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2024-07-15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精选11篇)

1.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篇一

对干部退二线现象的认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凭祥特殊的区位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人才需求量大,但我市人员编制总量少,制约了队伍的调整优化和人才的引进。受编制限制,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调整优化遇到一些困难。一些退下来的二线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待工作敷衍了事,懒散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然存在,由于没有达到退休年龄,仍占用单位编制,同时由于编制限制,无法调整充实年轻干部,机关效能难于提升。

二、意见和建议

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激励约束的制度机制,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探索开展量化择优选拔科级非领导职务等系列活动,提高退居二线干部的政治待遇,充分调动二线干部参与工作的积极性,继续发挥余热。坚持从严管理退居二线干部。探索完善退二线干部德的考察方法。抓紧研究退二线干部德的评价方法,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能、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对德的内容及其表现进行定量分析,细化考察内容,拓宽考察途径,创新考察方法,不断提高识别退二线干部德的准确性。进一步加大治慵治懒力度,完善全程监督制度,特备是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了监督工作协调机制,不断完善了干部监督信息网络,健全了电话、信访和网络“三位一体”的举报平台,确保组织能够及时掌握二线干部的有关情况,防止退居二线干部“晚节不保”。

2.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篇二

“名牌幼儿园”是指拥有良好的师资、管理、文化、制度、设施等软件和硬件条件, 具有较高的办学质量的幼儿园。一般认为名牌幼儿园等同于优质幼儿园, 因此“名园”和“优质幼儿园”常常被人们看作是两个可以互相替代的概念。这些幼儿园有着优秀的师资、科学的管理、先进的设施、优良的环境, 并且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 形成了良好的办学特色, 从而赢得了社会的美誉。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 我国托幼事业的发展主要是解决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办幼儿园, 大量民办幼儿园的出现大大缓解了我国幼儿“入园难”的问题。但是随着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视, 以及私立民办幼儿园在管理和收费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日益凸显, 这种“入园难”问题逐渐转变成“入好园难”问题。

为了解决“入好园难”问题, 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 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鼓励优质幼儿园办分园”。采取名园办分园的方式既扩大了优质幼儿教育资源, 又满足了广大家长的需求, 并解决了周围适龄幼儿的入学问题, 得到了国家的大力鼓励和支持。在相关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我国各地优质幼儿园纷纷开办分园。北京市在2009年就开始通过扩大、帮助和开办新幼儿园两种方式扩大招生名额, 并先后开办了两所幼儿园, 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南京的鼓楼幼儿园, 作为省示范实验幼儿园, 一直在探索和实践名园办分园的“母鸡下蛋”模式, 希望能放大自身的教育资源, 让更多的孩子能享受到名园的“福利”。青岛市的各大公办优质幼儿园近几年更是纷纷扩张创办新幼儿园, 如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已创办了5所分园, 青岛市政府机关幼儿园也已有3所分园。

那么“名园办分园”这种新的办幼儿园形式, 它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它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优势, 又面临哪些发展问题?

二、“名园办分园”的源起和发展

进入21世纪,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家庭、社会对早期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 父母送子女进知名幼儿园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是政府投入幼儿教育的经费毕竟有限, 不可能大量举办公办幼儿园。[1]在民办教育大力发展的基础上, 顺应优质教育继续扩张要求, 并且借鉴了20世纪90年代“名校办民校”发展模式, “名园办分园”模式应运而生。

“名园办分园”是指由知名优质幼儿园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办分园, 通常分园以名园的名称冠名, 贯彻名园的办园理念, 保持与名园一致的管理制度和教育特色, 培养和形成相当的保教队伍和办园水平。“名园办分园”的体制大多是民办性质, 只有少数延续公办性质, 故学前教育领域的“名园办分园”通常也被称为“名园办民园”。[2]2010年国务院提出十条意见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 其中提及将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一时之间, “名园办分园”由个别案例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各主要城市“遍地开花”的现象。目前在很多城市, “名园办分园”被当作扩大幼儿教育规模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有效途径。

“名园办分园”的产生和快速发展既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微观方面的原因, 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1. 解决优质幼儿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是“名园办分园”形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 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使得学前教育发展迅速。但是相较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其他教育事业的投入, 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还存在很大不足。在有限的财政投入中, 政府又将主要经费用于公办园的发展。这种幼儿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就使得优质幼儿园在设施配备、保教师资等很多方面都优于民办幼儿园。随着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师资好、设备全、教育质量高的优质幼儿园就成为家长们择园时的首选。而现在存在的“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是“入好园难、入好园贵”的问题, 是优质的幼儿教育资源无法满足适龄儿童需要的问题。“名园办分园”的模式对于有效缓解优质幼儿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名园自身发展的策略抉择是“名园办分园”的内在动因[3]

公办幼儿园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优秀的师资队伍、成熟的管理体制, 且具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和一定的品牌效应。于是近几年在国内就经常看到“家长昼夜排队, 只为‘挤’进公办幼儿园”“幼儿园报名家长凌晨排长队500人抢180名额”这样的新闻。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 扩大招生名额, 扩展优质教育资源, 优质幼儿园需要规模化扩展。但是这些优质园往往面临办园经费来源单一、教师编制少、房屋租价高等问题, 使它的扩张之路并不平坦。而社会上有较强资金实力的一些大企业、大集团所办的幼儿园由于缺少办学经验和口碑, 往往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名园需要资金, 企业幼儿园需要经验和品牌, 这样, 名园与这些企业联合办幼儿园, 实现两者优势互补, 能使优质幼儿园较快地放大自身的教育资源, 让更多的幼儿受益。名园通过办分园扩充了招生名额, 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获得了发展的经费支持, 这是“名园办分园”的内在动因。

3. 国家法规政策的支持是“名园办分园”快速发展的外部动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要加大政府投入,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在目前学前教育资源普遍匮乏的情况下, 应当鼓励支持优质公办幼儿园适当、合理、合法地开办分园。”2010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 满足适龄幼儿入园的需求, 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并提出十条意见, 其中包括“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受到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 各地政府纷纷响应号召, 大力倡导公办园办分园或合作办园, 将“名园办分园”作为缓解入园难的有效途径。

三、“名园办分园”的类型

目前“名园办分园”的类型主要有统一管理式、输出管理式和冠名式三种。统一管理式是指分园与总园属同一性质 (如公办) , 用“一个法人、一本账簿、一种管理方式、一支教师队伍”的管理模式 (如南京市鼓楼幼儿园与其分园聚福幼儿园) 。这种模式其实就是将原幼儿园的规模扩大, 是“一园两址”的管理。但是, 因为涉及经费来源和教职员工的编制问题, 这样的模式在“名园办分园”中数量极少。输出管理式是指分园与总园的性质不相同, 分园属于民营 (包括集体办) 性质, 在经济上要自负盈亏, 与总园的经费和人员互不流通。由总园委派合适的人选担任分园园长并且辅导分园组建和培训师资队伍, 进行常规管理、输出课程模式和教育教学经验等。这类分园要发展成成熟的、被大众认可的优质园, 一般需要较短的时间。冠名式是以某名园名字命名的形式, 总园和分园之间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这类分园中有一类能接受总园的指导, 使办学质量得到提高。但也有一种冠名式分园, 办园者打着名园的旗号, 利用名园的品牌效应吸引生源, 但实质与名园没有丝毫的关系, 办园质量更是与名园相差千里。

四、“名园办分园”的优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名园办分园”的优势

(1) “名园办分园”是教育体制的创新, 能推动幼教事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靠人才,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就意识到“国家包揽办学”不符合“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4]要发展教育就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 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相结合的多元办学新体制。而“名园办分园”正是符合教育改革的大方向, 适应家长对多样化的幼儿教育的需求产生的。它有利于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是教育体制的一种创新。

(2) “名园办分园”使优质教育资源扩张, 创造了教育的更大公平。“名园办分园”可解决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 满足适龄幼儿对优质幼儿教育的需求。分园通过对优质园办园理念、管理制度和师资培训的借鉴, 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 使得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得以扩张。名园所办的分园收费标准介于私立贵族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之间, 使得中等收入家庭可以承受。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幼儿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从而创造了教育的更大公平。

(3) “名园办分园”的形式复制强、发展快, 形成了名园和分园的双赢局面。[5]“名园办分园”这种形式复制强、发展快, 一般分园经过3~5年的时间各方面就可以在名园的示范引领下步入正轨, 这比一所幼儿园完全靠自己摸索发展走上正轨, 时间上要快很多。对于名园, 通过办分园扩充了招生名额, 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获得了发展的经费支持, 发挥了优质幼儿教育的特色优势, 使更多的孩子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学前教育。就分园而言, 通过借鉴名园的教育管理经验和师资培训经验, 并且利用名园的品牌效应, 提高了本身的教育质量, 提高了知名度, 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可以说“名园办分园”形成了名园和分园的双赢局面。

2.“名园办分园”发展面临的问题

“名园办分园”的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对于解决“入园难”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名园办分园”作为一种新兴的、我国特色的办园模式, 它在近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如下问题。

(1) 管理体制问题。首先, 是各种形式的分园办园不规范。由于“名园办分园”所开办的大多数分园跟名园的公办性质不同, 它们属于由社会力量创办的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承办者的资格、办园条件、教师资格、登记注册、收费标准、视导评估等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规范, 容易造成园所产权不明、体制运营混乱等问题。[6]其次, 由于分园与总园的性质不同, 对总园的管理提出了挑战。一所幼儿园办越多的分园, 所要处理的事情就越多, 管理上也就越容易跟不上。所以明确幼儿园的性质和投资主体, 理顺体制, 是目前政府和幼儿园面临的急迫问题。

(2) 教学质量问题。家长选择幼儿园, 除了考虑它的品牌、收费, 更多的是考虑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开分园就意味着优秀教师、园长的精力都要与总园共享, 这种情况就如本来只够一人喝的一瓶牛奶, 现在要分给两人喝, 品质难保不下降。另外, 名园一般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 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并且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本身内涵建设。而分园如果不结合自己特有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 仅在设施配备、课程设置等“硬件”方面仿效总园, 只会使得与总园的差距越来越大。如何在公办园扩大规模办分园的情况下还保障分园的教育质量成为“名园办分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3. 教师编制问题

根据目前的政策, 每个公办幼儿园的编制是一定的, 并不会因为谁办了分园就增加编制, 也就是说, 同一所幼儿园和其办两所、三所幼儿园的教师编制是一样的。这样分园里的多数教师无法拥有事业编制教师身份, 工资待遇、劳动保险等经费支出由园所自筹, 这样就造成教师同工不同酬的现象。[7]“同工不同酬”使得分园留不住优秀教师, 教师流动性大。如何留住优秀教师, 吸引更多的教师, 解决好教师的编制问题成为分园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通过“名园办分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使更多的幼儿享受到优质教育, 是中国的一条特色的办园之路。这条道路还处在起步阶段, 如何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是我国政府和广大幼教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国强.漫话名园办分园[J].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9 (7) .

[2][3][5]张燕, 李相禹.关于“名园办分园”的思考[J].幼儿教育:教师版, 2011 (8) .

[4]邵泽斌.从意识形态到公共精神——对新中国60年义务教育治理方式的政策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 2009.

[6]殷艳娟.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0 (5) .

3.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篇三

【关键词】教师收礼    社会认知    教育     信任     教育公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教育行业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行业。家长更是本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来对待子女的教育,为了与教师搞好关系,家长频频向教师送礼,以达到其目的。随之,教师收礼现象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成为引人关注的话题。为了遏制这一现象,上海等地区颁布了“师德一票否决制”,国家教育部也颁行了“八不准”政策,严禁教师收礼现象的发生。教师收礼现象对学生发展影响较大,尤其体现在对社会认知的影响上。

社会认知是以人及人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考察人们对社会世界,特别是对他人的了解、理解及概念化的过程。社会认知研究内容包括四种不同层次的水平:一是对个人的认知,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二是对人与人之间各种双边关系的认知;三是对团队或团体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四是对社会角色的认知。以下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教师收礼现象对学生社会认知的影响:

一、对教师的认知发生改变

教师收礼现象是指教师收受家长大量贵重的礼物来为其办事的现象。教师职业曾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园丁”“铺路者”,学生对教师充满了信任和敬仰。然而教师收礼现象的蔓延对这一单纯的信任产生了负面影响。

1.对教师的信任度降低,影响教育发展

自古以来教师一直被列为道德的典范,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尤其是近年来对师风师德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教师逐渐在学生心中形成了一个真理,即“教师是高尚的代表,对教师要百分百的信任”。有研究表明,师生间的互动效果将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效果。信任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一种表现,是教育的基础。学生对教师看法的改变,将会改变师生间的关系,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如此一来,新课标所提出的构造朋友关系型的新型师生关系将会变得难上加难,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2.对教师职业纯洁性的认同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危机

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教师职业合理的认识、端正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所组成的内部心理机制。它包括个体对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社会职能和社会地位等的认识和看法;对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素质的认识;个体乐于从教的意愿以及从教时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如自我实现与满足的心理表征等。师范生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是教师情感最持久的原动力,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心理准备。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强弱与有无,不仅直接关系到师范院校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到我国未来师资队伍的水平。师范生因为教师收礼现象而改变了对教师职业的看法,认为教师职业不再纯洁,被其他行业同化。这使师范生自身的职业认同感降低,严重影响了我国未来的师资水平以及教育的发展。

二、对学校教育认知的改变

教师收礼之风不断滋长,而且送礼越来越离谱,家长之间暗自较劲,把送礼当成帮助孩子赢得教师表扬的筹码。为了让孩子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机会,家长不惜代价,有的送红包、购物卡,有的送珠宝首饰,更有的送汽车。送礼成风、收礼成习的现象愈演愈烈,这种风气严重破坏了教育公平的环境,也玷污了教育本质,改变了学生对学校教育认识。

1.教师收礼现象使学生对学校的教育公平产生怀疑,产生抵抗心理

由教师收礼现象造成的教育的区别对待,让学生心中形成了一种“不公平”的心态。随着这种不公平在学生心中的加剧,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将大打折扣,随之出现抵抗心理,影响学习效果。

2.教师收礼现象造成学校校风、师德日益败坏,严重影响学校的声誉,使学生的归属感大大降低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学生素质的培养。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教学的教师,也是莘莘学子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师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效仿。没有了学生的归属感,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也成为一纸空谈。

三、对社会认知的改变

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是和谐的、友好的共同体,然而在他们见惯了教师收礼这种现象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悄然间发生了变化。

1.对社会产生消极情绪,容易产生“有偿服务”的意识

教师收礼现象容易使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学生认为社会黑暗,社会风气严重败坏,原本很正常的人际关系蒙上了一层不尴不尬的阴影,上行下效,流毒深远。并且在学生的大脑中过分强调“钱”的重要作用,让他们逐渐形成“有偿服务”的意识,认为社会风气自私自利。

2.认为官场习气的渗透,不知何去何从

教师收取了学生的礼物,自然而然会对送礼的学生特殊关照,其他的学生发觉后为改变自己的不利地位必然争相给教师送礼,慢慢地失去原则。这种风气一旦形成,大家都认为教师收礼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极不正常而又司空见惯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给教师送礼天经地义,那么教育的真正意义就不复存在了。这值得我们深思。

3.影响对国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习惯了这种潜规则,为了孩子给教师送礼,还有为了亲属治病给医生送礼,为了自己给领导送礼,为了单位给上级主管部门送礼。这些现象是中国大环境中的一个局部的小现象,是与目前中国的大气候相符合的在教育领域最基层的一个小小映射,这就影响了学生对国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对自身认知的改变

良好的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因素,不仅影响在校学生,而且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收礼现象作为一种负面的师风师德,对学生自身行为的认识有着积极和消极双方面的影响。

1.从消极方面看,影响学生价值观的构建

中小学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此阶段他们自身尚未形成独立的人格及价值观。这一时期的学生有两个明显特点,一个是排斥心理较强,对正统的思想教育有逆反心态;另一个是主体意识较强,以我为中心,容易产生自满情绪。社会和家庭、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都会在他们的心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反映,特别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现象的影响,尤其是每天教自己知识的教师。教师收礼作为一种不良的现象与社会上其他的腐败现象相比而言,对中小学生的伤害更为严重。教师收礼现象容易在中小学生中形成一种示范作用,这种示范作用让学生觉得求人办事送礼是一种理所应当的行为,于是自身的价值观逐渐发生变化,向利益化、拜金化发展。学生价值观的变化更会导致社会的复杂化。

2.从积极方面看,让学生正视社会现实,奋发图强

研究数据表明,有一部分学生在教师收礼的情况下,并没有产生过于消极的情绪,反而觉得自己要坚决抵制这种行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奋发图强,用自身的努力致力于改善这种不良的现象。而且85.5%的学生表示自己做教师的话绝对不会收取家长过于贵重的礼物。

五、针对教师收礼现象提几点建议

1.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廉洁从教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作为教师,要有良好的师风和教风,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思想和团队意识,要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管理好每一个班级。教师要做到“率先垂范,廉洁从教”“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应该做到不受利益驱使,在诱惑面前能洁身自好,拒绝各种不正当利益,以身作则,廉洁从教。

2.学生家长应当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感恩和尊敬

对于教师的辛勤劳动,学生、家长存有感激之情是无可非议的。但为了更好地表达这种感情,学生、家长应该摒弃送礼的观念,以精神感激为主,以免增加教师不必要的压力。家长不宜过多干预,而应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教师的感激和尊敬。不管是只言片语的感激,还是亲手制作的图片贺卡,抑或是刚刚取得的进步,都会让教师由衷地感到安慰,而且这种感激才是教师最乐意接受的。

3.学校应当加强管理和教育力度,建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1)对教师节的意义做正面地宣传和引导,防止这种不良风气蔓延。

(2)组织师德师风的教育活动,在全校范围掀起一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热潮,让教师认识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生命源泉,师德师风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每位教师要把学校的兴衰当为己任。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校要不断地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4)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把师德师风建设列入学校重要事项来抓,要常抓不懈,真正把师德师风的考核当作职称评聘、评优的重要内容,使广大教师真正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建立师德师风投诉制度,把教师、学校放在社会的监督之中。

【参考文献】

[1]周成海.教师不当行为类型与矫治之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0(06).

[2]程玲.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报,2007(03).

[3]張淑华.社会认知科学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3.

[4]石磊.浅谈师风师德对学生的影响[EB/OL].http://www.dzdyw.com,2008-03-28.

[5]徐德凤.加强高校师风师德建设的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06).

[6]韦朝忠.浅议社会评价教师的变化特点问题[J].河池职业学院,2011.

4.对如今社会冷漠现象的分析 篇四

一个心理学家说过的另一件事:他说,一个歹徒,在一个偏僻地方,看到一个妇人,想打劫,但刚好看到不远处,有个人,他不敢下手。这个歹徒就跟随着这个妇人,准备下手时,看到旁边窗子有个人在那看着,那里估计只有一户人家。但他还是没有下手,当妇人来到住处,在上楼时,那里各家各户都亮着灯,而且那时人们大多还没有休息,因那时还比较早。谁不知,歹徒在此时下手。妇人大喊,但没人出来帮忙。这样的社会现象是什么原因呢?

学者分析:那是人的责任感和依赖感在作怪。歹徒看见有一个人时,他不下手,因为他知道,当妇人叫喊时,那个人很有可能会上来帮忙,因他不帮,没其他人,他会觉得,这是他的责任。经过那户人家时,那只有一户人,他们也会认为那也是他们家的责任。很有可能出来帮忙。但当经过到万家灯火时,他反而不怕了,因他认为,不一定有人来帮,因为,他们觉得大家都有责任,有种依赖和责任分摊。

社会的这种“大呼救命无人理睬”的现象是怎样造成的呢?是人的本身素质差,又还是社会本身存在问题呢?难道真的只是责任感在作怪呢?要是是这样的话,那么,人们的这种责任感的依赖思想和分摊思想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是法律对歹徒的判罪轻,还是对这些自卫行为,或是出来帮助的人的有关制度不完善呢?当出来帮助的人,要是不小心打死打伤歹徒有罚吗?我想造成大家责任心的,不是一时造成的,俗语说: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当前社会道德出现的冷漠现象,与我们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某些特殊性有关,也与一些公众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关。要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娇正道德冷漠现象,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

对社会而言,道德是保证人们有一个平静、安宁、愉快、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的社会却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公德不和谐的东西。

那该如何消除社会道德冷漠现象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感化道德冷漠,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选择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公德行为,需要自己和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道德冷漠的行为虽然来源于个体,但是,由于道德冷漠也像道德意识的形成过程一样,是人与人之间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因此,对于见义勇为这样的公德意识的培养与对道德冷漠的消除,不仅需要个体内在的体验与觉悟,同时还需要社会公众舆论的热情支持,需要社会有关奖惩制度的保障。用积极的群体氛围来感化个体的道德冷漠,用制度保障遵守公德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公德意识,使社会公德建设持续、稳定地发展,并达到良性循环。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需要我们社会的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作为社会,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与社会公德的宣传普及,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弘扬社会正气,让见义勇为成为社会称颂、赞美和人们崇敬、效仿的行为。

(二)倡导见义勇为,正确处理“勇”为与“智”为关系。倡导见义勇为,并不是说要大家不看条件、不计成本、不顾后果、盲目蛮干。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出人意料,进行不法侵害的歹徒往往是有备而来,而我们却往往处于没有足够心理准备和行为防范状态的不利情况下。因此,当面对突发事件时,我们除了要有正气和勇气之外,还需要理智与计谋。“勇”为和“智”为同等重要。一方面,在有可能降低危害的情况下,如果只有“勇”而缺乏“智”,不但会影响见义勇为行为的效果,见义勇为者自身也很有可能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当危机发生的时候,作为公民,如果缺乏“勇”为,则可能成为缺乏勇气与不法分子、不法行为作斗争的旁观者。而这种旁观,客观上造成对恶行的放任,甚至是对犯罪的纵容,将使我们社会的价值观和社会公德观念发生扭曲,并可能因为置之不理的态度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既要正确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又要防止借口“智”为而不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主持社会正义,降低社会危机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见义勇为。

(三)矫正道德冷漠、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爱会浇灌一切,爱会滋养一切,爱更会繁荣一切。爱能让麻木的道德复苏,使泯灭的良知苏醒。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消除社会道德冷漠现象,全社会应重视爱心培育工作,使每个公民都有一颗滚烫的爱心。培育爱心,要做好以下三个层面的工作。

首先,要从“小爱”做起。一个有血性有道德良知的社会公民应具有以自我为核心的“小爱”的品性。“小爱”先须从爱自己做起,包括爱惜自己的生命,爱惜自己的名誉,爱护自己的财物,爱护自己的所有;再者要爱自己的家庭,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让老人尽享天伦之乐,让子女健康茁壮成长。

其次,要从身边爱起,爱我们周围的一切。爱花草,保护环境;爱诚信,办事公道;爱岗位,敬业奉献;爱祖国,遵纪守法;爱人民,服务大众,等等。有了爱,人们就懂得“慎独”;有了爱,社会上就不会有光天化日下拦路抢劫;有了爱,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就会发扬光大··一爱,就需要从自我做起,爱我们周围的一切。

5.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篇五

在上《社会工作概论》之前,我以为社会工作就是单纯的志愿者的相关的工作。而且在第一节课上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对社会工作不了解,甚至有学生认为这是和就业前景相关的课。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社会工作的基本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其实,社会工作算是一个舶来品。现在我们常说加强“社会工作”,但此“社会工作”非彼社会工作。专业性的社会工作一词是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过来的,social的基本含义是“社会的”或“社会性的”,它与营利的、经济性的、利己的含义相对应。自英美等国走上现代化道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贫困、失业、犯罪和人际关系疏离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为回应这些问题,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英美等发达国家从慈善救济开始,逐渐发展起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群体,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的职业活动,这就是社会工作。一个世纪以来,社会工作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得到了较快发展,并成为一种国际性职业。

经过上百年的实践发展,社会工作形成了两个鲜明特点:第一,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活动。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对社会工作所下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用以协助个人、群体、社区去强化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尽管各国概念上有差异,但强调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一种专业服务、一种助人方法、一种助人的过程等理念是一致的。第二,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经过近几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我国学界普遍将社会工作的内涵概括为: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社会工作与群众工作,社工与义工,不能混为一谈

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如果同做好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能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但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看,社会工作与群众工作都有较大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首先定位不同。社会工作强调的是通过专业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福利发展,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的和谐度;群众工作有社会工作的特性,但更注重的是思想政治功能,通过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凝聚整个社会的向心力。

其次是对象不同。社会工作以有需要解决困难或相关问题的个人、家庭或社区为主要服务对象,对象有一定特定范围;群众工作对象则比较广泛,可以是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社会大众。

第三是过程不同。社会工作要求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主要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种手法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强调有系统的制度设计和目标管理,以及工作程序的计划性、有效性;群众工作方式虽然多样,却主要是依靠政治资源,以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结合做好事实事给群众以实惠,经验性的工作方法居多,缺乏有效的程序和制度设计。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单纯的群众工作效力有所下降。然而,两者有区别,但目标是一致的。相对而言,更加注重实效性、程序性和现实针对性的专业社会工作是群众工作的一种具体形式,是群众工作丰富和发展的高级形式。

如前文所述,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活动,专业的社工是一种职业,就像律师、医生、会计师等职业一样,有专门的制度安排和薪酬体系。义工,即志愿者,是指以自身知识、技能等自愿、无偿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的个人,通常是志愿服务组织招募或自行开展志愿服务,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现在的我认为,社会工作是一门值得尊重的行业,社会工作者是一个可爱可敬的群体。不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组成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去竞争、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每一个个体的需要并非都能如他/她所愿:有的人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尊重,甚至歧视;有的人连自己基本物质生存需求都得不到满足„„这些情况在工业革命爆发后的资本主义时代尤其突出,于是,社会中的一些人,想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状况。他们认为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平等地自由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我们的社会应该是一个能满足人人需求的社会。他们便秉承着这样的理念而辛勤工作着,从那时到现今,从未停歇。他们,就是社会工作者!你说,这样的群体,难道不可爱、不可敬吗?

其次,社会工作是一门职业。社会工作者并非无私奉献,他们是在“助人自助” ﹑使帮扶对象能够追求到自身幸福的过程中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有着自己的专业理论体系,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与守则,有自己工作的方法技术,有自己的专业文化,这是一门同其它行业平等且独特的职业。

再者,社会工作者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理论为行动导向,并处理好实现自身价值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社工们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残酷的现实,肯定会与社工建立能满足人人需求的社会的良好愿望相冲突,社工们一定要学会应对这样的落差。也许在工作过程中还会出现成就感不强的现象,这就在考验着每一位社工的工作动力和热情。具体到工作中,社工们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将工作的方法技术熟练运用,严格遵守职业守则。

以上便是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由于刚兴起,人们都对社会工作不太了解,基本上没有“有困难,找社工”的意识,中国的社工们还肩负有宣扬社会工作理念的使命。

6.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篇六

在学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章之后,我对构建和谐社会坐了以下认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层建筑保障。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求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加以维护,为此,就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外,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宗派主义,而是建立在特定的原则的基础之上。原则要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通过法制加以维炉,为此必须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但是,必须把公平正义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中来理解。离开这个环境,公平正义就可能演变成平均主义。为此,要完善市场经济,规范竞争秩序,调节收入差距,正确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依法维护最

7.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篇七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 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 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居安思危, 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一切从实际出发, 自觉按规律办事,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 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 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经过多年来党的理论探索,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党的一项重要共识,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和谐社会, 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第一是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二是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第三是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第四是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建设和谐文化, 完善社会管理, 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走共同富裕道路, 推动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以改革促进和谐, 以发展巩固和谐, 以稳定保障和谐,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三、坚持协调发展, 加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社会要和谐, 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 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四、建设和谐文化, 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下转第18页) (上接第16页) 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 倡导和谐理念, 培育和谐精神, 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确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和团结和睦的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五、激发社会活力, 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进而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 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六、完善社会管理, 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在服务中实施管理, 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推进社区建设, 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社会组织, 增强服务社会功能;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 保障国家稳定安全。

七、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因此, 必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由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心在基层, 因此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党风正则干群和, 干群和则社会稳, 要把反腐倡廉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力抓紧抓好。

8.对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认识 篇八

【关键词】企业 养老金 社会化发放 问题 策略

开展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是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变革、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的结果,此项工作可以有效地解决养老金发放中的各项问题,为发放对象提供更加便捷、顺畅、全面的服务,使养老金的管理工作实现统筹运行。新时期,各地深入了解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必要性的基础上,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工作取得了高足的发展,而此项工作目前存在的各项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必须努力地解决好各项问题,使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逐步得到完善。

一、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及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含义

养老金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极其关键的内容,实行社会化发放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国家的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地趋于完善的直接展示。具体来讲,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是指离退休人员在脱离原来的工作单位之后转向社会,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组织和管理,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委托国有商业银行、邮局等金融机构,作为养老金的银行代发机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将养老金及时足额地划拨到代发机构的账户中,让离退休人员可以继续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同时也有效地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问题

组织开展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已经成为当前确保离退休人员顺利获得其应有养老金的关键保障措施,此项工作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完善。但是,离退休人员普遍分布于不同的地点、各个地区的通信条件的差异以及养老金资格认证是否及时等问题,均严重地影响着社会化发放工作的顺利开展,成为阻碍此项工作的关键因素。具体来讲,大致有如下问题:

1.人员分布问题。(1)参保职工离退休之后,普遍会到自己的老家或者子女家中生活,这样就使他们远离了养老保险参保所在地,这类离退休人员持参保所在地社保机构办理的银行卡到居住地银行取款时需发生异地支取手续费,增加了这些离退休人员的经济负担。(2)某些离退休人员居住地址可能与领取养老金的银行的距离较远,往往不能够自己按时定期地领取养老金,而使得某些养老金有可能在长期在银行长期滞留,而无法到达离退休人员手中。(3)某些通过邮局汇款的方式进行邮寄的养老金,可能由于相关的人员不认识养老金的发放对象,而使得邮寄人员无功而返,养老金屡次被退回,领取对象却着急得不到这笔款项的问题。(4)某些处于年迈状态的离退休人员居住地远离国有商业银行地区,要求在农村商业银行发放,这又与国家明文规定必须在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相冲突等等问题。

2.信息不畅问题。(1)离退休人员在办理养老金发放信息时,所提供的信息不准或不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现问题需要与其沟通时,往往是找不到人。(2)离退休人员的家庭或居住住址,因为搬迁等原因发生变化,而导致实际信息与其所填写的养老金发放的地址信息不一致,如果不能及时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手续,那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及时获取这些信息,从而致使养老金无人接收。(3)离退休人员因为各种原因死亡之后,由于信息畅通性不强或者是故意隐瞒等原因,仍然按月领取养老金而导致冒领养老金的现象发生,阻碍了国家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3.发放环节复杂。(1)养老金社会化发放需要经历基数核定、手续申报、退休审批、资金计划申请、财政划拨、银行发放等多个环节,各环节的工作均可能受到时间、程序、人员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及时准确地在规定时间将养老金拨付到具体的账户,从而给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带来了困难。(2)由于有些机构存在对离退休人员除养老金之外的其他资金的发放,所以政府出面协调将这部分资金列入社会养老经办机构代为发放,增加了养老金发放过程中对账难度。(3)为了彻底有效地遏制养老金冒领的问题,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每年都需对离退休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对未及时进行资格认证人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因为不清楚其是否健在还是有其他原因,所以采取暂停其养老金发放措施,等其进行资格认证后再将其养老金发放或补发到位,这部分人员理解不够或认识不足等问题。

二、解决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问题的策略

(一)加强档案管理

针对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每年都有大批量参保人员到龄退休这一现象,要想彻底地减轻工作人员繁重的工作负担,以使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更规范理更完善更合理,工作人员除需要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即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完善退休人员资料库和数据库,还需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即参保人员在参保时就得录入指纹,这对退休以后的资格认证和防止冒领特别重要,并且能够推动离退休人员档案资料的完善。

工作人员要为每一个离退休人员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保证该离退休人员信息的准确性,并保证两种以上联系方式的可用性,比如,固定电话、手机、邮箱等,并且要定期地通过问候等,查看离退休人员联系方式的畅通性,对联系方式失误或不存在的事件,及时地做出处理。并告之他们养老经办机构的联系方式,要求他们遇到有关的信息变更,借助于邮箱或电话等方式,与经办机构工作人员进行联系,使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地对信息作出变更或更新。同时,针对某些已出现问题的离退休人员,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要主动地与他们进行联系,或者上门进行实地考证,及时掌握离退休人员的生存状况。

(二)构建服务网络

离退休人员数量众多,且分布范围广泛,要想使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工作顺利开展,还应当构建起完善的服务网络,主动提升社会保障网络的水平。具体来讲,服务网络的构建可遵循以下策略来开展:

1.以省、市、县、乡镇乃至村为基点。构建覆盖率高、畅通无阻的服务网络,按照档案中显示的退休人员的具体情况,结合地区的具体发展状况,设立不同规模的服务网点,通过网络进行联通,切实保障各个地区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就近领取。同时,构建监督举报机制,对举报冒领养老金的举报人员奖励一定数额的奖金。

2.根据不同地区的离退休人员档案记录状况,以银行卡的方式,對养老金进行发放。通常情况下,由各地社会保障财政专户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养老金转入各银行代发养老金账户,并要求养老金的发放对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按照规定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信息认证,对于不具备条件的对象,则由工作单位派出人员或借助邮寄的方式进行实地访查,以切实地掌握各发放对象的具体情况,并为发放对象主动地提供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精简发放环节

1.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已经确立,但是对养老金发放的各个工作环节没有明确规定,各地仍处于不断探索和相互取长补短阶段,所以我们要设法精简各个办理环节,办理退休所需资料或所需办理程序应一次性告之办理人员,使办理人员少走弯路或冤枉路。或者对某些极其关键的环节设立临时应急服务人员等,以解决办理人员因不懂相关环节而麻木乱闯。

2.相关部门还要定期地对各地区的工作岗位进行业绩考核,明确各个地区、部门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奖惩规定,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且,为群众进行监督举报提供多种有效途径,使工作人员获得危机感,以使领取资格认证、养老金发放、信息调整更正等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切实地使养老金的领取者得到工作人员的服务。

三、结语

9.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篇九

1、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伟大长征,是党带领全国人民进入一个新的高级阶段的重要体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所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必要且及时的。

2、定义

和谐--和睦协调。

社会--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

定义

1、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西南北中部不同区域、不同种族、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定义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定义

3、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有和谐相处的社会。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数据来说,和谐社会就是协调发展的社会。还可以说一个和谐社会是一个各方面利益都得到照顾的社会,是一个共赢互利的社会等等。

定义

4、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社会。

3、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1 思想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极为宏大的课题。但对于个体来说,所谓和谐是一种感觉或意识,就像鱼翁与富翁故事中所折射出的哲理一样。因此,最紧要的,就是要树立和谐的思想理念。

思想理念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不同的思想意识对

和谐与否的理解不同。贫穷的老农民住在茅草房里吃饱饭,安稳地睡觉也可能认为很满足。社区里,三五个老人坐在一起,边晒着太阳边聊天,旁边还有两位老人在用纸箱子做的“桌子”上下着象棋,看起来也很快乐。农民工劳动强度极大,中午就吃一盒1元5角钱的盒饭,里面只有一些土豆丝和米饭。但干起活来,全身有使不完的劲,家中年迈多病的父母,幼小但有着极强求知欲的孩子激发着他们无穷的力量。发达城市里的孩子吃海鲜,穿毛料时装在舒适豪华的教师里听一级教师授课认为很苦恼。身价上千万的大牌明星,成功的企业家心中充满苦闷。司局级或更高级的人民公仆每每谈及人生时,常常是牢骚满腹。

人们遇到矛盾时,仍然习惯于决一雌雄,谁都不会妥协让步。其实退一步海阔天空,皆大欢喜。人与人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和关爱,习惯于互相提防、互相嫉妒、互相拆台,而不是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互相支持。这些是人与人的和谐问题。正所谓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事情常有发生,我们的经济收入增加了,可是快乐没有增加多少,这是我们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因。我们需要的是让快乐也能够像财富那样的迅速增加起来。

此外还有人与社会的和谐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人与环境的和谐问题,等等。但无论哪种和谐,都需要??,就不会有和谐的行为,更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

3.2 法制建设:尽管和谐思想理念需要建立,以德治国建国的提法没有错误。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以及公正公平执行法律制度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就像对自由的理解,强盗与受害人的认识总是不同的。人的自私和懒惰本性只靠念道德经,没有法律制度的束缚,也不可能建立和谐社会。公共服务社会建设方面,公共财政保障制度,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事业,如住房、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需要不断完善配套。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加大中产阶级人员数量,形成哑铃型发展的形态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成功模式。收入差距拉大是人们切身感到的最突出的社会不和谐问题,因此要从制度上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强打击贪污腐化力度,促进共同富裕和分配公平。这些都需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3.3 经济建设:借助于媒体,我们经常看到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不停的紧急援助不同类型的受灾区,帮助百姓重建家园。支援贫困地区、特别是困难群体,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受到教育,关心弱势群众生活如:“五保户”、残疾人、下岗职工。国际上的援助与国内情况一样也在发生,我们再也不会像60年代还苏联债务那样需要全国每个人勒紧裤带过生活。大家共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生产实力和经济实力已经增加了大约十倍,解放初期所谓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共产主义前景早成了我们生活的现实。二十多年前许多人所盼望的经常有肉吃,有毛料衣服穿,有彩电看,这些愿望现在也不是问题。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买汽车,买洋房,出国旅游,现在也不是高不可攀。所有这一切的发生离不开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个人存款数量,外汇储备,国库实力,等各项指标相对于我国5千年来最好的康乾盛世,不知强大了多少倍。所有这一切的发生说明,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不发展,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

3.4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着五大主要矛盾和问题: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不协调;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不协调;人与自然不协调。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我认为,最主要、最紧迫的就是城乡发展不协调。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不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矛盾,就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另一方面,目前大量的社会矛盾表现在农村、聚集在农村,不及时有效地化解这些矛盾,整个社会的和谐就会失去基础。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放到基层,也就是说要从农村、从基层入手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为什么中央如此重视农村发展,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部署的原因。

4、总结

构建和谐社会,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人们的共同理想需要文化引领;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文化熏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没有共同的道德规范,失去了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就无法有效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也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体背景的差异,各阶层之间、各种社会组织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思想文化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更需要健全的法制和有力的执行,这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思想文化阵地,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坚持正确导向,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化。

另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和谐思想在世界各国文化发展史上同样占有重要地位。

10.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 篇十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论文

姓 名 王文亭______ 学 号 1065001251914___

专 业 _汉语言文学____ 学 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题目 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

成 绩__________________

评 语: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年**月**日

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

摘要:人类社会,无论是国家的政治生活还是个人的经济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规范和秩序状态下进行,但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活动不可能是完全自觉的在规范和秩序下进行,这就有必要对人们的活动做出规范。在现代社会,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就是国家制定的有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法律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体现在为人们行为指明方向,当人们在行为当中出现各种纠纷的时候,由法律来加以调整和解决。而法治是指与民主相联系的治国的原则和方略,或者说说是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民、社会组织和团体必须普遍遵守的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产生、确立并成为法制实践活动的正确思想指南,与其存在的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法律文化和价值观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内容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那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首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所反复强调的基本原理。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必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慎重选择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承担起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时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点和优点。“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我们的优越性”。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关键所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其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体现和维护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就是要让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法治的目的和核心内容,法治是人民民主的制度、方略和形式。现阶段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必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提

高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真正提高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人民就必须真正当家作主。必须相信、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来管理国家,必须发展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

再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以确认、保障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维护、巩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总之,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体现、确认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原则,为维护、实现和逐步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原则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平等、公平和正义,必须既反对封建主义的人身特权,也反对资本主义的资本特权。它崇尚劳动的权威和尊严,维护的是人们在社会主义原则基础上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的幸福而相互激励、平等竞争,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平等、互助和友爱的社会关系,坚决反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丑恶思想和行为。

最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关于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强大的思想武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提倡和弘扬共产主义的思想和道德,才能使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实行社会主义法治,必然要求依法治国。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于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作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我国社会主义法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积极确认、保障、服务和推进的作用。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它确认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认和保护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推动和保护经济体制改革,并将改革的成果制度化、普遍化、规范化,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11.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篇十一

工资本质;活劳动;等量资本等量利润;等价交换

工资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为了更深刻.更尖锐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马克思独树一帜地将工资理论从传统的“按劳计酬”模式中解脱出来,直接将雇佣工人的工资表现为雇佣工人本身的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而不是传统意义的雇佣工人提供的活劳动或劳动产品的价值或价格。这不仅在当时的理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至今仍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历史或今天有着社会主义渊源的国家如中国.越南.俄罗斯等都无一例外地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采用了马克思的个人说法,就如英国、德国、日本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可惜重视归重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仍在英美法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界占据着统治地位,虽不能说他们已将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批驳得体无完肤,但凭心而论,要以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取代现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活劳动工资理论,已经成为了包括笔者在内的众多“无产阶级”经济学者越来越遥远的梦幻。这其中的原因也许真的很多,但工资理论中的根本错误可能是基本原因中的重要原因。

1.关于工资的本质

工资的本质归根结底还是只能是活劳动或劳动产品,这在现行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有了太多的证明,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论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论据:

这是工资概念本身的内涵决定的。就字面而言,工者,工作的意思,引申為工作成果,即工作者的劳动成果;资呢?就是工作者工作的报酬,也就是工作者在提供劳动产品或工作成果后应该得到的报酬。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雇佣工人在为资本家提供了活劳动或劳动产品后,资本家支付给雇佣工人的货币或其他形式的报酬。在这里,资本家是不是愿意支付雇佣工人劳动报酬,根本不会考虑该工人本身价值几何—按马克思劳动力工资论观点,包括工人自身生活必需品价值。自我成就价值,子女抚养费用等,而只是考虑该工人是不是能胜任某项工作,最后为资本家提供了多少劳动产品。关于这一点,其实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工资本质理论里和萨伊及其政马尔萨斯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里已经有过很多论述,有兴趣的同行可以自行参考。需要强调的是,同样是被称为工资,为什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劳动或劳动产品的报酬,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就脱胎换骨地变成了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呢?如果一定要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工资是劳动力的内涵,社会主义的工资是不是也可以做同样的推断呢?

这是工资的渊源造成的。工资起自封建社会,主要用于地主家的长工和短工,分别表现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沿袭了这两种工资形式,但本质含义与封建社会没有什么区别。就资本家而言,如果愿意支付雇佣工人以计时工资,完全是因为他(她)本人认定自己的某个劳动部门或工作岗位必须有一个长期蹲守的人,在法定或认定时间内处理或等待处理自己必须或要求处理好的事物。在这里,支付工资的依据主要有劳动态度,劳动过程和劳动的后果,而不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劳动力价值。当然,雇佣工人在这里也会考虑自己的生活需要和子女的抚养费用,不能满足这些基本需要,此处的雇佣关系将无法完成。也就谈不上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问题。但归根结底,资本家在这里考虑的是该岗位到底该值多少钱,雇佣工人考虑的是我在该岗位到底该拿多少钱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该岗位的活劳动值多少钱的问题。计件工资中的劳动价值特点更加明显,由于工资只与劳动成果挂钩,资本家仅仅参照工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发放工资,根本不用考虑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享受需要.和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等问题。

这是工资计量行为的必然结果。工资的计量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非常直观而又简单的资本家单方操作行为,资本家按照一定的标准,根据雇佣工人提供劳动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支付给雇佣工人一定数量的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劳动产品增多,产品质量提高,雇佣工人获得的工资数量相应也增多;反之,劳动产品减少,产品质量下降,雇佣工人获得的工资数量相应也减少甚至没有。而然雇佣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开支。成就需要开支和劳动力再生产需要开支等的变化都不能成为工资计量变化的依据或发放标准,既然工资是根据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或劳动产品的数量多少与质量好坏发放的,又何必别出心裁地说工资不是活劳动或劳动产品的体现呢?难道真要叫工资本质成为与自己不着边际的劳动力价格的形而上学或法学的幻想不成?

这是工资给付期间的必然反映。资本主义社会里,无论是计时工资,还是计件工资。资本家都是在雇佣工人提供了活劳动—多数情况下是提供了劳动产品后,根据所提供活劳动或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给雇佣工人发放工资的,而不是在雇佣工人提供活劳动前,先去考察所购买的雇佣工人需要多少的生活必需品,多少的自我成就费用,多少的子女抚养费用等等,然后将之加总,分期或一次性给付—如果如此,劳动力市场就会出现雇佣工人越老越值钱,家庭负担越重越值钱,劳动能力强与不强无区别的不正常现象,这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都无法接受的非客观事实!也是资本主义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无法接受的非客观事实!

这是工资所体现的剥削关系的直接结果:剩余价值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资本主义社会里有严重的剥削现实。说清楚了,就是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被区分为了购买生产资料与原材料的不变成本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再生产过程也被区分成了必要劳动过程与剩余劳动过程,劳动时间也就有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不同说法。资本家的剥削最后也就落实为无偿地占有了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这就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剩余劳动过程不仅仅是劳动力,即可变资本的运作过程,同时也是机器和原材料等不变资本的耗费过程。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双重所有者,拥有劳动成果到底是一种合法权益还是真的对其中的部分资本(可变资本)进行了剥削?同样是劳动使用,如果说对可变资本有剥削,是不是对不变资本也同样存在剥削?如果对不变资本没有剥削,对可变资本的剥削又从何谈起?资本家根本不在意自己的预付资本是否要区分为不变和可变资本,但他知道整个劳动过程都是他全部预付资本的运作过程,他也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拥有该劳动过程的全部成果—包括马克思所提出的剩余价值!

所以,如果把工资理解为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价格,而不是活劳动的价格,不仅不能体现工资的真正内涵,同时也人为地增加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透视难度,使资本主义真正的剥削关系隐藏于云山雾海中而无法感知了。

2.活劳动工资论更深刻直观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把工资本质确定为雇佣工人的活劳动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已非常直观和简便了,但在此之前,我们还有必要陪析一下现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里的几个经济学核心观点:

關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说法,劳动力是一种特殊商品,它不仅在再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自身的价值,同时通过剩余劳动,创造出超过自己价值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剥削)。对此,笔者不能接受,在我看来,即便存在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说法,则无论是必要劳动还是剩余劳动,都是劳动力与劳动资料有机结合的结果。说清楚点,就是在所谓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既有劳动力活劳动的投入,同时也有机器和厂房设备等不变资本的投入,这一点与必要劳动过程没有区别。如果我们执意强调剩余劳动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投入的特殊性,又如何否定该过程中机器和厂房设备等不变资本的特殊性呢?反过来,如果我们否定了该过程中不变资本的特殊性,则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性不是以同样的理由被否定了么?

换个角度考虑,把工人的活劳动看做是一种特殊商品,至少有两点在理论上无法否定:和其他商品不同,活劳动看不见也摸不着,不好把握也不好计量;由于价值就是商品中的活劳动,再以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格问题来说明工人的活劳动当然无异于马克思所说的“以一碗豆腐来说明豆腐一碗”,因此,活劳动商品的价格必须借助活劳动的成果来表现,即以社会必要劳动来衡量工人个别活劳动成果的价格。

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问题:依照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说法,资本家在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资是要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其中不变资本是用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等以转移形式存在的资本,而可变资本则是以创造形式存在的雇佣工人的工资。

这当然只是一种表象:资本本身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如果不变,不带来剩余价值,就只能称之为资金而不是资本,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方面的投资有价值的转移就生硬地将“不变”和“资本”两个互相矛盾的概念联结为一个非鹿非马甚至无法把握的名词!可变资本方面呢?由于一般情况下资本家都是在劳动过程完成后给工人发放工资的,而这部分资金(包括实物)的来源恰恰又是雇佣工人自己的活劳动。雇佣工人从资本家那里领取的其实就是自己活劳动成果的另一种转换形式。这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资本家根本不存在什么可变资本方面的投入。是工人的劳动给自己创造了收入,是工人的劳动创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财富,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扩大再生产得以维持与继续。

关于等价交换问题:这是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条基本规律。但本人认为:资本家正是利用了等价交换规律的表象,在活劳动交换中彻底违背了等价交换规律,从而完成了对劳动者的实际剥削的—这一点在后面的分析中我将系统说明,此处需要强调的是:等价交换规律确实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条重要规律,但它只适用于绵羊。斧子和机器。劳动力等一般商品,不适应活劳动购买这种特殊商品,要真正彻底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就必须首先找出活劳动买卖中的不等价交换!

关于等量资本等量利润问题: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另一条基本规律,虽然实际操作中总会有很多的背离情况,但作为长期的竞争结果与发展趋势,这一规律我们绝对不能轻视!就是说,无论是产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还是商业资本家,投入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数量也许不一样,每一次具体操作时获得的利润数量也许也不一样。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利润水平是追求相同的,同样多的资本投入只能获得同样多的净收益!如果违背了这一点,就肯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包括马克思所说的剥削问题!

下面我们联系实际,对工资为活劳动价值时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进行直观而简单的揭示:

例证:产业资本家某期以2分的月息从银行资本家手里借取500万元投入再生产过程,一个月后生产过程完成,产业资本家从市场获取总产值600万元。按约定的利率归还银行资本家510万元以后,产业资本家需支付雇佣工人多少工资才不存在对工人的剥削和豪夺呢?

根据前面提出的等量资本等量利润原则,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推断:既然银行资本家的500万在本次生产过程中已经从产业资本家手里赚取了10万元,产业资本家也就必须在本次生产过程里赚取10万元。而总产值在与银行资本家了结后还有90万元,产业资本家从中提取10万元不仅很有必要,而且也成为现实的可能。也就是说,本次生产过程中,如果产业资本家与银行资本家一样只获取了10万元或低于10万元,其余80万元或更多都支付给工人做了工资或福利,产业资本家就没有对工人进行任何剥削,资本家对工人活劳动的购买也不存在不等价交换情况;但如果是另外一种结果:产业资本家在本次生产过程中提取额超过10万,发放给工人的工资福利低于80万,这就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剥削问题。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资本家投资的目的及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要求来看,剥削的严重存在应该说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的主流!但无论如何,这种剥削并非来自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劳动力的“剩余”使用,而是来自流通领域的不等价交换—工人的活劳动和资本家支付价格的不等价交换!

为了更清楚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笔者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做一次系统的整理。

按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可以表示为;G—W(A.Pm)....p....w’—G’

其中,G表示资本家的预付资本,W表示预付资本的实物形式,A表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等,Pm表示劳动力,...P...为生产过程,W’为生产完成后劳动产品的实物形式,一般说价值超过W,G’为其货币形式,G’=G+△g,△g为剩余价值。按照我们前面的分析,Pm部分资本家是没有预付的,所以,调整后再生产过程可以表示为:G—W(A)...P...W’—G’。其中,W’=W+Pm+m,m表示增值部分剔除工资后的余额,包括平均利润和剥削额,G’=G+△g。但此时的△g不能表现为剩余价值,只能称为预付资本的增值价值,包括工资.平均利润和剥削额。文字归纳可以表述为:资本家预付资本G购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在经过工人劳动后形成了包括工资。平均利润和剥削额的新产品W’,投入市场后,完成实物到货币的转换,实现了预付资本的货币增值,也一般完成了马克思所说的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0

上一篇:机修厂内部管理制度下一篇:SCRATCH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