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练习题

2024-09-10

《蜜蜂》练习题(精选14篇)

1.《蜜蜂》练习题 篇一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几乎几位茶几几个

尽管尽力尽头尽量

闷热闷了很久烦闷纳闷

二、拼拼写写。

shìyànzhǐdàiwúlùnzhènɡshí

()()()()

tuīcèquèshíyántúchāochánɡ

()()()()

三、在意思相同的句子后面的括号里加“√”

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它们飞得这么低,能看到遥远的家。()

四、连一连,唱反调。

陌生超常逆风遥远增加

附近顺风熟悉减少平常

五、作者从试验中得了什么结论?作者试验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蜜蜂有超常的记忆力。()

2、蜜蜂跳摆尾舞,给同伴的信息是: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

七、阅读小能手。

蚂蚁的趣闻

蚂蚁经常到离巢(cháo)很远的地方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施拖)不回去,就急忙找“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xián)一块带回去,或是同心(胁协)力把食物运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信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就摆动(得地)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辩辨)别方向,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面留下一种气味,回来的时候,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

1、划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

2、读读写写。

(1)蚂蚁是靠什么来把信息通知给同伴的呢?

呢?

(2)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味口,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烈。

如果……就……

3、短文介绍了蚂蚁的三大趣闻,即:

(1)蚂蚁到离巢很远的地方找食物,同心协力运回巢。

(2)

(3)

2.《蜜蜂》练习题 篇二

1.学校(学科)所选择的社会实践基地名称和(与学科课程、特色活动)社会实践资源的有关情况。

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北京精神进校园活动,西屯小学于2015年建成蜜蜂探索实验室,该实验室现已投入使用。

蜜蜂探索实验室是北京市范围内首家在学校建立的养蜂场所,被列为北京市中小学的科普教育基地,可供中小学生参观、调研。

2.选择西屯中心小学蜜蜂探索实验室作为科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优势。

蜜蜂探索实验室是以蜜蜂为载体,围绕“探索”学生进行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如参观蜂群的活动,倾听小讲解员的介绍,体验摇蜜的活动,探究蜂蜜的特性,DIY手工皂的制作等等。学生可近距离与蜜蜂接触,一方面,丰富他们的学科知识,培养热爱蜜蜂等小动物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钻研能力,动手能力等。再一方面,通过长期观察蜜蜂可以培养其长期坚持干某件事的意志品质,从中学习蜜蜂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的精神等。

二、课程资源分析

1.所选基地资源与本学科教育教学课程内容的必然联系。北京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以学习动物为主,开篇讲述的就是占动物界85%以上的昆虫部分,教材中是以“蜜蜂”为例,学习昆虫的身体结构。蜜蜂又被成为“人类的益友”,仅靠每周2节科学课的时间,我们将难以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研究精神,再加上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很强,但缺乏长期坚持性。为此,我们需要把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另外,目前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付出与感恩,借助蜜蜂可以培养学生的奉献、感恩的良好品质。

2.所选内容与教育教学价值分析。科学课标中指出:“科学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南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现实生活为主要课程资源,以实践性主题活动为基本教学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学科改进意见中提到:“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将科学类学科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强调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倡导“玩中学”“做中学”。

3.学校(学科)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可见学校高度重视校内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我们在课程观念和行为层面上的根本性变革,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不可或缺的支撑系统。

4.基地资源开发的途径与应用方法设计。在整体建构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先期走进实验室的形式,学生根据自己关注,感兴趣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通过分类、筛选,最后确定活动主题———研究蜜蜂的身体结构以及种类,并自主选择研究伙伴,明确组员分工、选择研究方法、制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寻求答案。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主题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寻找信息,提高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亲身体验,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3.通过活动,逐渐提高学生们自主实践的能力和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与人合作、交流沟通能力和搜集整理信息以及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四、活动组织与过程设计

(一)活动的准备

1.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2.活动季节:5月开箱~10月封箱;

3.蜜蜂探索实验装配的基本要求:

(1)人和动物安全共处的原则。西屯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校,一排排整齐的平房教室比不上教学楼的气派与豪华,但正是这样返朴归真的环境才更适合蜜蜂的生存、生长与繁衍。蜜蜂探索实验室的位置处于校园的最后一排,北墙外则是一片杏树林。蜜蜂不会打扰村民的生活,村民也不会干扰蜜蜂的活动。

(2)蜜蜂有适宜的生存条件。实验室中有一个蜜蜂活体观察箱,它是一个透明的蜂箱,学生可以从外面清楚地观察到蜜蜂的活动,而且不会受到蜜蜂的伤害,蜜蜂则可以通过这根管子自由出入,正常活动。

(3)避免农药对蜜蜂的伤害。据编者前期调查,延庆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区用生态的理念带领农民进行种植,偶尔有打农药的现象,也是在花期结束时,因此,不会使蜜蜂受到农药的侵害。

(4)预防自然条件等对蜜蜂的影响。聘请中国蜜蜂博物馆馆长姚军老师做技术顾问,聘请有经验的蜂农帮助管理。

(5)保证蜂源源源供给。我校还建成蜜蜂养殖基地———珍珠泉小川学校旧址,为实验室的参观活动提供保障。

4.综合实践活动时间:8课时。

(1)研学课时:

第1课时:研究准备。主要对学生进行爱护蜜蜂的情感教育,参观的相关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及活动的方法指导等。

第8课时:成果展示。学习结果展示会,交流形式可采用故事法、ppt、手抄报、研究报告等形式。

(2)实践活动时间:

第2课时:参观实验室,提出研究问题。

第3~4课时:观察蜜蜂的身体结构,采用绘画、编织、拼插等方法进行展示。

第5—~7课时:探究蜜蜂的种类。

(二)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1课时:前期准备。

(1)情感教育。主要是指学生参观基地之前的主题简介,比如讲解蜜蜂对人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蜜蜂世界将只能存活4年,让学生对蜜蜂有所了解,对参观基地有感性的认识。

(2)参观的相关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参观时要保证轻声、有序、避免拥挤,重点观察蜜蜂活体观察箱,做到认真、仔细。

(3)活动的方法指导。研究方法:参观法、观察法、调查法、小组讨论法、访问法、探究法、比较法等,调查的方法包括上网、访问、读书等方式。

第二阶段:提出问题

第2课时:参观实验室,提出研究问题。

在整体建构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先期走进实验室的形式,学生根据自己关注,感兴趣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通过分类、筛选,最后确定活动主题,并自主选择研究伙伴,明确组员分工、选择研究方法、制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序、仔细参观实验室,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如蜜蜂能活多少年?蜜蜂的样子?蜜蜂为什么会蜇人?蜜蜂的种类?蜜蜂的数量?蜜蜂怎样采集花粉?蜜蜂怎样酿蜜……结合四年级科学教材内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先研究蜜蜂的样子?这一问题。这里就需要教师是引导者。

第三阶段:研究蜜蜂的身体结构

第3课时:分组活动。

学生观察蜜蜂的样子之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各组按照方案分组活动,通过观察、读书、上网等方法了解蜜蜂的身体结构,采用柳条编、彩笔画、部件插等方法等方法展示学习结果。

第4课时:交流展示第三阶段的学习结果,提出四阶段的研究问题。

在这里,观察仔细的同学会发现在蜂群中,蜜蜂的身体是不一样的?其中有一只肚子特别大,有一些是个体中等,还有许多是个体小的?学生的这些发现也正好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点:探究蜜蜂的种类。让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明确分工。选择研究的方法,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探究蜜蜂的种类

第5课时:根据第二阶段的结果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制定研究方案。

走进基地,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进入基地的初步感受进行交流,加深学生的活动热情和探究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对活动任务进行回顾,明确活动目的;然后引导学生带着研究问题分组进行探究,通过参观、听讲解、实地考察、调研、走访基地工作人员、动手实践、参与体验等方式,围绕研究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分析,得出简要的研究结论,并与同学、基地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研讨、验证。

学生将分成三个组:

一组子问题:蜂群中为什么会有一只肚子特别大蜜蜂?肚子大有什么作用?

二组子问题:蜂群中个体中等的蜜蜂负责什么工作呀?

三组子问题:在蜂群中个体小的蜜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呢?

第6课时:分组活动探究蜜蜂的种类

第7课时:学生整理研究结果制作手抄报、PPT讲故事等。

第四阶段:

第8课时:各组交流汇报学习结果,提升到蜜蜂的精神。

附:学生调查结果文字资料

一组子问题:蜂群中为什么会有一只肚子特别大蜜蜂?肚子大有什么作用?

结论:肚子大的蜜蜂叫蜂王,它的职责是产卵,肚子大可以有更多的宝宝在里面。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二组子问题:蜂群中个体中等的蜜蜂,是干什么的?

结论:雄蜂,职责主要是与蜂王交配,但是不是所有的雄蜂都有这个机会,只有一只雄蜂会有这样的机会,大家可能会祝贺他是最幸运的,但是对于这只雄蜂来讲它的婚礼也就是它的葬礼。因为雄蜂在交配后,蜂王会把它的生殖器带走,几小时后这只雄蜂将会死亡。对于那些没有与蜂王交配的雄蜂来讲,日子到是清闲,每天有吃有喝,也不用干活,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花花公子”,雄蜂的寿命却只有短短几个月,当寒冷的冬季到来时,蜜蜂没有足够的食物过冬,就会把这些雄蜂赶出蜂群,等待他们的结果也只有死亡了。

三组子问题:在蜂群中个体小的蜜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呢?

结论:蜂群中,数量最多的统称工蜂,它是指工作蜂,这些蜜蜂有的专门负责侦查蜜源,有的负责采集花粉、花蜜,有的负责酿蜜,有的负责清扫室内卫生,有的负责喂养宝宝……因为蜜蜂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无私奉献,所以说蜜蜂的这些品质都是值得人类要学习的。

(三)活动的总结与延伸

同学们围绕“蜜蜂的身体结构,蜜蜂的分工”这个主题,经过8节课的研究,大家对蜜蜂不再畏惧,而是更喜欢这些勤劳的小蜜蜂。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蜜蜂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其实你们的研究精神更值得老师去学习。记得同学们第一次走进蜜蜂探索实验室时,提出了许多关于蜜蜂的问题,那些问题,我们可以在课上与老师同学共同研究,也可以课下研究。刚刚研究过的主题是蜜蜂的身体结构及种类,依据同学们的要求,下一个主题我们将研究“蜜蜂的身体结构与蜂巢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五、展示课例方案

(一)活动导入(此段文字要放在表上面与(三)之间)

同学们,通过8节课的学习,我们采用实地观察、上网调查、阅读书籍、与工作人员交流等方式,研究了蜜蜂的身体结构以及蜜蜂的种类两个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展示我们的学习结果。

(二)分发评价表并明确评价要求

1.回顾各小组的研究问题。

2.提出评价要求

3.明确评价步骤及评价要求。

(三)分组交流展示

(1)学生按照组名顺序进行展示;

(2)其他小组为展示小组填写活动成果评价表;

(3)教师、同学为展示小组提出建议,讨论互动;

(4)评选出优秀的小组。

1.展示内容

(1)介绍小组成员组成和分工;

(2)研究问题及研究方式;

(3)研究成果展示:以手抄报、PPT、讲故事、科技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展示本小组的活动成果。

2.其他小组质疑,本组同学释疑。

六、活动反思

1.依托校内资源优势。田老师根据学校实际把蜜蜂探索实验室这一区域资源转化成科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并进行了研发,拓宽了学生的实践空间,使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贴近真实的社会情境,易于学生接受,激发了学生的了解蜜蜂的探究热情,研究蜜蜂的实践欲望,为学生今后面向社会的学习与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2.进行基地资源开发时遵循了贴近性、经济性、适度性、简洁性的原则。田老师依据贴近性原则,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及学生实践需求对基地资源进行有效研发、设计,找到了适合的资源支撑。

3.校内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开发,为学校构建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蜜蜂探索实验室,发现问题,提出实践、探究、学习的内容及主题,并开展有效的学习、实践、体验、探究等活动。

七、活动点评

1.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课程内容的整合性、目标的开放性和实践过程的动态性必然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载体和支撑。课程资源本身往往成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2.此次活动就是围绕着资源的开发、梳理和整合,利用学校内部的各种资源,形成了具有西屯小学特色的资源模式。

3.蜜蜂随笔 关于蜜蜂随笔作文 篇三

阳光是这样的美好,花朵是这样的鲜艳,小蜜蜂们兴高采烈,嗡嗡嗡地飞着。一下子飞到玫瑰花上面,一下子飞到丁香上面,接着又飞到桔子花、柠檬花上面。每一朵花都含笑地欢迎着它,用花瓣轻轻地抚摸着它。小蜜蜂迅速地扇动它的翅膀,转动它的复眼,快乐地张合着它的口器,挥舞着它的六只小腿。

我目不转睛地盯住它那辛辛苦苦、忙忙碌碌采蜜的身影,嘴里还轻轻数着:“一朵、两朵……十朵……”数到一十二、一十三朵时,只见它肚子吸得饱饱的,腿上还带着两个黄粉团,停在花叶上直喘气。在明媚的阳光下,宛如金星飞溅,令人叹为观止。

一群群金色的蜜蜂,像一片片金色的云,铺天盖地地向百花盛开的苜蓿地扑去。

4.《蜜蜂》练习题 篇四

我的爷爷是个远近闻名的养蜂人,他有着四十多年的养蜂经验,称得上是养蜂专家了。他家前屋后院都摆满了蜂箱,连后山也是“蜂箱密布”。那阵势得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壮观。

每逢放假,爸爸就开车带着妈妈和我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晴天的早晨,,我刚起床打个哈欠,耳畔就传来嗡嗡的悦耳声音,勤劳的蜜蜂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有一次,我搬了把椅子坐在院子里,看着蜜蜂们飞来飞去地采蜜。爸爸从屋里出来,见我正望着蜜蜂发呆,便也搬了把椅子坐在我旁边,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了蜜蜂王国的秘密。

“一箱蜂里的蜂一般分为三种:工蜂、雄蜂和蜂王。工蜂数量最多,也是最辛苦的。它们要负责外出采蜜、清扫蜂巢、哺育幼虫等一切工作。我们看到的蜜蜂大都是工蜂,雄蜂和蜂王一般不会出来。”爸爸指着空中飞来飞去的蜜蜂。

我兴致勃勃地看着爸爸,用眼神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爸爸似乎心神领会,继续说:“雄蜂比工蜂略大,也比工蜂黑一些。它孵化出来长大后,什么也不用干,主要任务就是和新蜂王交配。交配后,雄蜂大都会死去,或者被工蜂驱逐出蜂箱。

“蜂王呢,蜂王呢?”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

“每箱蜂里只有一只蜂王,它和雄蜂交配后,会产下大量的卵交给工蜂孵化哺育。说白了,它就是为蜜蜂王国传宗接代的蜜蜂。它的地位最高,是王者。”

这时,爷爷打开了一箱蜂。我小心翼翼地靠近蜂脾,在爷爷的帮助下,我终于看到了一只体型稍长,与众不同的蜂王。它正在威风凛凛地巡视它的王国呢。

“蜂王将卵产在工蜂制作的王胎中。蜂王产好卵以后,工蜂一般会等到王胎封盖后才起分蜂热,就是提前不喂或少喂蜂王吃蜂王浆,让蜂王瘦身,方便它外出飞行另觅新居。”爸爸知道得真多。

“爸,蜜蜂这么惹人喜爱,为什么要蜇人呢?我有点迷惑不解。

“璇儿,这是蜜蜂的本能呀,它是自卫。当它认为自己受到侵犯时,就会用尾上的针刺去蜇人。你还不知道吧,它蜇人后失去针刺,内脏受伤,不久就会死去。”

不知为什么,我听到这里,眼睛有点儿湿润。蜜蜂,这是一种多么可爱而又可敬的小生灵啊!

蘸一口香甜美味的蜂蜜,望着晴空下漫天飞舞的蜜蜂,我想起了唐代诗人罗隐的诗,不由自主地轻轻吟诵起来: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本文刊于《小学生导刊》发现版第九十期合刊

(指导老师:舒春燕)

作者:平江县新城学校山桂花文学社 周璇

5.小蜜蜂教案(定稿) 篇五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动力来开展音乐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体态律动,玩游戏的形式来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去感受音乐,学习音乐。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出发,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创造性理念丰富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带有个人特点与同学们和谐交流相处,求个性,特性,多样化理念推动课堂气氛与学习氛围。

二、教学分析:《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节奏简单,易于演唱和表演。人们形容勤劳、默默无闻、付出都会想到一种非常勤快的小动物,它带着翅膀,还能给我们酿好吃的蜜,它就是勤快的小蜜蜂。音乐形象鲜明、节奏感强、结构规整,有着动物典型节奏形象的短小的乐曲。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生性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喜欢形象鲜明的音乐

在知识储备上已基本掌握C大调自然音阶,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基本节奏;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做出反应。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表现出小蜜蜂辛勤劳动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学生随音乐学唱歌曲,学生随音乐学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根据身体律动与学生玩游戏,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亲身体验。

四、教学策略: 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增进同学间的情感沟通,改善人际关系。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独立学习与小组学习策略】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课件,游戏道具 六,重点:用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歌唱与表演。

难点:会分辨相同旋律,第二乐句吐字要快、咬字清晰,能背唱歌词。区分乐句特点。

七、教学方法:情境法、观察法、听唱法、对比法等。

八、导入

讲述故事直接导入,给小朋友放一个关于【小蜜蜂故事】视频,在旁边讲述

老师:有那么一个地方有一个大森林,有很多小动物,熊,森林有一片花丛,鲜花朵朵盛开,花园里来一群小蜜蜂,东飞飞西飞飞,嗡嗡嗡。嗡嗡嗡。不管是晴天还是在雨天,它都非常勤劳的采蜜。突然山上来个小熊,小熊肚子饿了,看到小蜜蜂采到许多蜂蜜,它想吃,尝一尝,它慢慢地走过去偷吃了蜂蜜,嗡嗡嗡。嗡嗡嗡,哎呀,被小蜜蜂发现了,但是小蜜蜂热情地招待它,说小熊,小熊,等我哦,跟我们一起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来采蜜吧。小熊说,我知道了,谢谢你小蜜蜂,我会像你一样做一个勤劳哎劳动的小熊,小朋友 你们喜欢谁?

学生:我喜欢小蜜蜂,因为它勤劳爱劳动采蜜,{我喜欢小熊,因为它跟小蜜蜂一起玩。。

老师:你们喜欢小蜜蜂是因为它勤劳爱劳动采蜜,你们还有人喜欢小熊是因为它敢认错误,改正错误。

老师:我们也要学习小蜜蜂和小熊能知错就改,互相原谅,大家都做好朋友!

师:看到小蜜蜂和小熊成为好朋友,你们高不高兴啊? 学生:(高兴)视觉感知: 老师:我们现在来认识下小蜜蜂长得是什么样的,【图片】 小蜜蜂长什么样子呢?

学生:它有两只角,还有双翅膀。。

老师:身上颜色有黑黄的条纹,还有一个漂亮的翅膀。。请小朋友观看视频,你们看,小熊和小蜜蜂正在唱歌呢,我们也一起加入好吗?

九、学习歌曲。节奏游戏。

X X | X 0 | X XXX | X 0 | 嗡 嗡 嗡,飞吧,小蜜 蜂。出示歌谱

1、聆听一遍歌曲,边听遍画旋律线,感受歌曲旋律。

2、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分段让学生学唱。

(3)鼓励学生每段创编动作,通过模仿蜜蜂的基本舞步和动作,学生在音乐中找出节奏规律,进行模仿表演,进一步熟悉旋律。

对学生进行节奏及视唱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技能的训练让他们不但会感受表现音乐,也会学习音乐。朗读歌词的过程也就是在对歌曲进行情感的处理。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

(4)边唱边做动作,完整表演。

本次音乐游戏,我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了音乐形象鲜明、节奏感强、结构规整,有着动物典型节奏形象的短小的乐曲。首先通过视频,故事,PPT形象深入让幼儿感知音乐欢快与缓慢。

老师带动学生一起有感情地唱歌: 找出歌曲中的相同的旋律。

之后放小蜜蜂的音乐老师与学生扮演小蜜蜂采蜜一起劳动。。

六、延伸主题

1、小蜜蜂给大家带来了这么好吃的东西,真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

2、老师:那我们唱着歌曲飞出教室。

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教学流程:

6.人造蜜蜂嗡嗡飞 篇六

2013年5月, 研制10年的机器蜜蜂首次实现了遥控飞行。未来机器蜜蜂可应用于搜索、营救、监测和环境监控等, 甚至还能像真实的蜜蜂一样对农作物进行授粉呢。

自2003年, 美国哈佛大学就开始研制设计机器蜜蜂。2007年首次研制成了实物大小的机器苍蝇。而要达成蜜蜂的自治飞行, 需要更紧凑的高效能源, 以及能无缝整合到机器蜜蜂体内的电子部件。机器蜜蜂设计受益于飞行生物学的灵感, 它具有极薄的翅膀和压电致动器制造的飞行“肌肉”, 当应用一个电场时陶瓷条可以膨胀和收缩。每个翅膀都安装在细长碳纤维体顶部, 像真实的昆虫一样, 它们的翅膀能够独立活动, 拍打时自由旋转。

机器蜜蜂重约80毫克, 具有一对类似苍蝇的翅膀, 每秒可拍打120次, 是飞行昆虫的首个实用模型。在测试中通过一根连线与机器蜜蜂连接, 控制它的起飞、空中盘旋和改变方向。拍打翅膀形成的向下气流可使机器蜜蜂在空中盘旋, 通过倾斜身体而实现向前或向后飞行。

机器如何飞

但是设计最初, 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为翅膀提供动力, 体型较大的机器人采用电磁发动机, 体型较小的则需要考虑其他方案。过去几十年, 人们对小型机器人的研究十分有限, 因为机器蜜蜂很小, 在这样的尺度下, 占主导的是摩擦等表面作用力, 而不是与质量相关的重力和惯性。由于体型的限制, 传统工具都无法使用, 包括旋转轴承、齿轮和电磁发动机组件——这些在大型机器人中随处可见的组件, 在机器蜜蜂身上效率太低。

除了快速旋转的发动机和齿轮, 研究人员还模仿飞行类昆虫, 为机器蜜蜂设计了一个飞行结构——由人造肌肉提供动力, 使翅膀可以拍动。机器蜜蜂的肌肉系统用独立的“肌肉”来提供动力, 控制飞行。较大功率的驱动器用来驱动翅膀拍动, 而较小功率的驱动器用来微调翅膀运动, 产生转矩, 控制和操纵飞行。这两个驱动器都设在翅膀与身体的连接处。

人造肌肉由压电材料构成, 当向压电材料施加电压时, 压电材料就会收缩。虽然这样的驱动器还存在诸如易碎、需要较高的电压等一些缺点, 但从物理上来说, 尺寸较小对研究人员也有好处。驱动器越小, 运动速度越快。由于驱动器在每个运动周期完成的做功量是恒定的, 所以翅膀拍打得越快, 输出的功率就越大。事实上, 人造肌肉的功率, 与同体积的昆虫肌肉相当。

关节很重要

过去几年, 研究人员已经试用了数十种不同的驱动器和关节。他们的目的是想找到一种最简单可行的制作方案, 因为要制造成千上万的机器蜜蜂, 驱动器和关节这样的组件必须大规模生产。

目前, 研究人员用一种硬质材料如碳纤维层作为顶层和底层, 类似一个三层的三明治结构, 中间夹着柔软的聚合物, 以此构建每个机器蜜蜂。碳纤维层中间的聚合物是可以弯曲的, 这样就可以制备出—个柔性关节。这种方法的美妙之处在于, 适合高效的流水线生产。首先, 研究人员用紫外线激光精确地切割碳纤维层;接着, 将各层对齐, 用黏合剂压在一起;然后, 从基板中取出每个组件;最后, 他们从儿童立体书中得到灵感, 设计出最后一步:只用—个动作, 就可以在二维表面弹出3D结构。

供能受限制

研究人员在建造蜜蜂大小的机器人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仍然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 怎样为这么小的机器人供能。为了供能问题, 机器蜜蜂的身体大部分都得由主驱动器和动力装置占据。想想电池吧, 尽管研究人员也在研制固体氧化物微型燃料电池。供能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供能元件越大, 提供的能量当然也越多, 但这样一来, 机器蜜蜂的重量就会增加, 需要更大的推进系统来抵消增加的重量, 最后又得寻找更大的供能元件。

在飞行状态下机器蜜蜂使用19毫瓦电流, 相当于多数昆虫的能量消耗。考虑到电池的能量密度和身体各部件的能量利用率, 研究人员最乐观的估计是, 这只机器蜜蜂只能飞行几十秒钟。为了延长飞行时间, 研究人员尽量减小蜜蜂的重量, 并使各部件的效率最大化。

虽然研究人员还未制造出可以自己供能飞行的机器蜜蜂, 但已经可以让一只100毫克的机器蜜蜂, 产生足够的推力起飞。他们把它系在一个外接电源上。借助主动和被动机构, 这只机器蜜蜂可以自己保持稳定。

学习大自然

电源不是唯一的问题。机器蜜蜂的“大脑”是另一个难题。在野外, 机器蜜蜂必须不断根据环境, 确定最好的行动方式, 并自己控制飞行机制。实验室里, 研究人员还可以借助外部电子设备, 制定一个临时的解决方案, 但真正进入工作状态, 机器蜜蜂只能依靠自己的“大脑”。

如果要达到较高的水平, 机器蜜蜂的“大脑”不仅需要自身的行动, 还得与其他机器蜜蜂互动。研究人员打算给机器蜜蜂设计一个多层次的“大脑”:传感器负责感知环境因素, 电子神经系统负责基本的控制功能, 而一个可编程的电子大脑皮层负责做出高层次的决策。作为第一步, 首先要设计一个简要版的大脑系统, 让机器蜜蜂实现自主飞行。这也是一个挑战, 需要严格控制由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身体各部位组成的回路。

为了弄清楚该使用什么样的传感器, 以及如何构建大脑的电路结构, 研究人员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大自然。蜜蜂感知世界时, 使用了两类传感器:本体感受器会让蜜蜂知道自己飞行时身体处于何种状态——翅膀的拍打速度、身体的体能状况;外部传感器则提供外部世界的信息。

现代技术提供了GPS、加速计和多轴陀螺仪, 但这些传感器要么太重, 要么会能耗太多, 或者又重又耗能, 根本没法用在机器蜜蜂上。因此, 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电子视觉系统, 与天然蜜蜂的视觉系统类似, 可以分析“光流”, 也就是在一个视觉传感器的“视野”中, 明显的物体运动。想象一下, 当你乘坐汽车时, 看到的窗外景物是怎样的:车窗附近的物体移动速度快, 而远处的物体移动缓慢。如果一个视觉系统可以做到这一点, 它就能展现某一环境的详细三维场景。即使它只配备有一个小小的、简单的图像传感器。

问题难取舍

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怎么取舍。例如, 他们希望有一个高分辨率的摄像头, 但高像素意味着更大的图像传感器, 而且需要额外的计算能力来处理图像。那么, 如何取舍才是最合适的?

为了回答这类问题, 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特殊的风洞实验室。他们把机器蜜蜂的身体, 安装在一个固定的多轴向力和扭矩传感器上, 让它扇动翅膀, 模拟飞行;将蜜蜂飞经的物理环境的图像, 投影在风洞实验室的墙壁上。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探索视觉系统、大脑和身体如何协调合作, 从而更好地控制机器蜜蜂的飞行。

另外, 机器蜜蜂的大脑还得有足够的能力, 处理图像传感器传来的数据流, 做出适当的决策, 驱动身体里的驱动器。同样, 那些现成的先进设备还是没法用于机器蜜蜂。因此, 研究人员一直在开发一类新的计算机架构, 用于构建机器蜜蜂的大脑, 把通用计算与专用硬件加速器结合起来。与普通家用电脑中可以做任何事情的通用处理器不同, 硬件加速器这种经过精细设计的电路模块只能做一件事情, 但可以做得很好。这样, 即便在严格的功耗限制之下, 也可以使用硬件加速器来快速并实时地进行稳定飞行所需要的计算。

前途无极限

当然, 飞行控制仅仅是个开始。同时, 还要开发其他一些传感器, 让机器蜜蜂完成某些特殊任务, 比如去搜寻埋在地震废墟中的幸存者。事实上, 小巧灵活、简单价廉的机器人, 能比一些专业人员更有效地完成任务。例如, 营救人员可以带上一个重量不足1千克、装有1 000只机器蜜蜂的盒子, 在遭受自然灾害的野外, 放飞这些机器蜜蜂, 根据伤者的热量、声音、呼出的二氧化碳来搜寻、营救伤者。如果只有3只机器蜜蜂完成任务, 其他蜜蜂都失败了, 对于整个蜂群来说, 仍然是取得了成功。

7.读《蜜蜂颂》有感 篇七

读《蜜蜂颂》有感1

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勤奋的学习?我问妈妈。妈妈说,因为你们是学生,所以要勤奋学习。我问哥哥,哥哥说:为了我们以后有一份好的工作,所以要勤奋学习。然而最终我在《蜜蜂颂》上找到了答案。

《蜜蜂颂》上讲到,一只蚂蚁听人们常常夸奖蜜蜂十分勤劳的采蜜,酿蜜,于是找到蜜蜂,好奇地问:“你酿一滴蜜只要采十万朵花的花粉,而我要拖动比我身体大500倍的食物,可是为什么人们就瞧不起我呢?”蜜蜂回答说:“我把酿的每一滴蜜都献给了人们,而你只图自己温饱。”

是啊,一只工蜂的最长寿命只有六个月,在这短短的六个月中,他们不断的采集花粉,酿造蜂蜜。蜜蜂每酿一滴蜜就要采集十万朵花的花粉,如果酿造一公斤蜂蜜,差不多要飞行45万公里,这是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看到这个让人无法相信的数据后,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孜孜不倦,自强不息的张海迪。她虽然身体的三分之二没有知觉,但她在无法上学的情况下,自学成才,身残志不残,写出了许多作品,如《轮椅上的梦》《鸿雁快快飞》等,这些作品启迪了许多失落无望的人,也激起了许多人的斗志。看到这里我不禁掩卷深思,我们为什么要勤奋学习,那是因为我们不仅要充实自己,明天还要“酿造出更甜美的蜜”献给人民,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读《蜜蜂颂》有感2

《蜜蜂颂》里说:一只蚂蚁听见人们夸奖蜜蜂勤劳地采蜜、酿蜜。于是蚂蚁找到蜜蜂,好奇地问:“你酿一滴蜜,只要采十万朵花,而我却要搬起比自己大50倍的食物,为什么人们会鄙视我呢?”蜜蜂回答说:“我酿的蜜献给了人们,而你只图自己的温饱……”是啊!蜜蜂整日不分白天黑夜地劳作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是最可贵的吗?

今年暑假的时候,姥姥邀请我们去她的大棚里摘水果。我和弟弟来到最喜欢的桃子棚,里面有很多顾客。我看到大大小小,品种不同的桃子,我口水都留下来了。我赶紧去摘桃,生怕好的桃子被人家摘走了,一时竟然忘记了弟弟。因为弟弟个子比较低,所以他够不到上面的桃子,一时没有站好摔倒了,弟弟坐在地上号啕大哭,旁边的一位阿姨看见了,二话没说,就把弟弟扶了起来。还把自己精心挑选的几个水灵灵的大桃子给了弟弟,弟弟的心情逐渐好转,那个阿姨一直陪着弟弟。直到我们要走的时候,她才离开。可能是大棚里比较热,走到门口的时候阿姨掀起了裤腿擦了一下汗,我看到了令人不敢相信的一幕,啊!她竟然是残疾人!一个残疾人能照顾好自己已经不容易了,她竟然陪了弟弟一个下午,她该是一个多么有爱心的人啊!她不正是《蜜蜂颂》里那些蜜蜂吗?奉献别人,快乐自己!

同学们,让我们也做一只蜜蜂,酿造出“最甜美的蜜”献给人们,让明天更加美好。

读《蜜蜂颂》有感3

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勤奋地学习?我问妈妈。妈妈说,因为我们是学生,所以要勤奋学习;我问表妹,表妹说,因为我们以后要找一份好的工作,所以要勤奋学习。然而,最终我在蜜峰颂中找到了最完美的答案。

蜜蜂颂中讲到,一只蚂蚁听人们常常夸奖蜜蜂,于是蚂蚁找到蜜蜂,好奇地问:“你酿一滴蜜要采十万朵花的花粉,而我却要拖动比自己大50倍的食物,为什么人们会鄙视我呢?”蜜蜂回答说:“我酿的蜜都献给了人们,而你只图自己的温饱。”

是啊,一只工蜂的最长寿命是6个月。在这短短的6个月中,它们不断地采集花粉、酿造蜂蜜。蜜蜂每酿造一滴蜜,就得采集十万朵花的花粉,如果要酿造1公斤蜂蜜,差不多要飞45万公里,整整是11条赤道的长度啊!

看到这个令人无法相信的数据后,不禁让我想起了孜孜不倦的张海迪。张海迪的身体虽然有三分之二失去感觉,但她在不上学的情况下,学习了多种语言,写出了许多作品。她的轮椅上的梦、生命的追求、鸿雁快快飞等启迪了许许多多感到失落和无望的人,也激起了许多人的斗志。

此时,我禁不住掩卷深思:我为什么要勤奋学习,那是因为我们不仅今天要充实自己,明天还要“酿造出最甜美的蜜”献给人们,令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读《蜜蜂颂》有感4

“我们为什么要勤奋学习呢?”我问妈妈。妈妈说:“因为你们是学生。”我问奶奶,她说:“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我问表姐,她说:“因为我们以后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然而,我在读《蜜蜂颂》中却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蜜蜂颂》中讲到,一只蚂蚁听人们常常夸耀蜜蜂十分勤劳地采蜜、酿蜜,心里就十分不满。有一天,蚂蚁看见了正在采蜜的蜜蜂,好奇地问:“你酿一滴蜜只要采十万朵花的粉,而我却要搬运比自己大50倍的`食物,为什么人类不夸夸我呢?”蜜蜂笑着回答说:“我酿的蜜全都贡献给了人类,而你们却从来没有给人类做出贡献,反而却要图人们的食物,难道这样做人们会夸你吗?”蚂蚁听了这话,羞愧地走了。

是啊,一只雄蜂最长的寿命是6个月,而在这短暂的生命中,它们要不断采花粉、酿造蜂蜜。蜜蜂每酿一滴蜜,就得采集10万朵花的花粉,如果要酿1公斤蜂蜜,差不多要飞45万公里,整整是赤道长度的11倍呀!

看到这无法让人想像的数字,不禁让我想起了孜孜不倦的张海迪,他的身体虽然有三分之二没有感觉,但是他在不上学的情况下,学习了多种语言,并写出了许多作品。她的《轮椅上的梦》、《生命的追求》、《鸿雁快快飞》等启迪了许许多多感到失落、无望的人,它们就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激起了多少人的斗志!

此时,我禁不住掩卷深思:我要勤奋学习,那是因为我们不仅今天要充实自己,明天还要“酿造出最甜美的蜜”献给人们,令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8.《蜜蜂引路》评课稿 篇八

丽岙二小王和秋

听了我校谢阿晓、陈慢慢两位新教师的课,顿觉两位新教师悟性很高。一方现表现在教学生涯才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对于课堂,已经能较好地把握课堂。如从学生角度看,两堂课的课堂纪律都非常好,说明老师能很好地掌握课堂。从教师角度看,课堂上,教师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能给予有效的评价,能及时地对教学做出调整。这些都说明教师的教学水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陈老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三段。她设计了一个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阅读过程。这种设计是符合学生认识事物和阅读课文的心理过程的。一开始,教师请学生默读整段课文,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和养蜂人住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教师一边听学生发言,一边在黑板上贴画,帮助学生在整体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一教学步骤中,教师把重点放在学生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上,并不单纯以学生答案正确为目标。如教师要学生说花丛在哪儿,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花丛在路边,理由是课文里说“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中有许多蜜蜂。

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事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部分进一步深入的学习,进一步从词句中体会列宁是怎样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如教师问学生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他是怎样想的?学生阅读了课文以后说,列宁在路边发现了蜜蜂,他会这样想,这些蜜蜂大概是那养蜂人的吧?他还会想,蜜蜂采完蜜是要飞回蜂房去的,我只要顺着蜜蜂飞的方向找去,就一定能找到养蜂人的家。老师改变了有些教师习惯于逐句逐段进行情节性问答和讲解的教法,对于发展学生认识和思维能力是很有意义的。

当学生深入学习了列宁观察、思考的方法以后,教师又让学习回到课文的整体上来,借助自己铁图,融进自己的体验和想象,具体叙述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

发展认识、发展思维离不开发展学生的语言。老师在学生阅读理解过程中十分重视语言。一是重视听和说的训练。口语训练的要求,随着阅读理解的加深而逐步提高,由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等各在什么地方说一二句话,到围绕列宁

9.蜜蜂是天然“麻醉师” 篇九

蜜蜂不仅会用尾刺蜇人, 还会咬人。欧洲科学家研究发现, 蜜蜂咬伤动物后, 会向伤口分泌一种毒性很低的物质, 对“受害者”具有天然麻醉作用。

一个由希腊、塞浦路斯与法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发现, 如果蜂巢有入侵者, 蜜蜂将它们咬伤后, 其下颌腺会向伤口处分泌一种名为2-庚酮的化合物, 可使入侵者瘫痪长达数分钟, 以便将其驱逐出去。这种天然麻醉剂对某些小型捕食性动物与寄生虫特别有效, 如大蜡螟和狄氏瓦螨等。而后, 研究人员以大蜡螟幼虫和老鼠坐骨神经标本为麻醉对象, 比较了2-庚酮与常用局部麻醉剂利多卡因的特点, 发现二者的特性极为相似, 作用原理也一样, 都是通过阻断某些钠离子通道来达到麻醉效果, 但前者的毒性更低。研究人员指出, 作为一种比传统麻醉剂毒性更低的天然物质, 2-庚酮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未来有望以此生产出供人类与动物使用的新型局部麻醉剂。

10.续写蜜蜂引路 篇十

一、运用辞格 例如:《第一个青苹果》《最灿烂的花朵——笑容》《做一匹自己的黑马》《忘忧草》(比喻);《我叫把握》《灵魂的乞求》《写满爱的社会》(比拟);《绿色,我的梦》(借代);《苦咖啡》(双关);《生活的真谛是什么》(设问);《成才全靠父母吗》(反问);《那角落,那学生》(反复);《可乐给你,咖啡给我》(对偶);《朋友,珍重!》(呼告);《成长有谁听》(通感);《一晌贪欢》(引用)等。

二、套用名句 这里的名句是个宽泛的概念,可以出自古典名着名篇,也可以出自影视剧片名、歌词、广告词等。某省中考作文题为生活_____,考生运用套用法写出了如下一些好标题:《生活不相信眼泪》,《生活,要说爱你不容易》(套用歌名《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对这段生活说不》(套用书名《中国可以说不》);《生活,你究竟姓什么?》等。这些标题相较于《幸福的生活》《不平常的生活》一类标题就要吸引人得多。我们从其他考场作文中还能找出类似的好标题,例如《都是考试惹的祸》《将个性进行到底》《曲径通乐处》等。

11.蜜蜂自然中毒的病因与诊治 篇十一

1有毒植物中毒

1.1病因有毒植物, 如乌头 (俗名:草乌、老乌) 、羊踯躅 (俗名:闹羊花、黄杜鹃、老虎花) 、苦皮藤 (俗名:苦树皮、棱枝南蛇藤、马断肠) 、喜树 (俗名:旱莲木、千仗树) 、藜芦 (俗名:大芦藜、老旱葱、黑藜芦) 、博落回 (俗名:号筒杆、黄薄荷) 、雷公藤 (俗名:断肠草、红药、菜虫药) 、昆明秋海棠 (俗名:白背雷公藤、山砒霜、鸭子药) 、八角枫 (俗名:包子树) 、曼陀罗 (俗名:醉心草、狗核桃) 等, 其花粉或花蜜均含有对蜜蜂有毒的植物毒素, 进入机体后在组织器官内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 破坏正常生理功能或出现器质性质变。由于有毒植物种类多, 各种植物所含毒素有异, 加之蜂种的采集习惯不同, 故此类中毒的症状和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曼陀罗花期在6—10月, 曼陀罗含有莨菪碱、阿托品、东莨菪碱等, 花蜜和花粉均对蜂有毒, 一般干旱年份中毒严重, 外界蜜粉源缺乏时易发生中毒。有些毒蜜甚至会导致人中毒或死亡。

1.2症状

1.2.1花蜜中毒:多为采集蜂。初期常呈兴奋状态, 身体失去平衡, 随后转入抑制状态, 表现行为呆滞, 吻伸出;后期多在蜂箱内和场地间爬行, 直至死亡;剖检腹部不膨大, 中肠无变化。

1.2.2花粉中毒:多为幼蜂。中毒后失去飞翔能力, 常在箱底或爬出巢外后死亡;剖检腹部膨大, 中后肠内充满黄色花粉糊;中毒严重者引起蜜蜂幼虫死亡, 虫体腐烂呈灰白色。

1.3诊断

1.3.1初诊:根据放蜂地有毒植物种类和气候条件, 结合临床剖检症状作出初步诊断。

1.3.2确诊:花粉形态鉴定法:取可疑有毒蜂蜜25 g, 置于100 m L小烧杯中, 加入50 m L 80℃左右的热水, 使蜂蜜充分溶解 (若为蜂花粉, 则取5~10 g, 加足量水, 用玻棒充分搅动至完全散开) , 再放入离心管中, 以2 000~3 000 r/min离心5~10 min, 使蜂蜜中的花粉沉淀, 用玻棒沾取少许花粉滴于载玻片上, 放在400倍显微镜下观察花粉形态, 辨认是哪种有毒蜜粉源植物中毒, 如辨认不清, 可将花粉分解后再进行鉴定。将上述离心后的沉淀花粉用冰醋酸浸泡24 h, 泡软后的花粉通过细铜网将花粉过滤到离心管中, 经离心沉淀后倒去上清液, 再加入9份醋酸酐与1份硫酸配伍的混合液, 然后将离心管放入水浴锅中加热煮沸, 随时取出少许花粉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内含物是否已全部去除。分解后迅速离心沉淀倒去混合液, 加入少量蒸馏水, 再离心, 重复3次。经处理的花粉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花粉外壁纹饰及层次结构, 即可确诊。各类植物的花粉各不相同, 根据花粉形状大小, 对称性和极性, 萌发孔的数目、结构和位置, 壁的结构以及表面雕纹等, 可以鉴定到科和属, 甚至可以鉴定到植物的种。

1.4防治

1.4.1迅速确诊, 及时取出有毒蜜脾和粉脾, 并喂以酸性饲料 (如在4∶1的蜜水中添加5%醋酸或0.1%柠檬酸) ;或用生姜25 g加水500 g煮沸后加糖250 g喂蜂解毒。

1.4.2选择具有良好的蜜粉源地放蜂;尽可能避免有毒植物蜜粉源引诱蜜蜂, 如定地养蜂场可种植一些与有毒植物同时开花的蜜粉源植物。

1.4.3定期检测, 严禁含毒蜜粉流入市场。

2枣花中毒 (枣花病)

2.1病因枣树每年5月底6月初开花, 花期长达30多天, 是我国北方的主要蜜粉源植物。枣花中毒主要发生在流蜜期间, 其原因主要是枣花蜜中生物碱及游离的钾离子含量较高所致。一般来说, 在山区和沙质土壤地区中毒较重, 在平原和湿润粘质土壤地区中毒较轻;气候干旱年份中毒较重, 雨水充足、气候湿润年份中毒较轻;枣花期无辅助粉源的地区较重, 有辅助粉源的地区较轻;枣树成片地区较零星地区重;意蜂较中蜂中毒重。

2.2症状蜜蜂采集枣花蜜后, 开始出现腹部膨大, 失去飞翔能力, 两翅平伸或竖起, 在巢门外作跳跃式爬行, 随着中毒加深, 病蜂常仰卧在地, 腹部抽搐, 最后痉挛而死。死蜂双翅张开, 腹部向内弯缩, 吻伸出。中毒严重者巢门前死蜂遍地, 蜂群群势迅速下降。

2.3诊断

2.3.1初诊:根据放蜂地有枣林且正值枣花流蜜期间, 结合临床症状作出初步诊断。

2.3.2确诊: (1) 钾含量测定法:准确称取中毒样品蜜2 g, 置于坩埚中放入500℃马弗炉中灼烧7 h灰化, 残渣用1 N盐酸2 m L溶解, 过滤, 滤液置于50 m L容量瓶内, 用氯化铯10 000 mg/kg定溶, 然后用WFX-I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钾的含量测定, 如测得钾在1 400±200 mg/kg之间, 可以断定是枣花中毒。 (2) 花粉形态鉴定法:枣花粉为淡黄色, 花粉粒为长球形, 赤道面观为长椭圆形, 极面观为钝三角形, 大小为26.3 (20.6~28.4) μm×14.7 (12.3~17.9) μm, 具3孔沟, 沟长至极端, 内孔大而明显, 有时孔膜外突。外壁表面具细网状雕纹, 网孔形状不一, 网脊宽而平, 由细颗粒组成。

2.4防治

2.4.1在枣花大流蜜期, 每天傍晚用生姜水、甘草水灌脾, 或用酸性饲料饲喂蜂群, 可使病情减轻。

2.4.2枣花的花粉少, 在枣花期前, 要选择蜜粉源均较充足的场地放蜂, 使蜂群有大量花粉, 或先贮存一些粉脾, 以备进入枣花期供蜂群食用, 可减轻蜜蜂中毒程度。

2.4.3每天在框上和蜂路间洒一点2%淡盐水, 同时在蜂场内增设饮水器, 饲喂淡盐水, 以满足蜜蜂对钠离子的需求, 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在蜂箱四周及箱底要经常洒些冷水, 以保持地面潮湿, 并为蜂群架设凉棚遮荫, 防止烈日直晒。

3茶花中毒

3.1病因茶树在9—11月开花, 花期长, 流蜜量大, 是我国南方晚秋的主要蜜粉源植物, 但茶花蜜会引发幼虫大批死亡, 致使丰富的蜜源资源不仅不能有效利用, 还会给蜂群越冬带来不良影响。茶花蜜成分有别于普通蜜, 除含有微量的咖啡因和甙外, 主要含有较高的多糖成分。其中:寡糖成分占14.2% (主要是5.5%的棉子糖和8.7%的水苏糖) ;棉子糖和水苏糖中均有半乳糖成分, 约占总糖的4%。茶花中毒是由茶花蜜所致, 茶花蜜并非有毒, 引起蜜蜂中毒的原因是蜜蜂不能消化利用茶花蜜中的低聚糖 (又称寡糖或复合多糖) 成分, 特别是不能利用结合的半乳糖成分, 而引起营养生理障碍。

3.2症状蜂群内的子脾前3日龄的幼虫发育正常, 但将要封盖的幼虫或已封盖的大幼虫却成批死亡腐烂, 表现为房盖变深, 有不规则的下陷, 中间有小孔, 用镊子挑出幼虫的尸体呈乳白色或灰白色且瘫在房底, 散发出一股酸臭味。在茶树区放蜂的蜂群若不采取预防措施, 烂子率可达100%。

3.3诊断

3.3.1初诊:放蜂地在茶园内或茶园附近, 当茶花盛开大流蜜时, 检查蜂群出现上述症状即可初诊。

3.3.2确诊:花粉形态鉴定法:茶树花粉为黄色, 花粉粒长球形, 赤道面观为椭圆形, 极面观为钝三角形, 具3孔沟, 沟中间窄, 两端呈喇叭状, 内孔横长。

3.4防治

3.4.1防治原则:采用分区饲养管理结合药物解毒, 使蜂群既可充分利用茶花蜜源, 又尽可能少取食茶花蜜, 以减轻中毒程度。

3.4.2分区管理:根据蜂群的强弱, 分为继箱分区管理和单箱分区管理2种方法。

3.4.2.1继箱分区管理:适用于群势较强的蜂群 (6框足蜂以上) 。先用隔离板将巢箱分隔成2个区, 将蜜脾、粉脾和适量的空脾连同蜂王带蜂提到巢箱的任一区内, 组成繁殖区, 然后将剩下的脾连同蜜蜂提到巢的另一区和继箱内, 组成生产区 (取蜜和取浆在此区进行) 。继箱和巢箱用隔王板隔开, 使蜂王不能通过, 工蜂可自由进出。此外, 在繁殖区除了靠近生产区的边脾外, 还应分别加一蜜粉脾和一框式饲喂器, 以便人工补充饲喂并阻止蜜蜂把茶花蜜搬入繁殖区。巢门开在生产区, 繁殖区一侧的巢门则装上铁纱巢门控制器, 使蜜蜂只能出不能进。

3.4.2.2单箱分区管理:适用群势较弱的蜂群。将巢箱用铁纱隔离板隔成繁殖区和生产区。上面盖纱盖, 注意在隔离板和纱盖之间应留出0.5~0.6 cm的空隙, 使蜜蜂自由通过, 而蜂王不能通过。在繁殖区除在靠近生产区的边框加一蜜粉脾外, 还在靠近隔板处加一框式饲喂器, 以便人工补充饲喂并阻止蜜蜂将茶花蜜搬入繁殖区。巢门开在生产区, 繁殖区一侧的巢门则装上铁纱巢门控制器, 使蜜蜂只能出不能进, 而出来的采集蜂只能进生产区。

3.4.3药物与饲养管理相结合: (1) 繁殖区每天傍晚喷洒解毒药物:0.1%多酶片+1%乙醇+0.1%大黄苏打片+糖浆或蜜水;隔天饲喂1∶1的糖浆或蜜水, 并注意补充适量的花粉。 (2) 采蜜区要注意适时取蜜。在茶花流蜜盛期, 一般3~4天取蜜1次;若蜂群群势较强, 可生产王浆或采用处女王取蜜;每隔3~4天用解毒药物糖浆喷喂1次。

4油茶中毒

4.1病因油茶在10—12月开花, 花蜜极为丰富, 是我国南方冬季的主要蜜粉源植物, 但在无预防措施时油茶蜜会引起蜜蜂中毒。原因是油茶蜜中含有生物碱和寡糖、半乳糖所致。据分析, 每100 g花蜜中含有果糖和葡萄糖56.8 g、棉子糖7.0 g、水苏糖8.4 g、茶碱2.07 g、生物碱8.4 g。

4.2症状蜂箱内子脾出现大批烂子现象, 幼虫呈灰白色或乳白色, 失去环纹, 死亡幼虫瘫在房底, 并腐烂发出酸臭味;成蜂腹部膨大透明, 发抖振翅直至死亡, 若不治疗, 可能会全群覆没。

4.3诊断

4.3.1初诊:若蜂群在油茶园内或附近, 时间为10月中旬以后, 温度在8℃以上, 蜜蜂出勤积极且采集了油茶的花蜜和花粉, 并出现上述症状, 即可初诊。

4.3.2确诊:花粉形态鉴定法:油茶花粉为黄色, 花粉粒长球形, 赤道面观为卵形或椭圆形, 极面观为钝三角形。大小为48.7 (44.2~51.6) μm×32.5 (27.8~36.3) μm, 具3孔沟, 沟长至极端, 内孔纵长, 外壁表面具网状雕纹, 网孔小, 圆形, 不规则, 网脊粗而明显, 呈蠕虫状, 表面具细颗粒。

4.4防治

4.4.1药物治疗:选用特效药“油茶蜂乐冲剂”每瓶500 g可治疗标准蜂群2~4群;或“蜂乐牌解毒灵”等。

4.4.2预防措施:采用单箱分两区饲养法。繁殖区不另设巢门, 以人工饲喂为主, 在采蜜区开巢门使工蜂出巢采蜜粉, 并适时把繁殖区将要出房的老子脾抽出, 抖落成蜂, 然后补充到采蜜区, 换入空脾, 使蜂王产卵繁殖。

5甘露蜜中毒

5.1病因在早春和晚秋蜜粉源缺乏时, 蜜蜂采食了由甘露 (蚜虫、介壳虫等昆虫采食农作物或树木的汁液后, 分泌出的一种淡黄色无芳香味的胶状甜液) 和蜜露酿成的甘露蜜后, 引起蜜蜂中毒。甘露蜜中含有大量的糊精和无机盐等成分, 易使蜜蜂发生消化吸收障碍而中毒;或昆虫分泌的胶状甜液极易被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污染, 产生毒素引发中毒。

5.2症状中毒蜜蜂腹部膨大, 伴有下痢, 失去飞翔能力, 常在巢脾框梁上或巢门外爬行, 行动迟缓, 体色变黑发亮;剖检消化道蜜囊膨大成球状, 中肠呈灰白色, 环纹消失, 失去弹性, 后肠呈蓝黑色至黑色, 里面充满淡紫色水状液体并伴有块状结晶物;严重中毒时, 成蜂甚至蜂王都会出现中毒死亡现象。

5.3诊断

5.3.1初诊:当外界没有蜜粉源或缺乏时, 若蜂场出现蜜蜂采集积极, 并出现上述症状, 且蜜房内蜜汁呈暗绿色、无蜂蜜的芳香味, 结合早春、晚秋、干旱等季节气候条件, 即可初诊。

5.3.2确诊: (1) 病蜂诊断:取中毒的死蜂20只, 研碎后加95%乙醇20 m L, 过滤后取6 m L放入称量瓶内, 用DDS-11型电导仪测定其电导率, 若在200μs/cm以上时, 即可确诊。 (2) 蜂蜜诊断:取新采进的蜂蜜4 m L于称量瓶内, 加蒸馏水2 m L, 混合均匀后, 用DDS-11型导电仪测定其电导率, 若为80±20μs/cm时, 即可确诊。 (3) 石灰水检验法:将待测蜂蜜用蒸馏水作等量稀释后, 取稀释液2 m L放入试管中, 然后加入饱和石灰水上清液4 m L, 充分摇匀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 静置后若出现棕花色沉淀, 即可确诊。

5.4防治

5.4.1药物治疗:氯霉素2片, 四环素1片, 复方维生素B 20片, 食母生50片, 研碎后加入1 kg蜜水或糖浆中, 搅匀后喂蜂, 每天1~2次, 连喂2~3天。

12.《蜜蜂》教学设计 篇十二

【学习目标】

1、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文,表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也可制成电脑,生字的部首和部分笔画可以闪烁)。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第一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上堂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读文,整体感知

1、自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卡片或,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⑵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⑶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4、整体感知文大意,说说文讲了一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⑵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⑶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⑵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⑶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⑷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⑸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⑹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四、堂练习

1、学习生字:

⑴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⑵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堂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3、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文。

二、精读文,探究结果

1、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⑴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⑵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⑶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2、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3、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4、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⑴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⑵结合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⑶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⑷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1、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2、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3、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4、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5、教师再引:

⑴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⑵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

六、拓展活动

13.歌曲《小蜜蜂》教案 篇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内容的聆听和表演,感受小蜜蜂的形象。2、指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小蜜蜂》体验小蜜蜂飞的形象。

3、在实践中复习四分、八方节奏,初步感受歌曲旋律方向。、教学重点:用欢快、活泼的歌曲演唱歌曲

难点:体验小蜜蜂飞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歌曲《去郊游》导入

2、多媒体出示各种花

3、出示小蜜蜂采蜜图片

二、熟悉歌曲节奏、小蜜蜂在做什么?它飞去采蜜的时候有时候飞到快,有时候飞到慢。

2、出示小蜜蜂快慢速度节奏,区分节奏的不同

3、用手拍出节奏

4、引导学生用小蜜蜂飞行动作慢飞,快飞。

5、教师弹琴,随音乐做小蜜蜂快慢速度飞行

三、学唱歌曲中间部分歌词

1、聆听全曲

说说听到了什么内容?

2、教师范唱

小蜜蜂采蜜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3、学唱小蜜蜂采蜜的过程

用二拍子强弱节拍边拍边念歌词

4、小蜜蜂采蜜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带着欢快的心情念歌词

5、随琴声演唱

6、用二拍子强弱节奏打拍子边歌曲

四、学唱全曲

1、出示全曲歌词

2、师生合作:师唱黑色歌词,生唱红色歌词

3、角色互换

4、学生合作:分组演唱歌词

5、随音乐分组演唱歌词

6、完整演唱歌曲

再次带着小蜜蜂采蜜欢快的心情演唱

五、角色表演

1、介绍小蜜蜂采蜜的方式

2、请个别学生扮演小蜜蜂飞行采蜜,另外的学生扮演花朵

3、播放歌曲伴奏随音乐采蜜

六、寻找小蜜蜂飞行路线

1、教师边唱歌曲,边画出小蜜蜂飞行路线

2、小蜜蜂飞行路线是按照音乐中的什么飞出来的?

3、引导学生边画边唱歌

4、用小蜜蜂飞行动作来表现小蜜蜂飞行路线的高低

六、拓展延伸

1、播放小蜜蜂歌曲

2、说说着学校里什么时候经常听到?为什么中午学校里会放这首歌曲?

3、随音乐学小蜜蜂辛勤的飞

14.我国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建设 篇十四

1 目前我国蜜蜂病虫害的发生概况

1.1 我国养蜂生产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我国影响养蜂生产的病虫害主要有三大类(蜂螨、成蜂爬蜂病、幼虫病)近十个种类,其发生及危害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养蜂生产的病虫害主要种类。(1)蜜蜂外寄生螨病。在所有病虫害中以蜜蜂外寄生螨病对养蜂业产生的影响最大,约占因病虫害等造成损失的30%~40%以上,是养蜂业的头号大敌。在北方地区,螨害主要发生时期多集中在4月下旬~9月上旬,其它时间由于蜂群内幼虫较少(寄生螨的繁殖需要幼虫)和天气等原因发生较少;而南方地区由于天气炎热,蜂群冬季不越冬,一年四季都有幼虫繁育,所以螨害经年都有发生。每年因蜂螨防治不利而直接导致蜂场绝收甚至全场破产的事例屡见不鲜。由于杀螨药剂抗药性的不断提高等原因,从1999年起危害有上升趋势。(2)成蜂的爬蜂病。成蜂的爬蜂病约占因病虫害等造成的损失的20%~30%。它主要是由蜜蜂成蜂体内病原物(如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及病毒等)大量侵害造成蜜蜂体质衰弱无力飞行并死亡,因表现为成年蜂遍地乱爬故取名为“爬蜂病”。近些年在蜂种选育及推广上,由于片面强调高产而忽略了抗病性,蜜蜂总体体质有所下降,这种病害的危害逐年增加。(3)幼虫病。幼虫病(包括有美洲幼虫病、欧洲幼虫病、囊状幼虫病及白垩病)约占总损失的10%~20%。它主要通过大量幼虫感染死亡导致群势衰弱,从而影响了蜂产品产量。该病近年危害也在不断上升。

(2)养蜂生产病虫害发生及危害的主要特点。在国内养蜂生产中有二个很明显的特点:(1)品种不断势向于单一和片面的高产化。为了不断的追求高产,一些产量高但抗病性不足的蜂种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推广应用,结果造成我国蜜蜂总体抗病性能的下降。(2)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移动放蜂,而各地检疫工作未能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正是这两个特点为病虫害的大范围传播及发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比如1999年就曾经在整个华北地区爆发过蜜蜂爬蜂病,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1.2 蜜蜂病虫害对养蜂产业所造成的损失

(1)影响蜂群群势的发展,导致蜂产品产量下降。平均来说这种产量的下降可以达到30%以上。

(2)为了控制病虫害,每年在蜂群用药方面产生了大量的消耗。以每群每年用于防治用药的花费4元保守计算,全国700万群蜂每年就有2800万元以上用于疾病防治的花销上[3]。

(3)病原物及防治药物残留的污染,造成蜂产品质量下降,影响了蜂产品的价格等,尤其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日益重视及出口产品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这一问题已日渐突出。特别是近两年以抗生素为代表的有害物质残留,已成为影响我国蜂产品出口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总的来说,蜜蜂病虫害对养蜂生产所造成的损失巨大,而且这种损失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对蜂产品质量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养蜂业健康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之一。

2 蜜蜂病虫害在蜂群生物学层面的综合防控体系建设

近些年,随着消费者对蜂产品中化学药物残留的担忧和蜂产品经销商对蜂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被迫重视,人们已逐渐意识到以往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防治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养蜂生产,只有依靠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多管齐下,并最终建立“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才能在维护蜂群健康的同时保证蜂产品的质量安全。“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的定义和建设包含二个层面的内容:分别是“蜂群生物学层面”和“养蜂产业层面”。如果把“蜂群生物学层面”看作是着眼于单个蜂群的微观层面,则“养蜂产业层面”就是着眼于整个养蜂产业的宏观层面。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认为“蜂群生物学层面”是以技术为基础的硬件措施,而“养蜂产业层面”是以政策为导向的软件配套,这两个层面在整个“蜜蜂病敌害综合防控体系”中相辅相成,互为依存。

蜜蜂不同于其它饲养动物(例如猪、马、牛、羊等),由于其群体性和个体经济价值低,所以我们往往需要将蜜蜂保护的着眼点放在整个蜂群的角度上,将一个完整的蜂群看作一个个体。蜂群内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生态系统,无论是蜜蜂与病原物、病原物之间以及蜂群与环境间都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只有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才会出现系统的不稳定,这时蜂群就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病理症状,所以蜂群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并非来自外部,而是内部生态系统的平衡打乱,外部原因(例如病原侵入、恶劣环境等)仅仅是诱因。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的切入点就是如何维持蜂群内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2.1 蜜蜂的必要“福利”

蜜蜂作为生物体,在为人类提供大量营养品的同时自身也需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主要是一些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矿物质等一系列均衡的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的健康。尤其在繁殖和生产季节由于蜂王大量产卵、工蜂繁重的保育幼虫[4]、采集蜂蜜、花粉等活动,体能消耗大,更需要充足的营养予以保障。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养蜂员在生产季节为了能够提高产量,采取掠夺式的生产方式,最“勤快”的养蜂员可以2-3天取一次蜜,结果使得蜂巢中没有富含营养的成熟蜂蜜供给蜜蜂(尤其是内勤蜂)食用。当周围大宗蜜源植物泌蜜期结束,蜂群内由于没有储备粮而处于半饥饿状态时,许多养蜂员又往往舍不得给蜜蜂饲喂蜂蜜和花粉,而用营养物质含量很低的蔗糖水代替。蜜蜂在承担繁重劳动的同时却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补充,结果造成寿命短暂,体质不断下降,最终打破了蜜蜂与病敌害原本稳定的平衡,造成蜂群发病。据统计在流蜜期工蜂的寿命只有约40天左右,而越冬期的工蜂由于活动少,同时又有足够的饲料,其寿命可达3个月之久。这种差别从很大程度上说明在生产期的蜜蜂更需要“高福利”。应遵从如下措施以保障蜜蜂的必要福利:

(1)在蜜蜂饲养过程尤其在生产季节中,应随时保证蜂群中有足够的蜜蜂饲料,且蜜蜂饲料应同时包括有蜂蜜、花粉等各种营养物质,以保证蜜蜂获得营养的均衡。

(2)在繁殖季节,应额外为蜂王提供高营养的饲料,例如增加一些高蛋白饲料(例如花粉、蛋白粉、豆粉等)的比例,以保证蜂王体质。

(3)在生产期结束后应为蜂群提供一定时间的休养期,在这段时间内做到不取蜜、少开箱、保障充足的蜜、粉饲料和饮水。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蜜蜂得到充足的营养和休息,从而保证它们的拥有一个健康的体质,足以能够维持蜜蜂与周围不良因素间的平衡,从而减少蜜蜂发病的几率。

2.2 严格的卫生制度

在自然条件下,蜂群具有自我清洁的能力,能够将病虫尸体和其它杂质清理出去,从而减少病原滋生和传播的几率。但在人工饲养的蜂场内,由于蜂群数量多、密度大,且病原借助蜂农进行蜂群检查和调换巢脾等途径在蜂群间大肆传播。所以在蜂场中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消毒和患病蜂群隔离等措施,其目的是减少病原物的大量滋生和传播,维持蜂群内的平衡。人工消毒包括有物理消毒(例如对养蜂器具进行日光烘烤、灼烧、煮沸等)和化学消毒(例如使用10%~20%的石灰混悬液浸泡巢脾及养蜂器具可有效杀死绝大多数的病毒、细菌和真菌)。

2.3 系统的诊断技术

对于疾病的诊断,其意义并不只是在于简单的发现致病的病原,而是要搞清楚导致发病的病因是什么。蜂群内部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各种对蜜蜂有益和有害的因子。这些因子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以任何一种因子出现变化都不仅仅是它本身的原因,与系统中其它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只有详细了解了这些相互关系,才能综合性的提出防治策略。例如,蜜蜂寄生螨在吸食蜜蜂体液的同时还会通过寄主转移传播病毒和细菌,所以蜜蜂麻痹病的发生时常会与蜂螨寄生率的上升有较密切的关系。另一个例子:天气炎热往往可引起蜜蜂慢性麻痹病爆发,所知原因之一是高温使得蜜蜂活动加剧,蜜蜂个体间接触和摩擦频繁,造成了病毒的快速传播[5]。所以基于这一原因,我们在进行病原研究和诊断时,不应只考虑到病原因素,还应综合考虑包括环境、其它生物等因素与该病原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摸清了各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才能从系统的角度进行病敌害诊断。

2.4 合理的防治指标

人类经过多年对农作物、经济动物病虫害防治经验的积累,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的理论。“防治指标”是理论中的一项核心内容。针对每一种蜜蜂病虫害,我们需要通过研究制订其防治指标。确定在该发病率(寄生率)以下时,病敌害不会对蜜蜂造成严重伤害,这时我们无需治疗。只有当达到防治指标时我们才着手采取治疗措施。通过制定合理的防治指标,我们可以有效减少蜂群防治的频率,减少用药,这既达到了保证蜂群健康的目的,同时又降低了药物对蜂产品残留污染的几率[6]。例如针对蜜蜂主要的寄生螨——狄斯瓦螨,可通过随机调查统计被寄生的成年蜜蜂占总调查蜜蜂的百分比得出寄生率,一般5%以下不会对蜂群造成大的危害,因此可将狄斯瓦螨的防治指标定为5%,只有寄生率超过5%才需要进行防治[2]。

2.5 有效的防治计划

制订有效的防治计划需要在系统诊断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只有通过系统诊断搞清发病的真正原因,才能结合防治指标制订出有效的综合防治计划。例如针对蜜蜂麻痹病,如通过系统诊断得出病因与蜜蜂寄生螨的寄生率上升有关,而又恰值高温干旱,蜂群密度大加快了病原的传播,则此时防治计划就应该在防治病毒的同时还需要包括防治蜂螨、降低蜂箱内温度和适当的增加巢脾以降低蜜蜂在单张巢脾上的密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多管齐下,从根本上对发生的病敌害加以治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

简言之,我们认为在蜂群生物学层面上,应在上述这5个方面,从蜂群生态角度着眼,综合考虑蜂群生态系统中蜜蜂与各个因子间的关系,利用这些关系来分析和解决蜜蜂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就可以建立起针对蜂群的综合防控体系。

3 蜜蜂病虫害在养蜂产业层面的综合防控体系建设

3.1 科技培训与技术指导

由于我国养蜂从业人员多数年龄偏大,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蜜蜂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有许多来于自己多年的养蜂经验,对先进的蜜蜂病虫害防治理念及技术接触不多,因此要建立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提高我国蜜蜂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水平,首先就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先进防控技术、药物安全使用技术等培训。以省、市、地方的蜂业管理部门为核心,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将主要的培训活动进村入户,为防控技术体系推广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增强蜂农防治病虫害的技术能力;在病敌害防治关键时期和关键环节,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病虫防治的科技含量。

在此基础上,根据全国各地区养蜂生产特点和防控工作需要,依托项目实施,积极开展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建立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基地,通过示范,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将示范蜂场建成为先进防控技术的“试验田”和蜂农的“样板田”;以基地为依托积极实验和推广新技术,探索适合当地的病虫害防控体系新机制,引进、消化和吸收新技术新成果,进一步提高基地工作的科技含量;并通过示范基地推荐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药物和使用方法,确保蜂产品残留不超标。努力减少化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养蜂生产和蜂产品质量安全。

3.2 严格执行政策法规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养蜂业和蜂产品质量安全的日益重视,陆续和正在出台多项针对蜂产品生产、蜜蜂病敌害检疫以及蜂产品残留检测等规章制度、标准和法律。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无疑为执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但在我国部分地区限于执法成本较高,仍存在只收费不执法的现象。例如国家相关兽医检疫条例规定对转地放蜂的蜂群需要进行包括蜜蜂幼虫腐臭病等烈性传染病病原的检疫,但一些地方存在收取检疫费后就一概放行的现象,使这些病害得以有机会跨地区传播。从一定程度上说,地区检疫执行的不规范是造成一些传染病大范围流行的直接原因。

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法规往往是保障各环节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守住了这道防线,才可以追根溯源,反溯至源头,迫使其产生自律的动力。可以说,各级执法部门严格执行政策法规是建立有效的病虫害防控体系,乃至于养蜂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3.3 蜜蜂病虫害信息共享网络平台

在我国养蜂界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有大批转地放蜂的队伍:他们带着蜂群在全国范围内流动,随着季节的变化将蜂群转到不同的地方“追花夺蜜”。正是这种流动,使得他们既是造成许多病害跨地区流行的原因,同时一旦某地区出现疫情,他们如果恰巧转地到这里,就又成为病害的受害者。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对病敌害发生信息缺乏共享的平台。一方面地方检疫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周围地区的疫情发生情况,所以无法有效拦截从疫区转地而来的带病蜂群。另一方面,转地蜂场也不了解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否有疫情或毒害正在发生,不能及时做到躲避。因此在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中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病虫害信息共享网络平台。该平台可以发挥以下功能:(1)是各个地区疫病和毒害发生的通报站,地方检疫部门和转地蜂场均可及时了解疫情和毒害的发生情况,相应制定针对性的检疫措施和转地途径。(2)是先进防治技术及产品的推广中心,及时将最新的技术和优秀的产品推荐给蜂农,提高他们对蜜蜂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水平。(3)是蜂业管理部门掌握地方蜂业情况,制定相关政策的信息来源和依据。

也正是由于平台需要发挥如此多的功能,所以建设这一平台需要下到养蜂场上到政府蜂业管理机构,涵盖科研、管理、生产等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成为平台信息的发布者和受益者。而要真正做到平台信息的准确、及时和共享,就需要以政府为核心建立一个公益性与市场化并存的维护机构。即信息的发布需要相对的公益性,以保证信息充分的共享和公立;而信息的来源则需要市场化,以维持所有提供及时、准确信息的个人或单位的动力。

平台的建设需要多部门、各单位协同进行长期的努力才能完成,但相信无论是在平台建设期还是建成后,都会对各地区乃至全国养蜂业病虫害防治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也只有通过平台的共享,才可以将所有养蜂相关部门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

3.4 蜜蜂病虫害防治专业化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专业的蜜蜂饲养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服务组织,蜂场一旦发生病害多数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进行诊断和防治,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往往无法做到及时准确的诊断,高效系统的防治,结果不但防治费用居高不下,而且许多情况下事倍功半,还因乱用药而造成蜂产品的污染。尤其近几年,随着单户养蜂规模的增大和大量集团化养蜂组织的涌现,提供专业化蜜蜂饲养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的市场已逐渐显现。鉴于此,可考虑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指导、蜂农自愿、市场引导”的原则,探索在一些主要的养蜂地区和蜜源区发展蜜蜂病敌害防治专业服务组织。定期开展对专业防治队伍在蜜蜂饲养、病虫害诊断、安全用药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培育素质较高的专业服务队伍。通过这种专业化服务队伍,可在第一时间为蜂场提供专业的蜜蜂饲养、病虫害诊断、防治等技术指导,在为蜂农解决防病治病的后顾之忧的同时还有利于净化我国目前较为混乱的蜂药市场。

3.5 蜂药评估体系建设

由于我国蜜蜂行业相对较小,蜂药评估体系相对其它行业尚不规范,包括药效、残留等方面的评估工作具体由谁来做、如何进行等还存在一些模糊。例如农业部指定药效评价单位包括有省级养蜂研究机构,但多数省级养蜂研究机构并不具备进行药效评估实验的条件和技术。与此同时,蜂药在审批前进行的一系列包括药效、残留等试验并非由农业部制定相关部门进行并支付检测费用,而是由蜂药报批单位自行寻找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相关试验并支付实验费用,这样检测单位的中立性就较难保证,这就为一些并不具备条件,想蒙混过关的“蜂药”提供了机会。为了能够净化蜂药市场,做到推向蜂农的都是真正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物,相关部门应该考虑以政府为核心建立一套完善的蜂药评估体系,在该体系中不同的评估项目都由有能力的承担单位进行并给予经费保障。只有通过该体系完成的药物评估才能作为下一步药物报批评审的依据。

与此同时,该体系还能够承担开展我国蜂药使用情况的调查,建立蜂药质量、需求和市场流通数据库,随时为政府整顿蜂药市场提供数据支撑。相信这一体系的建立会大大加快我国蜂药企业和蜂药市场规范的步伐,为蜂群健康、蜂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3.6 重大蜜蜂病虫害防控行动

为了做好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病虫害对当地养蜂业的灾害损失,应对发生范围广(跨省区)、影响严重的病虫害集中进行治理。一旦发现有符合上述特征的重大疫情发生,应由政府或协会等机构牵头组织一只由蜜蜂饲养、病虫害防治、蜂药企业等在内的工作组,及时对疫情进行诊断、确定防治措施、集中储备药物并送达疫区养蜂员,统一进行疫区检疫、蜂群隔离与防治,控制疫情扩散。

总而言之,蜜蜂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处理好微观与宏观的关系,做到软硬兼备,才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我国蜜蜂病虫害的防控技术水平,保证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保障我国养蜂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婷,王强,姚军,等.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的研究与建设[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增刊1):470-476.

[2]吴杰,刁青云,李继莲,等.中国养蜂学研究进展[J].昆虫知识,2007,44(1):19-23.

[3]王强,周婷,姚军.我国蜜蜂病虫害发生、防治现状及对策[J].蜜蜂杂志,2004(2):14-15.

[4]曾传勇.蜜蜂幼虫病的症状及对策[J].中国蜂业,2006,57(4):25.

[5]周婷,王强,姚军,等.中国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大蜂螨)研究进展[J].中国蜂业,2007,58(2):5-7.

[6]逯彦果,刘彩云,毛玉花.IPM离蜜蜂病虫害防治有多远[J].中国蜂业,2009,60(8):24.

上一篇:新东方教师面试流程下一篇:建筑工程监理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