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共建活动总结(共12篇)(共12篇)
1.党支部共建活动总结 篇一
北扶党字(2011)11号
海北州扶贫开发局
关于呈报《城乡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自
查总结》的报告
州委支部:
现将我局《城乡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自查总结》随文呈上,请审示。
海北州扶贫开发局 二○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主题词:城乡 结对共建 自查 总结
海北州扶贫开发局印
二○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城乡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自查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支部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城乡经济社局统筹发展和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实现城乡之间党的基层支部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我局与门源县进行了结对共建。活动开展以来,我局通过采取党建相互交流,对困难党员家庭及子女给予扶持,提供农牧民外出务工维权信息,为结对村办实事办好事等方式,促进了结对双方共同发展。现将2011年城乡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自查总结如下:
一、加强支部领导
把结对共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成立由总局党支部书记牵头,办公室成员组成的结对共建工作领导小组。
二、主要做法
1、我局党支部把“结对共建”活动作为宣传党的政策和县委的重大决定的有效载体,利用宣讲期间,支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州委、县委的重大决定,把结对共建活动变成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支部群众的主要阵地。
2、我局党支部积极开展帮扶慰问工作,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着力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当我局了解到 群众在为筹备集中牛羊育肥的合作社,开展耕
地集约化经营来增加农牧民收入,由于启动资金困难时,积极配合工作组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思路,并筹措1万元资金帮扶联点村,调动了广大农牧民推进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生态畜牧业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为 户困难农牧民家庭发放 袋面粉。
3、把共建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有机结合,把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作为共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局党支部在完善工作机制、扎实工作作风、增强为民服务上下功夫,深入共建村农牧群众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增强党群关系。
4、支部开展座谈会,双方主要领导交换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共谋发展大计。加强支部协调,共同支部开展迎“七一”、重温入党誓词、老党员座谈会、慰问老党员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5、协助开展换届选举工作。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开展期间,帮助搞好选举宣传、动员工作,确保选举的公平、公开、公正。
6、帮助该村开展社局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整治脏、乱、差现象,营造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富裕文明新牧区而努力。
通过共建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科学发展、脱贫致富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实现
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的良性互动,不断提高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水平,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科学发展、促进扶贫开发坚强的战斗堡垒,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工作能力得提高、科学发展上水平、精神文明上台阶和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预期目标。
我们和联点村党支部基本上做到了工作统筹起来安排,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党员融合起来进步,但与上级党委的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工作中努力改进。我们将按照县委部署,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从以下三方面抓好结对共建工作:一是帮助联点村理清发展思路,拓宽发展渠道,为农牧民提供致富信息。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体活动,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工作,增强城乡基层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坚持走访慰问贫困党员、农牧民,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2.党支部共建活动总结 篇二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 大学生人数逐步增加, 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更加复杂, 如何科学有效的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经过探索和研究发现, 师生党支部共建是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手段, 是加强学风建设的新途径。支部共建可以帮助大学生党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学风建设。对于巩固学风建设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成为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有力抓手。
一、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
据调查研究表明, 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学风问题, 部分大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甚至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直接影响到他们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水平。究其原因, 主要可分为社会因素、高校因素、教师因素和学生个人因素四种。
1. 社会大环境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1]。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大学校园中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大学生正处于校园和社会之间的转型期, 缺乏辨别能力, 很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 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一方面是因为某些高校把追求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 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大学生中的“打工热”, 一些大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到打工挣钱上, 忽视了大学期间的学习, 严重影响了学风。另外, 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严峻的就业形势等也影响到高校的学风建设。
2. 高校环境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目前, 大部分高校都已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并想办法加强学风建设, 但高校本身的环境和条件却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学风建设, 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一是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注重文体活动, 缺少学习活动;二是对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不到位, 不能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没有形成相应的教育体系;三是专业和课程设置不能及时更新, 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不能吸引学生;四是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软硬件设施。
3. 教师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
调查显示,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由于缺少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 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不能及时更新教学方法, 导致学生厌学。另外, 部分教师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到教学上, 教学课件陈旧, 应付教学, 不主动提高教学水平, 直接影响到学风建设。
4. 学生个人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大学宽松式的教育模式, 学习目的不明确, 自制力差, 大学一年级就出现逃课、玩游戏等现象, 没有打牢基础, 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不能顺利毕业。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秉承“学习无用论”, 更偏向于追求个人实际利益。部分同学受同伴影响较深, 宿舍和同班同学的学习习惯互相影响, 宿舍一两个厌学同学可能影响到整个宿舍的学习风气。
二、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的重要作用
高校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是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是高校实施全员育人工程的根本需要, 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传道、授业、解惑是他们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 还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大学生思维活跃, 容易受外界不良思潮的影响, 师生党支部共建可以使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及时教育、引导他们, 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 教师可以利用支部共建这一载体, 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先进事迹, 通过他们将党的政治思想影响到更多同学。
2. 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有利于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
支部共建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渠道。学生党员通过支部共建体验到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不易, 对教师工作有了深入了解;教师党员通过支部共建可以了解到学生对老师的建议和意见, 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做到有的放矢,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生党员通过共同策划、组织、参与党建活动, 师生之间互相理解、化解矛盾, 在平等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促进师生关系进一步和谐, 从而以党内和谐带动校园和谐。
3. 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有利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
高校学风建设需要全员参与, 各司其职, 同时需要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配合, 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支部共建, 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对学校硬件条件的需求、对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是否适应等问题, 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相关问题, 调整教学思路, 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另外, 教师可以通过支部共建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丰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让他们充实起来, 从而带动学校学风和校风建设。
三、构建师生党支部共建长效机制, 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1. 分年级分层次完善共建方案。
学风建设应该从大一抓起, 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形成系统的工作方案, 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建议师生共建按专业结对, 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师生支部共建也应根据大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设计有针对性的共建内容。因为低年级学生党员较少, 可以考虑将主要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纳入支部共建活动中。
大学一年级学生刚入大学校门, 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是关键。教工支部与他们结对后, 要尽快对他们进行专业认知教育, 组织师生交流会, 使他们第一时间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 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随时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 大一同学所学的课程大多是公共基础课, 部分同学认为学习这些课程无用, 教工支部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大学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适应, 对学校环境有所了解, 开始接触专业课, 寻找自己的方向。教工支部可以从大二起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 试着让他们参与教师的课题, 鼓励他们申报学校的第二课堂项目、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参与教师的课题、走进实验室等。
大学三年级同学已有一定的专业基础, 教工党员可指导他们撰写专业论文, 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科技竞赛等。也可以推荐他们利用假期去企业顶岗实习, 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 锻炼动手能力。要求他们帮助支部中大一和大二同学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带动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
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已计划好自己的毕业去向, 教工支部要对他们分类辅导:针对考研同学, 根据以往考研情况帮助他们确定考研目标学校, 帮助他们制定复习计划, 并督促他们认真复习。针对就业同学, 从就业形势分析、就业目标确定、就业过程指导、就业技巧等方面帮助他们成功就业。针对创业同学, 要督促他们从实际出发, 一步步踏实创业。针对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同学, 要帮助他们认清形势, 客观报名等。
2. 健全和完善共建制度。
高校要想建立支部共建长效机制, 促使支部共建活动系统开展下去, 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用制度去规范共建活动, 从而取得实效[2]。例如:高校可建立支部共建“一对一”辅导制度, 一个教工党员对应一个或多个学生党员, 负责对他们进行学业指导;建立教学相长的学习型共建制度, 促使师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共同体;建立学用相联的创新型共建制度,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师生服务型共建制度, 师生党员互相服务的同时, 可以为其他非党员教师和同学服务。
3. 建立共建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
高校党委要出台相应办法, 每年对支部共建活动进行考核, 明确奖惩措施, 奖励先进, 批评后进。重点考核支部共建取得的实效, 包括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成绩、科技竞赛获奖情况、第二课堂立项情况、发表论文情况、参与项目情况、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等。考核可通过提交材料、群众评议、党内评议和上级党组织评议等方式进行。对于考核优秀的师生支部, 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激励他们再接再厉, 取得更好的成绩, 并将优秀成果予以推广;对于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师生支部, 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 想出办法, 逐步提高, 特殊情况可更换支部书记。
4. 利用新媒体建立网络共建平台。
新媒体给高校工作带来很大便利, 给师生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师生支部共建可建立微信、微博平台、QQ群等, 师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交流。网络交流平台可以使学生消除面对面交流的紧张情绪, 以平等民主的方式进行交流, 促使交流更顺畅, 有利于师生之间深层次的了解, 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另外, 师生可通过网络平台上传、分享学习资料等, 达到资料共享;可上传支部共建设活动照片, 记载支部共建活动实时动态, 浓厚活动氛围, 有利于活动开展;学生学习上的疑问可以及时得到老师的答复;在外实习的党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支部活动, 了解支部最新动态[3]。网络平台需要专人负责维护和运营, 不断完善和发展, 增强利用这一平台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丽静.影响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知网, 2012年5月.
[2]韩天玉, 王毅强.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的实践与思考[J].党建思政德育, 总第298期, 2014年3月.
3.北京高校党支部共建模式构建研究 篇三
关键词:北京高校 党支部共建 意义 模式
党的十七大指出:“基层党组织要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党支部共建正成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增长点和实践创新点,也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对挑战、整合资源、促进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党支部共建已形成校内外共建两大类型和多种内容,并取得显著实效,党支部的活力进一步焕发,党员思想认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党支部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和师生关系进一步改善。然而,北京高校党支部共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深入研究和系统指导还不够,制度保障和经费投入还不足等。构建符合时代发展新需要的高校党支部共建模式,成为许多北京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高校党支部共建模式的理论分析
1.概念解析
党支部共建是指不同基层党支部之间联手开展党建工作的特殊形式,有助于不同党组织之间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构成新的有机互联的组织系统,具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进的特点和优势。高校党支部共建,则是指高校基层党支部之间、高校与校外各种类型的基层党支部之间联手开展党建工作的形式。研究高校党支部共建模式,就是要全面梳理高校党支部共建的做法和经验,在千变万化的形式中找出其共性,总结归纳出可供推广的规律,以此规范高校党支部共建活动。
2.高校党支部共建的现实意义
一是深化履行高校自身职能和使命的迫切需要。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使命,党支部共建正是高校深化履行上述职能使命的重要途径。从人才培养来看,党支部共建能调动更多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从科学研究来看,党支部共建能整合和优化资源,促进学科交叉和科研协作;从服务社会来看,党支部共建能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更好地与行业、社会对接,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从文化传承创新来看,党支部共建能够把中国优秀思想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等发扬光大,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播和创造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二是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党支部共建是高校基层党组织面对转型社会的客观社会现实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基层组织的有力举措。高校党建工作的现行纵向组织管理模式,组织严密、纪律性强,对党员能起到很好的管理和教育效果,但也容易造成党员主体性不强、党内生活缺乏互动、党组织的服务性难以体现等问题。党支部共建有助于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使党支部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服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服务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三是提升高校党员队伍素质的重要实践途径。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当今社会各要素不断融合,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相对于传统党支部活动而言,党支部共建更具有实践性、更能与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更贴近育人工作实际,因而成为许多高校党支部的选择。在共建活动中,党员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党员个体的特长得到发挥,党员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得以加强,党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也得以提升。因此,党支部共建成为提升党员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北京24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73.0% 的被调查者认为党支部共建能“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员服务意识和能力”。
北京高校党支部共建模式的构建思考
客观上说,北京高校有着依托首都、资源丰富、人才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等优势,在党建方面又有北京市委教工委的统筹领导,在开展党支部共建模式探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引领全国高校开展党支部共建中理应大有作为。为此,北京高校需要总结经验,凝聚共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党支部共建模式的构建:
1.明确指导体系
一是指导思想。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大党建”理念;以切实履行好高校职能为核心,以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为落脚点,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目标为纽带,以建立协调有序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保证,切实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工作活力。
二是基本原则。要坚持以下四项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坚持把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党支部共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大多数社会群众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具体利益的结合点,注意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利益,不断提高服务能力,让社会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第二,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特色,尊重和支持基层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为共建单位办实事、办好事的有效途径,切实增强服务社会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优势互补的原则。充分调动党支部共建的积极性,发挥高校党支部的理论优势、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共同解决师生关心、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第四,促进发展原则。从有利于学校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参与、推进高校和社会各方面事业的发展。
2.健全工作机制
适时研究制定《北京高校党支部共建工作指导意见》,调动北京高校党组织开展党支部共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以保障党支部共建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加强党支部书记培训,组织交流研讨,提高他们开展党支部共建工作的技能;定期组织党支部共建理论研究和评比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做法,不断丰富党支部共建理论体系,为高校党支部共建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3.创新活动载体
一是结对活动型——围绕特定主题,开展互动交流。结对活动型,就是共建双方围绕一定的主题结对开展党日活动。这是目前北京高校党支部共建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这种载体往往适用于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社会企业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口党支部之间,可以包含支部建设、文化建设等内容。调查显示,有72.1%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适合的共建途径。其重点在于议定好特定主题,安排好活动方式;其特点在于实践性强,主题设置灵活,方便不同党支部之间根据需要开展共建活动,党员之间可以充分地互动交流,经费比较容易得到保证等,对于不同党支部之间学习交流、增进感情很有帮助。
二是行业互助型——结合行业需求,互通信息有无。行业互助型,就是共建双方从适应新形势下行业发展和党支部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以专业为纽带,以行业为平台,开展互助共建活动,为专业建设、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共生条件。这种模式往往适用于高校与企业之间,可以包含人才培养、社会建设、经济发展等内容。例如,北京印刷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与西藏新华印刷厂开展“共建新雪域,共话新发展”的党支部共建活动,举办新华印刷厂印刷技能人才培训班,既有助于该支部开展服务性党支部建设,也显著地提升了该校行业影响力。这种载体特点在于共建双方的工作接触面广,便于共享行业资源,互通信息有无,对于企业发展和高校自身建设很有帮助,在今后社会经济发展中将大有作为。
三是项目合作型——开展项目合作,实现强强联手。项目合作型,就是共建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开展项目合作,旨在促进科研交流和资源共享,拓展科技服务空间,促进重点产业技术进步。这种同行业互助型模式总体类似,但在共建主体的具体机构方面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产学结合,后者侧重于学研结合。这种模式往往适用于高校与企业。其主要特点在于专业背景类似,预期成效明显,工作相通性和可持续性强,双方参与的积极性高,对于具体项目的推动大有助益;采取这种方式,双方的投入和收益容易核算,能够达成互利共赢的效果。
四是基地共建型——搭建基地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基地共建型,就是共建双方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根本目的,对双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建设育人实践基地。通过共建,双方都把对方的优势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形成“1+1>2”的效果。这种载体往往适用于高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之间,可以包含支部建设、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内容。调查显示,有64.2%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适合的共建途径。其特点在于稳定性高,便于共建活动持续开展;理论和实践高度整合,实践居于主导地位;双方可以通过签订协议、制定计划、建立领导小组等方式将共建活动制度化、长效化。
五是研讨观摩型——关注典型示范,力求多点开花。研讨观摩型,就是共建双方在共建问题上注重走内涵化发展的道路,在共建过程中,突出一个“实”字,凸显“典型示范”,从而形成“一方实践多方研讨”“一方开花多方齐放”“同伴互助”的良好局面以及互学互帮的浓厚氛围。这种载体往往适用于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乡镇之间,可以包含支部建设、文化建设等内容。在此种模式下,可以进行活动、资源、人员及党建信息等方面的共享,有利于双方或多方相互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党建工作理念及创新性的做法。其主要特点在于灵活性强,不受时间、空间、经费、人员的限制,有利于提升双方的党建工作水平。
六是智力支持型——通过你中有我,促进人员历练。智力支持型,就是共建双方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派或互派工作人员进入对方单位进行知识传授、经验交流,帮助对方解决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或学习对方先进理念和经验,有时也称为“引智工程”“挂职锻炼”,这是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方式。这种载体往往适用于高校与行业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可以包含支部建设、人才培养、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内容。其主要特点在于教育性强,人员的交流为共建党支部之间搭建了桥梁,有利于后续共建活动的开展。当然,采取这种方式必须与高校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协调起来进行。
七是公益服务型——牵手奉献爱心,共树文明风尚。公益服务型,就是共建中的某一方通过为另一方或以另一方为平台提供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活动,增进双方感情和情谊。这种载体是在服务中献爱心,在志愿活动中学知识,往往适用于高校与所在区县、乡镇之间,可以包含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内容。与智力支持型不同的是,此种共建类型既能使对方得到便利和实惠,感受爱心和尊敬,也有助于高校党员在献爱心活动中长本领、展才华、树风尚,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如高校学生党支部与社区敬老院共建。此种载体,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和促进共建双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建设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八是联系基层型——倡导“走转改”,服务面对面。联系基层型,就是工作上具有隶属关系的上级部门党支部与下级部门党支部之间开展共建,主要是高校机关、后勤、教辅部门党支部与基层教学单位党支部、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后勤部门党支部与机关教辅部门党支部开展共建,以及教师党支部之间的共建。前面所说的几种载体往往适用于校外,而这一载体通常适用于校内,可以包含支部建设、文化建设等内容,既有助于高校上级部门了解、体恤基层情况,也有助于基层师生更好地感受上级关怀,接受职能部门的工作指导,这对于高校机关部门党支部改进领导方式、工作方式,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很有帮助。
4.确保经费支持
高校党支部共建,离不开经费的支撑和保障。为此,一方面需要市委教育工委等主管部门针对北京高校党支部共建的需求,适度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力度,将重点的党支部共建项目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实现专款专用,以保证党支部共建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校党委在总经费预算中将党支部共建列入专项经费预算,完善党支部共建所需的软硬件设施,以满足党支部共建活动开展的基本要求。此外,高校基层单位也要开动脑筋,利用自身资源,拓宽经费渠道,提高自主筹费能力。同时,高校还需完善共建经费使用监督机制,做好共建经费的统筹管理与监督,避免经费变相流失。
5.融入区域发展
截至“十一五”末期,北京地区已经初步形成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几大区域性支柱产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规划》)进一步提出,要“以更高的标准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北京高校人才荟萃,学术资源和科研成果丰富,如不加以实践生产领域转化,就可能被束之高阁而无人问津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北京高校理应结合《规划》要求,通过党支部共建纽带融入区域发展中,促进北京高校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市、行业界的互动往来与应用合作,将高校现有的资源优势和科研能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从而为北京“十二五”及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改革发展服务。
在此基础上,上级主管部门也可结合相关精神和《规划》要求设定主题、统筹部署、分类指导,引领高校定期开展相关主题性党支部共建活动,打造共建工作融入区域发展的“快车道”和“大舞台”,从而形成上下互动、多方联动、全面推动的良好局面,共同促进支部共建工作融入区域发展机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高校党支部共建作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创新形式,在促进党建资源共享、推进基层党建和整体事业发展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也将是今后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理论增长点和实践创新点。北京高校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完善党支部共建模式,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领导下,推动党支部共建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在促进自身发展、服务“三个北京”建设、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高校党支部共建模式研究》课题组)
4.党支部共建活动总结 篇四
各位领导、各位党员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我院全体员工,向莅临本次结对共建活动的各位领导及党员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我院与**医院在党的建设、医院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医院妇产科党支部、消化科党支部、眼科党支部与**市中医医院临床一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掀开了两家医院党组织结对共建新篇章,标志着我们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新格局方面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可以使我院学习借鉴**医院党建工作和医院业务工作的好方法、好经验,助推我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水平。在此,我代表我院全体员工,对**医院的长期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本次结对共建以支部结对共建为引领,以专科建设帮扶为抓手,突出党建与业务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主线,结对共建主要包括组织队伍建设互促、党建活动互促、业务结对互助等方面内容,重点围绕“四个一”
开展结对工作活动,即共同上一次专题党课,共同进行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共同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共同建设一个特色专科。通过共建活动平台,分享党建和业务资源,交流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经验,实现“素质共进,人才共育,困难共克,资源共享”的目标。通过结对共建,我们双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优势特长可以分利用,对提升党建工作平、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我们双方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的指示要求落到实处,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贯彻好、落实好。希望我们双方借助结对共建的合作机遇,找准党建工作共同点、开展活动切入点,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按照“资源共享、队伍共建、服务联动”原则,大力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着力构建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拓展结对共建工作的内涵和深度,切实把结对共建活动抓出成效、抓出特色,达到协同发展、合作共赢。希望通过支部结对共建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促进党建与业务相融合,提升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和学科能力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双向互促、共同提升的良好效果,以坚强组织保障,不断为地方医疗事业卫生发展贡献力量。
各位领导、各位党员同志们,相信有了今天这个良好开端,在贵院的大力支持和携手共建下,我们双方医院的各项工作将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争取成为结对共建的楷模和典范。
5.党支部共建活动总结 篇五
结对共建工作总结
2011年,区政协机关党委坚持把“城乡支部手拉手”活动常态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大了帮扶力度,从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开展帮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 如下:
一、进一步帮助理清发展思路
组织永胜村支两委成员和村民小组长30余人到新田镇考察学习虾蟹养殖、农房风貌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经验。通过考察学习,村支两委干部表示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村群众利用现有资源,提供优惠条件,引进更多业主,扩大柑橘园区建设规模和花卉基地,发展林下种养殖产业,提高村民务工收入,实现农户万元增收。
二、开办讲座为村干部“充电”
邀请区农委副主任熊德平到永胜村开办讲座,为村干部传经送宝。熊主任从当前农村发展方向、万州农业发展现状、永胜村如何发展现代农业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村干部们指方向、教方法,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通过开办讲座,帮助村干部们树立了发展信心,拓宽了发展思路,增强了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本领。
三、加强党建互动和经常联系
一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机关党委负责人专程到永胜村,“手拉手”助推“创先争优”,相互学习促进,用“一讲二评三公示”激发党员荣誉感、责任感,通过“创先争优”落实各项工作等提出了建议。二是继续委派区政协一名副调研员到永胜村挂职任党建指导员,全职协助村支委开展日常工作。协助该村整理软件资料、设计制作展板,成功创建市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政协机关在自身经费紧张的情况 下,挤出5000元资金作为村支部活动经费。三是深入永胜村开展“三进三同”活动。组织办公室班子成员、机关党委成员、机关干部等40余人入户慰问了贫困老党员、困难群众,送去了3000余元慰问金和慰问品,帮助群众松土、除草、浇粪、收割,与群众促膝座谈,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宣传党的各项政策,为群众致富增收支招。通过活动,增近了与群众的感情,历炼了作风,学会了怎样与群众打交道,学会了怎样做群众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服务为民,履职为民。四是开展节假日慰问。“七。
6.社区学校共建活动总结 篇六
为有效推动文明城区和学习型社区建设,我校与依干其街社区本着相互学习、资源共享、携手共进的原则,于去年底分别签定了社区、学校共建协议书,一年来,结合我校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社区与学校共建活动,学校的道德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区校共建取得了双赢的良好效果。现将我校与社区共建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具体工作及成效:
1、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非常重视结对共建活动,领导充分认识到,结对共建活动是文明创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创建文明单位的基础性工作。我校立足学校工作实际和教育工作的特点,积极发挥自身文明示范作用,主动与社区居委会共同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为此,学校特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支部书记为副组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等为相关人员为组员的共建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与所结对共建居委会分管领导共商结对共建活动,不定期座谈、互访,为双方文明创建工作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目前,结对共建活动已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我校与所在社区居委会建立了良好的共建合作关系。
2、广泛参与,注重成效。
在共建活动中,学校注意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尤其是重视广大学生在共建活动中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共同受到教育。学校主动征求结对社区的建设性意见建议,并列入德育计划付诸实施;每学期向社区提供一次学生思想、学习状况和德育教育计划,以便于社区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活动;同时学校将共建活动作为学生走出校园、关注自身生活环境、了解社会的重要载体。学校经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等,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与社区居民一道开展多种活动,如:“小手拉大手,公民道德共遵守”“我为小区出谋划策”、“社区绿色行动”另外,每学期学校还利用团队日活动,分主题邀请社区校外辅导员到学校进行每月一次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法制案例宣传和联谊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启迪了学生的心灵,使我校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区做个好居民”的文明意识,懂得了一个城市居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广大学生的“共爱社区,争做文明居民”实践行动,也带动了社区内广大家长、居民,不少居民主动和学生一起参加文明创建活动,积极为学生活动提供方便,共同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难题,共同为社区文明进步作出努力。
3、立足实际,突出特色。
在共建活动中突出了大教育的特色,教育不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学校一方面积极争取社区居委会等部门的支持,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每学期,学校与社区有关负责同志组成的共建领导小组都会就某些专项工作进行协商,形成工作合力,如学校的周边环境治理问题,学校就积极取得社区共建单位支持,现场办公、集中整治,成效明显。另一方面,学校也积极开放内部教育资源,让社区了解学校教育活动,如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评比月”,就对社区居民实行全面开放,使学校教育活动成为社区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我校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使学校与社会有机接轨,在中学生与社会之间架起沟通桥梁,为中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锻炼才干,增长见识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社区建设和服务是一个大课堂,在这个课堂中,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行为方式等都会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我校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帮助孤寡老人收拾房间、打扫社区卫生、清理非法小广告、劝阻不文明行为等,就会不断激发和深化学生的爱心,使他们深切体会到,应该把爱奉献给社会,特别是要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们。就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服务能力。学生在服务过程中,不仅从服务对象身上汲取了思想营养,而且还学习了各种知识,开拓了眼界,增长了才干,获得了青年人应该具有而独生子女却又缺乏的孝敬父母和自主自立的精神。同时,学生素质的提高和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也有力推进了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实践证明,凡是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经常化、规范化的社区,该社区的各项建设工作都显得格外活跃和富有生气。
另外,我校在暑假还组织高中学生到社区挂职锻炼。这是我校与社区开展共建活动的一种新尝试,目的是让学生们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度过有意义的假期。今年暑假,我校和莘纪苑居委联合举办了以“和谐社区 温馨家园”为主题的纳凉晚会,整个晚会的策划、组织全部由我校学生完成,成功举办这台晚会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使我校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4、强化监督,注重实效。
为确保协议双方责任义务的全面落实,牵头成立了由有关单位负责人、社区居民代表、老干部、老党员、学生代表等组成的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监督员队伍,年底对“区校共建”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召开一次专题评议会,由结对社区和学校总结汇报结对服务工作并接受监督员评议,同时将检查评议结果列入社区、学校工作考核内容中去,从而保证了结对服务活动切实发挥作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今后的努力方向:
1、让社区、家庭参与学校办学目标决策。
社区与家长是现代学校办学的一大资源,现代学校不应自我封闭,使那些愿意提供帮助的人没有什么机会,而通过家长委员会、社区委员会以及有家长代表和社区代表参加的理事会共同来管理我校、发展我校可以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引入社区、家长的参与和监督,学校将更加主动,首要的是实行校务公开,我校将定期向师生、社区、家长报告学校发展规划和教育改革计划的实施情况;同时继续坚持“阳光收费”,并接受财务审计和资产效益评估;定期接受全面评估。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知晓率达到逐步提高对我校的支持率的目的,学校将会最大限度地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开放课堂,家长可以随时听课;开放活动,让家长成为活动的角色;选评教师,期初家长有权选择教师,期末家长有权评判教师;参与监督,设立校长信箱、公布举报电话、建立家长督查委员会,公布服务育人承诺书,教书育人服务标准,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2、学校将主动为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发展。
我校将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主动向居民开放设施和场地,用于举办成人夜校和各类培训班,供成年人在早晨和节假日等闲暇时间内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学校和街道共同建立居民学校,派出教师讲授时事政治、法律法规、家庭科普、国防知识、人口理论、文明新风、防病保健、老年天地、社会新闻和书法摄影等闲暇教育课程。我校将准备选派优秀教师参与到社区建设工作中去,积极为社区培养人才,为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3、进一步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化水平。
学校将进一步结合学生和社区实际,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一是开展政治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育系列活动。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假日上门服务,参加打扫卫生、植树造林等社会公益活动;二是开展融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内容于一体的课外兴趣活动。学校将进一步与社区组织联合,深入开展“雏鹰行动”,提高青少年素质等活动;三是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星期六科技学校活动,到武警军营参加军事训练,担任小交警,到较大型企业参观和参加劳动,让学生学到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
7.学校与社区共建活动总结 篇七
在学校社区共建工作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努力下,我校的学校社区共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家校共建、企校共建为主体的学校社区共建工程工作进展顺利,为了今后更好的落实学校社区共建工程工作目标,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为徐州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特作总结如下:
一、社校共建工作取得突破
1、社校双方领导高度重视,社校共建达成共识。我校一直把创建文明学校、打造和谐校园与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办学效益、培养优秀人才结合起来,连续两年社区内各单位都来我校和师生一起联欢。湖滨派出所在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学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我们还邀请了派出所、消防队的指导员到学校为师生作“关爱教育”报告,与师生座谈工作、学习情况,宣传法律法规及消防知识,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
二、家校共建工作深得民心
家校共建是学校社区共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密切学校与家长关系、形成家校育人的重要途径。首先,我们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教学教育情况,虚心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赢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最大限度的发挥家长在教育子女中的重要作用。学校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向他们汇报学校教育教学情况,通过举办家长座谈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近距离的与他们沟通家庭教育的话题,帮助并指导他们对子女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家校共建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家长和社会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其次,积极组织家长会,提升了家庭教育能力。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学生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我校针对很多家长出外打工或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现状,各班主任精心准备讲话资料,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真心实意地坐下来与家长一起探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当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他们提供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解开了部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死结,让他们明确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重新认识了自己在子女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为日后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还与社区结成了友好单位,定期组织学生到空巢老人家中为老年人整理卫生,陪老年人聊天,向他们介绍学校生活中的趣闻轶事,使学生养成了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习惯,赢得了社区领导和老人们的好评。
8.水师小学结对共建活动总结 篇八
忙录的一学期过去了,我校与依安、克东在结对共建方面收获颇多。
(一)学校管理方面。
学期初,我校领导与对方学校领导一起考察调研,在管理上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并在电话上进行了两校中层以上领导的学校管理经验交流,进一步了解、城乡学校在管理方面的独立性和统一性,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二)教育教学方面。双方教师互加微信,平时经常交流沟通,内容以推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和“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改革为重点,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
(三)教师发展方面。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与建设,结合行风工作以良好师德正教风、提师能、促学风。搭建了以微信qq为主的交流学习的平台,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培训学习等活动。充分发挥省市县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双方教师受益很多。
(四)办学条件方面。要充分利用教育网、远程教育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各类教学教研活动。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加强QQ群、微信群等在线交流,实现教学资源的互通共享。在线教研活动中,双方教师畅所欲言,取长补短,成长迅速。
为了把城乡结对共建活动更加落到实处,双方经多次沟通决定分别于5月29日和6月15日共举办了两次城乡结对共建活动。活动地点:水师小学。
这两次结对活动我校共接待来自依安、克东的教研员、校长及教师计二百多人次,规模之大在我区堪称首次。活动内容均以教学以及德育交流为主。
水师的课堂延续一直以来的风格,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以半圆形状上课为特点。当天,我校开放全部课堂,前后门全部打开。为了方便观摩,我校为每位教师特地观摩教师发放一份课程表,真诚邀请结对学校教师走进课堂。
一、课堂观摩
前来参观的客人可以随意走进课堂,随意地观摩我校的特色教学,同时被孩子们人手一板的独特教学方式深深地吸引了,时不时地驻足停留、拍照。并利用课余时间和我校教师深入探讨教学方法,并得到了我校教师热情地解答。
二、课间展示
客人们无论是在走廊还是走上操场,随处都有学生迎面走来。学生们都会大大方方地先敬个队礼,然后展示论语或者古诗。这是水小校园的一大奇景。老师们都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同时更为水小孩子的饱读诗书而点赞。
水小的大课间更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广播操,也不单单是学生的课间,水小的大课间是全校师生的大课间,教师们参与课间的每个活动。
首先,是韵律跳绳,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跳绳,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孩子的节奏感;其次,是跟着音乐跑圈,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无不展示着水小师生的精神风貌;然后,是跟着节奏一边背古诗一边做操,久而久之,难背的古诗已经深深印在孩子的脑海中。
三、午间表演
水小的孩子,不是只会学习的孩子,丰富的课余生活也让客人们耳目一新。
中午时分,孩子进行了民乐团表演,一弦一柱,弘扬着民族文化。节目丰富多彩还包括《沁园春·雪》、《声律启蒙》经典诵读展示。
我校220明星队的成员现场进行了“三副牌”的展示,整个会场只听到飞速地过牌和孩子们的语速飞快地口算声。“正确!”“正确!”一声声清脆地喊声,令老师们赞叹不已。
四、经验交流
参观过后,所有客人到朗朗斋就座,与水小德育副校长崔鹏进行德育交流。
德育交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水小德育“科四”的内容以及评比方式; 2、督察组职责 3、奖惩办法----研学旅行
讲座博来阵阵掌声,本次交流也在这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与克东教师合影
与依安教师合影
上板
水小课堂
课间展示
古诗操
跑步
跳绳
民乐团
声律启蒙
220展示
9.党支部共建活动总结 篇九
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措施,更是加强警民团结的重要途径,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警民关系、促进革命老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XX公司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加大力度、扩大广度,将警民共建、拥军拥属工作落到实处,见到行动,收到效果,现将公司2013年度警民共建活动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深化警民共建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警民共建工作是军、地各族干部群众的夙愿,是军、地共同利益结合、融合发展经济方式之一。2013年,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警民共建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中,我们把共建工作纳入到公司各项工作的总体规划中,狠抓任务落实,按照围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体要求,以着眼提高公司人员素质,以做好服务社会、,广泛深入开展警民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XX公司整体搬迁到XX之后,不断在深入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公司党委、工会及部门已经把警民区域性共建精神文明活动作为一个重要载体,纳入争创工作的总体部署。在总结原有优秀工作经验的前提下,公司和部队协商确立了“以创建保共建,以共建促发展”的工作机制,通过不断深化的理论研讨和学习,共建双方牢固树立了“军贵,民更贵”和“民贵,军更贵”的意识,深化主题,突出特色,迅速组织实施,使共建活动成为公司争创活动的一个亮点。
二、服务中心,明确方向,进一步拓展警民共建领域 围绕中心组织活动,服务大局开展共建,是警民共建精神文明的重要原则。我公司始终坚持“有事无事常来往、大事小事多商量、不争高低比贡献、不争名利搞共建”的原则,多为警队共建单位提供物质上、生活上、文化上的帮助和关心,加深警、地之间的友谊,促进共建工作长期持久地开展。
2013年以来,公司警民创建活动勇于创新,联合开展应急保畅演练,联合开展清洁高速、清洁乡村活动等活动。
为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公司与XX市消防队本着“互学、共创、共提高”的精神,消防队协助公司发展生产;公司开展特色服务,为警队办实事,协助警队搞好正规化建设的系列活动。近年来,双方通过开展互学交流座谈会以及参观慰问等活动为载体,双方进行互学、互帮,共求发展,为社会的安定、文化精神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新时期军民共建活动展望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公司党委对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公司的警民共建工作,将因循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丰富警民共建内容,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警民团结更加巩固,有效促进企业发展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与社会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10.“双拥共建月”活动开展情况总结 篇十
在“双拥共建月”活动期间,我局严格按照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了各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实效。现将我局“双拥共建月”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切实加强对“双拥共建月”活动的领导
我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双拥共建月”活动的开展,将“双拥共建月”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了活动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部署。我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抓落实,从自身做起,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任务,为全面落实双拥工作的各项任务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努力加大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力度
结合“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送法进军营,同时利用“建军节”有利时机,大张旗鼓地开展《国防法》、《兵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优抚政策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部队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确定每年7月份为“双拥”法律法规“宣传月”,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兵役法》和《国防法》等法律的宣传和咨询活动。每年,咨询活动要达 1 100场次,散发宣传材料50000多份。
三、进一步落实各项法律拥军规章制度
认真抓好涉及法律拥军的《咨询接待制度》、《案件指派制度》、《案件跟踪回访制度》、《例会制度》及《信息通报制度》等规章制度的落实。落实双拥法律服务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服务承诺制,以“热情服务,让军队、军人、军属满意”作为法律拥军工作的出发点,坚持“讲政治,维护社会稳定;讲法制,严格依法办事;讲正气,维护合法权益;讲文明,热情优质服务”的原则,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切实为军人军属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四、组织开展“法律服务到基层”活动
为增强官兵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正确处置涉法事项,促进部队安全稳定,我局专门成立了以政治处为牵头,宣教处、公律处、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参与的法律拥军工作小组,特地选购了一批法律图书和资料向基层中队赠送,并从全市选调安排了20多名理论功底强、工作经验丰富的资深律师为武警官兵上法制课、进行现场咨询。同时,协调帮助各支队聘请了法律顾问,定期到部队进行法律授课、法律咨询,帮助官兵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涉法问题,提高官兵法律意识。
五、认真做好军地互办实事工作
我局与各驻地单位进行联系,召开了法律拥军联席会或座谈会,了解军人、军属的法律需求,共同探讨针对性的法律拥军活动的方式方法,切实把法律拥军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做到常抓不懈。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中心的职能作用,广泛为部队官兵涉法问题提供法律保障平台,为现役军人及军属提供法律援助,并对部队转交的法律援助案件进行答复,对疑难案件进行研究并给予法律建议。注重发挥公证部门的职能优势,积极主动做好涉及军队和军人、军属公证业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主动协调双拥共建成员和单位,整合职能,发挥各自优势,切实把法律拥军工作效能增强、放大。同时注重采取切实措施,实实在在地为军人及军人军属解决问题,确保法律拥军工作取得实效。
11.党支部共建活动总结 篇十一
单县南城第一小学
本次教科研月各项教研活动以培养名师为抓手,以城乡共建为平台,以问题为突破,以互动为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现将本次教科研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名师培养” 促教师均衡发展
开学之初,学校即启动了“名师培养工程”,推选出谢存玲、刘红霞、蔡玉凤等十几位学科带头人成立“名师工作室”,每人负责一个教研组,包干到组,达到“名师带队,全面提升”的目标。
(二)、教学比武 展示自我平台
在本次教研月暨“携手城乡共建,共建高效课堂”活动中采取了师徒结对的形式,按照“名师指导青年骨干教师备课——教研组集体研课——反复磨课——打造精品课例参与赛课——名师说课评课”的流程进行,全体教师参加听课、评课。城乡共建学校教师参加本次活动,并参与课例的研讨。
本次赛课参赛的15位教师用他们的智慧与激情,在三尺讲台上为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使我们看到了一完小中青年教师蓬勃发展的态势。回顾本次活动,体现了以下几个亮点:
1、教师讲课内容、教学风格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均秉承了新课程“教育回归生活”,追求“有效教学”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上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以巧妙的设计,新颖的视角,最大可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营造生活化的课堂。
2、教师开始从课程的执行者转为课程的设计者
这个变化比较显著,参赛教师既尊重教材、更尊重学生,尊重教学实际,教材观正发生着变化,大多数教师开始关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合理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过程中,丰富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刘峰老师执教的《梅兰芳学艺》、丁翠莲老师执教的《厄运打不到的信念》、徐玉英老师执教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李丽老师执教的《小数除法》等等。他们的课堂教学都试图通过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从关注对学生的教转到关注学生的学,体现出老师在培养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意识。
4、教学方法趋于合理优化
参赛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令人可喜的是有些参赛教师能够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达到最优化。
5、教学评价趋于多元化
参赛教师都十分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评价,都认识到良好的评价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学生自评、同桌评、小组评、教师评,做到了即时、即地评价,淡化终结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如张春梅执教的《小露珠》、黄敏老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帅庆老师执教《My friends》、崔海燕老师执教的《染纸多奇妙》等课中,老师均能和善的微笑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赏识鼓励的目光激发学生大胆思考问题,不以回答的对错为标准,课上老师们常这样问到学生“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和观点”,学生们站起来回答道“我的想法是.....”“我认为.....”,学生投入了学习过程,必然能到达一定的学习效果。
本次教学比武活动的开展,既是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育教学理念的把握情况进行一次检阅;又是青年教师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一个舞台;同时也是广大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一个平台,教师们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应该说,这次活动有收获,也有遗憾。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是我们不能放弃追求完美。因为这种追求代表着一种态度,那就是努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态度,是努力促进我们自己专业成长的态度,所以我们没理由不坚持!
(三)、教学反思 理性分析自我
教师业务水平提升的最有效途径是学习——实践——反思。每位教师在赛课前对自己的教学设计都有一个整体规划,从教材的把握、目标的确定、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及过渡语的设置等等各个环节,无不渗透了教师们的智慧与心血,经过真正的课堂教学展示后,教师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自己在某个方面的不足,只有深入分析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才会使得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因此教学后的及时反思对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本次赛课活动中还开展了现场课后反思与说、评课活动,城乡共建学校教师在本次评课活动中表现较好,发言积极踊跃,提出了大量建议与意见。
(四)、业务培训 提升业务素养
为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有所思、有所获,我们在赛课后开展了专题讲座活动。南城教办的陈维雪主任、包忠兰校长分别作了《数学“常态课”的内涵与实质》、《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专题讲座。
陈主任结合当前教育教学的现状,为我们解读了“常态课”的内涵与实质,并就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关注、课堂教学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针对性强,指导性强。包校长强调语文教学必须尽快冲破封闭性的格局,走课内与课外结合的道路,而课堂教学则尤其要尽快转变到注重学法指导和习惯、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凭教材这个例子”教学生去学,指导学生去读书、作文,使学生在读书、作文的练习中习得读书、作文的方法和本领,再用习得的方法和本领去读更多的书,作更好的文章。要使学生“得法于课内”,首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五)、个性展示,促自我提升
教师基本功是学校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教师的过硬的基本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是一种责任;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开展了全体教师钢笔字大展示活动。
老师们态度端正,积极参与活动,大部分教师的字书写认真、规范,版面干净、美观。字能够做到间架结构比例适当,大小匀称,字迹大方、运笔流畅。个别老师的字,有书法美感,让人看了,感觉赏心悦目。
二、活动亮点
1、团队的凝聚力。各教研组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全体教师对这次活动高度重视,把本次活动作为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一种手段来认识,精心准备,提前练兵,为本次教科研月活动的成功开展奠定了基础
2、活动达到“以评比促训练,以训练促学习,以学习促提高”这一目标。
3、共建单位教师参与教研、赛课活动,评课踊跃,加强了校际交流,解决了教学困惑,使共建工作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名师培训”工程的督察的必要性。“青蓝结对”虽已拉开序幕,但从本次赛课来看,师傅对徒弟教师的指导还需加强督察。(对策:制定出督察方案,做好督察)
2、赛课中和亟待注意的问题
纵观整个赛课来看,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
一、陈旧、模仿性课堂较多,个性课堂教学较少,令人眼前一亮的课堂教学较少。(对策:针对本次赛课中各学科的优质课在今后的教学中开展样板课示范活动,同时对这部分老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争取让这部分老师的优质课更优,成为精品课)
赛课过程中,我校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中适时的点拨、恰到好处的引导、机智的处理课堂生成、过硬的基本功技能。(对策:解决这一突出问题需要教师们深厚的内功,厚积而薄发,需要博学,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学科素养,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为此,学校对今后的教师培训、自我研修应作硬性要求。)
3、基本功:大部分教师的字,虽然认真、规范,但是缺少一种书法美感。(对策:后期开展书法培训,组织书法作品交流、展览,让老师在互相学习中提高书写水平。)
4、评课稿:大部分老师能够针对一节课的亮点和不足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评课还欠缺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个别教师评课水平还有待培训和指导。(对策:后期在教师中大力开展教学基本功专项培训和比赛。)
5、城乡共建:共建单位教师参与度还有待提高。(对策: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邀请共建单位优秀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展示,进一步加强交流。)
四、跟踪活动 促其长远发展
教研活动贵在坚持!短暂的学习、紧张的比武、深刻的反思、直面的剖析,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思考、新收获、新发现,这个过程对于所有教师来说需要一个吸收与消化的时间,需要自己在琢磨中慢慢渗透到自己的课堂中。“成绩可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绚丽的十月因为有了丰富的教科研活动而充满了激情的色彩,我们思考、我们学习、我们讨论、我们争辩、我们反思,就是为了证明那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教师不断学习与发展,才会有学生的长足发展。我们期待教科研之花在一完小这片热土上永远绽放其夺目的光彩!
12.家校共建活动总结 篇十二
为顺利开展“千名教师家访万家”的活动,专业部提前安排,详细部署。制订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发放了家访情况记录表,开好全体任课教师会,要求教师利用利用暑假时间入户走访学生家庭。
开展此次家访活动,目的是让每一位教师充分认识到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联系家长、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和自觉行为。每位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有计划地入户家访,家访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教育的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的优势、教师的期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教师们用自己的耐心、诚心,换来了家长对教师、学校的诚心。
本次家访活动的对象为学前部全体在校学生,专业部中层人员入户家访了3户以上学生家庭,任课教师至少入户家访了2户学生家庭,班主任家访了剩余的学生家庭。
【党支部共建活动总结】推荐阅读:
公司党支部结对共建10-31
支部结对共建庆七一08-06
共建共创活动方案10-06
警校共建活动计划07-26
学校与社区共建活动11-22
“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方案08-07
社区共建活动实施方案11-08
社区军民共建活动计划08-28
警校共建总结08-05
联建共建总结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