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及我国可持续发展

2024-07-26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及我国可持续发展(16篇)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及我国可持续发展 篇一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核作文

2014-2015-1《自然辩证法概论》考核作文

授课班级 7 姓名 周 博 学号 142281374 基于生态自然观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原理为指针,论述了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人类和其他大自然的构成者在生态上平等关系,并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进行了简单阐述。

1、理论基础

生态自然观的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因此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来理解人与自然地辩证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人类和其他大自然的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所谓人化自然是客观的外部世界在人类实践过程中逐步被人改造的自然界。人与自然是人对自然的合理取得是人得到发展,而自然在人的合理保护之下持续存在,这是人化自然观点所阐述的人、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蓝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指出了实践的中介行,它把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实践成为人作用于自然的表现形式。自然是人实践的对象性存在,正因为这种实践活动人才从自然中脱离出来成为不同于动物的类的存在。人在实践中提升自己,也在实践中改造自认,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作用是相互的,二者互为依存同时又约束彼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马克思指出自然的意义和价值正是在它的人化性上,纯粹的自然是与人类不发生作用的自然存在,甚至没有被人类所发现,因此其价值也就无法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自然更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系问题,只有有人产生互动的自然才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外部自然世界。这种自然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后更为合理的自然观,它突破了传统自然观的狭隘性。而且这种人化自然是通过实践活动而实现的,人改造了外部自然世界,证明人是有意识的、能动的类得存在。

2、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自然不是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核作文

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值时,要承认物种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权利。

人类的存在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又以另一种方式改变了自然。人从唯物性来看是自然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人依赖自然而生存,从而组成了人与自然的二维体系。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提示我们人对自然的依赖,我们要重视对自然的保护。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无论是人作为第一性的物质还是作为第二性的意识,都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受到自然本身发展的影响,而自然有受到人类实践的影响。没有这种人与自然的互相影响,就没有人化的自然,也没有人本身的存在。我们所创造的历史不是人通过单纯的劳动所创造的,而是人针对自然地这种对象性活动而创造的。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人类自身是自然界发展的结果,自然界不因人的意志而独立的存在着。人和其他动物一样,组成了自然界,依赖与自然界生存。自然界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与自然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自然依然决定着人类的命运。这不仅仅是人类作为自然组成者的义务,更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的一种责任。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要认识自然发展的规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3、总结

虽然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应始终保持共存共荣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全球共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做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它特别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和和谐性。人类必须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好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同时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改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并充分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使自然界能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持久的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核作文

[1] 黄斌.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价值[J].理论探索,2010,(1):31-34.[2] 郑少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8.[3] 袁俊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论析[J].高校理论战线,2012,(9):34-36.

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及我国可持续发展 篇二

1 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1. 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 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 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1.2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象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当生态文明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度。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价值观的革命。正如恩格斯所言: “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绝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1]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起“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因为优美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2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类发展到今天,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看到,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 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只注意人类自然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类似的。因此,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

3 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1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

3.2 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 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 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

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其三,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目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开始制定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公约。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也根据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了各种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纲要和法规。目前环境法学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3.3 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

建立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就必须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这是一项艰巨、持久的挑战性工作。

3.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及我国可持续发展 篇三

构建和谐规划宏伟蓝图

生态广西建设启动两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各项工作正在扎实开展和推进。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了全区生态广西建设动员大会,出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广西的决定》,对生态广西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成立了生态省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机制,组织编制了《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2006年~2025年)》,并经专家论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颁发实施,纳入自治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了实现生态广西建设目标的法制、政策、技术、投入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以及强制性、引导性的行政措施。各市、县相应成立了领导和工作机构,对重大事项综合决策,统筹组织和协调,形成部门协调配合,上下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开展了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工作。分层次举办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广西的培训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生态广西建设的内涵、目标任务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建设生态广西的良好社会氛围。

根据《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生态广西建设期为20年,分三个阶段建设。近期(2006-2010年)为全面启动和重点推进阶段,中期(2011-2020年)为全面建设和加快发展阶段,远期(2020-2025年)为全面达标和深化提高阶段。生态广西建设包括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的目标,相关目标、指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本一致。生态广西建设主要任务包括六大方面:一是要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体系,这是建设生态广西的首要任务,主要包括循环经济型工业、生态效益型农林牧渔业和生态友好型服务业三大领域;工作重点是以生态经济理论指导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循环经济理念培育壮大生态型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二是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切实加强重要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三是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其工作重点包括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加强污染治理,推进污染减排,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确保我区生态安全。四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重点是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优化和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五是建设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其重点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发展生态文化事业,树立和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六是建设科学、高效、稳定的能力保障体系,重点是构建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加强公共服务等。经论证、筛选,规划提出了八大类重点建设工程共68个项目,静态总投资2751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投资824.4亿元。

发挥优势培育生态产业体系

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广西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才能真正把循环经济落到实处。

因此,在当前,要将循环经济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加快推进循环经济有序发展。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示范,来宾市河西循环经济园区、贵糖国家级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工业园区等区域循环经济建设初步成型,起到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为其他区域循环经济建设提供范本;在行业领域,重点开展了制糖、建材、有色、冶金行业的生态创建,特别是甘蔗制糖行业的全行业生态建设工作,极大地推进了广西制糖企业的综合利用和产业链延伸,使行业企业丰富了产品线,提高了经济效益;在企业层面,依靠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通过综合性地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等活动,组织了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和初步成效,贵港糖业集团有限公司、河池南方有色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还列入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得到了国家在政策、项目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以生态为纽带,增加生态环,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不断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促进产品升级;采用“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重点示范推广了“猪—沼—鱼—果(菜、茶)—灯”、“果—灯—鸡”、“猪—沼—菌—果(菜)”等优良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多元立体生态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和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特别是指导创建了一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促进了生态旅游尤其是农村和乡村区域的经济活跃和农民增收。此外,还要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近年来,我们加强了生态示范区、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等基础性工作,武鸣、阳朔等十余个县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生态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生态县建设实施工作将在生态示范区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和推进。

加强治污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根据产业结构和污染物排放特点,我区采取技术改造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切实加大投入,着力推进制糖、造纸和火电、钢铁、有色冶炼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减排工程建设,提升企业治污能力。

近年来,我们多方面、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重点减排工程建设。经统计,全区实施各类节能减排项目299项,总投资约为168亿元,获得各级财政资金支持1.8亿元,重点在冶金、有色、电力、制糖、建材、造纸等行业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完成国电永福电厂现役机组烟气脱硫等二氧化硫减排工程项目83项;完成包括50家糖厂废水生化处理设施和南宁、桂林等城市5座污水处理厂等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项目200项。各地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落后生产能力,特别是电力、钢铁、水泥、化工、造纸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落后产能;全区共关闭排放二氧化硫的落后工业项目312项,关闭排放化学需氧量的落后企业1028家,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区削减二氧化硫12.28万吨,削减化学需氧量26.30万吨。

与此同时,我们还深入开展了“城乡清洁工程”。使城乡清洁工程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开展村镇人居环境工程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改善乡村环境的基础工作。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各市和各部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步伐,配套管网,提升环保治理能力,将河池、百色等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列为重大建设项目给予统筹推进,规划项目共65项总投资92.54亿元。2007年10月,南宁市还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这是对我区人居环境建设成绩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生态广西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根据初步估算,2007年广西地区生产总值5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人均生产总值达12363元,财政收入703.9亿元,增长23.7%,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34.1%,城镇化率36.2%,节能减排目标基本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4.3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88万人次,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2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24元,同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总体良好,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全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为92%,市级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5.7%,11个城市达到国家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标准;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按功能区达标率稳定在6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保持较好水平;全区森林覆盖率增加到52.7%。总体来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人序曲 篇四

最近几年,生活在北方的人们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春天的沙尘天气少多了。据统计,近年我国沙尘暴发生频次总体呈减少趋势,由的13次下降到的6次。

生态专家认为,这既得益于“天帮忙”,更是“政策好”、“人努力”的结果。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防沙治沙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把改善沙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把防沙治沙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不断加大治理力度,防沙治沙工作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双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多管齐下

5月5日,是全国治沙劳动模范白春兰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胡锦涛专门来到宁夏盐池县柳杨堡乡沙边子村看望白春兰,高度评价了她的艰苦创业精神,称赞她既是勤劳致富的模范,也是防沙治沙的功臣,希望她更好地带领周围群众走联合治理沙漠的路子。

胡锦涛的亲切关怀和鼓励,成为白春兰和乡亲们继续投身防沙治沙事业的巨大动力。五年来,他们在巩固原有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在适宜地区大规模植树种草,为毛乌素沙地边缘再添新绿。这个早先叫“一棵树”的地方,现在已经有几千亩林草覆盖。

此外,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心系沙区群众,多次深入沙区视察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说,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效,首先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列入年度计划。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在法律保障、工程实施、科学技术、政策激励等方面多管齐下,防沙治沙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DDD《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于1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防沙治沙事业步入法制化轨道。

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等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启动,实现了大工程带动防沙治沙大发展。这两大工程覆盖了全国85%以上的沙化土地,自启动实施到20底,累计完成治理任务747万亩。

一系列有效的防沙治沙政策机制出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近几年来,我国坚持“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投入防沙治沙事业的积极性,全社会参与治沙的局面初步形成。

初步遏制沙化扩展,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人景象,近几年在我国主要风沙源地内蒙古地区开始重现。内蒙古全区荒漠化土地约占总面积的60%。为遏制生态恶化,以来,国家先后在这里实施了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工程。几年来内蒙古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沙化土地由过去年扩展3215平方公里扭转为现在年均减少976平方公里。

内蒙古只是新世纪里全国土地沙化形势有所好转的27个省(区)之一。刚刚公布的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止到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与第二次相同监测范围内的沙化土地面积相比,5年间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16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年均减少1283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整体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由“破坏大于治理”转变为“治理与破坏相持”。

沙区的群众更是从生态状况的好转中尝到了甜头。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防沙治沙,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增进了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20,公约组织授予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这是该组织成立以来首次对一个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颁奖。

沙化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艰巨紧迫

我国防沙治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紧迫。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12%,广泛分布于30个省、889个县(旗、区)。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沙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全国现有的沙化土地中,目前具备治理条件的有50多万平方公里,按现在的治理速度,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治理任务。

为此,我国防沙治沙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力争到,总体上遏制土地沙化扩展趋势,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沙化危害有所减轻;到,使50%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本世纪中叶,使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

5.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及我国可持续发展 篇五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看,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增多,我国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在建设节约型园林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和使用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发土地资源,能够有效提高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要对我国目前的土地资源进行深入分析,依据我国土地资源不同的条件与性质,种植不同的植物,促进土地资源开发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建设。

2.2保护相关绿化成果

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过程中,要重视保护相关绿化成果,避免对已有的绿化设施造成破坏。要坚持我国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基本原则,充分认识到对原有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重要性,保证在建设节约型园林过程中,绿化成果不被破坏,从真正意义上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建设。

2.3合理分配相关植物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合理分配,充分考虑城市的气候、地理环境、土壤,科学合理种植,确保植物正常生长,避免造成植物资源浪费。要减少同园林植物无关的设施建设,并根据植物生长规律,进行合理分配,防止浪费土地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4重视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作为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始终贯穿在园林建设过程当中,要积极推广园林耐旱植物的种植,加大节约用水投入力度,加强节水技术开发与应用,防止园林建设过程中,造成水资源浪费。同时,园林建设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节水意识,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进行节水,合理利用水资源,从根本上促进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5加强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提高园林工作人员节约意识

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过程中,要选用节能环保材料进行园林建设,减少木材使用量,节约森林资源。在园林建设各个环节中,严格审查各种使用材料,加强使用材料节能环保的技术开发,减少建设材料开支。此外,节约型园林的建设需要各方面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工作人员的意识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园林建设。提高园林建设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节约意识对提高工作人员管理水平与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3总结

6.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及我国可持续发展 篇六

-----<<大自然可不那么简单>>观后感

环境学院 0711180011 王秀娟

众所周知,地球孕育了人类,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大自然形形色色的物种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然而纵观人类整个发展史,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却把自己看作是大自然的主宰者,而不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经常陶醉于自己在同大自然斗争中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之中,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人定胜天的自豪感。从冰天雪地的北极,到高耸入云的世界之巅, 迄今为止,整个地球几乎没有一处不留下人类的足迹。然而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我们所居住的自然环境在日益恶化,特别是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在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今天,我们却面对着比以往更加严重的自然灾害, 土地沙漠化,植被面积的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恶劣自然现象出现,各动生物因为人类的破坏而灭绝的速度加快。所有这些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再不能正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那最后的结果就是人类与自然一起走向灭忙!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深刻的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的确,在千百万年的发展过程中,大自然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发展规律。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这一规律,甚至人为的破坏这一规律所造成的。庆幸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自然对人的惩罚,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开始着手改善对环境的破坏。党的十六大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指人类要珍惜、节约资源,善待和保护环境,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而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认为首先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 要树立节俭之风,倍加珍惜、节约一切资源,建立节约型社会。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上开展技术革新,实施节电、节水、节煤、节油、节地等一系列节能工程,珍惜、节约一切资源、能源。

二, 是唤醒全民的环境意识,人人关心、保护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因为环境破坏、污染容易建设难。所以,保护、关心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生存的根基。为此,除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外,应突出做好唤醒、增强全民环境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人人了解环境、认识环境,自觉关心、爱护环境。与此同时,动员全党、全民,植树造林,绿化荒滩、荒山、荒沟、荒岭;家前屋后、田边地头、河渠堤岸、道路两旁,凡一切空闲地方,都要植树栽花种草。这样,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呵护,让我们祖国天空变蓝、高山变绿、河水变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我们后辈子孙留下适宜生存、持续发展的家园。

7.生态环境监测及在我国的发展 篇七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 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生态监测, 又称生态环境监测, 目前的定义不很一致。

在监测对象上, 生态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 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环境监测发展历程来看, 目前所指的生态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 它具有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有机综合影响的优点。如近年来积极开展的福建省湿地生态环境监测, 河南省渔业生态环境监测, 南极中山站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 以及在我国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较早, 近几年又做了大量工作的新疆荒漠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监测的对象可分为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每一类型的生态系统都具有多样性, 它不仅包括了环境要素变化的指标和生物资源变化的指标, 同时还要包括人类活动变化的指标。

应当看到, 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 除了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外, 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必是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本保证。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脆弱带生态学、地球化学、气象学、物候学、水文学、环境经济学、人文物理学等的理论和实践对生态监测更是大有裨益。

1 生态监测的任务与特点

1.1 生态监测的基本任务

对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因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进行动态监测;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治理过程中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集积, 研究上述各种生态问题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 建立数学模型, 为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打下基础;支持国际上一些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监测计划, 如GEMS (全球环境监测系统) , MAB (人与生物圈) 等, 加入国际生态监测网络。

1.2 生态监测的特点

综合性:生态监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领域, 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工等各个生产行业。

长期性:自然界中生态过程的变化十分缓慢, 而且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控功能, 短期监测往往不能说明问题。长期监测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和意想不到的发现, 如北美酸雨的发现就是典型的例子。

复杂性: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动态系统, 生态监测中要区分自然因素 (如洪水、干旱和水灾) 和人为干扰 (污染物质的排放、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这两种因素的作用有时十分困难, 加之人类目前对生态过程 (ecological process) 的认识是逐步积累和深入的, 这就使得生态监测不可能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分散性:生态监测站点的选取往往相隔较远, 监测网的分散性很大。同时由于生态过程的缓慢性, 生态监测的时间跨度也很大, 所以通常采取周期性的间断监测。5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与优先监测项目

2 国内生态监测现状

近年来, 我国提出的“地球动态观测信息网络”、“我国代表类型区生态状况和变迁规律的大尺度时空观测研究以及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资源生态环境预警研究”等方案及计划, 均侧重生态监测的内容。在此基础上, 中科院的“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站网”研究计划 (CERN) 已经实施, 其所属的53个生态定位站进行了大量的生态研究工作, 成果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新疆、内蒙、洞庭湖、舟山等生态站的建立, 为生态监测提供了广大的应用前景。国内在生态监测指标及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中山大学与华南环科所在海南岛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 提出生物量、多样性、稳定性和清洁度四原则和20个指标参数, 并将每个参数按生态学特征及影响划分为5个等级。吉林环科所对东北自然保护区生态指标体系研究中, 将生态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五个指标。

随着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 宏观生态监测有了一定的进步, 3S技术成为近几年来生态监测工作者们研究的重点内容, 并显示出其快速准确的明显优点, 是宏观监测技术发展的趋势:“六五”期间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调查, “七五”期间三北防护林遥感调查、黄土高原遥感调查均包括生态监测内容。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利用全区气象卫星NOAA-12五个波段影象数据, 完成了全区土地荒漠现状的评价工作。利用遥感技术对热带森林植被的动态变化、森林火灾后生态变化遥感监测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中国北方沙尘灾害特点及其下垫面状况、金衢盆地土地退化、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内蒙古土地盐渍化典型区域动态监测、广州珠江口、太湖水体污染、大连湾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利用GIS系统预测预报模型对黄土高原、三峡库区等重点侵蚀区域进行土地退化预报、景观生态退化预测、小流域土壤侵蚀预测和应用国土资源卫星数据对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进行遥感动态监测, 初步建立了生态环境的遥感识别标志等进行了研究。近年来,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牧场产量、农作物产量、资源调查、水土保持状况和灾害预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为宏观生态监测积累了经验。其中热带森林植被的动态变化遥感监测课题是世界自然基金会 (原称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资助合作项目, 由中方和比利时遥感技术人员共同完成, 利用多时相遥感图象判读, 系统分析了西双版纳森林植被的动态变化, 其结果经地面实况验证基本属实, 为结构极为复杂的热带森林植被动态变化监测探索了一条新路。笔者认为利用3S技术解决生态环境监测问题要注意GPS, GIS, RS三相技术的结合, 利用任一技术要想对环境进行综合监测评价是不可能的。RS象片应用进一步提高判读和分类精度, 涉及计算机分类精度的提高, 需利用已有信息资料辅助区划, 利用技术人员协助判读, 利用GIS产生辅助判读因子, 同时加强地面调查工作。

从国内已有工作来看, 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 还没有在生态监测中发挥作用。多数工作尚属研究性质, 环境监测意义尚的常规生态监测工作尚在起步和酝酿中, 急待开发和实施。目前, 特别需要一套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并且对各种生态类型监测的技术路线和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规划, 以便大范围普遍开展生态监测工作。

结语

生态监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对环境监测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提出污染治理方案。生态监测将为更深层次的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 提出生态环境规划、生态设计方案, 最终目的是建立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

生态监测的总体趋势是:三S技术和地面监测相结合,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全面审视生态质量;网络设计趋于一体化, 考虑全球生态质量变化, 在生态质量评价上逐步从生态质量现状评价转为生态风险评价, 以提供早期预警;在信息管理上强调标准化、规范化, 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 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总之,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 单纯从理化、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满足要求, 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必将被广大环境监测工作者逐步认识和掌握。

摘要: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中一个全新的概念, 是环境生态建设的技术保证和支持体系。本文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任务及特点、并结合我国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提出今后工作的一些设想和展望。

8.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及我国可持续发展 篇八

加强公路环境保护推进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也在快速增长.以高速公路为例,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突破3万公里,达到4.1万公里,达到4.54万公里.从~20的`7年中增加了3.54万公里.交通部计划在建成高速公路5000公里以上,继续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2385公里的建设任务,还将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目前,交通部已经正式印发《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3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万公里、二级以上公路45万公里、县乡公路180万公里.具备通达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公路,95%的乡镇、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作 者:石琳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呼和浩特,010020 刊 名:北方经济 英文刊名:NORTHERN ECONOMY 年,卷(期): “”(12) 分类号:X3 关键词: 

9.建设生态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 篇九

建设生态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

摘要: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共识。既追求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又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才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针对淄博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淄博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定位,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

二十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其中因不适当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导致资源短缺和世界范围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平衡的人为破坏,便是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我国,这一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一些城市大气污染、水质恶化,一些地区土壤被严重污染,植被遭到无情破坏,不少地方出现了沙进人退的现象,每到春天北方沙尘飞扬。人类这种对资源的掠夺与对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全球性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始,新的人类发展观正式形成,并很快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希望人与资源保持协调发展。在人与环境方面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强调提高生活质量。很显然,这一发展观的形成,不仅会对人类未来的命运和前途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使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未来中国的发展,不仅要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而且还要具有高度的生态文明,这是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建设生态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淄博人最幸福”,我高兴之余又有些困惑;有人说淄博人到哪里都觉得空气变清新了,我愕然。乐观地讲,淄博市经济现是发展不错,从发展阶段来说初步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淄博是一个化工、陶瓷、机电、医药城市,这些主导产业的发展使淄博的GDP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2006年淄博市生产总值达到1645.16亿元,人均达到4648美元。但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增大。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高增长必然带来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剧增,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使淄博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市提出了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经济发展之路,这一决策非常适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优化产业布局和更加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经济质量,从而为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为了不仅使淄博的经济更发达,也使淄博的人民更幸福,我们要把淄博建设成为真正的生态城市。

二、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

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必须要有观念的创新,要从物质追求转向生活质量的追求,从被动污染治理转向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从末端治理转向初期的预防治理,从城市绿化需求转向生态服务需求,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转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发展之中,既要追求经济增大的规模和速度,又要追求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才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其次,要统筹城乡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规划。城乡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城乡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规划,以便疏通经济交流渠道,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这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形态的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从城市基础看,淄博市规划建设起点比较高,基础设施齐全,城区道路绿化率较高,已初步形成了“绿树成荫,四季常青”的城市景观。从农村环境来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民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建设生态农业文明村。所有这些,都为淄博生态市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都是淄博建设生态城市的有利条件。淄博被列为全省农村城市化试点市以来,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乡村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还需要努力使郊区成为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的区域,改变忽视农村环境保护的倾向,按照建

设生态城市的要求,将中心城区与整个郊区的生态环境统一纳入一个系统中考虑。根据淄博城市规模与原有绿地、气候、土地、地理等因素,我们在统筹规划城市的同时要对农村生态绿地进行布局,在空间上形成城乡共建、共有、共享的生态系统,形成城市、乡村和农田相互协调、融合互补的生态环境体系。通过财政引导、补贴转移等手段来构建城乡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对郊区因环境建设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

再次,要树立循环经济观念,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在这方面需要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淘汰落后工艺设施,加大对污染治理的投入。淄博的经济增长部分是建立在高消耗、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所以要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改造传统工业,淘汰落后技术,优化产业结构。

第二,倡导清洁生产,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生态工业是一种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是“清洁生产”的一个更新更高的拓展。要遵循“3R”(简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来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这不仅是当今的时尚,也是企业长期、牢固地占领市场并向国际市场拓展的有力措施。更重要的是为建设生态城市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我们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要把经济发展逐步转到集约型的循环型经济发展轨道上来。定期组织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负责人积极开展环保培训工作,使多家企业建立起环境管理体制,通过ISO14000 环境管理体制的认证来改进企业的环境行为,实现清洁生产。在鼓励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地实现生态工业园区与社会消费领域两个巨大系统的耦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整体循环。

第三,用绿色GDP指导经济发展, 挑战旧思想观念。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发展之中,应当既考虑经济GDP ,又考虑绿色GDP。采用绿色GDP统计方法是为了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生态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城市的重要观念。如今的GDP 成本很高,生态环境没有遭受破坏前,投入2 元成本能产出10 元的效益,现在要得到相同的回报,则需要投入5 元。推行绿色GDP 后,将把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从现行GDP 中扣除,今后公布的GDP 就将大幅缩水,但并不意味着会拖经济的“后腿”,相反会形成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市启动了绿色GDP 试点工作,此项举措必将列入我市重要议事日程。

第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淄博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7.2 ℃,雨量1849 mm ,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耕地肥力较高。水田有机质含量平均3.2 % ,旱地面积只有

2.2 %。山多林茂,森林覆盖率高达75 %。在农业生产上存在气候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好、耕地质量较高、经济实力较强等诸多优势,市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还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创造了条件。所以淄博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有很好的基础。

加入WTO 后, 绿色食品的观念开始成为人们的潮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市场发展迅速,同时又竞争异常激烈, 这为淄博发展农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淄博农业目前还是以种植业为主,这与目前的市场形式不适应。我市要从战略高度来规划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建设与发展,按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标准与规定, 做好绿色无公害产品基地的空间布局,加速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特别是要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并加强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与处理的科研、规划工作,带动生态农业的建设。

第五,以“保护第一,开发第二”为原则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保护第一、开发第二, 是淄博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方针。除了要做到严禁在核心区的人为破坏活动, 严格保护文化、历史资源和森林资源外,在旅游开发中, 要严禁危害风景资源的建设项目, 严格保护好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名人故居等旅游资源。当然也不是说不发展旅游,而是要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

三、建设生态城市的保障机制

把淄博建设成为生态城市需要有各项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协调一致行动。生态市建设是一项需要全市上下长期不懈奋斗的长期的事业,是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协调行动,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地区和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加强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生态建设管理机制,实行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制管理,将责任制落到实处,列入部门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

内容。

2.强化法制建设,依法实施规划。加强法制建设是生态市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建立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与省法规和规章相配套的生态市建设地方法规体系。生态市建设规划应由人大审议通过,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才能长久坚持下去。加强依法行政,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法律和民主监督作用,以及执法部门对生态市建设的执法监督作用。加大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力度。

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态市建设能力。要突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建立为生态市建设服务的科研支撑体系。重视发挥人才作用,积极培养生态市建设所需各级各类人才。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专门人才,加快培养与引进发展生态产业急需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围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生态产业等领域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科技攻关,研究开发新产业、新品种、新工艺和先进适用技术。

4.加大资金投入,拓宽对外开放领域。设立生态市建设和生态保护专项基金,发挥专项基金启动引导作用。制定有利于筹集建设生态市资金的各项政策,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BOT等不同形式参与生态市建设。增强对外开放意识,充分利用现在的有利时机,围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环境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多元化筹集生态市建设资金。

5.加强绿色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质。建设生态市需要有环境观念的市民来建设。我们应围绕生态市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培养人们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在各级学校进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教育。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在全市广泛开展生态市建设的社会公众教育,大力宣传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生态产业等有关生态市建设的科普知识。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揭露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宣传生态市建设的先进典型,为我市生态市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四、结束语

建设生态市是淄博市委、市政府经过多方论证的科学定位,是淄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生态市建设这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经过全市人民长期的努力,使我市经济得以跨越式发展、资源得以开发性保育、文化得以继承性创新、生态得以渐进性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合理利用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最终达到“生态强市、生态富民”的目标,把我市建设成为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城市。

参考文献

[1] 杨发明,陈劲等,对建立我国可持续发展指标的一点思考.环境科学进展,2003 ,(6):5813

[3] 吕淑萍,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上海环境科学,1996 ,(1):27

10.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及我国可持续发展 篇十

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剧, 于是人们开始反思自身行为的合理性, 这种反思实际上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价值反思[1], 据此形成两种不同的主张:“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人类中心论”由于理论上的巨大缺陷, 已经很大程度上没有了出路, 并被大多数人所抛弃。目前, 很多学者开始研究“自然中心论”, 并不断为其阐释, 逐渐发展为“生态中心论”。不管是“自然中心论”, 还是“生态中心论”, 其本质上是一致的, 它们都认为, 人以外的所有自然物都有其“内在价值”和“自身利益”, 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物种都是“平等”的, 人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自然界的“普通公民”, 因此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否定人是自然界的“主宰”, 从而也排除了人对自然的占有的一面。我们认为,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没有错, 但是因此而否认人对自然的占有却值得商榷。

一、否定人的主体性不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出路

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讨论中, 把当前的自然生态危机归咎于人的主体性, 主张走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 肯定和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权利, 回归和确立“自然中心主义”, 等等。在我们看来, 这些主张过于偏激, 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讨论, 而且还会误导公众思路, 干扰问题的解决。

问题很明白, 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 如果消解了人的主体性, 就无异于把人重新变回到动物, 这显然是一种极不现实的天真幻想。换句话说, 无论谁在理论上说得天花乱坠, 在现实中每个人都得日子一天天实打实地过, 生存需要和主动探索一刻也不会停。因此, 我们反思人的主体性, 重新认识和评价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其目的和意义并不是要消解人的主体性, 使世界重新回到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低水平的和谐状态, 而是为了重新认识、评价和规范人的主体性, 把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统一起来, 实现人与自然有机地高水平地和谐发展。应当承认, 人与自然界的冲突、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出现的确与人的主体性有关, 但并不能因此就将主体性全盘否定。

人的主体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其实现形式多种多样, 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 其作用后果也各具特色, 有积极和消极之别, 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关键在于认识到该矛盾的可协调性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虽然不可避免, 有时甚至还很尖锐, 但其性质说到底还是阶段性、局部性的非对抗性矛盾。人从自然中来, 受自然界恩泽, 其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 是名副其实的自然之子。自然界是人的衣食父母和生存家园,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是人的意识和实践创造力得以表现的深厚基础和宽广平台[2]。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子与母、叶与根的血肉相连的关系决定了它们之间本属一体, 彼此的相通、相近、相同之处远要比相隔、相悖、相异之处多得多, 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正因为如此, 从历史上看, 二者的相融共生始终是大局、主流, 而矛盾则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由于人的行为不当才引发的局部性问题, 并完全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加以解决。这就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基础, 也是我们未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应该紧紧抓住的重要契合点。

如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政府、国际组织和人民都已认识到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都在积极地倡导可持续发展观, 并付之以法律法规的强力规范, 不少国家和地区 (例如我国) 还把节能降耗、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科学发展、走环境友好型道路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 从而使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自然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和好转。实践证明, 人与自然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解决的, 只要人愿意并且努力, 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变为现实。

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根据和现实途径

1.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根据。

恩格斯要求人不要将自己视为是“外在于”自然的、更不是“超自然”的存在, 他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物的”, 恩格斯强调了“人类和自然的一致性”, 要求人们“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恩格斯不仅从自然哲学的理论高度阐明了人和自然的同一性和相生性, 而且, 基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 指出人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发育、成长的有高级思维能力的动物, 人对待自然之所以比动物强在于人“能够正确和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在这里从人能自觉与自然相协调的角度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精湛的阐明。

既重视财富形成中人的作用, 又看到和重视财富形成中自然要素的功能, 是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理论的重要贡献[3]。马克思基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对社会物质生产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他提出了社会生产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命题, 他说:“一切财富的源泉, 土地和工人。”他又说:“人在生产中……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 不仅如此, 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的帮助。因此, 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 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将社会财富形成归结为人和自然“两个原始要素”, 他说:“一切财富的源泉, 土地和工人。”可见, 马克思不仅阐明了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决定因素, 而且科学揭示人的生产劳动要“依靠自然的帮助”, 指出人类劳动生产率中体现有“自然生产力”的功能基于马克思阐述的社会财富形成二因素———人类劳动和自然———理论, 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 就不仅要珍视劳动, 充分发挥劳动创造力, 讲求劳动耗费的节约, 而且要珍视自然和善待自然, 充分发挥自然生产力, 讲求自然物质耗费的节约。社会财富形成二因素的理论, 也为我们科学地分析当代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 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2.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途径。

人既是自然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 又是化解危机的当事人[4]。人与环境能否和谐、友好, 关键取决于人的观念、态度和努力。

(1) 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 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俭廉洁为荣、奢侈浪费可耻的消费观念。政府首先需要做出表率, 有效遏制公款消费;企业要加强管理, 注重成本核算, 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上开展技术革新, 实施节电、节水、节煤、节油、节地等一系列节能工程。家庭和个人应秉持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提倡量力而行, 适度消费。只有全社会人人参与, 我们才有希望建设节约型社会。同时应突出做好唤醒、增强全民环境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让人人了解环境、认识环境, 自觉关心、爱护环境。

(2) 建立必要的生态补偿机制。传统的人与自然的交换是一个自然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人而人较少回馈的不对称的单向过程, 而这种单向物流机制的后果就是自然资源的日渐减少和再生能力的日益下降[5]。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自然生态危机的现状, 除了以上所述其他的措施之外, 还必须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 做到谁受益谁补偿, 多取多补, 少取少补, 索取与补偿大致平衡。

3. 构建全球化的有效约束机制。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 而人与人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关系。当前影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主要原因乃是一些人狭隘的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国家或民族利益在作祟,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滥砍滥伐、私挖滥采、超标排放、上游污染下游治理, 发达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嫁环境污染, 极个别资源消费大国拒签旨在有效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等事例便是明证。这说明, 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首先调整好人与人的关系, 而要调整好人与人的关系除了必要的宣传教育, 使人人懂得恢复自然生态平衡并不是某个个人、群体或国家的一己私事, 而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之外, 建立全球化的强有力的监督处罚体制, 以增加法制的威慑力和强制约束力当是可行之策。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必须直面和切实处理好的重要课题。以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 引发和激化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理念错误和行为失当, 因而要有效地化解矛盾、走出困境, 抽象的议论、消极的逃避或放弃都既无意义亦无可能, 真正科学和可行的态度是直面矛盾、弄清原因、理顺关系、取舍有度, 真正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科学发展之路, 如此才能使矛盾逐渐缓和和化解, 最终达至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摘要: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激化, 人类必须反思自身行为的合理性。坚持人的主体性, 坚持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可协调性的观点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关键。马恩的相关论述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主要理论依据和实践出发点。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文岳.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科园月刊, 2010, (01) :64-65.

[2]张娜.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科园月刊, 2010, (4) :12-12.

[3]刘诗白.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J].中国经济问题, 2010, (4) :3-10.

[4]何建华.略论生产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0, (4) :13-17.

11.保护生态环境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篇十一

保护生态环境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保证.从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保护生态环境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等方面.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涵和意义,论证保护生态环境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

作 者:张明征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学院办公室,山东德州,253023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9) 分类号:X3 关键词:人与自然   生态环境   保护  

1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及我国可持续发展 篇十二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以哈纳斯自然保护区为例

概括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及衡量标准,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哈纳斯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旅游环境质量评价并提出保护措施,对旅游区生态环境容量进行了估算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阐述了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中的经济有效性、经济运行机制的生态化和环境管理的法制化的强持续发展的保证因素。

作 者:杨兆萍 张小雷 YANG Zhao-ping ZHANG Xiao-lei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刊 名:地理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年,卷(期):2000 20(5) 分类号:F592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Khanas nature reserve   eco-tourism   Eenvironment appraise   Capacity estimation   Protective mea-sures  

13.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及我国可持续发展 篇十三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 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 就无法摆脱人的痕迹。但早期的企业都是以资本为中心建立, 这一时期的管理是以“资”为“本”,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 人对企业生产率的贡献越来越大, 从而将企业中的人提升到一种比物力资本更为重要的地位上来, 于是, “人本主义”逐渐取代了“资本主义”, “人本管理”应运而生。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后, 企业管理开始急巨变革, 虽然变革的内容不一, 但大多体现了人性化理念。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核心是视企业中的员工为人本身来看待, 而不仅仅是将他们看作一种生产要素或资源。

一切管理的核心是人, 人本管理必将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流和灵魂。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者, 实行人本管理首先要弄明白几个基本问题, 如:企业是什么?企业为什么?企业的发展靠什么?这三个问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 也是企业的哲学命题。其一, 企业即人。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 企业无人则止。人本管理认为, 企业应以人为本, 把人的因素放在中心位置, 时刻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主导地位。人的潜力极大, 关键在于开发, 一个企业要开发人的智力和潜能, 就应使企业员工经常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劳动者是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 谁能充分发挥这种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 谁就取得了管理企业的成功奥秘。其二, 企业为人。办企业是为满足人、满足社会的需要, 还是单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 使企业中的员工得到全面的发展, 还是把员工仅仅作为机器体系的一部分?人本管理认为, 管理的本质是激励, 办企业是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同时, 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其三, 企业靠人。人本管理认为, 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员工, 办企业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智能和力量, 实行“全员经营”有利于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 保证经营的正确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人的潜力, 特别是一群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当你能很好地管理这这群人的时候, 他们能帮助你实现企业腾飞的梦想。比如海尔, 正是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引下, 把集团总的战略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 使员工感到自己在被企业重视, 看到了自己与企业命运息息相关, 从而产生使命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从最初用“逼”人把事情做好的硬性管理, 变成了激发人自觉、主动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柔性管理, 让海尔的每一个人都有了“自我经营”的创新空间, 如今, 海尔已成为我国顶级的企业。时代发展到今天, 无数事实证明:人本管理已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流和灵魂, 推行人本管理将促使人与企业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我们怎样做才能体现以人为本?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我们的人本管理呢?

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员工是“人”。企业不仅是为员工提供一个工作环境, 更是提供一个人文环境, 员工的心就是企业的魂, 如果员工的心不在一起, 就等于企业散了魂。企业是人格化的企业, 最能体现企业是人格化企业的, 是企业文化, 它既见物又见人, 并将人置于主动地位, 发挥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作用, 它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思想行为, 使人对企业产生一种认同和归属。笔者所在的河南华隆储运有限责任公司两年前还是一个几乎濒临破产的企业, 03年股份制改革以后, 新公司领导一改过去靠各种制度、规定制约人的做法, 对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 大力倡导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根据职工的自愿选择, 确定岗位, 努力营造学习创新的氛围, 千方百计为员工构建学习进步的平台, 营造鼓励员工干事业、支持员工干成事业、帮助员工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从而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大家共同为企业发展出力流汗, 以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和谐。现在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是人性化的管理使我们的企业重新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使企业和员工的愿景达到了和谐统一。

人性化管理中, 我们不能忽视的还有另外至关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与员工的沟通和对他们的尊重。一些与员工利益紧密相关的举措在实施前一定要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 如绩效考核, 它已成为全面提升企业业绩, 实现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 然而, 很多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考核时, 效果往往不如人意。问题出在呢?沟通!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应将员工视为考核的参与者, 而不仅仅是被考核对象, 员工对考核结果将更易于接受。在绩效考核中, 有三次沟通过程极为重要:一是考核前的沟通, 与员工共同制定考核方案, 使其明了考核的过程、标准, 通过沟通制定出的方案, 是员工所乐于接受的;二是考核时的沟通, 负责考核的人员要对员工在考核周期内各考核要项的完成情况与员工达成一致, 切莫单独操作, 这样才能让员工对考核结果 (不管是好是坏) 服气;三是考核后的沟通, 考核结果是薪资分配的依据, 也是其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 考核后主管要对员工未能达成的目标帮助其分析原因, 查找不足, 以使其在下一考核周期内有所改善, 真正体现考核的意义。除了企业的重大举措实施前要与员工沟通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如春游、聚餐等形式来增进与员工的沟通, 通过这些沟通活动, 员工会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这点非常重要, 当员工的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之后, 他们会更加注重自己的精神需求, 有时一声问候, 一个动作都能传达深厚的感情, 在日本企业里, 企业主经常会每天早晨站在工厂门口, 迎接员工的到来, 这就使员工从小的细节体会到被尊重, 更加发奋地为企业而努力工作。沟通与尊重使企业与员工都成为受益者。

最后, 我们要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 员工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笼统而模糊的, 这是企业为员工提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所在。从进入企业的那一刻起明确职业通路, 对员工是精神激励, 有利于其产生工作满足感, 同时也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提供科学、专业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并不难, 是否尊重员工意愿、适应员工能力, 做一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才是企业是否秉持“以人为本”理念的试金石。国内知名企业万科集团, 强调尊重每名员工的个性、个人意愿和选择的权利, 在提供给员工自由选择职业发展机会的同时, 全力支持员工发展自身兴趣, 满足其学习、培训的愿望。在当时企业文化环境下, 并非每家公司都能为员工提供重新规划人生的机会, 众多优秀人才为万科的人文情怀和理性色彩深深吸引, 奉献了他们的执着与忠诚。在职业生涯规划中, 我们不能不提到晋升, 在工作中获得知识与经验是员工成长的过程, 晋升是企业对员工成长结果的肯定。晋升使员工有机会接触更高层次的工作, 由具体事务的执行者向组织管理者转换, 用不同的思考方式看待企业的运转, 具备了更广阔的视野和全局性的眼光。“不会授权, 将不会被授权”, 让员工独立面对工作, 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潜能与创造性, 愿意承担员工在成长过程中所犯错误的代价, 体现了企业对人本管理理念的切实关注与尊重。

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提炼为三句话: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摒弃原有“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风格, 实践“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以“深入理解”方法, 站在员工的角度, 提出有助于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组织目标的管理措施, 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追求的管理境界。企业主必须同时兼顾自身利益、社会利益和员工利益, 并以此作为企业的宗旨, 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员工只有使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紧密相连, 才能从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得到满足。“人本管理”使员工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 在行为上与企业同甘共苦, 不遗余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最终将实现人与企业的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摘要:企业是由人组成的, 企业无人则止, 员工作为企业发展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本管理”应运而生。

关键词:人本管理,人,企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论人本管理heep://www.jianglu.cn/2003/11-9/20031119c902-2.html

[2]、洪升平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略中宏网2006-07-13

1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及我国可持续发展 篇十四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从现代视野考察中华传统和谐思想,特别是和谐科学观的现代价值及其转换,对于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生态自然观概念,从而构建和谐科学观,促使中国科技崛起.

作 者:郭燕杰 李好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 23(9) 分类号:G04 关键词:传统文化   和谐科学观   现代化建设  

15.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及我国可持续发展 篇十五

引 言

自然生态环境是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利用开发的对象,对于幼儿教育,尤其是对幼儿生理、心理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徐菲:《对仪化幼儿教育宏观生态环境的分析》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所形成的环境态度、情感等对其成长过程中环境综合素质的提高极为重要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贯穿着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终身学习思想,贯穿着将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与幼教密切结合起来的开放教育思想,不仅给幼儿园的全面教育设定了总纲,也与我们正在实践的环境教育不谋而合。为此,我们尝试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自然环境教育为切入点,在《纲要》的指导下开展了三个阶段的幼儿自然环境教育实践,经历从茫然到了然、从盲目到规范、从过程,现与各位同行交流、分享。

第三阶段

深入学习《纲要》,开展行动研究,形成解决策略

第二阶段的尝试曾让我们一度陷入迷茫与困惑:我们虽然明确了自然环境对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但到底应该怎样科学地利用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如何在实施过程实现教育观念与行为的转变?究竟应从哪里入手开展研究„„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再度开展了新《纲要》学习,但这一次我们缩小了关注范围,围绕“环境教育”这一点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并以新《纲要》为核心指导思百度文库

想,广泛收集了有关自然环境教育的大量资料。终于我们发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学前教育课程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而这些领域均可成为有效实施幼儿环境教育的载体。

一、明确新课程领域与幼儿环境教育相关性

首先,健康与社会领域:《纲要》要求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如果从小就能初步了解整洁、绿地、环境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那么,学前教育就能为幼儿未来环境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健康与社会领域涵盖了许许多多生活中经常遇到而往往容易被忽视的行为习惯都与环境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迫切需要通过环境教育来提高幼儿的公共道德并萌发环保意识。

其次,语言与艺术领域:《纲要》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并能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讲述有关大自然的故事形成环境意识;艺术要求幼儿广泛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自然环境中,孩子更容易放松心情,呈现自由状态,有助于幼儿自主地感受美、发现美,并用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美。

第三,在科学领域,《纲要》要求在幼儿生活经验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在这一领域里,显然更多的是倡导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和关爱。由于幼儿认识过程中有意性发展较弱,他们对自然界的各种变化、现象的兴趣都是无意的、偶然的、不稳定的。这就需要成人及时地帮助他们,去关心、了解生活中出现的有关自然界的各种秘密,百度文库

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二、把握《纲要》精神,确立自然环境教育目标

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认识到环境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使受教育者综合环境素质得到提高。而在学前教育这一特殊阶段,我们应“以情感目标为环境教育的核心,对幼儿知识技能的培养渗透其中”。因此,我们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明确了现阶段的研究总目标,即“引导幼儿关注自然、了解自然、融入自然,形成欣赏、尊重环境及生命万物的品质,养成爱护公共环境的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这一目标的确定是以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为依据的,主要是发展幼儿对自然,对人类的热爱,树立幼儿对待环境的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环境教育,使幼儿自觉遵守环境道德准则,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并且能初步识别和抵制那些不自觉甚至侵害他人环境的不道德行为。

三、开展行动研究,形成实施策略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过程,老师们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环境教育经验。通过在教研活动中的交流与提升,初步形成了以下四种实施策略:

1、根据季节变化特征,制定教育计划

自然环境是孩子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但平时孩子们接触自然界时是懵懂的,无目的的。而老师在根据季节特征精心设计教学计划之后,就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孩子接触自然、了解自然、探索自然,从而避免了环境教育的单一性和盲目性。例如:春天,万物复苏,我们带领孩子们百度文库

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描绘桃红柳绿的自然美景,感受春天的盎然生机;夏天,乍雨初晴,孩子们在水帘洞中嬉水玩耍,“放小船“、“照镜子”,观赏天边变化的彩虹;秋天,丰收时节,我们带领孩子们到花果山采摘收获,体验劳动的快乐;冬天,在按摩足道上活动活动,在攀爬岩上一显身手,既锻炼的身体又磨练了意志„„各生态景区在不同的季节中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教育优势,老师们则根据这些变化着的环境,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计划,让孩子们在每一次的环境教育中都有新发现,都有新收获,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2、结合自然环境资源,生成园本课程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只有在自然的真实的环境中,才可能真实自由地展现自己,自然地发展他的内部潜能,我们也才可能了解到儿童发展的真实情况。”教育者只有真正了解了幼儿的发展需要和现状,才能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我们正是在前两阶段的研究过程中,经历了失败和提炼的过程,才使我们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环境教育素材。在这些原始积累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新《纲要》开展了“在自然环境中培养幼儿英语运用能力”和“绿色生态教育”等行动研究,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园特色的园本课程。

例如,我们结合幼儿园各人文景观对小朋友进行英语口语教育,让他们扮演“英语小导游”,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自然习得各景点的英语名称,同时还运用了日常交际口语,活学活用,形成了我园环境教育的一大特色;我们还充分利用花果山种植园的地理优势,对幼儿进行生态教育,不仅让孩子们进行观察、记录,还让他们亲身参与到蔬果的种植和收获中来,进行劳动教育;此外,我们还通过教研学习、园本培训、赛课活动等形式,百度文库

促使老师们不断开发和提升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通过交流、观摩等形式,最终将经验形成文字,形成了我园园本课程的雏形。

3、开发自然环境功能,优化一日活动

在前两个研究阶段,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观赏性方面,其潜在的教育价值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在意识到这一薄弱点之后,我们尝试将自然环境教育与一日活动的各环节结合起来,即“能使用户外自然环境的生活环节,尽量在户外开展”。例如:以往的晨间活动,多是教师在室内组织开展的,象“结构游戏”、“区域活动”等等,现在我们将晨间活动移到了户外,带领孩子们跑跑步、走走按摩足道,呼吸早晨清新的空气,享受温暖的阳光;我们进行了“绿色教育”的专题研究,明确了哪些集中教育活动适合在户外进行,最能体现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科学活动、体育活动、种植活动等);每天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更是保证了孩子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午餐后带孩子到花果山上散散步,既帮助了睡前消化,又观察了种植的生长情况„„对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不仅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让孩子对幼儿园流连忘返,还减轻了老师们在活动准备方面的负担,一举多得,受到了教师、孩子、家长三方的肯定!

4、合理运用自然环境,保障幼儿活动机会

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必须树立科学的环境意识,不能盲目地追求时尚而使之破坏。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自然资源才会成为我们受用不尽的财富。但随着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和玩耍的时间增多,不可避免地会给自然植被带来一定伤害,而且在户外开展活动,百度文库

老师的组织教学难度很大,不能及时地关注每个幼儿的需求,因人施教。为了提高活动效率,保证每位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也缓解教育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在本学期,我们又及时调整了教学模式,将分组教学引入环境教育之中,即“两名教师各带领一半的幼儿,在不同的区域同时开展环境教育活动”,这样就提供了更多师幼互动的机会,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减少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消极等待,对已有的自然环境也予以了保护和优化。

收获与展望

1、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与孩子一起收获了成长的惊喜。 孩子的发展: 自然环境教育有效促进了孩子“体、智、德、美”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收集了全园幼儿的体检结果,发现本(2004.9——2005.6)的体弱儿童较去年减少了40%,幼儿的身体素质(身高、体重)明显增强,动作发展协调;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逻辑智能、空间智能和自然智能发展较快;孩子的交往能力增强,具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爱护环境)和意志品质(自信、勇敢、有毅力);同时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喜欢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并从中获得了愉悦的情绪体验。 教师的发展: 在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上,我们实现了五个突破和五个树立:

百度文库

一是突破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树立了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发展适宜性教育、生活教育等先进教育观念。

二是突破传统的儿童观,树立了“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先进儿童观。

三是突破传统的教师观,树立了“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新的教师观。

四是突破传统的发展观,树立了“让儿童适宜、主动、均衡、和谐发展”的发展观。

五是突破传统的教育过程观,树立了“师幼双主体,互动学习、共同发展”的教育过程观。

2、自然环境教育只是我们开展“幼儿园教育资源统整利用策略”行动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我们将继续围绕这一研究主题,探索家、园、社区一体化的幼儿环境教育实践,例如“如何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怎样充分利用社区的环境教育资源,发展幼儿的社会性”等等。

幼儿园实施《新纲要》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每一次的小结与回顾都意味着我们向更高起点的迈进。我们将继续投身到新《纲要》引领的教育改革之中,不断地去探索、总结,谱写出具有园本特色的幼教篇章。我们期待着与同行的交流学习,更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专业化引领。有了你们,我们将走得更加脚踏实地!谢谢!

百度文库

参考文献

16.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及我国可持续发展 篇十六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策略

1 前言

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中心, 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资源, 并排放出同等数量的废物与废气, 如空气污染、资源枯竭、交通拥堵、城市无序扩张、用地紧张等城市病给人们赖以生存的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低碳生态城市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然而就当前的实践来看,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与障碍, 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2 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现状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 1994年政府出台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2001年我国出台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7年, 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体系。2009年,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首次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 这些政策的出台令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 并且逐渐融入到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践中来, 指导着各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2010年底, 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五省八市低碳试点工作, 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城 (镇) 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 (试行) 》, 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2012我党在十八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3年1月住建部公布了我国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截至2012年底, 全国有153个低碳生态城市正在规划建设中, 其中26个生态城项目提出了绿色生态城市示范申报, 8个项目成为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地区。对比2011年与2013年的中国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可以看出, 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起步型城市逐年减少, 2013年降低至53.3%, 发展型城市与稳定型城市逐年增加,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整体形式大好, 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居民生存质量, 北京发展模式、深圳发展模式以及与田共生的太仓市城市规划、吐鲁番的大规模屋顶光伏电网等案例值得借鉴和推广。

3 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理论系统

近些年来关于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理论研究日益丰富, 然而尚未形成完整的低碳生态城市理论体系, 不同学科的专家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认知和侧重不同, 缺乏全国性定量的生态城市综合指标体系, 技术系统和实践经验。地方在制定当地的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规范时往往存在目的不清, 盲目跟风, 指向不明, 多以当地领导意志为转移等问题, 出现了如片面追求城市绿化, 城市大广场崇拜、过分依赖高科技与高投入等现象, 与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背道而驰。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城市低碳生态和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有三个: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制定的低碳城市评估标准体系, 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仇保兴《兼顾理想与现实———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示范初探》中提出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3.2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地域差距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与改造规划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制定, 不能一味的强调政绩工程。纵观我国现有的生态城市低碳试点项目, 普遍存在着东强西弱、重城轻乡的问题。实际上生态低碳城市建设并非只能由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城市进行, 经济落后地区的中小城镇更加需要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以避免用环境换发展的老路, 但是目前关于我国西北部地区以及乡镇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比较薄弱, 关于旧城节能改造的实践探索不充分。

3.3 过分追求高技术、高投入

(1) 许多城市在进行低碳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不顾当地情况盲目引入高新技术, 忽视成本和风险控制的现象, 比如红极一时的光伏产业, 曾被认为是实现转变城市能源机构的重要手段, 然而实际上光伏产业生产过程属于典型的三高产业, 反而会增加城市碳排放。 (2) 我国的低碳生态城市起步较晚, 在建设低碳生态项目时借鉴了许多外国经验, 但外国的建设经验并不能照搬全抄, 比如耕地保护与项目用地的冲突就是生态城市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 (3) 虽然国家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项目有补贴政策, 但是如何高效的利用资金是项目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难题, 如曹妃甸国际生态示范项目、天津滨海新区等项目都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

3.4 碳排放监测、统计与管理工作滞后

碳生产力、人均生活用能排碳等是中国社科院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重要定量指标, 其计算方式多种多样且存在较多争议, 考虑到居民生活用能主要为电能、天然气, 在不考虑汽车耗能的情况下人均生活用能排碳计算公式可参考如下:

式中:e为人均生活用能;p为城市人口总数;ci为某种能源消耗总量;θi为对应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然而在实践中, 如生活用能、重点行业增加值能耗等能源数据难以获取, 关于能源计量与能源统计方面以及合理可测的定量指标选取问题仍然有待研究。

4 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策略

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重点包括土地利用、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等几个方面, 每个方面都有相应的发展策略, 如表1所示[1]。

在实践中, 工业、建筑以及交通是耗能大户, 因此加强对这三方面的控制能够有效的降低碳排, 实现生态低碳发展的目的。其中工业能耗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及产业转移逐渐下降, 因而节能主攻方向应是绿色建筑及绿色交通方面, 而绿色建筑是低碳生态最基础的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方面, 除了供电、供气、供水分户计量, 还可以考虑城市供热分户计量, 减少因按供热面积计算导致的能量浪费, 南方城市供暖则可考虑立分体式供暖及开关式分户计量方式。相较于绿色建筑主动节能技术, 被动节能技术投入较低, 更加适合我国国情。比如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建筑形态、布局、朝向, 降低建筑表面蓄热, 加速城市大气纵向流动, 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设计合理的遮阳结构, 外围护结构及窗墙比, 增加建筑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及保温隔热性能, 从而减少空调负荷及照明排气设备产生的能耗, 要注意采用绿色技术的本地化, 普及性及规模效应。除此之外, 关于垃圾回收再利用上应该加大政策支持, 提高垃圾利用率, 加大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力度。

5 结语

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预计到205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70~75%,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形态可塑性大, 必须改变以往一味追求效率的城市发展模式, 在政府、企业与公众共同努力下, 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目标下一篇:有趣的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