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报任安书

2024-07-30

司马迁报任安书(精选8篇)

1.司马迁报任安书 篇一

《报任安书》学案

[课文详解]

一、作者及作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38岁时继承父职做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图书典籍,历时五年,至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撰写《史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因李陵事件被捕入狱,翌年遭受腐刑。出狱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倾注毕生精力完成了《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面地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余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情况,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它不仅是历史巨著,也是文学巨著,鲁迅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散文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文本解读

本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抒情性的长篇书信。写于征和二年(前91年)冬,致书的对象任少卿,名安,此时下狱。任安生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了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

信的开头以谦恭的语气对许久没有复信表示歉意,并引起下文,用沉痛悲愤的笔触述说自己的受刑之辱。接下作者表明自己虽早有求死的心念,但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隐忍苟活”了下来。司马迁引证古今,列举历史上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并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本文洋洋洒洒数千字,写得反复曲折,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本文语言富于变化,气势磅礴起伏。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对偶等手法。如“太上不辱先”以下连用十个排比句,表达思想一气贯下,势如排山倒海。“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八个迭句对比,两两各自对偶,读来使读者欲悲欲叹,不禁为之扼腕切齿。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言形式,有力地加强了文章感情的抒发和气势的表达,清代方苞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

[随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传曰(zhuàn)倜傥(tì dǎng)暴肌肤(pù)曩者(nǎng).....

B.剖符(pō)放失(yì)愠色(yùn)阙然(quē)....

C.缧绁(léi xiè)槛阱(jiàn)不可胜记(shēng)卜祝(bǔ).....

D.强颜(qiǎng)前辱之责(zé)剌谬(là miù)闺閤(hé).....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兴高采烈惊心动魄络绎不绝B.言而有信入土为安浑身冰凉

C.滔滔不绝五大三粗仓皇失措 D.闲情逸志魂不附体卿卿我我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素所自树立使然也B.在尘埃之中 C.下流多谤议D.恨私心有所不尽........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用之所趋异也(趋求)推贤进士为务(职责)B.卒就死(就要,将要)受械于陈(....戴上刑具)

C.若望仆不相师(埋怨)仆诚以著此书(诚实,真诚)..

D.定计于鲜也(不以寿终)虽累百世,垢弥甚耳(连累,涉及)..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虽万被戮,岂有悔哉②被箠楚受辱 B.①难为俗人言也②不足为外人....

道也

C.①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②然此可以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D.①灌夫受辱于居室②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6.填空

(1)《报任安书》节选自,作者是时期的,《报任安书》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

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二、课内阅读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

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

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

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

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去就:舍生就死。..

B.恨私心有所不尽恨:痛恨。.

C.不可胜记胜:尽.

D.不得通其道道:理想。.

8.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各项的一项是()

A.至激于义理者不然B.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 C.灌夫受辱于居室D.重为乡

党所笑

9.与“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中的“乃”用法相同的项是()

A.断其喉,尽其肉,乃去B.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乃如左丘无目D.项伯乃夜

驰之沛公军

10.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翻译:(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A.(1)至于激发正义和公理的人则不,是有他们不能只顾自身和家庭的原因。

(2)古时候富贵却声名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述,只有非常卓越的人才称道他。

B.(1)至于为正义和公理所激发的人则不是这样,是有他们不能只顾自身和家庭的原因。

(2)古时候富贵却声名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述,只有非常卓越的人才称道他。

C.(1)至于激发正义和公理的人则不,是有他们不能只顾自身和家庭的原因。

(2)古时候富贵却声名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述,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被人称道。

D.(1)至于为正义和公理所激发的人则不是这样,是有他们不能只顾自身和家庭的原因。

(2)古时候富贵却声名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述,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被人称道。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完成习题11-14题。

文一: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①为鲁国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②,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③,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④不敢,人之父兄衣粗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⑤非相人

乎?且⑥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二:

陶公少时作鱼粱吏,尝以坩鱼差付使饷母。母封鱼差付使,反书⑦责侃曰:“

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⑧增吾忧也。”

注:坩,盛东西的陶器。鱼差,一种鱼。

11.指出文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子②爱③之④是以

⑤无乃⑥且⑦书⑧乃

12.指出下列句中哪些词发生了活用,并说明用法和意义。

(1)季文子相宣、成()

(2)无衣帛之妾()

(3)且不华国乎()

(4)我美妾与马()

13.翻译文一画线句子和文二。

(1)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衣

粗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翻译:

(2)文二翻译:

14.读了上面两则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可任选一则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2.司马迁报任安书 篇二

关键词:《报任安书》,司马迁,精神世界

《报任安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富于抒情性的长篇书信, 隐含了极其丰富的人生意蕴。在这篇书信散文中, 司马迁淋漓尽致地抒发内心的愤懑之情, 字里行间浸透着一种浩然之气, 表达出自己对于生与死的意义的思考, 成就了一篇与《离骚》相媲美的激荡奇崛之作, 完成了他生命的蜕变和精神的涅槃。

在《太史公自序》中关于“李陵事件”只有“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 幽於缧绁”一句直接的叙述。在正史中太吏公只能将这件事引发的难言之愤深深地埋藏在心中。这是何等的痛苦不堪和万般无奈!“李陵事件”改变了司马迁的人生轨迹, 他的郁结之气必然要通过另外的途径, 以另外的形式得以舒展。于是, 在给任安的这封回信中, 在这看似很私人的自由的空间里, 太史公终于找到了一个倾吐郁结已久的满腔愤懑的出口。

腐刑在十分重视子嗣和后世香火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一种极辱的喻意, 它不但摧残受刑者的身体, 更要折磨受刑者的精神, 因此, 腐刑对受刑者具有双重惩处的功用。文中“太上不辱先, 其次不辱身, 其次不辱理色, 其次不辱辞令, 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 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 最下腐刑极矣。”历数10种“不辱”“受辱”, 用排比、对比、引用、比喻等多种手法, 极写出人生各种耻辱, 突出腐刑之不堪忍受, 隐含着无限的悲愤。他非常清楚, 受腐刑的人“且负下未易居, 下流多谤议”, 又说“重为乡党戮笑, 污辱先人, 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 垢弥甚耳!”每想起自己受腐刑的耻辱时, “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内心愤懑之情, 溢于言表。

古人说:士可杀不可辱。司马迁扳着指头历数了四不辱, 六受辱, 仍然深切地感到最下腐刑, 极矣。若说其他侮辱勉强可接受, 最下腐刑, 极矣, 实在无法接受, 死神又一次向司马迁招手。可“西伯, 伯也, 拘牖里;李斯, 相也, 具五刑;淮阴, 王也, 受械于陈……”这些人皆身至王侯将相, 声闻邻国, 及罪至罔加, 不能引决自裁何况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呢?“且人不能蚤自裁绳墨之外, 已稍陵迟, 至于鞭箠之间, 乃欲引节, 斯不亦远乎!”司马迁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虽放弃死亡, 但不难看到司马迁内心汹涌的愤懑之情。

文章结尾总收愤叹之意。笔触又回到目前的悲惨处境, 描自己“肠一日而九回,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那种极度的屈辱境遇和痛苦抑郁的心情,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政治暴力给司马迁造成的毁灭性的打击。在强权面前。司马迁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在既想保持史官的独立人格又深感自己尊严殆尽、沦落不堪的极度矛盾和痛苦中作出沉重的感叹。

《报任安书》通篇倾诉人生处境屈辱孤寂的悲情, 而又处处闪烁着作者人格力量的光辉。朝廷正义感的失落, 官场的世态炎凉, 忠心的不被知遇, 处境的卑微低下, 身心的奇耻大辱等无不是司马迁对外部现实世界和自己悲惨生活的控诉。但我们又时时能感受到他那刚毅、抗争的人格力量, 并且在豁达的生死观和生命追求的实践中得到了理性的升华。请看: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 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 不能自免, 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用之所趋异也。

作者从荣辱的区别说起, 说明对荣与辱的认识。他有着鲜明的生死观, 能从长远的意义上去理解“义”的含义:“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他将个人的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 终于使他摆脱了平常“死节”的束缚, 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和意志的坎坷之路。在这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 “抒其愤”的激情在忍辱负重实现生命的价值中闪烁出理性力量的光辉, 从而使情感和理智得到了统一。不仅如此, 在描述作者对生死的选择时, 《报任安书》纵横捭阖, 多方面、多角度地阐明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他列举了八种倜傥之人发愤著书的情形, 这种一事接一事, 一例接一例, 连类而及的排比, 使思绪涌发, 气势浩荡, 既显内容充实, 又显情辞滚滚, 闪耀着瑰奇的光彩。

至此, 我们就能理解司马迁何以能“辱中求生”的大结了:一是由豁达的生死观所致“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用之所趋异也”, 与其“伏法受诛”, 形同缕蚁, 无“用”而死, 不如屈中求伸, 为世所“用”, 以生命之重、生命之质, 体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二是之所以“隐忍苟活, 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即由积极的人生观和进步的文学观所致而“私心有所不尽”, 是说自己的冤屈尚未洗雪, 对“文采不表于后”心有不甘, 是谓所撰《史记》尚未杀青, 志在必得。同时, 作者又罗列了历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 指出此“皆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 故述往事, 思来者”, “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 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的鲜明观点, 并以前所未有的大气魄、大胸襟, 指出著述《史记》的宗旨“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高瞻远瞩, 才高气盛。至此, 司马迁已不仅在伸冤, 不仅在辩白, 不仅在倾诉, 不仅在抒发心志, 一种深蓄的奇伟磊落之气穿透痛苦人生, 直指个体生命价值的巅峰。痛苦感伴以一股豪气, 耻感融于英雄气概, 成就感杂以悲剧气息, 自尊感出于不平之鸣……

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报任安书》中, 弥漫着一种“真气”, 一种洋溢着以澎湃的生命激情而超越人生痛苦的浩然之气!

我们看到, 在面对生存还是毁灭的生死抉择时, 在受尽痛苦与屈辱的折磨后, 司马迁还是坚强地挺起了高贵的头颅!

3.浅析《报任安书》中的抒情艺术 篇三

人们历来推崇司马迁“文有奇气”。读《报任安书》,确实深感其中蕴含着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奇气。这种奇气,是由作者蓄积已久的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内心的强烈感受所凝聚而成的,在字里行间就表现为忧愁幽思和激愤慷慨,其忧愁幽思与屈原《离骚》一样,是从其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和压抑无告的悲惨处境中产生的。其激愤慷慨,源出于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谴责和决心洗刷耻辱的坚强信念。由于这股奇气时时在胸中回旋激荡,故一当遇到触动,就不觉汹涌流出。司马迁这封信本来不过是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然而竟一气写成三千余言,不仅诉说了自己惨遭不幸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揭露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是非颠倒,表达对统治者的决绝态度,而且赞颂了许多境遇悲惨而德才不凡的历史人物,表明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司马迁由于在李陵事件中为李陵说了一些辩护的话,从而遭到了可耻的腐刑,他是被深深地激怒了,但他并没有停止在愤怒上,而是还在此基础上对所要加以叙述和研究的到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为止的一部中国通史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思考,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是司马迁之所以不仅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成为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的原因所在。鲁迅先生说:“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华盖集续编·纪念刘和珍君》)司马迁正是在“痛定之后”,以《史记》这部巨著“长歌当哭”的,也正是在“痛定之后”,在《报任按书》中,用大量的带着激情和理智的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过程的描绘与分析,诠释他的“发愤著书”思想的,正因为如此,《报任安书》全文,情深理至,字字血泪,声声关情,是愤怒的抗争,是灵魂的呐喊。虽然愁思欲绝,但昂扬激越,不可阻遏。“史迁一腔抑郁,发之《史记》;作《史记》一腔抑郁,发之此书。识得此书,便识得《史记》,盖一生心事 ,尽泄于此也。纵横排宕,真是绝代大文章。”(孙执升评注《昭明文选》),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汪洋,其磅礴氣势,令人惊叹。

司马迁无意做矫饰文字,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内心的痛楚与愤激,所以就一一如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欲言又止。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出笔力的雄健。作者的思想感情十分曲折复杂,只有依靠高超的抒情艺术技巧才能淋漓尽致地将它表达出来。在《报任安书》中,作者处处表现出历史学家的博大精深,又表现了文学家的富赡雄丽,叙事条畅,议论透辟,旁征博引,上下驰骋,充分体现了他雄深雅健的抒情风格。如文章第四段在描述作者对生与死的选择时,铺张扬厉,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综合论述。首先,从家庭的社会地位低下谈起,说明自己向来被“主上”和“流俗”所轻视,避辱而死就将比鸿毛还轻,因此表示要“自重其死”,这是第一层。接着,作者运用对比、比喻、引证历史材料等多种手法论述了受辱之难堪。他先将“辱”与“不辱”鲜明地分开,然后又把受辱按程度不同分为数等,说:“最下腐刑极矣!”竭力突出受腐刑之不可忍受。随后,又以猛虎一旦落进槛穽之中也不得不摇尾乞食为喻,大肆渲染下狱受辱之恐怖。到这时,作者感到意犹未尽,又一连举出历史上周文王、李斯等九个“皆身至王侯将相”的著名人物为例,说明一旦“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也不得不受尽羞辱这古今一样的道理。这实际上是劝人要宁死不辱,这是第二层。先讲不能死,后讲不能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第三层是对生与死作出选择。先说一般人都怕死,但因激于义理也有不怕死的,这是一层曲折。接着又说自己并非贪生恶死之辈,但又何至于受辱呢?这又是一层曲折。文章至此才最后揭开自己“不得已”而苟活的原因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这样,作者一支健笔,由今及古,由人及已,从正到反,真是纵横捭阖,任意挥洒,把不甘受辱而终于受辱,想引决而终未引决的痛苦选择讲得清清楚楚,把是死是活,是荣是辱说得利害较然,文章也达到了神完意足的境地。

孙月峰评价《报任安书》说:“粗粗卤卤,任意写去,而矫健磊落,笔力真如走蛟龙,挟风雨;且峭句险字,往往不乏,读之但觉其奇肆,而不得其构造锻炼处,古圣贤规矩准绳文字,至此一大变,卓为百代伟作。”《报任安书》的章法结构虽然并非经过精心构思和反复锻造,但因为它正好适应所要表达的曲折复杂的情理,所以“风神横溢”、“跌宕不群”。

此信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但是由于所积甚厚,故反复咏叹,宣泄不尽。加上作者又采用欲言又止,止而又言的矛盾形式,更使文章显得跌宕起伏,迂徐反复。作者在接到任安来信时,没有马上回信,这好像就是不愿吐露心曲的一个迹象,但一俟动笔,仿佛是打开思想的闸门,长期压抑着的悲愤千头万绪涌上心坎,尽管作者“欲说还休”,但这无异于抽刀断水水更流,终难遏抑。作者在申诉下狱受辱一事后,满腹心酸地悲叹到:“尚可言哉!尚何言哉!”已表示旧事不堪重提。可是无辜受刑的冤屈又怎能咽得下去?于是说:“且事本末未易明也”,禁不住从头作一详叙。等到把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而竟遭大祸的伤心事讲完,作者还是说:“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想再一次收束,转移话头。但是,由于作者还没有把内心的秘密尽情吐露,所以在又一次停顿蓄势,预为铺垫之后,感情的洪流一发不可收拾,终于像钱塘江怒涛一举涌上江堤,彻底将受辱不死,著书自见的真实心迹大白于天下。“于欲尽处力为控勒,于宜伸处故作停留”(林纾《春觉斋论文》),决不一气泻尽,直至把全部事理说得透彻畅尽后才肯罢休,全篇文字血脉通畅,环环紧扣,而又有无数的腾挪变化。

行文流畅,语言生动,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独具一格。作者是一位语言巨匠,在修辞、节奏、音韵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与思想感情相配合,此信的文辞极其优美动人。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排比手法,信中出现了大量的排比句,有的以两句、三句为一套,有的以五句、六句为一套,甚至有九句连用的。“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超长的铺排,如一道道闸门,将司马迁心中那深沉的悲愤之涛,越蓄越高,越蓄越急,最后倾注而出,自能表现出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正是司马迁强烈的感情,影响着行文的章法、句式。铺陈的大量使用,使得本文气势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手法喷涌而出,一气贯注,势如排山倒海,奔腾激荡。在描写李陵率军与匈奴力战场景的一段,共一百二十九字,长句短句相间,文字劲健,有如急流飞瀑,气氛紧张急促,几使读者凝神定气,屏声绝息。

4.《报任安书》教学案 篇四

东明实验中学

何士新

[目标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背景介绍]

1、学生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并由学生介绍所了解的司马迁的生平经历。

2、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

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现为气势的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此文之奇,更在于他的纵横开阖、起伏迭岩。作者是坦率的,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又是极其复杂的,他无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欲言又止。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出笔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整体把握] 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课文节选了后三段。[课文分析]

(一)阅读第一段

1、字音:

头抢(qiāng)地

伏法受诛(zhū)

暴(pù)肌肤板 鞭 箠(chuí)

圜(yuán)墙

占卜(bǔ)

囹圄(yǔ)

槛(jiàn)阱

缧(léi)绁

2、主要词句:

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②不能与死节者比

③其次不辱理色 ④及在槛阱之中

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⑦恨私心有所不尽

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3、思路分析:、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策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

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已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期、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

(4)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二)阅读第二段

1、字音:

愠色(yùn)

倜傥(tì

tǎng)

2、主要词句:

①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④ 惟倜傥非常之人

⑤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3、思路分析:

完成《史记》,实现了我人生的最大价值。

(1)作者进一步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在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

(2)作者说他是学习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受辱的债。

(三)阅读第三段

1、主要词句:

①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②虽累百世,垢弥甚耳!③重为乡党所戮笑

④身为闺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邢?

⑤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思路分析

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文章的最后,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

[总结全文] 总结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计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要点探讨]

1、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直至受宫刑。精神上也受到残酷的迫害,“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毁谤耻笑接踵而来。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直至没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A、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B、“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C、“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写作技巧分析] A、“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

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

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 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B、“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积累应用] 《报任安书》检测练习

一.写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2.其次剔毛发

3.见狱吏则头枪地

4.及罪至罔加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7.思垂空文以自见

8.则仆偿前辱之责

二.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古今意义有无不同,请具体解释:

1.意气勤勤恳恳

古义:

今义:

....

2.素所自树立使然

古义:

今义:

..

3.念父母,顾妻子

古义:

今义:

..

4.恨私心有所不尽

古义:

今义:

..

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义:

今义:

..

6.下流多谤议

古义:

今义:

..

7.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古义:

今义:

..

三.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A.若望仆不相师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或师焉,或否焉 D.吾从而师之

2.比肩接踵()

A.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B.夫知效一方,行比一官

C.天涯若比邻 D.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A.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B.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C.重为乡党所笑 D.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4.思厥先祖父()

A.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B.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

C.率时农夫,播厥百种 D.禹厥之三仞

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A.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家祭无忘告乃翁 D.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6.谈谐终日夕,觞至则倾杯()

A.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 B.汉皇重色思倾国,玉宇多年求不得

C.对此欲倒东南倾 D.权倾五伯

四.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A.倡优畜之 B.太上不辱先

C.衣赭衣 D.且勇者不必死节

五.对下面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无兄弟之亲 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③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④下流多谤议

⑤安在其不辱也? ⑥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⑦重为乡党所笑 ⑧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A.①⑤/②⑦⑧/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⑦⑧/⑤/⑥

C.①⑥/②⑧/③④⑦/⑤ D.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六、翻译下列句子: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2、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3、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5、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6、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7、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报任安书》检测练习参考答案:

一.

1、通“棰”。木杖

2、“剔”通“剃”,剔光

3、“枪”同“抢”,撞击

4、“罔”同“网”

5.“摩”通“磨”,消磨,磨掉

6、“底”通“抵”,大都

7、“见”通“现”,现露

8、“责”通“债”,此处指下狱受宫刑

二、1、勤勤恳恳:诚恳,恳切。今指勤劳而踏实

2、树立:这里指立身处世。今指建立

3、妻子:妻子儿女。今指男子的配偶。

4、私心:我自己的心愿。今指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5、非常:不同寻常,卓越超群。今用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

6、下流:负罪受辱的处境。今指卑鄙龌龊。

7、口语:言语。今指谈话时使用的言语,与“书面语”相对。

三.1.A(效法)B、老师 C、从师学习D、以„„为师 2.C(挨着)A、同等看待 B、适合 D、到

3.D(层)A、重视 B、加上 C、更加

4.B(他们的,他的)A、才 C、那 D通“掘”,挖掘

5.B(却)A、就 C、你的 D、是

6.A.(倾尽,全部倒出)B、使„„倾 C、倾倒 D、压倒,胜过

四.D、均为动词的为动用法 A、倡优: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B、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C、名词或用为动词

五.B.①、定语后置 ②③④⑦⑧、被动句 ⑤、宾语前置 ⑥、固定句式

六.

1、人本来会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这是)由于(他们)所追求的不一样的缘故。

2、由此说来,勇敢或怯懦,坚强或软弱,都是由形势决定的。

3、(我)之所以能忍受耻辱,苟且偷生,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房里却不推辞,是因为对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平平庸庸地死了,文采不能在后世显露而感到遗憾。(注意“所以„„者,„„也”的句式,及“恨”的意动用法)

4、古代拥有财富、尊位而姓名埋没的人,数也数不清,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为后人所称道。

5、(此书的)草稿还没有完成,恰好碰上这件祸事,惋惜它没有完成,因此(宁愿)接受宫刑而没有怨怒的表情。

6、(这)岂不是和我的心愿相违背吗?(注意“无乃„„乎”格式)

5.报任安书教案 篇五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积累文言知识点。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能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中注释读懂本篇文言文。

2、小组讨论,评价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不幸对人生的意义。

2、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一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曲折丰富的情感,理解作者的生死观、价值观。

教学难点: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指导并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教学方法:学生查工具书疏通文意,自行领悟;诵读点拨,讨论指导。

教具:常规教具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是在遭受宫刑的情况下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史记》,那么当时他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是什么力量让他能忍受奇耻大辱活下来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他的《报任安书》来寻找答案。

【作者和《史记》介绍】(参见《鸿门宴》)

【解题】

报:答,回复;书,古代文体,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任安,司马迁的朋友,这是司马迁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写作背景】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后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实际上是暗示司马迁搭救自己,但司马迁没有立即回信。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 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

3.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表现。 4.放失旧闻。失,通“佚”,丢失。

5.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历史记录。 6.则仆偿前世之责。责,通“债”。

二、古今异义词: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古义:谦词,像牛马一样供人驱使的人。今义:牛马走路。

2.意气勤勤恳恳。意气,古义:心意,情意。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勤勤恳恳,古义:诚挚恳切。今义:勤劳而踏实。

3.念父母,顾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形容词,不同寻常。今义:副词,很,十分。

5.下流多谤议。古义:处于卑贱的地位。 今义:卑鄙龌龊。

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古义:抒发愤懑。今义:决心努力。

三、词类活用:请略陈固陋。形容词作名词,固塞鄙陋的意见。

四、特殊句式:

1.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被动句) 2.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于”,被动标志)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被拘禁) 4.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被放逐)

5.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被剔去膝盖骨)

6.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为……所,表被动)

7.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省略句,“之”后省略“于”)

【内容】

1、第一段中,表示客套的词语很多,像“牛马走”“再拜”“辱赐”“非敢”“略陈固陋”“幸勿”等,这是书信体的特点。除了这些客套的话语之外,第一段有实际意义的核心词语是什么?由此可见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核心词语是“略陈固陋”,此段交待了全文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2、第二段的内容写了什么内容?找出本段中表明作者对“死节”的看法和受刑后“隐忍苟活”而不“死节”的原因的句子,并说说作者对“死节”的看法。

明确:解释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不是为了父母妻子,也不是因为缺乏勇气,而是“恨私心有所不尽”。

对“死节”看法的句子:“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隐忍苟活”而不死节的原因的句子:“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作者看法:勇士不一定死于名节,他不赞成无意义地为名节而死,所以他不“死节”。他“择生”,因为“择生”才能“践志”。清代学者包世臣曾指出:司马迁“实缘自被刑后所为不死者,以《史记》未成之故。是史公之身乃《史记》之身,非史公所得自私。史公可为少卿死,而《史记》必不能为少卿废也”司马迁对生死的看法与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密不可分。

3、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在列举“倜傥非常之人”时,有意突出了所有人物的什么共性?

明确:列举以著述闻世的前贤,说明自己也有相同的志向。这些人物都是在灾难中取得成就的,这中间也体现了作者自勉的意思。

4、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它与第三段内容有何联系?找出表明司马迁价值观的句子,说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一句话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明确:介绍《史记》的体例内容,说明自己著书的宗旨和意愿。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作者对这些发愤著书的古人进行了热情歌颂,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他坚强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表明司马迁价值观的句子:“草创未就……岂有悔哉”,他选择腐刑,隐忍而活的目的就是要完成《史记》,为此他“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最后一句话传达出的信息:司马迁的选择对于自己是痛苦的,因为这种选择实在是一种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为世俗所误解,所鄙视,即便是智者,也难理解。他要顶着世俗的巨大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择生比择死更需要勇气,更是刚毅坚强的表现。读出了这些内容,我们就更能理解下一段他表达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与内心所受到的折磨。

4、第五段写了什么内容?它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再次倾诉自己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答复任安的问题。作用:照应开篇。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的问题,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结束语】

6.报任安书(节选) (苏教版) 篇六

【教学目的】

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教学重难点】

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的难度也比较大。第一,内容涉及作者家世、古代刑法种类、古代王侯将相受辱事例、圣贤们在逆境中发愤著书事例等,学生对这些一般都不太熟悉,难免产生隔阂。第二,本文在写法上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行文反复曲折,跌宕生姿,许多语句都有深刻的内涵,而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尚浅,短时间内恐怕难以透彻理解。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在启发学生自行领悟,要把基点放在启发学生自行领悟上。另外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宜多指导并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讨论指导。

媒体设计:课文录音。投影展示课文结构和部分文句。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布置预习:学生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

1、请学生默读由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然后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司马迁。强调:A、思想(四点);B、文学价值(鲜明的人物个性,强烈的抒情性)c、影响。

2、教师补充介绍作者及《史记》(投影片1)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之史文”。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

(投影片2)《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

2、解题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三、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写作背景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内容与形式梳理

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明确: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第3、4段)

托的原因。(第5段)

请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概述课文的大意

明确: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

3、播放录音或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诵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具体研习,掌握重点字词句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补充)除了课文注释外,每段需要解决的重点词句有:

1段:再、务、流俗,表谦称和敬称的词语(牛马走、足下、辱等)

2段:戏弄、特、勉励 3段:各个典故含义,通其道 4段:近自托于无能之辞、考、综

第5段:上父母之丘墓、无乃……乎、不信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字词。司马迁再拜言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请略陈固陋

阕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流俗所轻也不与能死节者比 特以为智穷罪极卒就死耳用之所趋异也积微约之渐也 具于五刑审矣,何足怪也殆为此乎?仆于妻子何如哉 亦颇识去就之分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仲尼厄而作《春秋》 不韦迁蜀发愤之所为作也以舒其愤仆窃不逊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会遭此祸 虽万被戮,岂有毁哉虽累百世,垢弥甚耳通其狂惑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书不能悉意

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特别注意一些重点语句。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刑不上大夫

c、此言士节不可以不勉励也。D、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

E、且死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F、宁得自引深藏与岩穴邪?

二、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分段研习,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①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习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习第4、5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第4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5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4段的人物是第5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④研习第6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二、体会阅读 让学生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明确:

第2段: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三、进一步感受作者及其的特点

1、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明确: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直至受宫刑。精神上也受到残酷的迫害,“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毁谤耻笑接踵而来。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直至没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A、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B、“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c、“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A、“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B、“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四、欣赏品味

主要通过品读课文来领会其文辞流畅优美,与思想感情的表达配合无间的特点。比如,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来抒情,课文第2段写“四不辱”和“六受辱”,第3段写古代贤人被辱著书的典故,就采用了排比和对偶手法,表达情感一气贯下,酣畅淋漓。学生诵读体会。

五、课堂小结 在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报任安书》被称为“天下奇文”是当之无愧的,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一个奇人的奇伟情操,它在行文、语言上纵横开阖,笔法雄健,让人千年后仍能想见司马迁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洒同情之泪。

六、布置作业

7.司马迁报任安书 篇七

从学情考察来看,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点主要存在几个方面:1.背景陌生。文言文产生的时代久远, “批文入情”、“知人论世”的阅读原则要求读者必须熟知作品背景以及作者本身的人生经历、志趣等。2.言语障碍。文言文遣词造句的习惯和现代文有着很大的不同, 许多词语的意思古今差别极大, 存在着通假、异体、活用等诸多语言现象, 给学生的理解带来极大的不便。3.心理排斥。由于以上两种原因, 当代学生热衷于相对易懂的现代白话文, 排斥“枯燥费解”的文言文, 造成学习动机缺乏。那么, 针对以上问题, 教师如何突破呢?

一、动机驱动

学生迫于考试升学的压力, 不得不学习文言文, 但这并不能深度唤醒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生应从文化认知、继承和运用的角度去看待文言文, 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去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言文的巨大魅力, 从而使学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文言文的学习中。

1.写作驱动。“学生腔”的作品在高考试卷中屡见不鲜, 其肤浅和做作令阅卷老师心生厌烦, 而熟知文言遣词造句之法、轻车熟路地引用文言名句、故事等, 或仿写, 或化用, 则能提升作文的文化含量, 丰富作品的内容。比如考生模仿《三国演义》写的高考作文《赤兔马之死》, 我国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恰当使用古文的典型例子, 坊间仿写的时评杂文《史记·××列传》等, 让学生真实感受古文的魅力, 这在高中低年级尤为重要。

2.故事驱动。每一个文本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人生故事, 折射出人生的意义, 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教师整合这些宝贵的资源, 将作家曲折而辉煌的人生故事推荐给学生, 或者搭建交流平台, 能够使他们增强阅读的兴趣, 发挥“爱屋及乌”的心理连锁效应。

二、自主疏通

文言文的教学, 教师首先是要带领学生突破文意疏通的瓶颈, 但如果采取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 既枯燥无味, 又不能充分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对于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而言都不公平, 自然也削弱了教学效果。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反对逐字逐句讲解, 主张“零敲碎打式”的文言文教学方式, 让学生自主学习。

我以前教授《报任安书》时, 也采用了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 不仅我自己感觉口干舌燥、疲倦不堪, 而且学生亦步亦趋、跟着盲动, 对于仍然困惑不解的地方来不及探究, 致使教学效果欠佳。后来, 我放手让学生借助工具书, 自主疏通, 捕捉重要词汇, 探究、求证难词难句的理解, 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 这样学生可以个性化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灵活地掌握关注点, 而且教师也从繁琐的讲解中解脱出来, 只需帮助学生总结本课的古今异义、通假、活用、一词多义以及重要句式等现象, 以逸待劳, 两全其美。

三、资源支持

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 掌握的资源有限, 教师就应当留足够的时间来合理地安排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 为学生了解作品背景、作家身世、作品思想等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如教授《报任安书》时, 我甄选了一套资料, 散发给学生供其选择阅读。这些资源包括:司马迁传记 (简缩本) ;《史记》的前世今生;《报任安书·典故集锦》 (钟子期与伯牙、许由和伯夷、汉武帝东巡泰山、商鞅列传译本、李凌之死、西伯受拘等;宫刑、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等) ;《报任安书》的研究文章。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触到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搜集到的资源, 自然极大地方便了学习, 学生借助这些资源能够破解他们在阅读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 了解了作品的背景, 能够更好地深入司马迁的灵魂世界, 探察《报任安书》一文所传达出的对人生、时事的理解及态度, 体悟作者溢满胸腔的悲愤和立志著述的悲壮, 这样学生就会将本文的学习上升到濡染文化、反省生命的高度上。

四、先学后教

“翻转课堂”之所以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受到关注, 就是因为它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 这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同样重要, 有利于执教者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 避免灌输式的讲解所带来的食而不化的弊端。如果学生不能充分疏通文言文的文意, 就直接进入文本含义的学习, 这难免有不顾客观学情而揠苗助长之嫌了, 自然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我以题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帮助他们梳理文言词语、句式, 一方面督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一方面发现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 然后围绕教学目标, 提出交流的问题 (预设问题在课前已下发给学生, 学生自发提出的问题) , 引导探究, 这样就会带领学生逐步抵近文本内核。比如: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你是否赞赏司马迁的生死观, 为什么?此文的艺术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三个问题从背景、观点到艺术等方面引导学生把握此文最闪亮之处, 也就是说在突破了言语瓶颈后, 带领学生抵近高难度的文学鉴赏。

无论文言文教学的难度有多大, 只要教师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多管齐下, 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领略古文化的无限美景, 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8.《报任安书》的课文解读 篇八

《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痛苦,说明因为《史记》未完,他决心放下个人得失,相比“死节”之士,体现出一种进步的生死观。下面是《报任安书》的课文解读,请参考!

《报任安书》课文解读。

l. 课文解读

(1) 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司马迁简介见《鸿门宴》一文的介绍。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 《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篇《报任安书》 ( 见于《汉书司马迁传》及《文选》卷四十一 ) 。今仅存《悲士不遇赋》和这一

任安,字少卿,荥阳人,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他是司马迁的朋友,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司马迁利用中书令的地位“尽推贤进士之义”,委婉地要求司马迁为他说情。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

征和二年 ( 前 91) 七月,太子刘据在京城长安发兵诛杀借巫蛊诬陷他的江充等人,大战丞相刘屈髦军。当时任安是北军使者护军,负责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乱中接受刘据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汉武帝急忙从二百多里外避暑的离宫甘泉宫赶回长安,平定事件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 “怀诈,有不忠之心”,将任安下狱,论罪腰斩,状况危急。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抱憾终生,于是写下了这封著名的回信。

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极为愤激的心情,申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蒙受的耻辱,倾吐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文中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

《报任安书》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 ( 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对研究司马迁的生平、经历和思想也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是古代书信散文的杰作, 一向被视为文学名篇。鲁迅评价《史记》的名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 离骚》”,正是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大段引用了《报任安书》之后紧接着写出的。

《报任安书 ) 原文比较长,课文主要节选了其中陈述忍辱负重著述《史记》的有关内容。

(2) 基本解读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司马迁在此信中委婉解说实在无法做到任安所希望的“推贤进土”,倾诉了内心郁积已久的一腔悲愤。坦陈了自己受刑后“隐忍苟活”的深层动因,就是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因而勇敢地选择了在缧绁之下、谤议之中痛苦挣扎,忍辱负重,坚忍不拔,顽强著述,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

节选的课文共有 5 个自然段。

第 1 段:信的开头先复述任安来信的内容, “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司马迁为他“说情”的婉转说法。接着就自己迟于答复表示歉意,表白“仆非敢如此也”,引出下文“略陈固陋”。

第 2 段:说明自己忍辱不死,是为了使自己的著述能够留传后世。

司马迁从人之常情说到自己的孤苦伶仃,对家庭已经无所顾念,更不缺少“引决”的勇气。但司马迁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忍辱苟活,是因为要实现自己的志愿,将倾注了自己毕生心血的“文采表于后世”。

第 3 段:列举为后世传颂的古代“倜傥非常之人” 历经苦难、献身著述而奋发有为的事迹。

司马迁所说的“倜傥非常之人”,是指对历史和文化作出贡献的榜样和前驱者。文王、孔子、屈原等历史杰出人物“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于是“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的心血著述成文,给后人留下一份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司马迁罗列这些史实,说明自己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的来源,说明自己写作 ( 史记 ) 的思想动力。

本段中写的八件事,用孟子的话说是“殷忧启圣”,用现代的话说是“逆境成才”,激人奋发,催人向上,八个排比句成了千古流传的名句。

第 4 段:介绍 ( 史记》的体例内容,说明自己著书的宗旨和意愿。

紧承上段,说明自己效法圣贤发愤著书,介绍了《史记》的有关情况:著述的方法、分类及篇数、特点等,以及忍辱成就此书的最大意愿是“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并以此“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而这些只能说给知己的“智者”听, “难为俗人言也”。

第 5 段:书信的结尾,再次倾诉自己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答复任安的问题。

司马迁具体写了其痛苦的原因和表现,说自己遭受酷刑后已如宦官,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在世上隐忍苟活。最后与开端相照应,再次陈述其苦衷,婉辞解说实在无法“推贤进士”,也不想用言辞自饰,是非功过,只有死后乃定。

(3) 精华鉴赏

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 ( 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

①思接千载人物,评说古今文章

并且

课文的第三、第四段是全文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自古以来,只有风流倜傥之人,才能承受得起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司马迁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历代人物和典籍,阐述了作家的生平遭遇与创作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出抒情写意是文学的本质和功能,表明自己的文学观念: “盖文王拘而演 ( 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富贵荣华者如过眼烟云,只有发愤著书者其人和其书才能名垂青史。司马迁因而决心效法前人著书立说, “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②论理环环紧扣,见解独到新颖

司马迁对“气节”的见解、对生命和事业关系的见解,独到而正确。文中写自己历经磨难而矢志不移,受了腐刑而不自杀,忍辱苟活发奋写出《史记》,表现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事业的崇高信念,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社会中来衡量,从更宏观、更长远的意义上理解 “义”和“气节”,超脱了庸常的生命价值观。 “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讲道理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清楚明白。

③“反复曲折”的行文风格 ,

在语言形式上,本文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字里行间,或悲切,或豪壮,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将叙事、议论、抒情、言志交融一体,以事显情,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构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必须特别指出的是,本文是一封书信,司马迁对待老朋友,语气亲近谦和得体。他并不因为任安有求于己帮他说情而自负清高,只是陈述自己忍辱苟活,地位卑微,没有得到皇帝的重视,又受到世俗的轻蔑,根本不具备推举贤才的资格,委婉谢绝了任安的请求,一再深表歉意。

作者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极其复杂,他无意矫饰,一一地如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奔放激荡 ( 如“就极刑而无愠色”,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 ;时而回肠荡气,如泣如诉 ( 如“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 ;时而旁征博引 ( 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一段 ) ,时而欲言又止。情真感切,跌宕起伏。 《古文观止》于篇后总评说: “此书反复曲折,首尾相续,叙事明白,豪气逼人。其感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文情至此极矣 ! ” “反复曲折”一语实得其真,充分表现出作者笔力的雄健。

(4) 参考译文

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向您再拜致意。少卿足下:前些时候,承蒙您屈尊写信给我,教导我慎重地与人交往,并以向朝廷举荐贤能作为自己的责任,情意诚挚恳切,好像是在责备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附和一般世俗庸人的看法,其实我并不是这样的。请允许我大略地陈述一下自己固塞鄙陋的意见。隔了很久没有给您复信,希望您不要责怪。

按人之常情来说,没有人不贪生怕死、思念父母、顾念妻子儿女的;至于那些被正义和真理所激励的人就不是这样了,那是因为他们有不得不如此的缘故。如今我很不幸,早年丧失父母,又没有兄弟相亲,孑然一身独自生活,少卿您也看得出我对妻子儿女的态度是怎样的吧 ? 再说,真正的勇士不一定为名节而死,怯懦的人只要仰慕节义,随时随地都可以勉励自己不受辱 ! 我虽然怯懦,想苟且偷生,却也很懂得舍生就义的道理,何至于自己甘心遭受被捆绑囚禁的侮辱呢 ! 再说,奴婢侍妾一类人,尚且能够下决心自杀不受辱,何况我已经到了不能不自杀的地步呢 ? 我之所以忍辱偷生,被囚禁在粪土一般污秽的牢狱,是痛惜我的志愿尚未完成,如果平平庸庸地了结一生,我的文章就不能显扬于后世。

古代拥有财富、地位尊贵而姓名无闻的人,不可胜数,只有卓异超群、洒脱不拘的特殊人物才能名扬后世。周文王被拘禁在里而推演出 { 周易》;孔子在穷困的境遇中编写《春秋》;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写出了《国语》;孙子被砍去膝盖骨,编著了《兵法》;吕不韦被贬官迁徙到蜀地, 《吕氏春秋》才流传于世;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下了《说难》、《孤愤》;至于《诗经》三百篇,也大都是圣人贤者抒发郁愤之情而创作出来的。这些人都是内心抑郁不舒畅,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才记述以往的史事,期望将来有理解他们的人。就如左丘明眼睛瞎了,孙子被砍了膝盖骨,终归不被当权者重用,于是他们就回家著书立说,以抒发他们的愤懑之情,想让自己的著作传留后世以显示自己的理想志趣。

我私下里不自量力,近年来,借助于自己粗劣的文笔,搜集天下散乱失传的史籍与传闻,略加考证前人的所作所为,统观事情的始末,考察他们成败兴衰的规律。上起黄帝轩辕,下至当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总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借此来探究自然现象和政治社会的关系,通晓古今历史变革的进程,成就自己的一家学说。此书刚刚起草,尚未完成,偏偏就遭遇这场灾祸。我十分痛惜书还没有写成,因此宁愿接受最残酷的宫刑也没有露出怨怒的脸色。我确实希望著成此书,把它珍藏在名山之中,传给志同道合之人,以至广泛流传到四通八达的大城市,这样就补偿了我以前下狱受刑的侮辱,即使一万次遭到杀戮,难道还有悔恨吗 ! 然而我这番苦心只能说给有见识的人听,难以对一般人说啊。

况且,我处在屈辱的地位实在不容易处世,身处卑贱的地位往往会招来更多的指责和非议。我因替李陵辩护遭遇了这场灾祸,更被邻里同乡所耻笑,以至于使祖先蒙受污辱,还有什么脸面再去谒拜父母的坟墓呢 ! 即使再经历一百代,耻辱只会越来越厉害罢了 ! 因此我愁思缠结,内心极为痛苦,在家时总是精神恍惚,好像丢失了什么,出门就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每当我想起遭受的这桩奇耻大辱,没有一次不是汗流浃背,湿透了衣裳 !

我简直成了一个宫闱中的宦臣,还怎能自行隐退,藏身到深山岩穴之中隐居呢 ? 所以,我暂且随波逐流,与时俗周旋敷衍,以此来抒发内心的烦闷悲愤。如今您却教导我要推举贤能之士,岂不是和我内心的苦衷相违背吗 ? 现在即使我想美化自己,用美妙的言辞修饰自己,可是毫无益处,不会被世俗的人信任,恰恰是自取其辱罢了。总之,到死的那一天,然后一生的是非才会有个定论。这封信也不能完全表达我的心意,只能大略地说说一些固塞而鄙陋的想法。谨再次致意。

2 .习题解说

(1) 第一题的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要求学生在背诵名段的基础上,了解司马迁的文学观念 , 了解他写作《史记》的动机和《史记》的体例,体会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著书大业的情怀。

参考答案:

第 1 小题,作者大量引述古人发愤著书的事迹,表明作者在“立德”, “立功”无法实现的时候,把“立言”作为人生“不朽”的基本追求。

第 2 小题,司马迁忍辱苟生用生命写作《史记》的目的,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以便让“文采表于后世”。

(2) 第二题的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通过比较《陈情表》和《报任安书》,

参考答案:

了解古代书牍文写作基本特点。

《陈情表》是写给君主的奏表, 《报任安书》是朋友之间的书信。由于所呈的对象不同,因而在遣词造句、抒情方式等方面便有差别。 《陈情表》用委婉闪烁的言词,不直讲本意,而在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的基础上陈述自己的特殊困境,打消晋武帝的疑虑,博取君主的同情和怜悯,因而在写作上是小心谨慎地叙事、说情。 《报任安书》则直抒胸臆,写法上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行文反复

曲折,跌宕生姿,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3) 第三题的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培养学生对文意的整体把握和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

参考答案:

第 l 小题,我之所以忍辱偷生,被囚禁于粪土一般的牢狱,是痛惜我的志愿尚未完成 , 如果平平庸庸地了结一生,我的文章就不能显扬于后世 .

上一篇:乡镇幼儿园办园标准下一篇:最新5·10母亲节送男友妈妈祝福语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