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工作方案

2024-10-25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工作方案(13篇)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工作方案 篇一

顾庄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固镇县顾庄小学

2014.9

顾庄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试行)

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求,更好体现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衔接,以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个性与情感为基本评价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主要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班级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从而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二、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现和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2、综合性原则。评价的内容,既要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基本素质的评价。在学习能力方面,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评价,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

3、多样化原则。评价的方式力求多样化,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课内评与课外评相结合。

4、多元化原则。评价的主体要做到多元化,建立学生、老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评价主体,以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5、激励性原则。评价的行为要以鼓励性为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促进学生树立学习、做人的信心,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评价内容(一)综合素质评价

1、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主要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进行评价,学科学习目标以各学科课程标准列出的各学段应达到的标准为基本要素,并提出相应的评价建议。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通常把发展目标蕴涵在学科学习中,与学科学习目标同步发展,也常常融合在一起进行评价。

2、对于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主要以下几方面作为评价标准:

(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公民素质。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3)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与创新精神。

(4)交流与合作能力。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5)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一定的锻炼健身能力、运动技能和健康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二)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一般采取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用于终结性评价的参考依据。毕业年级学生的学业评价,不计入综合评价档案,仅作为学生成长档案的参考资料。

1、形成性评价

(1)、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标为依据,紧扣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测试形式力求多样,可以书面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

(2)、表现评价。包括对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设计和活动展示的评价等,全面反映学生活动设计、活动实践、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课堂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求整齐划一。主要内容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方法独特,思维灵活,具有创造能力等;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

(4)、作业完成。完成作业情况的评价,可以实施“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点评等多种方法,以评星、鼓励性评语形式呈现。

2、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主要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期末考试每学期进行一次,科目涵盖所有课程,测试形式以笔试为主,客观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主要内容有: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评价结果以等次形式呈现,80分以上、70—79分、60—69分、59以下分别对应A、B、C、D等次。

(三)、实践能力评价

实践能力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

品德与生活(社会)可以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语文可以有社会交际、朗读、参观、访问、故事会、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测量、设计制作等;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曲、简单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地参观、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美术可以有作画、雕刻、捏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也包括基本技能的过关测试。综合实践能力的检测,主要通过过程、情景观察、能力展示等形式进行,各项评价结果均以等次形式呈现。

四、评价方法和要求

(一)评价方法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要求,在提供相关实证材料的基础上,确定自评等级。

2.学生互评。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根据被评价学生平时表现、本人陈述以及所提供的材料,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维度要求,确定互评等级。

3.班级评价。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以学生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实际资料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

(二)评价要求

1、评价次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如实填写,不得敷衍应付。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终结评价为主,一般在学年末进行。2012年小学毕业年级学生只采取终结性评价,不再补充评价资料。

2、评价结果。从评价维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判断对各维度给出恰当等级,以A(优秀)、B(良好)、C(合格)、D(需努力)等次呈现。综合素质自我评价,分别对照综合评价标准,客观、公正地给出等次,在综合六项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得出总评等次。实践环节科任教师评价,由教师根据相关课程学段的实践目标,结合学生实践能力,依次分科目给出等次。班级总体评价,以星级形式呈现,班级评价小组综合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等,在适当的星级栏内打“∨”。各项内容的评价等次,均填入《顾庄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表》。

3、荣誉填写。《顾庄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表》“荣誉档案”栏,主要填写学生荣获的各种荣誉称号或受到的表彰奖励,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发明、征文评奖等获得的荣誉等。

4、学校评价。采取概括性的描述性评语,客观填写评定意见。

五、评价保障措施

1、各学区、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工作,成立由校长、教师组成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确定学校评定方案,制定评定程序;成立班级评定小组,组织本校评定工作,处理评定过程中的分歧,对评定结果进行认定;公布综合素质评定的相关信息等。

2、各学校要建立评价制度,实行诚信评价,校长要参与综合表现纪录审核、综合素质评价、人员资格审核,并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复查,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3、《顾庄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表》一式两份,学生毕业学校留存1份,报高一级招生学校备案1份,作为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依据。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工作方案 篇二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高职教育,综合素质测评

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素质测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种方法, 是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有效手段和重要环节, 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高职院校规范管理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不仅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为社会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提供相应的依据,还能正确引导学生往积极的方向发展,重点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技能培训等多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如何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相对公平合理的评价一直是教育者们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现状分析

1.测评内容过分量化

据了解,最早的测评完全是按学习成绩排队的。后来,随着社会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和呼吁, 测评内容中加入思想品德、文体活动、社会活动能力等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部分,这些能力仍然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考核。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测评,对学生的各项表现打分,然后赋予不同的权重,得出综合得分,并据此给予相应的评优奖励。在综合测评中,有包括参加某项竞赛获奖等的科研能力得分,有反映学生参加班级集体活动、担任校院系班级学生干部、遵守公寓文明规范等的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得分等。参加的活动越多,综合素质测评得分越高,这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活动参与得多能否代表德育水平高? 如果不能,那么如此评价内容是否会给予不恰当的引导? 思想品德如何量化? 过分量化的测评标准容易让学生学带着功利心参与活动, 不利于学生成才成人。

2.测评标准过于个性化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测评标准一般都是各校自己制定的,在学校的大标准下,各院系都还有自己的标准。有的学校院系会组织自己的测评小组,每个班派出代表参加,大家共同讨论测评标准的制定,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为了各自利益“讨价还价”的情况。甚至各班会组织自己的测评小组,各班根据本班情况制定各班的测评加分细则。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班级都有自己的一套超越学校综合素质测评方案的加分方法,在德育和智育部分的分值算法存在不同。一方面,各班级作为学校这个大的集体中的小集体,如果不统一评价的“单位”,则没有办法进行横向比较。另一方面,各班级都有特点,在统一测评细则的前提下,进行不违背大方向有特色地创新与构建,是有利于班级建设的。但是,这种特色创新的度如何把握呢? 显然需要有关部门分层级的有效监督。

3.测 评目的异化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德、智(包括能力)、体、美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符合高校教育目标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并依据此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素质的表征信息, 对学生作出价值或量值的综合评定及判断过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受现实多种因素束缚是外因,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起统领作用的原则和理念体系。部分学校评价学生的侧重与学校培养人才目标不相符,学生的认可性和接受度不高。测评工作本身缺乏目的性,存在为测评而测评的现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正是为了构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事实上,很多学校都将学生综合测评当做“绩效考核”,而并非“绩效管理”。这样虽然简化了工作,但是不能达到最初的目的,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发展性评价在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的实施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纳托尔 (Latoner) 和克利夫特 (Crift)提出了“发展性评价”,即对被评价者的素质发展、工作过程和绩效进行价值判断, 使被评价者在发展性教育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逐步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优化自我素质结构,自觉改掉缺点,发扬优点,不断实现发展的目标。发展性评价的主要特点是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发展性评价推动学生发展

发展性评价促进发展是指评价应发生在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而不是过程之后, 评价首先关注的是全体学生正在发生的进步。教师要通过日常评价活动使学生直接地、深入地参与到全面发展中, 通过强调学生的进步和成就而非失败和缺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进步。评价是一种建设性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反映学生发展程度的标尺。

2.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评价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 只测量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发展性评价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因此,它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发展性评价必须是多元评价,一方面保障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另一方面保证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事实上,评价只有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才能真正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3)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发展性评价强调关注个体、关注个性、以人为本,这决定了它在彰显学生个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和学生不仅要收集学生发展关键环节上的典型表现, 记录学生个体的成长变化,更要注意体现学生独特的个性与特殊的才能。在记录形式不仅要有传统的“分数”,更要有丰富翔实的描述和实证材料。通过有目的地、系统全面地收集反映学生个体发展状况的材料和对学生个体发展历程的描述,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感受个体的成长,感动于生命的力量。

三、构建高职院校发展性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布鲁纳说:“教师必须采取提供学习者最后能自行把矫正机能接过去的那种模式,否则,教学的结果势将造成学生跟着教师转的掌握方式。”叶圣陶说:“教育无非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发展性学生评价归结底必须指向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为了使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学生综合发展的整体状态,并确保该指标体系能科学、有效地收集学生成长信息,学生综合发展性指标的确立,应基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以“塑造独立人格”为前提,以“强化行为规范”为抓手,以“挖掘学生潜能”为重点,以“完善道德境界”为导向,构建多维度三级制发展性评价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框架:

一是确定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维度,作为一级指标;

二是加强对各维度的研究,弄清楚其基本内涵,把同类或类似的内容加以合并,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负担,构建符合教育目的和学生发展实际的二级指标;

三是认真研读、领会和挖掘二级指标的主要内涵,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与潜能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三级指标,并作为学生评价的基准内容;

四是根据三级指标的指向,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科学筛选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行为表现,作为观测点。涉及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学生成长必要的具体指引。

笔者所在学校构建的发展性评价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框架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在情感、价值观、生活态度等非智力维度发展的评价,以基础性素质、拓展性素质为一级指标,德育素质(15%)、智育素质(40%)、体育素质(5%)、理论知识与创新能力(12%)、文体素质与身心发展(12%)、团体活动与社会工作(12%)为二级指标,另有附加分(4%);评价主体包含学生本人、班组、辅导员等。每个学生都持有一张综合素质测评卡,全校所有班级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测评手段包括纸笔测验、评定量表、轶事记录、口头测验、档案袋评价等,对学生品德、做人处事态度、创新能力、生态文明等注重文字描述。该方案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发现不足,扬长补短,不断自我完善,达到以评促改的效果,有利于毕业择业和自我发展。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与反思 篇三

关键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实施与反思 真实性 发展性 主体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14条明确要求: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我省制定出台了《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该《意见》指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评价要贯穿教育过程始终,为教育教学服务,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意见》规定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意见》颁布实施至今刚好完整三年,以下是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的具体做法及反思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真实性为基础

如何不折不扣地落实《意见》要求,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应有作用,真实反映学生的水平与成长,应是学校和教师考虑的重要问题。综合素质评价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思想道德评价的地位,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构建了“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模式。评价的六个维度中还充分地体现了学生身体、心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发展观的要求。

综合素质评价的六个维度全面具体,但由于班主任事务繁重,每学期末既要忙着改卷,汇总成绩,又要进行学生操行评语鉴定,现在又要增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如果教师思想认识没有到位,评价表内容的全面、程序的繁杂反而容易使得具体评价过程出现敷衍了事,甚至出现造假现象。为防止这种情况的的发生,我校全文印发了《意见》,并组织全体班主任老师进行学习,同时发动班主任对评价的实施进行讨论和交流。在2007年3月,还专门召开班主任会议,让评价工作做得较好的班主任传授经验,交流心得,以此来推进评价各种的开展,确保评价工作的真实性,切实落实《意见》的要求。

由于学生参与到评价的具体过程(学生自评、小组意见等),如何让学生重视评价工作和评价结果,如何让小组评价客观公正?我们利用年段师生会议和主题班会,对《意见》进行宣读,对评价表进行讲解,努力让学生明白每一个指标和维度的意义和内涵。同时,结合学习学校《学生评优评先细则》和《学生违纪处分办法》,将评价结果与学生奖惩结合起来,既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又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注重人的发展性

一线教师们普遍感叹:现在学生越来越“巧”了,也越来越“笨”,越来越难“管”了。“巧”指的是学生视野比以前开阔,知识比以前丰富,动手实践能力比以前强。“笨”指的是学习时间长,效果却大不如前;课外知识丰富,“双基”知识却贫乏;难“管” 指的是学生习惯意识差,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都有待提高,特别令老师越来越头疼是“学困生”越来越多,许多学生缺乏一种精神,缺乏一种意志。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扬了人文性,注重人的发展性,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把学生切实作为一个精神的生命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意见》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发展性原则,要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的,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这在“学习能力”指标的评价中更要加以注意。这时的学生评价工作,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过去,又要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辟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与关怀。而是要通过《综合素质评价表》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与同学团结合作,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促进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取得提高和进步。其它方面也是如此。

如果班主任充分意识到人的发展性,善于利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个平台,帮助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以及教师评语,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进步,更好地认识自我,改变成才观念,树立信心,充分发挥评价的价值引导作用,将有利与培养合格的人才,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早日形成。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体现学生主体性

《综合素质评价表》的自评、小组评价等充分体现学生参与评价过程的重要性,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人的主体精神。为此,我们也做了不少探索和努力。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结合《综合素质评价表》的指标要求,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我校在每学期开学初,都专门组织师生大会宣传学习《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安排主题班会课让同学进行讨论,要求各班依此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和班训,有的班级还编写了班歌,营造浓厚班级文化氛围。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赖于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我們参照《意见》中“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如二级指标中的“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和“文明习惯”,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规范,如学生着装与仪表的规定、食堂文明就餐的规定,寄宿生管理条例等等,囊括了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学生无论走到哪儿,无论什么时候,都有明确的要求规范他们的行为,使学生言有所依、行有所依。如宿舍管理,毛巾怎么叠、鞋子怎么放,凳子怎么摆,被子叠成什么形状,都有明确的标准。同时,学校经常组织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常规检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又经常组织常规抽查并及时通报,上下互动,表扬、宣传典型集体和个人,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还有赖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助。让学生就“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的各级指标进行自评和互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和处境,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真诚的态度,发展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的自我评价,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就像三面镜子,照出了学生的优点与不足。日而久之,学生意识到了这些评价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心理素质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明确现阶段的认识目标和任务并为之努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四、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的不足与反思

经过三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参加综合素质评价的时间越长,文明意识越强,文明行为越普遍,大多数学生精神面貌大有改观。像刚毕业的2009届高三学生,就是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的第一届。他们已能乐观积极,奋发向上,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文体活动,以自己的良好行为起到了“老大哥”带头作用。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与困惑。

1.评价工作容易泛化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大部分指标都无法量化,主观倾向强。由于指标较多及其它种种原因,评价没有与学生特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结合起来,使评价活动失去了其所依托的载体;同时,在具体评价过程中,往往时间安排紧张,尤其是小组评价环节,组长较难把握评价尺度,容易应付了事。这些都需要班主任加强指导,充分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

2.评价容易求全求美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工作方案 篇四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为做好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评价与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云教基〔2005〕4号)、《云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对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应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思想道德、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结合,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工作原则

1、适应性原则。评价的制度、标准、内容、方法等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差异性原则。评价中应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相结合,体现个体差异;

3、公平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努力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二、评定机构的组成与主要职责

1、学校评定工作委员会

(1)名单:

组长:李成武

副组长:茶雪松周二才

成员:杨建荣杨春梅祝文生杨丽珍

全体班主任

(2)主要职责:

①委员会根据《云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根据学校实际制订《泸水县民族中学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根据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宣传工作。

②制订评定的具体时间、操作程序。

③对整体评定工作进行协调、调控。

④认定本校评定小组。

⑤对班级评定结果进行审核、认定仲裁及上报。

⑥对班级评定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与指导。

⑦对评定工作进行纪律监督。

2、教师评定小组

(1)由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任组长,由班主任和课任教师五人组成。

(2)主要职责:负责组织班级学生评价工作、结果的合成、为学生做出综合性评价、接受家长的咨询。

3、班委会评定小组:

(1)由班长负责,由五名学生组成,成员班级民主选举产生。

(2)职责:负责班级学生日常学习、表现、生活、纪律、表彰等情况记录及评价工作。

三、队伍建设

(1)致力评定队伍的建设,加强评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未参加培训的管理者、教师不得作为学校评定委员会和班级评定小组的成员。

(2)学校评定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家长组成。坚持集体领导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的原则,其主要职责是落实评定方案,制定具体的评定程序;认定评定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评定工作;对评定结果进行认定和公示;对评定过程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等。

(3)班级评定小组成员给学生授课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学期,对学生应有充分的了解,具有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意识。班主任是班级评定过程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评定工作的全过程负。其他成员要全面参与评定工作,评定结束后全体成员应在评定表上签名认定以示负责。学校评定委员会对各班的评定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如果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致使评定严重失真,将对相关责任人严肃查处并上报。

四、制度保障

(1)建立公示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案向社会及班级学生公示,广泛宣传学校综合素质评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评定结果的作用等,指导学生、家长配合学校进行综合评定。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方法、程序及评定结果在学生所在班级公示,并向学生及其家长做出明确的说明和解释,接受、记录学生的质询。应充分考虑并消除公布评定结果对部分学生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2)建立诚信制度。学校评定委员会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如果在综合素质评定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取消其三年作为评定者的资格。学校建立诚信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学生及家长提高诚信度。

(3)建立举报申诉制度。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定过程中可能影响或危害评定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定结果存在异议,可先向学校评定委员会提出举报和申诉,如果对学校评定委员会的答复或处理不满意,可向上级领导小组举报或申诉。

(4)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并尽快建立新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电子档案,形成管理系统,以适应评价、考试制度改革及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

进一步规范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收集管理方法。学生成长记录手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工作的主要依据。学校要积极摸索一套既可以充分体现学生成长过程和个性特长潜能,又能够为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管理方法,这对于提高评定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建立监控评估机制。评定委员会将组织人员对评定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充分了解评定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正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对评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评定工作结束后评定委员会应进行质量分析并撰写工作总结。

五、评定内容、评价方法、等级分配以及操作流程

(一)评定内容。根据教育部《云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中提出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包含基本素质评价指标和个性发展评价指标两个部分。

基本素质评价指标是所有初中学生通过学习都应达到的目标,包括思想道德、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

个性发展评价指标是体现个人与众不同的个性发展目标,包括个性特长、个人成果及其他学生自主选择的内容等三个方面。

(二)评价方法:

1、从2009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开始严格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基本素质评价指标在七年级上学期到九年级上学期的五个学期中,以学期为单位,由学生本人与教师共同记录学生的成长事实,在九年级下学期,采取学生个人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2、基本素质评价中的思想品德一级指标,按二、三级指标的评价要点进行写实性描述,其它四个一级指标按总评分值,以等地形式呈现评价结果。A:优秀(≥9分);B:良好(≥7分,<9分);C:基本达到

要求(≥6分,<7分);D:尚需努力(<6分)。

3、个性发展评价指标在九年级下学期由学生提供相关证明资料,教师据实填写。

4、评定工作完成后即向参评的学生及家长发布评定结果。

5、如实填写《云南省初级中学学生成长记录手册》,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毕业成绩以初中阶段三个学年评定的成绩之和来确定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

(三)等级设立分配

我校等级名额比例:A级学生不超过25%,C级学生为10%左右,其余为B级。(对于严重违反校纪校规或受处分未撤消的学生,经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可定为:D级)。班级等级名额与学校相一致。

(四)评定的信息来源

1、学生的成长记录手册和日常表现。

2、学生的平时成绩(所有学科)。

3、学生的个性特长的表现。

4、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及教师评价。

(五)操作流程

1、确定机构:由班主任推荐并选举产生班级教师评定小组和学生评定小组,并及时予以公布。

2、宣传动员:召开综合素质评定主题班会以及教师动员大会,宣传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学习有关综合素质评定的相关知识,并分发“告家长书”,以便取得家长的支持。

3、学生自评:即学生根据自己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各个方面的要求,根据自己在初中阶段的发展情况,对照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要素和关键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自评包括描述性评语(150字左右)和给各个要素打分。

4、家长评定:即家长根据子女在初中发展阶级的表现及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各项要求,实事求是进行评价。

5、班委会评定:即以学生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和查阅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班级周记等方式给予同学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先由学生评定小组每个成员对照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要素和关键表现,给每个同学进行打分,再由副组长计算班委会评定的最后实际得分,评定者要签名。

6、教师评定:即班主任教师以学生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问和查阅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班级周记等方式给予学生客观和公正评价,对予5个维度的评价内容,如实在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中安每学期做出班主任评语,其他教师评定小组成员应该参考学生本人、家长及班委会成员评定所提供的信息综合考虑,依据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要素和关键表现,实事求是给每位同学进行打分,评定者要签名。

7、综合实践活动评定: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成绩和学生平时参与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况,由班主任实事求是进行填写。

8、其他事项记录: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运动会比赛中的成绩及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获奖后,按学期填写记入其他事项记录。

9、评定结果公示:班级评定结束后将评定结果呈报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经审核后将评定结果告诉学生本人。期间:(1)由学校设立投诉电话——0886-3871069,评定监督小组应接受投诉与提出复议,专人负责做好记录。(2)在校内设立意见箱,每天开箱一次,对有异议评定结果,由校评价工作监督小组领导组织专人调查,决定是否复议,并做好解释及各项工作。

10、评价结果的审定与归档:学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对每一位学生评定结果进行评定,由校长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上报有关部门予以存档,供中招录取使用,其它原始资料及各种评比表等一并移入政教处存档,评价结果一旦归档、原则上不予以变动。

11、评语表述: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内容给予学生一个综合性的评语(要体现学生成长,突出特长和潜能,指出不足,鼓励进步,填入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中,并签名)。

12、填写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的相关内容:由班主任亲自填写报告册中各科期中、期末、总评成绩及相关栏目,并要求学生和家长认真填写报告册中相关栏目,并按要求签名或盖章。

13、每学期放假前,报告册分发给学生,在新学期学生注册时收回报告册,由班主任统一保管(九年级毕业班须在报考前收回)。

5.白涧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篇五

按照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要求,在我县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上,制定、修改我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一、评价目的1、本方案的制定本着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的宗旨,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明确发展方向,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2、通过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学生和评价观,运用科学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评价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是指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参与中受到教育。

2、发展性原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使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以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评价多元化原则。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共同参与评价。

4、可操作性原则。内容少而精,可操作性强。

5、共同建构原则。共同建构原则是指由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通过沟通、协商,更好的发挥评价结果促进评价对象发展的作用。

6、激励性原则。综合素质评价最终目的是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三、评价的体系

(一)评价的组织建设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要制定实施方案,在执行工作计划的过程中要随时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班级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由班主任、班干部为班级评价小组成员。班主任自觉地评价意识是实施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

(二)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由学生本人对自己的综合素质、或综合素质中的某一个要素作出自我评价,并记入学生自评中。

2、小组评价:小组对每个成员进行自我分析与评价,并记入综合素质评价中。

3、教师评价: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根据平时学生的表现,给与公正的评价,记入教师评语中。

4、学生的各类获奖情况记入获奖情况中。

(三)评价的方法

1、学生自我认识与评价。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不仅可以自我教育也可以相互教育。

2、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素质的评价。

(四)评价的细则

根据评价的五维度指导原则(包括道德素养等级、文学素养等级、健康素养等级、艺术素养等级、社会适应能力等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最后要形成阶段性终结评价,量化评价以A、B、C、D四个等级来呈现。综合评价应为自评、互评、教师评相结合的形式。

1、公民道德素养的等级评定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家庭,具有强烈的国家和民族自豪感,能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 ,与人为善,尊敬师长。

A级标准(1)符合以上的维度要素且阶段内无违法乱纪的行为与记录。(2)获得校级以上的相关荣誉称号

B级标准:(1)符合以上的维度要素且阶段内无违纪的行为与记录。C级标准:(1))符合以上的维度要素且阶段内无犯罪、严重违纪行为及记录。

D级标准:(1)阶段内有严重违法行为,有经常性违纪行为,并受到校级以上的纪律处分。

2、文化素养的等级评定

学习目的明确,态度认真,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A级标准:(1)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主动且各科成绩均突出,总体优秀(80%以上)。

B级标准:(1)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主动且成绩均突出,总体优良。

C级标准:(1)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主动且学习成绩总体上能达标。D级标准:(1)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

3、健康素养等级的评定

认真上好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达到国家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良好的自我情绪调控能力,保持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A级标准:(1)自我感觉良好且体育健康、心理素质考查为优秀。B级标准:(1)自我感觉良好且体育健康、心理素质考查为良好。C级标准:(1)自我感觉良好且身心健康考查及格。

D级标准:(1)缺乏良好的身心健康习惯。身心健康考查不合格。

4、艺术素养的等级评定

能够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有艺术特长,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A级标准:(1)音乐美术等艺术表现活跃且测试成绩为优秀。B级标准:(1)音乐美术等艺术表现活跃且测试成绩为良好。C级标准:(1)音乐美术等艺术表现测试为及格。

D级标准:(1)音乐美术等测试不及格.5、社会适应能力的等级评定

了解自己,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做到自尊、自立、自强,对环境有较强或很强的适应力,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在集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并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A级标准:(1)完全符合以上的维度要素。

B级标准:(1)基本符合以上的维度要素。

C级标准:(1)能够符合以上的维度要素。

D级标准:(1)维度要素有所欠缺。

(五)评价结果的使用

1、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总结与修正,并且作为学生评优的参考资料,同时为学生后续学习中有针对性的帮助。

2、作为学生升入我县高中学校提供可参考信息,是高中学校录取学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

6.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工作方案 篇六

各镇(街道)教办、市直各学校:

一年来,全市初中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潍坊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通知》(潍教办字„2008‟29号)和《寿光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寿教字[2009]17号)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促进了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从随机督评的情况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个别学校领导认识不足、被动应付、机构不健全、学生成长档案建立不及时、评价程序不规范、结果不公示等,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为此,根据潍坊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通知》精神,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与做法,征求、吸纳基层学校的意见,对《寿光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进行了修订,现予以印发。

请各初中学校根据《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本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要坚持内容全面、评价主体多元、定性与定量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应体现学校特色,结合学校的常规管理,将学生的日常表现纳入评价内容,包括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以及参加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学习的情况等。评价结果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其中优秀等级的比例不超过30%。

各初中学校要认真落实课程方案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丰富学生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角度,科学设立各种活动的奖励项目和比例,不得以应对考生综合素质等级认定为目的乱发奖励证书;校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总量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学生数的30%。“三好学生”在评选时可采取:一是每学期根据常规性评价和主体性评价的结果,按照评选数量的2倍进行提名,“优秀学生干部”要从本班委成员和团干部中产生;二是根据学期末的学业成绩等级进行评选,认定出最后的评优结果;学校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以及学校实施“五个一”工程的获奖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参加人数的30%。每次活动结束评奖后,学校要将获奖名单在校内公示。各学校要在每学期结束时,将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和学校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以及实施“五个一”工程的学生获奖名单报教育局备案审批。

各初中学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作为初一新生的入校课程,让学生在从初一入学时就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要求,同时要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成为加强学生管理、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

寿光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普通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根据潍坊市教育局关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落实潍坊市关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注重过程培养和过程评价,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二、实施目的1、强化素质教育,把初中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改变以升学考试分数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3、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建立健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形成素质教育实施与保障的长效机制。

4、通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面向全体师生、家长和社会进一步倡导素质教育,宣传基础教育课改实验,促进全社会教育观念的更新。

三、实施原则

1、客观性原则。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确保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

2、可行性原则。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

3、发展性原则。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

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中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1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常规性评价”、“主题性评价”、“标志性成果”三部分。“常规性评价”是指对学习习惯、行为养成的评价。评价的具体指标由初中学校根据实际制定(样表见附件1)。“主题性评价”是指教育部规定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评价纬度。评价的具体指标由初中学校根据实际制定(样表见附件2)。“标志性成果”是指能够证明自己某一方面个性发展的实证性材料。

在评价过程中要确立三个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在主题性评价中,“学生自评”占10%,“同学互评”占40%,“教师评价”占50%。

五、评价的具体实施

1、“常规性评价”采用量化评价法,每月一次,等级呈现。

学生个人针对“学习习惯和行为养成”的具体评价纬度,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小组内“每周互评”,记录员通报各人平日累积分数,同伴交流,取长补短。班级内“每月总评”,班主任根据各小组表现情况,分配各小组评价等级数额;小组汇总个人月内量化分数,在班内公示,接受同学、教师和班主任的共同监督;无异议后由高到低确定“常规性评价”结果,以A/B/C/D呈现(以下所有等级呈现的,均为四个等级),A等比率不超过30%。评价结果填写在相应表格(见附件1)内。

2、“主题性评价”采用主观评价法,每学期一次,等级呈现。

主题性评价于学期结束时集中进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因为难以客观衡量,只能定性评价。为了让同学、老师全面了解自己,评价前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个人推介会”,每个学生轮流上台,陈述自己一个学期来六个纬度的发展表现,展示能证明其发展状况的相应成果,在此基础上开展评价工作。

个人评价(占10%):根据平时表现,依据“主题性评价”六个指标,对自己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以等级呈现。同时写出不超过200字的自我评定。

同学评价(占40%):每位学生根据被评价同学的平时表现,结合本人陈述以及所提供的成果,依据评价指标,分别对该同学的六个纬度做出等级评价,以A/B/C/D表示。班级评价小组对每个学生的等级进行汇总,由高到低确定“同学评价”等级。

教师评价(占50%):班主任组织各学科教师进行评定。评定时以学生平时表现为依据,参考个人陈述和实证材料进行,结果以等级呈现。按照汇总结果由高到低确定“教师评价”等级。

对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进行汇总,由高到低确定每个同学的主题性评价结果,以等级呈现,A等比率不超过30%。评价结果填写在相应表格(见附件2)内。

3、标志性成果评价,采用写实记录法,每学期一次。

学期末,各班组成标志性成果评定小组,对每位学生在本学期中取得的各项标志性成果进行认定,然后由年级汇总,在校园内公示3天,无异议后记录在案,评定小组须由两人以上签字确认,作为标志性成果等级确定的依据。

标志性成果具体包括:参加校内外及班级各项活动中获得的荣誉证书,在各级报刊发表的作品,社团兼职,学生会任职,各类活动的主持人,以及反映学生发展的其他实证性材料。具体的学生标志性成果认定办法由初中学校制定(注:特长考级除外)。

确定等级时,根据标志性成果的等次,可先赋予一定的分值。将每位学生的总分数由高到低排序,确定A/B/C/D等级,A等比率不超过30%。具体内容填写在相应表格(见附件3)内。

六、评价结果的汇总

1、学期综合素质等级的认定办法。

每学期末,将学生的常规性评价、主题性评价和标志性成果评价的等级进行汇总,得出本学期该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级。汇总时,每个评价层次各占三分之一,A等不超过30%。

2、毕业综合素质等级的确定

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对学生的毕业综合素质等级进行审核后,由学校在校内公示,接受监督;各级部以通知单或其他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无异议后将等级结果填写在相应表格(见附件4)内。

学生毕业综合素质等级的认定办法为:

N=(Qn1+Qn2)*20%+(Bn1+Bn2)*20%+(Jn1+Jn2)*60%

N代表中考综合素质等级,n1、n2分别代表上、下两个学期的等级,Q、B、J分别代表七、八、九三个年级。

3、等级比例的要求

参照中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规定,在评价时各等级比例实行总量控制,A(优秀)等比例不超过30%,C(合格)等比例控制在25%-30%之间,其余基本为B(良好)等,D(待合格)等除严重违纪学生外一般不予评定。

4、综合性评语

除毕业生综合素质等级外,班主任老师还要依据学期评价结果、综合荣誉等,给毕业生撰写毕业评语。对学生在校三年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整体描述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

七、评价保障

1、档案留存

为体现评价过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给毕业综合素质等级认定积累第一手资料,学校要给每个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每一次评定结束后都将相关资料存入档案中。主要材料包括:每月一张的《常规性评价表》、每学期一张的《主题性评价表》、每学期一张的《标志性成果登记表》和《综合素质评价汇总表》、各类标志性成果证书(复印件)和其他实证材料等。

2、运行机制

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总体决策与监督者。评价委员会由教师、家长、学生、校领导组成,全面负责学生素质评价工作,研究毕业综合素质等级认定办法、程序、保障措施等,监督评价过程,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确认,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接受学生与家长的咨询与申诉。

政教处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总体协调与管理者。负责各类评价表格材料的定期印发,督查各级部、各班级评价工作的按期、规范、有序进行;每月将各班常规性评价结果汇总存档(电子档案),每学期末将各班学期综合评定结果向学生及家长公示,最后确定结果后汇总存档;每学期末核算班级目标管理成绩,根据成绩向各班分配评价等级数额(特别是A等数额)。

各年级各班级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落实者。各班级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小组,由班主任、科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具体组织本班级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负责本班学生评价结果的合成、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等;学校建立每生一袋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室,每月、每学期将评定过程材料纳入档案袋,安排专人负责保管。

3、实行“一票肯定”和“一票否决”

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管理功效,对受到学校重要表彰或重大违纪的学生,实行“一票肯定”或“一票否定”。受到学校重要表彰(对学校某方面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根据实际情况界定),当月常规性评价等级可直接划为A等;受到学校重大表彰(对学校整体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根据实际情况界定),当学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可直接划为A等。违反校纪受到学校一般性处分(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的学生,当月常规性评价等级直接划为D等;严重违反校纪受到学校重大处分(记过、记大过)的学生,当学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直接划为D等。

4、建立综合素质等级评定的奖励机制

为加强过程管理,保持学校良好的秩序,学校要根据每学期各班级量化管理成绩,确定各班A等人数的比例。(例如:量化管理是一等的班级,A等人数可以占到35%,量化管理是二等的A等人数占30%,量化管理是三等的A等人数只能占到25%)。每个学期末,政教处根据量化管理分数公布各班级的A等比例。

为促进小组建设,在各个班级的A等人数不能超出规定人数(平均30%)的前提下,各班级也根据小组量化管理得分,区分等级数量。(例如:优秀小组A等人数可以3个,其他小组只能2个)。优秀小组的评定来自一月来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每组都有一个量化分数。这种捆绑性评价势必促使各个小组的成员相互合作,优秀同学帮助后进同学,共同进步。

5、建立公示和申诉举报制度

学校除了每学期末向学生和家长公示评定结果外,还要公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细则、校评价委员会组成办法以及组成人员名单、各班评价小组的组成办法以及组成人员名单,以便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进行监督。

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价过程中可能影响评价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价结果存有异议,自公示或通知之日起一周内,可向学校评价委员会举报或申诉。学校评价委员会对举报人或申诉人反映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及时核查解决,有问题的及时纠正,无问题的向举报人或申诉人作出耐心解释。

7.刍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篇七

综合素质评价来自于2006年国家教育部对全国的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 以此来展现素质教育的实质。但是, 社会上对此仍然有很大的质疑声, 认为此测评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很大的主观性, 很难做到测评的客观和中立。为了更好地做好该项工作, 最大限度地体现客观公正, 笔者在此抛砖引玉, 发表几点看法。

一是建立机构, 制度先行

学校和班级都分别成立领导小组, 由专人分管, 再按六个纬度分六个工作小组, 层层分解落实, 项项有人抓, 项项抓落实, 呈金字塔式人员结构。同时, 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 可以建立考核机制, 奖惩制度与之挂钩, 拟定好行事历, 按计划逐一认真实施;建好学校和学生档案, 以便每次评价活动材料能及时规范收集、建档。这些可分阶段、分远近计划进行。比如起始年级、年度、学期、月、周等逐时间段开展。

二是执行有力, 严谨客观

评价的客观公正, 就是要有据可依。所以, 在平时的每次实施中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每一次活动的组织必需严谨周全, 最大限度避免主观性、情感因素。比如, 笔试是以集体为对象, 让每个学生共同回答事先仔细拟定的问题, 那么, 事先就要笔试内容高度保密, 形式的组织和安排要周密、细化, 参评的人 (老师或学生或专家等) 要避嫌, 答题卷或卡要密封, 对要求相同的问题, 评价工具要相同, 评判尺度更要相同,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评价的相对公平。

三是引导鼓励, 张扬个性

学生时代是个性形成的时代, 因此, 要循循善诱, 培养特长, 尊重个体差异, 发掘特殊人才。有的学生爱捣鼓, 就引导做点小发明小制作;有的学生爱唱爱跳, 就培育其文艺特长;有的学生爱写写画画, 就辅导其书法、绘画能力;有的学生爱走进大自然, 就培养其生物生态和环保意识;有的学生爱跑跑跳跳, 就打造其运动技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 需我们用心去打磨。把他们独立的、合作的作品和荣誉装入他们的档案袋。既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又能为他们综合素质成长佐证。

四是深度观察, 深入交流

教师的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是很直接的评价, 这是很多测验和作品都无法体现出的, 它可以对学生更直观的了解, 从中可以了解学生差异、发现问题, 便于教师因材施教,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人际交流的很好办法。通过观察和交流, 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合作能力等情况也能较全面的、客观的了解。一个有经验、有洞察力的老师是可以非常准确、深刻地掌握和描绘出学生成长变化情况的。这就要求老师平时要做有心人, 深度观察, 多多观察, 从学生的言行举止的表象能深入地去交流, 找到内因, 走近学生, 迅速扬长避短, 茁壮成长。教师深入观察好后,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就像备一堂优质课一样, 然后再去与之交流。其方法有三:一是把观察到的一些有不妙苗头的新问题记录下来, 再去交流, 叫预案记录法;二是把学生变化比较多而明显的情况列个清单, 再去交流, 叫清单记录法;三是把学生突然间的波动很大的反常表现记录下来, 再去交流, 叫应急记录法。这样, 既可以保证学生健康发展, 又可以作为学生的成长记录入档。

五是课堂主战场, “三位一体”促完善

由于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所以, 课堂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体现的主战场。因此, 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 特别是在课堂上的收获, 应成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所以在课堂上要认真的“传道授业解惑”, 对学生的表现也要及时收集整理, 不管是听课、笔记、回答问题, 还是作业、测试、问卷等都要教师全面掌握情况, 能形成书面材料的, 要客观记录在案, 装入学生的“成长袋”。要顺利完成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即“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 学会做人”的要求, 虽然课堂是主战场, 但是仍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共同促进完成。特别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三个纬度, 更依赖“三位一体”的协同努力。所以, 很多活动都要社会和家庭积极参与, 不管是社会实践, 还是问卷调查, 不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扬, 还是正能量的传播, 社会和家庭都要积极主动支持, 并且客观公正地予以反馈, 既培养了学生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 又提高了学生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不但促进学生的进步, 而且客观评价了学生。

六是收集整理, 规范建档

要想客观公正, 就必需有理有据。所以, 学生平时的所有表现, 不管是视频材料, 还是固化作品, 不管是纸质依据, 还是荣誉奖章, 不管是宏篇大论, 还是只言片语, 都必须认真收集整理, 规范建档。这样在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才有依有据, 有说服力, 有操作性, 既保证了评价的客观公正, 又能保障评价工作的有序高效完成。

8.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几个因素 篇八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

当前,实施综合素质评价遇到的障碍首先是思想认识定位、教育观念陈旧、思维单调的问题。特别是现在一些同志,包括不少领导同志,口头上也讲素质教育,但实际工作中还是离不开传统的应试教育那一套。片面追求升学率,有的学校名义上是搞新课程改革,实际上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甚至有的唯恐学生考试成绩差影响了学校的声誉或者因此而丢了“乌纱帽”,信奉的仍然是“不管上级怎么强调,我还是我的那一套,只要学生成绩好,榜上有名,荣誉自然跟上”。这样即使是使用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也只是流于形式,应付了事。

二、传统招生考试办法的影响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招生考试虽然有很大的改革,但基本上还是沿用过去文化考试的老办法。虽然有些学校改变了初中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招生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探索试行“升学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试升学办法,但只是把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作为报考重点学校的一种资格或者是参考项,综合素质评价其实还是形同虚设。有些学校和教师仍把课程分为“主课(科)”与“副课(科)”,还有部分学校设“重点班”与“非重点班”或者“快班”、“慢班”。对考试科目,学校、教师、学生都很重视,非考试科目则课程开设不全,或明开实不开,流于形式,教师持应付态度,学生抱蒙混思想。而考题又往往存在偏、难、怪现象,因此学校的一切工作围绕考试这个指挥棒转,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要使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落到实处,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变一张试卷定高低,一次考试定终身的考试办法。

三、评价制度的影响

历年来,上级部门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一般是看有多少学生考上重点校,统考成绩如何;学校评价教师也是单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并进行奖惩。这种评价办法严重挫伤了教师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机构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案和指标体系,力求做到对学校、教师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积极性。

四、用人制度的制约

目前,在社会大环境还没有彻底改善的形势下,不少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在就业招工时,一味要求高学历,而不考虑实际能力,致使好多无真才实学但高学历的“高学历、低能力”的人被用上了,一些学历低而有实际工作能力、有技术、有工作经验的人反而用不上。这种不良用人制度导致了片面追求高学历的现象越演越烈,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遥相呼应,致使一些人为取得学历而弄虚作假,败坏了学风,这样也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改革用人制度,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用人机制,形成使用人才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风气,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确定等级比例不科学、欠合理,降低了评价效能。二是操作不规范、不切合实际。有的学校面对教育行政部门拟定的方案,不知如何入手。有的学校在评价时,加重了家长与学生的负担。三是等级评定单纯与升学挂钩违背评价初衷,随意性大,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四是等级评定的副作用比较多。根据主观印象人为地把学生分成综合素质优劣的四个等级,对学生的心理和人际关系都会产生消极影响。为此建议:一要建立科学客观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要具体,便于操作。二是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与考试挂钩。三要规范操作,避免综合素质评价走过场。

六、教师素质的问题

9.榆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1 篇九

根据抚松县教育局[2009]4号文件精神,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和谐开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为学生一生发展全面奠基”为出发点,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以“和谐人文愉悦”的办学理念为基点,努力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形成,最终形成书香满园、文化引领、环境友好的具有榆树学校特点的教育环境,推动学校工作高质量开展。

二、评价共组组织机构

1、榆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

主任:丁伟(校长)

副主任:唐世明(副校长)崔艳国(政教处主任)宋洪波(工会主席)

委员:苑芳生(教务处副主任)田立五(教务处副主任)李强(政教副主任)毛海霞(少先队辅导员)李巾杰 毛风程纪家有耿善康(班主任代表)

杨振华从显龙邵明国(任课教师代表)

家长委员会10人

学生代表5人

2、个评定小组

⑴公民素养与道德品质小组

组长:崔艳国

副组长:李强

组员:李强毛海霞班主任

⑵学习能力评定小组

组长:唐士明

副组长:苑芳生田立五

组员:个任课教师

⑶运动与健康评定小组

组长:崔艳国

副组长:李强

组员:毛海霞体育教师

⑷交流与合作评定小组

组长:唐士明

副组长:苑芳生田立五

组员:任课教师班主任

⑸审美与表现评定小组

组长:崔艳国

副组长:李强

组员:毛海霞音乐教师美术教师

三、评价的流程

(一)平时评价

1、学生自评

参照本学期自己制定的目标,进行总的自我评价;至少要写出自己的一条优点和缺点,并有相应的简要的实例佐证。

2、同学互评

对要评价的学生写的自我发展评价进行简要的评价;对班主任指定的和自己选定的同学(本小组的)进行互评,至少写出一条优点和缺点,并有相应的实例佐证。

3、教师主评

班级任课教师要在班主任统一安排下开展评价;班主任所安排的学生必须是在任课教师实际教学中表现良好或者兴趣特点突出的学生,评价要要用发展性的语言引导或激励学生;班主任对那些任课教师不能给出科学的、激励的、准确的评价的在其他方面比较特殊的学生进行评价,评价要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的鼓励,要因人而异。

4、家长助评

家长在参看以上三种评价之后,结合孩子在家的表现进行全面的或者几种某一方面的评价,可以提出自己的希望或要求,也可以对学校、老师提出建议。

(二)期终评价

1、过程:学生平时评价结果的审核与整理-----学生学科以及其他竞赛成绩的整理-----学生学科以及其他能力测试能力结果的整理-------学生所有项目成绩的归纳整理------确定该生的期终等地------综合性评语的撰写-----学校审核意见-----班级公示一周----学生本人签字确认-----家长签字确认。

2、期终评价要由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共同完成。小组由班主任担任组长,成员包括任课教师三人,班长、学委员(学生代表二人)。

3、评价要严格依据所见材料据实统计并核实,严禁一言堂或评感觉或情绪评价的现象发生。这是硬

性要求并贯穿于所有的评价之中,是评价的底线。

4、当有期终等地并列而A等超出情况发生时,采取查小项中优秀的数量,多着优先,如果还是有并列的则由评价小组成员投票表决。

5、A等地要严格控制在≤30%的比例内;C等地要严格控制在<5%的比例内。

6、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一般应该实行“意见一致原则”,有意见分歧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7、期终等地要家长签字同意之后才能对《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填写。

8、学校意见:主要是有针对性审查本学期在行为表现上有过突出问题或违纪行为的学生;关注在心理健康、思想波动方面的学生的评价等地和评语的撰写。有问题要责成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重新评定,并盖政教处签章,以示学校意见,通过的不用盖章直接通过。

9、关于公示

期终等地结果出来后,班主任将在班级公示一周,无异议后,学生和家长在班级制作的通知单上签字生效。

(三)评价课的一般流程

1、教师导入

2、学生评价:

首先学生主动进行自我评价,要至少说出一条优点和缺点,要有实例佐证。然后由教师指定的评价人(同学或老师)对其进行评价,对该同是否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进行认证,要有实例佐证。再然后可以有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

3、互动环节:

小组内互评;同学请某位同学或老师对自己进行评价。

4、教师点评:

任课教师对班级的某些同学进行简要的评价;班主任可以对近阶段表现突出的同学或小组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5、班主任组织评选出本月进步最大的个人和最合作的成功小组。

6、学生代表小结:评价本堂课的效果,说出自己的感受。

7、布置作业:填写评价表;与家长交流自己本月的综合情况(德育作业)。

8、下课。

四、评价的要求

1、评价采取打分制,打分范围在65----100分之间。各项评价最终使用平均分。

2、任课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听讲、思考、回答、质疑等)进行评价打分每学期每位同学2次。

3、班级小组要在当节课后马上对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情况(如是否积极参与情、是否积极讨论、是否合作或合作的态度、是否敢于坚持观点不随大流等)进行评价打分。每学期每位学生4次。

4、任课教师(艺体教师除外)要对作业情况(工整度、上交是否及时、有无抄作业等)做好评价打分面对班级全体每学期4次,做好评价书面资料的留存,对于迟交、不交、抄袭等情况要当面请该生签字确认。

5、体育教师要按照国家标准及时准确公正地做好学生体质检测工作,并评价打分;要做好乒乓小本课程的测评工作,并检测打分,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科学设计好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6、所有任课教师是学生语言能力和书写能力的第一责任人,要在工作中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语音、语调以及不正确的朗读给予及时的纠正、点拨和指导,要积极、经常的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书写态度开展引导教育工作。每学期末学校将对全校学生开展朗读和写字的检测并打分。

7、各班级要积极配合并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名曲欣赏工作,要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让绝倒多数学生有能力接受一般性的检测,学校在期末要进行名曲欣赏的测评并打分。

8、各班级要积极做好班班合唱工作,在音乐教师的技术帮扶下,持续开展合唱活动或者练习,努力使合唱成为班级舆论、班级文化建设有力支撑点,学校将在学期末对学生的声乐进行测评并打分。

9、五项评价中各项评价的操作运用

⑴五项评价分别为:公民素养与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⑵公民素养与道德品质一项:在评价课中的自评、互评、教师评完成。

⑶学习能力一项:在评价课中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作为一部分;学生平时的作业情况一部分;读写能力测评一部分,并参考个人学科竞赛情况。

⑷交流与合作一项:在评价课中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一部分;班级小组当堂关于小组合作情况的评价一部分;教室当堂的对于学生上课情况的评价一部分。

⑸运动与健康一项:在评价课中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作为一部分;乒乓球小本课程的学习情况评价作为一部分;学生体能测试作为一部分。

⑹审美与表现一项:在评价课中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作为一部分;名曲欣赏情况评价作为一部分;合唱中的声乐能力评价作为一部分。

五、评价内容

(一)公民素养与道德品质

爱国爱党,遵守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自尊、自信、自强;关心集体,奉献社会,热爱公益活动;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有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观念;关注并参与环保,有环保意识。

1、有参加社区服务或公益活动以及校园环境整治维护活动的记录或者证明。

2、对班级和学校有贡献。

3、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

4、努力进行自我教育,改正不良习气。

5、其他

有下列不良之一者,本项评价等地不能评定为“A”

⑴一次社会活动或者学校公益活动记录也没有,不按时完成德育作业的。

⑵无故旷课的。

⑶有小偷小摸,破坏公共财物。

⑷涉足舞厅、游戏厅、网吧场所的。

⑸攀爬树木,乱扔垃圾的。

⑹打架骂人的。

⑺被学校纪律处分或者被公安机关处以警告、罚款和拘留的。

(二)学习能力

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制定并适时调整学习目标和计划,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能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善于反思,善于质疑和探索。

1学习态度认真,有按时完成作业的记录。

2有反映学生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或考察成绩的记录。

3校级或者校级以上的学科获奖记录。

4自主学习能力的证据,如课外阅读的笔记、心得或者本人书写的文章等。

5探究学习成绩、做平或者记录等,如实验研究报告、社会活动记录方案。

6、其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项评价等地不能评定为“A”

⑴个学期学科期末考试成绩有不及格现象的。

⑵缺乏自主学习精神,每学期无故不交作业各学科累计15次或者有一次抄作业的(抄和被抄的)。⑶字迹潦草,朗读滞涩,毫无进步的。

(三)交流与合作

乐于参加各种集体性活动;尊重、理解他人,善于并主动与他人交往和交流;有团队精神,乐于与他人合作并协商共同完成任务。

1、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或者社团活动记录的。

2、在班级小组中能团结协作,注重集体荣誉感的。

3、其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项评价等地不能评价为“A”

⑴只顾自己,不参加小组或者班级的合作学习与交流活动的。

⑵无故不完成班级或者小组安排和分配的学习活动任务的。

(四)运动与健康

坚持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良好;讲究卫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健康的心理和生活方式,无不良嗜好。

1、各学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考查或测试。

2、国家标准的体能测试成绩。

3、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情况。

4、大课间参与情况。

5、各种体育竞赛的获奖证书。

6、其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项等地评定不评定能为“A”。

⑴无生理上或者疾病上的特殊原因,经常不上体育课和不参加大课间活动的。

⑵不注意个人卫生,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包括衣着、寝室床铺、桌面整理等)

⑶有较严重的心理偏差并且不能自我调控,造成伤害他人的。

(五)审美与表现

能够发现美、欣赏美、珍惜美,有基本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爱美观念;认真参与艺术学科学习、各种艺术活动以及创作。

1、各学期艺术学科测评的原始记录。

2、参加学校各种艺术活动情况(合唱、名曲欣赏、艺术社团)

3、各种艺术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项等地不能评定为“A”

⑴艺术类课程期末测评不及格的。

⑵从不参加艺术类活动或拒不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活动的。

六、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职责

1、要站在促进学生发展、进步、成长的高度,学习领会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而积极的意义,把评价工作用好、用实、用活。

2、在评价过程中,要严格依据本方案的有关规定,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3、保存原始评价过程材料,做好文本材料的填写并及时归档。

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运用

1、校级以及校以上级优秀学生的评选必须是上学期综合素质评价等地为“A”的学生。

2、学校、班级每年奖励的学生必须是上学期综合素质评价等地为“B”或“B”等以上的学生。

八、保障措施

1学校依照放干,做好评价工作的宣讲、解读工作,努力使家长、学生、教师能深刻认识评价的意义,把评价工作作为推进学校整体工作进步的常规之一。

2、全校教师要高度重视评价工作,正确认识自己在评价工作的责任和义务,要积极的将评价工作运用到教育教学中的整个过程中。

3、各班级要认真做好公示,严格执行学生、家长签字制度。

4、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要及时、深入了解各评价小组的工作和各任课教师的评价工作,严格执行评价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一经发现营私舞弊、敷衍了事者,立即清出评价小组,在“两考一评”中一票否决,通报批评。

5、本方案未尽事宜和解释权归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

10.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工作方案 篇十

根据县局下发的关于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上的指标要求及会议精神,对初三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组织管理

切实加强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及制订具体工作实施意见,并向学生、家长、教师公布。学校领导小组人员如下:

领导组组长:刘志侃

领导组副组长:弓文斌、韩建红

教师代表:白树雅、王红艳、王和心、李俊红、李竹雪、韩娟、孙娟 学生代表:张伟、薛曜鸿、武君荣、孙雅

二、评价细则

(一)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包括四个维度: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德”的二级指标包括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德育学科学习三个方面。其中,思想品德包括热爱祖国、勤奋自强、诚信守法、文明礼貌、团结合作五个方面;社会实践包括学农学军、实践活动、劳动表现三个方面;德育学科学习包括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

“智”的评价内容包括学习表现、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四个方面。其中,学习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两个方面;实践能力包括实验操作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学科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学习能力包括阅读交流表达、科学探究两个方面;学习成绩指标主要是各学科成绩。“体”的评价内容包括健身锻炼、身体健康、体育学科学习三个方面。其中,健身锻炼包括活动参与、健身能力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包括体质健康、卫生习惯两个方面;体育学科学习包括个体发展、学习能力两个方面。“美”的评价内容包括艺术活动和美育学科学习两个方面。其中,艺术活动包括活动表现、审美欣赏两个方面;学科学习包括艺术学科的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两个方面。

(二)评价办法

采取无记名投票,分自评、学生评、教师评三项进行。

自评:自我评定。学生要体现诚信意识,本着对自己负责的原则客观评价自己。

学生评: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选出班级中综合素质评价为优秀的学生,班级学生本着对他人负责的原则客观评价同伴。

教师评:由现担任班级教学的任课教师(含班主任)联合评定。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履行职责,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进行评价。

评价等级:分A、B、C、D四个维度。

结合自评、学生评、教师评再进行综合评价,期中A占10%,B占20%,C占30%,D占35-40%。

评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在评定结束后,会将评定结果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公布,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

城镇五中

2014.4.18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

评价实施方案

城镇五中

11.转变观念 实行学生素质综合评价 篇十一

一个积累就是学生的积分本,主要记载学生每天课堂的表现:包括课堂发言、读课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作业,随堂小考等,通过教师的加分,小组互评,学生的自评,由学生本人记载在小笔记本上。积累到一周以后,我们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周评比。我们利用每周五的班会时间,在班级干部主持下,由小组总结评价出一周来每个成员的得分情况,由本人提出申请奖章,班级考核鼓掌通过,获得周冠军的同学不仅在评比台上获得奖章,而且还会获得送到家中的喜报,与父母一同体验成功的喜悦。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月评比,这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年度总评比,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根据本人的才艺提出申请,进行才艺展示争取附加分,结合月评比,折算出年度总成绩评选出总冠军,分发红花。学期结束时,我们将学生平时的表现,加上四次月考成绩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教师的寄语,大家来帮我,我看我自己等内容汇报给家长。

这一评价模式的形成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符合新《课标》要求

新的《课标》对教学目标,提出了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除了重视学生对认知任务的完成,而且还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全面评价学生,如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发言的次数,声音的洪亮程度,作业书写情况等都可以加以评价,使学生由某一点的肯定评价循序渐进走向全面、肯定的评价,使学生在不断肯定中学习能力全方位发展,进步。

2.应用起来效果明显

以往的教学评优是把优异成绩给予极少数的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只是凤毛麟角,而我们实施的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我们指出,不要吝啬表扬,不要把表扬看成是给学生多大的赏赐,而要真诚地送一份赞许,对此我们提出在课堂上评价要研究学生的差异,分层加以鼓励,这就如同摘桃子,有的伸手就够到,有的需要跳起来够,有的需要给个凳子。坚持每个学生都有得分,获小红花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学生们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3.操作起来灵活自如

在操作过程中,每位老师就学校实验方案提出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班级方案,如低年级孩子年龄小,用汉字记载困难,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专门召开了研讨会,认为一二年级的小同学可以用小红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记载他们取得的成绩,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通过实践,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精神风貌均有明显改变,后进的学生在迅速转变,整个校园学习气氛浓,风气好,学生们也由原来的受管制的紧张压抑变成了主动争取的愉快、积极,让人明显的感受到实行素质综合评价的优越性。

12.中学生综合素质增值评价 篇十二

一、核心概念界定

1.综合素质

广义的素质是指人在从事活动前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品质, 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 也称为综合素质[3]。单中惠教授认为:综合素质,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说, 就是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不断增强[4]。

2.增值评价

所谓“增值”, 就是指学生个体一段时间先后成绩进步幅度大小的比较, 这种界定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5]。但这项界定仅关注到学生学业成绩的增值, “窄化”了学校教育内涵而受到了批评[6]。另外一种观点比较全面, 以我国学者任春荣为代表, 她认为增值是“某一所学校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 与同一抽样中其他学校的起点相似的学生相比, 所取得的某方面或各方面的相对进步[7]”。结合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观点, 笔者认为, 增值就是学生一段时间内各方面素质增长和进步的情况。增值评价即是以学生一段时间内的进步幅度来评量教师和学校教学效能的一种方法。

3.综合素质增值评价

综合素质增值评价就是将增值评价的理念与方法运用于综合素质测评中, 即是以学生一段时间内综合素质的各项指标的增值幅度为依据来评量学生、教师和学校效能, 切实了解每一位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 从而使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 发掘潜能、发挥特长、提升自我, 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在参考了广东、北京、上海、四川、重庆和长沙等省市颁布的综合素质测量问卷后, 研究形成了包括2个一级指标 (基本指标和发展指标) 、8个二级指标 (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实践素质、身心素质、艺术素质、个性特长与创造性) 、19个三级指标, 共计25道题项的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问卷, 问卷中每一道题项的总分均为100分, 允许有小数点为5的分数。该部分数据由研究者实地调查所得, 对象为6所高中, 其中湖南省示范性高中2所, 长沙市示范性高中4所。其中1所高中所在地为岳阳市 (该所中学为湖南省示范性中学) , 其余5所高中所在地均为长沙市。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综合素质自评和综合素质他评三个部分。经相关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综合素质的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间高度显著相关 (p<0.01) (见表1) , 这表明综合素质的自我评价是具有有效性的, 同时也表明自评与他评间紧密相关, 遂在后续研究中以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平均分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分。

调研采用同时调查该校高一和高二同学的同时性横断设计1, 研究以同一学校高一学生综合素质测查得分与该校高二学生综合素质测查得分的差值为增值 (增值 =S高二─S高一) , 增值类型分为正增值 (S高二─S高一>0) 、负增值 (S高二─S高一<0) 亦或零增值 (S高二与S高一均值无显著差异) 。

注:“r”是指综合素质自评与他评间的相关系数。“指标”是指综合素质的测评题项。**p<0.01

三、统计结果与解释

1.中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整体增值情况

研究假设:经过一定阶段的学校教育之后, 中学生综合素质会有一定程度的进步。

研究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法, 将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在综合素质测评每道题上的得分进行均值比较, 以均值比较的结果作为增值与否的评定标准, T检验结果如果显著, 则表明学生在综合素质某一方面出现了增值, 结合对均值差的分析确定增值类型为正增值 (S高二─S高一>0) 、负增值 (S高二─S高一<0) 亦或零增值 (S高二与S高一均值无显著差异) 。根据前面对综合素质的定义, 研究者分别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艺术情操、个性特长和实践创新能力这六个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加以考量, 并将增值情况的检验结果汇总如下表 (见表2至表6) 。

从表2可以看出: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T检验表明不同年级对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社会责任和公民素质的影响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没有增值;而对诚实守信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t=2.58, p=0.01) , 出现了较为显著的负增值 (1.45) 。总体而言, 高二年级较高一年级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均值都有所下降。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年级的上升, 中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的素质没有进步, 甚至在诚实守信方面出现了下降趋势 (见表2) 。

表3表明, 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 年级对知识结构、方法能力和态度习惯三个方面的影响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p<0.001) 。总体而言, 高一年级在这三方面的均值都要高于高二年级。随着受教育的增加, 中学生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都出现了较为显著的负增值。这与年级增长带来的知识难度和学习压力的加大密切相关 (见表3) 。

表4表明, 年级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 没有增值;而对体质健康和体能健康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p<0.05) , 出现了较为显著的负增值。总体而言, 高一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和体能素质要比高二年级的好 (见表4) 。

从表5可以看出, 年级对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 没有增值;而对艺术表现、艺术水平和个性特长的影响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0.001) , 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负增值, 尤以体育和学科个性特长的负增值幅度最大 (见表5) 。

表6显示, 年级对实践创新能力各项指标的影响都存在显著差异, 尤以成果表现 (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的数量, 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表现情况) 和新意成果最为显著 (p<0.001) , 出现了最大程度的负增值。总体而言, 从高一到高二, 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都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负增值。从所有指标的整体分数来看, 成果表现的平均分 (71.68和66.67) 最低。从增值程度来看, 尤以新意成果的四个方面负增值均值最为显著 (4.87~6.06) , 其次是个性特长的三个方面负增值均值较大 (3.66~3.94) (见表6) 。

2.不同学校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增值表现

在此基础上, 研究以年级自变量的两个水平 (高一和高二) 的得分表中综合素质增值分的差异, 通过对年级与学校在综合素质测评各题项上交互作用的考察, 以及进一步对交互作用显著的题项进行的简单效应分析, 考查了增值分在各个学校上变化, 也即学校的增值差异。按同样的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法, 将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学生在综合素质测评每道题上的得分进行均值比较, 以均值比较的结果作为增值与否的评定标准。T检验结果如果显著, 则表明该校学生在综合素质某一方面出现了增值, 结合对均值差的分析确定增值类型同样分为为正增值、负增值和零增值。通过对6所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值情况分别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 2所省示范性高中在能力技能、成果表现、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方面出现了大幅度的正增值, 其余方面负增值也相对较少。而在市示范性高中中, 综合素质某方面的正增值极其少见, 只有1所在体质健康方面呈现了显著正增值, 而大范围的负增值集中显现在长沙市的某2所示范性高中中。

四、分析与讨论

1.结果分析

(1) 各学校中学生综合素质出现大范围、整体性负增值的局面, 中学生综合素质整体下滑

综合以上六个方面的差异比较可知, 中学生综合素质增值类型基本表现为零增值或负增值。说明我国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方针并未有效落实, 全面发展的目标也还远没有实现。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教育改革不彻底, 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存在。虽然素质教育的方针已提倡多年, 但目前的教育体制并未走出应试教育的桎梏, 追求高分是许多学校、老师乃至家长的唯一目的, 高考定终生的结果导致学生一味盲目地追求分数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随着受教育年限的上升, 中学生逐渐丧失了个性特长发展而趋向于成为高考的统一批量产品。

第二, 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端。比如上课形式单一, 基本都是教师一味灌输, 师生互动较少[8];德育缺失, 学校和老师竭尽所能培养学生如何应试, 而很少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空泛枯燥的政治理论课, 生活实践方面道德素质的培养较少;学校没有专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程与活动, 很少培养学生主动创新和思考的精神;实践课程较少, 学生本应该单独完成的实验演练为多人合做甚至只能观摩, 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

第三, 许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措施只流于形式而并未有效落实, 学校走走形式, 学生敷衍了事。

(2) 不同的学校在综合素质的具体方面存在不同的增值表现

总的看来, 尽管整体上各学校综合素质出现了大范围、整体性负增值的局面。但进一步研究发现, 具体就某些学校而言, 正增值、负增值和零增值的分布则明显不同。省示范性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正增值要明显强于4所市示范性高中, 其负增值也要明显弱于长沙市的4所示范性高中。由此可以看出, 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校际间的资源差距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2.讨论

多年来, 许多学者专家对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大量探索, 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激励中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但不可否认的是, 现行的中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所涉及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 如:缺乏科学有效、实用系统的素质测评方法和理论研究;缺乏先进的测评工具;在传统的素质评价中, 被评价者经常处于被动地位[9]。

在中学阶段, 一方面, 由于学生的先天素养、家庭环境和早期教育状况等迥然不同, 其综合素质也一定会存在差异[10];另一方面, 这个阶段也是一个人成长和各方面素质形成的最关键阶段, 他们各方面素质发展尚未成熟,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如何科学正确地对中学生综合素质加以评量, 促进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一直是令人困扰的问题。

综合素质增值评价方法的运用, 可以有效地缓和这一困境, 它以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增值为参照来评价学生进步幅度, 相对于传统只重结果的评价方法, 增值评价更关注评价的起点和过程, 不仅能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情况, 还能分析出与学生综合素质进步相关的各类因素, 便于学校和家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根据个体差异及时调整和矫正, 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学生在增值评价中, 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 学生参与评价有利于更好地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促进他们的自我完善和自主发展。这种弱化横向比较、凸显纵向比较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中学生各方面的成长, 也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在不久的将来, 中学生综合素质增值评价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有效的评价方法。

五、启示与建议

综合素质增值评价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评价思路, 为传统的教育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了更好地运用增值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综合素质各项指标, 针对增值评价统计结果中负增值较为显著的几个方面,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只有诚实守信这个指标出现负增值, 突出表现为考试作弊等现象, 对考试与分数的过分注重可见一斑。因此, 加强对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德育, 降低对分数与排名的过分重视,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是教育活动的首要前提。

2.在身心健康方面, 不仅要丰富学校体育锻炼的方式和内容, 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同时学校应该有效地普及心理学知识, 设立专业的心理辅导中心,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3.要着重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不仅仅是无限制地灌输文化知识, 将学生培养成学习的机器。

4.在推进教育公平进程中, 政府不能只重视优质学校, 而要平等地关注每一所学校, 尤其是扶持薄弱学校, 千方百计缩小校际差距。

参考文献

[1]胡世军.基于高考的学校增值评价研究.杭州:杭州师范大学, 2012.

[2]AndrewT.Student improvement better indicator than exam results.Education (UK) , 2006, (205) .

[3]张素敏, 李伟, 张晓云.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考试周刊, 2008 (4) .

[4]单中惠.外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5]张亮.普通高中学生增值评价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0.

[6]WilliamL.Sanders.Value-Added Assessment fromStudentAchievement Data:Opportunities and Hurdles.Journalm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14:4, 335, 2000.2000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Manufactured in the Netherlands.

[7]任春荣.增值测量法—公平利用考试成绩评价学校效能的科学途径.中国考试 (研究版) , 2007 (4) .

[8]吴维娜.我国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12.

[9]陈文娟.大学生综合素质状况分析及其评价研究.镇江:江苏大学, 2010.

1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篇十三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关注个体差异,突出发展、变化过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注重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发展;引导家长、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考核原则

1、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样化原则。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均参与考核评价工作。

2、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3、坚持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原则。

三、考核办法

1、成立学校组织机构。学校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李进华任组长,闫宪彬、孙新田为副组长,崔丽萍、翟建博及各班班主任为组员。商讨完善原有评价方法;组织教师、学生、家长的学习工作,听取他们的合理建议,进一步合理化评价方法;指导班级考评小组、父母长辈、社区邻里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工作;在评价结果有争议时,进行裁决;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在校园内选择醒目位置对评价结果进行一周公示;组织学生对整个评价过程、评价方法进行交流,说出自己参与评价的真实感受;不断总结经验,物化成文字资料,努力把考核评价工作越做越好。

班级成立考核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和学生代表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本班的学生开展活动、组织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公布考评结果等工作。

2、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生内涵发展的要求。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的作用和意义,自觉配合学校做好考核评价工作。

3、全面开展培训。学校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学生、教师、家长培训,要让每位学生、教师、家长明确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内容和标准。

上一篇: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小结下一篇:论音乐教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