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程指导

2024-06-19

书法课程指导(精选8篇)

1.书法课程指导 篇一

书法指导课教案

第一课时

书法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书法的内涵与外延 教学难点:书法的内涵与外延 教学方法:讲授 具体讲授:

一、什么是书法?

狭义而言,书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2、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

二、为什么要学习书法? 首先,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通。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继承这一传统,练好中国书法。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使学生增长很多知识,达到知识与技能共同提高的功效。

其次,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书法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欣赏和喜爱。汉代的杨雄曾说过:“字为心画”,即书法是表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美的书法能通过形象而又抽象的线条使欣赏者获得美的享受,并能够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练习书法实际上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还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所以说,学习书法是美育的有效手段。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容美丑是先天的,但字写得美却可以靠后天努力而获得,字是人的另一个仪表。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许多人喜欢在家中挂一幅书画作品以增加点书香,这不仅是装饰,也体现个人的品味,同时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怎样学好书法? 临摹与创作是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两个阶段。从古到今,几乎没有一个书法家不是从“临摹-创作-再临摹-再创作”这样循环反复的过程中艰难地走过来的。学习书法先临摹后创作,先继承后创新,这是最起码的程序和方法。临摹重在技术训练,掌握古人书法作品中的技法规律;创作重在艺术体悟,领略古人书法作品中的艺术韵味。没有扎实、认真、刻苦的临摹,创作只是一句空话;但没有创作的追求,临摹也就失去了动力和意义,只有临摹和创作相结合,既注重技法练习,又注意艺术体悟,才能百尺杆头更上一层。

临摹是书法专用语,是学习任何一种书体所必须使用的基本方法。学习书法离不开碑帖,离不开临摹,只有对古代优秀碑帖心追手摹,才能掌握各种书体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结字、章法、韵味等),也才能体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精妙所在。

四、文房四宝

1、笔

毛笔在我国产生和运用的历史悠久。据《说文解字》称,笔在燕国称“弗”,吴国称“不聿”,楚国称“聿”,秦国称“笔”。据文献记载,蒙恬造笔,现在出土的文物足以否定这个传说。最早的毛笔实物是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二号楚墓出土的战国早期楚笔。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楚墓出土了战国中期兔毫笔,笔杆是竹制的。湖北荆门也发现了楚笔。

在中国古代,毛笔的制作可以说是费尽心机。凡是动物身上的毛,几乎都采集用来制作毛笔,诸如兔毛、羊毛、马毛、鹿毛、獾毛、狸毛、鼠须、虎毛、狼毛、狐毛、獭毛、猩猩毛、鹅毛、鸭毛、猪毛、鸡毛甚至胎毛、头发、人须等等。动物毛之外,也有选取植物原料来制作毛笔的,如竹丝、茅草等都被用来制笔。

按照笔毫的软硬程度,可以分为软毫、硬毫与兼毫。兔毫、鹿毫、狼毫、鼠须等属于硬毫,兔毫是用野兔毛制作的,上好者以紫黑色兔毛做成,称紫毫。狼毫用黄鼬毛制作,是常用的硬毫。、按照笔毫的长短,将毛笔分为长锋与短锋。长锋笔蓄墨量大,短锋笔弹性较好。长锋羊毫笔比较常见,短锋笔多为硬毫。按照笔的大小,还可以分为抓笔、斗笔、提笔以及联笔、屏笔等等名目,最为简单的分法将笔分为大楷笔、中楷笔、小楷笔和圭笔。

2、墨

墨的使用与毛笔同时或稍早。1980年,在陕西临潼姜寨村出土的研杵、石盘、水盂和黑红色的氧化铁化石被认为是使用原始墨的雏形。按照墨的原料,可以分为油烟墨、松烟墨、混合墨等。按照制墨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普通墨、贡墨、御墨、自制墨、珍玩墨、礼品墨、药墨等等。按照墨的外表装饰,可以分为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边墨。按照墨的外形,可以分为方形墨、长方形墨、圆形墨、椭圆形墨、不规则形墨等。按照墨的颜色,可分为黑色墨和黄墨、朱墨、红墨、白墨、棕墨、蓝墨等彩色墨。

3、纸

造纸术是中国人民贡献于世界文明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使用不仅影响着书法风格的变化,而且还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按照造纸的原料,可以将纸分为麻纸、竹纸、皮纸、混合纸浆纸、还魂纸。按照产地,可以分为宣纸、蜀纸、高丽纸等等。按照生熟程度,宣纸又可以分为生宣、熟宣、半生熟纸。生宣吸水性强,熟宣不吸水,半生熟纸界于二者之间。当代书法练习者多使用毛边纸、元书纸,创作多使用生宣和半生熟的色纸。

4、砚

砚的历史悠久,砚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工具。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砚台为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战国末期石砚。按照砚的质地,可以分为石砚、陶砚、木砚、瓷砚、铜砚、铁砚、玉砚等,其中,石砚与陶砚最为常见。按照产地,又可将石砚分为端砚、歙砚、苴却砚、洮河砚、贺兰山石砚、青州砚等。端砚为砚中极品,产地在广东端州(今广东肇庆)按照形状,可以把砚台分为长方形砚、圆形砚、凤字形砚、龟形砚、箕形砚等等。所有这些砚台中,以石砚最为常见,性能最好。佳品石砚石质细腻滋润,易发墨又不损笔。好的石砚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

第二课时 执笔、运笔、用笔

教学目标:让学生正确的执笔、运笔、用笔,能有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学重点:用笔训练 教学难点:用笔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具体讲授:

笔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精华,也称为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笔法是书法技法的核心,是第一位的。没有笔法,根本谈不上书法。要讲到笔法,首先不能忽视的还是执笔问题。

一、执笔法(结合学生训练)

执笔是书法用笔的前提和基础。一般而言,近代书法家比较推崇的是唐代陆希声所传的“五字执笔法”。所谓“五字执笔”,指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来说明的执笔方法。由于这种方法要用到五指,所以又称“五指执笔法”。现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对此有详细的解说。他认为,所谓“擫”,就是用大指肚子紧贴笔管内侧,相当于吹笛子时用指擫住笛孔。所谓“押”,是指用食指第一节斜而俯地出力贴住笔管外侧,和大指相配合,把笔管拿稳。所谓“钩”,是在拇指、食指已经捉住笔管的时候,用中指弯曲如钩地钩住笔管外侧。所谓“格”,用无名指用甲肉之际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钩向内的笔管挡住,而且向外推。所谓“抵”,是用小指放在无名指下面,帮助无名指来挡住中指向内钩的力。五指执笔,应使五指配合得当,切忌用力过大。执笔的深浅高低,因人因时而异,不可过于偏执。

二、运笔(结合学生训练)

一般讲到运笔,有指运、腕运、肘运、全身运笔诸说。所谓指运,就是用手指运笔。用手指拨动毛笔,这在写不太大的字的时候常常用到。要使指运而腕不知,指、腕配合无间,堪为上乘。运腕被很多书家津津乐道。运腕的基础是悬腕。所谓悬腕,就是使手腕悬空。运腕,就是用悬空的手腕带动毛笔进行书写。悬腕看似困难,但是如果坚持下去,两周便会见效。有的人采取枕腕法来代替悬腕。所谓“枕腕”,就是用左手枕在右手下面书写。我们认为,这种枕腕法只能在书写小字的时候偶尔为之。至于有人说,先用枕腕,熟练之后慢慢地就悬起来了,纯属无稽之谈。

腕悬起来之后,手肘怎么办呢?古人有一种所谓“提腕法”,用手肘放在桌子上,手腕悬起来写字。当然,如果写小字,提腕也还是可以的。这种方法把手肘紧靠桌面,手肘成为一个支点,书写起来很不灵活、方便。因此,一种解决办法就是悬肘。等到把肘也悬起来了,就可以用悬在空中的腕和肘密切配合,挥运毛笔,写出得心应手的作品来。

至于全身运笔说,前面已经提到,我们不能把这种说法与玩杂耍似的全身晃动等同起来,如要用全身之力,也只能是暗运,切忌做简单理解。如果手指、手腕、手肘甚至整个身心都围绕毛笔而有机配合,那么,写出来的字定会不差。当然,这种配合要有机而自然,不能机械、僵化、支离破碎甚至故作姿态。

这几种运笔方法,与身体部位密切相关,而每种运笔产生的效果又有所不同。不论书写还是欣赏,揣摩古人书法中的运笔方法,都是提高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用笔(结合学生训练)

1、中锋和侧锋

中锋用笔指笔杆垂直纸面,使笔锋在点画中间运行的用笔方法。侧锋是指笔锋偏在笔画一侧的用笔方法。中锋与侧锋是一组对偶范畴。书写时,在转折和起笔收笔时可以不断用到侧锋,而笔锋应该不断调整到中锋状态。小篆纯用中锋写出,而楷书、行草书则多用侧锋。有人看到中锋在小篆中的重要性,就强调笔笔中锋,否定其他书体笔法的丰富性,有所偏颇。反之,有人看到行草中有很多侧锋,就无一笔不侧,全用侧锋横扫,也是偏激之法。古人所谓“中锋取劲,侧锋取妍”之说突出了二者的辨证关系。

2、藏锋与露锋

藏锋是指笔锋藏于点画中不外露,与露锋相对应。.与“藏锋”相反,“露锋”是指朝笔画行笔方向下笔,笔锋外露。藏锋和露锋主要体现在起笔和收笔上。一般而言,藏锋用笔写出来的点画形态是圆浑的,而露锋用笔写出来的点画形态则是尖锐的。起笔时的藏锋就是 “欲右先左、欲下先上”。比如写横向笔画,就是先向左行笔,藏住笔锋后再往右行笔;写竖向笔画时,先往上行笔,把笔锋藏在点画内部再往下行笔。依此类推,所有的藏锋都是用此办法。收笔处的藏锋,就是在笔画末端沿着笔画行笔相反方向提笔收锋,形成一个圆浑的点画形态,这种用笔又叫“回锋”。起笔时的露锋是朝着点画行进方向直接下笔,形成的点画形态呈尖锐状。收笔时的露锋也是顺着笔画行进方向逐渐提笔轻收,点画尾端尖锐如针。一般俗称的“垂露竖”是藏锋收笔,而“悬针竖”则是露锋收笔。

3、提按

指毛笔在运行中的升降运动。提按使点画有轻重之分和粗细之别。苏东坡有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他认为,书写中的提按就如行走中脚的起落,刚提起就要放下,才放下又要提起,只有这样,行走才有意义,书写才会成功。

4、节奏

用笔节奏是指用笔中的速度快慢。书写速度直接影响书写效果,书写时的节奏也是用笔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而言,由于速度、节奏带来感染力的作品多为行草书,而楷书、篆书、隶书则可以以比较接近的速度、比较单调的节奏来完成。但是好的书家写篆书、隶书、楷书时也能有行草的意趣。

5、笔势

以上用笔方法,除了提按有毛笔在空间上的上下运动之外,其他几种用笔几乎都是在平面上的运动。而笔势强调的是毛笔在空中的运用,就象水电站必须依靠水的落差产生的势能来发电一样,书法的效果也需要笔尖在空中的落差来达到生动的效果。书法史上,越是生动的书法作品,空中用笔就越多。练习时,可以将毛笔提起,在空中寻找落点,一旦找到,便如老鹰捉小鸡一样,下笔迅猛快捷,落纸写出点画。

四、姿势

书写的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重要。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必须引起重视。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第三课时 楷书横与竖的写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楷书各种横、竖的基本形态,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重点:横、竖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难点:横、竖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具体讲授:

一、横的写法(结合学生训练)

方笔、圆笔的起笔方法是各种书体和各种笔画的基本运笔方法之一。此关一过,以后不论写行书还是草书,其方笔、圆笔也都以此法人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要先学楷书的缘故之一。

1、圆笔横的写法

以颜真卿《勤礼碑》和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的“三”字为例,它们的上横部是典型的圆笔横画。它的书写方法如下:

①向右上逆锋起笔;②提笔圆转;③中锋向右行笔;④提笔圆转;⑤回锋收笔。

为什么要逆锋起笔且要回锋收笔?因为写横画中锋运笔如果不逆锋起笔和回锋收笔的话,写出的横画两头是尖的,古人将它称为“枣核”,就不完美、不含蓄。

2、方笔横的写法

以柳体“一”字和颜体“五’字为例。它们是典型的方笔横画(见图一)。书写的方法如下(见图二):

①切笔直下;②提笔;③折锋后中锋行笔;④向右上提笔;⑤顿笔;⑥提笔、圆转收笔。

切笔直下,就是起笔时直接下笔,没有逆锋的动作,应该说方笔的棱角处就是露锋的一种表现。切笔就是把笔锋直接切入,古人称之为“欲横先坚”。

这时实际上笔毫是倒下去的,笔锋在上,笔肚子在下,如果直接右行写横画,势必出现偏锋,所以紧接着就是提笔,这个在切笔直下处原地提笔十分重要,它是使笔毫转变成中锋运笔的关键。说“提笔”是下一步运笔的关键,也是中锋运笔的前提,提笔以后是折锋右行。所谓折锋,是指笔锋毫面的折换。譬如切笔直下是用“南面”的笔毫,提笔折锋后用“东面”的笔毫中锋书写横画。折锋也是转换成中锋运笔的一种手段,古称为“翻折”。

3、横的主次

横画有主笔、次笔的区分。如柳体的“三”字的底横即为主笔,其他的横画为次笔。我们将横画主笔和次笔作一比较就会发现:主笔长、次笔短,主笔重轻起伏大,次笔变化小。尤其是起笔、收笔,主笔强调,次笔马虎。譬如,主笔横画的收笔,与次笔相比多一顿笔的动作。

4、横的势

横画除了有主次之分外,还有态势的变化。它不是平直如尺,而是有一定的斜势和俯仰的态势变化。不同的字和不同位置的横画其态势也各不相同,因字而异,不可生搬硬套,须掌握其一般的规律。

a、横的斜势

横画是有一定斜势的。如果每横都平直无变化,那么这个字必然僵硬死板,缺乏生气。因此,颜真卿、柳公权及历代众多楷书大家的作品中的根画都有一定的斜势。一般横画的斜势都是以左低右高的形式出现。这与从古到今强调写毛笔字要用右手执笔有关。因为以右手手腕为圆心、以手掌为半径写一横画,必然会出现左低右高的现象,并形成带有一定弧度偏势的横画。因此,这一横画的态势是自然的,是右手握笔的必然结果。

一般楷书横画的倾斜度往往与水平线呈5度左右的夹角。正因为这左低右高的斜势,使字体形成略微左倾的态势,从而产生一些动感。

b、横的俯势

以柳体“三”字的底横为例,横呈中间拱、两头低的态势,叫俯势,也叫“覆势”。“覆”,底朝天往下盖的意思。也就是说,其态势像是一只底朝天的盘子。如果在“三”字下横底部画一直线,就会发现横的两端基本呈水平状态。这就告诉我们“三”字下横虽有斜势,且中拱,但支撑点仍然是很平稳的。

c、横画的仰势

与俯势相反的是仰势。柳体“三’字的上横就是仰势。它的中间呈微微的凹陷状,好像一只能承接雨露的浅盆。柳体字在一个字里如果出现两个以上的横画时,往往仰势的横画在这个字的上方,平势的横画在中间,俯势的横画在下面或底部,但主笔根画一般均为俯势。颜体横画也有此特性,不过不若柳体那么明显,相对而言,颜体横画趋于平缓。

二、圆笔竖的写法(结合学生训练)

竖画还有悬针与垂露之分,二者的区别在于收笔方法不同。这里先用悬针竖来说明圆笔竖的写法。圆笔竖和圆笔横的道理一样。例如:颜体“介”字最后一竖,柳体“用”字的中竖都是圆笔起笔,收笔出锋的称为“悬针竖”,其写法为:

①向左上逆锋起笔;②提笔圆转;③中锋向下行笔;④逐渐提笔;⑤出锋收笔。

这种收笔出锋的竖画虽称为悬针竖,但并非出锋处如针尖一样锋利,逐渐提笔到锋尖处行笔须慢一些。在提笔出锋的时候,笔向空中提起要往相反方向(往回)收笔,这叫“空收”或“意回”,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悬针竖收笔出锋处的锋尖不过于尖细,而是比较厚实。然而,收笔也不能太秃,如果不是笔锋离开纸面以后才空回,而是在笔锋尚未离开纸的时候就往回收笔,那么悬针处就会变成以后将会说到的“垂露”了,这是悬针和垂露的区分处。古人常告诫我们在写悬针竖时要“笔笔送到”,也就是说要靠手臂、手腕的运动,使笔杆始终保持与纸面接近垂直的状态,逐渐将笔提起,一直送到锋尖处,这就是“笔笔送到”。千万不能手腕枕纸,仅靠手指的拨动,快速地一扫而过,若用这种方法写悬针,出锋处势必虚散不聚或尖细薄滑,成为病笔。

第四课时

撇与捺的写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楷书各种撇、捺的基本形态,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重点:撇、捺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难点:撇、捺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具体讲授:

一、撇的写法(结合学生训练)

练好了悬针竖画,如果将它倾斜45 度再适当加一点弧度就成了撇。撇有短撇、长撇之分。

1、短 撇

短撇又称平撤,与水平面相比其倾斜角度较小,长度较短。短撇有几种情况:

a、方笔短撇

方笔短撇的上方有释尖露出。是直下起笔所至。颜体“仁”字、柳体“何”字的单人旁短撇是明显的方笔短撇。其写法是:

①直下侧锋起笔(欲撇先斜);②提笔;③顿笔折锋;④中锋向左下行笔,并逐渐提笔;⑤出锋收笔。

b、方头短撇

在短撇起笔上方有明显的方角,叫方头短撇。柳体“生”和颜体“无”(无)字的短撇是方头起笔,其写法与方头坚的写法有类似之处:

①逆锋向上;②折锋右行;③向右下顿笔;④提笔;⑤顿笔折锋;⑤向左下逐渐提笔出锋。

c、圆笔短撇

圆笔起笔的短撇叫圆笔短撇。柳体“乎”和颜体“彭”字的短撇是圆笔起笔,其书写方法与圆笔竖画相类似:

①向上逆锋起笔;②提笔向右下圆转;③顿笔;④向左下逐渐提笔;⑤出锋收笔。

2、长 撇

长撇又称斜撇,比短撇细长些,倾斜的角度也大些。长撇一般又有三种情况,一为直撇,一为孤撇,另一种是特殊的柳叶撇。

a、直 撇

直撇的特点是纤细而又挺直,与悬针竖相似,只是角度不同罢了。柳体“者”和“人”字的长撇都是直撇。它们除了有粗细的不同外,都是方笔起笔。方笔长撇的书写方法:

①直下向右下起笔;②提笔;③略顿笔折锋;④中锋向左下行笔;⑤逐渐提笔出锋。

直撇挺直,没有弧度,显得刚劲锋利如一把长剑,但锋尖处又很结实,不能如鼠尾。另外,直撇的起笔也有圆、方之分。

b、弧 撇

弧撇与其他撇不同的是弧度的变化,直撇是直行,弧撇有弯曲的弧度,在逐渐提笔的过程中同时要不断地改变运行方向。

c、柳 叶 撇

顾名思义,“柳叶撇”的形状如柳树的叶子一般呈两头尖的状态。柳体“教”字右旁反文的长撇即为“柳叶撇”、它的写法很简单:

①直下起笔;②中锋行笔并逐渐按笔;⑤逐渐提笔出锋。

柳叶撇是顺锋而行,不必调节笔锋,但要注意笔毫适度提按。由于它两头均有锋芒,故显得十分爽利,极有精神。

二、捺的写法(结合学生训练)

楷书捺画是隶书的波磔(Zhe)演化而来,也是楷书八种笔画中最难写的一种。它有粗细变化、弧度变化、起伏变化,所以难写,练习时尤其要注意其要领。

1、竖 捺

竖捺又称立捺,是由左上向右下运笔。例如柳体的“大”和颜体的“夭”字的捺脚便是竖捺。书写方法如下:

①逆锋起笔(若是捺画与撇画重叠,可以直下起笔;如果写“入”字,捺画完全独立,起笔必须逆锋);②提笔圆转;③向右下逐渐按笔;④提笔聚锋;⑤按笔渐提出铁。

学写捺画时要参照字帖的弧度变化,按笔到捺画最宽处,突然提笔,使铺开的笔毫弹性回复一下,重新聚拢,再将笔按到原来铺开的位置,然后再逐渐边提笔边向右下行笔,最后出锋收笔。

2、横 捺

横捺又称“卧捺”,即“走之”。横捺比竖捺更难写;因为它的弧度有起伏俯仰的变化,稍不留意即会出错。柳体“之”字的方典横捺是这样写的:

①逆锋左上(与上一笔撇画顺势而下相连接)②顿笔;③提笔折锋;④向右下逐渐按笔;⑤提笔聚锋;⑥顿笔再渐提出锋。

横捺与竖捺的不同之处,除了角度不同之外,还有弧度的不同。竖捺右上与左下的弧度趋势大致一样,而横捺的上孤与下弧的变化不完全一样,上弧与坚捺较接近,下弧先俯后仰,略呈波形,而且不同的弧度变化要在一笔之内完成又不能修描,所以难写。

第五课时

楷书点与提的写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楷书各种点、提的基本形态,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重点:点、提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难点:点、提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具体讲授:

一、点的写法(结合学生训练)

“点”是楷书笔画中最小、最不起眼的笔画,但不要小看,它是非常重要而且变化很多的一个笔画。

1、露 锋 点

“露锋点”顾名思义在点的左上部有一露锋的锐角,这也是点的主要表现形式。如颜体和柳林“太”字的点,都是露锋点。其写法如下:

①向右下直下起笔;②逐渐按笔;③提笔(笔锋提至中心处);④自右向左圆转收笔。露锋点均有尖锋,起笔无须回锋(回锋就是藏锋点了),故应直下起笔。如果写点仅有起笔、按笔下行而没有③、④两个动作,点的下方容易出现折木现象,故须提笔让锋尖在折木之处圆转收笔。

2、藏 锋 点

藏锋点是将点的起笔处的笔锋藏起来,故又称圆点。如颜体“令”字的点和柳体“并”字的右点,不是直下起笔,而是逆锋向左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其他步骤与露锋点相同。

3、相 向 点

面对面的两点,称相向点。颜体“孫”(孙)字中“小”的两点和柳体“宗”字的下部两点是相向点。相向两点的右点写法与露锋点相同;左点写法却不能一概用露锋点的写法去生搬硬套。这与竖画垂露的收笔方向相同,故左点的收笔方向应该是从左住右收。其写法:

①向左下直下起笔;②逐渐接笔;③提笔;④自左向右圆转收笔。

4、出 锋 点

点,有腹有背,圆弧部分为背,近乎直线的部分为腹。出锋点与露锋点的态势大致相似,只是在露锋点的腹部多出一个锋尖即为出锋点,如柳体“丘”字中间的一点。写法如下:

①向右下直下起笔;②逐渐按笔;③提笔;④自右往在再向中收笔;⑤顿笔;⑤逐渐提笔出锋。点的出锋与撇和悬针竖的出锋一样,要注意笔笔送到。有的出锋点的出锋处在点的上部而不

在下部。如颜体“充” 字的上点,与一般的出锋点的写法也不相同:

①逆锋向左上起笔;②提笔圆转;③顿笔渐按;④提笔折锋;⑤向左渐提出锋。此点没有提笔圆转的收笔动作,毛笔下顿铺毫后笔锋在④处笔腹已在点的底部,这时提笔,笔尖仍在④处,然后折锋,向左渐提出锋。所谓折锋,就是将圆锥状态的笔毫,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面,如果下顿的是“南面”的笔毫,那么提笔后折换成“西面”的笔毫,然后再稍顿渐提出锋。这时笔毫方向与运行方向仍保持一致,故还是中锋运笔。

5、呼 应 点

呼应点位置态势与相向点基本一致,只是在左点的腹部多一个出锋的锋尖,右点与露锋点完全一样。柳体“其”字的左右两点就是呼应点。其左出锋点的写法:

①直下起笔;②逐渐按笔;③提笔;④自左向右再向中圆转;⑤典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右出锋。

6、水 三 点

三点水边旁就是“水三点”。如颜体“江”字、柳体“海”字的三点水,形态基本相似,第一、二点均为露锋点,第三点为左出锋点,露锋点和在出锋点的写法上文已述过。要注意的是每一点的向背、角度及位置的变化,第一、二点均面向左下,第三点面向右上且有出锋。这三点的位置一般呈弧线排列,而非直线。其角度第一点比第二点略大,相应来说,柳体比颜体的角度大。第三点的出锋部位柳体点比颜体略高些,但它们出锋所向,均与下一笔画的起笔处相近。

7、火 四 点

“火四点’即 “四点儿”。如柳体“然”字下的四点古代篆书写成“火”,这也许就是“火四点”之名的来历。火四点一般情况下左边第一点和右边的第四点面向里背朝外,形成向内合抱的态势。这就符合组字八面拱心的基本规律。书写时,火四点要讲变化,不可机械照搬,颜体和柳体就不尽相同。总之,在书写时要注意点的向背之势及呼应关系。

第六课时

楷书折和钩的写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楷书各种折、钩的基本形态,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重点:折、钩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难点:折、钩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具体讲授:

一、折的写法(结合学生训练)

1、横折竖

横与坚画的连接叫横折竖,其连接处称“折”。如柳体“口”字及颜体“言”字下“口”的“折’即上横与右竖的相连处。柳体“口”和颜体“言”字都是方折,其写法为:

①中锋右行;②向右上提笔;③顿笔;④提笔换锋;⑤顿笔;⑤中锋下行。实际上第②步至第⑤步就是边锋方笔竖面的写法,横折竖画就是横画结束、坚画另起重写的结果。为了使横画中锋变成竖画仍处于中锋状态,必须有一个提笔换锋的动作。

2、竖折横

竖与横画连接称为竖折横。竖与横的连接形式不同,写法也不同。①中锋下行;②提笔自左向右收笔;③顿笔折锋;④向右中锋行笔。

3、折的其他形式

折画的形式较多。如“玄’字既有撇折点,又有撇折挑;“子”字是挑折撇;“女”字是撇折长点;‘郎”字左边是横折竖与竖折挑,布部是横折撇。折画的写法虽略有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前一笔画结束,后一笔画必须换锋再写,使其笔笔中锋。

三、钩的写法(结合学生训练)

钩是一种常见的笔画。钩有竖钩、横钩之分。在书写方法上,无论是竖钩还是横钩,都是竖画或横画与点的出锋相结合。因此,钩的书写亦是竖画、横画与出锋点的连写。

1、竖 钩

其写法为: ①中锋下行;②提笔;③自右向左圆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因竖钩是竖画结束再写点的出锋,所以注意事项可参照点的出锋。

2、横 钩

横钩,最典型的就是秃宝盖头的第二画。写法为:

①中锋行笔;②向上提笔;③逐渐按笔;④提笔;⑤自右向左圆转至近中处;⑥顿笔;⑦逐渐提笔出锋。其③-⑦即右出锋点的写法。其注意事项可参照出锋点。

3、戈 钩

戈钩的书写难度相应来说比竖钩大一些,主要是戈钩的弧度变化及下行的位置不易掌握。颜体“武”字与柳体“成”字的戈钩写法大致相同,只是出锋方向略有不同,其写法为:

①中锋向右下行笔;②提笔;③自下往右上方圆转;④顿笔;⑤逐渐向右上方提笔出锋。

4、心 钩 心钩写法与戈钩相近,只是弧度略大,接近于平写。颜体“愍”字、柳体“悉”字均有心钩。心钩有两种写法,基本程序是一致的:

① 中锋向右行笔;②提笔;③向右上再自右向左圆转或自下往右上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上略偏左出锋。心钩 的出锋也可以用竖钩、横钩折锋的方法以及向相反方向出锋。

2.书法课程指导 篇二

书法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世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近年来, 高等院校专业书法教育发展迅速, 目前为止, 已经形成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完备的教学体系。我国高校书法教育始于1963年, 在潘天寿的主持下, 当时的浙江美院 (今中国美术学院) 开办了书法专业, 吸收沙孟海、陆维钊等人参与到学院教学, 以此开始了中国高校书法教学的先河;书法硕士层次教育始于1978年, 浙江美院招收了5名硕士研究生;书法博士教育是从1995年首师大由欧阳中石发起的。目前, 全国共有40多所院校招收书法专业, 基本形成艺术院校的书法教学、和综合大学的书法教学两个基本模式。艺术院校书法教学以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院以及南京艺术学院等为代表的, 这种模式以“艺术学”为依托, 开设分裂于国画系, 在培养学生书法理论和实践的同时, 注重书法与绘画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互动关系;而以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为代表的综合大学书法教学模式, 则以古典文学、文字学以书法文献学为依托, 开设分裂于中文系, 强调书法技法训练的同时, 注重国学基础和学养的提升与培养。

专业的高校书法教学, 以培养专门的书法实践、创作和理论人才为目的, 有着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主流化的特点和优势。但书法是一门集精英化、大众化于一身的艺术, 紧密联系着个体、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既是十分高深专业的、又是十分普及的。在高校书法教育中, 有一种特殊的、介于专业书法教学和业余辅导之间的书法教育活动——高校书法社团的教学指导, 这一特殊教育因其非课堂教学性质, 一直被忽略不计, 但其作为专业书法教育的补充, 多年来一直在某些方面承担着书法的普及和提高两项教育功能。

(二) 高校书法社团教学指导和专业书法教学的异同

高校书法社团是由在校书法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学生社团, 一般由各院校的团委进行直接管理。一些院校的书法社团一直长时间处于一种自发自觉的阶段, 有些院校则从社团管理、教学指导的角度, 进行一定的支持和指导。高校书法社团教学指导, 是居于对社团活动的支持、对书法爱好者的爱护, 以及帮助他们尽快走上学习研究书法的正常轨道这一角度出发的。可以说高校书法社团教学指导和专业的高校书法教学一样, 都是一种教育活动, 在培养书法从业人员, 以及传承书法文化上的作用是共同的, 同属于书法教育。

专业的高校书法教学是颁发学历的国民教育, 一般具备系统的教学资源, 也具备强大的师资队伍。在教学实施中, 因其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紧密、考核方式合理等保障, 使得教与学、传授与承习两个方面, 能够到达最佳的结合。在修业年限内学生有相对充足的时间, 对教师教授的内容进行实践的演练和印证。

高校书法社团教学指导首先是一种业余的教学, 教授的对象不以书法作为专业, 而仅仅源于一种兴趣爱好, 或者源于丰富自身知识结构的需要。接受教学指导的社团成员高考入学时, 没有进行书法的加试, 决定了这种教学指导的启蒙性质和初级性质。高校书法社团教学指导是一种没有教学计划、课程安排, 但具备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任务的特殊教学活动。既是一种没有教学时间保证的业余书法启蒙教学活动, 又具备传道授业、培养书法后续人才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三) 高校学生书法社团的教学指导的几个方面

1. 广泛的成员结构是多样化教学的基础

高校学生书法社团的成员来源非常广泛, 几乎可以囊括一个院校所有开设的专业。这意味着各成员有着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 有理工科的、有文史的、有师范的、也有学艺术的、, 甚至有学体育的。我所在的学院是专门的艺术设计学院, 书法社团的成员有学动慢设计的、有学环境艺术设计的、有学平面的、还有学服装以及学雕塑的。专业的不同导致成员思考方式和观念的差别和多样, 这就给教学指导带来了一定难度, 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 成员的书法基础知识和能力差别大, 且普遍偏低,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成员在加入书法协会之前连毛笔都没有拿过。这决定了高校书法社团的教学指导有别于统一专业课堂教学, 既不能沿用一个相对稳定可循的教学大纲, 也不可能制定一个万能的授课计划。常常是深入的书法技法讲解, 不得不和初级书法启蒙同时进行。

在这两者结合的前提下, 加上篆、隶、揩、行、草五种书体的差别, 使得因材施教, 多样化教学成为书法社团教学指导的基本原则。教师在教学指导中, 要根据不同的对像调整思路, 做到灵活多变, 具体指导都以量体裁衣的方式满足不同基础的对象。

2. 明确的社团宗旨和民主开放的高层管理

书法社团首先是学生团体, 学生团体活动中, 明确的社团宗旨是一个社团发展的生命线, 指导教师参与指导制订适合社团的宗旨, 是保证社团健康发展和积极成长中的关键一环。社团宗旨也是展开一切社团活动的指导思想, 是每个成员和指导教师要努力实现的理想和共同信念。

正在接受高校教育的当代大学生, 课余参加书法的训练, 既可以增加自身的学养, 完善知识结构;更加可以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表面看似非常抽象的书法背后, 掩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尤为值得称道的是, 这些内涵, 可以在书法的具体训练中得到实践。比如, 楷书的学习, 可以体会法度对人格塑造的积极作用;篆书的学习, 可以体会其中具备的稳定力量;而草书的学习, 则可以享受变通带来的无限可能。前后持续的不断训练, 培养的是耐力和韧性;每一个完整的起笔、运笔和收笔训练, 培养的是专注、沉着和一以贯之。因此高校书法社团的宗旨, 既要注重对书法这门传统艺术的学习, 也要体现书法文化在社团成员成长中, 理想化人格建设的积极作用。

我所在的学院学生书法协会宗旨是:传承书艺, 师古师今;秉持法度, 尚真尚美。这个宗旨的理想, 旨在通过书法的学习, 宣扬传统文化中儒家尊师崇古、传道承业的担当精神;以及立身在正、立言在信、立行在躬的中道精神。在书法教学指导中, 引导成员在历史和现实中找到自己的理想坐标, 认识和理解这一坐标点的前后关联以及上下关系, 这就好比书法中一个点, 或其他任意一个笔划, 只有处在一个恰当的位置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有了明确的社团宗旨, 并不等于整个社团的活动具备正常运作的全部。其中, 社团高层人员的选拔和培养以及管理是维持社团运转的动力火车。社团高层就是社团运转的核心, 其人员要具备两个方面的的基础:一是对书法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 保证有充足的课外时间为社团工作。其次是在书法上, 基础较好, 在书法上可以起到带领的作用。

在这原则下选拔社团高层必须坚持民主集中的原则, 选举前要例行全社团的竞选演讲、投票以及考察提问。选出后要进行明确分工, 责任明确到人, 并且始终强调作为社团高层的成员, 首先要有服务意识, 清楚做社团负责人并不是学生干部, 而是为全体成员做服务、联络、组织工作的一部分人。

3. 分班组织及每周固定时间的集中训练

由于社团的成员来源广泛, 书法基础差距很大。少数成员从少儿时期接受过书法启蒙教学, 但大部分没有持续下来。只有极少数有条件一直坚持书法的学习, 这部分往往是社团的组织中坚。但大部分成员没有书法基础, 这类型成员一般对书法停留在兴趣和爱好阶段。因此一个分班的思路是根据成员的书法基础, 分成以启蒙教学侧重的班和以提高教学为侧重的班。这是从成员的书法基础出发的思路, 另一个分班训练思路则是从书体的角度, 但不能够细化到每个书体一个班, 那样会造成复杂化以及指导教师工作量的增加, 教学指导效率相对较低。理想的按书体分班是篆隶班和楷行两个班。

两个思路的分班都是分两个班, 这是以每周两次集中训练来考虑的, 每一班, 每周要必须安排两次集中训练, 每次训练时间介于2~3课时为最佳。两次训练的间隔时间两天半, 比如周一和周四, 或者周二和周五, 这样的安排保证每一次训练都可以和前后一次的训练保持很好的联系和互动。当然我们只能利用这两天中的课外活动时间或者晚上, 一般的院校在这两个阶段都没有正式课程安排。

在集中训练过程中, 我们可以尽力按照课堂的方式来操作。虽然集中训练的安排时间及成员组织都到位了, 但如果教学指导过于随意和无章可循, 这种教学指导就更难体现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4. 新思路在社团集体练习中的意义

集体练习是社团书法教学指导活动的重点工作, 也是最有效的提高社团书法技能的手段。高校学生书法社团教学指导, 既不能违背书法教学注重向传统经典学习的基本前提, 也不能照搬专业高校书法教学中, 细分书体, 甚至在同一书体内再细分的各教学指导思路。这需要从书法的本质出发, 寻求适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书法的本质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 书法的三要素是点画、结构和章法。传统的书法教学, 从入门到最后的独立书写都强调笔法的教授, 分执笔和用笔两个方面。三要素本质上是统一的, 它是由单一局部——点画, 到组装局部——字、再到组合局部——章法, 是由小到大, 由局部到整体的一个完整过程。传统的书法教学严格遵守这一过程, 过程各环节都以用笔为关注点, 进行严格的经典临摹和学习。一般遵循对临、背临、习作三个依次递进的“三步法”。其中习作又分临摹性习作和集字性习作。这样一路下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实际上, 因为高校书法社团的业余性质, 基本上是以对临为主要教学指导内容。

在对临、背临的递进书法教学中, 选择什么书体入门练习, 自清代以来就一直争论不休。很长一段时间, 以唐楷作为入门书体被确定为一条不可改变的路线, 书法基础教学言必称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特别是严格的传统书法教学, 在笔法训练的同时强调法度和规则, 于是唐楷成为了唯一的典范。清代碑学兴起后, 一种穷源竟流的教学思路, 则主张从篆书、隶书入手进入书法启蒙, 这不仅因为篆书、隶书是汉字早期的体势, 也因篆书、隶书和楷书一样, 结体比较中正, 更为重要的是, 篆书、隶书的用笔基本以中锋平动为主, 是书法用笔的基础。从篆书、隶书入手的书法启蒙思路在当代得到很好的实践, 特别是从隶书入门的启蒙书法教学, 其优势是隶书结构以平正、扁方为主要特征, 用笔既包括了篆书的圆转用笔, 也有隶书自身的方笔, 但有不如楷书负责的多样。

如果我们对一个最小单元的书法活动做深入的分解, 不难发现, 构成这个活动的要素有人、手和毛笔, 以及人通过手挥动毛笔书写出来的结果——汉字。在人和手这方面是能动的一方, 我们一定的动作构成书写远动, 而书写运动的结果, 则是形成纸面上一定的痕迹和线条, 这线条则是构成字的基本元素。这样一来, 我们获得一个新的认识, 这个认识帮助我们重新理解书法基础的内涵, 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书写运动及其结果的把握能力, 就是线条的能力, 是传统意义上的用笔能力;另一个是我们对汉字的基本造型能力, 这种造型能力包括组织点划间的关系, 以及调整单字内部各部分的协调和配置能力。这种书法教学思路主张把书法教学分成两部分:以训练书写能力的用笔训练和以训练汉字造型能力的对临训练。

这一教学思路在著名书法理论家教育家邱振中先生的著作《中国书法的167个练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该书的基本理念是:1) 摆脱字体的限制。不局限于篆书、楷书、隶书等具体书体, 而是注重各种字体中汉字造型的基本规律的学习和研究。2) 各个具体的动作练习, 训练的是书法最基本的元素——点画, 同时培养书写的基本技巧——用笔;这种训练以最基本的笔法动作为手段, 目的在于通过对毛笔的运用, 写出各种各样的不同形态的点画。3) 注重形式构成训练, 不拘泥于字的结构。例如对不同字中同类笔画的角度变化分析和训练。4) 章法训练以空间构成分析来代替传统的间架结构分类。5) 训练过程有意识照顾学习者的个性和书写习惯, 并在训练中加以引导和挖掘, 促使其找到自己的书写风貌。

但是书法社团的教学指导, 有别于以培养书法家为目的的专业书法教学, 必须对该思路做简化和整合, 找到一个既方便、容易掌握, 又有效率的训练方法。以我院书法社团的教学指导为例。主要分为五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 用两到三周的时间集中进行画线的练习, 在这个阶段, 禁止学生临摹具体的字。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中锋用笔, 具体用篆书横画为手段, 使成员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 解决中锋的问题, 这是区别入门与未入门的标准;在学生能基本的做到中锋用笔后, 接着是第二个阶段, 需要一到两周的对中锋用笔进行稳定和巩固, 这个阶段要提醒学生注意体会手的运动与毛笔运动之间的微妙关系, 同时体会用力轻和重, 会造成怎么样的线条变化, 粗细和圆润是在怎样的用力和用笔情况下做到的, 这其实是在培养基本的提按意识;接下来的第三阶段, 指定隶书为临本进行对临练习, 一般推荐《曹全碑》、《石门颂》两个参考临本, 因为这两者用笔都不是十分复杂, 有很强的规律性, 初学者容易上手。临习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毛泽东说过;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理解它, 理解了的东西一定能感觉它。观察的能力注重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首先感性的体会是临单字总体上的特征和带给我们的感受, 进一步从组成一个字的每一笔的长短、粗细、方向, 以及相互关联的笔画之间的比较和组合, 从形式构成的角度引导同学们学会分析, 并在临习中逐步揣摩运用。这个阶段, 集中讲解一下作业是激励同学们相互学习的小技巧。第三个对临的阶段持续的时间要长一些, 有的同学甚至要一两年的时间。第四个阶段是, 临摹性的习作, 基本以集字练习为模式, 初步的让同学们体会一下书法创作的味道。不过并不当作主要的内容来抓。第五个阶段是以章法练习为主的训练阶段, 重点是结合具体的经典名作, 进行章法讲解和书法美学讲解, 培养成员基本的书法理论能力。

五个阶段的递进安排, 基本是从易到难, 从基础到专业的过程。在运用这一新思路进行书法集中辅导的时候, 结合前面所说分班指导来说。以书法启蒙为侧重的班教学指导的重点是第一、二阶段。以提高为侧重的班教学指导的重点是第三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 执行过程中要对成员的学习进行鉴别, 适时调整指导侧重点和关注点, 避免僵化和死板。在临本的选择上, 首先要从初学阶段的规律出发, 其次也要照顾到特殊的喜好, 比如有的成员对隶书没有感觉, 不凡让他自己选择一个临本, 但指导中也要运用分阶段教学的方式来指导。

5. 校内外横向交流和网络交流的重要性

高校书法社团的每个成员书艺的进步, 由教学指导的有效与否决定, 另一方面也与校内外的交流学习有关。书法交流最有效的一个方式是书法展赛, 特别是展览, 准备期可以促使短时间的提高。作品展出后, 又成为提高积极性的有力武器。

展览的时间以每学期近期末的时间为佳, 这个时间, 一个学期的训练基本见效。一般来说, 校内的书法展览既是成员自己的展示, 更因为作品的并置, 使得相互间的优劣和好坏, 明显的呈现出来, 互相的比较带来的是新一轮的激励和努力。校际间的展览则将这种展示和交流扩大, 有效性大大大于校内的展览。我院的书法展览, 基本形成每学年两次的分布格局。第一次展期启动时间从十月中旬, 展览时间在十二月上旬, 以院内书法大赛为题。分前期征集和组织作品筛选和决赛选手现场决赛两个阶段。决赛的现场邀请市内书法家到现场举行笔会。第二次展览启动时间是四月中旬, 展览时间在六月上旬, 以北海高校学生书法作品联展为题。目前两个展览各完成两届, 对校内和北海市整个的高校学生书法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北海市高校学生书法作品联展举办两届以来, 已经成为北海文化活动的一个新亮点, 获得市政府文化主管单位及市书法家协会的支持和帮助。今后, 各方面都倾向于把该展览, 建设成为校内书法人才走出去和社会直接对话交流的一个窗口, 建设成打造北海城市文化建设的有力品牌。

网络化的信息交流, 给当前的书法交流提供广泛的平台。近年来, 国内书法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网络复兴书法成为一个共识。以中国书法网为例, 注册会员已经超过十三万, 其中“院校在线”板块有49家院校开设专版。各个院校书法社团的交流, 完全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基本形成无地域甚至无国界的广泛交流。“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书法协会”在中国书法网“院校在线”, 一度曾长期居于点击率领先的前三位。书法网络实际充当低成本且永不闭幕的书法展览的角色。利用好网络的交流平台, 也是高校书法社团教学指导的一个必要补充。

(四) 高校书法社团教学指导该向何处去

目前高校书法社团教学指导的也存在一些瓶颈, 这主要来自教学指导执行教师, 以及所在院校教务和团委等方面对待社团的态度。并且高校书法社团的教学指导, 也没有得到书法教育界的足够重视和研究。

高校书法社团教学指导教师很多并不是书法专业, 一些是绘画专业的, 也就是在院校中主要承担绘画方面的教学任务;一些是中文专业的, 主要承担院校的中文教学任务, 只有极少数在院校内承担作为选修课的书法课教学。这意味着首先作为教学指导老师的的书法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也参差不齐, 这会导致书法社团教学指导水平产生不同的效果。加上指导时间往往处于教师的休息时间, 如果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和处理手段, 社团的集体训练就会经常处于没有指导教师的情况, 这不仅对成员的兴趣爱好是一种直接打击, 也会导致社团活动的无力维持。

摘要:从国内高等院校书法专业教学的背景出发, 探讨作为非专业教学的高校学生书法社团教学书法指导, 针对其中涉及的问题, 结合作者几年来的一些经验, 简要分析非专业教学的高校书法社团指导走向及其与专业书法院系教学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高校,书法社团,书法教学,新思路

参考文献

3.书法课程指导 篇三

一、教材特点

1. 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写字教学规律

教材按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编写。

(1)第一学段为铅笔写字。学生刚刚入学开始学习写字,手腕等骨骼发育尚未完全,因此使用书写较轻的铅笔。针对一年级开学首先接触到汉语拼音学习,本教材把出现过的汉语拼音字母逐个逐笔进行书写提示,并配以笔顺示意和练习书写,这是国内其他写字教材所没有的。写字之初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掌握好汉字的基本笔画及其书写;认识并写好汉字的主要偏旁部首。同时根据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本教材编写提出低年段不要求速度,尽量慢写,把字写好,并培养学生的耐心。

(2)第二学段为钢笔写字。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开始学习使用钢笔,并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临摹正楷字帖;认识并写好汉字的主要偏旁部首;掌握好汉字的常见间架结构,写好汉字。

(3)第三学段为钢笔写字。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使学生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掌握好汉字的间架结构;特别是六年级上册前半段通过楷书的总结,从第9课开始学习行楷的书写,逐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能力。

2. 书法知识技能、学生练习和教师指导有机融合

全书内容安排主要分四条线贯穿在每课编写中。

(1)第一条线是技法书写指导。全套教材按照汉字的书写规律,从基本笔画入手,逐年级安排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的学习,进而发展到突出个性化的习字、欣赏和行楷练写。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并巩固书写技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并从四年级开始,训练一定的书写速度,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速写能力。

(2)第二条线是常用汉字书写提示。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的28个“汉字笔画名称”、“汉字笔顺基本规则”、300个“教学基本字表”和2500个“常用字表”, 低年段安排了300个基本字的书写提示,中高年级安排常用汉字约800多个分散在各课里完成书写提示。学生通过观察例字,按照笔顺基本规则进而描红、仿写,练习写字。

(3)第三条线是结合课本同步练习书写。按照《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本教材的编写参考了同学期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识字、写字内容,适当编入精要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的指导内容。低年段同步练习书写每课的生字,用卡通人物对话提示书写重点;中年段选取该单元课文的词语、文段练习书写,并设计了评价栏目;高年段除了选取该单元课文的词语、文段练习书写和设计了评价栏目外,还增加了横线格的书写练习,把个性化的行楷的练写、欣赏结合起来。

(4)第四条线是书法知识和硬笔书法欣赏。书法知识小课堂和硬笔书法欣赏每册各安排了4个。通过对中华书法文化的较系统学习,掌握常见书法常识。在硬笔书法欣赏系列中,通过对作品形式和内容的感性认识,提高鉴赏能力。此外还有低年段的小花絮和三年级的书家名言,更多地了解书法文化。

3. 注重书写方法指导

教材特别注重书写技法指导和书写提示。写字教学最大的难点在于许多教师不懂如何运用写字规律更好地指导学生写字。本套教材以此作为突破口,在范字书写时,特别注重教师的书写指导提示,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学会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掌握有关汉字书写的一般知识和规律,形成并巩固书写技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并锻炼一定的书写速度,养成良好书写习惯。本教材还在六年级介绍了历代的小楷名帖、行楷的指导,以利于钢笔在借鉴小楷的书写方法上与书法欣赏结合起来。行楷是针对提高写字的速度来编写的,通过对行楷的概述和学习,指导学生练习书写速度,并学习欣赏硬笔书法作品。

4. 方便学生练和教师教

紧密结合我省现在通用的小学语文人教版和语文S版教材内容,同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根据相应版本课文的内容,书写练习首先从了解、学习汉语拼音开始,再进行生字的练习书写,通过综合训练,归纳总结每个单元的写字重点。这样既形成了教材本身的独特体系,又照顾了所学语文课文的对应练习,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破坏体系的完整性,又加深了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减轻了教和学的负担。

5. 渗透文化和审美教育

为提高学生的书法文化知识和硬笔书法欣赏能力,全套教材特别设计了书法知识小课堂系列讲座和硬笔书法欣赏,每册各安排4次。书法知识小课堂系列讲座侧重硬笔书写常识的介绍;硬笔书法欣赏重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条幅、中堂、扇面、斗方、楹联等常见的书法作品幅式,提高对楷书和行书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初步感受不同作品的美。为了加强写字教学的趣味性,增加知识的广度,并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写字水平,本教材1—3年级特别设置了系列小花絮(即名人故事)、名家名言,让学生从教材中学习了解到许多书法文化常识。

6. 注意内容和表达的趣味性

本教材特别注意版式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力求美观、整齐划一,体例一致。全套书结合语文课本编写,配合相应版本的教材。板块设计考虑到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特点,栏目名称与内容要求均不相同。1—2年级均采用15mm×15mm的田字格;3—5年级每课首页采用15mm×15mm的田字格,次页从实际出发,3—5年级用12mm×12mm方格,让学生习惯用方格写字;5—6年级设计了横线格的书写,让学生适应从方格到横线格的变化,培养书写能力。评价栏目力求活泼有趣,低年段用卡通人物对话,互相提示重点,来纠正学生常见的错误;中高年段让学生对双姿和书写进行自我评价。

二、教材体系

四条主线贯穿在12册教材中。

1. 技法书写指导

按照汉字的书写规律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行楷书写。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并巩固书写技能。从四年级开始,训练一定的书写速度,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速写能力。

2. 常用汉字书写提示

根据28个“汉字笔画名称”、“汉字笔顺基本规则”、300个“教学基本字表”和2500个“常用字表”, 低年段安排了300个基本字的书写提示,中高年级安排常用汉字约800多个分散在各课里完成书写提示。

3. 结合语文课本同步练习书写

本教材的编写参考了同学期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识字、写字内容。低年段同步练习书写每课的生字;中年段选取该单元课文的词语、文段练习书写;高年段除了选取该单元课文的词语、文段练习书写外,还增加了横线格的书写练习。

4. 书法知识和硬笔书法欣赏

书法知识小课堂和硬笔书法欣赏每册各安排4个,系列性、知识性强,通过文图的结合,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此外,几条辅线穿插在教材里:低年段的小花絮和三年级的书家名言,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书法文化。1—3年级慢速书写练习和4—6年级的词语、文段快速书写训练,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逐步渗透。

三、教材体例

教材体例通过以下几个栏目来呈现。

1. 书写指导。1—2年级叫“金钥匙”,3—5年级叫“技法园”。通过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范例,进行书写要领指导。

2. 书写提示。1—2年级叫“小练笔”,3—5年级叫“摹写板”。通过示范例字对该字的书写特点进行书写提示,用描红、仿写练习书写。

3. 课文同步练习。1—2年级同步练习课文的生字,3—6年级同步练习课文的词语、文段。

4. 评价。1—2年级为卡通人物对话,3—6年级叫“评一评”。

5. 综合训练。对单元进行总结性练习,有几个小板块:易错、难写字提示;形近比较,组词语;难写字易错笔顺提示;举例、描红、仿写等。

6. 书法知识小课堂。书法常识系列讲座。

7. 硬笔书法欣赏。内容有配图,配诗、词、文句,配赏析。

此外,一、二年级有小花絮(书法人物故事),三年级有书家名言(有关书法写字的言论)。

4.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笔提按的写法。

2.了解不同书法家运笔的提按变化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写好提按 教学过程:

一、激励导入

二、学习“提”和“按”

提按是学习书法极其重要的技巧,可以说每一个笔画的书写都离不开提按。正确运用提按,能写出优美的笔画。楷书的起笔、行笔、收笔过程,提按转换丰富。

1.观察提按的变化,发现区别

教师出示:(1)轻按起笔;(2)折笔向右按笔下行;(3)渐行渐按;(4)向右下重按;(5)向又渐提渐行;(6)快提后收笔。

2.练一练 临写下面例字 丈 女 久 教师讲解;

学生练习,教师相机指导。3.找一找

比较不同书法家运笔的提按变化特点,以“之”为例。柳公权 褚遂良 欧阳询 赵孟頫

三、总结

连续不断,持之以恒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没有掌握,当然谈不上进步,而生硬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根据经验,楷书练字临帖,每天差不多要写二百多字,必须一次性连续不断写完。这才能达到一定的量才有一定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第二课 我来写贺卡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提按运笔技法。

2.通过提按的技法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提与按的书写方法。3.体验提按产生的线条变化美感。重点:掌握提按的运笔方法。难点:掌握提按之间的转换技法。贺卡内容:天天开心,心想事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永葆青春、桃李满园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9月10日是什么日子吗?这是我国的第几个教师节呢?这么重要的日子我们可以怎样来庆贺呢? 2.出示本课课题:(我来写贺卡》

二、学习新知

1.展示各种贺卡,让学生初步感知用毛笔制作贺卡的魅力。

2.展示贺卡“师恩”,让学生观察版面设计及“师恩”二字的书写特点(1)观察“师”字的结构特点。

师:左右结构,左高右低,左收右放,末笔悬针树伸展(2)观察“恩”字的结构特点。

恩:上窄下宽、上收下放,心字底的三点相互呼应。3.学生练习书写例字三遍。

4.评一评:对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点评,巩固左高右低,左收右放,上窄下宽、上收下放的书写规律

三、制作贺卡

1.学生讨论怎么设计写有“师恩”两字的贺卡

2.学生选择一种颜色的卡纸进行设计,考虑字的位置、大小以及周边如何装饰等,可以采用剪、画、贴、写等多种方法来 3.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裁剪时注意安全。

4.作业点评,通过激励性评价,进一步培养兴趣。

四、拓展延伸 1.拓展训练:教师节黄卡的内容除了“师思”两字,还可以写哪些内容?还可以写天天开心、心想事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水葆青春、桃李满园等。格式除了横写,还可以怎么写?还可以竖写、扇形写等。

2.延伸思考:当想写的字写不好时,有哪些办法可以将它写好?可以集字、查书法字典、请老师书写范字等。

五、整理反思 1.师生问答:在这节课上,同学们学会了什么? 2.教师总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同学们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可以学以致用,用毛笔亲手写张贺卡来表达对老师辛勤教导的感恩,祝老师们教师节开心快乐。3.清洁、整理学具。

第三课 集字临摹练习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集字临摹的基本方法。

2.集字创作“中国梦”三字书法作品, 掌握“中国梦”的书写特点。3.感悟习总书记的“伟大中国梦”,体验中国书法的无穷魅力。重点:写好“中国梦”三个字。

难点:处理好三个字的大小、笔画粗细、字距宽窄等章法白。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集字作品“中国梦”,请学生欣赏。

教师:今天我们来完成一幅内容为“中国梦”的集字作品。2.出示本课课题:《集字临摹练习(一)》。

二、学习新知

1.了解含义。集字作品中“中国梦”的含义是什么? 教师:总书记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也是中国人的梦。

2.观察分析。

(1)请学生说一说:这幅作品是什么幅式? 这是一件横幅

(2)请学生说一说:这幅作品是由哪几部分组L 成的? 这幅作正文、落款、印章三部分组成。

(3)观察并思考:“中国梦”三个字的大小有何变化? 笔画的字线条略细, 笔画少的字线条略粗。

(4)字与字之间布白特点:字间距略小于一个字的大小。

(5)请学生思考:落款的内容可以写些什么? 时间、内容、作者姓名等。(6)落款字的大小:正文字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大小 3.分析“中国梦”三个字的写法。

(1)请学生书写这三个字, 并分组讨论。(2)教师示范书写并小结。

“中”字“口”部呈扁状, 上宽下窄, 悬针竖从“口”部中穿过, 挺拔有力。“国”字为全包围结构。方框呈长方形, 横细竖粗, 左右两左细右粗, 左短右长, 内部笔画紧凑。

“梦”字形态较长, 上部紧密, 笔画之间的距离小, 中间的秀宝盖伸展;“夕”部横撇的撇画向左下伸展, 斜中求正。

4.学生练习三个字, 教师巡视指导。

5.评一评:对学生在书写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

三、集字创作 1.分发事先准备好的宣纸

2.教学生折格子。注意正文、落款、左右边、天地等处的折法

3.学生临写,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检查学生字的大小、留白是否统一协调。4.作业点评:通过激励性评价、作品展示等方法选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体验书法创作带来的成就感。

四、拓展延伸

1.拓展训练:讲解“中国”三个字写成条幅如何安排, 写成扇雨加安排, 回家后试着进行二次创作。

2.延伸思考:利用今天学习集字创作的方法, 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精忠报国”四字

五、整理反思

1.师问生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小结:今天集字临摹创了“中国梦”的书法作品。3.清洁、整理学具。

第四课 人字头与登字头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人字头与登字头的书写要领, 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2.能临写好“金、翕、登、发”四字, 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适当。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体验带有人字头与登字头汉字结构的美感。重点:掌握人字头与登字头的书写要领。

难点:观察、领悟有人字头与登字头字的结构特点和规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整体感知:出示“金、念、登、发几字, 请学生说这四个字是什么结构, 它们的偏旁是什么

2.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出示本课课题:《人字头与登字头》

二、学习新知

1.人字头与登字头的写法。

(1)说一说特点:请学生观察四个上下结构的字, 说说这四字有什么特点。(2)找一找规律:人字头书写规律 展示“人字头”,找一找特点

书写要领:先撇后捺, 撇细捺粗。撇撩夹角约90度, 收笔捺高。(3)写一写:学生试写人字头, 导师巡视指导(4)评一评:对学生书写的人字头进行点评。(5)说一说:登字头与人字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试写登字头, 教师巡视指导。

(7)请学生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书上几个字的偏旁位置是否合理。2.范字临习。

(1)出示“金、念、登、发”四字, 请学生说说写好这些要注意什么。“金”字为上下结构, 人字头撇轻撩重, 下面的横有长知变化最后一横为长横, 中间的露竖在中线上。

“念”字为上下结构, 人字头撇细撩粗, 第三, 四笔为短横,略上斜。“心”呈扁势, 托起上部, 但仍在人字头的覆盖下

“登”字为上下结构, 上宽下窄。左小右大, 下部“豆”,笔画紧凑, 末笔长横伸展。“发”字为上下结构, 登字头的右撩写成长点, 下部笔画较多左右紧凑, 不宜松散

此四字整体需注意上宽下窄, 中心对齐(2)学生临习“金, 念、登、发”四字

(3)教所现指导, 重点检查学生是否做到上宽下窄

(4)作业点评:通过激励性评价, 进一步培养兴题:重三绕字学生是否做到上宽下窄、中心线对齐, 是否做到撇细捺粗,及撤捺夹角约90度, 收笔撇低捺高进行点评。

三、拓展延伸 1.拓展训练: 比一比, 观察不同书法家欧阳询, 柳公权、赵孟频在处理人字头与登字头时的不同方法。

同一个偏旁, 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处理好了, 同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2.了解《泰山刻石》。

(1)出示《泰山刻石》, 请学生欣赏。(2)说说看了《泰山刻石》的感受

(3)教师介绍《泰山刻石》, 帮助学生了解《泰山刻石》的时间、背景以及书写风格。

四、自主练习

1.请学生观察“翕、合、食、发”四字, 说说书写这些要注意些什么“翕”字为上下结构, 上宽下窄。人字头撒捺伸展, 覆盖下部下面笔画较多, 各笔画位置要紧凑、合理, 重心平稳。“羽”左短右长, 左右对称。

“合”字为上下结构, 上宽下窄。人字头撇捺伸展, 覆盖下三笔短横刚好在横中线上,“口”部呈扁势。

“食”字为上下结构。人字头的撇画伸展, 捺画为反捺。下部“良”横折的横画与首点粘连, 末笔也是反捺。

发”字写法与上面相同

2.学生书写这四个字, 教师巡视指导。

五、整理反思

1.师问生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 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小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 我们发现有人字头与登字头的字还是挺难写的, 我们知道了它们的书写规律, 即撤细捺粗, 撇捺夹角约90度, 收笔撇低捺高等。我们还知道了要做到上宽下窄、中心线对齐, 这样才能写好带有人字头与登字头的字。

3.清洁、整理学具。

第五课 四点底与皿字底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四点底与皿字底的书写要领;

2.能临写好“无、烈、盖、盘”四字,要求写得正确。重点:掌握四点底与皿字底的书写要领;

难点:掌握四点底、皿字底与其组合部件之间的位置、大小关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字谜: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出示本课课题:《四点底与皿字底》。

二、学习新知

学习四点底与皿字底的书写。

(1)出示图解,学生观察、讨论得出四点底与皿字底的笔顺和笔法。(2)教师小结书写要领。

四点底:四点自左向右写,左点偏向左下,第二点竖而偏左,第三点高,最后一点偏向右下。排列要均匀,外面两点稍长,中间两点稍短,星上聚下散状。皿字底:竖画上开下合,中间两竖画左细右粗,长横起笔较轻收笔较重字底为偏旁,要起到稳固重心的作用,字底在字的结构中起支撑和平稳重心的作用,一定要写正、写稳、写扁(3)学生摹写,教师点评反馈(4)我来动笔。

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书上几个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2.范字练习

(1)教师示范“无、然、盖、尽”四字,边写边对“无、然、盖、尽”进行结构、用笔的分解分析仰。

“无”字为上下结构。上部的三横有长短、俯仰的变化,首横最短,呈仰势,第三横长而舒展,呈俯势。四竖画上开下合。四点底的四点间距均衡,左右两点相互呼应。

“然”字为上下结构。上部笔画较多,注意穿插和避让,写得紧凑一些。整个字呈上放下收之势。

“盖”字为上下结构。上部两点上开下合,三横平行,中横略短;下部皿字底四短竖上开下合,长横舒展,起承托作用。“尽”字为上部的横画之间平行,各横画长短变化明显,第笔长横伸展;中间左边三点略小,朝左下,右边一点略大,朝右下:皿字底较扁,托起整个字。(2)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有针又对性地对字体结构、用笔进行重点指导。(3)对部分优秀作业进行投影展示,学生点评,教师穿插指导。

(4)总结书写规律:四点底的点均呈纵向,左右两点相向呼应皿字底四短竖上松下紧,下横长.三、拓展延伸 1.观察比较。

出示不同书法家书写的“照、尽”,请学生比一比不同书法家书写四点底与皿字底的特点。

2.了解《石门颂》。

(1)出示《石门颂》,请学生欣赏。(2)请学生说说看了《石门颂》的感受。

(3)教师介绍《石门颂》,帮助学生了解《石门颂》刻立的时间、背景以及书写风格。

四、自主练习

1,请学生观察“烈、照、盘、盛”四字,说说书写这些时要注意些什么伸展,四点底较宽,起承托作用。

“烈”字为上下结构。“列”部要左右伸展,四点底较宽,起承托作用。“照”字为上下结构。上部的“昭”约占整个字的四分之日”部稍窄,“召”部略宽;四点底排列均匀,略宽于上部。“盘”字为上下结构。上部的“般”要左右对称,“舟”部横画左伸右缩,右边的反捺较为伸展:皿字底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左右。“盛”字为上下结构。上部的“成”约占整个字的三分之第四笔斜钩从左上起笔向右下伸展,行笔至右下向上钩出。

2.学生练习书写这四个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整理反思

1.教师总结本课内容,表扬书写优秀的学生,并将学生业进行展示。2.清洁、整理学具。

第六课 八字头与八字底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八字头与八字底的书写要领。

2.能临写好“能、首、共、其”,要求能写的正确、端正、结构比例适当。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体验带有八字头与八字底汉字结构的美感。重点:初步掌握八字头与八字底的书写要领;

难点:掌握八字头、八字底与其组合部件之间的位置、大小关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分析比较:出示八字头与八字底,请学生说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相同点:都由两个点组成。不同点:八字头与八字底两点的开口方向不同,八字头上开下合,八字底上合下开;八字头两点起笔左低右高,收笔左高右低,八字底两点起笔等高,收笔左低右高;作为偏旁,一个是字头,一个是字底

2.出示本课课题:《八字头与八字底》

二、学习新知

1.学习八字头与八字底的书写。

(1)出示图解,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讨论得出八字头与八字底的笔顺和笔法。(2)教师小结书写要领。

八字头:两点先左后右,左点短,右点长。八字底:两点先左后右,左点长细,右点厚实。(3)学生临写八字头、八字底各三个,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摹写课本上“我来动笔”中的例字,先双钩然后填写所缺笔画,教师点评反馈。

3.范字练习

(1)请学生观察书本上“前、兼、共、其”四字,思考八头与八字底的写法有哪些类型。

(2)教师通过范字总结,八字头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左圆点,右点,如“前种是左撇 点、右撩如“兼”字,字底也有两种写法,左点可向左下出锋也可向右上出锋,如“共”和“其”字,右点的写法一股用圆点。

(3)教师示范书写“前、兼、共、其”四字,边写边对“前、兼、共、其”进行结构、用笔的分解分析。

“前”字八字头上开下合,第三笔长横伸展,下部竖画挺直饱满,竖钩最长。“兼”字八字头上合下开:横画间距均衡,笔画较细,长短有变化;四点底排列匀称,托起上面部分。

“共”字上部的两横分别为短横和长横,长横伸展:八字底上合下开,饱满厚重,支撑起上面部分。

“其”字上部的横画间距较均衡,长短、起收笔均有变化;两竖画起笔方法不一样,左竖短,右竖长;八字底左为挑点,右为圆点,写得饱满厚重,支撑起上面部分,左右两点的距离略宽于首横。

(4)学生书写这四字,教师巡视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字体结构用笔进行重点指导。(5)对部分优秀作业进行投影展示,学生点评。

三、拓展延伸 1.观察比较:

出示不同书法家书写的“前、其”,请学生感受并说一说不同书法家书写八字头和八字底的特点。

2.了解《乙瑛碑》

(1)出示《乙瑛碑》,请学生欣赏。(2)请学生说说,看了《乙瑛碑》的感受。

(3)教师介绍《乙瑛碑》,帮助学生了解《乙瑛碑》刻立的时间、背景以及书写风格。

四、自主练习

1.请学生观察“首、尊、六、具”四字,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首”字上部取横势,八字头上开下合,横画左右伸展;下部取纵势,与八字头齐宽。“尊”字八字头上合下开,取势较扁;下部横画起收笔、长短变化丰富,“寸”部上面的横画最长,左右伸展。

“六”字首点饱满圆润,横画细长,左右钟展:八字厚实,上合下开。“具”字上窄下宽,横画间距均衡,里面的三横连左不连右末横要斜长:八字底两点呼应,上合下开,托起上部。

2.学生书写这四个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整理反思

1.教师总结本课内容,表扬书写优秀的学生,并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2.清洁、整理学具。

第七课 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目标:

1.了解横幅,斗方和条幅这三种幅式的章法;

2.临写集字作品“上善若水”,把“上善若水”四字写得正端正,整洁,章法合理,布局完整。

3.初步感受书法集字临草中文字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艺术之美。重点:参照范作,临写“上善若水”。

难点:让学生体会怎样的章法才是比较关观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上善若水”的横幅作品,让学生说说看到作品后的感受。教师总结:这是一幅横幅作品,“上善若水”出自我国传典籍《道德经》 2.出示本课课题:《集字临摹练习(二)》。

二、学习新知 1.了解含义。

教师提问:“上善若水”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水滋润万物。

但不与万物争高下。做人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观察分析。

(1)出示“上、善、若、水”四字,请学生观察、讨论这四个字书写要领。(2)师生讨论得出四个字的书写要领。“上”字首笔竖画粗壮厚实,起笔力量要重.“善”字横画长短错落有致,长横舒展:“口”部上宽下窄,横折的起笔不与竖画相连。

“若”字上下小,中间大,横画左右伸展,撇画舒展。“水”字竖钩直挺有力,撇捺舒展,左右基本对称;横撇不碰到到竖钩,右边撤的收笔碰到竖钩。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临写,教师点评反馈。发现比较优秀的作业,及时展示、点评。3.章法分析

(1)分析“上善若水”横幅作品的章法。A.包含了哪几部分? B.书写顺序是怎样的? C.横式作品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出示条幅和斗方作品,请学生分析这两种形式的章法要点,教师总结。条幅:写“上善若水”这幅条幅作品时,正文起首不空两格,没有标点,落款写在正文左侧,略小于正文,最后可以盖上印章。

斗方:写“上善若水”作品时,“上善”一行,“若水”为一行,大小均匀,落款在正文左侧偏下。

三、集字创作

1.分发事先准备的宣纸。

2.教学生折格子。注意正文、落款、左右边、天地的折法和留白等。3.学生临写,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带有普遍性题,教师可集中讲解。

四、整理反思

1.学生互评,提高欣赏水平。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推荐作品,集体欣赏、点评,教师在评价标准上做些适当引导。

2.举办班级的书法展,展出今天临写的“上善若水”。

3.布置拓展作业: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万象更新” 4.清洁、整理学具。

第八课 日字头与日字底

教学目标:

1、学习日字头和日字底的写法。

2、把握好字的结构,要端正、美观地书写,注意位置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笔,写好日字头和日字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握好结构,端正美观地书写。

教学过程:

1、指名说说“日”字头和日字旁的写法

2、学生练写,评价

二、讲授新课

阅读课本的碑帖例字,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 “日字头”“日字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

三、合作探究“日”字头和底写法

1、出示日字头和日字底,学生合作探究日字头和日字底怎样写才好看。

2、交流

3、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老师小结、范写。作为偏旁的“日”字与独体字比较基本相同,只是字形变小、位置偏上,注意横 的右端应留点空隙,横上下居中。

(1)学生练写、评价(2)自主性学习

四、学生自主探究:

1、学生自由观察,探究怎样写时

2、小组里交流

3、指名当小老师范写

4、老师根据小老师的范写补充评价

五、练习

1.在习字册中练写 2.清洁、整理学具。

第九课 心字底与贝字底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心字底和贝字底的书写要领,了解带有心字底与贝字底的字的书写特点和规律。

2.能临写好“思、感、资、贞”四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适当。3.体验带有心字底与贝字底的字的结体变化美感。重点:初步掌握心字底和贝字底的书写要领。

难点:指导学生观察、领悟带有心字底与贝字底字的书写特点和规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字谜:出示甲骨文心,请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教师:这是甲骨文的“心”字,“心”字从甲骨文演变到现在,有哪些书体呢?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心字底和贝字底。

2.出示本课课题:《心字底与贝字底》。

二、学习新知

1.学习心字底和贝字底的书写。

(1)出示图解,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讨论得出心字底和贝字底的书写笔顺和笔法

(2)教师小结书写要领心字底:先写左点再写卧钩,先中点后右点。三点左低右高贝字底:左竖短,横折形长,三横有长短,下两点要能托住上部分。(3)学生临写心字底、贝字底各三个,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摹写课本上“我来动笔”中的例字,先双钩然后填写所缺笔画,教师点评反馈。

3.范字练习。

(1)请学生观察书本上“思、感、资、贞”四字,思考这四个字是什么结构,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2)教师通过范字总结:这四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思、贞”上窄下宽,“感、资”上宽下窄。

(3)教师示范书写“思、感、资、贞”四字,边对四个字进行结构、用笔的分解分析。

“思”字为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首笔短竖略向右斜,上部“田”开下合;心字底左低右高,呈扁状,托起上部。

“感”字为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部斜钩伸展,心字底较小,点与卧钩紧凑。“资”字为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部“次”字呈扁形,捺反捺;贝字底呈纵势,中间两横靠左,不与右竖相接,最后两撑开,托起上部。“贞”字横画间距较均衡,长短、起收笔均有变化;贝字底竖短,横折竖长,下两点支撑起上面部分。(4)学生书写这四字,教师巡视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字体结构、笔进行重点指导。(5)作业点评:通过激励性评价,进一步培养兴趣,巩固学生对带有心字底与贝字底的字比例关系的把握,发现这两类字的基本规律。

4.观察比较出示不同书法家书写的“贞、恩、思”,请学生感受并说说不同书法家书写心字底与贝字底的特点。

三、自主练习

1.请学生观察“忽、息、质、贤”四字,说说书写这些时要注意些什么。“忽”字为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部“勿”斜中求正,重心平衡;下部心字底呈扁状,三点左低右高。

“息”字为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部“自”呈纵势;下部心字底取势较扁。“质”字为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部呈扁势;下部贝字底呈纵势,下两点撑开托住上部。

“贤”字为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部“又”末笔为反撩贝字底呈纵势,托起上部。2.学生书写这四个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整理反思

1.教师总结本课内容,表扬书写优秀的学生,并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2.清洁、整理学具。

第十课 山字头与京字头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山字头与京字头的书写要领,了解带有这两种偏旁的字书写时的细微变化。

2.能临写好“崇、岑、玄、亭”四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体验书写的快乐,感受书法之美。重点:掌握山字头与京字头的书写要领。

难点:初步掌握带有山字头与京字头的字的书写特点和规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整体感知:出示“崇、岁、玄、夜”四字,请学生说一说这四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的偏旁分别是什么。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出示本课课题:《山字头与京字头》

二、学习新知学习山字头与京字头的写法

(1)出示图解,教师进行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讨论得出山字头与京字头的书写笔顺和笔法

(2)教师小结书写要领。

山字头:中间竖短而斜向左下,竖折分笔写成,右短察整体左低右高 京字头:先写点再写横。点取直势,形态粗壮,横画细左低右高

(3)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书上“我来动笔”几个字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

(4)评一评:对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点评。2.临写范字

(1)教师示范书写“崇、岁、玄、夜”四字,边写边对“崇、岁、玄、夜”进行结构、用笔的分解分析 “崇”字为上下结构,山字头三竖略向左斜,竖折的竖画和横画分开两笔写成:中间的宝盖向右伸展:下部“示”的竖钩与山字头的竖在同一中心线上,左右两点相互呼应。

“岁”字为上下结构,山字头三竖略向左斜,竖折的竖画和横画分开两笔写成:下部笔画较多,注意穿插和避让,应写得紧凑一些,斜钩向右下伸展。“玄”字为上下结构,京字头点居横中,为竖点;下部的撇折起笔不碰到横画,末笔的点画饱满圆润。

“夜”字为上下结构,上合下开;京字头点居横中,为侧点下部的单人撇画向左伸展,“夕”笔画紧凑,末笔捺画伸展。

(2)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字体结构、用笔进行重点指导。(3)对部分优秀作业进行投影,学生点评,教师穿插指导。(4)总结书写规律:山字头与京字头的宽窄应与下部协调配合

三、拓展延伸

1.拓展训练:出示不同书法家书写的“玄、夜、言”,请学生比一比不同书法家书写京字头的特点。

2.了解《礼器碑》。

(1)出示《礼器碑》,请学生欣赏。(2)请学生说说看了《礼器碑》的感受。

(3)教师介绍《礼器碑》,帮助学生了解《礼器碑》刻立的时间、背景以及书写风格。

四、自主练习

1.请学生观察“岑、岂、亭、京”四字,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岑”字为上下结构,山字头较小,“今”部的舒展,最后一笔为短竖。“岂”字为上下结构,山字头竖画较为倾斜,最后一写作短撒:下部“豆”的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二,注意横向笔画之间的距离:“口”较扁,末笔横画伸展,托起上面部分。

“亭”字为上下结构,京字头比中间的秃宝盖窄:末笔与首笔点在同一中心线上,出钩较长。

“京”字为上下结构,京字头点居横中,横画伸展;下部“曰”上宽下窄,“小”的竖钩与首笔点中心对正,左右两点分得较开,呈八字形,相互呼应。2.学生临习“岑、岂、亭、京”四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整理反思

1.师问生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小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山字头和京字头的写法,并且在书写相关的字时感受到了山字头和京字头的变化和运用。

3.清洁、整理学具。

第十一课 集字临摹练习(三)教学目标:

1.了解“学而时习之”的出处和含义。

2.引导学生了解颜楷不同点画形态及书写方法,把字写得端正、匀称、美观,各部分搭配合理。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重点:理解“学而时习之”的字形结构。难点:集字创作时把握好字与字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整体感知:出示“学而时习之”,请学生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出示是本课课题:集字临摹练习(三)

二、学习新知 1.集字解读

(1)出示“学而时习之”五字,请学生观察、讨论这五字中些笔画比较难写。根据学生回答,单独练习横折的写法。

(2)学生察分析五个字的书“学”字中间宽面”字字形扁个纵向笔画的间距要匀称“时”字左窄右宽右部横画间距均匀,长知、曲直均有变化习”字上横下纵,笔画横细竖粗,间距均匀少”字左缩右伸横撤笔断意连,捺画伸展(3)教师示范书写。(4)学生临写,教师点评反馈。发现有比较优秀的作业,可及时进行展示、点评。2.作品欣赏

(1)出示横幅和条幅作品,欣赏并说说书写作品时的注意点。

教师总结:正文的字大,落款的字小。正文字的大小整体均衡,又有变化。“学”字笔画多,在作品中的字形可以写得略大“而”字笔画少,字形较小。“时”字的结构要紧凑,左右不可分太开。“习”字上面部分宜偏。“之”字捺画伸展。

三、学生临写

1.分发事先准备的宣纸。

2.教学生折格子。注意正文、落款、左右边、天地的折法和留白等。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检查学生字的大小、布白是否协调合理。

四、整理延伸

1.学生互评,提高欣赏水平。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推荐作品展示,集体欣赏,点评,教师在评价标准上做些适当引导。

2.举办班级的书法展,展出今天临写的“学而时习之”。

3.布置拓展作业:请学生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夜静春山空 4.清洁、整理学具。

第十二课 厂字旁与广字旁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提厂字旁与广字旁的书写要领,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般书写规律。2.能临写好“辰、厥,府、庭”四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构比例适当。3.在静心书写中,体验书写的快乐,感受书法之美。重点:初步掌握厂字旁和广字旁的书写要领。

难点:指导学生观察、领悟《多宝塔碑》中带有这两种偏旁类型字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整体感知:用幻灯片出示“座、度、唐、辰”这四个字,请学生说一说这四个字的偏旁分别是什么。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出示本课课题《厂字旁与广字旁》

二、学习新知 1.观察分析,尝试书写

(1)出示厂字旁广字旁,明确;两个偏旁的笔顺,请学生说两个偏旁书写上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厂字旁横画斜而短,撇画先竖后转左下。广字旁先写点,后写横,撇露起尖收。

(2)学生分别临写厂字旁和广字旁各三个,同桌之间相互选出写得最好的一个厂字旁和广字旁。教师对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点评

2.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座、度、唐、辰”几个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

3.临习指导。

(1)出示“辰、厉、府、广”四字,请学生说说厂字旁和广字旁在这些字中不同的处理。厂字旁和广字旁写法相似。厂字旁横稍上斜,撇斜长。广字旁横画的长短视下部分宽窄而定,横较细,撇细长略带弧度,点居横中(2)分析四个字的书写特点。

“辰”字为半包围结构,厂字旁的横稍上斜,撇画向左舒展第三笔为短横,第四笔为短撇,第五笔横画向右伸展,比首笔横要长:末笔的撩穿过短撇,向右伸展。“厉”字为半包围结构,厂字旁的横稍上斜,撇画起笔在横画起笔下面,两笔画相接,撇画向左下舒展:内部“万”笔画较多,注意各笔画之间的距离和穿插关系。“府”字为半包围结构,首点在米字格竖中线上,横画与竖撇的起笔相接,“付”的横画收笔比广字旁的横画偏右,“付”的竖钩与广字旁横的收笔在同一条线上。“广”字为半包围结构,点画在横画的中间,撇细长略带弧度广字旁里面的横画较多,注意各横画的间距和长短变化;最后的两点上合下开,托起上部。(3)学生临习“辰、厉、府、广”四字,教师巡视指导。(4)作业点评,逐步掌握两个偏旁不同的变化

三、拓展延伸

1.请学生比较不同书法家书写厂字旁和广字旁的特点,体会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

2.欣赏《四狭颂》。此碑在甘肃成县天井山,刻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为仇靖所写,歌颂了武都太守李翕治理西狭阁道的事迹。此碑结体方整雄伟,庄严浑穆,笔力稳健,已有波磔笔画,但不少字还有篆书结构,方整中带圆融。

四、自主练习

1.临习指导:出示范字“厥、唇、庭、座”四字,进一步观察、临习,写出偏旁的变化,“厥”字笔画较多,厂字旁的横较长,撇较细:被包围的部分左右对等,改捺为点。“唇”字横画短,撇画细长。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呈窄长形,注意各笔画穿插。“庭”字广字旁点居横中,撇与“廷”部的掠左右伸展,轻捺重。“座”字广字旁点居横中,撇画细长,起笔在上横的起笔下方,但两笔不相接;被包围的部分注意对称关系,末笔横画较长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作业点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个偏旁细微的变化和各自的写法。

五、整理反思

1.师问生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厂字旁与广字旁的书写,并学写了相关的范字。厂字旁和广字旁书写时要根据不同字形注意把握笔画的粗细、长短、角度等。

3.清洁、整理学具

第十三课 走之底与走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走之底与走字旁的书写方法,了解带有这两种偏旁的字的书写规律。2.能临写好“近、通、起、超”,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适当。3.感受中国书法结体变化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对中国汉字的热爱之情。

重点:初步掌握走之底与走字旁的书写要领。难点:掌握带有这两种偏旁的字的书写规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整体感知:出示“近、造、起、赵”,请学生说说这四个字分别是什么偏旁。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出示本课课题:《走之底与走字旁》

二、学习新知

1.教师演示“走”字的字形演变。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所书写的汉是经过了几干年的演变而来的。在古代,“走”不是“走路”的意思,而是“跑”的意思。金文中可以看到上半部分是一个奔跑的“人”,下半部分是一个“止”字,代表一只脚。隶书中上面的“人”变成了“土”,下面的“止”也改变了形象。慢慢演变成我们现在书写的楷体字——走。

3.学习书写走字旁。出示“赵、起”。

这两个字认识吗?看看这两个字中的“走”,你有什么发现?带有走字旁的字都是左下半包围。写走字旁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走字旁先写“土”,再写竖和短横,最后写撇和捺,撇短呈纵势,捺长取横势。

4.学习书写走之底

教师分析走之底的结构,讲解走之底的书写要领:点的位置、横折折撇的写法(分解练习,书空练习)、捺的写法。走之底点取平势,横折折撇短小呈纵势,平捺上平下斜。

4.请学生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近、造、起、赵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

5.请学生观察“近、造、起、赵”四个字走之底与走字旁的特征,并说一说,然后自己练一练。

走之底由点、横折折撇、捺组成,重点注意横折折撇的写法,要轻重适宜,捺画平而舒展。走字旁上两横上短下长,左边参差,右边较齐,撇细短,捺平而舒展。“近”字为半包围结构,走之底的捺画向右伸展,托起“斤”;“斤”部的首笔短撇起笔略高于走之底的点。

“造”字为半包围结构,走之底的点和横折折撇窄长,撩画右伸展,托起“告”部;“告”部高于右边走之底。

“起”字为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上两横上短下长,向左伸展捺画向右伸展,托起“己”部;“己”部较小,末笔为竖折。

“赵”字为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两短横上短下长,向左伸展捺画向右伸展,托起“肖”部,“肖”部与走字旁紧凑。

学生练习书写这四字,教师巡视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字体结构、用笔进行重点指导。6.观察比较。

观出示不同书法家书写的“道,起”,请学生感受并说一说不同书法家书写走之底与走字旁的特点。

三、自主练习

1.说一说特点:观察“通、遂、超、赵”四个字的结构特点

“通”字走之底横折折撇粗细分明,“甬”的起笔高于走之底,末笔为垂露竖,不碰到走之底的捺画。

“遂”字走之底横折折撇粗细分明;“家”部上两点起笔高于走之底的点,末笔为反捺,不超过走之底捺画的长度。

“超”字走字旁的两短横上短下长,向左伸展,捺画向右伸展托起“召”部;“召”部笔画紧凑。

“赵”字走字旁的两短横上短下长,向左伸展,第四、五笔分别为点、撇,捺画向右伸展,托起“肖”部;“肖”部与走字旁紧凑。

2.写一写范字:学生试写四个范字各两遍,初步感知体验两部分的比例关系。3.找一找规律:总结出半包围结构两部分所占的位置比例有大小之分。4.评一评作业:对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点评。5.学生再次书写四个范字各三遍。6.学生课堂作业展示。

四、整理反思

1.师问生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小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走之底由点横折折撇、捺组成,重点注意横折折撇的写法,要轻重适宜,捺画平而舒展;走字旁上两横上短下长,左边参差,右边较齐,撇细短,捺平而舒展。

3.清洁、整理学具。

第十四课 同字框与门字框

教学目标

1.掌握同字框与门字框的书写方法, 了解带有这两种偏旁的字的书写规律。

2.能临写好“同、用、开、问”四字, 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适当。3.感受中国书法结构变化的美感, 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对中国汉字的热爱之情。

重点:掌握同字框与门字框的书写要领。

难点:初步掌握带有这两种偏旁的字的书写特点和规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整体感知:出示“同、用、关、开”,请学生说说这四个字的偏旁分别是什么。

2.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出示本课课题:《同字框与门字框》。

二、学习新知

1.教师演示“门”字的字形演变。

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 今天我们所书写的汉字是经过几千年演变而来的, 猜一猜是什么字教总字的字形变化不大, 甲骨文, 小篆、楷书的“门”字, 都由两扇门组成。古代单扇的门叫“户”。

2.学习书写门字框

教师问:这两个字认识吗? 看看这两个字中的“门”, 你有什么发现? 带有门字框的字都是三面包围。书写门字框里面部分的时候, 有什么要注意的? 门字框的字为三面包围结构, 先写竖再写横折, 两横短小。竖折较直, 内横靠左。横折钩形长, 折笔向下与左竖呈相向之势, 框内的部件居中或略靠左, 笔画分布要均匀。

3.学习书写同字框。

学生分析同字框的结构, 教师讲解同字框书写要领:同字框为三面包围结构, 左竖稍短, 粗壮有力, 横折钩横略向上斜, 折笔的位置较高一点。

4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同、闻、问、开”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

5.学生观察“同、用、关、开”四个字同字框与门字框的特征, 然后自已练一练。同字框和门字框, 框的宽窄应视框里笔画的多少而定, 如笔画多, 框应略宽, 笔画略细;笔画少, 框应略窄, 笔画略粗。门字框要注意左短右长, 左小右大。

学生练习书写这四字, 教师巡视指导, 有针对性地对字体结构、用笔进行重点指导。

第十五课

方框 教学目标

1.掌握方框的书写方法,了解带有方框的字的书写规律。

2.能临写好“团、圆、因、围”四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适当。3.感受中国书法结体变化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对中国汉字的热爱之情。

重点:掌握方框的书写要领 难点:初步掌握带有方框的字的书写特点和规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整体感知:出示“团、圆”,说一说这两个字偏旁是什么。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出示本课课题:《方框》。

二、学习新知

1.了解“口”部。通过“国”字学习“口”部。在古代,每个部首都有一个读音“口”读音为wei,表示疆域、边界。

2.学习书写方框。

方框的书写要领:左竖要坚挺有力,曲中带直。横折钩横画上扬,起笔处和竖画呼应,折处提笔然后重按,再用力下行,到末端(超出左边的竖)顿笔调锋,迅速出钩。外形呈左梯形,左合右开,不能写成方形。

3.我来动笔。

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

四、因、圆、围”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其中“四”字的偏旁与其他字有什么不同。

4.练一练

(1)请学生观察“团、圆”两个字的特征,并说一说。(2)教师总结

“团”字为全包围结构,左竖细,右竖钩粗长;方框里的笔画紧凑,各横画注意长短、粗细变化;末横要与钩相连。

“圆”字为全包围结构,方框写法与“团”字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团”字横折钩的起笔与左竖的起笔分开,“圆”字的首笔与横折钩的起笔相接;方框内的笔画紧凑,“贝”的左右两竖有粗细、长短变化。

(3)学生练一练,教师巡视指导。

5.观察比较出示不同书法家书写的“国、四”,请学生感受并说一说不同书法家书写方框的特点。

三、自主练习1.说一说特点:请学生观察“因、围”两个字的结构特点并说一说。“因”字为全包围结构,左竖画与横折钩的起笔分开,左竖画比横折钩的竖略短、略细;方框内的“大”偏左靠上,笔画较粗。

“围”字为全包围结构,首笔竖画与横折钩的起笔相接;方框内笔画繁多,注意布白均衡,框内上下均有竖画与方框的上下横相粘,方框内的笔画略细。2.写一写范字:学生试写两个范字各两遍,初步感知体验内外两部分的比例关系。

3.找一找规律:总结出方框各部分的特征。4.评一评作业:对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点评。5.学生再次书写两个范字各三遍。6.学生课堂作业展示。

四、拓展延伸

1.出示《曹全碑》,请学生欣赏。2.请学生说说看了《曹全碑》的感受。

3.教师介绍《曹全碑》,帮助学生了解《曹全碑》刻立的时间背景以及书写风格。《曹全碑》立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记载了郃阳县令曹全的家世、事迹和政绩。《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之一,书法风格秀丽,结体匀称,以圆笔为主,被视为汉碑精品。此碑现藏陕西西安碑林。

五、整理反思

1.师问生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小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发现方框的书写特点是左竖细短,横折钩的竖粗长;末横要连接横折钩的钩。

3.清洁、整理学具。

第十六课 集字临摹练习(四)教学目标

1.了解条幅、斗方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书写条幅和斗方的章法。2.使学生学会书写“天地有正气”,掌握五字的间架结构,并写得正确、美观。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写字坐姿和执笔姿势。

重点:学生学会书写“天地有正气”的条幅、斗方作品。

难点:掌握“天地有正气”五字的间架结构,要求写得正确美观、章法合适。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选产中最灿烂的瑰宝之一。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著名书法家频真卿的书法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教师简单介绍)。

2.关于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故事,你们听说过哪些? 《祭侄文稿》书成于公元758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时任平原(今山东境内)太守的颜真卿与其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分别在山东、河北起兵讨伐叛贼,杲卿幼子季明往来于平原、常山之间进行联络。叛军攻陷常山后,杲卿父子不幸被俘而遭杀害杲卿被刑时,至死骂不绝口。颜氏家庭,可谓一门忠烈。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颜真卿命人寻访杲卿及家人下落,结果只从常山携回季明首骨。面对为国捐躯的侄子首榇,颜真卿时百感交结,兄弟谊,叔侄情,家国痛,贼子恨,激情所至,文思书意进发而出,挥笔写下了《祭侄文稿》。

3.小结:颜真卿一身正气,字如其人,今天我们就来写幅“天地有正气”纪念他。

4.出示本课课题:《集字临摹练习(四)》。

二、学习新知

1.“天地有正气”含义介绍。“天地有正气”,出自南宋文天祥的《正气歌》,意思是说天地之间有一股浩然正气。

2.探究技法,练习书写。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字是由哪些笔画组成的(撇、捺、横、竖、横折钩),还记得它们的运笔方法吗?好,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体会。

3.学写“天”。

(1)把笔轻轻搁好,我们先看“天”字,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呢?想想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天:两横较短,撇捺舒展。

(2)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握笔姿势,哪位同学愿意带大家复习一下?请同学们对照这些要求练写一个“天”。

(3)请同学们轻轻把毛笔搁好,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写的“天”看看他写得怎么样,哪里做得好?有写得不到位的地方吗

(4)老师也来练练这个字,请同学们认真看,专心听,并用手跟着我书空练习。请大家拿出练习纸再练习一遍。

(5)评价反馈:这是某同学写的,看看他写得怎么样。4.学写“地、有、正、气”

(1)看来“天”字大家掌握得都不错,我们再来看看写“地、有、正、气”四个字时要注意什么呢? “地”字左窄右宽,左纵右横,左缩右伸。“有”字上横下纵。“正”字纵横间距匀称,上缩下伸。

“气”字横折弯钩的弯钩部分,应向内收而圆劲有力,出钩爽利(2)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下面对照这些要求请同学们临摹遍“地、有、正气”四字。(3)轻轻放下毛笔,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字,说说他哪里写得比较好。(4)每字再练一遍。(5)教师巡视指导。

三、集字临摹

1、出示条幅作品。

条幅是长条形竖着张挂的。书写时正文的上下要留出适当的边空,叫天地。在正文左侧,留一点空,一般写上书写者的姓名并盖章,叫落款。这五个大字写得怎么样?你们也想写出这么漂亮的条幅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写“天地有正气”。

2.观察条幅各部分的比例,学一学怎么折纸。3.教师示范折纸(条幅),重点是天地和落款怎么留。4.学生折纸,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书写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作品展示:同学们写得非常棒,哪些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全班同学一起评价,说一说这幅作品哪些地方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你有什么收获 7.如果把“天地有正气”写成斗方应该怎么写? 教师总结:五个字写成斗方则行距略宽,款字要长,以补左下空疏。

四、整理反思

1.师生问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完成了“天地有正气”五字的集字临摹作品,并感受了不同形式的书法作品的不同效果。回去后,可以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天高秋月明”。

5.书法课程指导 篇五

书法教案

(四年级下册)

《书法练习与指导》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 长横 教学目标

掌握长横的写法;练习提笔、按笔和调整笔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观察长横形态的方法和分析长横写法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书写长横时重起、提行、顿收和侧锋转中锋的技巧。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我们尝过横的写法,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遇到的每个横都是不同的?按照长短来分,可分为长横和短横。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横的写法。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长横是横的主要形态之一,在字中往往具有平衡重心的作用。

2、观察笔画形态。我们以“五”字为例,来学习长横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五”字中的长横都有哪些特点?长横要比楷书中一般的横画长,呈左低右高、两端粗、中间细的形状。“五”字中的长横下沿稍微有弧度。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五”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形态。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长横?

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五”字的长横怎样起笔?(2)怎样行笔?(3)如何收笔?(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五”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长横的形态,以及起、行、收的运笔方法。

四、书写实践: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2页,先观察课本中的“五”“贵”“千”三个例字中长横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环境的整洁。指导学生在课本第3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65页继续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改正不好的地方。互评时多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

六、知识拓展: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长横,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二课 短横 教学目标

掌握短横的写法,学习侧锋转中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短横渐行渐按的笔法和稍呈仰势的形态。教学难点:掌握书写短横时侧锋转中锋的方法。

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长横的写法,大家还记得它的书写要领吗?请同学们回忆《九成宫》中“五”字的写法和其他有长横的例字。这节课我们学习短横的写法。板书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短横相对较短,是横画的一种变化写法。

2、观察笔画形态。我们以“王”字为例,来学习短横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王”字中的短横都有哪些特点?短横相对粗壮、短小,呈左低右高、左细右粗,上沿稍有弧度的形态。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王”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可以看到短横的起、收笔的位置及倾斜度。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形态。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短横?

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王”字的横怎样起笔?(2)怎样毛笔?(3)如何收笔?(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王”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短横的形态,以及起、行、收的运笔方法。

四、书写实践: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5页,先观察课本中的“王”“在”“工”三个例字中短横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发现三字中短横形态的不同之处,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强调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保持书写环境的整洁。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6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65页继续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改正不好的地方。互评时多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

六、知识拓展: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短横,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三课 左尖横、右尖横 教学目标

掌握左尖、右尖横的写法;练习左尖横先提后按和右尖横先按后提的笔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左尖横渐行渐按和右尖横渐行渐提的笔法。教学难点:左尖横的起笔和行笔和右尖横的行笔和收笔。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短横的写法,大家还记得短横的书写要领吗?请同学们回忆《九成宫》中“王”字的短横怎么写?我们还学会了哪些有短横的例字?板书。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左尖横和右尖横是在横画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是横画的变化写法。

2、观察笔画形态。我们以“南”“如”字为例,来学习左尖横和右尖横的写法。先请同学们说一说,“南”“如”两个字中的哪个笔画是左尖横,哪个笔画是右尖横?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南”“如”字中的左尖横、右尖横都有哪些特点?左尖横和右尖横要和一般楷书中横画一样,呈左低右高,不同的是左尖横左端尖,右端粗;右尖横与左尖横相反。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南”“如”两个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形态。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左尖横和右尖横?

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南”字的左尖横应该怎样写?(2)“如”字的右尖横应该怎样写?(3)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示范“南”“如”两个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左尖横和右尖横的形态,以及起、行、收的运笔方法。

四、书写实践: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2页,先观察课本中的“南”“如”“非”三个例字中左尖横和右尖横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环境的整洁。指导学生在课本第9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66页继续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改正不好的地方。互评时多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

六、知识拓展: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左尖横和右尖横,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自

己的发现。

第四课 横的组合 教学目标

掌握横画组合的不同变化,锻炼相同笔画的变化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横画组合的写法,练习当两个以上的横画组合在一起时,有长短、粗细、藏露等变化。

教学难点:利用不同的笔法写出不同形态的横画。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我们前三节课学习了长横和右尖横的写法,请同学们回忆不同横画的书写要领,回忆《九成宫》中“五”“王”“南”“如字怎么写?我们还学会了哪些有横画的例字?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本节课我们学习横的组合的写法,当一个字中同时出现多个横画时,要写得有变化,不能千篇一律。通常情况下,横画组合时应该有粗细、长短等变化。

2、观察笔画形态。我们以“五”字为例,来学习长横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五”字中的长横都有哪些特点?长横要比楷书中一般的横画长,呈左低右高、两端粗、中间细的形状。“五”字中的长横下沿稍微有弧度。

请同学科观察米字格中“五”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形态。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长横?

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五”字和长横怎样起笔?(2)怎样毛笔?(3)如何收笔?(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五”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长横的形态,以及起、行、收的运笔方法。

四、书写实践: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2页,先观察课本中的“五”“贵”“千”三个例字中长横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环境的整洁。指导学生在课本第3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65页继续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改正不好的地方。互评时多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

六、知识拓展: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长横,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五课 曲头竖 教学目标

掌握曲头竖的写法;练习曲头竖提笔、按笔和调整笔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好曲头竖的倾斜度和弧度,掌握书写曲头竖时用笔由轻到重再渐轻的力度变化。

教学难点:掌握书写曲头竖时由轻到重再渐轻的力量控制。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我们三年级学过竖的写法,大家还记得竖的书写要领吗?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形态及写法。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本节课我们学习曲头竖的写法,曲头竖是竖的变化写法。板书

2、观察笔画形态。我们以“泉”字为例,来学习曲头竖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泉”字中的哪个笔画是曲头竖呀?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泉”字中的曲头竖都有哪些特点?曲头竖由尖到粗再到细,用笔的轻重变化明显。向右弯曲,有一定的弧度,比较短。

请同学科观察米字格中“泉”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形态。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曲头竖? 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泉”字的曲头竖怎样起笔?(2)怎样行笔?(3)如何收笔?(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泉”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曲头竖的位置,以及起、行、收的运笔方法。

四、书写实践: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18页,先观察课本中的“泉”“典”“也”三个例字中曲头竖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环境的整洁。指导学生在课本第19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67页继续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改正不好的地方。互评时多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

六、知识拓展: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曲头竖,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第六课弧竖;教学目标;掌握弧竖的写法;练习提笔、按笔和调整笔锋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弧竖的写法;教学难点:掌握书写弧竖时顺入、提行、顿收和弧向运;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曲头竖的写法,请同;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

2、观察笔画形态;请同学科观察米字格中“井”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形态;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

第六课 弧竖 教学目标

掌握弧竖的写法;练习提笔、按笔和调整笔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弧竖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书写弧竖时顺入、提行、顿收和弧向运笔的笔法。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曲头竖的写法,请同学回忆一下“泉”字的写法。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本节课我们学习弧竖的写法,弧竖是垂露竖的一种变化写法。板书

2、观察笔画形态。我们以“井”字为例,来学习弧竖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井”字中的弧竖都有哪些特点?弧竖是垂露竖的一种变化写法,与一般楷书中的垂露竖一样,两端粗,中间细,不同的地方是它还带有一定的弧度。

请同学科观察米字格中“井”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形态。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弧竖?

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井”字的弧竖怎样起笔?(2)怎样行笔?(3)如何收笔?(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井”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弧竖的形态,以及起、行、收的运笔方法。

四、书写实践: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22页,先观察课本中的“井”“形”“闲”三个例字中弧竖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环境的整洁。指导学生在课本第23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67页继续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改正不好的地方。互评时多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

六、知识拓展: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弧竖,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七课 竖的组合 教学目标

运用已学习的方法,用形态不同的写出竖的组合。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竖画起笔、行笔、收笔的动作要领,练习当两个以上的竖画组合在一起时,有垂露、悬针、长短、粗细、曲直等变化。

教学难点:掌握书写竖画组合时的变化技巧。

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请大家总结一下,我们学过的竖画都有哪些?再请同学们想一下,如果同一个字中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的竖画,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本节课我们学习竖画组合的写法。板书 竖画组合是在学习不同的竖画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和组合。一个字中,当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竖画时,除了垂露、悬针、尖头、曲头等不同形态的变化外,还要有粗细、长短的变化。

2、观察笔画形态。我们以“其”字为例,来学习竖画组合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其”字中的两竖都有哪些特点?其字有两个竖画,形态略有不同。左边的竖画短,挺直,略细;右边的竖画长,略微弯曲,稍粗。

请同学科观察米字格中“其”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形态。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两竖的组合?

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其”字的两竖怎样起笔?(2)怎样毛笔?(3)如何收笔?(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其”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两个竖画的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四、书写实践: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25页,先观察课本中的“其”“州”“德”三个例字中竖画组合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环境的整洁。指导学生在课本第26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67页继续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改正不好的地方。互评时多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

六、知识拓展: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竖的组合,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八课 短撇、平撇 教学目标

掌握短撇、平撇的写法;练习逆锋起笔和提笔出锋笔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短撇、平撇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掌握短撇、平撇的起笔、行笔、收笔的笔法。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我们学过了撇的写法,大家还记得它的书写要领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九成宫》中的“太”字的写法。我们还学会了哪些有撇的例字?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本节课我们学习短撇、平撇的写法,短撇、平撇是撇画的变化写法。

2、观察笔画形态。我们以“生”“重”字为例,来学习短撇、平撇的写法。请同学们说一说“生”“重”字中的哪个笔画是短撇,哪个是平撇?

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生”“重”中的短撇、平撇都有哪些特点?短撇、平撇和一般楷书中撇画的写法基本一样,逆锋起笔,出锋收笔。不同的是短撇相对粗壮、短小,倾斜角度较大;平撇类似于短撇,但倾斜角度较小。

请同学科观察米字格中“生”“重”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形态。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短撇、平撇?

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生”“重”字短撇、平撇怎样起笔?(2)怎样行笔?(3)如何收笔?(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生”“重”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短撇、平撇的形态,以及起、行、收的运笔方法。

四、书写实践: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31页,先观察课本中的“生”“重”“禹”三个例字中短撇、平撇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环境的整洁。指导学生在课本第32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68页继续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改正不好的地方。互评时多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

六、知识拓展: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短撇、平撇,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九课 竖撇 教学目标

掌握书写竖撇时顺入、提行、提收和弧向运笔的笔法。感受书写乐趣,培养书写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竖撇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书写竖撇时顺入、提行、提收和弧向运笔的笔法。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我们三年级已经学习了撇的写法,大家还记得撇的书写要领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九成宫》中的“太”字如何书写?我们还学会了哪些有撇的例字?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本节课我们学习竖撇的写法,竖撇是撇画的一种变化写法。板书。

2、观察笔画形态。我们以“月”字为例,来学习竖撇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月”字中的竖撇有哪些特点?竖撇和一般楷书中的撇画基本一样,其不同点是竖撇的上部类似竖画,下部逐渐提笔出锋,中下部稍向左弯曲。

请同学科观察米字格中“月”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形态。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竖撇?

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月”字的竖撇怎样起笔?(2)怎样行笔?应该顺锋入纸还是逆锋入纸?笔锋运行的路线是怎样的?(3)如何收笔?(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月”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竖撇的形态,以及起、行、收的运笔方法。

四、书写实践: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34页,先观察课本中的“月”“周”“丈”三个例字中竖撇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环境的整洁。指导学生在课本第35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675页继续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改正不好的地方。互评时多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

六、知识拓展: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竖撇,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十课 兰叶撇 教学目标

掌握兰叶撇的写法;练习提笔、按笔、提笔和出锋的运笔方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兰叶撇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书写兰叶撇时提入、按行、提收和出锋的运笔方法。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同学们注意过兰草的叶子吗?它是什么形状的?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本节课我们学习兰叶撇的写法,兰叶撇是撇画的又一种变化写法。板书。

2、观察笔画形态。我们以“庶”字为例,来学习兰叶撇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庶”字中的兰叶撇都有哪些特点?兰叶撇和一般楷书中的撇不一样,两端细,中间粗,同时还带有一定的弧度。

请同学科观察米字格中“庶”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形态。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兰叶撇?

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庶”字的兰叶撇怎样起笔?(2)怎样行笔?(3)如何收笔?(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庶”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兰叶撇的位置,以及起、行、收的运笔方法。

四、书写实践: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37页,先观察课本中的“庶”“度”“石”三个例字中兰叶撇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环境的整洁。指导学生在课本第38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0页继续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改正不好的地方。互评时多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

六、知识拓展: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兰叶撇,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十一课撇的组合;教学目标;对比不同撇画的写法,掌握撇画组合的不同变化;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撇画的变化写法;教学难点:掌握书写撇画组合时的变化技巧,除了有斜;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各种撇的写法,大家;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

2、观察笔画形态;请同学科观察米字格中“後”字,第十一课 撇的组合 教学目标

对比不同撇画的写法,掌握撇画组合的不同变化。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撇画的变化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书写撇画组合时的变化技巧,除了有斜撇、短撇、平撇、兰叶撇等变化外,还要有长短、粗细、弯曲度等变化。

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各种撇的写法,大家还记得有哪几种吗?请大家跟教师一起复习一下。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本节课我们学习撇的组合。撇的组合是在不同撇画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和组合。在一个字中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撇画,撇的长短、斜正、曲直往往要有变化。

2、观察笔画形态。我们以“後”字为例,来学习撇画组合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後”字中的四撇都有哪些特点?“後”字中的每一个撇画的粗细、长短、方向各不相同,变化丰富。

请同学科观察米字格中“後”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形态。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撇的组合?

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後”字左边的两撇有什么特点?(2)右边的两撇有什么特点?(3)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後”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各个撇的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书写实践: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40页,先观察课本中的“後”“家”“物”三个例字中撇画组合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环境的整洁。指导学生在课本第41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0页继续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改正不好的地方。互评时多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

六、知识拓展: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撇的组合,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十二课平捺 教学目标

掌握平捺的写法;练习一波三折的运笔法,能熟练准确地书写平捺。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书写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平捺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书写平捺时一波三折的运笔法。

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我们学过了捺的写法,大家还记得捺画的书写要领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九成宫》中的“人”字怎么写?我们还学会了哪些有捺画的例字。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本节课我们学习习近平捺的写法。平捺是捺画的一种变化写法。板书。

2、观察笔画形态。我们以“之”字为例,来学习习近平捺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之”字中的平捺都有哪些特点?平捺曲折有致,一波三折。

请同学科观察米字格中“之”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形态。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平捺?

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之”字的平捺怎样起笔?(2)怎样行笔?(3)如何收笔?(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之”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平捺的形态,以及起、行、收的运笔方法。

四、书写实践: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45页,先观察课本中的“之”“道”“徒”三个例字中平捺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环境的整洁。指导学生在课本第46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0页继续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改正不好的地方。互评时多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

六、知识拓展: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平捺,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十三课 反捺 教学目标

掌握反捺的写法;掌握顺入、按行和顿收的用笔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反捺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顺入、按行和顿收的用笔法。

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捺的写法,大家还记得平捺的书写要领吗?还记得上节课练习过的例字吗?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本节课我们学习反捺的写法。反捺是捺的又一种变化写法。板书。

2、观察笔画形态。我们以“取”字为例,来学习反捺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取”字中的反捺都有哪些特点?反捺的形态与长点很相似。反捺是捺的变化写法,起笔较快,收笔较圆。

请同学科观察米字格中“取”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形态。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反捺?

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取”字的反捺怎样起笔?(2)怎样行笔?(3)如何收笔?(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取”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反捺的形态,以及起、行、收的运笔方法。

四、书写实践: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48页,先观察课本中的“取”“食”“饮”三个例字中反捺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环境的整洁。指导学生在课本第49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1页继续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改正不好的地方。互评时多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

六、知识拓展: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反捺,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十四课 竖点 教学目标

掌握竖点的写法;学习竖点的用笔方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竖点的写法。教学难点:掌握书写竖点时的笔法。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我们三年级已经学习了点的写法。大家还记得点的书写要领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九成宫》中的“永”字的点怎么写?我们还学会了哪些有点画的例字?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本节课我们学习竖点的写法,竖点是点画的一种变化形态,常常是字的起始笔画。

2、观察笔画形态。我们以“宫”字为例,来学习竖点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宫”字中的竖点都有哪些特点?竖点与短竖的写法类似,收笔较尖。竖点的形态类似上宽下窄的三角形。

请同学科观察米字格中“宫”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形态。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竖点?

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宫”字的竖点怎样起笔?(2)怎样行笔?(3)如何收笔?(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宫”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竖点的形态,以及起、行、收的运笔方法。

四、书写实践: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51页,先观察课本中的“宫”“六”“室”三个例字中竖点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环境的整洁。指导学生在课本第52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2页继续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改正不好的地方。互评时多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

六、知识拓展: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竖点,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十五课 挑点 教学目标

掌握挑点的写法;练习提笔、按笔和调整笔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挑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书写挑点时的笔锋转换方法。

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竖点的写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竖点的书写要领。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本节课我们学习挑点的写法。挑点是点的一种变化写法。

2、观察笔画形态。我们以“来”字为例,来学习挑点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来”字中的挑点都有哪些特点?挑点像是缩短了的挑画,外形呈斜三角形。

请同学科观察米字格中“来”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形态。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挑点?

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来”字的挑战怎样起笔?(2)怎样行笔?(3)如何收笔?(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来”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挑点的形态,以及起、行、收的运笔方法。

四、书写实践: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55页,先观察课本中的“来”“光”“以”三个例字中挑点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环境的整洁。指导学生在课本第56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2页继续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改正不好的地方。互评时多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

6.书法课程指导 篇六

(四年级下册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一课单人旁

教学目标:掌握单人旁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掌握单人旁的写法。

(二)教学难点:合理安排单人旁两个笔画的位置、大小、精细等。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

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汉字毛笔基本笔画的写法,大家的进步很快,但是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四年级下册的内容,第一单元,左偏旁的写法

(一);第二单元,左偏旁的写法

(二)。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

1、介绍偏旁。本节课我们学习单人旁的写法。单人旁是常见的左偏旁,形态狭长,与不同部件搭配时写法略有变化。(板书:单人旁)

2、观察偏旁形态。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仁”字为例,来学习单人旁的写法。

先请同学们说一说,“仁”字中的哪个偏旁是单人旁? 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仁”字中的单人旁都有哪些特点?单人旁的字一般左窄右宽。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仁”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进行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仁”字中的撇画的倾斜度和长度。撇画起笔较方,撇画和竖画相交于撇画的中部;竖画的长度和撇画相近,略有弯度。

三、讲解示范,激活方法:

分析偏旁写法。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单人旁?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书写“仁”字的单人旁怎样写撇?(2)应该顺锋入纸还是逆锋入纸?(3)怎样写竖:(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示范。示范“仁”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单人旁撇和竖的形态及写法。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2页,先观察课本中的“仁”“侈”“信”三个例字中单人旁的形态,两分析它们的写法要领,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手笔,尝试描红。描红时,引导学生发现三个例字中单人旁形态的不同之处。

强调学生要注意掌握好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要领。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3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67页继续临摹练习。

五、展示评价,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自评时,对学生单人旁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撇画形态和角度是否准确,竖画长短和粗细是否接近原帖。互评时,从书写习惯的角度入手,看谁能正确地起笔、行笔和收笔。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是双人旁,这些字有哪些特点?选择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第二课双人旁

教学目标:掌握双人旁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掌握双人旁的写法。

(二)教学难点:合理安排双人旁三个笔画的位置、长短等。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单人旁的写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仁”字单人旁的书写要领。我们还学会了哪些有单人旁的例字。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

1、介绍偏旁。双人旁是常见的左偏旁,比单人旁多了一个短撇。双人旁的写法比单人旁略复杂一些,书写时更要注意到整体安排的和谐。(板书:双人旁)

2、观察偏旁形态。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德”字为例,来学习双人旁的写法。

先请同学们说一说,“德”字中的哪个偏旁是双人旁? 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德”字中的双人旁都有哪些特点?双人旁由两撇加一竖组成。两撇一长一短、一粗一细,近于平行。跟“德”字右边的部分相比,可以看出左窄右宽,这也是双人旁字的一般特点。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德”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进行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德”字中三个笔画的位置关系。具体来看,第一撇较短,第二撇较长,竖画的起笔位于第二撇中部。

三、讲解示范、激活方法:

分析偏旁写法。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双人旁?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书写“德”字的双人旁,第一撇从哪儿起笔?要写出什么样的形态?(2)第二笔撇画从哪儿起笔?有什么特点?(3)竖画从哪儿起笔,有什么特点?(4)图中的辅助红提醒我们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示范。示范“德”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双人旁三个笔画的形态、位置关系及写法。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5页,先观察课本中的“德”“彼”“循”三个例字中双人旁的形态,两分析它们的写法要领,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毛笔,尝试描红。描红时,引导学生发现三个例字中双人旁形态的不同之处。

强调学生养成仔细读帖的良好习惯。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6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67页继续临摹练习。

五、展示评价,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老师点评。自评时,从本课内容入手,评价是否学会了双人旁的写法,三个笔画的形态是否准确,位置关系是否恰当。互评时,从书写习惯的角度入手,看谁读帖更细心。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是双人旁,这些字有哪些特点?选择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第三课三点水

教学目标:掌握三点水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掌握三点水的写法。

(二)教学难点:写好三个点画的位置关系,使它们彼此呼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

请同学们想一想,有三点水的字都有哪些?这些字从意思上来说,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三点水的汉字比较常见,看似简单的三个点,写好了还真是不容易!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三点水的写法。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

1、介绍偏旁。三点水由三个点组成。三点水的字一般左窄右宽。(板书:三点水)

2、观察偏旁形态。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深”字为例,来学习三点水的写法。

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深”字中的三点水都有哪些特点?三个点是怎么排列的?。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深”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进行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深”字三个点各自的位置和倾斜度。

三、讲解示范,激活方法:

分析偏旁写法。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三点水?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第一点从哪儿起笔?有什么特点? 第二点从哪儿起笔?有什么特点? 第三点有什么特点?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示范。示范“深”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书写三点时的用笔节奏。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8页,先观察课本中的“深”“凄”“湛”三个例字中三点水的形态,两分析它们的写法要领,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手笔,尝试描红。描红时,引导学生发现三个例字中三点水形态的不同之处。

强调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要养成善于利用米字格的学习习惯。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9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68页继续临摹练习。

五、展示评价,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一方面,从本课内容入手,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了三点水的写法,三个点是否相互呼应,是否灵动自然;另一方面,从书写习惯入手,学生互相评价,看谁会利用米字格把握字的笔画。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三点水或两点水: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择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第四课提土旁

教学目标:掌握提土旁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提土旁的写法。

教学难点:把握好三个笔画的交叉位置,以及横与提之间的距离。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土”做偏旁时,在字中有哪个位置。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今天我们学习“土”做偏旁时的情况,即提土旁。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

1、介绍偏旁。提土旁是汉字偏旁中常用的左偏旁。提土旁和“土”字的形态有所不同。下面的横画变为提。(板书:提土旁)

2、观察偏旁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中的“坤”字为例,来学习提土旁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坤”字中的提土旁都有哪些特点?

提土旁由横、竖、提三个笔画组成。提土旁形态较为端正,提土旁的字一般左窄右宽。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坤”字。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坤”字提土旁中横左低右高,提斜度更大,竖较直。

三、讲解示范,激活方法:

1、分析偏旁写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提土旁?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提土旁的短横有什么特点? 竖画有什么特点? 提画有什么特点?

图中的辅助线提醒我们注意什么?

2、教师示范

示范“坤”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提土旁三个笔画的长短、倾斜度和位置的关系。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15页,先观察课本中的“坤”“城”“地”三个例字中提土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毛笔,尝试描红。强调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要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强调并指出,通过描红,可以发现“坤”“城”“地”三个例字中提土旁的形态略有差别。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16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68页继续临摹练习。

五、展示评价,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评价时,一方面从本课学习内容入手,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的提土旁的写法,一横一提距离是否匀称,倾斜角度是否合理,竖画形态是否准确;另一方面,从书写习惯入手,学生互相评价,看谁书写时注意力集中。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提土旁?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择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第五课王字旁

教学目标:掌握王字旁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王字旁的写法。

教学难点:处理好笔画的交点位置,以及两横与提之间的距离。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

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提土旁的写法,大家还记得提土旁的书写要领吗?王字旁比提土旁多一短横,其书写要领与提土旁相似。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

1、介绍偏旁。本节课我们学习王字旁的写法。王字旁是汉字偏旁中常用的偏旁,笔画组成比较简单,但要注意写得稳定而有动感,使布局和谐。(板书:王字旁)

2、观察偏旁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中的“珠”字为例,来学习王字旁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王字旁由哪些笔画组成?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珠”字。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珠”字王字旁略向左倾斜,左放右收、左低右高。

三、讲解示范,激活方法:

1、分析偏旁写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王字旁?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珠字的前两横有什么特点?” 竖画有什么特点? 提画有什么特点? 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珠”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四个笔画的形态和位置的关系。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18页,先观察课本中的“珠”“理”“瑕”三个例字中王字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毛笔,尝试描红。强调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掌握好临摹的基本方法。

强调并指出,通过描红,可以发现“珠”“理”“瑕”三个例字中王字旁的形态略有不同,请几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19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69页继续临摹练习。

五、展示评价,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评价时,一方面从本课学习内容入手,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的王字旁的写法,四个笔画是否形态准确,是否位置关系恰当;另一方面,从书写习惯出发,学生互相评价,看谁临摹掌握得好。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王字旁?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择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第六课竖心旁

教学目标:掌握竖心旁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竖心旁的写法。

教学难点:写好两点之间的呼应,以及三个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

在黑板上写出小篆“心”字。请同学们猜一下,这是什么字?我们再来看竖心旁在小篆中是怎么写的。写出小篆和楷书的竖心旁。通过这样的比较,同学们很容易就知道楷书的竖心旁为什么是由两点一竖组成的了。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

1、介绍偏旁。本节课我们学习竖心旁的写法。竖心旁是汉字偏旁中常见的偏旁,特点是形态狭长。(板书:竖心旁)

2、观察偏旁形态。我们以《九成宫》中的“怀”字为例,来学习竖心旁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怀”字中的竖心旁都有哪些特点?竖心旁由两点一竖三个笔画组成。两点靠近竖的上部,左大右小,左低右高,分别位于竖的左右,竖直挺有力。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怀”字。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怀”字竖心旁略向左倾斜,形态瘦长。

三、讲解示范,激活方法:

1、分析偏旁写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竖心旁?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怀”字竖心旁的第一个点有什么特点?第二个点有什么特点?竖画有什么特点?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怀”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两点一竖的形态,以及竖心旁与“怀”字右边部分的关系。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22页,先观察课本中的“怀”“惟”“性”三个例字中竖心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强调并指出,通过描红,可以发现“怀”“惟”“性”三个例字中竖心旁的形态略有差别。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23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69页继续临摹练习。

五、展示评价,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评价时,一方面从本课学习内容入手,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的竖心旁的写法,是否彼此呼应,和字右边的部分搭配是否合宜。另一方面,从书写习惯入手,学生互相评价,看谁书写时行笔沉稳。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竖心旁?它们都有哪些特点?选择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第七课左耳刀

教学目标:掌握左耳刀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左耳刀的写法。教学难点:横撇弯钩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

写出横撇弯钩,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是我们学过的哪个笔画?横撇弯钩的左边加上一个垂露竖,就成了什么偏旁?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

1、介绍偏旁。本节课我们学习左耳刀的写法。左耳刀上部笔画紧凑,垂露竖较为伸展。(板书:左耳刀)

2、观察偏旁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中的“陈”字为例,来学习左耳刀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陈”字中的左耳刀都有哪些特点?左耳刀是由横撇弯钩和垂露竖两个笔画组成。左耳刀形态狭长。左耳刀的字一般左窄右宽。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陈”字。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陈”字左耳刀中两个笔画的位置、角度及相互关系。

三、讲解示范,激活方法:

1、分析偏旁写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左耳刀?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左耳刀的横撇弯钩应该怎么写?竖画有什么特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陈”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左耳刀两个笔画的形态及其位置的关系。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25页,先观察课本中的“陈”“随”“降”三个例字中左耳刀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强调并指出,通过描红,可以发现“陈”“随”“降”三个例字中提土旁的形态略有不同,请几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强调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米字格去把握字的结构。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26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0页继续临摹练习。

五、展示评价,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评价时,一方面从本课学习内容入手,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的左耳的写法,是否能写好横撇弯钩的形态,是否能处理好左耳刀和字右边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另一方面,从书写习惯入手,学生互相评价,是否利用米字格把握字的结构。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左耳刀?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择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第八课提手旁

教学目标:掌握提手旁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提手旁的写法。

教学难点:把握好三个笔画的长短和位置关系。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

同学们注意过没有,汉字中有的偏旁只能做左偏旁,只能位于汉字的左边。大家能举出几个例子吗?提手旁就是这样的一种偏旁,由它组成的汉字,都和手有关系。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

1、介绍偏旁。提手旁是汉字偏旁中常用的左偏旁。竖钩挺直伸展,形态狭长。(板书:提手旁)

2、观察偏旁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中的“接”字为例,来学习提手旁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接”字中的提手旁都有哪些特点?提手旁由横、竖钩、提三个笔画组成。提手旁的字一般左窄右宽。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接”字。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提手旁三个笔画的长短、角度及位置关系。

三、讲解示范,激活方法:

1、分析偏旁写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提手旁?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提手旁的横画有什么特点? 竖钩有什么特点?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接”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提手旁三个笔画的形态和位置的关系,以及提手旁和字的右边部分之间的关系。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28页,先观察课本中的“接”“拒”“校”三个例字中提手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毛笔,尝试描红。强调并指出,通过描红,可以发现“接”“拒”“校”三个例字中提手旁的形态略有不同。请几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29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0页继续临摹练习。

五、展示评价,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评价时,一方面从本课学习内容入手,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的提手旁的写法,三个笔画是否形态准确,笔画是否写得挺拔有力,是否与字的右边部分搭配协调;另一方面,从书写习惯入手,学生互相评价,看谁临摹的例字与范字更接近。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提手旁?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择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第九课木字旁

教学目标:掌握木字旁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木字旁的写法。

教学难点:写好木字旁左放右收的态势,以及四个笔画的位置关系。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

请同学们想一下:“木”字怎么写?当“木”字做左偏旁时,有什么变化呢?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

1、介绍偏旁。本节课我们学习木字旁的写法。与“木”字相比,木字旁的横左伸右缩,长捺变成点,更容易和汉字右边的部分搭配。(板书:木字旁)

2、观察偏旁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中的“杖”字为例,来学习木字旁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杖”字中的木字旁都有哪些特点?

木字旁由横、竖、撇和点四个笔画组成。撇向左伸展,点收缩,形体狭长。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杖”字。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杖”字木字旁笔画的长短、角度和位置关系。

三、讲解示范,激活方法:

1、分析偏旁写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木字旁?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杖”字中的木字旁,其横画有什么特点?竖钩有什么特点?撇和点有什么特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杖”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笔画相交的位置,以及木字旁和字右边部分的位置关系。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36页,先观察课本中的“杖”“榭”“相”三个例字中木字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强调并指出,通过描红,可以发现“杖”“榭”“相”三个例字中木字旁的形态略有差别,请几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强调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要注意起笔、行笔和收笔的方法。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37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2页继续临摹练习。

五、展示评价,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评价时,一方面从本课学习内容入手,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了木字旁的写法,是否把握木横空出世旁左放右收,字形狭长的特点,是否处理好木字旁与字右边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另一方面,从书写习惯入手,学生互相评价,看谁书写时注意力集中。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木字旁?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择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第十课日字旁

教学目标:掌握日字旁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日字旁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日字旁瘦长的态势,以及横画之间的距离。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

请同学们想一下,我们在写笔画少,形态小的左偏旁时,把它放在什么位置更好?对,放在字的左上能让字显得更加精神。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日字旁就是这样的一个偏旁。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

1、介绍偏旁。本节课我们学习日字旁的写法,“日”字做左偏旁时,一般写得瘦长。(板书:日字旁)

2、观察偏旁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中的“晖”字为例,来学习日字旁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晖”字中的日字旁都有哪些特点?

日字旁由竖、横折、两横四个笔画组成。日字旁形态瘦长,末笔变横为提。日字旁的字一般左窄右宽。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晖”字。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晖”字日旁笔画的长短,角度和位置关系。

三、讲解示范,激活方法:

1、分析偏旁写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日字旁?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晖字的日字旁,其竖画有什么特点? 横折有什么特点?

第三笔横画有什么特点,末笔横画有什么特点?

2、教师示范

示范“晖”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日字旁四个笔画的形态和写法,以及位置关系。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39,先观察课本中的“晖”“时”“映”三个例字中日字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强调并指出,通过描红,可以发现“晖”“时”“映”三个例字中日字旁的形态略有差别。强调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要细心读帖。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40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2页继续临摹练习。

五、展示评价,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评价时,一方面从本课学习内容入手,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的日字旁的写法,日字旁的形态是否准确,位置是否恰当;另一方面,从书写习惯入手,学生互相评价,看谁书写时注意力集中。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日字旁?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择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第十一课月字旁

教学目标:掌握月字旁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月字旁的写法。教学难点:写好有弧度的笔画。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

同学们能举出几个月字旁做偏旁的例字吗?月字旁除了做左偏旁还能出现在字的哪些位置。你能各举几个例子吗?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

1、介绍偏旁。本节课我们学习月字旁的写法,月字旁做左偏旁时,形态狭长,微向左倾。(板书:月字旁)

2、观察偏旁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中的“腊”字为例,来学习月字旁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腊”字中的月字旁都有哪些特点?

月字旁由竖撇、横折钩和两横四个笔画组成。月字旁的字一般左窄右宽。

三、讲解示范,激活方法:

1、分析偏旁写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月字旁?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腊”字中的月字旁,其撇画有什么特点?

横折钩有什么特点?两个横画处于什么位置,怎么排列? 两个横画处于什么位置,怎么排列?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腊”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月字旁四个笔画的写法,以及月字旁和字右边部分的位置关系。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142页,先观察课本中的“腊”“胝”“胼”三个例字中月字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强调并指出,通过描红,可以发现“腊”“胝”“胼”三个例字中月字旁的形态略有差别,请几位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强调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要关于利用米字格把握字的笔画。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43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3页继续临摹练习。

五、展示评价,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评价时,一方面从本课学习内容入手,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的月字旁的写法,是否学会了月字旁形态狭长的特点,是否使得月字旁和字的右边部分搭配协调;另一方面,从书写习惯入手,学生互相评价,看谁会利用米字格把握字的笔画。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哪些字有月字旁?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择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第十二课示字旁

教学目标:掌握示字旁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示字旁的写法。

教学难点:如何使示字旁笔画均匀排布,重心平稳。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

请同学们举出几个示字旁的例字。示字旁的字都与什么有关系?古代人很崇拜天地、神灵和祖先,经常要祭拜他们,示字旁的字大多与祭祀有关,比如:“礼”就是祭礼的意思,“福”就是希望上天赐福给人们。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

1、介绍偏旁。本节课我们学习示字旁的写法。示字旁笔画略显复杂,形态较宽。(板书:示字旁)

2、观察偏旁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中的“福”字为例,来学习示字旁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福”字中的示字旁都有哪些特点?

示字旁由点、横撇、竖、点四个笔画组成。在字中所占位置较宽,略向左倾;示字旁的字一般左窄右宽。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福”字。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福”字示字旁中笔画的长短、角度和位置关系。

三、讲解示范,激活方法:

1、分析偏旁写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示字旁?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福”字中示字旁的第一笔有什么特点?横撇有什么特点? 最后两个笔画有什么特点?

图中的辅助红提醒我们要注意什么?

2、教师示范

示范“福”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示字旁四个笔画的形态和写法,以及示字旁与“福”字右边部分的搭配关系。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47页,先观察课本中的“福”“礼”“祥”三个例字中示字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强调并指出,通过描红,可以发现“福”“礼”“祥”三个例字中示字旁的形态略有差别,请几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强调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48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3页继续临摹练习。

五、展示评价,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评价时,一方面从本课学习内容入手,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的示字旁的写法,是否学会了示字旁的写法,是否能处理好示字旁与字右边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另一方面,从书写习惯入手,学生互相评价,看谁书写时注意力集中。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示字旁?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择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第十三课米字旁

教学目标:掌握米字旁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米字旁的写法。教学难点:把握米字旁笔画的疏密。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

我们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示字旁的写法,大家还记得示官旁的书写要领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九成宫》中的“福”字怎么写?我们还学会了哪些有示字旁的例字。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

1、介绍偏旁。本节课我们学习米字旁的写法。“米”字做左偏旁时,撇画收缩,捺变为点,整体形态较宽(板书:米字旁)

2、观察偏旁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中的“精”字为例,来学习米字旁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精”字中的米字旁都有哪些特点?

米字旁由点、撇、横、竖钩等六个笔画组成。米字旁的点、撇向横竖交叉处聚拢;米字旁的字一般左窄右宽。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精”字。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精”字米字旁的位置、角度和笔画间的关系。

三、讲解示范,激活方法:

1、分析偏旁写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米字旁?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精”字前两笔是什么笔画?有什么特点?第三笔和第四笔是什么笔画?有什么特点?第五笔和最后一笔是什么笔画?有什么特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精”字的写法,提醒学生米字旁六个笔画的写法,以及米字旁和字右边部分的位置关系。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50页,先观察课本中的“精”“粉”“粹”三个例字中米字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强调并指出,通过描红,可以发现“精”“粉”“粹”三个例字中提土旁的形态略有差别,请几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强调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要运用正确的临摹方法。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51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4页继续临摹练习。

五、展示评价,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评价时,一方面从本课学习内容入手,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的米字旁的写法,六个笔画是否相呼应、不涣散,米字旁是否重心平稳;另一方面,从书写习惯入手,学生互相评价,看谁临摹的基本方法掌握得好。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米字旁?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择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第十四课绞丝旁

教学目标:掌握绞丝旁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绞丝旁的写法。

教学难点:笔画安排整体紧凑而不拥挤。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

我们前面学习过米字旁、示字旁都属于笔画多且形态狭长的左偏旁。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绞丝旁,则属于笔画多但相对集中的偏旁。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

1、介绍偏旁。本节课,我们学习绞丝旁的写法。绞丝旁整体形态较宽。(板书:绞丝旁)

2、观察偏旁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中的“经”字为例,来学习绞丝旁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经”字中的绞丝旁都有哪些特点? 绞丝旁由两个撇折和四个点组成。绞丝旁整体紧凑。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经”字。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经”字绞丝旁与字右边部分的宽度大致相等。还可以观察到绞丝旁笔画的长短、角度和位置关系。

三、讲解示范,激活方法:

1、分析偏旁写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绞丝旁?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经”字中绞丝旁的两个撇折有什么特点? 绞丝旁四个点有什么特点?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经”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绞丝旁六个笔画的形态和写法,注意点之间的呼应关系。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54页,先观察课本中的“经”“纪”“终”三个例字中绞丝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强调并指出,通过描红,可以发现“经”“纪”“终”三个例字中绞丝旁的形态略有差别,请几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强调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要毛笔沉稳。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55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4页继续临摹练习。

五、展示评价,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评价时,一方面从本课学习内容入手,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的绞丝旁的写法,笔画是否集中而不拥挤,大小是否适中;另一方面,从书写习惯入手,学生互相评价,看谁书写时行笔沉稳。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绞丝旁?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择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第十五课言字旁

教学目标:掌握言字旁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言字旁的写法。

教学难点:写好言字旁中点、横和“口”部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

请同学们想一想,简化字中的言字旁怎么写?简化字的这种写法,来源于古代草书中言字旁的写法。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言字旁,是繁体字中言字旁的楷书写法,形态与“言”相同。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

1、介绍偏旁。本节课我们学习言字旁的写法。“言”字做左偏旁时,形态狭长,整体向左侧微微倾斜。(板书:言字旁)

2、观察偏旁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中的“记”字为例,来学习言字旁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记”字中的言字旁都有哪些特点?

言字旁是由点、横、竖、横折等七个笔画组成。言字旁的字一般左窄右宽。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记”字。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言字旁在字中的位置、角度,以及笔画之间的关系。

三、讲解示范,激活方法:

1、分析偏旁写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言字旁?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记”字中言字旁的点画有什么特点?三个横画应该怎么写?“口”部有什么特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记”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言字旁七个笔画的形态、写法和位置。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57页,先观察课本中的“记”“谨”“词”三个例字中言字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强调并指出,通过描红,可以发现“记”“谨”“词”三个例字中言旁的形态略有差别。请几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强调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米字格把握字的笔画。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58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5页继续临摹练习。

五、展示评价,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评价时,一方面从本课学习内容入手,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的言字的写法,言字旁大小是否适中,是否于字的右边部分搭配协调;另一方面,从书写习惯入手,学生互相评价,看谁善于利用米字格把握字的笔画。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言字旁?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择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第十六课足字旁

教学目标:掌握足字旁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足字旁的写法。

教学难点:把握“口”部和“止”的态势。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

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有足字旁的例字,再请大家想一想,这些足字旁的例字都与什么有关系?我们的古人,把脚称作足,足字旁的字都是与脚有关系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有些词语,还沿用了足的说法,比如我们大家都喜欢玩足球。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

1、介绍偏旁。本节课我们学习足字旁的写法。“足”字做左偏旁时,长捺变为横,整体狭簪。(板书:足字旁)

2、观察偏旁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中的“躇”字为例,来学习足字旁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躇”字中的足字旁都有哪些特点?

足字旁由竖、横折、横、点等笔画组成,较为复杂。足字旁上小下大,笔画紧凑,整体略向左倾。足字旁的字一般左窄右宽。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躇”字。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躇”字足字旁的位置和笔画之间的关系。

三、讲解示范,激活方法:

1、分析偏旁写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足字旁?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书写足字旁的“口”部时,需要注意什么? “止”部有什么特点?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躇”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足字旁七个笔画的写法,以及与字右边部分的位置关系。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60页,先观察课本中的“躇”“跨”“逾”三个例字中足字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强调并指出,通过描红,可以发现“坤”“城”“地”三个例字中足字旁的形态略有差别。请几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强调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要尽力使自己临摹的字接近范字。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61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5页继续临摹练习。

五、展示评价,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评价时,一方面从本课学习内容入手,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的足字旁的写法,足字旁是否写得大小适中,是否与字的右边部分搭配协调;另一方面,从书写习惯入手,学生互相评价,看谁临摹的字更接近范字。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7.书法课程指导 篇七

我校是一所乡村高中, 学生书写不规范、潦草现象十分严重, 各科老师批阅作业时叫苦不迭。但高中教学大纲中没有“书法”教学内容。笔者作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自2005年开始按照学校领导要求在高一、高二年级美术课教学中, 花较多课时实施“书法”的教学。这恰顺应了湖北省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新增设“书法、篆刻”选修系列的意图。在教学中我们确立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 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了解中国书法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逐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 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书写习惯, 为日常学习、高考和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四年来, 各年级学生书法水平不断提高。同学们感慨地说, “书写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我的字也变美了”!家长、各科教师对学生的书法进步赞叹不已, 学校对美术组的教学也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现就我校美术课程中“书法”模块教学的实施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1 书法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现在,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键盘代替了钢笔毛笔, 打字代替了手写。对汉字艺术的追求被大多数人逐渐遗忘了。学生作业、试卷字迹潦草, 错别字随处可见, 难以辨认。用“脏乱差”三字来形容学生的书写现状实不为过。更谈不上学习艺术化了的书写——书法了。可以说, 中学生参差不齐的书写现状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很现实很严重的问题。他们书写水平的退化, 这不能不说是科技文明发展的悲哀。因此, 从现实功利的角度看, 开展书法教学, 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品质, 对学生备考是至关重要的。

再从长远来看, 中学课堂开展书法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特征。引导学生学习琴棋书画等艺术是时代教育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在中学课堂中开展书法教学还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方块文字, 书法艺术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独特的魅力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弘扬和传承祖国的文化传统, 青少年责无旁贷。紧张的学习中练练书法还可以调节心态、缓解压力。

2 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据了解, 在中学特别是高中选择“书法、篆刻”模块教学的学校少得很。究其原因, 大概有三点:其一, 学生没时间没兴趣学;其二, 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其三, 教师不愿教或不能教。在高中开设书法课程有一定难度, 但困难也不是不可克服的。

2.1 学生没兴趣和时间的问题

现阶段, 高中学生如果要进入好一点的大学就读, 主要是看各科文化分数。文化课学习压力大、时间紧, 他们把大块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了题海之中, 没法顾及书法的好坏。

解决办法:可在课业负担相对轻一些的一、二年级开设。并向学生讲明学习书法的重要性。写一手漂亮的字无论是平时作业、出刊办报, 还是应对考试都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在考试中差的书法可能扣分, 好的书法可能增分, 卷面分数可能相差5分以上。比如, 语文学科考试在作文评分细则中明确规定:书写规范, 字迹工整, 卷面清洁。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增加学习动力。

此外, 还可成立兴趣小组, 使小组的学生成为大家学习书法的“领头雁”。举办书法竞赛 (毛笔和硬笔) 、书法佳作展览, 推荐优秀作品在报刊发表, 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才华和个性的平台。在我们学校, 这已成为常规活动。还可以定期举办书法讲座, 用讲座的形式介绍中国古代书法家的故事, 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古代书法作品;介绍当代社会中书法家及一些残疾人练习书法的感人事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社会上知名书法家到学校作演讲及即兴书法表演等。总之通过多种渠道来培养学生对书法持久而稳定的兴趣。这样学生除了在美术课上练习书法外, 还可自觉地利用其它零碎课余时间自习, 收效也会更好些。慢慢的学生的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学习时间也有了一定的保障。

2.2 学生基础差的问题

学生的书法基础几乎为零。学生中普遍存在错误的书写姿势和习惯, 且已形成动力定势, 矫正较难。而且到了中学阶段课业负担加重。要快速完成各科作业, 很多学生将字写得张牙舞爪、满纸狼藉。

解决办法:高中生的知识面广, 理解能力强。对书写姿势问题, 笔者引用力学知识并结合一些图片与同学们探讨正确的握笔方法、坐姿。仔细讲解运笔的起、行、转、收等细微过程。针对学生字体书写潦草的问题, 笔者要求高一学生只能练习楷书, 高二学生才能练习行楷、行书。无论是练习毛笔字还是硬笔字, 都要求学生象打太极拳一样放慢书写速度, 一笔一划力运到位, 控制每节课临、摹数量。并要求文理各科教师积极配合, 提高各科作业的书写质量。更重要的是, 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书写示范作用。如板书、作业批改、作文点评等要书写规范, 做学生的楷模。这样经过一学期的强化训练, 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已能逐渐形成, 奠定了一定的书法基础。

2.3 教师不愿教、不能教的问题

在一般的中学, 院校书法专业毕业或专门学习过书法的美术教师不多。按常规教学模式, 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 先由教师讲解示范, 再由学生练习——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课程实践模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学得乏味, 教师教得吃力。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这样, 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很好的书法功底, 否则无法完成示范教学工作。这也是很多高中美术教师不愿开设这一教学模块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后现代课程范式”认为课程即为探究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它要求教师发挥其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与促进者的作用。教师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由此可见, 在“书法”教学模块中, 不一定要求每位教师都是书法专业的科班生或权威专家。教师只作为合作者、参与者、开发者, 帮学生把火点燃。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书法、教材等方面的要求降低, 相反, 教师需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熟悉相关的书法理论、搜集充足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它不一定要求教师人人会写, 当然会写更好, 关键是要善于指导学生写。这样的话“示范难”的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教师只要懂得一些书法方面的基础知识, 就能完成教学任务了。

3 如何编排“书法”模块教学内容

对于针对全体学生的行政班教学, 我以教学生“硬笔书法”为主。兴趣班的学生基础好一些, 在兴趣班上则以教学生“毛笔书法”为主。以下是针对高一、高二全体同学的教学内容。

高一年级:

上学期

第一部分:了解字体的源流及演变

古今篆书、、隶书、楷书名碑名帖赏析

现代优秀硬笔楷书书法作品赏析 (多媒体教室进行)

第二部分:楷书点画的特点及临摹训练

楷书的结字三十六法及临摹训练

第三部分:楷书整体临摹训练 (学习名家临摹视频)

国庆、元旦期间进行年级优秀硬笔临书作业展

下学期

第一部分:继续硬笔楷书整体临摹

第二部分:楷书作品章法讲解 (多媒体教室进行)

第三部分:综合实践创作部分 (进行一次优秀楷书作品期末展评)

高二年级:

上学期

第一部分:行书的发展史

古代名家行书名帖赏析

现代优秀硬笔行书作品赏析 (多媒体教室进行)

第二部分:行书的点画特点及书写要领

行书偏旁写法要领

第三部分:行书的结构、整体临摹训练 (国庆、元旦作品展览)

下学期

第一部分:继续进行行书整体临摹训练

第二部分:行书作品章法介绍 (多媒体教室)

完整作品创作训练 (进行一次优秀行书作品展)

第三部分:个性化钢笔行书签名法训练

我们在美术工作室外专门开辟了书法兴趣班同学的作品展览橱窗, 定期展示学生的佳作, 成为全校学生观摩学习的园地。

4 我校书法教学的成绩

从2005年到现在, 笔者在近四年的美术课中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 侧重于《书法》模块的教学, 且注重了在一、二年级中教学方法、内容的延续性。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浓厚。学生手里至少有二本与自己个性相符的硬笔、毛笔字帖, 有的学生甚至有四、五本。部分学生还订阅了《青少年书法》、《书法报》等专业报刊, 并有很多学生的作品在各级书法比赛中获奖。如二年级学生章雅琴、毛苗、姚梅、周超荣获第五届“国际少年儿童书法比赛”金、银奖;一年级的朱俊伟、张达同学荣获“蒲公英杯”书画摄影比赛银奖、铜奖;二年级章雅琴、田思遥分获“长江杯”硬笔书画比赛二、三等奖等。学生整体的书写水平同进校之初相比均有大幅度提高。每次的学生优秀作品展览, 更是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总之, 结合学校、学生实际需求, 把“书法”模块作为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进行, 充实了美术教学内容。学生的素养得到了提高, 书写质量明显转变, 大部分学生打下了较好的书法基础。美术教学成为了学校工作的一个特色和亮点。

摘要:我们新生代的书写能力不断被削弱, 大学生、高中生书写质量普遍较差。据了解, 在中学特别是高中选择“书法、篆刻”模块教学的学校少得很。究其原因, 大概有三点:其一, 学生没时间没兴趣学;其二, 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其三, 教师不愿教或不能教。本文主要探讨了书法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以及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8.小学书法课程中的对联教学探究 篇八

关键词:小学;书法对联;教学

在对华文出版社出版的书法教材进行研读时,注意到六年级上册第二部分的对联授课时间是在第一学期的末尾,此时正接近年尾,之后就是盛大节日——春节,而春联是春节中必不可少的传统文化元素,与我们的课堂联系起来,使对联这一课显得有些特别。“春联是对联分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浓缩了‘年文化的精髓,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数不胜数的单项文化‘符号中,春联的地位和意义无疑是十分突出的。”[1]在笔者的家乡,一年的最后一天,置办好所有年货,最后一项户外事项就是贴对联。在父辈那一代春联还是由村里字写最好的长辈来执笔书写,他们在村里的地位一般都很高,大家都希望有朝一日像他一样。时至今日,现成的春联比比皆是,对春联的形式内容也都不是很在意,春联的书写也逐渐减少,不仅仅是春联书写知识失去的,更是对文化文字的遗忘。2011年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见为书法教育的再次普及带来了曙光,现如今,大多数学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书法教学。结合生活中的節日进行书法教学不仅体现了书法的实用性,更是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果说春联是“年文化”的代表,则对联就是社会的缩影,在民间对联也被称为“对子”或“楹联”,是书法作品中常用的传统幅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场合。关于对联的社会活动也有很多,例如全国楹联书法展已经举办了七届,各种形式的对联书法作品征集活动也不胜枚举,尤其是在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春节之前下乡送春联的活动也很多。在中小学书法课程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各个版本的书法教材都有提及。本文就华文版的书法教材,以书写为基本途径,探讨在书法课程中对联教学的方法。

一、书法对联教学的重要性

(一)中华传统的文化传承

对联的起源,尚无确切的时间,其中有观点认为是产生于唐朝,其依据是近年来发现不少写于唐朝时的对联。“例如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中,有唐太宗李世民的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除此之外,据考证,唐朝除白居易以外,唐代诗人都有名联传世。”[2]此时的对联也多用于上流阶层,而真正流传到民间可以说是到了五代。自古以来,新年之时有许多镇鬼驱魔的习俗,在桃木上画上符咒和神荼、郁垒两个神像,再将其挂在门上也是一种习俗,而这种习俗传到五代之时,后蜀主孟昶题“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于桃符之上,成为第一幅春联。另外在许多名胜古迹中我们也可看到许多历史中的文人墨客留下的对联。“21世纪初,中国国务院把对联习俗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3]对联习俗在有汉字的地方得到传承,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书法学习的重要环节

对联是小学生学书法比较容易掌握的幅式。首先,对联的字数可多可少,学生可以选择字数较少的对联进行集字训练,之后可逐渐增加字数。其次,对联结构比较单一,小学生易掌握书写规律,从而提高学习书法的积极性。最后,对联的实用功能较强,对于写的较好的作品可张贴出来,还可以鼓励学生赠送亲朋好友。

(三)个人思想的重要体现

对联既是书法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书法表现的内容之一。对联有较强的语言性,从对联内容选择和创作中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个人的欣赏水平或者感情倾向,用简短的篇幅表达书者的思想情感。近代画家张大千先生曾写过这样一幅对联:“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短短两句话富含着哲理,表达着张大千先生为人处世的态度。

(四)社会生活的广泛实用

对联的应用十分广泛,各行各业也都用对联来渲染气氛,广而告之。对联不仅仅有语言的吸引力也有视觉上的吸引力,写得好了会让人过目难忘,留下深刻印象,故它经常被应用到各个地方,亲朋好友之间也经常通过赠送对联加深感情。

二、书法对联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对书法教学的重视,使得书法知识得到普及,但在教育教学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首先,专职的书法教师较少,之前书法教师的培养毕竟是少数的,在大规模地开展中小学书法课程时,必然会出现教师资源短缺的现象,以致出现很多其他课任老师兼职书法教师的现象。以至而书法课程具体实施时,会给任课教师带来一定难度。

其次,在中小学的课堂中书法对于大部分学生们来说也是既陌生又熟悉,学生易有不耐烦的心理。需要教师从各个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书法的魅力。这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对书法知识的掌握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对联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对周边的事物敏感,有较强的表现欲,在教学中适当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面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在书写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对毛笔柔软这一特性的体验和对作品中空间的控制,合理适当地进行教学引导,以使学生掌握实用的对联书写。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书法知识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写了很多单字练习,在六年级时开始整幅的训练,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对联的练习比较容易,学生较易学习。

(三)教材分析

在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上册的书法教材中,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概括书法作品的成幅习作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书法作品的实践指导;第三部分延伸拓展书法作品,有关匾额的制作;最后一部分是对四川书法家的介绍。本课是第二部分的书法作品实践中的内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对对联的幅式和章法有了简单地了解,在传授本课知识时更多地是讲解书法中对联的文化和具体的形式分类。

(四)教学过程

关于对联的教学,笔者会用两节课的时间来讲授,第一课时主要以简单讲述对联的文化背景与形式为主。由于对联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小学语文课中有较多讲解,在书法课上对对联的文字性讲述则较弱。此课时主要分为两大板块:认识对联和设计对联。第一板块包括导入、欣赏名对、了解应用和形式。讲授新课之前,学生对于对联需要有相对统一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认识对联的方面有交集,才会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理解的交流,课堂即成为思维的转换站,故笔者在安排教学设计时会将导入作为一个生活积累的发现窗口,在同一认识中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了解这节课中对联应用的生活来源。

《荀子》一书中的劝学篇讲道:“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导入中,搜集到的学校周边,本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对联,整理成PPT的形式,在搜集资料时注意对联的类别,不可单一,与新授内容联系起来,潜移默化地将学生带入学习对联的情境中,同时使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感受对联的魅力。

在整体地了解对联之后,接下来是对一副对联的具体欣赏。所举的例子是康有为的“龙临法座听禅偈,鹤傍松烟养道心”,分别从书体、内容、款式和对联的对称性四个方面欣赏这副对联作品。在笔者看来,对联的魅力在于寥寥数字,音韵和谐,将主题表达得十分明确,在书写对联时也要注意连贯和对称。在讲述对联形式时注重其整体的布局,由于对联分为上下联的独特性,强调对联书写时的对称与统一。在形式上也有其独特的地方,根据书写内容,字数可以有不同种类的形式选择。列举出来的三种样式也是较为常用的,即常式、龙门对和琴式。这三种常用的形式是根据落款的字数对整体空间进行合理安排,使作品整体效果达到和谐。

本课的第二个板块是设计对联,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有一定知识基础后,开始讲授对联的书写步骤,与之前教学中的集字相同,书写内容的确定、书体的选择以及每个字的位置大小的确定,在书写之前就要想好。此过程可以以小稿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课本中的“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为例,确定所写内容为五言对,出自唐朝张蠙的《登单于台》,意思是“太阳从地里升起,黄河从天上发源”[4],首先明白所写内容及表现的意义;再从形式上设计整幅的样式,其中包括正文的字距,落款的位置和内容;单钩时再次强调对联的连贯,对称及整幅作品的整体效果。

第二课时主要以实践为主,由示范写对联,写对联和展示对联三部分组成。本课将上节课所讲内容落到纸上,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在教师示范时就要提醒学生注意上联中的“地”相对于其他字的结构较为复杂,考虑整体效果上要区别其他的字;“外”字的字形稳定性需要特别注意,书写时将笔画做稍稍的修改,以保持字的稳定;区分“来”“天”和“外”中捺的写法,并注意落款的位置及整体的协调。

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互相点评,再由小组讨论选出较好的作品,并用学生代表发表小组意见,通过学生之间的点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评述能力,也锻炼学生的眼力,学生具有看到每幅作品优缺点的能力,从而使自己的书写技能有所提高。这样的互动环节也使老师了解学生的想法,进而有针对性地讲授。

在课后的书法活动中,提供几副字形较为简单的春联给学生,用课上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写一副春联,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自己写的书法作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结语

对联承载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对对联的学习,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根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基本理念:“书法教育既要重视培养学生汉字书写能力,还要渗透美感教育,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5]对联书法练习可以体现这一理念。通过书法对联的学习与训练,从中感受对联中的对称美学,也使中国人讲究均衡的审美感受,从对联切入审美教学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玉梅.春聯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传承刍议[J].太原.山西大学,2009.

[2]欧明仁.谈对联教学[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尹继兰.对联与语文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4]欧阳中石.书法.教材六年级上册[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4.

[5]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

上一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下一篇:垃圾清运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