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对照

2024-06-17

修辞手法-对照(共14篇)

1.修辞手法-对照 篇一

夸张(修辞)的作用

(一)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二)种类: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三)夸张的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四)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要无缘无故地故作夸张。夸张与浮夸有着严格区别,浮夸是违背客观事实,说假话,必须坚决反对;夸张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一种修辞方式。夸张的真实性不在于表面的真是,而是在于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夸张的奥妙在于不似真实,又胜似真实。下面的例句就没有现实基础,属于浮夸:

我们的大河网犹如另一个地球社会,日夜运行着,如果把它放在太阳系内,太阳系又多出一个行星世界。

同志们,你来看,我们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求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又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这句的夸张有失真实。钢锹驾火箭,驾起青龙上云端,三山五岳听我令,玉皇下马我上鞍。

毛的著作,一天不读问题多,两天不读走下坡,三天不读没法活。

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文革和大跃进时期口号大全

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2、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

3、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4、人可以让地球服、海洋降,强迫宇宙吐宝藏。

5、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6、一天等于20年,共产主义在眼前。

7、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

8、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指大炼钢铁热火朝天)

9、与火箭争速度,和日月比高低。

10、群众想移山,山走;群众想移地,地动;只要革了思想命,无雨大增产,大旱大丰收;钢锹驾火箭,驾起青龙上云端,三山五岳听我令,玉皇下马我上鞍。

11、甜水吐出比蜜甜,你看稀罕不稀罕,党的恩情万古传。

12、群众想移山,山走;群众想移地,地动;只要革了思想命,无雨大增产,大旱大丰收;

13、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擦擦汗,凑上太吸袋烟.14、月宫装上电话机,嫦娥悄声问织女:“听说人间大跃进,你可有心下凡去?”织女含笑把话提:“我和牛郎早商议,我进纱厂,他去学开拖拉机.”

15、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两只巨手提江河,霎时挂在高山尖.16、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17、河水急,江水温,还得我们说了算,叫水走,水就走,叫水站,水就站,叫它高来不敢低,叫它发电就发电.18、你是英雄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你坐喷气式,咱能乘火箭,你的箭头戳破天,咱的能绕地球转!

19、跃进歌声飞满天,歌成海洋诗成山.太白斗酒诗百篇,农民只需半杆烟.20、社东有条清水河,河岸是个小山坡;社员坡上挖红薯,闹闹嚷嚷笑呵呵.忽听河里一声响,河水溅起一丈多,吓得我忙大专喊:“谁不小心掉下河?”大家一听笑呵呵,一位姑娘回答我:“不是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滚下坡!”

21、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22、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有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奇唱歌来怪唱歌,单季稻亩产三千多,谷子黄豆大,挑了一箩又一箩,挑到日头落了水,还要用架板车拖。奇唱歌来怪唱歌,红薯亩产三万多,南瓜大一个,抱都抱不合,要拿重得像秤砣,急得他喊爹喊妈莫奈何!

23、肥猪赛大象,只是鼻子短,全村宰一头,足够吃半年

24、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25、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

26、牛羊儿似珍珠,颗颗闪光耀;蒙古包似花蕾,朵朵欲放苞。台上烽烟不再起,眼望彩虹心含笑。

27、下面一首是农民改造荒地为果园后的诗:河有多长,果林就有多长,站在河岸就像仪仗队,迎接汽轮往高山上开,投给客船以果实

28、下面一首是写边疆工业化的诗:我望着,我远远地望见,又一座黑塔与它并排高站,近看才知是火电厂的烟囱,不息地吐着墨一样的浓烟,暗夜在地上绘出繁星般的灯火,白昼在天上绘出黑色的牡丹。

29、下面一首是歌颂修十三陵水库的建筑工人的诗:你这是干什么,一铲又一铲?二十五万亩水浇地,要在我掌心里涌现!”

30、管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2.修辞手法-对照 篇二

在这幅海韵图中, 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很多, 把海潮描摹到了极致。作者借助拟人的修辞方法, 赋予大海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态、人的性格、人的活力, 妙趣横生, 耐人寻味。在鲁彦的笔下, 平静的大海, 凶猛的大海都拟人化了, 无论是风平浪静的海洋还是浊浪排空的大海, 都是一个具有鲜明性格的“人”。当海朦胧欲睡的时候, 是那样的宁静, 海面平静而深黯;大海睡着了, 我们看到它那柔美的姿态, 听到它那低沉的鼾声, 闻到它那芳香的气息———它是那样的温柔、优美、恬静;它以纤弱娇嫩的柔性, 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使人乐于亲近它、热爱它, 令人陶醉。人们好象沉浸在甜蜜的梦境之中, 人与海和谐地融化在欢乐之中。这时, 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人与海和谐共处的宁静、优美的欢乐图。

可是, 大海一旦醒来, 这个文静的诗人、温柔的情人, 咆哮了, 怒吼了, 象巨人一样, 象斗士一般, 甚至象疯了一般冲过来了, 它用脚踢, 用手推, 用牙咬, 猛烈地向岸边冲, 冲进对方的阵地, 嘶咬着着岩石的壁垒。远近大小的岛屿全被它吞没了, 它发出响雷似的欢呼声, 喷吐出满含血腥的浪花。它施展着不可阻挡的力量, 体现着凶猛与愤怒的性格, 显示着它千军万马的气势和惊心动魄的雄壮美, 使人震惊, 令人激荡, 给人以感奋和力量, 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种拟人手法与博喻的配合使用, 就把大海写活了。初中生对拟人手法比较熟悉, 但对于博喻不大了解, 老师有必要把博喻知识给学生介绍一下。博喻也是一种比喻, 是连用几个喻体来比喻一个本体;博喻能使被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逼真。学生到了高中, 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还会涉及到这种修改手法。鲁彦在《听潮》中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捕捉了大海轻波荡漾的特征:“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 诗人一般……”“沉吟”、“诗人一般”, 渲染了大海的宁静和波浪的节奏感;“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 比喻海浪声音的细微动听, “落花飘零在水上”, 比喻海浪声逐渐渺小, 逐渐消失。这种多层次多角度地比喻, 把大海在落潮时的轻柔、静穆和安谧, 刻画得细致入微, 令人回味无穷。

大海在涨潮了, 作者连用八个借喻, 以拟比的形式出观, 把波峰迭起、浊浪排空的涛声, 模拟成战争上的撕杀声:“……象千军万马战了起来。”读到这里, 我们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的战场, 听到的是炮声隆隆, 金鼓阵阵, 天空飞机呼啸而过, 远处火车汽笛长鸣, 夹杂着呐喊、呼号、啼哭, 各种声音或疾或徐, 或高或低, 一时齐发, 无所不有。看到的是殊死拼搏, 血雨腥风, 雄壮有力, 气势磅礴, 表现了大海的伟大力量, 增强了文章的语气和魅力。读者读到这里, 不禁会为大海感到震撼, 从而激发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勇气。

《听潮》不仅描绘了大海的自然美, 还安排了一段夫妻之间的对话, 使自然美和人性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构成了完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写法, 在散文名家的作品中也会经常出现, 但自然美和人性美如此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并不多见。

作者在写尽了大海在涨潮时愤怒咆哮、横冲直撞的奇观后, 插入妻子“我怕!”的战栗的叫声, 从侧面去描写海潮气势的磅礴。写妻子的“怕”也正是为了衬托作者的“不怕”。作者说“这是伟大的乐章”, 这是充满了生活哲理的警语, 是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对斗争生活的向往, 注入了对充满雄奇和威力的海潮的赞美之中, 体现了作者刚强的性格和勇于进取的精神。鲁彦热爱大海, 正是他探求大自然、探求社会的精神的写照。

大海在退潮时平静、舒缓, 可以说是“温情脉脉”“恋恋不舍”。作者认为大海“来时凶猛”, 离开时又这么“平静”, “凶猛”和“平静”是“一样的美”。大海的温情和凶猛到这时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妻子的恐惧心理也许是女子性格柔弱的表现。这样, 妻子的温柔美和作者的刚性美到这时也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心潮之起伏, 海潮之起伏交织在一起, 给人以博大、旷达、灵动的境界美的享受。可以说, 作者这里写人性美是为了衬托自然美, 使自然美和人性美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统一;反过来也可以说, 作者写自然美是为了衬托人性美, 同样使人性美和自然美得到了和谐统一。

3.由修辞手法想到的 篇三

7.选出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是( )

A.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那里的农民要筹集几个钱,是多么难啊!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作两半使。

D.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出油了。

“吳老师,这道题目,我们已经谈论探究过了,但是看法不一致,有的选A,有的选C。”

“我认为选D”,我看了一遍题目,说出了我的答案。

听到我选D,大家异口同声,毫不留情地立刻“轰炸”我,纷纷问我理由。

我先问他们为什么不选D,他们说,很明显,柏油路晒出油,就是夸张。

咋一听来,觉得理由很充分,道理很浅显,但是只要认真深究,就发现其实并非如此。

我们都知道,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的作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出油了”这句话出自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里面有这样一段对“热”的描写,不出现“热”字,却把“热”写得淋漓尽致。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这段文字处处写热,虽然不见“热”字,但是却真真切切地让人们感觉到这种难挨的“热”,从修辞的角度,我们看到拟人、排比、比喻、夸张等丰富的修辞,把抽象的感觉具体化、形象化了,仿佛你就在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热得汗流浃背,热得让人压抑。

“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出油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铜牌在阳光下也要晒化了,而我们知道铜牌是不会被晒化的,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强调了气温之高,更加生动形象的体现了烈日炎炎的场景。同时通过狗,骡子,小贩的行为侧面描写,烘托出烈日炎炎的气氛。而“柏油路晒化了”这句,要知道是不是运用夸张,还得了解“柏油路”的知识。百度上解释“柏油路”亦称“柏油马路”,路面由沥青铺成的道路。柏油路是俗称,学名叫做沥青混凝土铺面,是一种非常广泛使用的道路路面。“柏油路”采用喷洒铺设的,透水性差,下雨天易滑,天热了又会熔化,粘得满车都是。但为什么还选用沥青?由于粘结性、绝缘性、隔热性及防湿、防渗、防水、防腐、防锈等性能,所以,沥青除了铺路外,还有很广泛的用途。沥青容易老化,路面深色容易吸收热量,并且产生一定程度的溶解。由此可知,柏油路在烈日下是可以被晒化的,所以这是一句叙述的语句,不是夸张。

第二天,我还就这个问题专门请教了一位物理老师,他的解释也和百度的一样,认为柏油路是可以被晒花的。另外,通过百度还让我知道了夸张可分为两类、三种形式,即“普通”类和“超前”类,普通类又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现有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等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的交流,让我想到了不管是哪一门学科教学,在本学科范围不可解答的,要跨学科向其他教师请教,随时问问身边的“哑巴老师”——字典,更要学会找找新时代的“百度老师”,多百度一下,很多不懂得知识就可以迎刃而解。

4.5修辞手法练习 篇四

练习: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4、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5、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6、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7、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

8、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9、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1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儿在树枝上跳动。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哗哗地流着。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树叶很绿。夸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考场上静得很。夸张

5.复习修辞手法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熟知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2、能够正确判断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3、能够把普通句子转换成含某一修辞手法的句子。教学重点:

复习常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准确判断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教学难点:

1、掌握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技巧。

2、能把普通句子转换成含有某一修辞手法的句子。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同学们,请看这里的一组句子,请大家读一读,读后告诉我,你觉得哪一句比较好,说说理由。

对,“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比“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要好。因为用上翩翩起舞让句子更加形象,更生动,使句子表达的更透彻,明了,增强了语言的美感。这是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复习常用的修辞手法:

1、好,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六年来,我们都见过哪些修辞手法?

2、学生各抒已见。老师板书学生汇报的修辞手法:比喻 拟人

排比 设问 反问 夸张 对偶

3、对,以上是我们学习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同学们能不能各写一句含有以上修辞手法的句子。可以小组来完成。(前后相邻两桌的4个同学可组合成一组)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4、抽两个小组来汇报结果。老师带着同学们听取汇报,并发表自己好的见解。

三、判断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1、读这张幻灯片里的句子,独立思考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抽学生回答自己的判断。并说说判断的思路。(1)请第一个学生回答“不努力,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

老师补充说明:这个句子从标点符号来判断是一个问句,但它不要求人们做什么回答,因为答案就在其中,它的意思是:不努力,就不能取得好成绩。不过是用问的形式来加强这层意思罢了。反问句和一般的问句比较,它有较明显的标志词“怎么

呢”“难道

吗”(2)请第二个同学回答“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老师补充说明:这种修辞的句子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你看,一个碗很轻的,在这句中却觉得有千斤重,实在言过其实了,夸大其词了。还有缩小的那种,如:他的家只有巴掌大点地方。(3)请第三个同学回答“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偶)

老师补充说明:对偶是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句子,一般诗句常用这种修辞手法。(4)请第四个同学回答“课外活动时间到了,同学们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老师补充说明:这种句子的特点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含有三个或以上的“有的”或“有时”“一会儿”的通常都是排比句。(5)请第五个同学回答“庄稼长得好,玉米粒粒饱,高粱乐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老师补充说明:这种句子明显的特点是把人当成动物或植物来写,或把物当作人来写。(6)请第六个同学回答“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老师补充说明:这种句子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说成另一个物体。两种物之间有相似之处,句中通常还有“是”“像”“如”“好像”等字眼。不过不是所有含有这样的字眼的都是比喻句,关键还要看句子是不是把这种东西说成了另一种。他们之间有没有相似之处。比如:“小明像他爸爸。”这一句就不是比喻句,因为“小明”和“他爸爸”是同一类。(7)请第七个同学回答“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

老师补充说明:设问句最明显的特点是自己提问自己作出了回答。设问句的好处是更能引起注意,表示强调。

四、把普通的句子转换成指定的修辞句

以上我们对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我们也知道运用修辞手法句子会更形象生动优美,所以接下来我们来按要求转换句子吧。(出示第三张幻灯片)

1、大家看这张幻灯片,读句子按要求转换句子。

2、老师每题抽两到三个学生回答自己做的答题。参考答案看幻灯片。

(1)、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不能离开。(改成反问句和设问句)反问句: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怎么能离开呢?

设问句: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能离开吗?肯定不能。(2)、天上下着大雨。(改成夸张句)夸张句:天上下着倾盆大雨。(3)、天上正下着大雪。(改成比喻句)比喻句:天上正下着鹅毛般的大雪。(4)、风轻轻地吹动小树。(改成拟人句)拟人句:风姑娘轻轻地抚摸着小树。

五、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小学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只要你掌握了修辞的特点,就能合理的运用了。希望同学们能灵活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把语言表达得更动听更精彩些。

六、作业:

以上修辞手法各创作一句。板书设计

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6.辨析修辞手法 篇六

考题形式:

1、XX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作用。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语言表达效果)分析下面句子。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1、比喻的作用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使人易于理解。传达出作者对生活中的事物的独特感受。

2、拟人的作用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借代的作用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4、夸张的作用:

故意夸大其词,对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强调或渲染。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5、对偶的作用

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排比的作用

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7、设问的作用

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8、反问的作用

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反复的作用

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答题步骤

1、明确句子采用了那种修辞手法。

2、具体指出这种修辞手法在句中是如何运用的。

3、指出这种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答题模板

修辞手法+内容+表达作用

语言赏析角度

看语言表达,看内容情感,看写作方法并且说明表达效果或作用。

1、语言表达

(1)从修辞角度赏析(2)从特殊句式上赏析

(3)从精妙词语的运用上赏析

2、感情色彩:褒义,贬义

3、写作方法

(1)看句子的表达方式(2)看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3)看句子运用的写作手法

练习1

有一缕阳光叫感动

小区里常见一对相濡以沫的老人,或相互搀扶着,慢慢向前走着;或一前一后,老太太在前,用一根拐杖牵着后面的老头。两位老人总是那么有说有笑,幸福而又安祥地从我面前走过。两位相依相携的老人,成了小区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

有几次晨练,我都见到两位老人坐在花园里的石凳上,老太太拿着一份报纸,一字一句地读给老头听。老头一旁端坐着,似在倾听花开的声音,又像在倾听整个世界,神态是那么的安详、专注。

我家订了几份报纸,一看完,便叠好送给两位老人。那时候,老头的脸上像是绽开了花,一个劲地言谢。老太太告诉我,她俩都读过书,但膝下无儿无女,老头原来就爱看报纸,报纸成了他的“儿子”,每天都让她找报纸读给他听。

。。。

说出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作用。

练习2

萧萧池塘暮

最早知道“池塘”二字为何含义,源于一幅残对:烟锁池塘柳。在老家陈坊,池塘都叫塘,每一口塘都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锅底塘、门口塘、养鱼塘、莲花塘、青山塘。。。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飞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塘的应答。

请分析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练习3

与一只蝶不期而遇

一只翩然而至的蝶凝止于我的肩头。

震颤的双翅微微收拢,轻踏花蕊的细足清香地立于我的颈项之侧。那里,是我最钟爱的开满淡紫蝴蝶兰旗袍左肩上含苞待放的一朵。

。。。

因为美,而成为永恒,成为人们美的幻想和寄托。最美的梦境是蝴蝶梦;最美的纽扣叫蝴蝶扣;最美的戏服称作蝶衣;最美的舞姿喻为蝶翩跹;最美的爱情是化蝶而去的梁祝。。。

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

练习4

大自然之歌

在整个世界,除了水,我最喜欢的就是森林。

森林多么好。森林有花有草,森林有云有雾,森林有风有雨,森林有泉有湖。。。森林有诗。

花与树的缠绵,云与雾的交融,风与雨的相伴,泉与湖的交响,无处不是诗的流淌。云聚云散是诗,花谢花开是诗,草飞草长是诗,月圆月缺是诗。森林是诗的宠儿。

走向森林,常常是我的梦想,我的渴望。

从修辞角度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练习5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

练习6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7.常见修辞手法形象例说 篇七

——谈比喻

比喻, 修辞家族中的骄子, 修辞园林中的奇葩。它源远流长, 诗经六义, 比列其一;《离骚》之文, 依诗取兴, 引类譬喻。它种类繁多, 除常见的明喻、暗喻、借喻外, 还有引喻、倒喻、反喻、较喻、修饰喻、同位喻等十多种。它作用强大:用来写人, 人便栩栩如生;用来状物, 物便形象生动;用来说理, 理能深入浅出;用来言情, 情便缘象而生。总之, 它能化平淡为生动,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 化冗长为简洁。

秦观名句“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就乃喻中精品。其一, 它把原来渺不相涉的“飞花”和“梦”、“丝雨”和“愁”连在一起, 便构成两个新鲜的比喻, 空灵缥缈, 妙不可言。其二, 它一反常态, 不用具象喻抽象。而用抽象喻具象;他不说梦似飞花, 愁如丝雨, 而说飞花似梦, 丝雨如愁, 令人驰骋想象, 回味无穷。难怪此句被梁启超称之为词中“奇语”。

比喻之花开在了李白的目中, 他便看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奇观;

比喻之花开在白居易的耳畔, 他便听到了“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仙乐;

比喻之花开在了东坡居士的手下, 他便写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佳句;

比喻之花开在了南唐后主的心中, 他便吟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绝唱。

……

亚里士多德说:“比喻是天才的标识。”愿君多采撷比喻之花, 它必将芬芳你的文字, 灿烂你的华章。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

———谈比拟

在修辞的大花园里, 盛开着一对著名的姊妹花———拟人和拟物。月亮在微笑, 星星在眨眼;小溪唱着欢歌, 大河奏着军乐;花儿沉浸在热恋之中, 人的梦长出了翅膀。比拟犹如一个神奇的使者将大地万物巧妙地联系起来, 可以让静物变得灵动, 让呆板变得活泼, 让无性格变得有性格, 让无形抽象变成生动形象。

比拟需要人有奇特的想象, 有丰富的情感。让我们走进唐风宋雨, 去体会一下比拟的魅力。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杜甫看到破碎的山河, 分明感到花儿也溅泪, 鸟儿也心惊。花鸟尚且如此, 何况诗人?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听到幽怨的笛声, 分明感到羌笛在埋怨春天的使者杨柳, 你为何不快点到来, 来染绿这玉门关外孤城荒山。笛儿都在忧怨, 玉门关外的荒凉略见一斑。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沉浸在月下的花影中, 花枝多像一个妙龄少女在弄影自怜。如此凄美, 词人焉能不爱?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东坡在担忧, 夜深了, 只怕花也睡去了吧, 便手持高高的蜡烛, 照着海棠, 想把它从梦中唤醒, 陪着诗人共度美妙的夜晚。一片惜花、爱花之情跃然纸上。

朋友, 读书时, 请留意比拟之花, 让她在你的心中散发芳香;写作时, 请携起比拟之手, 让她在你的文中翩然起舞!

8.巧用修辞手法学哲学 篇八

[关键词]修辞手法 拟人 比喻 对比 哲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073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把这种手法运用到哲学教学中,能改变学生对哲学知识枯燥、晦涩、深奥、神秘之感,拉近哲学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活跃、有话可说。修辞手法有很多,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谈拟人、比喻、对比这三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 用拟人激“趣”

拟人指的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若把拟人手法引用到教学中来,能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活泼生动、简单易懂。

拟人手法运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把书本知识拟人化,增加了哲学知识的趣味性。比如教学唯物主义知识时,笔者制作了一段动漫视频:有一个人,它小的时候非常单纯,认为自己就是水、火、气、土等具体物质形态;渐渐的他长大一些,学的知识多了,认为自己是原子分子;最后他成为一个健壮成熟的成人后,对自己有了重新的认识,能够辩证地看待自己。把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看作一个人的成长三阶段,一个阶段特点与一种形态对应,使学生耳目一新,很容易就区分了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二是用拟人故事的形式表达哲学观点。比如教学整体与部分的知识时,笔者首先给大家讲了“木桶与木板”的故事。木桶说:“我是整体,若没有我,你们木板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你们必须服从我。”木板说:“不对吧,应该说没有我们木板,就没有你木桶,凭什么要我们服从你呢?”木桶又说:“只有木桶才能盛水。为了多盛水,你们要再长一些,并与伙伴保持一致,可不能闹分裂啊!”木板说:“你要盛多少水,还得由我短板说了算。而且我离开了你,照样存在……”结果木板刚脱离木桶,就差点被水冲走,吓得惊慌失措。接着笔者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而后积极主动到讲台前讲述自己的观点。

二、 用比喻搭“桥”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也就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把这种修辞手法运用到教学中就是把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引入课堂,从而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深入浅出。

比喻在哲学教学中的运用有三个特点:普遍性、多样性、启发性。首先,普遍性是指绝大部分哲学观点都可以用具体事例来打比方,比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以分别比作“硕果累累的大树”和“开满花而不结果实的树”;整体和部分可以分别比作“某班级”和“某班的一个学生”等等。其次,多样性是指一个哲学观点可以用很多实例来说明。比如在教学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可以把水果比作矛盾的普遍性,把苹果、香蕉等比作矛盾的特殊性;也可以把动物比作矛盾的普遍性,把老虎、狮子等比作矛盾的特殊性。最后,启发性是指“开导其心,使之领悟”。在应用比喻这种手法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设疑,让学生结合实例自然而然地领悟一些哲学观点。比如在教学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时,笔者引用了《韩非子·喻老》中的语句:“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接着设疑:“由此可以看出整体与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不用讨论已经领悟了这句话强调的是“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三、 用对比解“难”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把这种手法运用到哲学教学中,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主要采取列表的方式,比如把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作对比,可列如下表格。

总之,将以上几种修辞手法运用到在哲学教学中,能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导学生的心智。

9.五年级修辞手法、 篇九

让孩子学得轻松 变得优秀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复习教案

常见的修辞手法:

修 辞

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例题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3、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4、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5、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6、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7、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例题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0、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1、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12、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3、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14、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6、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7、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18、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学优教育

让孩子学得轻松 变得优秀

19、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20、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21、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22、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23、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24、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25、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26、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27.多媒体电脑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28、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29、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30、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31、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着摹的无限乐趣。()

32、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33、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4、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35、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6、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37、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38、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39、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40、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41、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4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43、清风轻轻拂过柳树的发梢。

()

44、燕山雪花大如席。()

45、这就是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这就是我们的祖国,屹立于东方;这就使我们的祖国,永不屈服!

()

4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47、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48、水帘落下来,像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49、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50、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

例题

(三)把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2、小草儿发芽了。

学优教育

让孩子学得轻松 变得优秀

3、百灵鸟在树枝叫。

4、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

例题

(四)把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

1、海浪激起的泡沫,美丽极了。

2、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

练习

一、照样子,把句子写得诗情画意。例:风在花园里捉迷藏。

1.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草儿发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灵鸟在树枝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

6.风火山被筑路大军征服了。

7.山洪没过了人们的腰。

二、改为比喻句。

1.中秋节的夜晚,月亮又大又圆。

2.战士们勇猛地冲向敌人。

3.雨下得很大,把人们手中的火把都浇灭了。

4.特务很狡猾。

三、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1、这芝麻大点的事哪用得着你亲自处理!()

2、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

3、小草不怕狂风暴雨,不怕闪电雷击,不怕野火烧身。()

4、皂荚树的叶子一串串,一层层,长得密密麻麻,结成了一顶巨大的绿色帐篷。()

5、如果鲜花没有绿叶衬托,能有这样美丽吗?()

6、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公园。()

7、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10.谈《岳阳楼记》的修辞手法 篇十

一、比喻

例: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金”,指金色,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的碎金”,展现了景物的动态美和夜色之晴,月光之明。此外,月光挥洒湖面,微风吹过,光潋起伏,“浮”、“跃”之中,虽未写风,已现风影;“璧”,圆形的玉,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更能显出水平如镜;“静”、“沉”之间,波澜不惊,也暗含无风的平静,写的是景物的静态美。一“跃”一“静”,相映成趣,境界美丽。

二、拟人

例(1):衔远山,吞长江。“衔”字绝妙地写出了山在湖中;又因湖蓄江水,如大口吞咽。一“衔”一“吞”,用字精确,赋予洞庭湖生命之感,把洞庭湖跟远山、长江的关系绘成了一幅动态的画,极其生动地写出了“八百里洞庭”的恢弘气势。

例(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号”,呼喊、怒吼;“排”,排开、冲向。风的冷酷,浪的凶险,气氛之恐怖,浊浪之险恶,跃然纸上。明为写景,实则以景衬托心情,渲染了悲怆的哀景,极富感染力,似乎在为“迁客骚人”的不幸境遇而呐喊。

三、对偶

例(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北通”对“南极”,“巫峡”对“潇湘”,对仗工整,点出洞庭湖位处独特、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时也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张本。“通”、“极”二字也写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景观和恢弘的气势。

例(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日星”对“山岳”,“隐曜”对“潜形”,突出一个“暗”意,“隐”和“潜”又兼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为画面增添了动感,渲染了洞庭风雨影响之大,恶浪情势之险。

例(3):长烟一空,皓月千里。“长烟”对“皓月”,“一空”言其晴,“千里”言其远,一览无遗。这一对偶句,描绘了洞庭湖“春和景明”季节的晚间那开廓、明朗的境界,虽为客观美景,但也蒙上了人为的主观色彩,同时也为“渔歌互答”的渔家乐画面铺垫了宜人的背景。

例(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概括了范文正公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集中展示,当然也包含了对自己的鞭策和对友人的勉励之意味。

四、夸张

例(1):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洞庭湖有边有际。“无际涯”三字用夸张的手法从空间勾勒出洞庭湖浩瀚雄伟的轮廓和水势浩淼的气势。

例(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作者从不同时段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它的气象变化。早晨灿烂的阳光把洞庭湖照得如同明镜一般,宛如唐朝人张碧诗里所说的“漫漫万顷铺琉璃”;晚上,低垂的云雾将洞庭湖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正如宋朝人李祁诗中的“雾雨沉云梦,烟波渺洞庭”。

五、借代

例: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锦鳞”泛指湖中各种美丽的鱼,以本体的部分代本体,加上“锦”的修饰,令人想见碧波清浅之中月光下泻,彩鳞闪烁的美丽景象。此句运用对偶和借代兼用的手法,从上到下,写飞鸟,写游鱼,用动感十足的画面与上下文的静态美相映衬,富有趣味,既写出鱼鸟闲适自由的情态,又衬托了登楼骚人的“心旷神怡”的神态。

六、设问

例(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一设问是作者费了一番“尝求”苦心之后的感慨。通过一个“异”字,既明确否定了“迁客骚人”那种以“物”的变换、“己”的遭遇为转移的悲喜观,同时又总述并肯定了“古仁人之心”。在肯定和否定中表明了作者的胸臆。

例(2):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乐中有忧,忧中有乐,忧君忧民忧天下,就是“古仁人”所追求的快乐。这种忧乐观,尽管包含着封建士大夫的忠君思想,但在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追求个人名禄,不顾国家民族利益的社会中,作者能有忧民忧天下的情操就显得难能可贵。作者少有大志,今再发之,既充分表现了范公的政治怀抱,同时也体现范公以自己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的良苦用意,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

七、反问

例(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异”字通贯全文。通过反问,深沉有力地写出“迁客骚人”登楼雨季之悲和春晴之喜的两种“览物之情”,反衬了作者阔达大度的政治胸怀。

例(2):微斯人,吾谁与归?本句感情强烈深沉,充分表明了作者虽遭贬谪却依然一往情深地追随“古仁人”的坚毅精神和政治上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百折不回的信念。

八、对比

本文构思巧妙,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对比鲜明。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奔腾跳跃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相互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此中感情,又与“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形成对比。对比之中,高尚的精神境界,不析自明。通观《岳阳楼记》,可以说,作者运用最成功的修辞手法就是对比。

《岳阳楼记》文采飞扬,古今传诵,不仅内容上千回百转,层层推进,言情化境,而且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也使它文质兼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不同时代的读者都受到了精神熏陶和人格力量的感动。

11.英汉公益广告修辞手法比较与翻译 篇十一

关键词:英汉公益广告,修辞手法,比较与翻译

一、引言

公益广告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 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是企业或社会团体向消费者阐明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 表明自己追求的不仅仅是从经营中获利, 而是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一意图的广告, 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它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一书中将修辞定义为“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到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 因此在广告语言里运用修辞是再适合不过了。“从大量的广告作品实例来看, 凡属优秀的广告作品, 无一不有十分精美的语言文字, 修辞格式是语言文字艺术之花, 绝大多数语言文字精美的广告作品, 又都成功地运用了修辞格式”。公益广告创作者为了能更好地传播主题, 达到其说服教育的目的, 常常要用一些修辞手段使其语言更加准确、鲜明、生动而且有力。

英汉公益广告中都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赋予广告极强的艺术性。因此在翻译公益广告时既要重视功能性又不可忽视艺术性。失去语言的魅力也就失去了广告的魅力。广告译文能否与原文在语用上等效取决于广告修辞手法的传译。由于这些广告都是基于本民族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形成的, 所以传译往往较难。

二、英汉公益广告的修辞手法与翻译

公益广告的真实性与思想性要通过艺术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 所以说, 广告的艺术性才是广告的灵魂, 成功的公益广告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艺术的感染力不仅体现在图片上, 语言的感染力也非同小可, 其中修辞手法就是赋予公益广告艺术感染的常用方法, 因此下文将分别从英语和汉语的公益广告中欣赏修辞与试析翻译公益广告修辞的沿用与转换。

(一) 英语公益广告中常见的修辞与翻译

1. 头韵, 英语语音修辞手段之一, 它蕴含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整齐美, 使得语言声情交融、音义一体,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应用范围、结构特征及审美值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讨论, 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欣赏这一辞格。

英语的公益广告中为了达到理想的语音美的效果, 会使用头韵修辞手法, 如:“Loose Lips Sink Ships.”这是二次大战期间美国保密防谍的标语。在翻译这则广告时, 欲在译文同样使用头韵的修辞传达原文的语意功能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处理这句标语时, 我们不妨利用汉语中的文化或不同的修辞使译文同时具备功能性与艺术美, 如译文“一言不慎, 千帆尽沉”中采用汉语的四字格, “祸从口出”中的习语, 以及“三思而后言”中仿拟修辞手法的使用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译出原文的语意和美感。

2. 脚韵, 脚韵也类似汉语中的押尾韵, 指词尾音素重复。

在英国, 男士们都比较绅士, 在用完抽水马桶后通常会被期待着将坐垫放下, 以表示对女性的尊重和体谅, 所以在有些地方就会有这样一条公益广告, “Please be sweet, put down the seat.”其中采用的就是以/i:t/音结尾的“sweet”和“seat”。这样一种温馨提示使得男士的举手之劳让女士都能从中受益, 使社会更加和谐。在翻译句广告时应将其语音功能放在首位, 其次追求其形式美。故此提示语译文“麻烦放下坐垫, 谢谢您的关照”中用“麻烦”、“谢谢”礼貌体, 以及句式字数上的对应来实现语言的魅力, 最终达到公益广告为公众服务的效能。

3. 强调, 指采用修辞手法 (Stylistic Devices) 来表现句中相对重要的概念。

这种修辞手法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词序或位置、对照或对比、重复、省略、语气、固定句式或结构。由于文化背景不一样, 西方国家主张个性张扬, 这也使得西方的公益广告中出现强调“you”的作用, 如美国一则家喻户晓的以Smoky Bear为代言的森林防火公益广告, “Only you can prevent wildfires.”这则广告恰当地结合本土文化和强调的修辞手法, 让人们充分意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和责任性。翻译森林防火的广告时不妨将中国的集体主义的传统文化和汉语中对称的形式考虑在内, 译成“森林防火, 人人有责”, 这样意译的方法比直接译成“只有你能防止森林火灾”更容易为读者接受。

4. 对仗, 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

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语句更有韵味、表现力更强。公益广告中常涉及的一个方面:禁烟广告,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 有关禁烟的公益广告都随处可见。为了使公益广告深入人心, 他们也尽可能地使用修辞的方式来达到为公众服务的功能, 如, “Save your lung, save your life.”这条广告采用非常简洁的对仗形式, 将lung和life的关系描写得清晰明了, 瞬间就让读者明白吸烟有害健康。巧妙地使用对仗方式让广告产生了社会效益。在翻译时我们应突出主题, 尽可能保留文字的对仗与工整, 译为“珍惜你的肺, 生命诚可贵”或“救救你的肺, 生命无轮回”。译文中虽然未从原文头韵的修辞角度达到等译, 但通过使用汉语诗歌中常用的押韵, 以及借用“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诗歌中的一句经典诗句, 使译文中的语言朗朗上口且不失其语意的功能。

5. 析字, 即将文字的形体、声音、意义加以分析, 打破固定的语意, 产生翻新的效果。

曾有一句对“家庭”新解的一句广告词, Family=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那就是父亲 (Father—F) 母亲 (Mother—M) 我 (I—I) 爱 (Love—L) 你们 (You—Y) , 这种析字的修辞手法运用在此恰如其分, 很形象生动地解释了家庭的含义, 译文中同样使用析字的手法是不现实, “爸爸妈妈, 我爱你们!”这种解释不但说明了组成一个家庭的基本成员, 而且表明了那种浓浓的亲情, 体现出了家的温馨与和睦。

(二) 汉语公益广告中常见的修辞与翻译

1. 谐音。

语言符号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语音, 二是语意, 而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音在语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所以在修辞建构中, 也是如此。公益广告中为了追求好的音韵效果, 常运用谐音的方法, 如, 居高不要“淋”下, 爱邻即是爱己 (某居民小区的广告) ;“艾”与被爱, 连着红丝带 (关爱艾滋病患者) ;译文“Red ribbon:the link of love.”没有实现“谐音”修辞等译, 用英语中暗喻的修辞简明地点出“Red ribbon”在关爱艾滋病患者中的作用。

2. 夸张。

禁烟广告在中国也是随处可见。设计者们为了使公益广告不仅具有新意还能准确地传递信息, 通常也会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如某医院的墙壁上有这样一则广告:“也许, 你的指尖夹着他人的生命———请勿吸烟。”指尖非常细小, 然而手指夹着的香烟却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危害, 这种夸张的手法使读者看到广告后, 迅速对吸烟的危害感到不寒而栗, 吻合公益广告的初衷。译文:“Perhaps, your fingertips clamp other people’s life———please do not smoke.”采用直译的方法不仅能保留原文的修辞还能不失原文的语意, 确实是翻译公益广告中理想的选择。

3. 暗喻, 也叫做隐喻。

暗喻是利用两种事物在特征上或性质上的类似, 不直接说出该词, 而用和它相似的另一个词来比喻, 从而更生动、更深刻地增强广告语言的表现力。某加油站提示顾客不要吸烟时不用“严禁吸烟”这样命令的广告语而是使用“千万别点着你的烟, 它会让你变为一缕青烟。”读者看到“青烟”时会很快明白吸烟将带来严重的后果。译文“Do not smoke, or you will become a ghost.”使用“smoke”和“ghost”中元音/藜u/达到语音的美感的同时译出原文的本意, 实现公益广告的服务功能。

4. 双关, 就是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 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 言在此而意在彼, 就是双关, 在公益广告中, 双关同样可使广告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 而且能加深语意, 给人以深刻印象。

如, 你还能“挺”多久 (某禁烟广告) 。其中“挺”字表面指烟灰, 而实指吸烟者的健康, 幽默的语言加深了广告的语意。译文:How long can“you”sustain?译文巧妙地运用英语“you”的指代功能实现双关修辞的等译。又如某节水广告, “节约用水, 从点滴开始”中的“点滴”利用点滴的一词多意的功能, 节约每一滴水和节水从小事做起, 使广告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译文“Use drip to conserve water.”或“Every drip counts, conserve water.”很难兼顾双关的修辞, 因此应尽力用简洁的语句或是符合英文表达方式的句子来翻译此广告。

三、结语

公益广告因为其特殊的服务功能, 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了能使公益广告深入人心, 英汉公益广告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在翻译公益广告时, 既要重视广告语意功能的传递, 又要兼顾修辞的艺术性在译文中的使用。通过比较英汉公益广告的修辞与翻译, 能进一步理解翻译公益广告时的关键是把握语篇的主要语意功能, 然后根据语篇进行大胆的修辞手法的转换, 尽量发挥译入语的特长, 使译文在整体上与原文等效。通过公益广告从修辞角度的翻译, 使人们加深对异域文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杜延龄.公益广告之社会功能刍议[J].学术界, 1999, (1) :94-95.

[3]马陵.浅析英语广告的修辞特点及翻译[J].商场现代化, 2008, (1) :109-113.

12.修辞手法-对照 篇十二

(一)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1、(记叙)

悠扬的歌声从这里飞出,琅琅的读书声从这里飞出,无邪的笑声从这里飞出。黑板上是拙稚的绘画(老师不在时的杰作),课桌腿旁,有粗心的同学遗忘的橡皮。课上,本来十分安静,忽然爆发出争吵:“老师,他挤了我了!”“我没挤!”弄得老师啼笑皆非。课下,同学们嬉笑穿梭,老师无法禁止,也不想禁止。黑板对面墙上的壁报一期一期更新,越来越精彩,终于有一天,同学们互赠礼物,依依不舍地分别;这里空了,又满了——新的主人到了。

这就是教室,我小学时候的教室。

练习:

1、赏析文段中划线句子

2、(说明)

教室是一种供学生学习的场所,一般由学校统一建造。教室设有讲台、黑板、课桌椅等,以便展开学习活动。今天,大城市的多数教室都装有日光灯、电扇等设备,有的甚至装备了空调,改善了师生的教学与学习条件。由于现在的学生要学习第二语言甚至多种语言,有的教室还配备了录音机、电视机等视听设备,这类教室又称语音教室。此外,为了一些特殊活动,还有各种特殊的教室,例如实验室、放映室,等等。教室多样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成果,也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3、(议论)

商店有陈列窗口,学生也有自己的陈列窗口,这就是教室。许多老师都曾说过,从一个班级教室的干净与否大致可以看出这个班级学生素质的高低乃至学习成绩的好坏。这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凡是教室乱七八糟,地上到处是纸屑的教室,上课必定很乱,学生的学习成绩大概也不够理想;如果课桌上被刻得乱七八糟,惨不忍睹,那一定说明他的主人缺乏公德心。“从一粒砂里可以看见一个世界”,从教室的面貌,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本质性的东西„„

练习:

1、本文的论点是

4、(抒情)

面对每一次的伤害。一次一次。每一次的疼痛。一次一次。在寂寞中成长,寂寞,无形,却成了我朋友。一路上它陪伴我走来。陪伴我成长。它,在我郁闷时给我一丝丝慰寂。尽管。我曾经被它狠狠的温度给灼伤。不害怕。那是它见面的礼节吧。

5、(描写)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烟雨茫茫的山水景物,与水墨的山水画一样是蒙胧的简约美,也包含有神秘感,许多的名胜都有此种意境的标榜。竹叶,凝聚浓露成为水滴,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晶莹的彩亮,放大来看看,自己仿佛看到一个梦幻的世界。

练习:赏析加横线的句子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甲像乙(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暗喻甲是乙(是、成为)

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2【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A: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B:拟物:把人当物写拟物。例: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排比可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设问可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10【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13【顶针】用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前后顶接,蝉联而下,促使语气衔接。例: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三)表现手法:烘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

1、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

2、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 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要你写一个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总是谈什么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这就很难去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说教,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工人的努力等等,你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来给生命着色。

3、什么是联想和想象?

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有关的事物,或有眼前的事物回忆起以前的有关事物。例如冬天的早晨,看见玻璃上的霜花,就会想起美丽的孔雀开屏;看见老花镜,就会想起奶奶给自己缝制布娃娃的情景;看见卷面上鲜红的墨水迹,就想起老师为同学们补课批改作业的情景;看见昔日的照片,就想起游山玩水的快乐时光;看见一本旧书,就想起与同学相处的一件往事„„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我们把这些内容写进作文里,就会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再说想象。想象与联想相似却不相同。它们的相似点都是想,联想是想起关联的事,而想象则是重新组合编排头脑中的形象、材料,创造出新的内容来。

4、什么是渲染?什么是烘托?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解。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雨景、雾景、晨昏、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采用外罩、围染的烘托方法。

5、类比是一种推理的方法,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作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6、什么是讽刺? “ 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这种表现手法,即为讽刺。

7、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

8、“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如鲁迅《故乡》开头一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压抑、窒闷、悲凉。

二者有相同点。都是间接抒情,不同于直抒胸臆。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第二、“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

9、“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有什么区别? 答:“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对某种物的记叙、描写之中。比如“爱莲说”。“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比如“白杨礼赞”和一些寓言故事。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个人的情趣,一个是讲一个公认的道理。

13.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篇十三

教学目标1、2、能辨析、认识常用的修辞手法。

能够熟练地运用修辞手法和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辨析和运用修辞手。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和分析修辞作用。

一、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小组讨论回答)

二、修辞的一般表达效果:(1)比喻

含义: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答题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特征

(2)拟人 含义:把物当作人来写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答题方法:赋予+事物+人的感情(或生命),生动+思想感情。

(3)夸张

含义: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答题方法: 故意扩大(或缩小),引发想象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对偶

含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答题方法: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 增强表现力.(5)排比

含义: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答题方法:加重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强烈的+感情.(6)引用

含义: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等等。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答题方法:言简意丰,以简洁的文字营造了+意境,表达了+思想感情。

(7)反语

含义: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句子表达本意。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答题方法:有幽默、讽刺的表达效果,增强文章的战斗力。

(8)反问

含义:问句包含着答案,不用再说答案了。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答题方法:加强语气,引发读者思考。

三、检测达标

分析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1、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4、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5、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似雪。

6、(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7、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8、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首先??)

14.英语爱情短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篇十四

一、明喻 (simile)

明喻 (simile) , 结构非常明确, 通常主要有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本体 (tenor) 、喻词 (connective) 、喻体 (vehicle) 。作为比喻的一种, 明喻, 即将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两种不同事物加以对比, 一般是以人们比较熟悉的、具体的事物作为喻体, 使表达显现地更为生动、形象、真切分明。为了达到这种效果, 明喻采用了不同的结构形式, 其结构差异又主要表现为本体、喻词、喻体这三个构成要素的搭配以及排列顺序方面的差异。喻词多用“像”、“如”、“似”、“仿佛”、“犹如”、“就如”等, 强调本体和喻体之问的相似关系。汉语的引导词主要有:如、象、似、若等, 英语的引导词主要有like、as、as if/though、what、than等等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词汇。

And your voice in my ear is like heaven to me

Like the breezes here in old shanghai

(选自Shanghai Breezes)

你的声音在我耳边, 听起来就像天赖一样, 如同这古老的上海的微风。本句将voice比作heaven, 形象地表现了作者所思念的人离自己很要远。Heaven是什么, 是一个很虚幻, 很遥远的事物。Breezes是一种无形的事物。摸不着也抓不住。也有一种距离遥远的缥缈感觉。此句惟妙惟肖的表现了一种思念的语境。

Silence like a cancer grows (选自The Sound Of Silence)

这句话是比喻中的明喻。将Silence比喻成cancer grows非常形象。沉默如同肿瘤一样滋长。很形象地表现出了沉默所带来的痛苦感受。

二、暗喻 (metaphor)

暗喻句中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 但喻词与明喻句的喻词不同, 暗喻句通过“是”、“变成”、“成为”、“等于”等, 突出“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它无处不在, 且能以已知喻未知, 以简单喻复杂, 以具体喻抽象。它的一般形式是:本体甲是喻体乙或喻体乙是本体甲。英语的引导词主要有is、as等等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词汇。

Love is a bird, she needs to fly (选自Frozen)

Love is a bird是一句非常简单的暗喻象地表现出爱情是需要自由的。she needs to fly这是一句拟人句。对前面的Love is a bird做一下说明。即为什么爱情像只小鸟, 因为爱情和小鸟一样是需要飞翔的。这句拟人的应用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表现词作者对人心的一些了解与渴望, 即渴望爱情像小鸟一样自由的飞翔在天空中。

You are the candle, love's the flame

(选自Said I Loved You...But I Lied)

这是两句很典型的暗喻。“你是蜡烛, 爱情是火焰”蜡烛的火焰是很微弱的。尽管火焰微弱, 但是它经过了风风雨雨的考验, 这里的爱是灼热的, 是超出普通的爱得更加热烈的爱。淡淡的隐喻与下面的一小段的结合, 顿时就把那爱的浓烈形象具体化了, 让人感觉栩栩如生。

三、借喻 (torpe)

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直接地把喻体借过来代替本体的比喻叫借喻。

She is expecting the Apollo of her life

她在等待她生命中的阿波罗。“阿波罗”是喻体, 代替本体“白马王子”或“有诗情画意的爱人”。借喻只有喻体出现, 因而喻体更醒目, 喻体所显示出来的本质特征也就更加突出。

Don't touch my apple of love.

别碰我的爱情信物。My apple of love这个习语源于殖民时期的南美洲。当时在秘鲁的丛林中, 生长着一种叫“狼桃”的水果。这种水果色泽光亮、鲜艳, 形状和苹果十分相似。但人们认为这种水果是一种毒果, 没人敢吃, 只把它作为观赏植物加以栽培。后来有人冒着生命危险, 勇敢地品尝并证实了它的美味。到了16世纪, 英国有一位公爵游历到了秘鲁, 非常喜欢这种水果, 于是, 他把它们带回英国皇宫, 作为珍贵的礼品献给他心目中的爱人——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这种水果, 实际上就是西红柿。从那以后, 西红柿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得到广泛种植, 被人们称为“爱情的苹果”。如今, 这一短语可喻指“爱情的信物”。

四、转喻 (metonymy)

转喻是人们用熟悉的某一事物去代替与其有重要联系的另一事物。它同样是基于人们的基本经验, 其实质是概念性的, 是自发的、无意识的认知过程。英语中很多与爱情相关的习语都产生于转喻。

win one's heart

获得某人的欢心

steal one's heart

让某人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自己

lose one's heart to somebody

爱上某人

显然, 这些习语里的“heart”不指真正意义上的“心脏”这一实体, 而是指情感“爱情”。之所以有这样的习语存在, 是因为过去人们误以为心脏具有想象和情感的功能, 象征着人类复杂的各种情感, 当然爱情是其中之一了, 所以经常用“heart”一词组成一些与表示人的思想情绪有关的习语。

五、拟人 (personification)

英语辞格拟人是把物当做人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具体用法是把通常仅用于描写人的各类词语用于描写物, 赋予各种“物” (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抽象的和具体的) 以人类特有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变无灵为有灵。借此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生动性, 使表现对象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并使七特征更为突出感人。其实, 从本质上说, 拟人就是把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行为方式赋予无灵的事物, 作为人来描写。

Thoughts disappearing like tears from the Moon.

思念像月亮的眼泪消失不见。将月亮拟化为人, 因为只有人才会哭, 月亮与眼泪都是很凄美的事物, 使人感到希望从绝望和狭窄的空间里清晰的穿透而出, 像一个智者在呼喊你的名字一般豁然开朗。

Love asks faith

爱情要忠诚。爱情向男男女女提起了“要求”。

Love laughs at locksmith

爱情嘲笑贫贱粗汉, 它趾高气扬地“嘲笑” (1aughs at) 那些地位卑下者。

Blind love mistakes harelip for a dimple

盲目的爱情错将兔唇当笑窝。爱情一不小心“犯了错误”。

六、双关 (pun)

英语中pun一词的来源虽说求宅论, 但多数学者认为它可能是一个截短词, 表面看来俄目源自意大利语已废词pundigrion或拘词puntiglio, 意即细节。“Pun”在Oxford English.Dictionary中定义为:“The use of a word in such a way as to suggest two or more meanings or different association, or the use of two or more words of the same or nearly the samesound with different meanings, SO as to produce a humorous effect.”根据OED (牛津英语词典) 记载, 双关作为修辞手法最早于1662年由德莱顿率先使用, 涉及不同类别的双关语的各种文字游戏在修辞学上通称为pun。在汉语修辞中, 陈望道指出:“双关是用了一个语词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法”。关于汉语双关语, 《辞海》所下的定义是:“双关一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 利用语言文字上同音或同义的关系, 使一句话涉及两件事。”《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6) 所给的定义是:“用词造句时表面是一个意思, 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

Marriage is like a violin.After the music is over the strings are still attached.

译文:婚姻犹如提琴, 乐曲演奏完了弦仍在琴上——欢乐之后还有义务。

Strings同时兼有琴弦和limited conditions两层含义, 使得music也具有双重含义 (使人愉悦的事物) , 只好分别译出。这种格言的翻译不便另外附注, 因而采用正文加注, 处理成类似汉语歇后语的形式, 对读者而言接受起来也更容易。

Though we are apart, you are still a part of me.

虽然我俩已分开, 但你却仍在我心中。暗示一种表白或承诺:I'll always have you in mind.我心中永远有你。

结语

以上这些修辞手法不光在爱情短语里经常用到, 也是英语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爱情短语本身是极富有诗意的一种语言表达情感的方式。掌握好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可以使读者体会英语之美, 也可以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晓惠李芳芳英汉明喻结构对比差异分析Apr.2006, Volume 3, No.4 (Serial No.28)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ISSN1539-8072, USA

[2]、英文歌曲的语法和修辞http://blog.cnwing.net/more.asp?name=raewon&id=48650

[3]、谢庆芳拟人与夸张在英语谚语中的运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年第26卷第1期

[4]、夏金玉英语爱情习语的认知解读科教文汇2008.12 (上旬刊)

[5]、王飞鸿英语“Pun”与汉语“双关”类型的交叉比较与翻译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年4月第28卷第2期

上一篇:成长的故事600初一作文开头下一篇:教学工作计划总结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