构筑污染环境法、节能法、清洁生产法、低碳农业法等法律体系,保护农田、草原、森林,控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土地开垦,禁止毁坏草地、林地和浪费土地。严控工业用地,防止低效企业浪费土地,破坏地力。(6)建立与低碳农业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技术、管理等激励约束保障体系,建立开展低碳农业交流合作的科技、人才、资本等平台,打造低碳农业品牌。(7)加大土地整理、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污水处理等投入,建设功能区,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示范指导。
摘要:人类化石燃料燃烧、毁林和土地利用变化使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导致极端灾害气候频发、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虫害扩散、水系污染,物种多样性下降,威胁农业的安全;低碳农业具有改善全球气候、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多种功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相比其它农业形式,低碳农业强调低碳性、安全性、金融性、可持续性、环境清洁性、生态涵养性和国际性。发展低碳农业应优先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替代旧能源;应实行节肥、节水、节药、节地、节膜和循环、立体、复合农业模式,以减少碳的排放;应提倡免耕、少耕等保护性耕作,以提高土壤与植被碳汇;政府应加大扶持,引导低碳消费,支持对碳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气候变暖,低碳农业,碳汇,减排
参考文献
[1]杜受祜.低碳农业:潜力巨大的低碳经济领域[J].农村经济,2010(4):3-5.
[2]漆雁斌,陈卫洪.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农村经济,2010(2):19-23.
[3]安娜.低碳农业:效益与机会[J].农机科技推广,2010(3):59-6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低碳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农业行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3.农业展望的内涵、作用和意义 篇三
农业展望活动主要包括农业展望大会和农业展望报告,农业展望大会一般每年召开1次,同时发布未来10年农业展望报告。农业展望报告一般以农产品为对象,包括谷物、棉花、油料、糖料、肉类、禽蛋、奶类、蔬菜、水果等,对展望期内各品种的生产、消费、贸易、价格等信息进行预测。
农业展望的技术工作环节包括情景设定、基线预测、协同会商和报告发布四个方面。其中,情景设定是综合考虑展望期内与农产品供需相关的经济增长、人口增减、科技创新、政策导向、气候变化等各种因素,开展研判、选择并进行经济学假设;基线预测是在情景假设的基础上,运用特定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构建农产品供需平衡表,预测未来10年农业基本走势;协同会商是针对基线预测结果,召集有关各方进行讨论,视情况进行再预测、再会商,直至基本达成一致意见;报告发布是指每年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召开农业展望大会,发布农业展望结果,展望报告在发布之前实行严格保密制度。
形成农业展望报告是一个复杂而又严谨的过程,一般要具有多年的前期工作积累,形成相对完整规范的信息采集、分析体系,具有强大的模型系统支撑,并经过领域专家多次会商后。农业展望报告兼有官方性与学术性,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例如,OECD-FAO建立了强大的农产品分品种展望团队,构建了以Aglink-Cosimo模型为核心的展望系统,其展望报告一般需要专门团队用1年的时间来完成,并经过多轮讨论和会商,同时征求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专家的意见,最终在年度世界农业展望大会上发布。农业展望报告中的农产品供需平衡表,详细列出了展望期内逐年农产品分品种的生产、消费、价格、贸易与库存数据,可以有效引导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农产品国际贸易。
特别是随着农产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纷纷通过农业展望报告向世界发声,积极争夺世界农产品贸易主动权。美国早在1923年就举办了首届农业展望大会,1997年以后更加规范,每年2月份召开,目前已召开92届。OECD与FAO在各自开展农业展望研究的基础上,从2005年起每年6月份联合召开世界农业展望大会,目前已召开10届。澳大利亚自1971年以来,已召开45届农业展望大会。墨西哥于2014年5月在墨西哥城召开了第一届农业展望大会。开展农业展望活动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
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篇四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目标,自那时起,迄今已有20多年。由于农业现代化是一动态概念,建国后其理论和实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了促使有关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更好地向纵深领域发展,现将其若干本质属性作以综述。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基于“任何社会相对于过去的社会而言是现代社会”的认识,导致了人们对现代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形成了五大主要研究方向:一是以亨延顿为代表的政治学方向;二是以罗斯托为代表的经济学方向;三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社会学方向;四是以英克尔斯为代表的人文学方向;五是以布莱克为代表(体制比较研究)制度学方向(黄抗生,)。这几个学派基本上从两个角度去定义现代化:一是把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来定义。塞缪尔・亨延顿教授认为,“现代化是在现代社会中正在进行着的重要变化”(李秀林等,1990);二是吉尔伯特・罗兹曼等人把现代化作为结果或目标来定义,杨豫教授指出,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人们价值观念中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它广泛涉及到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整合和技术进步等方面。
农业现代化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农业的特点提出,基本上也是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来定义。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赖于农业的迅速稳定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传统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根据舒尔茨的理解,其应被看作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西奥多・w・舒尔茨,1987)。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人们对现代农业特征的认识因时而变,与现代化概念一样,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既有传统性的合理继承与发展,又具有现代先进性和合理性的特质。
(《中国农业经济学》编写组,1984);4.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管理农业,要求具有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章宗礼,1980);5.从系统论的角度把农业生产看成是由农业经济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技术系统组合成的综合系统,正是这三个系统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农业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才得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这三个系统的最优化10.在当前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分散经营情况下,农业现代化应是人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及组织系统的现代化(张琦,1990);11.现代化农业的经济形式,必须是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化,贯穿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应当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使农业成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产业,其核心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武装设施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农民素质现代化(田魁祥等,);12.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技术、生态在内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协调作用结果的表现,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表现(谢永良等,);13.从农业生产的社会环境考察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应该最终由人进行,而每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因此,农业现代化应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其自身的关系(简小鹰,);14.现代农业应在国民经济中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所以现代农业是发达的科学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关系中最优的持续生产力的农业(施德堂等,1999);15.农业现代化是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受实验科学指导的、产加销一体化的商品性农业产业,其一般特征是,普遍使用现代化的工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有很高的土地生产率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普遍实现了农业的企业化管理,相当多的产品和行业实行了产供销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有很高的商品率、总体效率和经济效益(牛若峰,1999);16.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流通过程的现代化,还包括消费过程的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还包括农民的现代化(张仲威,1994);17.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市场化的农业运行机制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顾益康,2001)。
上述观点表明,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明显不同,截止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这一概念仍缺乏一个规范、统一的认识,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20世纪50---60年代,以“四化”即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肥化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理解农业现代化,实际上是农业生产现代化或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这种把农业现代化概括为几个“化”的定义,只看表面现象,根本没有把握住农业现代化的本质。20世纪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即改革开放的初、中期,思想解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发展,延伸至经营管理现代化,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即应把农业的生产和管理逐步建立在生态科学、系统科学、生物科学、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在全面推行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学者广泛吸收国内外的发展经验,理论界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以下在三个方面:第一,以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商品化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第二,用现代科技(尤其是生物技术)、现代装备、现代管理,现代农民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第三,认为生态农业或可持续发展农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以区别于以往农业现代化等同于“石油农业”的倾向。20世纪90年代初至中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和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业现代化的内涵被理解为商品化、技术化、产业化、社会化、生态化等多方面变革的集合体。这是从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比前两个阶段的理解更进了一步,但实际上是讲农业经济现代化,把农业当作一个部门或一个产业,孤立地从农业自身的发展出发对农业现代化进行分析和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wto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许多学者认为,研究农业现代化要以“农民大国”为背景(靳相木),重视对农村文化的研究(孙金荣),跳出农业、立足整体国民经济研究农业现代化(钱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吕天军等,)。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从广义上理解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还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应将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纳入农村这一大系统之内综合分析,从农村和农业与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发展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谈论农业自身的现代化。笔者认为,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可表达为: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的标准
综合中外关于现代化标准的描述,大致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组织化、观念理性化、活动协调化、交往开放化、城乡一体化、环境平衡化和时间动态化(杨万江等,2001)。可以肯定,上述关于现代化标准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农业现代化,只是其适用的范围相对缩小而已。
三、农业现代化的特性
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来看,在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中,应特别关注农业现代化的以下特性;
1.动态性。现代化农业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因而作为动态历史进程的农业现代化,只能有阶段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和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历程看,一般可将农业现代化划分为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阶段及发达阶段。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明确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与农业发展阶段,才能正确判断社情、民情、区情等的特殊性以制定正确的现代化建设方案。
2.区域性。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向先进国家学习,但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各国的资源禀赋、文化禀赋、技术和制度不同,从国外引进现代化生产要素和技术时必须加以改造,以适应本国农业生产的实际。
3.世界性和时代性。现代化是一个国际概念,具有开放性、历史过程性及与其他相关产业同步推进等特点。现在我们又正处在国际市场千变万化、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故应从全球经济化的角度来研究农业现代化,才能确保现代化的水平和质量,其参照体系就是当代发达国家既有的最高水平。因此,不能单独强调本国特色,必须从本国情况及预期可能达到的水平出发,来确定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或自我判断是否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有一个公认的国际标准。
5.企业发展战略的长效发展机制内涵 篇五
竞争生存是市场经济的天然法则。在市场经济中,谁的经营手段高明,谁能适应供求规律,谁就能更好地生存。而市场占有率则是衡量企业生存状态的一个指标,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成为各企业追求的基本目标。那么企业发展战略便显得尤为重要。
河北长天集团公司创建于1993年,下属企业有河北长天药业有限公司、河北刘伶醉酒厂、河北古遂醉酿酒总公司、河北釜阳春酿酒总公司、保定孚泰药业有限公司、保定医药经贸公司、允兆房地产开发公司、河北长天高科技实业公司、深圳市达德发实业有限公司等15个企业。公司实施复合多样化企业发展战略,以高科技研发为引领,以酒业、药业和房地产业为支柱产业,科、工、贸、地多元发展。
一、实施复合多样化企业发展战略的原因
复合多样化企业发展战略是指公司增加与现有的产品或服务、技术或市场都没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大不相同的新产品或服务。在当今众多的大型企业中,实行复合多样化经营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长天集团实施复合多样化企业发展战略的原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在外部原因方面,主要有:
1、所处产业集中程度高,企业间互相依赖性强,竞争激烈。长天集团位于河北徐水县境内,最初以酿酒业为主。而徐水自古就是北方的酿酒之都,据《资治通鉴》记载:约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初,黄帝轩辕诛蚩尤于涿鹿,合符于釜山(今徐水釜山),摆酒宴请各诸侯,庆贺胜利。
2、外部因素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迫使企业不仅要考虑收益性,更要注意长期收益的稳定性。这就要求企业采取复合多样化企业发展战略,使企业处于求变和应变状态之中。长天集团下属有15个公司,分别涉足酒业、药业、房地产、高科技产业。这样企业在多变的市场中才有立足之地,才能获得稳定的收益。
促使采取复合多样化企业发展战略的内部原因主要是企业存在资源潜力。长天集团经过发展,可供利用的资本越来越来。将这些闲置资金利用起来,兼并其他企业,不仅能扩大集团规模,还能分散经营风险,从中获利。
二、复合多样化企业发展战略的优点
1、公司可相机各部用的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分散经营风险,追求收益的稳定性。2000年春节期间,徐水曾发生假酒中毒死亡事件,自此之后,白酒销量大跌,集团下属的三个大的酿酒厂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收益剧减。但是,在同一年,允兆房地产却因房价增长快而获得很大收益。这样一来,公司这一年的总体收益比上一年增长了四个百分点。
2、当多个部门单位在一个公司内经营时,它们可充分利用公司在管理、市场营销、生产设备、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资源,产生协同效应,从协同效应中获益。长天集团下属的三个酿酒公司以刘伶醉酒厂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刘伶醉酒厂的先进生产技术可以应用在其
他两个酿酒企业,促使企业共同发展。此外集团内不同行业的公司还可以互相借鉴先进的管理,共同分享市场营销渠道。从而降低成本,共同发展进步。
3、可对公司内的各个经营单位进行平衡。在某些经营单位处于发展或暂时困难之时,公司可从其它经营单位获得财力上的支持。2001年,长天药业有限公司在研发不苦的甲硝唑时,资金缺乏。集团高层管理人员得知后,便向允兆房地产公司筹措资金。不久,研发成功,新产品销路很旺。
4、公司向具有更优经济特征的行业转移,以改善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灵活性。实施复合多样化企业发展战略,集团高层管理人员可以在集团内部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盈利的企业能得到充分发展,提高集团的收益率。
三、复合多样化企业发展战略的弊端
虽然多样化企业发展战略有很多优点,但是有些劣势可能是最非常严重的。这里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实行多样化企业发展战略,而是究竟采取多大程度上的多样化。毋庸置疑,多样化企业发展战略能够给企业创造价值。但是,任何企业发展战略创造的价值都遵循经济学中的“收益递减规律”。就是说,每一次多样化企业发展战略或企业增加的每一项新业务所创造的价值,都较前次所增加的业务所创造的价值要少。因为企业总是寻求和利用最有利润前景的多样化机会,剩余的是那些不具最诱人的多样化机会。收益递减规律意味着,每一次业务的增加或多样化所产生的边际附加值趋向减少。如图1所示,MVA曲线是条负斜率曲线。周正业老师
领导力管理专家
团队建设专家
南京师大文学学士、法学硕士
上海交大客座教授
历任美资跨国公司高级经理
欧洲最大培训公司合作讲师
现任天下伐谋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营销学院执行院长
工作或项目经历:
本科毕业分配至江苏省重点中学从教,教育事迹被文汇报、上海青年报、常州日报、常州电视台先后报道。1999年加盟安利(中国),从一名普通直销员锤炼成为这家跨国公司钻石特级经销商,市场先后拓至苏、沪、皖、赣、桂等省及越南、菲律宾两国,开发并培训打造千人直销团队,十二年的培训历练,超过两千场次、十万人次的培训经验,在巅峰团队打造、员工激励以及销售技巧和观念心态方面有较为独到而犀利的实战经验。2011年开始成为企顾司等数家培训公司合作讲师,为客户企业分享在市场开拓、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心得和体会。主要服务过的客户
中国移动、福斯特惠勒国际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石家庄和谐纸业有限公司;河北钻石金属网业有限公司;金汉通汽车用品销售有限公司;武汉润鑫达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内蒙古瓜子张食品有限公司;江西夕阳红房产开发有限公司;信息日报社;长松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荣一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苏州睿佳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山西龙腾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康缘食品有限公司;时代天材教育有限公司;众世盛达科技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衡水宝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另外,随着多样化程度的提高,所伴随的管理成本也升高。这种管理成本主要来自两个
方面:①信息不准确或不及时所造成的损失。这是由于随着多样化程度的提高,企业业务数量增加,信息量也增加。企业管理人员不可能右足后的时间去处理涉及每一项企业发展战略经营单位及其相互关系的信息,也就是说,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不可能掌握企业不同业务的全面状况。信息的不充分可能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资源分配时做出错误的决策,使应得到资源而发展的经营单位得不到资源,想反应放弃的经营单位却得到了资源。②随着多样化程度的提高,协调和控制不同经营单位的费用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当多个经营单位共享生产技术、实施、营销渠道等资源时,协调和控制更加复杂,费用更高。总之,随着多样化程度的提高,总边际管理成本趋向升高。如图1所示,MBC曲线是条正斜率曲线。
6.学校内涵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篇六
关键词:学校内涵发展,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检测,教育内涵管理 内容提要:主要对照《纲要》,结合学校内涵发展的实际,从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检测、教育内涵管理等方面,对学校内涵管理做了理论结合实践的探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为《纲要》)提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于此,我就学校内涵发展这个问题,主要对照《纲要》的学习和理解,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学校内涵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纲要》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提高质量必须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内涵和外延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前者示内容和实质,后者表示外观和形式。
与外延发展不同,学校内涵发展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一是注重质量。它强调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人的积极性上,追求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二是培养特色。以特色立校为基本理念,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三是追求创新。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与务实的关系,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境地。
总之,学校内涵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里的具体体现,是 学校在自身现有条件下,利用学校内部的资源,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挖掘和形成学校内部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机制,使学校内部进发出勃勃生机,形成学校特色,推动学校持续发展。只有软硬兼备、外力与内源并重、传统与变革并举、做大与做强并行,学校才能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提高人的素质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目的
《纲要》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也要手把手的教,要涉及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奠基内容,习惯是对神经系统的改变,习惯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决定因素,是成就高素质人的关键因素。要培养高素质的人必须从小抓起,以德育为首。在这方面,我认为中国做的是比较差的。远的不说,就拿小学生守则来说。中国的小学生守则一共10条,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如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等等,没有一条是具体的,对小学生而言,基本没什么可操作性。美国的小学生守则一共12条,如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有提问时举手。如交的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如考试不许作弊。如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等等,没有一条是笼统抽象概括的,小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即会,需要的只是持之以恒。
为什么中国的素质教育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呢,由此可见一斑。《纲要》对义务教育提出,要注重品行培养,养成良好习惯。我觉得,在这一方面,我们不能只是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喊在口上。
三、教育质量检测制度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航标
《纲要》提出,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目前,我县的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尚需建立和完善,改革已迫在眉睫。
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准,必须改革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形式及工具。英语听力测试、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测试等已经是比较好的形式。其他学科的学习水平测试可以采用电子答卷形式,建立学科标准化题库,用学校计算机教室作为考场,学生提交答卷后即可现场得出评判结果。
坚持德育为先,必须改革义务教育质量检测科目。对小学来说,应该把德育课程学习水平作为主要检测内容,把美育课程作为次要检测内容,文化课的检测应该由学科教师负责实施。对初中而言,应该把德育课程和文化课学习水平测试并重。为了和国家接轨,高中应该把文化课学习水平测试作为主要测试内容,德育课程的测试由学科教师负责实施。
四、教育内涵管理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臵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要让学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就要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估。教案和作业是教师工作过程得以记载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对教师工作进 行基本评价。要把备课制度改革和学生学业评价改革作为内涵管理的基本内容,以此来引导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以发挥学科教师的整体力量。在这方面,县教研室已做了很好的尝试,不论是学科教学课件资源共享,还是“一案三单”的制定,完全可以群策群力,发挥网络的功能,使得学科教师的力量得以整合。相应的,教案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可以是活页式教案、档案式教案或者电子教案等,应该让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案。
什么是素质教育?《纲要》提出了“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这就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我们要建立以评价学生能力为主的学业评价体制,各学科要有与各学科相适应的学业评价方式和方法。比如语文学科,听说读写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但是传统的一张试卷下结论,只仅仅是测评了学生写的能力,而前三项基本能力没有考查。比如音乐学科,唱歌、乐器和识谱是基本能力,但是只要学生能很好的唱几首歌曲就不错了,乐器和识谱老师在课堂上无暇顾及,学生基本不去涉及这些领域。
作业作为师生交互的资料记载,最能反映一个学科的教学活动情况。要以学生作业的检查和分析来为教师的工作过程定等级。从作业种类的设臵、题目内容的设计中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观念,从批改过的作业中可以折射出一个教师的德能勤绩,尤其是通过作文的批改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敬业程度和文学水准,通过应用题的批改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学法指导情况,等等。同时,学生作业的格式、书写习惯、作业本的保护等方面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学科、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学校的学风、班风及校风。
除了学校业务管理以外,校长要立志内行。校长对学校的领导,说到底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必须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要把是否是教学能手作为选拔任用校长的一个必要条件。
7.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分析 篇七
1 研究目标与方法
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现状出发, 运用生态学、循环经济学、生物学、环境学及系统理论, 建立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 并进行特征分析。主要涉及的研究方法有:
(1) 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调查有关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研究资料、运行情况, 通过整理归纳, 总结分析两者的发展与特点, 为建立循环型生态农业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2) 比较研究法。主要从纵横两个方向对现代农业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归纳, 掌握其内涵本质、共同点与差异, 与发展需求结合, 合理采纳应用。
(3) 系统分析法。基于系统科学理论, 结合循环经济理论与环境科学理论, 从农业系统各要素的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开放性、稳定性出发, 进行循环型生态农业特征分析。
2 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
2.1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内涵分析
“生态农业” (ecological agriculture) 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 英国农学家M, Worthington于1981年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 经济上有生命力, 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981年, 以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将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的成果与中国国情结合, 首次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 (Kenneth Ewert Boulding) 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杜邦公司提出了循环经济3R原则[1]。国内在国外“循环经济”思想上提出了“循环农业 (Recycling Agricultural) ”概念, 该词语首次见于陈德敏等于2002年发表的文章[2]。
从我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概念提出后, 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如:生态学家叶谦吉 (1988) [3]、吴国凯等 (1988) [4]、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 (1991) [5]、著名生态学家孙鸿良 (1993) [6]等对“生态农业”概念进行了完善与优化;郭铁民等 (2004) [7]、宣亚南等 (2005) [8]、熊瑶等 (2005) [9]等对我国“循环农业”的概念进行各自优化定义。两者的概念与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随之得到扩充和发展, 其相关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分析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代表性概念, 结合我国目前农产品比较丰富, 注重产品质量,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将生态农业基本内涵概括为:生态良性循环、产品优质安全、三大效益协调、科技管理支撑、产业复合设计、系统优选调控, 另外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间接内涵。将循环农业基本内涵概括为:物质循环利用、环境和谐友好、产业网状依存、科技管理创新、三大效益同步、农业永续发展。
通过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内涵分析发现, 其共性是二者都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或途径, 其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其次, 二者都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的支撑;另外, 二者都注重多产业复合的复合设计。主要区别在于:
(1) 虽然二种农业模式都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 但生态农业更加重视生态效益, 而对经济效益比较弱化, 而循环农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环境改善的融合。
(2) 生态农业追求的最终目标虽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在满足人类社会持续对农产品的需求方面没有具体措施, 因此, 生态农业更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
(3) 生态农业主要侧重于产品生产环节的环保、绿色, 而循环农业按照循环经济3R原则更重视生产环节、生产链和消费领域的物质循环利用, 减少自然环境的破坏与资源的消耗。
(4) 生态农业注重产品的自然安全, 而循环农业在注重经济效益下对产品的安全比较弱化。
我国生态农业的提出与发展比循环农业早20年, 在发展过程中, 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科技与社会的进步,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概念与内涵皆不断更新完善, 至今,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两者在内涵上已呈现交叉重叠现象, 两者都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 除各有侧重点外, 直接或间接目标一致。但对生态农业而言, 其发展依赖于农村环境, 而农村环境又与农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 社会经济发展到目前, 随着农村生产资料、消费商品的丰富, 在生产各环节及人们生活过程中, 农业生产系统中非自然物质的输入不可避免, 而这些物质按照生态学原理, 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转化很困难或历时很长, 从而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稳定与良性发展, 造成农业生产环境恶化, 因此, 在农业物能循环中必然涉及到非自然性物质的人为循环利用问题, 而这个问题是需要用循环经济的理论来解决的。因此, 为了减少概念的重复, 取长补短, 形成符合现代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建设要求的系统化现代农业概念, 将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概念融合, 称之为“循环型生态农业”。
2.2 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界定
结合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我们认为:循环型生态农业是在系统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技术学理论指导下, 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 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 达到资源低消耗与高利用、投入清洁、产品安全、废弃物低排放, 从而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优美、公民身体健康的现代农业系统。循环型生态农业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高安全、美环境、美人文”, 即两低两高两美目标。
3 循环型生态农业的内涵
从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出发, 明确其内涵本质是应用设计与实践运行的基础。其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良性循环。生态良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按照生态学原理, 将农业生态建设和绿色消费融合, 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污染等, 生产过程用养结合, 注重生物资源的自然回归利用, 最大程度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自给, 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农业废弃物的产生与非生态化处理, 最大程度地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2) 物质循环利用。按照循环经济3R (Reduce, Reuse, Recycle) 原则, 通过优化农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 实现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使用。综合设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最佳配合方案, 尤其是要加强生产、加工、消费环节非自然生态系统废弃物回收利用, 使物质与能量的得以顺畅循环流动, 达到自然资源低消耗、生产过程低污染、物质高利用、废弃物低 (零) 排放, 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 减少废弃物污染, 从而将提高经济效益与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相融合。
(3) 产品安全优质。将改善与维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利用与健康的动植物生产紧密融合, 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用洁净的生产方式 (尽量采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物质输入) 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 在现代管理体系下加工销售食品, 倡导绿色消费, 促进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 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4) 系统网状复合。在环境保护和产品安全的总旨下, 用生态经济学原则和系统科学原理设计并不断优化人工农业生产系统, 将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领域等产业进行合理组配, 建立高效循环的产业链。各产业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 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物质利用网络, 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平。
(5) 科技管理支撑。农业系统实现物能循环、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并举, 在吸收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精华的同时, 更需要生产、消费环节大量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支撑。需要现代微生物工程技术、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生物肥料技术、化工材料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生物育种技术、信息工程技术、废弃物的重利用和处理技术等的有效结合, 同时需要完善农业生产与产品加工各环节标准, 建立科学的社会规范体系。
(6) 农业永续发展。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生物间关系和能量多层次循环利用, 以尽可少的系统外投入来提高系统内生产力, 减少资源消耗, 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收入, 从而把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达到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解决在不断加大的人口和需求增长压力下, 水、土等农业资源短缺, 农业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生态退化、环境恶化、农村生活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循环型生态农业生产系统是一个物能纵横交错、相互依赖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复杂动态集合体, 合理的系统设计是保证农业建设综合效益的前提, 要从其特征要求出发, 按照系统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系统学原理合理重构农业系统, 做好区域设计、产业复合设计、技术设计与政策设计, 实现农业生产系统结构有序、功能强大、环境良好、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3.10~14.
[2]陈德敏, 王文献.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J].经济师, 2002, (11) :8~9.
[3]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8.
[4]吴国凯, 黎敦厚.生态农业的科学概念及其特点的探讨[J.农业环境保护, 1988, 7 (1) 5-8.
[5]厉以宁.论生态效益型的经济发展道路[J].科技导报, 1991, (1) .22-23.
[6]孙鸿良.生态农业的理论和方法[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7]郭铁民, 王永龙.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11) :83-87.
[8]宣亚南, 欧名豪, 曲福田.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15 (2) :27-30.
8.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篇八
二是打通农业职业教育内部的壁垒,促进农业职业教育机构由“单一性”向“多元化”教育功能的融合。农业职业教育同样也有“学历型”教育与“非学历型”教育之分。承担前者重任的是高、中等农业职业院校,后者则是农村成人教育中心校,二者“泾渭分明”,造成了资源不能互补与共享的弊端。因此,应该大力整合二者已有办学资源,促进两类资源要素的相互渗透并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构建以高、中等农业职业院校为龙头、农村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依托的农业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实现“学历型”与“非学历型”农业职业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充分发挥整合后的“多元化”教育功能的融合。
三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促进农村建设由“城镇化”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既要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非农业类的专业技能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同时也必须适度开设学历型的农业职业教育专业,以便培养一批新型农民,通过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人口、技术、资本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缩小城市“市民”和农村“农民”之间的差距,使城乡居民成为共同享受同等权益的社会“公民”。
9.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篇九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此我们要全面理解。
传统发展观的突出表现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全部内容,把GDP增长作为唯一目标。诚然,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单纯把GDP增长作为唯一的目的,甚至不惜以盲目建设、消耗资源、降低效益为代价片面追求GDP增长,则是不可取的。因为GDP增长不能反映人民群众多方面需要的满足程度,也不能反映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环境的代价,更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成果的分配。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会造成经济、社会出现不协调、不平衡的情况。经济发展不仅仅限于经济增长,不仅仅反映社会财富在数量上的变化,还包括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品投入结构的变化与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化程度的变化、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状况的改善等。另外,经济发展也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科学发展观不仅仅强调经济发展的质和量,而且强调经济发展的质和量的统一的最终结果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发展观是建立在“发展是天然合理的”这样一个哲学信念的前提上,认为发展天然就是好的,发展总比不发展好,发展快总比发展得慢好。它所关注的,只是如何发展得更快,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对于“为什么发展”和“怎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这样一个目的论、价值论的问题却缺乏关心。在发展的价值判断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核心,认为经济、社会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发展的目的。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面临的主要任务已经是如何使发展持续下去,以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地生存发展,而不是仅仅看到眼前。
我国已经从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下一步还需要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根据新的形势,对于诸如经济体制变革引发的社会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和重组,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结构急剧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温饱问题解决,GDP超过1000亿美元后社会需求升级并且更加多样化,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所积累的社会问题,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沉重压力,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环境产生的严峻挑战,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发展活力和冲击以及社会经济关系变化在思想政治领域所产生的激荡等等,都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具体地说,统筹城乡发展,目的就是要不仅仅围绕“农”字上作文章,还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寻找出路,更好地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缩小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省、自治区内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关注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有赖于制度的创新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解决“一条腿”长(指经济)、“一条腿”短(指社会)的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口适度增长、资源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解决人类与自 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解决国内外两个资源、两个市场的协调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几个关键点
科学发展观,从理论上说,是一个新高度;从实践上说,是一个新课题。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而且要在实践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我们应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把发展当作一个战略来抓,不能把它视为权宜之计而失之以恒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我们做好今后各项工作的纲领。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求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战略来抓,并且自觉实施,长期坚持。
抓好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才能抓住我国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否则,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会走弯路。
抓好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才能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抓好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矛盾和问题。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不可回避,更不可任其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根本的办法是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发展。
二、把发展当作一个整体来抓,不能以谋求局部发展而牺牲全局利益
科学发展观高度体现了发展的整体性的要求。整体性,也就是全面性。它要求在发展时,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经济和环境、发达区域和相对落后区域、发展较快行业和发展迟缓行业等等,放到一个棋盘中,统筹谋划,使之成为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统一体,也就是全面发展、整体推进。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必须看到,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体制改革,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论改革,宏观改革滞后于微观改革,政府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论发展,农业落后于工业,乡村落后于城市,西部落后于东部,传统行业落后于新兴行业,环境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社会发 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发展当作一个整体来抓,坚持全面发展。在制订计划、出台政策、建立制度、安排工作和树立典型时,既要注重全局发展、全局利益,又要注重局部发展、局部利益;既要考虑这部分人的发展和利益,又要考虑到另部分人的发展和利益;既要考虑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又要考虑到个人利益等。总之,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三、把发展当作一个系统来抓,不能为谋求物质文明发展而牺牲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
把发展当作一个系统来抓,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实现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它由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子系统组成。与之相对应,人类文明从内容上也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它对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决定作用。政治文明决定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和精神文明的性质,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所以,三个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它们共同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三个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如果其中某些环节过于薄弱,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我们的教训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去年非典疫情的蔓延,不仅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而且集中暴露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中国在191个国家的卫生系统中排名第188位。如果这种状况还不改变,类似“非典”的悲剧还会重演。
四、把发展当作一个过程来抓,不能为谋求当代人的发展而牺牲后代的利益
把发展当作一个过程来抓,这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决不能为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而浪费资源、牺牲环境,决不能为谋求当代人的发展而牺牲后代人的利益。
把发展当作过程来抓,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既讲求经济效益,又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把发展当作一个过程来抓,必须摒弃“先污染、再治理,先发展、再协调”的错误思想和做法。有的同志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发达地区的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经济实力,发达地区可以做到,欠发达地区难以做到,还是“先发展、再协调”。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实践是有害的。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才能使欠发达地区更好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果为求得一时发展而牺牲环境、破坏资源,即使经济上去了,也不能持久;在发展之后再来治理,则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欠发达地区领导干部的内在要求。“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再探索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告一段落后,我省出台了六个配套文件,构建了“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新的形势下,要在坚持这些好做法的基础上,不断总结,逐步完善,与时俱进。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观念,为“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供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干部是否经常受到教育、农民是否长期得到实惠,关键要看发展了没有、发展得如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努力适应这一要求。
1、紧扣发展主题,理清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要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观念,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为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切实改变就组织抓组织的现象,坚持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党的中心任务,贴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贴近农民的实际需要,把组织服务工作做到需要 的地方去,把组织保证工作做到群众欢迎的地方去,变“游离”为“渗透”,变被动出招为主动介入。
2、适应发展需要,改进农村基层组织的设置方式。努力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积极组建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如农民专业协会、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协会+农户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荐村“两委”成员与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领导成员交叉任职。使村干部和发展能手全身心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积极开展在农民专业协会中建立党组织工作,把协会中有共同特长的党员组织起来,围绕协会发展开展党组织活动,使党的工作覆盖到新的社会组织。同时,通过专业协会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把好协会的发展方向。
3、围绕发展目标,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要一手抓教育,增强党建工作责任人党的观念;一手抓考核,使责任人自觉遵守制度规范。特别要强化考核标准的刚性,坚持把发展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检验“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根本标准。要实行介入式考察,从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同志要参与责任人任用的考核和研究,解决过去存在的责权分离、手段弱化的问题。要捆绑式运用考核结果,把履行责任制情况作为责任人任用的重要依据,把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任用挂起钩来。
二、按照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加强农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供组织保证
共产党人的政绩观,就是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让农民得实惠。能否把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是实现“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目标的关键。
1、树立以政绩取人的导向,改进农村基层干部选任办法。用什么样的人、用什么办法选人,对于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至关重要。要改进干部的选任办法,让群众满意的人进班子。我省在村党组织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即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党内选举。在乡镇开展“一推两考”试点工作,即采取民主推荐、理论考试、组织考察的办法,确定下一届镇党委和纪委组成人选。它们的共同之处和关键环节在于:一是群众广泛参与,推荐算数。在村党组织成员的推荐中,不仅有党员参加,也有村民代表参加,所产生的人选体现了全体村民的意志;在乡一级干部人选的推荐中,不仅有下一级单位负责人参加,还有占参会代表20%的农民参加,使群众的态度影响到干部的进退留转。二是全过程阳光操作,推荐票公开统计。这既体现了组织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又体现了群众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从而促使干部把对上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促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些做法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2、加强规范化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做好“三农”工作的本领。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任职、任期和进修培训,告诉干部干什么,教会他们怎么干。同时,可与高等院校联合开设进修班,培养高层次领导人才。要改进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训什么的原则,开设培训“超市”,实行“订单”培训,推行学分制,由干部自主选择培训内容,自行安排受训时间,促进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我省正在开展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培训试点工作,要不断总结,积极推广。要建 9 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述学、考学制度,把干部的学习同考核、奖惩和任用结合起来,调动干部学习的积极性。
3、强化激励监督,促进农村基层干部严格自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人是关键,培训是基础,激励监督是保证。可开展“双评”活动,即每年分别评比有作为和不作为的农村基层干部。对被评为有作为的干部给予表彰和重奖;对被评为不作为的干部,经组织考察属实的,可责令辞职。要改进评比办法,扩大评比工作中的民主,把评比标准、评比权限和评比要求交给群众,真正由群众当家,把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干部选出来,使他们有地位、得实惠、增光彩。
三、按照新型人才观的要求,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为“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供人才支持
人才问题关系小康大业。让干部经常受教育,目的是培养人才;使农民长期得实惠,关键要依靠人才。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
1、拓宽视野,多渠道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工程,对有潜力的人选,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实用人才开展科技承包和试验示范活动,推荐他们到专业协会中唱主角、挑大梁。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表彰,给予重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发展为党员、培养成村干部。农村乡土人才是实用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一并纳入人才范畴,在教育培训、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一视同仁,使乡土人才有地位、有荣誉、有奔头。我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劳务大军在外经风雨、见世面,既挣了“票子”,又换了“脑子”,10 要把他们纳入人才范畴进行培养,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发家致富。
2、突出重点,抓好农村党员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就抓住了人才工作的重点。要坚持每年集中一段时间,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小学教”活动,把它建成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的“加油站”,办成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助推器”,打造成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平台”。要大力推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可在全省农村实施“百千万”行动计划,即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重点抓好100个“双培双带”示范乡镇、1000个“双带”示范基地、10000名带头致富能力强、奉献精神强和公道正派理论强的“三强”型党员、干部。要积极推行无职党员岗位责任制,按照自愿申报、党组织确定、向全体村民公告的方式,明确无职党员的岗位责任,加强考核,使每个有能力的无职党员都能充分发挥作用。
3、加强激励,动员人才到农村建功立业。从农村实际出发,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党政机关干部、军队转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机构改革中分流人员、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到农村和乡镇企业工作。尤其是县乡机关干部工作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要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可实行“五五制”,即一半人员在机关处理日常工作,一半人员到农村基层蹲点创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也可鼓励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和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对“蹲点干部”和“打工干部”可以实行身份、关系、待遇“三不变”,对工作卓有成效的,要提拔任用,形成人才资源的“洼地”效应。我省近年来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是加强“三农”工 作的战略性举措,也是促进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成功实践,要抓紧抓好。
四、按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要求,推进为民服务经常化、制度化,为“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供机制保障
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并从制度上予以保证。
1、建立述联考联制度,培养干部亲民作风。农村基层干部只有经常深入群众,倾听民声,特别是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才能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为促进农村基层干部经常深入群众,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定期组织干部进村入户、乡村干部联系贫困户等。为促进这些制度的落实,要建立干部述联考联制度。干部述职时,要把联系群众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由群众进行测评。测评时,可适量吸收农民代表参加。同时,对干部进行考核和任用考察时,要把联系群众情况作为重要内容,使广大干部始终保持“赶考”的精神状态。
2、实行民主听证制度,广泛集中民智。在决策上体现群众意志,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使农民得实惠。实行民主听证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有效办法。通过听证,让农民群众真正参与到决策中来,与干部面对面交流,构筑民意表达的“绿色通道”。对好的意见和建议,可进行购买或给予重奖。决策实施的效果如何,群众是否得到了实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后,再召开听证会,凡是多数人赞成的,要继续执行下去;凡是多数人有意见的,要对决策进 12 行完善;凡是多数人反对的,要坚决废止,使决策始终符合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
3、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农村基层干部要适应乡村区划调整、乡域村域扩大的新形势,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可在乡村两级设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群众需要办理的事情,只需向代理室提出申请,其它工作均由代理室全程代为办理。要明确代理内容,凡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可列入代理范围。要规范代理程序,抓好受理、承办和回复三个环节,建立健全代理室各项工作制度,做到有问必答、有需必办,使代理室和“小窗口”能为群众提供大服务,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发言提纲
訾金雷
(2006年3月31日)
通过近一个时期的学习思考,上午又听了新农村建设的辅导报告,我们对中央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认识更加到位、理解更加深刻、思路更加清晰。下面,我结合实际,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特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是个老的提法,却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和开创性的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新背景。它是在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力度逐步加大、加快农村发展正成为全社会共识、农村建设具备一定基础 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发展起点更高。二是新思路。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指导方针更明确。三是新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工作布局更全。四是新方式。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扶持力度更大。五是新变革。改革开放后至十六届五中全会其间的27年,我们党为解决“三农”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城乡工农关系上先后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一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放权于民;一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直至全面取消农业税,减负于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说是第三次重大调整。从中央把“三农”问题明确定位为全党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到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从提出“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到作出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从制定“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到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对工农、城乡和分配关系作出了重大调整,其实质是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六是新机遇。宿州作为农业大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是我们缩小与先进发达地区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奋力崛起的历史机遇。我市农业大而不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人口众多,应该说受益面也就更大。这个机遇如果能抓住,就会极大地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为推进跃升崛起注入强大活力和动力。
二、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深刻内涵应该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时跨数十年、惠及几亿人、涉及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我理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深刻内涵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是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目前,新农村建设已经在全国迅速启动、扎实开展,我体会,要确保新农村建设真正造福亿万农民,必须防止和克服五种倾向:一是脱离实际,把新农村建设变成空洞口号、神秘概念和玄奥理论,或者重新回到就农业抓农业的老路子。我理解,当前我们正在做的工作,如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县域经济等就是新农村建设,已经确定的“工业强市、开放兴市”战略、“6+3”工程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二是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包涵着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农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整洁、村庄改造等丰富内容,并且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中心任务,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内容。否则,新农村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是盲目冒进,一哄而起。新农村建设既是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艰巨的长远课题,决不是朝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把积极态度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从长计议,不草率从事;锲而不舍,不急于求成,力争做到规划不留遗憾,政绩不留隐患。四是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工作无事可干、无所作为倾向。决不能以为免除农业税后农民负担问题就从此解决,农村工作就万事大吉。必 须保证基层党组织和乡村政权的有效运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要靠他们来贯彻落实,农民群众生活的改善要靠他们来推动,党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靠他们来维护,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也要靠他们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来实现。乡镇机构该履行的职能、该提供的服务,不仅不能削弱,还要逐步加强。现在最重要、最迫切的不是精简机构、分流人员,而是要理顺关系、转变职能、提高素质,更好地带农民发展,帮农民致富,为农民服务。五是越俎代庖,强迫命令。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要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与建设新农村,但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一厢情愿地去搞农民不满意、甚至反感的事,特别要防止出现以各种名义增加农民负担的现象。要尊重农民意愿,积极探索政府扶持引导、农民自愿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机制和办法,达到“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的要求。
三、围绕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着力推进新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也必然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深刻影响,提出更高要求。要紧密联系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来思考和推进“三级联创”活动,探索和实践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都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初步考虑,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五个好”为目标,以“三级联创”为总抓手,推进新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概括地说,就是:
确立一个观念:即发展型的农组观,以围绕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来统领农村党建工作,把围绕发展的程度、服务发展的力度和促进发展的效果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坚持“双强”要求: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强和创业能力强”的标准选配乡村干部,实行规范化管理,创造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和干事创业的机制。
突出三项重点:一是以改进村党组织设臵为重点,推行“支部加协会”、“协会带农户”的党建工作模式,形成支部抓产业、党员创实业、百姓富家业的良好格局,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二是以选派村和小康示范村为重点,实行领导联系、部门帮扶、干部驻村,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格局,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以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重点,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围绕“四化”目标:即围绕党员干部技能化、农民组织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实施以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双技”培训,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合作的新型农民。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党领导”的原则,按照政府支持、农民自愿、市场运作、多元发展、逐步推进的要求,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致富带头人队伍。开展农村社区党建工作试点,以中心村为依托,以产业为纽带,以服务农民为宗旨,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建立农村社区党组织,把“个体”农民变为“群体”农民,进而成为“实体”农民。
落实五项载体:一是深入推进“双培双带”工程,为新农村建设培育先锋力量。二是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为不 同类型、专业各异的党员发挥作用搭建新的平台。三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深入开展“双向带动”活动,教育和引导事业有成的党员把家乡更多的人带出去务工创业,把在外了解到的信息、积累的资金、联系到的项目带回家乡创业发展。四是规范党务公开,并与村务公开配套衔接、同步实施,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示范和带动民主管理。五是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加强村级代办点或“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服务。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推荐阅读: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11-1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反思09-21
论司法警察队伍的内涵式发展08-07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11-07
追求学校内涵发展09-07
学校内涵式发展08-10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12-04
二小学校内涵发展汇报材料07-27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06-13
落实教育内涵发展工作汇报材料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