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公报

2024-10-17

中美建交公报(精选4篇)

1.中美建交公报 篇一

结合中美三个公报,谈谈你对影响中美关系的台湾问题的看法。

台湾问题作为中国的内政问题,60多年来一直是中美关系最敏感的干扰因素。中美间的三个联合公报是发展两国关系的基石,准确把握其中有关台湾问题的双方的立场和观点,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两国关系的维护和发展。下面分析一下三个公报及其附属文件:

1972年2月28日,中美在上海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简称上海公报。两国有关台湾问题的立场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对一个中国的理解。中方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中国。”而美方的表述是:“美国人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地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显然这儿美国所提到的一个中国并不一定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二)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中方坚持“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美方则“重申它对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三)关于美国从台撤军问题。中方主张“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方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但它又表示“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这显然是附加了条件,并延长了时日。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同时在各自首都公布了《中美建交公报》。公报称: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它非官方关系。公报还重申了《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原则,尤其是“美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然而,美国政府要人在公报发表后就纷纷作出违反公报的表态。卡特曾多次声称“在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同时,不可放弃我们对台湾的利益所负的义务。1979年1月,万斯对美国工商界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讲,全面阐述对台立场。他说:“根据美国的观点,由中国人民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是极力重要的;如果北京继续以这种煽动性措辞谈论和考虑台湾问题,我们就不可能前进”;“特别是,在关系正常化后的这些关系中必须包括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 可见,美国只是表面上接受了中国的原则立场,实际上行的是另一套,即推行旨在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所谓“双轨政策”。美国一面对中国“海誓山盟”,一面对台湾异常“关心”。更为恶劣的是,《建交公报》墨迹未干,严重违反公报精神的《与台湾关系法》就出笼了。总之,美国的所作所为违反了《建交公报》,以致台湾问题在中美建交后仍没得到解决。

1982年8月17日,中美签署的八一七公报是为解决美国售台武器问题的。双方的分歧除美国继续干涉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外,还有以下两点:(一)对美国关于售台武器问题的声明,双方理解不同。其声明的主要内容是:“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美方的理解是:“关于今后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我们的政策在公报里已说得清楚,同《与台湾关系法》是完全一致的。出售武器将继续按照《与台湾关系法》进行„„。”而中方认为:“本公报以两国建交公报的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为依据,与美国单方面制订的《与台湾关系法》毫无关系。《与台湾关系法》严重违背了两国建交公报的原则,是中国政府一贯反对的。任何试图把本公报同《与台湾关系法》相联系的解释都是违背本公报的精神和实质的,都是不能接受的。”中方认为最后的解决的含义应是指“美国售台武器经过一段时间必须完全停止”,一段时间即是有限的,不应推到遥远的将来。而美方显然不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此后美国的售台武器不仅在性能和数量上超过了中美建交后几年的水平,而且至今还没有“最后解决”。(二)里根在声明中还宣称,美台“将以适合于老朋友的庄重体面的方式进行”。这显然有提升美台关系的意图,是与其不干涉中国内政的承诺相矛盾的。

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三个里程碑,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中美双方斗争和妥协的产物。美国只是利用中美合作遏制苏联这个最大和最危险的敌人,把中国当作现实“朋友”和潜在敌人。为了利用这个现实“朋友”,它与中国一起高喊反霸口号,且不得不在台湾问题上作出有限让步,即口头上和法律上基本接受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以此作为与中国建交的基础。为了遏制潜在的敌人,它先对中苏“不偏不倚”,后来继续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设法间接阻止中国统一。

正是由于美国右手玩“中国牌”以遏制苏联,左手玩“台湾牌”以遏制中国,所以它既同中国达成协议又不完全放弃台湾。苏联解体前,美国主要打“中国牌”,苏联解体后,“中国牌”失去作用,而“台湾牌”的价值上升。

当前,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目标是维持海峡两岸现状,即不战不和,不统不独。台湾独立和与大陆统一都对它不利。若台湾独立,台湾海峡势必重新燃起战火,美国将左右为难:直接出兵支援台湾不仅无法律根据,而且会遭到国内外反对。即使美国作出折中反应,即胁迫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对中国的全面制裁,并向台湾提供武器,那么中美重新敌对将不可避免。那样,美国不仅会丧失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而且将多一个不易对付的敌手。若两岸统一,则美国不仅会失去台湾这张对付中国的王牌,且会大大增加中国这个潜在对手的实力,其霸权地位会进一步下降。正是为了这个战略目标,美国才一直推行对华“双轨政策”。

在经历了上世纪 90 年代明显加剧的冲突后,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在 21 世纪初期进入相对缓和、敏感程度相对下降的阶段。个人认为,随着中美之间对抗的递减,以及重大共同利益的形成,美国对台湾问题插手、干涉的程度将减弱,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干扰也将随之降低。事实也表明,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新时期,有利于减少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干扰,从而有利于中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2010 年以来,奥巴马政府持续推进亚太战略调整,引起人们对该政策对两岸关系影响的关注。有观点认为,美国调整亚太战略,势将强化台湾作为防范、遏制中国的战略筹码地位,从而明显恶化两岸关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2008 年以来两岸关系得以缓解,台湾作为美国防范、遏制中国的战略筹码作用大为降低,也降低了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对中美关系可能带来的损害。

不容忽视的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仍将是漫长、曲折过程,未来还将面临一些深层次政治问题的“深水区”挑战。受诸多因素影响,马英九当局对于进一步改善两岸政治、安全关系始终心存疑虑,“亲美”、争取美国对台安全保证一直是其政策重点。这就为美国继续插手、干涉台湾问题提供了机会,为美国亲台势力给予台湾“实际支持”提供切入点,如美国坚持对台军售、支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等。此外,台湾岛内政局发展存在不确定性,迄今尚未放弃“台独”立场的民进党,完全可能重新执政。而一旦民进党上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虽不致完全逆转,却可能重新陷入停滞、曲折,并将使美国插手、干涉台湾问题更趋复杂化。

2.中美建交公报 篇二

(一)中美贸易的情况分析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1979-2008年中美两国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约27%,堪称世界之最。197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只有25亿美元,中美贸易额2003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263亿美元;2005年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116.3亿美元;2007年双边贸易总值为3020.8亿美元。其中,中国从美国进口693.8亿美元,对美出口2327.0亿美元,顺差为1633.2亿美元。2008年1-7月双边贸易总值为1891.1亿美元。目前,美国已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近年来,中美关系步入了以良性互动为主的轨道,双方建设性合作关系得到全面加强,其中经贸关系发展尤为强劲,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双边经济关系之一,是中美总体关系中的“明星”领域。中美经济关系已从通常的交流合作提升到深度相互依存的阶段,两国在经济上已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这既是两国经济合作不断扩大与深化的结果,也是推动中美经贸关系长期稳定和进一步强劲发展的可靠保证和强大动力。

(二)中美贸易失衡的情况

在中美贸易总额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也浮出水面,在建交初期,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取得的是贸易逆差,直到1993年根据中方的统计,我国才开始取得贸易顺差。根据美国普查局统计数据,近10多年来美中贸易逆差一直在扩大,1990年美中贸易逆差为104.3亿美元,1995年增加到337.9亿美元,2000年快速上升到838.3亿美元,从2000年起,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近年来,根据美方的统计,中美贸易差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2002年中美贸易逆差额为1031亿美元,2004年达到1619.4亿美元,2006年超过2000亿美元,为2325亿美元,占美国全部贸易逆差的29%。2007年中方统计的贸易顺差额为1633.2亿美元,美方统计的贸易逆差额为2562.7亿美元。2008年1-7月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403.9亿美元,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为487.2亿美元,中方统计的贸易顺差额为916.7亿美元。双方在出口、进口和顺差(逆差)规模上存在严重分歧,呈现特点:(1)从进出口数据分别来看,美方对华出口统计数字比中方进口统计数字小得多,美方从中国进口统计数字在2000年以前接近中方对美出口统计数字的2倍,2000年以后大约为1.6倍;(2)从失衡规模来看,1993年以后美方统计的对华贸易逆差规模基本上是中方统计的对美贸易顺差规模的1.6-3.9倍;(3)中美不平衡分歧随着中美贸易规模的扩大而扩大,呈现“剪刀口式”增长。

(三)中美贸易的依存度分析

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它可度量一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一国贸易依存度越高,则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大,其与他国的经济联系越密切。贸易依存度可分为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进出口依存度和净出口依存度。学者王领(2008)曾根据中国统计的数据计算出中美贸易的依存度。[1]中国对美出口依存度变化较快,从1992年的1.8%上升到2005年的7.3%,对美进口贸易依存度虽然变化相对较慢,但呈上升趋势。2007年我国对美国贸易依存度为8.95%。中美贸易对中国和美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于美国。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对美国的外贸依存度远远大于美国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所以说中美贸易对于中国和美国的影响是不对称的。

二、中美贸易的摩擦分析

(一)中美贸易的摩擦情况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中美经贸往来日趋频繁。然而,在双方市场不断扩大和贸易持续增加的同时。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始终是中美贸易关系中挥之不去的不和谐音符。1980年,美国对中国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2001年中国入世以来,尤其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此起彼伏,再次成为双边贸易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现阶段,中美贸易摩擦呈现以下特点:中美贸易摩擦数量增加和领域扩大的趋势,且贸易摩擦重点由低附加值产品扩大到高附加值产品;中美贸易摩擦是由于贸易收支不平衡而引发的两国宏观经济政策摩擦;同时,加入WTO后我国将遭遇美国贸易保护的新挑战等。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如2008年,美国贸易代表处向WTO起诉中国出口补贴违反WTO规则。我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何茂春表示,尽管这些事件都是在WTO框架下发生的正常的贸易争端,但是在金融危机的放大效应之下,中国在未来要面临更大的挑战。而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可能采取贸易收紧的策略,这样2009年贸易起诉案件会更多。

(二)我国解决中美贸易摩擦应采取的对策

1. 充分运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摩擦。

争端解决机制在解决世贸组织成员间的贸易争端、调整各国的经贸关系,促进多边贸易的自由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成员方在发生争议时,多了一条稳定的解决途径。我们应该把诉诸争端解决机制作为解决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最后保障,以此避免美国等摩擦频发的国家对中国滥用贸易摩擦手段。

2.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及竞争力。

学者王丽娜(2007)认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重要的是要从自身出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争取美国早日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同时要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施以质取胜、以高科技取胜的策略,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提高竞争力和出口效益;并通过激励措施加强企业的自我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在时机成熟的前提下,还可以筹划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缓解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

3.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

目前,我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很高,这就使我国对外贸易很轻易受到美国的影响,且风险也较高。因此,我国不要只盯住美国市场。我国对美国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出口依存度过高是导致国际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也是中美贸易顺差过大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前三位贸易伙伴是欧盟、美国和日本。而且,大陆对香港的出口中很大部分是最终流向美国和日本的转口贸易,所以实际上中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出口依存度比统计数据显示的还要高很多。因此,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可以为减少中美贸易差额奠定良好基础。

三、金融危机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一)通过贸易的渠道导致我国出口增长趋缓

我国是一个对外依存度较大的国家,对美国出口和对美国经济的依赖迅速大幅度提高。当美国经济减速,世界贸易和美国需求量大幅下降,主要产品贸易价格指数呈负增长时,会对我国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增长产生直接影响。美国个人消费开支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目前美国消费者对商业环境、就业市场以及薪酬的预期都比较悲观,而信贷紧缩、物价上涨和就业市场恶化使消费者对美国经济前景感到担忧。据2008年3月25日美国经济咨询商会报告显示,3月美国消费者信心继续下降,从2月的76.4降低至64.5,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3.3,是2003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消费者预期指数也创下35年来的新低。学者李细满(2008)认为房价下降的负财富效应以及负债消费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意味着美国消费疲软将持续较长一个时期。我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是消费品,而美国政府的数据以及企业高管已经指出,美国消费者在购买必需品方面已经紧缩开支,消费和进口需求的下降,导致对我国产品需求增长速度放慢,美国需求的减少降低了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量。

(二)出口产品成本升高导致中国输美产品竞争优势下降

从具体的输美商品看,按美方统计,2008年1-8月,自华进口下降金额超过2亿美元的有非针织服装、家具、针织服装,分别减少了4.64亿美元、4.63亿美元和2.73亿美元,而三种产品在2007年美国自华进口产品排名中分列第六、第四和第七位;而在2007年自华进口141.37亿美元、名列第五位的鞋靴产品,2008年前8个月中同比仅增长了118万美元,增长率仅为万分之一。这四种商品除家具外,均为劳动密集型生活必需品,学者李伟、雷衍华(2008)认为我国输美产品对美国经济逆转存在较大的敏感度。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美国消费需求下降。此外,我国出口退税下降、汇率升值、生产企业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内在因素,也挤压了中国制造企业原有的价格优势,导致市场份额让位给其他成本更低的新兴经济体。

(三)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而言有利有弊

企业是一国对外贸易的主体,虽然金融危机在短时间内使中国企业对美国的出口减少。但这场危机将促使中国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积极开发国内市场,许多企业在5年内就可以内销大于出口,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件好事情。雷奥教授进而指出,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开发国内巨大的市场,同时拥有国内和国外市场,就能很好的平衡发展,这是完美的模式。

四、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

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在发展进程中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挑战,但两国的经贸关系始终是在不断扩大,在不断地发展。因为这种发展的基础使中美两国人民从中美经贸发展的当中得到了切实的利益,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

隆国强认为中美关系是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注定会非常复杂。所以,这是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交织在一起的问题。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不一样。高虎城强调,互利双赢是中美经贸合作的显著特征,中美经贸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给世界经济做出了贡献。根据美中贸委会的研究,到2010年,中美经贸合作可使美国GDP增长提高0.7%、物价水平下降0.8%、每个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1000美元、制造业生产率提高0.3%。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多边的。包括在WTO、联合国、IMF等整个国际多边经济和贸易规则体系中,中美两个大国都有着很多合作的基础。

二是双边的。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和其他大国的关系,中美两国的关系,它们之间形成的一个错综复杂的联系,使美国不得不考虑中国在双边和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力。

三是作为大国相互间多方面的合作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中美虽然有众多的共同利益,却也有多方面的冲突。中美不可能结盟,也不可能有持续的冲突,因为中美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有众多的共同利益和冲突矛盾。实际上两国的关系,很大程度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地位的不对称性也将长期存在,但中方的劣势地位会有所减低。

总之,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是在曲折中前进,即存在贸易摩擦,也有经贸领域的合作。双边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和企业的共同利益,而且也有利于整个世界经济和贸易的进一步繁荣昌盛。只要中美两国,高瞻远瞩,以建设性的态度冷静处理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坚持平等、发展、互利,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必定迎来“黄金时代”。

参考文献

[1]王岭.中美贸易发展状况及特征分析[J].商业研究,2008,(6).

[2]王丽那.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与缓解途径[J].WTO实务,2007,(3).

3.中美建交公报 篇三

一、中美关系回顾

(一)近代中美关系(1840年-1949年)

1、特点:近代中美关系中,中国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美国处于侵略中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地位。

2、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弱小,主权不独立;美国是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后,工业生产总值居资本主义世界首位。两国国力相差悬殊,是中国在近代中美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的最主要原因。

3、表现:①1844年,美国强迫中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从中获取大量利益。②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美国以“调停”为名,于1958年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③19世纪60年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④19世纪晚期,美国支持日本侵略台湾,客观上纵容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⑤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对华政策。⑥1900年,美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辛丑条约》。⑦一战到二战期间,美国在中国国内培植亲美势力。⑧国民政府统治期间,美国为了阻止日本独霸中国,曾劝说张学良东北易帜,协助蒋介石统一中国。在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曾向中国提供大量军用物资,以支持中国抗战。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干涉中国内政。

(二)现代中美关系(1949年至今)

1、隔绝与对峙(1949年-1971年)。

(1)表现: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拒不承认,并对新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②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3年7月,美国最终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2)原因:二战后形成了两大敌对阵营,即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的核心。美国在二战后推行全球称霸战略,苏联是美国全球称霸的主要对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力弱小,政治上孤立,在外交政策上推行倒向苏联的“一边倒”政策。新中国的成立使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因此美国敌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权,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承认、支持在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并与之保持外交关系,中美关系处于势不两立的敌对状态。

2、打破“坚冰”,走向建交(1971年-1978年)。

(1)表现:①1971年,毛泽东果断决策,邀请美国国家乒乓球队访华。毛泽东的“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中美两国间的“坚冰”被打破。②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③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与中国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④1978年,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决定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原因:中美建交是基于双方战略利益上的共同需要。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之间开始出现摩擦,直至苏联从中国撤走专家组、停建援华的大型项目、中止核领域的合作,中苏同盟关系名存实亡。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并不时挑起边界争端,以武力威胁中国。美国此时也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处于被动防守的地位。

3、中美正式建交,双边关系全面发展(1979年-1989年)。

(1)表现:①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随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应邀访美,这是新中国政府官员对美国的首次访问。②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1989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访华。1985年,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访问美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元首第一次出访美国。③这个时期中美交往全方位展开并向深层次、高级别发展,这不仅表现在体育、文化、艺术、经贸等方面,还表现在科技、投资、军事、互派留学生等方面,更表现在双方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进行协商、采取一致行动诸方面。

(2)原因:中美处于刚刚建交的“蜜月期”;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显著;美国经济处于调整时期;美国基于争霸的策略。

4、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前进(1989年至今)。

(1)表现:①美国在最惠国待遇、台湾、西藏等问题上的态度使中美关系遭到重大挫折。②1999年,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公然炸毁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③2001年,美国在我国沿海及其专属经济区上覆空域撞毁我国军用飞机。④1997年,江泽民主席应邀访美,双方同意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处理两国关系,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克林顿应邀访华。两国元首互访推动了两国关系发展。2001年10月和2002年2月,布什两次访华,中美领导人就发展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达成共识。两国还在经贸、反恐和朝鲜半岛核问题及伊拉克重建等领域开展了磋商协调与协作,这扩大了两国的共同利益,为中美关系向好的方向发展增加了积极因素。

(2)原因: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美国为了保持独霸的地位,把中国作为潜在的对手加以抑制。但中美经济存在战略互补性,中美存在广泛的合作基础。

二、未来中美关系发展展望

1、合作与竞争、协调与对抗将是中美未来关系中的常态。

2、短期内,两国关系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

3、从中长期看,两国关系的发展则取决于中国能否持续增强综合国力以及采取灵活、务实的政策。

三、牵制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1、宏观国际环境的变迁影响中美关系大局。

2、台湾问题始终是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

3、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因素将长期影响中美关系。

4、人权、宗教、民族等问题牵制中美关系发展。

四、促进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1、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

2、中美两国人民都渴望拥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3、中美双方在国际反恐合作、国际裁军、稳定朝鲜半岛局势、推动亚洲和平与稳定、促进环保事业等方面存在许多共同利益。

4、中美之间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

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中美两国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交往日益加强。

五、中国怎样应对才能保持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1、中国大力增强综合国力,缩小和美国的差距,是平等发展两国关系的前提。

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3、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利益出发来处理中美关系。

4、求同存异,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是稳定发展中美关系的关键。

5、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妥善处理台湾问题。

4.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与中美关系 篇四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以及三个联合公报对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性指导作用,从三个联合公报出发分析中美关系及双方间的重大问题。由中美双方签订的三个联合公报为两国关系确定了共同指导原则,是中美关系的基础。自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几超几落,甚至曾经遭受过可以称得上是危机的重大挫折。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己成为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并阻碍关系的发展。中美关系要想正常顺利发展下去.双方必须按照三个联合公报去做。

关键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

一、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指的是1972年2月28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1979年1月1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8月1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表达了中美两国政府对一些重大问题的一致看法, 成为两国政府所应共同遵守的基本文件,确认了解决两国关系中的主要障碍台湾问题及发展两国关系应遵循的各项原则。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我国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协调了中美两国的利益、提供了制度框架、设定了行为模式、建立了价值标准并宣扬了共同的理念,为建立和谐中美关系提供了保障。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作为有效的国际条约在和谐中美关系构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对于两国关系发展至关重要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协调了中美两国的利益, 维系了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 保障着和谐中美关系的构建。当今世界, 由于各国利益的不同, 不可避免地产生差异与分歧。利益来源于对资源的控制, 利益的大小取决于对资源控制的多少。对资源控制的不同导致了利益的差别, 利益差别构成了利益冲突的基本原因。但各国间的相互依赖性决定了各国不可能长期地回避差异与冲突。如何解决各国间的差异与冲突, 战争与和平是两种基本的选择方式。通过战争解决差异与冲突, 从根本上说是认为各国间不存在共同利益, 只能运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而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差异与分歧是各国为了防止冲突, 保证各国平等参与解决冲突的理性选择, 也是寻找妥协与创造共同利益的合理方式。

三、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的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最敏感的问题, 因而有关该问题双方立场的阐述成了两国公报和宣言的主要内容。中美间的三个联合公报是发展两国关系的基石, 所以准确把握其中有关台湾问题的双方的立场和观点, 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 有利于两国关系的维护和发展, 进而有利于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

1978年12月16日, 中美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简称建交公报。其中有关台湾问题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两国政府的声明及美国国会所炮制的《与台湾关系法》中。双方分歧主要有:(一)关于台湾的地位。中方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而美国则变相地仍把台湾视为一个主权实体。(二)美国继续更加露骨地干涉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中方仍坚持“解决台湾回归做过、完成国家统一的方式,这是中国的内政。” 美国“继续关心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并期望台湾问题将由中国人自己和平地加以解决。”“认为非和平方式包括抵制或禁运来决定台湾前途的任何努力是对西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和安全的威胁,并为美国严重关切之事。” (三)关于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中国在谈判开始时主张美国停止向台出售武器。而美国则坚持继续。最后,中国保留再提其问题的权力,美国则暗示可能逐步减少售量。这位中美双方就此问题进一步交涉埋下了伏笔。

1982年8月17日,中美签署的八一七公报就是为解决美国售台武器问题的。双方的分歧除美国继续干涉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外,这有以下两点:(一)对美国关于售台武器问题的生命,双方理解不同。其声明的照耀内容是:“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美方的理解是:“关于今后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我们的政策在公报里已说得清楚,同《与台湾关系法》是完全一致的。出售武器将继续按照《与台湾关系法》进行。”而中方认为:“本公报以两国建交公报的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为依据,与美国单方面制定的《与台湾关系法》毫无关系。《与台湾关系法》严重违背了两国建交公报的原则,是中国政府一贯反对的。任何试图把本公报同《与台湾关系法》相联系的解释都是违背本公报的精深和实质的,都是不能接受的。”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双方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政府不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企图以台湾问题而知中国,阻挠其现代化的进程。我们要坚持以强大的国力为后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直至台湾问题圆满解决。

参考文献:

[1]陶文钊.中美关系史(下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M].世界知识出版社

[3]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4]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中美战略关系新论[M].时事出版社 2005年版

[5]吴双全.三个联合公报与中美关系的发展[J].社科纵横,1998年第1期

[6]郑保国.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与台湾问题——纪念中美建交二十周年[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上一篇:八上2制作沙包》教案下一篇:秋天的景色的小学作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