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生产调研分析(共8篇)(共8篇)
1.畜牧业生产调研分析 篇一
贞丰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概
述
贞丰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东部,处于东经105°25′至105°56′,北纬25°7′至25°44′。东邻镇宁、望谟,南界册亨、安龙,西接兴仁,北靠关岭。县境总面积东西宽52公里,南北长67公里,土地总面积1511平方公里(合226.35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0.85%。
贞丰县的河流均属珠江水系,多分布于县境东南部和西南部,其中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4条,北盘江、清水江及大田河(下游洛帆河)是本县境内的三条主要的河流,加之龙滩电站和董箐电站下闸蓄水,我县库区的面积和水位相应的增大、增高,使我县的水产养殖有了广阔的前景。
县境内气候大部分时间受季风环境影响,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6.6℃,无霜期长(260-340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日照较长,适宜各种动物和牧草生长。
第一章
贞丰畜牧业生产现状及机构设置
我县畜牧业自从1979年从农业局中分出成立县畜牧局以来,由于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和指导发展,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县人民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11年大牲畜 存栏达142481头匹,生猪存栏达176058头,羊存栏达35893只,家禽存栏达964290羽,畜牧业总产值达2.5亿元,人均占有735元,占农业总产值39%。
经过多年来的品种改良以及品种提纯培育保护等工作,使得全县畜禽品种丰富,分布合理化。现贞丰县已成形的畜禽品种有贞丰黄牛、贞丰低热河谷黄牛、贞丰杂交黄牛、贞丰水牛、贞丰杂交水牛、贞丰马、贞丰矮马、贞丰黑山羊、贞丰波黑杂交山羊、贞丰鸡、贞丰杂交鸡、贞丰矮脚鸡、贞丰麻鸭、贞丰灰鹅、贞丰狗等15品种。除典型的几个品种只有在贞丰低热河谷地带有分布而外,其余的品种县境内均有分布和饲养,已形成了一个分布合理、饲养科学化、生产效益化的格局。
贞丰县畜牧水产局是发展和规划全县畜牧水产工作的主管部门,下一步改为贞丰县畜牧兽医局,下设二级局贞丰县渔业局(副科级单位),在全县13个乡镇均设有畜牧兽医站,有的站含有水产站,全县畜牧兽医干部及技术员共有83人,其中局机关26人,乡镇57人,分布为珉谷6人,者相8人,北盘江6人,平街2人,长田3人,小屯3人,龙场6人,挽澜3人(其中1人因病不能正常上班),连环2人(其中1人因病不能正常上班),鲁贡2人,沙坪3人,白层3人,鲁容3人。其中专业人员75人,公务员5人,工人4人。
从各乡镇的人员分布来看,有的多有的少,不太合理,管理方式是人、财、物三权归乡镇所管,所有乡镇站人员全部纳入乡镇工作的总盘子,主要抓中心工作,由于工作的时间多半是保证 中心工作后才能抽空干业务工作,造成很多兽医技术干部名义上是畜牧兽医站人员,实际上是政府中心工作的骨干力量,从未干过本职业务工作,造成乡镇畜牧兽医工作没有专人抓,造成动物免疫、市场检疫及品改等工作几乎无人做,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很多难题,同时也容易造成各种疫病的发生,而导致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社会的稳定。
第一节、畜禽品种现状及分布
我县家畜家禽现饲养有猪、牛、马、羊、犬、兔、鸡、鸭、鹅等。
一、猪
我县的本地猪属“关岭猪”类型。毛色为黑色和黑白花色,其额心、腹部、四肢下部及尾尖具有白色的特征,四肢较细,体型中长,具有耐粗饲、性成熟早、繁殖率高的特点。但生长发育迟缓,生产性能较低。1978年以来,通过引进约克、长白、苏白等优良种猪,对本地猪进行改良,以约克、长白、苏白猪作为父本的改良效果较好,现在上半县的仔猪远销盘县、镇宁、关岭等地。通过上世纪80-90年代的改良,我县猪大部分是改良过的二元或三元杂交猪,已形成了贞丰杂交大白猪品种,在全县范围内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产粮乡镇。现在育肥商品猪除本县销售外,远销安顺、贵阳等地。原来的土著猪,只有在下半县的鲁贡、沙坪、白层、鲁容等乡镇的边远村寨才能看到。
二、牛
黄牛:我县的地方品种主要属于“盘江红牛”(原称 “关岭黄牛”)系列,体格偏小,体质结实,体型紧凑,具有耐粗饲、耐潮热、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及成熟早的特点。公牛一般那1.5-2岁开始性成熟,农村没有饲养专用公牛的习惯,因长期由不到繁殖年龄的公母牛自由交配及近亲繁殖,牛群普遍退化,形成了上部乡镇为代表的贞丰黄牛和下部乡镇为代表的贞丰低热河谷黄牛两个地方品种。
水牛:本县的水牛属华南型,品种上分类属贵州水牛,体格较大,骨骼粗壮结实,肌肉丰满,腰背平直稍短,胸宽深,角大而向后深弯。蹄圆结实,耐使役。母牛一般2岁性成熟,3岁开始配种,妊娠期330天左右,三年两胎,15-16岁仍可繁殖;公牛2岁左右性成熟并开始配种,大都无专用,野交乱配的多,存在近亲繁殖和退化现象,形成了具有贞丰特色的贞丰水牛。
在上世纪70、80年代曾引进摩拉、辛地红、西门塔尔、短角牛、海福特等良种公牛的冷冻精液改良本地的黄牛和水牛,杂交优势明显,生活力强,适应性广,但为数很少,改良步伐缓慢;1998、1999年以后又重新引进上述优良品种的冻精对我县的本地品种进行改良,现已形成二元杂交以上的贞丰杂交牛品种,其中有贞丰西本杂交黄牛、贞丰利本杂交黄牛及贞丰么本杂交水牛三个品种,主要分布在小屯、北盘江、珉谷、者相、龙场、平街、长田、挽澜、鲁贡等乡镇,主要作为肉用牛外销到安顺、贵阳及两广一带。
三、马
贞丰马属西南山地马类型,善登山爬坡,耐使役。本县马匹多作驮用,城镇附近为挽用。独有的贞丰矮马主要分布在县东南部河谷山地鲁贡、沙坪、白层、鲁容几个乡镇的边远地区,它适用于当地的山高、坡陡、路狭窄而弯曲地区驮运物资。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贞丰矮马可以提纯保护,经过培育,用于旅游业的开发。
四、羊
我县羊的品种为贵州黑山羊,有角,被毛黑色,背部平直,四肢结实,关节明显,蹄质坚硬,身体呈长方形,尾短上翘,成年公羊体重50-55公斤,母羊45-50公斤。母羊一般年产两胎,每胎双羔,也有1羔或3羔的。贞丰黑山羊主要零星分布在北盘江、长田、平街、珉谷、龙场、连环、鲁贡和鲁容等乡镇。近年来,引进波尔山羊的优良种公羊对我县的黑山羊进行品种改良。现基本形成了二元杂交的贞丰波黑杂山羊,主要分布在北盘江、平街、长田、者相、珉谷、连环等乡镇。
五、家禽
我县的家禽主要是农户零星散养为主,市场竞争力不强。近年来已有极少数农户规模饲养,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鸡
全县饲养的鸡约占家禽总数的89%,多是地方品种,贞丰鸡属肉蛋兼用型,就巢性强,生产性能低,主要分布在下半个县的乡镇。80年代中期,引进了“贵农黄鸡”、“白洛克”、“来航”、“星 杂579”等种鸡,形成了多元化的贞丰杂交鸡品种,主要分布在上半个县的乡镇。
2、鸭
本县鸭以贞丰麻鸭(又称兴义鸭)为主,蛋肉兼用。成年公鸭体重1.75-2公斤,母鸭1.5-1.7公斤,性成熟早,6-7月龄开产,蛋重60-70克,主要分布县龙场、小屯、珉谷、北盘江、者相、白层、挽澜等乡镇。
3、鹅
本县鹅有棕灰色和白色两种,也有少量的大型狮头鹅,其中棕灰色为贞丰灰鹅。鹅是县内苗族群众最喜欢饲养的家禽之一。本县鹅个头中等,成年鹅胸宽,体重3.5-4.5公斤,肥大的可达5公斤。主要分布龙场、小屯、珉谷、北盘江、者相、挽澜等乡镇。
六、兔
本县兔的饲养量很少,以肉兔为主。1984年陆续引进西德长毛兔、中国长毛兔、安哥拉兔和杂交长毛兔。这些长毛兔适应强,抗病抗逆性较强。在我县没有形成规模,对农户的经济效益不大。
七、蜂
我县的蜂种以中蜂为主,也有少量意蜂,当地群众无放养习惯,多为坐地养蜂。养蜂的方法落后,发展缓慢,产糖量低。我县蜜源丰富,发展养蜂业大有潜力,但大部分蜜源被外地蜂群利用。所以我县的养蜂业潜力很大,将给我县的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八、犬 我县的犬养殖多以看家和观赏为主,有一定的数量,但未形成产业。近几年有数量剧增的趋势,狗肉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对其发展应加强引导和管理,使其形成一个有多种效益的产业。
第二节、牧草饲料资源情况
一、青饲料
本县青饲料来源广泛,数量较大,其干物质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适口性强,容易消化,营养全面。主要有牧草、蔬菜、苕藤、瓜叶及一些水上植物。
牧草:本县的牧草分人工种植和野生牧草两类。人工种植牧草主要以皇竹草、黑麦草、三叶草、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为主;野生牧草本县各地都有,且生长茂盛,北盘江河谷地带的牧草无绝对的枯草期。目前被利用的除了人工种植的牧草极大多数被利用外,野生牧草被利用的主要是路边、田地角、河沟边、村寨周围的零星草地及部分田地坎草,连片荒山草场一般分布于边远地区,利用较少或未利用。此外,县内各地均有灌木林、蔬林地及其他林地分布,也有一定数量的牧草,树木嫩叶可利用。采用科学的、有计划的投入草食畜,特别是羊,加强管理可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可防止荒山灌木林火灾事故的发生。
本县还有可用作饲草饲料的多种蔬菜及脚叶、苕藤水生植物等。尚有未充分利用作牧草的绿肥作物,如马豌豆、满天星等。另外目前已被广大农户接受的一年生优质黑麦草和皇竹草等在扩 种面积上也有着很大的潜力。
二、多汁饲料
本县多汁饲料以红苕、瓜类等为主。这类饲料粗纤维含量少,适口性强,容易消化,并含有较丰富的钾、钠等矿物质,是家畜秋冬季节的优良饲料,每年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还有相当数量的水果也可作为饲料。
三、粗饲料
本县粗饲料主要有稻草、玉米秸秆及包叶、甘蔗梢、秕壳、荚壳等多种。这类饲料粗纤维含量高,营养价值低,是草食家畜冬季饲料的主要来源。目前主要利用的是稻草及部分玉米叶及包叶,其余的很少利用。可以在技术上进行革新,先给予粉碎,适当补充添加剂加以软化处理,就是很好的牛羊饲料了。
四、精饲料
本县精饲料主要有玉米、小麦和谷类以及其他粮食作物加工的副产品,主要有玉米、豆类及多种糠麸、糟渣及菜子饼等,这类饲料含粗纤维少,可消化营养物质多,营养价值高。精饲料多用作猪饲料,家禽利用少部分,大牲畜较少利用。可以加以引导用精饲料投入饲养牛羊生产商品肉牛羊,为农民获取最大效益。
第二章 贞丰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及方法
自从畜牧业从农业中独立出来后,加上土地承包到户,一时间粮食大丰收,产量大增,农户手中的余粮过剩,加之农村的劳 动力输出甚少,于是家家户户都养猪养牛,猪牛的存栏量大幅度增长。畜牧兽医站在建、并、拆前后人、财、物三权归县局所管,技术员专抓业务,开设的兽医门诊等服务部业务开展正常,深受群众欢迎,为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县畜牧局的兽防、品改等站相对独立,有专门的课题研究经费,如品改站设有种猪场及孵化场等,所以我县的畜牧业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是一个飞跃的发展,在此期间我县猪的品种改良形成了具有我县特色的二、三元杂交商品瘦肉型猪——贞丰杂交大白猪,深受安顺、贵阳及两广一带的欢迎。
第一节 养牛的发展方向及方法
一、养牛的发展方向
我县从九十年代末大规模引进西门塔耳、利木赞及么拉等国外品种,对我县贞丰水牛及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先后在小屯、北盘江、珉谷、者相、龙场、平街、长田、挽澜、鲁贡等乡镇设臵了冻精输配站,开展了杂交改良工作。现在贞丰杂交牛正在形成。二元杂交的有贞丰西本杂交黄牛、贞丰利本杂交黄牛及贞丰么本杂交水牛三个品种。我县有8万多农户,按70%的农户饲养牛计算,有5万多户饲养牛,如都饲养能繁母牛或育肥牛,每年可出栏5万头商品肉牛,以每头2000千元计算,养牛产值可达1个亿,收入是可观的。所以我县要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推广饲养能繁母牛或育肥牛,多发展示范户进行带动。
二、养牛的发展方法
1、合理利用资源分户饲养
一类为农区的杂交牛繁殖饲养和贞丰本品种优质牛的繁殖饲养,因为农区属主产粮区,荒山草坡少,所产粮食和粮食秸杆饲料丰富,加之农区零星的田坎地角天然牧草丰富。适宜于以每户饲养1—2头能繁母牛,繁殖生产杂交牛或当地优质肉牛,在1—1.5岁适时出栏,可获取高额利益,又可兼顾耕种田地。也可户饲养1—2头育肥牛,在水草丰盛时期育肥,出栏获取利益。别一类为边远地区,目前尚有可利用草山草坡区,可以户为单位,饲养能繁母牛及育肥牛,杂交品种和贞丰本品种均可饲养,能繁母牛生产牛犊,掌握在1—1.5岁适时出栏;育肥牛一般在水草丰盛季节饲养,育肥后适时出栏,这样才可保证获取预期效益。
2、因地制宜推行规模养殖
贞丰县养牛主要是靠广大农户养殖,由于多年来我县农户养牛主要是为了耕种田土,所以商品化程度不高,多属肉、役兼用型饲养。2003年开始在我县珉谷、北盘江、者相、小屯、龙场、平街、长田、白层、挽澜、鲁贡、鲁容等乡镇实施大牛圈养殖,目的在于推进农户养牛的商品化,到现在全县有二十余个大牛圈养殖效益良好,不管是分户饲养集中管理或是单户饲养,都达到预期效果,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县养牛的商品化速度,让农户改变了那种“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肥田、养鸡鸭鹅、为了盐巴钱”的封闭落后思想。第二节
养猪的发展方向及方法
一、养猪的发展方向
养猪是养殖业中的支柱产业,我县养猪有悠久的历史,是农村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农户养殖的商品意识高,基本上都能根据市场需求来适时出栏获取效益
我县从80年代开始引进约克、长白、苏白等白猪品种及杜洛克棕黑品种到贞丰进行杂交改良本品种,经过多年的改良,现已形成具有贞丰特色的多元化贞丰杂交瘦肉型猪,基本遍布全县各地,生产的商品肉猪除供当地食用外,还远销到贵阳、安顺等市场,所产的杂交仔猪远销周边县市,供不应求,上市的少,仔猪商只得走村串寨进行收购。如果全县大力发展养能繁母猪和育肥商品肉猪,全县8万多农户90%的饲养,养殖户可达7万多户,其中7万户饲养育肥商品肉猪,户均出2头商品肉猪,全县年出栏肉猪可达14万头,每头按1000元计,产值可达1.4亿元;其中1万户饲养能繁母猪,户均年出栏商品仔猪16头,全县年出栏仔猪可达16万头,每头按250元计,产值可达0.4亿元,两项全县养猪年总产值可达1.8亿元。所以我县要发挥优势,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饲养能繁母猪和育肥瘦肉型商品肉猪。
二、养猪的发展方法
随着土地承包下放到户,先进种植技术(杂交水稻、杂交包谷)推广到户,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全县农户基本上都有余粮,拿余粮来养猪已成了农户的一个良好习惯,也是农村家庭的经济 主要来源。
对于一般有余粮的农户,要发动引导饲养商品肉猪,一是饲养技术要求不高,二是需粮不多,三是可以把家庭生活的残汤剩水、糠麸及菜脚叶等充分利用,还可不计入成本。这类农户可发展年饲养2头或2头以上的商品肉猪,只要搞好疫病预防和驱虫工作,改熟喂为生饲,适量投入添加剂或预混浓料,一般到时均可出栏。对于余粮丰富、又种植蔬菜、且有一定的饲养技术的农户,除饲养育肥商品肉猪外,还要发展引导其饲养能繁母猪,充分利用富余粮食和各种蔬菜及农副产品脚料,一般农户可饲养1头能繁母猪,条件好的可饲养2头以上的能繁母猪,这类农户除了搞好疫病预防和驱虫外,还要对仔猪进行科学饲养管理及圈舍的消毒等工作,出栏率才高,效益才好。
三、贞丰黑猪的品种提纯与保护
贞丰黑猪属关岭猪品种,是贞丰县的土著品种,现贞丰境内饲养不多,只有在白层、鲁容、鲁贡和沙坪边远山区的村寨才有较集中的饲养,贞丰黑猪是经贞丰人民几千年的自繁自养而形成的品种。因山区边远,交通不便,处于封闭状态,一般是很少或不饲养种公猪配种,多是采用子配母来循环繁殖的方法,具体是母猪产仔后,等到公仔猪生长到2-3月龄时(此时公仔猪基本能射精),让公仔猪与母猪自由重复多次交配,使母猪受孕后,再将公仔猪阉割育肥或出售。如此久而久之,近亲繁殖严重,很少有外缘或远缘血亲引入,加上饲养多是放养或半放养,只喂少量的精料,导致该品种至今尚保留野猪的特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都在追求绿色、原生态食品,贞丰黑猪就是属于这类食品,应给予提纯和保护。
1、黑猪的提纯和保护的具体措施
在几个乡镇选育个体优越的公猪和母猪,经科学饲养管理留作种用,严禁外来公猪进入杂交,选育出优良的仔猪作商品肉猪;也可引进棕黑色品种杜洛克与优良的母猪杂交,产生具有黑色外形的杂交一代公母猪选育后作种用,交叉与贞丰黑猪交配,选育具有贞丰特色的产瘦肉率高、有野猪味的贞丰商品黑猪,2、黑猪的发展方法
在我县现有的黑猪养殖分布的乡镇,如白层、鲁贡、鲁容、沙坪4个乡镇采取以项目支撑的方式组织示范发展养殖黑猪,要结合当地实情,因地制宜发展当地农户饲养,采用圈养并结合少量的放养,适当投入少量添加剂或预混料,生、熟交叉饲喂,培育出具有贞丰特色的原生态绿色肉食品。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时,将上述4个乡镇建成黑猪养殖基地,建立黑猪肉食品初级或精加工厂,在市场上开设黑猪肉销售专柜,提升黑猪肉食品的附加值,增加养殖户收入,从而促进贞丰黑猪养殖业的发展。
四、猪的免疫及标识佩戴新构想
我县养猪是分户散养为主,这给预防注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困难较大,一般防疫员都要走千家进万户,进入猪圈费很大的劲才能搞好猪的免疫注射和耳标佩戴,效果也不太好。我县要解决这一大难题,最好从仔猪入手,也就是培训农民技术员,让他们掌握防疫的一整套技术,同时又能熟练操作阉割技术,在仔猪25 日龄至1月龄期间阉割时,同时进行免疫注射和耳标佩戴。
第三节
养羊的发展方向及方法
贞丰养羊历史不很长,存栏数也不是很多,1990以前只是零星分布,以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在相关部门特别是畜牧及扶贫办的努力下,在我县北盘江、者相、龙场、平街、长田、连环及珉谷等乡镇均有了相对集中的分布。贞丰现在养的主要是黑山羊(也称贞丰黑山羊),最近几年引进了波尔山羊进行杂交,现基本形成贞丰波黑杂山羊这一新品种,在上述几个乡镇均有分布。
一、养羊的发展方向
养羊在贞丰畜牧业中以前是基本不算值数的,随着改革开放,贞丰养羊存栏有了一定的数量,为养羊户带来了效益,使很多养户得以脱贫致富。全县的草山草坡不含灌木林94年经国土部门调查有40多万亩,2004年县畜牧局粗查尚有近30万亩,加上现有的灌木林应有40万亩适宜放牧山羊。如2亩草山草坡饲养1只山羊计算,我县养羊可存栏20万只,保守算也可存栏10万只山羊。羊是一胎多羔动物,一年基本上可产两次羔,也就是说羊的年出栏数可以等于羊的出栏数,那么全县年可出栏羊10万只,按每只400元算,产值可达0.4亿元。所以我县应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有选择性地发展农户养羊,提升畜牧业总产值。
二、养羊的发展方法
我县现养羊的方式是原始古老的放羊模式,尚属于“羊子羊哞哞,一天叫到黑,不吃山坡上的草,只要吃树木叶”的那种写真。其实山羊不仅吃灌木及其小乔木的树叶、树枝,还吃大量的丰产草,如白花狼草等均是山羊的主食草品种。
我县要因地制宜,结合乡情,科学地、有计划、有管理地发展养羊业,要推广大户养殖与小户养殖结合模式,对草山草坡及灌木林进行科学化管理,明确界线,承包到户,有计划有组织的改良和轮牧。具体是: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大户养殖,每户存栏数不超过80只,超出部分必须限时育肥出栏成商品,这样的大户划给200亩以上草山草坡或灌木林给其承包,要求养殖户按技术要求进行轮牧和改良草场以及草场养护。条件差一点的以每户存栏20只为上限,划给50亩以上草山草坡或灌木林给其承包,方法同大户养殖模式一样。其它的可根据实情将羊作牛来饲养,每户以存栏5-6只以下为限,可以采用半牧半圈养的饲养模式进行,补以精料育肥出栏。
第四节 养禽的发展方向及方法
家禽的养殖在我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养殖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农村辣子盐巴钱的重要来源。我县原有的土著鸡是由野山鸡驯养多年而形成的贞丰鸡和个体稍小的贞丰矮脚鸡(现贞丰很少),90年代引进外来品种贵农黄鸡到贞丰杂交后,现在我县的 鸡多属杂交品种,随着市场的放活,多种品种流入我县,现在我县的鸡是含多元化的独特品种,简称贞丰杂交鸡,现有产蛋多、出肉率高的特点,属蛋肉兼用型品种,在全县范围内广为分布。我县出栏鸡除供应本县市场外,还远销其他市场。我县鸭、鹅在禽类中所占比重较小,只有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几个乡镇有分布,一般只供给当地市场。
一、养鸡的发展方向
我县养鸡的前景非常好。全县如有5万户养鸡,户均存栏60羽,全县可存栏300万羽。鸡的出栏数可达到存栏数的2倍,那么全县每年可出栏600万羽,产值可达1.08亿元(600万羽×15元/公斤),加上蛋的产值,养鸡产值可达1.2亿元。
二、养鸡的发展方法
养鸡可圈养,也可放养或半圈半放饲养,所以根据贞丰的县情可采用多种模式并进。
1、单户饲养
适宜一般家庭饲养,只要有10个平方米的鸡舍即可,投入自配饲料,也可直接投入玉米、小麦、稻谷、高粱等,加予适量的青饲料即可。有条件的可采用网式围栏,固定在一定区域或林下进行放养。这类饲养只要搞好防疫工作即可出栏。鸡苗可采用自行选种母鸡孵化,也可采用选择有条件的农户,培训农户孵化技术,用现代孵化器,有规模有计划的选择鸡的品种进行孵化,供给农户鸡苗。这样有利于集中脱温,集中免疫预防,更好地保证成活率和提供养殖技术指导,也有利于成批量销售。
2、中、小型养鸡场
单户饲养有它的一定局限性,不易形 成规模,销售环节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我县可利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中、小型养鸡场形成规模、形成龙头,拉动单户养殖,便于销售和保护效益。小型养鸡以年出栏4万羽为宜,中型以年出栏10万羽为宜。中、小型养鸡场必须严格消毒、严格免疫、严格科学化管理和科学配方饲喂。
三、鸭、鹅养殖
只有在适宜乡镇,充分利用山塘、水库、河流以及稻田,引导和发展农户进行饲养。
第五节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养殖业的技术服务与指导属公益性技术服务,必须由国家政府部门安排解决,成立专门的服务部门及管理机构进行服务。在养殖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技术服务部门作好疫病的防控、治疗与饲养管理技术培训、出栏与市场连接调节指导等技术指导作保证,那么畜牧业是很难正常有效发展的
一、设臵和建全乡镇技术服务机构
我县养殖户极大多数是在农村、在基层,所以要在全县13个乡镇建全畜牧兽医站,村要有兽医室或防疫员,要达到有办公地点、办公服务用房及一系列的器械如疫苗冷藏保管设施、品种改良输配设备、技术员必备的交通工具等要配齐配全,这样才有利于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同时也要建全县畜牧管理部门机构。
二、配齐技术人员 各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及县局各技术站要根据编委所给的编制配齐配全相应的技术员,村要配齐防疫员如输配技术指导员、防疫技术指导员及兽医、畜牧技术员等,达到有强硬的技术服务力量作保证。
三、技术员要以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为主,责任到人 务必让技术员专门从事专业技术服务工作,要让技术员从繁多的中心工作中脱开身来,有充盈的时间到村、到组、到农户家中去进行技术服务,培训农户科学饲养,适时有效益地掌握出栏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养殖和出栏,同时培训好村级防疫员并组织带领村级防疫员对疫病进行监测和防控,对常见病进行预防与治疗。技术员必须进行严格的科学化奖惩管理制,要包点包户包养殖数,同时还要包效益。只有这样我县的养殖业才能正常快速发展,使畜牧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占的比例达到过半或更多。
第六节
建立、完善各种市场中介组织
我县东中部发展不平衡,部分农户市场商品化意识不高,还处于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状态,适应不了当今市场经济的需要,难以确保养殖户的利益。而政府部门只能引导和发展,不能介入到市场交易中去,为了连接生产与市场,及时掌握市场的需求,我县积极引导农户成立各种养殖协会和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作为连接生产与市场的纽带,从而抵御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市场风险,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理化生产格局。同时政府主管 部门对其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倾斜,在各种项目实施完毕后代表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后续管理,以利于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获得较好的项目后续效益。
一、成立各种养殖协会
由养殖农户自愿参与,形成协会+农户的生产格局,首先协会在技术上、资金贷款、市场信息上给养殖户提供服务,派市场营销员巡回于各大市场,了解市场信息,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协会,协会及时把生产规模、价格、营销方案等向会员发布,并由协会制定营销计划。二是协会根据市场信息组织农户生产,调整生产经营结构,统一将农户生产的畜禽组织起来销售,形成规模效益,减少了畜禽产品的流通环节,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三是协会可组织各种畜禽种苗以成本价供应给农户,减少养殖成本。
二、走公司+农户+技术+效益的模式
积极扶持畜牧龙头企业,引导农户以畜禽、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以股分的形式加入公司,公司包资金、技术等,统一生产,统一销售,按时分红,这样一方面有效地解决公司无产品加工的问题;另一方面农户入股公司,生产的畜禽按市场价格由公司包收,解决了农户生产的畜禽难销的问题。形成公司和农户利益共分,风险共担。
第三章
贞丰牧草种植与分布
人工种草在我县是一个新的技术课题,在2000年我县开始了 人工种草,这几年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人工种草在全县各个乡镇进行了推广,同时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并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结合我县实情在产粮区选用皇竹草、紫花苜蓿、多年生或一年生黑麦草和三叶草等品种,采用粮草间作和轮种方法进行种植,为养殖业提供营养丰富的优质牧草。在下半县乡镇推广皇竹草种植。对全县范围内的荒山草坡选择适宜的草种及灌木种进行改良,并进行科学的轮牧管理,区域划分到户承包管理,为草食家畜提供丰富的饲草。
第四章
贞丰畜禽品种改良与方法
根据我县不同区域的地形、气候、环境,结合各地种植业特点及饲养管理水平,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发展该区域相适应的畜禽类别,从而使全县的畜牧业稳步协调发展。
第一节 东部本品种选育及方法
本区域包括鲁贡、沙坪、白层、鲁容几个乡镇及部分与其毗邻的村寨。此区域的特点是:粮食作物种植相对较少,可提供作为精料的饲料少,而甘蔗种植面积大,大量甘蔗叶和甘蔗渣可作为草食动物的饲料。该地区气候温和,适宜皇竹草生长,草食动物的发展潜力大。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慢,农户饲养水平低,管理粗放,多采用传统饲养方式,有利于发展耐粗饲、适应性强的地 方品种,培植生态产业。
一、牛的本品种选育
本区域牛的存栏数量大,可提供的饲草量多,有利于本品种选育的开展。存在的问题是:管理粗放,造成野交乱配,使牛群整体生产性能难以提高。采取的措施:加强本品种选育工作,选评出优良的本品种公牛作为种畜,对不宜作种用的公畜进行阉割处理,逐步提高牛群的生产性能。加强对农户的宣传培训,使其掌握科学的养殖知识,转变观念,从单一的役用向肉用方向转变,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草料资源,扩大牛群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二、猪的本品种选育
在鲁贡、沙坪、白层、鲁容四个乡镇建立猪的本品种选育和本品种保护区。这四个乡镇本地品种猪的存栏量较大,当地农户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进行饲养,其产品具有绿色、无公害的优点。通过本品种选育,保持本品种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好的优良特性,改善养殖环境,扩大数量,逐步形成产业,提高经济效益。
对这一区域本品种保护区以外的猪,杂交改良要适当,在提高生产性能的同时保持猪群的耐粗饲、适应性强等优良特点。
三、马的本品种选育
东部区域应注重矮型马的本品种选育。矮型马体形小,灵活敏捷的优点应保持,保持其独特的遗传基因,为以后作为观赏和骑乘游乐开发奠定基础。
四、鸡的本品种选育
本区域鸡的饲养多采用放养的传统饲养方式,其蛋、肉深受 消费者的喜爱,但需要改善饲养环境及卫生条件,提高产品质量。本区域内部分村寨尚有为数较少的矮脚鸡,作为一个地区优良品种正处于灭绝状态,需要加强本品种选育进行品种资源保护。
五、羊的本品种选育
本地区尚有部分荒山,加之有大量的甘蔗副产品可以利用,适宜发展黑山羊。采取通过本品种选育的措施,培育优质种公羊,在农户间交换使用,避免近亲交配,提高基础群质量,逐步扩大羊群,获取经济效益。
第二节
中西部杂交改良推广和方法
我县中西部地区,是我县粮油作物主产区,农产品丰富,可提供大量的精料和农作物秸秆。本区域农户的饲养管理水平相对较高,适宜推广杂交畜禽,发展投入相对较高、经济效益好的畜禽种类。
一、牛的优良品种引入和杂交
本区域主要推广牛的冻精输配。有计划地引进西门塔尔、利木赞、安格斯几个品种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引进摩拉、尼里瑞菲两个品种对本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推广多元杂交,发展优质肉用牛。目前每年均输配母牛4000余头,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猪的优良品种引入和杂交
中西部地区的猪现多是杂交猪,以后品种改良的主要方向是 提高猪肉产品的品质。采取引入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种公猪,开展多元杂交的措施,推广瘦肉型品种,扩大养殖规模。
三、鸡的优良品种引入和杂交
在本区域除发展本地品种外,加大引入优良品种,推广蛋用或肉用的专用型品种,扶持养殖大户,走高效、节约的产业化道路。目前龙场、珉谷等乡镇发展较快,已有部分养殖大户。
四、羊的优良品种引入和杂交
在本区域部分有荒山的地方分布有少量的黑山羊,也引进了波尔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当前应采取以本品种选育为基础,扩大基础群数量,提高基础群质量,利用杂交改良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促进本区域内养羊业的发展。
第五章
贞丰渔业发展
我县渔业生产受环境及水域影响,发展很缓慢,在畜牧业发展中占的比例很少,基本上属于自由式发展,现在随着龙滩电站及董箐电站淹没区的形成,在我县境内形成了很大的水面,这将是我县渔业发展的一个良好开端,将使我县的养鱼业步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一节
水面资源及水域环境
贞丰县由于雨量充沛,地貌复杂,形成的河网密,地表水及 地下水资源丰富,有利于渔业生产的发展。全县共有水面4.06万亩,其中龙滩水库我县被淹没长度107.2公里,面积1.76万亩。此外,约有10万亩稻田水面可以利用发展稻田养鱼。
一、河流
我县河流均属珠江水系,多分布于县境东南部和西南部,其中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14条河流总长389.4公里。
二、山塘水库
贞丰县境内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溪流小河众多,耕地分散,自然形成人为简易建设而形成很多山塘。山塘水库总水面约0.7万亩,这些水面未被充分利用,未进行人工放养增值。
三、龙滩电站和董箐电站贞丰库区
龙滩水库和董箐水库形成后,贞丰库区水面2.4万亩,形成较大的库湾有14个,即洛凡、坝乐、坝赖、清水江、坡扒、坝由、白层、鲁容、兴隆、洒若、坝冈、马家坪、顶坛、小花江。这些库湾面积在100亩至1000亩之间,是水生动物栖息、觅食场所,是进行渔业生产理想的水域,是我县渔业经济发展上台阶的一个重点区域。
四、水域理化性状
水域是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渔获物的质量和数量。贞丰县境内的河流均发源于碳酸盐岩地区,水体成分主要为碳酸盐,阳离子主要为Ca和Mg,阴离子主要为HCO3。水体PH值平均在7.5—8.5之间,属偏碱性水体,符合养殖用水标准,年平均水温13.2—16.4℃,受气温影响,东-2+
2+部白层镇这洞村一带水温达到19℃。
五、水域污染情况
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排入水域,不但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对人们的健康极为不利。我县工业不发达,污染少,水质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渔业水质标准,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随着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污染源将逐步增多,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资源,使水体不受到污染。
第二节
水生生物资源
我县地貌复杂,水系发达,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大,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各种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条件。
一、水生饵料资源
水体中的饵料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水生维管束植物,它们是水生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县境水域内浮游生物有绿藻、蓝藻、砂壳虫、镖水蚤、鱼腥藻、龟甲轮虫等;底栖动物有蚌、蚬、螺、水蚯蚓;水生维管束植物有水葱、水莎草、金鱼藻等。
二、陆生饵料资源
我县陆生饵料来源广,种类多,有野生的和栽培的青饲料,有粮食饲料和农作物副产物,丰富的陆生饵料资源,为发展渔业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青饲料有鸭茅、白三叶、狗尾草、黑麦草、蔬菜、瓜果、薯类的叶蔓如红薯叶等。全县青绿饲料不仅种类多,而且生长期长,产量高;粮食饲料和农作物副产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薯、米糠、麦麸、菜籽饼、豆饼、酒糟、稻草、麦草、玉米杆等;畜禽加工中的肉骨、内脏、血等下脚料也可用作饵料。
第三节
渔业生产条件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发展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我县渔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一是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平地少;二是雨量充沛,不同区域水温温差大;三是除龙滩水库贞丰库区(县境东南部)外和董箐水库,其它区域水面小型,分布分散;四是水生动物种类较多;五是饵料资源丰富。这些特点,一方面为我县的渔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我县渔业生产的复杂性和分散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渔业的生产规模,增加了工程设施建设的难度。
第四节
渔业发展的目标
一、近期发展目标
2008年发展投饵型网箱5亩,水产品产量250吨;发展不投饵型(滤食性)网箱120亩,水产品产量240吨;发展稻鱼工程1500亩,水产品产量10吨;天然捕捞250吨。合计水产品产量达到750吨,产值750万元。
二、中期发展目标
2010年发展投饵型网箱达到10亩,水产品产量500吨;发展不投饵型网箱达到960亩,水产品产量1920吨;发展稻田养鱼工程达到5000亩,水产品产量33吨;天然捕捞350吨。合计水产品产量2803吨,产值2803万元。
第五节 保障措施
严格执行《渔业法》、《贵州省渔业条例》及相关的渔业法律法规,对贞丰水域依法进行水产养殖使用制度管理和捕捞许可制度管理。加强水产苗种检验、水产品检疫,建立渔船检验制度和禁渔期制度。加强渔政管理,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护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调查处理各类渔业纠纷案件,对有关违法渔业生产行为依法作出和执行行政处罚决定,依照有关规定,收取与渔业发展相关的费用,应当按照有关国家或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收费标准执行,严禁额外增加农民负担。
一、建立渔业管理机构
新设贞丰县渔业局(畜牧水产局内设二级局),内设机构5个,人员编制15人,即办公室、渔政科、渔港管理科、船舶检验处和水产技术推广站。
二、加强养殖生产管理
凡从事水产养殖的个人或单位,应向贞丰县渔业局申请办理水域养殖使用证,经批准后方可从事养殖,在指定水域按规定从 事水产养殖。
三、规范捕捞生产和渔船管理
规范渔船管理,渔业船舶需经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并取得相应的证书船牌后方可申领《捕捞许可证》下水作业,并按作业水域范围限额捕捞。水域按每400亩1艘渔船为标准核发捕捞许可证,网具以400米为1个作业单位,同时限制每艘捕捞渔船功率在30马力以下。捕捞许可证的发放以当地农民优先。
贞丰境内水域从事渔业捕捞作业的渔船总数不超过45艘。
四、加强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
从事水产养殖的个人或单位,应当遵守《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规范使用渔用投入品,严格按照无公害水产品技术规程要求进行生产,提高水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
积极鼓励渔业生产者组建渔民协会或渔民互助会等民间组织,采取多种经营生产模式,参与有关风险保险,整体增强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抵御能力。
五、加强渔业资源保护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养殖环境、生物资源进行保护,按水生动物保护类别名录,采用分级重点保护措施,严格实行鱼类产卵场禁渔区管理,确因科学研究等特殊需要,捕捞重点保护的渔业资源品种,应经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方可适量捕捞。
六、实施人工放流,增殖渔业资源
在上级渔业主管部门指导下,统一审定增殖放流品种,杜绝 有害水生生物入侵,加强对水生动物病害的监测预报,积极开展水产苗种检疫及水生动物产地检疫。
第六节
渔业发展区域分布
自然条件是渔业生产存在的自然基础,社会、经济条件是渔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手段。由于我县各地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渔业生产的分布和方式必将不同,形成区域差异。
一、西部库塘、稻田养鱼区
本区位于县境西部,包括长田、小屯、龙场、挽澜、连环五个乡镇。流经该区的主要河流有挽澜河、小屯河和那么河。境内槽、沟、谷多,利于蓄水,现有纳山岗、白坟、小屯、坝口、小厂等水库共8座,总库容1789万立方米,水面积3200亩。
由于该区库塘雨量充沛,适宜养鱼的水面广,重点应放在发展库塘养鱼。
另外,本区实际灌溉面积1.2万亩,水源充盈的田块可用发展稻田养鱼。
二、中部稻田、库塘养鱼区
该区位于县境中部,包括珉谷、者相、北盘江、平街4个乡镇,流经该区的河流有那么河、挽澜河、小屯河。有水库8座,库容632万立方米。三岔河水库是本区最大的蓄水工程,库容350万立方米,占该区库容的55.4%,水库总面积1500亩。该区是我县粮食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大,全区灌溉面积达6.2万亩。渔业的发展应以稻田养鱼为主,库塘养鱼为辅。
三、东南部水库养鱼区
本区位于县境东南部,包括白层、鲁容、鲁贡、沙坪、者相、北盘江、平街7个乡镇,龙滩电站贞丰库区和董箐电站库区就坐落于该区。该区水面面积共2.4万亩。
该区库塘总水面占全县库塘水面面积的88.6%,是我县渔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特别是龙滩水库贞丰库区和董箐水库,不仅面积大,库湾多,而且注入库区的河流小溪众多,有9条较大的河流注入,很多渔业生产上的新技术将在库区得到推广利用,从而促进全县渔业经济的发展。
第七节
电站水库贞丰库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
一、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贞丰库区处于龙滩电站上游,库区内水生资源丰富。据《贵州鱼类志》和贞丰县综合农业区划调查,这些水生动物有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山瑞鳖、刺胸蛙,同时分布有许多名贵鱼类,如鲤鱼、南方大口鲶、鲢、鳙、草鱼、长吻鮠、华鲮、鲴鱼、鲚鱼、江鳗等,还分布中小型经济鱼类如倒刺鲃、斑鳠(地方名二胡子或牛毛鱼)、刺鳅、餐条、白甲鱼、鲫鱼、黄鳝、泥鳅、鲮鱼、马口鱼、青梢、红鮊、鳜鱼、乌鳢、泉水鱼、黑头鱼、贵州爬岩鳅、巴山刺鳅、黄颡鱼(地方名黄腊丁)、鳠鱼、鯝鱼、吸腹鳅等。另 外,还分布有水生经济动物如鳖、淡水青虾、河蟹等。
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
水生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物种在生态链中都占有各自特定的地位。水生野生动物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和经济价值,一个物种若消失,将导致若干物种的灭绝,致使整个生态系统平衡受到影响。水生野生动物对环境的变化比陆生动物更为敏感,随着龙滩电站的建设,南北盘江和红水河的环境条件将发生改变,一些生活在两江一河的水生野生动物将失去生存条件,上游到贞丰库区、库湾及入库河流中,保护好这些水生野生动物,很有必要。加强对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畜牧业生产调研分析 篇二
1 调研方式
调研主要通过走访畜禽养殖户、动物防疫人员、乡镇畜牧兽医站长等。共涉及到全区13个乡镇, 50多名畜禽养殖户和96名动物防疫人员。
2 基本情况
近年来, 宿城区动物防疫工作按照国务院、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 以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鸡新城疫、猪瘟等监测为重点, 全面做好防控工作。由于领导认识到位, 责任目标明确, 工作重点突出, 措施得力, 到目前为止, 没有出现重大动物疫情, 动物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2.1 动物防疫的任务
2004年, 由于宿舍迁市的区划调整, 泗阳县、泗洪县、宿豫区共划入宿城区12个乡镇, 该区由原来的1镇4街道变为13个乡镇4个街道办, 由原来的“无粮区”变为农业大区, 动物防疫任务异常繁重, 工作量成十几倍增长。
2012年宿城区生猪饲养量达80多万头, 家禽1 300余万羽, 牛羊饲养量也大幅度增长。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 牛、羊全年要开展亚州I型和O型两种口蹄疫防疫各2次, 猪全年要开展O型口蹄疫, 猪瘟、猪丹毒、猪链球菌各两次, 鸡全年要开展高效疫性禽流感、新城疫等防疫各两次, 每年还要对全区畜禽饲养圈舍进行两次彻底消毒。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 还要按要求对已防畜禽加施免疫标识, 做防疫台帐, 配套发放《动物免疫证明》。目前, 市场流通非常活跃, 大养、大种、大疏通的格局已经形成, 畜禽及其产品以及人员的流动频繁, 给传染病防治增加了很大难度。
2.2 各级政府领导重视动物防疫工作
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为指挥长的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 协调指挥各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各乡镇政府也相应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或组长的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机构。区政府领导每年都多次深入基层入户检查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
2.3 目标责任明确, 防疫制度健全
区政府每年都下发文件, 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目标、责任。对疫情做到:力争不发生, 确保流行。乡镇与防疫员及畜禽养殖户层层签订动物防疫目标责任状, 明确“属地管理, 分级负责”的应对机制。同时, 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宿城区防控高效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等10余份规范性文件, 从制度上确保一旦发生疫情, 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处理与防控。
2.4 动物防疫网络基本形成
一是配备了村级动物防疫员。2005年全区选聘了近10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 村级防疫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防疫工作有了较大的起色。基本形成了区、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 进一步推动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 同时全区增补17名动物检疫员, 对产地检疫及市场检疫起了进一步推动作用;二是加强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建设, 2005年省级龙河畜禽运输检查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九年来, 共检查外省过境运输车辆万余辆, 对近百辆违法运输畜禽车辆进行了纠正。
2.5 安排防疫经费, 促进防疫工作
2011、2012年区政府共拨付动物防疫经费100余万元, 其中包括免疫疫苗经费、消毒药品采购、扑杀及人工经费。推进了防疫工作的开展。
2.6 工作重点突出, 禽流感防控工作力度大
一是做好免疫工作, 2005年以来, 宿城区即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做好禽流感疫苗的储备、供应、防控物资的储备等工作, 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提出的禽流感免疫密度要达100%要求。近年来, 规模养殖大户的防疫密度基本达到100%, 目前针对散养户的免疫工作开展进较为顺利, 并建立了免疫档案。二是加大疫情的监控力度, 2012年该区共进行禽流感监测5 200羽, 免疫抗体合格度达90%以上。三是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准备工作, 完善了高效病情禽流感应急预案的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 建立了应急机制。四是加强对活禽批发、经营市场的监管, 城区共改造活禽经营区域4个, 基本符合《江苏省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情禽流感防控管理办法》要求。
3 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3.1 少数群众依法防疫意识不高
从调研情况看, 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还不够广泛、不够深入, 依法防疫工作开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些散养户对依法防疫重要性认识不足, 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 拒防拒检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影响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3.2 动物防疫经费不足
一是开展动物防疫日常工作及重大动物疫病普查、监测、疫情处置、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的经费不能得以保证。特别是村级动物防疫员, 每月只有150元补贴, 许多防疫员不愿意做,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疫工作的开展。二是由于资金紧缺,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如, 防疫检疫实验室仪器设备仍在配备中, 专门实验室用房还没有着落, 未达到农业部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及省市的规定要求。特别是乡 (镇) 、村基础设施建设更为薄弱, 缺乏办公条件与基本的仪器设备。此外, 全区冷链系统建设也十分薄弱, 区级无冷藏用房。不能满足疫苗储备和周转, 难以应对突发疫情的发生。
3.3 动物防疫中缺乏意外风险补偿机制
比如对强制免疫动物造成应激反应甚至死亡的没有补助政策, 畜主、兽医都难以承受动物防疫风险, 加大了动物免疫工作的难度。
4 几点建议
4.1 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宣传力度
区乡两级政府和畜牧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广泛深入地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 特别是禽流感防控常识, 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并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经营人员的依法防疫和自我保护意识, 促使他们积极配合政府做好防疫工作。
4.2 加大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力度
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水平, 提高其工作待遇, 使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得到稳定;配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动物防疫员, 加大对市区特别是城区结合部动物防疫工作力度。
4.3 建立完善动物防疫经费保障机制
要尽快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投入机制, 及时拨付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控制、扑灭以及监督管理等所需经费, 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储备金制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改善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 特别是防疫检疫化验室、冷链系统建设要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4.4 加大动物日常免疫与疫情监测管理力度
3.畜牧业生产调研分析 篇三
关键词:畜牧养殖业;污染分析;清洁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90-1
目前,清洁生产技术在我国畜牧养殖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但缓解了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压力,而且有利于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畜牧养殖业污染及危害分析
在我国畜牧养殖业中造成的污染问题主要包括: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农田污染、传染疾病等,每一种污染状况都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各级畜牧管理部门只有在畜牧养殖业污染及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才能积极制定改善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环境的策略。
1.1 水体污染及危害
在畜牧养殖业中,牲畜排泄的尿液如果未经处理就流入到水库、河流、湖泊、田地等处,都有可能导致水体出现发黑、变色、细菌增加等问题,而且难以在短时间进行净化。如果牲畜的尿液过多的流入田地则有可能超出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土壤的吸附能力将明显降低,进而导致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危及到农村居民的生活饮用水质量。
1.2 大气污染及危害
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牲畜排泄的粪便、尿液等经过发酵,有可能形成NH3、甲胺、硫醇、H2S、CH4等有害、恶臭的气体,尤其是畜牧养殖规模较大的地区,将超出区域大气的环境承受力,而对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危害。在遭受污染的大体环境下,牲畜的应激反应会明显增强,会影响它们的正常发育和生长,最终降低牲畜的整体产品质量。
1.3 农田污染及危害
部分地区的畜牧养殖户因缺乏环保意识,而将未经处理的牲畜粪便直接作为农家肥使用,由于牲畜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将对农田造成严重的污染。另外,如果养殖场的粪便污水直接排入到农田中,容易引发引起农作物的贪青、疯长、倒伏,最终造成农作物的大量减产或成熟期推迟,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收益。
1.4 传染疾病及危害
近年来,世界各国不断爆发各种人畜共患传染疾病,其具有种类多、分布广、传染性强等特点。据我国畜牧主管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查明的人畜共患传染疾病有100多种,其中与牛、羊、猪、狗有关的传染病约为50多种,如结核病、日本乙型脑炎、布鲁氏杆菌、口蹄疫、破伤风、狂犬病、布鲁氏杆菌病等;由猪传染的有30余种;由禽类引发的传染疾病约有20种,如禽伤寒、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2 我国畜牧养殖业中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
在我国现代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中,因各种因素引发的污染问题不断增多,各级畜牧管理部门和养殖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且积极应用清洁生产技术,以防止各类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问题的扩散,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2.1 畜牧养殖业的场地选择
必须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基本原则,并且合理布置场地中各类基础设施,严格控制畜牧养殖的规模和数量。在进行畜牧养殖场址的选址时,应符合乡镇的整体规划方案,场址的地势要平坦,远离城镇。畜牧养殖场与公路、铁路、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的距离都应控制在500m以上。同时,为了有效解决各类污染问题,应保證畜牧养殖场靠近种植区,以保证周边的耕地可以消纳一定数量的牲畜排泄的粪便、尿液等废弃物。
2.2 污水处理
在大规模的畜牧养殖场中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分级沉淀井和污水井,主要用于接纳牲畜排出的尿液和其他污水。各类污水经过一级沉淀后,将流入到下一级沉淀井中,以达到固体与液体废物的分离,使污水在生物处理后得到净化,进而降低畜牧养殖场排放污水中的有机物排含量。
2.3 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的清洁生产技术体系
在我国畜牧养殖业的今后发展中,必须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的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在生产工艺上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牲畜粪便、污水的治理模式,国内现阶段主要循环水清系统或干清粪工艺,以减少污水的排放量,达到干粪与尿污水的分流排除。在牲畜粪便和尿液的处理中,还要注意保存粪便的肥效,尽量减少污水中的微生物和细菌浓度。同时,在农村地区还应大力推广沼气发酵、堆肥、有益微生物发酵除臭、立体养殖等现代化畜牧养殖技术,以实现“就地化污”的目标,从而使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控制畜牧养殖业的各类污染问题。
2.4 进一步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
在畜牧养殖业的污染防治中,对于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必须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要注重微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例如:在生猪的养殖中,可以利用秸秆、锯末等作为原材料,同时添加专用的微生态制剂铺垫成发酵床,在发酵床上饲养生猪,不但有利于猪粪便的分解而且实现了猪舍的免水冲洗和免清粪,猪舍的养殖环境也将明显提升。同时,在现代畜牧养殖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中,还应构建以益生菌培育为主的良性微生态循环环境,在各类牲畜、禽类的养殖场地中通过抑制各种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以减少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3 结束语
畜牧养殖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具有无害化、减量化与资源化的特征,而且是实现现代畜牧养殖业向经济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国际畜牧养殖业先进国家相比,在我国的畜牧养殖业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有利于发展“绿色”畜牧养殖,并且增强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郭立力,李文钢.保护畜牧环境,发展持续畜牧业[J].天津畜牧兽医,1998,(02):119-120.
[2] 翁伯琦.防治畜牧养殖污染刻不容缓[J].农业环境保护,
2002,(02):19-22.
4.今年一季度畜牧业生产分析 篇四
今年一季度畜牧业生产分析
据对全国30个省市区(除西藏)畜牧生产统计,一季度畜牧业经济运行平稳,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一季度农民人均出售农产品得到的现金收入252元,其中出售牧业产品的现金收入10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元,增长7.5%.
作 者:石有龙 刘桂珍 作者单位: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宣传信息处,100026 刊 名:中国牧业通讯 英文刊名:CHINA ANIMAL HUSBANDRY BULLETIN 年,卷(期): “”(6) 分类号:F32 关键词:5.畜牧业生产调研分析 篇五
从第一季度畜牧业生产统计数据分析看,2009年畜牧业生产开局喜忧参半。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牲畜产仔好于同期水平,主要畜种出栏和产量有所下降
截止2月底统计,全区大小畜产仔2181.9万头只,比去年同期增加40.3万头只;其中大畜产仔97.4万头,小畜产仔2084.5万只。仔畜成活率98.3%,与同期相比成提高0.5个百分点。预计3月底全区生猪、能繁母猪存栏分别达到1027.95万头、110.41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2.13%和10.9%。牛、羊和家禽存栏达到749.21万头、7499.85万头和7623.1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1.57%、1.97%和7.36%,奶牛存栏达到316.6万头、同比减少10.19%。全区出栏肉猪354.06万口、肉牛45.32万头、肉禽3326.8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3.63%、1.43%、2.56%;肉羊出栏741.39万只,同比减少9.95%。猪肉、禽肉、禽蛋产量分别达到35.76万吨、4.83万吨、13.5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48%、6.29%和4.97%;羊肉和牛奶产量分别为12.64万吨和185.99万吨,同比分别减少10.91%和9.63%;牛肉产量7.21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二)奶业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并未消除,奶价呈现下滑趋势
目前,受企业销售不畅的影响,牛奶价格已经出现下跌。伊利、蒙牛收购范围内,从元月份起牛奶价格每公斤下跌0.1元,散户奶价每公斤2.4元,养殖小区2.6元、规模养殖场3.5元。而三元、雀巢收购范围呼伦贝尔市奶价异常低,每公斤只有0.8元,个别地区甚至达到0.40元/公斤,远远低于生产成本,呼伦贝尔市奶牛养殖整体处于亏损状态,而且全市乳品企业累计拖欠农牧民奶资达10370万元。随着整合小型生鲜乳收购站,关闭不合格生鲜乳收购站力度的加大,一些地区散户奶农无处交奶,很可能散户退出奶牛养殖业,奶牛存栏、奶产量会继续减少,影响奶业稳定发展。
(三)生猪生产在去年年底出现小波动后,仔猪、待宰活猪、猪肉价格开始回升
2008下半年以来,仔猪、待宰活猪、猪肉价格开始下滑,9月份加速回落,全区仔猪、待宰活猪、去骨带皮猪肉平均价格分别从最高时的45.23元/公斤、17.02元/公斤、25.11元/公斤下降为11月份的22元/公斤、11.6元/公斤、19.43元/公斤,分别下降了51.4%、31.8%、22.6%,生猪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波动。12月生猪产品价格开始触底反弹,2009年3月全区仔猪、待宰活猪、去骨带皮猪肉平均价格分别为28.19元/公斤、14.14元/公斤、19.93元/公斤, 分别为比去年11月最低时的价格上涨了28.1%、21.9%、2.6%。从1—3月份猪粮比价看,猪粮比价始终保持在9.2:1以上,生猪生产和价格处于正常状态。出栏一头育肥猪仍有100元以上的利润空间,生猪养殖效益继续看好,养殖户积极仍然较高。
(四)牛羊肉价格保持平稳,牛羊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我区牛羊肉价格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养殖前景看好。3月份牛肉和羊肉价格分别为每公斤29.27元和27.25元,同比上涨1.9%和5.1%,较2007年4月最低点同比增长73%和62.9%。我区2008年成年羊每只价格在550元左右,育肥羊每只利润在60-100元之间,架子牛收购价格每公斤15.2元/公斤,育肥牛每公斤15.8元,育肥牛利润700元左右。一季度肉牛出栏45.32万头同比增长1.43%,肉羊出栏741.39万只,同比减少9.95%。肉羊出栏减少主要与一季度企业加工量和草原牧区季节性出栏有关,6月份后随着加工企业加工能力的增加,牛羊肉的销量将有所增加,短期内会拉动牛羊肉价格会继续小幅增长。
(五)绒毛市场持续低迷,尚未走出低谷
自2008年以来,我区羊绒、羊毛价格始终处于低迷状态,羊毛、羊绒价格比2007年同期水平降低30%—50%,并出现了积压现象。鄂尔多斯市质量上乘的羊绒每公斤在180-200元左右,而2007年价格为每公斤260—300元。当年产羊绒已销部分不足20%,其余全部积压。细羊毛销售基本有价无市,每公斤羊毛按质量价格为20-26元,而2007年的价格为26-32元,我区鄂尔多斯市南京羊毛市场拍卖的细羊毛以每公斤20元未能拍卖出售,450吨原毛仍积压在南京羊毛市场。锡盟羊绒从2007年每公斤280—300元下跌至200—240元,细羊毛从2007年每公斤18—22元下跌至12—16元。巴彦淖尔市收购价仅为160-180元/公斤(最好的绒价210元/公斤),同比下降30%。细毛羊销售价格为18元/公斤,同比下降28%。阿拉善盟羊绒价格平均每公斤220元左右,较上年的每公斤280元左右有大幅回落。
(六)鸡蛋、鸡肉价格继续下滑,家禽养殖效益不容乐观
3月份,我区鸡蛋平均价格为6.33元/公斤,同比下降6.4%,环比下降2.8%。白条鸡平均价格为13.27元/公斤,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1.7%。从全区平均蛋粮比价来看,3月份全区平均蛋粮比价为4.1:1,低于蛋粮理论蛋粮比价4.5:1的盈亏平衡点,饲养蛋鸡处于亏损区。蛋鸡饲养每只亏损10元,而2007年却盈利15—25元,肉鸡利润与2007年相比一个周期内的饲养利润每只由2元下降到0.5元—1元。目前,农户补栏积极性不高,处于观望状态。
二、金融危机对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
从2009年第一季度看,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对畜牧业特别是对奶业和绒毛优势产业的影响还在延续,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奶业遭遇金融危机和三鹿奶粉事件的双重危机
一是我区伊利、蒙牛两大乳品企业销售仍没有摆脱三鹿奶粉事件带来的影响,同时又遭遇金融危机,生产经营举步维艰,严重影响奶业持续健康发展。2009年2月份统计数据显示,伊利液态奶和奶粉销售额只有同期的80%和70%。蒙牛1月份和2月分销售额(不含税)分别为17.88亿元和16.03亿元,比同期减少8.97%和8.2%。二是国际乳制品价格直接冲击国内产品价格,国内大多数乳品企业产品出口出现了较大问题。目前,国内每吨大包装奶粉的成本均在2.2万元左右,而进口奶粉只有1.9万元,到岸价才每吨2万元。进口奶粉严重冲击国产奶粉,2008年全国进口奶粉10.09万吨,同比增长2.75%。相比之下,我区蒙牛2007年出口奶粉5万吨,2008年却只有几千吨。三是金融危机增加了贷款难度,库存导致流动资金严重缺乏。2008年第一季度我区所有乳品企业库存量只有10.6万吨,而伊利2009年第一季度乳制品库存就是同期的二倍。呼伦贝尔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品积压已达8500吨,占压资金近2亿元,许多企业资金回笼出现问题。
(二)绒毛产品出口锐减直接导致绒毛价格下跌和卖绒难
金融危机对我区绒毛产业最大的影响是订单的减少,羊绒衫生产企业出口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2008年共出口羊绒衫、羊毛衫2862批、545.9万件,出口量降幅高达33.8%;出口总值为19.72亿元,同比下降27%。羊绒衫、羊毛衫由此也成为内蒙古出口值降幅最大的轻纺类产品,其出口量降至纺织品配额取消以来最低的一年。其中,向日本、美国的出口量减少最多,降幅分别高达56.3%、31.8%。以羊绒衫为主的鄂尔多斯集团,2009年至今还没有订单,预计销售量不会超过400万件。目前,国外市场36—38毫米无毛绒报价已由年初9.2万美元/吨降至7万美元/吨,羊绒衫报价也由2008年的15.5美分/克降到了10.5美分/克,企业因无力可图难以接单。2008年鄂尔多斯羊绒集团、鹿王羊绒集团两家企业的出口量共减少近200万件,占内蒙古全年羊绒衫、羊毛衫出口减少总量的71.4%。预计2009年到2010年上半年,无毛绒收购价完全有可能跌破35万元/吨,甚至会重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28—30万元/吨的超低价位。从以往买涨不买落的形势看,价格越低需求越少,往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这种背景下,2009年羊绒羊毛价格将进一步下跌,卖绒难的问题将十分突出。
(三)猪肉、禽蛋和禽肉价格的回落,可能会带来牛羊肉下滑
目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压缩,金融信贷规模收缩,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牛羊为主的畜产品出口将减少。据统计,2008年全区肉产业出口创汇1178万美元,同比减少40.47%。我区羊肉主产区锡林郭勒盟累计加工890.8万羊单位,同比减少68.5万羊单位。随着猪肉及鸡肉价格的大幅回落,势必对牛羊肉的需求造成一定的抑制,未来牛羊肉价格也很难继续保持价格稳定。
三、扶持畜牧业生产各项政策落实情况
(一)能繁母猪补贴资金情况
2008年国家核定我区能繁母猪存栏81万头,能繁母猪核定数少于实际头数29.4万头。针对能繁母猪补贴资金存在严重缺口问题,我厅及时向自治区领导汇报,主动与财政协调,解决不足部分,2008年12月中旬,将国家补贴和自治区补贴资金8569万元全部下拨到盟市。目前已发放能繁母猪补贴款10150万元,补贴能繁母猪101.5万头,其余补贴资金在2009年3月底前将全部拨付到养殖户手中。
(二)生猪调出大县和蛋鸡以奖代投奖励资金使用情况
2008年拨付科尔沁区、开鲁县和科左中旗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2142万元,目前奖励资金已经全部拨付到位。由于奖励资金下拨较晚,各地已经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将于近期开展各项建设任务。同时,自治区为鼓励生猪调出大县,自治区拿出500万元配套资金,增加奖励大县,稳定生猪生产。
(三)能繁母猪保险工作情况
截止2008年12月底,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2114万元(其中自治区660万元),拨付率为98.7%。全区能繁母猪保险实际承保头数达到63.26万头,完成计划承保头数的105.4%。全区能繁母猪理赔1.87万头, 理赔头数占能繁母猪参保头数的比重为3%,理赔总金额为1857.74万元。
(四)奶牛良种补贴进展情况
2008年内蒙古奶牛良种补贴奶牛数142.6万头,补贴资金4278万元。本着“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促进优势区域发展;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我区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有效地开展了项目的实施工作。截止到目前,已使用冻精210.5万支,完成母牛冷配108.7万头,完成任务的76.2%。配准奶牛99.7万头,配准比例达到91.7%。
(五)生猪、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落实情况
2008年我区落实国家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146个,其中:出栏500—999头标准化养殖场(小区)130个;出栏1000—1999头标准化养殖场(小区)10个;出栏2000—2999头标准化养殖场(小区)3个;出栏3000头以上标准化养殖场(小区)3个。目前,各地已经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内容,改扩建标准化猪舍132607平方米,粪污处理池、沼气池27280立方米,以及水、电、路和防疫等配套设施。2008年落实国家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资金6000万元,建设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110个,其中:年存栏200—499头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00个;年存栏500—999头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0个。目前,各地已经全面完成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工作,由于资金到位较晚,预计在2009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四、畜牧业统计监测预警工作情况
为进一步强化畜牧业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切实做好畜禽生产动态监测和分析预警工作 ,适时调控生产,科学指导经营,准确把握畜牧业生产发展形势, 2008年继续加大“百场(厂)千村万户”监测项目实施力度。按照《农业部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自治区畜牧业生产的客观实际, 制定了《内蒙古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及时、准确地完成了2008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任务。每月完成2个非生猪调出旗县、13个奶牛生产旗县、3个肉牛生产旗县和300个畜禽生产监测户的统计监测信息上报工作。每周完成15个畜产品和饲料农贸市场价格监测点的数据采集上报工作。每季完成畜牧业生产季报,做好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与会商工作。每年按要求完成畜牧业生产统计报表汇审上报工作。按时完成2008县级、村级畜禽、饲料生产统计监测信息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6.畜牧业调研报告 篇六
为了进一步摸清我乡畜牧业家底,加快我乡畜牧业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畜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近日,我们对全乡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乡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依据我乡山多、坡多、草多等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畜牧富民”战略,强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全乡畜牧业实现了养殖规模由小到大、养殖方式由传统到现代、养殖效益由低到高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从调查的情况看,我乡畜牧业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畜牧业投入不断加大。2011年以来,我乡共争取到上级财政对畜牧业的资金支持接近180万元,有力促进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同时,我乡财政拿出5万元资金,用于支持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等畜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政府的扶持政策带动了民间投资畜牧业高潮,仅2013年,全乡投资畜牧业的民间资金超过1500万元。
二是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截止到目前,全乡建成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29个,其中猪场4个、万只鸡场1个,猪、牛、羊、禽的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了75%、48%、40%和 — 1 —
93%。
三是畜牧业生产指标大幅提高。2013年,全乡畜牧业产值达17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
四是畜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采取龙头带动、会
员合作、市场联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引导龙头成员建立畜牧合作组织。目前,全乡已形成各类畜牧合作组织30个,会员340名。这些组织已成为一头连接农户,一头连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有效提高了畜牧业的组织化、市场化、规范化程度。
二、我乡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政策引导,高度重视畜牧业。一是乡政府在每年年初与各村签定《畜牧业目标责任书》,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硬性指标,年终进行统一考核,兑现奖惩。二是依靠县委、县政府出台政策,扶持畜牧业发展,如2013年我县出台了《关于加快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有力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规模化建场,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为加快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我乡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总体要求,在资金扶持、技术推广、环境保护、品种改良、畜
产品销售以及税收等方面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强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目前,全乡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29个,形成以河坝、甘岔等村为主的优质羊肉生产基地,以新塬村为主的优质生态鸡生产基地,畜牧业团块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科技化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为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我乡2013年共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农民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份,技术专家共接待技术咨询人员100人次,现场指导30人次;新建青贮池0.2万立方米。
(四)生态化养殖,提高畜产品质量。我乡把畜牧标准化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为解决养殖户污染问题,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加快畜禽环保、卫生栏圈的改造,建立生态家园,规范了畜禽生产行为,保护了环境,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我乡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畜牧业规避风险能力差。市场和疫病是畜牧业面临风险的两个主要因素,直接影响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针对畜牧业的保险业务还未有效开展,畜牧业的保障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畜牧业面临“三难”。一是用地难。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实现“三进三退”,即“退出村庄、退出庭院、退出散养,进入小区、进入规模、进入市场”,而发展规模养殖需要大量土地,我乡除了基本农田,能用于发展养殖业的土地较少,畜牧业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制约着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发展。二是融资难。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资金投入较大,虽然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金问题。目前贷款发放门槛较高,担保、抵押程序严格,企业融资难,不少养殖企业严重缺乏发展资金。三是治污难。部分畜禽养殖场由于缺乏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污染,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三)畜产品安全形势严峻。由于畜产品生产链条长、环节多,监管难度大,致使监管容易出现漏洞,搞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任务日益繁重。
(四)产业化水平低。主要表现为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不强,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
展。
四、加快我乡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畜牧业保障措施。建立和完善畜牧业保险制度,探索和推进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强化动物疫情测报和管理机制,建立快速疫情测报体系,提高动物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动物疫病诊断网络。
(二)优化畜牧业发展环境。一是加强对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规划和建设管理,对符合条件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用地进行规划调整,破解用地瓶颈,使其符合农业用地管理要求。在此基础上,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两集中”建设规划,并加强规划管理。二是在充分落实好现有惠农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出一些针对性强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并积极协调金融部门,通过对畜牧企业提供贷款资金支持,有效破解资金难题。三是对新建养殖场,坚持治污设施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同步规划建设,确保畜禽粪便、废水等污染物排放达标。对已建成投产的规模养殖场,督促其尽快完善治污设施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并逐步减少污染。
(三)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监管机制。健全监管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搞好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企业生
7.畜牧业生产调研分析 篇七
1 2009年畜牧业生产情况
1.1 畜产品产量
全市肉类总产量45万t (草食畜禽产肉量29 782 t, 占全市肉类总量的6.62%) , 同比增长16.49%。禽蛋产量3.53万t, 同比增长11%。奶产量7 300 t, 同比增长13%。水产品产量预计3.06万t, 同比增长12%。
1.2 畜禽存出栏量
全市生猪存栏411.54万头, 同比增长6.68% (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3.03万头 (占存栏生猪的10.46%) , 同比增长18.67%;出栏420.18万头, 同比增长7.28%。牛存栏98.28万头 (能繁母牛36.24万头, 占存栏牛的36.87%) , 同比增长3.28%;出栏16.45万头, 同比增长8.44%。羊存栏80.09万只, 同比增长18.5%;出栏56.49万只, 同比增长13.57%。家禽存栏1 502.9万羽, 同比增长18%;出栏1 515.15万羽, 同比增长8.22%。
1.3 畜牧渔业产值持续增加
畜牧渔业产值95亿元, 同比增长7.5%。养殖户人均畜牧渔业收入1 300元, 同比增加收入164.63元。
2 畜牧业生产水平
据我市畜牧业生产台账分析, 目前我市每头能繁母猪年提供出栏商品猪10.47头。商品猪平均出栏时间近10个月, 出栏头均胴体重106 kg (3个定点屠宰场定点监测数据) 。全市农户养猪平均料肉比为3.3︰1。生猪屠宰率75%~80%, 即每头商品肥猪消耗饲料在440~470 kg之间。全市能繁奶牛头均年产奶5.43 t;屠宰牛头均胴体重115 kg。羊只均胴体重18 kg。具蛋鸡养殖场生产记录分析, 我市蛋鸡开产日龄126天, 淘汰日龄504天;产蛋期产蛋率83.57%, 终生产蛋率62.68%;平均每只年产蛋13.68 kg, 终身产蛋量19.29 kg。
3 畜产品市场形势分析
3.1 生猪市场形势分析
3.1.1 生猪市场现状分析
(1) 生猪养殖利润大幅下降:据全市市场定点调查数据分析, 2009年12月仔猪价、猪肉价、猪粮价格比总体上处于回落趋势。仔猪价格11.07元/kg, 同比下降53.87%, 环比下降1.68%;待宰活猪价格10.60元/kg, 同比下降12.18%, 环比下降0.40%;猪肉价格19.28元/kg, 同比下降9.32%, 环比上涨0.12%;猪粮价格比是 5.33, 同比下降35.55%, 环比上升8.10%, 表明我市生猪养殖户养殖效益进入亏损期。据国家在贵州省的市场定点调查情况分析, 2009年12月全省仔猪均价9.99元/kg, 同比下降45.51%, 环比下降10.01%;待宰活猪价格10.82元/kg, 同比下降11.32%, 环比下降2.36%;猪肉价格18.99元/kg, 同比下降11.32%, 环比下降1.86%;猪粮价格比是 5.29, 同比下降31.73%, 环比下降5.47%。根据国家统计监测情况分析, 2009年11月全国仔猪均价17.97元/kg, 同比下降12.65%, 环比下降4.30%;待宰活猪价格11.43元/kg, 同比下降4.43%, 环比下降1.02%;猪肉价格18.39元/kg, 同比下降5.62%, 环比下降1.45%;猪粮价格比是6.31, 同比下降12.03%, 环比下降0.80%。 (2) 能繁母猪存栏情况:据全市业务部门统计, 2009年底, 我市能繁母猪存栏43.03万头 (占存栏生猪的10.46%) , 同比上升13.95%, 上升1.06个百分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发布信息, 2009年底, 全国能繁母猪同比上升26%, 其中第1~4胎能繁母猪占存栏能繁母猪的88.6%, 5胎以上母猪仅占13.4%, 后备母猪占存栏母猪的37%。从母猪繁殖规律分析, 2010年将是我国生猪出栏的高峰期。2002—2009年遵义市与全国生猪及其产品价格变化见图1。
注:遵义市统计数据来源于遵义市畜牧兽医水产局, 全国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牧业通讯 (以下同) 。
3.1.2 2010年生猪市场趋势预测
2010年将是生猪产品市场的低谷期。2002—2009年遵义市与全国猪粮价格变化、玉米价格变化分别见图2、图3。从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周期来看, 我国生猪及其产品价格波动周期平均是44个月, 上一波谷期是2006年6月, 下一个波谷期应在2010年4月, 但目前全国猪粮价格比为6~6.2, 还处于微利期, 目前养殖户还没有开始淘汰能繁母猪。从农业部畜牧信息网发布的相关信息分析, 2010年出栏高峰期可能在7月份左右, 且7月份又是我国猪肉消费淡季, 因此预计这次波谷期将可能在7月份。从全国养猪生产情况来看, 2008—2009两年存栏数增长最快的是能繁母猪, 并将于2010年全部投产, 从而将可能导致2010年生猪产品产量大幅上升, 加大供大于求的矛盾。
3.2 牛羊产品市场形势分析
3.2.1 现状分析
牛羊产品市场价格稳中有升。2009年12月牛肉价格情况:遵义市平均价格35.29元/kg, 同比上升2.41%, 环比上升0.60%;从国家在贵州省定点19个县调查情况看, 贵州省平均价格33.08元/kg, 同比上涨2.90%, 环比上涨1.21元/kg;全国平均价格33.52元/kg, 同比上涨1.39%, 环比上涨0.52元/kg。羊肉价格情况:遵义市平均价格36.54元/kg, 同比上涨0.13%, 环比上涨0.66%;从全省12月份定点调查情况:平均价格39.41元/kg, 同比上涨10.13%, 环比上涨1.39%;全国平均价格33.34元/kg, 同比上涨 2.05%, 环比上涨2.30%。2005—2009年遵义市与全国牛羊肉价格变化情况见图4。
3.2.2 2010年市场预测
从近年我国牛羊肉价格走势情况来看, 我国牛羊肉价格没有明显的价格波动周期, 总体上都是稳步上升, 即使下滑也只是短期的小幅度波动, 因此预计2010年牛羊肉价格总体上不会出现下滑趋势。
3.3 家禽产品市场形势分析
3.3.1 现状分析
据遵义市定点调查情况分析, 2009年12月鸡蛋价格11.15元/kg, 同比下降0.47%, 环比下降0.98%;蛋粮价格比为5.60, 同比下降26.98%, 环比下降8.94%。从全国鸡蛋价格来看, 2009年12月份为 7.77元/kg, 同比下降1.22%, 环比下降3.08%;蛋粮价格比为4.29, 同比下降7.78%, 环比下降2.87%。2005—2009年遵义市与全国鸡蛋及投入品价格变化见图5。
3.3.2 2010年市场预测
从近几年我国鸡蛋价格变化情况分析, 我国鸡蛋价格没有明显的波动, 蛋粮价格比在4.2~4.9之间, 变化也不大, 表明我国蛋鸡养殖处于供需基本平衡状态, 并基本保持不变。我市鸡蛋价格与蛋粮价格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明在生产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时, 我市蛋鸡养殖行业均处于盈利状态。预计2010年在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情况下, 蛋鸡养殖行业不会有大的波动。
4 存在问题分析
4.1 草食畜禽肉类产量比例较低, 牛、羊产业后劲不足
按照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发展肉牛产业要求能繁母牛所占比例要达到60%以上。目前我市牛出栏率18.14%, 每头牛饲养时间多达5.43年, 说明我市现阶段养牛的主要目的还是役用;羊出栏率是86.08%, 羊平均饲养时间是13.94个月, 这与发展营养体农业是不相适应的。
4.2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市、县两级兽医体制不健全, 执法主体不明确, 动物防疫机构责任追究不严厉;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劳动报酬太低, 队伍不稳定, 在很多地方存在动物免疫死角;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落后, 设备手段不完备、不配套, 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全市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效果;省际间公路运输检查站建设滞后, 活畜调运频繁, 导致全市动物疫病防控处于被动状态, 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的风险非常大。
4.3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滞后
目前全市没有一家专门生产良种畜禽的种畜禽场, 我市所有良种畜禽均需从外调入, 极大地增加了引种的疫病风险, 也极大地增加了杂交繁殖场的生产成本, 难以提高我市种畜禽群体质量, 制约厂调整我市畜禽良种结构的主动性。
4.4 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尽管我市现已有一批畜牧渔业龙头企业, 但基本都限于生产环节, 涉及畜产品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太少, 畜牧业产品附加值太低。加上我市现在的畜牧渔业生产还是以分散饲养为主, 标准化生产能力和水平低, 没有知名的品牌, 市场竞争力弱。同时缺少规模性的牲畜交易市场, 养殖户对市场信息了解不及时, 利益分配不合理, 养殖户基本上承担着畜牧渔业生产的全部风险而比较效益最低。
5 建议
5.1 强化动物防疫和保险机制
加强动物防疫和加快畜禽养殖风险基金的建立, 为我市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要以新《动物防疫法》和能繁母猪保险、补贴政策的实施为契机, 认真总结我市动物防疫及能繁母猪保险的经验及存在的各种问题, 积极协助保险企业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畜牧保险业务, 探索建立适合我市不同畜禽鱼品种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及其保险业产品, 及时总结和完善配套措施和相关政策, 使全市能繁母畜应保尽保, 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保障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5.2 深化动物防疫体制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动物防疫体制改革的精神, 确保动物疫病防疫队伍的稳定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切实提高我市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5.3 加快草食畜禽产业的发展
认真贯彻2010年1月29日省畜牧渔业工作会议精神, 加快我市生态畜牧业发展, 特别是进一步加大我市草食畜禽产业的发展力度, 提高我市草食畜禽肉产量在肉类总产量当中的比重。特别要建立健全合理的能繁母牛、母羊淘汰机制,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保护能繁母牛、母羊, 促进我市牛羊产业可持续高效发展。
5.4 加强畜牧渔业生产台账及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发展生态高效畜牧渔业的需要, 为培养和拓宽市场, 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提升养殖户的比较效益, 保证畜牧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我局于2008开始在全市14个县级农贸市场开展了畜牧渔业生产投入品及产品零售价格定点调查, 定期每周在遵义市畜牧信息网上发布各县畜牧业生产投入品及产品价格信息。2009年初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利用动物防疫队伍分别于春秋动物防疫时期开展畜牧业生产统计台账建设工作, 及时收集各地台账建设情况, 结合价格信息, 对我市畜牧业生产现状及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畜牧生产及市场走势进行分析预测, 并将分析预测报告及时发布, 用于指导养殖户调整畜群结构,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养殖跟风现象。但由于统计台账的建设是由村级动物防疫员在防疫过程中增加的额外工作, 没有付劳动报酬, 在原本报酬极低的条件下增加了工作量, 村级防疫员积极性不高, 生产统计台账有待进一步规范。建议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统计台账及价格定点调查工作, 建立比较完善的产业预警机制, 确保长期及时准确地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指导养殖户根据市场调整养殖结构, 切实提高养殖业比较效益。
5.5 准确掌握畜牧渔业资源及信息
加大各级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力度, 确保准确掌握我市畜牧渔业发展的各种资源条件, 制定与资源现状相匹配的目标任务。
5.6 最大限度减小猪产品价格波动
8.畜牧业生产调研分析 篇八
一、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发展有着相对的比较优势
(一)畜牧主生产有着成本低廉的价格优势
我国农产品国际比较优势研究中,畜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有着成本低廉的价格优势。我国猪、牛、羊肉的生产成本及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其中猪、羊肉价格约低50%;而牛肉甚至低80%左右,因此有非常强的竞争力。据有关学者研究,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DRCC)对生猪饲养成本进行比较优势测算,中国生猪具有较大成本优势,国内生猪生产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均小于1。也有的通过直接比较国内外生猪的每公斤增重成本及具体成本项目构成认为,中国生猪饲养不论农户和专业户饲养每公斤增重成本均低于美国的生猪饲养成本。以上说明我国猪肉产品生产成本低廉的价格优势。肉牛业是我国养殖业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肉牛饲养(农户散养)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的测算表明,从1991年至今,中国肉牛生产的DRCC值最小值为0.117,最大值也仅为0.392,基本未出现大的波动。也就是说,如果单纯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中国肉牛生产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同牛肉的情况相似,我国羊肉生产国内资源成本系数的测算结果显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羊肉生产一直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总之,据近几年有关学者对中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的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在不考虑畜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我国畜产品基本上都具有生产成本上的比较优势,与众多种植业产品的劣势地位相比,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应当列为优势产业。
(二)有着畜产品消费的大市场
我国人口众多,畜产品消费市场潜力很大。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对肉、蛋、奶的消费需求将不断增加,使畜产品呈现供不应求的发展态势,强烈的需求拉动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家在产业化发展中,支持发展地区的主导产业和生产基地等的资金投入,增加畜牧业的肉、蛋、奶、毛等生产基地的建设,在我国一些农业区开始加大畜牧业发展的步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畜牧业生产地带(如华中和东北的肉牛带)。国外都看准我国是世界的食品消费大市场。
(三)有着发展畜牧业饲料的资源优势
农村牧区饲草料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农区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仅为30%,如果提高到60%,家畜存栏可增加900万头(只),在饲料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牧区我国草原面积有40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1.7%。是耕地面积的4倍,只要合理利用,就只需很少投入甚至不需要。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畜产品出口将会大大增加。
(四)有畜牧业传统养殖经验的劳动力优势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充裕,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显著。既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又有相当丰富的传统养殖经验。只要进行合理引导、组织,并进行必要的畜牧业养殖技术培训,必会成为很好的畜牧业生产者。我国劳动力成本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绝对优势。
(五)畜产品是天然绿色产品,特别是草原畜产品具有独特地位
草原畜产品包括活畜和肉、奶、毛、绒、皮和内脏等,其中特别是牛羊肉和羊毛绒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草原分布在边疆地区,受各种污染的程度非常小,风味鲜美、品种优良,号称无污染的草原绿色产品。如内蒙古兴发的绿鸟鸡、牛羊肉,伊利、蒙牛的鲜牛奶、酸奶、冰淇淋等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以上说明我国畜产品多属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但比起发达国家仍很落后,与现代化要求差距很大,畜牧业结构不合理、品质差、科技含量低、防疫安全和管理标准化程度低等又限制了进人国际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
二、入世后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来说,人世对国内产业的负面影响不会太明显。某些畜产品的进口会有一些增加,但数量不会太大,对国内市场起不到大的作用。同时,一些畜产品的出口将会有增加趋势。
进口方面,我国已经就削减畜产品和水产品的进口关税及取消缺乏科学依据的动植物卫生措施做出了承诺。但由于我国肉类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仍具有比较明显的价格优势,因此,肉类进口量不会因为人世之后关税下降而明显增加,有所增加的主要是动物内脏,在国外是价格非常低的副产品。此外,我国还承诺人世后降低乳制品的进口关税,其中酸奶、奶酪、乳糖和冰淇淋产品的关税率将下调到20%以下。由于这些产品的运输和贮藏成本相对较高,因而短时期内不会有很大增加。而且从长远看,国外企业占领我们市场,主要可能采取本土化战略,通过在我国投资建立加工厂,直接生产这些奶类加工品并在我国市场销售。
出口方面,由于我国在肉类产品方面具有较大的价格竞争优势,出口潜力是较大的。包括牛肉、猪肉和禽肉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8%、蛋类总产量的40%来自中国。目前,国内畜产品生产与需求已达到平衡,局部地区供过于求。因此.出口畜产品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加入世贸组织后可获得许多优惠条件,如减少或取消包括数量限制在内的非关税措施与贸易壁垒,还可以得到世贸组织对发展中国家更优惠的有关待遇,这必然促进我国畜产品的出口走向国际化。不过出口潜力能否得到很好发挥,使潜力变为现实,还受着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是卫生检疫问题和进口国的保障措施问题。
另外。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我国将享受到缔约国应有的权利,会对我国畜牧业带来许多发展机遇。如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将会得到大的提高;畜产品加工业的落后状况也会得到改善;国家对畜牧业的支持补贴将会增加。
三、提高畜牧业生产竞争力的思考
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短缺的特征,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有利机制和世贸组织的规则,尽快提高畜牧业生产竞争力。
(一)政革现行农牧业管理体制,促进农牧业发展
我国现行农业管理体制不适应人世后农畜产品国际市场一体化的需要。也不适应农牧业国际化对农牧业进行有效宏观调控的需要。必须借鉴国外管理农业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尽快建立一个对农牧业生产资料供应、农牧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国际贸易统一管理的机构。对农牧产品的生产、流通、进出口贸易进
行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以适应世贸组织规则要求的农业一体化管理体制。
(二)收业发展必须走产生化经营道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产业化经营是迅速发展农牧业的有效途径。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以传统的分散经营为主,没有形成一个集约化、规模化的格局。国外畜牧业是现代化的经营组织形态。以世界畜牧业大国荷兰为例,猪、牛、羊等畜产品由于在产业化开发中增加科技含量平均提高产值5倍以上,其中深加工的生物制品提高产值在10倍以上。我国畜牧业在价格、质量和品种等方面存在差异,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产业化的畜牧业组织形态。我国畜牧业必须坚持走产业化的道路,建立一批高科技投入、高效益产出的新型畜牧业龙头企业,组织起来,与国外畜牧企业竞争。
(三)转变对蓄牧业国内支持和保护政策
人世后,农牧产品的出口就不能补贴,国家必须利用世贸组织《农业协议》规定的绿箱和黄箱政策进行国内农牧业生产补贴。“绿箱政策”(是不引起农产品价格扭曲的补贴)世贸组织规则允许范围很广泛,如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科学研究、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农牧民的科技培训、市场信息、水利设施等方面投入支持,均是合法的。在畜牧业上为争取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科研和应用技术推广的投入都是行之有效的。对于“绿箱政策”,世贸组织的规则没有设定补贴的上限,只要有能力都可以补,这是提高我国农牧业素质和农畜产品竞争力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黄箱政策”是例外补贴,即所谓微量允许支持。根据世贸组织规定发展中国家可以补贴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10%,我国谈判中确定的补贴比例为8.5%。这样我国例外补贴可达1740亿元左右。实际上,我们的国情国力不可能补这么多,但会有大幅度增加。因此,政府要尽快完成国内农牧业支持政策体系的调整,才能使我国农牧业尽快适应人世后新形势的需要。
(四)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食品技术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
随着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疫病已成为制约生产发展的“瓶颈”,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发生的范围逐年扩大,生畜死亡率居高不下。据统计,由于动物疫病。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0多亿元。因疫病引起的生产性能下降、饲料和人工浪费、药物消耗等造成的间接损失每年可达800亿元左右。动物疫病也直接影响到动物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国际市场对畜产品的卫生要求日益严格,对许多疫病都有明确限制性规定。我国出口产品只因技术标准频频引发农畜产品出口受阻,成为我国走向国际市场的“拦路虎”。每年都有上百起出口农畜产品因质量问题退货,由于缺乏标准化而痛失良机,原因在于检疫不过关,特别是动物检疫方面,我国至今还未加入国际防疫组织,使得活猪、活鸡、冻肉出口非常困难。可以看到,一方面,我国出口农畜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技术阻力;另一方面,国外的农产品千方百计进入我国市场。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其实就是技术标准规则,控制了技术标准就占据了进人市场的主动。我国检疫标准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有近60种认证标准,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认证体系。要想改变现有局面,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自己的绿色食品技术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对农畜产品的生产、销售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检测,确保食品标准和质量,积极促成农畜产品向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方向发展,打通农畜产品的绿色通道,提高我国畜产品的竞争力。
(五)努力提高生产者和企业的素质,增强绿色标准化意识
农民以自己生产的产品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为应对人世后的挑战,必须按照科学技术的要求,强化企业和农牧民的绿色标准化生产意识,提高畜产品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价格、质量和信誉的竞争力。具体说,在价格方面,需要按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决策,按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改善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质量方面,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引人优良新品种,改进生产方式,减少对产品的环境污染,防止疫病损害,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对生产和营销环境的质量控制;在信誉方面,遵守市场规则,严守经济合同,增强企业、品牌和地区产品的可信度。
【畜牧业生产调研分析】推荐阅读:
宜都市2011年上半年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07-03
畜牧业调研报告开头范文09-25
畜牧业生产工作总结07-23
畜牧业清洁生产工程技术体系12-06
畜牧市场分析报告07-15
关于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0-27
关于大堰乡畜牧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07-05
区农业畜牧局年度农业生产工作总结11-24
白城市畜牧业管理局2011年上半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分析报告10-08
以标准化生产管理推进现代畜牧渔业发展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