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2024-08-27

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精选19篇)

1.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篇一

如何突破语文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起关键作用、主要作用并具有现实意义的知识内容,从教材体系看,它占有重要地位;从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看,它是不容忽视的。

1.在预习时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重点,这种浅层次的了解,对课堂教学突出重点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

2.教师备课时要抓住重点,围绕它来组织教材,编写教学提纲,重点备方法,如采用疑问式、反诘式、辩论式,或运用串讲法、讨论法、图示法、阅读法、以旧启新法,等等,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问题的印象和理解。

此外,在备课的小结部分应重复加以强调。

3.在授课时要突出重点。采取切实措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并运用它去分析和认识实际问题。授课时突出重点是主要环节,为了做好这一环节,一是在教学时间分配上要充分。二是板书时重点内容要放在显眼的地方。还要用具体、生动、贴切的事例来说明重点内容,对非重点内容可以少举例。三是要用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促使学生对重点内容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四是教学语言艺术要特别讲究,促使学生对重点内容集中注意、认真听讲和做好课堂笔记。

教师在课尾小结时要以突出重点为立足点;编制练习题、测验题、考试卷以及题型设计上也要突出重点内容,做到题要小,面要宽,量要大。

2.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篇二

1.教师照本宣科, 课堂不能引起学生兴趣。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不管是哪一种教材都不能够全部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点, 这个原因导致教师不能够用现代设备教育, 只能机械地教育教学, 还是机械地停留在课本的描述里。 有的课本中有描写的一些人、事物、景色, 不少教师也是一带而过。这就是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欠缺。 教师并不能调节课堂气氛, 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 即使认真听课和备课了, 也只是死记硬背地机械式地背课本[1]。

2.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对导致学生思维散乱。

新世纪的教育教学特别提倡主动学习、团结协作、探索研究的现代学习方式。 但是, 一些教师并没有了解到这一学习方式的核心理念, 以致在课堂上教师就是错误引导[2]。 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说的几句话是: 请同学们认真读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好的或者自己很喜欢的语句; 请同学们自己用适合的方式学习课文中的意思等, 这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引导散漫的一种集中表现。 比如, 一位教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 仅仅就简单说邱少云壮烈牺牲了, 但中华民族最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而在当今连“见义勇为”这件高尚的事情都会被误会的时代, 还让学生按照课本的解释讨论, 你能有什么话要说呢? 显然这样的讨论是无效的。

其次, 请前后桌同学四个人为一组展开讨论。 虽然老师说完这些话, 课堂上的气氛可能会很热烈, 但是这些方式的背后, 学生可能都是自顾自, 都想抢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至于别人的回答和讨论, 至于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他们是不会关心的。 学生在还没有对课文内容有任何感知时, 就跟随教师匆匆进入到领悟文章内涵的程序, 这就注定了学生根本就不可能对文章的思想领悟到位。 这些学生都是你读一句, 你讲一句, 你的看法, 他的看法, 会把文章分析得非常散乱, 学生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 这严重破坏了课堂教学效果, 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面的条理层次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难点的突破路径

1.培养主动学习兴趣与习惯。

要培养出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生字的兴趣和习惯, 多多鼓励学生在多个渠道学习知识。 小学生有对于识字非常有力的语言环境, 课内, 课外, 家庭, 时时处处都有着丰富的资源。 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还要不断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生词生字, 要多问、多学, 从各种环境中主动学习生词生字等语文知识[3]。 不能等教材的进度, 主动学习意识要在学习语文的一开始就要培养。 要多培养孩子们主动学习的习惯, 比如可以建立课外的中学习小组, 主动将生词生字记住, 经常复习和巩固, 然后和同学们经常交流。 还可以建立班级“识字光荣站”, 通过老师的检查和同学的学习评选出一个识字先进小同学, 用一些实际的奖励激发同学们主动学习语文的热情。

2.在课本和课程中寻找共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与学生经验和生活中的联系, 这样才能容易让学生对学校、教师和教材产生兴趣和共鸣[4]。这样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能够进入到教材中描写的情景中, 才能够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自己和课文中所描写的情景所相同的或相似的经历。 有的应该把学生带到广阔的大自然中观察体会。 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切身体会到课文中描写的美, 让学生和大自然真正结合起来, 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生动, 让学生真正感兴趣, 真正领悟到课本中的内容和内涵。

3.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紧密结合。

要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课外拓展训练, 有机结合教学目标, 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让教学的选择和教学的内容一致。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合适的学习方式, 按内容具体进行分析, 要具有多元的思想, 有利于让学生结合实际形成不同的感受, 能够培养个性思维的内容, 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当众展示自己的思想结果, 会引发更多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成果[5]。 学生共同学习, 互相启发, 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比如, 当学习小学课本中《荷花》一文, 教师就应该将学生带到开有荷花的池边,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荷叶的叶子, 荷花开放的不同姿态的美。

4.围绕教学目标高效教学。

紧抓住教学目标进行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孩子的眼界, 提高修养。 教师在进行备课计划, 组织学习活动时, 心里一定要有着教学的目标, 其他一切的一切都要为教师所立的目标为基础而服务。 教师一定要依据自己定好的教学目的,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考虑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精神, 加强基本的训练和拓展。 语文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一定要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多变, 要灵活一些。 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整体特点充分运用教育资源, 在学生感兴趣的氛围中教书育人,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为基础, 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 高效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

5.教给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知识的方法。

因为儿童识字记得快, 忘得也很快, 所以生字学完之后忘了的现象往往很严重。 为了让学生记得牢固, 老师一定要监督和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 提高学生平时复习的频率, 这是解决这一个问题的很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经常回想学过的生字, 并且教给学生复习和巩固的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复习巩固知识的好习惯, 例如, 每天上课前读一读刚刚学过的生字, 每个星期再来一次复习比赛, 如此坚持下去, 孩子们肯定会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 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三、结语

以上是我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出现的难点的分析和对解决难点的对策。 希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当中切合实际地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德彪.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J].好家长, 2016.

[2]赵福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J].中华少年, 2016.

[3]宋艳丽.浅谈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 2016.

3.运用思维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篇三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运用思维 突破难点 策略思考

平时的语文教学,让学生阅读感悟,我们总在学生阅读感悟的难点不能突破而犯愁或者就是某些意义上犯难。是学生的智慧所限?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足以表明学生的智慧足以能够突破阅读感悟中的难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现我将运用思维突破语文教学难点的思考拙于笔端,权且抛砖引玉。

一、突破语文教学难点的思维者应当是积极主动型的。

思维受着兴趣支配,学生在阅读感悟中,能否比较积极地进行思维,取决于阅读感悟过程中积极性的高低。如果学生阅读感悟的兴趣比较浓,那么学生思维的劲头就比较足,大有思维获不取成果就不罢休的趋势,其积极主动思维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激发学生的阅读感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显得相当重要。平时的阅读教学,多在学生阅读感悟的兴趣上做文章。如在语文教学的阅读感悟中,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赏心悦目地阅读感悟。“思维导图”是一个通过直观形象的可视化图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的。学生在可视化的图表前,愉快学习,轻松记忆,思维清晰。如教学《姥姥的剪纸》时巧妙运用思维性的导图,一个个学生便从“我”依偎在姥姥的身旁端详着姥姥剪纸的情景,从姥姥所剪出的那些丰富多彩的图案内容上,并从文本的相关关键词语的组织上,产生主动积极的思维,产生比较正确的思维,获取比较理想的思维。学生便有意义地感到:姥姥的剪纸不仅形状优美,而且内容丰富;不仅拴住我童年的心,而且拴住我一辈子的心。

二、突破语文教学难点的思维者应当是生动活泼型的。

小学语文教材篇目一般都是短小精悍的,但到了高年级,内容显得较多,其内在联系显得比较意义上的纷繁复杂。有时学生即使主动积极地进行思维,往往不可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思维效果。究其原因是学生在阅读感悟的思维中,显得不是那样的生动活泼,有时还因某些特殊原因的影响,造成思维僵化现象。对此,在学生阅读感悟的思维中,必须做出这样的思考,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需要有主动积极和生动活泼两大支柱支撑,离开了这两大支柱,思维的身躯是永远也站不稳的。我们必须做出如此的努力,为了学生思维不至于僵化,努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思维的基础上突破语文学习的难点。让学生能够生动活泼进行思维,需要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思维。如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就是从某一思考对象出发,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一点联想到多点,在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和相似联想的广阔领域分别涉猎。譬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这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传于世比较少有的快诗。小学生受阅历的限制,一时进入不了理想的思维状态。不少学生在阅读感悟中具有不知其解之感。但在让学生进行感悟性的思维时,让学生避开文本对杜甫的一生际遇进行交流,大家便从杜甫之生平际遇上思考,敞开了对杜甫爱国主义情感感悟的心怀。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学生的思维比较灵活,思维的质量显得高于平时和以往。

三、突破语文教学难点的思维者应当是乐于合作型的。

小学生的阅读感悟,一般说来其思维多是比较单向性的。虽然我们平时也以一定的人数和区域位置组织合作小组,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解决相关阅读感悟问题。但有一点不能令人乐观,学生的合作讨论都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平时对此也进行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仔细的分析。结果发现,平时所组织的合作讨论有多半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比较理想的思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不了比较激烈的思维碰撞,当然也激荡不起思维的涟漪。原因是什么呢?组员与组员之间思维具有较大的差距,相互之间合作的心态不良。稍有思维能力的不愿意发表见解,有问题的学生没有任何能力发表见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合作学习是永远形成不了合作意义上的思维促进的,只能是一种伪性的合作、虚假的合作。对此,我们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突破语文教学难点的思维者应当是乐于合作型的。为了学生乐于合作,教师应当贴近学生的心,想方设法让学生乐于合作。这里我们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做好学有余力学生的工作,让他们能够起到合作探究的领头作用,而且应当是十分乐意的。其二,做好弱势群体成员的工作,让他们能够在合作探究中积极行动起来。建立这样的意识,不要以为自己就是笨鸟,即使是笨鸟只要能够先飞起来,思维也是完全可以得以充分发展的。做好学生双方工作,还需要对学生的合作探究内容进行思考,不要以为阅读感悟都需要学生合作。应当有着比较充分的意识。语文学习的阅读感悟永远是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学生的多合作讨论替代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总而言之,运用思维突破语文教学难点是人们必须追求的理想目标,但必须思考比较多元的促进策略。现在教学处于非常特殊的时期,教学资源的丰富、教学设施的优化,尤其需要教学方法的科学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篇四

作为一名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我们都要精心地去备课。备课,首先要对文本进行透彻地解读,然后确立教学目标,之后再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何谓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一节课中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得准确与否,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而能否在课上顺利的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则是这一节课的成功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摸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入钻研教材,精讲重点段落。

目前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质量一般都文质兼美,而好的范文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深度广度,而且在艺术上也有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和圆熟高明的语言技巧。教学时,我们要善于捕捉教学重点,并把握其与面的关系。一篇课文,从字、词、句、段到篇章结构、语言技巧,以至思想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环节,相辅相成地构成一篇课文的“面”。如果对这个“面”和教学重点的关系处理不妥,就会“点”、“面”皆失。我们有的老师曾把抓点理解为“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从课文中抽出一条“筋”,或割出一块“肉”来讲,结果学生不但对全文基本内容茫然无知,而且对重点的东西也感到抽象、费解。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抓重点必须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既要“结合”,就必须吃透点和面的内在联系。虽是“点”,即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要善于运用这一规律去理清全文的来龙去脉。既要“带”,就必须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有详有略地把有关联“次点”带出来,既借“次点”辅助重点,又在说明重点之中适当地附带解决一些关系较直接的次点。要抓准重点,除了要舍得“割爱”外,还必须“抓之有据”,抓重点的依据有三:一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的规定,确立各年级的“主攻方向”;二是根据不同年级各板块教材的特点,确定各单元备课的教学重点;三是老师在备课中要结合本班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的实际,最后确立每一课完成教学重点的方法和深度。一句话,就是要做到既有全局考虑的长计划,又要有落实到每一课的具体安排。各课的重点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相联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师在备课中必须抓准重点句段,凸现重点句段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如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读海》这首现代诗歌,前三个小节在结构上是完全相同的,教学时,教师没有必要面面俱到,细致地分析每一小节,你只要抓住其中一小节重点进行质疑讨论教学,并作强化性点拨,其他的两小节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进行理解。

二、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优势,突破重难点

课堂教学要顺利的达成知识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语言叙述、挂图展示、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老师口诺悬河的解说,手舞足蹈的比划,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直观的演示内容,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例如我们在讲解《回声》这篇课文时,教学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但是,对于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概念是相当的抽象,无论你用多么细致的语言来描述,学生往往都会一头雾水。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用FLASH课件演示出来,你不需要做任何的说明,学生自然会理解。所以,我们要善于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它大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抓住语言的训练点,突破重点、难点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我们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抓住训练点,让其自由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语文能力的不足之处,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篇五

读(1)

原文地址:语文教学: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及难点突破:散文阅读(1)作者:饶水知音

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及难点突破:散文阅读【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散文文本阅读中的“分析综合”侧重于把握写作思路、归纳文意,分析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鉴赏评价”要求学生能对所给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初步赏析及评价。这是以“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较高的一种能力要求。“探究“侧重挖掘文本丰富意蕴,探讨作者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

这三大项在高考散文阅读题中具体体现为以下考点:(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含义:(2)概括段意或主题;(3)分析文章结构思路;(4)赏析散文的形象;(5)鉴赏作品表达特色;

(6)挖掘文本丰富意蕴,探讨作者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探究。纵观这些年高考散文文本的考查,以理解和分析、概括文章中心和归纳内容要点、鉴赏文章表达技巧、分析和探究或者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为重。其中理解词句含义、概括文意、鉴赏技巧和探究评价为重中之重。这些考点涉及的能力层次高,虽然不是备考的盲点,却是考生的弱点,应引起高度重视。【重点、难点剖析】

一、理解语句内涵 1.重要语句的考查角度

句子的分析理解是阅读的关键,也是高考文学类文本设题的热点。高考对句子的考查有“三考”,一考作用,二考赏析,三考含意。第三考是重点,其它二考可参阅突破二、三。文中重要句子主要包括:

①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

②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文中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

③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④从表达上说,指那些运用一定表达技巧且效果明显的语句或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⑤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2.重要语句的理解方法 理解语句内涵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第一,扣关键,关注句中重要词语; 第二,明语境,理解句子在段中含义; 第三,找位置,判定内容或结构作用; 第四,析技巧,明了句子的表达效果; 第五,看褒贬,注意作者的情感倾向。【答题模板】

句子本意+语境义(修辞义、指代义、情感义等)。(根据题干要求,灵活作答)

二、分析句段作用 1.句段作用的思考角度(1)内容主题

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流露等作用。(2)结构思路

结构角度可考虑有设置悬念、作好铺垫、伏笔照应、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等作用。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3)表达技巧

6.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篇六

巧思妙构 突破难点-例谈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难点突破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的地方,一般表现于超出学生已有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是摆在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如果不能突破这些难点,会直接影响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造成教学上难以弥补的`损失.要突破教学难点,应该先了解难点形成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化难为易.

作 者:宋明新 作者单位: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沈阳,110032刊 名:中小学教学研究英文刊名:TEACHING RESEARCH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

7.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篇七

一、抓住背景作好阅读铺垫而突破重难点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 有一些是年代久远的, 小学生阅历少, 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一个读者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生活环境、社会状况, 就会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造成一定的困难, 有时甚至会有误解。而了解文本写作或文本所述事件的时代背景则可以缩短和跨越时空, 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语文教师应把“时代背景”的告知与处置放在适切的位置, 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譬如, 阅读梁晓声写的《慈母情深》一文, 如果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课文中许多内容是很难理解的。像“买一本《青年近卫军》只需一元五角”, “母亲从兜里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 “旁人说的话:大姐, 别给他!你供他们吃, 供他们穿, 供他们上学, 还供他们看闲书哇”, “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母亲说完, 立刻又坐了下去, 立刻又弯曲了背, 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 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一元五角这么少的钱对现在的人来说, 又算得了什么呢?我的母亲是不是很小气?“毛票”又要疑问了, 什么是毛票?毛票有什么稀罕?旁人为什么会说这样苛刻的话呢?母亲又为什么要如此辛苦, 如此疲惫呢?还不肯耽搁一丁点时间呢?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靠“时代背景”来化解。因为《慈母情深》选自梁晓声的小说《母亲》, 是作者对小时候的回忆, 对母亲的怀念, 更多的是对母亲的敬仰。梁晓声生于1949年9月, 20世纪60年代初期, 当时他只有10多岁, 那个时期也正是国家的困难时期, 大多数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难, 他家里也穷得叮当响。父亲是个建筑匠, 整年没在家, 母亲只是个裁缝, 每月只有二十几元的收入, 一元五角当时一家人可吃上两顿饭, 谈何容易, 怎能不苦干呢?只有理解了当时的背景, 学生才能体会到当时的“小气”, 当时母亲的艰辛, 才能体会到慈母情深。再如, 一些古诗词, 如果不了解其时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状况与个人情感, 是无法透彻感悟那些古诗词的含义的, 也无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下面摘录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两段话:“教学大纲里有一些最难的章节, 理解了这些章节才能学懂其他章节。让学生就这些章节阅读一些扩充知识的书籍,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学教师特卡琴柯从五年级教到十年级, 他教的每一个年级都有一个绝妙的小图书馆, 里面有不止100种书籍, 这些书都是以鲜明的、引人入胜的形式来讲述, 他觉得世界上最有趣的一门科学是数学。他在教方程之前, 学生们就读了几十页关于方程的书。所教的学生没有一个不及格的。”这是一种知识的扩充, 是学好新知的一种知识铺垫。这两段话也可以说明, 了解时代背景, 也是一种知识铺垫, 课前或课中作好了这种铺垫, 更易于突破文本的重点和难点。

二、抓住个性作好阅读铺垫而突破重难点

童话、寓言、故事……这些文本都有鲜明的角色个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抓住了这一角色的个性, 就能凸显出文章的主旨来。比如童话《小溪流的歌》主要写了小溪流不停地往前奔流, 为人们推水磨的事。赞美小溪流乐于助人, 勇往直前, 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学时, 只要抓住第二自然段:“小溪流一边奔流, 一边玩耍。他一会儿拍拍岸边五颜六色的卵石, 一会儿摸摸沙地上才伸出脑袋来的小草, 一会儿让那些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 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小树叶不怕痒, 轻轻转了两个圈儿, 就又往前漂。小蝌蚪可有些怕痒, 就赶快向岸边游。”通过朗读感悟小溪流的顽皮;抓住两个“一边”, 四个“一会儿”, 还有这些动作的词语“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挠”凸显小溪流的顽皮;再通过关联词语“有时……有时……有时……”或“时而……时而……时而……”说出小溪流的顽皮。此时, 小溪流顽皮的个性就跃然纸上, 眼前好像站着

一个十分贪玩的“孩子”。可是, 下文一个转折, 巨石阻挡不了他, 枯树桩、枯草叫不住他。如此贪玩的小溪流为什么不肯停下来玩一玩呢?无疑在学生的脑海中就会产生此问题。小溪流那种愿意帮人做事的大作用, 教师不用言传, 学生就能意会。课文的重难点也就自然而然地化解了。

三、抓住对话作好阅读铺垫而突破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际上小学课文中有许多文本就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教学中如果抓住了人物对话中的语气、内容及神态。课文的重点、难点的把握就会变得容易多了。例如, 《找骆驼》一文, 只要抓住了老人与商人之间的对话, 填补两人说话的神态。难点就可迎刃而解。

例:商人赶上去 () 问:“老人家, 您看见一只骆驼了吗?”

老人 () 说:“你问的那只骆驼, 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商人 () 回答说:“是的。”

老人 () 说:“是不是左边驮着蜜, 右边驮着米?”

商人 () 答道:“不错。”

老人 () 说:“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商人 () 说:“对极了!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

老人 () 说:“那我可不知道。”

商人 () 说:“别哄我了, 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要不, 你怎么会知道得这样详细!”

教学时教师出示这一组对话, 让学生朗读, 让学生想象当时商人处于怎样的心理状况, 老人又是一个怎样的心理, 再根据内容填补说话的神态, 进行对话练习, 学生就很容易进入文本中的角色。对话过程中, 尽量表现出商人着急并越来越兴奋、越来越有把握的心理, 因为他觉得骆驼越来越有着落了。同时还要尽量表现出老人平缓而漫不经心的心理, 到了关键时刻他却说不知道。最后使得蛮有把握的商人大失所望, 气恼之下不得不连续反问。至此, 只要教师一点拨:此时此刻假如你是商人难道没有话要问那位老人吗?学生就会代替商人连续质疑:那你怎么知道我的骆驼左脚有点跛?你又怎么知道我的骆驼左边驮着蜜, 右边驮着米呢?那你还怎么知道我的骆驼缺了一颗牙齿呢?通过朗读, 通过填补说话时的表情, 通过有感情地对话, 把人物的心理活动推向高潮, 最后的一盆冷水犹如火上加油, 同时也把故事自然而然地推向了高潮。这样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 (最后一段) 不用教师强调和说明原因何在, 学生也就全明白了。观察、分析、推理、判断都会所悟。如果没有上面的对话阅读铺垫, 只抓最后一段的因果关系来空洞说教是很难起效的。

四、抓住对比作好阅读铺垫而突破重难点

平铺直叙的提问不利于观察和发现问题, 也不利于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对比, 可以通过设问, 激起学生勇于探索和发现的热情, 养成认真读书、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有时只要抓住文本的重点与非重点内容进行对比, 就能较容易地解决重难点问题。

例如, 执教《桂花雨》一文时, 上课伊始, 我就在黑板上写了“桂花”一词并让学生读。然后引入课文, 问:文中写到哪两处的桂花?

一处是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桂花盛开的时候, 不说香飘十里, 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 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让学生读句子, 我问他们感悟到了什么。学生答“香”。

“香”——不能香飘十里, 但前后十几家邻居都能闻到。

另一处是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杭州有一处小山, 全是桂花树, 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又让学生读句子, 我问他们又感悟到什么?学生答“广”“多”“香”。

“广”——面积之广。小山, 遍地是。

“多”——数量之多。小山, 全是桂花。

“香”——十里飘香。

我再问:这两处桂花, 你喜欢的是哪一处?

这时学生就纷纷说喜欢杭州的桂花了。原因不言而喻, 因为杭州的桂花比家乡的场面要广, 数量要多, 而且香气更浓, 飘得更远。

此时及时抓住母亲的感叹——为什么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这一问就把母亲的“乡愁”自然而然地引了出来。

然后引导思考母亲为什么会有如此重的“乡愁”呢?再去理解“摇花乐”“赠花情”就容易多了。对母亲的思乡之情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了。

通过这样一对比, 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就很容易地解决了。

8.如何突破减数分裂教学的难点 篇八

关键字:减数分裂 教学难点 突破策略

中国分类号:G632

每每遇到减数分裂这个课题,几乎所有老师和同学都感到特别的难。那么我是怎么突破这个难题、带领学生轻松掌握的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有一下几点,推荐给同行们,供参考。

一、交待清楚有关的预备知识和背景知识

这就像我们打仗前准备枪支弹药一样重要!例如,对染色体的简单结构、染色体的各种形态、染色体的数量辨识等要先让同学们完全清楚。例:我在授课前是这样介绍的,所谓染色体就是指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故又被称为染色质。染色体本质为脱氧核苷酸,是细胞核内核蛋白造成且能被碱性染料染色并具有结构的现状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先大体的让学生了解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联会、四分体这几个概念,同时告诉学生人体细胞内共有46条染色体,有来自父亲精子的23条,和母亲卵细胞的23条,且父亲的23条染色体中的任意一条都能在来自母亲的染色体中找到形态和大小与之匹配的一条,这种染色体也就是我们说的同源染色体。此外,还可以把教材以及一些资料参考书上对生殖细胞的各种称呼名称也要告诉同学们,一旦搞清楚了这些,同学们自然而然就能克服其難点了。

二、放慢进度、循序渐进

刚开始的时候,新授课必须放慢一点进度,可以先复习有丝分裂语,再设置相应学习情境将学生引入新的知识点中,例:以幻灯片形式展示小狗、斑马和熊猫一家的图片及相关文字,引入关于有性生殖的概念,并提出问题“有丝分裂能产生生殖细胞吗?卵细胞和精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后,再通过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假设及过程……引出减数分裂的概念。与此同时,还可以预先交给学生一两个新的专业术语,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后,再进行其他相关专业术语的学习。

三、多种手段方法并举

对精子形成过程动画及静态图进行观察,已经组织学生活动使其生成减数分裂的概念。

1、用Flash动画播放形成精子的过程:以动画形式连续播放减数分裂过程,促使学生整体把握减数分裂的过程,令他们更注意观察染色体行为变化及着丝点变化;对减数分裂各个时期进行展示,并突出非同源染色体、细胞名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从来源、联会方面)等概念,最后归纳总结呈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2、以静态图形式展现精子形成的过程:并鼓励学生根据静态图说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促使学生对染色体形态数目变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正确引导学生编织整理所学知识,从而概括生成减数分裂的概念。

3、让学生自绘减数分裂图片模拟其过程:教材插图因遵循学科性,未能清晰直观展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其行为,特别是期间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未能直观的显现。但自绘图其清晰简洁的线条却描绘除了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促使学生既学会了自主绘图,又更加深了对减数分裂的理解,并纠正了以往对减数分裂错误的认知。

而且,在学习中我们不仅要用上投影、flash、自绘图等,还要用图、文、表格、坐标曲线、矩形曲线、多种形式来表现减数分裂的相关过程和规律。

四、体验式学习,模拟减数分裂过程

所谓模型方法是指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特征、本质和形态的方法,是人们最重要的认知自然界的一种方式,更是重要的理论思维发展的方式。并且教材中也有模型构建详细说明,而我通过此种方法让学生模拟减数分裂的过程,促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的学习了减数分裂的知识点。例:教材中建议用胶泥,我为了使得学生操作更便利改用了红白两种颜色的纸条,分别代替来自父母的染色体,并以图钉代替丝粒,使学生更易操作。当然在建立模型前我是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标出新概念,让学生大致上了解了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联会和四分体的概念,防止学生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促使学生脑海中有一个模糊的、静态的精子形成的认知,此时学生再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就能更直观形象的理解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再将备好的纸条分别标为父母方的染色体,红色代表父方白色代表母方且长短各一条,那么该怎样配在一起才是同源染色体呢?学生通过对同源染色体特点进行回想,回认识到红白二色的长条互为同源染色体,短条也互为同源染色体,从而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接着再提出问题:当前某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含4条染色体,那么又该用哪些纸条来表示呢?学生自然会想到有两条来自父方,以一长一短的红色纸条代替,两条来自母方以一长一短的白色纸条代替。并布置以下任务:那么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又是如何变化的呢?此部分按照教材内容操作但要注意:联会现象该怎么表示?这一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和细胞名称有何变化?精原细胞中染色体的复制该怎么表示(丝粒以图钉代表)?以及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几种精子?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过程会发生很多问题,不过只要稍加提点他们很快就会豁然开朗,就能弄明白减数分裂过程中精子是如何形成的。

五、其他经验

归纳小结,高屋建瓴,巧记巧背。例如,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两两相同。整个减数分裂过程就四个字-----同分点分。坐标曲线看起点和终点,最后和起点相等的是有丝分裂,减半的是减数分裂,加倍的是受精作用,等等。以及将所讲教材知识点分化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更加明确其中的涵义。

结语:

新课程标准要求生物老师充分利用直观性教学方法,充分把自然、把生活引入课堂,才能更符合了中学生其身心发展状况和接受能力,更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综合能力有所提升,并增强个人的科学素养。通过flash动画、模型构建、自绘图等展示减数分裂动态变化的过程,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形象观察了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行为变化,获得了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虽然减数分裂是教学任务中的重难点,但只要教师运用不同且适合学生的直观教学法就可以突破这一难点。

参考文献:

[1]陈盈盈. 探究减数分裂教学中难点的有效突破[J]. 新课程(中学),2014,11:214-215.

9.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篇九

——构建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坐标系(2)

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学坐标系已经成了当今小学英语教学老师喋喋不休的话题之一。在我们眼中,一个巧妙的导入是有效教学的良好开端,它能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顺利进入英语学习状态;一个机智的呈现能使新的语言知识以比较具体、直观的样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孩子们很快理解;恰如其分的语言活动能促使孩子们获得相关的语言知识和能力;看似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则是大家对一堂课作出较高评价的重要依据之

一。然而,就是这些看起来如此不错的课堂教学,往往就未必具有良好的实效。原因何在?这是当前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发出的困惑。通过对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观察、研究与分析,笔者发现:影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核心因素是重点难点没得到实质性的突破。因此,要真正构建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坐标系,重点难点的突破是内核,其他都如这一内核的外壳,要通过作为内核的重点难点的突破这一内核才能体现出起内在的价值。本文主要阐述如何通过重点、难点的突 破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重点,需要浓笔点化

【问题现象】有位教师执教(江苏版)牛津小学英语5BU9 English Club第一课时,在这一节课上,学习一些表示国家、国籍和国家语言名称的英语词汇是重点之一。执教老师先通过“介绍自己”呈现了表示“中国、中国人、中文”三个词的英语名称以及本节课的另一重点,即句型: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然后通过呈现英国大本钟的图片呈现了表示“英国、英国人、英语”三个单词的英语名称;接着通过呈现一个穿着日本女孩的图片呈现了表示“日本、日本人和日语”三个词的英语名称,就这样通过呈现相关国家的特色建筑或民族风情的方式依次呈现了以下几组单词:美国——美国人——英语、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英语、法国——法国人——法语,并按照教材上的顺序将这些重点教学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如下:

ChinaChineseChinese

UKBritishEnglish

USAAmericanEnglish

AustraliaAustralianEnglish

JapanJapaneseJapanese

FranceFrenshFrench

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I’m„

......当重点内容呈现完毕,教师采用朗读、问答、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然而,教学效果远不是教师所预设的那样,学生不是在读音上将“国家”、“人”或“语言”混淆,就是在意思上张冠李戴,最后教师设置的“俱乐部”活动也只好在“七零八落”的活动中匆匆收场。课后,我建议这位教师根据教学重点设计一个练习“看图完成对话”以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效果很不理想。这位非常勤奋的老师在化了那么多时间进行备课后却得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很是沮丧。在相关的研讨中,很多老师反应:这些词汇的教学看似容易,实际不容易。毫无疑问,词汇,作为这堂课的重点内容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突破。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若是重点就那么一次次的不得以突破,遗留的问题积压多了,必然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当有一天孩子们因为积压的语言问题多得难以再进行进一步学习的时候,孩子们还能积极得起来吗?我们可以这样负责任地说:暂时的“积极”未必就是真正的兴趣,可能只是对某活动形式的兴趣,而非对英语语言活动本身的兴趣,这种所谓的“积极”让人担忧,也缺乏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如何在课堂上突破重点是教师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问题透析】在英语教学中,教学重点往往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学重点的突破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重点的突破而开展,否则就是盲目的活动,或者是无效的活动。假如我们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不化浓重的笔墨用心去“点化”,而是轻描淡写,一划而过,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是雾里看花、囫囵吞枣,重点难点这一核心的东西不得到突破,无论孩子们对教学活动表现出了多高的热情,无论教学形式有多顺眼,都不可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对待教学重点,就必然视之为重点,并要用心化浓重的笔墨去点之、化之,使之在学生面前不再神秘、不再陌生,而学生则会在教师用心的“点化”过程中逐步产生豁然开朗之感。

上面提及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导入自然巧妙,通过呈现代表各个国家风情的建筑或服饰等画面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到了相关词汇的语言意义,流畅的教学过程也无懈可击,但就是这样的教学没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恐怕主要问题在于对这几组难以区别、记忆的词汇没有真正用心化浓墨去点化,一是从词汇呈现的顺序来看,按照教材顺序呈现的几组词汇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律;二是平铺直叙的呈现方式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机械和惯性;三是呈现后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对这些重点词汇进行分类并形成规律,那些没有“化”开的重点词汇混成一团,学生只是根据图片的印象进行机械的记忆,在运用这些单词进行语言活动的时候张冠李戴也是必然的结果。

【案例探讨】对待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轻描淡写肯定无法突破,用心“点化”才是手段之一。就上面提及的案例,我们何不将这一团容易混淆的词汇通过教师用心去“点”之,并“化”开成为学生容易记忆的词汇呢?

1、“点”出顺序

细细看这几组词汇,我们可以先按类别呈现,学生就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如,我们可以将带有“-nese”尾的两个亚洲国家的两组相关词汇放在一组学习,如下: ChinaChineseChinese JapanJapaneseJapanese

在结合相关句型进行训练的基础上,再呈现一组都将“English”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及相关的英语词汇,如下: UKBritishEnglish USAAmericanEnglish AustraliaAustralianEnglish

最后再呈现剩下的一组独具特点的词汇:FranceFrenchFrench。

教师有意识地按照词汇本身的规律呈现,将有共性的一类词汇放在一起,这是学生发现规律的基础,是“点化”的准备。

2.“化”出规律

当所有这些容易混淆的词汇分组呈现在黑板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得出这些词汇之间在发音、拼写和意义等方面的规律,使学生在这一大堆难以记忆的词汇面前产生浓雾散尽后的豁然开朗,这是突破重点的关键,更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分水岭。

如,根据黑板上呈现的词汇,教师可以这样点拨学生:Please look at the first group of words, Can you find the similarity or difference in the

pronunciation and spelling?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不难找出这组词汇在读音和拼写上的相同点:表示“人”和“语言”的词在拼写和读音方面是相同的,即都以“-nese”结尾。

如,根据黑板上所呈现的第二组词,教师可以这样点拨学生:What do the people in these three countries speak?让学生及时找出如下规律:The people in these three countries all speak English。同时,还可以通过点拨引导学生发现American 和Australian两个单词在拼写上的共同处,等等。

又如,根据黑板上最后呈现的那组单词,可以通过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表示“法国人”的单词和表示“法语”的单词在发音和拼写上是相同的,但其中的元音字母的发音与“France”中元音发音是不同的。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新地认识到:一些我们觉得不难的教学重点对于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这些被列为重点的内容之所以成为重点,不仅因为它们在相关语言学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不容易掌握的内容,对它们的突破直接影响着孩子们对相关整体学习内容的理解,正因为是重点,它们必有一定的难度,轻描淡写的触及只能至其表面而不及核心,用心点化才是重要途径之一。

二、难点,需要逐步分解

【问题现象】有位教师执教牛津小学英语(江苏版)6A U5 on the farm “B”部分词汇和“C”部分句型以及行为动词的过去式。运用相关图片创设问题情景如下:

问题: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然后,采用朗读、问答等形式引导孩子们对下列含有一般过去时的词语进行操练活动:visited the farm、watered flowers、cooked s fish、milked cows、collected eggs、picked oranges、tasted oranges、pulled up carrots等。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学习过程很是枯燥乏味,效果也不太理想。

【问题透析】客观地来说,这部分看似简单的学习内容对小学生来说实际上并不简单,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丰富的词汇加大了对这些词语的记忆难度,行为动词一般过去式的介入更增加了难度,对这些带有一般过去时的词语的反复操练除了让孩子们感到枯燥乏味以外,未必就带来理想的效果。仔细想想,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在我们教师眼里不难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词汇、句型和行为动词的过去式。假如教师将这三方面的重点集中在一起,难度就一下提高了不少,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难点得不到分解,是学习的大忌。对中国学生而言,英语到底是外语,学起来远不如学母语那么容易。因此,为了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难点的分解是我们老师要关注的事。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设想:当我们要面对300公里的步行,也许你会觉得很恐怖,然而,假如把那恐怖的300多公里距离,分解成为:100+100+100公里,每一阶段完成其中的100公里,是不是觉得没那么恐怖了?当你必须要在车站等一小时,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很漫长很无聊,但若你把那无聊的一小时,分解成为:10分钟+10分钟+10分钟+„„在不同的每十分钟里做不同的事,那么本来觉得漫长无聊的一小时的等待是不是没那么漫长无聊了?因此,要提高难点内容的学习效果,对难点内容进行适度分解,并进行逐个击破,这是有效教学很重要的一环。

【案例探讨】分解,是突破难点的重要一环。如上面提到了难点内容,我们不妨将其进行分解,并各个突破,即将含有动词过去式的词组分解成为:现在时切入单词词组过去式词组,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从一般现在时切入

问题: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生: I usually „

师:I often do things like you,but sometimes I go to a place, Now I’d like to show you.Do you know where the place is?(教师呈现农场的图片。)

2、创设问题情境,谈论图片呈现新单词

问题:let’s see what ’s on the farm?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呈现词汇如下:cows, oranges,eggs, carrots, flowers„

3、用同样的方式,将单词变成词语

问题:What can we do there?

生1:We can milk cows there.„„

如此,自然将上面单词变成如下词语:cowsmilkcows;

orangespick oranges;carrotpull up carrats;eggscook eggs„

4、巧用课文插图,将语境从从“一般现在时”转到“一般过去时”

师:Look at the picture!This ia a farm too.There are some boys and girls on the farm.They went there on October 12(last weekend).通过问题情境将上面的词语变成“一般过去时”,如下:

问题:What did they do there? Let’s go and have a look.将下面一般现在时的词语转化成一般过去时形式,板书并朗读下面词语:milked cows;picked oranges;pulled up carrats;cooked eggs„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分析得出关于“一般过去时”的使用规则

6、结合实际进行语言实践活动

问题: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10.突破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尝试论文 篇十

一、讲究方法,注重实用

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老师讲课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如:类比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规律和方法。不少学生对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常常理解不正确(如场强、电容、电阻),其原因是只注意了数学形式,忽视了物理意义。怎么办呢?我想绝大部分学生对初中物理中的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比较清楚的,它是用比值定义的,我们就以此为例,进行类比,以加深其理解。

物理学具有较强的规律性、逻辑性。有些公式学生容易混淆,造成记忆错误,如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死记太伤脑筋,可以借助规律记忆法,让学生学会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出三个实验定律的方法,学会了推导的方法就摆脱了烦锁的记忆。电磁学中不少学生左、右手定则分不清,记不牢,我便想出个“诣字法”,比如用“佑发拉底河”这河流名中的“佑”通右,“发”通“发电”即为右手发电,这样左、右手很有趣地分清了,学生记的还深刻。

二、抓关键,抓本质

不少学生学习往往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重、难点的理解没有抓住关键和本质。电磁学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

“磁通量变化”既是关键,又是本质,记住它并不难,但在运用时如何呢?例如,对“有闭合回路在磁场中运动,回路中有无感应电流产生?”这样的问题,有的认为“有边切割了磁力线”就有电流产生。有的认为有“磁通量”就有电流产生。

然而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其原因是没有抓住本质。又如,变压器的`电流与匝数成反比,这关系大多数学生记的牢、但在做有三组以上线圈的计算时,他们仍套用公式结果得出许多矛盾的结论,这就是对N1:N2=I1:I2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这个关键的问题重视不够造成的。通常对概念要抓关键的“字”,对规律、定理等抓“条件、结论”,这些是攻克重、难点的突破口。

三、认识要全面,分析要细致

对学生来说,由于总结、归纳能力差,对知识点认识不全、分析不细是影响学习的另一重要因素,这就需要老师平时注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关于“电阻”的问题,尽管比较简单,但归纳起来内容也很丰富:1、用电阻定律来计算电阻;2、用“伏安特性曲线”来表示电阻;3、串、并联电路中任一电阻的变化对电路的总电阻、电流、路端电压的影响;4、闭合回路内某一可变电阻值为多大时它消耗的功率最大等等,这些有关电阻的问题都只有通过练习、总结才能熟练掌握。对重、难点的理解,不能局限在书本上,要把书吃透,把书中的话拓开,把抽象的东西用练习具体化,在练习过程中加深理解,又在具体的练习中通过总结、归纳升华,从而做到对重难知识点的全面认识和细致分析。

四、选题要有针对性

练习是增强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一种主要方法,做练习最关键的是讲究选题的针对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选题很重要,我们认为应带着问题去找习题、编习题。只要从每一个练习中得到一点收获,一点启发,对初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促进,一个鼓舞,对培养兴趣,打好基础有很好的作用。有时几个练习能全面反映某一知识点,我们要善于寻找分析、归纳,从而对知识点有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如果学生对某一方面理解不正确,我们就专门找这样的习题练,如果认识不全面,就要从多方面找习题练。选题不要运算太复杂,综合性太强,否则会影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针对性的练习是一个专用武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攻克每个重、难点。

11.地理教学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 篇十一

【关键词】地理教学;难点突破;方法

地理学科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采用各种方法突破难点。

一、借助经验,新知不“新”

经验是人生的财富,更是学习进程中的加油站,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是学生借助已有经验理解和接纳新知识的过程。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理解一些抽象的地理事物或者现象。

例如:在学习“空气受热时,作上升运动,教师先让学生回想在家是烧水,当水开了,我们一揭锅盖,会看到什么情况。学生不加思索地说,热气腾腾,直向上冒。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受热一般作什么运动?学生已经理解,作上升运动。在“空气遇冷,作下沉运动”时,教师可让学生回想房间内的窗式空调,思考:为什么窗式空调要挂得那么高,这说明冷空气作什么运动?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空气遇冷作下沉运动。

二、巧妙比喻,妙语生“花”

如何把复杂的问题讲清楚,作比喻是一个好办法。因为恰当比喻,就是利用学生熟悉而形象的事物在日常生活和陌生而抽象的地理事物或者现象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这样一来,学生理解地理事物或者现象也就容易得多了。

如:在学习经线时,教师把能够组成一个大圆的相对的两条经线比喻成“夫妻经线”,因为它们的方向相反,恰似男女性别,而它们互补的度数双恰似夫妻双方的性格。在学习纬线时,把赤道比喻成“纬线王子”,让学生去寻找它与其他纬线的区别。学生通过努力发现赤道有四个其他纬线所没有的特征:度数最小、长度最长、处于地球仪的最中间和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纬线王子”当之无愧。

三、手脑并用,双管齐下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叶圣陶的这首诗指出手脑并用的重要性。手脑并用不但可以提高动手能力,更可以促进和完善大脑的发育。

例如:在学习经线和纬线时,虽然学生在比较经线和纬线在形状、长度和方向这三方面特征的过程中动足了脑筋,但到了具体辨别两者的时候,仍然举棋不定,一筹莫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认为是缺少动手的环节。于是教师让学生立即从不同类型的地图上辨别经线和纬线。

首先让他们在“北京市地图”标出经线和纬线,学生觉得很容易,因为在这张地图上经线和纬线横平竖直。然后在世界行政区图上辨别经线和纬线,最后再在偏极地地图上辨别两者。这一系列地图,从易到难,学生在完成这三幅地图后,对经线和纬线的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图的经线和纬线的具体表现也有了了解。

四、图表配合,简洁明了

地理教学中,图表的使用可以使教学语言简洁而富有表达力。有时候,一大堆话都说不清的一个问题,只需要一个图表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例如,学习我国夏季季风的形成时,我首先设计了下面的表格,比较夏季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和气压的差异,然后根据气流从高压中心流向低压中心画出气流运动示意图,通过图表配合,学生逐步理解了夏季风的形成这一地理教学难点,冬季的图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加深对这一难点的理解。

五、教具演示,直观形象

教具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如图片、模型、玩具、自制教具、录音,光盘等,其中实物是最能让学生有真实感受的教具,学生通过真实物品的看、摸等,不但能提高他们的好奇心,从而调动课堂气氛,定能使他们记忆深刻,对所学内容吸收得更加迅速和牢固。

如:讲经线和纬线时,教师将地球仪上的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用不同颜色的彩带贴起来,这样一来,学习对于经线和纬线就有了实实在在的认识,他们的形状、方向和长短也就非常直观的体现出来了。

在学习“地形图的绘制”时,我们用透明的韧性很好的幻灯片,做一个圆锥形的山峰模型,在山腰的不同部位描出相应的等高线,课堂上先向学生展示山峰的模型,然后在打开的幻灯投影仪上一放,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也就出现在屏幕上了。学生立刻明白了等高线地形图与山峰模型的关系。对于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也就一目了然了。

六、就地取材,当场模拟

例如:在学习黄土高原的形成时,学生对“风成学”不太理解,特别是风在搬运物体时,体积小的物体被搬运的远,体积大的物体被搬运得近,这种地理现象比较抽象,也难怪学生理解困难。看到黑板的下框内的一些大大小小的粉笔头和灰尘,我们确定就地取材,当场模拟风搬运物体。教师轻轻一吹,灰尘飞扬起来,大小粉笔头也滚动了起来,请学生仔细观察,大小粉笔头在滚动的距离上什么差别。学生一下子就对“风成说”这一抽象的理论明白了。

七、播放视频,生动有趣

例如在学习“黄土高原的形成”时,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在学习季风的形成,有一段与此相关的FLASH的动画视频,视觉效果非常好,生动形象。学生看了之后,印象深刻,比教师的千言万语都管用。类似的网络资源很多,我们平时上网时,就要留心观察,不断积累。

12.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篇十二

从学情考察来看,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点主要存在几个方面:1.背景陌生。文言文产生的时代久远, “批文入情”、“知人论世”的阅读原则要求读者必须熟知作品背景以及作者本身的人生经历、志趣等。2.言语障碍。文言文遣词造句的习惯和现代文有着很大的不同, 许多词语的意思古今差别极大, 存在着通假、异体、活用等诸多语言现象, 给学生的理解带来极大的不便。3.心理排斥。由于以上两种原因, 当代学生热衷于相对易懂的现代白话文, 排斥“枯燥费解”的文言文, 造成学习动机缺乏。那么, 针对以上问题, 教师如何突破呢?

一、动机驱动

学生迫于考试升学的压力, 不得不学习文言文, 但这并不能深度唤醒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生应从文化认知、继承和运用的角度去看待文言文, 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去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言文的巨大魅力, 从而使学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文言文的学习中。

1.写作驱动。“学生腔”的作品在高考试卷中屡见不鲜, 其肤浅和做作令阅卷老师心生厌烦, 而熟知文言遣词造句之法、轻车熟路地引用文言名句、故事等, 或仿写, 或化用, 则能提升作文的文化含量, 丰富作品的内容。比如考生模仿《三国演义》写的高考作文《赤兔马之死》, 我国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恰当使用古文的典型例子, 坊间仿写的时评杂文《史记·××列传》等, 让学生真实感受古文的魅力, 这在高中低年级尤为重要。

2.故事驱动。每一个文本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人生故事, 折射出人生的意义, 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教师整合这些宝贵的资源, 将作家曲折而辉煌的人生故事推荐给学生, 或者搭建交流平台, 能够使他们增强阅读的兴趣, 发挥“爱屋及乌”的心理连锁效应。

二、自主疏通

文言文的教学, 教师首先是要带领学生突破文意疏通的瓶颈, 但如果采取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 既枯燥无味, 又不能充分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对于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而言都不公平, 自然也削弱了教学效果。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反对逐字逐句讲解, 主张“零敲碎打式”的文言文教学方式, 让学生自主学习。

我以前教授《报任安书》时, 也采用了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 不仅我自己感觉口干舌燥、疲倦不堪, 而且学生亦步亦趋、跟着盲动, 对于仍然困惑不解的地方来不及探究, 致使教学效果欠佳。后来, 我放手让学生借助工具书, 自主疏通, 捕捉重要词汇, 探究、求证难词难句的理解, 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 这样学生可以个性化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灵活地掌握关注点, 而且教师也从繁琐的讲解中解脱出来, 只需帮助学生总结本课的古今异义、通假、活用、一词多义以及重要句式等现象, 以逸待劳, 两全其美。

三、资源支持

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 掌握的资源有限, 教师就应当留足够的时间来合理地安排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 为学生了解作品背景、作家身世、作品思想等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如教授《报任安书》时, 我甄选了一套资料, 散发给学生供其选择阅读。这些资源包括:司马迁传记 (简缩本) ;《史记》的前世今生;《报任安书·典故集锦》 (钟子期与伯牙、许由和伯夷、汉武帝东巡泰山、商鞅列传译本、李凌之死、西伯受拘等;宫刑、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等) ;《报任安书》的研究文章。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触到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搜集到的资源, 自然极大地方便了学习, 学生借助这些资源能够破解他们在阅读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 了解了作品的背景, 能够更好地深入司马迁的灵魂世界, 探察《报任安书》一文所传达出的对人生、时事的理解及态度, 体悟作者溢满胸腔的悲愤和立志著述的悲壮, 这样学生就会将本文的学习上升到濡染文化、反省生命的高度上。

四、先学后教

“翻转课堂”之所以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受到关注, 就是因为它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 这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同样重要, 有利于执教者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 避免灌输式的讲解所带来的食而不化的弊端。如果学生不能充分疏通文言文的文意, 就直接进入文本含义的学习, 这难免有不顾客观学情而揠苗助长之嫌了, 自然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我以题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帮助他们梳理文言词语、句式, 一方面督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一方面发现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 然后围绕教学目标, 提出交流的问题 (预设问题在课前已下发给学生, 学生自发提出的问题) , 引导探究, 这样就会带领学生逐步抵近文本内核。比如: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你是否赞赏司马迁的生死观, 为什么?此文的艺术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三个问题从背景、观点到艺术等方面引导学生把握此文最闪亮之处, 也就是说在突破了言语瓶颈后, 带领学生抵近高难度的文学鉴赏。

无论文言文教学的难度有多大, 只要教师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多管齐下, 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领略古文化的无限美景, 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13.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篇十三

地球运动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不言而喻,因为它是地球众多自然现象发生的根源,也是高中地理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关于难点问题,以日照图教学为例,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对客观真实现象的认识难,文科的学生对于地球球面(而非平面)所带来的复杂性和地球运动的动态性难把握,学生利用经纬网准确定位能力还不具备;二是即使对客观现象有了准确认识,要读懂图表也是难事,对观察位置不同而带来的视图变化把握不准。

如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点,本文拟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以下一些体会和方法。

第一步,借助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

借助地球仪,让学生认识和感知地球的形状和它的空间感;让学生感知昼和夜,以及昼夜产生的原因;转动地球仪,感知地球自转和昼夜更替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太阳光到达地球的距离如何遥远,以至于可将其视作平行光的`原因,进而让学生理解,到达地球的太阳光线都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平行;帮助学生建立地球表面各点的地平面的空间概念,借用地球仪,让学生实际感知太阳直射点的概念。

第二步,借助经纬网,引导学生对太阳直射点进行空间定位。

一是帮助学生恢复经线、纬线、经度和纬度等知识;二是利用经纬线对太阳直射点进行定位;三是在黑板上作出黄赤交角图示;四是叠加阳光,作出直射点于23.5N的日照图;五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180,作出此时的日照图,发现直射已南移至23.5S,由此推出太阳直射点的一年中的回归运动规律。

第三步,引用影视资料,对上述现象作直观展示,加深学生的理解。

譬如,引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昼夜和昼夜更替,制作或引用黄赤交角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视频,帮助学生加深对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理,引用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flash,帮助学生掌握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考核要求。

第四步,动静结合,帮助学生读图。

对动态图进行画面截取,获取某时间点不同视角的静态图,与练习中纸面静态图进行对比,帮助学生读图,建立不同观察位置的视图变化。

14.如何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张赟 篇十四

所谓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意义、形象分析、赏析等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摸索。

一、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是突破重难点的前提。中文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做为一个中文教师,要明确这一目的,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我感到,要把文学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课前的充实准备,就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破重点和难点。

1.若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是由某一个旧知识发展而来的,教学中则要突出“演变点”,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2.若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的,教学中则通过突出“连接点”这一途径,从而突破重点难点。

3.若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与某一些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教学时则要突出“共同点”,进而突破重点难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是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的又一途径。特别是对于文言文学习时,特别要注重这一点。

三、依据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板书内容,并以板书设计为突破口。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是揭示教学重点难点的示意图,也是把握重点、难点的辐射源,板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是在吃透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要求、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把提纲性、艺术性、直观性融为一体,既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又收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效果。所以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认真选择突出重点的板书内容,精心设计板书,并力求做到板书的形式新颖、布局合理、有层次、别具一格,突出重点。

四、强化感知,突破重点、难点。有时候学习到一些鲁迅的文章或者西方抽象派、印象派、湖畔派等的文章,这类文章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要突破这些难点,教学中必须遵循不同知识阶段的学生的认知规律,用形象、鲜明的直观教学手段,或者将抽象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形象的事物,作比较,用以引导,强化感知,突破难点。

五、以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为学生是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的,也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所谓精心设计练习,关键在于“精”,精就是指在新课上设计的练习要突出重点——新知识点。围绕知识重点多层次一套一套地让学生练习。

综上所述,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每备一节课,要动一番脑筋,花一番心血,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深钻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教材内容,弄清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教材意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方可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最佳途径。

15.“化学平衡”教学难点的突破 篇十五

在教材中, 通过“CΟ+Η2Ο (g) CΟ2+Η2”这个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 分别通入0.01 mol CO和0.01 mol H2O (g) 、0.01 mol CO2和0.01 mol H2 , 达到平衡状态时, 反应混合物里CO、H2O (g) 、CO2、H2各为0.005 mol, 来表述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的特征。在“CΟ+Η2Ο (g) CΟ2+Η2”这个反应中, 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每种物质的计量数都是1, 并且达到平衡状态时每一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正好是0.005 mol, 造成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是反应体系中不同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而不是反应体系中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进而对化学平衡的特征和化学平衡中的等效思想理解得不够透彻。

为此, 对于化学平衡的建立, 可以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 把在800℃、1 L的密闭容器中的0.01 mol CO和0.01 mol H2O (g) 的反应改为1 mol N2和3 mol H2的反应, 反应情况为:

Ν2+3Η22ΝΗ3

起始量: 1 mol 3 mol 0

一段时间后:0.5 mol 1.5 mol 1 mol

解释:这个反应的过程可以用时间—反应速率图象表示如下:

因密闭容器的体积为1 L, 所以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在数值上等于各自的物质的量。反应开始时, N2和H2的浓度最大, 因而它们反应生成NH3的正反应速率最大;而NH3的起始浓度为零, 因而分解生成N2和H2的逆反应速率为零。之后随着反应的进行, 反应物N2和H2的浓度逐渐减小, 正反应速率就逐渐减小;生成物NH3的浓度逐渐增大, 逆反应速率就逐渐增大, 最后二者相等。

假设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为1 min, 不难算出, v (N2) =0.5 mol/ (L·min ) , v (H2) =1.5 mol/ (L·min ) , v (NH3) =1 mol/ (L·min ) , 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并不相等, 所以,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是指反应体系中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 如:①当在生成n mol NH3时, 同时消耗n mol NH3;②当H2的分解速率等于H2的生成速率时, 都可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而当用不同的物质的反应速率来表示时, 应根据同一反应中, 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来判断, 如:①当生成2n mol NH3, 同时生成n mol N2时;②当同一时间内消耗3n mol H2, 同时消耗2n mol NH3时;③当N2的分解速率和H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3时, 都能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如果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 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此时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混合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那么, 同样是这一反应, 如果不是从N2和H2开始反应, 而是取2 mol的NH3, 以相同的条件进行反应, 生成N2和H2, 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 反应混合物里的N2为0.5 mol、H2为1.5 mol、NH3为1 mol, 其组成与前者完全相同。

16.物质的比热容教学难点突破有感 篇十六

关键词:教学方法;类比法;递进法;推导法;比热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03-01

一、物质的比热容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物质的热学性质主要由物质的比热容来表示,物体间传热前后热平衡方程的建立,物体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放热量多少的计算等等都依靠于物质的比热容。首次学习比热容概念是在初三,一般方法是先导入,由生活中沙子和水同在阳光的照射下沙子的温度较高让学生进行猜想可能是什么原因。通过实验,使学生观察到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如水和沙子),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不相等。为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引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但教材并没有明确指出物质的比热容(或比热容)表示的是物质容纳热量的能力,更没有形象地说明它。由于热量没有具体的可视形体,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质的此种性质理解不透,甚至不理解。我曾就此问题对我校的已学过比热容的学生做过调查,结果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回答不知道比热容表示物质的什么性质,他们只会背定义。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出,在比热容概念的教学中存在着相当的困难和不足。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看不见、摸不着,没有直观的物理图像,而在教学中教师又很难帮助学生建立。正因为没有恰当的感知对象,使学生的理解受到了严重阻碍。

针对上述不足,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感性认识,在比热容的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生活中具体而又形象生动的实际事例,使学生能较容易理解比热容这一概念,突破物质的比热容这节知识的教学难点。

二、采用类比法建立比热容概念

为了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克服比热容教学的困难和不足,可用类比方法进行比热容教学。大家知道,给物体加热,物体会吸收热量。因此,物体就好象容纳热量的容器,物体吸收热量就是物体在容纳热量,为了能比较不同物体容纳热量的能力,把在一定过程中物体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这个物体在该过程中对热的容纳量,即热容量(容热量)。

由同种物质组成的质量不同的物体-------类比于外形相同而底面积大小不同的容器,如右图所示 。

将吸放热的多少-------类比为容器中装水量的多少。

将温度的变化------类比为容器中水位的高低,

A B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结合讲解的方式将比热容这一概念的物理意义具体形象的呈现出来。

教学步骤设计如下:

师:有两个规格如上图的两种容器A、B,请根据下列需要选择合理的一个,并演示说明理由。哪一个容器能装更多的水?为什么?

生:选A。因为A的容积大.演示在B中装满的水在A中装不满

师:要选一个能使水位变化最明显的容器,应选哪一个?为什么?

生:选B,因为其截面积小.演示同样多的水倒进去后B中水位比A中水位要高.

师:假如在容器的底同时开两个同样大的排水孔,当下降同样的水位时,哪一个放出的水多?

生:A容器。

师:由上可知,大小不同容器装水、放水的能力是不同的。同理,由于物质的吸热、放热能力就像容器的装水、放水的能力一样,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不同容热的容器。假如用A,,B容器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你觉得哪一种吸热能力强?

生:A

师:吸放热能力强弱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要使两物体上升相同的温度,谁吸收的热量多?

生:A

师:要使两物体都放出相同的热量谁的温度变化幅度小?

生:A

师:你认为哪一种物质对温度的变化最灵敏?

生:B

师:因此我就说A的吸放热本领大,即比热容大;B的吸放热本领小,它的比热容就小。

然后结合比热容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检查学生对概念的应用灵活程度,习题的设计要注重层次性,通过层次递进式练习,让学生在概念的运用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采用递进法推导比热容概念

我们教师还可从生活经验和实验中抽象出“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步骤设计如下:

教师先出示两道思考题:①把一壶水从20℃加热到100℃和把半壶水从20℃加热到100℃,哪种情况需要吸收的热量多?为什么?

生:一壶水吸收的热量多,因为一壶水烧开需要的时间更长。

师:②把一壶水从20℃加热到100℃和把一壶水从20℃加热到80℃,哪种情况吸收的热量多?为什么?

生:将水烧开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因为烧开一壶水温度升得更高,加热时间长。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并说明理由:第①题:加热的都是水;温度都升高了80℃;当然质量越大的吸收的热量越多。第②题:加热的都是水;且质量相等,都是一壶,当然是温度升高的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写下影响吸收热量多少的因素有:温度变化量和质量,

教师顺水推舟又提出第三道思考题:③把一杯水和一杯沙子都从20℃加热到80℃吸收热量一样多吗?哪种情况需吸收的热量多呢?由此引导学生猜想:水和沙子的吸收热量的能力是不同的,从而引出探究实验: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本领。

用相同的酒精灯给1kg的水和1kg的沙子加热,初温均为20℃。从实验可知:如果都加热到80℃,沙子所需时间少,即沙子吸收热量也少。由此可知,影响吸收热量的因素除温度变化和质量外,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水和沙子,尽管温度变化和质量都相同,但吸收的热量还是不同。

17.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篇十七

化学,对初中学生来讲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接受起来难免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和学习化学用语时,学习酸碱盐相互转化和溶液相关的知识时,容易出现学习水平上的分化.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一、基础知识要打牢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是最容易出现分化的地方,也是开始出现分化的地方.化学是九年级学生才接触到的学科.正是因为在之前几年的学习教育中,学生没有接触过化学,所以对化学中的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有一种陌生的感觉.研究发现,初中生在学习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时发生分化的原因是,因为课本中对于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的安排过于密集,使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消化这些知识.比如,常见的化学用语,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还有基本的原子团:碳酸根CO3,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硫酸根SO4、锰酸根K2MnO4、高锰酸根KMnO4、磷酸根PO4、铵根NH4、氢氧根OH等.这些都是初中生在刚开始接触化学时就需要牢记的知识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减少分化呢?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坚持学习的好习惯,反复练习,频繁检测,避免错误.其次要高度重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重视根据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重视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等.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教师一定要搞好这方面的教学.还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教学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因为初中化学是以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为重要理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编排,所以对于基本概念的教学,教师要设计好课堂结构,考虑到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逐步进行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二、实验计算要引导

初中化学课本中涉及一部分与溶液相关的知识.即使是学习能力较为优秀的学生,在学习有关溶液知识时也会感到棘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固体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结晶、溶液稀释时溶液的体积和溶液质量的换算、结合化学方程式求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等,都是学生比较容易产生混淆的地方.在这些方面产生分化的主要原因就是计算起来没有明确清晰的思路.溶液涉及的专业知识比较多,如果?]有思路很难进行溶液的相关计算.另外,在学习溶液知识时,学生往往没有真实感受,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学习起来难免费劲.在比较容易出现分化状况的溶液学习方面,教师应做一些什么样的功课防止分化呢?一是要指导学生学会感悟,在实验过程中建立基本思路,学习基本概念.在这里建议分组进行实验,建立“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蒸发结晶、降温结晶、过滤、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而且在实验后设置一些练习,温习实验中所学知识,尤其注意以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为载体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这类题涉及很多概念,加大力度进行训练,能够巩固溶液部分的相关概念.初中化学中涉及的实验有: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铁钉腐蚀条件的测试、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等,每一个实验都需要细致地进行操作,并在实验后做好笔记,认真感悟每一次实验的收获.三、化学反应要理清

18.浅谈拼音教学中难点的突破 篇十八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质量的要求是如何向学生提供线索或指导。”教师的教法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有讲究的。我在拼音教学中主要以情景图、语境歌和游戏为主,把字母和音节变成故事里的人物,让学生学起来不乏味。注意读音相同的字母

在拼音教学中,读音相同的字母是声母y、w与韵母i、u,有些学生常将“yī”直接写成“ī”将“wū”写成“ū”,产生错误的原因是“y”与“i”,“w”与“u”读音相同,忽视了“y”与“i”,“w”与“u”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之间关系很重要。我在这一环节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情境导入“单韵母六兄弟中有一个叫小i的。(出示情景卡片i)你们想不想知道它的妈妈是谁?(出示卡片y)小i的妈妈叫大y,大y是声母,所以我们叫它声母y。”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很顺利地认识了声母y,同时又使“y”与“i”建立了一种新型关系,就是“母与子”的关系。这是一种“血浓于水”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位学生都真正地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因势利导,根据书中的图意编儿歌记忆:“大树大树y、y、y,小i的妈妈叫大y,大y小i不分离,yī yí yǐ yì,我们永远在一起。”儿歌的辅助学习让学生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过程。

在学习声母w和整体认读音节wu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情景图)有一个小弟弟单韵母u,一天,他和爸爸出去玩,不知道怎么的,爸爸不见了,他就伤心地呜呜哭起来,小朋友们,你们能帮他找回他的爸爸吗?(出示声母w)这是小u的爸爸,他就是声母w,你想对小u的爸爸说什么?生:“小u的爸爸千万别把你的孩子弄丢了……”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编儿歌:“大w爸爸要记牢,别把小u弄丢了!”“小u小u别淘气,大w爸爸在等你。”随后,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图意编儿歌:“屋顶屋顶w、w、w,小u的爸爸是大w,wū wú wǔ wù,大家一起来跳舞。”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发现、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快乐、有趣的氛围中,学会并掌握了这些看似难、可又有趣的拼音字母,强化了对“y”与“i”,“w”与“u”之间密不可分、不可替代关系的理解,同时,又受到较浓厚的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感染 正确区分字形相似的字母

2.1 编儿歌记忆。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图画编儿歌,我们还自编儿歌:“广播广播认真听,大家一起爬山坡,大马跑步ddd,气球气球五彩的。”从读音上有一个形象的记忆过程,还能帮助正确区分这四个声母的读音。

2.2 书写记忆。b、d、p、q这四个声母都是由竖与半圆组成的字母,由于竖与半圆组成方式不同,使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容易弄混,这时分析字形便显得重要,所以,我们可以从写法上区分,帮助记忆。教师一定把写字的指导落在实处。如:b与d的区别,b的第一笔是“|”占上中格,第二笔“c”占中格,d的第一笔是“c”占中格,第二笔“|”占上格,这两个字母可以从起笔和半圆的位置来区分,帮助记忆b、d、p与q、b与p、b与q的区别也可以从写法上进行比较区分,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达到深化记忆的效果。

2.3 做手指操记忆。让学生运用手指记忆字母――做手指字母操,左手握拳伸大拇指是b,大拇指朝下是p,右手握拳大拇指朝上是d,大拇指朝下q,编顺口溜“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左下半圆ddd,左上半圆qqq。”学生一边读一边做手势,通过手与脑的协调、合作,帮助学生准确记住每个字母的字形,这是一个巩固记忆的过程。这是一种游戏式的象形记忆,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活动,这也是我经常使用的记忆方法,学生用这种方法记的最牢。区分读音相似的字母

在拼音教学中,学生受方言发音的影响,对部分字母的发音存在语音缺陷,如平舌音与翘舌音不分,前鼻音与后鼻音不分,要想改变的确很难,我在教学中,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善于纠正学生已经形成的特定的发音、吐字的方法。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方法,一定要讲清每个字母的发音位置及其特点,如教s、sh时,我告诉学生发“s”时,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发“sh”时,舌头翘起,在硬腭与软腭之间,形成阻碍发音,声带不振动。也进行“s、sh”的比较发音,教师要多示范读音、配合手势为指导。发“s”时,手掌平伸,帮助学生回忆发音器官的位置,发“sh”时,手指向上翘起,帮助学生回忆发音器官的位置,然后可以用“顺风耳”游戏训练学生,教师发“s、sh”两个拼音,让学生根据唇形的变化猜出是哪一个音。多让学生用各种方式读,加深对字母发音的记忆。通过儿歌和绕口令纠正读音

19.谈职高数学概念教学难点的突破 篇十九

一些学生数学之所以差, 概念不清往往是最直接的原因, 特别是职业中学的学生, 数学素养差的关键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及转化等方面。因此, 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带有根本性意义的一环。那么, 作为职高数学教师应如何开展数学概念的教学并针对难点进行突破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总结的几个途径。

创设情景, 在探索中理解概念

职高生已具备相当多的生活经验, 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现象或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 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应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实际, 设计使学生独立探究的情景, 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 培养学生兴趣, 使学生在实验探索中逐步理解概念。

案例:函数单调性概念

问题情境引入教师元旦打算出游, 因为只有一天假期, 所以选择了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四明山 (展示四明山风景图) 。但是担心天气情况 (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音乐) , 为了预测元旦四明山当天的天气情况, 我们研究2008年这一天的天气情况, 图1为2008年元旦24小时内气温变化曲线图。问题1:观察图1, 能得到什么信息?归纳:用函数的观点看, 其实这个例子反映的就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 函数值是变大还是在变小。从而引入课题:函数单调性。

归纳探索, 形成概念问题2:分别做出函数y=-x+2, y=x2, 的图像, 并且观察自变量变化时, 函数值的变化规律 (见图2) 。借助图像, 直观感知, 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描述 (增函数、减函数) , 同时明确函数的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 是函数的局部性质。从图像直观感知函数单调性, 完成对函数单调性的第一次认识。

抽象思维, 形成概念问题3:如何从解析式的角度说明f (x) =x2在[0, +∞]上为增函数?如果学生回答错误, 应引导学生分别用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进行辨析, 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变量不可能被穷举, 从而引导学生在给定的区间内任意取两个自变量x1, x2。任取x1, x2∈[0, +∞) , 且x1

提供范例, 在归纳中突破

概念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呈现给学习者反映概念关键特征的典型例子, 或者从两个或更多的实际例子中提炼出事物的共同特征。所以, 利用范例能帮助学生在归纳、抽象、概括中突破难点。

案例:函数

函数, 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为了帮助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步骤:

提供范例教师应向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且学生感知过的概念例证, 让学生观察与思考。 (1) 炮弹发射问题:一枚炮弹发射后, 经过26s落地面击中目标, 炮弹的射高为845m且炮弹距地面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规律是:h=130t-5t2。高度h和时间t之间的关系; (2) 气温变化问题:某一天的气温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提供醒目的温度曲线) ; (3) 本班学生与最近一次数学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

找出共同属性通过比较各个刺激模式的属性, 找出它们的共同属性。如: (1) 有两个变量x和y; (2) 变量x可在某一范围内任意取值; (3) 对于该范围内变量x的每个值, 变量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

形成概念把共同本质属性类推到其他同类事物中去就形成了概念, 最后用准确精炼的数学符号语言予以表达。

设计实验, 在观察中突破

职高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强、思维能力差的特点, 针对学生这一特点, 对几何、向量等领域的抽象概念, 可以通过设计实验的方法, 使几何模型不断得以改变和修正, 建构出与概念相异、相近、相同的反例和正例, 从而帮助学生在观察、思考及总结中突破难点。

案例:线面垂直判断定理

在引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概念时, 教师为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 可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折纸试验 (如图3) 。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块 (任意) 三角形的纸片, 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过△ABC的顶点A翻折纸片, 得到折痕AD, 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 (BD、DC与桌面接触) 。观察并思考: (1) 折痕AD与桌面垂直吗? (2) 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3) 多媒体演示翻折过程。然后开始归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1) 思考:由折痕AD⊥BC, 翻折之后垂直关系, 即AD⊥CD, AD⊥BD发生变化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2) 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安排折纸试验, 讨论交流, 给学生充分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帮助学生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取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 展开思维, 体验探索的乐趣,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通过实验总结出的定义, 学生印象比较深刻。

通过类比, 在顺应中突破

高中数学概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于那些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有关联的概念, 可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 寻找新知识的“生产点”。概念学习时, 如果有一个与之平等的概念作基础, 就要注意进行类比, 使学生在顺应中突破难点。

案例:二面角 (见图4)

引导1:空间图形的基本组成要素有哪些?

教师展示一铅丝与一张纸, 问学生它们代表什么?

引导2:教师沿一点把铅丝折叠成一角, 请学生说出此图形名称和它的组成要素, 并给出它的定义。

类比引导3:教师在纸中画线, 沿线把纸折成一二面角, 问学生此图形名称, 它的组成要素, 能否给它下一个类似定义。

引导4:如何度量二面角的大小?

回顾:如何度量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小结:转化为二条相交直线所成的平面角。

类比:如何在二面角内找一个平面角度量二面角的大小?

引导5:这个平面角的点、边与二面角的棱、面有何联系?这样的平面角唯一吗?

抽象:如何作二面角的平面角?

通过实体模型展示, 使学生从直线折叠形成角迁移至平面折叠形成二面角的概念。类比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 明确方向——找平面角, 学生猜想模型中二面角的平面角, 抽象出定义法。通过借助二维平面上角的概念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维空间的度量的有关概念。在类比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 主动建构对相应并列概念的理解。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得到的结果, 应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结合专业, 在实践中突破

数学问题不光来源于生活, 还来源于所学专业知识中, 教师应利用专业知识来设置教学情境, 开展探究、讨论、理解或问题解决等活动, 在专业知识实践中突破难点。

教师展示曲柄连杆机构的模型, 大屏幕展示横截面图示 (见图5) 。结合专业提出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组件AB和BC的名称。

问题1:⑴请学生说一说曲柄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动点与定点, 并作了哪几类运动。⑵曲柄连杆机构在运动过程中, 线段AB、BC、CA中, 哪些线段的长度在变化。上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

问题2:如图6所示, 若在三角形ABC中, 已知连杆AB长为340mm, 曲柄CB长为85mm, 曲柄CB与连杆AB互相垂直时, 求AC的长.

问题3:如图6所示, 若在三角形ABC中, 已知连杆AB长为340mm, 曲柄CB长为85mm, 曲柄CB与连杆AB的夹角为80°时, 求AC的长。

问题4:如图6所示, 在ΔABC中, BC、CA、AB所对边分别为a、b、c, 已知b、c及A, 求边a.。该问题是本堂课的核心问题, 从实际问题抽象到数学化的一般问题, 也是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最困难的地方。因为在前面已做了相应的铺垫, 提出抽象问题也就水到渠成了。通过这个过程, 能让学生体会到如何把实际问题演变发展成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领会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通过这样一个情境设计, 将学生的发展要求与专业实际结合起来, 将数学课与专业课同步, 引起了学生高度的关注和兴趣, 随后的教学活动就沿着有关问题的解决生动地展开, 学生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合作、讨论、探究, 将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变成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 不仅有利于促进理解, 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还可以激发联想, 生成创意, 提高职高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加强应用, 在强化中突破

概念学习中要加强应用, 帮助学生在知识深化中突破难点。因为虽然在呈现概念的实例和非实例之后, 我们根据关键属性给概念下了定义, 但是呈现定义并不能保证学生就能学会这一概念。所以, 在呈现定义之后, 还应该注意概念的应用, 以防止学生把概念的外延扩大 (把非实例也归为实例) 或把概念的外延缩小 (把实例也归为非实例) 。

案例:相等向量

揭示相等向量的概念以后, 可以设计一些应用, 以帮助学生深刻掌握。

(1) 判断题

(2) 解答题

O为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 写出图中与相等的向量。

概念教学中加强应用的原因还在于:实践中运用概念的过程, 实质上是概念具体化的过程, 而概念的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

总之, 能否把数学概念讲好, 直接影响数学的教学效果。只有把概念形成的教学与定理、定律、法则的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才能使学生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 提高掌握概念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把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要高度重视概念的教学, 只要我们针对职高生的特点认真备课, 深入钻研教材、教法, 一定可以将每一节课上得生动精彩,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 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 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环。本文从创设情景、提供范例、设计实验、结合专业、加强应用等方面, 对职高数学概念教学的难点提出了突破的方法。

关键词:职高数学,概念教学,难点,突破

参考文献

[1]陈慧文.谈谈怎样上好概念课[J].中学数学研究, 2001, (9) .

[2]李善良.数学概念学习研究综述[J].数学教育学报, 2001, (3) .

上一篇:中华民族文化介绍下一篇:推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