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8篇)
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篇一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文化安全危机
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发展和传承下来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民族文化的安全。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产品的碰撞、冲突、交流与融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指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西方的社会思潮与自由、民主、人权观等意识形态的扩张传播使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受到冲击,而西方资本主义拜金、功利、消费、享乐等腐朽思想和价值观念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民众的价值观念,挑战着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不够,我们的文化安全意识较淡薄。第二是文化创新的能力不强,需要有引起世界关注的艺术作品和思想理论成果。第三是大众文化还缺乏社会凝聚力。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我们的内部文化安全也受到了挑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民族精神信仰、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传统文化财富有所遗失,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旗帜的马克思主义虽然仍是我们的主流文化信仰,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结构的转型,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遗失了传统文化财富。追求享乐,急功近利,政治意识淡薄,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文化信仰受到挑战。而困扰人民群众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贫富差距、收入分配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也亟待解决,加之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反复性、机械式的宣传灌输也影响了人民大众对主流文化的信仰。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维护文化安全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揭示出马克思主义深刻的哲理,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和运用。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锐利的思想武器,使他们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精神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简要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从其定义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坚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信念,剔除其落后的、偏激的思想,让人民群众在文化层面的修养得到提升,进而在人民群众这一广阔的群体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一)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多样化、网络意识形态宣传滞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处于指导地位,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这一言论精辟地说明只有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去武装干部、教育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都掌握其内涵和精髓,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实际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灵魂性、指导性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能传播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知识,还能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党在不同时期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普遍共识,把党的建设目标转化为人民大众自觉追求的共同理想,把党的智慧转化为人民大众社会实践的行动力量,从而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作用得以发挥。
(二)保障政治文化安全 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因素。马克思主义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也是保障我国政治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我国是一种国家行为,是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倡导、推动下进行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和文化的宣传传播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它有利于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历程,有利于增强民众对国家的忠诚度、对执政党的认同度,有利于增强民众对政治的心理承受力和支持力。广大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对政治文化进一步认知和理解又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政治活动中的指导作用,保障政治文化安全。
(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中正式被提出,它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发展动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让国家把注意力集中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来,有利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利于弘扬、传承、培育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形成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时代精神,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方法原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种文化信息和思想理论向大众传播并被大众接受的过程,必须坚持的最主要最基本也是最有力有效的方法原则是:
(一)坚持、改善和发展传统媒介,充分发掘其大众化传播的优势
报刊书籍等传统文字材质媒介并未过时,它们在文化传播中已经发挥了数千年作用,人民大众代代相传,已经习惯于这种文化生活方式。坚持、改善、发展这些传统媒介进行大众化传播的关键是千方百计照顾不同层次受众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把握,注意把抽象深奥的思想理论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充分发挥这样的大众化语言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上的优势。具体说,就是通过编辑出版一些宣传科学理论的通俗读物来解读马克思主义,使其内容易读好懂,让老百姓喜欢读、易接受。将抽象、直白、枯燥的理论术语转化成生动具体、活泼有趣、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能够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之中,从而对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扶正祛邪,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强大威力
舆论的宣传教育功能是不容置疑的,正确掌握大众舆论工具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既是在同工人队伍中的不成熟、不正确的思潮比较中产生的,也是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发展和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原本就是真理和谬误相比较、相斗争的矛盾运动过程,不破不立,破、立相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既要讲破,又要讲立,还要讲社会舆论的大众性、广泛性和普及性。这里的破并非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这里的立也并非只讲统一,不讲多样。中国共产党历来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内容上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以及形式上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都既是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尊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客观规律的。
(三)让事实说话,用马克思主义维护老百姓的现实利益
需求是传播的前提,满足需求是达到传播目的的强大动力。要让马克思主义赢得群众,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他们利益的代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一步一步地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和实现自己实实在在的现实利益。老百姓遇到的现实问题层出不穷,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必须更为紧密地结合普通老百姓自身发展的实际利益和现实问题,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和焦点,把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和涉及老百姓利益的现实矛盾提高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思考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号角,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培育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提升大众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积极推进我们文化建设,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使这个理论体系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之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紧密地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加通俗化、普及化和群众化的方式成为人民大众的共同理想,就要广泛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和普及活动。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人民大众化的理论,能够从由少数人掌握到大多数人接受、认可、理解和掌握的根本原因就是它要维护和保障人们的根本利益,能够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坚定理想,坚定方向,明确目标,明确任务,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理论成果
改革创新一直是我们党的精神动力,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体系的过程中,由邓小平、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和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着的,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前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成果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要积极地思考和探索,并以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发展。要根据它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结合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探索研究新问题的答案。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创新,要不断地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特色,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使马克思主义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把握时代的特征,反映时代的要求,就能够积极引导广大人民大众不断地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最新认识,不断提高认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成果切实指导实践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所在,也是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长足传播的重要因素。有创新才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及其新的学术发展,能够使其及时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适应时代的要求,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并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反映人民大众的切实利益和实践需求。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使理论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才能有效解决群众不断面临的新的现实问题。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发展,由历史积累下来的深层次问题会逐步出现,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群众对改革政策的质疑和对政府的不满,必然危及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最终造成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忧虑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结合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实际问题,解群众之所疑,消人民之所忧,急民生之所需,克民族之所难,把人民愿意不愿意、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标尺。
(四)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平台
要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施,首先要巩固传统的大众传媒形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书籍刊物、电影电视、广播电台、流行音乐等形态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用广大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和具象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广泛传播到全社会,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从而对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要让事实说话,用马克思主义维护老百姓的现实利益。需求是传播的前提,满足需求是达到传播目的的强大动力。要让马克思主义赢得群众,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他们利益的代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一步一步地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和实现自己实实在在的现实利益。最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还要不断地拓展网络传播平台,发挥便捷个性、共享互动的传播优势,强化人民群众的话语权,走进民众贴近民心,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2.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篇二
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使然。自十七大以来,我国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意义、路径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但如何具体实施,仍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拟围绕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展开讨论。
一在高校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1在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要求,也是占领最有效的推广阵地的要求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舆论阵地被命名为《新青年》,陈独秀在开卷语中慷慨陈词:“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1]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地位显而易见。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只有使今天亿万大学生普遍认同、接受和信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使这些潜在的知识精英真正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同时高校又是最有效的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阵地。首先,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良好的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有助于他们理解马克思主义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次,目前大学本科开设了约占总学分8%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配有水平较高的专业师资和政工干部,能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此外,我国大学已进入普及阶段,2011年全国平均高考录取率72.3%。而学生毕业后分散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以他们为中介还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实现,影响深远。不过,这种有效性目前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陈旧,不少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逆反、排斥和乏味心理。
2在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我国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调整,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伴随着全球化和网络的普及,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现,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如得不到正确引导,刚刚从高考压力下解脱出来、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容易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产生信仰危机。近年来,高校学生信教人数不断上升,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迫切要求我们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同时,80后、90后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关注自我、强调个性。一方面在就业等的压力下,心态普遍表现出功利与浮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也在一定范围蔓延;另一方面他们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个人综合素质较好,积极进取、热心公益事业,如5·12地震中80后的表现就让人刮目相看。这些特点都值得认真研究,因势利导。而在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恰好可以应对以上的挑战,促进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陶冶思想品德,提高精神境界。
二对在高校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建议
1不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形成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认为,国家的前提是同意而且要求同意,在文化领导权的获取过程中,他特别强调大众对意识形态的同意、认同。“文化领导权”的确立不是统治阶级单方面自上而下的“文化操纵”过程,而是一个在从属阶级积极参与过程中不断获取他们的同意、认同的过程。[2]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需要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形成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理论。
诚如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二十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了寻找救国救民之道。如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样是为了指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以必须对老百姓关心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给予圆满且有说服力的解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与传播者更应以客观和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如前文所述,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突出,不可能代替他们做出某项选择,而应站在尊重他们独立思考权利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正确地选择或提供更好的选择。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树立现代教育的学生观。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发展的、独特的、独立意义上的人来看待,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发挥其主体性。以育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从重认知到重情感,从重教书到重育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不仅是在课堂上把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从而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境界的转换,而且在各种活动中也可运用。如在高校党支部的建设中,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创造条件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党员参与到支部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制度的制定与遵守、新党员的培养与考察中,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达到加强对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并带动广大同学的目的。只有学生充分参与,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实现。
3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贴进学生的生活,体现时代特征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中的学问,而是用来指导实践、解疑释惑的有力思想武器。只有面对当代中国实际,解决现实中的要害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有吸引力,才能抓住大学生的心。也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国际形势错综复杂。而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分析这些问题和现象,青年大学生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困惑与疑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一定要敢于面对、敢于接触、敢于回答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困惑。
譬如,大学的收费和贫富差距增大,给很多贫困大学生的生活与精神带来很大困惑。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让学生从一踏入大学校园就开始焦虑。特别是大学生将来的就业环境和以往相比,已发生了质的改变,即大多数的大学生毕业后将到公司工作。公司的理念与人际关系和以往的国营企事业单位有很大的不同,必然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出极大的挑战。因此,学生关注的就业、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规划等都是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应该考虑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4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首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借助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改进课堂教学。其它各专业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有意识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形成合力。
其次,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教育的重点对象,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为依托,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内化为观念,变成自然而然的习惯。以党员带动团员,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再次,要精心营造校园良好的马克思主义舆论环境。“一个人的政治态度可以通过与其他人的政治态度的接触来形成,无论这种态度的形成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4]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图书馆、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媒介的作用。电脑、网络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要充分利用网络,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借助博客、QQ、飞信等方式与学生沟通,提高工作的效率。经验表明,用各种先进典型事迹教育学生,比单纯讲道理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本着主体多元化、层次多样化的原则,树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先进典型,特别是挖掘同学们身边的典型,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理论上的阐释,更需实实在在做好制度和实践上的建设。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在内容、形式、方式上要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更富有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开展实证性研究,以确认措施的科学性,提高效率。总之,高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大学生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主体,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高校应该先行,以带动社会其它领域。
参考文献
[1]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58.
[2]胡杰华,潘西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J].理论视野,2008(5):3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95:681.
3.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着力点 篇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效途径。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就能对实践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属性,主要体现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能够正确指导实践;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看,“大众化”是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传播与接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与接受者是双向互动的实践主体,双方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传播与接受,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本刊特刊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着力点》一文,以飨广大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就要在全党全社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要提升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看家本领”,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根本的就是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效途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理论供给、理论需求、理论传播途径和方式,是一个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艰辛探索的过程。为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把握好以下四个着力点:
在引领、贯穿、融入上下功夫 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突出,怎么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宣傳思想工作和社科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因为在当代中国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所谓“贯穿”,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武装工作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过程,贯穿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过程,贯穿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当前最紧迫的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所谓“融入”,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当前,最重要的就是精心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下大力气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农村、社区、企业、机关、学校,特别是要抓好学校的“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的就是要在引领、融入、贯穿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这一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会卓有成效。
在跟得上、贴得紧、能结合上下功夫 所谓“跟得上”,就是按照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工作就跟进一步的要求,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跟得上形势变化的要求、跟得上人民群众对理论的需求。理论要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不能滞后于实践,随着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的加快,理论武装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紧紧跟上。所谓“贴得紧”,就是指理论武装工作必须按照“三贴近”的要求,贴紧实践、贴紧生活、贴紧群众。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人民群众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要发挥作用,必须被干部群众所掌握,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事物的根本就是人,理论必须关切人,才能抓住人。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必须植根于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着眼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向是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只有贴近现实生活,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大众化中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吸引力、感召力。理论脱离了群众,群众就会离开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发挥真理的力量,就在于它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于它紧贴群众的生活。所谓“能结合”,就是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大众化中做到“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要吃透理论这一头,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用这一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做到真学、真信、真用;所谓“立地”,就是要吃透实践这一头,吃透了实践才能接地气,才能植根实践,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在“能结合”上下功夫,就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学习、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党性修养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在面对面、肩并肩、心连心上下功夫 “面对面”就是理论要直面现实,要面对问题,正视问题,不回避矛盾;就是要回答干部群众所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回答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解决干部群众的思想困惑,关切老百姓关心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要关切民生,关切老百姓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利益问题,如果就理论来讲理论,空对空,理论武装就无法取得实际成效。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解决“怎么看”的问题,更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既要发挥理论解释世界和凝聚人心的功能,更要发挥理论改造世界和指导实践的功能。“肩并肩”就是在理论传播中,要思想上尊重受众,情感上关心受众,方式上理解受众。理论宣传和教育不能居高临下,一定要与广大干部群众平等交流,进行思想的碰撞,进行情感的融通。如果居高临下,采取说教的方式,老百姓不一定接受。所以,要“肩并肩”,营造民主的氛围,用研讨的方式,用交流互动的方式,用对话的方式,推进理论武装工作,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心连心”就是要架起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桥梁,连起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纽带,实现这一要求的关键在于与人民群众情感相通、思想相融,只有与人民群众交真心、讲真话、讲实话,把理论讲到群众的心坎上,使我们提供的理论产品与干部群众的理论需求相契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会真正实现。
在认知、认同、转化上下功夫 “认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要被干部群众所掌握,必须通过有效的传播途径和方式,为干部群众所理解。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书斋走向现实生活,从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一方面要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另一方面要提升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认知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发挥传统大众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的作用,又要发挥新兴媒体如互联网、微博等的作用。“认同”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再好的理论,如果不能被干部群众认同,就实现不了大众化的目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会被干部群众认同,就因为它有真理的力量,它不仅能够解释世界,还能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当前,在“认同”上下功夫,最重要的是要引导人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转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的,之所以要下功夫推进大众化,就是不仅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更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马克思主义只有内化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发挥其指导实践的作用。
作者张瑞才简介
张瑞才,1963年生,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研究员,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代表作有《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生态问题研究》《邓小平社会发展论》《江泽民党建思想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责任编辑:李金龙
4.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篇四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理想信念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首先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一、当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应该看到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深层次思想问题突出、政治信仰模糊、理想信念弱化、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政府、学校重视不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
一方面,大学生数量增长速度快,加之理想信念教育自身量化、评价困难,投入无法立竿见影,致使部分主管领导在对待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上采取“实用”、“够用”的态度,不能高瞻远瞩,不愿投入财力和物力解决所需经费、教材、队伍建设等问题。另一方面,高校理想信念系统化教育缺失,教育实效性不强,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此外,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权力崇拜、学术腐败等现象更直接地使大学生思想上产生困惑,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偏差。
2.社会生活环境复杂,理想信念教育难度加大
从国际环境看,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进行“西化”和“分化”的努力一直没有放松过,他们利用传媒、网络等输出其价值观,进行思想渗透,千方百计削弱我主流舆论的影响,这些对我国大学生的蛊惑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从国内环境看,由于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思潮的新旧杂糅、某些环节的失范和无序现象、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也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种.种干扰。
3.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目标理想远大、自我期望值高,但缺乏实现理想的具体目标,对环境要求苛刻,不愿谈贡献,现实实现率低的矛盾”、“ 独生子女以自我成才为中心”等问题,这是造成其人身价值取向及理想信念上出现问题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此外,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理想信念教育口径不一致也是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确立的重要因素。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背景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从国际环境来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政治层面走向社会层面,而且越来越隐蔽化,越来越具有欺骗性。他们通过影视、音乐、文化交流等诱人的形式,大力传播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些意识形态的渗透必然会使一些意志薄弱者对西方价值观念产生盲目的崇拜,背弃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动摇,出现新的信仰危机。因此,在高校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仅具有紧迫性,而且任务还十分艰巨。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社会形态的多样化以及社会上不正之风对高校的影响使高校必须加强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工作,这样既可以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和价值体系宏大工程的主要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和思考
1.高度重视,积极投入,赋予理想信念教育新的内涵
搞好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积极地投入财力、物力、人力,为推进和提高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对于高校应努力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要把队伍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队伍。二是注重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研究,勇于开拓创新,努力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
2.构建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特点相适应的传播和教育方式
(1)弘扬主旋律与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相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地宣扬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主旋律。因此,要发挥社会环境的整合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理想信念的教育氛围,保持强烈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2)积极推进高校“两课”的改革。高校“两课”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新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日益要求我们加大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传统模式和传统手段的改革力度。改革教学内容,明确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来重新建构教材体系,使“两课”贴近学生实际,更具有说服力。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及远程教学等,使课堂教学时时保持丰富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握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方向,营造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氛围。校园文化内在的教育导向和潜移默化的功能,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要把握好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管理,积极开展健康、高雅、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
(4)强化网络和学生理论社团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高校通过校园网开辟理论学习的阵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并对热点、难点问题适时开展有关问答以及讨论、对话等交流活动,创新网络教育方法,开展互动式学习和开放式学习,拓展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领域。同时,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理论社团的投入、扶持和指导,使学生理论社团真正成为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新平台。
(5)建立科学、合理的理想信念教育评估机制。理想信念教育评估机制的建立关键在于评估指标的选定,这是有效、科学、客观地衡量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关键环节。因此,对评估指标的选定要慎重,要根据理想信念阶段性教育目标和内容确立评估指标。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达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通过组织大学生到企业、社区、农村等地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服务活动,让他们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同时,高校还要在学生专业实习、军事训练、劳动、勤工助学以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中有机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实践,知行结合,增长才干。因此,高校要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实践创新,培养大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进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4.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自身甄别能力和抵御能力
5.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况汇报 篇五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出台的一系列新时期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件精神,认真研究推进措施,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将大众创新创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力度,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一是研究出台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发大众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市委改革办、市科技局、市发改委等部门参与起草的《**市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已形成初稿,正在征求意见;《**市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正在起草。二是建立各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加大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探索实行科研项目分类管理,改进和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初步完成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并报市委改革办待批。三是研究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果转化资助政策,合理配置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比例,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扶持一批优质企业和技术研发中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培
1植一批创造税收产出多、经济价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就业机会多的创新型企业,起到示范带动效应。四是开展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专项行动,深入企业开展帮扶活动。五是加强银企对接,切实解决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题。
二、集聚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学习借鉴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重点依托**高新区、**高新区、产业聚集区、高校、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有利条件,加快建设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为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支持完善**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园的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在全市高校推广**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园等新型创新创业服务模式,支持各高校最大限度地盘活利用自身的创新创业资源。加快推动**众创空间建设运营。
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鼓励和支持多元化主体投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服务载体,鼓励和支持高新区、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招投标程序确定专门的孵化运营团队(运营管理机构),实行市场化运营。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建立专业孵化机构,完善创新链,加快壮大小微企业群体。完善“苗圃+孵化+加速”孵化服务链条,探索创业孵化新机制、新模式,建设一批产业整合、金融协作、资源共享
2的创业孵化示范区。探索**高新区、**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新模式,推动各产业集聚区和**等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支持各类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对接合作,建设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优化各类创新平台布局,按功能定位分类整合,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建立向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有效开放的机制。加快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推动服务于产业集群创新的公共技术服务、科技企业孵化、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业投融资等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基础信息资源等资源向社会开放力度。以**科技协作综合服务平台、**省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为依托,加快建设覆盖全市、服务企业的科技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资源共享、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咨询培训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优化创新创业项目资源库。建立创新创业信息发布机制,广泛征集创新创业项目,使项目与创业者有效对接,促进项目成功转化。
三、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强化资本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推进作用。着力发挥传统孵化器在基础设施方面和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在专业服务方面的互补优势,促进传统孵化器与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深层融合,联合建立“创业苗圃—孵
6.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 篇六
关键词:晚期资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
一、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象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文化产生的基础是晚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晚期资本主义是对后工业化、充分市场化和全球一体化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总概括,其基本特征是工业化的组织管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农业、商品流通领域,并进而渗透到文化生产、娱乐消费等领域,其主要特点是跨国资本的全球扩张和纵深发展。”1杰姆逊认为文化理论的构建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近期出现的文化现象,属于上层建筑,揭示出了晚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并且文化也是理解时代特性的重要手段。由此说明了经济现象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逐渐消失后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杰姆逊引用厄内斯特.曼德尔在《晚期资本主义》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能力科技发展中的基本革命――透过机器来生产机器引动器的科技――这正是科技革命史中最关键时候。1848年以来蒸汽引擎的机器生产,19世纪90年代以来电力发动机及内燃机的机器生产,以及20世纪40年代以来电子及核子能量机器的生产――这三种生产的成功,乃是人类社会自18世纪后期经过‘原本’的工业革命以后因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所驱动而形成的.极为普及的科技革命。”2曼德尔依据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也经历了三次不同的阶段,并且不同阶段资本运作的特点也不一样,每个阶段发展都是对前一阶段的深化和扩展。第一个阶段是与蒸汽机时代相对应的市场资本主义,这个时期的资本运作的特点还是自由竞争,与此相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为现实主义;第二个阶段是与电力发动机及内燃机相对应的帝国主义下的垄断式资本主义,这个时期的资本运作的特点是高竞争导致的垄断资本,该时期的文化表现为现代主义;第三个阶段则是当下人们所处的阶段,是与电子及核能量机器对应的跨国资本主义阶段,这个时期的资本运作的特点是资本的跨国运作,文化表现形式为后现代主义。杰姆逊大体上认同曼德尔对资本主义历史分期的划分,正如杰姆逊在文中指出的那样:“既然社会及科技的发展会从一个时期演化到另一个时期,则社会文化跟机器的关系以及它对机器的再现的方法形式,自然也会因时移世易而辩证地转变。”3杰姆逊根据曼德尔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文化分期理论。这三种不同的文化分期了理论相继产生,既相互关联又有其不同的文化风格。
二、影响后现代主义的因素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对大众文化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可以说大众文化的繁荣是后现代主义的必然结果,大众文化表现出的特点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功能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精神。深入分析大众文化有利于从更深层次上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在当今的发展。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产生深刻的变革,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以及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在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上发生了变化,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得大众传媒的普遍性日趋广泛,电子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及广告工业的急剧扩张等使文化作为商品进行大批量生产。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这就是真正的形象社会时期,从此在这个社会中人类主体面临每天多达一千多个形象的轰炸。”4人们就这样生活在一个影像世界里,影像文化以视觉为主,各种不断变换的影视形象代替了纸质文化带给人的思维想像。第二,消费社会的出现使得消费成为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动力,生产规模的大小受制于消费力的水平,资本主义社会在文化产品与商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日常生活中的商品化开始入侵到文化范围,文化产品进入到市场领域,映入消费者的眼帘,文化被市场化了,成为大众的消费品。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纯粹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严格的界限也日益消弭。大批量的生产指向消费、闲暇和服务,消费成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动力和主流,也成为后现代文化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三、大众文化的特点
“杰姆逊认为它是指凭借现代高科技手段大规模地进行复制和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这种文化工业不是产生于大众本身,而是‘特意为大众消费生产出来’的。是一种典型的商品文化。”5
(一)大众文化是一种无深度感的平面文化
大众文化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后现代主义文化和商品生产紧密结合,生产的逻辑受到商品的逻辑的影响。由于晚期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已经被商品化,因而一味地重视效率,追求时尚和流行,以往的文化是被理解为音乐、绘画、纯文学之类的有自律性的高雅文化,而后现代主义带来的文化则为一些无深度感的平面文化,与金钱、利益、市场挂钩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消费品,人们不再挖掘作品背后所拥有的深刻含义,追求的只是即时消费和当下体验给人们的身心带来的快感。随着文化在生产方式和存在形态的改变,文化价值由其商业价值来衡量。由于受到资本商业运作的影响,后现代文化多表现为形象化,因此,大众文化的平面化和缺乏深度是形象化的结果。
(二)大众文化使人们的主体性消失
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使得大众文化有了众多的消费者,过去具有主体性、批判性、反权威和创造性的艺术家被大批丧失主体意识的制造者所取代,城市文明显示出商品拜物教的特征,人本身被“物化”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丧失,大众文化消解了主体至上的原则,创造力是艺术家在作品创造中的关键因素,一旦创造力消失,也就体会不到艺术家在文化作品中独有的对人生理想信念的召唤、真理意义的追问、价值追求的体悟,在文化层面上提高对人生自由境界的追求。艺术家的思想为市场而生,他们也意识到如果想在金钱利益至上的社会中获得交换价值以维持生存,他们制造的产品就要符合市场的需求,追求的不再是个人风格而是一味地迎合大众和市场,在追求大众化的过程中文艺工作者不再是传统经典文化的塑造者,也不再进行精神创作的活动,不是精神价值的创造者,而是大众文化的制造者。大众文化丧失了现代主义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化风格,因此,大众文化的繁荣不仅使文化产品的创造者丧失了主体性,也使得消费者丧失了主体性。
(三)大众文化的创作的手段是“拼凑”
“今天,拼凑作为创作方法,几乎是无所不在的,雄踞了一切的艺术实践。”6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之前存在的现代主义文化创造的是新风格、独特的文化产品,而后现代大众文化的生产者由于缺乏创新性,以迎合大众为主,被资本所控制与市场相关联,因此,大众文化的生产者所做的工作就是简单的模仿过去的文化风格,这是一个缺乏文化创新的时代,当通过拼凑的方式将原本无关联的文化艺术形式组合成不同效果的大众文化产品投入市场,再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文化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很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正是由于“拼凑”手法的广泛应用使得大众文化日益繁荣。
参考文献:
[1]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3]刘梅.詹姆逊文化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倾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xx,(6).
7.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篇七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 是新时代下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旗帜和方向。其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耳熟能详的话语方式 (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 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有两种形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学术研究的马克思主义, 从意识形态层面来讲, 其大众化就是解决当代人们的政治信仰问题;而学术研究的马克思主义, 其大众化就是要解决人们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问题。政治信仰与文化认同相互影响, 相互联系, 一方面, 文化认同以共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心理、行为规范提供着深刻的情感归属感和心理支撑点, 是实现其他认同的内在基础;另一方面,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 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 人们依据一定的政治态度、政治目标确定自己的身份, 把自己看作是某一政党的、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 并自觉地以组织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 并与这个政治组织保持一致, 支持这个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1]
高校在校大学生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承对象, 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校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和载体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艰辛的探索,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仍然有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有待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与方法亟待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尚未得到全社会的配合支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和方法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和薄弱”[2]以上问题集中表现为:一是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不浓, 心存排斥、不信、不学;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和方法过于单一、呆板, 以“教”代“育”现象成为普遍: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授主要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支撑, 其教学效果容易被社会大环境中的负面现象所影响和消解;四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需要理论上不断创新, 但实际状况是投入不足、成果不多、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和薄弱。
高校对网络舆情的引导、监管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和路径
1. 网络舆情客观存在的特点及作用
关于舆情, 简单地说, 就是舆论的情况, 网络舆情就是互联网上网民就某一事态的舆论情况。国内最早对舆情进行了系统性定义的是天津社科院舆情研究所王来华研究员, 其研究认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3]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不仅公共事务, 一些公众人物、私人事务也被人们所讨论, 从而为舆情的定义赋予了新的内涵。基于此, 网络舆情是指“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4]可见, 舆情, 包括网络舆情, 它是人们的情感情绪、态度、认知和行为倾向的初始表露, 这种表达呈现出随意化、突发性、意识流等特点, 是一种零散的, 非体系化的东西, 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
随着互联网在今天的广泛使用, 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 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载体有:微博、新闻评论、BBS、论坛等。其表达快捷、方式互动、信息多元等优势, 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 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 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直接性与突发性。网民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网站等途径, 可以立即发表意见, 表意畅通直接;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 一个热点事件通过不断地点击, 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表达, 就可以点燃一片舆论;二是偏差性与隐蔽性。发言者都匿名上网, 身份虚拟隐蔽, 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 网络自然成为情绪宣泄的空间。三是自由性和平等性。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 人们没有了现实利益的羁绊, 相互间以自由、平等的心态进行交往, 意见的表达与情绪的宣泄更为随性和本意。总之, 网络舆情形成迅速, 对社会影响巨大, 并且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只有扬长避短, 才能物为所用。
2. 高校对网络舆情积极方面的引导, 是充分发挥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积极作用的关键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在于扩充了信息来源, 丰富了信息储备, 有利于汇集意见, 发现矛盾, 疏通矛盾, 化解不良情绪, 成为广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目前, 高校网络舆情有以下三个特点:“内容的多元性与分散性, 制造与参与主体的特殊性;形成过程的迅捷性。”[5]鉴于此, 高校的理论教师、实践人员、社团领导、舆情领袖可以利用网络舆情的这些特点, 让学生从旁观者、无动于衷者逐步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问题的探讨者或自觉地参与者, 甚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网络信息, 实现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变被动为主动, 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同时, 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 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主体, 以对聚焦校园、现实社会的某一焦点、热点问题而迅速形成的网络舆情作为契机, 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 改变其错误看法, 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 认识源于实践并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实践性, 而网络舆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引领正好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 即认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3.高校对网络舆情消极方面的监管、消解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的必要步骤
网络舆情作为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 在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新的活力的同时, 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互动性、隐匿性等特点又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言论表达更加自由化、零散化、非理性化、碎片化, 使形成的舆情成为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性因素。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受众者来看, 其中多是90后的年轻人, 这样的新生代群体秉承现代性、后现代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理念, 在舆论话题的选择上更容易挑战、质疑传统权威, 以彰显个人的独特个性。而网络世界的自由性和隐匿性, 使他们摆脱了现实的束缚:情感、思想、学术、就业、对学校工作或社会问题的看法、对社会的不满等, 都可以在网络论坛上知无不言甚至言无不尽, 一些不负责任乃至反动的言论和思想也容易乘虚而入, 从而极易形成一些负面的、消极的网络舆情, 甚至形成不道德的行为或者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另外, 高校网络舆情因制造与参与主体的特殊性, 形成过程的迅捷性, 间或有突发性、偏差性的特点, 容易导致大学生网民的盲从和跟风, 造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缺失。因此, 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 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监管需要形成长效机制, 针对校园舆情的以上几个特征, 各管理部门协同起来, 及时化矛盾、危机于无形。
发挥校园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发挥好主渠道主课堂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高校既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重视和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又要从制度上建设上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正常开设, 还要从教改上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学术及教学水平, 善于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社会的实际, 才能说服学生, 使学生无论是网络舆情的参与者或者是舆情领袖, 都会有一个客观、科学的立场和态度。
2. 发挥好学生理论社团的作用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自己生命的根基, 在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首先,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活动是建立在学生自觉自愿基础上的, 容易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活动中去, 通过网站、微博、广播, 根据学生的接受特点, 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和认识去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并与自身需求相结合, 以此来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其次,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可以联系高校的专家和教授, 开展学术讨论、专家讲座、辩论赛、座谈等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 同时还可联系、协调学校各部门, 在校内外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搭建平台;最后,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是沟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 它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进农村基层、工厂矿区、企事业单位、社区, 了解社会和民情,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同时又可以在社会各个层面上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推进整个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 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给学生以科学的引导与影响, 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心骨”, 而且要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 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要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热点事件, 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 对错误言论、思潮敢于批评, 及时纠正, 同时又不能搞“家长制”、“一言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把学生当成课堂主体、合作伙伴, 既要教学生, 又要向学生学习。另外, 师生可以一起打造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红色网站”, 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 开设网上文化课堂, 开展网上文化活动等, 以此净化网络舆情环境, 使网络舆情的导向能够在科学理论的旗帜指引下, 在互动交流、比较、筛选中由平面走向立体, 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参考文献
[1]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1]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2]冯皓, 郑欣峰, 詹筱媛.发挥学生社团作用,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6) :36.[2]冯皓, 郑欣峰, 詹筱媛.发挥学生社团作用,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6) :36.
[3]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3]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4]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18) :79-82.[4]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18) :79-82.
8.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篇八
(1.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与经济系,云南临沧677000;2.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法系,云南临沧67700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走进人民群众,真正为人民群众所了解、所掌握、所运用,充分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三个方面。具体而言,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由宏观到微观、由深奥到浅显、由官方到民间、由学者到民众、由非日常生活领域到日常生活领域、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并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指导思想,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理想与信仰,外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既来源于日常生活,又扎根于日常生活、服务于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指导作用。以日常生活为基点,研究并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国内关于这一论题的研究多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视野、引领方向及其认知模式等方面,忽视了这一论题的实质在于它是一种“朝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本身”的生活叙事,其核心是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指导思想。本文将在分析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阐述日常生活中马克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推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与途径。
一、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研究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论题的前提和基础,是首先要理解“生活”的概念,并区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关系。关于“生活”,中国生活学的首倡者黄现璠对它的定义和分类是:“生活狭义上是指人于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需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它的基本内容即为食衣住行生活。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1]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永不停息的生活史。生活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人类形形色色的生活历史构成了人类的整体发展史。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活动领域和活动图式的不同:在活动领域上,“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2]都属于日常生活领域,反之则是非日常生活领域;在活动图式上,日常生活主要包括衣食住行、休闲活动、日常交往等,非日常生活则是以“社会总体或类的存在与再生产为宗旨”[3]的活动,包括社会生产、经营管理、公共事务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明确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这里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是指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一切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日常生活对于非日常生活起着主导、决定和制约作用,是一切非日常生活的基础,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进行着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日常生活领域是人民群众的主要活动领域,只有少数人主要活动在非日常生活领域,即便如此,也自始至终脱离不了日常生活领域。任何人都不能脱离日常生活领域而孤立存在。所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领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关注的主要领域,是马克思主义的源泉和赖以产生、存在与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领域和重要传播平台。只有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切实发挥了指导和引领作用,并有效落实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彻底、完全地实现大众化。
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与问题
长期以来,在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和传播主要偏重于非日常生活领域,自觉的非日常生活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领域和重要发展平台,而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之基本领域的自在的日常生活却往往被忽视,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推进得不够理想,出现了一些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现象。
一是部分人在思想上远离和排斥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至今,受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分配、利益诉求等业已多元化的影响,人民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潮日趋多元,由此导致人民群众认知和信仰的多元化趋向,甚至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被边缘化的情况。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变得只关注获取私利并以之为生活目的和价值追求,在思想上远离和排斥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些空洞的理论和说教,与执政党密切相关,与自己相距甚远,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甚至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种思想倾向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分隔成两个毫不相干的领域,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二是部分人偏离和违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许多人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偏差,成为“物化的人”和“单向度的人”。在他们看来,商品不只具有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单纯的使用价值,更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于是开始不遗余力地追求物的享受,最终成为物的奴隶。过度追求物欲享受也导致了部分人对利益的无限欲求和对金钱的疯狂追逐,将对金钱的占有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为了金钱不惜背叛亲人、朋友甚至危害社会,从而使自己迷失在物质世界中。这些人沉湎于私利、私欲,将马克思主义置于一旁,甚至认为共产主义是天方夜谭,严重偏离和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三是部分人怀疑和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使部分人开始笃信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只强调和关注个人利益,想问题、做事情总是从自身出发,不考虑他人利益,漠视集体利益,损害国家利益。还有一部分人受西方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盲目攀比,骄奢淫逸,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都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为标准并加以模仿。再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和网络传播的助推,西方意识形态更是以形式多样的隐性手段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观念和价值判断,使一部分群众逐渐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产生怀疑,甚至发生动摇。
三、推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彻底、完全实现大众化,就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关注现实,关心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彰显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使马克思主义深入到人民群众心中,引领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向,规范人民群众的日常行为,指导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推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重视思想理论层面的研究,更要着眼于生活实践层面的操作。
1.思想理论层面的研究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重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揭示其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根本性、普遍性指导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只有认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坚定自己的思想政治立场,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正确而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只有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才能使之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而指导其日常生活,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属性,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简单的马克思主义的世俗化、庸俗化,不能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传播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属性,否则将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甚至扭曲,削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最终使人民群众远离甚至排斥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既是日常生活的主体,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属性的把握情况,是马克思主义能否在人民群众中真正实现大众化的关键所在,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创立至今仍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只有是民族的、大众的,反映现实、体现时代精神、解决时代问题,与时代有机结合,不断发展创新,才能走进人民群众并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进而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传播和运用,真正实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寻找马克思主义三种形态的有机结合,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化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政治的、学术的和大众的三种形态。无论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之指导思想的政治形态,还是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学术形态,在实践上最终都只有落脚到被人民群众所掌握的大众形态,才具有现实意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果只是作为意识形态停留在文献中和报告中,或者只是作为专家学者的专利停留在书斋里,而没有真正被人民群众所掌握,那就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根本的大众本性。[5]深入分析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形态,努力寻找当代马克思主义三种形态的结合点,有利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来研究,打破以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单向性和局限性,促进理论研究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更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并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认可,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
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化研究,分析日常生活中人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等,才能在日常生活领域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采取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指导人民群众的思想与行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够真正实现。
2.生活实践层面的操作
(1)切实关注民生发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的业务水平。民生发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民群众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与接受程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关注民生,为人民群众着想,立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体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真正关注和关心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实际问题,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才能赢得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与支持,人民群众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践行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力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化程度。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的业务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要切实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修养,重点是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其次,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提供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真实,忠实于原著,以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的理论视野,借鉴、吸收相关研究的优秀成果;最后,通过组织举办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会、研讨会和交流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和平台。
(2)完善并规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行制度,着力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良性运行。规范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行制度是保障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大众化的必要条件。第一,以制度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地位和指导地位不动摇。在日常生活中,人民群众比较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政策法规,因为这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可通过政府明文规定、法律予以保障,把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转化并反映到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政策法规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对象之中并最终转化为普遍政治信仰。第二,国家的各项工作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目标,凸显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从而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重点。第三,设立专门负责管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部门,规范化管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工作,确保宣传内容符合而不是偏离或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工作的长期性、有效性、持久性和连续性,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而不是相互脱离。
良性、健全的民主政治是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推进马克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保障。良性、健全的民主政治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使之可以通过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解,并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内化到自己的政治行为和日常生活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要与民主政治的推进过程相结合,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只有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提高了,真正开始关心政治了,才能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加快推进马克思主大众化的进程,进而真正、彻底、完全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途径,编写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亲近性文本。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等的多元化趋势将更加凸显。在这种情况下,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指导地位不动摇,继续保持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并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就必须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途径,采取多种方法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应始终依靠党和政府来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组织、教育和管理工作。其次,应继续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重要作用,充分借助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确保马克思主义能深入到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再次,可借助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带有教育宣传意义的活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寄寓其中,用寓教于乐的隐形方式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后,可组织精兵强将,成立马克思主大众化宣讲队,探索出集中宣讲、分散宣讲、主题宣讲、专题宣讲、入户宣讲等行之有效的宣讲形式,认真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街道、进社区、进市场等活动,以多种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缜密、逻辑严密,有些甚至高度抽象、晦涩难懂,其研究人员多为理论工作者,人民群众难以学习和理解,这也是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由于人民群众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兴趣爱好等方面有着多样差异,其接受能力、接受方式各不相同,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泛传播,一定要针对不同界别、不同层次的大众群体,采用新鲜活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简洁直接的语言来概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结合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实际工作情况,结合当今时代的热点难点问题,编写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亲近性文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才能够实现与时代的结合从而引起大众共鸣。
[1] 黄现璠,甘文杰.试论“中国生活学”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07(3):1.
[2] [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1990:3.
[3] 衣俊卿.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J].求是学刊,2005(6):6.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