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管理制度

2024-08-14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管理制度(精选7篇)

1.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管理制度 篇一

登龙中心小学关于“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工作汇报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强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之一。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帮助各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为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重大举措;现结合我乡项目学校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乡小学及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我乡现有中心完小1所,村完小1所,教学点2所,全乡小学在校学生1092人,共29个教学班,共有在职教职工53人。

近年,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加大装备的投资力度,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日趋完备。中心小学现拥有一间多功能音乐教室、一间电脑室30台学生用电脑、一间电子备课室8台教师用电脑,17个教学班都已装备班班通教学设备,开通了80M光纤宽带网,内部联接核心通过千兆交换机与多个分支交换机及无线路由器联接到教室和教师宿舍,高源、庙前、巷口小学也都已连接宽带网络,网络终端都联接到教室和宿舍。可实现全校每一台电脑终端的上网和其它信息传输。庙前、巷口小学安装“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设备各一套。

尤其是庙前小学,近三年来,在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2009授予吉安县现代远程教育示范学校。2010—2011年授予吉安县现代远程教育示范学校。

2012年授予村小办学水平评估先进学校。2012—2013学授予信息技术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在创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工作被评为先进单位。

二、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1、加强领导。成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领导小组,切实做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工作,把管理和应用纳入学校管理体系。

2、建立健全制度。学校出台相应的使用制度、设备维护等。制度由县统一制作并上墙,切实保证设备管理与应用有序化、常态化。

3、根据项目情况,中心小学投入近万元,为村小教学点添置了相应的设备如电脑桌、交换机、打印机等,各校网络都已经连接到各班教室和教学点资源室等,网络布局规范合理。

三、规范管理,完备资料

中心小学根据相应的管理要求,建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台账资料。

1、规范档案建设和资料管理。各项目教学点能及时收集资料,认真整理归档。(具体台账资料分别为:①各项制度;②使用记录;③维修记录;④培训资料;⑤资源目录)

2、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由中心小学教育技术处主任亲临各校指导安装、调试、培训,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使设备正常运行,确保一线教师能正常使用设备上好课。

3、强化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做好了设备的防盗、防尘、防潮、防火、防触电等维护工作,加强教师值班查夜等。

四、强化培训,普及应用

1、加强教师培训。中心小学根据项目教学点教师情况,认真制定校 2 本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的学校采取不同的培训深度和力度,对庙前小学主要进行光盘教学和教学点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培训。对巷口小学主要从电脑基础开始,因教师年龄大又刚接触电脑,培训任务重,难度大。

2、我乡培训人员情况。参与县级培训老师有3人,中心小学管理员和村小管理员负责培训本校教师;目前教学点教师能基本使用资源上课。

3、强化普及应用。根据教育局相关文件、方案等要求,我乡把数字点教育资源作为教育教学应用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和途径。如庙前小学积极探索教学点资源使用方法,切实提高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要使设备发挥最大效益。

登龙乡中心小学 2014年5月26日

2.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管理制度 篇二

2013年10月19日, 湖南省平江县“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培训会在县教师进修学校成功举办。来自全县各个教学点的教师及各学区副主任共160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分“基础部分”“提高部分”“维护处理”三个内容。9点举行了开班仪式, 平江县教育局副局长李炼煌从政治的高度强调这次培训的重要性:“这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这是认真领会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2012年9月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一定要按照教育部等九部门颁发的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 落实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各项工作。”仪电站站长黄广秋要求所有参训人员珍惜此次培训学习机会, “今天认真做学生, 明天还要认真指导学生, ”他告诉大家: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回去还要在学区传授给教学点的所有教师, 确保实现“人人会”的目标。

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介绍, 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管理维护, 数字教育资源的接收与使用。平江县教育局为此组建了一支由平江县教育技术中心胡希和参加国培、省培计划的王旭、黎光辉老师组成的培训团队。上午主要由黎光辉讲座《“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使用与维护》, 下午, 王旭老师讲座《数字资源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后, 由某公司指导《IE升级与插件安装》实践。培训对教学点的老师进行了现场能力测试, 要求每位参训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上交一份培训心得, 一个星期以后还会开展电话访谈, 做好跟踪记录, 并根据反馈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还有长期的服务机制, 建立QQ群随时为教师提供技术指导。 (徐稳安)

3.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山区教育信息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中图分类号:G47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1-0071-02

一、山区教育信息化瓶颈

德庆县地处粤西,占地面积2257平方公里,人口38万人,下辖13个镇(街道),学校数45所,教学点128个,在校学生5.5万人,属于典型的山区县。随着创强的深入,目前德庆县所有镇(街道)已实现教育强镇全覆盖,全县中学、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师机比在3.5:1、生机比达10:1以上,教师信息素养得以快速提升,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水平越来越高,多媒体教学课堂覆盖率均在45%以上,校园网建设逐步完善,信息化政务管理已具雏形。但同时也存在128个农村小学教学点地处偏远、学校分散、学生稀少、在校生普遍在三五十人左右、信息化设备落后、教育资源稀缺、师资力量薄弱、学科教师配套不齐全、教育信息化程度水平较低的现实,这也是制约山区小学,乃至整个县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关键瓶颈。

二、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针对山区小学教学点的现状,为不让农村家庭的孩子输在成长“起点”上,通过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建设模式,促进教育公平和缩小城乡差距十分必要,符合当前教育发展形势。2013年12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的“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去年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教育投入要往“低处”倾斜的方向,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明确提出,今后要在保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和用好管好上下工夫,强化政策导向,坚持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对推进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破解山区教育信息化瓶颈来说,将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对加快农村小学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来说,无疑将是及时雨,是一股强劲的春风。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需做好以下几方面:

1.加强培训,转变观念

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的关键是教师,抓好教学点教师培训,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十分重要。以校本培训为主,分期分批开展教师信息技术专业培训,使所有教师都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使之成为教学的基本功,让农村教师也能执行高效的学科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教育模式。

2.助力形势,搭建平台

古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小学教学点存在信息化设备落后、资源稀缺的软肋,最好的师资也难以完成高质量的现代教育。建设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及优质教学资源是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的基本保证。

农村小学教学点学生人数不多,一般都在几十人左右,过百人的少之又少,开设年级一般在1~3年级,基本上每年级开设一个班。班额就更少了,一般在20人之内,少的只有几个学生,多的也就30来个学生。对于现有的教育公用经费和财政投入不断增加的形势,要解决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绝不是一件难事。在硬件上每班投入1万元左右,便可装备一套简易的、能满足教学点教学需求的46英寸一体机智能教学平台,按三个年级共3个教学班计算只要投入4万元左右,便可实现农村小学教学点“班班通”;在软件上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以及省市县公共教学资源库的共享政策,实现教学点教学资源共享保障已经不是问题了。

3.以点带面,重在试点

在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中,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体现特色”的方针。抓好试点是重中之重,只有抓好试点才能实现以点带面,遵循“边建设、边使用、边培训”的原则,把试点学校建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桥头堡,总结成功经验,逐步扩大推广,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试点工作重在应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资源的选择。教学点教师要熟悉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应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公共教育资源,能科学地结合实际,取舍整合,巧妙地利用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二是教育模式的转变。把传统的“填鸭式”转变为“互动式”课堂教学,让学生占据教学的主体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在轻松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形成快乐学习效果。三是教师效率的提高。教学点的教师通常是在全天候上课中度过,白天能安排一点集中的时间备课对他们来说十分奢侈。“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能有效地缩短教师的备课时间,减轻压力,使教师有充沛的精力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育效果及社会效益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推进,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一是突破了山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实现教育公平。二是可以推动先进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是解决教学点师资力量薄弱、学科教师配套不齐全问题。教学点所有教师均能按学科的需要,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置的各学科课例和课件内容,使用和开展各学科教学。四是优化教育政务,促进教学点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节省教育成本;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为山区县教育信息化建设注入新血液、提供创新的发展经验。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意义十分重大。

4.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管理制度 篇四

—— 写在湖南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之际

《 中国教育报 》 2013 年 12 月 25 日 11 版

江华瑶族自治县务江乡小朋村大坪口教学点汤海英老师,在用数字教育设备给孩子们上课。

‚真新鲜,现在通过电视也可以上课!‛ ‚太好了,城里老师‘来’给我们上课啦!‛

‚城里老师的课,上得又生动又活泼!孩子们很爱听!‛

‚城里老师的课,普通话好标准哈;老师好帅好漂亮。‛

今年9月以来,笔者多次深入湖南偏远农村地区的几十个教学点,不断听到这样的赞美声。

让这些老师和同学们高兴与赞美的,是数字教育卫星接收系统带来的优质数字教学实录课。在国家教育部门等九部门的部署下,今年湖南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即让全省的3480个教学点,全部用上数字教育资源,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首项重点工程。在资金紧张、工作量大、路程遥远等多方面困难的制约中,湖南的各级教育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全方位推进。截至12月初,这一工程已圆满完工,实现了‚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实际覆盖的学校还多了两个,第一批2241个,第二批1241个。偏远农村学校的孩子,从此可以听‚城里老师‛上课,可以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数字教育资源点燃了偏远农村学校孩子们的‚梦想‛。

“信息孤岛”渴望“新空气” 80多个孩子,4名老师,这就是一个遥远山村教学点的全部师生。这所学校名为鲁合小学,地处平江县浯口镇,离省城100多公里,离县城40多公里,离镇里也有20多公里。路途的偏远和高山的阻挡,不仅使这里的师生出门困难,而且使他们信息受阻。由于至今没有网络,在信息上与外界几乎处于隔断状态,是个典型的“信息孤岛”。

像这样的“信息孤岛”,在湖南还有不少,多是农村教学点。省教育部门介绍,所谓教学点,简单地说,就是不成规模、不成建制的农村非完小,多是一人一校两个年级,许多还是隔年招生。这些“教学点”,通常位臵偏远,教学条件和设备差,学生很少,老师身兼几门课程,专业教师基本没有,教育教学水平落后,网络又进不去,成了典型的“信息孤岛”。据2010年全省教育事业统计,湖南共有这样的农村“教学点”3480个。

“信息孤岛”渴望“新鲜空气”。“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取得长足发展,教学手段不断翻新,教学模式不断变革,学习方式不断创新,特别是在省城,电子白板已经普及,电子书包等各种信息化产品被陆续推广和使用,教育信息化不断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然而,农村,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教学点,信息化几乎还是空白。”省教育部门信息化部门负责人说。

2012年,国家教育部门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列为当前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七项重点任务之首,中央财政给予重点扶持,湖南将其作为今年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点工作,除在财政上进行配套外,还着力抓好招标采购、安装调试、师资培训、资源配送、督查验收。省里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是在省政府部门的指导下,由省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省教育部门教育信息化办公室统筹协调,省电教馆具体组织实施,各市州和县市区明确业务科室对口并指定1-2名专人跟踪项目推进。

一场偏远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攻坚战,拉开了序幕。

克难攻坚,步步为营 这是一场鏖战。

要把信息化推进到偏远农村学校,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事实往往比想象更困难。路程的艰难,就是其中不可逾越的“鸿沟”。全省3480个教学点,都遍布在极其偏僻的农村地区,近则离省城上百公里,远则近千公里,且多是路途崎岖,得爬山涉水。而每个教学点要完成这个项目,首先省里必须要进行设备招标、采购、分发,然后教学点要进行设备安装、老师培训,之后省里还要组织开发适合当地的相关课程,再层层分发下去。“都是很具体的工作,必须深入每个教学点,一套套设备安装调试,一步步落实。”具体承担此项工作的是湖南省电教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经费上的困难,也是难以逾越的。按照有关规定,每个教学点,中央财政拨付5000元,省财政配套2000元。全部加起来才7000元,包括全部的设施和设备的购买,以及施工和劳务。而其中的设备,又包括卫星接收系统、防雷系统以及电视机和电脑。“拨付的经费,实在是少了点,只够用来购买基本设备,施工和劳务等费用,根本没办法解决。”一名具体负责项目施工的电教人员说。

怎么办?降低设备档次?不行!增加拨款?显然也不现实。经过认真研究,陈德平和他的同事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件事关农村孩子教育的大事,质量上坚决不能打折扣。设备档次不能降低,电视机必须是42英寸的液晶电视,接收锅也必须是上级规定中最好的。为此,他们决定,全省电教系统全员出力。仓储的提供,设备的分发、运输等都自己出力。同时,积极调动教学点老师和乡镇、村组负责人的积极性,组织大家自己动手挖基座、地沟。光这两项,至少就为每套设备节约了1000元左右。“与兄弟省市使用同类设备比,我们每套节约了几千元。”省电教部门负责人说。

有了设备,没有教学资源,设备就成了摆设。中央电教馆虽然制作了同步教学课件,但是其版本与湖南小学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完全一致。为此,由省电教馆牵头,在推进设备安装的同时,积极开发适合湖南教学点实际的教学资源。他们一方面对以往开发的资源进行筛选,精选一些适合教学点用的资源;另一方面组织省内专家开发适用的新资源。“教学点的老师,整体年龄偏大,没有二次资源开发的能力,提供的资源最好是成品,拿来就可以用。”省电教部门负责人说。笔者走访时得知,目前全省已遴选了教学点1-4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科学等7个学科、11个教材版本的优质资源,共计200G,各地发挥县市或乡镇中心校的作用,采取移动硬盘配送的方式把资源推送到各教学点。

有了设备,有了资源,老师们不会用也是白搭。由于历史原因,教学点的老师普遍年纪偏大、知识结构老化、信息化教学方法欠缺。要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教师的培训工作必须得跟上。为此,省电教馆又牵头对教学点老师开展专项的分层次培训。首先是培训骨干。今年8月,170多名骨干在长沙进行集中培训。其次,是这些骨干回去后组织各县教学点的教师,采取相对集中或送培到点的形式,进行全员培训。省电教馆为此还组织编写了《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教程》的专门培训教材,免费发送到老师们的手里。

各县市区也采取积极举措推动这一举措。比如,江华瑶族自治县针对本县教学点多(205个)且布局分散的情况,在硬件配备时,他们还创造性地将全县教学点分成四块,同时进行,分组安装,加快了安装进度,确保了安装质量。在老师培训上,他们首先抓好各乡镇教育专干的培训,再通过教育专干“星星之火”,“燎原”到教学点。教学点老师信息化水平低?培训就分步实施。第一步,由中心小学和完小组织分管的教学点老师进行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校本培训。主要解决如何用鼠标,如何开机、关机,如何连接电脑等最基本的东西。第二步,全县由电教部门分片区组织进行设备应用基本操作培训。比如,如何接收卫星信息,如何下载课程资源,如何在教学中使用,设备使用出了问题如何咨询、维修,等等。很快,205个教学点全部用上了数字教育资源这一“新式武器”。

教学点来了“城里老师”,真好!“这个方法好,孩子们都喜欢。”11月中旬,笔者在平江县浯口镇鲁合小学时,二年级的李复兴老师正在利用数字教学系统,给孩子们上课。电视机上,一个年轻、美丽的女老师正在领读课文。语气、语调都相当标准。李复兴说:“我的普通话不标准,有了这个系统后,好多了,对孩子会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学生江向阳也很开心地说:“能听到城里老师给我们上课,真新鲜。”

鲁合小学是湖南最早安装数字教育卫星接收系统的学校之一。

和别的教学点一样,这里的老师大多年龄偏大,知识更新较慢,以前基本上是哄孩子的“娃娃头”,教学上很难有突破。

今年6月,当数字教学设备配发到学校时,老师们完全不会使用。计算机如何操作,资源如何下载,课堂上如何使用等等,老师们全不会,真可谓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这让我怎么教娃娃们啊?”老师们很为难。正在这时,县教育辅导站派来了技术员,手把手开始教老师们使用电脑。

从开关机到基本操作,再到如何进入教学系统使用资源,老师们认真记下了每一步操作。学生们放学了,他们还一遍一遍地熟悉各个工具的功能,一次次练习查找课程资源、使用电子课本。

几个月下来,如今这里的4名老师,基本上都可以熟练地使用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春天来了》,想不想先看个小电影啊?”在平江县的另一个教学点翁江镇晋平小学,笔者看到老师正在利用新系统,开展视频教学。只见老师点开电子课本中的视频,液晶电视屏幕上的动画片开始播放:嫩绿的小草慢慢发芽、五颜六色的花儿开始绽放,还有白云、快乐的小鸟……孩子们完全被电视中的画面吸引了。美丽的画面,生动的讲解,将孩子们的视野和思绪带到了外面的世界。

“山区的老师,语文和英语教学,最害怕发音不准,有了这个系统后,解决了很大问题。”在鲁合小学走教的英语老师王旭,颇有感触地对我们说。

“以前,农村学校,尤其是教学点,由于教师缺乏,音体美这些课程基本上都没有开齐,项目启动后,该教学点教室里的电脑直接连上了网络,以前无法开起来的课,老师只需在网络课程上的课表点一下,就可以直接为孩子们上课。”平江县教育部门领导说,“里面的资源都是全设计好的,甚至习题和课堂活动都设计好了,方便得很。网络课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活泼。”

5.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管理制度 篇五

我有幸参加省举办的“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乡镇骨干教师培训班,感触颇多。授课教师都是来自省级专家及骨干教师,他们用渊博的知识和专业的培训模式,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国家对农村教学点的政策关怀和良苦用心,同时也对农村教学点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我初步掌握了教学点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对设备的组成,结构也有了大致了解,基本懂得了如何在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点数字资源。

作为教学点老师,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认识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究竟是什么,知道怎样用,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培养和发展的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数字教育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媒体的音效、画面,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好感受中学习知识,很好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可见,数字教育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师益友,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学习,我对点点通平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给教学点的孩子们带来“雨露”,滋润孩子们求知若渴的心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个崭新而不褪色的话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为教育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丰富了课堂教学,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多媒体教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协同学习的良好环境,使教学的重点突出,由单纯的传授知识、技能、技巧转向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是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教师,首先学习好使用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发挥它强大的功能。通过学习,体会到它的实用性,用它上课,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了,课堂结构不再是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形式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自如地随时调整,修改教学计划,并随时更新自己的电子教案。同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的互动。

6.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管理制度 篇六

“职业教育要让更多榜上无名的学生脚下有路。”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表示, 山西将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 认真落实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各项优惠措施, 逐步扩大职业教育覆盖面。

在做好常规性面向初、高中毕业生招生的同时, 山西省还将面向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和企业一线员工扩大招生范围。对招收的工人和农民, 将采取工 (农) 学结合、工学交替、弹性学制等灵活教学方式, 促其完成学业。

7.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管理制度 篇七

据报道,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小学、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将由2014年的19个大中城市扩大到2015年的所有城市。其中,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的所有县(市、区)在2015年实现划片就近入学,100%的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原则上每所小学全部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90%以上的初中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这一新政表明,免试就近入学的覆盖范围正在继续扩大,推进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加快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推进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顺应了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方向,因而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当然也应看到,目前社会上对此还存在着一些不同认识和看法,一种较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差距仍然过大,推进免试就近入学的基本条件尚不具备,在此情形下急于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对家长和孩子而言也不公平。然而在笔者看来,促进均衡发展绝非一朝一夕的事,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推进免试就近入学,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却不能一味地等待。“均衡发展”和“免试就近入学”应当同步推进,而从具体的操作策略看,则需从能够做的先做起,从容易改的先改起。

推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正在倒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步伐,这一点从各地的改革实践中已经得到印证。一些重点大城市为了更好地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开始加大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步伐。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从增加优质资源的数量入手,通过横向联手增加优质资源、纵向贯通培育优质资源、统筹协调拓展优质资源、促进校长教师轮岗等方式,使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得到提升,这种倒逼机制的正面效应已经逐步显现。同样,上海市积极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成片统筹管理,倡导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实现学区和集团内课程、教师、设施设备等优质资源共享,取得了积极的改革成效。

推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正在倒逼义务教育招生划片方式的改革。各地在政策制定前要有充分论证,在政策执行时要有严格监管,对政策实施效果要有跟踪评价。可以说,加快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及时地化解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在不断完善过程中逐步趋于稳定和成熟,对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都是一次新的考验。

上一篇:医美公司开业致辞下一篇:考研英语复习:感谢信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