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队伍建设

2024-09-15

消防队伍建设(精选12篇)

1.消防队伍建设 篇一

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经验材料提纲

(一)健全稳固经费保障机制。近年来,支队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县级公安消防部队消防业务费基本支出保障机制的意见》及《山东省公安消防部队合同制消防员和文职人员招收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制度,将合同制消防员和消防文员的工资、服装、伙食、保险等人员经费,及人身意外伤亡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经费纳入消防业务费保障范围,按照“政府统筹、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经费保障,并按照经济发展每年有所增加。泰安市财政每年173.1万元合同制消防员、消防文员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09年以来,全市各级投入合同制消防员、消防文员经费719.13万元,有效保证了工资、福利待遇和执勤训练、灭火救援等消防保卫任务的需要。

(二)着力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全市各级依托政府落实工资待遇,实行统一管理。按照《劳动法》等有关规定,通过劳动派遣部门与合同制消防员、消防文员签订劳务合同,并为其办理了养老、基本医疗、大额医疗救助等5类社会统筹保险采取季度结算的方式投保,避免了因合同制消防员中途辞职、辞退导致的保险资金流失问题。目前,全市合同制消防员工资1500—2000元/月,每人每年保险费用

元。同时,支队每年投入8万元为全市合同制消防员、消防文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落实专职消防队伍经费保障。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通过

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新泰在乡镇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方面,建立了消防安全应急救援服务队业务费基本支出保障机制,解决了“经费”问题。(新泰专职消防队建设经费保障材料)

2.消防队伍建设 篇二

近年来, 江苏省消防总队将法制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执法管理监督、提高执法质量水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着力点和出发点, 在实践中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明确职能定位、狠抓推动落实, 探索建立法制员队伍建设新模式, 促进了法制员职能从“被动型、管理型、大众型”向“实战型、服务型、专业型”的有效转变。

层层落实责任, 避免相互推诿

江苏总队坚持以法制员专职化建设为主线, 不断夯实法制员队伍建设基础。总队制定并下发了《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责任规范》, 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 有效保证了相关责任具体到事、明确到人, 避免了工作任务相互推诿、工作责任相互推卸等问题的发生。总队科学分析往年火灾形势, 按照责任规范要求, 科学制定火灾调查工作量, 按每年火灾调查量不少于接警总数的10%、按一般程序调查建档起数不少于12起的标准, 向各支队分解工作指标, 确保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 有效避免了滥用、简易程序和不作为现象的发生。

与此同时, 江苏总队以“有权就有责、有责必追究”为基本要求, 明确规定法制员责任过错情形和责任追究形式, 最大限度地弥补火灾事故调查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强化指导把关, 堵塞执法漏洞

江苏总队将法制员的角色定位为“服务员”和“质检员”, 从帮助指导和审核把关两个方面发挥优势。

明确“服务员”角色定位, 强化执法指导。江苏总队要求法制员坚持以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抓手, 定期分析本单位执法状况, 提出改进执法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协助本单位领导组织制定培训计划, 组织开展案例点评、旁听庭审、法制讲座、法律知识培训等活动。为有效促进法制员履行好执法服务职能, 总队先后举办了以法律业务知识、执法监督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员业务技能竞赛, 重点考察了法制员对《刑事诉讼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的掌握应用和实战操作能力, 推动了服务效能提升。

明确“质检员”角色定位, 强化审核把关。江苏总队要求法制员坚持执法办案法制员初步审查、审核制和“一案一考评、一案一点评”的工作制度, 对所在单位办理的案件严格进行初审把关, 堵塞执法漏洞;建立完善执法办案制度, 对执行执法规范、落实执法安全措施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执法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点评;进一步强化执法程序监督, 按照执法监督管理规范要求, 及时接收、查办、反馈涉及本单位的网上执法预警、监督信息, 并从接处警、立案、查证、采取强制措施等环节入手, 重点加强了对本单位接处警、案件办理、“大平台”执法数据质量、执法办案场所等重要环节的监督管理, 及时对违法和不当行为提出纠正意见, 有效消除了执法随意性, 办案质量明显提高。

加强队伍管理, 健全保障机制

江苏总队围绕“建机制、重方法, 查短板、纠动作, 抓落实、促提升”的工作思路, 强化日常保障, 促进了法制员队伍管理。江苏总队实行法制员定岗工作制度, 要求法制员以所在单位执法管理工作为主, 不承担具体的执法办案任务, 不得抽调或外借, 确因工作需要必须报总队核准;建立联席例会制度, 每月定时召开例会, 通报、交流法制员工作情况, 研究解决执法问题, 提出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意见;实行培训教育交流制度, 以总队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法制员专题培训、集中培训不少于一周和法制员跟班轮训不少于一个月的“三个不少于”为标准, 开展法制员教育培训, 努力提高法制员业务水平。

江苏总队从严格考核入手, 积极探索创新科学方法, 明确由各地法制部门为考核工作的牵头人, 依托“执法监督管理系统”, 采取定期检查、实地核查、抽调卷宗、网上巡查等方式进行考核, 考核通报每月上网公布, 并报总队备案。此外, 法制员的日常考核与其所在单位的执法质量等次直接挂钩, 所在单位执法质量考核未达到优秀的, 法制员不得评为优秀等次;法制员的考核成绩与个人晋升直接挂钩, 作为评先评优、竞争上岗的重要依据。

3.消防队伍建设 篇三

消防部队审计队伍建设必须做到两个“立足于”,一是立足于发挥预防功能,审计队伍具有超脱经济社会各方面具体事务的独立、客观、公正的特征,因而有条件、有责任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发出警报,起到预警作用;二是立足于发挥揭露功能,审计队伍的基本职责是监督,监督就必须查错纠弊,审计队伍必须揭示体制障碍、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只有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廉洁自律的高素质审计干部队伍,才能进一步加快依法审计进程,为国家消防部队经济健康运行“免疫系统”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升审计队伍的政治和道德素质

审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必须具有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无私无畏的精神。要注重把学习政治理论与开展审计工作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把维护国家和消防部队的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

审计人员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新时期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要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能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能把党的方针、政策同自身的工作实际相结合,敢讲实话、会办实事、能求实效。大力培养审计干部良好的从政道德意识和职业自豪感,坚持把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理论上、在思想上要有清醒、明确的认识,不断学习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斗志,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审计人员的光荣使命。

(二)加强依法审计能力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在影响发展的各种要素中,人的素质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要全面推动消防部队审计工作创新,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在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上下功夫。审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决定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着力提高审计人员掌握和运用现代审计技术的能力,锻炼和培养一大批掌握计算机审计技术、具有信息化技能、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需要的业务骨干。从总体上看,消防部队审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高层次、复合型审计人才相对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工作的开展。因此,大力加强审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十分必要和紧迫。加强专业化建设,要立足审计工作实际,健全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机制,着力引进人才,加大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使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从以财经类为主向财经类、法律类、工程类、管理类等多学科、多领域转变,不断提高具备与审计工作相关的审计、会计、财政、法律、计算机、建筑工程等核心专业背景的审计人员比例,不断提高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审计人员比例,不断提高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执(职)业资格的人员比例,为消防部队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专业化人才队伍保障。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审计工作健康发展

审计部门作为监督部门,只有自身正、自身硬,才能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审计,才能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和使命,提高审计监督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用高于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严于别人的标准监督自己。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必须以作风和廉政建设为抓手,切实保障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始终把廉政建设视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和“高压线”,突出抓好作风建设,规范审计权力运行,是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取得的一项重要经验。只有强化教育、严明纪律、严格制度,不断规范审计权力的行使,培养严谨细致、廉洁清正的工作作风,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保证审计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要把作风和廉政建设浸透到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把磨练意志和砥砺品行贯穿于审计人生的始终,在思想上制度上责任上监督上筑起“防护堤”。

审计队伍建设要以严格执行“八不准”审计纪律为切入点,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必须突出抓好对审计监督权和审计处理权“两个权力”的监督制约。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实现对审计权力运作全过程、全方位特别是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制约,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和随意性,防止滥用权力违法行为的发生,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四)健全考核机制,为审计干部成长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4.消防队伍建设 篇四

为积极引导和规范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简称 “重点单位”)志愿消防队伍建设,推动落实单位主体责任,着力提高重点单位自查自纠、自防自救的能力,建设“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实现有效处置初起火灾的目标,特制订本标准。

一、建设原则

(一)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是依托单位消防队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担负防火巡查和“3分钟到现场”处置初起火灾等任务的消防组织。

(二)除按照消防法规须建立专职消防队的重点单位外,其他设有消防控制室的重点单位应建立微型消防站。

(三)合用消防控制室的重点单位,可联合建立微型消防站。

二、人员配备

(一)微型消防站人员配备不少于6人。

(二)微型消防站应设站长、消防员、控制室值班员等岗位,配有消防车辆的微型消防站应设驾驶员岗位。

(三)站长应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兼任,消防员负责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工作。

(四)微型消防站人员应当接受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扑救初起火灾业务技能、防火巡查基本知识等。

三、站房器材

(一)微型消防站应设置人员值守、器材存放等用房,可与消防控制室合用;有条件的,可单独设置。

(二)微型消防站应根据扑救初起火灾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水枪、水带等灭火器材;配置外线电话、手持对讲机等通信器材;有条件的站点可选配消防头盔、灭火防护服、防护靴、破拆工具等器材。

(三)微型消防站应在建筑物内部和避难层设置消防器材存放点,可根据需要在建筑之间分区域设置消防器材存放点。

(四)有条件的微型消防站可根据实际选配消防车辆。

四、岗位职责

(一)站长负责微型消防站日常管理,组织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灭火应急预案,开展防火巡查、消防宣传教育和灭火训练;指挥初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

(二)消防员负责扑救初起火灾;熟悉建筑消防设施情况和灭火应急预案,熟练掌握器材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并落实器材维护保养;参加日常防火巡查和宣传教育。

(三)控制室值班员应熟悉灭火应急处置程序,熟练掌握自动消防设施操作方法,接到火情信息后启动预案。

五、值守联动

(一)微型消防站应建立值守制度,确保值守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做好应急准备。

(二)接到火情信息后,控制室值班员应迅速核实火情,启动灭火处置程序。消防员应按照“3分钟到场”要求赶赴现场处置。

(三)微型消防站应纳入公安消防调动指挥体系,接受公安消防部门的调派指令,参与周边区域灭火处置工作。

六、管理训练

(一)重点单位是微型消防站的建设管理主体;微型消防站建成后,应向辖区公安消防部门备案。

(二)微型消防站应制定并落实岗位培训、队伍管理、防火巡查、值守联动、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

5.消防队伍建设 篇五

兰州特勤大队自2001年组建以来,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队伍由弱到强,特种装备不断更新换代,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在“4.14”玉树地震抢险救援、“8.8”舟曲泥石流抢险救援、“1.7”兰石化火灾扑救、“9.7”有机物泄漏处臵、“9.14”青白石山体滑坡抢险救援、“9.16”硫酸槽车倾翻泄漏处臵等各类灾害事故处臵中发挥了突出作用。2012年特勤二中队、搜救犬中队将相继投入执勤,标志着兰州消防特勤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但面对各类灾害事故随时可能发生的严峻形势,如何使这支队伍依靠自身现有装备,运用多种作战手段,具备更加高效的作战效能,更加有效地处臵各种灾害事故,已成为特勤指战员所面对的新课题。

一、兰州消防特勤队伍建设现状

(一)大队机关对中队的统领作用不强,管理职能发挥不够

特勤大队机关是带领特勤中队官兵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直接领导机构,目前所属中队的日常执勤备战、业务训练、部队管理、财务经费等各项工作都由支队各部门直接下达,致使大队机关对中队的业务指导、人员管理等方面安排部署不足,统领作用不强,管理职能未能有效发挥。

(二)特勤队伍编配不足,队员知识水平偏低,缺乏有

针对性的技术培训,专业技术不够娴熟,综合素质较差

抢险救援是一项集勇敢、知识、智慧于一体复杂活动,是特勤人员思想品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特勤大队按照新《编制表》应有干部21人,实有干部14人,大队机关缺编5人,中队缺编2人,大队机关精通特勤业务、长期从事灭火救援的干部较少,指导中队业务的能力偏弱;特勤中队由于缺少经验丰富的特勤指挥员,特种车辆器材的操作使用、维修保养人才流失严重,高级专业技师、装备技师配备不足,人员来源渠道少等原因,使得特勤队员综合能力有所下将,部分队员对科技含量较高的特勤专业知识学习和掌握方面存在局限,导致对灾害事故的分析、判断和处臵能力不足。

(三)特勤中队的训练和考核方式缺乏针对性

近年来,特勤中队与普通中队同样训练、同样考核、同样评比,特勤训练体系不规范、不完善,训练项目和内容的针对性不强,体现不出来一个“特”字,训练方向的偏移导致了特勤“不特”,影响了战斗力的提高。

(四)训练场地规模简单,功能单一

兰州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占地15亩,现建有训练塔、建筑坍塌模拟场、深井救援塔、体能心理综合训练塔等训练设施,但与实际需求还有差距,主要存在训练设施功能单

一、标准低、规模简单等问题,且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未设臵模拟地震、地下建筑火灾、石油化工火灾、交通事故等灾害

事故的模拟训练设施,设施规划无序,无法实现基地化、模拟化训练。

(五)特勤器材装备的专项训练不足

特勤车辆、器材装备价格昂贵,制造精密,指战员不敢用于日常训练,一般情况下,只停留在低层次反复练的层面上。受场地、器材装备和训练设施的制约,在训练方面也只处于边训练边摸索阶段,某些装备因无仿真训练环境,在训练中损耗率相当高,导致装备灵敏度降低,技术性能下降,部件磨损变形。再加上一些高精尖器材装备由于售后服务跟不上,维修技术落后,保养管理不到位,很容易造成带病执勤,甚至只能束之高阁,不敢轻易使用。由此而导致在实战中因使用者对器材装备不熟悉,无法发挥其功效,从而影响处臵行动的开展实施。

(六)特勤大队经费保障不足,制约大队工作的深入开展

特勤大队虽属于管理三个中队的正团级单位,但与其他大队不同的是,特勤大队没有区财政和市政府的直接经费保障,也缺少共建单位的扶持赞助,业务经费来源于兰州支队每年划拨的包干经费,由于包干经费有点,甚至严重不足,导致大队建设的许多工作设想都由于业务经费的不足而无法实现,严重制约了大队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兰州消防特勤队伍建设的发展思路

特勤大队作为重大灾害事故处臵的尖刀部队,针对兰州

市灾害事故特点和器材装备的配备情况,特勤大队发展方向定位于化学灾害事故处臵的专业队、高层和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攻坚队、地震灾害事故救援的突击队,代表着兰州消防部队的形象,每年迎接上级单位检查考核、政府部门慰问视察、兄弟单位观摩学习等活动几十次。要想努力建设成为支队的窗口示范单位,打造成全省消防的“王牌”部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就要花大力气改造软硬件设施,用先进的装备提升战斗力,配强将,选精兵,实现正规有序的管理,规范执勤训练秩序,提高特勤官兵待遇,创造栓心留人的环境。

(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提高特勤装备建设发展速度

我们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立足当前所面对的实际情况,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准备,着力把特勤队伍建设成为承担各类应急救援任务的“尖刀”和“拳头”队伍。要充分认识到特勤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争取地方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加大特勤队伍经费投入和装备建设。要针对特勤大队目前装备建设速度落后、器材更新换代缓慢的问题,将特勤装备建设的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长效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特勤装备建设的发展速度。

(二)加强大队机关自身建设,更好的履行管理职能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特勤大队机关自身建设情况影响着特勤队伍的整体发展。建立大队领导联系点制

度,机关干部按照政工、警训、财务装备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学习、不断精通本职业务,理顺上下关系,有效开展对中队的指导检查,促进中队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强化大队的正规化管理和业务建设

规范有序的部队管理是促进特勤业务建设的有力保障。要按照部队精细化管理要求,明确管理层次,发挥监管效能,防止多头指挥,越级指挥。注重加强官兵养成教育,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抵制不良风气和麻痹松懈思想的侵入,尤其是干部要以身作则,长期抓、抓经常。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和战法研究,强化车辆器材的熟悉应用,做到性能参数“一口清,问不倒”,规范装备操法和各类灾害事故作战编程,使之更贴近实战,更具有操作性。同时,兰州特勤大队是全省唯一的一支重型搜救队,要增强战备意识,提高装备的远程投送和携行运行能力,确保人员长期稳定和集中在位,人员培训、休假等不在位情况下及时调整补充,随时做好跨区域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反应灵活,第一时间集结队伍,迅速出动。

(四)加强训练基地和模拟训练设施建设

近几年来,支队虽购臵装备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新型、大型的特种车辆和器材装备,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训练场地,造成特勤队伍的训练不能满足事故处臵的需要。努力解决模拟训练设施、场地是今后特勤队伍训练的关键,本人认为,现代化的模拟训练设施是为战术训练提供贴近实战的前提

条件,它具有安全可靠、情况逼真、节省训练时间、接近实战等优点,应着力解决好特勤队伍进行模拟训练的专业场地,如:地下训练室、多功能训练塔、烟气训练室、液化气储罐和化工生产模拟装臵,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利用废弃的小型油罐改装冲压水罐,进行堵漏训练,利用集装箱建立烟气训练室,利用改造废弃的汽车、锅炉、管道等,制作移动训练台,进行高温、有毒、浓烟等条件下的特勤业务训练。

(五)优中选优,不断充实特勤队伍

特勤队伍的建设关键是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是在特勤指挥员的选配上,要坚持消防部队内部、地方院校相关专业和部队院校专门培养相结合,使消防特勤干部既具有基层工作经验,又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从而整体上提高特勤指挥员的指挥水平。二是在特勤队员的选配上,要结合特勤队实际,制定特勤队员选拔标准。在选用对象上应以业务技能好、实战丰富的士官为主,义务兵应在新兵集训结束后,再经过普通中队半年消防基础训练,经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的队员中挑选,特勤队要定期对队员进行综合能力测试,对不达标的及时作出调整。三是大力吸收或聘用地方学历高、有专业技术的人员,经培训后补充进入特勤士官队伍中,以提高部队整体文化层次和处臵特殊灾害事故的专业技术能力。

(六)要注重开展贴近实战和抢险救援需要的技、战术

训练和实战演练

要立足于部队现有装备,根据兰州市灾害事故特点和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以实施,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组合,全面提高特勤队伍的训练质量。训练不仅要围绕装备的常规操作训练,还要突出应急情况下特种操作训练,摆脱技术训练只强调具体器材装备的运用,战术训练只强调战术原则和作战方法的片面性,要强调二者的协调统一,把技、战术训练应用到实战演练中,同时也要通过演练来促进技、战术训练。同时,要加强开展没有作战预案情况下的想定作业训练,使技、战术训练融入灭火救援实战。特勤业务训练要坚持从难从严、科学客观、遁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又要提倡以老带新、能者为师、互帮互学的科学训练方法,力争取得最大的训练效果,以做到处臵一般灾害事故有把握,处臵特殊灾害事故有准备。

(七)积极营造栓心留人的警营环境

积极采取措施,创造条件,关心和解决特勤指战员的实际困难,提高特勤官兵的待遇,充分调动特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特勤骨干队伍的稳定。一是建立奖励机制,提高特勤人员的政治、物质待遇。积极向政府申请增加特勤人员特殊岗位津贴,提高特勤人员的福利待遇。对工作敬业、政绩突出、表现较好的特勤干部要提前晋职,并大胆提拔任用,增加特勤队在入党、考学、评选优秀士兵、立功、士官选取等方面的比例和特勤人员同等条件下优先权。二是从制度上

解决特勤人员的后顾之忧。如为特勤人员购买人身保险和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为特勤人员进行体检,对特勤人员积极开展两用人材培训,保证每个特勤人员在退役后都有一技之长或掌握一项实用技术。

6.消防队伍建设 篇六

关键词:消防法制建设;消防监督;关联性

我国现在的消防法律法规相对完善,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因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消防部门执法过程中存在缺陷。

一、我国目前消防法制建设与消防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力度不够,火灾隐患整改不彻底。我国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单在实际工作中,消防部门唱“独角戏”的情形普通存在,有些单位和个人法制意识不强,不理解消防工作,表面配合,实际上对消防部门指出的隐患并不积极整改,应对检查,阳奉阴违,造成很多流动性的消防安全隐患。

(二)消防执法人员具体有一定的随意性。在进行消防执法时,很多执法人员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举例来看,由于执法人员调动频繁,导致执法人员对岗位不熟悉,难以留住精通消防监督的人员,直接导致消防执法工作水平不高。另外,部分人员为了应付考试而进修,这些随意性导致消防执法工作难以高效开展,同时也致使消防执法透明度不强。因为人际关系的影响,所以执法人员的执法力度不严格,针对被监督对象的行为规范性不强。

(三)消防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在我国的法制体系变革背景下,《消防法》也实现了新的发展,有关规章制度也重新修订。不过,在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消防法制建设。和我国的现在社会发展状况相比,整体消防工作具有一定滞后性,难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在我国的消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现在的消防法律法规难以和科技化消防设备相适应,难以实现规范化管理,不利于推广消防科技和设备。因此,为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进一步拓宽消防器材应用范围,就要不断完善和消防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改进消防法制建设与消防监督的措施

(一)不断完善消防法律法规。要想完善我国的消防法律法规,就要提高消防监督工作规范化。另外,在制定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时,必须参考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完善现在的消防法律法规。通过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完善国内消防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消防监督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义务,通过和现在的消防水平相结合,探究新型消防技术和消防工艺,利用法律法规规范其使用。另外,要制定和《消防法》有关的法律法规解释,进一步推动消防监督工作开展。

(二)加大对消防监督工作重视力度。通过分析现在的消防工作可以得知,因为我国的国土面积比较大,消防执法工作改善存在一定难度,难以执行消防处罚。这些问题不利于开展消防监督工作,进一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导致消防建设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在这一背景下,有关部门必须和实际状况相结合,不断加大对消防监督工作的重视。另外,要加大对消防监督工作队伍培训力度,统一规划管理,努力提高基层消防监督人员的业务能力,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监督管理。除此之外,对于消防监督队伍来说,要在实际工作中遵守《消防法》的有关规定,如果发现消防隐患必须及时处理,通过和受检单位共同努力,整改消防隐患。在消防监督队伍工作过程里,必须按照法律进行监督,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相关单位和部门协助工作,推动消防监督工作高效开展。

(三)加大对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培训力度。要想提高消防监督工作水平,必须提高消防监督队伍总体素质,而要想提高消防监督队伍素质,就要加大对消防监督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消防监督队伍工作总体水平,优化其知识结构。因此,要以《消防法》为基础,使消防监督执法人员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一方面要有超强的消防技能,另一方面还要有一定的消防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加大对其培训力度。在消防监督队伍执法时,要努力转变过去的消防监督工作理念,建设消防监督队伍工作人员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总体素质,使我国的消防监督工作越来越规范化和法制化,真正提高消防监督工作水平。另外,在完善相关监督制度过程里,必须建设监督奖惩机制,按照协议机制及时考核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素质,定期考查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对业务知识的把握状况,按照我国的《消防法》,不断落实消防监督工作,建设完善的责任追究体系,以此来提高消防监督执法队伍的工作积极性,端正工作态度。利用培训手段,提高消防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推动国内监督执法工作顺利进行。

(四)加大消防法律和常识的普及力度,增强全社会参与消防工作的意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监督工作的开展除了需要消防执法队伍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作为强大支撑。政府各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国民安全教育体系,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责任,进一步加大媒体消防安全公益宣传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公民消防法律法规意识、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和自防自救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抵御火灾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依托各级各类媒体平台,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宣传推动,督促行业部门和单位落实消防宣传教育责任全面推进,民众消防安全素质全面增强,消防宣传能力全面提升,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要建立舆情监控机制和应对机制,要利用媒体和其他社会宣传资源,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曝光重大火灾隐患,反映当地火灾形势,宣传消防工作措施,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加大96119火灾隐患举报电话的推广和普及力度,充分发挥公民监督者的作用,提高公民遵守消费法律法规的意识,号召大家为维护全社会的消防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三、结语

综合来看,我国现在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监督工作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必须努力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消防监督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高执法队伍素质,通过和社会发展状况相结合,优化自身消防监督管理体系,为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珩.当前我国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01).

[2]彭云.消防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7.消防队伍建设 篇七

关键词:消防新闻,通讯员队伍建设,管理机制

一、引言

要提升消防新闻宣传工作质量,亟待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覆盖全部队的通讯员信息网络。每名通讯员作为网络神经末梢,担负着读者与新闻发布平台、信息来源与新闻发布平台的维系工作。通讯员网络建设作为消防宣传工作的一项要务,首先需组建一支素质优良、网络管理、爱岗敬业的通讯员队伍,全面提升消防新闻宣传工作质量。

二、消防新闻通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意义

消防新闻宣传工作是否扎实,关键在于基层通讯员的工作能力。怎样建立健全一支通讯员队伍,并保证队伍的持续稳定运行是关键所在。通讯员队伍素质是否过硬扎实,是否活力充沛,是否健康向上,是消防新闻宣传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基础所在。由此可见,加强消防新闻通讯员队伍建设是推动消防宣传工作发展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建立健全消防新闻通讯员队伍管理机制

完善的消防新闻通讯员队伍管理机制是建设好这支通讯员队伍的根基,严格规范通讯员的工作性质、选拔条件、新老更替、信息通联、考评奖惩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才能确保通讯员队伍健康稳定持久地发展。

(一)工作性质

消防部队主要承担防火和灭火两大任务,基层的消防新闻通讯员大都是身兼数职,他们负责其所在大、中队的消防宣传工作。一个大中队必须至少有一名长期固定的通讯员,通常由中队战士、大队文员或干部担任。

(二)选拔条件

要做好一名基层消防新闻通讯员可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他必须是一个复合型人才,需胜任新闻采访编写、稿件编辑整理、照摄像及图像处理、媒体通联等工作,此外还应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1.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操守。必须具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消防事业的博大胸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围绕中心工作,反映党委意图,严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必须具有大局观念,高瞻远瞩地看问题、写文章,严格恪守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不制造假新闻、不夸大、不随意扭曲事实。

2.敏锐的“新闻嗅觉”和执行力。消防部队肩负灭火救援的职责和使命,消防官兵时刻处于箭在弦上的紧张状态。随警出动、全程记录,第一时间上报并传输应急抢险救援等突发新闻事件素材,是通讯员的基本素质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善于挖掘消防工作动态、部队官兵生活、经验成绩、消防常识等值得报道的亮点,是通讯员的工作能力体现。

3.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消防新闻通讯员的日常工作主要从事文字写作,采写、编辑新闻稿等都需要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一个造句不通、错字百出、词不达意的人是不可能担任新闻通讯员工作的。

4.良好的沟通、策划能力。消防新闻通讯员必须能够和各类新闻发布平台的跑线记者或新闻编辑保持畅通的联系,有重要的消防新闻素材首先要经过本级领导审核批准,并向上级宣传部门汇报,主动提供新闻线索,有必要的可以邀请跑线记者共同策划宣传方案。

(三)新老更替

选用新人要从兴趣出发,特别是对新闻、写作有向往有追求的人从事此项工作最为合适,在选人用人上要广泛听取基层单位推荐,举办新闻写作比赛发掘优秀人才,组织新闻写作培训班培养新闻工作爱好者。通讯员岗位不宜频繁调换,至少在3~5年为宜,此项工作需要累积经验、人脉。平时就要注意发掘青年人才,及早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新人,防止工作质量下降甚至停摆。

(四)信息通联

结合消防部队实际,通讯员队伍人员分散,信息通联尤为重要,建立信息通联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必须严格管理、专人维护,切忌走过场、摆花架子。

建立消防宣传人才库。上级消防宣传部门应建立下属通讯员及具有相关特长人员的消防宣传人才库,录入个人信息及稿件情况等,有宣传活动或新闻事件发生时便于人员调用。

建立五级管理体系,即消防局、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层层落实管理责任人,形成一张通讯员队伍网络,第一时间落实新闻素材审核报送工作。

建立网上工作群(通过微信、QQ等网上平台)。新媒体时代沟通交流方式更加便捷,上级消防宣传部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维系各地通讯员,及时向通讯员传递宣传方向、征稿信息等,随时掌握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以便交流和鼓励,让他们感觉工作有动力有方向。

(五)考核奖惩

消防宣传需要以考核奖惩的方式来推进工作,但要注意适量,过于严苛容易打消通讯员的积极性。但对于不遵守工作纪律、捏造虚假新闻、败坏部队形象等的行为人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酌情给予纪律处分,并追究主管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同时,相应的奖励制度也要跟上,除了定期通报评优之外,在评选先进、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通讯员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样可以使他们产生荣誉感和快乐感,以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四、消防新闻通讯员的教育培训

消防新闻通讯员不仅要有旺盛的工作热情,还需要努力提高自身写作水平以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上级消防宣传部门要定期组织相关教育培训工作,邀请资深的媒体记者、编辑等专业人才来办学习班,讲解新闻写作知识、摄录像技巧等,通过随堂测试评讲,帮助通讯员及时消化理解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五、结语

消防工作,宣传先行。新闻宣传工作是宣传消防工作的重要媒介,既能向社会公众展示消防官兵的时代风采,树立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又可让更多的人了解消防部队的职责与使命,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网络管理、爱岗敬业、可持续发展的通讯员队伍,是全面提升消防新闻宣传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推动消防事业发展和确保社会火灾形势稳定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小莉.论新媒体编辑的基本素养[J].科学咨询,2013(11):59-60.

8.消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提升 篇八

[关键词]消防;信息化;成果

[作者简介]黄卫,贵州省消防总队瓮安大队助理工程师。

一、信息化建设在灭火救援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信息化建设在灭火救援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第一某市化工厂发生重大火灾,有人报警,调度员利用“119”指挥系统通过访问电信局信息库,显示主叫号码、单位名称和地址,同时对起火点进行“地图定位”,并显示第一出动的责任区消防中队、就近增援中队以及可供使用的水源和相关信息,通过系统20秒内编制出动方案,火警调度员3~5秒内将信息传到火警受理终端并打印出出动命令,进行统一的调度指挥。第二大(中)队火警受理终端在接受出动命令同时,自动启动警灯、警铃、照明、车库门自动打开,消防官兵迅速出动,通常40秒内完成。整个闻警出动和消防车驶离中队的情况接受指挥中心的摄像监控。第三中队指挥员在出动过程中,打开手提电脑调出该单位的情况数据库以及消防中队灭火演练、消防水源、重点部位、起火点的数据库,掌握该单位的消防情况,并拟定灭火预案、灭火决策和行动方案。119指挥中心利用交通指挥中心传输的主要路口图像显示,了解消防车的行驶情况和交通堵塞情况。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了解消防车的运行轨迹,增援力量各自所处的位置、行驶情况并向火场指挥部报告情况,使人员、车辆全时空、全方位处在指挥中心控制之下。消防队员利用350兆集群通信工具始终保持与上级及队友的联系,直到火灾被彻底扑灭。

二、国家信息化建设在部队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当前部局和总队等各级网站已作为指导部队管理工作的平台,利用消防网信息发布权威性高、宣传导向性强的特点,及时了解掌握基层中队和兄弟单位的工作动态。在管理过程中,各级消防网站开设网上论坛、电子信箱及时了解基层官兵的思想状况,利用网络沟通的“零距离”倾听基层官兵呼声,根据大量的来帖,广泛了解官兵在部队的生活,收集整理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进一步增强管理的针对性。

(一)拓宽部队管理新思路。充分发挥信息化知识保鲜的特点,努力挖掘吸收网上的新型管理理念,从传统的指导理念转变到依靠科学手段提高质量效益上来,大胆运用科学的带兵方法,努力探索用新的方法手段激活管理的路子。运用网络充分延伸借鉴范围,拓展眼界空间,链接消防部队先进管理经验,运用网络整合资源,把广与深、博与专结合起来,运用网络信息内容可以平等共享的特点,提高管理的实效性。

(二)强化政治教育效果。借助消防网站信息海量、资源整合的优势,构建网上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在网上设置议题展开讨论,让官兵在相互交流中沟通思想,启发觉悟。在网上设置学习园地、自学函授、考生辅导站、实用技能培训等学习栏目,开发网上理论考核系统。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独立的网上俱乐部,开设“音乐在线”、“影视娱乐”、“游戏频道”等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的栏目,周末假日组织官兵在线看传统影片、听革命歌曲;开设网上论坛和交流区,在节日生日在网上互致祝福、互赠电子贺卡,增进官兵情谊,品味高雅的娱乐项目,为官兵健康成长提供丰盛“文化大餐”,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教育效果。

三、信息化建设在消防宣传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消防宣传要注重实效、讲究方法。消防宣传必须拓展工作思路,“求新”就是要求消防宣传手段、内容、形式等要不断推陈出新、力求突破,以增强宣传的吸引力,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现在消防部队的消防宣传已经利用起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充分把部队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果运用到消防宣传中来。但要达到扩大宣传工作的影响范围和浓度的旷日持久,还要时时求快,事事求快。

四、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消防监督执法效能意义重大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就是推动业务工作规范化的过程,一项业务工作要想在网上运行, 首先必须将业务流程计算机化, 而计算机化的前提是每一个业务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做好消防执法监督工作,实现消防行政审批的网络化、公开化、规范化,充分利用消防监督业务信息系统,将所有的消防监督工作的审批手续通过网上进行流转。所以公开、规范和优化消防监督业务流程,明确审批时限,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减少违法违规的空间和机会, 规避监督执法中的随意性和不规范行为,有效提升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的水平和质量。

(二)尝试构建消防监督执法三方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地方政府、消防监督机构和被检查单位之间建立网络。消防监督机构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本地区情况进行统计,向社会公布相关的消防法律法规、工作制度,也可以在监督检查之后,将检查结果、隐患整改等情况录入系统,同时将存在重大火险隐患的单位或者一些基础资料上报给当地政府。地方政府通过网络对本辖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可以采取政府令、办公会等手段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推动各项监督执法工作深入进行。各类单位则可以通过网络,在终端计算机内录入本单位各类防火档案、总平面图、水源图等相关信息,对各种变更情况进行及时更新,为防灭火工作提供便利,还可以对监督检查工作进行反馈,提出复查申请等,提高消防监督机构工作效率。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构建面向社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立足消防工作面向社会的特点,建成综合性、寓服务、管理、告知、交流、互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服务“窗口”,积极通过网络媒体为社会提供各类消防信息,如消防法律法规、消防知识等,提供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更好地适应警务改革和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促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同时在网上受理消防业务,公布依法行政的有关信息,为社会提供服务,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严格、公开、公正执法和廉政建设,提高了消防部门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增强群众对消防工作的满意度。

五、如何利用信息化建设引领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走向现代化

(一)加强通信指挥系统建设。首先是完善指挥中心接处警系统功能和数据库,规范执勤中队计算机处警终端使用维护。为新建消防站配备计算机处警终端和通讯指挥设备;其次是升级改造远程监控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完成大队三、四级组网建设任务和中队视频监控图像传输网络;三是统筹规划网络结构、IP地址和网络设备,配齐配强网络安全管理设施;四是完善通信指挥车功能和设备配备,实现移动指挥车和指挥中心间灭火救援辅助决策资料和调度指挥指令的实时互传。所有执勤车辆全部实现GPS定位功能。执勤中队积极开展应急通信与灭火救援合成演习;五是加强指挥中心调度员和基层单位接警员的管理和业务培训,规范接处警工作。

(二)深化灭火救援业务基础信息应用。一是及时更新信息数据库,充实完善灭火救援业务基础信息数据资料;二是规范和强化办公自动化、网络版火灾统计、教育训练计划网络管理等信息系统应用,确保网络版火灾统计管理系统火灾信息24小时内录入率、接警出动信息12小时内录入率、火灾信息录入率100%,录入数据审核率100%;三是按时完成重大危险源火灾风险及危害评估工作;四是实现士兵和专职消防员个人信息微机化管理。

9.消防平安村建设方案 篇九

为进一步提升我镇农村公共消防安全水平,增强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按照《市建设消防平安乡镇(街道)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和《市消防平安村(社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按照中央、省、市和市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要求,努力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民(居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居民)群众共同防范”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的范畴,纳入平安镇创建的重要内容。通过解决重点农村(居)电气隐患问题,农村(居)消防工作建立五个基本(基本组织、基本制度、基本设施、基本队伍、基本教育),使得全镇农村(居)消防软硬件都上一个新台阶。

二、组织机构

镇政府成立建设消防平安村(居)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副书记周烈钢任组长,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周松岳,工贸副镇长姚泉高和武装部部长陈山君任副组长,李志芳、唐忠义、汪坚、袁树连、鲍文建、李根飞、郑小敏、袁自勤、李剑波、张一鸣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由李志芳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消防平安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各村(居)也要成立以村民委员会主任为组长,分管治保调解工作的同志兼任消防队长,落实相关志愿者及护林员为成员的实干班子。

三、活动时间与试点单位

我镇杜徐村确定为消防平安村(居)建设试点村,今年12月20日前完成试点工作,明年在镇全面推广。

四、工作措施

(一)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农村(居)消防工作保障体系。按照属地原则,由各村(居)具体组织实施,抓好本村(居)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村委会(居)主任是本村(居)消防工作的责任人,成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每村要设一名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制定消防安全村规民约,实行消防安全联防制度,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消防安全检查、巡查;组建村(居)志愿消防队伍,参与消防宣传和火灾扑救;村属外口综管员、民防队员等要承担出租房消防安全监管的职责,村级电工要履行对农村住宅户内电气安全监管的职责。各村要加强消防平安建设必要的经费投入,确保消防平安建设工作强势推进。

(二)分门别类,全面消除火灾隐患。各村(居)要对“三合一”场所、人员聚集场所、“五小”(小旅馆、小饭店、小店铺、小休闲娱乐场所、小企业)场所及民房、出租房分别进行隐患排查,针对不同的场所进行相应的隐患整治。抓“大”,主要是对容易引起群死群伤的“三合一”场所、人员聚集场所和“五小”场所进行硬件设施上的规范,对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进行隐患整改。抓“多发”,主要是以新农村电气安全整治活动为契机,对民房和出租房从整个村庄的安全布置到每个住房的安全布置进行规范,制定相应制度。

(三)抓住重点,全面改善农村电气安全条件。彻底排查整治民房与出租房的电气产品质量、安装和使用,消除线路老化、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现象。在民房和连片出租房推广安装使用漏电保护装置和防火漏电电流动作报警器,民房每户安装漏电保护装置,连片出租房以一个单体建筑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安装一个防火漏电电流动作报警器。供电部门负责确定电气老化标准和使用年限,核定电气容量,并提供技术支持和配合查处。在对室外线路进行整治的基础上,研究规范室内的电气安全,创新出台相应的职责制度。

(四)立足实际,逐步改善农村消防基础设施条件。在镇完成农村消防规划的基础上,各村要完成农村消防专项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内容落实。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是:(1)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在制定农村整治规划和建设规划时考虑消防车的通行要求,消防车通道宽度一般不小于3.5米,同时确保消防通道通畅。(2)加强农村消防水源建设。在村庄整治建设过程中,有自来水管网的村主要道路上要设置消防栓,配备消防器材;利用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的要设置消防车取水口和消防泵取水埠头;缺水的村要积极修建消防水池,确保消防用水,在主要道路上每个室外消火栓间距不超过300米,水池蓄水量不少于200立方,每个水池的保护半径不超过300米,对于单一形式不能满足整体消防水源要求的,可以多种形式并用。同时,实施“配灭火器”工程,各村对10户以上连片连户的出租房屋集居点配备公共灭火器。

(五)注重实战,进一步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镇将配备一辆消防车和相关器材设备,建立由8-12人组成的专职消防队,队长由派出所分管副所长担任,并设专职副队长;各村应配备一台12马力以上的机动泵和相关器材装备,组建5人以上相对固定的志愿消防队,按要求建成志愿消防队的村市财政补助1万元。镇财政根据各村实际补助剩余部分50%;市级消防部门将对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并制定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在火灾接警出动、协同作战、组织指挥等方面制度,对其日常执勤战备、火灾现场处置等方面进行指导,逐步将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纳入110指挥中心火灾扑救调度的范围,不断提高其规范化水平和实战效能。

(六)广泛发动,积极开展农村(居)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结合“百日消防安全大宣传活动”,从现在开始至10月底,各村(居)和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在全镇范围内掀起消防宣传的高潮,营造浓厚氛围。要组织深入村、居、学校、“场所”和企业进行广泛的消防知识宣传,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外来人口群体的宣传,深入实施农村“七个一”(设置一幅消防温馨提示,举行一次灭火演练,讲解一次消防知识,举行一次消防宣传活动,发放一次消防知识宣传单,开展一次消防疏散逃生演练,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并建立档案)、居“六个一”(组织一次家庭灭火演练,进行一次消防知识讲座,送上一份消防宣传资料,设立一个消防咨询台,张贴一批消防宣传挂图,到消防站、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进行一次参观体验)、企业“五个一”(更新一次消防宣传栏和标语,开展一次消防安全知识集中培训教育,进行一次消防知识和消防法律法规考试,观看一部火灾案例教育片,开展一次全面调查摸底)、学校“七个一”(每个学校组织开展一次消防安全疏散演习,开展一次消防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活动,设置一个固定消防宣传牌或宣传栏,开展一次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活动,组织师生参观一次消防站,开展一次消防安全知识讲课辅导和技能培训,发出一份《消防安全》倡议书)、公众聚集场所“五个一”(设立一块消防安全警示牌,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并组织员工观看一场消防安全教育录像片或参观消防站,每个员工排查一处火灾隐患并为本单位提一条消防安全建议,签订一份安全承诺书,填写一份消防安全自检自查表)等活动,同时要在每个自然村、小区设置1条以上固定醒目宣传标语;学校要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内容,每学期不小于4个课时,增强消防教育趣味性、实效性;使广大居民和外来人口掌握“三懂三会”知识(懂本单位及住处的火灾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基本灭火方法,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起火灾)。同时,村(居)民委员会建立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室,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宣传器材与资料,结合村民(居民)从事生产、经营和生活的实际,通过通俗易懂、简单有效的形式,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五、工作要求

(一)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各村(居)和相关职能部门要深入开展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调研,认真查找农村消防工作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研究对策。针对农村消防工作量大面广且是项硬任务的实际,迎难而上,着重在创新农村消防工作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求实效,不断总结完善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有序推进。

(二)加强沟通,部门联动。政府各部门和联村(居)组要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农村(居)消防工作。加强对村(居)消防平安工作的指导,完善农村(居)消防工作责任制度,建立防火组织和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并把农村(居)消防工作纳入村级综合治理、安全监管等工作中,确保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10.消防队伍建设 篇十

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流物流的加大,非传统性安全问题和因素的增多,火灾等各类灾害事故呈现上升趋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消防工作将面临着两大基本矛盾,即:消防基础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全社会防控火灾综合能力与公共安全保障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已经刻不容缓。白景富副部长曾经指出:“以公安消防部队为骨干,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消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和谐社会 消防队伍建设 安全保障 经济发展 格局制度建设管理创新

一、我国现阶段的消防局势。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从改革开放初的18%上升到2005年的45%以上,城市面积、容量迅速扩大,但消防警力严重缺乏、消防队(站)建设滞后,城市建城区缺消防队(站)1381个,现有消防队(站)有70%未达到最低编配标准,仍有692个县(市、旗)未建公安消防队,导致每年有十几万起火灾不能在火灾初起阶段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我国农村乡镇的经济格局也发生明显变化,易燃易爆、石油化工等火灾危险性大的企业大量增加,农村乡

镇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发生火灾的几率明显提高,火灾已占到全国总数的60%以上。而全国3.7万多个乡镇中有3.5万个基本没有消防力量,村屯几乎还是空白,大量火灾得不到及时有效扑救,农村火灾死伤人数占全国的65%以上。近2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1.4倍,火灾次数增加了6.1倍,火灾损失增加了4.2倍,特别是,随着消防应急救援职能的拓展,公安消防部队接警出动由1983年的4.5万次上升到2005年的44万次,增长了近10倍,出动警力增长了近15倍,但20年来全国消防警力仅增长了0.56倍,消防力量严重不足已成为长期制约消防事业发展、影响公共消防安全水平提高的“瓶颈”性问题。

二、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时代背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把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力明显增强,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广大人民群众维护自身安全的意识和公共安全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强,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

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必然选择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专群结合的具体体现;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更加关注消防工作,有利于促进各方面加大对消防工作的投入,有利于促进全社会防控火灾能力的提高。

2.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工作方针的重要措施。目前,全国现役消防警力仅有11万多人,且主要分布在城市,至今尚有647个县(市)未设臵公安现役消防中队,消防警力严重不足。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时代转变为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形式、企业经营方式、职工成分等呈现多样化趋势,个体、私营、合资、合作、独资等企业大量涌现,消防监督管理范围越来越大,原有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与现有市场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尽管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等法律法规,明确了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特别是对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作出了更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部分地区的消防安全基础十分薄弱,一些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得不到很好落实,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还不够强,导致火灾事故不断,特别是重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消防安全保卫任务日益繁重。而现役消防部队的编制有限,补充困难,按照“现役为主、多种力量,多策并举、综合治理”的思路,坚持专群结合、防灭并举,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地方、企业、民办、志愿、义务等多种形式的消防力量,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消防力量体系,筑牢预防和扑救火灾的坚固防线,构建一个由全社会人员共同参与的消防安全社会组织网络已十分必要。这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目前消防力量不足,改善城乡消防站布局、增强全社会抗御火灾能力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61”工程的提出和“二十公”会议的召开,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当前,具有中国特色的消防保卫力量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根据《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要求,按照“161”工程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总体目标,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消防力量不足,改善城乡消防站布局,增强全社会抗御火灾能力的需要,逐步形成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并存的消防网络体系,是我国消防工作长远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

三、树立创新意识,把握时代特征,推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新发展。

充分认识消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理念,积极探索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的规律,不断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方法创新,推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新发展。

1.从提高消防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消防安全需要出发,结合现实国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体制上入手,从机制上完善,从政策上保障,下大力气积极推动建立、规范和稳步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以适应保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

2.公安消防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业务指导力度,采取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执勤训练、灭火预案制定、熟悉演练以及灭火救援技、战术等方面的培训,通过组织开展业务竞赛、评比表彰等活动,增强队伍的活力,协同作战训练和演练,提高队伍的战斗能力,更好地发挥这支队伍在保卫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公安消防部门要强化职能,充分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公安消防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单位,对各种形式消防队的工作加强检查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专业

和义务消防队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灭火技能。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主动搞好服务。要积极指导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对单位、辖区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消防工作社会化是我国消防工作建设和发展的总原则,要进一步贯彻“专群结合”的路线,把“人民消防为人民”切实贯彻到消防工作的各个方面,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支持消防工作,落实防火安全措施,发现、消除火灾隐患,切实提高服务单位和社会的能力。

4.强化组织管理,确保义务消防队伍的队伍稳定。消防队伍的建设,如果没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其组织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就没有可靠的保证。政府可采用聘用制组建专职消防队,对编制、经费等方面做出政策性规定,划分企业专职消防队的灭火责任区,签订灭火协议。大中型企业和乡镇政府通过招聘组建专职消防队,经费统一由组建一方承担。治安与消防合一的联防组织,应通过收取联防费来解决消防经费,不足部分政府拨款、受益企业筹资和受益的各种经营点补贴等办法解决。

11.消防队伍建设 篇十一

1 概述

作战指挥大厅是公安消防部队作战指挥的主要场所,集观、听、演为一体,要求布局合理,利于接警调度、决策指挥、会议交流等多种用途,技术要求高、涉及内容广、工程复杂,总体设计是否合理关系着消防指挥大厅建设的成败。

作战指挥大厅的主要功能是迅速收集灭火救援的警情信息,快速向基层部队下达作战命令,还要把战斗一线的各种情况通过静态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充分、完整地显示给与会者作为决策依据,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与周围相关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与各有关系统的工作协同、建筑布局(平面和立面)之间的关系,如操作人员的相互配合、综合布线的便利、前后台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设备运行维护,备件库房以及值班人员长年不间断工作、生活的条件保障等。

2 作战指挥大厅的选址与区域划分

作战指挥大厅是公安消防部队机关的核心设施之一,一般建于所在机关的大楼中,其承重要求不大,着重考虑的是层高和空间布局,同时为了保证指挥大厅内不出现遮挡视线的内柱,大跨度的钢结构建筑最为理想。

指挥大厅的高度和空间,应考虑铺设地板及吊顶装修后净高。由于综合布线多采用下进线方式,地板下要敷设走线槽和通风,地板净高一般不少于10~15cm。而天花吊顶一般要取齐过梁下部,并留足灯具、送风孔道和消防设备暗埋高度,通常占用一定垂直空间,这样房间的净高累计减少了1~1.5m左右。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应整体设计机房大楼或特定楼层、机房。

如果指挥大厅采用已有楼房改造,装修后的房屋净高应尽可能保持在3.2~3.3m的范围。吊顶避免平直,以加强空间立体视觉效果。天花高度过低会造成设备安装的困难、视线被遮挡并引起人员心理的压抑感。

指挥大厅的面积与参加人员数目、安装的设备数量、体积有关。可根据会议通常所参加的人数多少,在扣除第一排座位到显示设备的距离外,按每人2㎡的占用空间,甚至可放宽到每人占用2.5㎡的空间来考虑,横过道宽度为1.2m。

针对系统的不同设备对环境的不同要求,便于空调、灰尘、噪音控制和管理,往往采用隔断墙将大的空间分隔成较小的功能区域。隔断墙要既轻又薄,还能隔音、保温。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指挥大厅划分为接警调度区、指挥决策区、大屏幕展示区、日常办公区等至少四个功能区域。

大屏幕展示区主要安装大屏显示设备及操作控制台。显示屏一般采用背投幕或液晶拼接屏,直线型安装或弧形安装;操作控制台可分排或弧形安装。接警调度区主要用于受理火灾救援报警、上传下达指令,需要摆放消防接处警系统计算机和IP、程控电话,因此操作台面积需求较大。指挥决策区主要为领导指挥坐席,因此需要面向大屏幕展示方向,并便于对接警调度区下达命令,还需要摆放发言用的鹅颈麦克风。

3 作战指挥大厅的空间布局设计

大厅的指挥工作性质决定了大厅内的布局结构。参照军事、交通等指挥系统构成,布局可有多种设计方案模式,如直列横排、圆型、椭圆型等。

大厅内建筑布局对声场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实施建筑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与电声场的配合,为电声场的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屏幕演示的内容是所有参会人员获得信息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投影屏幕是指挥大厅内空间构图的中心,也是大厅设计的根据。为获得满意的显示效果,投影系统多采用背投多屏拼接方式,它的高宽决定了指挥厅的规模、尺寸,甚至影响到指挥大厅的体型。所采用的屏幕的大小,应根据会议的数据传输速率、会议实际需要的最大信息量、参加会议的人数、会议室的大小等几方面的因素而定。最重要的原则是选择适合观众的屏幕而不是选择适合投影机的屏幕,要把观众的视觉感受放在第一位。最佳的屏幕尺寸主要取决于使用空间的面积,并依此计划好观众座位的多少和位置的安排。拼接屏幕中每块单屏尺寸的选择,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择优综合考虑。

根据建筑设计经验,大厅内参与会议的所有人员,视线的集中点在投影屏幕。因此,会议桌椅的排列形式应考虑以凹字型最为合理。投影屏幕位于凹字型的顶部,首长席位于凹字型的底部,其他人员分列两边。此种布局形式的优点是,首长席位始终面对屏幕和全体人员,没有人会背对屏幕和首长;视线不受阻挡,既利于所有人员观看屏幕,又利于共同讨论问题。缺点是,距离屏幕最近的人员,长时间观看屏幕,会有视觉疲劳感;同时,屏幕两侧的人员,观看屏幕视角过大,会有不够清晰的感觉。但以上缺点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合理布局进行补救。

从观看最佳视觉效果来看,屏幕的布局常放置在相对于与会者中心的位置,第一排座位距离主投影屏幕的距离应大于2倍屏幕的高度(至少不小于3m)。一般情况,屏宽约为大厅宽的一半,屏高距离天花1m以下,屏幕高度大约等于从屏幕到观众席最后一排座位距离的1/6,能让每排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投影画面的内容。

根据视觉分辨力的特点,人与屏幕的最佳观察距离大约为4~6倍屏幕高度,屏幕底边距地板高度大约lm。与会者在不必转动眼睛的情况下,到屏幕的水平视角不大于60°是最舒适的视觉条件;适当的俯视角对加强立体感有好处。屏幕中轴线与第一排最边沿观众的夹角为104°~116°,水平夹角的要求即决定了观众第一排的宽度。

如果大厅有足够的面积,为避免后排人员视线的遮挡,可适当考虑大厅地面的坡度设计。

中心视点位于大屏幕的中点,每排人眼距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100mm;人眼与头顶之间的距离建议为120mm。

投影设备距离后墙应不少于1.5m,便于设备维护和作吸声处理。整个投影系统为一独立工作暗室,与其他部分隔断。

4 消防指挥大厅的装修、装潢

现代建筑追求建筑的美应适应时代的潮流,强调功能的重要性,遵循净化、简化、抽象、高雅的新标准和法则。工作用空间应该满足庄重、大方、严肃的直观要求,避免宾馆化或家庭化的装修气氛。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点,造型和结构尽可能简单,色彩处理力求协调、淡雅。尽量避免用昂贵的技术换取“真实感”。

作战指挥大厅装修是整个指挥大厅工程实施的重点和基础,要按照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根据具体选用设备及安装的要求进行规划和设计,要尽量满足在采光、防尘、隔音的条件下,营造合理的工作环境。整个室内装饰布局、色调处理体现清新、庄重大方,有现代学术气氛,符合灭火救援的会议要求。选择具有现代感和科技气氛的冷色调为主的色调处理,并使地面、桌椅等的颜色与之相配套,使装修工程浑然一体。宜在指挥决策区与指挥大厅之间采用通透的玻璃隔断,并将指挥决策区地板加高便于决策者观看大屏幕。

大厅装修应以满足指挥功能为基本出发点,满足工作一方——应急指挥工作平台的使用要求,并考虑发展情况;同时也要满足参与一方——领导决策者的需求。

12.消防队伍建设 篇十二

关键词:消防灭火,队伍建设,油库

火灾事故一般具有难以预料、突然发生、关系到生命安危等多重性, 因素复杂、时间紧迫、破坏性强、危险系数较高。油库作为高危行业, 预防火灾及火灾扑救工作对油库官兵, 特别是对战斗在一线的油库消防指挥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深层次的考验。那么, 指挥员如何统揽全局, 提高自身应对火灾处置的组织指挥能力, 成为当前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 消防工作应坚持“单位全面负责”等原则, 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军队油库应急情况处置预案编制规定 (试行) 》提出:消防预案要明确, 消防灭火指挥组组长由油库主任担任。也就是说, 油库发生火灾的初期, 首先必须由油库主要领导根据火灾情况, 及时启动消防预案, 在第一时间内首先由油库实施自救。并根据火灾初期性质、火势及扑救情况, 决定是否请求上级、友邻单位及专业消防力量实施联动救援。由此可见, 在发生火灾的初期, 油库消防指挥员及时正确实施自救, 对有效扼制火势扩大、减少火灾损失是极为重要的。同时, 请求救援、实施联动、确保火势及时控制, 防止产生更为严重后果也是至关重要的。

1 油库消防指挥员队伍素质现状分析

1.1 了解掌握预案内容不够全面深入, 实战指挥能力较弱

部分油库领导片面地认为制定油库消防预案是业务部门的事情, 制定出来的预案往往是上级检查考核时才拿出来看一下, 预案内容是什么, 无睱顾及, 更谈不上熟悉。因此, 在上级组织消防拉动演练时, 作为指挥组组长的油库领导往往表现为大脑出现空白, 不知如何启动消防灭火应急程序, 油库机关和各分队相关人员处于观望、等待状态, 不知如何是好。在现实生活中, 也有不少案例, 在火灾初期, 由于指挥员指挥程序出现忙乱, 直接导致耽误了最佳初期火灾扑救时段, 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1.2 消防专业知识不够宽泛娴熟, 现场指挥应对无方

油库设备设施繁杂, 油品种类多, 危险因素多, 火灾类别多, 火情复杂, 危险性大。有些油库领导非科班出身, 专业知识不够宽泛, 对油料安全知识掌握不够、对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及产生的影响预测不够。作为消防指挥员, 不熟悉油料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不熟悉救援装备性能及状态, 灭火现场一旦出现火情变化, 不能针对油料特殊火灾、危险品灾害事故的特性, 识别火情可能的发展变化, 无法根据现场情况确认并立即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战时极易导致决策出现重大失误, 将影响到整个火场扑救效果。

1.3 消防演练重演轻导现象严重, 演练指挥生搬硬套

由于多种原因, 有些油库领导对消防演练不够重视, 在组织演练中往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导演, 或错误认为火灾扑救是油库消防员的事, 是油库管理人员的事, 不亲自组织、不主动参加、不事先谋划。作为消防灭火指挥员, 平时基础不牢, 战时心中无数, 演练时照本宣科, 机械地按照演练流程走形式, 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但不注意研究解决, 往往还怪罪与人、指责别人。从而造成了消防演练有演无导、演练指挥落于俗套、演练效果大打折扣。

1.4 实战灭火经验严重匮乏, 临阵指挥能力不强

组织指挥灭火救援行动, 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 还需要丰富的实战经验。油库毕竟不是专业的消防部队, 油库领导也不是专职消防指挥人员, 平时接触并直接参与的火灾扑救机会是很少的, 对多数油库领导来说, 灭火实战经验匮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客观上对油库灭火战斗力的提升影响较大。

2 加强油库消防指挥员队伍素质建设的对策措施

2.1 要提高预案认知水平, 有效跳出预案羁绊

油库消防预案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灭火指挥的依据, 具有贯彻实施的严肃性和法规性。油库领导要站到油库安全稳定的高度, 充分认识油库预案的重要性, 不但要克服过去仅“满足于写在纸上, 挂在墙上, 放到资料柜里”的管理模式, 而且要树立“印在脑中、用到实处、发挥作用”的思想观念, 常议常改预案内容, 常学常记预案要点, 吃透吃准预案精神, 全面分析预案演化, 摸准摸实预案与实战的差距, 使预案成为消防指挥的基本遵循, 做到指挥员在实战指挥中熟知预案内容和要求、既掌握预案演变的一般规律, 又不受预案的束缚, 跳出预案的羁绊,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依据预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应对、高效指挥。

2.2 要导调为主开展演练, 灵活处置演练内容

消防演练不失为提高油库领导实战灭火指挥水平的有效途径。但演练必竟不是实战, 其机械性、呆板性和预谋性制约了实战指挥水平的提高。油库领导既是导调人员, 又是指挥人员, 以演为主的消防演练其真实性大打折扣。为此, 要改变以往的演练模式, 采取导调与指挥分开、预案与演练剥离的方式开展演练。导调人员根据预案内容, 临机确定演练科目、设置演练内容、安排演练背景, 使指挥员在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 指挥演习的组织实施, 避免出现程式化指挥、机械性演练等情况的发生。使演练更加贴近实战、更加悬念逼真、更加不可预知, 真正通过演练提高指挥员的现场指挥水平和临机处置能力。

2.3 要强化自学研究能力, 提升综合业务素质

自学、研究能力是指消防指挥员应具有独立学习探索, 总结提高的能力。一要善于总结, 独立思考。目前, 大部分油库领导没有专门入院校学习和训练, 不精通灭火战斗过程中的全部学问, 即使已经学过的知识, 也还有一个巩固、提高和更新的过程。随着灭火战斗实践的发展变化, 油库消防指挥员既要善于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理论指导灭火战斗, 又要善于在灭火战斗实践中深化所学的知识、理论, 逐步总结完善提高。在每次灭火战斗中, 消防指挥员应及时总结灭火战斗实践经验, 通过综合归纳、总结, 独立思考, 上升到理性认识, 找出灭火战斗中有指挥意义的经验教训, 做到实战一次前进一步。二要熟练掌握现代化消防技术装备。现代化消防技术装备的应用, 要求指挥员必须将高科技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和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列入学习重点, 经过扎实有效的学习与训练, 才能把高科技消防装备转化为战斗力, 才能提高灭火指挥作战的能力。当前指挥员不仅要做到有什么装备练什么兵, 而且还要按照现代火灾、各类灾难事故的规律和装备器材发展的转变和趋势, 熟练把握新装备的适用范围、机械性能、工作原理、使用方法, 维护保养知识, 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保证会用、能用、管用。三要加强学术交流和研究探讨。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国内消防组织交流、研究、访问活动日益频繁的情况下, 加强对外学术交流, 引进国外先进的消防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

2.4 要广泛开展研究探讨, 借鉴丰富实战经验

上一篇:教学副院长年度总结下一篇:国培小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