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科学学院专业(精选8篇)
1.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科学学院专业 篇一
对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而言, 单单依靠第一课堂上教师的有限讲解, 是很难保证把英语学好的。 作为第一课堂有益补充的第二课堂的学习, 对英语专业的学习尤为重要, 有的时候甚至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通过调查温州大学瓯江学院2013级70位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课堂学习的情况, 从而为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开展第二课堂专业学习提供参考建议。
2.第二课堂学习在英语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 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 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为第一课堂的话, 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的课堂。 从教学内容上看, 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无需考试, 但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形式上看, 它生动活泼且丰富多彩。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可以在教室, 也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学校, 也可以在社会、家庭。 《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专业4年的专业课教学总学时为2000~2200, 不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各校所开设的英语专业课程原则上不应少于2000学时, 一般不超过2200学时。 ”[1]显然, 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第一课堂专业课程的学时数是有限的, 只能让学生掌握一些专业基础知识, 要想学好英语, 仅凭在第一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第二课堂的学习必不可少。
英语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个人词汇量的扩大, 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 都依赖于长期、大量的实践积累,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学习上取得质的飞跃。 英语对于非本族语学习者来说, 并不像学习母语那样简单。 与在英美国家学习英语语言不同, 国内英语专业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 很多学生拥有很多的词汇量, 但鉴于缺少实践, 说英语变得异常困难, 而第二课堂恰恰可以为我们营造说英语的良好环境。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温州医科大学一位名叫孙永真的保安, 能和外国人进行30分钟纯英语无障碍交流, 而他只有初中学历。 虽然他到温州医科大学任保安仅两个月, 但据孙永真说这是他英语进步最快的一段时间, 因为温州医科大学有来自43个国家的600余名留学生, 有一个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他可以自己“泡”在英语语境中学习英语, 从以前每天花2个小时学习英语, 延长到现在的10个小时。 由此可见, 第二课堂学习对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听、说、读、写和英汉互译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温州大学瓯江学院2013级70位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课堂学习的不完全调查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 以温州大学瓯江学院2013级70位英语专业学生为例, 从以下方面来了解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第二课堂的专业学习情况。
3.1与外籍教师、外国朋友和英语专业教师用英语交流的频率 (除第一课堂外)
随着世界各国的交流日趋频繁, 市场对于求职者英语口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教育模式及教学方法的弊端, 口语教学长期以来被严重忽视, 再加上在第一课堂上练习口语的机会少之又少, 许多学生由于害羞、缺乏自信心、害怕说错或语音不准被嘲笑, 因此说英语对他们来说显得异常困难。 调查结果表明, 96%的学生除了在第一课堂外, 很少或从来不与外籍教师、 外国朋友和英语专业教师用英语交流。 事实证明, 他们在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并非佼佼者。很多人往往因为怕出错, 怕被别人笑话而不敢说英语, 久而久之, 就对“说英语”产生心理上的障碍, 同时这严重阻碍了英语语言学习的进步。 相反, 4%的学生在第二课堂上经常用英语与别人交流, 因而他们在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上表现得尤为积极活跃, 敢于说英语, 在发音、语音、语调等方面也表现得较出色。 这些结果恰恰证实了第二课堂上与外籍教师、外国朋友和英语专业教师常用英语交流,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2收听英语广播节目的情况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 听力是交流的基础, 为学习者提供语言输入, 由此可见, 缺少了听的输入, 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听力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关注[2]。 英语广播节目作为英语学习的工具, 具有英语发音标准、用词比较正式、语法结构规范严谨、语言流畅、内容丰富等特点, 特别是英美的广播电台 (VOA和BBC) 原汁原味的英语英语广播节目, 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实用听力素材。 笔者的调查问卷中, 只有3%的学生每天收听VOA和BBC英语广播节目, 因而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普遍较高, 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比如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了解要多些。 那些不太收听英语广播节目的学生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多, 这些学生的英语听力并不十分理想, 特别是对于一些新闻中的专有名词没有任何的概念, 甚至有时候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说话者的语速, 以至于无法理解听力内容。 可以说, 第二课堂上定期收听VOA或BBC英语节目对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3英语写作训练情况的调查
英语写作是衡量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标准, 它是一个指针, 综合反映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宽度、广度与深度;对词汇的理解及运用能力等[3]。 几乎所有的英语学习者都很注重听力和口语, 除了应付考试外, 极少有学生会在上第二课课堂上定期地进行英语写作练习。 殊不知, 光是会流利地说英语而不会写一篇词法、句法正确且思想完整的英文文章的人, 基本上可以算作是半个英语文盲。 英语写作能帮助我们提高使用英语的准确性、扩大词汇量, 并帮助我们提高逻辑思考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1%的学生能够坚持每天写作, 在第一课堂外经常写作的学生也只占总数的6%, 除了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外, 绝大多数的学生从来不在第二课堂内用英语写作。 通过调查, 那些每天坚持英语写作的学生在英语写作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他们的语法错误大大减少, 对英语句子结构及句型的掌握更丰富, 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在措辞上也较符合英语的表达或思维习惯, 而不是像绝大多数学生那样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常受到母语的干扰。
3.4阅读英语原著的情况调查
近年来, 英语教学的目的、方法及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考试重点已转移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特别是阅读能力, 包括阅读速度、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及语篇分析能力等方面[4]。 常阅读英语原著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及其他语言技能的作用不可小觑。 瓯江学院英语系开设了《英美文学选读》等类似于英语原著阅读的课程,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及文学素养, 但是学生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英语原著的学习仍有很多障碍。 调查显示, 仅仅5%的学生曾经完整地读完一本英文原著, 而有95%的学生一年中读过英文原著, 但是并没有坚持读完。 瓯江学院绝大多数英语专业本科生并没有在第二课堂上养成阅读英文原著的良好习惯。 在第二课堂上定期阅读《心灵鸡汤》、《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者文摘》《二十一世纪报》、《英语周刊》 等英文书报, 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具有显著的作用。 那些在第二课堂上定期阅读英文书报的学生明显感觉自己的阅读速度有所提高, 做题更加快且准确得多, 这毫无疑问地显示了第二课堂上定期阅读英文原著对扩充英语词汇量和培养英语语感和思维的重要性。
3.5参加英语角的情况调查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交际能力。 “英语角” 以英语为主要交流工具, 是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听说水平、锻炼语言交际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 它既能给学习者提供锻炼英语听说能力的机会, 又不同于第一课堂上的英语听说训练。 作为第二课堂的“英语角”, 活动的开展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 使学生在热烈的氛围下有更多机会使用英语、积极参与、肯定自我、发展自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的自主学习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 98%的学生认为参加“英语角”或多或少都有些收获, 在对话的过程中, 即使常常出现一些英语语法错误, 也能很快改正过来并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之后的英语学习中, 他们对英语也表现出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自信心也有所提升。 而那些认为没有收获的同学因为害羞或者怕出错, 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始终不敢开口说话, 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当听众, 因此无法得到提升。 毫无疑问, “英语角”活跃了校园的英语学习氛围, 提高了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口语水平, 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4.强化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第二课堂专业学习
4.1与外籍人士交朋友
与外国人交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发音习惯, 能体验到纯正的英语学习环境, 对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会有一定的了解。 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经常会混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 从而造成了诸多笑话和不便。 出于多种原因, 同一个单词或概念, 意义和表达在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中会有差别, 甚至大相径庭。 如put on the table在英式英语中为“研究, 认真对待”, 在美式英语中为“束之高阁”[5]。 当外国人与我们用英语交谈时, 若我们犯了类似的错误, 他们就会帮我们及时纠正过来, 日积月累下来, 我们的英语水平会有很大的提升。 因此, 我们必须养成见到外籍人士就有讲英语欲望的好习惯。
4.2养成每日收听半小时VOA或BBC英语广播节目的习惯
收听英语广播节目, 是迅速提高听力、培养语感、模仿语音语调的有效途径。 如果一直处于良好的英语环境或语言环境中, 你就会慢慢适应这种语言的发音习惯和语速, 或者说语言特征。 英语广播语言地道准确, 时效性强, 信息量大, 具有选择性和开放性, 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英语广播节目学习生词、词组、成语及习惯用语, 并注意学习和掌握一些常用词汇的不同用法, 从而丰富充实自己的词汇库。 每日收听半小时VOA或BBC英语广播节目, 能帮助我们积累文化背景知识, 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要有计划地收听英语广播节目, 将之列入自己的学习计划, 养成按时收听的习惯, 且要有选择地听,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4.3坚持写英语日记、写英语电子邮件和用英语在QQ平台上聊天
写作的提高必须从点滴做起。 熟能生巧 (Practice makes perfect.) 。 俗话亦说:文章读十篇, 不如写一篇。 大凡知名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写出了惊人之作, 他们都是在艰苦的写作实践中得到提高的。 我们在学习英语写作时也应多练, 可采取写英文日记、写英语电子邮件和用英语在QQ或微信平台上聊天等形式加以训练, 也可找个写作伙伴相互督促, 相互学习, 相互提高。 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日记或电子邮件中也许有些表达不规范, 但随着学习及练习的不断深入, 再隔一段时间回头翻看之前写的日记, 往往就能发现并改正一些表达上的错误。 这时, 你就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地进步, 那种喜悦及成功感就会油然而生, 逐渐爱上写作。 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写下去, 提高作文水平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4.4定期参加各个学校和单位组织的英语角
丹麦语言学家杰斯帕森说过: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 学外语就像游泳一样, 学生必须泡到水中, 而不是偶尔沾沾水, 这样才能像一个熟悉的游泳者在英语的海洋里遨游。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了十多年的英语, 但真的遇到外宾或其他实际运用情景, 很多人却成了“哑巴”。 在第一课堂上, 学生用英语会话交流的时间和内容毕竟有限, 因此, “英语角”的设立大大地满足了大家的学习需求。 参加“英语角”可以遇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人, 随机选择谈话的内容及所使用的句型表达词汇, 帮助我们养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好习惯。
5.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和分析, 笔者发现第二课堂的学习在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英语专业学习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第二课堂的学习优化了第一课堂中的英语教学手段, 提高了教学教育。 第二课堂强调自主学习, 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 是一个丰富多彩、自然舒适的语言环境。 第二课堂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动机, 积极的自我意识, 轻松的心境, 能促使学生获取最大限度的语言信息量, 也能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和积极性。
但总的看来, 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第二课堂学习英语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结果不尽如人意。 针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先天英语基础普遍较弱的现实, 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是提高其英语专业能力的最为有效的途径[6]。 第二课堂的学习可以弥补第一课堂上英语教学的不足, 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环境下探索, 使其在第一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运用,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000, 3.
[2]杨燕.英语听力的第二课堂——英语广播电台[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21) :279-280.
[3]侯立志.浅析英语写作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18) :112-112.
[4]王艳玲.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英文原著阅读的必要性研究及可行性建议[N].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5) :140-141.
[5]严雪梅.国内英语教学环境与学习纯正英语的矛盾[J].科教导刊, 2013, (12) :79-80.
2.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科学学院专业 篇二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学前专业 大学生 挫折心理
1. 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现状
挫折心理是指个体在致力于达到某一行为目标过程中受到某种干扰和阻力,使动机目标无法实现而产生的紧张与消极的情绪状态。[1]大学生,正值生理、行为、智力等方面都表现一系列的急剧变化的青春发育期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當其面临学习、情感、人际和就业等自我成才过程中的压力、障碍和困惑,体验到挫折而不能顺利实现目标或满足自身需要时,就会产生紧张、焦虑、悲观等消极情绪,严重者甚至产生心理失常,乃至走向自杀的道路。相关研究表明,12.17%的大学生经常或总是遭遇挫折情境,在所有遭遇挫折情境的大学生中16.94%的人会产生较强或很强的挫折感[2]。这一现状受到社会和众多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提高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优秀大学生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2. 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分析
2.1社会认可度低
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还是一个新生儿,在师资条件、教学资源、管理模式、生源质量等方面都还处在初级发展的阶段,社会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和毕业生综合素质持怀疑态度,甚至存在歧视现象。同时,学前教育专业在传统观念中属于不入流的教育阶段,甚至有人把学前教师定义为“哄孩子的阿姨”。这种双重低认可度,给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大学生带来双重的挫折感。
2.2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交往挫折是大学生遭遇的最主要的挫折情境之一,有调查显示82.2%的学生遭遇过此类挫折。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在“4+2+1” 金字塔型的家庭结构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的优越和家人的过度关爱迁就使得孩子缺乏生活的磨练,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处理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造成不良人际交往关系,常常表现为孤独、焦虑、自卑、自我封闭,甚至为了逃避复杂的人际关系而沉迷于网络。学前专业生源中女生占80%以上,由于性别特点和男女比例失调,人际交往挫折情况更为常见。
2.3学业负担重
调查表明,学业挫折在大学一、 二、 三、 四年级中分别高达 51.7%、64.9%、45.5%、28.6%。[3]独立学院的生源大多是三本考生,入学成绩相对较低,基础差、底子薄、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业成绩成为他们心头之最痛。而学前专业的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理论课之外,还需要掌握如钢琴、舞蹈、绘画等专业技能,很多学生在技能方面没有基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多重的学业压力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挫折感。
2.4就业压力大
本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机制的建立,既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也对大学生提出新的挑战。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与其它公办院校同台竞争时要承受更多来自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误解和偏见。特别是独立院校学前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承受就业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专业歧视,就业面狭窄,工作待遇低,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就会产生困惑、自卑、愤恨等消极情绪。
3. 提高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大学生抗挫心理素质的对策
3.1社会环境调适
社会环境是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外部根源。社会舆论对独立学院教育和学前专业的偏见和低认可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大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认知和信心。政府应广泛宣传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以及学前专业在我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引导民众对独立学院教育和学前专业的正确的舆论,给独立学院学前专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从根本缓解该专业大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的挫折心理。
3.2学校发展与教育管理调适
独立学院自身的专业建设和发展状况决定了它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也是决定了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创建特色专业品牌,提高自身知名度和认可度,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需要的人才,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利用自身优势建立良性人才培养与输出体制,连续几年学前专业就业率都是100%,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知名度,得到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的高度认可。2010年被评为省重点专业和省重点建设学科,极大增强我院师生的自信心。
3.3学生自身调适
3.3.1提高认知水平,改变错误观念
心理学家艾利斯的理性情绪ABC疗法认为,挫折情境(A )能否引起个体的挫折感(C ),取决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和评价(B )。从这个意义看,挫折情境是客观的,挫折感是主观的,积极合理的挫折认知归因,可以帮助个体减少挫折感。面对挫折,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现实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做事情时降低期望值,做好失败的准备,当失败降临时就能坦然接受。
3.3.2正确疏导情绪,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面对挫折时其痛苦程度要强于常人,如不适时宣泄,会忧郁成疾,甚至心理失衡,疏导不良情绪,则可以帮助其减轻痛苦和挫折感。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是“疏”而不是 “堵” ,如有的人通过写日记宣泄情绪,有的通过运动宣泄情绪,只要不伤害自己和他人,适当的情绪宣泄是自我调节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3.3.3适当调整发展目标,培养自信心
大学生的挫折感大多来自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当目标不能实现时,就会感到焦虑产生挫折感,重复受到挫折可能形成 “习得性无助” 和自我挫败的性格。面对挫折,大学生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爱好、特长,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在成功的经验中培养自信心。
3.3.4锻炼意志力,提高性格耐受力
成功的要素中,智商(IQ)只占20%,而情商(EQ)占80%,当人生出现困难和挫折时,决定一个人命运不是他的智商而是他的性格。萨克雷说:“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大学生在挫折的磨练中,要学会坚强,用坚定的意志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积极的心理耐受力。
※(本研究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HGJXHC110630>)
参考文献:
[1] 张骞.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 ,(10): 101- 104.
[2] 吴新中.大学生挫折心理反应及对策探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6): 111-116.
3.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科学学院专业 篇三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和《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外语卷(修订版)》的明确要求,高校外语专业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撰写合格的毕业论文是本科英语专业学生取得文学学士学位需具备的必要条件,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也能从侧面考量出该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水平和管理体制状况。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与一本、二本同专业学生相较,英语基础薄弱,在自主学习和撰写专业论文能力方面也有较大差距。另外,由于独立学院师资条件、教学环境、生源地差异及校园语言氛围等诸多局限,导致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工作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形成,主要集中在选题开题、文献查阅、论文过程要求、写作过程的帮助途径等。
笔者参与近几年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发现历届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困难重重,有必要就现阶段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展开分析以探究提高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合理途径,为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二、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
1.研究对象与方法。在毕业论文撰写阶段,面向2011级英语专业113名学生展开问卷调查,收回的有效问卷为104份。
2.研究内容。调查内容涉及以下方面: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认识、师生双向选择、论文选题开题、文献查阅和论文撰写、写作过程希望得到的帮助和毕业论文写作的管理情况。
三、研究结果分析
1.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认识。在毕业论文工作启动前组织2011级毕业班学生召开了毕业论文动员大会,会上强调了论文工作的各项安排,对各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也加以讲解说明,并有论文模板以供参阅。但调查数据显示只有55%的学生表示对论文安排清楚明白,有45%的学生持以稀里糊涂、敷衍了事的消极态度对待论文准备工作。说明了学生在论文写作前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势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
2.师生双向选择、论文选题开题情况。学生在写论文前先要选择导师,导师再根据志愿优先原则选择规定人数的学生,落选学生则被直接指定。要求学生根据导师研究方向并结合自身课题选择导师,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有62%的学生是靠认识老师与否来选择,所以很多学生毕业论文课题并非自己擅长或了解的领域,这一因素直接关系着论文写作的顺畅与否。
论文研究题目的选定主要分由导师直接指定和师生共同商定两种方式完成,有48%的学生是靠临时起意,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又有22%学生是靠导师和他人的帮助完成选题,认为毕业论文写作需要一定的兴趣作为引导的学生则只占到30%。从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的分布来看,比例不均衡,题材范围过于集中。调查结果显示,有多到半数以上(57%)的选题集中在文学、翻译方向,其次是商务英语和跨文化方向有36人(32%),英语教学和语言学人数最少,13人占11%。比例分布不均衡的原因主要在于文学与翻译方面的题材多是比较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易于被大众接受、上手快等特点,中西文化差异和商务英语方面资料丰富且比较容易加入中国文化的直观体验,而教学法和语言学则理论性过强、比较枯燥,难免让学生产生排斥情绪。
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课题写作内容的规划性概要,为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和把关,系部按照惯例召开论文选题论证和开题辩证工作,却有49%的学生觉得开题辩证没有必要,甚至是浪费时间。这一结果与学生对毕业论文主观态度的调查数据基本吻合,财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使得他们过早的把重心放在了找工作和实习上,并没有意识到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可以为职业发展增加潜在筹码。
3.文献查阅和毕业论文撰写情况。文献搜集和论据资料的积累是毕业论文撰写前不可或缺的环节。前期的文献搜集更能反映出学生对待毕业论文写作工作的态度和心理。问卷结果表明,分别有26人(23%)和41人(36%)参阅图书和电子期刊数据库,有39人(35%)凭借参阅他人相似议题的文章进行,只有7人(6%)表示自己有平时积累资料和文摘信息的习惯,为毕业论文做了长期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
毕业论文写作前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写作能力及水平有清楚的认识,问卷调查显示仅有4%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篇论文,绝大多数学生需要在导师帮助和参考大量文献的前提下进行撰写,甚至出现大面积抄袭的个别现象,这让人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独立撰写能力感到担忧。
4.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希望得到的帮助。鉴于前面阐述的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调查结果,说明了仅针对历年毕业生论文写作宏观数据信息的几次讲座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的需求是方方面面的。有69人(66%)希望开设至少一个学期的论文写作课,以解决论文格式、资料查找、文献引用、语法词汇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又有84人(81%)想要与导师多交流,希望在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上进行及时纠正和梳理。
5.毕业论文写作的管理情况。独立学院毕业论文管理工作采用网络平台监督和线下督促相结合的形式,网络平台的使用是网络化、信息化新形势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可视性,建立了系统的论文数据信息库,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但对师生而言,却存在着些许局限和不足,由于受访客流量和网络条件限制,网络平台材料的上传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来完成,调查结果显示有59%的学生认为平台操作不够便捷,费时费力,无法实现师生互动、相互共享和实时更新的动态网络评价体系。
四、问题思考与建议
针对论文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结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自身体会,从学生、指导教师和学院三方面角度进行思考,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正面引导和平时训练,提升学生综合写作能力。学生是论文写作的主体,生源地等差异导致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应从大学一年级起就对学生加强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性思想的灌输。例如,统一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在语法、翻译等专业课教学设计上加大串词成句、长句拆分、典籍摘译的专项训练比例,强化专业基本功,或要求每个学期最后一周递交专业课课程小论文,计入期末总评。另外,论文导师也应增强责任心,最大程度上发挥监督指导作用,耐心引导学生提高对毕业论文的重视,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敢于创新的写作态度,锻炼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
2.调整英语专业教学计划安排,树立与时俱进意识。对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现状来看,开设专业论文写作指导课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安排在了第七学期,笔者认为可以在第五、六学期先开设《英语基础写作》等相关课程加以铺垫,还可在教学计划中增设写作相关的专业选修课,形成环环相扣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低年级时注意挖掘个人兴趣,关注相关领域最新动态,拓展知识结构,为毕业论文积累写作素材和参考信息。与此同时,将毕业论文动员、选导师、选题开题工作提前到第六学期进行,使得毕业论文工作成为一个长期、持续、动态的教学过程,学生也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做好论文写作前期工作。
3.注重学科队伍建设,合理分配工作量。很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选题宽泛、语法错误明显、格式不规范等质量低的部分原因是存在个别老师指导不力的现象,有学生反应导师只是与自己进行了选题上的沟通,缺乏对论文撰写和文章思路的指导。原因在于有些导师是年轻教师,刚刚参加工作,缺少实践经验;还有的老师虽然经验丰富,但指导学生多,课业压力又相当繁重无法分身。因而,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除了引进师资、进修晋升外,还要做好学科专业教师工作量的规划安排,积极开展新老导师间的经验交流,充分发挥学科组、教研室的作用,促使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良好势头的发展。
4.加强论文网络化管理,规范毕业论文监管制度。随着招生的扩增,网络管理系统的升级和创建迫在眉睫。建议健全论文网络功能,实行论文网络管理平台和学院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兼容,增加互动交流模块和信息反馈功能,使得论文网络化管理更具时效性。此外,独立学院应建立更加系统、量化的论文评价指标和具体周详、省时省力的任务指引手册,以使每个环节师生能够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实践,还要规范论文质量检测制度和严格组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抓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并适当扩增优秀论文推荐比例,以资激励学生写好论文。
摘要:本研究以问卷形式对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2011级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情况展开调查,结果发现有将近半数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并有相当数量的调查对象在论文选题、文献查阅、论文撰写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得到相应的引导和帮助。在此调查基础上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4.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科学学院专业 篇四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反思
引言
国际化、全球化时代,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学好英语并加以灵活运用,无论是增强自身的文化素质还是对日后的就业和生存发展,面对激烈的人才和市场竞争都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效率比通过听、说获取信息都来得高。本文着眼于湖州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阅读现状,采取实地访谈、随机测试、分析大学英语期中期末考试试卷等方式,总结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反思,以期对全国同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1.湖州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语言基础知识除了语音部分,主要包括词汇和语法。根据对学生等级考试情况的调查显示,词汇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词汇量的不足。词汇量小是制约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根本原因。“英语学习好像铸建大厦,词汇就是根基。词汇量越大,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就少,阅读速度就会提高,阅读的准确率也就会相应提高。”[3]根据调查,我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虽有一定的词汇基础,但多数学生词汇量不足,还没有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掌握和认知的词汇数量,加之其自身所学专业的影响,疏于词汇的学习积累。因此,在英语阅读方面缺乏连贯的阅读活动,将注意力放在对某个词汇的理解上,这样就降低了阅读效率。语法方面,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但进入大学后缺乏练习,语法不能灵活运用,导致阅读过程中对于一些长句、难句结构分析混乱,句意理解困难。
1.2 知识面狭窄,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阅读过程中,必要的背景知识必将伴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如果读者对背景知识一无所知,要读懂材料必定会困难重重。“英语阅读也是如此,只有加强对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人情的了解,才能不断提高自身英语阅读水平。”[4]调查表明,除了语言类等偏文科类专业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了解比较多一点之外,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了解甚少,纵观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英语阅读文章,大多数都涉及到英语国家的背景文化、人物传记、历史、地理、时事政治等等,文章主要来自英语国家的一些报刊杂志,这些都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面狭窄使学生在遇到复杂特别是生词量大的阅读文章时,即使掌握了推测词义的技巧也难以适应,以至不知文章所云。
1.3 不良的阅读习惯
1.3.1 逐字阅读
根据调查,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有用笔或是手指着单词逐个逐个阅读的情况。这种阅读方法使读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个别词汇的理解上,最终无法把握文章主旨或大意,也减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1.3.2 重复阅读
调查表明,部分学生阅读时经常会发声阅读,但是总是重复阅读,回视前文。这种方法也会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影响阅读效果。
1.3.3 习惯借用工具
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或借用其他学习工具。这种阅读习惯使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依赖性,丧失了阅读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造成了做题不讲效率的弊病,在考试时就一时难以适应,在速度方面也跟不上进度。
1.4 缺乏练习
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学生课外英语阅读少之又少。只靠课堂学习而没有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课时本来就不多,分配在英语阅读上的时间则更少。没有大量阅读,只说不练,要想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话。大部分同学都以专业课程学习时间紧为理由,根本就不愿意花时间做课外英语阅读,即使是英语课上也草草应付。英语阅读的练习越少,词汇和语法、技巧的掌握就会越陌生,理解也就会越慢。
1.5 缺乏必要的阅读技巧方面的指导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于英语阅读技巧掌握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缺乏其他学习渠道,基本上是只能在英语课堂上接受少量的技巧训练,学校各种形式的讲座学习也比较缺乏。
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提高的反思
2.1 从学生学习角度
2.1.1 扩大词汇量
如前文所述,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狭隘的词汇量必将阻碍我们阅读的正常进行。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1972)说过:“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如果没有词汇,那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1]大学英语四级词汇要求掌握4200个基础词汇,所以非英语专业学生想要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增加四六级通过率,首先要过词汇这一关。
2.1.2 培养英语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
阅读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转变阅读观念,注重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材料应精读和泛读相结合,难度不易过大,应符合自己的阅读水平,阅读题材及内容应多样化,这样不仅可以在阅读中不容易觉得枯燥乏味,更是能在趣味性阅读中一方面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增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还能不知不觉地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扩展词汇量。
2.1.3 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
要想提高自身的英语阅读水平,首先就得从细处入手,改变前文所述的一些不良阅读习惯,平时多读多练,培养语感,多多学习积累一些阅读技巧并与自身特点相结合,灵活运用于实际。
2.2 从教师教学角度
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正确系统的方法和练习。根据调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绝大部分英语阅读是在英语课堂上进行的,课外阅读只占很少一部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引导显得至关重要。建议:(1)帮助学生转变阅读观念。阅读真正意义上是一种创造,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观念输入到学生脑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目标。”[2](2)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虽然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关于英语阅读技巧方面的书籍,但是,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平台,学生大部分阅读技巧的获得还是来自于课堂上教师的传授。
2.3 从教学管理角度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对于推动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也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英语专业学生带动和增强本校英语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英语书友会、英语角、英语阅读讲座等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多给学生提供课外英语学习机会。此外,学校外文图书馆的开放和完善也将对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Wilkins,D.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M].Edward Armold,1972.
[2]刘海燕.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优化改革之浅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3).
[3]罗虹.实用英语阅读技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本文为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第二届大学生科研立项系级项目(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2008年7月5日印发)成果。
作者简介:
徐琳(1986—),女,浙江建德人,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外语系本科生。
5.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科学学院专业 篇五
【关键词】外语专业 学风建设 载体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09-02
学风建设的目的在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要实现学风建设的长期有效、深入人心,真正营造起“好学、勤学、乐学”的学习氛围,不仅需要健全的日常管理制度,更需要丰富而有效的工作载体。钱江学院外语分院立足学生,从学生心理需求和专业特点出发,寻找与第一课堂、与专业学习相契合的着力点。创新形式,利用专业教师队伍、团学队伍,开发学生乐于参加的第二课堂专业活动,使学风建设有导向、有载体、有抓手,让学生玩在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使学生成为学风建设的主体,成为良好学风的营造者、践行者、维护者。
一、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风建设载体构建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1.学风建设载体的概念与要求
所谓载体,最早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其涵义是,科学技术上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逐渐被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指承载知识或信息的物质形体。泛指一切能承载物质、知识、信息或文化的物体、方式或平台。学风建设的载体即指能够承载、传递学风建设教育因素,能为教育主题所运用,且教育主客体能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方式。[1](127)就其外在表现形式而言可以分为文化载体、管理载体、活动载体与传媒载体四种形式。
2.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特点
大学生阶段性心理特点:大学生普遍存在强烈的自我支配心理需求,希望能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获得自主。大学生自主心理包括: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规划、自主探究、自我管理六个维度。大学生正是自主能力构建的时期,这一阶段性决定了学校教育需要搭建平台,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自主能力。
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基本特点: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上集中体现出了以下问题:第一课堂参与程度低、早晚自习积极性不高,专业学习中口语难、单词难、缺少语言环境;在课外活动中,由于专业基本功相对薄弱,因此相比专业活动更偏爱参加娱乐性的文体活动;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存在以下突出特点:喜欢宅在寝室看电影、追剧,社交中喜欢聚会、喜欢分享。
3.外语专业学习的特点与需求
根据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习得理论(Monitor Theory)认为:学习,尤其是第二语言的学习涉及两个不同的过程:学习和习得,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例如:母语的学习。通过习得掌握的语言,能轻松的交流和使用。英语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是系统学习的第二语言,因此,对他们来说除了必要的课堂学习之外,类似母语的语言习得环境是最为宝贵的语言学习条件。
二、第二课堂专业活动的开发与开展
针对以上需求情况,钱江学院外语分院有针对性地开设一系列第二课堂专业活动:
1.玩转第一课堂:玩课本、玩单词
玩课本——课本剧大赛,
内容:针对学生第一课堂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开设,将课本中经典的文章,编排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并评比。
玩单词——寻找单词王词汇竞赛
内容:针对各年级英语考级的需要,由专业老师出卷,开展词汇竞赛。学生可以借此对词汇掌握情况进行自查。
2.玩转课余生活:玩电影、玩社交
玩电影——影视作品配音大赛
内容:针对学生课余时间喜欢看电影、追英剧、追美剧的爱好特点,选取当下流行的影视作品,开展配音大赛。
玩社交——英语角派对活动
内容:针对部分学生课余时间喜欢聚会的特点,每月开展英语角活动,利用外教资源,结合重要西方节日、会员生日等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派对活动,体验西方社交文化。
3.将课堂还给学生:玩自习、玩分享
玩自习——晨读设计活动
内容:针对学生早晚自习积极性低落的问题来开展,由各个班级设计晨读内容和形式。在早晚自习时间可以开展朗读、单词速记、演讲、配音、课本剧表演等各种专业活动,使分院层面的第二课堂专业活动走进每天的早晚自习。
玩分享——专业学习沙龙
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喜欢网络分享、转载、点赞的特点。开展各种内容和形式的分享活动,如:“英语角嚼英语”名著阅读心得分享,专四、专八、考研、出国、考证等考试经验分享沙龙,利用微博、人人网、qq群等网络载体进行学习资源共享。从而建立起一个完全由学生主导的第二课堂。
三、学风建设载体体系的建成
1.按载体类型分类,可构成以下体系:
直观载体: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形成了英语角宣传栏,QQ群、人人网、微博、微信等时下流行的网络媒体作为直观载体。这些载体承载了学风建设的具体内容,同时也起到舆论宣传,刺激促进的作用。
管理载体:充分发挥管理载体的约束作用。其中,晨读设计大赛、“寻找单词王”词汇竞赛等项目构成日常的管理载体,使早晚自修等学风建设的难点有抓手,这一层面的载体更成为培养精品专业活动成果的基础。
活动载体:应时、定时开展的专业沙龙、配音大赛、课本剧大赛等活动构成了活动载体。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习得语言,真正实现在玩中学的效果。也使学风建设呈现出丰富多彩、硕果累累的局面。
文化载体:丰富多彩的专业活动是英语专业呈现给学院的重要校园文化形式之一,其中表现出了,热爱专业、实践专业的专业精神更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涵。
2.按项目内容分类,可分成以下体系:
听——“寻找单词王”词汇竞赛、配音大赛等项目中,有效训练了学生精听、细听的能力;
说——英语角、专业沙龙、演讲等活动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读——晨读设计大赛中朗诵、演讲,“英语角嚼英语”名著阅读经验分享等活动都大力曾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写——在课本剧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对剧本进行改编、整写,是写作能力的综合锻炼。
综合能力——以表演、交流形式展现的专业活动是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锻炼。
四、实施成效与创新意义
1. 项目实施成效
(1)英语专业学生考级通过率逐年攀升:
英语专业四级一次性通过率:2009级:50.6%,2010级:60.1%0,2011级:73%,其中2011级通过率最高的班级达到93%。
2.项目创新意义
(1) 搭建起系统的学风建设载体,提供学工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建设平台,使分院日常的学风管理有抓手,不再留于“考勤+处罚”这一单一形式。
(2)深化了学风建设的内涵。在这一平台下,学风不仅是指没有旷课,没有迟到、早退,更是从专业角度、从学生生活出发,增进专业理解,使专业走进学生生活。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第二语言的学习创造了语言环境,为学生专业成长提供切实帮助。
(3)使学生真正成为学风建设的主体。在这一载体下,学生玩在其中、乐在其中。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学生自主选择,早晚自习等课堂时间由学生充分自主,并形成自我管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主导”。
参考文献:
[1]薛波.王莉.付瑞琼《高校学风建设的载体研究》[M].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07
6.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科学学院专业 篇六
一、独立学院学生英语能力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 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笔者在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93份, 有效率96.5%。被调查的非英语专业200名大学生中, 有16人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 占8%;比较感兴趣的有92人, 占46%;没有兴趣、出于无奈的有76人, 占38%;讨厌英语学习的有16人, 占8%。对英语学习目的的调查中, 有172人选择了为应付考试和为将来就业需要, 占86%;有22人选择了为提高交流能力, 占11%;有6个选择了其他目的, 占3%。从调查结果来看, 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普遍较差。
二、独立学院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的原因
1、内因
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至少已经学了6年的英语了。中学英语教学都是以高考为目的的, 但是因为高考不考听力, 所以我们的学生听力水平普遍较低。听都听不懂, 更不用说口语交际能力了。又因为中学英语教学基本是围绕语法教学为主, 6年的语法教学已经磨灭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再者, 由于我们独立学院的招生属于本科第三批。中学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基本都考上了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考上本三的学生英语普遍较差。这些学生在中学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也没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大学里再一次面临英语四、六级考试要求的时候, 一点战胜困难的勇气都没有了, 他们再也不想学了。这些是独立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普遍较差的内在因素。
2、外因
以考试为纲, 以过级为目的的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模式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发生了偏移。有不少学校要学生必须通四级合格分数线后, 才能获得学位证书。这些都使得大学生为取得更高的分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做题上。同时, 教师为了追求三、四级通过率, 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分析四级试题上。但是过了级的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也很差。
此外, 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 仍然严重存在着“满堂灌”和“一言堂”现象。一方面,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讲台上卖命地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另一方面, 学生在被动填鸭式地听课, 课堂上缺乏教与学之间的互动。这种教学模式与方法严重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些是外因。
三、提高学生英语各项应用能力水平的比较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英语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学习使用这种工具的方法只有更多的使用。传统的“灌输课”应该改为“训练课”。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要让学生成为被训练的主体。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练习使用英语。
1、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要让学生能听的懂, 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听。我们听到的都是别人说出来的, 所以首先要多读, 多记一些常用的口语表达方式。要把听到的内容写出来。通过听写练习听得准确性。此外, 在英语听说课上经常让学生观看一些经典的英语原声电影是提高听说能力的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是不能只是看热闹, 听的过程要穿插讲解, 或者课后让学生写观后感, 这样学生就会认真听内容了。
2、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们应该注重创设好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 大学应充分利用外籍教师或留学生资源。每学期可以安排外籍教师给学生作英语讲座, 介绍西方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 或者邀请一些留学生参加联谊会, 结成中英文互助小组, 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
3、提高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扩大词汇量。要学会积累生词, 不放过任何自己不认识的单词, 把它们统统按顺序写到单词本上。只有自己积累的生词才是自己真正不会的, 记住这些单词才能真正提高自己。记单词的方法要综合运用。其次要经常分析长、难句的句子结构以提高理解能力。通过分析文章背景和段意概括, 让同学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谋篇布局。三是经常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刊物, 增加其阅读量。
4、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 要从词汇、语法抓起, 从句子水平着手, 进行大量的句型练习。写作前要先列提纲, 先把自己的想法列出来, 整理成很有逻辑性的提纲再下手写作, 这样才能更容易的写出完整的文章。要想列出提纲就要有思路, 针对某个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 角度要全方位, 要有感而发才能写出好文章。为此平时让学生们多看各方面的书籍。上网时要多看一些针对热点问题的评论, 并写出自己的观点。教给学生评论一件事情要从各个方面入手, 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最后选择同学们感兴趣的题目进行段落训练。
5、提高翻译能力。
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的方法。一是结合语境翻译, 在英语词汇经常是一词多义, 究竟取哪种释义, 应视具体语境而定, 不能只是简单地生搬硬套, 要多查词典。二是翻译时多讨论, 把文章当中的文章精彩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 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翻译得既忠实原意又通顺流畅, 之后老师补充讲解翻译方法和技巧。三是分析英语和母语的异同。对于课文中的长难句要从语法范畴、句子结构, 文化等方面进行英汉比较, 让他们通过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悟。四是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只有了解了西方的文化才能更好地翻译。五是要求同学们提高汉语修养。多数情况下学生看懂了英语句子, 翻译的汉语却很拗口, 这就需要提高汉语修养。六是经常训练。翻译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实践练习, 每节课下都补充大量翻译练习。偶尔也会让学生翻译前人翻译过的文章, 之后进行对比, 从中获得很多心得。
四、结论
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 应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 顺应语言学习的规律, 根据独立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以教师指导为辅, 以学生练习为主”的训练课模式,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采取一切可行的学习英语的方法,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的共同作用, 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陈晚姑.论语言输入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J].邵阳学院学报, 2004, (1) :144-147.
[3]吴树敬.大学英语教学:问题与解决办法[J].外语教学与究, 2003.
[4]梁祥东.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J].教育革新, 2007, (5) .
[5]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6]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7.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科学学院专业 篇七
关键词: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实践教学
一、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1、实践性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三个方面。基本技能训练的实践课主要有:军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践课主要有会计学原理模拟实习、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上机实习、财务管理课程设计、会计报表分析;综合能力训练的实践课主要有毕业实习、企业运行沙盘、毕业论文。2014 年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如表1 所示。
2、专业实验室
校内教学实习主要有三大专业实验室。一间手工实训实验室,可以同时容纳80 人,主要用于会计学原理的模拟实习、中级财务会计的模拟实习。3 间电算化实验室,每间均能容纳80 人,分别配备用友ERP财务软件(用于会计电算化上机实验)、金蝶K/3 财务软件(用于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和会计从业培训)及厦门网中网财务软件(用于各种综合实训)。一间用友ERP沙盘实验室,主要用于企业运营沙盘实训。
3、校外实习基地
财务管理专业到目前为止已建立5 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由管理系负责,每处教学实习基地明确了一位负责人,由该负责人定期沟通、商定双方管理模式。由于学生较多,财务会计工作在实习基地安排数量有限,要求多数同学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并报系部备案。为了确保实习教学质量,院系制定了《关于学生自主联系单位进行校外实习的管理办法》,对相关事宜作出了详细规定。与此同时,对各类校外实习严格规定:实习前有实习计划、实习指导书;实习中有指定教师巡回检查或远程指导,并辅之以经费保证;实习后学生有实习报告并交由导师评阅,导师提交实习总结由系部备案。
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学生人数与教学资源不匹配,部分实践课课时不足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太多,不论是校内实习还是校外实习,目前的实验基地建设数量质量均有待提升;另外实训老师不足,不能很好地监督和考核学生的实习情况,实习课课时不足也影响了实习效果。
2、教材、软件配套不足
会计学模拟手工实训与中级财务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形式一致,实训内容类似,主要因为两门课所选的实训教材内容过于相似。目前,很多实践课都没有适合的教材,会计电算化实践课虽然有配套的上机软件,但却没有配套的考核软件,使得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的考核存在一定难度。
3、实践教学师资缺乏
实践教学师资的缺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缺乏双师型的教师,即缺乏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一定企业实践经验的老师,目前学校的教师主要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他们普遍缺乏财会实践经验,不能深入了解实际工作中财会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何种知识和能力,设置的教学计划与社会需求无法完全对接;同时由于没有实践经验,指导实训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另一方面缺乏实验室管理员,比如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实验室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实验室卫生情况及实习资料保管情况都存在一定问题,以致于实训老师宁愿安排学生到其他地方进行会计实训,也不去会计手工实验室进行实训,最终导致实训室空置。
4、实践教学成绩考核不合理
实践课成绩考核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校内实践课考核方式不合理。校内实践课的考核只有期末成绩,没有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材料判定,学生提交的实习材料存在抄袭的可能性,而且也有可能平时并没有参加实训,就期末交了份实习材料,按此给分有失公平公正。二是校外实践课考核方式不合理。校外实践课的成绩主要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来评定,根据笔者多年带实习生的经验,有部分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是虚假的,实习单位的鉴定真假难辨,加之学生平时在校外实训的表现教师也很难真正了解,难以进行正确的成绩评定。
5、对毕业实习管理不严
目前学院的毕业实习是将学生放出去,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当然这样做的好处是给学生充分自由,可自由支配时间,但存在问题是学校无法管理,无法获知他们是否按既定的任务和要求认真进行实习。同时学生们由于自身背景不一样,得到的实习资源也不一样,这就可能导致有些学生很好地进行了实习,在些学生没有很好地实习,甚至有些学生根本没去实习,从而影响了整体实习效果。
三、财务管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框架的构建
1、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框架构建的建议
(1)加快教材建设。教材的建设对专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教材建设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实践课的教材,教师自己编制的少之又少,基本都是从外面购买,而这些教材大多并不适合学院实践课教学。因此现阶段,首要任务是明确各实践课的培养目标,建设一批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能达到学院实践要求的教材。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学院主要缺乏双师型的教师,师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加强老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老师放到企业中去锻炼。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让教师到企业去顶岗实习,增强实务知识,然后再回到课堂授课,能显著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另外,各实验室应该聘用相应的实验管理员,对实验室进行管理。
(3)构建双赢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任何一种持久的合作都是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之上的。现在大学教育提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而很多学校与校外单位建立实习基地,以此培养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毕业生。据笔者了解,许多实习基地的建设是“雷声大,雨点小”,或是有些实习基地建立时确实能够很好地与学校互动,但是校外单位换领导之后也就不了了之。究其深层原因是目前的校企合作并非是双赢的模式,更多的是学校单方面的需求,校企之间的互动更多的是依赖校企双方负责人的人际关系来维护。因此,目前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建立一种双赢的校企合作方式,让校企合作能够在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中发挥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加强实践教学考核。关于校内实践课成绩的评定问题,笔者认为,成绩应该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这样可以杜绝一些学生平时不参加实习而期末靠抄袭他人的劳动成果蒙混过关的情况。关于校外实践课成绩评定问题,比如难以考查学生平时的实习情况,可以采取增加教师到点的次数,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到点查看学生的实习情况,对于不能到点查看的情况,可以采取电话查岗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另外,校内实践课的成绩还可以采取校外实习指导老师辅助考核的方式,让校外实习导师对学生进行考勤,将其工作情况反映给校内老师,或是平时成绩由校外指导老师给出。
(5)毕业实习采用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方式。如果直接让学生参与企业财务工作,由于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学生一时难以承担。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真正进入企业之前在学校接受很好的模拟实习。其实学院有很好的条件让学生接受模拟实习,如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厦门网中网实训”软件就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该软件完全模拟企业实际的经营业务,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进入企业进行实训,如充当出纳角色,该软件会提供很多出纳的业务进行处理,填制各种支票、办理各种汇票业务和各种现金收支业务,其中提供的原始票据和企业真实票据完全一致,办事流程也较规范。学生如果把各个角色都实训一遍,绝对受益匪浅,再到企业做真实财务工作一定较为熟练。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了让学生在企业有很好表现,为了让企业更好地信任我们的学生,让我们学生承担更多的财务工作,毕业实习要切实实施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
2、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构建
目前学院的实践课开设得还不够全面,需要新增一些实践课程,比如在专业技能训练方面增加税务会计上机实训课,让学生对报税的流程和操作方法进行学习和训练。另外,在综合能力实训方面增加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和财务管理专业综合设计,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课在金蝶K/3电算化实验室进行,主要让学生掌握金蝶K/3 财务软件的使用,实验内容应让学生用金蝶财务软件对某一企业一个月全部业务进行处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运用多种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使用财务软件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电算化处理能力;财务管理专业综合设计在“厦门网中网”实验室进行,主要使用“厦门网中网实训”软件让学生扮演出纳、总账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资产管理会计、往来会计、财务经理等企业不同财务角色对相应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模拟企业各种经济业务让学生模拟实习。
3、专业实验室的构建
目前学院拥有一间手工实训实验室和一间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但这远远不够。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较多,本科一般有4 个班,专科4 至6 个班,而且还有金融专业的学生也参与其中,学生人数、班级之多是目前实验室远远不能承载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实训时间集中在每学期最后几周,短期内安排如此多的实训课,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手工模拟实习实验室。另外,电算化实验室也不够,一方面学生人数过多导致实验室不够用,另一方面不同财务软件不兼容。就当前而言,学院至少需要三间电算化实验室:一间实验室用来安装用友财务软件,供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用;一间实验室用来安装金蝶财务软件,供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上机课用;还有一间实验室用来安装厦门网中网财务软件,供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用。
4、建设财务管理实习基地
目前学院只有5 个实习基地,而且规模也不大,接纳的学生人数也有限,将来至少要建设8 个以上实训基地,而且最好采用校企联合的方式或校办企业的方式。
5、实行考证制度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应将相关会计类考证培训纳入教学之中。首先要在全院增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培训,为学生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扫除障碍,另外再增加用友财务软件认证考试培训,为学生将来就业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0(3).
[2]郭秀珍:会计实践教学全仿真操作设想[J].会计之友,2010(3).
[3]郭荣:如何做好会计实践教学[J].中国西部科技,2011(8).
[4]王开田、胡晓明:大众化背景下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经济管理,2009(9).
[5]汤湘希、彭平锋:21世纪我国会计教育的改革[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4).
8.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科学学院专业 篇八
关键词: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生,实践周,育人,三步曲
一、实践理念三步曲:理论———实践———理论
针对“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传承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念的不足, 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提出本次实践周活动理念三步曲:理论———实践———理论, 即实践周前期师生共同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实践周结束, 大学生以实践报告的形式进行理论总结, 把实践中遇到的人际沟通问题进行提炼汇总。以理论为起点, 实践为过程, 最终回到理论的终点, 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大学生做到了知行合一。
二、实践类型三步曲:专业型实践———服务型实践——活动型实践
“专业型实践”是指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服务型实践”是指奉献社会, 回报社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活动型实践”是指突出大学生课外文化生活, 弘扬当地文化为目的的实践活动。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定位在于培养社区文化管理人才, 实践周活动集专业实践、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实践为一体, 以首期社区舞蹈骨干培训———“舞蹈进万家”活动的形式, 大学生综合运用专业舞蹈、活动组织与策划、文化推广等知识, 服务于社区舞蹈,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繁荣社区群众文化, 使大学生专业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活动能力均得到提升。
三、实践指导教师三步曲:行业专家———社区居民——学校老师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秉承“产学研六共同”办专业的理念, 实践中实行”双师”型教学, 即学校教师和社会行业人员共同指导大学生实践。指导大学生实践的教师有来自社会行业的专家, 如北京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有来自其他高校的老师;还有来自50 个社区的文艺骨干。高校教师与社会行业人士共同指导大学生实践弥补校内育人的不足, 使大学生获得了校内学不到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能力。
四、大学生实践三步曲:大四就业实践———大三体验性实践———大二参与性实践
实践育人精神贯穿大学四年, 大学生实践呈阶梯式递进三步。通过实践周活动, 大四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进行就业实践, 大四大学生担任各小组负责人, 根据社会需求, 结合自己的就业规划、创业计划, 完成活动的策划、推广工作;大三大学生做主力进行体验式实践, 完成实践周的具体组织工作;大二、大一大学生进行参与性实践, 辅助完成活动的其他任务。大学生实践三步曲, 层层帮扶, 步步递进, 互相学习, 分工明确, 各取所需。
五、实践管理三步曲:时间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
为期5 天的教学实践周活动参与人数多, 时间相对集中。面对如何管理这一问题,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提出了实践管理三步曲:时间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时间管理指严格执行考勤制度, 每天大学生和老师进行早、中、晚三次签到, 并严格执行艺术学院的“例拍”制度;目标管理指大学生团队分为五个执行小组, 分别是策划组、会务组、宣传组、课程组、后勤组, 各小组预定目标, 严格完成任务, 实现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指各小组给出三个奖项名额, 活动结束后, 小组成员根据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实行民主投票选出“实践周突出表现”大学生。
六、实践考核三部曲:时间考勤———实践日志——实践报告
考核评价体系在教育中发挥着导向性作用, 是评价实践活动效果的唯一试金石。根据实践周动态复杂的特性,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提出了实践考核三步曲:第一, 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第二, 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第三, 普遍性和个性相统一。实践周结束后, 对大学生进行认真的考核, 除了严格的考勤制度外, 每天要求大学生写实践日志, 把实践当天的心得体会及时记录;5 天的实践周结束后, 要求大学生进行实践周的总结, 书写实践报告。最后召开专业实践总结会, 把评选出的优秀实践日志、报告互相传阅学习, 并对实践周突出表现的大学生进行表彰。
七、实践效果三步曲:大学生——老师——社会
通过实践周活动, 大学生、老师、社会均受益匪浅。对于大学生来说, 从活动的角度提升了大家的活动组织、策划与推广的能力;从专业的角度锻炼了大家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把平时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了实践;从就业的角度使大学生能了解社会, 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明晰自己的就业方向。对于老师来说, 在实践中能创新教学方法, 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对于社会来说, 首期社区舞蹈骨干培训——“舞蹈进万家”活动, 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舞蹈专业水平, 提高了社区居民的艺术审美能力, 丰富了社区文化, 繁荣了群众文艺生活。
参考文献
[1]唐晓娜, 应莉, 冯笑河.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产学研教育模式的探索[J].艺术教育, 2014 (10) .
【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科学学院专业】推荐阅读:
伦敦传媒学院简介06-18
艺术留学之伦敦时装学院申请须知06-09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专业排名07-06
汕头大学工学院专业07-14
兰州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高职)专业介绍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