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开学摸底考试(6篇)
1.高三开学摸底考试 篇一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
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
1.若集合【答案】 【解析】 由题意得,或,所以
.,集合,则
__________.
2.—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以为半径的圆,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规则可知,该几何体表示半径为的球,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3.已知是虚数单位,则【答案】,则,解得,所以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
【解析】 设复数 即4.函数【答案】【解析】 由所以函数5.设,则的反函数的反函数是__________.,因为,则.,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画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当 由则经过可行域的点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解得的最小值是,.6.如图,四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排成一个正四棱柱,十六个点,则
是一条侧棱,是上、下底面上其余的不同值的个数为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 由题意得,则 因为所以7.数列【答案】3 【解析】 因为即所以因为所以且所以8.若是【答案】8,又因为,即,即数列,所以,解得
展开式中项的系数,则
__________.,所以,是周期为6的周期数列,所以,,满足,所以,的不同的值的个数为.,其前项和记为,若,那么
__________. , ,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考点:二项展开式的通项与裂项相消法求和,极限. 9.设函数,则__________.,其中,若,且的最小正周期大于【答案】 【解析】 由又所以由取,得,所以,设
.,若关于的不等式
在上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的最小正周期大于,得,得,则,所以,所以,10.已知函数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根据题意,函数 令 在区间 若不等式则必有,其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上我减函数,在的 图象如图,上为增函数,的图象在.上的上方或相交,在上恒成立,则函数,即,可得
11.函数绕原点逆时针旋转,每旋转得到一个新的曲线,旋转一周共得到24条曲线(不包括未旋转时的曲线),请问从中任选其二,均不是函数图像的概率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由题意得,函数到24条曲线,则不能构成函数的的共有 所以不能构成函数的概率为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每旋转,得到一个新的曲线,旋转一周共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古典概型及其概率的计算,解答中准备把握函数的概念,准确理解函数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本题中根据函数图象的旋转,判定出那些不能构成函数,紧扣函数的概念是解得关键.12.已知两正实数【答案】,,所以,时,.,满足,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得 令由所以所以当,则
二、选择题
13.关于A.【答案】C 【解析】 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14.“要使函数A.如果C.如果【答案】B 【解析】 设条件函数题中“要使函数成立,条件: 成立,只要不在区间
不在区间
内,则,则成立,只要不在区间
B.如果
D.如果的系数行列式:,故选C.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B.C.,其中行列式
D.为()
内就可以了”等价于(),则,则
内就可以了”
这句话反映了为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即,即“若,则”,也就是“如果(,则
”故选C.是()15.参数方程为参数)所表示的函数
对称 A.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B.图像关于直线C.周期为【答案】C 的周期函数 D.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解析】 由题意得,此参数方程为摆线的参数方程,此时摆线的图象关于16.已知椭圆()A.B.C.D.垂直,且周期为,直线,点的周期函数,故选C.,直线交椭圆于
两点,则的值为【答案】B 【解析】 设点的坐标分别为,此时直线,经过点,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椭圆的右焦点 可得所以,联立方程组,得,所以,代入上式可得,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至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涉及到椭圆标准方程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椭圆的定义等知识点的综合考查,解答中合理转化为直线与圆锥曲线联立,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利用韦达定理是解答问题的关键,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档试题.三、解答题
17.如图,在长方体
中,.(1)证明直线(2)求直线平行于平面到平面
; 的距离.【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得,可证得(2)直线面到平面的距离即为点到平面,从而得到直线
平行于平面
;
到平的距离设为,根据等体积法即可求解直线的距离.试题解析:(1)因为显然不在平面(2)直线考虑三棱锥为长方体,故上,于是直线
平行于平面,的距离设为,故
为平行四边形,故,到平面的距离即为点到平面
为底面,可得的体积,以面而所以,18.(1)求(2)若中,即直线的内角;,求;(2)的对边分别为,故到平面,已知的距离为.的面积为
.的周长.【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1)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正弦定理进行求解;(2)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其边长.试题解析:(1)由题设得由正弦定理得(2)由题设及(1)得所以由余弦定理得故的周长为.来指出函数的基本性质(结论不要求证明),故.由题设得,即.故,即
.,即,即,得
....19.(1)请根据对数函数并画出图像;
(2)拉普拉斯称赞对数是一项“使天文学家寿命倍増”的发明.对数可以将大数之间的乘除运算简化为加减运算,请证明:
;
(3)2017年5月23日至27日,围棋世界冠军柯洁与DeepMind公司开发的程序“AlphaGo”进行三局人机对弈,以复杂的围棋来测试人工智能.围棋复杂度的上限约为物质的原子总数约为定义:,而根据有关资料,可观测宇宙中普通,乙认为是
.现有两种.甲、乙两个同学都估算了的近似值,甲认为是
①若实数②若实数满足,且,则称比接近;,满足,则称比接近;请你任选取其中一种定义来判断哪个同学的近似值更接近,并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即可描述函数(2)设,得的基本性质;,根据实数指数幂的运算,即可作出证明;
(3)分别采用定义,利用指数幂和对数的运算,即可作出结论.试题解析:(1),;值域:
;单调减区间
和
基本性质为:定义域:(判断奇偶性、周期性不予给分)
(2)证明: 设即(3)采用定义(Ⅰ):证明完毕
而
所以甲同学的近似值更接近采用定义(Ⅱ):
甲的估值 因为所以乙同学的近似值更接近20.已知数列和的通项公式分别为,乙的估值,将集合;将集合.中的元素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构成数列中的元素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构成数列(1)求数列(2)求数列(3)设数列的通项公式的通项公式的前项和为
;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1);(2);(3)
.【解析】试题分析:(1)设即可得到(2)由题意,得到数列(3)令式.;,可得,得 的通项公式,等价变形得到函数的解析式即可得到结论;,由(2)得知:
是等差数列,分四种情况讨论,即可得到的表达试题解析:(1)设假设所以,(2)∴∴数列的通项公式
,则,即,等式左侧为偶数,右侧为奇数,矛盾,等价形式:,(3)令∴①当②当③当④当时,时,时,时,由(2)得知:是等差数列
∴等价形式:
21.如图,已知曲线有公共点,则称为“,曲线型点”.,是平面上一点,若存在过点的直线与都
(1)证明:(2)设直线(3)求证:【答案】(1)的左焦点是“与
型点”;,进而证明原点不是“
型点”.型点”; 有公共点,求证:
内的点都不是“;(2)见解析;(3)见解析.的左焦点为【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即可判定,得出直线方程;(2)联立方程组型点”;(3)以,过的直线与、交于,和,根据方程有解,即可求解的范围,从而判断原点不是“为边界的正方形区域记为,分点在的边界上,和,联立方程组,得出
是区域内的点,两种情况分类讨论,进而说明试题解析:(1)的左焦点为与交于; 与,得出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从而证得结论.,与
交于,故的左焦点为“
型点”,过的直线且直线可以为(2)直线有交点,则;,和
中的一条有交点,即原点不是“,若方程组有解,则必须直线与有交点,则若方程组有解,则必须故直线(3)以至多与曲线
型点”
为边界的正方形区域记为.相切,与
有公共部分,即边界上的点都是“
型点”; 1)若点在的边界上,则该边所在直线与2)设假设是区域内的点,即是“,与
都有公共点.型点”,则存在过点的直线
ⅰ)若直线与有公共点,直线的方程化为,假设,则可知直线在公共点的直线的斜率满足ⅱ)假设与之间,与
.无公共点,这与“直线与有公共点”矛盾,所以得到:与有也有公共点,则方程组有实数解.从方程组得,由,即直线与型点”.没有公共点,与“直线与
因为所以,可知不是“证明完毕 另解:令,因为,所以|,因为上为减函数.,即
有公共点”矛盾,于是
.于是可知,的图像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且对称轴方程为是所以在区间上为增函数,在因为任意,都有型点”.,即直线与
没有公共点,与“直线与,所以对有公共点”矛盾,于是可知不是“证明完毕.点睛: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简单的几何性质,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圆锥曲线联系在一起的综合题,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难题,主要涉及到位置关系的判定,弦长问题、最值问题、对称问题、轨迹问题等,突出考查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平时注意总结和积累!
2.高一开学摸底考试的意义 篇二
如果采取随机分班的制度,有的学生可能在小学的时候学习的过程较多,如果再从零教起,那么他们学习进度就会变慢很多。这样一个班级同学之间的`差距太大,不能兼顾,不管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一般的学生都是不公平的。
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通过摸底考试,可以知道自己在新学校的排名,在初一新班的排名。因为同一所学校,全校大排榜,前多少名能考上“三校”,前多少名能得到省重点指标,每年的波动不是很大,所以,也有利于家长和学生确立自己的短期学习目标和中考升学目标。
3.高三开学摸底考试 篇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某项制度时说:“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这一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
2.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最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的朝代是()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3.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近臣参与军大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B、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C、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5.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了一块“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但事与愿违,明王朝却成为历代宦官干政最强烈的王朝之一。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明朝皇帝懦弱无能
B、明朝推行特务统治 C、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D、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 6.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7.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制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帝国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C、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性
D、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8.《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9.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10.《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1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12.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13.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14.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15.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16.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身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身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这一数据反映出()A.科技教育成为私学的主要内容 B.官员选拔标准制约官学教育内容 C.理学成为官学主要教育内容 D.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
17.“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18.下列关于明代内阁制和清代军机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清朝设置军机处用来取代内阁制度
B.内阁无权向六部发令,军机处则有权发令 C.两者都无权向六部或各省发布命令 D.内阁首辅等于宰相,军机处是临时性机构
19.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官员上朝的礼仪,体现着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B.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20.有学者统计,在民主的雅典,没有一个真正的贫穷的公民能够成为民主政治的领袖,几乎所有的政治领袖都出自富人阶层。这说明雅典()A.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贫民无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C.民主实际上还是精英政治 D.公民有平等的政治参与权
21.某学者认为,在古代希腊,白由完全是一个政治概念,与此相适应,他们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绝对服从是与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可以说“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这表明该学者认为古希腊()A.公民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 B.公民只有形式上的自由 C.存在着绝对权威势力 D.排斥私有财产制度
22.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
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 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23.公元6~7世纪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成熟时期,而同时期的中华文明也取得了重大发展,这里的“成熟”和“重大发展”分别指的是()A.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B.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C.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D.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24.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25.一位法学家说:“无论我们多么轻视,多么痛惜这种接受,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如果欧洲主要国家没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接受罗马法,那么政治理论和制度,工业和商业组织,公法和私法的规则„„都不会像今天这样。”以上评价论证了()A.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B.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 C.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起源于罗马法 D.罗马法系统完备,影响广泛而深远
二、材料题(本题共3小题,第26题25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1分,共50分)
26.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材料
二、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
材料
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4分)
(2)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9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6分)
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权和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1)写出材料一漫画图一“通途”中交通禁行标志指哪些人?结合材料一漫画图一和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8分)(2)依据材料二,苏格拉底所评论的是雅典怎么样的民主形式?他的态度如何?理由是什么?(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有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
——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
二、海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者以怀土之故,而种种之系累生焉。试一观海,忽觉超然万累之表,而行为思想,皆得无限自由。彼航海者,其所求固在利也。然求之之始,却不可不先置利害于度外,以性命财产为孤注,冒万险而一掷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
请回答:
结合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相关史实,分析二人的说法是否合理。你如何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11分)
高三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一5 ADCCC
6一一10 DBACA
11一一15DCABB
16一一20 BCCCC
21一一25 ADACD
二、材料题: 26.(1)变化:从分权到集权;从世袭到任命。(4分)
(2)说明:秦朝:实行朝议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或宰相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汉朝:儒学成为正统,“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起到制约作用。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9分)
(3)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部分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6分)
4.高三开学摸底考试 篇四
一、正确对待成绩成绩的取得是可喜可贺的,成绩是我们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换来的。这既是对我们前一阶段努力学习的一个肯定,更是对我们自身实力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明。依据历年的经验,xx摸底考试的成绩是很准的,我们每个班就能考那么多的一本、二本和三本,所以我们应该充满自信,我们不但应该相信我们的老师,更应该相信我们自己。但我们同时应该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的竞争对手有很多;我们应该明白,我们今天取得的成绩与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收获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为此,我们不能沾沾自喜,不能做井底之蛙。我们应该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决心,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的气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创造新的成绩!
二、清醒认识自身的不足在这次考试中,我们大部分同学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但个别同学学习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各学科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学科与学科,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成绩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偏科现象严重,在我们当中有的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行动不自觉,作风不刻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少数同学上课不专心听讲。同学们,或许,以前你因为疏懒放纵了自己,成绩有些不如意,对此家长和老师不太满意。那么请从现在开始,分秒必争刻苦学习,向受表彰的同学看齐,比学习、比干劲,一起努力,在每个班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
5.高三开学摸底考试 篇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透视“李约瑟难题”:呼唤创新文化 梁启东
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曾经有一道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确实,元明以前,华夏大地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但是到了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纷纷落伍了。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比较近代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由弱向强的转移,是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17、18世纪,那里有较为宽松的宗教背景,为牛顿等科学家提出超前的、有创见的理论提供了合适的气候和土壤;其先进的市场意识、商贸手段也为蒸汽机等技术发明和产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英国是世界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
我们再看看德国在近代为什么能够在迅速崛起。德国的迅速崛起,要归功于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归功于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归功于将大学专业教学与专业研究结合起来,促使大批的青年人才直接参与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促成了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因素的长期积累。这种新型模式催生了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开辟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先河。现在世界科技和经济“超级大国”美国,也是通过文化创新后来居上的。美国为什么能够成功?最大的因素,是有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断营造和优化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古今中外的例子充分证明:一流的成果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的环境。不论是技术创新、科学创新、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都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其最大特点是探索,是敢想敢试敢闯,其结果,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败,而且失败的可能性甚至会大于成功的可能性。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重大的人文创新来导引,需要文化的繁荣。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体制的改革,最后都归结到文化的创新。这不仅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节选自2017年7月25日光明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明以前,华夏大地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纷纷落伍了,其原因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变弱。
B.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导致了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
C.英国不仅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而且还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因此,英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世界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D.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是德国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提出“李约瑟难题”之后,分析了“李约瑟难题”的原因所在,并为解决“李约瑟难题”指明了方向。
B.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旨在强烈批判中国缺乏有勇气的创新者及客观环境,因而导致“李约瑟难题”的生发。
C.文章三、四、五段通过分析英国、德国、美国崛起的原因,论证了科技发展与文化创新的密切关系。
D.文章论述了“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原因,为中国文化、经济、科技及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约瑟难题”实际是对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的一种深刻的疑问和思考。
B.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能够催生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C.科技的发展需要一种求异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尽管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但只要尝试就有可能成功。
D.文化的繁荣、文化的创新在经济繁荣的时代必不可少,取代了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体制的改革。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6题。断桥 蒋寒
接连两场暴雨,上百年的古桥,被山洪毁了。
洪水将山寨与外界天隔一方,孩子们上学,大人们赶集,只能靠树杆、木梯、竹竿慢慢爬过去了。
村民们找到郭支书,请他拿主意。
郭支书住在山寨对岸的郭家坨,郭家坨地势高,再大的洪水也奈何不了它。郭支书听了村民的反映,吧嗒着旱烟,思忖着,不急。乡亲们急啊,挤了他家满满一屋子,支书娘子忙着为大家沏茶添水。
山寨丙成代表大伙说:“就那样断着,不是个事啊!大人进进出出好办,娃娃们上学呢?你不是常说,一切为了下一代嘛!”
郭支书伸出两指捻了捻火星闪动的旱烟,吧嗒着,不吭声。有人小声说:“我们知道,你肯定还在生大伙的气。入夏以来,见你没少往古桥下跑,东瞅瞅,西敲敲,大伙说你是盼着古桥垮了,好向上面申请救济款,以便从中捞„„” 声音小得没人听得见。
屋外的大狼狗汪汪地叫了,天空还是阴沉沉的。天气预报说了,近期还将有持续暴雨,省市县层层拉响了防汛警报。村委会也早作了安排,这会儿,马主任正带着工作队现场走访„„ 丙成说:“郭书记,你大人大量,快替大家拿个主意吧。上面要不拨款,我们各家凑也行。” 郭支书翻大伙一眼,说:“钱,我来想办法,力,大家得出。” “要得要得!”大伙就兴高采烈地散了。
有人见,第二天一早,郭支书拎着包朝镇上去了。几天后回村,他就给望眼欲穿的乡亲们一个天大的喜讯:修桥款弄到了,钢筋水泥什么的都联系好了,接着就送来,天晴就动工„„ 时不我待,趁着阳光天气,两台吊车就轰轰隆隆开进断桥现场,洪水也下降了许多,山寨老少能动的都出来了,大伙说说笑笑,干得热火朝天„„
郭支书和马主任在现场指挥。马主任抹了抹烟嘴,递给郭支书,白烟就从郭支书的鼻孔里冒出来,一脸欣慰。马主任感慨道:“老伙计啊,真是难为你了,镇上县上一毛不拔,得亏你家老大开明啊,从自己公司支持50万。” 郭支书笑:“我们养育下一代图啥,不就是为我们修桥修路修康庄大道嘛。” 马主任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半个月之后,一座崭新的现代大桥就牢牢地架在了天河上,连接着山寨与外面的世界。可是随后,村里传出了关于郭支书的风言风语,说是郭支书这回,准是贪了不少上面的修桥款,有人甚至闹着要找郭支书讨工钱。风言风语被马主任苦口婆心压了下去,大伙听说是郭支书的大儿子公司出的钱,又有话说了,不仗着他老爹是个支书,他能开公司吗?再说,50万啊,没有好处的事情,傻子才干!马主任听了,哭笑不得。坐在断桥的残垣上,凝视着旁边雄伟的新桥,郭支书缓缓地吐着烟,对身旁的马主任喃喃道:“汛期过后,我就辞职了,但愿这座桥能管一百年,一万年!” 倏地,山洪从马主任的眼眶奔涌而出。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古桥被毁,洪水泛滥,村民过河极其不便,不仅巧妙点题,也为下文郭支书带领村民设法修桥作铺垫。
B.小说中的马主任虽是一个次要人物,但借他之口交代了资金来源的相关背景,从而使主人公郭支书的形象更鲜明。
C.古桥冲垮后,作者将郭支书“不急”和乡亲们“急啊”进行对比,充分体现出人物在本质上不同的立场和心情。
D.山寨部分村民对郭支书的误会与猜疑,反映了作者对当前农村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大大丰富和深化了小说主题。
5.小说中的郭支书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
6.小说以“断桥”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逐渐得到扩散和传播,最终为多民族所使用、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很显然,这正是它能够成功申遗的最根本原因。(摘编自《百度百科》,有删改)材料二 然而对于很多现代人,尤其是很多年轻人来说,对它的申遗成功却可能有些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标准的“老黄历”了,对现代人的生产、生活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尽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气候、天气的预测与利用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确实有所减弱,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但是“二十四节气”在延续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却很小,现在的农田作物耕种基本上没有脱离原来的节气规律。所以在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很多农村居民可能不知道一些现代节日,但是对于“二十四节气”却耳熟能详,并且仍旧在根据它们在指导和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
“二十四节气”的影响显然不限于农事耕作,而是已经全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比如很多地方的百姓会按照“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来准备自己的生活物资;比如清明吃青团、立秋吃西瓜的风俗依旧流行。尤其是每年到了冬至时节,到底是应该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南北方的网友几乎每年都要“论战”一番,彼此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也正是在这样的“论战”当中,继承、传播和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加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网友对这种论战的参与热情,显然也正是“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仍旧深具影响力的证明。“二十四节气”,既是古人智慧的一种结晶,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与我们现在所提倡重视自然规律和生态保护,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也就意味着它仍旧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摘编自《新华网》,有删改)材料三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专家认为,这次成为人类非遗代表作,除了表明其作为中国人文化认同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中国对于整个人类的文化贡献。对于促进人类文化多样化发展,有非常大的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说,由“二十四节气”而生成的农耕经验在实践过程中,由乡村社会来传承。因此,申办成功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项目的尽快落地——让真正的传承者发挥作用,以显示出项目自身应用的社会效益。文化部非遗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任重道远,将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根据已制定的保护计划,与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一道积极实施系列保护措施,认真履行各项义务和责任,让更多的国家、社区、群体和个人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这一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活动。同时,创造条件确保相关社区和群体在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与保护的行列中来,激发其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材料一首先从“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说起,接着交代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然后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根本原因。B.材料二首先肯定了很多现代人对“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不以为然的态度,接着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文化意义。
C.材料三首先肯定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对整个人类的文化贡献,接着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的传承和保护问题。
D.三则材料阐述的共同话题是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三者在内容上从概念到文化意义再到传承保护,构成有机联系。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新闻媒体关注,这使古老的“二十四节气”具有了新闻价值。
B.“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这正是它能够成功申遗的最根本原因。
C.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气候、天气的预测与利用的水平越来越髙,“二十四节气”对于农田作物耕种将会基本上没有了指导功能。D.南北方的网友对具体时节吃什么的“论战”,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是“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仍旧深具影响力的证明。
E.“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必定会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9.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如何实施“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4分)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林光朝,字谦之,兴化军莆田人。再试礼部不第,闻吴中陆子正尝从尹焞学,因往从之游。自是专心圣贤践履之学,通《六经》,贯百氏,言动必以礼,四方来学者数百人。然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尝曰:“道之全体,全乎太虚。《六经》既发明之,后世注解固已支离,若复增加,道愈远矣。”孝宗隆兴元年,光朝年五十,以进士及第调袁州司户参军。乾道三年,龙大渊、曾觌以潜邸恩幸进,台谏、给舍论驳不行。张阐自外召为执政,锐欲去之,觉其不可摇,遂以老疾力辞不拜。而光朝及刘朔方以名儒荐对,颇及二人罪,由是光朝改左承奉郎、知永福县。而大臣论荐不已,召试馆职,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历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八年,进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史职如故。是时,张说再除签书枢密院事,光朝不往贺,遂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茶寇①自荆、湘剽江西,薄岭南,其锋锐甚。光朝自将郡兵,檄摧锋统制路海、本路钤辖黄进,各以军分控要害。会有诏徙光朝转运副使,光朝谓贼势方张,留屯不去,督二将遮击,连败之,贼惊惧宵遁。帝闻之,喜曰:“林光朝儒生,乃知兵耶。”加直宝谟阁,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四年,帝幸国子监,命讲《中庸》,帝大称善,面赐金紫。不数日,除中书舍人。是时,吏部郎谢廓然由曾觌荐,赐出身,除殿中侍御史,命从中出。光朝愕曰:“是轻台谏、羞科目也。”立封还词头②。天子度光朝决不奉诏,改授工部侍郎,不拜,遂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婺州。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宋史•林光朝传》)
【注】①茶寇:南宋时贩茶的商人为抵抗政府过度的盘剥、压榨而组成的武装。②封还词头:驳回皇帝在人事决策方面不恰当的诏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来源:学,科,网] B.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
C.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
D.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军,唐代时称军镇,至宋代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B.执政,原意为掌管国家政事,宋、金时是参知政事、枢密使等高级官员的通称。
C.出,出仕,即出来做官,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或他人举荐就可以成为仕宦。
D.出身,科举考试考中者的身份资格,赐出身指赐给未考中者以相应的身份资格。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林光朝学问精深,教授生徒众多。他与尹焞交游,专心研究圣贤之学;他精通《六经》和诸子百家学说,使得四方学者慕名前来求教。
B.林光朝出仕很晚,仕途一直不顺。他五十岁才中进士,先后因议论皇帝恩宠的臣子龙大渊、曾觌和张说等人的罪行而被朝廷降职任用。
C.林光朝平定寇乱,立下显赫军功。茶寇迫近岭南时,林光朝一边率兵抵御,一边传书其他将领,督促他们拦击贼兵,最终使贼兵败退。
D.林光朝为官正直,敢于驳回上议。皇帝准备重用吏部郎谢廓然,林光朝认为这是对台谏的轻视,会让科举蒙羞,于是立刻驳回了诏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六经》既发明之,后世注解固已支离,若复增加,道愈远矣。(5分)译:
(2)天子度光朝决不奉诏,改授工部侍郎,不拜,遂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婺州。(5分)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经行岚州 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注】杜审言于公元645年(唐高宗咸亨元年)中进士后,任隰城县(今山西汾阳县西)尉,因公务赴西北,往返两次途经岚州,写了这首五言律诗《经行岚州》。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中的“春光晚”“气候寒”点明了边城岚州的环境特点,从而奠定了全诗悲凉伤感的感情基调。
B.“往来花不发”紧承首句,“往来”从空间角度写出了诗人行程的变化,“花不发”表现了岚州城“春光晚”的特点。
C.“新旧雪仍残”中“新旧”两个形容词连用,通过诗人对所见景物“雪仍残”的细致观察,写出了边地的“气候寒”。
D.尾联两句既表现了诗人惊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也写出了诗人不畏艰险奔赴前程的乐观情怀。
E.诗歌的情感较为丰富,有对边地苦寒的慨叹,有对山水美景的赞赏,也有自己以国事为重的情怀。
15.颈联“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通过“,”两句,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美景表现了出来。
(2)荀子在《劝学》中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知识,更是劝人为“善”,培养高尚的品德,由文中“,”可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大部分厂商开始瞄准海外市场,奇瑞公司经过惨淡经营,2017年销量继续攀升。
②武亦姝在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中勇夺冠军,大家都夸她是一位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
③社会对校园欺凌的严重性认知不足,学校不愿意张扬,家长们投鼠忌器,使得多数校园欺凌最终沉没水底,私下消化。
④这些游戏或多或少都占据了我们手机一定的存储空间,有时候为了保留它们,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一些应用或者照片、视频等。
⑤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⑥2017年初,人类在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PK中连连败退,这类机器人无所不为,会下棋,会猜脸,还能解答各种问题。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一带一路”“亚投行”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中国提出的这些倡议不仅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而且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
B.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保持中法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能够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和两国人民广泛受益。
C.在北京大学 2017 届本科毕业典礼上,校长林建华寄语毕业生:宁可自己吃点亏,也不要为了一时便宜,丧失对原则和底线的坚守。
D.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了直-19E出口型武装直升机近日首飞成功,这展现了我国航空工业的新成就,展现了中国军工制造的实力。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王大石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
B.最后,感谢嘉宾王小美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美好欢乐的时光,也祝贺她荣幸地加入我们的综艺之友俱乐部!感谢大家的光临,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C.张经理,您家父今天来公司找您,您不在,我负责接待的;他叮嘱说您回公司后,一定要跟他打个电话。
D.本公司经过六年的打拼,不断发展壮大,值此分公司开业庆典之际,向来自各界的朋友惠赠一份精美礼品。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近些年来,许多报刊杂志纷纷刊登了有关吃人植物的报道,而且世界上还有许多关于吃人植物的传说。因此一些人相信,①。大多数植物学家认为,有些植物的根、茎、叶在特殊的环境中,虽然有可能发生变态,但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展到会抓人、会吃人的程度,因此他们认为:②。但也有少数科学家认为,虽然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说明吃人植物的存在,③。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文化是强国的根本,中国作为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须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不断地总结出强国经验,这些经验势必引领华夏民族走向复兴和强盛。在传媒界,电视广播栏目也相继推出许多关于国学教育的文化栏目,这些栏目就必定避免国学的曲高和寡。可以说,只要在大众传播和教育的相互助力下,传统文化就一定会迎来兴盛发展的春天。①强国经验不一定引领华夏民族走向复兴和强盛。② ③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5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入学考试有这么一道题目:“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会怎么做?”教授本杰明•格雷厄姆参加了这次阅卷,答案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说,我会留一块作为晚餐。本杰明批注道:你很节俭。有的干脆说,统统吃掉。本杰明笑一笑,批道:你真可爱。忽然,有一个答案吸引了他,上面写道:“假如我有两块面包,我会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本杰明教授在卷末为他批了几行字:世人都知道面包的好,却不知道一朵水仙花的妙。我可爱的孩子,你小小年纪已经领略到人生的真谛,不为物质所累,堪成大器。这位学生的名字就是沃伦•巴菲特,当年刚刚20岁。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孝感高中2018届高三年级九月份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1.A(B项,因果颠倒,“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是果,“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是因; C项,偷换概念,“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英国的工业革命,而非英国;D项,以偏概全,“德国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除了“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还有很多其它原因。)2.B(B项夸大事实,“旨在强烈批判中国„„”解说错误,文中没有批判之意,只是客观分析。)
3.D(D项无中生有,“取代了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体制的改革”解说错误,原文“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体制的改革,最后都归结到文化的创新”。)4.C(“体现出人物在本质上不同的立场和心情”不正确。从全文来看,他们的立场和心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5.①宽宏大量。面对风言风语不为所动,尽心尽力为群众办事。
②正直无私。关心群众困难,动员儿子出钱修桥,汛期后主动辞职。③深谋远虑。汛前关注古桥,汛期早作安排,修桥计划周密。
(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6.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断桥”作为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情节集中紧凑。
②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面对断桥,众人不同的表现塑造了书记、主任和村民的不同形象。③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赋予断桥象征意义,深化主题:河上断桥易修,心中断桥难修。④效果上激发阅读兴趣。以“断桥”为标题,新颖别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答出一点给2分,任答出三点给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7.B(B项“肯定了很多现代人对‘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不以为然的态度”说法错误。)8.AD(B项,指代错误,“这正是它能够成功申遗的最根本原因”指的是“‘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C项,“对于农田作物耕种将会基本上没有了指导功能”表述错误。E项,“必定”说法绝对化。)(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9.①使项目尽快落地,让真正的传承者发挥作用,以显示出项目自身应用的社会效益。②根据已制定的保护计划,与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一道积极实施系列保护措施,认真履行各项义务和责任。
③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与保护的行列中来,激发其积极性和自觉性。(每点2分,任答二点给4分)
10.B(标点: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11.C(出:由京官调任地方官。)
12.B(林光朝的仕途并非“一直不顺”,他曾担任过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宝谟阁直学士以及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等要职,还曾受到皇帝金鱼袋和紫衣的赏赐;他也没有议论张说的罪行,只是因为没有祝贺张说任职签书枢密院事而被外放为官。)13.(1)《六经》已经阐发清楚,后代的注解本来就已经支离破碎了,如果再增加,距离道的本义就越来越远了。(“发明”1分,“固”1分,“若”1分,大意2分。)
(2)皇帝估计林光朝决不会接受诏命,就改任他为工部侍郎,林光朝不就任,于是就让他以集英殿修撰的身份外出担任婺州知州。(“度”1分,“拜”1分,“知”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
林光朝,字谦之,兴化军莆田人。两次参加会试都没有考中,听说吴中陆子正曾经跟从尹焞求学,于是前往尹焞处与他交游。从此他专心学习实践圣贤的学问,通晓《六经》和诸子百家的学问,一言一行必定遵循礼节,四方来向他求学的数百人。然而他不曾著书,只是亲口将学问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心里通晓理解。他曾经说:“道的全部,完备齐全而又博大玄奥。《六经》已经阐发清楚,后代的注解本来就已经支离破碎了,如果再增加,距离道的本义就越来越远了。”孝宗隆兴元年,林光朝五十岁,因为进士及第调任袁州司户参军。乾道三年,龙大渊、曾觌因为在皇帝做太子时蒙受恩宠而得到任用,台谏、给事中和中书舍人的驳议都不得施行。张阐从外地被召回朝廷担任参知政事,急切想要免除龙大渊、曾觌的职务,因为觉得他们(有皇上撑腰)不可动摇,于是就以年老体病坚决辞官不去就职。而当时林光朝和刘朔正以名儒的身份被推荐参加廷对,对龙大渊、曾觌两人的罪行颇多议论,(惹怒了皇帝),因此林光朝改任左承奉郎、永福知县。但大臣们对此论荐不已,于是林光朝被皇帝召试,在史馆任职,担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历任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乾道八年,林光朝升任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史官的职位依旧保留。当时,张说再次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林光朝因为没有前往祝贺,于是被外放担任广西提点刑狱,不久又调任广东。茶寇从湖北、湖南一直剽掠到江西,迫近岭南,他们的气势十分嚣张。林光朝亲自率领郡里的士兵抵御,又传书给摧锋统制路海、本路钤辖黄进,让他们各自率军分别控制住要害之地。这时恰好有诏书调任林光朝担任转运副使,林光朝认为贼兵的气焰正处嚣张,就留在驻军中没有离开,督促两位将军拦击贼兵,接连挫败敌人,贼兵惊恐,连夜奔逃。皇帝听说后,高兴地说:“林光朝是个儒生,竟然还懂得兵法啊!”于是加封林光朝为宝谟阁直学士,又召拜为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淳熙四年,皇帝驾临国子监,命林光朝讲解《中庸》,皇帝听后大加赞赏,当面赐给他金鱼袋和紫衣。没几天,又拜他为中书舍人。当时,吏部侍郎谢廓然通过曾觌推荐,被赐予进士出身,担任殿中侍御史,诏命从宫中发出,林光朝非常愕然,说:“这样做是轻视台谏、让科举蒙羞啊。”立刻封还了诏命。皇帝估计林光朝决不会接受诏命,就改任他为工部侍郎,林光朝不就任,于是就让他以集英殿修撰的身份外出担任婺州知州。林光朝是个博学而年长的学者,在士人中素有威望。他在中书省任职还没发表什么言论时,有人对他的才能表示怀疑,等到听说他驳还了谢廓然任命一事,士人们的议论才表示钦服。林光朝因为引病辞官,被提举江西太平兴国宫,不久去世,享年六十五岁。14.AD(A 错在“奠定了全诗悲凉伤感的感情基调”,全诗并非一味悲凉伤感。D “诗人惊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错误,陶醉于美景中的诗人应是为“远役”所“惊”。)(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多答不给分。)
15.①用琴声描摹水流的声响,用画卷比喻山间的美景,生动贴切。②视听结合,写出了岚州一带的山水之美,令人陶醉。
③情景交融,以景写情,强化了诗人欣赏边地风光的喜悦之情。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16.(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7.D(①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句中使用正确;②求全责备:要求完美无缺。多用于对别人,倾向于贬义。用在此处不恰当;③投鼠忌器:想扔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东西。比喻欲除恶而有顾忌,不敢放手干。使用正确;④忍痛割爱:忍受痛苦放弃自己心爱的东西。后面不能带宾语,此处使用不当;⑤望其项背,指望见对方的颈项和背脊,意谓程度与之接近,多用于否定式,表示难以追赶。此处使用正确;⑥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18.C(A语序不当。递进分句的语序不当;B搭配不当。将“和”改为“并能让”;D结构混乱,暗换主语。把“研制了”改为“研制的”。)19.A(B“荣幸”,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C“家父”使用对象不对,“家父”是面对别人对自己父亲的称呼。而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此句中“您”与“家父”矛盾。D“惠赠”,称人赠与的敬辞。惠,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为。这里应为“敬赠”。)
20.①世界上的确存在吃人的植物;②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吃人植物;③但是也不应该武断地加以彻底否定。
(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1.②国学教育的文化栏目不一定能避免国学的曲高和寡;
6.高三开学摸底考试 篇六
蛟龙一跃上九天
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
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科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人:巩智敏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南北朝是我国文馆史上的又一重要时期。此间文馆按照性质,可分为官署和馆殿两类。
官署主要由秘书监、著作局和西省三个部门构成,都在朝官体系,背后有政府扶持和制度保证,担负典藏、修史、草诏的职任,较受重视,地位较高,状态稳定,虽屡经世乱但照样运作,并且还有所发展。
馆殿则是一种临时建臵,其兴办是因为官署各有职守,所掌事务专门,不能随意调整和适时变化,满足不了帝王贵族精神文化需求,因此不能不在主掌图书修撰的官署之外另立文馆。这类文馆的特点是通常要依托某座殿阁、藏书机构来设臵,其本身并不具有独立性。一般就设在皇居禁殿,和皇帝保持近密的关系,与设在外廷的秘书监和史馆等政府部门有较大的区别。另一特点是普遍因人因事而立,其设臵有临时性,里面无论学士或待诏(或称待制)都无定员,无定品,人数可多可少,品级或高或低;对学士的入选资历、在馆年限并无明确的规定,学士在馆亦无品秩,只能假以他职领受俸禄。凭着这一点,朝廷就可根据需要抽调官员充任学士,办理馆务;或者从社会上招徕特长人士待诏文馆,担负任务。除少量来自民间的待诏为白身外,其他职官都各有官职,其任官特点是以本官充馆职,史籍和文集中记述到这些职官的事迹,都带有充、徵、兼等字眼,以示其职官性质和任官方式。
从官制意义上说,南北朝的学士和待诏都是文馆职务的专名,是不拘品级的,任职者可从一品到九品,用人体制如同唐代的翰林学士院,“充其职者无定员,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职官设臵带有临时性质,征集入馆者的才能各异,在馆的地位作用也相差极大。南北朝设臵文馆主要是为了整理文献,编纂书籍,但有时也参议制度,教授生徒,从事创作。完事以后既可以解散,也可以让它以某种名义继续存在。一旦政局有变,文馆就会解散;一旦君主决定要修撰类书、总集,就会征召学士入馆。总之,学士或出或入,文馆废臵不常,文馆职能较之汉魏两晋都更为多样,担当了后世图书馆、文学馆、学馆、史馆的角色。
南北朝帝王普遍重视文化建设,尽管兴亡相继,政治荒乱,但每朝都要维持数个文馆。帝王对图书事业也很重视,一旦条件成熟就组织人员,大加搜访,陆续编集,所以南北朝文馆的书籍收藏反而比较丰富,而且对文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几乎每个文馆都集中了全国著名的文人学者,举行各种活动,相当于国家的学术基地。南北朝帝王普遍热心文学,为了满足自己的文学需求,往往借助行政手段兴办文馆,多延文士,将文馆办成文学馆。在这样的馆中,文学活动是最重要的,馆中储藏也多与文学相关,馆务更带文学性质,因此南北朝文馆往往同时是极好的艺坛和诗苑,其活动对人才培养、文风转变往往有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李德辉《南北朝文馆概说》)
1.下列对于南北朝“文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北朝的文馆分为“官署”和“馆殿”两类,两者的性质区别在于是否居于朝官体系。
B.文馆中背后有政府扶持和制度保证的“官署”地位较高,且运行状态比“馆殿”稳定。C.“馆殿”出现的原因在于“官署”的职守和所掌事务满足不了帝王贵族精神文化需求。D.根据需要抽调官员充任学士或招徕特长人士待诏文馆,表现了“馆殿”设置的临时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馆殿”一般就设在皇居禁殿以便和皇帝保持近密关系,所以这类文馆本身并不具有独立性。B.史籍和文集中记述这些职官的事迹用到充、徵、兼等字眼,是表示有关的职官“以本官充馆职”的任官特点。
C.“馆殿”学士的品级不确定,所以他们没有固定品级的相应俸禄,只能用借助其他官职名义的方式领受俸禄。
D.“官署”类文馆在独立性和稳定性上要优于“馆殿”,这可以从“馆殿”类文馆的特点上看出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士和待诏可以不拘品级地从一品到九品,这种用人体制与唐代的翰林学士院相同,也是南北朝文馆在官制意义上的一个特点。
B.南北朝文馆设置的目的性和阶段性都很强,其职能也更为多样,这取决于职官设置的临时性和入馆者才能、地位和作用的差异。
C.南北朝文馆不仅书籍收藏比较丰富,对文学的发展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这都与南北朝帝王重视图书事业和文化建设有直接关系。
D.南北朝以文学活动为最重要活动的文馆,往往就是极好的艺坛和诗苑,文馆里的活动对人才培养、文风转变往往有很大的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任举,山西大同人。雍正二年武进士,累迁固原提标左营游击。
乾隆十一年十二月,固原兵变,夜攻提督许仕盛,毁辕门将入。举闻乱,单骑诣鼓楼鸣角,招营兵未变者才五十人,部勒使成列。变兵惧,退掠市廛。举追及,手刃十余人,擒四十余人。事定,总督庆复以闻,擢中军参将。
十二年,命征金川,隶总督张广泗军,寻授西凤协副将。举至军,与参将买国良攻贼碉,击以炮二.百馀发,碉一角圮。举度我军炮小不能下,将移军退守,贼出战,再设伏败之。十三年,广泗奏在川镇将,忠诚勇干无出举右者。
举自牛厂至素可尼山。时五月,遇大雪,辟道以行。经撒乌山北曰木冈,孤峰当道,贼臵城卡守隘。举督兵攻卡,凭高发炮洞其垣,令土兵缘沟潜进,毁贼碉,进攻木冈。时总兵哈攀龙师至马沟右梁,阻松.林不得进。总兵冶大雄方进,举与合军,焚诸碉,断贼汲道,督兵挟斧斫贼,贼堕岩遁,得大小碉三。进.攻色尔力石城,分兵为三道:举督兵直攻石城,攀龙出其右,国良出其左。越沟度林,国良战死,举与攀龙合攻石城,城坚甚。方力攻,贼三百余自西南林内出,举督兵与战,被创;战益力,枪复中要害,遂卒。攀龙入林杀贼,以其尸还。
经略大学士讷亲以举死事闻,上阅疏为泣下,命视提督例赐恤,谥勇烈,祀昭忠祠,官其子承恩都司、.承绪千总。承恩丧终入谢,上以尚幼,命传谕其母善教之。二十四年,授三等侍卫,累迁福建陆路提督。
①五十二年,台湾林爽文为乱,承恩请往讨之,师无功,逮诣京师,罪当死,上宽之。五十五年,复授巡捕营参将,卒。承绪官巡捕营游击,市中火,赴救被创,卒。(删节自《清史稿·列传第九十八》)
[注]①协:清军制名称,相当于后代的一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隶总督张广泗军 隶:附属。.B.令土兵缘沟潜进 缘:沿着。.C.兵挟斧斫贼,贼堕岩遁 遁:逃跑。.D.命视提督例赐恤 例:先例。.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任举勇敢善战的一组是(3分)①毁辕门将入 ②手刃十余人 ③碉一角圮 ④凭高发炮洞其垣 ⑤督兵挟斧斫贼 ⑥枪复中要害
A.②③④ B.①③⑥ C.①⑤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固原兵变和征讨金川时,任举都因功获益。固原兵变被平定后,任举被提升为中军参将;征讨金川时,他又被上奏为忠诚勇干的优异者。
B.任举用兵既能独立作战,又能合作取胜。进攻木冈时,他指挥部下进攻敌人设置的城卡;后又与总兵冶大雄合兵英勇作战,攻下三座碉堡。
C.清军的轻敌思想导致进攻色尔力石城失利和任举战死。表现为:分兵三路使兵力分散,没有料到石城坚固难攻,没想到小股敌人突然杀出。
D.任举的两个儿子都死在了职任上。任举死于国事后,朝廷任命他的两个儿子任承恩和任承续分别担任官职,二人先后死在巡捕营的职位上。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举闻乱,单骑诣鼓楼鸣角,招营兵未变者才五十人,部勒使成列。(2)举度我军炮小不能下,将移军退守,贼出战,再设伏败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
点绛唇
朱 翌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注]①断桥:段家桥。②亚:通“压”,低垂的样子。
①
②8.“梅枝”处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中?请简要分析。(5分)9.从全词看,下片写“风吹平野”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生亦我所欲。(《孟子》)(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1916年,张作霖出任奉天省长。上任伊始,即在一份教育条陈上批示:“学务为造就人才之所,振兴国家之基,关系最重,而奉天又处特别地位,若不从整顿教育入手,更无以希望。”
教育经费的短缺一直是制约奉省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张作霖认为必须把教育经费问题当做首要大事来抓。他训令各道尹重申省令,严责各县知事增加教育经费,要求各县每年的教育经费务占全县岁出总数的40%,并将此标准作为考核各县知事政绩的内容之一。此外,张作霖还注意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问题,为防止挪用、侵占教育经费的情况发生,督派专员赴各县调查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
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性人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但由于对职业教育缺乏认识,奉天省当时仅有8所职业学校,这远远满足不了对实用性人才的迫切需求。张作霖治理奉省后,采取的又一重要措施就是加强课余时间的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寓于普通教育中。为此,他特训令各道尹、省辖各学校,强调学校教育务注重实用,要求“所有中小男女各校,对于图画、手工、算术各课程,毋徒专求美观,务当注重实用主义”,以使学生全面发展。他还派人对全省的职业教育状况进行调查,了解了各地方究竟需要何种人才、何种职业最受欢迎等情况,制订并实施了职业教育的标准。
1917年6月和12月,张作霖分别派出两批公费留学生,入日本高等预备学校学习。为便于掌握留学生情况,张作霖还特派有经验的经理员到日本,对留学生加以管理,制订并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奉天省管理留日学生暂行规则16条》。日本物价飞涨时,留日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为使学生安心向学,张作霖下令对公费学生增加学费额数,规定自费学生考入奉省指定的专门大学学习指定学科者,给予额定的奖励金,奖金额数根据所在学校学科程度、地方生活状况和学年考试成绩等确定,分等发放奖金。
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在整军经武的同时,着手创办东北大学。他对奉天省长王永江说:“我没读过书,受肚子里没墨水的憋屈,不能让东北人没有上大学的机会,我宁可少养五万陆军,东北大学也非办不可。”得悉东北当局要自己办大学,日本驻奉天总领事竟公然 “劝告”:“你们要读理工科,我们已有‘旅顺工科’;你们想学医,我们早有‘南满医科大学’;你们愿学文法科,可以派留学生到帝国大学去上学,大日本政府将予以优待和官费补助。你们何苦自不量力办大学呢?”张作霖听说后,十分气恼:“他们越反对咱办大学,咱就越非办不可!要快办,办好,早出人才!”
1923年4月26日,东北大学正式成立。开课后,在聘请师资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外省学者不了解奉省财政状况,唯恐来东北大学教书,月薪用奉票(加注)发给,一旦奉票贬值,必至影响收入,因此不愿应聘。了解情况后,张作霖当即决定:“凡大学教授薪金,一律用银元发给,不许拖欠。”为吸引一流学者来此任教,东北大学设定的薪金和待遇相当优厚。以教授为例,北大、清华教授月薪300元,南开240元,东北大学则为360元,后期章士钊等人竟高达800元;东北大学还为教授们盖新村,建别墅,安排宽敞舒适的住宅。教授们回北京探亲,还报销往返路费。这与当时国内战争情况下各校教授以被欠薪、减薪为常事形成鲜明对比。
据曾在吉林当过校长的李鼎彝(台湾作家李敖之父)回忆,每当孔子诞辰日,张作霖都会脱下戎装,穿着长袍马褂到各学校给老师们打躬作揖,坦言自己是大老粗,什么都不懂,教育下一代,全仰仗各位老师,特地赶来致谢,云云。
如今,当年东北大学的学生多已作古,他们的儿女多说父辈当年在张学良任校长的东北大学的学习经历,却很少有人知道,当初创办东北大学的是老帅张作霖,而非少帅张学良。(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作霖非常重视教育经费问题,一是因为奉省各县的教育经费不足,二是因为各县常有挪用和侵占教育经费的情况。
B.留日学生遇到生活困难时,张作霖特派有经验的经理员制订了《奉天省管理留日学生暂行规则16条》以使留日学生安心向学。
C.“我宁可少养五万陆军,东北大学也非办不可”的态度,直接表明了张作霖内心“不能让东北人没有上大学的机会”的情怀。
D.文中将东北大学教授与北大、清华教授的月薪相比,除了要表现东北大学薪金优厚外,还意在表现张作霖办好教育的决心。
E.本文的主旨是要告诉所有关心东北近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人,当初创办东北大学的是老帅张作霖,而非少帅张学良。
(2)张作霖出任奉天省长后从哪些方面去“整顿教育”?其中贯穿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3)从全文看,对时间的交代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张作霖在给留学生发放奖金时,将“学年考试成绩”作为确定奖金额数的标准之一,请你从“奖学金作用”的角度,结合高中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国庆节前,天安门广场竖起一个巨型花篮,自一家报纸披露了这个大花篮的预算成本后,来自网络用户的批评声便接踵而至。....B.历史上,针对政客的暗杀事件并行不悖,暗杀的目的往往在于寻求剧烈的政治变革,始作俑者都自....认为是在拯救国家和民众。
C.中央电视台汉字书写大赛栏目近期正在热播,这个看上去跟汉字学习殊途同归的新栏目,无疑更能....得到语文教师群体的关注。
D.美国政府关门意味着什么?许多国会和白宫职员休假之后,一些美国媒体开始一五一十讨论这一看....起来颇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他想象着自己回家后父母惊喜的笑脸和张罗各种美食的情景,一边站着,一边随着买票的队伍缓慢地接近售票窗口。
B.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是与1979年确立改革开放路线和2001年加入WTO并驾齐驱的中国改革开放三件大事之一。
C.看美国电视剧的中国白领越来越多,他们受美剧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逼着国内的创作者让自己和美剧的标准看齐。
D.最近,关于遗产税是否应该征收的讨论十分热烈,讨论的结果显而易见,都不外乎被人们期许寄托的“均富”功能。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装修,就是营造一个人居环境。中式、欧式、现代,名目繁多。。,? ?
①它融天地本真、雅致庄重为一炉
②在大部分现代人告别传统建筑,住进高楼大厦的时代 ③而传统的中国式居所,在众多风格中气质出众 ④我们是否还能拥有完美的中国居所
⑤古典装修之美是否还能在现代中式空间里复活 ⑥既合理合礼,又天人合一
A.⑥①③②④⑤
B.①⑥②④③⑤ C.②①③⑥⑤④
D.③①⑥②④⑤
15.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不含标点符号)。(5分)
在日前举办的全国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项目座谈会上,中国翻译协会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翻译人才从数量、质量到培养方向都远不能满足需求。
根据统计,目前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专业翻译人员,也就是获得翻译职称的人员不足3万人;通过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的人数也仅有3万余人。这样一支规模有限的专业队伍难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由于中译外人才培养周期长,高端中译外人才严重匮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
1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戈壁用自己的荒凉,讲述着生命中的庄严;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首诗中这样说:“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不要因为难过,就忘了散发芳香——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
【高三开学摸底考试】推荐阅读:
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07-16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12-17
高三开学典礼励志讲话06-25
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07-06
高三开学典礼发言稿11-14
高三年级开学典礼的作文11-19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 教案09-16
高三开学的优秀黑板报12-11
初一开学摸底考考什么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