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精选11篇)
1.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 篇一
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它的合理与否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促进企业的股权结构合理化,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决定企业运作和发展质量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改革、改组,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在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当中还普遍存在着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行政干预严重等现象,导致其治理结构不健全,治理机制扭曲。同时当前在市场化的多元利益格局中,国有产权模糊使得各级委托单位对国有资产的委托目标因多级主体分割而无法实现。这些治理问题严重损害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绩效,也导致企业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国有企业建立合理的经济型公司治理结构,可以较好的理顺所有者、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三者之间功能以及责、权、利关系,使得企业的各项决策都遵循科学思想,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使得国有企业自身的运作进入良性循环,企业的资源得到优化配制,效率提高,对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提高经营业绩、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
1932年,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对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产生的“委托人”(股东)与“代理人”(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做出了经济学的分析,奠定了“代理人说”的理论基础。代理人的决策不仅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强烈的影响,而且决定着企业的长期命运。这些决策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经理人员的能力,而且还取决于经理人员为增加股东财富制订决策的动机。股东通过董事会聘用经理人员对公司的具体业务进行管理。然而,经理人员与股东的利益却不完全一致。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身份经过“全民”-“国家”-“政府”-“国资委”-“公司”形成了一条长链式的委托代理关系,各级国有产权的委托人虽然都是国有资产的代理者,但是都不能保证代理者都是国家利益的取向者。对于具体的国有企业来说,委托人与代理者之间不是一种责权利相对称的相互约束关系,而是一种严重的责权利不对称的软约束关系,从而导致国有产权制度的软约束和低效率,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无效率并存。同时由于缺乏充分竞争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和要素市场,经理人员由党组部门行政任命等情况,所以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员往往具有双重身份,存在“能上不能下”、“异地调转”等现象。加之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经理人员的报酬结构不合理、形式单一,经理人员缺乏积极性。另外由于缺乏对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且薪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联系不密切,导致经理人员的过度在职消费和对错误决策的不服责任态度。这些都大大加大企业的代理成本、降低经营效率。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必然妥善处理政府-国家所有者-公司之间的关系,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委托代理制度,减少委托代理层次,简化委托代理程度,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加快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建立,使得企业的经理人员有来自于市场竞争的压力。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对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薪酬设计,使得经理人员的薪酬的一大部分与企业的收入相挂钩,与市场相挂钩,使得经理人员的个人利益最大化与企业的长远价值相联系。通过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建设,强化其监督职能,引入外部独立董事,对经理人员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这样,当经理人员和企业的目标一致时,就可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股权结构的合理化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它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控制方式、运作方式乃至效率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治理结构又决定着融资方式和资本结构的形成,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中国有股一股独大,加上国有产权模糊,委托代理链条过长,导致企业中的组织制衡机制难以形成,企业缺乏竞争力、灵活性。
国有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引入更多的非国有法人资本、境外资本和民间资本,降低国有股权在企业中的比例,促进企业股权多元化。随着国有股权比例不断降低,当其他的非国有股权拥有公司多数比例时,其将有足够的动机和积极性关注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国有股权因此可以实现保值增值。同时国有产权不占控股地位,还可以间接强化国有产权的所有者约束,弱化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不良效果。
四、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又存在和运行于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公司的治理结构变了,则公司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要相应变化。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着眼于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放权以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国有企业所有者利益最大化成为其效率的评判标准。然而企业内并无所有者代表,不仅激励和约束机制最终难以形成,而且国有资本和政府权力的结合使得经营者可以随意剥夺其他小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被当作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绩效的基本手段。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是不同利益主体各自权益相互协调的结果。企业本身所含的利益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治理结构主体之间也是平等独立的关系。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单纯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忽视其他利益主体的权益,最终将影响企业业绩和可持续发展。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共同治理结构强调现代企业只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只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护和合理的满足,才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股东的财富也才能增加;而企业价值实现了最大化,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则都能有所增加。这样,公司财务管理达到了一种良性循环。
五、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保证
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正式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等几个要素”。内部控制是受企业内外环境的影响,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与企业经营活动结合在一起。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分为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内部公司治理是由所有者、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一定的制衡关系,是用来约束和管理经营者的行为的控制制度。外部公司治理是通过竞争的外部市场(如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兼并市场等)和管理体制对企业管理行为实施约束的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减少虚假会计信息,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其基本目标仍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健全的公司治理是也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都统一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健全的公司治理又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保证。内部控制处于公司治理设定的大环境之下,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运行,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关系。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并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反之,若没有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无论设计如何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会流于形式而难以收到既定效果。
2.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 篇二
凡是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 应列入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 (含有价证券) 及其形成的资产都被称为“小金库”。“小金库”的主要来源包括:以各种名义挪用、转移的国家预算内、预算外收入;截留的销售收入、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和其他收入;高价倒卖、非法牟取的价差收入;一些经济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侵占、截留罚没的收入等。
二、“小金库”的特点
(一) “小金库”具有普遍性
“小金库”在很多经营单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行政机关有, 事业单位有, 企业单位有, 各类团体、临时机构也有。一些单位通过“小金库”, 组织职工旅游外出、聚餐活动等;向上级机关或一些“实权”部门的“进贡”;以联络“感情”为名, 利用领导干部特殊的日子, 比如婚丧喜庆、生病住院、节假日等赠送礼金礼物;用于单位、部门领导各种各样的“职务消费”支出。
(二) “小金库”具有分散性
有的单位为了掩护“小金库”, 逃避监督, 将单位内部划小核算单位, 在银行设立多个户头, 把本应该作为单位收入纳入财务部门统一核算的资金, 分散核算, 导致“小金库”分布散乱, 不易掌控, 监督起来更困难。
(三) “小金库”具有隐蔽性
一些单位领导为了保留“小金库”, 绞尽脑汁, 玩弄手段, 使“小金库”在表面上合理合情, 非知情人不易察觉, 从单位的账本上更不易查出破绽。又由于制度上的漏洞, “小金库”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 资金的来龙去脉除单位负责人和经办人外, 别人无从知晓。于是, “小金库”便脱离了财政监督的视线, 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四) “小金库”的现象日渐严重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完善阶段, 体制尚不健全, 法制还不完善, 经济生活中“小金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自2009年4月以来的“小金库”治理, 总共就发现了24887个“小金库”, 涉案金额达122.42亿元。如此骇人的查处数据还只能算是“冰山一角”的话, 潜伏在“冰山之上”的“小金库”恐怕不计其数。
三、“小金库”的危害
(一) 滋生腐败
因为“小金库”不受财经制度制约, 等于是给领导放了一个可以任意支取的小钱柜。他们可以暗中支付回扣、佣金、提成、手续费等;超标准发放奖金、福利、购建楼堂馆所;还可用于大吃大喝、请客、送礼等其他不宜或不能在大账上的支出。同时, 由于“小金库”主要是个别领导说了算, 更使“小金库”成了贪官“提款机”。就像单位领导自己的“腰包”, 想怎么掏就怎么掏, 想怎么挥霍就怎么挥霍。于是, “小金库”滋生了大腐败, 导致了挪用、贪污、受贿和行贿等违法违规问题不断发生。
(二) 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
“小金库”分布广泛, 不仅行政执法单位设有, 就是一般行政、事业单位也设有, 在有些地方已经达到了泛滥程度, “小金库”的“金子”数量大得惊人, 导致了大量的畸形消费、拜金主义, 甚至权钱交易、钱色交易, 令群众深恶痛疾。“小金库”不仅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破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还威胁到党的形象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取向, 危害性极大, 必须彻底铲除。
(三)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由于“小金库”不纳入单位的正规财务核算中, 财政部门监督不到, 审计部门查不到, 税务部门找不到, 使得国有资金游离于国家监管之外, 致使会计信息不能反映单位全部的经济活动和资金收入, 会计信息失真。国家、投资人无法从单位账簿中获取单位收支的真实信息, 给经济决策和财务分析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四) 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一些单位为了设立“小金库”虚列支出、虚报冒领、骗取支出、化公为私, 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一些权力部门和垄断行业利用其自身权利和社会赋予的公共资源, 乱收乱罚甚至大肆侵吞资金与公有财产以填充“小金库”中的资金。“小金库”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利益, 私设“小金库”的实质, 就是以牺牲国家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为个人或小团体捞取好处, 变相侵占、隐匿、转移国家和单位收入最终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大量流失。
(五) 扰乱了国家财经秩序
存在“小金库”的单位绝大多数都是采用欺上瞒下、偷梁换柱的手法乱收乱花。有的借助手中的权力, 以培训、赞助、摊派、捐赠等方式强行筹集资金;一些国家机关和职能部门利用手中的“权力”巧立名目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 把得到的收入截留下来转入“小金库”;有的垄断性部门和行业以自身优势乱收费、乱涨价, 转入“小金库”, 严重扰乱了国家财经秩序。
四、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意义
(一) 做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
“小金库”虽然就单个而言, 资产比较少, 但是加总起来数量总量非常巨大, 这些资金和资产长期在单位体外循环, 游离于监督之外, 是铺张浪费、奢靡享受、违法乱纪的重要资金来源, 严重妨碍了经济健康发展、滋生了大量的腐败现象。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可以掐断个别单位的私房钱, 打掉他们的藏钱柜, 把一切资金纳入规范的会计账户, 有利于审计部门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察控制, 使吃饭送礼、铺张浪费等腐败现象没有了资金来源, 从而可以从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腐败, 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做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是改善社会风气、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举措
私设“小金库”的行为助长了畸形消费、拜金主义, 甚至权钱交易、钱色交易, 既导致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又败坏了党风, 破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威胁到党的形象。认真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可以重塑节俭朴实, 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 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使广大人民认识到吃喝浪费、行贿受贿都是应该被杜绝的;同时还可以树立党“朴实、清廉”的形象, 加强党群关系,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三) 做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是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举措
会计信息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 准确地揭示了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 没有了真实性,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会被削弱, 就会为决策提供错误的依据, 严重的还会贻害社会和广大公众。个别单位未经批准开立银行账户、截留收入资金、私设“小金库”, 造成各种“账外账”、“假账”泛滥, 使得部分国有资金游离于国家监管之外, 破坏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使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为契机, 可以趁机整理规范各单位的账务管理, 杜绝“账外账”、“假账”, 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四) 做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是保护国有资产的重要举措
有的单位为了设立小金库, 虚开大量劳务、材料及运输发票, 虚列成本套取巨额现金设立“账外账”侵吞国有资产, 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这些人置国家、集体利益于不顾, 视法律为儿戏, 大肆聚敛, 将“小金库”视为己有, 任意挥霍, 请客送礼, 坑了国家, 肥了自己。在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展开对国有资产的清查, 发现“小金库”隐匿的国有资产, 依法收缴;还可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把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建立起国有资产保护的长效机制, 防患于未然, 使国有资产不再流失。
(五) 做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是规范财经秩序的重要举措
因为“小金库”的存在, 一些单位把部分收入不纳入一级财务核算或财务科二级核算, “坐收坐支”、“公款私存”现象严重, 甚至有的单位为了保证“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巧立名目, 乱收、乱罚、乱摊派, 严重扰乱了我国的财经秩序, 不利于财经规范化建设。通过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强制各单位把全部收入纳入统一的财务核算体系, 严禁乱收、乱、乱摊派, 可以起到规范我国财经秩序的作用。
五、结论
“小金库”的普遍存在, 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 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大量流失, 而且助长了奢侈浪费和腐败现象, 扰乱了国家的财经秩序, 展开“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莉, 项燕.对“小金库”问题的思考[J].时代金融, 2009 (4) .
[2]、叶菊华.走出“小金库”的怪圈[J].财政监督, 2009 (8) .
3.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 篇三
【关键词】富平县;水土流失;治理;坡耕地
1.自然条件
1.1地理位置
富平县位于关中中部偏北的渭北高原上,地处石川河与北山之间。南北长47.65公里,东西宽34.45公里,地势东南低,西北高,中部隆起,依次呈现四种地貌类型:黄土台塬、河谷川地、黄土阶地、低山丘陵沟壑,构成全县山、川、塬交汇的地貌特点。海拔高程380-1420.7米,相对高差1040米。全县辖24个乡镇,337个行政村,总人口78.6万人。土地面积1233Km2,耕地面积7.33万hm2。易发山洪泥石流沟道121条。
1.2地质地貌
富平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处于鄂尔多斯地台南边缘,与渭河地堑北边缘的斜坡地带。下伏基岩是由奥陶纪石灰岩组成,经中生代燕山运动和新生代喜马拉亚运动,地台不断上升,地堑断裂下降,断层发育,形成目前的地貌轮廓。北部山区在下伏奥陶纪石灰岩的基础上,覆盖了很厚的第四纪黄土,形成了西北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新构造运动中,大面积垂直上长活动,构造断裂,从而加剧了流失的侵蚀,造成了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基岩出露的地貌特征,使黄土高原变为目前的梁峁状丘陵沟壑。
1.3水文气象
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643mm,最大年降雨量715.8mm,最小年降雨量360.4mm,年内分布极不均匀,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水60.3%。10年一遇3-6小时暴雨量57mm,20年一遇3-6小时暴雨量63mm。局部降雨历时短、强度大、不均匀,洪水特征是暴涨暴落、含沙量大、破坏力强,年径流量98万m3。
1.4土壤和植被
土壤以黄土为主,主要分布在山前阶地、洪积扇前缘。在原生或次生黄土母质上直接耕种熟化而成,土层深厚,土体疏松多孔,质地为中壤,抗蚀能力差。植被以农业栽培植被为主,天然林草植被分布较少。
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特定的水文和气象特征以及土壤特性和植被覆盖率低,是造成富平县水土流失的主要诱因,尤其以北部山区最为典型。
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及经验
2.1治理成效
近些年,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开展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封育保护,退耕还林效果显著,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以金粟流域为例:该项目区位于县城北部,东西长12km,南北宽5km,总土地面积57.66km2,耕地面积3073.65hm2,其中坡耕地1909.05hm2,水土流失面积49.68km2,占总面积的86.2%,其中轻度流失18.1km2,占流失面积的36.5%,中度26.65km2,占流失面积的53.7%,强度4.89km2,占流失面积的9.8%,土壤侵蚀模数为1950t/km2.a,年土壤侵蚀量11.23万吨。截止目前,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km2,坡改梯602.19hm2,营造水保林和发展经果林6.0hm2,植物护埂带5.73hm2,修筑田间道路14km,水窖15眼。年有效拦蓄径流50.05万m3,减少泥沙6.04万t。
土壤入渗率提高,涵养水源,防止土地沙化,改善小气候,减轻干旱、冰雹、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和程度。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土地资源优势得到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坡耕地的整治,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扩大了资源的环境容量,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收入,同时有效的控制了水土流失,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改善的双赢,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2.2措施及经验
在治理过程中,经过多年实践摸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水土流失的道路始于分水岭,止于沟口,严格按流域分界,自成系统,所以欲止水,需按流域为单元治理,是水土流失治理的必然。
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县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水蚀和风蚀,在坡度大的地方,也有冻蚀发生,因此主要措施有保土蓄水,提高植被覆盖。主要措施为,坡耕地改梯田、营造水保林和经果林、种草、修建小型水保工程等。
2.2.1坡梯田及小型水保工程
将原有坡耕地改造为水平梯田,修筑地埂,并以植物护埂,就地拦蓄降雨,使其不再冲刷地表,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含水量,护埂采用经济作物,如黄花、花椒等,不但能保护地埂,还能产生经济效益,群众也就不会复耕而毁坏地埂,从而有效的保护田面。在修田的同时,科学规划田间道路,使得农业机械方便的进入地块,耕作机械化,提高效率。道路两边修筑截、排水沟,可以使地表径流汇集流入田块、集雨水窖。截、排水沟以及沟头防护要合理配置,做到小水能拦住,大水有去出。
2.2.2提高植被覆盖率
在15度以上的坡地,以营造水保林和经济林为主,林间空地种草,固土护坡,减少垮塌、溜坡等灾害的发生。同时,经果林和饲草可以为群众带来经济效益,提高护林护山的积极性。在具体落实土地利用比例中,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依据坡度、土质和地势,结合其他因素,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栽植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
3.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中,收效显著,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3.1后期管理和宣传不到位
由于农民以耕种为生,视耕地如命根子,所以出现广种薄收,有地就种,对地埂、水保防护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有毁埂复种、毁林复耕的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的同时,完善后期管理制度,以巩固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果。结合谁受益,谁管理,建立定期巡查制度,与当地村干部沟通,选一名责任心强、觉悟高的村民,进行专业培训,配合水保部门负责本流域的日常宣传和监督工作。
3.2轻水保,重改田
我们在治理过程中,把重点过多的放在坡改梯,而对水土保持重视不够。如果造林种草不够,水土流失状况依然得不到根本的解决,也就达不到综合治理的初衷。群众的意愿是田越多越好,越平越好,因此在以后的治理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两者要协调均衡,多栽植能提高群众经济效益的树种,如核桃、柿子等。以激发群众参与水土保持的积极性,逐步提高水土保持意识和觉悟。
4.总结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而又细致的庞大工程,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能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的眼光,做到改造一片,成功一片,巩固一片,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
富平县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重而道远,立地条件差,建设资金短缺,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考验,在积极争取国家投资的同时,还需要多方筹措配套资金,克服自然条件的困难,把水土保持工作坚定不移的发展下去,使富平县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富平县水土保持区划报告,1984.
4.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 篇四
浅析社区稳定及社区安全的意义、内容
摘要:在基层政权建设和改革的新形势下,社区稳定的工作要服务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实现改革、稳定及发展的协调,同时社会稳定问题的解决方式也应与改革本身的思路相配套,与改革的内在要求相适应。从目前来看,从社区稳定着手,以社区方式来解决社会稳定问题是较好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关键词:社区稳定;社区安全;意义;内容
1社区稳定的意义
1.1社会稳定是基层的社会稳定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或者说基层社会。以社会的方式解决问题,意味着把社会稳定问题放在基层来解决。城市的稳定一样需要从基层组织来进行,从而实现以稳定的、强有力的中枢控制系统为保证,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12社区稳定是生活基层的社会稳定
任何全局性的改革都会对现有的家庭生活产生影响,要尽可能地降低风险与代价,减少人民群众分担的改革成本。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人们的各种需要和要求,在社区里主要表现为生活性的满足,非常实在而不那么政治化。通过加强社区稳定的工作,在生活层面上把问题解决,这里,社区物业提供服务的程度决定着社区稳定的程度。另外,社区管理体制上的一些缺陷或有关人员工作不力造成的社区的不稳定,影响了群众正常生活的要求,最终会导致群众由对诸如物业公司或其他中介机构的不满而上升为政府的不满,并由此触发其他问题的爆发。比如房屋中介公司的工作在社会上是颇有微词的,所以在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和工作改善就应该从解决人们住宿、环境、安全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着手,实现社区的稳定。13社区稳定是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与社会改革相伴的社会稳定,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框架内,具有强烈的行政意味,但国家把“基层政权建设”与“社区建设”并列,足以表明尽管两者同样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基础,但其运作机制是不一样的,更准确地说,是互补关系。社区建设的一种目标是基层民主建设,是群众自我管理。相应地,社区稳定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主要通过社会机制,即群众自治管理实现的区域社会的稳定。社区稳定因此成为未来狭义社会稳定的一个和机制上完全相同的缩影。在市场、政府、法律和群众自治等多种体制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社区稳定,预示着新型社会稳定的确定,预示着城市发展本身走上了一个新的平台。2社区安全管理的原则 2.1指导思想
社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建立最健全、最完备的组织机构,尽可能选用先进的设备、设施,选派最具责任心的专业人才,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千方百计地做好预防工作,最大可能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杜绝万一出现的安全事故,要根据具体情况,统一指挥、统一组织、及时报警,并采取一切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进行处理,力争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点。22社区安全管理的原则
22.1思想落实。要把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管理。要大力宣传安全教育,组织学习有关的法规和规定,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和内部制订的各项安全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等。公安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机构在相应的整体治安的宣传和落实上各尽其责。通过宣传和不断学习,使广大员工和业主、使用人重视安全,懂得规定和要求,自觉遵守,主动配合,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22.2制度落实。公安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机构对社区治安的日常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在制度上得以落实。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如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操作规程等,并要解决组织贯彻执行。
22.3装备落实。要配备专门的、现代化的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如中央监控系统、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喷淋系统以及其他安全管理器材设备,以增强管理的安全系数与效率,保证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在基层政权建设和改革的新形势下,社区稳定的工作要服务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实现改革、稳定及发展的协调,同时社会稳定问题的解决方式也应与改革本身的思路相配套,与改革的内在要求相适应。从目前来看,从社区稳定着手,以社区方式来解决社会稳定问题是较好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3平安稳定社区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3.1要处理好平安稳定社区建设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平安稳定社区建设的目的在于“平安”和“稳定”,以社会的平安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平安稳定社区建设必须紧紧抓住的根本所在,是平安稳定社区建设的统一性。但是,不同社区由于所处地域位置的不同,影响其安全稳定的因素也不同,抓平安稳定工作任务侧重点也不可能完全一致;不同社区由于在建设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决定了对不同社区在力量投入方面的差别。对那些基础较差的社区,关注的重点应更多地放在平安稳定的基础建设上,对那些基础较好的社区,平安稳定建设要在提升层次上给予关注。因此,在平安稳定社区建设上,决不能一概而论,要避免工作落实上的“一刀切”,要在对社区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平安稳定社区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形成平安稳定社区建设的多样性。3.2要提高社区综治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一是统一思想,认清抓好综治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综观全局,综治工作已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已深刻认识到综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予以高度重视。在各级党委、政府提出争创先进的大趋势下,要实现各种层次争创目标,社区平安稳定是基础。因此,要求社区综治干部在平安创建中有所作为,不辱使命,上下一心,全民动员,咬住目标不放松,全力推进平安创建。二是内强素质,提高驾驭综治工作的能力。要找准位置,提高协调能力。有所作为,通过不懈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善于协调各方力量,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指导务实,要深入下去、走进群众、真抓实干,树立只唯实、不务虚的工作作风,让综治成果惠及百姓。三是开拓视野,提高创新的能力。要有大局观念,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有新举措;要着眼治安防范,在社会面控制上有新成效;要着眼资源整合,在完善机制上有新突破;要着眼务实作风,在队伍素质上有新提高。四是争当内行,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强化工作责任制,落实岗位考评制,通过施加压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促进社区综治干部业务精通,能参善谋,善于解决问题。3.3要善于“借势”推进,搞好配合与衔接
平安稳定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社区的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物质文明建设等一起构成了社区全面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方面。社区全面建设的各个方面之间形成了相互依托、彼此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社区的平安稳定会对社区其他方面的建设起到保障和促进作用。反之,社区其他方面建设的长足发展又会推动社区平安稳定工作步入新的层次。因此,在开展平安稳定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兼顾到社区其他方面建设这一因素,围绕中心工作,结合“三个文明”同步发展,必须将其纳入到社区全面建设的整体之中去加以谋划,找准与社区建设其他方面的对接点。
安全社区建设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求,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及保障公共安全的基础。因此,在我国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研宄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⑴ 于瑞华丨构建安全的社区安全防范体系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
5.责任的重要意义 篇五
现在企业的发展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但每个企业真正需要的则是既有能力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才,而“责任是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几乎每一个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责任”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和商业精神。他可以让一个人在所有员工中脱颖而出,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成功一样,都来自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责任感,是一个企业员工自己基本的能力,责任即是荣誉,为荣誉而工作,就是主动争取做得更多,承担更多的责任,主动自发最完美的履行你的责任,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努力工作,忠诚于公司,在捍卫企业利益荣誉的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荣誉,自己也会受到大家的尊敬。
有责任的人“利己也利他人”,只有负责人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优秀团队中的一员,缺乏责任心的人,也就没有了发挥才能的舞台。一个人工作做得好与坏,最关键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人的一生必须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等。作为一名企业工人,对于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放弃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时,你第一点也就放弃了你自己的利益,放弃了生活,放弃了企业的利益,将会被生活、企业所放弃。记住,责任可以让自己发挥出巨大潜力,能力永远有责任束承载。
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工作成绩。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清醒,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样,我们才会把工作由压迫式,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并享受工作的乐趣,取得成绩的快乐。
6.科研选题的重要意义 篇六
选题就是确定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向、研究的目标,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是每项科研工作的起点和关键。科学研究的实践表明,选题恰当与否,对科学研究工作的效果大小,成功与失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科研题目,是科研工作者对学术领域的某一问题,在理论认识和实验手段方面的概括,是经过充分的思想酝酿和实践准备之后提出来的。所以科研题目集中地体现了选题者的科学思维、理论认识和实验能力,反映了选题者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程度。科研题目是贯穿于整个研究工作中的主题思想,是指导科研工作的主线。
7.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 篇七
一、当前社区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社区社会管理主体单一
目前, 社区社会管理的主体局限于街道党委政府和社区居委会, 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等管理机构和组织缺失。如商业城社区地处市中心辖区内商铺林立, 娱乐场所众多, 流动人口庞大还有各类行政企事业单位40多家, 暂住人口6000多人, 社区管理难度非常大。而社区内协助管理的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都没有, 社区大大小小繁杂的事务基本上由社区居委会包揽, 只有在遇到居委会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需要上一级部门出面决定的事务才直接向街道政府汇报, 居委会工作人员普遍感到工作任务繁重, 心力交瘁。
(二) 社区社会管理内容不健全
在社区管理中, 对于社区的维稳工作十分重视, 但是对协调社区关系、规范社区行为、激发社区活力的重视程度与老百姓的期望还存在差距。笔者通过对石家冲社区部分居民的走访发现, 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行业的民众对社区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 一些小孩家长希望居住的社区能为孩子提供包括体育锻炼、教育学习、幼儿托管等方面的服务;老年人则希望能够在需要各类帮助的时候能够得到方便及时的帮助等。民众普遍反映社区物业管理的境况与他们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三) 社区社会管理职责不清
法律规定, 社区居委会是一个“群众自治组织”, 却承担街道办事处派出机构的管理职责, 执行着街道办事处传达的各项任务, 同时接受考核。这种定位偏差使居委会工作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此外, 吉首市推行管理重心下移的行政改革,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却没有贯彻“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 使社区管理承担的任务过重而工作经费相当紧张。
(四) 社区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 我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社区建设的法规或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立法远远滞后于现实的发展, 导致社区建设“无法可依”。一些新兴的社区组织, 由于缺少法律上的规范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又没有理顺关系, 容易出现推诿扯皮, 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给社区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二、社区社会管理的创新模式———“四位一体”
(一) “四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的含义
“四位一体”即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的新型合作建设关系。“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中, 社区党委牵头抓总, 负责组织、调度、监督, 同时负责管理好社区党员, 发挥好党员作用;社区居委会负责建立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服务网络, 宣传发动群众, 协调业主和物业关系, 协调处理物业管理中的纠纷, 组织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业主委员会主要是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 监督和协调物业管理公司履行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教育和督促业主遵守管理规约, 协助物业管理公司及时缴纳服务费等。物业管理公司主要负责管理社区共用部位和公共设施、设备日常运行、维修养护管理, 统一管理社区停车场及车辆, 管理社区清洁卫生和绿化, 维护公共秩序,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等。
“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模式的运作方式是建立社区党委、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四方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职责, 健全制度。对事关社区的重大问题四方共同研究, 重要工作四方共同行动, 工作互相通气, 互相补充, 互相支持。“四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社区管理服务方式, 符合十八大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总要求。
(二) 理顺四方关系, 规范“四位一体”运行方式
一是要理顺社区党委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社区党委是社区建设的领导核心, 团结带领党员和群众完成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要加强对社区居委会的领导, 协调好社区居民委员会、与辖区内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领导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支持社区群众依法开展自治活动, 推进社区居民自治。
二是要理顺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之间的关系。物业管理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服务性企业, 其主要工作是全面负责房屋维修、卫生、绿化、小区治安等服务性工作, 接受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监督。社区居委会主要是配合相关部门搞好社区内业主户籍管理、宣传教育、民事纠纷调解、计划生育、民政、文化等工作, 它代表居民对物业公司的工作给予支持、配合和监督。
三是要理顺社区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都是群众性自治组织, 而非行政性机关, 这是二者相同的地方。居民委员会作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宣传法律、法规, 处理公共事物、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等。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 因此, 二者的性质显然不同。
四是要理顺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之间的关系。有了业主委员会, 可以使业主有组织的参与管理和表达对物业管理的看法, 理顺委托管理与受托管理的责、权、利关系, 双方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使业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的法律关系更趋明确, 以推动和实现社区管理的规范化。
五是要理顺“四位一体”相统一的关系。社区党支部是社区“四位一体”管理的领导核心, 在管理运作中起牵头、协调和监督作用。社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委员的选举, 由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负责人参加, 但必须从社区业主的党员、居民中民主选举产生, 不由政府机关委派。通过社区党支部把四者联结成目标一致、各司其责、互为一体, 共同管理和服务好社区。
三、以“四位一体”模式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对策建议
(一) 以发展增进和谐文明, 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社区党建工作,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立足于“四位一体”治理模式, 落实“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制度覆盖”三覆盖, 为社区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在组织覆盖方面, 推行社区建总支、楼院建支部、单元建党小组“三建式”组织体系。在工作覆盖方面, 以党员联户和干部责任区为主要形式, 建立党员与困难居民结对帮扶, 街道联系社区帮扶的工作机制, 形成纵横覆盖的社区工作网络。在制度覆盖方面规范社区“党务公开制度”, 开展“党员责任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 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畅通社区利益表达渠道, 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重点抓好以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物业管委会、业主委员会“四位一体”为基础构建的“社区议事会”这种自治组织, 通过举办决策听证会、民主恳谈会, 利用社区宣传栏、热线求助电话等新的利益表达方式, 拓宽社区利益表达渠道, 形成制度化的民意监测和信息反馈系统使决策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群众的利益需求。
(二) 以改革促进和谐文明, 建立规范的自治体系
一是完善民主选举制度, 推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提倡社区党组织成员通过法定程序担任社区居委会成员, 社区党组织负责人通过法定程序兼任社区居委会主任, 扩大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的覆盖面, 保障人民群众的选举权;完善居民会议制度, 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二是培育发展社区中介组织, 形成社区自治合力。按照“政府引导、民间主办、分类管理规范运行”的方式, 发展各类社区中介组织, 鼓励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团体, 推动政府行政职能的社会化。重点培育好慈善公益、社区服务、文体活动类社区中介组织, 积极引导其在社区居委会的指导下参与社区各项建设, 形成社区自治的合力。
(三) 以服务铸就和谐文明, 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
一是建立社区信息平台, 提高社区服务质量比如, 建设服务大厅、服务中心、服务网点等社区服务机构, 为人民群众提供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托老托幼、低保就业、餐饮娱乐、文化休闲等各类需求服务;逐步建立起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服务, 面向孤、寡、老、残等特殊人群的社会福利服务, 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等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体系。
二是突出对贫困群体的救助服务, 建立新型社区救助服务体系。比如, 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 及时掌握就业及收入状况, 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建立和完善救助管理服务网络和工作平台, 采取特困救助、临时救助、专项救助相结合的方式, 使救助网络覆盖每个社区。
(四) 以稳定保障和谐文明, 建设舒适的人居环境
一是维护社区稳定, 建设平安社区。如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 做到“一区一警”, 健全和完善以派出所为主体、社区治安巡逻队为骨干、驻区单位积极参与相结合的群防群治安全防控体系。加强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工作, 及时化解矛盾, 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 把社区建设成平安社区。
二是打造绿色环境, 建设生态社区。按照优化人居环境、便于物业管理、利于安全保卫的要求, 实现社区绿化、亮化、美化。统一规范街、巷门牌号码, 为便民、利民、促进社区规范管理服务。整治社区环境, 达到社区道路整洁, 无坑洼、无污水横流;公共场所管理井然有序, 无乱停车、乱搭建、乱张贴、乱设摊现象;绿化布局合理, 各种花草树木养护良好, 建设生态和谐文明社区。
参考文献
[1]张成林.城市管理——社区途径与模式构建[J].改革研究2011 (03) .
[2]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 (01) .
[3]李娴娟.基于治理理论的城市社区管理主体研究[J].南方论刊, 2009 (08) .
8.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 篇八
关键词:社区 社区自治 社区共治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069-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逐步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下的社会管理和调控模式,实现了政府、市场和社会功能的分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我国开始了社区建设的历程,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题之 一。目前,理论界也在加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从西方引进的社区自 治的理念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西方的社区自治是在其特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下产 生发展起来的,与我国的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为此,本文拟对社区自治进行反思,试图从 理论和实践上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城市社区治理的模式。
一、社区自治:理想与现实基础的差距
1.社区自治的内涵。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公民共同管理社 区公共事务的活 动。当今理论界较为流行的社区自治是社区治理理念的延伸和发展,其理论基础是西方的治 理理论。社区自治是社区居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依法享有的自主管理社区事务的权利与义 务及其实际运作过程。它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以社区 成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为手段,通过社会各方参与实现政府依法监督与指导,是实现居 民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一种行为。实现社区自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实现社区自治的基本条件及我国的现状。
(1)完善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治理理论认为,在许多社会领域,存在市场与政府同时失 败的情况,因此,应该将第三只 手——非营利组织引入公共管理之中。该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预设就是有发育较为成熟的非 营利组织的存在,这是治理理论得以产生、发展并应用于公共管理实践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社 会条件。社区自治的产生和发展更是如此。美国的社区是典型的自治型社区,各种非政府、 非营利组织遍布全国。如房主协会、社区基金会、社区学院、合作社、共同利益社区和共同 所有者理事会等。根据美国社区研究所的数据,现在美国大约有4700万人居住在社区协会内 ,而且社区协会的数量还以每年8000到1.1万个的速度增加。发育成熟和完善的非政府 组织成为美国社区自治的基础。
反观我国的现状,政府、非营利组织还处于萌芽状态,不仅数量少,形式单一,而且还 带有浓厚的“准政府”的色彩。目前我国社区中广泛存在非政府中介组织只有物业公 司 等少数类型。非政府、非营利的中介组织的缺失是制约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发展的重要因素。
(2)健全的法律体系。社区自治是在西方国家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西方国家 在社区自治组织、 非营利组织等方面建立的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对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范 和界定,确保了社区自治有法可依、能够顺利运行。美国既有邻里噪音整治法、家庭宠物限 养法、社区泊车管制法等解决社区邻里纠纷的“皮毛法律”,也有联邦税法、州的法律来规 范非政府组织的行为。而我国专门的法律不健全,缺乏有效规范。与城市社区有关的法律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这两部法律与法规 是远远 不够的。社区中介组织、社区居民的选举、社区管理、社区组织与区街政府的关系等方面的 法规极为欠缺。
(3)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从社区自治的理念看,其本质精神渗透着社群主义和自由主 义的溶合。社群主义 的 前提是发达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同时指出共产主义社会 是自 由人联合体。只有同时强调两者,才能达到社会关系的平衡与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 所 谓集体主义与其说是注重公共利益,不如说是建立在家庭关系上的家庭利己主义,这种文化 造成中国人对公共事务的冷漠,或者说“缺乏公共精神”。我国社区居民参与还处于“弱参 与”阶段:虽然社区居民参与的空间已有所扩大,但仍十分有限,涉及的面不够广;虽然社 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已开始觉醒,但还十分薄弱,参与人员的数量有限结构不甚合理,自主性 差;虽然社区居民参与活动有所展开,但参与的实效性差,社会效益低,往往形式大于内容 ;参与机制尚未建立和健全起来;虽然有些社区的居民参与发展很快,但整体发展极不平衡 ,有不少社区的居民参与几乎为零。总之,我国城市社区的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与社区自治工作所要达到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实行社区自治的基本条件,如果强行推进社区自治必将引 发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探索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二、社区共治:理想与现实的调和
1.社区共治的内涵。
社区共治是指政府、社区组织、其他非营利组织、社区单位、居民,合作供给社区公共 产品,优化社区秩序,推进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社区共治既不同于我国传统的由政府主管 的社区管理体制,也不同于社区自治。首先,社区自治下社区不再完全依附于政府,政府与 社区只是指导和监督的关系;其次,社区自治下的治理主体由单一主体(政府)转变为多元 主体(政府、社区组织、其他非营利组织、社区单位、居民);第三,社区自治下的治理过 程由行政控制转向共商、共议、共决的民主协商;第四,社区自治下的治理组织体系由垂直 科层结构转变为横向网络结构。
2.城市社区共治的背景。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是政府与社区共治,即双向互动、并相 互制衡的模式,这是由中国历史传统和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要求所决定的,是特定的发展模 式。古往今来的政府都要实行对城市基层的行政管理,但同时依靠社区实行自我管理。也就 是说,任何政府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完全代替社区进行全方位的行政管理来达到目的。所 以,任何时期、任何地方都需要政府和社区的合作才能解决问题。还应看到单位制作为中国 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虽然正在逐步瓦解当中,但在过渡时期,仍然有其独特而重大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把单位也纳入社区共治的体系之中,建立政府、单位与社区居民的共 治模式。而且,目前在我国城市社区进行社区共治也是可行的。从政府层面来看,传统的包 办所 有社会事务的管理模式已经使政府不堪重负。因此,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大 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掀起了社区治理的高潮。政府有着强烈的愿望来推进社区治理的进程 ;从单位层面来看,“单位制”正在日益瓦解,各种企事业单位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型的分担 部分政府职能的实体。单位正在回归其本职工作,把负担推向社会;从居民层面来看,我国 城市居民正在经历从“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原来要由政府和单位承担的一些社会 事务也逐渐转移到社区中来。城市居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参与的 程度也正在提高。政府和单位都把原来承担的社会事务逐渐下放到社会,政府是最大的公共 资源的拥有者,社区事务不能离开政府的支持,政府也不会完全放弃社区事务。另一方面, 单位制在我国根深蒂固,单位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把本应由社区承担的事务完全移交给社区, 而且单位本身也要在社区中存在和发展,必然会和社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我国 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实行社区共治就成为明智的选择。
3.构建我国城市社区共治的模式。 (1)社区委员会的产生。
在社区共治中,社区委员会既不同于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代替品),也不是 居民委员会的叠加,而是协商处理社区事务的一个平台,是社区共治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参与 者。社区委员会必须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在社区共治中,社区委员会由政府代表、社区单位 代表以及居民代表组成。其中,居民代表由社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代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 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社区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或专业委员会),负责执行社区委员会的决 定,社区委员会开、闭会期间的地区性、群众性、日常性的事务。 (2)党政组织与社区委员会的关系。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的管理机制问题主要是理顺党政组 织与社区组织的关系。这对于推 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党组织和政府组织是社区共治多中心秩序的积 极构建者。社区共治中的多中心秩序不是无秩序,除了各组织互动中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外 ,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当社区各种组织在党的领导下为了社区 居民的福利和利益诉求良性互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创造和维持法治、和谐 、民主的社区多中心秩序时,和谐社区的建设也就实现了。 (3)中介组织与政府和社区委员会的关系。各种中介组织是社区共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中介组织能够承担许多政府事务,而 且在有些方面比政府更有效率。中介组织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是民间中介组织;二是政府 办的社区服务机构。民间中介组织与社区委员会是平等的互相协商的地位,社区委员会可以 委托民间中介组织协助办理社会事务。政府办的各种中介组织应区别对待。处理社会性事务 的中介组织其功能应于民间中介组织相同,而办理行政事务的各种社区工作站、社区事务受 理中心基本上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它一方面接受政府的直接领导,同时也要接受社区委员会 和居民的监督。
4.社区共治模式的特征。社区共治模式在构想上突出如下特征:(1)以体制创新为重点, 体现“小政府、大社 会”的制度理念,在城区范围内进行整体性制度创新,包括转变区、街道政府部门职能和再 造行政运行机制,重构社区微观组织系统及其运行机制。(2)坚持以人为本、社区依法治 理的原则,以新建社区为平台,建立社区治理系统与政府行政系统的共生机制,从制度上保 证社区治理组织不再是政府行政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3)从性质上看,它既不同于过去 那种以行政管理为主,条块分割的单位管理模式,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社区自治模式;而是 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自觉依法行政、社区组织自主管理、社区居民自愿参与相结 合的治理模式。(4)从运行机制上看,政府不是单一的主体,政府也不是直接介入社区的 管理,政府与社区组织不是简单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垂直关系,而是共商、共议、共决的多元 权力互动关系,主要依靠横向的平等协商共同管理社区事务。
三、社区共治:方向与思路
1.瞄准“一个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共治道路。努力实现政府规范服务,社区共商共治,居 民生活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以提高 居民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作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保持基层 行政区—社区体制改革在同类郊县的领先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社会变迁的加剧 ,社会空间分异越来越显著,必然对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革提出了新要求。以自治为 目标、以社区为载体的新型城市社会组织管理方式将是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方向。
2.狠抓“中间突破”,进一步优化基层政区与社区层级结构框架。重点抓好“社区委员会” 这一中间环节,在组织构架、功能定位、资源整合、社会中介 、志愿者组织、委员作用、资金筹集、运作机制、上下协调、规范操作等方面实现全面创新 与突破。推行“以中间带两头”的“中间突破”策略,真正发挥社区委员会的“桥梁”和“ 纽带”作用。
3.建设“三大中心”,承接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
“三大中心”是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社区文化中心。政府职能部门的 管理可以直接通达基层居民,畅通政府管理的渠道。同时,把原来由村居委承担的大量行政 事务剥离、整合进入“三大中心”。
通过建设“三大中心”,承接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使社区委员会专注于社会管理,真 正发挥共商共治和协商平台的作用,形成行政事务和社会管理双重运作体制。要采取措施为 社区和村居委“瘦身”、“减负”。
4.推进“三个转变”,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和转变工作方式。观念转变是关键,职能转变是 根本,工作方式转变是手段。要改变过去以管理为主的传 统观念,建立服务于民的观念,社区不是二政府,是政府联系民众的纽带,是一个共治的协 商平台。要变管理社区为服务社区、共建社区、共管社区、共享社区;要整合政府各部门在 城市基层的办事机构,积极推进“一门式”服务,提高为社区及其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 。政府有关部门不得将应由自身承担的行政性工作摊派给社区组织。对有些社区组织做起来 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可依法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社区组织承担。积 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 极性,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要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梳理、整合各类服务热线、呼叫热 线,形成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社区信息化平台,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自动化、现代 化水平。形成联系紧密、分工明确、功能耦合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志刚,徐进.“准政府”:我国城市社区抹不掉的色彩.理论前沿,2004(10)
3.乌云娜.以全新的理念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求实,2003(11)
4.刘君德,靳润成,张俊芳.中国社区地理.科学出版社,2004
5.程玉申.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九
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品牌是一个企业存在与发展的灵魂。
众所周知,产品本身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产品,没有品牌,或者是只有贴牌,没有品牌的企业更是没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可口可乐公司 CEO罗伯托·郭思达(Roberto Goizueta)曾说:我们所有的工厂和设拖可能明天会被全部烧光,但是你永远无法动摇公司的品牌价值;所有这些实际上来源于我们品牌特许的良好商誉和公司内的集体智慧。由此可见,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存在和延续的价值支柱。因此,只有重视品牌,构筑自身发展的灵魂,我国企业也才能从目前的“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级公司。
(二)品牌代表着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价格竞争,第二层是质量竞争,第三层是品牌竞争。今天的竞争已经发展到了品牌的竞争。品牌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品牌意味着高质量、高品位,是消费的首选。好的品牌可以为企业带来较高的销售额,可以花费很少的成本让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更有竞争力。早在40年前美国著名广告研究专家Larry Light就根据他对市场发展的研究大胆地提出:未来营销之战将是品牌之战,是为获得品牌主导地位而进行的竞争。未来的企业和投资人都将把品牌视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拥有市场比拥有企业更重要,而拥有市场的惟一途径是拥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由此可见,品牌及品牌战略已经成为企业构筑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三)品牌意味着客户群
对于消费者来讲,有品牌的产品不仅在质量上能给予消费者以保证,更重的是他能满足消费者在消费时的那种愉悦感,从心里上得到了更大的满足。品牌代表着一贯的承诺。品牌对于顾客不仅意味着他们消费的产品、享受的服务源自何处、出自谁手,而且与一定的质量水准、品牌信誉始终相连。一个品牌代表这一定的产品、服务质量,凝聚着企业的形象和顾客、公众和社会对它的评价,吸引着相对稳定的、忠诚的客户群。对于广大企业来说,品牌意味着客户忠诚,意味着稳定的客户群,意味着同一品牌覆盖之下的持久、恒定的的利益。
(四)品牌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有其价值。
企业开发一个品牌,建立一个品牌,推广一个品牌,需要投入一定的人、才、物并形成各项费用,这就构成了品牌的经济价值。另外,消费者在与其他产品比较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公众心目中的名气和声望,构成了品牌的无形价值。品牌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人民大众对对这种品牌特征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10.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十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长盛不衰。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世界大国,其文化更应当随着自己的国力强盛而影响全世界。
实际上,我们从现代社会普遍现象中都不难看出,当整个信仰发生了雪崩以后,新的信仰没有建立,对民族的信仰不能建立,对自己的信心不能建立,对人与人的信任不能建立,那么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愚昧的时代。有一段时间大家在网络上呼吁,拒绝冷漠,传递温暖,可能也就是一种文化缺失的原因。老人摔倒了不敢扶,是人与人之间缺少一种信任;有毒食品屡打不禁,是最基本的道德丧失。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只顾着经济建设,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忽视了文化建设,以至于导致“腰包鼓了,思想空了:钱袋子鼓了,脑子却被掏空了”的现象,远离了现代文明。文化建设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经过漫长的积累与演变,它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与发展水平。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当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时,文化便主宰需求。人们不仅主动地购置文化商品,1 如看戏、看电视、逛书店、卡拉OK等,而且对商品、服务、环境、管理等也萌生了更多的文化诉求。他们不仅在文化活动中消费文化,而且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追求和品味文化。文化需求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一切选择的逻辑起点。在文明状态下,一切行为都是文化行为,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成为文化的载体,而一切财富都凝结着文化价值。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如果说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主流是军事竞赛,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主流是经济竞争。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主流可能是文化的竞赛。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对人类的作用,可能超越军事、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乃至民族与国家。一个人的思想风貌、精神境界、道德情操、认识水平、智慧程度、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脊梁,一个社会的秩序、公正和良知,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进取精神,一个时代的变革力量、开拓勇气、知识积储和道德素养等,都是文化及其作用所形成的后果,都是文化用自己神秘而万能的雕刀所精心雕塑出来的精神形象,道德形象,智慧形象与文明形象,都是文化的造化与赐予。我们应当以全球化为背景和观照,加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与责任心,在与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首先表现为一种理论。当同一领域的相同、相近的观点,形成具有某种结构的理论体系的时候,它就在文化上成熟了。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货物、服 2 务、资本、人员等在各国之间的频繁流动,而且带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碰撞。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上面临巨大压力,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文化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战略利益,就会处于被动守势。
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文化是人类的互作用。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物质基础,构成人类文明发展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它和经济、政治相互联系,相互影向,相的物质形态;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构成人类文明发展的政治形态;文化是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构成人类文明演进的精神形态。文化不仅反映着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状况,而且以巨大的反作用推动或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文明越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当今,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或民族强大与否,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同时也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世界各国特别是正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发展中国家,对文化的价值、地位的认识越来越明晰、越来越提高。
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产业支撑等方面。经济制度的选择、经济战略的提出、经济政策的制定等,无不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决策者知识水平的制约。文化给物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导引,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方式。文化以科学、知识、信息的形式,直接物化到劳动过程和物质产品中去,渗透于从设计、生产到流通、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促进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当今时代,以知识、技术、智能为特征的智力密集型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 3 组成部分,其产业规模、经济效益与日俱增,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文化还是一种强力的黏合剂,能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它不仅将共同地域、共同历史背景、共同社会心理和共同语言的人群联结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而且可以超越地域、风俗、语言的界限,将国内各个民族联结成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历史悠久、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是联结中华各民族的纽带,使中华儿女凝为一体,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懈奋斗。
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其中诸如以人为本,讲究诚信,强调和谐,重视教育,倡导德治等,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中,仍然是可以借鉴的资源。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继承、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传统,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扬弃与更新,才能永保青春与活力。因此,即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又不能全盘照搬,食洋不化。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历史的眼光,开放的意识,平和的心态,宽容的精神,借鉴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精神,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又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
11.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 篇十一
一、社区治理框架:理论与体制预设
治理是在西方国家应对管理危机时首先被提出的话语体系、实践系统。治理理论内涵丰富, 是虽未达成一致, 但存在基本认同的逻辑体系, 是开放性的理论框架。社区治理是保存了治理理论基本内涵前提下的一种框架。基于治理理论基本内涵, 对社区治理的理论预设和基于中国实践的体制预设, 共同构成了转型期特定内涵的社区治理框架。
治理是适应公民社会成长和民主政治发展需要而出现的管理理念、方式、机制等的变迁, 不仅体现为不同层次的制度规则, 而且体现为相应的活动和过程;是由单一权力主体的控制, 向“多中心”协商、合作、参与的过渡和转向, 包括如下基本内涵。
首先, 多元主体。治理理论提出现代管理主体不再以政府或公共机构为唯一权威主体, 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存在多个中心, 包括除政府外的其它各种公共组织、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私人组织、社会个人等。“治理是只有被多数人接受 (或者至少被它所影响的那些最有权势的人接受) 才会生效的规则体系”[1], 其权威性来自参与者的共识, 共同利益或共同目标的确认。
其次, 合作共治。现代治理改变了传统的权力自上而下的单向度运作模式, 建立起上下互动, 双向的权力运行模式。“它所要创造的结构或秩序不能由外部强加;它发挥作用, 是要依靠多种进行统治的以及互相发生影响的行为者的互动”[2]。治理突破了传统的国家社会关系, 重塑起政府与公民,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宣扬了一种“离不开政府”、“更离不开公民”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治理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价值认同之上的合作、协商过程。
再次, 自组织网络和普遍信任、互惠关系。在实践中, 治理就是自组织网络的合作, 这种自组织网络实际上是公共、私人和自愿者组织的复杂混合。治理打破了原来意义上的国家-社会, 政府-市场之间的界域, 多元化主体通过自愿参与、协商、交易, 追求多元化和多样性基础之上的共同利益。这会促进自主自治的自组织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并相应地建立共识性协调规范。在无数次参与公共管理的过程中, 组织或个体参与者之间进行不断的博弈、对话, 从而增进相互的理解, 形成相互信任, 共担风险的合作共赢关系。
最后, 善治目标。善治是治理的最终目的和价值取向。善治实际上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 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 是在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提供、公共事业的建设与运行中, 实现还政于民, 形成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互动的治理格局。
显然, 治理与善治以成熟的公民社会为前提和基础。公民由于权利意识的觉醒, 会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具备和不断提高自主发展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 才会成为公民的习惯、义务, 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便成为普遍现象。治理依靠以问题和管理事务性质为导向而构建起来的多种形态的社会合作网络体系, 这种问题本位的多元参与体系, 体现为不同层次的互惠、合作关系。社会资本所内涵的网络结构, 互惠、信任、合作关系, 有助于组织间的协调和沟通, 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形成高度异质化社会中的自主治理, 因此社会资本不仅是实现有效治理的凭借, 而且是治理所要实现的目标。
社区治理是全部治理系统的基础, 被视为“治理的灵魂工作”[3]。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 与西方治理理论所阐释的公民社会有一定的差别。在中国语境下, 社区治理有着更加贴近中国实际的体制预设和实践逻辑。20世纪90年代初, 中国政府在借鉴国外社区治理基本理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社区建设思路。其在总体价值取向上与社区治理理论保持一致, 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旨趣。“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领导下, 依靠社区力量, 利用社区资源, 强化社区功能, 解决社区问题, 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 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4]社区建设在合理定位政府职能的前提下, 使社区由控制机制向提供服务转变。围绕政府放权和社区增能, 采用行政化或社会化两种模式和两种取向, 逐步推动体制变迁, 实现城市社区治理由行政型社区向合作型社区, 乃至自治型社区发展。
转型期的中国社区治理, 是政府主导下的政府与社区合作共治, 分工协作, 是传统与现代社区治理模式的共存和互动。另外, 根据社区发展的需要和客观环境的变化,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社区治理体制, 实现单位制向社区制的真正转变。以“小政府, 大社会”为基本指向,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规范和完善社区治理, 建构起充满人文关怀, 人际关系和谐的社区。
二、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构
学界对社会资本的表述虽不尽相同, 但在基本指向上不乏共识, 即社会资本与蕴含在社会结构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信任、互惠规范, 以及合作参与等相关联[5]。帕特南[6]从社会本位出发, 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 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 它们能够通过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社区是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城市社区社会资本也应是基于社会本位视角下的社会资本。由上可见, 社区社会资本是包括个人、正式与非正式组织在内的社区行动主体, 建立在信任、参与、互惠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网络及渗透其间的价值、文化和规范等的一种资源性力量。其核心是信任、互惠关系、公共精神, 社区关系网络, 现代城市社区制度的有效供给等, 既有实体层面的关系内涵, 也有抽象层面的文化、价值内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 单位制被打破, 原来意义上的单位街居“关系”受到冲击而碎片化。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口流动的频繁, 城市房地产业的兴起和住房商品化, 城市的居住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社区功能要求呈现多样性、复杂性趋势。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熟人社会”逐渐异质化为“陌生人社会”。传统血缘、亲缘、业缘社会资本在现代化过程中被消解, 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以互惠、诚信、契约、合作为主的现代道德约束尚未建立, 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凌乱和缺失。受体制惯性和制度依赖的影响, 城市社区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依然明显。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和自主治理始终面临文化和制度困境。由于缺乏协调公共利益的合理机制与道德基础, 多元化利益增加了原子化个体的理性行为及集体行动困境。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 成为影响城市社区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重构具有现实意义。
社区治理与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是相互嵌入、相得益彰的过程。转型期中国社区治理突出体制制度变迁意涵, 因此社区治理框架及其实现, 成为城市社区社会资本重构的制度背景、价值前提, 为其建构提供基本路径, 制约其进程和存量。
(一) 公共精神的培育
社区治理是公共行政价值转向和公民社会重塑的双向互动过程。公共精神是此过程中两个方面的价值契合点和决定性条件。而社区治理是基于公共精神的制度、价值和空间重整的过程。而这会对以公共精神为价值内核的现代社区社会资本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
公共精神是蕴含于公共领域中的以公共利益、社会需求为依归的价值指向, 道德理想以及社会制度。社区治理的逻辑起点是以公共精神为导引的公共行政价值理念、制度的转变。政府从单纯追求效率与低成本等工具理性, 走向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导向的价值理性;强调政府与社会互动、联合, 重视公民参与, 实现基于公共利益的政府与社会,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责任共担。理念通过制度转化到公共空间, 并获得践行的机会。在社区层面, 政府完善相关制度开拓社区治理的合作网络, 增进公共权力与社会间合作共治的机会, 培养社区主体的互信关系。公民通过社区实践, 不断养成或激发权利意识、自主意识、公共意识。公共精神的不断累积, 也是社区社会资本要素积累的过程。
(二) 去行政化与社区关系网络
社区治理所要实现的是以多中心, 协商、民主、包容等为特点的“合作治理”。这意味着政府社会关系结构的根本变化和重新建构。社区自治力量的发展, 非政府组织的出现, 公民社会的成熟, 是公共行政转变和社区治理真正实现的契机。开放包容的社区关系网络, 既是社区治理主体和意义所在, 又是社区社会资本积聚的组织载体和主要路径。社区自组织为已经异质化的、松散的、弱联系的现代社区提供新的整合机制和认同机制, 并增进社区成员间及与政府间的沟通、协调;在频繁互动中, 普遍信任、合作、互惠关系得以形成并逐渐契约化。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步提高, 居民社区参与获得了持续动力。而且“只有横向网络才有助于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 才能在共同体内促进制度成功。相反, 无论多么密集的垂直网络, 都无法维系社会信任和合作。”[6]开放包容的社区关系网络所生并不断强化的信任、互惠、合作、包容等价值规范, 使社区趋近于守望相助的“公民社区”, 使社区治理凭借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而有序高效。
由于政治主导文化的影响, 中国社区治理始终依赖行政力量的推动, 政府在治理中的责任被无限放大。治理方式突出了行政控制, 而不是合作背景下多元主体的平等对话, 多中心治理格局还未生成, 社区自组织和社区自治能力缺乏。社区居委会承载了过量的政府职能, 成为政府在基层组织中的延伸。社区在事实上是国家建构的政治-社会空间, 社区治理还未实现由“政治需要”向真正“社会需要”的转化。社区缺乏以社区自组织为纽带的利益关系, 社区居民缺乏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参与意识淡薄。
在社区治理框架下, 社区社会资本培育首先要实现社区管理去“行政化”, 建构“多中心体制”, 为社区自组织发展提供合法性空间。政府要摈弃全能主义管理模式, 真正还权于民。其次, 应培养社区精英, 引导和鼓励自组织发展。社区组织参与社区建设, 既可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的社区需求, 也有助于建构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人际关系网络, 增进社区主体间的互助、信任关系, 增强社区归属感。另外, 完善制度和法律, 规范非政府组织本身的发展, 为其提供稳定的发展平台。转型期的中国制度变迁, 为城市社区组织及相应社会资本的培育提供了逻辑上的动力。但更深层次上, 公民性和公民能力的普遍提高, 走出“狭义社会资本”的困境, 将是长期实践和理论不断修正的过程。
(三) 理性看待政府作用
善治是在公民社会逐渐强大背景下, 去权力中心, 去官僚体制, 实现民主、平等、协商、共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政府、政治、权力与社会、权利之间似乎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事实上, 国家对于推进社区治理和培育社区社会资本从来都不是外在的, 被动因素。社区治理由现代国家的基本制度预设和推动。市场经济制度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政府与社会职能分工及二者关系结构, 民主、公正的秩序规则等便成为影响社区治理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机制。在“互补性”关系中, 国家为社区自治创设合理制度空间和行为环境, 促进人们合作、参与, 提高社区自治能力, 促进公民精神的塑造。国家主动导引和规制使现代民主不断渗透于社区中, 可以纠正社会资本的消极机制, 增进现代社会资本积聚;可以促进偏向于封闭、隔绝、同质化的社区关系网络转变为普惠、开放、横向关系网络。在“嵌入性”关系中, 政府官员参与社区日常生活, 塑造自己的社区成员身份, 以政府官员和行政权力向社会回归, 实现社区公共利益, 激发社区成员的信任和认同, 促进社区组织成长。有人称之为“国家在社会中”。“嵌入”本质是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让渡。在后发现代化国家, 普遍存在的国家法团主义的社会资本呈现“政治化”倾向, 但能否向社会法团主义过渡离不开体制内成分的支持和认同。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构由国家主导, 而非自然长成, 其自主性、公共精神等相对不彰和先天发育不良, 而国家行政能力却保持绝对优势。社会问题的解决往往不是凭借社会自主解决, 而是要诉诸国家。在“小社会, 大政府”现实面前, 国家“政治设计师”的作用不仅是客观必要的, 而且有着历史文化渊源。在社会资本或者这里所说的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中, 国家或政府作为设计者, 实践者和改革者的身份担当不可忽略。
参考文献
[1]罗西瑙, 等, 编.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 等, 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2]何显明.治理民主:一种可能的复合民主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 2012 (10) .
[3]夏建中.治理理论的特点与社区治理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 (2) .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N].中国民政2001 (1) :4-6.
[5]史斌, 吴欣欣.社会资本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分析——以社区治理”失灵困境”现象为视角[J].科学决策策, 2009 (7) .
【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推荐阅读:
关于社区治理的问题06-18
社区治理的措施和方法10-26
社区治理内容09-08
社区治理答案09-09
社区工作治理12-11
社区治理工作方法11-05
社区治理锦江案例12-03
社区治理先进经验12-07
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06-09
社区治理试卷及答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