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2024-09-13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11篇)

1.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篇一

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 切实提高执政能力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就必须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不仅是班子自身的需要,也是**区加快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着眼长远、加速培养、强化监督,努力建设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各级领导班子,大胆选拔使用那些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肩负起**发展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衡量班子建设归纳起来必需做到这样五句话:坚定的政治信念,长远的战略眼光,务实的发展思路,振奋的精神和创新的工作。第一,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能力和水平。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要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大局来进行,要围绕大局想办法,围绕大局抓工作,围绕大局履行职责,不断提高实行民主集中制的能力和水平,坚持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坚持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把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作用。搞好班子的自身建设关键在党政一把手,班子一把手要起表率作用,带头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好与班子成员的关系,要及时反映和正确对待大家提出的意见,做到胸怀全局,作风民主,要摆正位置,处理好关系,当“班长”不当“家长”,总揽不包揽,能够集中正确意见和集体智慧,周密论证,科学决策,果断而不武断,能够调动和发挥“一班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人善任,放手而不撒手;同时班子成员要积极参与集体领导,维护集体领导,每一个班子成员和领导干部,都要积极自觉的坚持维护和服从区委领导,在区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区委要积极支持区政府依法和依照职能开展好行政工作,保证区政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政府开展工作创造条件;积极支持人大和政协履行职责。从而进一步增强全区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执行党的集中统一原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总揽全局,认真做好决策、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区委作为全区的领导核心,担负着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必须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讲政治、顾大局,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上把可用的政策空间用足用好,时刻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在工作摆布上,做到总揽全局不包揽、协调各方不替代。总揽全局就是要立足于全区工作大局,把工作着力点放到战略问题、全局指导和宏观决策上,集中精力抓大事。要着重研究和解决好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正确地、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制定好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搞好重大改革、发展措施的确定和实施,为改革、发展、稳定确定正确的思路。要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建好班子、带好队伍、用好管好干部,在全区上下努力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密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协调各方就是要着眼于从整体上推进全局工作,统筹协调好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几个班子的关系,区地方和中省市直单位的关系,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形成上下一个调、干群一股劲、各方一条心的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加大检查指导力度,把各级各界、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把全区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发挥出来,使区级几大班子,全区几级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都要紧紧围绕区委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第三,努力提高各级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对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提高各级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使大家能够牢牢把握改革和建设的主动权,不被时代所淘汰,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勇于实践,提高本领,始终坚持一切依靠

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工作路线,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各级干部必须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注重学习,解决好知行合一问题。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成熟,只有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提高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原则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学习,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做到学习与解放思想相结合,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学习,掌握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热点和-

难点问题。另一方面是注重实干,解决真抓实干问题。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培养求真务实精神,营造务实作风,狠抓工作落实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任务。注重实干,要坚持以下几点。一是健全机制。要健全转变干部作风的一系列制度,坚持领导包基层,现场办公,调查研究制度,集中精力抓大事干实事,形成扎实的作风和反对空谈的良好风气。二 是创好环境。我们要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替基层着想的思想,要做到无关紧要的会议少开或不开,无关痛痒的文件少发或不发,五花八门的检查不搞或少搞,减轻基层干部的压力,使他们腾出时间搞调查研究,抓工作落实。三是严格考核。要全面落实责任制,严格考核每一位干部,防止急功近利,短期行为,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做到鼓励实干的,教育蛮干的,批评假干的,整治乱干的。

第四,精诚团结,增强大局观念,维护发展大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同志要“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胡锦涛总书记对干部队伍提出了“高举旗帜,与时俱进;发扬民主,团结统一;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总要求。不论对哪个班子来说,团结问题至关重要,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出效益、出人才、出干部。没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班子,政就不能通,人就不能和,安定团结稳定的发展局面就不能形成,就干部个人而言,也就最终不能认真的想事业,干工作,个人成长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对团结问题一定要提起高度的重视,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爱护团结。讲团结最重要的是要维护政治上的团结。全区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新一届区委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周围,始终做到在言论、行动、态度等各个方面与区委保持高度一致。各乡镇、街道、部门的班子内部要搞好团结,保持成员的默契配合。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在搞好团结上都要努力做到“两讲”、“五不”、“三多”、“四相互”、“一反对”。“两讲”即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要坚定,旗帜要鲜明,绝不能含糊;在小事上要多谦让,多顾全他人。“五不”即不猜,不无故猜测别人;不疑,不乱怀疑他人,相信领导、相信同志、相信下属;不听,不听信小人挑拨,不被挑拨言论所左右;不信,不听信谣言,不听信小道消息;不惑,明辨是非、善辨是非,不被假象和表面现象所迷惑。“三多”即多沟通、多理解、多规范,要勤联系、经常谈心交心,多看别人的长处,体谅他人、理解他人,时时处处注意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照章办事,照程序工作,既到位又不越位。“四相互”即相互维护,每位干部、每位班子成员都要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相互支持,每位班子成员要为整个班子、为其他同志多补台,多做拾遗补缺的工作,坚决不拆台,密切协作,形成统一整体;相互关心,要多关心其他同志和下属,既对集体和同志的工作负责,又对同志个人的生活、前途负责;相互尊重,同志之间要相互尊重,上下级之间也要相互尊重,特别是上级要尊重下级的人格、劳动、意见和建议。“一反对”即坚决反对拉拉扯扯、团团伙伙、亲亲疏疏。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对同志、对下属做到一视同仁、关心入微。同时,各级干部包括本单位副职、班子成员,一定要支持、维护单位一把手的工作,无条件地服务领导,紧密团结在区委周围,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德,形成合力。

第五,要围绕建章立制,着力解决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机制。完善的工作机制、健全的工作制度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础,是立局之本、成事之基。没有规

矩不成方圆,离开有效的制度,一个机关就会杂乱无章,工作就会相互扯皮,领导抓工作也找不着头绪。要依法治区,用法制的办法推进工作,就要全面加强各行各业、各机关单位的制度体系建设,要依法建制,把法律约束和制度规范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努力形成一套科学完善、规范合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使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减少工作的随意性、随机性和盲目性。按照上述要求,各单位部门在制度建设上要尽快做到“四定”,一是定制度,建立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二是定程序,确保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相互衔接配合,工作程序科学合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定标准,对各项工作的时限、质量、目标等提出明确标准和要求;四是定措施,制定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保障措施,形成科学的落实机制,保证各项制度、程序、标准的全面落实。

2.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篇二

1 整合课程体系适时安排部件测绘

《机械制图》、《机械原理与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公差) 是工科院校重要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这些课程在内容上有许多重复的弊病, 而且由于这些课在开课的先后顺序不同在应用起来相互脱节, 为了解决这些弊端, 我校从04级以CAM专业作为试点, 将原来单独设课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公差) 中与《机械制图》关系密切的内容:尺寸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公差与配合的选用、测量原理、表面粗糙度等内容融入到《机械制图》课程当中, 这样再加上《机械制图》课原有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等内容, 形成了现在的《机械制图与测量技术》 (暂定) 课程,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公差) 不再单独设课, 整合后的《机械制图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程的学时数由原来的78学时增加到现在的120学时, 原来一个学期结束的《机械制图》课现在分为两个学期, 将专业制图 (机械图) 部分放在第二学期授课, 这部分内容与第二学期开课的《金属工艺学》同步进行, 将金工实习和部件测绘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一起, 学生在金工实习四周后接着搞一周部件测绘, 通过金工实习, 使学生初步了解工件的加工过程、加工工艺、工艺结构、尺寸公差等工程常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部件测绘, 对于机件的表达、基准的选取、技术要求的给定都有一定的根据, 避免以往部件测绘存在的无从下手盲目抄袭的现象, 真正达到了测绘的的目。

2 精心组织搞好部件测绘

部件测绘是一次工程实战的演习, 通过测绘既要使学生得到一次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兴趣, 所以对部件测绘要精心组识和安排。

2.1 选择适当的测绘部件

选择测绘的部件通常应考虑下列因素:从结构形状上来说不能太复杂, 结构复杂的装配体对于一个初次接触实践的学生来说, 从机件的表达和结构的分析上都有很大的困难, 不易培养学生的工程兴趣。从部件的装配关系上, 要选择一个具有常见装配连接关系和典型零件的部件, 通过这样的部件测绘, 使学生了解到装配体中常见的各种装配关系, 对部件中各种既简单又典型的零件在机件的表达上也得心就手, 使学生测绘完成之后有一种成就感。例如齿轮油泵, 该部件中有螺柱连接、螺钉连接、销连接、键连接;有齿轮传动;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有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典型零件有盘、盖、轴、壳体;常用件有滑动轴承、弹簧、齿轮;此外还有防泄漏、防松、减压结构。另外, 如小减速器、阀类等部件也都适于学生测绘。

2.2 编写详尽的测绘指导书

测绘指导书是测绘指导性教学文件, 在内容上应详尽, 对被测部件的用途、性能、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工作性质、应用场合、各种零件之间的装配联接关系等做详尽的说明。不能在指导书上只粗略的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概括了解被测部件, 相关资料有时很难找到。所以测绘指导书应详尽编写, 其内容应包括:a.被测部件的概况;b.部件示意图;c.测绘方法和步骤;d.拆卸零件、测量尺寸等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e.指定要测绘的零件;f.安排测绘进度等等。

2.3 在测绘过程中给予学生具体指导与帮助

在测绘过程中, 教师随时跟踪监控测绘进展情况, 及时解决测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绘制零件草图之前要组织学生对零件进行构形分析、对视图的选取及机件的表达进行指点。在画零件图之前, 教师对零件草图进行讲评, 侧重于尺寸标注的合理性分析和订正, 并提供尺寸公差、配合代号和表面粗糙度Ra值。

2.4 做好测绘的总结

在测绘工作结束之后要做好本次测绘的总结, 总结时以被测对象实际应用的工程图样为蓝本进行对照, 对测绘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点评, 优点给予肯定, 同时对蓝本中测绘者的意图加以分析, 对其进行必要的讨论和评价, 在借鉴和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克服测绘结束之后给个测绘成绩了事的做法, 真正达到测绘实训的目的。

3.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篇三

一、 创新工作推动机制,强化执行力建设

在工作的认识和执行上,层层衰减的问题十分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下面几点出发:一是实施清单式管理。要把清单式管理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以目标定进度。在推行清单式管理的基础上,各地各部门对承担的任务要制定明确具体的阶段性行动计划,推行“一项工作、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二是改进和加强督查工作。对纳入清单式管理的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重点任务,全面推行台账式管理,及时发现影响工作落实的问题,督促整改,全程紧逼。市政府各副市长、副秘书长要担负起督导落实的主体责任。市政府办公室要创新督查工作机制,在促进政府工作落实中发挥更大作用。三是理顺、规范部门职能。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整合部门职能、理顺市区管理体制,合理界定和划分事权,调动各方积极性。市区体制、部门职能理顺确定之后,要在政府网站和各部门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建立部门间协同配合长效机制。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牵头领导和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围绕把事情干成、干好,统筹考虑需要的要素条件和关键的时间节点,做好各方面的沟通衔接,主动把工作往前推,配合单位也要站位全局,主动服务,做到高效协同。对于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的事项,牵头领导和单位要及时提出协调工作建议,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关键时间节点和各单位的工作任务,确保工作快速推进。

二、 以便民利企为方向,深化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改革

自觉从加快南阳发展的大局出发、从方便群众出发、从服务对象的便利性需求出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质量。一是清理、规范、公开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对全市现有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凡国务院、省政府已经取消或没有明确规定设立的行政许可事项,南阳市一律不准设立或保留,不再搞非行政许可审批。对精简后保留下来的事项,办理时间都要在原有基础上再压缩1/3以上,收费一律按下限执行,并在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上公开,明确“权力清单”。 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凡是不在公布名录之内的事项,如果发现部门继续实施审批,将严肃查处。开展市场中介领域的专项整治,将中介机构工作完成时限、收费标准纳入行政审批管理当中。二是全面进驻、充分授权。以清理规范后的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为依据,持续开展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凡与企业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各类审批和服务事项,要全部纳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管理,做到应进必进。探索推动把各个局委涉及行政审批的科室合并到一个科室,然后这个科室整体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让窗口真正成为一个有权开展审批和服务的实体。三是强力推行“联审联批”。实行重大项目“一单清”“一章通”“一费结”的联审联批新机制,对提升效能、优化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推进联审联批符合中央、省改革的相关精神,要统一思想,强力推进。各县区要抓紧研究辖区内实施联审联批的具体办法,明年要全面推开。四是建立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协调机制。每月召开一次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推进会,研究解决制约工作推进的关键性问题。实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代办制,确定一批优秀干部作为重点项目特派服务员,全程代办手续,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有碍项目推进、职能部门效率低下和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意见建议。

三、 围绕阳光、高效、便民,加快推进电子政务

按照南阳市《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市政府系统强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通过今明两年的努力,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有效提升政府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一是推进政府系统信息互通互用和办公自动化。整合全市政府系统信息资源,尽快建立一个市级信息数据库,推动部门间网络互连互通和上下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联通对接,加快建设满足各地、各部门业务应用需要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平台,形成各地、各部门技术标准统一、安全高效的协同办公环境,实现网上办公、协同办公。二是建立便捷高效的网上便民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整合与开发利用,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和办事服务,探索推进网上联合办公,逐步实现网上一站式服务。三是积极探索推进网上信访。四是推动行政审批服务网和电子监察网联网运行。五是开发建设电子政务督查系统。对实行清单式管理的重要事项,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议定事项,领导批示件和交办事项,人大代表建议及政协提案等落实情况实现网上即时发布、实时显示、逾期提醒,使办理进程清晰可见,及时发现不作为、慢作为行为,强化过程督查,跟踪问效追责,促进工作落实。六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利用政府网站等网络资源,搭建贴近群众、便于查阅、能够实现互动的政务公开平台,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的领域和内容,建立健全公众意见和问题的受理、处理、反馈工作机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创造条件让群众更有效地监督政府。

四、严格规范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要增强法治观念,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二是坚持开门决策,让群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着力解决乱收费、乱罚款和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腐败等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三是严格遵守政府工作规则。《市政府工作规则》已重新修订印发,明确了各方面的具体要求,这是全市政府系统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特别是新修订的部分,都是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各方面务必严格遵守,市政府领导同志尤其要带好头、做榜样。四是切实做到守信重诺。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百倍珍惜南阳形象、政府形象、个人形象,强化信用意识,对企业、群众和招商引资过程中作出的承诺要建立在深入研究、科学谨慎的前提下,承诺一旦作出,必须不折不扣地兑现到位,绝不允许朝令夕改、言而无信。

五、切实改进作风,勇于担当、用心工作

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作风的转变体现到个人能力的提升和推动发展的实践当中。一是勇于担当奋进。组织和人民把我们放到当前的位子上,我们要珍惜岗位,坚决摒弃“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混日子思想,全力履职尽责,敢于担当,勇于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推动工作。二是坚持求真务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反对短期行为、反对虚报浮夸。改进会议把关和审批程序,一些常规性的会议能不开就不开,能合并开的就合并开,多开小范围的、解决问题的专题协调会、议事会和现场办公会。要加强调查研究,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谋划工作、破解难题、推动工作落实上。三是拉高工作标杆。要把南阳发展的要求、服务对象的需要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标准。要养成对标一流的工作习惯,在与先进的比较中找差距、找出路、找办法。要建立“对标化”管理长效机制,各地各部门都要在全国最先进的地区、最优秀的部门中找学习标杆,动态研究它们推动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结合本市实际运用到发展实践当中。四是做到用心工作。每位领导、政府每个部门、每个地方都要用心工作,对自身的职责和承担的任务,要深入研究,主动谋划;要坚决克服笼统、粗放的工作惯性,统筹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和因素,把工作研究部署的更加深入、细致、具体、周全。五是提高日常化工作水平。各种工作的推进,靠特殊措施或领导高位推进不是真正长期管用的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常态化优质服务的意识,在提升日常化工作水平上下功夫,使高标准工作成为一种习惯,把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变成一种常态。

六、强化激励约束措施,确保效能建设落到实处

以有效的监督、有力的奖惩、鲜明的导向,推动政府效能提升。一是完善监督评议。按照“为谁服务,就让谁参加评议”的原则,真正将工作的评判权和话语权交给群众、交给服务对象,定期组织市民代表、企业家代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政府效能和服务企业、群众情况进行评议评价,结果在媒体公示。丰富、创新“问政面对面”的形式和内容,探索推进更加有效的电视问政模式。新闻单位要密切关注,对中心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明察暗访,及时公开。二是强化绩效考评。认真落实科学高效发展绩效评价试行办法,把考评的重点放在部门承担的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完成情况上,开展“阳光考评”。市政府领导班子带头,坚持提前做好每周、月度重要任务预安排,及时搞好分管工作月度总结;市政府部门每月书面向市政府报告承担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执行情况。每季度对市政府各部门工作和承担的全局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比排队,并在媒体上予以通报,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当前,我们在政府效能和工作落实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行政效能监察不到位、责任追究不落实有很大关系。今后,对于影响政府效能、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不管涉及哪一级,不管涉及哪个单位,也不管涉及哪个人,都要动真碰硬,严肃查处。把绩效考评的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实绩考核、政府奖惩和行政问责的主要依据,与单位优秀公务员比例升降、干部推荐选拔任用、评先评优挂钩,实现绩效管理的刚性化,树立鲜明的干事创业导向和舆论氛围。

4.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篇四

提高井控应急能力

井控工作是钻井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整个钻井的成败,关系到现场员工和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到公司在国内、国外的声誉。因此,做细井控工作,加强好员工岗位培训,提高员工井控应急能力是对我们现场施工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安全钻井的基本条件,特别针对我们长期打探井的井队来说更为重要。通过这几年我们队承钻的几口探井就可以看出,探井的地质情况尚不熟悉,地层岩性、含油气情况尚不可知,工程复杂、井喷危险性也就更大。为此,我们坚持常抓不懈、严格执行井控岗位职责,严格落实井控九项管理制度,把井控工作做细、做严,落到实处,使我们的员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准确、快速的作出反应,能够在第一时间控制住井口,防止井喷事故发生。下面就我们队井控培训工作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强化井控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员工学习气氛和思维能力 首先是理论知识的培训,理论知识是基础,是提高员工应急能力的前提。我们每年除送一些员工到井控培训中心学习取证外,还利用工作之余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井控理论知识培训,内容主要是井控技术和井控设备以及井控知识应知应会,采取统一学习和自学两种方式,有时队长和责任工程师亲自讲课,目的就是让每位员工都要明白井喷发生的原因,井喷的预兆、危害、溢流的几种现象,溢流的处理方法、“四七”动作内容和井控设备的原理、使用、检查和保养等等,把这些内容装入自己的头脑,并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去。其次就是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的培训,主要掌握钻井井控设备的安装、配套、检查标准,加重材料、消防器材、防爆电器的配备标准等,只有我们掌握了这些标准,我们才能在险情发生时,正确的运用,根据四七动作,有效的控制井口,利用配备的设备和物资进行应急,预防井喷事故发生。每次开钻前,我们都要按细则高标准井控设备,要求技术员现场指导、责任工程师现场监督,钻台大班具体负责,带领班组人员搞好井控设备的现场安装:比如封井器四通、内控管线法兰等处的连接螺栓均要求两头余扣一样多,放喷管线的基墩摆正、垫实,压板垫好胶皮等等,从安装上就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就是井控典型事故案例的学习和培训,这种学习对员工教育意义最大,员工也爱听。也爱学。这里面有事故井基本情况、发生经过、处理过程、原因分析和应吸取的教训五个方面,员工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同时可以联想到我们正钻井如果出现事故井的情况该怎么办,怎么应对,这是提高员工应急能力的最好的方法。上半年有一次在学习讨论时,一位井架工提出,二层台逃生装置只有一副,而且一个方向,如果在起下钻铤时,二层台有两个人,且在下风口有着火的危险,我们该怎么逃生,问题很尖锐。现在我们装了双向逃生装置两副,按东北和西南方向分别安装,这样就可以按季节风向进行逃生,解决了上述问题,我们的井控工作正逐渐走向完善。

有培训就有考核,我们在井控考核办法上专门做了详细规定,每月进行一次井控理论考试,凡是持证人员在井控考试中,高于95分的每增加一分奖励50元,满分就奖励100元,低于95分的每低一分罚款 50元,社会用工减半,连续两次低于80分的,要从主要岗位撤下来,等考试合格后再恢复原职,强化学习,使每位员工都有压力有危机感,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积极向上,有动力,形成了一种学习的好风气和习惯。

二、加强岗位操作培训,落实岗位职责,提高员工应急操作水平

岗位培训是根本,是员工行为准则,是提高员工应急能力的保障。我们平时很注重岗位培训,落实岗位井控职责。让每位员工都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重点把握好那些环节,如何及时的发现溢流,如何应急,如何检查自己所负责的井控设备,一旦设备发生故障该如何应对,一环扣一环,采取多种方案,实施第一、第二、第三方案,目的就是锻炼员工不慌不乱,分清重点,积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发生,以在短时间内控制井口。防止员工死板教条,一条道走到黑,第一方案行不通,就不知所措,无法处理了,也就是所说的“傻”了,这样只能贻误战机,两眼干看事故发生,甚至威胁到自己和周围人群的生命安全。岗位培训的重点就是钻井班组,司钻、副司钻由工程师对其讲解井下情况,钻遇特殊地层的现象,以及关井程序等,井架工由安全监督对其培训如何逃生,如何检查和使用节流控制箱,实行软关井操作等。泥浆工、场地工分别由泥浆大班和工程技术员为其讲述坐岗的重要性,井漏、井涌的征兆,溢流的显示,他们是井下情况的第一知情者,也是井垮、井漏、井涌复杂情况的第一发现者,发现的及时就会使我们的工作处于主动,有力于后续作业,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另外,我们还加强缺岗人员的培训,根据岗位责任制要求,每个 岗位的上一级岗位不在时,要顶其岗位操作。这就要求每个岗位不但要干好本职,还要学习上一级岗位的操作规程,学习“四七”动作规定的各种操作。比如副司钻在换司钻吃饭过程中要操作刹把,如果这时发生井喷,就不可能等司钻上来再控制井口,关井时间越短越有利,因此,副司钻只有操作司控台进行关井。副司钻不在时由井架工顶其岗位操作远程控制台,泥浆工不在时,我队规定由泥浆大班顶其岗位进行坐岗和钻井液的维护。这也是提高班组应急能力的一项举措。

三、加强岗位练兵和防喷演习,提高员工实战应急能力

井控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控制住井口,防止井喷。因此,防喷演练是关键,员工熟练快捷的操作是第一位的。按照井控细则,我们严格执行了作业班每月不少于一次不同工况下的防喷演习,不光是从演习时间上严加要求,就连一个手势、一个跑步的姿势我们都按照标准、严格要求、反复练习、强化记忆,发现有不合格的地方就一直演练到合格为止。通过演习来增强员工的应急能力,达到发现溢流或井涌现象能在第一时间有效控制井口。我们始终认为演习质量的好坏、关井是否迅速、有无误操作关键在司钻,因为关井的具体操作和指挥都是由他发出的,其他岗位只是与他配合,所以司钻的头脑必须清晰,熟能生巧,只有常练才能有备无患。

其次,我们在井下许可的条件下,还时常组织员工进行非常规的防喷演习,以锻炼员工的应急能力。演习时,当班值班干部在钻台上检查各岗位的操作情况,并统一指挥全班井控工作。队长或责任工程师对某个岗位进行设障,比如司钻在操作前,我们 把司控台气源断掉,以观察司钻和副司钻的反应能力。看司钻有没有反应,副司钻能否采取补救措施利用远程控制台关井。最为复杂的是对副司钻设障,可以锻炼全班岗位的应急能力。演习时,可设几个障碍,电泵不能用,用气泵,气泵也不能用,只能实行手动关井。远程控制台不能用,节流管汇也处于瘫痪状态,因此,班组还要打开N1和Y4闸门进行软关井。这样整个班组都调动起来,同时操纵两面手动操纵杆,以实现安全关井。有时我们还在夜间进行演习,利用专线探照灯照明,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控制井口的目的。通过作业班组的多次演练,每个岗位都达到了熟练操作的程度。在集团公司的井控检查中,在多种障碍的情况下,能够安全快捷的控制井口,得到检查团领导的满意。

5.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篇五

新闻来源: 《教育信息报》点击次数:372发布时间:2010-11-17 15:39:02http:///mtbd/1585.htm

编者按:自省教育厅举办的2010年高职院校书记校(院)长读书会后,各校迅速开展学习活动,领会读书会精神,并围绕“切实加强专业建设,提高高职院校发展水平”的主题进行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本报约请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具体谈谈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分两期刊发(上一期请见本报11月11日三版)。

工商并重 二三融合 紧贴地方经济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谢一风

近日,围绕此次读书会主题,我校系统梳理了在专业建设和改革方面与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接的成功实践,并将紧贴地方经济推进专业建设与创新作为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扎实开展。

一、以进一步完善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相适应、“工、商并重”、“

二、三融合”的专业格局为下一步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目标

我校原以商贸类人才培养为主,专业结构中商贸类专业占据绝对比重。为使人才培养结构更好地与宁波经济与产业布局对接,我校依据宁波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重点,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做精做优营销商务、物流报关、理财会计等服务类专业,做大做强机械模具、数控电子、信息软件等制造类专业,逐步形成“工、商并重”的专业格局,形成一条涵盖“微笑曲线”全部环节、与宁波产业链相匹配的专业链,即:产品造型设计、工业设计(设计环节)→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制造环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商务(销售环节)。“十二五”期间,基本形成“市场导向、专家论证、主动调整、结构优化”的专业进入和退出机制,继续完善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相适应、“工、商并重”的专业格局。在推动商贸服务类专业向高端商务、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领域延伸和发展,提升商贸服务类专业为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服务能力的同时,基于区域内先进制造业转型提升的发展趋势,我们将调整和优化现有制造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推动其从“微笑曲线”底端(制造环节)向前端的设计、后端的销售与技术服务等环节延伸与发展,走“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发展之路。在“工、商并重”的基础上,形成现代服务类、先进制造类和技术服务类(二产类与三产类专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专业方向)等三大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推进专业的“

二、三融合”发展,即二产类(制造类)与三产类(服务类)专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如电子与营销相融合,形成以电子产品为主攻对象的市场营销专业;模具与英语融合,形成以模具外销为主攻对象的应用英语专业等。

二、完善基于“四个结合”的“素质、能力、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功能,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学生在校期间的课内外、学期内外和校内外学习与实践活动,强化“

二、三融合”培养,突出特长生、首席工人、技术能手带徒以及国际化等个性化培养,体现校内外、学期内外、课内外结合培养人才的要求;继续推进体现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开发与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能力的培养过程按照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设计和考虑。继续面向全校学生设置厚德讲坛和宁波商帮讲坛,开设《宁波帮文化》、《创业计划书编写》等公共课程。使学生在现代商业意识、基本商业技能和理财基本技能等方面均能得到很好的教育和引导,充分体现专业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技术应用能力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要求。

三、继续探索和实践点、线、面结合的校企合作管理与运行机制,为学校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提供有效支撑

一是要继续做好宁海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工作,通过完善政府、企业、学校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和

机制,完成人才培养与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社会服务与咨询等三大平台建设,实现该基地在智力、技术和信息等方面对宁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并以宁海为中心,服务辐射周边区域,把宁海基地建设成为引领区域模具技术发展、在我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起示范作用的产学研基地,提升学校与产业园区的合作在“面”上的功能;二是进一步挖掘落户我校的包括宁波市工业设计学会、中国建筑室内设计学会宁波专业委员会等四个行业协会(学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潜力,大力拓展与其他行业协会(学会)的合作空间;三是稳固与现有龙头企业如雅戈尔集团、太平鸟集团等的合作,寻找与其他龙头企业合作的机会,争取在共建办学机构、实施订单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更大突破,巩固学校与宁波有关行业的龙头和骨干企业的合作在“点”上的成效。

注重内涵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高创宽

学院是由杭州市政府与万向集团公司合作,并由香港理工大学全力支持的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因此,在专业建设中科学定位,充分发挥民办院校的优势很重要。

2010年高职高专院校书记院长读书会后,我们及时将会议精神在学院进行了传达,学院有关部门对贯彻会议精神、落实专业建设举措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实施对学院现有专业进行“调整、改造、整合、淘汰、提升”工作,加强适应市场急需人才的专业建设,积极发展适合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匹配的专业群,面向市场办专业,积极构建有特色的新的专业课程体系,所有专业经香港理工大学专家指导,杭州国家湿地公园、杭州地铁公司等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实行多元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构建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合理结构布局,并形成若干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结构,注重内涵建设

坚持“改老、保优、促新”的原则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专业形态。重点处理好一般专业与特色专业、重点专业的关系,选择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围绕学科专业的定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目标,重点建设省级、市级特色专业,带动一般专业的发展;处理好传统专业与新办专业的关系。一是对我院的专业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明确重点建设专业、改造专业、淘汰专业的专业调整目标。二是完善校企共建专业机制,构建以“合作育人、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为主要内涵的专业建设管理平台。要求省、市级6个重点(特色)专业各聘请一位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并兼任专业团队负责人助理(给予岗位津贴)。与万向集团合作,编写《万向文化》,作为学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教材。三是落实专业负责人权限。在教师聘用、人员安排、经费使用、专业设施建设等方面赋予专业负责人更大的权力。四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在全院培育10门理实一体化改革课程、10门现代教学法改革课程,由课程改革指导小组进行课程开发指导,跟踪进程,定期评估,形成示范效应,推动专业课程改革和现代教学法的实施。五是实施专业报告制度。年末由专业团队负责人向学院提交专业建设自评报告,报告内容由学院根据专业评估内涵指标设定,以加强对专业建设的督导。六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明确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施“学系主导、实验实训中心统筹、交流合作处协助”的工作机制,按照“四有三能”(有合同、有制度、有教师、有记录;能实训、能顶岗、能就业)的标准,建设一批比较稳固且富有实效的校外实训基地。对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合格评估,实施奖励。七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设立“实践教学创新奖”,奖励在实践教学方面成绩突出的教师。要求每个专业每学期至少聘用1名兼职教师承担职业技术课或实训课指导任务。

二、调查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暑期专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各专业团队撰写的调研报告进行评审,并要求对报告中提到的不合格专业进行整改。深入企业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重新整合各专业课程体系。重新修订了授课方案的模版,重点突出课堂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设计。组织工业设计专业、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等专业的老师赴上海、广州等地的示范院校考察学习,汲取他们专业建设的经验。重新制定毕业设计的范式和标准。以产品加工、工艺流程设计、业务流程改进方案、项目施工方案、调研报告、营销策划等为主要形式,实

施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改革。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一是改良课程体系,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参考境外有关课程设置,对现有课程体系作适当的改良。加大实训和实习的比重,增加企业专家授课比例。二是改善教案,要求每位教师都有完善的教案,包括设计合适的方案开展学生项目小组工作,用中英文编制及发表报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及能力。在学生英语成绩较好的专业尝试双语教学。提供足量的较新出版的中外参考书籍和课外阅读书目。三是提升教学法,要求每位教师经香港理大培训后都能够实施现代教学法。以互动教学、项目教学、案例研讨、兴趣教学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四是完善评价方法,逐步减少单一的试卷考试,采用随机测试、项目习作等方式作为评核学生学习成效的工具。

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专业现代化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叶鉴铭

课程建设是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能够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提高人才素质、保障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整体推进基于校企共同体的专业现代化建设,使之从“超市量贩”走向“精品专卖”,进而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

一、以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前提,调整专业设置,明确专业方向,形成专业特色

找准专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学校明确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定位,即光有技能不够,光有技术不行,还要既懂且会。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需求(特别是主导产业主流企业的需求),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专业调整按照核定专业总数,制订专业调整和发展规划方案进行。专业总数按学校在校生规模核定,在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专业调整和发展规划方案。特别是要根据杭州市的经济发展需要,针对本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决定学校的主体专业、骨干专业以及特色专业,逐渐形成以龙头专业带动相关专业,拓展边缘专业,形成独特的专业体系及专业特色。

二、以岗位实际需要为导向,开发项目化课程体系

学校依据“岗位描述、任务分析、能力定位、课程固化”的思路和步骤,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确定专业的首岗、迁移岗和发展岗,形成专业岗位调研报告,为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提供依据。对应专业的首岗、迁移岗和发展岗,邀请相关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技术主管、工程师和一线工人,举办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会,分析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形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条目。在此基础上,企业专家最终确定对每一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标准,为后续的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每一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都有相应的课程予以支持,从而形成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新的课程体系。

三、以“校中厂、厂中校”为典型特征,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依据培养学生岗位技能需要,完全按照企业生产要求,以企业生产车间形式,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厂)。充分利用校企共同体合作企业的加工业务和人力资源,引进企业真实生产任务和能工巧匠,开展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满足专业建设需要。依托“校企共同体”机制,在合作企业生产车间建立教学区,使更多的实践课程外移到企业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同时能够及时得到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指导。

四、以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构建身份互认、角色互换的教师(师傅)团队

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专业组长与车间主任、教师与企业师傅之间的身份互换,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发挥企业技术资源优势,聘任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全程参与专业建设。由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负责人,企业派出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按企业要求共同规划专业发展,参与教学活动,如担任顶岗实习指导老师,承担各类项目化教材编写任务等。发挥学校人才资源优势, 鼓励教师主动下企业锻炼,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与服务。教师深入企业,丰富企业经历,掌握生产一线最新技术并协助企业车间主任进行班组管理,通过成果转让、联合攻关、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方式,开展科技项目合作,积极促进企业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牌。

强化专业建设 打造面向农村的高职品牌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国锋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汪建云

暑期书记院长读书会结束后,我院立即在学院干部读书会和新学期第一次全院教职工大会上传达了读书会的精神。各部门、各分院围绕学院的专业建设开展了深入的讨论。在学习宣传读书会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学院正在制订的“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专业发展目标,即到“十二五”期末,建立依据市场准则的专业进退机制,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构建以专业内涵为纽带、与专业规模相适应的专业群;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使重点专业在全省有引领作用,特色专业优势明显,各专业协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

我院提出了专业建设工作思路,即根据区域发展调整专业结构,依据培养目标强化课程建设,瞄准合格人才探索培养模式,着眼质量保障强化教学条件建设。

1.对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组建农科教集团和职教集团,构建全面服务“三农”的专业结构体系专业结构对接区域社会经济结构,对接现代农业发展。深入农村、农企开展市场调查,结合省、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增设有效拉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专业,实现专业的优胜劣汰。

在政府主导下,与市农科院、林科院、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紧密型农科教集团,通过人员互通、设施共用、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保障机制,盘活人力物力,缩短科技转化周期,增强办学实力,拓展服务面向。

借助今年学院高职教育10周年、办学100周年校庆的契机,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大中型农企、中职骨干校共同组建职教集团,放大办学效益。

2.瞄准合格人才培养,龙头专业带动专业群共同发展,提升“三农”专业建设水平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进一步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工作。通过市场调研、目标岗位能力分析,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科学设计培养途径,确保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以龙头专业带动,相关专业共同参加,与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双方共同设计、共同培养、共同管理、共管就业。如以园艺技术为龙头的农林种植类专业群,对接现代农业园区,继续推进“三天在校学习,三天到园区顶岗”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内学技能、基地练技能、农户用技能。如以园林工程技术为龙头的环境工程类专业群,对接园林行业协会、园林企业,实施以园林工程项目驱动、企业全程融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分阶段培养专项能力、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

3.围绕培养目标,抓实课程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保障“三农”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双方联合课程专家,开发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课程,联合编写岗位针对性的教材;联合建设精品课程,构建国家、省、院三级精品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建设推动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方式的改革,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以生产性为目标重组校内实训室的基础上,按照“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原则,引场(厂)入校,建设“教学工场”“校中厂”。在校内建设170亩农林类教学工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实训中心,打造食用菌中国高职第一品牌;以教学性为目标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选择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分项岗位能力实训基地,建立“场中校”;选择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综合岗位能力实训基地。与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共建大学生现代农业创业园。

4.健全服务机构,拓展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建设全省农林类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带动全省农林职教事业的发展。成立“三农”服务中心,开展农

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持证培训活动。成立科技创新中心,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研发,突破农业生产技术的制约瓶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依托学院设立的国家级职业资格鉴定站和丽水市青年创业学院,开展行业、企业职工培训、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培训。

紧贴市场 错位发展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林国荣

在今年全省高职院校书记院长读书会上,刘希平厅长所做的关于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加强内涵建设的报告,不仅切中浙江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实际,更是指导我院回顾总结十一五建设、谋划设计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学习领会读书会精神不仅被列为学院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读书会的主题内容,还成为新学年全院业务学习的核心内容。我们对专业建设在学院整体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的分析有了更高的认识,在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发展纲要》中,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深刻认识高职艺术教育的文化背景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其中几个标志性的变化对高职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择要概括为:

1.文化体制改革。以艺术院团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改制为标志的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最后阶段,学校长期以来的主要服务对象发生了重大变革,必然对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等提出新的要求。

2.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反映了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文化自觉。艺术教育既是其人才培育体系内容,又是政策与活动体系的支撑力量。

3.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形态结构由单一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型向庞大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型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的宏大目标,艺术教育在服务社会终极目标的内涵和外延上也因之发生变革。

此外,全球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与经济一体化所不同的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和走向,也对高职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紧贴市场谋划专业错位发展

基于上述背景,高职艺术院校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是立足现实,重新审视学校发展面临的环境变化,在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中体现出适应性变革。专业建设要体现“紧贴市场、和而不同、错位发展”的视野与襟怀。“紧贴市场”,在今天就是要主动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浙江文化建设对各类艺术人才的需求,着力提高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的吻合度和实现度;“和而不同”,要求专业建设要立足文化建设的现实及未来需求,以满足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整体需求为目标,“以质取胜,以特扬名”。既要恪守为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培养表演艺术人才的职责,做精做特优势特色专业;又要关注地方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对才需求的差异趋势,拓展专业服务面向,做大做活新兴适应性专业。“错位发展”,要求在专业标准设计、专业课程开发、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要体现专业特征,关注体现差别优势的专业特色培育,其内核是着眼于去同质化,立足“人优我特”,赋“特”以具体的内涵。

十二五期间,学院专业建设的重点是:

1.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办精办强表演类专业,全面对接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拓展文化产业类专业规模。

2.继续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强化专业建设差异化分类管理意识;重建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评价等在内的不同专业标准。

3.深化与育人模式改革相结合、与开放办学相结合的改革创新,积极寻求中高职艺术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和多学制并存、一体化构架的新途径。

以规划引领学校专业发展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杜时贵

专业建设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校增强办学实力、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2010年高职高专院校书记校(院)长读书会以后,学校召开了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会议,传达书记校(院)长读书会精神,并组织相关职能处室和二级分院进行贯彻落实。

(一)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2009年为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在广泛的考察、座谈和论证的基础上,2010年,学校出台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学校专业建设规划(2011—2020)》,提出要“重点建设机电类专业,积极扶持现代服务类专业,合理发展地方特色专业”。同时,规划也明确了学校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走特色创新之路,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形成优势和品牌专业

学校在分析绍兴地区和环杭州湾地区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基础上,着力于优化专业布局,将重点服务于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建筑产业、电子信息及电气产业、纺织产业、交通运输产业等,以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形成以制造类专业为主、现代服务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本着“发展优势专业、支持重点专业、形成品牌专业”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学校优势、品牌专业建设工作,并以此为龙头,打造各专业群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另外,学校还完善专业建设评审、评估制度,树立和强化专业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优胜劣汰意识,建立和健全专业办学质量自我约束、自我监控机制,进而促进专业建设良性循环、良性发展。

(三)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形成优质教学资源。

学校不断探索并推行“教、学、做、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专业、课程负责人制,实施“学校一方+企业一方”的课程建设模式,开发“任务和课题”形态的课程,将企业用人标准和规格渗透到课程教学,加大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学校教学的力度,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并不断改变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本、以促进知识创新和能力培养为主导目标的教学方式,积极推进案例式、任务型、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和讨论式、合作式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建设,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6.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篇六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质监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领导班子是单位群体之首,事业之帅,建设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干部队伍,领导班子处在关键地位。实践证明,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能够产生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为推进各项重大决策的落实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创造出好的业绩,促进事业健康发展。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 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领导班子成员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以创先争优为先导,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学习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总结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功经验,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推动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着力抓好业务和质监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适应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努力营造认真学习、积极研讨、大胆探索、求真务实的风气,积极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身素质。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集体的智慧和作用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要求。坚持民主集中,搞好团结协作,是增强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和核心力的集中体现。每个领导班子成员都要从全市质监系统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原则。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坚持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班子的整体合力。

一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断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着力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不断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凡属干部任免、人事调动、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资金使用、重大表彰奖励等问题,班子内要多通气、多商量,严格按照《党组议事规则》规定的程序,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着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二要坚持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相互之间要做好经常性沟通工作,按规定召开民主生活会。要进一步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通过广泛征求意见,通过互相交心和民主讨论,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把民主生活会开成情况分析会、班子团结会、发展鼓劲会。要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谈心制度,班子成员要敞开心扉,形成共识,增进信任,在班子内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

三要坚持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既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又要沟通协作,团结配合。主要负责同志要充分尊重班子成员的意见,调动和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带头维护和增强班子团结。班子成员要增强全局观念和团队意识,自觉服从集体决定,对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敢于负责,切实履行职责,积极主动抓好落实;对涉及其他班子成员分管的工作,要相互搞好衔接协调;对需集体决策的事项,要及时提请党组会、局长办公会研究;凡是集体决策的事项,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贯彻执行。每个班子成员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谅解,相互补台,努力形成心齐气顺、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整体合力。

四、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加强作风建设是我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作风建设是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目标,进一步开拓进取,实现全市质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领导班子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从本单位、本系统的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决策,开拓创新,积极主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要坚持勤政为民,提高行政效能。牢记党的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调研、下访和接访等制度,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多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和完善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切实把握工作动态,取得典型经验,有效指导工作。强化工作纪律观念,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效率意识,谋划工作要立足实际、超前思考、注重实效;推进工作要科学安排、统筹兼顾,大胆负责;落实工作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善始善终;对下级请示的事项,要尽快处理,能马上解决的,立即解决;需要研究协调的,尽快研究并予以明确答复;不能解决或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及时予以解释说明,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解决。

二要坚持发扬为民务实作风,精心实施质监民生工程。尽最大力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对口联系企业制度、调查研究制度,深入企业、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对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到基层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为群众排忧解难。要狠抓落实,定下来的事情就雷厉风行地干起来,一抓到底。要一件一件地抓,抓一件成一件。用实实在在的业绩,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带头贯彻落实机关效能建设的相关规定,规范机关行政行为,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强化行政效能督察。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浮躁作风。坚持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做表面文章。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发扬认真负责、雷厉风行的作风,做到多办实事,少说空话,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执行力和操作力,树立比奉献、勤学习、正品行、讲民主、重实干、守纪律的良好形象,建设成实干型班子。

五、强化廉政建设,增强领导班子拒腐防变的能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每个班子成员都要进一步认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严峻形势,要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十七届中纪委五次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惩治腐败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为实现质监事业发展,带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一要切实加强党性锻炼和从政道德修养,带头遵守党章,带头求真务实,身体力行,抓好落实。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坚持做人有准则,做事有原则,工作有规则,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严守思想道德防线,严把纪律约束底线。

二要自觉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带头执行《廉政准则》,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大要求”和质监系统“八条禁令”、职业道德规范,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制度、重大事情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办事程序。做到为人要正,交友要慎,用权要廉。主动接受监督。注意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凡是要求下级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凡是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做到用制度管权、管钱和管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决制止各种违纪行为的发生。

三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政一把手要对全局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是分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各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把本单位、本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到实处。坚持教育、监督、惩处并举的原则,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每年年初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为中层领导干部建立廉政档案,每半年召开廉洁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带领干部职工勤勤恳恳工作,实实在在待人,干干净净做事,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服务,尽心尽力为企业谋利益。树立反腐倡廉的新形象,建设成廉洁型班子。

六、抓好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提升

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构建质监系统领导干部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培养教育体系。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制定实施“一把手”培养计划,8月份拟组织全市质监系统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到省局培训中心或省(市)委党校进行学习培训;11月底前组织全市系统副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为期10天左右的学习培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紧密结合起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确保质监工作在*** ***中发挥积极作用。认真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等一系列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以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宏观战略思维和领导质监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强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法律法规和质监专业知识培训,增强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的能力。加强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的知识更新培训。科级领导干部一年内脱产培训不少于12天。

二是加大挂职锻炼工作力度。进一步实施挂职锻炼制度,加大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挂职工作力度,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科级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力度,使领导干部能够在多个岗位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每个市局技术机构选派2-3名专业技术骨干到县级技术机构任职,指导基层技术机构开展工作。县级技术机构选拔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市级技术机构挂职,学习管理方法和技术。2011年,全市质监系统拟安排8名左右45岁以下副科级干部或工程师,40岁以下股级干部或助理工程师到相应岗位任职或挂职锻炼。

三是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办法,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力度,通过加强党性修养、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后备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今年7月底以前,完成全市系统各级后备干部的选拔确定工作。

七、抓好基层行政执法能力提升

7.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篇七

一、规范开展农机试验鉴定工作,把好农机产品质量关

2011年初,根据“提高鉴定质量,加强廉政建设”的总要求,江苏站完善建立了“程序清晰、要求明确、相互分离、相互监督、高效统一”的新的内部工作机制,全站所有业务由业务管理室实行大厅统一受理、阳光操作,企业申请资料经总工程师初审后,凡是符合要求的由业务管理室分配到相关业务室制定实施方案,再经分管站长批准后,由各业务室按照计划完成鉴定检测任务,工作的规范性明显提高,实施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全年共完成各类农机试验鉴定和检测考核业务1420项次,其中:完成农机试验鉴定任务750项次(包括完成省级农机科技成果和新产品小批试制(投产)鉴定208项次;完成省级推广鉴定449项次;完成轮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产品部级推广鉴定93项次);

完成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微耕机、开沟机、水田埋茬(草)耕整机、喷灌机、割草机、农用挖掘机、多功能装载机等产品企业委托检验和可靠性考核任务534项次;完成各类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任务136项次(其中完成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柴油机、旋耕机、柴油机曲轴、机体、气门、气缸盖、农用链条等农机整机及零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任务65批次;完成省工商局委托的农机市场18个批次柴油机及全省53批次的农机零配件商品的监督检验任务)。

江苏站高度重视部级推广鉴定和选型鉴定工作,严格按照推广鉴定大纲、选型鉴定大纲八个方面要求开展部级推广鉴定和选型鉴定工作,把好部级推广鉴定资料审查关、性能试验关、生产条件审查关和用户调查关,对产品性能质量或其他方面达不到标准大纲规定要求时,一律不予通过推广鉴定。2011年有两家企业的联合收割机产品未通过我站的部级推广鉴定,其中一家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在水稻性能试验时含杂率、破碎率、噪声均达不到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被判为不合格;另一家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在小麦性能试验时总损失率严重超过大纲所规定的要求,也被判定为不合格。

二、切实加强农机质量监督,维护广大农民和企业合法权益

2011年江苏站继续依法开展好农机质量投诉监督、质量调查监督、补贴机具企业产品及其质量保证能力督导和农机放心消费创建等农机质量监督工作。全年由江苏站直接受理省内农机质量投诉16起,结案率100%,为用户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维护了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少了农民经济损失,同时也维护了企业的正当权益。

3月15日,江苏站配合江苏省农机局在如皋市举行以“放心消费、兴机富民”为主题的全省农机质量“3·15”现场活动,全省13个省辖市农机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各市农机投诉站长、农机企业代表、农机大户及当地群众共600余人参加。现场展示了来自省内30多家名优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植保机械等产品。现场解答农民提问、受理农机质量投诉,指导农民购买使用放心农机;发放《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识别方法》图册、《农机用户购机指南》等宣传资料800多份。

2011年江苏站联合省农机局科技质量处、推广站组成2个督查小组,分别对实施财政补贴的曝气增氧机、低温保鲜库、大棚卷帘机三类机具的16家企业进行质量保障督查,通过听取企业汇报、抽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和三包服务记录等方式,对企业生产条件、质量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处理投诉问题的能力等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企业沟通,督促企业改进提高。

江苏站还组织部分市县农机主管部门对全省实施财政补贴的育秧播种机(流水线)、静电喷雾器、田园管理机三种产品开展了质量跟踪调查活动。调查小组深入乡镇、村组田间地头一线,通过与用户面对面交流、现场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调查了117个用户,基本掌握了三种产品的质量现状和使用情况,为产品质量改进、安全使用提出建议,为老百姓购机和正确使用农机提供无偿现场指导服务。

三、扎实开展农机标准化工作,为农机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服务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深入实施,科研院所、农机企业加大了农机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力度,很多农机新、特产品尚缺乏国家、行业标准,如不能及时制定标准,企业产品很难通过试验鉴定投放市场、推广应用,势必制约农机科技创新步伐。面对这一新情况,江苏站专门成立农机标准化室,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紧贴企业需求,主动为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标准化技术服务:一是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标准,进行标准技术咨询,让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信息并积极采用;二是帮助企业尤其是技术力量薄弱的中小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包括协助企业申报备案,使企业产品生产有标可依,2009~2011年,江苏站共接受企业委托制定了192项企业标准,仅2011年就制定了69项企业标准且多数经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其余经市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三是江苏站制定实施了《制定农机企业标准管理办法》《制定农机企业标准专家评审办法》等内部文件,规范了企业标准从委托、受理、下达、起草、审定、备案、归档等工作程序要求;五是初步建成各专业领域“标准审定专家库”,为企业标准审定把关,提高了企业标准的制修订质量;六是组织专家对企业标准化人员进行标准化知识培训和重要农机新标准的宣贯,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五是组织规模企业积极申报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帮助企业利用标准化工作平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知名度。

江苏站高度重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项目申报和制修订工作,全年向全国农机标委会农机化分委会申报了《微孔曝气增氧装置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等5项农业行业标准,向全国农机标委会、拖拉机标委会申报了《生物质处理设备秸秆烘干机》《拖拉机用转速表》等26项新型农业装备和拖拉机电器、仪表、灯具、传感器、线索等零配件机械行业标准;向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报了《轮式拖拉机安全鉴定技术规范》《联合收割机安全鉴定技术规范》等32项地方标准。

此外,江苏站渔机专业站为加强与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的交流,多次派人参加该协会举办的行业活动,协助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开展全国渔机企业产品调研。走访调研了江苏、浙江7家渔机生产企业,修订了织网机、水产养殖网箱2个选型鉴定大纲,新制订了拖网、刺网2个选型鉴定大纲。目前4个选型鉴定大纲和增氧机、投饲(饵)机、水下清淤机、水力挖塘机组等4个部级推广鉴定大纲已通过鉴定总站组织的专家评审,并应邀在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会议上对大纲进行了宣讲。

四、抢抓机遇争取多方支持,努力提升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管理公共服务能力

(一)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试验检测能力。

目前,我国农机化正处于大发展的机遇期,农机试验鉴定机构争取政策、职能、项目、资金等发展要素的环境相对较好,为此,江苏站根据本站及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渔业机械专业站第三批部级鉴定能力认定和农业部农用动力机械及零配件质检中心(南京)扩项复查验收等对鉴定、质检机构仪器设备设施配置要求,积极谋划提出建设方案,主动向省农机局、省财政厅和省发改委领导进行汇报并得到批准,2011年江苏站共争取、落实各类财政专项资金1500万元并全部到帐,全部用于投入江苏站试验检测条件和办公条件等的改善建设,其中200万元用于添置拖拉机及农机具检测仪器设备、200万元用于弥补办公大楼加层改造建设资金之不足、1100万元用于新建江苏站南京白马农机试验鉴定基地项目(包括征用土地200亩、流转土地30亩共计230亩)。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实施完成、发挥作用,有的即将完工,其中白马基地已经拉开大建设的序幕,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建设。

为了使江苏站拖拉机检测能力从100马力提升到180马力,2011年,江苏站在浦口试验鉴定基地新添置了一台350马力的负荷车(配置最新GPS导航拖拉机牵引综合测试仪)和350k W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试验台、液压提升试验台(提升能力由原来的5吨增加到10吨);添置了液压系统压力和流量传感器自校装置,解决了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标定时间长等问题;添置了拖拉机进气阻力和排气背压检测仪表,以满足2011年拖拉机部级推广鉴定新大纲对进气阻力和排气背压的检测要求。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试验检测基地”是2011年经江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的新项目,一期(2011年8月~2013年12月)总投资3000万元左右,将于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2011年,江苏站“部中心”顺利通过扩项复查验收,检测项目由原来的51项扩大到77项。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和“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渔业机械专业站”通过农业部第三批部级鉴定能力认定,鉴定产品能力范围由原来的4种扩大到12种。

(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鉴定检测工作的规范性。

现在每年申请农机新产品检测、鉴定的业务量不断上升,如何保证试验鉴定质量、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同时预防推广鉴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江苏站近年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风险意识。在规范化和制度化方面做了些工作:一是梳理了全站的业务项目内容,根据不同种类业务制定了不同的程序和要求,特别是对农业机械的推广鉴定进一步加强了有关技术要求和生产条件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并严格执行;二是将业务受理和业务实施分开。江苏站专门设立了业务受理大厅,统一受理、审核和下达业务,各业务部门不得自行接受企业申请,这既方便了企业申报,又防止了业务受理中可能出现的不廉洁行为,进一步增加了鉴定工作的透明度,保证每项业务工作都在阳光下运行。

(三)加强人员培训,努力提高全体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和工作水平。

2011年上半年,江苏站利用相对空闲的时段,组织全站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单位领导重点宣讲了《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业务室负责同志讲解了“推广鉴定大纲编写规则等五个通则”、“企业生产条件审查原始记录、审查报告编写要求”等;业务骨干还对“主要农机产品标准和推广鉴定大纲、试验条件和主要农机产品主要性能试验检测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取得国家质量体系审查员资格的同志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企业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做了讲解。通过培训和相互切磋,大家取长补短,受益匪浅。同时,江苏站还有针对性地派出相关人员到各地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和开展调研学习活动,全年参加培训及行业活动的人员达40多人次。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廉政防控机制

2011年,江苏站根据省农机局和农机鉴定总站的统一部署,结合江苏站业务工作实际,发动全站职工制定并实施了《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关于推进廉政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和《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廉政防控手册》,以约束和规范江苏站人员的职务行为,加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坚决杜绝行为上的不规范以及不廉洁等现象的发生,做到人人遵纪守法。

六、2012年工作打算

8.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篇八

1.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能力。党执政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检验一个执政党的政策对与错、好与坏的试金石,归根结底要看它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执政地位能否巩固,归根结底也要看能否成功地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给人们带来实惠。我们正处在一个从人均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时期,错过这个时期,就会丧失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一段有利时期,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现代化。

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的能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尤其是要抓好两点,一是全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是突出强调协调发展,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3.深刻把握国情、了解实情,不断提高正确判断形势、科学制定政策的能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各项发展工作,必须对国情有深刻的了解,也必须对每一个时期的经济形势、发展趋势有正确的判断,才能为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制定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当好参谋。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抓好今年工作,特别是第四季度宏观调控和经济运行工作的同时,为明年经济工作做好充分准备。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明年将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走势,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研究提出明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提出对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宏观政策取向等重大问题的建议。

4.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提高善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能力。在推进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上要做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继续做好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进行的改革,包括积极稳妥地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落实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抓紧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还要抓好国务院交办的一些专项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另一方面要抓紧研究制定明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十一五”时期改革的基本思路。

5.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断提高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能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是一个临时性的措施,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针对去年以来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见微知著,采取了一系列“组合拳式”的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继续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继续抓好这项工作。

6.树立战略意识,提高善于运用战略思维谋划长远的能力。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就必须善于谋划长远,必须有战略思维。在着力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同时,要抓好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重大战略问题至少有以下几个非常突出。一是资源战略。二是科技战略。三是人才战略。要围绕资源战略、科技战略、人才战略下功夫,这是关系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长远战略问题,应该站得更高一些,更具有战略性,更具有全局的视野,更具有综合性,同时更要具有可操作性。运用战略思维谋划长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要编制好“十一五”规划。

9.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篇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市委统战部成立60周年。为了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开创全市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去年6月,市委统战部决定,从2010年6月份开始到2011年年底,用一年半时间在全市统一战线开展“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论坛”活动,引领广大统一战线成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推动统一战线各领域健康、持续、稳定、深入发展。

作为一名党外领导干部,笔者参与了这一活动并联系实际,对照检查,端正思想,规范行为,使自己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一、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每一个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方向和基本原则。怎样才能做到“始终坚持”呢?这就必须从我国实行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的高度着眼,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夯实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因此要积极参与“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论坛”活动,把学习放在首位,紧密联系实际,把自己的思想摆进去、亮出来,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胡锦涛等中央领导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六个“为什么”》等书目,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真正达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之目的。在学习中通过忆党史、学理论,注重把祖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功的历史经验、政治发展模式、基本政治制度、统一战线理论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去思考,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增强政治把握能力。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合格的高素质的党外领导干部,无论国际国内形势怎样变化,都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参政议政能力。要坚持以做一个合格的高素质的党外领导干部为目标,联系实际,深入学习,调研实践,对照一个合格的党外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审视自己,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参政议政能力上下工夫,加油充电,潜心修养,使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有新的提高,对一个党外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有更加鲜明的认识和努力的方向。

1.清醒的政治头脑。必须坚定思想信念,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有敏锐的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形势,思考和处理问题,做到大是大非不糊涂,坚持原则不动摇。

2.高尚的人格魅力。必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勤政为民,清正廉洁,保持道德品性的纯洁性;必须豁达大度,能容人,宽以待人,会容忍,敢于担当;必须善于团结群众,倾听不同意见。

3.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善于学习和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必须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全面认识市场经济的特点,努力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要求来规范经济行为;必须善于抢抓机遇,应对挑战。

4.强烈的规则意识。必须强化规则意识,做到凡是依规则、依程序操作,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必须恪守规则,牢固树立按照制度办事、依法行使权力的观念,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在制度的框架内依法合理地参政议政。

5.实干的工作作风。必须做到:一是察实情。要多抽出时间到农村、企业和基层群众中去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的建议,真正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为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能实干。不怕吃苦,带头实干,任劳任怨,敢挑重担。三是办实事。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衡量自己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三、密切联系各阶层人士,增强合作共事能力。在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每一个统一战线成员,特别是一个党外领导干部必须善于密切联系各阶层人士,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理论学习、道德修养和工作方法研究。

1.学习党的统战理论,确立大统战、大开放、大服务的理念。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为此,在活动中要通过学习统战工作新论断,使自己确立大统战、大开放、大服务的统战工作新理念,为确保社会稳定,凝聚新的力量,努力建设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战线作出新的贡献。

2.加强道德修养,确立以德服人、以情感人的新境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方面,公平意识、维权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强化,人的价值追求和实现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思想矛盾、文化差异、利益不均和人际冲突等使人们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这就要求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和端正的品行,善于团结各界人士。在参与活动中,要坚持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实践为重点,深入学习,加强修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自己的道德素质和自律意识有新的提高。

10.加强“三基”建设 提高工作能力 篇十

按照公司总体安排和部署,结合山丹队实际,山丹维抢修队把三基工作作为创先争优、比学赶帮超和“五比武赛”活动的抓手,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三基建设工作,为提高全队员工工作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多措并举,努力打造高素质的维抢修队伍

(一)着力加强班组建设。

长期以来山丹队始终把基层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培养三种能力上。一是深入学习,提高履职尽责能力,二是求真务实,提高执行落实能力,三是团结协作,提高和谐共事能力。通过全队决策,确立了各专业相互交流的例会制,每周一例会上,各专业人员各自汇报本专业上一周工作和下一周工作的打算;制定了专业之间相互学习制度,通过提高每位员工的业务技能来实现运检维一体化。山丹队将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放在抓“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上,根据各岗位特点,鼓励员工自主确立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体现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实现了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主体的全方位覆盖。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把着力点放在抓载体上,山丹队基层党支部坚持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活动,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对党员责任区,组织全队人员进行点评指正,真正把党员的身份亮了出来。使“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活动真正地融入到安全、质量、环保、健康等各个环节中,并发挥能动作用,使“党员亮出身份,党组织亮出责任”的“双亮”活动落到实处。

二、以标准化建设为依托,做好基层管理工作

(一)站队管理标准化

在日常资料管理工作中,山丹维抢修队结合分公司下发的《规章制度汇编》,组织员工学习贯彻,并在日常工作中执行。按标准化要求,对队里的资料进行分类收集,使管理文件、规章制度、设备资料、检查记录等分类清晰。另外,我们还修订和完善了36项现场处置预案,定期组织员工学习预案,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有效提升了员工在遇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在库房管理标准化建设中,队里严格按照公司库房管理标准化要求,本着“四号定位,五五摆放,帐、卡、物、资金四对口”的原则,对库房进行了整改完善。对应急物资进行集中存放,保证取用方便,并按照新版体系文件要求建立了明晰的《维抢修设备台账》与领料记录。

(二)维检修作业精细化

在日常作业中,山丹维抢修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预案和抢修流程来规范化操作,作业结束后,及时整理归档票证、记录,确保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可追溯性。每周、每月、每季度定期组织各专业人员对所辖维抢修设备、机具和阀室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不能处理的故障和隐患,及时上报专业科室协调解决。

(三)抢修设备与机具集装化

为了便于及时、准确、快速的完成管道事故抢修工作,山丹维抢修队根据设备的类别、规格尺寸、操作所使用的工具以及施工现场用到的备品备件,分类别、分用途的对各种维抢修设备和机具进行集装化管理,缩短了设备在装卸、运输、使用过程中的时间,使设备全天候处于备用状态,为抢修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三、加强全员基本素质建设,提高执行力

(一)创建学习型站队,提升全员业务素质水平

在员工基本素质建设方面,山丹维抢修队通过开展准军事化管理工作,使得每位员工做到纪律严明、作风过硬、行为规范、执行有力。通过开展“学习型组织”和“五比五赛” 劳动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使员工养成“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良好习惯,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作为新划转单位,为适应公司“油气并举”的发展要求,我们还不定期组织员工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拓展员工知识面,增强输油气综合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员工向运检维一体化、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二)树立稳固的安全理念,夯实安全基础

为确保各项作业活动安全顺利进行,维抢修队在日常作业过程中,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理念,始终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摆在首位,使“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整个生产过程。通过持续开展的“人人当一天安全员”活动,使得全队逐步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每位员工逐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确保各项规程措施、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真正落到了实处,为各项工作安全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11.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篇十一

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对课内阅读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那么,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效提高阅读的质量呢?假期阅读因为周期长、时间充足,无疑成为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好时段。下文以一次假期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实践为例加以分析。

一、选择书籍要树立阅读的“正气”

因条件限制,更主要迫于升学考试压力,时间较紧、精力有限,还有家长不支持、教师不让看,除了教材推荐、考试必考的名著外,其余长篇读物,基本不在学生阅读的书目之列。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限制在一些短小时文,主要是围绕考试而进行的短平快阅读,功利色彩较为明显。

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只有选对“理想的书籍”,才能找到“智慧的钥匙”,才能开卷有益。对于缺乏甄别筛选能力的初中生来说,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尤其需要师长的帮助引导。漫漫假日,学生如何有效展开阅读?书籍的推荐、选择尤为重要。

我们没有必要让学生读世界名著,也不可一味选择迎合学生心理需求和阅读口味的流行作品。假期阅读书籍的推荐、选择,一要有助于学生较全面了解社会生活,尤其是反映近几十年社会变迁的作品,了解自己父辈生活成长的社会环境。二要便于亲子阅读的作品。假期里,孩子的阅读质量和家长的参与指导密不可分。因此,选择一本父母和孩子可以共读讨论、父母可以有效指导的作品,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学生的阅读现状是:自愿或偷偷阅读的,大多是科幻、散文随笔、卡通漫画、童话等题材的书籍。可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只把心思放在网络言情小说或“口袋书”。基于此种原因,在假期阅读书目中,我们推荐给全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因为我们觉得学生在阅读方面必须树立必要的“正气”。

“这是唯一一本能真正感动我的书,十年来我都不敢看第二遍,平凡的世界十分令人感动,‘平凡但不平庸’。”“十几年前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到《平凡的世界》,绝对是一个现实版的励志故事,它好像实实在在地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我的性格、我的追求、我的生活无不深受影响。感谢路遥!书中的孙少平远比现在的那些明星更适合作年轻人的偶像。”我们和学生分享读者对这部书的评价,引导他们快速地喜欢上这本书。

二、做好读书笔记,保证阅读质量

大部分中学生有这样的体验,当与别人辩论要引经据典时,却要搜肠刮肚,尴尬之极。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读书笔记。他们在读书的时候,没有做到既动脑又动手,懒得动手写读书笔记,只是看过则已,还未掌握这种正确的读书方法,只停留于走马观花。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思、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卢梭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阅读的高峰期,因此,在推荐好阅读书目后,我们利用放假前的几个课时,认真指导学生学会思索、学会做读书笔记,教给他们阅读的技巧,引导学生反复思考,真正体会到阅读的意义。

为了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我们设置表格,指导学生系统地写读书笔记。学生学会在阅读章节中概括故事情节、扩写、缩写、改写故事情节、摘抄并赏析精彩片段,写部分章节的读后感等。通过做读书笔记,学生将阅读到的信息进行重新筛选、组织,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样,才可谓:“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可算是你的了。”这样扎实有效的阅读、做笔记,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多方指导,让阅读扎实有效

初中生的阅读少不了师长的指导和同龄人之间的交流。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交流探讨。这时,教师在假期阅读中也不能缺失。在班级博客上,语文教师、语文课代表分别主持,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给出阅读指导,提供交流话题,让学生针对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件等发表自己的见解,谈阅读心得,及时交流。学生在这样一个圈子里,进行高效阅读。

通过网络媒介,定时在阅读的内容、感想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切磋。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并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更多地引导他们关注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价值,并通过与文本、学生的相互交流、影响,汲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经过自我组织,不断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促进自我发展。

四、总结、提升。巩固阅读成果

开学后,及时对学生的假期阅读进行总结、提升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学生巩固已有的阅读成果。在和教师学生的交流、碰撞中进一步提升自己对作品的认知。

开学后的新学年起始课。我们就把主題确定为“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具体设定为“难忘那些人”“难忘那些事”“难忘那些话”。

主人公孙少平,成了众多学生心中的“平凡世界中最不平凡的人”,成为公共偶像。有位学生这样写道:

孙少平,是那个韧劲儿十足的“奋斗哥”!我爱他,佩服他,都是因为他勇于奋斗,他是路遥塑造的一个精神斗士,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让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能不说,孙少平站在了那个时代的最前端。生活中有两类人,一类人是用自己的生命来书写故事,而另一类人,则是用一生去看故事。孙少平不甘没落,选择了一条无比艰辛的创造之路,但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跪着他也要走完,尽管前方依然布满荆棘,尽管生活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他都挺了下来,一个多么撼动人心的硬汉啊!

学生难忘书中比比皆是的名言,他们摘录积累,班级做了专题黑板报,“难忘那些话”也成为学生们共有的座右铭:

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

男子汉应该是一种内在的品质,而不是靠化妆和表演就能显现出来的!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

生活永远是美好的,而人的痛苦却时时发生。

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

通过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尽千辛万苦而酿造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得来的更有滋味!

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叫人尊重。

对于一个有血性的青年来说,自己无力谋生,靠剥夺父亲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即便不是堕落,那也实在脸上无光。

五、展出、奖励,肯定学生的阅读成果

交流完后,在全班展出读书笔记,好的在全年级交流展出,学校颁发证书、奖品。优秀的读后感,教师指导修改,在学校文学社刊物《新苑》上以专刊形式推出发表,并投稿给报纸杂志的学生作文版。学生的阅读成果得到了肯定,对学生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优秀教师自我介绍500字下一篇:2023年晋江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历史试卷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