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4-06-29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共12篇)

1.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一

一、当前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协调发展难点突出。一是农业产业升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与国有金融收缩农村信贷所形成的矛盾。随着县域农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资金需求量很大。农村信用社作为县域农业经济主要的资金供给者,局限于自身薄弱的资金实力,加上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和农业经济低收益高风险的双重作用,信贷资金日渐远离农业经济而流向其他领域,造成县域农业融资需求的成长性与农业资金供给的萎缩性并存。二是企业的申贷条件与金融部门放贷条件不对称所产生的矛盾。县域大量企业规模小、产权不明晰、资产负债率高、有效抵押资产不足、缺乏社会信用评级等,与金融部门的信用评级标准不对称,获得信贷资金较为困难。三是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与金融部门规避高负债高风险行业的经营思路存在分歧。

(二)县域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平衡,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近年来县域经济虽然保持快速增长,但总量仍偏小。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仍存在,致使有效需求普遍不足,大量的信贷资金追逐较少的有效信贷需求,增加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难度。

(三)资金外流明显,县域经济发展资金供求矛盾突出。随着商业银行普遍实行扁平式管理,资金大部分上存。邮政储蓄存款增势迅猛,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另外,省属企业统收统支、资金实时上划的资金管理模式、居民的教育支出,保险、债券投资等也相当大程度上造成县域资金外流,加剧县域资金供求矛盾。

(四)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全社会尤其是企业信用缺失的问题依然突出。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借款人逃债、赖债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部分借款人在获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得银行信贷资金后对银行的贷后监督检查持抵触情绪,使银行很难真正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另外,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存在不规范乃至违法行为,使得银行对企业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等无法正常进行。

(五)担保、评估机构缺乏,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是担保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贷款担保难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尚未建立完善的评估、中介体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借款人贷款的成本。三是从事社会中介服务的人才缺乏,中介机构很难顺利开展业务。

(六)政府职能转换不彻底以及法院执行难等问题的存在,维护金融债权任务艰巨。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仍未从微观经济领域完全退出,存在政府干预金融的潜在隐患。同时,由于司法不能真正独立,法院判决执行难仍然存在,银行在依法维护债权过程中经常陷入“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窘境。

二、进一步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一)统一思想,加强配合,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

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全社会信用意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律、信用、舆论环境。以保护金融债权为中心,提高司法机关的执法公正性和执法效率,为金融生态平衡提供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信用秩序。同时,加快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机构和多层次、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信用评估机构、信用评级机构、金融咨询机构等。

(二)促进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

在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上,可考虑实行农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也可由县、乡两级财政出资或联合相关龙头企业筹资组建农业贷款担保机构,解决农业经济有效资产少,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同时,协调组建行业协会和信息平台,为农业经济发展与融资做好配套服务,拓展农业与金融之间双向选择的空间,促进赢利激励中的合作。县域企业发展问题的解决,不能完全寄托于大量银行信贷资金聚集,应在政府适度的行政性支持下,从加强它们的信用意识做起,逐渐建立银企良好的融资合作关系。同时,尽快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解决担保难问题。金融部门则要按照当前信贷调控中加大民营经济投入的要求,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增加授信额度和资金安排。人民银行应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符合银行信贷条件的企业储备库,建立定期联系制度,积极组织银行、企业通过项目推介、银企洽谈等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银企合作。同时,引导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引导和促进辖内金融机构和谐发展。

(三)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增强自我调节功能。重视对辖区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和利用。既要进行客户、产品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利用,关注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又要研究对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利用。依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转换经营理念,找准市场定位,加强信贷营销和管理,努力降低目前不合理配置的状况,提高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建立相关数据库,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自主定价能力,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2.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二

1 制约县域家庭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制约县域家庭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如下: (1) 高度的人员流动性。相对于其他服务行业家庭服务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 而且家政企业结构较为零散, 这就给统一化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从而制约了我国县域家庭服务业的发展。 (2) 市场秩序有待优化。从当前来看家庭服务市场并不规范, 在某些环节上甚至出现了极度混乱的情况, 恶意竞争的现象屡见不鲜, 同时还有很多家政企业存在无证经营的情况, 这样就带来了很多劳务纠纷事件, 使得整个市场秩序变得紊乱。 (3) 县域家庭服务工作人员素质较为低下。由于县域家庭服务业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业体系, 这使得很多服务工作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就临时上岗, 直接造成了服务水平出现了下降。 (4) 家庭服务业的法制体系不够完善。国家并没有出台详细的县域家庭服务业法律法规, 这就使得宏观管理和宏观调控不能得到落实, 进一步制约了县域家庭服务业的发展[2]。

2 我国县域家庭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县域家庭服务业的涉及面已经越来越广, 其服务范围也在不断增大。如今家庭服务业不仅仅包含了普通性的服务内容, 同时也包括了社区服务、医疗服务、健康服务等, 这也使得家庭服务业的行业地位越来越高。但是在县域家庭服务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2.1 县域家庭服务业并未引起县级政府的重视

县级政府对于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地区由于过度追求地区经济发展, 始终将工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而忽视了服务业的发展, 这也使得地区行业发展的平衡性受到了破坏。在这种背景下, 政府对县域家庭服务业的建设投入必然会受到影响, 从而给家庭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制约。即便是出台了相关的行业优惠政策, 但是相关政策的执行却未得到落实, 从而导致这些政策流于形式, 给家庭服务企业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2.2 县域家庭服务企业组织形式不合规范

县域家庭服务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居多,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是采用中介制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很好地控制企业风险, 企业成本投资也相对较小, 但正是由于规模限制, 使得很多从业人员的基本保障不能得到彻底的落实。在这种情况下, 使得从业人员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大, 这对企业的稳定性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同时也给整个家庭服务业带来了一定的波动性。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无法保证, 企业服务质量无法保证, 这也导致了劳务纠纷频繁发生。这种影响也让整个行业受到了来自各方的社会压力, 造成了行业口碑下滑的情况, 这必然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力。

2.3 缺乏端正的服务观念

我国的家庭服务业较欧美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 其体系还不够完善, 同时行业服务观念也较为落后。我国很多人对于家庭服务业的认知度仅仅停留在“保姆”的基础上, 这种陈旧观念也导致了家庭服务业没有受到正视, 让整个行业的发展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2.4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缺乏系统化人员培养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 但是该标准并未对家庭服务业进行细致化的规定, 这就使得雇佣双方的利益不能得到稳妥的保证。很多家庭服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受到了雇主的一些无理要求, 甚至受到人身攻击, 其基本权益未得到保障;而部分雇主也反映了家庭服务人员没有做到恪尽职守, 在某些行为上违反了职业道德, 使得雇主的权益受到了侵害。而相关法律法规在这方面过于粗糙、不够细致, 并且不存在明确的规定, 这就埋下了行业隐患。

很多家庭服务人员并没有接受系统化的相关培训, 这种情况在县域家庭服务业中尤为普遍。部分县城由于师资力量较为匮乏, 同时也缺乏规范的培训流程以及培训制度, 而政府也并没有给予专门的培训费用补贴, 这就给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另外, 职业鉴定工作水平也较为低下, 形式较为落后, 这使得上述情况进一步恶化[3]。

3 提升县域家庭服务业水平的有效对策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制定县域家庭服务业战略方案

若要推动县域家庭服务业的发展, 不仅仅要加强行业内部建设, 同时也要关注外部环境, 只有在内外结合、相互协调的情况下, 县域家庭服务业才能得到突破。从客观角度分析县域家庭服务业与社会生产、物质基础以及居民需求都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 在县域生产水平、物质基础都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 居民需求才能够得到满足, 同时居民生活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换句话说, 县域家庭服务业战略方案的制定必须紧跟社会生产、物质基础以及居民需求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制定。从整体情况来看, 家庭服务业的需求量呈增长态势, 所以在战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县域服务行业的内在需求以及行业普遍性规律。另外, 还可以参考国外服务行业的发展情况, 通过借鉴来对县域家庭服务业战略方案进行适宜的补充, 从而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行业体系。

3.2 地方政府加强县域家庭服务业管理

相对来说, 县域家庭服务业属于弱势产业, 很多家庭服务人员的利益不能得到保证。为了缓解这种情况, 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县域家庭服务业投入, 并给予县域家庭服务业足够的重视。首先应该实行减免税政策来减轻县域家庭服务企业的压力;加强行业宣传, 让居民能够对家庭服务业进行充分的了解;地方政府对县域家庭服务业进行宏观调控, 加大市场秩序的维护力度, 从而构建出公平、开放、积极、健康的行业竞争环境。同时, 政府部门应该构建出专门的县域家庭服务业培训机构, 促进从业人员技能水平的提升;加强行业监督, 彻底落实持证上岗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宣教活动, 让雇主与服务人员之间能够建立信任关系, 让家庭服务业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同, 从而推动行业的整体性发展。

3.3 加强县域家庭服务业法制建设, 提高从业人员社会地位

家庭服务也给很多待业者以及农民工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平台, 因此, 社会各界应该对家庭服务业给予充分的重视与肯定, 并认识到家庭服务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县域家庭服务业法制建设, 让雇佣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证, 通过法制化建设引导行业走向稳定、规范、和谐的发展方向。在地方政府各级、各部门被积极调动的情况下, 为家庭服务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 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

4 结语

完善县域家庭服务业任重而道远, 通过加强县域家庭服务业法制建设, 提高从业人员社会地位来保证从业人员的基本权益;同时, 地方政府应该加强行业管理, 规范行业市场, 构建出公平、开放、和谐的竞争环境来促进行业水平的提升, 让县域家庭服务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刚, 李腾飞.论家庭服务业的重要作用及其规范化发展[J].商业时代, 2010 (36) .

[2]姜长云.关于家庭服务业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讨论[J].经济研究参考, 2010 (60) .

3.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三

关键词:县域经济;招商引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46-01

招商引资指的是某地区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相对具有一定优势,但经济欠发达,为了谋求自身发展,借助外部投资弥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金要素不足的直接手段之一。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动力,通过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建章立制、整合资源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

1.项目混杂,项目评估体系不健全。招商引资工作中最基础的一项,就是要对项目进行比较、筛选,这项工作要求建立比较科学的评价机制。地方乡县项目中大多数资金不多、规模不大,而且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对企业投资项目来者不拒,不加甄别、不加规划、不加分类,让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不达标企业有机可乘。部分责任部门在招商过程中存在政绩驱动的盲目性,招商部门一味追求数量上达标,片面强调企业的经济效能而忽视社会效益。

2.招商方法老旧,收效甚微。传统的招商引资方法是,成立调研小组外出参加各种活动进行调研。这一方法即便有一些优点,比如能够提高宣传的力度、更多的获取咨询、拓展见识等等,然而弊端也存在不少,例如时间不足,难以建立信任等。另一种是计划任务责任考核型,县相关部门依据综合指标,估算出年引进项目概算,通过各乡镇及部门内纵向比较和考察实际能力分配任务,根据成果予以奖惩。由于组建的任务小组对本地区的资源和潜能认识不足,更不具备系统科学的专业性办法,即使在重压之下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软实力不足,综合投资环境有待优化。投资环境的优劣是投资商考察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涉及硬件设施的完善,更体现在政务服务、法制建设、人文风俗等软环境上。因此,县域政府需要首先改善县容县貌、县民素质、法律规范等方面。地方政府中一些部门仍然存在办事效率低、工作敷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情况,严重损害了政府服务形象,影响了企业投资积极性。

4.产业布局不明确,关联度较低。首先,在工业园区内仍是以分散的单个民间企业为主体,企业间聚集在一起的完整产业链模式不明显,尚未建立起强烈的关联性。其次,园内产业基本上仍然以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的价值链中低端产业为主,虽然能有所缓解本地区人口失业问题,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低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环保技术型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问题的对策

1.开拓招商方法,增加招商来源。

通常情况下,招商引资会通过展会、参观等方式进行,但是这些方法过于单一,还应当进一步开拓渠道,以下几种方式仅供参考:

(1)老项目客户带动招商。主要是针对客商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项目推荐会等,吸引客商来参加并进行发言,为我县的发展出谋划策,加强与客商感情上的交流,促进将来的各项合作,增加未来合作的几率。(2)外包第三方招商专业机构。由于盲目组建小分队具有人力不足、信息闭塞的缺点,可以委托信誉高的专职招商中介机构来招商,利用这些中介机构信息量庞大、网络系统宽广、操作流程专业的优势来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3)建立招商信息网络。通过县政府信息网、当地县招商网、当地县电视台等主要网络和媒体上进行宣传,让投资者了解当地的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空间,吸引商家的眼球,增加合作的可能性。

2.科学引进项目,优化产业结构。

招商引资工作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项目,因此,应当意识到项目的重要性,将精力重点放在项目上。

(1)对所有的项目进行筛选,成立调研小组搜集信息,针对当地县的具体实际和优势劣势,分析选出最有潜力,性价比较高的项目,并为项目的后期工作做好前期准备,打好基础,送入招商引资项目库进行记录和存档。

(2)做好项目包装推介。重点包装市场前景大且具有市场活力的项目,尽可能全面地将当地资源、现有优势和潜在优势进行系统盘查,并制作出简明概要,重点突出,优势明显,吸引力强的宣传片、广告、网站,介绍当地为投资者提供的优待条件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统筹规划,合理引进项目,打造特色产业链,走因地制宜的特色之路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3.简政提效,塑造良好招商环境。

招商引资的成败多半取决于政府的办事效能。在操作流程上,相关部门应积极为项目工程打造一条手续简化,审批同步,办结及时的高效、安全、可靠渠道。在作風纪律上,对客商热情相迎,坦诚相待,提供详实咨询服务,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合法利益的行为,真正做到安商、亲商、富商。在法制规范上,严格规范企业投产运营,杜绝非法寻租行为,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处理好政府一市场之间的关系,加强文明执法建设,树立公正、开明的良好形象,做到不仅在扶持政策上更加优惠,在服务口碑上也更加响亮。站在经济发展的新起点,准确把握发展动态,抢抓机遇,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走出招商引资瓶颈期,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推动县域经济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华.创新县域招商引资管理方式[J].经济导刊. 2009(Z1)

[2]邹建辉,王红毅.浅议当前招商引资存在问题和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6(07)

[3]曹洪.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竞争策略演变探析[J].当代财经.2005(10)

[4]王红毅,周曙光.当前招商引资问题透析[J].金融与经济. 2005(06)

[5]孙文博.金融如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以吉林省为例[J].人民论坛. 2015(36)

[6]李珂,罗顺根.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当代经济. 2016(06)

4.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四

2011-5-20 14:48:01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发行现代银行建设的一项战略措施,也是农发行履行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有效服务“三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学习十堰,主要是学习其克服困难、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勇于担当的“十堰精神”。与其对比,鄂州优势更大、潜力更多、明天会更美好。而关键是要把握机遇,用好用足政策,在开拓中寻求发展。

一、农发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收购银行”职能作用被市场削弱,业务范围拓展后农发行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将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农发行鄂州市分行(以下简称“鄂州市分行”)把握政策导向,突出业务营销与发展重点,将客户营销工作与地方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有效对接,将有限的信贷资源配置到地方政府重点关注、财政重点支持的领域中。根据鄂州市委市政府“工业立市”、“城乡一体化”、“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规划,以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切入点,实现了农发行的政策金融优势与政府政治组织优势相融合、农发行发展与政府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相融合、农发行信贷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相融合。通过采取高层营销、上门营销、介绍营销、项目立项提前介入营销等措施筛选优质信贷载体。截止2011年3月,鄂州市分行营销了县域经济发展新项目5个,分别是:省联投、市城投、葛店城投、华容城投、鄂城城投。经省分行批准发放贷款支持的项目3个,分别是市城投、葛店城投、华容城投。经省分行批准发放支持新农村建设项目贷款金额11.09亿元,其中:市城投7.34亿元、华容城投0.9亿元、葛店城投2.85亿元;已发放到位贷款金额6.23亿元,其中:市城投3.18亿元、华容城投0.9亿元、葛店城投2.15亿元。农发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力地提升了鄂州市的经济实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市形象。

在传统业务经营方面,鄂州市分行履行职能,积极支持粮油收购和储备。按政策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做好粮棉油收购贷款供应管理工作,支持粮棉企业开展粮棉油收购与储备。近几年,鄂州市没有发生因农发行原因收购向农民“打白条”的事件。鄂州市分行加强金融服务,年年都支持中储粮系统完成了政策性粮油收储任务。以有效防范风险为前提,支持符合贷款条件、有仓储设施、自有资金比较充裕、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经营效益较好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及粮食加工企业入市自主收购。鄂州市分行运用信贷杠杆督促粮油企业加速库存周转,年年实现了清库结零。由于国家放开了粮棉油收购市场,统购统销的粮棉油经营体制被彻底打破,农发行对粮棉油企业的收购贷款刚性降低。目前,农发行收购贷款政策是以有效防范风险为前提,支持符合贷款条件、有仓储设施、自有资金比较充裕、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经营效益较好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及粮食加工转化企业入市自主收购,分批次、分品种认定油菜籽、小麦、稻谷收购企业贷款资格并向上级行报备,2009年以来认定11家粮食企业和龙头企业具备收购资格。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强烈呼唤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信贷支撑。

1、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发展压力加大。从县域经济的分类来看,县域经济有两个支撑点,一是民营经济,二是乡镇经济。民营经济相对偏弱是经济发展不快的主要因素;乡镇经济的复兴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培养回归企业又是复兴乡镇经济的重要举措。从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来看,发展的希望在工业,所谓无工不富,工业企业能否顺利发展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兴衰。发展工业的关键在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突破口在骨干企业。从工业企业的经营来看,虽然部分骨干企业经营相对景气,但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生产经营较为困难,发展受堵。究其主要原因在于资金“瓶颈”和市场因素。仅2011年1季度,鄂州市企业流动资金缺口就在110亿元以上。从市场因素来看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发展趋势来看,培育骨干企业已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要务,必须创造条件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鄂州市的“软环境”仍是当前招商引资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中小企业融资难,制约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从调查掌握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存在“两难”。一是贷款难。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企业处于创业积累和规范完善阶段,难以满足金融部门规定的评级和信贷准入条件,或财务体制不健全,或抵押物不足,影响了信贷资金进入;另一方面是少数企业借力银行发展的意识不浓、意愿不强;再次是金融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嫌贫爱富”、“晴天借伞”的现象,对经营效益好、规模较大的大中型企业千方百计进行营销、注入信贷资金,而对那些虽然有发展潜力、又确需银行信贷资金扶持、但短期难于偿还贷款的中小企业却不愿涉足支持。从调查情况看,鄂州市现有中小企业获得各家银行扶持的企业只有近千家,份额较低。二是自筹资金难。企业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资金不足,当前中小企业在自筹资金方面,除向家族借贷或内部职工进行集资参与经营外,面向社会公众集资基本上做不到。让企业“望“民间借贷”或“地下钱庄”高额利息,而止步”。

3、金融产品不够丰富,难以满足分散多样的县域经济的信贷需求。一是在贷款品种上,目前金融部门对企业的贷款品种一般停留在商业性流动资金贷款和部分固定资金贷款层面上。在抵押贷款方面,除房产、土地、机器设备常规抵押外,再无其他抵押方式。像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收费权(经营权)质押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科技改造贷款等新型贷款品种应用较少。二是在贷款期限方面上,大多数银行发放的是短期商业性贷款,期限一般在1年左右,对真正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2至3年的中期贷款,5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投放较少。三是在用信方面,虽然各家银行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及内部授信或公开授信,但在实际投放贷款中除发放抵押担保贷款外,一般很少发放或不发放信用贷款。金融部门恐惧信用贷款,企业“输血供氧”不足。

(三)“四大矛盾”制约着农发行信贷投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

1、县域经济发展主体自身弱质与农发行严谨的风险防控措施矛盾,导致信贷支持覆盖面不广。从农发行现有贷款企业的地域来看,一般都在大集镇。从农发行贷款支持的对象来看,主要是粮棉油收储企业及部分粮棉油加工企业,其收购占主导地位。从贷款投放领域来看,主要是涉“农”企业,且申请贷款条件较高,导致信贷覆盖面有限。从多年来的信贷工作实践看,鄂州市大农业企业在发展中存在以下五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已成为企业融资和农发行提供金融支持的障碍。

(1)整体水平偏低。一是技术装备水平低。鄂州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设备和技术水平普遍较落后,科技人才严重短缺,水平不高。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缺乏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二是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水平低。鄂州市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水平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据资料显示,湖北省农产品加工率为40%,深加工率为2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0.8:1。而鄂州市的情况是:全市农产品总量142.1万吨,真正加工增值的只有25.1万吨,占17.7%,且大部分只是简单的粗加工,深加工、精加工的农产品只占农产品总量的5.4%;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只有0.4:1,农产品加工的增值率比全市工业平均水平还低3个百分点。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全市虽有20家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但由于整体素质不高,规模不大,集约化程度低,实力不强,有的企业刚刚起步,产品市场还没有完全拓展,真正能起“龙头”作用的较少。

(2)企业改制不到位。国有粮棉油企业的体制决定其负盈不负亏,经营自主权不落实,包袱沉重,经营机制不活,诚信意识差,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政策扶持不到位。尽管鄂州市出台过一些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与周边地市比较仍不够优惠,尤其是在融资担保平台、土地征用、财政投入、税费减免、激励机制等方面,有很大不足。特别是担保平台不能发挥担保的作用。鄂州市现有3家担保公司,但没1家取得省分行认可的担保资格,贷款发放中实际上没有担保公司的担保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银行信贷资金投入农产品加工业和企业的热情。

(4)规范管理滞后。鄂州市农业标准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质量监测体系也不够健全。目前,全市加工生产的农产品绝大多数未经过国家质量认证,进入超市的产品较少,优质安全农产品比重偏低,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同行业之间没有行业协会组织指导,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恶性竞争,有些行业还在低水平上盲目扩张,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浪费了资源、砸了牌子。如鄂州市武昌鱼、红尾鱼产品牌子打响以后,上百家小型作坊式加工企业遍地开花,大量质量低劣产品充斥市场,严重影响了“武昌鱼”这条文化鱼品牌的形象。

(5)发展环境欠优。一是鄂州市尚未建立具有省农发行认可资格的信用担保平台。二是乱收费依然存在。有的政府组成部门没有很好地执行有关文件精神,认真遵守企业宁静日制度,对弱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乱收费,中介收费较高,企业难以承受;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用电没有按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执行,执行的是大工业电价。三是企业融资需办理资产抵押担保的各种规费过高,政府几经研究的优惠政策因部门利益而难以落实,直接导致银行贷款难、企业难贷款的“两难”被动局面。四是治安环境急需改善。企业与周边村民关系难协调,企业收购、运输农产品、拆建厂房等正常经营活动却经常遭遇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垄断收购、强搅强包、保护费等“地霸”行为的侵害。五是办理土地抵押它项权证手续过多,时间过长,而且费用过高,加大了企业融资的压力。

2、县域经济发展主体需求多样与农发行信贷产品单一的矛盾,导致支持领域单一。目前,农发行信贷支持的领域虽然由过去的纯“涉农”支持粮、棉、油收购,向粮棉油加工企业延伸,向农村基础设施非经营性项目贷款延伸,但从各行业的特点看,主要集中在传统农业方面,对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水产品深加工等行业涉及不够;对工业领域虽有接触,目前超出了业务范围未能支持。

3、县域经济发展主体资金需求旺盛与农发行信贷增长相对缓慢的矛盾,导致支持力度不够。受农发行信贷服务范围等因素制约,当前农发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支持的企业数量和金额有限,特别是在支持农业小企业方面数量更少,且贷款额度一般在500万元以内。就鄂州市地域而言,目前只对申请贷款额200万元以上的农业小企业发放贷款。二是从现阶段支持力度来看,因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尚处于创业阶段,其经营管理、财务制度等方面还不够规范,达不到农发行贷款支持条件暂未支持,仅处于培育阶段。

4、县域经济发展主体融资需求灵活性与农发行复杂的管理流程的矛盾,导致对农发行认可度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农发行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管理工作模式,主体业务仍是粮棉油收购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涉农”企业。在信贷服务上,申请一笔贷款一般需经客户部门初步调查、客户部门主调查、信贷部门审查、提交“贷管会”审议、分管领导签批、“一把手”领导签批、省分行再调查、省分行贷款批复等,信贷流程发起、审查、签批等环节多,程序复杂;且服务领域单一,资金供应单一,非“农”企业对农发行缺乏足够的认知。

二、农发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统筹推进农村其它改革。进一步发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要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鄂州市委市政府提倡学习“十堰精神”,以“夸父追日”的勇气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的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在解决新农村建设信贷资金配置方面理应充当主角,以提高县城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一)国家拓宽了农发行业务范围,农发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托。从组建之初到2005年的十多年间,农发行的主要职能是负责粮棉油收购、储备、调销资金的供应。2006年7月,国家银监会同意农发行将现有的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对象扩大到农、林、牧、副、渔业范围内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农、林、牧、副、渔业产品的种植(养殖)、流通或加工转化,提供包括流动资金以及技术改造、仓储等农用设施建设和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所需的中长期信贷资金。国家银监会同意农发行开办农业科技贷款业务,支持领域限定为《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通知》确定的优先主题领域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提供短期流动资金和中长期资金支持。2007年初,国家银监会再次批准农发行开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业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支持范围包括农村路网、电网、水网、信息网建设、农村能源和环境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范围包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改造、农业生产基地开发与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农业生产资料贷款范围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和销售环节。2007年4月,农发行全面开办农业小企业贷款业务。2009年6月,国家银监会批准农发行开办县域城镇建设贷款业务,范围限定在县域(包括县级市、城市郊区郊县)内的城镇化建设,贷款用途限定为城镇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和环境设施、便民商业设施和农民集中住房(包括农村集中居住区、棚户区、泥草房等)改造工程建设(银监复[2009]192号)。国家扩大了农发行业务范围以后,农发行已经成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银行。随着武汉城市圈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地处武汉城市圈核心层的鄂州市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鄂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为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农发行的发展营造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二)要转变思想观念,着力解决思想认识上因循守旧问题。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平均利润率规律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银行的角度讲,谁抓住了县域,谁就抓住了未来。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银行经营压力加大背景下,要充分认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内涵,增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治感和社会责任感。在经营管理理念上,不能因循守旧,要转变思想观念和经营观念,“放下望远镜,拿起显微镜”,两眼向下,按照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非禁止即可介入”原则,积极与发改委、银监局、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搞好协调,争取在政策允许条件下积极开办新业务,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适时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创新贷款品种,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把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农发行履行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新的起点。

要处理好社会需要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县城经济是国家的基石,企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同时带动企业发展。因此,企业价值只有通过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才能充分体现。有效发展就是要实现社会与企业间的目标一致、价值统一与和谐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银行所具有的社会属性、行业特性及职业个性。加快有效发展、创建和谐农发行,必须立足于并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一是社会责任。作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要切实履行支持粮棉购销,保护农民利益,扶持产业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基础投资、建设新型农村,实施宏观调控、引导资金回流等重要职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二是行业责任。积极推进并严格落实按照现代银行要求精心打造农发行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经营机制、人事制度、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有效提升农发行综合经营管理水平,严格按照“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 的企业核心理念,建设政通人和、管理规范、运作有序、业绩优良、充满生机、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农业政策性银行。三是职业责任。加快有效发展既是农发行的迫切需要,更是每位员工利益需求,必须将农发行发展同每位员工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加快发展工作重点,克服求稳怕乱的工作倾向,抓住机遇做大做强业务,在继承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完善内部经营机制,打破平均分配的“大锅饭”,拉开分配档次,充分调动好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职业生涯设计,培养职业型员工,满足员工现实的合理的个人利益,引导和激发员工创造更多、更高的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促进农发行事业健康发展。

(三)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着力解决资源配置和责权利不对称问题。

当前农发行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相关农业政策性金融资源配置问题。一是从业人员。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从业人力资源作为支撑。从目前基层农发行人员的配备来看,县级支行人员配备一般在20人左右,非粮棉主产区或规模小一点的县级支行人员一般15至20人之间,规模大一点的县级支行人员一般在24至30人之间。从纯经济学上看,目前鄂州市分行只能算是一个规模大一点的“县支行”,由于依托是省辖鄂州市行政上按二级分行设置。鄂州市分行业务素质高一点的客户经理一般只管理3家企业,如果考虑农发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部分新入行年轻人员和年纪较大的老同志等因素,“人力资源配置”显得相当充裕。二是财力。市场营销离不开“财力”投入,目前基层农发行是按机构、人员和几类行核定费用总额的,过于笼统,应核定出一块费用用于贷款营销。三是物力。县域经济发展要求增加交通工具。

在责权利方面,近年来农发行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办法,明确了各工作岗位职责、要求及出现差错、失误等责任追究制,从防范风险的角度来讲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综观相关制度办法,“责、权、利”不对等,基层行效益再好、贡献再大,与效益一般、贡献不大的行相比,基本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出现信贷风险,要追究责任,且风险责任界定不够明确,导致现行体制下少做事或不做事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收入分配一个样。上级行对县域机构管理相对太多、统得太死,缺乏一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基层农发行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调动基层农发行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创新县域机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更好的发挥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作用。首先在贷款审批权上要“放权”,适当下放信贷审查审批权,保证县域一级支行都有一定额度的信贷审批权并逐步扩大授信额度;在管理方式上要“细化”,要结合自身实际从内部控制、绩效考核、激励约束、信贷管理、资金调度、业务流程等方面,建立具有农发行特色的、操作性比较强的管理方式;在信贷投入上要按年制定信贷投放计划,信贷投放总量争取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在信贷投向上要面向“三农”,加大对政府平台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水利设施建设贷款的支持力度;在内部体制机制上,总行、省级分行应着力研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基层人员配备问题、经费拨付问题和相关考核考评机制问题,整合相关制度办法,明确上下之间、干部与职工之间“责、权、利”,充分体现“民主、公平”。二级分行要致力于上级各项政策、制度、办法的落实与监督,通过“绩效考核”推进各项业务经营稳健发展。县级支行各岗位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本职工作职责,实施 “尽职免责”,让“责、权、利”高度统一。通过创新经营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要创新适合于县域经济主体特征的信贷产品和管理模式,着力解决信贷产品和管理机制与中小企业不对接问题。

一是要立足服务“三农”定位,尽快自上而下组建“中小企业服务部”,专司县域经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部”,专司县域经济政府融资平台金融服务。二是要认真研究县域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和趋势,找准市场空白的和切入点,按照“风险可控、成本可算、银企双赢”原则,积极开发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如林权贷款、收费权贷款、“信贷+担保+保险”等金融产品,并着力推行 “一站式”服务、综合柜员制、网上银行等现代化金融服务手段,促进业务办理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优化整合。三是在服务方式上,积极创新县域担保方式,强化与各类具备资格条件的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满足县域融资需求;积极创新“银保”合作,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与互动,建立农发行作为第一受益人的科学保险保障机制。四是在金融扶持上,对有发展潜力的县域经济项目进行培育,使之符合农发行贷款条件和要求,待条件成熟后按照“择优扶持”,并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信息服务、贷款利率、信用贷款”等优势,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努力实现“银企双赢”。五是把握银监会批准农发行开办“县域存款业务和县域城镇建设贷款业务”的契机,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办法,积极发放城镇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和环境设施、便民商业设施和农民集中住房改造工程建设贷款等,有的放矢的支持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要着力研究农发行利益补偿机制问题,积极争取国务院、财政部对农发行实施减免政策。

要正确好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有效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有效发展速度取决于市场驾驭能力、质量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追求速度而不注重质量,是充满风险、没有根基的发展;强调质量而没有速度,是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发展,有效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有效发展必须坚持速度与质量相结合、提速与提质相统一。新巴塞尔协议提出了“全方位防控银行风险”的现代监管和发展理念,农发行同样要将风险管理融入业务发展的全过程,注重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执行政策与防范风险的关系。不能人为地将发展与风险对立起来,不干事业没有风险,干了事业就有风险。关键是运用好风险防范措施,降低风险。支持粮棉油收购、调销、储备仍然是农发行的基本职责和主体业务,但在客户的选择上,要坚持执行政策与防范风险相统一,执行政策的企业不一定必须是政策性企业。对风险承受能力强、市场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及其他企业,只要能够承担收购任务又保证不出现大的问题,就要优先、积极地予以支持。对机制转换到位、经营成效显著的国有粮棉企业继续支持,而对历史包袱沉重、风险隐患较大的国有企业则适时淘汰。这是农发行谋求有效发展的需要,更是防范风险的需要。二是资金流与物资流的关系。从经济学原理分析,农发行信贷资金运作的过程实际上是资金流与物资流间形式转换、价值对应、权利不变、保值增值的过程,即不管是资金流还是物资流,不管是银行控制还是企业控制,都是农发行信贷资金在不同阶段、不同载体的表现形式,都必须处于农发行的监控之下。无论政策性贷款,还是商业性贷款,只要管住了企业库存,就掌控了第一还款来源,就能保证贷款不出现大的风险。三是防范增量风险与化解存量风险的关系。落实风险保障措施是发放贷款的必要前提,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取传统的抵押担保、自有资金、交纳风险保证金、政府信用担保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增量贷款风险。要创新抵(质)押担保贷款方式,注重核准承贷载体法人的“三品”,即法人代表的人品、合规的押品、库存的商品。要通过支持企业搞活经营、提高效益来盘活存量贷款风险,消化历史包袱,降低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真正实现银企互利双赢。四是地方政府要加强信用城市建设。地方政府的诚信作风引导着辖区内企业的诚信行为,很难想像一个城市的政府不讲诚信,辖区内的企业能讲诚信。一方面,地方地府要努力开辟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维护好党和国家的诚信形象。县域经济发展贷款将更多地以地方政府下属的城投(投资)公司为载体,要以存量土地办理贷款抵押。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五)创新多层次、全方位服务手段,着力解决管理操作流程上的复杂问题。

目前农发行管理体制的复杂度集中表现在四个层面。一是在资金计划管理方面,现行资金汇划管理与企业需求不相适应。企业普遍反映,当前农发行对当天累计资金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必须先向当地农发行报计划,由农发行逐级申报,第二天才可汇划资金,感到资金使用不够快捷、不够方便(如遇到节假日和双休日则时间更长),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二是在信贷管理方面,一方面是申请贷款手续繁琐,现行资产评估授权二级分行1000万元以下房产、土地,300万元以下机器设备等额度偏小,不符合县域经济发展新需要;另一方面是贷款审批时间过长,除粮棉油收购贷款外,目前企业申请一笔项目贷款快则一、二个月,慢则几个月甚至半年。较长的审批时间错过企业使用资金最佳时期,部分贷款审批后,企业已不需资金和仅使用较少资金。再一方面是农发行的信贷优势逐步弱化,如过去的“利率”优势和“信用贷款”优势等。三是在考核考评机制方面,过度注重“存款、贷款、中间业务收入”等效益指标的完成,忽视了社会效益。四是在操作流程方面,信贷管理系统、会计综合业务系统、统计系统、征信系统的运用从根本上并未减轻基层员工或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反而因“纸质文本操作”与“电子文本操作”并存,加大了从业人员工作量。因此,农发行应创新多层次全方位服务手段,打造现代化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和管理体系。在金融服务上,要培育新客户、新项目。在服务手段上,要着力提高办贷效率。在管理操作上,要强化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与辅导,注重和选拔“专业人才”。在考评机制上,要建立具有农发行特色的考核、考评机制,符合农发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客观要求,既要充分考虑业务发展指标,更要考虑社会效益。

来源:中国金融网

5.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五

一、农村个人建房基村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部分县市在审批过程中及批后监管中主要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少批多占,超过批准面积非法占地;

2、改变地类,虚报地类或人为改变地类骗取批准;

3、异地建房,不在批准的位置建筑;

4、非法转让,多次申请宅基地并非法转让赢利;

5、以租代征,以租用方式代替集体土地征用,规避法律程序和税费。

6、越权批地,当地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牟取经济利益越权收费违法批地。

二、农村个人建房用地的现状

1、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违法占多数。在大量的土地资源违法案件中,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违法案件比重逐年让升,而且许多个人违法,表面上看是自然人、法人违法,但实上大多数的违法案件往往有政府、村干部或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背后默许甚至授意。这是一个新的特点,并且具有倾向性、规律性。

2、由于农村个人建房用地需求的急速增长、群众对国家某些惠农政策的片面理解等诸多方面因素导致农村个人建房用地管理出现了混乱甚至失控的局面。从每年查处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违法情况看,占用耕地甚至基本农田建住宅的占违法用地比例很高。很多农户拥有一户多宅,特别是“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

3、大量的农村个人建房非法占地造成了三个方面的危害。一是吞噬了宝贵的耕地资源。特别是在一些新修的公路两侧建住宅土地浪费更是触目惊心,建一幢占地100平方米的住宅,加上屋前屋后预留或破坏的耕地甚至基本农田往往高达300-500平方米,从而造成对耕地的极大破坏和浪费。近几年国家惠农政策不断增加,农村个人建房不能收取任何费用,而农民个人建房如不制止住,控制好,违法占地建房势头将进一步蔓延,耕地资源将会进一步减少。二是严重影响城镇村庄规划落实和新农村建设。多数村民建房随意选址,建设用地杂乱无序,大都围绕原村庄周边扩大或沿道路两侧蔓延,形成不少空心村,造成村庄不整齐,村容村貌差,大量土地浪费,也不利于基础设施配套,这些都与新农村各项建设要求格格不入,严重影响城镇村庄规划的落实。三是衍生了社会不公,影响社会稳定。如不及时对清理出来的农村个人违法用地建房行为进行处理,必将助长违法者的气焰,引起社会不公,伤害广大守法群众的感情,削弱政府的公信力。特别是一些村级组织或村民只图眼前利益,将大量耕地用于非农业建设,长此以往必然埋下社会不稳定因素。

4、许多违法行为是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又有近几年新出现的违法,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因素交织在一起,难以妥善查处。严格执法与执法手段疲软,虽然对土地违法案件的法律法规比较明确,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有许多困难,如是对政府违法就难以处理。而且执法监察过程中的力度不够,缺乏应有装备设施,如果强制执行,程序复杂,时间太长,这些与严格执法和保护土地资源的要求很不适应。

三、农村个人违法占地建房的主要原因

如此多的农村个人违法占地建房大部分发生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五点:

1、思想意识不正,致使农村个人建房统一规划难。在农村,不少农民群众土地基本国策意识淡薄,思想上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和不良的倾向,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封建迷信型。有些村民信奉风水迷信,随意改变建房地点或规定朝向,不在规划范围内选址,不尊重科学布局。二是盲目攀比型。农村税改后,许多群众误读农村建房政策,认为农村建房只收5元的工本费就是国家放松了对农民建房的管理,导致办理了相关手续的在建房,不具备建房条件未经批准的也在攀比着动工,而且一户比一户面积大,一户比一户楼层高;村内空闲地和原宅基地不愿用,却占用良田好地开新基建房。三是利益驱动型。一些村民特别是城郊结合部农民不从长远利益考虑,只图眼前利益,将自己承包的土地买卖给个人或开发商搞建设,形成不少“小产权房”。这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观念,助长了农村个人建房用地随意性,使得各村建设难以统一,规划难以实施。

2、基层力量不足,致使农村个人非法占地建房发现难。基层国土所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沿阵地,前沿哨所和前沿窗口,承担着大量的事务性工作。特别是近几年肩负的服务经济发展的责任十分重大、承担的国土资源管理基层业务工作十分繁重,比如第二次土地调查、矿业权核查、地质灾害防治、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征地拆迁和基本农田土地整理等工作都需要属地国土资源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基层国土所人员不足,为加强基层工作力量,聘请了村干部担任国土资源协管员,对农村个人建房非法占地行为发现、制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大量的动态巡查、案件查处任务还是落到基层国土所。基层人员不够,已成为农村土地管理不理想,非法占地发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力量薄弱,工作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在人员素质上也是参差不齐,存在工作作风或工作责任心等差距。

3、村级管理不力,致使农村个人非法占地建房制止难。一方面,税改后农村村级组织收入来源骤减,靠批地收费成为很多村级组织的创收主渠道,由此导致的村干部肆意非法批地现象十分严重。绝大多数非法占地者都已向村级交纳了数额不菲的各种费款,经村干部口头答应或默许后方才动工兴建。由于农民违法占地建房点多面广,村级组织作为受益方,主观上不愿管。另一方面,部分村干部害怕管得过多得罪群众,影响三年一届的换届选举,在农村土地管理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4、法律措施不力,致使农村个人非法占地建房查处难。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对农村居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国土资源部门可以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房屋;对违法占地建筑责令停止仍续建的,有权制止。但在实际执法中,对发现在建的非法占地建筑,责令停工仍继续施工的,如何行使制止权没有明文规定,难以操作。对已建成的违法占地建筑,国土部门自身没有强制拆除权,只能依照法定程序申请强制执行。因农村宅基地涉农政策敏感性,导致相关单位不愿意配合,使得行政处罚成为一纸空文。农民建房监管实际上已处于有法难依,执法难严的被动境地。

5、报批程序繁琐,致使农村个人建房用地报批难。一是用地指标有限。虽然国土资源部早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中规定省(区、市)在下达给各县(市)用于城乡建设占用农用地的计划指标中,可增设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的计划指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地方并没有实行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计划指标单列管理。即使安排了专门指标,各县(市)也挪作用于其他项目建设,基本上不会用于个人建房。二是审批周期太长。根据现行法律要求,农民建房需要进行申请公示、镇(处)审核和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占用农用地的还需到市(州)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有些乡镇农村个人建房用地还需要报省政府批准),并落实占补平衡。占补平衡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报批验收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以上。用地报批时间长,而多数建房户用地心切,很多农户索性不报批先占用。三是占补落实难。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农民建房占用耕地由村级组织负责落实“占一补一”。可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村级组织十分贫困,大量债务还有待化解,拿不出资金组织“占补”平衡。即使有资金,也不一定有后备资源,要想跨村异地占补更难操作。所以说,让无资金、无资质、无能力的村级组织完成农村个人建房用地占补平衡基本是一项“落实不了的任务”。落实不了“占补”,就无法组织正常的用地报批。这一问题已成为农村个人建房用地管理的一大症结问题。

四、加强农村个人建房用地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农村个人建房用地是农村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个人建房用地管理,有利于集约节约用地,有利于保护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农村个人建房用地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加强农村个人建房用地管理:

1、坚持不懈抓宣传。国家关于农村土地的新政策、新法律、新规定不断推出,只有绐终不懈的坚持推广宣传各种新政策新法规,让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知晓,营造起良好的合法用地依规管理环境,才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执行到位、落实到位,贯彻到位。在农村土地政策法律法规宣传中尤其要注重“三性”。一是突出宣传对象的多样性。要针对市镇村三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在宣传内容深度、宣传手段、宣传形式应有所不同。二是把握政策法规的准确性。宣传一项政策法规必须准确全面,切不可断章取义,以点概面,以一当十,否则容易造成岐义,起到反作用。三是体现政策法规系统性。农村土地政策涉及内容较多,既有土地承包经营方面,又有宅基地管理等等方面,而且相互间联系较紧。在宣传农村个人建房用地政策法规中,也应将相关政策法规共同宣传,互相促进,增强政策宣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2、当机立断抓处理。积累了近十年的农村个人非法占地建房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部门、一个法律的问题,已上升为一个社会问题。处理农村个人非法占地建房,各级领导有指示,代表委员有呼声,人民群众有意见,再加上新一轮建房高潮的即将到来,农村个人非法占地已到了不得不查,非查不可的节点。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就要求逐步清查历史遗留的一户多宅问题。按照法律规定,农民非法占地建房只能依法拆除,但面对这么巨大的违法案件,全部实施拆除不现实,也不可能,必须突破一些法律限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不少地方在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上已经有了经验和做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在宅基地发证工作中,对超出规定面积的,按实际占地面积进行登记,但超标准部分按相关规定向乡镇(街道)所在地的国土资源所缴纳罚款后办理用地手续。因此,建议对符合建房条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的,及时补办用地手续;对不符合建房条件的,但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的,采用收取罚款等经济手段处罚后办理用地手续;对严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占用基本农田的,坚决予以拆除。收缴的有偿使用收入或罚款专款用于农村宅基地复垦,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总之,通过查处和问责,使违法者得到惩戒,对后来者起到警示。

3、着眼长远抓规范。农村土地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严格宅基地管理,必须在对前期查出问题处理结束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长效机制的建设要坚持六个原则。一是坚持规划引导原则。主要是实行三个规划一起抓(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积极引导农村村民向规划居民点集中,严禁乱占、乱搭、乱建行为。当下之急是督促各乡镇尽快组织辖区内村庄各项规划的编制,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的,暂停该村农村宅基地审批。二是坚持疏堵并举原则。对确实因交通、自然条件恶劣或居民点整体搬迁而需要改善居住条件新批宅基地的,应实行迁村腾地政策;同时在用地计划指标上,适当安排村民建房用地计划。三是坚持“占一补一”原则。凡进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严格落实 “占一补一”。四是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加大对农村集体土地动态巡查力度,建立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机制。加强基层动态巡查人员经费保障,增加基层国土所人员编制,投入宅基地管理专项经费,将国土资源协管员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断完善国土资源协管员制度。五是坚持协作联动原则。国土、城建、规划、发改、工商等部门应按照国办发〔2007〕 71号《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土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要求,出台关于加强农村集体土地联合监管办法,建立农村土地管理协作联动机制,确保国家政策落到实处。六是坚持村民自治原则。加大村级组织在农村土地管理中的作用,通过村规民约等形式组织村民参与依法管理土地,维护集体利益。

4、创新思路抓突破。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破解农村个人建房用地难题,还必须在机制体制上有所突破。一是建立“基金筹资、乡镇落实、专业实施”的占补新模式。筹建农民建房占补专项基金,县(市)政府出资20%,集体经济组织承担20%,建房农户承担60%。各镇农民建房占补任务统一由乡镇负责落实,并与专业耕地开发整理机构签订委托合同,由其代为落实占补平衡。二是提高农村个人非法占地建房查处执行力。对违法事实证据确凿,依法应给予拆除处罚的,经制止后仍继续强行施工的,由乡镇政府组织,规划部门牵头、国土部门等相关部门参与对新建部分予以拆除。对生效的拆除行政处罚,法院应予强制执行。三是整合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在经济、基础设施等相关条件具备的地方,以村为单位分批次进行村庄规划,列入财政预算,在乡镇打造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站新平台,参照证照中心模式,集中办理规划、国土、房产等相关证照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四是探索推行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供应办法。允许城镇规划区之外的村在不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前提下,结合中心村建设,在宅基地供应上由村级组织实行“统一用地报批、统一规划建设、公开有偿供应”。对现已形成的一户多基和超标占地的,可试行有偿使用,由村委会与建房户签订有偿使用合同,对多出的宅基地和超标部分收取租金,促使其自觉退出超出宅基地。有偿供地收入在扣除占补费用和报批费用外,应纳入专户存储管理,主要用于本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土地整理。

5、强化执法抓力度。建立国土资源公安机制,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纪检监察及县执法队等部门的协调,形成合力。坚持案件查处的公开曝光、公开调查、公开处罚、公开追究责任原则;严肃查处非法占地、非法转让、越权批地等各种土地违法行为,确保每一案件依法依程序查处到位,真正做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震动一方。

6、作好规划抓管理。科学预测,调整村庄布局。按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要求,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具体情况,通过科学预测,实行并村联组,调整乡镇、村布局,确定城镇、村庄的保留对象、数量以及未来村镇的分布等。因地制宜,明确规划思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尊重农民意愿两个原则,根据“撤并自然村,整治空心村,建设中心村,改造城中村”的总体思路编制村庄规划。精心组织,提高规划质量。在编制村庄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区域现状,结合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坚持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强化居住质量,融入周边环境,加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6.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六

5月6日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深入分析了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并制定出台了省委9号文件和新的县域经济考核办法,结合我县实际,我委在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就加快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着力培植中小企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 鉴于目前我县多数企业规模偏小,工业总量不大,竞争力不强,行业分布较为分散的状况,建议着力培植中小企业,继续把关心支持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要围绕大产业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生态产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方向发展,配套延伸支柱产业链,着力培育医药食品、印刷包装、针织服装、机电建材等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企业之间的关联互补,增强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县域工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在“担保融资、银企合作、项目申报、土地征用”等方面探索出台新的举措。三要围绕企业培育,加强工作调研,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重点在资金、项目、用地等方面搞好协调服务,使中

小企业成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服务功能,牢固树立“政府营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理念,大力营造充分激发全民创业热情的机制、氛围和环境,积极引导有创业技能、创业资本和创业冲动的能人创业,促进我县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二、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做强做大园区经济 受地域和资源条件制约,我县县域工业发展土地空间狭窄,可供用地能力不足,建议围绕提高土地节约利用,做强园区经济。一是在国家及省主体功能区相关政策未出台前,强力推进华杨园区的建设规模,为今后的工业项目落地提供平台。二要围绕支柱产业和特色园区两条主线,重点提高企业集聚度、推进产业集群。三要加强开发区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的衔接,加大园区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开发区配套功能和服务功能,更好地聚集人气和商气。四要提高入园企业标准,包括产业标准、科技含量标准、规模标准,绝不能搞“拉郎配”,禁止企业搞圈地运动,制定出台鼓励园区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提升入园企业发展后劲。要把园区企业建成龙头企业,园区产业建成支柱产业,使园区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

三、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为实现“全省生态经济强县”目标,建议围绕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和生态产业定位,重点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旅游业、现代农业等方面,开展面向重点区域的一系列招商活动,将招商引资与扩充产业链、提升产业投资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努力实现从“引资”到“选资”的转变,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税收项目和牵动性强、投资大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实现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的同步提升;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搭建良好的承接平台,继续在活动策划、信息沟能、资源整合、政策指导和项目协调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支持,努力形成让投资商青睐的“无障碍进入、无障碍发展”的商务环境。

四、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坚持多种方式融资 我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资金制约明显,尤其受国家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项目融资更为困难。为此建议加大向上争取工作力度,尽快启动徽商银行县内设分支机构工作,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争取先批先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壮大我县融资平台;加强和省信用担保集团衔接沟通,加快完善县域担保体系,创新担保模式,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担保途径,简化担保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县试行的“林权证”担保制度,并尝试在农房、农村集体用房抵押贷款等方面进行探

索,通过转变商贷方式,提高企业融资效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健全运行机制,强化金融诚信度教育,化解金融风险。积极引导企业上市,力争1-3年内我县有1-2家企业上市。

五、深入挖掘供地潜力,缓解用地制约问题 由于我县土地资源十分短缺,全县土地总面积222073.2公顷,其中农用地214457.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96.57%,建设用地3109.6公顷,仅占土地总面积1.4%。特别是随着国家土地新政的出台,我县建设用地空间将进一步缩小。但要发展就得用地,建设用地特别是工业用地紧张矛盾必须缓解。因此要创新方法,拓展思路,努力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充分挖掘供地潜力;要积极抢抓省委皖发[2008]9号文件26条中有关土地补助的政策机遇,用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置换政策,鼓励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把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复垦为耕地,既增加土地储备又获得省补偿资金;积极兴建多层标准化厂房,对新入区的企业要严格把握投资强度,总投资低于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原则上不予供地,可通过租赁标准厂房的形式来解决;继续大力清理闲置土地,对供地一年仍未开工的项目收取闲置费,两年仍未开工的项目用地要及时收回,安排其他项目用地。

六、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切实把好环保关

7.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七

1 彰武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具有拉动作用的大企业数量较少

截至2012年底, 全县有规模企业85户, 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90亿元, 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如康平县现有规模工业企业427户, 2012年规模工业总产值预计实现520亿元。法库县现有规模工业企业中收入超过3 000万元的达到300多户, 2012年规模工业总产值预计实现950亿元, 彰武县规模工业总产值仅是康平县、法库县的17.3%和9.4%。大企业数量少, 严重影响了该县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 可见大企业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1.2 产业链条短

目前, 彰武县大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是“购买原材料—加工生产—产品输出”, 生产线比较单一, 缺少深加工的产业链条。其中, 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资源型企业中粗加工产品占相当大的比例, 这样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而且还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1]。

1.3 科技创新能力弱

目前, 全县大多数企业人才短缺, 技术相对落后, 管理粗放, 只顾眼前利益, 没有长远规划, 对科技创新和开发新产品重视不够, 产品的科技含量低, 附加值低, 很难把握市场导向, 在生产经营中处于被动局面[2]。

2 彰武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2.1 做好企业“提升、倍增”工程, 培育彰武县域经济品牌

没有好质量就没有好品牌, 没有好品牌就没有好市场。当前, 应以彰武“绿色农业、绿色工业”为招牌, 结合该县食品产业占比例较大的优势, 以过硬的产品质量, 使彰武县成为沈阳经济区及周边省市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 突出宣传“绿色食品、生态农副食品”特色。比如, 以金谷、金禾为龙头, 打造绿色保鲜玉米、冷鲜蔬菜的品牌;以谷香、大四小米等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打造绿色杂粮品牌;以福元食品、合盛肉鸭、雨润食品为龙头打造生态牛肉、鸭肉、鸡肉等品牌。在此基础上加大精深加工能力, 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 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 有计划地着重培育几个具有彰武地理标志的大品牌, 提升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2 做好产业规划, 强化产业招商,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聘请业内专家作为彰武县工业发展顾问, 提供科研技术服务, 特别是对该县四大产业的产品方向选择、产品规模、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进行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项目库;要围绕四大主导产业规划, 突出产业招商, 在做好资源的储量、品质及适用产品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招商引进有资金、有技术、能延伸产业链、在行业中有优势的战略投资者落户该县, 提升四大主导产业的整体水平。

2.3 做强优势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从长远意义来讲, 产业结构的升级有2个重要标志:一是在水平方向上, 产业重点从加工制造向价值链上下游延伸, 所谓“6+1”, 即在整个价值链中除了生产和销售, 要大大增加研发、设计、物流和营销服务等环节所占比例, 实现企业对价值链的控制;二是在垂直方向上形成自生性产业集群, 通过产业集群自身和同类集群之间的竞合来决定集群的发展, 从而形成行业的控制优势。比如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近10年的发展, 已经实现由农产品加工、食品生产向高科技领域进军、转移的战略, 通过对玉米的各种精深加工, 生产出上百种产品, 企业自身形成一个联系密切的产业集群。因此, 在2013年全国淀粉行业都亏损严重的情况下, 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仍然能够平稳运行, 而彰武县的豪森科技和鸿翔淀粉由于产品单一, 从2013年初到现在一直处于停产状态。结合全县实际, 现有的85户规模企业中有40户企业是林产品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在生产经营过程对原料的依赖性导致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多, 木材量供应的多少、玉米价格的高低、牛源禽源是否充足等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效益。这就形成了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短板, 只能脆弱运行。要完善拉长产业链, 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把握中共十八大以后产业升级的契机,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洞悉产业集聚成长壮大的机理, 因势利导抓好彰武县四大产业集群垂直和水平整合,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3,4]。

2.4 加大科技创新步伐, 提升传统产业水平

科技创新是现阶段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过去, 全县工业的发展主要靠富余劳动力较多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 现在这个优势已经不存在。企业要生存、发展, 必须要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 研究和掌握行业核心技术, 拥有自主创新的品牌。只有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才能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建议政府今后要将科技创新置于工业发展的全部环节和整个过程, 通过制定政策和设立专项资金, 鼓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 不断开发新产品, 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精度和档次[5]。奖励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奖励产品科技含量高的企业, 通过政府引导和调控, 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机制和环境, 提升传统产业整体水平。

2.5 加大工业人才队伍建设, 保持发展后劲

(1) 政府要招贤纳才, 以招到真正有本事、有贡献的专门人才为目的, 并鼓励专业化人才到企业就业, 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建立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

(2) 要与各大学、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大中企业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逐步建立自主培养、引进人才、外出培训等多种渠道的选人用人机制, 强化企业实用型、急需型人才培育, 切实提升彰武县工人的整体素质。

(3) 拓展学校、企业、政府联合培训工人的途径, 利用“职工培训”、“农民工知识化”等途径, 加大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 以解决目前以及将来产业工人不足的问题。

(4) 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培训, 通过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方式, 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学习, 提高管理者素质;同时积极提拔重用懂工业经济、有能力、有贡献的干部到领导岗位上来。

2.6 强化政策支持, 健全激励机制

建议政府设立鼓励县域经济发展县长专项基金。每年县财政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 设立“彰武县域经济发展县长基金”, 由财政专户管理。按照分类扶持原则, 通过贴息、专项补助等方式, 奖励大工业项目投产达效、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品牌打造, 给企业或相关有功人员以奖励。

参考文献

[1]周相云, 郭声栋, 曾广炆.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 :144-146.

[2]高洁.对县域经济和“三农”问题的几点分析[J].华北农学报, 2004 (S1) :116-120.

[3]蔡世忠.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 2005 (9) :9-11.

[4]杜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出路[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18) :8696-8698, 8756.

8.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八

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国家对报废汽车回收业实行特种行业管理,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实行资格认定制度;报废汽车拥有单位或个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申请办理机动车报废手续,并按要求将报废汽车交售给取得资格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再向汽车注册地的公安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手续;报废汽车的收购价格,按照金属含量折算,参照废旧金属市场价格计价。实践证明,《管理办法》对规范老旧汽车的报废回收工作以及杜绝报废汽车和拼装车进入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回收、服务和定价等环节出现垄断现象,阻碍了老旧汽车报废回收市场的健康发展。

1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家对报废汽车回收业实行特种行业管理,具备报废汽车回收资格的企业均为政府定点的回收企业,导致各地的老旧汽车报废回收市场普遍存在竞争不足、服务质量差和定价不合理等问题。

从回收价格上看,近年来国内废钢铁价格持续上涨,但政府定点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回收价格过低,与市场回收价格严重脱节。以宁波市场为例,政府定点的回收企业对报废集装箱半挂车的回收价约为元,而废钢铁市场的回收价约为2万元,是政府定点回收企业报价的3~4倍。虽然将报废车辆交售给废钢铁回收站的收益较高,但由于未通过规定渠道进行报废处理,报废车辆的登记资料无法注销,导致新车购置、上牌和年检等无法正常进行。此外,回收价格的不合理促使个别企业和个人通过违法渠道(如重新开户等)将报废车辆交售给非法经营者,为报废汽车和拼装车进入市场创造了条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造成严重威胁,与《管理办法》的制定目的背道而弛。

2建议

(1)适当增加政府定点回收企业,打破经营垄断,完善市场机制,保障车主利益;

(2)加大对报废汽车回收市场的监管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与市场相适应的老旧汽车报废回收价格标准,使报废汽车的回收价格符合《管理办法》中“按照金属含量折算,参照废旧金属市场价格计价”的规定;

(3)除使用年限指标外,在汽车报废标准中增加车况指标,以体现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节约社会资源,也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损失;

9.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九

一、审批环节较多。开户资料在经过网点经办柜员、尽职调查人员、内控行长的层层把关审核后,上送业务处理中心审批,而业务处理中心又需要经过录入岗、复核岗和审批岗多重审核,审核的内容都是一致的,特别是核准类账户的审批,更是添加了开户启用这一环节,这一来开一个基本户从开始建立客户信息到最后完成开户需要前后扫描审核三次,造成审批环节多、流程复杂、时间较长。

二、柜员在完成单位结算账户开户交易后,还需要再使用账户冻结交易对账户进行冻结,并在为单位添加对账单地址,这样一系列交易下来需要三次审核授权,既麻烦又浪费时间,如果不顺利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时间。

建议:

1、将业务中心的复核岗和审批岗进行整合,建议在中心只设一名审批岗;如果不能减少岗位设置,则对需要退回的业务复核岗能够直接退回,减少审批时间和环节。

2、对单位结算账户开户交易进行改进,增加打印单位的开销户记录、新开户联动冻结及添加对账单地址的功能。在柜员完成开户交易时系统自动提示:“已完成账户开立,是否对账户进行冻结及其他操作”,如果符合冻结条件的账户,柜员选择“是”,系统自动完成对新开账户的冻结以及其他的操作。

10.公司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篇十

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组织的重要战略资源,它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组织战略的成败。人力资源战略对组织具有持久的、长期的影响。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集权式管理模式

1.人才选择面狭窄,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选择人才的范围狭窄,必然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人才得不到信任,没有足够的安全感。

2.集权式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失误。企业决策灵活,仅以经验、直觉为基础。信息收集、处理、利用没有规则,信息沟通方式单一,信息成果准确性及操作性较差,对于市场研究、政策分析和管理咨询等现代信息服务较陌生。

3.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企业仅凭投资人的经验和常识,靠简单的信任和亲情去约束人,以人情代替制度,使企业管理制度扭曲,难以形成制度化管理。

(2)人才使用缺乏信任

企业在人才选用和晋升时,被考虑最多的是人才对企业的忠诚,上下级之间很难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信任,对员工采取“不放心、不放手、不放权、不放胆”人方式。

(3)对人力资本的开发管理投入不足

在企业看来,只要有钱,什么人才都可以引进来;只要给钱,要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企业只注重人力资源的“可用性”和“配置性”,忽略人力资源的“发展性”和“资本性”。

(4)企业文化建设薄弱滞后

企业文化是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适功能。企业未把企业文化纳入人力资源管理并加以充分重视,职工个人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的管理理念、发展战略等也没有充分形成一致。这种情况必然导致企业的奋斗目标、经营理念难以达成全员共识,企业精神缺乏鲜明特色,企业凝聚力明显不足。

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导致了企业缺乏人性化的考核体系及必要的民主监督制度;缺乏企业的文化功能;而对企业员工的成长,只要求员工注意集体利益,忽视对员工的贡献、回报。同时,即使有一定文化理念的企业,对文化创新的认识也不够充分,没有制订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未将企业文化建设列为企业经营者的主要工作。这些对于员工来说不具备约束和激励作用。

(5)绩效考评、激励机制不健全

1.考评的目的不明确。企业在制定考评制度时管理者更关注“事后控制",考评的目的限于事后的评价,导致考评人员和考评对象为考核而考核,考核工作得不到重视。

2.考评标准不科学。考评项目过于笼统,内容不完整,缺乏量化指标,设定指标时考评对象没有参与进来,考评人员主观性较强,导致考评结果争议大。

(6)人才培养缺乏规划

企业在人才开发方面普遍缺乏前瞻性和计划性,等企业用人时才去找人,缺乏人才储备观念和人才利用统一规划,致使因为人才缺乏企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企业只有把自身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相联系,员工才能看得到希望,对企业充满信心,最终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7)没有贯彻实施人事法规政策

企业随意延长劳动时间,加班加点现象普遍,甚至没有双休日、法定节假日,拖欠、工资。

1、机制不健全,有“法”似无“法”。

企业不是没有统一规章制度,而是零散于各部门的规则,切沦为摆设,没有用机制去“串”起来,实现“联动”而已。

2、人治大于“法”治。即人大于“法”、情大于“法”。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个人靠权利、靠命令、靠指挥,来使企业正常运转。首先,用命令和指挥手段去操控企业越来越不灵,企业大了,部门多了,命令有时“鞭长莫及”。其次,“人治”大于“法治”,使员工产生越来越多的不满情绪,他们迷茫、困惑和抱怨,而积怨一旦加深,人,也就离走不远了。

(8)对人才重视不够,员工稳定难,核心员工积极性受挫

1.即用即招现,缺乏人才储备观念。企业忽略了人不仅有生存需要,还有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这种人才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短缺,使员工缺乏归属感和稳定感,造成私营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

2.对核心员工来说,报酬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或是获得物质及休闲需要的手段,更是一种人们的自我满足和自尊的需要。许诺不兑现,有些企业对职工进行物质激励承诺,甚至签订了目标责任制的奖励合同,但是最终部分甚至完全不兑现,结果不但挫伤了职工继续工作的积极性,并且破坏了职工对企业的感情和对领导的信任,还会引起企业内部的混乱。

(9)以“炒”代管

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只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不讲企业对员工的真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以“炒”代管。

(10)盲目推崇“名人”

11.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十一

关键词:企业文化;问题;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更是文化经济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力的竞争,企业文化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企业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但目前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多数企业的认可和重视,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其管理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只重视技术、市场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处于简单的自然发展状态。

2、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一些企业长期以来,对如何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缺乏明确的认知,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容就是做一些公关宣传活动、广告推广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中最本质的部分,即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也有的企业在做企业文化建设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视觉文化上,认为统一了着装,统一了企业的标识,做了形象设计和形象宣传,就是在做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

3、重视企业文化的设计,轻视对员工的教化

有的企业虽然设计了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但仅仅热衷于把企业文化设计出来,展示出来,热衷于通过企业文化的展示改变企业的社会形象,热衷于让大家知道企业在做企业文化。而缺乏对员工进行深层次的教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没有得到广大员工的广泛认同和接受,没有转化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整体行动,没有把企业文化真正转化为企业的财富。

4、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随意性强

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如何将企业的文化力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落实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很多企业各项工作都有年度计划,唯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没有计划,工作开展的随意性很强,缺乏全面完备的策划方案和详细可行的长远规划。二是缺乏制度保障。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不够,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日常管理活动之中,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缺乏一套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5、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人的因素

一是忽视员工的参与度。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家文化的总结和提炼,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中间力量,员工只需被动地接受和服从。因而企业文化建设中,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和反馈,员工没有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从而加大了企业文化推广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难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二是忽视员工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既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又要给员工一个很好的职业生涯。有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了企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员工,没有将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员工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表现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企业精神文化的贯彻、推广,轻视员工的培训、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造成员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前途和可能达到的职位程度缺乏认识,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6、企业文化缺乏个性特色

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来源于其自身的独创性。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企业往往缺乏对企业的发展历史,文化积累进行深层的剖析、总结和提炼,而是简单学习一些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没有表现出企业特有的文化色彩,没有真正的反映出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没有在员工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无法对员工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法使社会公众通过这些精神文化识别企业形象,产生对企业的认同与选择。

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的措施

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具体的操作步骤与方法包括:

1、对企业的背景分析

企业文化要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在进行企业文化设计时,就离不开对企业的文化背景、经营背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要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熟悉企业的业务特点。要分析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曾经做了哪些自觉、不自觉的工作,对企业过去的文化建设工作进行SWOT分析。具体工作要细化,要仔细梳理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每一项工作中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存在的差距表现在哪里。只有做好了这些背景分析工作,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充分显示出自身深厚的文化沉淀,体现自身的个性特色。

2、梳理、提炼企业的核心理念

企业的核心理念的梳理、提炼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心,企业的核心理念要得到员工的理解、认同,对员工产生激励力,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分析企业的定位,提炼企业的愿景。很多企业在做愿景设计时,目标过空、过大,不切实际,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对企业的定位分析。要在分析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自身的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的愿景。二是分析企业的经营特色,提炼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自身的经营特色是决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精神文化的基础,要避免企业精神文化的雷同现象,就要把这方面的工作做深、做细。三是分析企业的文化特色,探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如某企业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中,形成了“温馨的家园文化”的文化特色,这种家园文化的特色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对客户是一种大家庭文化,对客户要形成一种亲和力、吸引力和形象力;对员工是一种小家庭文化,对员工要产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3、理念强化

企业的核心理念总结、提炼出来以后,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企业的文件中,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对员工进行强化,使员工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具体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动员会。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关心和参与,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动员会,就是要让全体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做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召开骨干员工座谈会,征求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达一方式为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创造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一方面使员工真正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三是

VI系统执行操作。在建立和完善企业VI系统的基础上,可根据各业务单位的特点确定不同地点的展示辞条,完成企业理念的展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以一定的形式,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体现和强化。推出VI导视系统,对外可以进一步传播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增强企业对客户的吸引力,完善企业的品牌形象;对内可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增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凝聚力,以文化力推动企业业务的持续发展。

4、认同消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如何让员工认同消化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落地”,把文化力转化为竞争力,这需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避免企业文化成为“空中楼阁”。认同消化可从以下工作入手:一是典型人物的树立、学习和推广。可开展《我们身边的故事》作品征集活动。通过作品征集,挖掘发生在员工身边的对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一件事;最难忘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件事;对企业贡献最大的人等。通过这些典型人物的事迹丰富企业精神文化的内涵,使员工在学习、认知企业文化时产生积极的、具体的联想,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消化企业的核心理念。二是优质服务月活动的开展。通过在员工中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进一步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教育,在员工中树立规范服务、优质服务的服务理念,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以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培育健康的企业文化。三是神秘顾客制的启动。通过聘请“神秘顾客”,对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现场暗访,可以从顾客的角度,及时发现、改正服务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客户满意度,留住老顾客,发展新顾客;可以给企业员工以无形的压力,引发他们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服务技能,改善服务态度,促使其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可以帮助管理者查找管理中的不足,拉近员工与企业和管理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达到内练功力,外塑形象的目的。四是开展“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的讨论,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认识。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生产力,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对于构建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及推进作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员工只有理解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且认同企业文化,才能自觉地将企业的目标与自身的行为结合起来,企业文化才能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竞争优势。

5、传播教化

12.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十二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经济发展水平低, 整体竞争力弱。

县域经济一般指在县域行政区间范围内或其经济空间的一种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县域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但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财政收入和整体竞争力上, 都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2. 经济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滞后。

一直以来, 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中的突出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产业及产品结构升级缓慢。一般说来, 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都比较高, 而在第一产业中, 传统种植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 优质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近几年虽然有所发展, 但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第二产业优势不突出, 工业基础薄弱, 工业化水平低, 规模经济及现代高科技企业少之又少, 缺乏技术含量高或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产品;第三产业近年来在比重上虽然有所提高, 但是受第一、二产业现状的制约, 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缺乏现代商流、物流、信息流等现代服务业。

3. 经济自主增长乏力, 县级财政运转困难。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自主增长乏力, 主要表现:一是县域投资面临困境。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东部丰富, 但由于生产要素水平低, 基础设施落后, 吸引外资能力差, 社会投资总额低。二是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 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县域工业大多数是一些传统工业, 粗加工产品多, 精加工产品少, 大众产品多, 名牌产品少, 市场活力明显不足。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落后的直接表现就是地方财政困难, 县级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 财政收支缺口过大, 导致地区人居环境差、待遇低, 不仅难以吸引资金和人才, 反而使本地人才大量外流。

二、推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1. 以现存资源为依托, 开展错位竞争, 打造特色产业。

无数实践证明, 一个地区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对自身优势的认识和把握。因此, 落后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决策中, 应始终注意自身的比较优势。我们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确立主导产业, 实行重点开发, 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 在传统产品中筛选品牌, 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通过提倡一县一业、一乡一品, 坚持一业为主, 多元互补, 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根据地区的特点, 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好、气候独特的优势, 发展特色农业, 积极开发绿色食品, 创自己的品牌。打造特色产业一定要破除照搬模仿、盲目跟风、粗放加工的观念误区, 树立“不求其多、但求其特”, “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的特色经济新理念, 提高特色经济的竞争力, 使特色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 上规模, 上档次, 出效益, 从而带动整体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

2. 以转移农村劳动力为突破口, 加快城镇建设, 解决“三农”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必然会引发农村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秩序, 同时还可以培育一个新的较高层次消费群体, 对发展县域经济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很多县政府已经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列入到议事日程, 其主要做法是采取“标本兼治”的方针。“治标”, 就是现阶段要组织好劳务输出, 通过加强劳务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技能。文化素质较低是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原因, 劳动力文化程度越高, 转移到非农行业就业的比例也越高。同时通过鼓励农民外出务工, 使农民增长见识, 开拓视野, 学到技术, 积累资金, 为人口城镇化建设准备物质条件和思想条件。“治本”, 就是进一步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 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要做好县城和中心城镇的发展规划和建设, 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加强县级工业园区建设, 提高县域产业聚集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入区, 发展餐饮、商贸、旅游、交通运输等服务业, 完善城镇功能, 发挥小城镇地域性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作用。“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 只有减少农民, 把农民问题解决了, 县域经济才会健康快速发展。

3. 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建成优质农副产品基地。

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上, 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实现由单一的种植型农业向种植、养殖、加工并进的复合型农业的飞跃。在种植业结构上, 调整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种植比例, 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在养殖业结构上, 稳定畜禽生产, 大力发展优质牛羊业, 养殖业的内部结构调整要适应市场需求, 不能盲目发展, 在上一个项目前应做好市场调查。在区域结构调整上, 以粮食、果品生产基地为基础, 进一步发展粮、棉、油、瓜、果等区域特色农业。在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有所突破, 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实现农业的立体发展。近年来朝阳县非常重视农业结构的调整, 大江基地、奶牛基地、冰葡萄基地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在发展壮大, 必将为农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 加大对外开放, 利用好外资。

目前东部地区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土地、人力要素成本大幅上升, 东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成本, 开始大量西进寻找商机。欠发达地区要在东部产业转移中抢占“地利”先机, 尽可能引进更多的东部民间投资。落后地区由于缺乏资金, 要想走出困境, 就必须对外开放。在招商引资、引进项目上, 要杜绝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盲目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污染项目和企业, 绝不能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求得眼前发展和一时繁荣, 坚决防止重复建设、低水平扩张、粗放经营等短期行为, 树立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增长。

5. 县域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亟待优化。

上一篇:文明只差一步小学记叙作文400字下一篇:种植多肉的观察日记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