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与反思

2024-08-15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与反思(16篇)

1.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与反思 篇一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与阶段总结

在整个小学阶段,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识字量大也是造成一年级识字教学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是虽然在教学中存在机械记忆,很多同学会在这期间出现厌学现象。如不写作业,逃学等。最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学校大门,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与高年级的学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注意力和兴趣点也不一样。如果长时间反复接触,他们也会失去以往的兴趣。

由此,我提出了“一年级识字趣味化的课堂教学研究”这一课题,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兴趣”在识字教学中的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对识字教学的积极主动性,探索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识字教学研究的有效开发,确立识字点,采用丰富灵活的方式,有效进行识字训练,提高学生识字量和识字能力。提升学生的识字教学兴趣。

通过本学期的尝试,运用了多重方法,去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对常用字记忆较之前更加牢固,运用更加得心应手。具体成果如下:

主要结论: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确实能够充分发挥“兴趣”在识字教学中的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对识字教学的积极主动性,探索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通过对识字教学研究的有效开发,确立识字点,采用丰富灵活的方式,能够有效进行识字训练,能提高学生识字量和识字能力。

能提升学生的识字教学兴趣。

初步成效:

(一)趣味识字法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生字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通过一系列小测验,与未进行趣味识字教学的学生相比,受到过多重趣味识字教学的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生字,能够更快学会运用生字组词造句,能够在测验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考试成绩较为理想,尤其是生字拼音组词和造句相关题目得分很理想。

阶段性成果: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教学随笔、师生交流会、识字公开课、《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教学反思、较为理想的考试成绩

下一阶段计划:

(一)元宵节过后,给同学们猜灯谜来识字,并制作《优秀短篇识字文册子》。

(二)组织运用多种方法的识字比赛:在班级内组织识字比赛,校验学习成果。

进行赛果统计和分析,写好研究论文。

(三)对课题全面总结、搜集和整理研究资料,撰写专题研究报告、申报课题结题。

写《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结题汇编。

经过上学期的尝试,本次期末考试在生字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说明趣味识字法行之有效,是一个能够激发学习热情、帮助掌握生字、促进学习进步的好方法。在接下来的学期中,要坚持实践计划,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并将趣味识字法汇编成册将之推广,造福更多初入学堂的学生,将我国的方块字牢牢掌握,打好基础,将来成为国家有用的优秀人才!

2.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与反思 篇二

【本刊讯】《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课题阶段总结与研讨会于2013年7月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召开。课题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博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以及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国家资源中心及北京市9个区 (县) 的教委、信息中心、课题实验校的领导、教师共计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对自2012年底课题启动以来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 听取了与会领导、专家及课题学校对课题开展的建议, 并对下一阶段研究工作重点及研究计划进行了交流。

研讨会认为, 智能终端教育教学应用在北京的开展已走过了接触阶段, 在渗透到主课堂、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显现出积极的变化, 个别学校已经进展到常态化教学应用的程度。课题下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关注两个基本问题, 即如何理性、科学地推进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的“常态化”应用, 如何有效评价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融入教育教学后的效果。为此, 课题推进模式上将有所改变, 一方面仍然推动个体学校在融合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实践方面的应用实践工作, 在课程规划、学科教学整体推动等方面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将以区域整体联动促进平板类智能终端有效教学应用。依据北京地区实际情况, 课题拟以北京市朝阳区为整体推动试点区域。

下学期, 总课题组将积极推动课题研究工作深入开展, 一方面更有效地实施“以学科教学信息化专家”引领的培训模式, 将课题现阶段积累的成果以培训方式有效辐射到更多的学校、教师群体;另一方面, 在区域、学校层面上, 以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评估为导向, 在有条件的学校、学科开展实验研究。

3.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与反思 篇三

【关键词】中学生 体质现状 对比 反思

前言

“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人的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增长和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更是终生体育的奠定时期。但是由于社会、学校、家庭、教师、个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体质状况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旨在了解铜陵县二中初中与高中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增进中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对策,希望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切实提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因此,本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铜陵县第二中学初中部全体学生和高中部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中学生健康体质测试要求,对这些学生进行立定跳远,50米跑,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耐久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测试,获取相关信息。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005年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近三十年来,总体上,中国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常见病患病率持续下降。但是,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有明显下降趋势,肺功能持续降低,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①。

2010年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但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

2015年《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称,800米、1000米耐力测试,大学生整体成绩不如中学生,有的大学生跑到一半就发生晕厥等状况。

(2)交流讨论法

向经常从事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老师请教,对数据进行界定,确定相关指标。与初中与高中学校的老师进行交流,咨询学生平时体育课上的表现,并做出比较。

(3)实践测试法

由于本次测试的基数过大,且学生体质测试项目过多,所以采用随堂测试。测试采取现场测试现场记录的形式。对测试数据进行检验性的筛选与鉴别。最后通过汇总上报得出相应的结果。

二、结果与分析

1.国家体质健康标准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对中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做出了严格和细致的划分,本次测试的成绩将根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划分层次。

2.初中男女生测试结果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测试的三个年级中,学生的测试合格率上升明显,初中阶段学生的体质呈现出是递增趋势,学生的体质是越来越好。

3.高中男女生测试结果

测试的三个年级中的结果表现出高中阶段学生的体质呈现出是递减趋势,学生的体质是越来越差。

4.初中生与高中生测试结果比较

通过测试数据显示出高中生的体质明显低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体质,随着学生年龄、身高的增长,学生的体型也发生变化,可是学生的肥胖率、近视率也呈上升曲线,而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却呈下降曲线。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初中阶段学生与高中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呈现出不同方向的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升学考试的需求等因素致使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好,呈递增趋势发展。而高中阶段的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和高考分值中不将体育分数计算在内等因素导致了高中阶段的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呈现出递减趋势发展。

(2)初中阶段学生与高中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程度存在巨大差异

初中阶段的学生合格达标率高,其中良好以上程度的比重占到一半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而高中阶段的学生,体质健康合格达标率虽然也相对较好,但是基本上都在合格线上徘徊,良好以上程度的比重很低。

2.建议

(1)提高体育在中学各学段的地位,提高重视度

体育是由多种项目组合而成的,不能考试考什么,我们就学什么。长期下去容易引起学生体质的偏差,体育课应该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定期定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2)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增加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

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依据学生发展的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健康知识为手段,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等多种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4)加强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为体育教师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增加体育老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应加强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样性的学习,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释】

①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标准研究组. 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有效教学反思阶段性总结 篇四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9-24 8:32:47 阅读次数:465 字体:大 中 小

有效教学反思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换。这就要求教师要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常言说:“学而不思则罔”。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课程设计,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每节课后每位教师都应该对本节课传授知识的过程及对学生的教育过程有个特定的反思,从而使下一节课的课堂有进步、有发展。日积月累,教师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随着每节课反思的推进而得到进步和发展,最终形成自己优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从而可以使教师摆脱厌倦无奈的教育教学。所以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持续不断的实验与实践后批判性的、理性的、客观的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批判性地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有效教学反思”即专业反思,是指站在专业的角度,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决策进行自觉地、探究地、循环地深刻反思,从而使自己的内隐决策清晰和明确起来。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反思之后,自身专业化水平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综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现状: “不会反思”“害怕反思”比比皆是,“反思什么和如何反思“常常困扰着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有的面面俱到长篇大论,却是流水帐一本,没有反思的实质内容;有的却是三言两语很少揭示存在问题的内在原因;更有的为了交差,敷衍了事。由于教师没有理解反思的真正意义,不是发自内在的动机,而是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的反思,就成了教师的一种负担。导致反思往往停留在表面水平,难以深入,难以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让教师学会角色反思。要帮助教师学会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与反思,尤其是对教师角色内在的自我主体价值的认识,并将教师的职业看成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幸福的体验的职业,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重视教师的精神状态的发展,倡导成功体验,采用人文关怀等方式,调动教师的内驱力。要帮助教师形成自身反省能力和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能力,达到专业自主、自我更新的最高境界,开发个案,倡导写反思随笔。反思随笔是教师将自己的行为想法记录下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所以应该鼓励教师将教育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形成案例。

本课题力求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或事件,进行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之间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运作过程,帮助教师进行和形成有效教学反思,明确什么样的反思是有效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实践,逐渐形成教师的有效反思意识、有效反思习惯、提高有效反思能力,不断优化教育行为。

二、理论依据:

1、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这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逐步推进的。

2、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3、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的优秀教师成长公式: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4、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于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此外,有效教学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成果、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在一个群体中,必定存在不同层次的教师,为此,我们在研究中把教师进行分层要求,让大家都明确具体的反思目标。

(1)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新教师,研究的目标是让他们把问题进行讲述、归纳、评价,让他们了解反思的基本思路。

(2)对于有了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让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技能进行剖析,能独立尝试反思,力求尽早成熟。

(3)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研究基础的教师,研究的目标是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让他们着重于观念的更新及教学艺术的探讨,以增强他们从事研究的自信心,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对有效反思的研究,使每位教师明确反思的内容和方式,力争将每一位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从而促进反思型教师的有效生成,增强教师反思意识,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促进教师自我成长。并且探究出课堂教学最优秀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开展调查讨论,分析我校教师现有教学反思意识水平,找出弊端与缺陷,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认识水平,建构有效教学反思模式,进而提高教师的反思水平和专业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确定实验课题,选择研究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成立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准备开题工作。

2、调查了解教师在撰写课堂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依照方案进行实验研究,以实验教师个人和教研组为主要研究群体实施实验研究策略,以研讨为主,请专家指导,及时总结积累研究中的成果,反思完善实验中的不足,为进一步开展实验奠定基础。

3、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国内外教学反思的理论,根据研究目标,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形式多样且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将实验教师的课后反思,教学随笔在校内进行交流。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构筑交流的平台。

4、指导实验教师撰写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故事,教学案例和中期研究报告。

5、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接受结题验收。完成课题研究成果鉴定。

具体实验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09.8——2009.10)理论研究阶段。

1、确定实验课题,选择研究方法,查阅相关资料,选取实验对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2、学习反思性教学理论。调查了解教师在撰写课堂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3、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国内外教学反思的理论,使实验教师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明确方案目标,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09.11——2010.6)调查研究阶段。

1、实施前测调查,了解当前课堂教学中运用反思的现状及反思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反思在课堂中运用的实效性。

2、根据研究目标,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形式多样且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将实验教师的课后反思,教学随笔在校内进行交流。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构筑交流的平台。

3、根据研究情况修改有效教学反思计划。

4、阶段性总结。

第三阶段:(20107.8——2010.11)实践研究阶段。

1、根椐前测调查结果,设计课题实施方案。继续开展形式多样且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2、设计课堂教学系列反思表,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逐步培养反思能力。

3、中期检测,调整设计实施方案。

4、进行反思案例分析,指导实验教师撰写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故事和教学案例,作出阶段性总结。

第四阶段:(2010.12——2010.1)总结成果阶段。

1、进行研究后测。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整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并整理,录制优质课。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撰写结题报告。

六、研究方法与措施:

1、文献资料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收集与“有效反思”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精华,结合我校教师特点,不断改进我们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资料,寻找理论依据,明确研究方向。

2、调查研究法:主要用于前后测调查中,观察,调查教师课堂教学中运用反思的状况。为有效反思研究提供实例依据,形成新思想,取得新经验。

3、行动研究法:通过调查研究取得最新资料,分析综合进行调整修改。及时修改原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力求用最优质的方案解决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4、个案研究法:通过教龄把教师分成三个组,对不同教师的自我成长进行分析,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育实践的同时,提高她们的教学探究能力,从而推动教师群体的发展。

5、经验总结法: 选定教师,根据研究目标,对研究中涉及的各种变量作出分析和控制,确认有效反思对教学和教师发展的联系。归纳出有效反思的实施方法,并总结课题成果逐步推广。

七、研究成果:

1、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反思实施方式。

我校虽然在本项课题实验尚未开始时就已经让教师在教学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但是,很多教师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反思,该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因此,在实验中,我们采取循序渐进,分层要求的办法,终于使教师们的该项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首先,我们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国内外教学反思的理论,结合专题业务学习、讲座,为教师们设计了教学反思的表格,内容主要分为“闪光之处,遗憾之处、学生情况、改进设想”等几个方面,这样分项目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师从不同方面去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现在,我们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业务水平的教师,采取的是分层要求的办法: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新教师,只要求在教案后面写教学体会;对于有了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则要求表格式与文字论述式相结合;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研究基础的教师则要求以案例剖析为主。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发现:教学反思,实际上可伴随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其中可以是教学进行中的瞬间反思,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教学方案以灵活应对教学中的各种生成情况;也可以是教学之后的回顾反思。相对来讲,教学后的回顾反思因为教师时间上更充裕,所以更为全面、深刻,而且通过文字表述出来的也往往是教学后的回顾反思,因此,这种反思形式是我们的研究重点。对于怎样有效进行教学回顾反思,我们已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反思实施方式,并且正以此来指导我校教学反思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运用反思改进教学。

我们鼓励教师坚持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要改进教学,让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都能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为更好地帮助教师们完善自我,我们首先从教学反思运用方式方面对教师进行引导,对于一些个性化问题或教学进行中的即时性反思,我们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探索解决办法或是当场进行教学调整以适应学生需求。对于一些共性问题,我们则通过教学问题及教学反思的收集,由教研组组织教师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对于一些成功之处,则同样在全校推广,带动全体,共同提高。其次,我校还对教师反思运用效果方面采取了一些检测措施。在问题得到发现、解决或是成功经验得到推广之后,我们再由教研组组织人员深入课堂去看现场效果,看看同样的错误是否会重新出现,看看好的做法是否会得到运用。

3、教师的业务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通过对“有效教学反思模式” 的研究与实验,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提高。首先,随着课题实验的深入开展,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研习惯得到了有效培养。在实践工作中,大多数教师感受到了新课改给自己带来的困惑与压力,面对新教材、新问题,即使是原来经验相当丰富的的教师有时也会显得无所适从,但是,在认真反思自己教学的过程中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于是老师们逐渐认识到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为促使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反思工作,我们还结合课题需要对教学反思工作进行制度化,帮助老师们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

其次,教师们业务水平提高还直接反映在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上面。2007年我校众多教师在全县“教学能手”比赛中获奖,还有几位教师在市“教坛新星”比赛中获奖。

再次,教师的业务水平发展还表现在教研理论水平提高上,在课题工作的带动下,我校教师一面积极开展各项实践工作,一面认真学习各种先进的理念,并时时注意以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理论的内涵,两年来,我校教师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多次荣获省市县奖。

4、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随着该项实验工作在我校的有效开展以及教师们业务素质的普遍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两年间,我校的教学质量一直都是稳中有升,在全县全镇的抽考中都名列前茅,在各种学科竞赛中,我校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县各级奖项。在全县艺术节和运动会上,我校学生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各类征文、书画大赛中我校学生也多次获奖。

八、课题的思考:

经过两年来的努力,“有效教学反思模式的研究”虽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有力推动了我校校本教研及新课程改革的行进步伐,但也在实验过程中暴露了不少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它们的解决办法,它们主要表现为:

1、利用教学反思改进教学的力度不够。

虽然在反思中,一部分年青骨干教师的成长日见显著,但我们发现还存在一种这样的现象:能认真上课,也能认真反思,但随着后期工作的接踵而至,前面的反思也就有所淡忘,以致起不到改进后期工作的实效。

2、对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培养不够。

在实验工作中,我们发现,要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必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的反思能力,那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但在实践中,我们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5.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与反思 篇五

我们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历经半年时间,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足迹。下面,我们将课题的研究情况做具体汇报。

课题研究采取的措施:我们组织教师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研究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策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始终是我们课题研究的轴心环节。

开展各种教学竞赛,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在创建新的校本教研制度的基础上,我们还形成了“培、研”一体的区本教研制度。在区本教研中,将自培与他培相结合;总结交流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以此提高整体的课题研究水平,教学策略在多层次的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步生成。

开展各种教学竞赛,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实验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三课”竞赛之中,教师在课堂竞教的活动中,并且,在竞赛过程中,群策群力,利用集体的智慧,形成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以此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③

抓准教学重点,深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我们着重在“学科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品社教学的策略优化”进行学科研究。课题研究的成效:

1.教师的教育观念明显改变 半年来的研究与实践,使品社教师对素质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科教学范围由单一的课堂向丰富多彩的生活转变;育人方式由封闭向开放、主动活泼发展的方向转变质量观评价观向从单一的成绩向全面和谐的发展方向转变。师生共同构建了平等、和谐、民主、互动式的新型关系。

2.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教学中心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师以学生为本;以开放生成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唤起他们个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出发,精心选择教学方法,认真组织课堂教学。使品社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

3.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大大显著提高。

许多学科教师撰写论文、参加省市备课均获学科领导与专家的好评。说课、上课竞赛佳绩频繁。值得思考的问题:

6.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与反思 篇六

学校紧紧围绕南府教发[2012]1号文件“2012年南关区教育工作要点”的精神和“南关区中小学国学经典进校园系列德育活动实施方案”的精神,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开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诵读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书法又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校把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开发出了一套国学启蒙教育与中国书法相结合的课程,让学生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以此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一、教材编写促行动

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综合设计义务教育阶段国学经典内容与书法的教学内容,组织全体语文教师针对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编写了的《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的校编教材:

一年级《三字经》与基本笔画相结合 二年级《弟子规》与偏旁部首相结合 三年级《千字文》与偏旁部首相结合 四年级《道德经》与间架结构相结合 五年级《增广贤文》与间架结构相结合 六年级《论语》与间架结构相结合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临写,完成情绪表达的过程,并与内容产生共鸣,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教材精选了国学经典做为诵读内容,内容上删除国学经典中封建愚昧思想的内容,以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书法教学注重书法技法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过程,以临摹过程为基础过程,把进一步的临写与创作作为提高内容,强调孩子们写字习惯的养成,对书法艺术感情的培养。

二、制度保障促落实

根据我校的实际,作了相应的制度。国学经典早读制度的制定,保证了每一位语文教师积极地参与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之中,引领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和书写活动;保证了每一个班有专用的国学诵读时间;保证了每一个学生有《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的校编教材;保证了每学期开展一次“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展示活动—,即与考查学生国学经典积累相结合的“我爱汉字”书写大赛,学校对各班级开展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活动给予督促、评价。

三、融入教学促高效

《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的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语文教学同步,与其他学科融合,与学生生活联系的。语文学科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 效拓展、写字教学有效融合,把国学经典诵读、书法和语文教学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励孩子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

四、活动推进促发展

为了让国学经典文化与书法艺术真正浸润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内化为孩子们的日常行为,我校主要通过活动来推进。结合不同年级的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与所教授的书法技能,我校已经成功举行了两届“我爱汉字”书写大赛,通过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国学,练好字的热情,为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和谐的个性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反思内省促提升

教师不是专业从事国学研究和书法研究的人员,对国学经典的讲解和对书法技能的传授并不是很精准,虽然学校在努力为我们创造培训的机会,但从事“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的教师仍渴望得到更系统地培训。

东长小学

7.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与反思 篇七

1 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当好学生的责任人

07级大专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 刚来校时对学校周边环境不熟, 如何做好新生的安全管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各班班干没有产生之前指定临时负责人负责本班学生的晚查房并及时汇报于我, 我自己也亲自走访大多数学生宿舍, 对分管学生每的本人联系方式及家庭联系方式等基本资料建立了详细的电子档案。并召集各班临时负责人开会迅速建立和完善信息报告、上课考勤、晚查房、请假销假、安全卫生检查等各项制度, 力求从开始就迫使新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及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07年11月26日晚上, 由于06中针班的个别学生在10:30半以后仍在宿舍放音响影响其他同学正常休息与隔壁单元的06骨伤班的学生发生口角, 差点发生群体对峙事件, 因为信息报告制度完善、报告渠道畅通, 我们及时赶到现场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结合十七大会议精神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勤奋学习、立志成才;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做德才兼备社会主义接班人, 号召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寻求进步, 现在07级结合三个班级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向我系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产生班干部以后, 我迅速组织分管的各班班干部在班上组织一次“畅谈进入大学的感受”的主题班会并亲自参加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大部分同学刚来时感觉我们学校小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相去甚远, 甚至有部分同学, 直言想回去, 我及时在班会总结上客观指出了我们学校现有条件的不足和我们学校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 以及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引导学生要正确看待外因条件与自身努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他们的思想, 会后单独找个别偏激的学生谈话, 单独辅导。

3 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 当好学生的指路人

从07级新生进校的第一天开始, 我就站在三年的角度作长远规划, 努力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 一直严格地要求分管班级的学生, 倡导他们形成尊重学习、热爱学习、共同学习、互相学习的学风与班风。并向学生灌输“学风促进班风, 班风带动学风”良性循环的理念, 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力争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成为基础扎实、专业过硬、英语突出的综合性人才。我始终认为好的学风能带动学生你追我赶的意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 细心观察学生思想动态和班级整体趋势, 及时找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能保证学风建设事半功倍, 防止不良学风侵蚀和破坏, 尤其是临近期中考试时加强查房走访寝室告诫学生不能出现舞弊要认真复习。在近一学年的工作中我始终围绕着这个理念开展工作, 并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创造学习氛围, 可以简述为几个方面:

主题班会是班级管理的有效形式, 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阵地, 因此我把开好主题班会作为建设良好班级的切入口, 我认为主题有几大好处一可以锻炼学生在公从场合的表达能力;二可以增加班级凝聚力, 三可及时发现班上存在的情况, 四是可以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我要求各班班委一星期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一次班会只讨论一个主题, 主题有时由我出, 更多时候由学生自已定让他们说自己想说, 愿意说的话。近期07结合1班召开了一次“以畅谈如何搞好班级建设”为主题的班会, 全班每个同学都发了言, 都对班级充满了信心, 都非常支持班委的工作, 这种局面很令我高兴和欣慰, 同时在这次班会上我也发现了很多有很才华的学生, 会后我单独找他们谈话鼓励他们积极为竞选学生会做准备。

为了完善学习思路、提高学习品位, 倡导各班班委定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 我平常注重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在班级内部成立学习兴趣小组, 形成“一帮一”的模式。

定期走访学生宿舍或找学生到我宿舍谈心与学生广交朋友。找学生谈心我坚持抓两头的原则, 通过平时我与学生在工作场合中、班会上的接触, 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不同特质有针对性进行谈心, 我主要是主动找一些对学校不满意心态较为偏激的学生开导他们并密切关注这类学生的表现与变化;另外找各方面表现能力都较为突出、性格良好外向的学生, 积极引导他们加入班委并鼓励他们向学生会靠拢, 为班级争取荣誉。

4 以学生为本, 当好学生的贴心人

我们专职辅导员和学生们是同吃、同住的, 因而能很方便与他们交流,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帮助他们进步, 容易与广大同学打成一片。在名义上我们是学生的老师, 但实际上更多时候, 我们是学生的朋友, 我也乐意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刚开学不久有一次07结合1班学生梁柱晚上上楼梯时脚丫被踢得撕裂伤, 学生们第一个找到我, 我及时把他带到附近医院缝针。并护送他回校, 学生很受感动一下子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我平时注重学生的考勤、课堂秩序、晚查房、考试纪律, 从方方面面来监督和帮助学生, 随着冬天的临近, 天气逐渐变冷, 开始有学生逃课, 我采取白天 (一般是上午8:30-9:00) 突击检查学生宿舍, 发现学生逃课及时上报系里严肃处理, 并进行耐心说教, 对宿舍秩序和安全进行及时掌握;并且利用每周日晚上的四栋寝室工作部例会, 与学生干部沟通, 对学生动态做好调控, 及时妥当地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

另外, 我很关心困难学生的生活, 对特殊群体时刻关心他们的成长, 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在此次国家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 我和各分管班级的班主任一方面听取广大学生的推荐意见, 另一方面亲自深入学生中调查核实, 同时要求各班委同学留心观察学生平时的物质消费表现, 其目的就是能真实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 确保评选的公平、公开、公开性, 争取将国家、学校的每一项资助政策都能切实落实到每一位真正贫困的学生手中。当然在物质帮助的同时, 我更加注重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帮助, 十分小心地照顾他们的自尊, 解除他们的自卑心理, 引导他们以坚毅的信念、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由于工作时间还较为短暂工作经验还不足, 我们觉得在有些方面还是会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 尤其觉得自身的理论说教能力还有点欠缺, 但是我们按做努力做好学生的“责任人、引路人、指路人、贴心人”的指导思想, 与学生坦诚相交, 学生在总体上对我们还是十分信任和尊重的, 因为我们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在学生工作的点滴中挥洒青春的工作激情, 这点也是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得到的。“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学生辅导工作任重而道远, 我们将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在新的征程中继往开来、勇于创新, 并不断分阶段性总结工作中的感悟, 争取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摘要:辅导员工作事关高校办学质量和大学生的健康成才, 年轻的辅导员们要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做好学生辅导工作, 并善于总结、思考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8.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与反思 篇八

——六语大反思大讨论大整改第三阶段活动总结

根据县教育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反思大讨论大整改”活动的安排和《关于组织全县教师寒假学习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认真组织了全校教师进行为期5天的以“抬起头来向前看,打好质量翻身仗”为主题的学习。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技能,更好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明确教学目标,落实具体措施,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打好质量翻身仗。现将学习的情况和第三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安排不留空。

首先,组织成员提前开会沟通思想,统一认识,把要学习的内容在学习会之前下载好,主管同志把学习的重点做一记录,切实是学有成效。其次,在学习会之初,组织全体学习组成员认真学习《大荔县实验小学2014年寒假假期教师学习会安排意见》,是学习内容不落下一篇。以保证学习效果不打折扣、不缩水。再次,每个人都要学习有笔记,并要完成学习会安排的要求。

二、边学习边反思,理论实践相结合。

我们在学习会期间,在早上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学习规定篇目,比如:《十八大教育方针指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行为八不准》《渭南市中小小学教师“六不准”》《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关于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暂行处理办法》《大荔县教育局关于禁止教师违规办班补课、乱发资料的暂行规定》等有关文件,并及时记写好笔记。对照要求来检查自己的言行,是教师形象有一个提高的基础;对照理论检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研究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措施。

下午组织教师分教研组进行年段检测的质量分析研讨会,质量分析

做到逐题逐班分析,在数据分析中教师们还做出了条形、折线统计图,针对本班进行了细致、透彻的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还进行优秀案例交流会和优秀班主任班级管理交流会等。在研讨交流会上各位教师积极参与,踊跃发表意见,掀起一浪又一浪的学习热潮。

三、强化学习,转变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主力军。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理念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是从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入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教师每天有一定时间进行学习理论知识,师德教育,教育局文件等,深刻理解,认真执行,把握时代脉搏,提高认识水平,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育人思路,实现教学工作有创新,教学效果明显,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二是多方取经,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我们除发挥地理优势,积极参与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新课程辅导等教研活动外,还要选派教师骨干出外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在学校推广课改新模式,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教育翻身打下坚定的基础。

四、强化管理,狠抓落实,以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日常行为。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抓起: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计划等,为教师的在校行为做到奖有依据,罚有据所查。②加强对学校的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根据教育局的各项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订出《学校管理工作细则》。要求各校组织者认真学习,规范教师的一日行为。③抓好五环节,突出备、讲、练。要求教师备课严格按照学校活页备课的要求,要有学期计划、单元计划、按周分节、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步骤、板书设计等。讲课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育人为目的,重点、难点突出,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每人每月听课不少于10节,并及时沟通教学问题,提出整改方案。练要求做到巧练。教师要有习题精选册,练要有目的,有侧重,有效果,学生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学困生要做到面批面改,每月学校要对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发现典型,及时推广或整改。

五、强化教研,注重实效,以客观的学情分析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我们一是要完善教研机构网络,成立省、市、县课题组,为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二是要目标明确,责任到人,采取推门听课。三是实行专题教研。就是在期中、期末检测后,要求由教研组牵头,组织教学研讨会,做好分析,寻找差距,共同探讨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与要点,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信息。四是对差科、班、学生进行集中剖析,诊“病”问“药”。特别是同一个班不同学科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的,要找教师谈话,学生谈心,共同寻求最佳的学习捷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

六、统一思想,转变作风,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育一线。

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育局文件,要求人人写体会、写心得,并制订出奋斗目标和实施办法。总之,要使大家认清形势,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瞄准目标,落实措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思想统一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上,为实小教育再创辉煌献计献策,出力流汗。

总之,我们要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素质,规范教师的行为,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县大打教育翻身仗奠定坚实的基础。

9.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与反思 篇九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要想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先要把这个例子——教材吃透,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很精彩,有很多东西值得学生去借鉴。例如:题材的选取,体材的安排,布局谋篇等无不匠心独运,使学生阅读和习作的典范。读与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读写结合既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还能强化语言形式,促进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参加《“”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途径与方法》这个科研课题。我们每个科研人员坚持贯彻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课堂教学实践作保证,以反思小结促提升,努力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落实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使课题研究工作得以扎实、有序、稳步推进。几月多的教学实验,感受颇深。

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能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能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读写结合作文训练的指导思想是:以读为基础,读中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并进一步在教学中发展它,完善它,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得更紧密,更好。

立足在课堂,放眼到课外,得法于课内,用法于作文。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一条被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能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途径,也是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实施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树立的一个观念,必须牢记的一个要求。否则就不能说是用好文本,教活学生。读写如何有效结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重视文本阅读,积累写作方法

语文书上的每一篇课文,几乎都是读写结合的范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潜力,寻找读写结合点,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进行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要将习作指导化整为零,从基础的语言文字训练、文章的布局谋篇、到读写结合的具体形式都分解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真正做到内外自然链接,读写紧密结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语言文字训练,要抓住关键点,比如要抓住以下几点:

(1)、抓字词

教学时对于一些重要的词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还应遵照“知识迁移,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顺水推舟地要求学生进行内化、升华。(2)、抓句式

文章当中各种句式的灵活运用,会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教学中让学生积累这些句式灵活运用的方法,并加之辅导,自然而然地就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3)、抓修辞手法

只要是写作,就离不开修辞,大到文章章法的推敲,小到一个句子的修饰,都要用到修辞。文章当中的修辞手法就相当于花儿上的露珠,它能给文章增添光彩。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尤其要进行修辞手法的训练。比如《烟台的海》中,在描写冬天的海和春天的海时,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扑”字写出了冬天的海巨浪汹涌、惊涛拍岸的气势,让人感受到烟台的海的壮观景象;第二个“扑”字展现了春天海浪微波泛起的可爱与轻盈,赋予浪花孩子般的天真与烂漫。此时,引导学生仿照拟人的句式来写话,并且更详细地补充了拟人的写法注意的事项,以及具体的运用过程中的灵活。(4)、抓写作方法

比如,学习《长江之歌》时,我们深入领会全诗“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引导学生理解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时,要明确景物的特征;要动态静态描写相结合;要正确领会描写方法:有时要粗笔勾勒,有时要细腻刻画,有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有时要通过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具体、形象、生动、逼真。学习《半截蜡烛》时学会如何进行心理描写。可以直接刻画,交代人物心理;可以通过动作、表情,反应人物心理;可以通过想象描写,揭示人物心理……精选的课文,写作的范例,写作方法值得我们深入领会。

二、根据学段,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可以知道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兴趣是成功的第一步,爱上了阅读之后,这时教师应不时予以指导,引导他们更加广泛的阅读,比如推荐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经过时间的检验依然流传下来的古今中外名著,这类书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准,多读此类的书,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阅读的过程不仅是他们的精神得到陶冶的过程,也是他们丰富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经验就会内化,从而获得心灵的成长。另外,比如像我们班的学生每天坚持“一日一古诗,一日一名言”,利用晨读课的时间,我们沉浸在快乐诵读的氛围中,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给我们带路,睿智而富有启发的名言让我们奋发。做好阅读记录卡,丰富素材积累。记下自己读书的痕迹,随手写下自己的感想,定期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督察,表现好的学生予以表扬,比如我们班,表现好的学生有时是一朵大红花,有时是一个温馨的交流纸条,在成功的喜悦下,通过正强化,学生更加奋进。

三、以点促面加强小练笔训练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处理教材留下的空间。小练笔一直被认为是“读写结合”的最有效的载体。不管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每一篇总能寻找到一个小练笔的“抓手”来。(1)、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 仿写,就是模仿例文进行习作的方法。“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是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一篇篇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载体,是学习、积累语言文字、学习表达的例子。(2)写读后感。

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可见,教学完一篇课文,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试着让学生写写读后感,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认识,作文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10.高三数学教学总结与反思 篇十

一、从基础做起, 步步为营

打好坚实的基础, 是学好数学、考好成绩的根本途径。在复习基础知识时, 我做了以下工作: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 明确复习的内容, 分清重难点, 强调考试的热点, 并且带领同学们对照大纲和说明去研究和温习教材, 参照历年来的高考真题使同学充分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和实用。这样, 学生就会重视基础知识, 理解基础知识的训练, 避免好高骛远的情况发生。高考的题目命制灵活性很强, 但是归根到底, 它考查的都是数学的主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 基础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与高考成绩有很大的关系。在数学的教学工作过程中, 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和大纲, 精心准备基础题, 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 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脚踏实地的精神。

二、把握方向, 勇往直前

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前提下, 明确考试的命题方向, 这样复习时针对性更强, 尤其是第二轮复习和最后的冲刺复习。另外, 专题复习要有实效。我在平时十分注重对历年各地高考试题的研究, 收集各种与高考数学相关的信息, 从中寻找考试方向和命题的方向, 并最终确立准确的方向作为教学的指导方向。毛泽东曾说过:“没有调查研究, 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知识, 首先自己必须把各个知识点吃透、理顺, 并归纳总结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复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占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高考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检查, 而最主要的还是考查和选拔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教得再好, 学生什么都不会也不行, 所以学生必须真正参与教学。因此, 不论讲授新课, 还是高三总复习时, 我都只是充当“导演”的角色,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坚决不替代学生思考。满堂灌的教学后果就是“老师讲得累死, 学生听得困死”。所以, 在复习时, 教师应尽量多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而教师只需负责把握教学方向和及时修正学生的错误。在学生出现问题、遇见问题的时候, 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尽量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展开心理教育, 实施目标激励

针对高三这一特定时期学生的心理情况, 教师应不断实施激励措施。例如, 我会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包括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 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并且在每次测验后都进行对照, 以此提醒学生及时改正、不断完善。如果学生没有完成目标任务, 我就和学生一起分析、查找原因, 力争做到不挫伤任何一个学生的自尊, 不影响任何一个学生的自信。另外, 在高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鼓励学生的斗志也很重要。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年轻人就要坚决相信自己, 敢于挑战自己, 努力超越自己。在教学中, 我尝试了很多种激励学生奋进的方法,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缓和了高三学生可能的紧张情绪。

虽然, 在教学中我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做到面面俱到, 没有照顾好全体学生, 尤其是针对发展生的工作, 没有能做到位。因此, 对于如何提高发展生的数学成绩, 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认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从“头”开始, 齐头并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从头抓起, 即从高一开始就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进而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 教师还应重视知识的“过程”教学, 即基本概念、原理、定理、公式的形成、推导过程、相互联系和应用范围, 力争不让任何学生掉队。要知道, 高三第一轮复习时, 时间短, 任务紧, 教师往往没有特别充裕的时间再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2. 全面关注, 兴趣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全面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 多讲一些有关数学的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的故事等) ,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用“个法”代替“众法”。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即教师应针对与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 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 教师可以为学生量身制定学习方案和学法指导, 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

4. 全面贯彻赏识教育。

对于发展生数学的每一次点滴进步, 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另外, 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 要知道教师的赏识和赞美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当然, 表扬和肯定也要因人而异, 要表扬得恰到好处。

5. 狠抓“勤”。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等等名言名句都强调了“勤”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所有的方法、理论都必须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和行动, 才能最终获得成效。

11.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与反思 篇十一

第一阶段总结

民勤职专 彭海荣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减负提素”工作深入开展,使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进入教育领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师探索课堂教育方法、手段的方向。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进行高质量的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

一、数学教学手段需要创新

数学教学是一项具有实用性且充满创造性的工作,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创造性显得尤为突出。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传统教育中的“灌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能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使知识的迁移能力大为降低,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现代教学应强调注重对学生的开导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性的重要意义,这对当今培养创新人才仍有重要借鉴意义。在当今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用启发式的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应该积极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它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明、更加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

另一方面,从学生喜欢广大教师在数学课上使用信息技术课件进行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使用信息化的教学已取得了可观的效果,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给中职数学改革带来一片生机,值得数学教师积极推广,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索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让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体现 最佳效果和数学教学的特色,使枯燥乏味的课变得生动活泼,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符合“数学为大众”的思想

自从1984年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数学教育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数学为大众”的口号以来,“数学为大众”很快成为中国数学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数学为大众”的提出正好适应了社会要求对数学教育进行变革的愿望,人们普遍认为它将成为未来数学教育的方向。我国的数学教育长处是学生有扎实的双基,短处是缺乏创造意识,教育的主旨是培养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教育不是用“好胜心”去诱导学生的竞争心理,而是要用“好奇心”激励学生的科学兴趣;通过考试,拿到名次,乃是“功利性”的刺激。追求真理,探索奥秘,才是更高境界。李政道先生也指出:“中国历来是讲究做‘学问’,现在学生只是作‘学答’。”在我们的数学课上,有太多的“好胜心”,太少的“好奇心”,更多的是教会学生作“学答”,而不是做“学问”。让学生对数学发生兴趣,对数学好奇,由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将是一件大工程。大众数学将使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进一步普及,许多学校要求每个教师都有电脑而且在教师的优质课评比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成了第一选择,数学与计算机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日益深入,甚至会出现许多用于个别化学习的多种高质量的多媒体教材和属于智能游戏类的学习辅助产品去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相信通过大量CAI软件出现在数学课堂上以及老师合理的应用,数学课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得传统数学课教学得到了很大变化.一些原本对数学望而生畏的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生,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引进,发生了根本变化,对数学从畏难到亲切,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提高对数学应用性、技术性的认识;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把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际兼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兼顾等。这样极大调动了全体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了数学教育质量,使“数学为大众”真正落到实处。

三、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中的作用

1.多媒体应用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多媒体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上课前,我们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时行调节,通过媒体播放一首CD的音乐,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讲《圆的认识》时,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时间是半分钟,在同学观看时,结合教师课题讲解,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抽象概念到形象感觉的过程中达到对圆的深刻理解。圆的概念、定义及圆的面积的公式以及归纳总结等与常规教学的方法相接近,使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在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针对“火车过桥”的“相遇问题”应用题制作课件,在制作上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相遇时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如教科书中的学生上学、追击、相向及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赛跑等问题,使学生能在实践中体验相遇问题的存在,对开阔学生视野,体现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有较大的帮助。在数学概念、原理的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具有典型性的、数量适当的具体材料,并要给学生的概括活动提供适当的台阶,做好恰当的铺垫,以引导学生猜想、发现并归纳出抽象结论。

2.多媒体应用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难题。例如在直线、射线、线段的判断中,学生对“线”的特征虽然了解,但在应用上把握不定。我们在设计这个课件时,采用动画显示直线、射线和线段。例如,可以使线段自左飞入,然后按动画叠放次序播放,射线是线段基础上一端无限延长,及把线段两端延长得到直线,这种在原有图形基础上的动画展示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线间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对“线”的特征的掌握。多媒体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实验模拟和难点突破。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对数学有两大难点: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部分及应用题部分。以往教师对这两部分知识较难做到实验模拟。我们在选择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课件用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可多次出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对几何立体图形的理解我们选择3DS三维动画制作,该软件能在演示中把任何几何图形与立体几何图形以形象的三维形式再现,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使他们自愿的去学习数学。

四、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考虑的问题

1、信息技术在数学教材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多媒体应用能丰富课堂教学容量,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容量比以往的常规教学容量多,教师应注重掌握教学节奏。节奏的快慢强弱、轻重缓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我们在设计课件时从以下方面考虑节奏情况:

1.1增加问题情景设计,激起课堂高潮

以往的数学教学课件因程序化太浓,难以达到学习的高潮。利用AUTHWARE的交互功能自编的课件,灵活地结合教材与教学实际是可以做到的。

1.2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培养师生感情

课堂45分钟学生眼睛盯着荧光屏产生疲劳感,我们在每一课件的适当位置给予学生思考与活动、讨论的时间,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反应,克服因人机对话造成的情感淡薄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情商。

2、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技术问题数学推理、论证的培养。目前计算机技术中,计算机优势在文字、图形等信息的传输与处理,但对数学符号的处理以及数学中常见的推理、论证有相当的难度,数学教学智能软件我们了解的还不多。因此,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能用多媒体替代的,我们应该合理地应用它。在制作各张画图时,注意用意明确,使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各个画面的连接注意衔接合理、自然,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使其变化有序,让学生避免产生黑板搬家感觉,可以把黑板和多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所以,如何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何设计出符合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优秀的课件将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所要研讨的问题。

12.个人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及反思 篇十二

李斯耀

本学期我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及个人计划进行了实验,回顾研究之路,感觉既充实又有实效;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在研究中发现了问题,在问题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感觉自己在慢慢的成长”; 现将本阶段的工作汇报如下:

1、配合中心组的领导完成了“围绕教材进行研究”的有关内容。

因为教材是课题研究的根本,所以要想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制订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领会精神,然后再去研究教材教法。本学期我主要完成了毕业班岗前实训教材的内容对比解读;主要对比整理了新旧教材的编排上的异同点;分析了新旧教材变化的原因,预设了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并根据教材研读进行了反思。

2、及时总结,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专业化成长的最好途径。为了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理论水平,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本学期来,我能积极参与课题组的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本学期,我上课题研讨课一次,并能提前把研讨课的教学设计和课件收集,根据课题组教师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后,我能虚心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研讨课,我也能认真听、认真记,诚恳的评价,撰写听课感受及案例分析。通过评课、上课,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

3、坚持以写作主阵地。

课题研究离不开写作,于是在老师们每周二下午授完课后我就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做到了平时工作中多观察与思考,捕捉工作中的细节问题进行研讨,并且将自己的点滴感悟及时写下来,记录下来。做好积累工作。不管是成功和 失败,积累这些经验,也是我平时教学经验的一种积累。

4、对课题研究的一点思考(存在的不足)

(1)、自己的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还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研究水平。

(2)、我在课题研究中跟踪调查与反馈程度还不够,很多停留在交流讨论上,还没真正将研究成果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3)、对材料的收集积累意识不够,致使不少工作自己虽然做了,但没有留下相应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利用课堂资源的资料。

13.对现阶段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篇十三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

语言,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和运用语言。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但语言作为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意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传统教学阶段,以教为中心,以学围绕教转,每讲一篇课文老师总是围绕“朗读课文,疏通字句,段落分析,中心归纳,写作特点”这五部曲,把语文课堂变成了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课,这种模式崇尚抽象、概括、逻辑思维能力,却忽略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介入;重视将语文知识加以解构和量化,却忽略从文本和人本的整体角度高屋建瓴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得语文课变得干瘪而单调,枯燥而乏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但在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却理解为要淡化语文基础知识,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课堂上于是出现这样情景:老师在让学生草草了解文章大意后,采取多种形式的讨论,深挖教材中的微言大义,诱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走向教参上的答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见闻从不同角度来验证由课文引申出的思想内容的正确﹑崇高﹑神圣,最后师生来一次思想的升华。有的干脆出示教学目标时,暗示学生学习什么精神,体会什么感情,在主题先行的框架下让学生戴着脚镣跳舞,不是把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陶冶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而是对一篇文章断章取义,看似热闹,形式多变的课堂,却听不到朗朗书声,看不到字词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句段的赏析剖解,更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结果课程上完后,学生连最基本的字词都没理解。这样的教学,即使学生语言感悟力再强,也难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很好表达出来,这种变化只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这样的课堂终将使我们的课改成为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必须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地体现在我们的课堂之中,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教育成了空洞的说教,忽视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便成为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在听说读写中渗透的人文教育,语文教学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才会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培养爱国情感,社会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堂教师主导性和学生自主性相结合

新课程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应由单纯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启智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组织引导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教学活动的权威﹑主角,是传递知识的道具。课堂上既导且演,结果往往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疲于奔命。与此相应,学生在课堂上是配角,只能跑跑龙套,敲敲边鼓,充当着观众或背景,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单纯的传接关系。而当新课改要求“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这一声令下后,许多教师由惑生喜:“既然要把课堂交给学生,那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又出现了这样的情景:老师讲得少了,课堂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东扯西凑被认为有新意,教师悠闲自在,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如一次在听《孔乙己》示范教学中,老师大多只是微笑点头称许,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毫无主题的自由讨论,然后分角色表演,风趣的语言,丰富的表情,的确赢得了听课师生阵阵欢笑和掌声,可笑声中我分明感受到学生只是在玩,没有用心去体会作品的主题,人物的悲剧命运,至于小说要素的体现,小说的描写手法等这些更是未曾涉及。孔乙己在笑声中悲惨死去,学生在笑声中下课,留给我们的却是深深的思考。这样看似学生成了主角,“放羊式”的思维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这种自主实际上对课文只留下很肤浅模糊的印象,哪里还谈得上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呢?

卡尔·罗卡斯说:“推动有重要意义的学习靠的是存在于推动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个人关系中的某些本质的态度。”所以,要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要做到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自主和谐统一。教师既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等方面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又要走到学生们中间,与学生平等交流,互动学习,构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同时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选择正确有效的学习方式,达到高效的自主学习的目的。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既不会成为老师自导自演的独舞台,也不会成为无遮无拦的放牧场。

多种形式的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该减少强制性和统一性,为学生思考、探究、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就是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篇文章,同个人物,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就能让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例如,我在上《七律·长征》一课时,安排学生进行一次模拟“长征”活动,面对这样一个跨越时间之长、地域之广、影响之大的历史事件,单靠个人知识是难以完成的,于是学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组,分头上网查找有关长征的人物﹑事件,图片,路线等,最后制作出一幅幅长征图。通过在班级进行展出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也很好帮助他们对长征的理解。

探究, 就是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结果的一种学习方式,比如社会调查、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如我在上完《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这两节课后,发现学生对作品很感兴趣,就及时采用求同辨异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1.人物性格对比;2.人物归宿对比;3.作者批判手法对比。经过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和思考,各抒己见,从他们的发言中,反馈出这样信息:1.清高和自卑﹑迂腐和圆滑﹑善良和虚伪﹑自我安慰和脆弱神经的性格差异。2.一个是被打断腿走向坟墓、一个是终成正果的悲喜结局。3.鲁迅是新文化运动主将,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末期的整个病态社会,怒斥封建社会人吃人这一主题,用白描手法,对病态社会的根源,作了毫不留情的解剖;吴敬梓以人物的丑态来批判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用夸张讽刺的笔法,再现了社会的假丑恶。通过这样探究学习,同学们对文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问题设计者,以学生为主,以合作探究为途径,运用各种手段活化课堂教学,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学生才会产生无穷的积极性和极大的兴趣,才会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才会实现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14.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与反思 篇十四

究》阶段性总结

濮阳县第三实验栾玖红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走进我们的生活,并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迅速成为我们教师教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同时也是引领我们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好地方。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急剧式膨胀,在有限时间内要学习更多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不仅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提高质量,更要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而且要求教师的信息素养要进一步提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那些五彩缤纷的画面,吸引着每一位学生,为课堂增添着无穷活力,这就是信息技术带给课堂的力量。它不仅是一种能够提供多种资源的工具,更是能促进学生思维活跃,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二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与时俱进参加了省组织的《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研究,制定了严格的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实验步骤。在经过一年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研究方案,进一步提升了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二、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研究内容:

1、学习和掌握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包括文本输入”“幻灯片制作”等,学习信息技术的先进教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了自身的信息素养,适应了时代的教学需要,提高课堂效率,并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2、在课题研究中,分析信息网络教育资源的利与弊,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运用自如,建立自己的教学博客,自己的个性化信息网络资源库等。

3、探索寻求信息资源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有效利用的基本模式,使其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及实践能力。研究目标:

1、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研究,实现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转变,充实提高个人的教学素养。

2、突破以往传统的备课模式,提倡信息个性化备课,创设和谐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每位学生发挥潜能的乐园,使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三、研究方法

1、比较研究法:对平行班来比较,普通班用传统的教学法,实验班用多媒体新的教学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发现实验班的孩子思维活跃,动手操作能力强,爱学、乐学。而平行班的孩子厌学,对学习没兴趣。

2、行动研究法: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资源,针对本年级教学进行研究,使研究方法在实践中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

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还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点面结合研究法等。

四、研究过程

1、参加理论学习

每学期都由领导组织全体课题实验教师查找有关文献资料,对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问题进行学习,形成研究的共同目标。提出不同阶段的师资培训目标,即会文字处理、贮存信息;会上网浏览查询、筛选、运用信息,发送电子邮件;会运用CAI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会自制powerpoint课件。

2、感受信息教学所带来的快乐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学生的思维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需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借助具体形象进行思维,从而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知识。信息化教学手段能使得课件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采。不仅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还能促使学生理解的内容更加深刻和持久。例如:在教<<圆的面积>>时,我利用在网上搜集到的flash课件,动画的圆的面积展开图,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圆的面积特征,直观形象的图示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顺利地总结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3、提高信息素养

本着学以致用的思想,本学期积极参加信息技术的学习,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培训、网络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力求将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平时课余时间练习文字输入,自制powerpoint

课件,excel的表格制作等,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课件制作过程中并加上个人想法,使课件呈现效果色彩斑斓,如《观察物体》、《轴对称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分数的意义》等,课上随时运用,定期反思网上教育资源的情况,经常在网上与同年级老师交流课件,互相学习,尤其在各种观摩课中,学习他人的制作课件的技巧,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五、研究感想

自研究以来,我们着重尝试“现代信息技术”在“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对课件的分析与总结,以及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对数学课中“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有以下感想:

1、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教学的多样化让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变得生动活泼,它可以强化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新概念,让课堂练习课变得丰富多彩,让复习课上的有兴趣。如“小数的意义”一课,我利用课件从多角度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意义,设计多组形式的练习题,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再如在“观察物体”一课中,我们的实验课题教师设计了一组学生自己学校的教学楼图片这一教学环节,并播放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耳熟能详的诗,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去获得不同深度的知识。有的学生通过上网了解有关“三视图”的其他知识;有的同学学会了画平面图;有的同学去解决生活中有关平面图的知识等。教师把学习内容设计成不同层次的知识段,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完成预期目标。教师则进行辅导和点评。

通过师生互动操作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

2、通过本课题实验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不仅仅是局限在能打字、查资料、上网这一层次上,更重要的是能独立的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在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让信息技术更好的融入到教育教学及生活学习当中,切实加强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

3、课题研究是一个严谨、长远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必将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有待解决,我们研究成员要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这一事情,在下一步研究过程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计划实施方案,争取搜集更多的研究心得与经验,为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取得成绩

通过参与课题实验,我们组制作的课件在省、市课件评选中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多次在市、县评优课以及观摩课中获得一等奖。

“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是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树立教师新形象的体现。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要着力培养自己对教学任务的确定、搜导信息的策略、检索和获取信息的使用能力。并随着课题实验的进一步深入,力求使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

15.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与反思 篇十五

加区四中课题组

2007.1

2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时代需要。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已经收到面向全体、正面引导、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现将这一年来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一)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而人的素质最根本、最基础的有两个:一是身体素质,身体是生命的物质载体,没有身体,生命就无法存在,其他素质也就无从谈起;二是心理素质,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载体,其他的政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能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各项素质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之目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依据心理学及其相关科学基本理论与研究成果,为了使学生达到智能发育正常、人际关系调适、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同一,具有统一协调的行为,具有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等目标而对学生进行的教育。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用简单的说教是极难见效的,一切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学生的实际问题来进行活动的安排、内容的选取。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应当融入到整个学校工作中去,融入到所有各科教师的所有行为中,包括课堂行为,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适时适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和防治心理障碍和疾患,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这不仅关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关系到学科教学的效果。

(二)要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就必须做好下列几个教学因素的转变。

1、转变传统的教学目标观,树立现代教学目标观

现代教学论和实践已证明,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格的完善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只有把学生的生理素质、认知素质、伦理素质与心理素质综合地、整体地进行培养和发展,教学才会有效,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才。而传统的教学只重视对人的知识、智力、道德等单一培养,忽视对学生的心理的、人格的整体发展,认为只要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得好,智力水平较高,品德表现较好,其心理人格自然就会健康地发展了。长期以来,学生的心理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的常识只靠学生自己去摸索认识,许多潜在的学习心理障碍靠自己去克服。不难看出,造成中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原因,既有其客观的外在因素,也有其主观的内在因素。

就客观外在因素而言,中学的教材需要改革,课堂教学需要艺术,家长老师的人才观念需要更新,学校、家庭、社会都应为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和谐的环境。

就主观内在因素而言,中学生的紧张情绪,孤独的情感,畏惧教育的心态以及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和动机、兴趣等方面存在的一些认识障碍,急需指导,急需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目标观,树立现代教学目标观,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宗旨,才能使教师积极、大胆地在教学中开展心理辅导,才能切实地把心理辅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否则,优化学

生心理将成为一句空话。

2、转变教师的角色,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其社会角色,变成与学生完全平等的朋友和知己,尊重、关心和接纳学生的表现和行为。努力去营造和谐、宽松、民主、愉快的教学气氛。这不仅是教师角色转变的表现形式,也是提高心理辅导和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人格上给学生以平等地位。要经常使用“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我相信你以后比老师想得更好”的语言,而绝不用“你怎么这么笨!”“这样简单都不会”等对学生的歧视性语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发现学生情绪低落时,不轻易责怪学生,应以朋友的态度,征求学生意见,“是我讲的课枯燥呢?还是你们昨晚玩得太累或看电视太晚呢?”同时,及时调节课堂活动,重新激活学生的情绪。要善待愚钝的、顽皮的、自卑的学生。给愚钝的学生以爱的滋润,使其智慧开发;给顽皮的学生以爱的感化,使其行为改善;给自卑的学生以爱的抚慰,使其信心恢复;爱没有侮辱、贬损、没有讽刺挖苦、威胁和体罚。爱与平等是教师转变角色的关键,也是心理辅导的立足点。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给许多省市自治区的学生上语文课。学生课堂都很活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非常高,而在课前,他们都没预习过一分钟,听课后,许多老师问他是用什么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他说:“根本的办法其实只有两个字‘民主’。教师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教学中多和学生商量,另一方面科学需要在民主的土壤上生存。没有民主常常找不到好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即使找到了,也常因缺乏民主而难于实行。”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以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平等、民主、互相协助、互相竞争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使他们主动发展,才能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和建立。

3、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合作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教学活动是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是在各种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传统的教学教学活动重教轻学,强调学生的继承而忽视学生的创造;关心学生的外显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把心理辅导渗透到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活动。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行为以及自尊自信,善于适应社会的良好心理品质不是在书斋里而是在自我积极参与的集体活动中产生和养成的。所以,教学活动中要以师生间的合作和学生的自主参与为主,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提供多方面的锻炼机会。例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单纯讲解或演示,学生听讲或观看,学生参与意识差,教学吸引力不强的弊端,鼓励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让学生上讲台操作部分简单的演示实验,教师作提示和配合。指导学生就地取材,利用代用品制作成小小家庭实验箱,并用它进行微型实验。组织学生在化学晚会活动中,探求“冰堆着火”、“水上舞蹈”等化学魔术奥秘,带领学生开展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查。引导学生搜集和整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形成小课题、集体研究。鼓励学生写科学小论文和搞科学小发明,都能既有效地优化教法与学法,又能让学生有自主的选择权利,激发其创造性,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促使其自我实现,给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感。所以,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实践、锻炼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例如在英语课堂上营造宽松、温馨的学习环境。音乐能调节改善人的心理状态,使之趋于和谐、平静和宁静,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的一种辅助方法。一节英语课四十分钟,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上课时的心理状态容易表现为茫然、观望、应付。所以营造一种良好轻松的氛围就能减少课堂给他们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不要急着要他记单词、学句子,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动提前。既使他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也树立起自信心。也就是说教师要始终以健康的心理去影响每一个学生,才能更出色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转变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发展。必须挖掘教材的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使教学内容既有意义又有兴趣,以惊异吸引学生,以悬念维持学生的注意,以满足增强学生的自信,以情趣感染学生。同时,还可以利用各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如人物、事物等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完善自我意识,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自我发展能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健康成长的榜样和范例。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介绍科学家的百折不挠、攀登科学高峰的感人业绩,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不同的学科,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而英语教学内容涉及的是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可见它与各学科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语文和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这两门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1)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根据知识教学目标找准渗透点,确定心理教育目标,再根据渗透内容及学生特点,设计有效的渗透方法,渗透方法可以是点拨式或是领悟式,有时甚至可以让学生课后思考。

(2)在课堂教学时,从情感、自我教育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小组讨论或自由讨论发言,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课程具有趣味性、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有趣的活动和讨论中逐渐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在组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老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有时是慈母式,有时是朋友式,教态语言,显得亲切自然,尊重理解学生,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信任,学生也才会向你敞开自己的胸怀。

保持良好的教学情绪

(4)教师要用自己的真诚情感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要用自己的饱满情绪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教师的每一个笑容、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要把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学生。课堂上也会出现一些偶发或突发的事件,如果学生情绪反常或发生过错时,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拿出相应措施,作好应变处理,决不能让学生的不良行为影响自己的情绪,破坏教学的气氛。

16.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反思与总结 篇十六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教学,发展现状,总结,反思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起来。对于中职学校来说, 其主要是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院校, 语文教学是其教学的重要内容, 分层次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 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一、分层次教学的定义

所谓的分层次教学就是指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兴趣以及接受能力、个性等方面有着许许多不同, 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一概而论, 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 最终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接受知识, 促进其健康成长。中职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 长期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也已经成为当下中职院校的主要教学潮流, 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整体发展。

二、我国现阶段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操作

(一) 对中职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制定

以现阶段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 教育目标制定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最终成果。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 应该对班级内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兴趣等进行考量, 为学生量身定制专属的教学目标。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 他们的文化知识基础普遍薄弱, 学习能力与同龄初中和高中的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中职语文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作为其他课程的基础, 如果语文教学目标制定得过于简单, 则不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必要的帮助;相反, 如果教师制定的语文教学目标过高, 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有效吸收知识, 长此以往, 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果会得不偿失。因此,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和特点进行分层次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二) 对中职语文教学过程进行分层制定

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分层制定之后, 教师接下来也应该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通过对某一中职院校同一班级的学生的语文基础进行综合测试, 我发现其差异很大,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 语文教师用相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则会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长此以往, 会让综合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让那些综合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失去学习信心, 这不利于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通过一系列的考察分析, 本文将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过程分层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同一目标、不同参与

在中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相同的教学目标, 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讨论中来, 将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表达出来, 在相互启发和影响的环境中共同学习, 互相督促, 共同进步。例如,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 就可以利用这一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提出一种应用文的形式, 让学习成绩相对一般的学生上台进行写作, 然后展开小组讨论, 再由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上台进行补充修改, 最后, 教师可以邀请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最终总结, 突出强调在这一应用文的写作中应该注意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同时还能很好地激励学习成绩一般和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而言, 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一举两得的教学行为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不同目标, 不同参与

对于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的同学来说, 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非常必要且符合实际情况的, 这样做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因此, 教师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注意到这一点, 一般来说, 教师都把班级里的学生分为学习成绩好、一般和学习成绩较差这三大类别。教师在课堂进行提问和互动的时候, 就需要根据这三类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设定不同的问题, 找不同类别的学生来进行回答。这样既能集中同学的注意力,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很好地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 在课后练习方面进行分层

中职院校在进行语文分层教学的过程中, 将课后练习进行很好的分层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 布置与他们能力相符的课后作业, 既不能让学生觉得作业是一种负担, 又能让学生在课后对所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有效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

(四) 在课后辅导方面进行分层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后辅导也是中职院校语文教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课后辅导方面, 教师也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采用有序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对于那些接受能力较差、学习成绩较低的学生, 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个别辅导, 尽快地将他们的学习成绩提起来, 促进学生成绩的整体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得素质教育在我国得以全面推进。中职院校作为为我国经济发展输送技术性人才的重要场所, 长期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当下中职院校语文分层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希望能为其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关颖.中职语文课程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 (35) .

上一篇:北大17秋《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线作业下一篇:划分句子成分的题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