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科学的声乐训练方法

2024-08-21

最科学的声乐训练方法(精选11篇)

1.最科学的声乐训练方法 篇一

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训练的基本方法

【摘要】声乐入门教学要求有严格而又科学的训练方法,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教师应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通过科学发声与技巧训练,使学生最终达到具有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的能力。

【关键词】音乐特长生;声乐;入门;基本方法

声乐教学是一门科学,因为在教学中,必须遵守一些自然规律和教学原则;声乐教学又是一门艺术,因为在教学时,必须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巧妙的手法。声乐入门训练的方法,它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我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工作了6年的高中音乐教师,在声乐教学方面,不断钻研、积极探索,并经常听取高等音乐院校教授的声乐讲座,再加上平时教学的不断积累,总结了声乐入门训练的基本方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歌唱的形体、歌唱的呼吸、喉咙的打开、以及简单的发声练习四个方面循序渐进的进行练习。1歌唱的形体对于学音乐的学生不论选择什么专业,都应当适当的进行形体训练,在形体的训练时我常用的是“挺拔而放松”的感觉,当然对于有舞台经验的演员,在台上为了情感的表达,可以来回的走动,但对于初学者就必须有一定的要求:1)两脚自然分开,约5公分,左脚稍稍向前,右脚稍稍向后;2)腰椎挺起,上身直立并略水平前移,身体的重心落在两个前脚掌上;3)两肩不抬不夹,要平展放松,并带动后背、胸口及两臂一起放松。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到“松而不懈”,必须是一种积极的放松。2歌唱的呼吸呼吸在歌唱中极为重要,所有的声乐老师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都会把呼吸作为重点,呼吸做好了,歌唱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1)吸气我在声乐教学中主要用到的是“闻花式吸气”。这个动作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但是很多同学容易吸气浅,并肩部与胸部同时上提,为了防止上提我坚持的是让学生平躺在床上或者地上做这个练习,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同时我会告诉学生感觉好像腰部长粗了。当平躺着的感觉找对了,在站起来做这个吸气的动作。2)呼气 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我经常用到的是“打嘟练习”来感受这种状态。保持前面吸气后的状态,用打嘟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让气息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同时小腹要给支撑点。

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呼吸僵硬,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3打开喉咙“打开喉咙”也就是将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齿后,牙关打开,下巴放松自然放下而稍后拉,这时候的喉咙是打开的。这个练习在我的声乐教学中是属于比较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在初学声乐时喉咙总是不能全部打开,那么如何能帮助初学者“打开喉咙”呢?(1)“打哈欠”的状态“打哈欠”状态可以让口腔打开自然,放松,口盖抬起,口腔内空间增长增大。所以在唱歌时,咽喉不要闭塞,要使咽喉张开,让气息自如地送出来。“哈欠”状态确实是打开喉咙的好办法,也使歌唱者保证了一个很好的演唱状态。在平时练习时,还可以用闭嘴“打哈欠”,闭口打哈欠的时候,里边的状态也是开的、抬的,如果我们在唱歌的时候都能保持这个状态的话,那你的声音就不会是“白”的、“扁”的了,你的声音就会是“竖的”、“圆的”。(2)用“微笑”状态来打开喉咙我们讲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来。“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开,大牙关打开,面部两边的笑肌(颧骨)呈微笑状,这样的微笑状态可以使你的喉咙打开,可以使你获得高位置的声音。“歌唱状态就是里边的哈欠,外头的微笑”,这话很精辟。4嘴动腰动这四个字听起来似乎有些不专业,但在我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在掌握了正确的唱歌姿势、正确的呼吸、正确的打开喉咙之后,来做这个练习。嘴动强调的是吸气的动作,打开喉咙的动作,腰动强调的是横膈膜、两肋的动作。

在发声之前一定要正确的掌握这个动作要领。如果学生在做这个练习时有抬肩,提胸,或者腰部没有感觉,可以试着平躺着做这个练习。5发声练习在掌握了以上四个要领后可以做发声练习了,对于初学者,我采用的是先练说,再练唱。1)说母音这个练习采用了戏曲演唱的喊嗓方法。汉字的母音很多,对于初学者我经常用a母音进行发声练习,先吸气嘴动腰动,然后发a母音。a母音是最宽的,很容易发出来,但是要求老师要有敏锐的耳朵,不要让学生发出e的声音,因为发a母音时需要用发e母音的口腔状态,特别要保持发e时的舌头和空腔状态,特别是保持发e时舌头后部略微抬起的状态。再将上颚微微地,兴奋地抬起,有如“打哈欠”起始阶段的感觉,耳朵有张开感,使口腔略宽于发e的状态,然后用气将a音仿佛从耳朵中送出,这样a就集中、明亮了。女生先练习假声,男生先练习真假声。2)唱母音在掌握了单独母音的说法后,就开始训练唱母音的单音练习。为了巩固说母音的方法,我还是建议先说一个母音,然后老师在钢琴上弹奏单音,学生用正确的音准及发声方法唱一个母音,说母音和唱母音两者联合起来训练效果较好。老师要对学生不对的声音及时纠正,如果学生一旦唱一个母音的方法不对,老师就要回过来来再说一个母音,这样反复练习。练习最初以自然声区为基础,逐步拓宽到中声区的音域。在练好中声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音域,达到声部应有的声音特色和音域。我们平时练声总是用“米”和“妈”等母音反复练习,母音的练习要有目的和方法,不是简单的随便唱唱,练声曲的训练我强调的是气息的运用,初学者习惯用大白嗓子唱,特别是嗓子天生条件好的学生。我建议开始练习时采用下行的,比较简单的的短音练习。例如:

米我训练这条练声曲时会强调三点。第一:张口吸气(不抬肩,不提胸);第二:三个母音,每个母音都要落在气上;第三:喉咙打开。三者的结合就是前面所强调的嘴动腰动。当然老师还是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进行练习,通过大量的简单练习曲的训练,在运用歌唱正确状态,做大约一个学期的训练后,让学生找到正确的歌唱发声状态。6简单歌曲的演唱有些学生在练声时的状态较好,气息和声音都能达到要求,但一接触到歌曲,就出现很多问题,所以老师选择歌曲时要慎重,一方面要选择有目的地训练某方面的歌唱技术;另一方面要是为声乐训练而创作的,旋律比较声乐化。

如女声的《花非花》、《送别》对于初学者就比较适合,并且要求在开始练唱时,不唱词,用母音来练唱,练唱时老师重点强调气息的运用,母音的演唱达到要求再加入歌词的演唱。7最后强调关于在进行声乐训练的同时,也要培养一些良好的的习惯1)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保持喉头的相对稳定和建立标准歌唱状态。2)训练时要循序渐进。要坚持每天练习,持之以恒。3)训练时要注意情绪饱满、精力集中,充满激情。4)训练中要不断关注自己的声音变化,可以通过经常录音分析、判断发声的质量。5)巩固正确的发声感觉,要把声乐训练过程中的体会运用到演唱歌曲中去。6)初学者不应该去追求大音量及高音,而应该多追求声音的共鸣效果和音质的圆润。以上就是我对音乐特长生进行声乐入门训练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当然在声乐的学习中还有很多技能和技巧,如低、中、高声区的训练,换声区的训练等,在这里就不做详细的论述了,其实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即兴性和灵活性,因此教必有法,教无定法,艺海无涯,学无止境。

参考文献[1] 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04[2]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

2.最科学的声乐训练方法 篇二

作为声乐教师, 我们总会在平时的训练中忽略发声训练, 甚至有许多青年教师并不知道发声训练的意义与地位, 而这正是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必须加强的训练方向。

一、建立固定的练声习惯

众所周知, 强迫去完成的事情, 即使去做了也不会获得好的效果。因此, 在练习时, 把练声当成一种兴趣远比当成任务来完成更有效果。而要把声乐练习当成兴趣, 就必须先从思想上建立固定的练声习惯。

学生抵制练声的原因, 常常是因为觉得练声是一种任务, 它限制了自身的主动性和乐趣。特别是在规定情况下去练习自己不想学的东西, 不仅找不到感觉, 还会越练越别扭, 心情急躁。这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随意选择一些自己想听的音乐, 看看乐理基础方面的书籍, 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让练声计划变得可行起来。

此外, 对于练声的目标也应该给自己定一个期限。比如, 有的学生在平时不练声, 等到上声乐课时, 前一天才加倍练习, 这样的练习并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所以, 在声乐练习时间的管理方面,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略有紧迫感的, 可以让自己不断努力的时间期限, 让学生建立固定的练声习惯。

二、明确发声练习的目的

发声练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歌唱者的发声能力, 让他们能够灵活调动生理机能发声, 保证各个歌唱器官能够协调运作, 这样就有助于歌唱者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 让他们保持较好的发声状态。要达到这一目的, 歌唱者必须要灵活掌握各种声音技巧, 并接受系统的、有规律的、有针对性的发声练习。因为良好的发声技术能够提高歌唱表现力, 为优美的演唱服务。所以, 在声乐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发声状态, 对日常练习中随意自然的发声习惯进行相应调整, 并以歌唱时的习惯和状态要求自己, 巩固自己的发声状态, 将良好的状态融入到歌唱中去。明确了练声目标, 自然就会达到科学的练声效果。

三、掌握发声练习的几大要求

1. 呼吸。

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如何使用气息、如何控制气息。这是因为气息是声乐功能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决定着歌唱的好坏。演唱者只有充分认识呼吸的重要性, 才能在歌唱发声练习中练好呼吸基本功。

2. 喉咙。

喉咙作为歌唱发声训练的关键要素, 是歌唱者必须要掌握的声乐技巧。歌唱者既要学会打开喉咙, 又要学会稳定喉咙。部分歌唱者在声音上这样那样的毛病都与喉咙有关, 他们往往在歌唱时无法保证喉咙完全打开, 即使打开之后也不能保持稳定。因此, 在日常的发声训练中, 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喉头位置。

3. 共鸣。

共鸣能够让歌唱者的声音传得更远, 让整个剧场都充满歌唱者圆润的声音, 而且听起来更优美。要达到这种效果是需要专门训练的。初学者往往会觉得比较困难。为了改善这一状况, 在日常的发声训练中, 初学者要学会慢慢掌握母音的转换技巧, 在稳定喉咙的基础上慢慢打开口腔, 并进行气息的调节, 然后将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 通过这样的技巧运用来增大音量, 扩展音域, 从而使自己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更加协调。

4. 要保持发声与咬字、吐字的准确性。

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灵活的字、声结合练习, 来确保唇、齿和舌的灵动力, 从而更完美地演绎歌曲。

5. 在歌唱发声时, 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

通过发声练习, 使学生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 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 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6.

发声练习一定要保证姿态的正确性, 这是能否较快进入演唱状态的重要前提。

7.

发声练习和唱歌前, 要学会肃清脑子中的杂念, 学会自我调控和稳定情绪, 保持心理状态的良好, 并善于挖掘自己的歌唱欲望, 以一种自信的精神面貌进入歌唱状态。

8. 从开始练声起, 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 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

音程、音阶既是肌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 同时又是乐曲的组成部分, 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力和生命。因此, 练声一开始, 学生应把音程、音阶、练声乐句尽力唱得悦耳、动听。

以上我们可以领悟到, 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 呼吸、共鸣、吐字、表现缺一不可, 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整体歌唱”的涵义。

四、做好发声练习

1. 呼吸练习。

发“s”“fu”“wu”的声音 (吹灰尘的动作) 将气息平稳、均匀地送出。

2. 起声练习。

起声练习是歌唱发声的基础练习。

3. 哼鸣练习。

哼鸣练习是获得鼻腔共鸣的有效方法。吸气时可以做闭口打呵欠状。

4. 连音练习。

多用连音练习, 可以加强气息的稳定性。

5. 顿音练习。

顿音练习要求短促、轻巧、坚实、脆亮。

五、音阶练习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 练习必须熟悉到张开嘴巴就来的程度。

有时学生练习音阶仅仅是为了练声而练声, 甚至有人认为不过是开开声, 活动一下而已。这种心理的存在, 导致学生练得不熟练, 只要碰到问题就容易退缩, 无法达到张开嘴巴就来的程度。

2. 不要去听你自己的声音。

声音的特点是自己听见的声音往往不见得是好的, 而自己听不见的声音却可能是好的。所以李维渤老师说:“不要听你自己的唱, 而是要感觉你的唱。”讲的就是说这个道理。

3. 张嘴发声之前应该要有准备。

在教学中常遇到这种音阶练习前没有准备的问题, 当开口唱第一个音后会停下来说:“刚才没有准备, 错了, 重来。”这种习惯一点都不好。因为, 在台上唱歌是肯定是不行的, 在后台唱不对时也得往下唱。所以, 我们在练习时, 每次开口前都应在思想上、身体上做好准备, 这是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综上所述, 声乐教学中发声训练最终目的是使歌者形成正确的声音观念和歌唱状态。声乐学习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 歌唱是个整体性的活动, 正确地歌唱是呼吸、共鸣、发声器官与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对音乐准确表达等诸多因素共同协调、配合而成的。它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促进, 所以, 只有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歌唱的最佳状态。

摘要:发声训练在声乐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进行发声训练之前, 必须要让歌唱者了解歌唱发声的原理, 掌握歌唱发声的规律, 并熟练运用歌唱发声的器官。因此, 在声乐教学中, 要让学生把声乐练习当成兴趣, 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探索发声训练的方法, 以达到提高学生声乐技能的目的。

3.最科学的声乐训练方法 篇三

关键词:歌唱呼吸;艺术表现;声乐教学

一、正确的呼吸是实现歌唱机能调节的关键

在歌唱艺术中,正确的呼吸是一个重要的、十分关键的因素,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古今中外的声乐家都十分重视歌唱的呼吸,如卡鲁索说:“一旦掌握了呼吸的艺术,学生也就算走上了可观的艺术高峰的第一步。”帕瓦诺蒂也说:“掌握不好呼吸,就没法唱出好听的声音,甚至会毁坏嗓子。”正确的呼吸是实现歌唱机能调节的关键,没有正确的呼吸就没有正确的歌唱。在声乐学习中一定要在初学阶段就打好基础,养成好的习惯。

二、声乐教学中被普遍采用的呼吸方式

有关歌唱呼吸的观点基本为三种,即: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其实每种呼吸都有著名的演唱者,在教学中被广泛采用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是一种运用胸腔、横膈膜和腹肌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法,它比较全面地调动了胸腔和腹肌的整体能动性,并使之相互配合,协调完成控制气息的任务。同时,由于吸气时张开肋骨和下降横膈膜同时并用,扩大了气息的容量,加强了对气息的控制能力,使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自如。实践证明这种呼吸的方法是科学的,是合乎艺术要求的呼吸法。

三、在教学中呼吸方法的训练

1.要有正确的站立姿势,要有积极的情绪状态

人在情绪比较兴奋和激动的时候,促使呼吸深度发生一定

程度的变化,当然一定要适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2.掌握正确的吸气方法和感觉

在精神比较振作的前提下,上身放松,胸部舒展,随着口鼻的开启,气息在上腹和后腰部位很舒展地向外张开,同时,感到气息是流进去的。如何让学生体会和感受这些状态,需要引导学生模仿生活中的一些体会,可进行以下几个练习:

(1)闻花式吸气

引导学生想象花园里花香沁人心脾,轻轻闭住嘴,将气用鼻腔慢慢地吸入,从上往下,好像一直缓缓吸入腹部、肚脐、腰围处,同时胸腔也打开了,吸满气后将气呼出,反复再做。这种吸气放法容易使气吸得深,而且没有多余的动作,也较容易体会和

掌握。

(2)叹气式吸气

具体做法是先叹后吸,心里想着叹气而不是吸气,叹到哪里就吸在哪里,当气叹下去后自然会开始吸气。

(3)惊讶式吸气

想象吓了一跳或吃了一惊做出的快速反应,达到快速吸气

的目的,这种方式吸气既吸得深又吸得快,能锻炼呼吸器官的快速灵活。

3.歌唱发声是在呼气中完成的,没有呼气的力量就没有歌唱

歌唱时是两种力量的对抗,即向内向下吸的保持力量和向上向外呼的支持力量,这种吸和呼的两种力量的对抗和小腹的内收感,就是气息的控制。气吸的支持、保持和控制其实就是歌唱中的呼吸运用。在训练呼吸控制能力时,可以进行以下几个练习:

(1)吹纸片练习

撕一长纸片,一厘米宽即可,用手捏着上方,放在嘴前约十厘米的距离,可逐步将距离适当拉长,将吸好的气吹纸条的下方。气出来要吹成一条线,集中在一个点上,从纸条振动的频率辨别气息是否均匀、集中、有力。这一练习既锻炼了腹部的力量,又对增强气息的控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切断气息的练习

先将气吸入肺底,呼气时上下牙齿自然闭合,随着气息呼出发“丝”的声,中途不断将气息切断,由此发出长短不等的“丝”声,要音量一致,将气分段呼出。

(3)做狗喘气的练习

使气息快速而有灵活地向外呼出,不但可以体会呼吸的部位,还可以加强横膈膜的锻炼。

在不发声的情况下,进行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慢吸快呼的练习,都是非常有益的。

(4)结合发声做练习

练声活动是一种把理论变为实际,把概念变为行动的过程,而结合歌曲进行练习,才能把练声时的状态、空间、感觉运用到歌唱实践中,对于初学者来说,腰腹之间的对抗力体会是最难得的。然而,把握住了腰腹之间的对抗力,就得到了横膈膜的支持,唱起来就感觉使上劲了。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进行三种练习:①连音练习;②跳音练习;③连音和顿音结合的练习,也就是要训练平稳连续的唱法和弹跳有力的唱法,从而锻炼了气息的控制能力。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做练习,不论是练声还是曲目

的选择都要有目的地进行,针对性要强,才能达到声乐教学的目的。连音练习时尽量慢一些、长一些,比如,学生在演唱时如果感到气不够用就是气吸得太浅造成的,这时用慢吸慢呼的练习进行连音训练,在练习时尽量唱平稳均匀,就能使横膈膜得到锻炼,扩大气息的容量。起音时用叹息的感觉把气放下去,同时,腹肌两肋和腰部都要积极配合行动起来,随着气息的呼出声音也随之唱出。如果学生有声音发硬不流畅,就可采用快速音阶练习以加强气息的流动性。跳音练习要求腹肌和横膈肌积极地、灵活地弹跳,同时也要求灵敏而清楚地声门闭合,点状的感觉要明显,这种练习解决声音发散不集中是很有效的。在做练习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到繁,不能急于求成。另外,在歌曲练习时要先把谱面做一个分析,作好换气的记号,避免在歌唱中随意换气,如果在歌唱中随意换气就会破坏歌曲的完整性,影响歌曲的表现力。

总之,歌唱的呼吸必须适应发声和艺术表现的要求,在发声时呼吸应随音的高低、强弱变化而变化,在音乐上,呼吸应按照乐句的长短和分句进行调节,在表现上,呼吸必须服从情绪变化的要求,或激昂或柔美或抒情。歌唱呼吸是一种技能,是艺术表现的手段。

参考文献:

田玉斌.谈美声歌唱艺术.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 山西省榆次区晋中市艺术学校)

4.最科学的学习方法 篇四

2——多种形式复习。复习是对信息的重新编码,可采用看、听、记、背、说、写、做等多种形式复习整理知识,不必一味机械重复。科学指出,复习的效果在于编码的适宜性,而不在次数。

3——当天进行复习。要求孩子听讲之后尽早进行复习,可减少遗忘。同时可使新知识联系起来,搞清楚知识前后的联系和规律。

4——单元系统复习。这一般在测验和考试之前进行,这种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要抓重点和难点,并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对错题进行再次练习被证明是提高成绩的法宝。

5.最准确生女孩科学方法 篇五

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在碱性环境中活力较强,而带有X染色体的精子在酸性环境里较为活跃。所以,如果夫妻俩希望生女孩,可用少量而干净的温开水稀释醋酸之后,冲洗妇女阴道,让阴道呈酸性。

2、想生女孩要测性交温度

德国研咳嗽狈治鱿允荆芫呀岷锨耙桓鲈碌幕肪澄露龋簿褪悄行杂肱栽谛孕形⑸暗囊桓鲈滤肪车奈露龋怯跋毂Ρπ员鸬闹匾蛩亍8呶禄肪橙菀状丛炷斜ΡΓ臀禄肪橙菀状丛炫ΡΑ

3、想生女孩要计算排卵日

从决定想要生女孩这一天开始,每天都要正确填写基础体温表,要准确记录下体温的变化,这样能够清楚自己的排卵时间。在不清楚之前要利用保险套避孕。希望生女孩,最好在排卵日前2日性交,因此在计划受孕这个月之前的1-2个月就必须知道正确的排卵日。

4、想生女孩要注意同房的时间

据说同房次数越多,可以使Y精子数量减少,所以每隔一两天同房一次的频率最佳。想尝试者可依照自己的生理情况,再做决定。

5、想生女孩要注意同房的姿势

6.声乐教学中的表演训练 篇六

内容摘要 :歌唱表演艺术是多方面知识的集中体现,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引导学生寻求歌声之美,还要处理好声、情、表演技巧之间的矛盾,以及上课与上台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我国声乐教学与声乐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关 键 词 :声乐教学 歌唱 表演 训练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引导学生寻求歌声之美,而且还应加强对学生们的歌唱与表演、形体的有机结合的教育,使学生们获得声、情、形并美的新境界。要想达到此境界,就需要教师平时严格要求与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表演艺术中有更大的作为,使他们逐渐地达到声情并茂“尽善尽美”的艺术境界。然而那种认为只要掌握了一套先进的、科学的发声技巧或具有一副好嗓子,就什么都有了的想法,是不足取的。因而,表演艺术是声乐教学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歌唱是音响艺术,但不是歌唱者随心所欲制造出来的,是作曲家们善于运用音乐的多种素材(节奏、节拍、调式、和声、对位、速度、力度……)精心设计出来的,用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旋律。可以说,出色的表演技巧与完善的歌唱艺术,在艺术表演中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反过来讲,脱离了歌唱的艺术表演,表演技巧也将失去其自身的价值。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果,取决于声乐的情感体现,声情并茂、以声传情,正是以情作为声的体现基础。如果我们掌握了各种声乐技巧,而缺乏情感的准确性和生动的表达,只知唱,而不知或不善唱情,同样不可能完成艺术的创造任务。“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唱者不得其情,则邪恶不分。悲喜无别,即便声音绝妙,而与曲词相悖,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故作为一位歌唱家或声乐教育家,仅精通发声是不够的,还必须是位相当出色的音乐家,并有运用声音来表达歌曲的能力。因此,声乐艺术如失去了情感的动作性和其表情力量,那么歌唱就失去了灵魂的光芒。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声音需要训练、培养,而歌唱中的情感运用和表现也同样需要训练和培养。只有训练有素的演唱者,登台时才有可能自如地表达歌曲内容的内在美,使其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达到声情并茂的高超艺术境界。而那种认为可以以声带情,或是只要有了一副珠圆玉润的好嗓子,依词曲就能唱出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歌唱的方法是不实际而片面的。歌唱演员的舞台动作和表演的协调,是声乐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歌唱者利用嗓音、控制和使用表演构成了统一的舞台形象,以取得声情并茂、拟形传神、慑服人心的艺术效果。所以用训练有素的歌喉,出色地表达歌曲的音乐词汇,调动自身表现自如的机体,有力地辅以表演动作,是声乐演员肩负的双重任务。就一般歌唱演员来说,表演训练与歌唱训练相比,有相当多的人没有像重视歌唱那样来重视表演的训练。这就造成了舞台动作的表演规律的缺乏,对于如何创造一个深刻而动人的舞台艺术形象,更缺乏自觉的追求和深入细致的研究。

古今中外一切卓有成就的音乐表演艺术家,无一不具有高超与独特的表演技巧以及渊博的知识,因为艺术表演是来源于生活的,它是生活中人类各种感情的集中、提炼、美化、再现和升华。从事这项工作的歌唱者和教师需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比如:音乐基础理论、和声、曲式、复调、音乐史、艺术史、文学史、美学、政治、表演理论、语言学、音韵学等。总之,歌唱者应具备或超过常人所了解的知识范围和文学修养,才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音乐作品的时代风貌,使其在歌唱时掌握好以往各个时代的音乐作品,并反映其实质。杰出的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之所以能在声乐与歌剧表演艺术中取得举世无双的卓越成就,就是与她掌握了非凡的歌唱技巧、表演技巧以及有很好的文学修养分不开的。由此可知,对歌曲内容理解得越深刻,越能获得丰富的内在思想感情,就越能增强歌唱的表现力。然而演唱这优美的歌声和内蕴的激情又必将有外在的形态动作美,使歌声伴随演唱者的丰富内涵及舞姿,更深刻、更突出、更鲜明地增强声乐的表现力。由此可见,声乐表演艺术是声乐语言、舞蹈动作相互关联、相互扶助的血肉关系。

所谓内在实质是人的内心、思想、心境、理想、道德、性格及对外界的各种矛盾现象的情感反应成理性上的分析、判断。所谓外在是指这种思想情感对内心活动的表达,即通过感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其应有的艺术效果。内在是外在的源泉,内在是外在的依据,外在是歌唱者恳切的流露与表达。否则他们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舞台上就会出现做作,没有真正的感染力,只能符合生活中的特殊需要,不符合艺术的表现需要。对于上述情况,只有教师平时严格要求,时时注意,才能不断地提高、丰富自己的审美境界。从内心理解、分析作品的思想情感,提高歌唱与表演艺术的能力,使艺术在时空感方面得到声情并茂的构思、布局和变化,并设计其蓝图,使台上的表演与台下的观、听众融为一体。

脸和眼是人之心境和窗户,这是众所周知的,每个学习音乐艺术的人都应恰到好处地掌握它。音乐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厌、恶等,都是用这两部分来表现的。表现得越淋漓尽致,出神入化,愈是让人赞叹。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耐心地去训练、去引导。然而学生在平时更要重视对社会的观察、分析、研究、体验,去丰富生活,这样才能使其表演的歌曲内容不干枯、造作、虚假而浮浅,把作品所要塑造的形象,创造得丰润充实,生动自然,深切。常有“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口唱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之曲。”①“声为情役,腔为情设”“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动人要先动情,所以作为一个歌唱者首先要有饱满的歌唱热情,即“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绪。也就是说,一首歌曲的感情体验,是从歌曲的局部分析和理解中入手的,如果只注意一些发声技巧问题,注意力没有集中到歌曲中去,这就很难表达歌曲的感情了。

7.最科学的声乐训练方法 篇七

一、合理运用科学发声方法,提高演唱水平

声乐演唱艺术作为世界艺术之林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声乐演唱艺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声乐演唱的歌曲种类丰富,这对于演唱者自身能力的要求较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科学的发声方法。就理论角度而言,声乐演唱科学发声方法要求演唱者具有明亮圆润、富有金属性等特点的音色,而这些都是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够获得的,因此科学发声方法在声乐演唱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学发声方法在声乐演唱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歌唱训练的过程中,放松心态是演唱好坏的重要因素,若演唱者不重视发声方法与心态,不能正确地运用发声方法或者处于紧张的状态,将直接影响演唱者的发声效果,因此演唱者要在一定的科学的方法下进行演唱。声乐演唱的成功是建立在科学发声方法的基础上的,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发声方法对于声乐演唱就好比工具之于工作的成效,有了完善的工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演唱效果。只有在科学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声乐演唱,才能更好地将声音发出来,提高演唱水平。

二、灵活运用声音,创造出美妙的声乐

在声乐演唱学习中,一方面要进行一些基础练习,另外还要进行中声部的练习。中声部练习作为声乐演唱的基础,对于演唱者演唱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进而还要增加对中声区的练习力度,在练习的过程中,从低音量开始,在夯实基础后,慢慢向较高的音域发展。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慢慢提升自身的音量。声乐演唱练习是一个漫长持久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演唱水平,另外还需要保护好自身的声带,而采取科学发声方法就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

中声区练习时不要刻意追求音量,而是要灵活运用声音,演唱出美妙的音色,给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简单地说,演唱者在演唱中音时,要深呼吸,使声音富有弹性,将喉头固定在水平位上,将声音尽量外送,但是要保持音高在同一位置上。在声乐学习中,常常将声音比喻为串珍珠,强调的就是音要在同一水平上,要保持声音的连续性。综上所述,掌握科学的中声部发声方法,不仅能够保护声带,还能发出更加美妙的音色,更好地诠释声乐演唱作品。

三、演唱自然,提升演唱美感

高音往往用来表达作品的高潮部分,具有激发欣赏者情绪的效果,是声乐发声方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掌握了高音发声方法,能够赋予整个演唱过程更好的效果。实践中,演唱者应随着声音高低进行调整,同时小舌头提起,如打哈欠般吸住气,促使喉咙能够处于开放的状态,同时喉头向下调整,保持在吸气的状态。高声部是声乐演唱的重难点,视个体差异,不同的人高声部发声方法会有些许不同。

声乐演唱作为一项高级神经系统活动,演唱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到演唱质量。因此在演唱时,演唱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在高音区时用尽全力,而是要放松身心,将演唱低音时的状态用在高音学习阶段,找到叹气真实感觉后,将音高提上来,在此基础上发出来的声音就不会让人感到僵硬,才能将歌曲的内涵表达出来。

四、结论

音乐作为世界上的通用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载体。随着人们对艺术文化建设的重视,他们逐渐意识到了科学发声方法在提高演唱水平、缓解声带压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开始认真调整和优化演唱者的发声方法,以培养更多专业的声乐演唱者,推进我国声乐演唱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更好地走向世界。

摘要:声乐演唱既是音乐学习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艺术。美妙的歌声都是经过长久艰苦的训练才能做到的,在这当中,发声方法是声乐演唱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他乐器所无法替代的。下文,笔者将结合声乐演唱中的发声方法,深入探究科学发声方法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

关键词:科学发声方法,声乐演唱,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韩刘.谈声乐演唱中的发声练习[J].大舞台,2014,(10):205-206.

[2]贺苗苗.高校声乐演唱的技巧与诀窍——评《唱歌的技巧与诀窍》[J].中国教育学刊,2015,(08):129.

[3]王亚莉.如何在声乐演唱中科学使用发声方法——评《科学练声:提高嗓音的表现力感染力(第二版)》[J].中国教育学刊,2015,(08):130.

[4]高歌.试论科学发声方法在通俗演唱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1):69.

8.最科学的声乐训练方法 篇八

【关键词】音乐特长生 声乐 入门 基本方法

声乐教学是一门科学,因为在教学中,必须遵守一些自然规律和教学原则;声乐教学又是一门艺术,因为在教学时,必须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巧妙的手法。声乐入门训练的方法,它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我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工作了6年的高中音乐教师,在声乐教学方面,不断钻研、积极探索,并经常听取高等音乐院校教授的声乐讲座,再加上平时教学的不断积累,总结了声乐入门训练的基本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歌唱的形体、歌唱的呼吸、喉咙的打开以及简单的发声练习四个方面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一、歌唱的形体

对于学音乐的学生不论选择什么专业,都应当适当地进行形体训练,在形体的训练时我常用的是“挺拔而放松”的感觉,当然对于有舞台经验的演员,在台上为了情感的表达,可以来回的走动,但对于初学者就必须有一定的要求:1)两脚自然分开,约5公分,左脚稍稍向前,右脚稍稍向后;2)腰椎挺起,上身直立并略水平前移,身体的重心落在两个前脚掌上;3)两肩不抬不夹,要平展放松,并带动后背、胸口及两臂一起放松。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到“松而不懈”,必须是一种积极的放松。

二、歌唱的呼吸

呼吸在歌唱中极为重要,所有的声乐老师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都会把呼吸作为重点,呼吸做好了,歌唱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一)吸气

我在声乐教学中主要用到的是“闻花式吸气”。这个动作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但是很多同学容易吸气浅,并肩部与胸部同时上提,为了防止上提我坚持的是让学生平躺在床上或者地上做这个练习,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同时我会告诉学生感觉好像腰部长粗了。当平躺着的感觉找对了,再站起来做这个吸气的动作。

(二)呼气

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我经常用到的是“打嘟练习”来感受这种状态。保持前面吸气后的状态,用打嘟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让气息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同时小腹要给支撑点。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呼吸僵硬,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

三、打开喉咙

“打开喉咙”也就是将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齿后,牙关打开,下巴放松自然放下而稍后拉,这时候的喉咙是打开的。这个练习在我的声乐教学中是属于比较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在初学声乐时喉咙总是不能全部打开,那么如何能帮助初学者“打开喉咙”呢?

(一)“打哈欠”的状态

“打哈欠”状态可以让口腔打开自然,放松,口盖抬起,口腔内空间增长增大。所以在唱歌时,咽喉不要闭塞,要使咽喉张开,让气息自如地送出来。“哈欠”状态确实是打开喉咙的好办法,也使歌唱者保证了一个很好的演唱状态。在平时练习时,还可以用闭嘴“打哈欠”,闭口打哈欠的时候,里边的状态也是开的、抬的,如果我们在唱歌的时候都能保持这个状态的话,那你的声音就不会是“白”的、“扁”的了,你的声音就会是“竖的”、“圆的”。

(二)用“微笑”状态来打开喉咙

我们讲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来。“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开,大牙关打开,面部两边的笑肌(颧骨)呈微笑状,这样的微笑状态可以使你的喉咙打开,可以使你获得高位置的声音。“歌唱状态就是里边的哈欠,外头的微笑”,这话很精辟。

四、嘴动腰动

这四个字听起来似乎有些不专业,但在我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在掌握了正确的唱歌姿势、正确的呼吸、正确的打开喉咙之后,来做这个练习。嘴动强调的是吸气的动作,打开喉咙的动作,腰动强调的是横膈膜、两肋的动作。在发声之前一定要正确的掌握这个动作要领。如果学生在做这个练习时有抬肩,提胸,或者腰部没有感觉,可以试着平躺着做这个练习。

五、发声练习

在掌握了以上四个要领后可以做发声练习了,对于初学者,我采用的是先练说,再练唱。

(一)说母音

这个练习采用了戏曲演唱的喊嗓方法。汉字的母音很多,对于初学者我经常用a母音进行发声练习,先吸气嘴动腰动,然后发a母音。a母音是最宽的,很容易发出来,但是要求老师要有敏锐的耳朵,不要让学生发出e的声音,因为发a母音时需要用发e母音的口腔状态,特别要保持发e时的舌头和空腔状态,特别是保持发e时舌头后部略微抬起的状态。再将上颚微微地,兴奋地抬起,有如“打哈欠”起始阶段的感觉,耳朵有张开感,使口腔略宽于发e的状态,然后用气将a音仿佛从耳朵中送出,这样a就集中、明亮了。女生先练习假声,男生先练习真假声。

(二)唱母音

在掌握了单独母音的说法后,就开始训练唱母音的单音练习。为了巩固说母音的方法,我还是建议先说一个母音,然后老师在钢琴上弹奏单音,学生用正确的音准及发声方法唱一个母音,说母音和唱母音两者联合起来训练效果较好。老师对学生不对的声音要及时纠正,如果学生一旦唱一个母音的方法不对,老师就要回过头来再说一个母音,这样反复练习。练习最初以自然声区为基础,逐步拓宽到中声区的音域。在练好中声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音域,达到声部应有的声音特色和音域。

我们平时练声总是用“米”和“妈”等母音反复练习,母音的练习要有目的和方法,不是简单的随便唱唱,练声曲的训练我强调的是气息的运用,初学者习惯用大白嗓子唱,特别是嗓子天生条件好的学生。我建议开始练习时采用下行的、比较简单的短音练习。例如:

我训练这条练声曲时会强调三点。第一,张口吸气(不抬肩,不提胸);第二,三个母音,每个母音都要落在气上;第三,喉咙打开。三者的结合就是前面所强调的嘴动腰动。当然老师还是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进行练习,通过大量的简单练习曲的训练,在运用歌唱正确状态,做大约一个学期的训练后,让学生找到正确的歌唱发声状态。

六、简单歌曲的演唱

有些学生在练声时的状态较好,气息和声音都能达到要求,但一接触到歌曲,就出现很多问题,所以老师选择歌曲时要慎重,一方面要选择有目的地训练某方面的歌唱技术;另一方面要是为声乐训练而创作的,旋律比较声乐化。如女声的《花非花》《送别》,对于初学者就比较适合,并且要求在开始练唱时,不唱词,用母音来练唱,练唱时老师重点强调气息的运用,母音的演唱达到要求再加入歌词的演唱。

七、最后强调关于在进行声乐训练的同时,也要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

1)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保持喉头的相对稳定和建立标准歌唱状态。

2)训练时要循序渐进。要坚持每天练习,持之以恒。

3)训练时要注意情绪饱满、精力集中,充满激情。

4)训练中要不断关注自己的声音变化,可以通过经常录音分析、判断发声的质量。

5)巩固正确的发声感觉,要把声乐训练过程中的体会运用到演唱歌曲中去。

6)初学者不应该去追求大音量及高音,而应该多追求声音的共鸣效果和音质的圆润。

以上就是我对音乐特长生进行声乐入门训练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当然在声乐的学习中还有很多技能和技巧,如低、中、高声区的训练,换声区的训练等,在这里就不做详细的论述了,其实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即兴性和灵活性,因此教必有法,教无定法,艺海无涯,学无止境。

【参考文献】

[1]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9.声乐基础训练教案(二) 篇九

(二)课时:一课时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1、教学理念:

进入了崭新的世纪,我们的声乐教学原则也应该有一个新的面貌。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开拓了许多新的教学原则和新的教育思想,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现在的声乐教学已经非常地多样化,人们思想活跃、思路敏捷,在教育战线上,人人都在为如何使本专业、本课程的建设出新而献计献策。我们的声乐教学也从单纯的提高演唱技巧水平,发展到从教唱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但纵观世界较先进国家的音乐教育,它们早已开始进入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我们声乐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包括大、中、小学生)演唱较有代表性的世界各国声乐作品,从各国歌曲中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背景、民族风情等。这不仅能使学生们拓宽文化视野,对音乐课更加兴趣,还会因为有了与不同国家的比较,而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音乐。近几年已传入我国的音乐教学法书籍就有《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依教学法》、《铃本教学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等。但教学方法是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而教学的基本原则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遵循的。

2、教学内容:

第二课: 理论的指导

一、导入新课

二、歌唱训练

1、全体同学起立练声



hu hu hu hu a e i o u ma me ni no nu ———

所有母音应放松嘴唇,才能获得更多共鸣。要往后腔体吸着唱,待体会到“声在腔中响”时,再检查字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明亮,共 13531353113531

鸣是否丰满,歌声是否通畅。当然,这是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的。

2、继续上堂课《茉莉花》的练习

三、文摘选读(5至10分钟)

在学生对该课程的反馈意见中,这是一个最令他们喜欢、感兴趣的环节。

将一周来学生的感兴趣并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收集告知使他们尽早了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四、回顾旧课

1、将上节课新学习的发声方法有哪些收获或不解问题,提出来讨论,最终确立正确认识。

2、交流练唱体会

五、课程小结

以上的教学内容,是在建立正确的发声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多加实践结合应用。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发声方法,而是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积累的经验,它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更不可能是,我们应该在现有的原则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出更有效果、更适应学生的发声训练。

七、布置作业 训练题:

10.声乐班基本功训练 篇十

声乐班基本功训练

(一)日常练习

1、口唇操,将嘴最大限度地张开,发“啊”声或呵气,然后再闭合,有节奏地一张一合,每次连续100下,或持续2~3分钟。

2、慢吸慢呼,鼻闻花香,吸入后腰,要求集中缓慢,慢慢呼出。

3、急吸快呼,狗喘气,会有头晕现象,一段时间就会好。

4、数葡萄,一个葡萄,两个葡萄。。。

5、麦克风使用的训练。

6、表演姿势的训练。重心在两条腿,抬头挺胸,下巴微微收起,收腹。

(一)内容

1.乐理。包括音程,和弦,调式,记谱法等知识。2.听觉练习。通过单音的模唱和听辨、音组的模唱和听辨,以及音程、音乐短句的听辨,提高和发展学习者的音乐听辨、分析能力,从而具有“音乐的耳朵”。3.节奏练习。节奏是构成音乐要素之一,在这项训练中,通过读节奏、说念歌谣,以及节奏模仿、节奏选择、节奏听写方面的练习,可训练和提高学习者的模仿能力、反应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丰富多样的节奏训练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和增强学习者的音乐学习兴趣。4.视唱练习。这项训练是和听觉练习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一项训练内容。通过对大量优秀的中外儿歌、民歌,以及名曲片段的视谱演唱,使学习者逐步提高视谱能力,同时,通过演唱,可达到积累丰富的音乐语汇的目的。

(二)上镜技巧

很多学播音的同学,都有面对镜头时眼睛不知该看向哪里、面部表情因紧张而变得僵硬这种紧张无措的经历,其实这些状况是由于没有掌握好上镜技巧,在镜头面前不够自信而造成的。对于学播音的同学,学会如何面对镜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老师将会为大家讲解上镜时的小技巧!

(1)面对镜头时最重要的是要有交流感,平时自己在家时多对着镜子说话,一来练习你的镜头感,二来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使面部表情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考试时把镜头那个小圈圈想象成你交流的对象,相信你平时和好朋友说话的时候,眼睛里是有内容的吧,要流露出一种积极良好的倾诉欲望,根据自己的内容附带一些肢体语言,但别太多,还要有一种气场,自信但不自负,阳光却稳重。

(2)通常考试遇到的很多学校都是普通的DV,你盯着镜头下面一点就好了,这样眼神会更柔和,更具亲和力。不用刻意提笑肌,口腔打开笑肌会自然提起,表情也会显得更自然。

(3)平时练习中,有条件用DV的话当然更好,这样减少你考试时的紧张感,因为镜头嘛,大概都长一样。没条件就对着镜子练,设计好你的表情(眼神、微笑的幅度)还有几个手势,要熟练,切忌考试一紧张脸部僵掉,手势也做得扭扭捏捏,僵硬又放不开,一定要落落大方。

(4)上镜脸型小固然好看,但是脸型偏大的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发型和妆容的修饰达到更好的上镜效果。

(三)形体训练

坐姿训练:昂首(抬头),挺胸,收腹,坐凳子三分之一处,两手平放在膝盖上(或者桌子上)站姿训练

上身保持昂首(抬头),挺胸,收腹,提臀,双手自然下垂,眼睛看着前方,面带微笑。

丁字步站立式训练:双脚呈垂直方向接触,其中左脚脚跟靠在右脚脚窝处,两脚尖对两斜角,如一“丁”字,所以叫做丁字步。八字步站立式训练:脚跟紧靠,两脚成45度,自然八字形,又称八字步。

两脚开站式训练: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顶直。

行走训练:上身直立,两肩向后拉;膝盖挺直,摆动胳膊;后臂摆直,前臂略弯,脚跟着地

第 一 课

一、授课内容:声乐基本知识与发声技巧、歌曲 《额吉纳胡杨》

二、教学目的: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及良好的歌唱状态,在演唱练声曲时强调呼吸对声音连贯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声乐作品旋律性的歌唱要求,在正确演唱歌曲的同时保持声音的流动和统一。

三、授课时间:4课时

四、教学重点:歌唱时声音与气息的结合,把握气息与声音的流动性,以及声音的连贯、统一。

教学难点:歌唱时气息的熟练运用,保持气息的均匀.连贯,唱高音时喉头的稳定和气息的运用,注意音乐的情感表达。五﹑教学过程

(一)授课内容

1、理论讲解: 歌唱的状态:

歌唱是以人的身体作为发声乐器来进行表演活动的。发声歌唱时,人的形体和精神都应进入并保持演唱所需要的状态。正确的呼吸、稳定的喉头位置、共鸣腔体的调节与运用以及表情动作,都是在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操作的。要使整个身体的组织机构处于适合唱歌的最佳工作状态,才能使歌唱器官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协调运动,获得理想的歌唱声音。歌唱的姿态:

歌唱发声的一些毛病,或不能获得良好的声音效果,常常是由于姿态不正确造成的。

正确的歌唱姿态要保持:1)身体自然端正站立,双脚平行分开,分开距离达到肩的宽度即可,双脚亦可一前一后,但重心要稳。2)头端正、眼平视,勿伸下巴。上胸舒展,双肩略向后,两手自然下垂,小腹微收,但身体不可紧张和僵直。3)脸部自然呈微笑状态,根据歌曲内容而富于表情。4)练习或歌唱时,整个人都要处于一种精神振奋、生气勃勃、积极向上、充满信心的状态。呼吸练习:

练习发声之前作一些无声的呼吸练习,有助于体会横膈膜控制呼吸的作用。

简单的练习方法是:在正确的歌唱姿态下,口鼻同时缓慢的吸气,感觉把气吸至腹部和腰周围,然后保持吸气状态缓慢而均匀的呼气,同时,小腹略向内收,要感觉到小腹收缩的力量推动气息的呼出,呼气时间应保持在20秒钟左右。呼完一口气后再换气,换气时,小腹还原,腰腹放松,口鼻同时迅速的吸气。如此循环地进行呼吸练习。喉头位置与打开喉咙:

所谓喉头位置相对稳定,是指歌唱发声时的喉头始终处于自然、自如、颈部肌肉放松、易于发出优美声音的稳定状态。正 5

确的喉头位置形成于打开喉咙深吸气的状态之中。当我们喝水前的那一瞬间,喉头就处于歌唱发声的正确位置。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容易稳定喉头的母音并在恰当的音域内练习。

打开喉咙的意义在于扩张可调节的共鸣器官(口腔、喉腔、咽腔),主要是扩张咽腔部分,使喉、咽、鼻整个咽腔部分形成一个适合于发声共鸣需要的通道,气息和声音畅通无阻地通过,声音得到扩大和美化。打开喉咙最充分、最自然、最适度的方法就是练习“打哈欠”。但要强调的是在歌唱发声时所要求的打开喉咙,实际上是处于半打哈欠的状态。

2、发声练习

(1)无声呼吸练习(打嘟噜): 2 3 4 ︱5 4 3 2 ︱1 2 3 4 ︱5 4 3 2 ︱1 - || 嘟

: : : : : 嘟 : : :

脸部及脖颈部放松,下巴回收,双唇轻松合拢,深吸一口气后以均匀平衡的气息振动声带并吹出唇外,推动两唇颤动,灵活地发出均匀、连贯、持久的“嘟噜”声音。要注意脖颈部不可挤卡、紧张,声音感觉是在口咽部滚动。(2)跳音练习:

| 5 3 | 1︱5 4 3 2 ︱1 –‖ m-en mo 在哼鸣的位置上唱出母音“mo”,练习时不用很强的声音,唱到低音时要保持同样的位置,就好像唱高音时一样都送到头腔去,喉头稳定,下巴也要保持放松。在哼鸣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声音的稳定性,不要为了追求高位置而抛弃气息和横隔膜的支持把声音掉起来唱。应当在正确的呼吸支持下尽可能多的运用共鸣,声音柔和的、有控制力的、有弹性的唱出来。

(3)音程练习:

6—︱5 6 5 4 3 2︱1––‖ yi ya yi ya yi ya

母音结合子音交替练习,气息控制要平稳,低音、中音、高音的声区共鸣要贯穿统一。各音和不同的母音之间要保持同一歌唱状态演唱,声音竖在“管子”里,使声音效果自如、舒展、丰满、连贯、流畅。(3)顿音的练习:

.....5 4 | 3 2 | 1 — yi 演唱时要求着力点在横隔膜上,有弹性的向外扩张,把声音送入头腔共鸣区,有助于声音与气息的衔接和保持呼吸肌肉群的弹性。声音要求轻巧、圆润、丰满而有弹性。

2、歌曲演唱 演唱歌曲:

《下雪了》

这首作品的结构是三段体结构。三个乐段不同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第一乐段期安静思念缠绕、向往期待,第二乐段思念到极 14

致的强烈感情,第三乐段又回到想念爸爸妈妈的情感,因为下雪了,父母要回家过年的期待之情。演唱要求:

(1)了解歌曲创作特点,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2)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吐字、发音洪亮地向前送出去。作品要求字正腔圆,要求有语感的正确朗诵。

(3)学生逐句练唱,教师注意分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集中对歌曲演唱的难点进行重点突破。

(4)进一步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所需要的声音特制,较完整的表现作品的艺术特点。

(5)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二)、教 法:讲授法、示范法、个别辅导﹑个别作品实践演唱﹑教师分析讲解。

六、复习巩固和作业要求

(1)学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声乐作品;

(2)教师针对学生演唱作品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教学,提出改进意见。

复习歌曲:《下雪了》

七、教 具:钢琴、声乐教材、音响材料

八、教学参考资料:

《新丝路 新童歌》

九、教学后记:

第四课

课题: 《山顶上》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学习演唱歌曲《山顶上》,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2、知识目标:通过发声训练,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

3、能力目标: 通过发声训练,适当扩展音域,要求做到声区基本统一,发声连贯、流畅、圆润。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山顶上》,体验歌曲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

2、歌曲的演唱风格和特点,能够细致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具: 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

二、发声训练

1、哼鸣训练

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b、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象擤鼻涕时的感觉。d、不论音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

2、气息与声音的统一协调训练

目的与要求:训练气息的控制能力,体会歌唱时气息与声音的关系,呼吸要自然,不要太浅,声音深叹在气息支持上发出,保持连贯、均匀、统一。保持声音位置、气息支持、喉头状态三不变,使声音圆润、通畅、统一。

3、扩展音域训练

目的与要求:用闭口音mi带出高位置的发声,便于进入头腔共鸣,声音要象一个箭头穿透前额,引起鼻腔、头腔的充分共振,并在mi的位置换开口音ma,在气息的支持下ma就在mi的箭头尖上发出,上行至高八度时,把声音打开,如登山临顶充分抖开,气息形成对抗,支撑点要稳定,下行时又要如飞流直下三千尺,但要保持声音的高位置、下面的支持点,两点之间似有一个反向弹力对抗。

三、歌曲学习与演唱————《山顶上》

1、作品简析:

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全曲采用三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只要是叙述,由于叙述性较强,因而旋律的起伏也不大。第二部分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悠扬而深情。第三部分又回到叙述部分深情而优美。

2、艺术处理:

歌曲为三部曲式,第一部分主表叙述,演唱时要用平稳的情绪、气息、声音表现歌曲。第二部分要拓展情感幅度的表达,整体演唱时要充分把握住这首歌的风格,深刻歌曲中人物内心的变化。第三部分对童年、对家人的描述,要情绪饱满,优美抒情

地演唱。

3、演唱要求:

演唱者首先要对外出打工子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了解一下自己学校里的打工子弟的生活),以便更好的理解作品、表现作品。演唱时要优美抒情、情绪饱满、声音通畅而有流动感,气息要平稳流畅,吐字要柔和清晰,表达出孩子思念外出务工的爸爸妈妈之情。注意歌词的归韵,整体演唱时要注意气息与声音位置要平衡统一富有穿透力。

四、教后记:

第五课

教学内容:

1、发声训练

2、学习歌曲《额济纳胡杨》及对作品的处理 教学目的: 19

1、情感目标:学习并演唱《额济纳胡杨》,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此歌,加强学生对发声、吐字重要性的认识。

3、能力目标: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

2、歌曲字头的“轻”表达。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 具:钢琴、教材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

二、发声训练

1、哼鸣练习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b、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象擤鼻涕时的感觉。d、不论音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

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

2、U母音及带a母音练习,目的与要求: 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

三、歌曲学习与演唱————《额济纳胡杨》

1、作品简析:

歌曲是一首典型的蒙古族歌曲,曲调悠长、优美有意境。

2、艺术处理:

歌曲抒发了草原上琴声悠扬、夜晚幽静的意境,节奏平稳,旋律带叙述性,感情强烈,有感而发。一波推动一波赞美的强烈感情,溢于言表。

3、演唱要求:

要蕴涵歌曲的意境,字头可轻些,注意字音的准确、清晰。此外,由于歌曲强烈的情绪变化,要控制好气息运用,高潮部分要唱“火”了或唱“热”了,才能表达作者的原意。

四、作业:

课后用正确的歌唱姿势、准确的呼吸方法,认真体会歌曲的含意,准确诠释表达作品。

五、教后记

第六课

《梅花雪 梨花月》教案

教学内容:《梅花雪 梨花月》 教学目的:

1、情感目标:学习并演唱歌曲《梅花雪 梨花月》,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2、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江南民歌风格,掌握其民歌特点,力求做到旋律连贯柔和的特点。

3、能力目标:通过发声训练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结合歌曲,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声区的训练,力求做到喉头稳定发音自然流畅。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梅花雪 梨花月》,体验江南风格歌曲的艺术魅力。

2、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和特点,能够细致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

具:钢琴 教材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声训练

1、哼鸣训练

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b、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象擤鼻涕时的感觉。d、不论音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

2、U母音带a母音训练

目的与要求: 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

3、连音训练

目的与要求:训练声音连贯统一。注意呼吸、发声的协调配合,每条练习都一口气唱完,音量不宜过大,力求使乐句 的线条优美连贯,富有流动感,结尾的长音要用弱----强----弱来收音,防止声音直白和僵硬。

二、歌曲学习与演唱————《梅花雪 梨花月》

歌曲由两段加结束句组成,轻柔、舒展、悠长。演唱时可从结合平稳、均匀的气息,松弛自然的声音出发。

1、演唱要求:

a、演唱者首先对我国江南的地域、风俗、民情、文化、历史等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其次对歌曲的创作时间和背景有所了解。

b、了解江南歌曲的演唱特点,在歌曲的演唱中保持气息的连贯、母音的圆润,采用无声换气,一句一口气,保持歌唱状态,咬吐字注意柔和,此歌歌词为“梅花”辙,歌唱的咬字发音时要注意运用横字竖咬、宽韵母窄唱、穿鼻归韵等方法。

三、作业:

掌握歌曲的特点和演唱风格,表现形式,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四、教后记:

11.小学生如何进行声乐训练讲述讲解 篇十一

曾听说有人买了本书,目的是想学学其中的精髓,然而书的五分之四全是理论,剩下的五分之一才是真正具体的、能为人所用的内容。我想:作为一个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的是详细、实用的内容,因此我把自己点滴的体会记录下来,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一、儿童歌唱教学的现状。

歌唱是一门艺术,要提高儿童表现歌曲的能力,就应给予他们歌唱技巧方面的训练。而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理解这些知识并学会运用,确实是件很为难的事。那么儿童歌唱教学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1、爱唱歌的孩子不懂怎样唱了——成人式教学让人苦不堪言。

1)用成人的方法要求孩子的演唱,使他们失去了最清澈的嗓音。

不少声乐好的老师喜欢为孩子示范,让孩子聆听科学发声的效果,目的是好的。然而这种多示范,无形中使孩子只注意到老师的声音,而忽略了方法和自己的年龄特点,刻意模仿老师的声音,久而久之,嗓音也被破坏了。

有些老师会对孩子说“位置高一些,横膈膜打开,头腔共鸣多一点……”孩子听得云里雾里的,不但难有进步,连歌唱的信心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2)用成人的审美要求孩子的表演,使他们失去了最珍贵的童真。

在电视上常常会见到一些唱着儿童歌曲的“小大人”。称他们为“小大人”,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小,但表演时却“成熟”得很,模仿痕迹重,举手投足间尽是老师教的动作和表情,最珍贵的童真已被成人的影子给覆盖了。

2、喊唱现象——放弃科学训练方法的严重后果。

或许是要让儿童理解声乐的正确演唱方法太难了,或许是对科学训练方法不够重视,部分老师甚至放弃了对发声方法这一讲解环节,只是一味地强调歌曲的演唱、处理。可无本之木如何生长呢?没有基础的花朵,注定是要夭折的。于是,有些孩子就扯着嗓子喊高音,只是对童星歌声盲目而表面的模仿,其对声带的损害可想而知。

二、科学训练的重要性。

有专业人士指出,“声乐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了的文学语言,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在歌唱时,除了先天的嗓音条件外,科学训练能使孩子们找到更为轻松的发声方法,避免喉头挤压和不科学的用嗓习惯,使歌声更加透亮,表现歌曲的内容更加自如。但不论进行哪种训练,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是培养儿童的歌唱教学,不是进行成人的声乐训练,不能一味灌输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身心发展是有阶段性特征的,而童年期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教育者要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为重,大胆尝试、探索有趣有效的方法,不能选择放弃,也不能套用成人的方法。只有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训练,才能被他们所接受,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色、香、味”俱全的训练方法让歌唱更轻松。

1、色——正确的姿势是唱好歌的第一步。

声乐训练的内容包括:唱歌的姿势、呼吸、发声和咬字等各方面要求。也就是说,正确的姿势是歌唱的开始,能使气息贯通、表情自然,是贯穿全曲的,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

2、香——歌唱艺术中最重要的基本技能。

1)气息训练:

我们知道,人的发音源于气。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声带尚未发育完全,气息浅,学会正确运用气息,能减轻声带的负担,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使声音更加透亮及有控制。但如何让孩子们发现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家伙在自己身体里的跑动,并学着去控制它呢?

①躺在床上找气息:

首先要避免学生刻意地呼吸,因为这样容易使他们的胸脯很夸张地上下起伏。可以让他们回到家里时躺在床上,在最自然的环境下呼吸,当呼吸均匀时再转入控制性的练习。

②模拟抽泣学吸气:

启发学生找哭够后的感觉,通过这个游戏,会使他们感到肋骨下端的膈肌随着抽泣声有弹性地往下、往外扩张。坚持做两三分钟,会有发酸和累的感觉,可帮助学生掌握快速吸气,同时也锻炼了膈肌的力量。

③由易渐难吹蜡烛:

吹蜡烛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游戏之一,可以利用他们的喜好,循序渐进地进行呼吸方法的训练,使他们乐此不疲地在玩中学。我是这么做的:先让他们像吹生**蜡烛一样,一下子把几根蜡烛给吹灭,在他们正得意时我会告诉他们这是急吹,不算什么。接着让他们只对一根蜡烛吹气,他们一定会小看这个环节的,于是我趁势要求他们不能吹灭,只能有节奏地让火苗一闪一闪地,然后将蜡烛的距离越拉越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最后,大家进行比赛,看谁节奏最均匀、时间持续最长,我在一旁为他们数秒数,利用孩子们的好胜心理,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气息控制能力及对音乐课的喜爱。

④嘟起小嘴练气息:

这是个小朋友在儿时就会玩的小动作,平时忽略了它,殊不知在玩这个小动作的同时,已不知不觉地使用到了横膈膜的力量。在发“嘟”的音时,嘴唇要放松,让它自然地颤动起来,声音要均匀,心中默数,每次争取比上一次练习的时间久一些。

⑤对抗测验巧释疑:

声音与气息的关系,其实就是对抗的关系。要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测验来演示,曾有个声乐教授就用了极形象的说明方法来表现这种关系:

①师:坐着,但要让上半身站起来,怎么办?它会自己站起来吗?生:脚一踩就站起来了。师:这时,上半身是声音,脚是气息。

②师:人要最快地往后退,怎么办?生:对着墙,用手往前推一下。师:这时,人是声音,手是气息,说明声音与气息是一对相反的力量。这样的讲解加演示,学生会觉得很新奇,注意力易集中,很快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③我在网络的“百度知道”中还找到了一种测验对抗的方法也很有趣,具体的做法是:用一块木板,长度比我们的肩宽一些,宽度比我们的鞋子长度稍宽,四角打一个洞,用两根绳子穿过洞,绳子的长度与我们垂下的手指处相齐。我们站在木板上,吸一口气,然后将气闭住,张大口用力拉绳子,就可以感觉到什么叫对抗了。这时,我们的脚增加了与地面的对抗,同时也体验到了体内的气息与声带的对抗,这样高音更容易出来。我们还可用可口可乐的空铝筒(空啤酒筒),剪成象邮票大小的铝片,将两片铝片合起来(用手将铝片弄得稍弯曲一些),于是合起来的铝片当中就有一个缝。再在铝片的一头夹上一片旧绸布(可叠成三根火柴那样宽),然后用铁丝将铝片绑起来,就成为一个哨子。你试吹一个低音,再吹一个高音,从这一比较中就可以感觉到唱高音的气息和姿势了

2、咬字吐字训练:

咬字吐字是唱好每一首歌的关键,可不少孩子因为一些语言习惯的问题,使歌唱为之逊色。如,有的孩子平时喜欢扁着嘴说话,造成下巴不放松,易使声音僵、扁;有的孩子受方言影响,语言不够准确规范;有的孩子歌唱时咬字的喷吐能力差,造成歌唱咬字时缺乏字头。一个汉字一般可分解成字头(韵头)、字腹(韵腹)、字尾(韵尾)或归韵等三个部分,在歌唱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字头是一个字的先导,它喷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字腹和归韵的正确与否。而字腹是一个字的核心,它必须咬得稳定、从容。字尾是一个字的结束,又是字腹的延伸,这个“尾”收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字意和情感的表达是否圆满。

为了将孩子们在歌唱中的咬字吐字调整到最佳状态,我会摸索各种有趣的教学方法,力求以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训练:

1、“我的下巴不见了”:

针对下巴不放松的孩子,我会让他们自由地摆动下巴,或者体验咬苹果的感觉,把注意力集中到上颚,改正坏习惯。也可以让他们张着嘴几分钟,直到感觉口水快流下来为止,产生“下巴不见了”的放松感,为进一步学习演唱打下基础。

2、“我的舌头做早操”:

绕口令是孩子们很喜爱的活动,我常常会根据他们不同的语言问题,布置不同的绕口令让他们练习。然而有一次在回馈时情况出现了,有个孩子竟尴尬地说:“老师,我的舌头快打结了”,大家顿时笑作一团。原来,这个孩子平时的语言习惯较生硬,因此在练习时会觉得很吃力,舌头转不过弯来。于是我灵机一动,就和她玩了一个“舌头做早操”的游戏,即让舌头在口中左三圈右三圈地转,又不规则地动,然后让她随时按我的口令做不同的快速反应动作。同学们看了觉得很有趣,都很想参加,我便顺势让大家回去后每天练习一次,以达到活动舌头的目的。除此之外,我又让咬字吐字时喷吐音较差的孩子“磨起了嘴皮子”,即将上唇压出下唇,然后快速有力地分开,每天反复数次,训练嘴唇的力量。孩子们觉得有趣,便乐于练习,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3、味——情感投入使演唱更加打动人心。

综上所述,儿童的声乐演唱应建立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而趣味性极强的动态体验与静态感受相比,前者更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能让他们更快地理解和掌握原本抽象的声乐知识技能,更有效地引导孩子的演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地研究有关知识,探索有益于孩子掌握的趣味教学。此外,教师丰富风趣的教学语言也是关键的因素,它能缩小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在更大程度上保护孩子们对音乐的喜爱及对歌唱的热情,这对于他们将来的发展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让孩子学好小学声乐的方法有哪些

如今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培养一些艺术特长,希望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很多家长都选择了声乐让孩子学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小学生学习声乐的技巧吧。

一、准确的语言表达

教师语言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声乐教学语言要力求准确。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在做哼鸣练习时用“哭泣”的感觉启发学生,学生听到讲解后,在头脑中产生“哭泣”状态的一系列内部生理运动,使腔体形成哼鸣所需要的状态。老师的教学语言精而准才能指明声音中的主要问题,精而准才能对症下药,精而准才能使学生对复杂的理论理解透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教学语言,努力做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这是小学生学好声乐的方法,声乐教学语言的精练准确既要合乎逻辑,又要顾及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容易理解,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如:运用头腔共鸣来歌唱、运用胸腹式联合的呼吸方法、要用真假声混合的唱法唱。如果过分强调教师自我体验的说法,如:我是在额窦这个地方唱的,就是把声音唱在头上,让头顶来歌唱等等的语言往往会让学生莫明其妙,弄不明白。

二、正确的示范

教师正确的示范演唱,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得到刺激信号,从而使声音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心视象,以便更好地体会它。这是小学生学习声乐的技巧,如:腭盖高抬、咽腔通畅、两肋张开、保持吸气状态,发声就易于做到,唱出美妙的歌声。教师完美的示范令学生折服,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与主动参与的意识,激起歌唱的激情,调动各发声器官处于开放状态。如果教师在上课时示范太少,师生之间就会缺少教学中所必需的那种同感和直觉的理解,造成教与学双方缺乏共鸣,不能产生很好心理效应,难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声乐教学中的示范教学法是完全不能用语言教学法来取代的。

三、正确分析理解音乐作品

准确的表达作品的情感,要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使其把握歌曲在力度速度方面的变化与对比,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音色,妥善处理音乐与歌词的关系,把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歌喉再现出来。这也是小学生学习声乐的技巧,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正确分析作品,如时代背景、作者、内容等。比如:五四时期的爱情歌《教我如何不想他》,该曲以优美隽永的音乐,通过对春夏秋冬各种自然景色富于诗情画意的描写,引人入胜地表现了情丝萦绕的青年独自徘徊吟唱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主人公对“他”的思念,反映了五四时代的青年在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潮流中,对执着而纯真的爱情的热情歌唱。第一段,微风、微云传递着春天的感觉,表现起来要有一些朝气蓬勃的情绪;第二段,月光、海洋说明正处于盛夏,要用平稳、懒散的感觉表现;第三段,“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两句的节奏、附点要清楚,情绪更激动些,因为其表现一种不安的情绪;第四段是冬天,要把枯树、暮色、残霞唱得沉重些,“残霞”二字,将拍子唱满,特别是“霞”字和它前面的装饰性的半拍,要强调得有韵味,要把字念好,“摇”和“烧”要唱出一种深深的痛苦。

以上就是关于小学生学习声乐的技巧的介绍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家长们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让孩子了解到学习声乐的乐趣,真正的爱上声乐!

声乐小组怎样对他们进行发声练习呢?

一、用生动形象的比喻。

1、呼吸练习,(1)快呼快吸。可以把歌唱中的快呼快吸比喻为哭泣。因为哭泣是儿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启发儿童寻找哭泣时的感觉,通过反复体会,会使他们感到肋骨下端的隔肌随着抽泣声有弹性地往下,往外扩张,坚持做两三分钟,隔肌会有发酸的感觉,这说明隔肌得到锻炼,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掌握快速吸气。(2)闻花香练习。在歌唱呼吸中要采用胸腹式呼吸,指导学生练习时很枯燥,把深呼吸比作闻花香,让孩子们想像自己置身于花从中,满圆芬芳,然而适时深深地嗅一口花香(吸气)„„觉得很香,很享受(呼吸)„„如此反复练习,孩子们的呼吸顺了,从而进一步体会深呼吸的感觉,气吸也得到锻炼。

2、声音位置训练。在对儿童进行声乐训练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训练儿童具有优美动听的音质,而不是音量。为此,要求儿童轻声地、柔和地歌唱,也就是以头声为主的发声方法,即无论唱高音区或低音区的音,都应以头声方法来歌唱。(1)让儿童正确分辨什么是头声?为了使儿童便于理解,可以用形象的比喻告诉他们:鼻尖以上的头部是“楼上”,鼻尖以下是“楼下”,歌唱时,声音要往上向“楼上”送,感觉声音在“楼上”响,就是头声。如果声音掉在口腔里,声音就在“楼下”响了,这种掉在口腔里的声音,是一种缺乏共鸣和没有什么色彩的声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白声”。用这种形象的比喻加上反复的示范出“楼上”响和“楼下”响的声音对比,他们很快就能理解什么是头声了。

二、科学的方法。练声时,指导学生自然地将嘴松开,上下相距一个拇指含在嘴里刚碰到的距离,似呼有一种牙、嘴、唇都不在的感觉,或者直接含着拇指练唱,这种方法能够强迫儿童积极抬起软腭,并充分张开喉咙来进行歌唱,确保唱歌时的高位置。,含着拇指唱一、二遍后,放掉拇指唱,但感觉必须还是含着拇指时的感觉,这样反复含着唱,放掉唱,周而复始,反复练习,让这种发声习惯成自然,这对提高儿童的发声技巧颇有好处,这种方法训练虽有咬字不清的现象,但这是暂时的,待克服了挤、撑不良唱法,就能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这种现象也就慢慢地克服了。其次,唱下行音阶的练习也是使儿童获得头声唱法的有效途径。练声在开始的时候,不要采用先低后高,既由低往高的音阶唱。比如用“1234567”这条音阶练唱,实质是以胸声较多的低音“1”为范音,这样容易导致整个音阶都撑大嗓门唱,从而产生喉音。正确童声练声应该从高的音区开始,因为高音区的音比较容易体会到头声效果,把这些音当作“范音”树立起来,逐渐下行到

低音,尽可能保持高位置头声来唱音阶。

三、在演唱活动中感受体验。

在对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时,我们常常单独用几条旋律来练习,效果很好,但一旦进入演唱实际歌曲中,练声效果基本消失或脱节,这也就失去了练声意义。这时要结合歌曲演唱进行练声,把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发声器官与形象化的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饶有兴趣的参与其中,努力避免千篇一律走过场式的发声练习。比如:在教学生演唱《云》这首歌时,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启发他们相象自己变成云,身体越来越轻往天上飘去,轻声用“呜”音哼唱歌曲旋律,接下来,出示云的不同画图,启发学生练声。第一幅图:月光下的云。用轻柔的“ 呜”音哼唱歌曲旋律;第二幅图:阳光下的云。用明亮、流畅的“啦”声唱。第三幅图:带着小雨点的云。用短促有弹性的“哒”声唱。通过我极富想象力的启发语言,让练声与歌曲《云》紧密相接。学生的声音得到了训练,歌曲旋律也基本熟悉,也易于领悟。又比如“在教四年级学生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这首歌时,由于学生平时就听过,学唱非常简单,但他们往往用百嗓大声唱,破坏了歌曲意境,怎样用好的声音来演唱呢?可以启发他们相象自己置身于茉莉化从中,满园芬芳,然后深深地嗅一口化香(吸气)„„觉得很香,很享受(气沉丹田,保持)„„在徐徐地吐出来(呼气)„„如此反复两次后,在让学生随着呼气时的感觉用哼鸣轻声唱出它的旋律,就象嗅到沁人心脾的花香后,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由衷的赞美与叹息,这样呼吸顺了,声音位置也有了,语气对了,音乐形象也出来了。

上一篇:湿地公园设计下一篇:国库单一帐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