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共13篇)
1.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篇一
【教材分析】 1.口语交际: 保护文物: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2.习作:
自选内容、自由表达、自主习作:
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把说和写充分结合起来,写好后安排模拟导游讲解,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在习作活动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3.我的发现:
读一读2个例句和小林、小东的对话,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
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在思考、交流中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4.日积月累:
熟读并背诵4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交流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感受风景名胜的优美。
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教学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教学策略】
引导为主,少讲多练,以练说带练写。【教学重点】
1.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2.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教学准备】
准备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教学时数】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我的发现”:
(1)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2)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2.了解句子的特点和作用:
句子的后半部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另外找出相似的句子写、读。4.举一处景物仿写。
二、积累对联 1.读对联。
2.找出欣赏的句子讲讲对它的理解,例: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写出云漫月浓的境界)一径对半帘,竹阴对花影,云满地对月笼纱 3.读、记、吟。4.另举几例对联。1.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2.交流方法:(1)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2)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3)老师的建议:
①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②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③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四、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2.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
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
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三、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四、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三、四课时习作
一、创设情景
1.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二、交流资料
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三、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四、自主完成习作
2.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篇二
一、设计一:观察图片1, 用自己的话描述长城,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学习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长城挂图, 并让学生看图说话, 既训练观察能力, 又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还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到长城的整体形象。
1.教师出示挂图一, 让学生观察, 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2.同桌相互讲讲。3.点名交流, 适时评价。4.图上的内容, 在课文的何处呢?自由读课文找一找。
二、设计二:反复朗读第一段, 体会长城的雄伟壮观
设计意图:本段学习, 可以再次结合挂图一学习, 更加形象直观。教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 分析写作技巧, 反复朗读, 感受其气势。
1.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一段, 用横线画出你心中的关键词句。2.从本段朗读中, 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先自己说, 再同桌相互补充, 最后全班交流。3.找一找, 本段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举例说说。4.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用心体会长城的气势。5.全班齐读本段, 读出气势。
三、设计三:图文结合, 变抽象的语言为形象直观的画面
意图:利用挂图二, 先让学生观察, 再结合第二段, 图文相称, 引导学生理解第二段的内容, 变抽象为形象直观, 让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活泼,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远看长城, 像一条长龙, 其雄伟的气势图中清晰可见, 那么近看长城又是什么样儿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挂图二, 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2.再读读课文, 图上的内容在文中的哪儿呢? (第二段) 3.指名读第二段, 请同学们想想本段写了长城的什么特点?哪些语句能体现出来呢?4.同桌再次分读第二段, 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
四、设计四:反复朗读, 读中想象, 读中悟情
意图:本段的学习采用抓重点词、句子, 教师范读、引读、学生反复诵读、想象等手段, 引导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及其聪明才智, 顿生敬佩之情。
1.了解到长城的高大坚固, 气势雄伟, 下面我们忍不住要登上长城了, 站在长城上, 你会有什么感想呢?先自由说说, 再交流。2.自读课文第三段, 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3.本段第一句是个什么句?起什么作用?该句中有哪几个动词, 并标出, 并说说这些动词用在这里起什么作用?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重读动词, 读出语气。5.再读该段二三句, 说说自己的理解。6.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 为什么?学生自由朗读、划线、交流。7.闭上眼睛, 听老师范读, 想象一下古代劳动人民干活的情景, 把你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 体会一下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及智慧。8.带着无限的敬意齐读第三段, 读好关键词句, 读出感情。
五、设计五:以读代讲, 读出对长城的无限赞美之情
意图:本文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前文内容的回顾梳理, 反复引读, 帮助学生加深对该课的理解, 培养其民族自豪感。
1.请同学们仔细回忆一下, 近看长城, 它是什么样儿的?而后齐读最后一段。2.近看长城呢, 它又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后又齐读最后一段。3.想想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修筑长城的, 多么的不容易啊!生回答后要求再齐读最后一段。4.通过三次朗读, 谁来说说长城为什么算得上是世界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呢?5.学到这里, 你心中感受如何?6.再次齐读最后一段, 感受长城的雄伟气魄。
六、设计六:创新作业, 写导游词
意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读书、思考、想象的平台, 引导学生对长城有了深刻地了解, 并能将长城介绍给更多的人, 同时也是考查学生对本课的理解程度。
师总结:“不到长城非好汉”, 好多人都想亲自登上长城, 一睹其雄姿, 有机会的话, 老师也想去, 你们呢?请你写一篇导游词, 带领更多的人去登一次长城, 感受长城的雄伟气魄。
七、教学反思
我就结合预先设定的这些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课堂实际的效果, 学生的所得进行反思:
(一) 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
首先请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 并结合挂图说说长城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在读文后, 体会到长城很长。重点理解了“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的含义,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长城的气势雄伟。
(二) 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对于近看长城这一段的处理, 我采取先让学生默读, 要求学生边默读课文, 边对照小图, 在图上把长城各个部位的名称和位置标出来, 这样一来, 学生在读课文时, 图文对照, 边读边看, 让学生理解课文有了一个依托, 在这个依托上又加深了学生对长城的理解。再引导学生从长城条石的大, 长城的宽, 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雄伟壮观去感受长城雄伟气魄,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有些不理想, 自己的讲解太多, 学生比较被动。
(三)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
3.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篇三
(一)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三)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能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二、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三、教学准备
PPT、微视频、自主学习任务单。
四、教学过程
(一)板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这落花生啊,其实就是我们常见常吃的花生,那你知道它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吗?谁来说说?(学生交流)是的,这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同学们请看,花生在地上开花,花败之后形成子房柄,子房柄钻入土里发育成果实,这就叫落花而生。所以,花生又叫“落花生”。明白了吗?
(二)检查自主学习效果
1.课前大家都进行了自主学习,词语会读吗?(出示词语)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两个小组展示、评价)?全班齐读。
2.大家来看这个字“茅”,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拿起笔,在练习本上写两个。
3.通过预习,你知道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学生汇报,师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吃花生 议花生
哪个自然段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哪些自然段写了吃花生、议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1
吃花生 议花生2—15
(指着板书中的数字)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一:学生能说得有详有略。
预设二:学生说不出。引导:大家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只用了一个自然段,其余的自然段都是写吃花生、议花生的,这就是有详有略。
那文章重点写的是什么?(学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叫详略得当。
(三)品读文本
1.我们先来看第一自然段,(出示)谁来读?大家看这个词“居然”,什么意思呢?种花生收获了是很平常的事情呀,怎么就意想不到呢?(学生谈理解)透过这个词,你能体会到“我们”心情如何?
大家再看这四个词(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读一读,平时词语和词语之间一般用顿号隔开,在这里为什么用逗号呢?如果我换成顿号,谁来读一读这四个词(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再来读一读原来的,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用逗号不用顿号了吧?对啊,这4个词语代表着4个过程,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花生收获了,大家聚在一起吃花生、议花生,他们在议论花生的什么?(学生交流)请大家默读6~15段,画出描写花生好处的句子。(学生读文、交流句子)花生的好处很多,可父亲说有一样最可贵?(出示第10段)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句子中有个词“爱慕之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一见桃子、石榴、苹果就产生爱慕之心呢?生谈理解。(出示图片)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桃子、石榴、苹果吗?那花生呢?(出示花生图片)我们来看文中怎么说的?找到描写花生的句子再来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花生的果实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鲜红嫩绿吗?它没有华丽的外表,它并不好看,用一个词形容:朴实无华(板书)。花生不但没有华丽的外表,它还矮矮地长在地上,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什么?默默无闻(板书)花生虽然不好看,但它仍然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果实,正如父亲所说(引读: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就是花生的最可贵之处。
老师有一个问题,既然要说花生的好处,为什么父亲还要提到桃子、石榴、苹果呢?(生说)这是对比的写法,是为了衬托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
3.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生:他在赞美像花生一样的人。
师:像花生一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生:是有用的人。
师:文中是怎么说的呢?生说。(出示第13段)
什么叫“体面”?你们看,老师今天特地穿了一件白衬衫,好看吗?这就叫“讲体面”。那什么是“只讲体面”呢?我们能不能“只讲体面”?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学生交流。
是啊,我们应该做有用的人,引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正是因为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他,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四)学习写法,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篇课文作者借助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其实这是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大家请看微视频(借物喻人)。你还从身边的哪些事物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4.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篇四
建议
语文园地的编排,完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励学生进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体现了课程理念上的更新。老师要完全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语文园地的特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主动”“兴趣”上。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流程,都始终抓住具有自信心,具有激励性,具有亲切感的课堂语言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去认、去读、去背、去写。经过教学实践和整理,我认为教者应该遵循以下教学流程去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注重情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三年级的孩子富有好奇心,但是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不够强,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观察发现的这一特点来组织教学,也就抓住了教学成功的关键。对此,创设情境的做法显得尤为适用。如在教学“我的发现时”,课堂开始,以问题解决问题导入,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了解句子中哪个字使用错误,孩子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掉动起来。在学习“读读认认”认识身体部位带有“月”字的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认识字词的时候直接站起来指出自己的身体部位,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如在学习“读读背背”时,尝试让学生复习花钟的开放时间,既可以复习旧知又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宽带网”部分,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后尝试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我想三年级的孩子一定会高兴地不得了。想语文园地这类教学我们可以化理性的学习内容为感性的游戏活动,还可以设计猜字游戏、背诵比赛、编写花开放的谚语等,比如介绍字谜:有土可种庄稼,有水可养鱼虾,有人不是你我,有马可闯天下,让学生打一字。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添加偏旁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这些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语文园地”以板块形式呈现,可以通过设置主题情境、趣味情境或开展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竞赛活动等形式,串联或重构教学板块,使学习充满趣味性。
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延伸拓展,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创造性地学语文、用语文
低年级“我的发现”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注意发现的习惯,使学生从发现中提高自信,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亲历自主发现的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要学会等待,不以教师或优生的发现结果代替全体学生的发现过程,同时也需要教师巧妙的引导和适时的总结。
如在教学“我的发现”中12个形声字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来 老师: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老师:同学们,在这些加点的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它们全部都换了偏旁。
生2:第二组和第三组都有一个读音不相同的。
生3:声就是三个读音都有相同,形就是换了偏旁,有一部分相同。
还有在教学“读读认认”部分,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发现身体部位带有“月”字的字学习
老师:汉字除了这些特点以外,一些与身体有关的汉字也很有趣,请大家学习第三部分读读背背。同学们读一读这儿的三行词语,然后在生字表中挑2个写一写,想想你有什么发现。同学自由读书,练习描红。师:读了这些字你有那些发现?
生: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体的器官,这些字都带有“月”字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发现规律的过程,为让检查真正是否掌握了这种规律,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比如:习题区分形近字、形声字,直接举例子等。
“语文园地”教学不是告诉,而是发现;不仅积累,还在运用。所以每个板块都应重视自主合作,适当拓展,引导运用。下面介绍各板块的基本教学模式。
三、注意事项
①积累是前提(日积月累,当然重在积累),理解是基础(理解能促进有效积累),运用是导向(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运用),适度拓展,丰厚积累。②语文园地提供的练习大多是单项的、孤立的,而语言的学习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有意义。因此教学重在尽量为孤立的练习创设语境,在语境中学语文。
③面向全体,多创造实践机会,充分发挥合作小组(同桌)的力量,当场检测。
④“读读背背”重在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这部分内容教师不必细讲。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也没有关系。
5.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识字方法。
2.积累词句,阅读故事,提高朗读、理解能力。
3.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主能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1.课件出示。
2.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每个字的左边都与字义有关,右边都与字音有关。这样的字是形声字。)
3.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4.巩固识字,认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展示台”。1.“识字交流站”。
(l)交换识字卡片,把自己认识的字直接读给同学听。(2)小组推荐识字多的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3)在老师的指导下,举办“会说话的墙”,把学生认识的汉字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2.“故事会”。
(l)学生自立讲故事。
(2)评一评,谁的故事讲的好,评选出“故事大王”。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读读记记。
1.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词语。
2.自由读一读,要我们积累的是什么词语。(以一到十的数字开头的成语。)3.同桌互读,读准字音。4.比赛记,看谁记得最快。5.说说你知道的成语的意思。
二、“我会填”。
(l)学生自由填,交流。(分别填上:。!?)(2)交流为什么这样填?
三、“我会写”。
(l)观察,认真看图,看图上画了些什么?(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猴山上看猴子。)(2)小组合作交流。猴子们在干什么?
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心情怎么样?(3)小组内互说。
(4)把想到的话写下来。
四、“我会读”。
(l)自由读,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合作读课文。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应该听谁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学习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
4.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乐于交流,说清观点,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1.自制动画片《骑驴》。2.自制教学图片。教学过程:
一、读故事,了解短文内容及几个基本观点。1.看动画,讲故事,感知短文内容。
(点评:上课伊始,生动有趣的动画,绘声绘色地讲解,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了学习的氛围,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2.自由读故事,了解文中对于爷孙俩骑驴的几种说法。
(点评:读故事是看动画所无法代替的,这使学生对故事《骑驴》的四种说法逐渐明晰,为展开交流做好准备。)
3.引导学生汇报故事中的四种说法,同时板书。(1)中年人认为两个人不能都骑驴。
(2)老人认为应该尊敬老人,让爷爷骑。(3)孩子认为应该让孙子骑。
(4)种菜的人认为有驴不骑,太笨了。
二、搭建平台,充分交流。1.同桌交流。
同桌相互交流:老爷爷应该听谁的?教师提出:说清自己的想法,并能认真听对方讲话。
2.小组交流,按不同观点分组。(1)调查分组。
A.同意爷爷骑驴的为一组。B.同意孙子骑驴的为一组。C.同意不能都骑的为一组。D.同意不骑太笨的为一组。
E.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
(点评:“按不同观点”分组,是来自学生自己的观点,打破了常规分组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使小组学习更具实际意义。另外,对于“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的设计,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及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 的培养。)
(2)组内交流。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以各自喜欢的方式汇报,互相补充,团结合作,讲清组内想法;注重师生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提高交际能力。
(点评:能通过教学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抓住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此处教学的不可预测性更强,随时生成的课程资源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设计才更有针对性。)
4.不同观点互动交流。
在相同观点汇报的基础上,引导不同观点的小组进行互动交流,充分说理,说服他人。再次创设情境,使学生交际更深入。
(点评:不同观点的交锋,让学生的交流活动升华,互动性更强,交际情境自然形成。同时,在交流中,经过教师的恰当的引导、点拨,学生会逐渐体会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三、扮演角色,感悟道理。
师生扮演角色,创设交际情境。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做事要有主见。
(点评:这一教学环节设计很巧妙。巧,是因为师生角色扮演使交际更具实际意义;妙,是因为交际过程不单是语言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思想受到启迪,情感得以熏陶、释放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拓展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拓展交际空间。使学生逐步感知到交际是生活中的一种需要,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评:联系实际的拓展交流,丰富了交际的内容,把故事《骑驴》所蕴含的哲理内化,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五、总结。
从讨论和交流中,你明白了什么?
6.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篇六
1、认字、写字;积累字词。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使学生乐于学习。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积累字词。
【教学难点】
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知识城堡去闯关。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好,出发!
二、第一关:“我的发现”
1、发现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⑴ 课件出示:郊 球 枝 帆 笼 梨
学生边读边组词。
⑵ 课件出示:
郊──交(立交桥) 球──求(要求)
枝──支(一支歌) 帆──凡(平凡)
笼──龙(龙灯) 梨──利(顺利)
① 让学生分小组读,既读字,也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② 引导学生辨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去感悟规律,发现规律。讨论、发现识字方法。
⑶ 课件出示生字:交 支 龙 求 凡 利
① 指名认读生字。
② 齐读生字。
③ 开火车读生字。
⑷ 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
2、发现汉字特点,写相同偏旁的字:
⑴ 激趣:有四个汉字家庭邀请我们去做客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据每组汉字的特点给每家取个名字吗?
⑵ 课件展示:四座小屋。每座小屋上分别有一组字“植橘橙”“脖胳膊”“苍菊著”“字宜察”。
⑶ 学生认读、讨论,按偏旁归类认识。
⑷ 屋子太大,汉字娃娃太少,请你给他们的家再添几个汉字娃娃,看谁添的多,添的对。
⑸ 学生互教互学,再书写。
⑹ 集体交流。
三、评价小结
7.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篇七
《观潮》是一篇以叙事的形式出现而重点在写景的文章。它有以下一些写作特点:
1、首句简当。文章首句开门见山,引用了人们的朴素赞语“天下奇观”,而且是“自古以来”,既显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伟声势,又说明了钱塘江大潮的影响历史悠久。寥寥数字,如同一个双响爆竹,“噼啪”震天,清脆响亮,点题简当。
2、层次清晰。文章写钱塘江大潮,先写潮来之前:“江面很平静”“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人们是“人山人海”“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再写潮来之时:“响声越来越大”“浪潮越来越近”……人们是“踮着脚往东望去”。最后写潮来之后“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渐渐“恢复了平静”。条理清楚,思路清晰。
3、比喻增色。文章中一些生动的比喻句,为课文增色不少。如用“好像闷雷滚动”来比喻大潮将要到来、在远处发出的声音,用“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来比喻大潮的浩大气势,用“如同天崩地裂”来比喻大潮的巨大声响,用“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来比喻大潮给人们的强烈震撼。这样的比喻惟妙惟肖,富有情趣。
《观潮》中的“动”“静”描写
《观潮》一课运用了“摹形”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潮没有来、将要来、来到后、渐渐退去的过程。
1、没有来——横卧眼前。开始,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是“平静”的,这是一种静态描写,显示的是一种平和的景象。
2、将要来——闷雷滚动。听,“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而且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这是大潮将要来时的情景,是动态描写。
3、来到后——山崩地裂。随着白线的向前移动,“逐渐拉长”,钱塘江“白浪翻滚”“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真是气势磅礴,而它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又活生生地勾画了它的声势,加上“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一夸张性描写,更使钱塘江大潮摄人魂魄,激人壮志。这段动态描写是全文的高潮和重点。
4、退去后一恢复平静。“潮头奔腾西去”,表示着退潮的开始。“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说明钱塘江大潮已经完全退去了。这是一段静态描写。
在《观潮》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以静一动一静的顺序摹写钱塘江大潮之形,生动形象,令人神往。
《鸟的天堂》的“语言美”
《鸟的天堂》一文流畅自然,朴实生动,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一、准确传神,生动形象。作者善于运用确切的词语,描绘事物的性质、状貌,恰到好处地抒情表意。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的“似乎”用得十分神奇,把感觉和景物融为一体,引人遐想;“颤动”二字真把绿叶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状态写活了。“似乎、颤动”传神地把作者当时的感受、联想融入写景,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意境深远,妙不可言。第二次去看榕树,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充分写出了鸟的形态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节奏明快。情深意厚。全文节奏鲜明,声音铿锵,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如写静态的榕树,多用长句,耐人寻味。写群鸟嬉戏,以词为句,长短错落,生动热闹,给人以急促的动感。作者又用“连环”“顶真”等写法,“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方式表达感情。如用景抒发内心的愉快:划船途中,“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当被大榕树的生命力所倾倒,被群鸟的欢乐所感染时,直接抒情:“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那歌声真好听”;结尾的“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抒情更显得异常强烈,震撼人心,如豹尾般有力。
三、欲扬先抑,气韵贯通。文贵曲忌直,本文就采取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第一次看到大榕树的错觉,先抑,后写真是一株大榕树,后扬:先写没有看到鸟的遗憾,又抑,后又突出写群鸟嬉戏的场面,再扬。证实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前后对比,波澜起伏,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全文自然流畅,朗朗上口,气韵贯通,如写动态的第一段,作者用两个表时间的名词“起初”“后来”,用两个写拍手的短句,连起了由静寂到有鸟,再到鸟开始飞起,最后到处是鸟,各具情态的整个场面变化过程。接着又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描写到局部刻画:由“眼睛应接不暇”的概写到“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再到一只画眉鸟的细写,连贯流畅,紧凑而又有变化。
《鸟的天堂》自然朴素且又细致周密,奏响了一曲自然与生命的赞歌。
“鸟的天堂”的引号
《鸟的天堂》一文的结尾处写道:“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里“鸟的天堂”为什么前面加引号而后面不加引号呢?
前一个“鸟的天堂”是人们赞美这棵大榕树,给它的特定称号,是说它枝条繁多,浓荫密布,许多鸟儿在上面栖息、活动,非常快活,它就好像是“鸟的天堂”一样,所以要加上引号:后一个“鸟的天堂”是作者亲眼看到大榕树上活跃着那么多的乌,感到大榕树的的确确是鸟儿自由生活的乐园,把它说成鸟的天堂是名副其实的,不是什么特定的称号,所以就不需要加引号了。
蟋蟀的住宅=“伟大的工程”?
《蟋蟀的住宅》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课后有个思考题:它的住宅为什么可以算作“伟大的工程”?
用“伟大的工程”来形容蟋蟀挖掘的洞穴,似乎是太夸张了,但是用蟋蟀挖掘洞穴的工具来作比较,说是“伟大的工程”却一点也不为过。蟋蟀的整个身躯是那么柔弱,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与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等工程相比,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对蟋蟀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也是人们为之惊讶的超凡举动。
再说,蟋蟀与其他许多昆虫比较,特点是不肯“随遇而安”“不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靠自己“慎重地选择住址”,“一点一点挖掘”,造出了“倾斜的隧道”,具有排水的功能:还让“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使住宅十分隐蔽,有利于保证自己的安全。特别是“在这平台上弹琴”一句,作者巧妙地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为“弹琴”,又将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这说明这座住宅的设计是很讲究的,它不仅能藏身栖息,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劳动之余,四周静悄悄之时,住宅的主人操琴弹奏,享受生活的乐趣。蟋蟀是这样的顽强和聪明,造出的住宅有如此高的水平,我们能不说它是“伟大的工程”吗?
白鹅的特点
《白鹅》一课后有个思考题: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白鹅性格的特点——高
傲。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印象。接着用“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这都表现了白鹅的特点。
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如,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委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这一系列对比,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你说是吗?
“孤帆”是“一只帆船”吗?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两句诗,特别耐人寻味。
这里的“孤帆”就是指“一只帆船”。难道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吗?显然不是。那为什么这样说?原来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对其他的船只都视而不见了。由此可见他与好朋友孟浩然的深情厚谊。这里还有一个“尽”字和一个“唯”字值得引起注意,“尽”是说“帆影已完全消逝了”,而“唯”则是说“只”,只看见江水在远远的地方流。两个字巧妙地展现出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驻神驰的情形。
“诗贵意境”,这两句诗的意境也非常鲜明动人、意蕴深厚。好朋友坐的船已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那浩浩荡荡的江水正流向远处。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给流向“天际”的江水,要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那遥远的目的地。诗人匠心独运,把对好友的深情厚谊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情景交融,余味无穷。
《卡罗纳》的“!”
《卡罗纳》里面有四个“!”细细品读,颇有意味。
在卡罗纳要来上学的前一天,细心的老师就提前嘱咐孩子们:“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为什么呢?因为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的母亲去世了。这里的“!”是关切,是热情,更是老师的一颗敏锐的“爱”心!
当神情恍惚、面容憔悴的卡罗纳回忆起以前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情景而放声大哭时,老师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这里的“!”是同情,是理解,是对卡罗纳的无限深情!
老师还说:“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这里前一个“!”是叮嘱,是希望:而后一个“!”则是深情的鼓励,是充满希望的呼告!
四个“!”,使同学们都向卡罗纳伸出了热情的手,“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沉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后有个思考题: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有同学说,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但我觉得,这里的关键是,他常常“一个人在沉思”。
想一想,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如果不“沉思”,能使他产生“疑惑不解”的心态吗?而当他“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时,如果不“沉思”,能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吗?正是由于“沉思”,才有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迹表明,即在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这句话正是他“沉思”的起因,而“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这句话正是他“沉思”的结果。因此,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绝不是出于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的远大志向。
借物喻人情更深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有几处对爬山虎的描写。这就是借物喻人。
在“我”刚走进叶圣陶先生的里院时,“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这只是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吗?不。这里表面上写爬山虎的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实质上也表现了作者因为征文受到叶老的指点和鼓励,对自己的文学创作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希望,以至于阳光也是绿的。
“那片爬山虎”初见时“绿葱葱”,再望则变得“沉郁”。因为“我”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叶老对自己的作文付出了许多心血,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而到叶老家里做客时,进一步见到了叶老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融化了”“我小小的心”,使“我”不但学到了作文的方法,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这使“我”十分激动。因而在作者的心目中,叶老就像“那一墙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让人感到可亲可爱,“虎虎有生气”。
爬山虎因阳光照耀而绿,“我”因叶老的教导而深受鼓舞。每当作者想起叶老的教导和期望,就像那片爬山虎一样,总是充满生气和活力,以至于“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更突出了叶老精神对“我”的永远的激励。
《五彩池》的结语
在《五彩池》一文中,作者精心设计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语: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照应开头。文章开头引用奶奶所讲的神话传说中的五彩瑶池是那么神奇美妙,引起“我”的无限遐想;等到“我”实地游览了四川松潘的五彩池之后,才感觉到五彩瑶池就在人间,巧妙地呼应开头,显得圆活自如,结构相当严密。
二是对比映衬。文章开头极力渲染神仙境界的五彩瑶池如何奇特瑰丽,使“我”心驰神往,同时用虚拟和实写的手法形成对比,映衬人间的五彩池形态奇特,色彩各异,更加令人觉得美不胜收。
三是传情达意。天上的五彩瑶池只是神话传说,谁也没见过,人间的五彩池才是实在的,远远胜过了传说中的五彩瑶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8.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篇八
设计理念:
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教师启发谈话以激发习作兴趣,指导交流以引发思维,拓展思路,采用比赛、游戏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
学习目标:
1、感受人间真情,倡导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
2、通过模拟现场场景,分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3、学习背诵《过故人庄》,体会诗中的情感,积累语言。
4、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感谢和安慰别人。
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4课时(其中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1—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的】
1、感受人间真情,倡导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
2、通过模拟现场场景,分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感谢和安慰别人。【课前准备】
1、拍摄学生参观特殊学校的活动场景;
2、布置学生收集对自己帮助最大让自己最感动的事; 3、自己最烦恼的事是什么;
4、了解身边谁最需要安慰并想一想该怎样安慰他。【教学过程】
一、创境揭题 情境一:
1、师:今天,我们上一节口语交际课,请看大屏幕。(师点击课件,课件出故障。)2、请老师帮忙,课件恢复正常。3、引入教师对帮助者的感谢。4、引导学生向他表示感谢!(师生共同鼓掌表示感谢。)情境二:
1、播放课件:
公益广告“洗脚”的录像,说说自己的感受吧。2、师揭题: 感谢和安慰。
[设计意图:通过广告导入,让学生受到情感的震撼,进而激情导入,让学生打开心扉,为下一步交流奠定前提。]
二、学会感谢
1、刚才这个画面能播放出来,还得感谢谁呀?我们已经用掌声表示了感谢。想想,还能说些什么来表示我们的感谢?我们感谢他的态度应该怎样? 板书:
真心实意
2、谁能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当面表示感谢?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在交际中“真心实意”表示感谢并及时给予评价。)
3、师小结。
[设计意图:在充分感受交流的基础上,敞开心扉谈怎样表示感谢。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小学生的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小学生动脑、动嘴的能力。]
三、学会安慰
1、老师也有件事想请你们帮忙。前几天,咱班设立了这个“小烦恼”信箱,(课件出示:“小烦恼”信箱)里面收到了很多来信。你们愿意帮忙解除同学的烦恼吗?
2、从“小烦恼”信箱里抽出信,生生互动,根据学生“安慰”该生的话语,师相机板书:
鼓励、同情
情景三: 1、(放录像“天地对话”)31岁的聂海胜叔叔和他妻子女儿的天地对话。请大家认真听、仔细看,他们说了些什么? 学生看后,师问:聂海胜叔叔的妻子和女儿说了些什么?聂海胜叔叔有什么反应?
2、师小结:
安慰别人,就需要我们真心实意,用鼓励、同情、委婉、动情等得体的话语打动人心,使别人得到真正心灵上的安慰。
板书: 话语得体
3、你们看,我们的“小烦恼”信箱还有很多有“烦恼”的同学需要沟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烦恼在小组里说一说,其他同学试着用你们得体的话语真心实意地去安慰同学,排解烦恼。(小组交流,师参与其中。)
4、小组愿意上台展示安慰同学排解烦恼的招数? 全班互动交流,教师注意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设计意图:提出交际要求,鼓励学生具体生动的讲故事,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感悟到了生命的精神世界,拨动了学生情感思维的琴弦,打开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发出属于自己的心声,产生自己的思想。]
四、整合升华
1、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感谢和安慰。最近,我们班的同学去了市特殊学校参观,老师这里有一组参观的镜头。请大家认真听、仔细看,这些同学对残疾人们说了些什么?残疾人们有什么反应? 2、师总结,同时大屏幕出示:
诗《安慰》。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设计意图:在拓展活动中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激活学生的情感思维,创造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
【板书设计】 感谢和安慰 真心实意 鼓励、同情 话语得体 附课堂检测:
1、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感谢的?
2、怎样才能做到感谢? 答案:(略)
要求具体生动地讲述。
第二、三课时
习作教学
教学目标:
1、观察插图,理解图意,引起合理想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2、组织语言,尝试表达所想所感,习作内容具体,句子通顺。
3、感受情感表达的方法,受到互帮互助的人际常情教育。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尝试习作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合理的细节联想与想象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投影仪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境,导入课题
1、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希望别人对你伸出援手吗?„„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听过或者亲身经历过人与人互相帮助的事情吗?„„
2、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看一幅跟亲人有关的图,这幅图的名字有一个“亲”字,叫做《胜似亲人》。(齐读)
3、理解“胜似亲人”(“胜”、“似”都有超过的意思。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4、出示图文,明确习作要求。(读课文的习作提示)[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励学生写作信心,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看图提示,初步明确写作要求,为下一步具体写作奠定基础。]
二、仔细看图,理解图意
1、指导看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生交流看到内容。
(按从人到物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具体)
3、猜测图中人物关系。
A、在小组内说说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
(可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的服饰,她们也许是邻居,也许是„„)
B、全班交流。
4、理解图意,用几句话写写图上的情景
(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
5、学生试写片段讲评。
[设计意图:写前思考,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理清写作思路。同学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打开。]
三、画外联想,丰富内容
1、指导图前想象。
(根据刚刚所猜想的人物关系,想一想在这幅图之前,可能发生过什么事体现她们“胜似亲人”?请你把她们之间可能发生过的事情简单的写在纸上。)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指导图后想象。
师:在这之后,她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大胆、合理地猜测一下吗?(指名说)
[设计意图:启发谈话以激发习作兴趣,指导交流以引发思维,拓展思路,使学生想写、乐写。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学生习作起到指导性作用。]
四、提示写法、动笔习作
1、再读习作要求
2、介绍看图作文的一般写作方法
3、学生动笔写作
五、范文引路,引导修改。
1、范文引路
胜似亲人
每个人都有许多亲人,亲人是我们能避风的港湾,是我们能依靠的伟岸的山.在一间破旧的小屋里,有一位老奶奶拥抱着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小姑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请听我慢慢道来„„
在这个苗家山寨,里面有位体弱多病的王奶奶,还有一个汉族的小女孩叫小红。王奶奶的儿子一直都在驻守边疆,常年不能回来。山寨的大人们经常来帮助王奶奶,小红也学习他们,所以也时常来帮助老人家,洗衣种田,买米买盐。
有一天一大早,小红就钻出暖和的被窝,小心翼翼地去帮助老奶奶。他走进王奶奶家一看,看到盆子里放着许多脏衣服和床单,王奶奶却躺在床上。小红慢慢地端起盆子,提着水桶,拎着棒槌,兴致勃勃地去洗衣物。小红来到小溪边,她准备先洗大衣服,但她又不知道怎么洗。就在这时,小红想起往日妈妈的样子,拿着棒槌使出全身的力气向下拍。不到一会儿,污渍就溅得小红满身都是,小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洗到一半。就剩小件的了,她就使劲地搓,小红干得一丝不苟,虽然很累,但她坚持了下来。过了一会,小红才拖着疲劳的身子,背起竹篓,回王奶奶家去了。
疲惫的小红没有稍微休息一下,便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把衣服一件一件地搭起来,但搭衣架很快就没有了,衣服还有很多。小红就蹑手蹑脚地进屋子里去找,正当拿着三根木棍兴高采烈而悄悄地走出来时,不小心把桌子上一盏银灯碰了一下,老奶奶惊醒了,看到院子里的搭衣架和衣服,很是惊讶,当看到小红的时候,更是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于是王奶奶将拐棍放在一边慢慢地走了过去。
它把小红紧紧地抱在怀里,用颤抖的声音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小红不好意思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呀!”王奶奶感激地说:“我们虽然不是亲人,但是胜似亲人。”
老师点评:开头交代了图画上的内容,亲切自然;中间写了帮奶奶的过程,十分具体。结尾写了,奶奶的感激之情。
2、教师小结:刚才,老师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点评习作。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自己的习作,看看有什么需要修改的?
3、学生自己读习作,尝试修改。
4、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5、针对已发现的问题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 范文引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的智慧,酝酿写作的情趣,打开写作的思路,;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自改和互改,反复修改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水平。]
六、再读欣赏,誊写
1、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自己先说说自己的文章最得意的地方或特点。
2、誊写作文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就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交流,在交流中表达真情实感。发现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为学生能力提高奠定基础。] 附课堂检测:
写一件生活中的真实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把经过写具体,最好还要写写自己的感受。
答案:(略)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习背诵《过故人庄》,体会诗中的情感,积累语言。【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学习资料袋。【学习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导入:
(直接课题揭示。)
学习“我的发现”请2生,1生扮小林,1生扮小东,读“我的发现”。听了对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我的发现: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齐读)幻灯片出示。再次默读我的发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先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再查字典补充。顺便说说平时搜集资料中的学习体会。3、资料袋交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交流其他理解词语的方法。)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联系句子,进行讨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解字的意思,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恰当地进行拓展练习,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使学用学会应用的方法。]
二、日积月累
(二)读读背背
1、出示古诗课件
2、小组练习读,试着说说诗的大意,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自由读诗句。
请生读,把诗歌读准确、流利。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意。
质疑,谁来说说看,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请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诗意。
4、教师点拨提示:《过故人庄》,诗的大意。诗中写道,老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作客。幽美的村庄,四周绿树环抱,一座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圃,共饮美酒,闲谈农务。告别时就又盼望着快到重阳佳节,那时我还要来品尝美酒,观赏菊花。
5、练习背诵诗句。(幻灯片出示作业。)
6、作业交流: 让生读诗歌。
听范读。闭眼悟诗情。你听着诗歌,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齐读《过故人庄》。背诵。6、拓展:
课外搜集的有关友情的诗歌,课堂上交流。7、作业:
根据《过故人庄》编写一个小故事;和同学交流写友情的诗歌,从中选择一首或几首搜集到自己的资料袋中。
[设计意图:采用比赛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 【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知道“杏林春满”的典故。教学过程
1.自学这个故事。
2.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3.说说“杏林春满”“誉满杏林”成语的意思。4.你还能说出几个关于成语的来历的故事吗?
三、展示台
让学生课前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内容
1、激发情趣、启发谈话 这几天,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综合性学习,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深深的爱,它是我们生命的养分,也是世界和谐美好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把父母批改过的习作以及综合性学习中为回报父母之爱的各种小制作、记录等准备向大家展示。
2、分小组展示。每个活动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让学生在全班汇报之前进行组内“演练”。
3、组织交流、展示风采 ①学生展示。
②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注意要以鼓励为主,同时巧妙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争取做得更好。
4、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①自己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
9.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篇九
执教教师:张 迪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704776836@qq.com 详细地址: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恩和镇华寺完小 邮编:755100
一、课标分析
本教学设计旨在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趣,结合我这学期对于语文园地的教学方式,巧设“海底世界识字之旅”这种生动有趣的历险情境,变枯燥的练习为游中学,学中积累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各园地中穿梭在地球的五大洋中,并通过情景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读、比、写、说、演、编、画等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充满激情和挑战的生命历程。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语文园地五》是由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以及展示台组成,而本组我的发现的编排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需要学生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将其作为教学重点。而在日积月累中,本组安排了数量词的练习,要求学生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在“我会读”的安排中,需要学生通过朗读运用,从而积累词语;“读读背背”则延续了本单元“团结互助,友好相处”的主题,安排的小儿歌《走山路》,短小并有着深刻含义。口语交际则围绕“合作”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展示台的设计也方便老师延续口语交际的话题展开。
三、学情分析
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年段教学重点。二年级识字教学应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班学生虽然接受能力一般,但是因为本班是课外阅读实验班,所以在长期坚持阅读的基础之上,学生能通过课外阅读认识并积累了大量生字。为他们的课内学习打下了基础。因而本课的重点我设置为运用新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但是因为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对于生字的运用仍未牢固,学习相关知识仍有所欠缺,因此数量词的积累将可能会成为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目标:
1.应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认识“铁、钉、裙、裤、袄、疼、痛、疯”八个字,引导发现并说出偏旁与字义的关系,让学生积累识字方法。2.养成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准确使用数量词。
3.让学生通过读记词语并运用词语说话,掌握读读背背中要求掌握的15个词语,并积累词汇。
4.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让学生对单元主题“团结”有新的体验,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
5.通过情景学习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第二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背儿歌,并通过儿歌学习,回归单元主题,深化认识,从而与同学建立起团结友好的关系。
2.围绕“合作”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学会把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表达出来,乐于与人分享。3.通过情景学习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
第三课时目标:
开展“展示台”的活动,鼓励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收集整理的关于团结的词语和谚语等多种积累成果,并通过展示,学会欣赏别人的成果,珍惜自己的成果,并把成果收入学习记录袋。
五、教学重难点:
1.能发现运用新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
2.能正确运用数量词。
六、教学手段: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开场白:同学们,又到了我们每个单元一次的“海底世界识字之旅”的时间了,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太平洋,将会认识新的朋友呢!2.介绍学习小伙伴:小海豚。
二、激发疑问,历险开始
(一)我的发现
1.观察:这一群小海豚身上有什么?(生字宝宝)2.借助拼音读生字,读准字音。
3.多种方式检测生字: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组成词语认读。4.为生字分类,小结方法:在小组内说说分类,先自己想,然后再说,看谁的发现和别人的不一样。
5.根据偏旁扩充学字:还认识哪些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怎么认识的?(如果遇上学生说出与“钅、衤、疒”三个偏旁相近的偏旁的字时,更要教会学生分辨偏旁的区别。)
(二)日积月累——我会填
1.过渡:小海豚知道我们都是识字小能手了,需要请我们帮个忙呢。好朋友小鱼给了它一封求助信,但是它也不大认识这些字,想请大家帮帮忙。亲爱的小海豚: 你好!
前几天,我不小心被海底的一块铁片和一颗钉子弄伤了尾巴,现在疼痛极了。每天只能穿裤子,不能穿美丽的裙子,因为我快冷疯了。你能帮我找一件漂亮的棉袄吗? 小鱼
2.出示课件:让学生先自由读,然后齐读。根据信中的数量词,小海豚还想知 3
道更多知识,让学生拓展说出课本中的数量词,并写在课本上,然后同桌互评,谁写得好,写得对。
3.过渡:同学们真棒!你们真是小海豚的好朋友,它要当我们的导游带领我们畅游太平洋呢!快跟上来吧!
三、学会积累,学以致用:日积月累——我会读
1.读词语:让学生以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一读海星身上的词。2.认读词语:大声抢读、开火车轮读,分男女生读词语。
3.说话写话: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话吗?选择你最喜欢的词语说说话,能写就写下来,然后读给同桌听。4.汇报,评价。
四、交换礼物,情感积淀:日积月累——读读背背
1.过渡:小海豚这么辛苦地当我们的导游,我们是不是该送点礼物给它们呢? 2.示《走山路》: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字多读几遍。3.初次检测朗读情况:喜欢读的站起来读;(时间还够的话试背)
五、回顾所学,作业超市:
1.下课前回顾今天经历的冒险,学到的知识。2.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项作业做一做吧:
(1)小诗人:把小儿歌背下来,下节课小海豚会评谁背得好。
(2)识字大王:今天的生字词语,我们还可以收录到《识字大王识字本》。(3)小作家:用上今天学到的生字词语,编成一个小故事。(4)小画家:为小海豚和它的新朋友小猪、小兔和小鹿画幅合照。
八、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海底世界识字之旅——太平洋
钢铜铁钉
钅
与金属有关
被裙裤袄
衤
与衣被有关
病痛疼疯
疒
与病痛有关
看偏旁,知字义
九、教学后记: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通过“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读读背背:《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绕口令形式的儿歌,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借助插图,在读中感悟。
1、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儿歌:走山路。
2、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配乐朗读)
3、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读,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小猪、小鹿和小兔为了什么事急坏了?
6、让学生自由发言。
7、指导背诵(四人小组合作、开火车)
8、齐背儿歌。
第五单元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从“识字5”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
10.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篇十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生活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或对需要安慰的人进行安慰。
2、懂得表达感谢与安慰时要具体、得体;聆听时,做到礼貌应对。
3、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感受人间真情。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唤起真情,激情导入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这一单元,我们围绕“爱”这个主题学习了几篇描写人间真情的课文。这节课,让我们也来化作爱的天使,来学会感谢,学会安慰。
(课件出示交际主题:感谢与安慰)
二、再现课文情景,模拟对话:
假如有一天,小钱跟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他们会说什么?
1、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中,18岁的杭州青年小钱很不幸,年纪轻轻,就得了白血病,在他生命之花即将凋谢的时候,在海峡的彼岸,台湾青年就将自己的骨髓捐献给了他,使小钱重新获得生命。他们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使大陆和台湾人民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如果有一天,小钱见到了那个给他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小钱会怎么样呢?他们之间会产生什么情景呢?
2、同桌模拟表演。
3、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适时引导。
4、师小结:同学们的表演的确让人感动,我们在向他人表示感谢时,态度一定要真诚,让受感谢的人能感受到你的确是在真心诚意地向他表示谢意。教师适时板书:感谢
感情:丰富、代表心意
态度:诚恳、让人感动
仪态:大方、有礼貌
有亲和力 假如你是卡罗纳德同学,你想怎样安慰他?
1、师过渡语:《爱的教育》一书中的卡罗纳多可怜啊,爱他的母亲去逝了,他伤心极了,眼睛都哭红了。可是他来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像亲人一样地关心他,安慰他,让我们看看他的老师是怎样安慰他的吧!(教师模拟安慰卡罗纳)
2、卡罗纳听了老师的话,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作为同学,我们应样去安慰他呢?(指名说)
4、教师小结:在别人遇到伤心或不幸的时候,我们要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送去我们的安慰,一定会让他从悲伤中走出来,忘记烦恼,变得快乐起来。这种安慰可以是有声的语言,也可以是无声的行动。教师板书:安慰
语言自然 具有说服力
动作自然
不做作
三、模拟生活情景,进行表演:
1、生活中,我们一定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呢?怎么说?
2、课件出示。选择一个情景,和你的同伴演一演。
①情景一:下午放学回家,发现钥匙忘记带了,只好坐在家门口等。可爸爸妈妈偏偏迟迟不回家。这时,邻居的阿姨来了┈┈
②情景二:放学了,天气突变,狂风骤雨,我站在走廊上,冷得瑟瑟发抖,焦急地望着天,这时爸爸顶着风,冒着雨为我送来了雨伞和外套……
③情景三:下课了,同学们都跑出去玩,只有明明坐在座位上,趴在课桌上,闷闷不乐。原来这次语文单元测试,她考得极不理想,正难过呢!
3、四人小组合作:两位同学配合选择其中一个情景进行口语交际,另外两位认真听,听后进行评议。
4、派代表上台进行口语交际,其他同学认真听当好评委。
教师提醒注意角色的对话训练。引导学生明白,表达感谢具体要说出:什么事使你要感谢他?你面临了什么困难得到他的帮助?怎么帮你?他的帮助使你解决了什么困难?……把这些内容说进去,感谢就具体了。同样,表达安慰也要具体、得体。
5、看来,大家都学会了感谢与安慰。大家都学会了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了。
四、拓展延伸,升华交际情感
1、教师引语:同学们,在你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肯定受到过其他同学的帮助,同样,当你烦恼时,遇到不顺心的事需要同学给你安慰。现在,老师给你一个机会,请你大胆而勇敢地站起来,走到帮助过你的同学面前真诚地感谢,或者给需要你关心、帮助的同学面前给予安慰好吗?
2、教师播放音乐《感恩的心》,学生下位进行口语交际。
3、指名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情景。
4、小结:人间自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让我们学会感谢,感谢我们的亲人,感谢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学会关心,多一些安慰和奉献。
五、结束语
1、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会了什么?
2、小结:让我们心中充满感激,让我们学会为他人送去安慰,让爱的阳光普照我们每个人的心田。让我们在一曲《爱的奉献》中去感受爱的力量吧!
3、哼唱歌曲《爱的奉献》。
4、最后,老师把我最真诚的感谢和最美好的祝愿送你给,愿我们学会感激、学会安慰、学会祝福、学会鼓励。愿我们的生活笑口常开。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教学目标:
1、观察插图,理解图意,引起合理想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2、组织语言,尝试表达所想所感,习作内容具体,句子通顺。
3、感受情感表达的方法,受到互帮互助的人际常情教育。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尝试习作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合理的细节联想与想象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投影仪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境,导入课题
1、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希望别人对你伸出援手吗?……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听过或者亲身经历过人与人互相帮助的事情吗?……
2、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看一幅跟亲人有关的图,这幅图的名字有一个“亲”字,叫做《胜似亲人》。(齐读)
3、理解“胜似亲人”
(“胜”、“似”都有超过的意思。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4、出示图文,明确习作要求。
(读课文的习作提示)
二、仔细看图,理解图意
1、指导看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生交流看到内容。
(按从人到物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具体)
3、猜测图中人物关系。
A、在小组内说说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
(可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的服饰,她们也许是邻居,也许是……)
B、全班交流。
4、理解图意,用几句话写写图上的情景
(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
5、学生试写片段讲评。
三、画外联想,丰富内容
1、指导图前想象。
(根据刚刚所猜想的人物关系,想一想在这幅图之前,可能发生过什么事体现她们“胜似亲人”?请你把她们之间可能发生过的事情简单的写在纸上。)
出示提示问题:小姑娘为什么要给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吗?她们怎样认识的?小姑娘一直这样照顾老奶奶吗?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指导图后想象。
师:在这之后,她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大胆、合理地猜测一下吗?(指名说)
四、提示写法、动笔习作
1、再读习作要求
2、介绍看图作文的一般写作方法
3、学生动笔写作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一些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1、读学习伙伴的话。你发现了吗?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但要了解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还应该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去,即联系上下文理解。
第五课时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1、熟读诗句,尝试背诵。
2、说说诗的大意。教学过程
一、“读读认认”
1、自读生字。
2、齐读──指名读
二、“读读记记”
1、读诗句,自读──指名读──齐读
2、说说诗句大意,想象画面。
三、“读读背背”
1、自读尝试背诵。
2、在小组里检查背诵;进行背诵竞赛。
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知道“杏林春满”的典故。教学过程
1、自学这个故事。
2、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
3、说说“杏林春满”“誉满杏林”成语的意思。
11.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2、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3、懂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4、熟读背诵名言,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并养成积累的习惯。
5、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口语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积累字词的习惯,提高习作能力。
教学难点:围绕着“成长的故事”这个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在情境中训练学生口头语言的规范、文明。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导入: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经历中,一定有许多感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板书:成长的故事]
二、小组交流
1、学生按4~6人一组,围绕“成长的故事”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人记录,人人发言。一个人发表意见后,其他人可作出评价,充分讨论。
2、教师仔细倾听,鼓励大家踊跃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3、每组选出1—2个比较好的故事或感想,小组成员可将其编成短剧分角色表演,或者是写成一则简单的小文章或诗歌,进行朗诵。
三、全班交流
1、小组成员将准备好的小短剧分角色表演出来,或者是有感情地朗诵文章或诗歌。
2、每个节目表演完毕后,老师与同学分别作出点评。
3、全班选出最好节目,老师当堂表扬。
4、课下思考:“同学们,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你有何打算呢?” 【第二课时】(习作)
一、导入
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二、写作指导
1、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写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1)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写时还要把事情交代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的地方要写具体。
(2)“从《乌塔》想起的”中的“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①“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出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②“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③“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延伸出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3)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回信的特点是在写正文前先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2、构思提示,用心思考。
(1)要选择真实的事情。时间上没有限制,但不可胡编乱造。(2)要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有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就会有话可说。(3)要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3、教师交代格式和书写要求。
(1)内容充实具体。(2)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3)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语句通畅。(4)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4、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5、仔细阅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避免出现以下毛病:
(1)事情不清楚,不完整,起因、经过、结果不清楚。(2)事例过于平淡普通,没有启发意义。(3)套用别人的故事,胡编乱造,虚情假意。(4)语句不通,标点符号乱用。
6、学生交流,互相评议。同学间相互尊重,认真评议,虚心听取意见。
三、习作例文
写给小丽的一封回信
小丽同学: 你好。
我知道你现在的处境非常不好,我给你回这封信,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你说同学们疏远你,我们先从自身找找原因吧!你当初答应同学们的要求时,是很肯定的,当时你怎么没想到父母如果不同意呢?首先这里就有了问题了,其实你当时应该说:“我回去征求一下爸爸妈妈的意见,看他们同意不,然后再回答你们,好吗?”就算你已经一口答应了,回到家后,父母不同意时,你应该主动打电话给他们解释一下,可你没这样做,而答应了别人的事又没办到,这就又是你的不对了。
你现在应该去给他们道歉,如果你说不出口,我给你支一招,把你要说的话写在纸上或者制成卡片,然后悄悄地放在他们的文具盒里,这样,他们做作业用文具盒时,就会发现,你在尽力争取他们的原谅。我想:同学们都是善解人意的,他们一定会理解你的难处,原谅你的。
小丽同学,试试我给你出的这招吧,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做一个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人,我想你一定能尽快摆脱困境,重新和大家做朋友。
祝你 心想事成 李平
2012年10月9日
评析:这封回信格式正确。小作者能设身处地站在同学的位子上考虑别人应该怎么做。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并倡导了有错就改的好习惯。
【第三课时】(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小林、小东的对话,想想自己从中有何发现。
2、指名朗读对话。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各自的发现。
(1)读书时,深入地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问个“为什么”,往往能发现问题。(2)解决问题时可采用: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等方法。
4、扩展练习。
(1)谈自己怎样读书的实例。(2)从自己的读书实例中总结读书方法。(3)鼓励在今后的读书中不断总结读书方法。
二、日积月累
1、采取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名言。
2、小组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3、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1)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归会成功)(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要不断学习才能明白事理,完善自我成为国家的栋梁)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上的精深造诣,出于勤奋,做事情成功在于多动脑筋、想办法)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时间一去不复返,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5)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因为好事很小而不去做,也不要因为坏事小而去做。意思是好事再小也要去做,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4、抄写、背诵名言。
5、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其他名言,鼓励平时积累。板报上专辟一角,每周一句名言。
6、把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写在自己随时看到的地方,鼓励自己。
三、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归纳展示内容。
2、小组讨论展示内容、展示形式,提出建议,确定本组展示形式。
3、班长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4、举行“成长的故事”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四、课堂小结
对于语文园地七的学习,我主要以“成长”为话题进行展开,让学生自由讲述“成长的故事”,在互相交流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做到态度自然、表达流畅。习作指导时,我加强对大家写作方法的提高训练,让大家有感而发。“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的学习,则全方面地加强了我们的语文思考和学习能力。相信大家一定意犹未尽,让我们在下一单元接着快乐学习吧!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结合习作提示,选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从中培养了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读书效率和科学性。熟读背诵名言,使他们养成爱好积累的好习惯。学生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全方面的锻炼。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上好语文园地七:
1、创设和谐氛围,进行快乐交际。打破平时课堂的严肃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大胆表达、自由交流,教师在这个时候应更像一个亲切的朋友;
2、开展多种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情绪。增设环节,让同学将自己的故事与同组同学表演出来或是将感想写成诗歌朗诵出来,既激发了大家的兴趣,也丰富了枯燥单调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快乐学习,爱上课堂;
12.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篇十二
(1)写自己最熟悉的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头部、身子、叫声和动作各有什么特点。从颜色、形状、大小及作用等方面去写。此外,还要写它的动作情态。
(2)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吃食、睡觉、活动等。
2.学生完成初稿,教师个别辅导。
五、作业布置
学生继续完成自己的习作。
第三课时(作文评改)
一、小组交流
交流要求:在小组内读读自己的习作或习作中的片段,并初选集体交流习作或片段。
二、集体评议
1.小组成员自己朗读初稿中描写动物外形较精彩的片断,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怎样修改更好?提出修改建议。
2.出示初稿中对动物生活习性或动作情态描写不具体的片断,让学生评议修改。
3.出示较优秀的习作展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自我完善
根据评议完善自己的习作。
四、作业布置
继续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誊写。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6.联系自己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7.师生共同小结:这样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不仅使句子富有幽默感,还能很恰当地表达出对事物的喜爱之情,更有亲昵的味道。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的正确。
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这些都是关于动物的成语。16个成语中出现了“龙、凤、虎、猫、马、牛、鸟、鸡、鼠”等9种动物。)
3.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4.游戏:成语接龙
5.竞赛: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
九( )一毛 对( )弹琴 如( )得水 ( )死狐悲
杯弓( )影 ( )毛蒜皮 ( )立鸡群 指( )为马
为( )作伥 车水( )龙 万( )更新 门可罗( )
( ) ( )点水 顺手牵( ) 哀( )遍野 抱头( )窜
三、 趣味语文
1.自由读短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明白待客之道,了解苏东坡的聪明机智。)
师:这篇短文写的是苏东坡便装到寺庙去游玩,寺庙的住持对待他先后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态度,后来苏东坡以一副对联来回敬住持,令其哭笑不得。
2.独立阅读短文,把短文读熟;然后结合有关词句说说故事哪里有趣?
3.默读, 思考讨论。
(1)从短文中你学到了什么?(学对对子等)
(2)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平时是怎样待人接物的, 使学生从中明白待客之道, 不能以貌取人。
4.根据短文内容,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四、作业布置
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附:相关链接
成语解释
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示例:家长要有望子成龙的愿望,更要有培养和教育孩子成材的行动。
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群龙无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示例:可是~,成不了大气候。
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示例:抬头看见北墙上挂着四幅大屏,草书得~,出色惊人。
如虎添翼—好象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示例:因为匪徒们深知,这两件东西一掌握在姜青山手里,就~,再多的人也奈何不了他。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示例:这自然是~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
骑虎难下—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示例:本月三日抛出的一百万公债,都成了~之势,我们只有硬着头皮干到那里是那里了!
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天马行空—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示例:只要不轻敌,相信你们一定会~。
老马识途—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笨鸟先飞—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示例:女儿刻苦、自觉、用功,全靠~保持了各门功课全班第一。
呆若木鸡—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示例:匪首侯殿坤,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特别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网后,当即~。
胆小如鼠—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示例:他们样子往往很凶,其实~。
★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作文范文
★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答案
13.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篇十三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语文园地五》是由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以及展示台组成,而本组我的发现的编排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需要学生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将其作为教学重点。而在日积月累中,本组安排了数量词的练习,要求学生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在“我会读”的安排中,需要学生通过朗读运用,从而积累词语;“读读背背”则延续了本单元“团结互助,友好相处”的主题,安排的小儿歌《走山路》,短小并有着深刻含义。口语交际则围绕“合作”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展示台的设计也方便老师延续口语交际的话题展开。
二、学情分析
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年段教学重点。二年级识字教学应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班学生虽然接受能力一般,但是因为本班是课外阅读实验班,所以在长期坚持阅读的基础之上,学生能通过课外阅读认识并积累了大量生字。为他们的课内学习打下了基础。因而本课的重点我设置为运用新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但是因为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对于生字的运用仍未牢固,学习相关知识仍有所欠缺,因此数量词的积累将可能会成为本课的难点。
三、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旨在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趣,结合我这学期对于语文园地的教学方式,巧设“海底世界识字之旅”这种生动有趣的历险情境,变枯燥的练习为游中学,学中积累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各园地中穿梭在地球的五大洋中,并通过情景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读、比、写、说、演、编、画等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充满激情和挑战的生命历程。我把本学期的八个语文园地的学习设计成了八次“海底世界识字之旅”,分别是1.2单元的“北冰洋之旅”,以常见动物北极熊和海星作为学习小伙伴,引导学生学习;3.4单元的“印度洋之旅”,以美丽的珊瑚和贝壳为学习小伙伴;5.6单元的“太平洋之旅”,将会以学生都喜爱的海豚作为学习小伙伴;7.8单元的“大西洋之旅”,则会以各种各样的鱼类为学习小伙伴。让学生通过这一次次的历险,变枯燥为乐趣,让孩子们通过历险,完成园地的学习。
四、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目标:(本设计的课时)
1.应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认识“铁、钉、裙、裤、袄、疼、痛、疯”八个字,引导发现并说出偏旁与字义的关系,让学生积累识字方法。
2.养成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准确使用数量词。
3.让学生通过读记词语并运用词语说话,掌握读读背背中要求掌握的15个词语,并积累词汇。
4.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让学生对单元主题“团结”有新的体验,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
5.通过情景学习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背儿歌,并通过儿歌学习,回归单元主题,深化认识,从而与同学建立起团结友好的关系。
2.围绕“合作”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学会把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表达出来,乐于与人分享。
3.通过情景学习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
第三课时目标:
开展“展示台”的活动,鼓励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收集整理的关于团结的词语和谚语等多种积累成果,并通过展示,学会欣赏别人的成果,珍惜自己的成果,并把成果收入学习记录袋。
五、教学重难点:
1.能发现运用新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2.能正确运用数量词。
六、教学手段:
1.教学课件;2.教师坚持能在前四个单元中落实设计理念。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开场白:同学们,又到了我们一个单元一次的“海底世界识字之旅”的时间了,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太平洋,将会认识新的朋友呢!
2.介绍学习小伙伴:小海豚。
【设计意图:巧设“海底世界识字之旅”这种生动有趣的历险情境,以学生都喜爱的海豚作为学习小伙伴,变枯燥的练习为游中学,学中积累的方式。】
二、激发疑问,历险开始
(一)我的发现
1.观察:这一群小海豚身上有什么?(生字宝宝)
2.借助拼音读生字,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自学生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读准字音,而不是说认识生字,是尊重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有的孩子已经从别的渠道认识了一些课文的生字,当然就无需要再让学生去自学了。】
3.多种方式检测生字: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组成词语认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的认读,加深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此环节的读要求学生能掌握生字。】
4.为生字分类,小结方法:在小组内说说分类,先自己想,然后再说,看谁的发现和别人的不一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并鼓励学生用于说出自己的内心所想。“在小组内说说分类,先自己想,然后再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给孩子们提过了广阔的时间与空间发散思维,齐心想办法。“看谁的发现和别人的不一样”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化的与众不同的见解。让学生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
5.根据偏旁扩充学字:还认识哪些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怎么认识的?(如果遇上学生说出与“钅、衤、疒”三个偏旁相近的偏旁的字时,更要教会学生分辨偏旁的区别。)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从中穿插教师的指导,并给予及时评价,从而落实教学目标。】
(二)日积月累——我会填
1.过渡:小海豚知道我们都是识字小能手了,需要请我们帮个忙呢。好朋友小鱼给了它一封求助信,但是它也不大认识这些字,想请大家帮帮忙。
亲爱的小海豚:
你好!
前几天,我不小心被海底的一块铁片和一颗钉子弄伤了尾巴,现在疼痛极了。每天只能穿裤子,不能穿美丽的裙子,因为我快冷疯了。你能帮我找一件漂亮的棉袄吗?
小鱼
2.出示课件:让学生先自由读,然后齐读。根据信中的数量词,小海豚还想知道更多知识,让学生拓展说出课本中的数量词,并写在课本上,然后同桌互评,谁写得好,写得对。
3.过渡:同学们真棒!你们真是小海豚的好朋友,它要当我们的导游带领我们畅游太平洋呢!快跟上来吧!
【设计意图: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创设故事情景,能激发起孩子们的强烈兴趣,产生动脑筋去“想办法”的欲望。而此环节将分成两部分,先是以帮助小海豚解决困难的方式复习刚学的生字,然后第二环节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拓展数量词,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从而有所积累。】
三、学会积累,学以致用:日积月累——我会读
1.读词语:让学生以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一读海星身上的词。
2.认读词语:大声抢读、开火车轮读,分男女生读词语。
3.说话写话: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话吗?选择你最喜欢的词语说说话,能写就写下来,然后读给同桌听。
4.汇报,评价。
【设计意图:利用精美的图片渲染,培养学生想象说话能力,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所感,是学生对自己生活经历的提炼。教师只作适当引导,既达到了语言积累的目的,又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从而积累词语。】
四、交换礼物,情感积淀:日积月累——读读背背
1.过渡:小海豚这么辛苦地当我们的导游,我们是不是该送点礼物给它们呢?
2.示《走山路》: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字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激情激趣,导入诗歌欣赏,会引起学生积极的关注,学生有兴趣,有感情,学习的欲望会很强烈。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情境将诗、乐、画融为一体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为后面的诵读、感悟诗歌营造了良好的心理情境。】
3.初次检测朗读情况:喜欢读的站起来读;(时间还够的话试背)
【设计意图:《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绕口令形式的儿歌,让学生借助插图,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感情,感悟诗歌语言的优美。】
五、回顾所学,作业超市:
1.下课前回顾今天经历的冒险,学到的知识。
2.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项作业做一做吧:
(1)小诗人:把小儿歌背下来,下节课小海豚会评谁背得好。
(2)识字大王:今天的生字词语,我们还可以收录到《识字大王识字本》。
(3)小作家:用上今天学到的生字词语,编成一个小故事。
(4)小画家:为小海豚和它的新朋友小猪、小兔和小鹿画幅合照。
【设计意图:这种开放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机会,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去写,想必更会异彩纷呈。但我依然把积累作业作为重点,把课堂的积累训练延伸加强,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和方法。】
八、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海底世界识字之旅part5——太平洋
钢铜铁钉钅与金属有关
被裙裤袄衤与衣被有关
病痛疼疯疒与病痛有关
看偏旁,知字义
„„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精华09-18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08-16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07-30
四年级上语文园地五教案08-25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语文园地复习09-30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10-16
《语文园地四》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2-21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06-23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学设计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