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概念

2024-08-04

金融科技概念(共11篇)

1.金融科技概念 篇一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1]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众筹创富通宝等模式。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

2.金融科技概念 篇二

(一) 金融消费者概念:学者观点及主要争议

在国内, 已经有学者对金融消费者问题进行研究, 并就金融消费者的概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援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的定义。有的学者根据金融交易双方法律关系效力形式进行定义。有的学者从个人的金融需求角度界定了金融消费者。可见, 理论界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认定,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金融消费者保护离不开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明晰。由于消费者的弱势地位, 我国在1993年制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鉴于消费者因其特殊的市场地位而获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并依此来确认一个群体可以享受特殊的法律保护。2000年英国指定的《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2000) 最早提出“金融消费者”的概念, 比消费者的提法晚了近一个世纪。对于金融消费者, 我国没有专门的立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等法律尚不完善。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专业化和复杂化特别是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大量出现, 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不断凸显, 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也逐渐提上日程。

其中, 学术界对于金融消费者主体范围的界定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倾向于社会个体或自然人, 并受《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等基本民商事法律调整, 对于以保护弱势地位为导向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同样适用于金融消费者。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消费者不应局限于自然人, 还应该包括组织消费者。因为对拥有高度专业化的金融机构而言, 团体消费者也并不能摆脱消费者的根本属性, 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二) 金融消费者概念: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例评述

1. 美国

美国在1999年出台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提出, 金融消费者是普通消费者概念在金融领域的特别延伸, 特指与金融机构建立金融服务关系并接受金融服务的自然人。2009年10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 对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Agency, CFPA) 的法律地位及其职责进行了专门规定。该机构的努力的方向之一就是要保护消费者 (consumer) 和投资者 (investor) 。

2. 日本

日本在2001年4月实施的《金融商品销售法》规定, 该法案重点关注的对象为信息不对称中的弱势一方, 概括规定了凡是属于“资讯弱势”一方的金融商品买受者都称之为消费者就是所称的金融消费者。换言之, 在金融服务中, 相对于金融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拥有的专业金融知识, 自然人或法人作为交易的另一方当事人, 一般都属于信息弱势的一方。

3. 中国台湾地区

2011年6月台湾地区颁布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是台湾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大突破, 其也作为其三次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予以推进。台湾《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特别规范了“金融消费者”的法律概念, 设置了合理化的争端解决机构, 这对大陆的金融服务也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该法案将“金融消费者”的定义为“接受金融服务业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务者。但不包括专业投资机构和符合一定财力或专业能力之自然人或法人”, 这个提法极大地促进了台湾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二、金融消费者概念:围绕诸说与立法的概念辨析

(一) 与普通消费者的界限

金融消费者概念的引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金融消费者是指购买和使用金融消费服务类产品的特定人群, 它扩大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涵。同时, 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和金融消费理念的深入, 以业务领域区分消费者身份的方式逐渐淡化, 从其特定含义出发, 区分相关概念趋向融合, 使金融消费者概念的界限逐渐清晰。

一般认为, 金融消费者指的是传统上消费者的概念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延伸和演化, 泛指与金融服务机构确立金融交易或服务合同关系, 享受金融服务的自然人。金融消费者与普通消费者的界限可从四个方面探讨:

首先, 金融消费者购买金融商品或者享受服务的消费行为会导致当前的现金流动, 而且还直接关系着将来的现金收入或支出, 并且为未来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风险, 这种不确定性包括可能是不确定的收益, 也有可能是不可预知的风险, 产生极大的负外部性。

其次, 金融商品生而具有无形性。即便金融机构一方提供了商品的所有信息, 也无法通过一般情况判断金融服务的质量。如果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或有关风险的信息, 金融消费者则极易遭受损失。

再次, 金融产品虽然涉及盈利, 但对于金融消费者而言, 其投资购买金融类产品, 主要是为个人或家庭对于未来的生活性消费。不同于专业的金融投资机构高风险高利润的投资行为, 也不同于普通消费者的购买使用目的, 金融消费品有更强的安全性需求。

最后, 金融消费者因为金融商品的无形性、专业性、高风险性等特点, 在交易中与卖方处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金融商品的高度专业性对消费者的专业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但是, 由于个人的知识水平有限, 仅靠自身的力量, 很难正确有效地把握金融商品的重要信息和规避不适当的风险。

(二) 金融消费者的主体是否仅局限于自然人

笔者赞成金融消费者的主体范围的界定上应归类为社会个体或自然人。因为自然人在信息不对称在金融交易中, 与金融机构相比显然处于不公平的弱势地位, 合法权益并不容易得到有效保障, 这就需要立法给予其倾斜性配置和保护。而相对于自然人的法人组织, 实力要远甚于自然人, 并不需要法律给予特别对待。如证券投资基金, 由于自身资金实力雄厚、管理科学、具有很强的盈利能力, 其地位显然不属于弱者, 不需要额外的倾向性保护

(三) 自然人投资者是否属于金融消费者范畴

台湾学者赖源河教授提出, 金融消费者指“接受金融服务业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务者, 不包括专业投资机构与符合一定财力或专业能力之自然人或法人”, 是与金融投资者相区别的, “金融服务消费”并不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必需消费。金融投资者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得投资收益, 适用风险自负原则。相反, 也有学者认为把自然人投资者排除在金融消费者之外是过于狭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最终目标在于对在金融服务关系中因信息不对称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进行倾斜性配置保护, 以平衡交易中不恰当的利益失衡。

(四) 本文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判断标准和界定

本文认为, 以在金融服务关系中因信息不对称而处于弱势地位作为金融消费者的评判依据比较为合理。金融消费者应该满足一下几点要求: (1) 从所处地位上看, 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弱势地位是判断金融消费者的最重要的标准; (2) 从主体范围的界定上看, 金融消费者仅限于自然人; (3) 金融消费者应该包括自然人投资者, 因为在现实环境中, 满足信息的对称性、投资者的适当性和监管的正当性这三个前提下, 金融投资者身份地位已发生改变。

综上, 本文对金融消费者的定义是:因信息不对称处于弱势地位的, 购买、使用金融商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自然人, 包括自然人投资者。

三、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在我国的价值功能

(一) 从我国有关金融消费者的现行立法看金融消费者的概念

目前, 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基础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所以, 金融消费者相关立法要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很好对接。而实践中, 银监会己经将银行客户称为“金融消费者”。自2008年开始, 保监会也开始使用消费者、保险消费者的概念。在我国证券投资领域, 自然人参与者的身份仍然为“投资者”, 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实践中并没有给予“投资者”以明确的消费者地位。

(二) 借鉴成功立法经验, 促进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相关立法准确

如上文所述, 国际间金融监管和金融法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把投资者保护提升为金融消费者加以保护。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特殊性, 与国外金融消费者又有所不同。但从国际的立法趋势和我国金融业的长远发展来看, 我国目前的金融现状需要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其范围当中, 将金融消费者保护当作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我国台湾地区将金融消费者保护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 设立专门实施机构, 设计纠纷解决机制, 完善一系列监管立法, 保护消费者免受金融消费中不公平和金融欺诈, 对我国大陆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建构有了新的启迪。

(三) 构建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 明晰金融消费者概念

1. 明确赋予一行三会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职能

随着我国保护意识的加强, 我国大陆目前没有专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 “三会”是金融监管部门主力, 而“三会”处于诸家并立、分而治之的境地。这种分头立法的方法必然导致业务规范之间不一致, 削弱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央行曾提出效仿美联储成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的设想, 但该设想在业内始终未被全面认同。从目前推出的结果看, 最终仍是沿用了“一加三”的分业管理框架。笔者认为, 较为有效的做法是明确赋予“一行三会”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其中, 可先在央行内部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或者金融消费者保护中心, 开通金融消费者保护投诉热线, 由其专司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

2. 建立金融审判庭, 在司法上对金融消费者诉讼主体地位的确认

金融审判庭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审理涉及银行、保险、证!和基金等方面的金融民商案件, 对基层法院的金融案件审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向金融机构发布审判信息、典型案例、提出司法建议、开展有关金融的法制教育与学术交流。上海是我国第一家设立专业的金融审判庭的地区。笔者认为, 建立金融审判庭, 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确立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体现在将金融消费者作为特殊的一类市场主体加以司法保护, 并结合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 来建构更具公正的金融司法审判制度。

摘要:在日益强调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大环境下, 界定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十分重要。目前而言, “金融消费者”概念尚未引入到我国的法律文本中, 故学术界对其概念的界定均未形成统一观点。本文首先梳理了学术界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认识, 并结合对国外相关立法例的借鉴和梳理, 提出了本文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看法, 并且探讨了金融消费者概念的完善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价值功能。

3.黑科技概念潜力股 篇三

黑科技,是动漫《全金属狂潮》中的术语,指凌驾于人类现有科技水平之上的知识,或者说以人类现有的世界观无法理解的猎奇物。经过网民反复使用,黑科技逐渐开始接地气儿。移动互联网生活中谈到一些让人感觉非常前卫的技术时,往往会称之为黑科技,如量子通信、VR、石墨烯以及近期A股积极炒作的黑磷。

近年来的科技加速进步,使得黑科技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概率越来越高。本期《英才》将为读者解析A股中的黑科技概念股。

科大讯飞(002230.SZ)

概念股指数:★★★★★

这家公司的主营是语音核心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是我国众多软件企业中为数极少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其语音合成核心技术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水平。公司8月27日晚发布公告称,拟定增募集21.5亿元,其中投建智慧课堂和讯飞超脑。“讯飞超脑”将重点突破新一代人工智能在语音理解、知识表达、逻辑推理和自主学习方面的认知智能技术体系,研究面向穿戴式设备及智能家居的新一代感知智能语音交互核心技术和面向智能教学及人际信息沟通的语音语言认知智能核心技术。

华力创通(300045.SZ)

概念股指数:★★★★

公司主要从事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仿真测试系统及其相关设备的研发、生成和销售业务,产品包括机电仿真测试产品、射频仿真测试产品和仿真应用开发服务。公司举办了两场基于TechViz的虚拟现实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专题研讨会,联合国际一流的软硬件制造商TechViz、科视Christie、A.R.T等,着重探讨了针对虚拟现实应用,提出了高级可视化的整体解决方案。结合国内外的大量虚拟现实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虚拟现实应用于虚拟拆装、人机交互、协同设计、方案评审等各环节的作用,并在北京、上海各搭建了一套CAVE系统用于现场体验。

新大陆(000997.SZ)

概念股指数:★★★

公司是国内电子信息以及税控收款机等多领域的龙头企业,在国内终端厂家中唯一掌握终端核心芯片设计技术,第一家获得金融税控收款机许可证和唯一拥有被誉为3G瓶颈技术的二维码自动识别核心技术企业。公司在电子支付、信息识别领域拥有领先的研发优势。今年以来公司相继收购了福州国通世纪网络工程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福建国通星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权,福建新大陆支付技术有限公司30%的股权,此次并购完成后公司将在支付终端研发销售,支付和数据运营,O2O营销等环节形成全产业链覆盖。

中水晶光电(002273.SZ)

概念股指数:★★★★

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精密薄膜光学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知名光电元器件制造企业。VR/AR产业作为下一台人机交互的计算平台,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公司依托先进的关系技术切入VR/AR关键零部件领域,先后与以色列智能眼镜和奥图酷镜合作,VR/AR业务将成为公司的下一个利润增长点。战略布局HUD,有望占领车载显示终端系统。公司的“智能汽车抬头显示器”安装在汽车仪表台上方,公司HUD产品具有深度定制的操作系统,可实现便捷性的人机交互。

汉威电子(300007.SZ)

概念股指数:★★

公司主营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自营产品出口。2015年2月12日,公司发布公告称与浙江风向标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反将在智能家居及家居安全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具体而言,公司基于风向标智能化平台开发可接入Vanelife云平台的智能传感产品,满足风向标Vanelife云,风眼APP的技术要求,接入条件,完善风向标智能家居系统的产品系列。风向标为公司提供物联网云接入,云服务,帮助公司打造“云管一端”综合解决方案,提升公司电子产品与服务的智慧化。

蓝思科技(300433.SZ)

概念股指数:★★

公司主营视窗防护玻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7月25日公告称,出资6000万参与投资设立机器人子公司,公司持该子公司60%的股份。机器人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机器人开发、机器人零配件组装,工业机器人制造,机器人零配件销售,智能技术开发等。公司称,设立机器人子公司是为公司未来大规模导入自动化设备奠定基础,保障能够获得匹配的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工成本,缓解用工压力,提高生产效率,是落实生产自动化战略和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信息化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司尔特002538.SZ)

概念股指数:★

公司是一家集磷复合肥生产、各类化肥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股份公司。20多年来,公司依托本地硫资源优势和农业腹地的市场区位优势,坚持做专、做深、做强、做大,由传统复混肥龙头企业发展成为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磷肥一体化生产企业,现已具备年产92万吨高浓度缓释NPK复合肥,55万吨MAP,90万吨硫酸的生产能力。去年新增项目逐步投放,包括29万吨/年磷酸一铵、70万吨/年氨化造粒缓释复合肥,4万吨/年硫酸钾项目。公司磷肥产品有效养分浓度高,杂质少,利用率高,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紫光国芯(002049.SZ)

概念股指数:★

公司是中国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石英晶体频率器件及石英晶体光学器件。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业务主体是国微电子,上半年同比增长94.5%,产品包括特种微处理器,特种存储器,特种可编程器件等。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市场开拓工作成绩喜人,实现了产品销量和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8月18日公司公告称,拟投资1亿元成立微电子公司,主营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和销售等业务,将进一步拓展公司集成电路设计业务领域,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4.金融科技概念 篇四

一、概念性规划

目标定位

规划突出科技与品质两大主题,聚焦科技创新建设“科技新区”,围绕青山湖打造“品质新城”。

新的产业体系

规划重点强化研发,突出创业孵化;强化服务,突出成果转化;强化引领,突出制造联动。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物联网)和生命健康产业,建构研发、转化、制造三者联动的产业体系,形成“三区多谷”的产业空间布局。

新的生活方式

为吸引高端人才,汇聚高端产业,规划

(1)多元居住

提供多元化的居住选择,满足不同层次的居住需求。

(2)低碳生活

建立快速公交、城市公交和旅游公交相互配合的公共交通体系,搭建步行与自行车两套慢行交通系统,体现低碳健康的出行理念。

(3)个性消费

构建功能完善、形式多元的服务体系,提供个性化的消费场所,满足不同层级的消费需求。

(4)和谐共生

建立环境友好的生态安全格局和魅力多彩的景观体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

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三城、四廊多园”的区域空间结构。

一心:环湖筑心,突出青山湖

滨湖现代服务区集聚总部经济、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等综合功能,滨湖高尚低密度居住区体现高品质居住。环湖运动休闲区打造面向区域的生命科学谷和都市康体疗养胜地。滨湖生态山林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构成科技城的生态屏障。

同时,通过环湖道路的建设、环湖景观的塑造,将青山湖打造成为科技城品质生活之心。三城:倚水兴城,突出科技城

规划通过空间与功能上的整合,打造高新产业城、宜居生活城和创新科技城,实现研发-产业-服务的功能互动,科技城为产业城提供智力支持,产业城为科技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产业环境并反哺科技城的成长,生活城则为科技城和产业城的发展提供服务。

四廊:串谷塑廊,突出创意谷

规划依托山谷地区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打造高端研发链和科技创意岛,使其成为青山湖科技城未来拓展的战略性区域。

多园:青山衬城,突出生态安全

规划通过划定生态边界,控制生态廊道,打造大山为屏、团山为园的生态格局。至此,形成湖光山色、宜居生态、科技承载和文化魅力的科技城空间形态。

二城市设计

规划建立创新科技城“一轴、三心、五区”的功能结构。

一轴:十里科技长廊

是科技城的空间和功能脊梁,由研发区、研发中心、创意工坊、SOHO区、转化中心、滨河绿带和城市中心组成功能序列,凸显科技内涵,体现创新实力。

三心:突出研发孵化、成果转化、城市服务等三大功能的互动发展,其中:

(1)研发中心

结合16家科研院所的入驻,建设以研发孵化和综合服务为主的研发中心,为科技城的首期发展及科研服务提供支撑。

(2)转化中心

转化中心包括科技成果展示与发布、产权交易与中介服务、金融服务与公共会展、酒店与公寓等功能,承担科研成果向市场化转化的桥梁纽带作用。

(3)城市中心

城市中心依托轨道站点,建设功能复合多元的服务综合体,布局商务办公、酒店、公寓、大型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

五区:是科技城的主体功能区,其中,(1)人才培训区

依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推动人才服务、教育培训等机构的集聚发展。

(2)科技研发区

以科技长廊为骨架拓展街区型研发,以水为脉组织四条园区型研发带,围绕水库形成五个研发服务核。

(3)转化服务区

体现功能混合多元的建设理念,承担科技研发和城市服务区块之间的衔接作用,形成产品中试、商务居住、创意工坊等功能集聚,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综合性服务支持。

(4)城市服务区

依托轻轨5号线和城市中心,打造多元混合和配套完善的综合服务功能。

(5)生活居住区

规划为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的居住选择,配置中小学、幼儿园、医院等高标准的公共服务设施。

建筑形态

青山湖科技城的建筑空间体现依山就势,大疏大密的布局原则。建筑风格力求融入吴越文化,凸显地域特色,并注重科技与现代风格的结合。

5.科技金融总结 篇五

1、融资成本、融资可获得性、资金使用合理规范。高学哲(2005)

2、融资能力大小或融资能力强及其融资成本低方面。刘海虹(2000)

3、融资效益和融资成本间的关系,以最低成本筹资,以最大流动性提供资金,同时又可发挥资源配置效率作用,即使得资源分配给最有效率的企业从事经济活动。持有此类观点的学者主要有高西有宋文兵(2000)、陈珊<1999)等。

4、企业融资效率是融资成本、收益和风险的综合体,或融资行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高有才(2003)、吕景波(2003)等。

5、曲斌:①企业融资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的增值性和收益性,是否能超过融资成本);②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的效率(企业选择何种金融工具、何种渠道获得资金、资金的可获得性);③现有融资制度安排;④指标选择的原则;

6、信息不对称:

1、数据库(中小企业、高新企业)

金融功能:六项基本的核心功能:

1、在时间和空间上配置资源的功能。

2、管理风险的功能

3、清算和支付结算的功能

4、储蓄资金和分割权益的功能

5、信息提供功能

6、解决激励问题。

金融功能观的看法:功能重于机构。金融体系中一种新的机构的出现,其发挥的功能必然大于原有机构所提供的功能,这是新机构之所以产生的基础。

1、财政科技投入:①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科技金融工作手段的丰厚---保险、质押、担保);②科技创新政策激励(减免税、贷款优惠扶持政策、房租、补贴,投资机构的风险补助、科技贷款奖励)

2、科技信贷:①科技信贷绩效考核制度;②新型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科技金融组织和产品---科技支行);③商业银行和融资担保公司合作;④担保机构支持科技金融。

多层次资本市场:①大力发展创业投资;②积极推动科技企业上市融资;③加快建立区域性科技型企业股权流转和融资服务产权交易平台。

3、科技金融服务创新:①科技保险业务;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③科技金融产品创新(科技小企业集合融资、集合票据、集合信托、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④担保、再担保及反担保。

4、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①科技金融服务中介机构(专业化、市场化);②建立科技金融外部评审专家库;③建立科技企业信用星级评级体系;④搭建对接平台(科技和金融)。⑤建立科技企业的监测与评估机构。

6.金融科技概念 篇六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财务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一、引言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衍生金融工具业务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金融活动。作为金融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形式, 衍生金融工具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方法。但同时由于其极易做空且具有很强的杠杆作用, 所以市场投机性也很强。正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具有“双刃剑”的性质, 既能避险保值又会带来巨大风险的现实, 使得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企业处在极不确定的财务状况中。相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会计理论新领域而言,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是比较迅速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 金融交易市场上先后出现了远期利率协议、远期交易综合协议等新的远期合约品种后,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于1984年8月发布《SFAS80———远期合约的会计处理》, 之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理论研究和准则制定发布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系列准则相继, 到目前为止,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ASB) 和中国国务院财政部等会计机构都已经颁发了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相关准则, 基本上形成了虽有过渡性质但也比较完备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披露和报告的准则体系。但通过准则的制定并不能消除企业内部会计系统利用自身特殊的地位操纵会计报告的动机, 也就不能保证企业会计系统提供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信息的可靠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有部分学者和研究人员提出,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财务会计分支进行研究, 实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充分、可靠的报告和披露。笔者也比较赞同这一观点。因此, 本文就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相关会计理论以及建立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概念框架进行探讨。

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冲突

(一)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是经济合约,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体体现为合约的签订和取消。这就涉及到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必须对等。但是衍生金融工具导致的权利义务关系又不同于传统的商品交易合约导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假定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传统的商品交易合约的任何一方在签订了合约但尚未履行时, 本身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是同时存在且对等的, 可以无条件取消。而衍生金融工具作为合约, 一经签订也会导致合约各方拥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可是一方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有时是对等的, 有时却并不一定对等, 但是一方拥有的权利却与另一方承担的义务必定对等。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对象是衍生金融工具合约, 合约的价值取决于社会经济运行的物价水平、利率、汇率和各种指数等的变化。合约签订时的预期未来变化如果与将来的实际情况出现差异, 就会导致合约各方权利义务的变动, 引起相关的损益。传统的商品交易因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基本稳定, 可以假设物价水平不变, 但现代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情况却不能做这样的假定, 否则就失去了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理由。承认市场物价、汇率、利率、各种指数的变化又与传统会计的基本前提矛盾。衍生金融工具的不确定性对会计的特殊要求, 使得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不能在传统的会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讨论。

(二)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决策相关性和可靠性。其他的一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从相关性和可靠性中衍生和发展出来的。但相关性和可靠性有时并不能共存, 需要会计人员作出权衡取舍。可靠性则是在历史成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并作为会计报表的首要信息质量特征来反映, 只有可以可靠计量的金额才能在相关的会计报表中得以列报。对于传统财务会计可靠性的追求, 使得财务会计要素得到确认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能否可靠计量。如果金额难以最终确定, 就不能作为会计报表要素加以确认。与一直以来采用可靠性为信息质量特征的基础的会计模式不同,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更注重相关性这一特征。在对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 对相关性的要求较高, 凡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 都在某种程度上对决策有用。但是衍生金融工具要在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 就必须要达到相应的可靠计量的要求, 这就使得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面临相关性和可靠性的选择。目前, 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为会计师在进行实务操作时的职业判断留有余地, 这就要求会计师要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标准, 同时要承担较高的责任。

(三) 会计确认和计量

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不是在一个时点即可完成, 从合约的签订到对冲或交割, 都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市场上的价格、利率、汇率以及各种指数等等不时地影响着衍生金融工具, 因此, 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总是在不断变化着, 此时对交易者来说是盈利, 彼时却可能是亏损甚至是巨额亏损。显然, 这种变化在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财务会计理论下无法表现, 这便要求企业采用新的计量标准。同时,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没有初始净投资或是初始净投资很少, 交易在未来发生, 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来代表历史成本, 因此,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被提出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在举行多次听证会以及实地调查后, 于1997年8月公布了《衍生工具及套期保值活动的会计处理》一文, 指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具相关性的计量属性, 也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衍生金融工具应以公允价值加以计量。”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下, 衍生金融工具的未实现损益应当立即确认, 并记入当期损益。一般认为, 以报告日的公允价值取代衍生金融工具的历史成本, 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初始确认和计量的必然选择。但如果其他资产、负债项目按历史成本计量, 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 又会导致报表项目的不可加性, 影响对报表的理解。同时, 公允价值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 包括市场价格、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可收回金额等, 使得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和方法多变, 没有统一标准。对“公允价值”的实质和取得的途径的研究存在分歧, 导致“公允价值”计量执行的困难和人为操纵, 也影响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其他财务会计要素计量上的推广应用。

三、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和概念框架的探讨

(一)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目标

笔者认为,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是反映一个主体进行衍生金融业务活动所导致的对主体财务方面现实状况影响的会计分支, 隶属于财务会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管对会计本质有着怎样的不同认识, 会计是一个提供信息的系统, 这是不争的共识。因此, 作为会计的其中一个分支,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主要目的也是向社会经济系统提供信息, 包括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的信息和有助于评价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信息, 这就必须符合社会经济运行的总体要求, 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要。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总体目标, 就是将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表明交易过程和结果的充分可靠的信息提供给需要者。由于一笔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在一个主体内部导致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完全对称, 容易导致信息的割裂或遗漏;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两种功能, 不同目的的交易实现不同的功能, 结果也有所不同;衍生金融工具的投机套利功能允许进行“买空卖空”的操作, 放大了交易风险, 会因为未来市场参数的变化给主体带来巨额的收益或导致巨额的损失, 所以, 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具体目标的确定比较繁杂, 涉及很多问题。简单来讲,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要实现总体目标, 就必须要反映主体是否进行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交易的性质如何;是投机套利还是套期保值;每一笔交易所导致的权利和义务如何;该项交易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以及计量方法和根据是什么等。这些信息对于了解和评价一个主体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过程和结果是必不可少的, 也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所必须反映的, 也就构成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目标的具体内容。同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目标的实现也涉及到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披露与列报问题。我国新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第37号也对此作出了规定, 要求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企业在交易初始进行时就对所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类别和目的进行判断, 披露对金融工具所采用的会计政策、该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计量采用的方法和依据、该项交易涉及的风险 (其中的信用风险还要求披露相应的变动额等数值信息) 、相关的担保信息、金融资产减值的详细信息、相关的套期信息、与交易有关的收入、费用、利得或损失等信息, 此外还包括一些分析性的信息。这些详细的规定对于实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具体目标很有帮助, 也是达到总体目标的途径之一。

(二)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是建立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这一特殊对象上提出的, 在遵循原有财务会计系统所要求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外, 更加强调其中的充分性和相关性。在对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 对相关性的要求较高, 凡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 都在某种程度上对决策有用。为了兼顾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可以考虑在可靠性的基础上, 加大对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在传统财务报告的模式上, 进一步扩大相关性信息的披露和列报, 特别是对于以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为主要经济业务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而言, 可以在某些情况下适当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同时, 考虑到企业作为主体会对会计系统进行干预, 也会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得会计报表的可靠性降低, 所以应尽可能地要求充分披露。目前, 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为会计师在进行实务操作时的职业判断留有余地, 这就要求会计师要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标准, 同时要承担较高责任。

(三)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原则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分支, 也必须满足财务会计提出的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一般原则和反映会计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但是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出发, 也必须对传统的财务会计原则进行修改和补充。除了本文上述的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特殊要求外, 要建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还必须对会计计量原则进行补充和调整。传统财务会计的计量是建立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的, 强调可靠计量,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原则。然而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没有初始净投资或是初始净投资很少, 交易在未来发生, 难以找到合适对象来代表历史成本, 相关性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加以强调。而作为计量属性和计量原则, 目前公认采用的是“公允价值”计量。虽然对于“公允价值”的具体确定标准仍没有统一定论, 但“公允价值”计量原则仍是强调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对主体以及信息使用者产生的决策相关性的较好的选择。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标准是: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一般情况下, 企业应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 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是可能发生的相关费用。但以下两项例外: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 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对于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而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相应的衍生金融资产, 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同时, 对于公允价值的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第七章单独加以规定。初始确认时应以市场交易价格为公允价值的基础。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则应以市场报价作为其公允价值。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 企业应参考类似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现行价格或利率, 调整最近交易的市场报价, 以确定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 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但是在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的情况下, 要注意对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信息的披露是否充分可靠, 防止企业会计系统通过某些手段, 利用信息的不对称, 发布使信息使用者认为“可信”但实际上并不“可靠”的信息, 用以粉饰企业财务状况。

(四)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要素的构成

衍生金融工具对财务报表要素概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两个概念上。按照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 资产和负债都必须是因为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而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之一就是合约所体现的交易并未发生, 而且是在未来发生的。它们以合约为基础, 在合约签订后, 合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便基本确定, 虽然没有实际的款项支付或只有少量款项支付, 但双方在合约开始生效后, 便享受某种权利或承担某种义务。按现行标准, 这些权利或义务不能称之为资产或负债。为解决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新问题, 突破传统会计理论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理解,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以及相关的一些机构对此作了先驱性的工作, 将会计要素中的资产和负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提出了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性工具等新概念。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则试图绕开以往强调的“过去的交易和事项”, 着眼于“未来经济利益或损失”, 从“资产和负债分别代表着一定未来经济利益或损失”的角度来定义衍生金融工具的资产与负债的性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采用的方法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相类似。准则的第22号第八章, 通过对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权益工具、衍生工具等的定义, 拓展资产和负债的涵盖范围, 把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列入资产负债表内加以反映。同时, 对于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相关金融资产的减值等, 符合条件的也要求计入当期损益, 在相应的利润表中加以反映。从各国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分析来看, 目前对于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大多是按照举例的方法来定义, 基本上把金融资产划分为四类: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等;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则是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两大类。这种划分标准主要是为了方便计量, 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采用不尽相同的计量方法。这种划分也存在局限性。随着市场的发展, 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将不断得到创新, 种类更加繁多, 性质更加复杂, 通过上述定义和种类的划分很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这就促使我们在考虑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等的定义和范围时留有发展余地。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所包含的权利、义务的角度来规范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权益工具等。笔者认为, 从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以及特性来看,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种合约, 是由约定所形成的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合同。该合同一经签订后, 就会因外部有关因素的变化而对各方权利和义务产生影响, 从而形成有关各方基于合同的风险收益或风险损失, 最后导致现金流量的产生。而从会计理论的角度来讲,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具体要素应该包括衍生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负债、衍生金融收益、衍生金融损失等。这些具体要素并不构成独立的要素系统, 而是从属于财务会计要素, 是财务会计要素定义中的一部分。这些具体要素由于从属于原有财务要素系统, 因此在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时, 不会改变原有的财务报告结构。如衍生金融资产可以和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一起构成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要素的内容;衍生金融负债是负债要素的一个组成部分;衍生金融收益和衍生金融损失则分别从属于利得和损失, 构成利润表的一部分。

由上述可以得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框架。衍生金融工具也会因为市场的发展不断得到创新, 种类更加繁多, 性质更加复杂。因此, 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加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充分联系金融界、法律界等相关学术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成果, 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和规范, 建立满足实践需要并且适当领先于实践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云婷:《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的思考与研究》, 《吉林财税高等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3]黄绍鑫:《国际视野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4]李荣林:《金融工具会计研究》,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版。

[5]郑磊、吴超:《金融工具会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王世定、李海军主译:《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第1-137号) 》 (下册) ,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汪祥耀等:《国际会计准则与财务报告准则——研究与比较》,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版。

[9]孙玉甫:《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Thomas H.Beechy and Joan E.D.Conrod,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1st edition.

7.帝联科技不炒作云概念 篇七

帝联科技副总裁胡世轩认为,CDN市场中80%的份额掌控在三家公司手中,帝联科技是其中一家,“为了增加自己的技术实力,我们在江苏成立了100多人的研发团队,并取得多项技术专利”。

据预测,到2012年CDN将达到30亿元规模,2015年将扩大到50亿至100亿元。这个市场主要由视频网站、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等行业牵引。胡世轩认为,一方面原因是传统视频网站注重流量和技术,另一方面是新的视频业务在电视台的兴起促使视频网站对CDN业务的热情不减。比如湖南卫视在做一些选秀节目时,其CDN业务就交给了帝联科技。

CDN市场不断扩大,各大运营商和一些数据中心也开始加大对CDN的投资。对此,胡世轩认为:“尽管是租用各大数据中心和运营商的机房实现CDN加速,但我们是专业做CDN服务的,服务覆盖南北电信运营商的全网,毕竟比单一运营商有优势。而且从运营商的营收业务来说,它们也不会把这个当做重点业务发展。”

帝联科技希望通过加大代理商的力度,覆盖到更多地区展开业务,帮助用户成功。这其中不排除收购一些中小CDN服务商。“收购的这些小企业,从业务上必须有所差别,以弥补我们对不同行业的覆盖。”胡世轩说,除了增加公司覆盖范围之外,公司还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期望在这个领域中的营收可以占到50%以上,前提是要针对这个领域推出一些低端、便宜的解决方案。

据悉,CDN业务已经占据帝联科技60%的营收,其余是IDC业务。帝联科技在国内部署了600G带宽,将近200个IDC节点,这几年公司将希望通过加大技术投资,增加市场份额。

8.金融科技概念 篇八

从已有的经济发展和改革经验或教训来看,尽管市场化改革在理论上可以向纵深无限延展,但无论出于弥补市场失灵还是危机后的复苏意图,其终极目标绝非也不可能摒弃那些“非市场化或非竞争性的政策手段或扶持机制”。商业模式的金融体系在向实体经济提供必要生存和扩张支撑的同时,无法完全脱离那些非市场化的配套设计。例如,按照市场化规则很难实现融资目标的初创企业常常需要特殊的非市场化安排,包括来自社会资本的天使投资或政府主导的政策性金融倾斜。

当前中国政策性金融体系及其总体绩效考量

就政策性金融的概念,从机构定位及功能的角度进行归纳,常常表述为:充分体现政府特定政策意图,而且不单纯以市场化商业机制作为运营基础的金融活动,该类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往往直接或间接担负了部分公共性的金融政策职能,它们或者不以利润最大化为单一目标,或者由政府承担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的部分成本。因循上述概念来理解政策性金融的体系架构,其主体除了政府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外,还应包括一部分负载政策性业务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只不过,在此类金融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该金融机构必须认同并遵守政策意图指向的公共金融属性。据此,可以进一步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点: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当前中国的政策性金融主体架构

以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为标志,我国于1994年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分别为“两基一支”、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粮棉油收购等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存在问题及改革进展 综合考量,现有的三家政策性银行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由于历史遗留及原有设计缺陷、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所导致的很多问题日积月累,愈发凸显。诸如,在目前的政策性金融体系框架以外,仍然存在很多三家政策性银行无法涵盖和承担的政策性金融业务;由于职能定位及业务界限模糊导致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外延约束不清,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竞争摩擦屡屡发生;资产负债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质量提升与资本金补充、拨备管理等风险控制机制缺乏同步;区别于商业金融监管原则下的风险容忍导致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严峻考验;等等。

由此,针对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改革陆续展开。本世纪初期,国家开发银行通过引入商业化运行模式,成为三家政策性银行中的先行典范。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原则和总体思路。目前,国家开发银行的商业化转型已经初步完成,进出口银行将在兼顾政策性与商业性业务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农发行将继续保留政策性业务为主。体系架构与制度供给缺口

政策性金融在不同经济体之间及同一经济体的不同发展阶段,在主导方向及业务领域等方面均有所侧重或偏废。概言之,一个功能完备、架构完整的政策性金融体系一般应涵盖农业、中小企业、进出口、住房、经济开发、基础产业、主导产业。有些国家还专门设置了支持环境、医疗卫生及国民福利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显然,我国现有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在功能涵盖及整体架构上尚有缺憾。经过不断深化的改革和转型调整,现有三家政策性银行在开发性金融、农业及进出口等项政策性金融业务领域所体现的扶持功能及政策效应将日益增强,有望“恪尽职守”。此外,现阶段最为迫切的政策性金融需求当属住房和中小企业两个业务领域。其中,国务院与住建部、财政部、银监会等部委已就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完善房地产金融及推动保障房建设等工作陆续出台了多项措施,尽管效果不尽如人意,但至少始终处于政策当局的密切关注之中(从政策指向看,房地产市场尤其资金面的问题绝非总量匮乏而是流动性过度集中及不同供给取向房地产产品的结构调整)。

而关涉科技自主创新及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重大战略的中小企业发展甚至生存问题的解决方案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招法,现有的所有制度设计及政策输出似乎都在隔靴搔痒,无济于事。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初创企业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很多企业在极其脆弱的财务链条边缘徘徊。可以断定,若不尽快切实解决这些企业的金融需求及财务危机,类似“三荒”频现及温州众多企业主“跑路”、跳楼等倒闭风潮(2011年3~9月,温州已有80多家企业发生老板失踪、公司破产、员工讨薪事件,仅仅9月,就高达25起。其中,包括信泰集团、三旗集团、波特曼、江南皮革等一批知名民企)将会继续蔓延、愈演愈烈。快速推进建设科技金融体系可能成为效率最高的危机应对路径

按照卡罗塔·佩蕾丝(Carlota Perez)在《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的阐述,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基本范式为:新技术早期的崛起是一个爆炸性增长时期,会导致经济出现极大的动荡和不确定性。创业投资家为获取高额利润,迅速投资于新技术领域,继而产生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的高度融合,从而出现技术创新的繁荣和金融资产的几何级数增长。事实上,世界经济的历次技术革命也无一不印证了这种技术--经济范式的伟大:每次技术革命的成功财富化,都必然伴随金融创新。从近40年的统计数据看,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巨大差距,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对经济体财富增长贡献的差距--李约瑟之谜的破解法门也应在此。

科技金融体系已成为实施国家科技战略的必备条件

一般地,科技金融是指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型安排,是由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若从创新内涵及机制分析的多个角度进行总结,科技金融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科技金融是一种创新活动,即科学知识和技术发明被企业家转化为商业活动的融资行为总和;(2)科技金融是一种技术-经济范式,即技术革命是新经济模式的引擎,金融是新经济模式的燃料,二者合起来就是新经济模式的动力所在;(3)科技金融是一种科学技术资本化过程,即科学技术被金融资本孵化为一种财富创造工具的过程;(4)科技金融是一种金融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即同质化的金融资本通过科学技术异质化的配置,获取高附加回报的过程。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自2006年实施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78项《规划纲要》配套政策细则中,有20多项属于科技金融范畴,内容涉及银行、保险、担保、创业投资、资本市场、债券等;各省市出台的570多个政策文件中,有接近1/3属于科技金融范畴。科技金融政策取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新技术的吸纳主力

从逻辑上说,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应用及步入产业化都需要一定的货币资本投入,在货币资本投入达到一定强度时,新技术才能在发展和应用的各个阶段上实现质的飞跃。从历史角度考察,近几十年的新技术发展除航空航天技术仍需政府投入和大公司投入支撑外,绝大部分高新技术都以充满个性和全面创新为特色,而这些技术成果在推广和应用时又首先被中小企业所吸纳。为什么有实力的大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方面作用反不如中小企业呢?其原因在于大公司产品的拓展具有“母体依赖”特性,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这些研发费用总是优先服务于本公司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领域,它可以为本公司创造新的部门、新的分公司或子公司,却很难创造出那种横空出世的全新企业。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能有效支撑新技术转化

什么样的金融形式能与这些吸纳高新技术的“主力”匹配并胜任其吸纳转化新技术的金融支撑功能呢? 多年来,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大都把关注金融创新的目光投向了令人目眩神迷的金融衍生工具上。但事实证明,尽管金融衍生工具日新月异、生生不息,堪称为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却没有担当起这项重任。其原因在于,大量的衍生工具交易已构成了一种可脱离实体经济独立运动的虚拟金融部门,而“科技金融”的要义应是为实体经济及产业发展提供真金白银的资本服务。

同样,传统的银行和主板、高新技术板、创业板服票市场无法胜任。保守的银行家们常常在吸纳了新技术的具有极大成长潜力同时具有高风险性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方面却步不前;而股票市场因为门槛太高、市场容量有限、上市指标严控又使得这些新兴企业不得不“望市兴叹”。

由此,需要另外寻求或创造一种机制:肩负历史责任,不求短期回报,甘愿承担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正是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政策性”取向与战略定位。科技金融的“政策性”效应评价 以往,科技金融的政策性支持手段或措施涉及多个部委机关及多种专项名目,尽管出发点的“行善之心”不容质疑,但其中不乏重叠甚至冲突。政策集成、资源整合及部际协调对政策效率提升将大有裨益。

若干有代表性的科技金融政策及措施

近些年,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银监会等部门陆续出台了若干有针对性地鼓励投资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

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成立于1999年,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专项基金,属于政府引导性资金。旨在通过支持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面向中国境内注册的各类中小企业,重点支持产业化初期(种子期和初创期)、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风险较大、商业性资金进入尚不具备条件、最需要由政府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并将为其进入产业化扩张和商业性资本的介入起到铺垫和引导作用。创新基金由科技部负责管理,并接受财政部监督。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于2007年设立,财政部、科技部聘请专家组成引导基金评审委员会,对引导基金支持的项目进行评审;委托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负责引导基金的日常管理。基金支持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创业投资的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具有投资功能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以下统称创业投资机构),以及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方式包括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2011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引导社会力量和地方政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中央财政出资设立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主要用于支持转化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包括国家(行业、部门)科技计划(专项、项目)、地方科技计划(专项、项目)及其他由事业单位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装置及其系统等。转化基金的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拨款、投资收益和社会捐赠。支持方式包括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和绩效奖励等。遵循引导性、间接性、非营利性和市场化原则。

有关税收政策。2007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含2年),凡符合条件者,自2006年1月1日起,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创业投资企业申请投资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时,所投资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当年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经费须占本企业销售额的5%以上(含5%),技术性收入与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合计须占本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含60%)。

科技金融的“政策性”缺陷

如果基于政策性金融视角并结合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来思考科技金融的定位及使命,充分领会构建和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推进技术创新不可替代的的重要作用,在现有的工作基础、政策框架和资源平台上,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逐步优化政策设计并进一步实现有效的制度供给。应认知并赋予科技金融以国家级战略的历史使命。目前,科技金融无论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还是金融战略中,只是作为配套条件涉及但均未被作为独立的战略组成内容正式纳入。在当前部委职能及其体系架构下,科技金融工作单纯依靠科技部门或金融部门都无法收效。多年来的部际协调及文件会签经验表明,只有统一认识,在同一战略高度通力合作,科技金融体系的完备方才有望。

9.建行旗下科技金融公司落户上海 篇九

建行旗下科技金融公司落户上海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上海4月18日电(记者 王涛、王淑娟)18日,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沪成立。据悉,建信金融科技为建设银行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16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初期规模3000人,经营范围包括软件科技、平台运营及金融信息服务等,以服务建设银行集团及所属子公司为主,同时开展科技创新能力输出。在成立仪式上,建信金融科技与宝武钢铁集团等11家企业签署了金融科技创新能力输出协议。据介绍,近年来建行加快构筑金融科技体系,着力培育市场化的`金融科技创新企业。上海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建信金融科技在此落地生根,并将继续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10.金融科技概念 篇十

据数据显示,从9月2日到9月15日的两周时间里,四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腾讯股价分别下跌13%、36%、18%、16%;网络游戏企业,盛大下跌5%,第九城市下跌6%,完美时空下跌13%;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百度股价下跌19%,阿里巴巴更下跌29%。

最新一期《福布斯》杂志指出,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加剧,戴尔等电脑设备供应商以及IT软件服务企业也可能会遭受更大的创伤,因为金融业是这些企业的大客户。伴随而来的还有裁员、信贷标准紧缩及利润下滑,科技公司将遭遇更大打击。

正望咨询公司总裁、互联网分析专家吕伯望认为,目前美股暴跌,造成美国投资者信心受挫,市场资金紧张,从而在短期内影响中国概念股表现。但从基本面上看,如果中国宏观经济能够在这场危机中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速,中国概念股仍然能够保持前期的高速增长。

从不同的收入来源看,以提供互联网资讯服务而获得广告的门户网站以及网络游戏企业所受到的影响最小。

面对此次汹涌而来的金融风暴,在千禧年科技股泡沫中涅重生的中国概念股,采取了一些主动措施。如盛大、巨人、九城等一线厂商频频回购股票,华友世纪等公司宣布更换董事会成员、引进更有经验的投资界人士,旨在挽回投资者的信心。

9月18日,因有媒体称美国政府正在制定一个永久性信贷危机解决方案,主要股指在尾盘快速拉升。在大盘带动下,中国概念股集体大涨,7只股票涨幅超15%。中国概念股几乎全线上涨,新浪、百度、分众传媒、金融界、新华财经传媒、携程网、国人通信、UT斯达康、正保远程教育、如家、易居中国等11只股票涨幅超过10%,其中新浪、百度等7只股票涨幅达15%,分众传媒、如家两只股票飙升20%,携程网则暴涨44.29%。

11.金融科技概念 篇十一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理论中最实用的部分。上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率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 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先后制定了名称各异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性质的文件 (本文通称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

为促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 (IASB)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趋同的联合研究, 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他国家或地区也在积极改进自身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其中伊斯兰金融机构 (Islamic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FIs)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改革就是国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约占世界总人口23%的伊斯兰民族在全球有着重要影响。IFIs会计与审计组织 (AAOIFI) 成立于1991年3月, 是伊斯兰世界负责会计、审计准则制定的重要国际组织, 受到包括中央银行、伊斯兰金融机构以及国际伊斯兰银行业和其他金融行业参与者在内的45个国家200多个成员组织的支持。

AAOIFI已经发布了26项会计准则, 其中具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意义的是1~3号会计准则。2010年8月份, AAOIFI发布了“IFIs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征求意见稿, 拟取代原第1号、2号会计准则, 计划于今年实施。

新拟定的IFIs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以下简称“概念框架”) 如右表所示, 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引言;概念框架的地位;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过程;财务报表要素;会计程序、确认、计量与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编报约束;采纳。

该概念框架同时反映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时代要求和以伊斯兰教法为代表的伊斯兰民族环境对概念框架带来的影响。该概念框架虽是在伊斯兰独特的金融理念和金融环境下针对IFIs制定的, 但其内容结构和思想内涵却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二、IFIs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介绍

(一) 引言

引言就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原因、重要性, 建立概念框架的方法, 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识别与定位等做了简要剖析与界定。

1. 理论基础。

概念框架强调必须和伊斯兰教法戒律一致原则, 指出了支撑其建立的三个重要原因:帮助向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或财务报表的一般使用者说明企业在财务及其他事项上从形式与实质上遵从了伊斯兰教法的需要, IFIs和与之交易的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同于那些与传统企业、保险公司、共同基金或其他组织间的交易关系, 以及IFIs财务报告的一般使用者信息需要具有独特性。

2. 建立概念框架的重要性。

概念框架指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信息以及增强对IFIs的信心, 还能促进会计国际协调, 为未来开发会计准则提供指南, 有助于对没有包含在AAOIFI会计准则中的交易、事项、情况或环境的处理, 有助于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理解根据会计准则编报的财务报告, 有助于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制定本国的会计准则, 是管理层编报财务报告或其他报告时进行主观判断的指引和准星, 以及为那些对AAOIFI工作感兴趣的人们提供制定财务会计准则的方法。

3. 建立概念框架的方法。

该概念框架建立的方法: (1) 识别其他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此前已经提出的与伊斯兰原则和公允理念相一致的会计概念; (2) 识别为遵守伊斯兰教法的原则和理念而要求披露和更加透明的特征; (3) 识别其他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运用的与伊斯兰教法相冲突的概念并开发适于IFIs财务报告的新的相关的概念; (4) 开发处理适用于IFIs中某些交易、事项、条件或环境独特性质的概念; (5) 主要信息使用者的识别, 尤其是那些没有权力或能力获得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之外信息的使用者; (6) 确定需要面对的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

4. 识别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信息需要。

概念框架指出, 信息使用者包括:包含权益和投资账户持有人在内的的投资者、包含当前账户持有人在内的债权人、债务人、企业雇员, 以及以其他任何方式与企业发生关系的人。并指出:政府机构有权直接获取最能满足其需要的信息, 而外部其他信息使用者机会受限, 因此必须依靠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

概念框架强调, 外部其他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通用信息需要是财务报告的中心, 该类使用者通用信息需要主要包括: (1) 用以帮助评价企业在金融和其他交易中遵从伊斯兰教法的信息; (2) 用以帮助使用者评估企业内在的或与企业、企业的交易、财务状况或其经营相关的风险; (3) 用以评估企业能力方面的信息:以合理的速度增长其价值并保障其以安全的方式使用可得到的经济资源、完成其社会责任、向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提供其经济需要、保持适当水平的流动性以及帮助企业雇员评估他们与企业当前和未来的关系, 包括企业保障和提升他们的权利, 以及企业提高他们在管理、生产方面的技能。

(二) 概念框架的权威地位

关于该概念框架的权威性, 概念框架明确指出:概念框架及由此产生的会计准则不得与伊斯兰教法相抵触, 在无AAOIFI会计准则及解释的情况下, 需要考虑概念框架;若概念框架在指引判断时仍不充分, 则可参考所在地的GAAP, 前提是这些GAAP的应用不应和伊斯兰教法原则冲突;若AAOIFI发布新的或者修订的会计准则或解释, 企业必须采纳新的或者修订的会计准则或解释。

(三) 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的目标

基于信息使用者直接获取企业信息的能力差异以及会计师编报财务报告的有限选择性, 概念框架强调了财务会计与报告目标应集中于对外部弱势信息使用者通用信息需求的满足, 并区分了财务会计的目标和财务报告的目标。

(四) 局限性

概念框架指出了财务会计与报告的局限性: (1) 财务报告主要提供财务信息, 非财务影响则无法以客观的方式予以反映; (2) 财务会计无法区分企业业绩与管理业绩。企业业绩既受管理业绩影响也受其他因素影响; (3) 财务信息主要是历史信息, 而决策往往需要面向未来的信息; (4) 在很大程度上, 财务报告信息基于估计、判断和模型, 而非对所发生情况的精确描述; (4) 财务报告只能提供通用目的的财务信息。

(五) 财务报告过程

概念框架指出, 财务报告的类型包括通用目的财务报告和特殊目的财务报告, 同时指出了二者的用途和局限性, 认为低限度的财务报表应该包括主要报表、会计政策说明、解释性附注以及相关的补充报表, 并对各项具体构成做了概括的描述。

(六) 财务报表要素

概念框架指出:要素是交易、事项或条件的财务影响的宽泛分类。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元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益以及费用和损失。概念框架除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益、费用和损失等通用要素进行了界定, 又对与IFIs特有的经济业务及其披露要求有关的要素——投资账户持有人权益、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投资账户报酬等作了明确的概括, 在分析通用要素时又结合了IFIs经济业务进行描述。该框架中与IFIs有关的特殊要素或特殊要素规定主要有:

1. 投资账户持有人权益。

投资账户持有人权益是指收到的在利润分享协议下为利润分享或参与目的而投资的资金, 投资账户持有人为投资目的向IFIs提供资源, 通常是现金, 以期在支付企业一部分利润或相关费用以后获取可归属的利润。除非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疏忽, 投资账户持有人权益不被认为是IFI的一项负债, 企业没有义务偿还收到的资金。投资账户持有人权益也不被认为是所有者权益, 因为投资账户持有人不享有所有者权利, 比如所有者所拥有的投票权。

如果IFIs拥有对于收到资金使用和调度的决策权, 投资账户持有人权益被认为是资产负债表项目。

2.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在扣除所有负债和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投资账户持有人权益之外的, 企业资产中的剩余权益。

3. 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

资产负债表表外信托项目包括在一个协议中由IFI持有、管理、实施或处置的, 使IFI产生信托责任、承诺与或有负债的基金或资产。如果IFI并不拥有对于收到的资金使用和调度的决策权, 投资账户持有人权益被认为是资产负债表表外信托项目。

4. 收益。

收益代表收入和利得。收入是利润表涵盖的期间内由于投资、交易、服务的提供或者其他营利性活动 (如表外信托项目的投资管理) , 所导致的资产总额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或二者兼而有之。作为收入, 资产总额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应具有以下特点: (1) 不是由于投资者投资或向投资者分配、投资账户持有人存款或提取、当前或其他的非投资账户持有人存款或提取以及企业合并带来的; (2) 具备资产或负债各自所有的特征; (3) 须在收益表所涵盖的期间。

利得是除与权益所有者或投资账户持有人之间单向传输以外, 由于下列原因导致的净资产的净增加:收益表所属期间持有资产价值的增值或偶然发生的互惠、非互惠的传输。

5. 费用和损失。

费用是利润表涵盖的期间内由于投资、投资管理、交易和企业的其他活动, 包括服务的提供, 所导致的资产总额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或二者兼而有之。作为费用, 资产总额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应具有以下特点: (1) 不是由于向投资者分配或投资者投资、投资账户持有人的提取或存款、当前或其他的非投资账户持有人的提取或存款所带来的; (2) 具备资产或负债各自所有的特征; (3) 须在收益表所涵盖的期间。

损失是除与权益所有者或投资账户持有人之间单向传输以外, 由于下列原因导致的净资产的净减少:收益表所属期间持有资产价值的减少或偶然发生的互惠、非互惠的传输。

6. 投资账户报酬。

投资账户报酬在财务报表期间净得成果中归属于投资账户持有人的份额, 是因参与投资活动而归属于投资账户持有人的投资利润或损失的分派。

7. 净收益 (净损失) 。

收益表所属期间的净收益 (净损失) 是源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扣除当期投资账户报酬以后的所有者权益的净增加或净减少。它是企业所有持续的营利性经营活动和其他事项与当期影响企业持有的资产价值的环境带来的结果。

收益表基本要素可以不同的方式结合, 从而得出某一具体期间企业业绩的中间计量指标, 例如投资活动收益 (损失) 、扣除投资账户报酬后的收益 (损失) 、税前的收益等。这些中间指标实质上都是净收益 (净损失) 小计而已。

(七) 财务会计程序、确认、计量概念与会计假设

概念框架指出:信息使用者认为财务报告信息是否可信主要取决于他们对企业管理层和董事会可信赖性、财务报告信息相关性以及信息忠实反映潜在经济现象程度的看法。

概念框架对财务会计确认程序 (确认、计量、列示与报告) 的概念、与表外项目有关的利润和损失的确认原则、会计计量 (属性、配比原则) 与会计假设进行了界定。值得注意的是, 概念框架把确认分为资产与负债的确认、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以及利得与损失的确认, 把配比作为计量的内在要素, 并为公允价值提供了清晰概括的指引:公允价值代表资产销售或负债清偿将收到或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估计值, 或是在计量日自愿的买方和卖方之间有序的交易中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估计值。概念框架指出:取得日的公允价值是指在正常的交易中IFI支付的用以购买资产的价格, 当一项资产不是通过互惠转让取得时, 公允价值是指在转让日在正常的交易中无相互联系的双方交换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

当公允价值计量的所有条件都具备时, 以这种计量属性作为计量基础将是适宜的。预期可实现或支付的可实现价值或公允价值的计量需要定期对尚未处理的资产价值进行重新评估。然而由此导致的信息必须是可靠的和可比的。仅当它不仅能提高要素的可信性和决策有用性, 而且是可行的、其价值能够有合理程度准确度的验证时, 才能采纳, 而且, 为确保可靠性, IFI必须考虑所有下列广泛的原则:在可能范围内的外部标志 (例如市场价格) 、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所有相关信息、逻辑的和相关的估价方法、估价方法使用的一致性、在适当的范围内使用专家估价, 以及在估价中通过在价值选择中遵守客观性和中立性, 以实现稳健性。

(八)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概念框架指出,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定义应有助于会计准则制定者和财务报表的准备者评估由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产生的财务信息以及区分必要的和不必要的披露, 提出了高质量、相关性、可靠性、审慎性四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并分别给予了具体的分析指引。

1. 高质量。

概念框架中目标和概念的应用应引致高质量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处理, 从而产生决策有用的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信息。概念框架指出, 高质量的信息应满足提供一幅真实和公允的图景、决策有用和透明三个重要标准, 并做了扼要描述: (1) 提供一幅真实与公允的图景。财务报表经常被描述为展示了一幅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化的真实与公允的图景。概念框架尤其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应用以及适当的会计概念、会计准则的应用通常能产生被普遍认为传递一幅真实与公允的图景的信息的财务报告。 (2) 决策有用。信息有用性的评价须联系意在为主要资本提供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财务报表目标。准备财务报告应以帮助这些信息使用者决策为目标。在可供选择的会计和披露政策之中进行抉择时需以产生信息对使用者决策的有用性为依据。但决策有用性本身对需要做出选择的人来说并非是一个充分的指引, 使信息对决策有用的具体特征还需要进一步辨识。 (3) 透明。透明的信息来自应用概念框架内含的包括如实呈报和可理解在内的几个质量特征。充分、恰当地披露就意味着透明。

充分披露意味着财务报表必须包含所有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 不管是在表内、附注还是额外的列报中。恰当披露包括两个方面, 即会计数据的恰当合计与适当的描述和说明。

2. 相关性。

概念框架认为, 相关性要求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 同时可理解性对于增进相关性也很重要, 并对上述特征进行了描述。

概念框架尤其指出:会计信息的及时性需要考虑企业发布财务报告频率和报告时滞两个方面, 而最佳的报告频率和最小的报告时滞是有用会计信息的重要标准。

可理解性取决于财务报表所包含信息的性质、信息列报的方式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背景和能力, 准则制定者和财务报表编报者要关注和清楚信息使用者的能力和局限性, 并且关注下列问题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可理解性:使用对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有意义而非仅仅对会计师有意义的分类、信息标题、相关数据邻近排列以及列报使用者希望知道的净额数据等。

3. 可靠性。

概念框架指出, 可靠性是让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有信心依靠的特征, 可靠的会计信息应该具有忠实描述、中立性、关注实质与形式、完整性、可验证性以及一致性特征。

4. 可比性。

概念框架指出, 在可比性、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存在部分重叠, 在向使用者提供有用财务会计信息时可比性的许多方面很重要, 因此对可比性应单独进行考虑。

5. 审慎性。

概念框架指出了审慎性的内涵, 与不确定性、中立性和可靠性的关系以及审慎性原则运用的标准。

(九) 会计信息的准备与列示

概念框架指出并描绘了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受制于重要性与成本两个普遍性约束条件。

概念框架对重要性与充分披露、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联系进行了恰当分析, 指出财务会计是一个经常包含着判断的计量和交流过程, 在作判断的过程中, 重要性原则发挥关键性作用, 而财务会计的重要性是一个相对状态, 其可能取决于质量或数量方面的特征或二者的结合, 在确定一个项目是否重要时, 其性质与数量都应加以考虑, 尽管在特定情况下, 某一方面可能作为决定性的考虑因素。

关于信息的成本, 概念框架指出, 提供信息对企业和社会整体都存在成本, 包括提供和使用成本。提供财务报告信息的利益应该能证明提供信息的成本是合理的。通常提供信息成本预期不应超出使用者据以决策带来的利益, 无论是个体水平还是社会整体水平。

根据AAOIFI的安排, 该概念框架预期在今年实施, 并取代会计准则第1、2号——“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会计目标”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会计概念”。

三、新伊斯兰金融机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简评

会计是在特定的现实环境中运行的, 一个国家的会计运行环境称为“国家会计生态”, 跨国经营的企业存在着“跨国会计生态”。会计生态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财务会计准则以及财务会计行为都有重要影响。伊斯兰民族不仅金融市场举世瞩目, 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也影响深远, 从而成为伊斯兰金融机构独特会计生态的主要组成部分。

地处海湾的伊斯兰国家由于天赋的石油资源, 在过去几十年中积攒了大量的财富, 形成了大规模的“石油美元”和“主权基金”。伊斯兰金融是一个“估值在七千亿至一万亿美元的产业”。伊斯兰金融日益进入全球金融服务的主流, 其增长速度史无前例, 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据估计其全球市值在2008年底已达9 510亿美元, 比2007年的7 580亿美元增长了25%。伊斯兰金融严格遵循“禁止利息、禁止投机行为、禁止投资于伊斯兰教义不允许的产业”等原则, 并有专门机构对金融机构遵守教义情况进行监督。文化特质决定了伊斯兰金融在全球化过程中始终无法游离于自身文化和价值观之外。

由于当今世界的伊斯兰金融活动既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又具有开放的国际特质, 新的IFIs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切实反映了民族的和国际的双重会计生态的共同影响, 既借鉴了欧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精华——整个概念框架结构与IASB、FASB的概念框架改进方向基本一致, 体现了国际趋同环境的要求;又充分考虑了伊斯兰国家民族会计生态的约束和伊斯兰金融的特点, 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趋同与创新的结合: (1) 概念框架的理论基础、构建方法、财务报告过程、要素划分与确认等各方面都突出强调对伊斯兰教法的遵循原则, 突出对伊斯兰金融独特理念和活动的反映; (2) 强调概念框架服务对象的多元性, 不仅定位于为准则制定机构所用, 更定位于为财务报告的编报者和普通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理解和评价财务报告信息时所用, 突出了财务报告信息服务定位中应以弱势信息使用者为中心的思想, 在概念框架的理论基础、信息使用者的识别与定位、财务与会计的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等各方面都对此有明确要求; (3) 整个概念框架内容充实、详略得当, 对每一项目都有明确的界定和有效的分析指引, 可操作性很强; (4) 概念框架创造性地提出了“高质量”这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并将其列为首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当然, IFIs概念框架体系也有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完善的地方, 比如作为该框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首要标准的“高质量”与后面的“相关性”、“可靠性”等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之间有一定重叠而不是完全互补, 但它们却作为不同的质量特征并列, 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不够严谨等。反映伊斯兰民族独特金融活动的伊斯兰金融机构会计体系如何进一步融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时代潮流, 促进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最大限度地趋同, 为制定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体系奠定概念基础也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杜兴强等.会计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Helen Gernon, R.S.Olusegun Wallace.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research:A review of its ecology.contending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Journal of Accounting Literature, 1995;14

[3].许维鸿, 吴昊.伊斯兰金融的未来.中国货币市场, 2010;2

[4].Heda Bayron著.李珍译.方兴未艾的伊斯兰金融业.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8;5

上一篇:暖暖粽子甜我心作文下一篇:学素描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