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 朱吉

2024-09-22

教育反思 朱吉(精选10篇)

1.教育反思 朱吉 篇一

人事代理申请书

各位尊敬的领导:

我是电子电气系辅导员朱吉,特在此向各位领导郑重提出人事代理申请。

我生于1983年4月,现年28岁,2008年6月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理学院,自2009年9月起来到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系担任辅导员一职。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本人认真钻研岗位工作技能,努力学习,积极提高自我,勤奋工作,关心学生,我的工作业绩得到了系部领导及所辖行政班级学生的一致肯定。由于今年9月,我父亲因患胰腺癌不幸去世,家庭经济遭受了难以想象的打击,每月仅靠我1000元的工资和母亲1200元的退休工资维持家庭基本生活,还要偿还每月1700元的房贷,每日生计日渐窘迫。看着母亲那因操持每日升级而日渐憔悴的面庞,生为人子的我不禁心如刀绞,希望可以通过人事代理为家庭缓解经济负担。

恳请领导能批准我的申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努力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团结同事,热心助人,积极配合系部及学校各部门的各项工作。

此致

敬礼

电子电气系:朱吉2011年10月27日

2.教育反思 朱吉 篇二

要知道学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每一个学生的喜好、性格、对人生的态度和学习的悟性都各不相同, 我们能不能以宽容的胸怀对待每一个学生, 既欣赏他们的优点, 又容忍发展中的某些缺点, 并以一种阳光的心态予以引导,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 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

一、教育案例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有一次, 快接近晚睡时间, 我刚好走到寝楼下就碰上班上一个“活地雷”, 他正好和一个同学共同分享音乐的快乐, 慢吞吞地往回走, 我语气友好地提醒他“快一点, 时间不多了。”“没问题, 能搞定”, 然后, 我径直上到五楼, 因为生活老师反映说, 504和506的同学有乱倒乱抛的坏习惯。当我处理好下来, 已经熄灯几分钟了。走到四楼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楼道上穿梭, 一叫他的名字就好像点燃了引线, “快一点”三个字还没说出口, “地雷”就爆炸了, “啥子嘛, 烦得很!”当时, 我心里就疙疙瘩瘩很是不舒服, 十几分钟前还提醒过, 于是我边走边压抑心中的怒气, 并告诉自己要抓住机会, 注意方式, 把他从寝室叫到楼下, 一是为了保存他的面子, 不被其他的同学知道;二是为了给他留足思考的时间;三是不影响其他同学的休息。刚到楼下, 他非常不服气, 未等我发话, 他倒先爆炸开来“我只是声音大一点, 咋个哪?”明显带有一种挑衅的口吻。我顿一顿, 然后问“你是不是很委屈, 老师不该提醒你, 这儿只有你我两人, 有什么委屈都说出来吧!”“没有呀!”“那好!请你听我说”, 然后给他指出三点:一是不会合理安排时间, 下自习四十分钟洗漱还不够;二是不讲诚信, 老师提醒你时有承诺;三是不知道错误, 自己没有做好就应该动作快一点, 声音小一点。老师有好几次和你交流沟通, 你是心平气和的, 给你指出问题, 你不但不接受, 反而为自己申辩, 只是声音大一点吗?今天我不想与你多说, 怕影响你的睡眠。这样, 给你布置一个作业:明天早读时间麻烦你查一下字典“吵架”“愤怒”“大声”三个词语的含义并写在黑板的左下角。两天后是我的晚自习, 我笑嘻嘻地站在讲台上, “同学们, 黑板上三个词语的含义你们都看过了吗?”同学们都齐声回答“看过啦!”这样, 请语文科代表来区分三个词语的意思, 科代表说得非常好, 一是态度不一样;二是感情色泽不一样;三是词性不一样, 更重要的是表达效果不一样。我会意地笑了笑, 非常肯定地说:“不错!”老师希望你们不仅会区分而且会应用, 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 特别是对朋友、家人、老师、长辈要友善, 否则叫话不投机半句多, 同学们说是这样吗?从现在开始, 大家都留意生活中乱用词的情况, 希望我们都成为一个有修养、有风度的人。我在启发教育的整个过程, 他一直低垂着头, 我想这件事对他肯定有所触动。于是, 我做出一个口头规定:无论是我还是你们, 只要用词不当, 就应该将词语的含义写在黑板上。

结果下晚自习后, 他主动来到办公室找我, 觉得有几次老师的好意都被他曲解了, 平时对同学的态度不好, 在家里对家人的脸色不好, 给老师沟通交流的语气不好, 希望老师和同学提醒他改掉不好的性格, 多给他创设机会。我说老师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就是一个自我督促, 自我完善的好机会。最后, 我拍拍他的肩说: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误, 老师会原谅你, 同学们也会原谅你, 但不是每一次。希望你放平心态, 学习上迎头赶上, 不能因为条件优越, 处处都养尊处优, 这样你会失去很多东西。比如同学、朋友, 老师对你的进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比如那天帮助一个同学打扫卫生就很不错, 值得肯定。

他走后, 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想:这种具有明显的“对抗”与“抵触”情绪的学生, 几乎是处于青春期的一种心理反应, 特别是在后进生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个班几十个学生, 各有各的性格爱好, 不乏有浑身长刺的“毛刺猬”, 谁惹炸谁的“活地雷”。你看他的表现:爱生闷气, 喜欢发火, 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 追打疯闹, 从不认输, 有理无理都要占上风, 你找他谈心交流, 他就像吃火药, 气氛紧张得不得了。为这些, 我一直在思考寻求好的教育方法和时机。找家长交流, 家长反映在家一个样, 好像个个是他的仇人, 事事没有好脸色, 甚至有摔东西的坏习惯, 家长都寄希望老师的教育改变。

二、成因分析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当青少年的自尊心与诉求被忽视的时候, 他们就会想尽办法去吸引别人的注意, 或者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讨回自己的尊严。”他所说的青少年的特殊方式——是逆反心理驱使下做出的举动。

一是青春期特点的影响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学生的大脑发育越来越健全, 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发达。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比以前提高许多, 可以独立地评判一些事物, 从个体上强烈要求独立, 但生活经验和阅历还比较欠缺, 思维也不够完全成熟。因此, 在一些问题上会产生偏差, 加之自尊心和虚荣心强, 于是就不允许被人轻易的否定和忽略。所以, 他们对家长、老师的管教, 会产生非常强烈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二是内心脆弱不安的表现

孩子喜欢发脾气, 是因为他没能从家庭和社会中学会与别人交流沟通和互动的方法。据这个学生的父亲讲, 可能是从小到大对他要求太苛刻, 几乎没有与别人交流沟通的经验和能力, 长大后他与别人交往时, 便下意识地让自己处于防卫的状态, 常把发脾气作为捍卫自己的武器, 虽然不对, 但他自我感觉强大, 尤其是在别人退让之时。从小与人接触不多, 不能分辨别人的善意与恶意, 比如你关心他, 他也会高声大气, 语气极不温柔缓和, 同学都不愿意与之相处。

三是家境的长期熏陶和不民主的结果

父母是商人有钱, 生怕孩子被别人带坏, 甚至带走, 长期控制孩子的自由, 加之生活条件优越, 物质要求无条件满足, 让他长期处于众星捧月的环境, 久而久之就认为“我”是圆的中心, 其他的人都是圆上的点, 都必是围着“我”转。父母经常忙于应酬, 与孩子沟通不多, 方式简单粗暴, 孩子既没获得关心, 也没学会关心别人, 更不关注他人的感受, 只要自己高兴, 随意发泄情绪。此外, 父母的强势指责, 让他极大不安, 学习能力较差,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无法通过获得好成绩来博得父母、同学、老师的认可, 所以常采用抵触、对抗、发泄方式, 来寻求内心平衡。

四是一些不合理的教育因素

教师教育方法的不合理, 如处理事情的不公正, 以及教师自身言行的不一致等都会造成学生反抗、抵触、不满。赞科夫认为:“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思维活跃, 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 但它毕竟不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 如果时间一长, 就会导致病态, 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 对什么人都抵触, 最终会妨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这种行为, 及时帮助纠正, 尽快平和心态, 回到健康成长的轨迹上来。

三、解决策略

一是孩子发脾气时, 老师家长不要无端指责, 火上浇油

首先孩子没有学会接纳别人, 消化自己的情绪, 孩子发火时, 老师要如同灭火器, 要冷静, 没有外来气氛的刺激, 孩子的情绪会慢慢稳定下来, 尤其是父母的耐心, 老师同学的宽容, 会让他有安全感和内疚感, 这两种情感是控制孩子情绪的重要动力。老师多鼓励关爱, 少指责约束, 当他感受到被爱、被欣赏、被接纳, 内心就会变得有弹性和自信, 就不会那么敏感, 也不会过于逆反和抵触。

二是教会孩子分清善意和恶意, 有意和无意

孩子有时分不清好与坏, 自己就很迷惑, 就他内心讲, 也希望与家长、老师、同学友好相处。因此, 教会孩子分清善与恶, 好与坏, 有意和无意至关重要。告诉他们, 老师父母大多时身体接触出于友好, 比如轻拍、拉手等, 生活中的小搞怪, 玩笑都是善意的。另外, 很重要的一条, 批评并不代表不喜欢, 而是老师、家人心中有你, 希望你认识到错误, 并认真改正, 养成好的习惯, 不断有所收获。教孩子学会分辨, 知道采用什么方式回应, 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 胡乱发脾气, 这是很让人烦的。

三是尊重学生, 给学生宽容和爱

宽容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美德, 一种技巧, 是教师与学生维持良好关系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 老师的宽容可以达到严格要求时不能实现的效果。每一个人都有强烈的自尊心, 老师的训斥固然能让学生惧怕, 但不一定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甚至会反感而故意与你作对。宽容和尊重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教育方法。教师要用真挚的情感和爱的暖流去接触学生, 让他们真正有所体会,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四是捕捉闪光点, 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孩子需要鼓励, 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对这些敏感的孩子, 平时要注意多留心观察, 一旦发现他们有进步, 就应及时表扬和鼓励, 以点燃他们向上的火种, 这不仅可以化解和消除他们的敌对心理, 而且能够使他们的良好行为得以扶持, 表扬和鼓励就是催化剂。

“传道”“授业”更需解“心惑”。当一个人内心感到困惑时, 你讲的道理, 你传授的知识都不可能听进去, 因为没得到认可。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 在教育过程中, 重视解开学生的“心惑”, 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 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以适应当下学习的压力, 未来社会的竞争, 避免发生痛心的悲剧, 使他们成为文德双休、身心俱健的人, 建设祖国的合格人才。

摘要:教育绝非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更是人格唤醒。古之训“传道、授业、解惑”告诉我们:成功的教育在于为社会培养具有人格健全、品质优良、意志坚强的人。教师的任务就是把一个个懵懂的孩子引领上一条幸福光明之路。

3.教育反思 朱吉 篇三

一、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接受,他们都力求从内容上、手段上不断改进,但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反思我们的数学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认识有偏差

对数学教育领域的认识有偏差,不少人还局限于计算的有限范围,对数学教育领域内涵的认识还有待拓展。

(二)认识有轻重

在数学活动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正规的数学活动而轻非正规的数学活动。

(三)教法单调

教学方法单调,以老师讲解为主,幼儿操作为辅;老师讲解在前,幼儿操作探索在后。

(四)社会实践少

活动形式以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为主,小组活动、区域活动为辅,走进大自然、大社会的甚少。

二、构建幼儿数学教育新模式

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及新课改的精神,以“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探究幼儿数学教育的新模式,其模式遵循“活教育”理论教育原则,打破传统以课堂教学一统天下的做法,把幼儿带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充分利用大自然、大社会,在其中挖掘数学教育的价值,力争做到:

(一)教育内容生活化

即让幼儿数学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以帮助幼儿获得多种经验。

(二)教育手段游戏化

将此作为幼儿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三)教育形式活动化

把幼儿在大自然、社会中的探索、实践能力放在首位。既重视教师的“教”,又注重幼儿的“学”,更注重培养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幼儿数学教育指导策略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容易受活动时间、形式、材料的影响,片面追求教学的完美,追求教学结果,其结果限制了孩子探索的空间,限制了孩子探索的自由度,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另外,目前大多数孩子缺乏的是一方可自由驰骋的天空,一方任由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与大自然、社会亲密接触的机会。尽量走出封闭式的课堂,走进大自然、社会是我们新的追求,以实际行动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基于以上的思考,运用“活教育”理论,我在数学活动指导中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开放性指导策略

为了最大限度地释放幼儿的能量,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我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形成开放的自主学习模式,努力做到活动内容、形式、地点的开放。能在室外开展的决不放在室内进行,不能在室外开展要创造条件在室外进行;捕捉大自然、大社会中的教育因素,随机地开展数学教育活动。如走到红绿灯处练习倒数,站在自家楼房下说说楼号、门牌号码,走进幼儿园附近小树林,抱一抱树木,量量、比比树的粗细等。开放性学习幼儿不拘泥于某个固定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内容、选择合作伙伴。如:站在幼儿园三楼平台上,向远处眺望,有的幼儿感兴趣的是楼房的不同色彩、楼顶的形状、楼房的层次、楼房的楼号;有的在点数马路上的行人;有的在观察比较附近树的高和矮。当他们感知结束后,都会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发现毫不保留地告诉老师、同伴,正是这无拘无束的活动使孩子知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变得要学、乐学、趣学数学,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二)艺术性指导策略

1.发挥语言艺术在数学活动中的功用

当孩子们从封闭的幼儿园走进大自然,心里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他们像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那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于是,老师就抓住美好的时机,巧妙地提问,把他们轻松自然地带入活动中来,让他们很快进入角色。如,参观超市时,看到营业员阿姨个个忙得满头大汗,我说了一句:“超市里的物品真多呀!营业员阿姨该忙到什么时候呢?”小朋友听后,自动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在这里,他们懂得了关爱他人;体验到成人劳动的艰辛;学会了分类、认识了价格表,练习了简单的加减运算。

2.挖掘自然材料、废旧物品的教育价值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材料、废旧物品千千万万。树立变废为宝的意识,带动幼儿利用自然资源,收集废物,将收集的废旧物品动手制作成数学活动教具,如:将花生染成颜色,幼儿点数、分类;空的饮料瓶洗净,幼儿点数、排序、比高矮;废旧扑克牌可以玩猜数字、接龙、加减运算等。如:秋天到了,树叶纷纷扬扬地落下,它像一个个顽皮的孩童在追逐,像天女散花,更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它不但给大自然增添了几分秋意和美景,而且也成了我们小朋友的天下,听着优美的散文诗“秋天”,他们在树林里尽情地跑呀、追呀、唱呀、跳呀,欢快地捡起一片片落叶。拿起落叶,孩子们自由地边拾边数,将拾来的落叶按颜色、大小、形状分类、排序,玩得不亦乐乎。最后,我们还将捡回的落叶封了塑,作为以后活动的学具;开展了艺术活动“叶贴画”,然后进行了看着自己的作品和幼儿一起分类计数,将自己所用叶片的个数做了分类统计。通过这次活动,幼儿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学习了统计,激发了对周边事物的兴趣,同时还增强了环保意识,真是一举多得。

3.在数学活动中渗透美的教育

数学本身就蕴涵着简洁美、对称美、内在美以及对立统一美、逻辑美、创造美等,教师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寻找、挖掘、利用,去激发、感染幼儿,使之对数学产生炽热的爱,变枯燥乏味的数学为有滋有味。因此,幼儿数学必须有机渗透美育。

(1)渗透美育,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走在整洁的马路上,路边的广告牌,整齐有序地排列着,上面不同的色彩、图案、数字符号等无不深深地吸引着孩子,透过这些看似枯燥无味的图形、数字等抽象符号,看到的是一个个神奇的知识天地,自发地产生了探索学习的愿望,萌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然,这其中老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容忽视。

(2)渗透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幼儿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苦差事,是要付出一定劳动的,当孩子探索学习、解决了一道道难题时,当他拿着自己整洁美观的数学操作卡片,当他看到自己把操作材料收拾得整齐有序时,自己体验到了什么是美,更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在审美教育的推动下,学生自然而然地能全面发展。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渗透美育策略,让幼儿通过数学的学习、思考、训练、理解数学美。从而,更加领略大自然、大社会的无限美好,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为一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打下基础。

4.大学教育精神之反思 篇四

关键词:大学,教育精神,理性,德性,主体性

现代社会中, 大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推进器和加速器, 大学服务社会的作用日渐彰显。但是, 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 育人是大学的首要任务, 是大学永远的根本使命。大学的教育精神就是大学的“教育意义”, 即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追求, 它是大学教育活动进行的精神支柱。如果说大学的精神是大学的灵魂, 大学的教育精神则是大学灵魂的灵魂, 是大学的根基所在。大学的教育活动只有在教育精神的引领之下, 才会不偏离正常轨道, 才会提升教育质量。当前大学的教育活动却似乎陷入了精神迷失之中, 呈现出与人的全面发展日益疏离的倾向。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大学的教育真谛究竟何在, 需要去积极寻找大学教育精神的源头, 使我们的大学重新找回自己的基点, 回归教育的本质。

一、理性

在遥远的古希腊时代, 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人有三种灵魂:理性灵魂、非理性灵魂、植物灵魂。其中, 理性灵魂是人最高级的灵魂。他主张教育要发展人的理性, 尤其是在教育的第三阶段:14~21岁时应对年轻人以理性灵魂的培养为主。此后, 夸美纽斯、洛克、裴斯泰洛齐等教育家都曾主张要通过教育对人的理性加以训练。19世纪50年代, 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理智训练, 这意味着大学的目的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他说, “我相信从历史的角度来说, 大学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理智的培育作为其直接范畴, 或者是投身于理智的培育———正如医院的职责是救死扶伤, 骑射学校和体育馆的功用是锻炼身体, 救济所的工作是救济、安抚老人, 孤儿院的工作是保护无辜, 教养所的工作是改造罪人。”[1]20世纪20年代,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也强调“培养智慧力量, 是大学教育上理论兴趣和实际效用一致的一个方面。”[2]1936年, 赫钦斯在《美国高等教育》中认为, “经过适当训练并养成适当习惯的智力, 在任何领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 培养理智方面优点的教育是最有用的教育, 不管学生将来过思辨的生活或行为的生活。”[3]P37他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智慧。”[3]P57可以发现, 先哲们早已发现理性的光辉, 并孜孜追求人的理性的获得, 尤其是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理性培育。

现实中的大学教学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传授与接受, 教师在为知识而教知识, 学生在为知识而学知识, 教学目标表现出浓厚的知识本位色彩。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高效地传授知识和快速获得知识, 简单灌输与机械学习成为一些教师和学生所青睐的教学方式, 这种速成式的知识教学使教师和学生的理性被淹没在耀眼的知识光环下。

就大学的教学目标而言, 要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就不能忽视对学生理性的培养。石中英指出, 教育目的或教学目标中理性的缺失, 使教育很难成为个体发展或社会重建的工具, 这会给学校、社会和人类都带来不幸。而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把理性作为学校教育或教学的目标之一。教育或教学应该唤醒学生的理性意识、提高学生的理性能力、提升学生的理性精神、健全学生的理性观。其中, 理性精神的培养是一种较高级的目标, 建立在较成熟的理性态度和较发达的理性能力基础之上, 因而它是适应高等教育阶段的。[4]P216掌握知识和发展理性的关系是教育史上的一个古老命题。现在人们已经走出“实质教育论”与“形式教育论”各执一端的误区, 强调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但获得知识并不意味着自然而然地发展理性。如同纽曼所言“被动地接受知识并不能发展智力, 只有积极思考才能发展智力。”教学具有发展性, 教学是一个建立在学生掌握知识基础上的促进学生的理性、情感、态度等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 大学教学既要传授知识, 更要发展理性。

大学的教学过程也离不开理性的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学不仅是外在的知识传递与掌握, 更是师生双方借助于理性进行的一次次‘探险’, 亦即师生双方不断地借助于理性将思想的触角伸向远方, 超越自我, 探索种种‘未知世界’的过程。”[4]P205倘若学生和教师的理性没有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展现, 这样的教学必然是沉闷压抑、毫无活力的, 置身其中的学生和教师都无法体会理性沉思本身的愉悦, 无法感受教学的乐趣, 对教学的厌倦之情则会油然而生。学生和教师的理性也会因为缺少适合的生长土壤而消退, 他们不再怀有强烈的理智好奇心, 不再渴望探索与发现, 不再独立思考、怀疑和批判, 这无疑会成为学生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的桎梏。

二、德性

在我国, 儒家思想曾是古代社会的主导, 重视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的宗旨和特色。儒家经典著作《大学》阐述了大学的教育目的:“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明明德”被视为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 所谓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善性加以发扬光大;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止于至善”, 使每个人完善德性, 达到至善的境界。儒家把人的道德修养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教育要以做人为先, 开创了我国教育以德为先的源头, 深深地影响着我国大学的教育实践。到了近代, 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依然秉承中国古代教育优秀传统。倡导“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感教育和世界观教育”五育并举, 以培育完全人格。强调“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 适足助其为恶, 无益也。”[5]原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 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宗旨, 归根到底仍是儒家所说的“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这些独具中国韵味的办学理念。[6]建国以来, 我国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中都强调学生的品德发展。当前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操守的人, 是我国大学从古至今的教育基调和一贯风格, 也是引领我国大学教育的一面精神旗帜。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 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在迅速地蔓延, 大学里“重教学生做事, 轻教学生做人”。[7]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心灵的教化, 已经成为现实的大学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德育在大学教育中被边缘化, 缘于人们对大学教育的专业教育性质的过度尊崇, 大学对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所需专门人才的极度追随。专门人才往往被视为具备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 专业教育往往被定位为生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赫钦斯早已指出, 大学陷入职业教育主义的困境, 其危害是很大的:“职业教育主义会导致浅薄和孤立。它贬低了课程和教职人员的价值。它剥夺了大学唯一的生存理由, 即在不受功利或结果的压力牵制的情况下, 为追求真理提供一个天堂。”[3]P25“它不光有害于大学和专业, 也有害于学生。”[3]P28正是在偏狭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以及急功近利的办学思想的影响下, 大学把对学生的教育局限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 使学生成为拥有知识和技能、缺乏德性的单维度人。另一方面, 德育的边缘化反映出大学教育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偏离。教育目的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 对所有学校的教育工作具有普遍指导作用。尽管大学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但也必须遵循教育目的中关于人才培养的素质标准———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大学是为个人提供高等教育的专门场所。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既是有学问、有智慧、有资历的人, 更是有德性、有品位、有教养之人。”[8]大学教育应正视德性的价值, 正视品德教育, 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如果置教育目的而不顾, 为了当前利益和教育实践的容易操作而采取以偏概全的做法, 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对学生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

三、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在西方,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揭开了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序幕, 他自称是“思想的催产婆”, 主张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其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要求发展个人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可谓是教育史上第一个真正发现儿童的人, 他坚决强调必须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和主体地位。他说:“在万物的秩序中, 人类有它的地位, 在人生的秩序中, 童年有它的地位, 应把成人看作成人, 把孩子看作孩子。”[9]20世纪,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更是进一步高扬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他说:“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 这是一种变革, 这是一种革命, 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 儿童变成了太阳, 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 教育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10]20世纪60年代,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育理论, 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强调学生的自由学习, 认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创设促进学习的气氛。在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视野中, 也特别强调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 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自然传递给学生, 而是需要学生主动地建造到自己的脑海里, 学生不是得到想法, 而是产生想法。”

在我国, 孔子首倡启发教学。“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返, 则不复也。”其核心思想即在于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孟子提出了内省法, 注重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人们自己独立地发展自己。《学记》中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更是对孔子的启发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君子之教, 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宋代的朱熹主张在大学的教育中要重视学生自学。他对学生曾说:“书用你自去读, 道理用你自去究索, 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 做得个证明底人, 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11]这些观点都包含着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与弘扬的向往之情。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足以表明人们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追求和教育对人的主体性提升的追求, 培养人的主体性是教育不懈的目标。

奥尔特加在《大学的使命》中描绘了西班牙大学的一种弊病:当你穿过大学的一间间教室和大厅, 甚至是在平时, 也可以听到吵闹声, 见到学生们各种各样的动作和姿态, 感到一种几乎使人窒息的沉重的懒散气氛。[12]在我们的大学教育中也可以见到一部分学生相似的状态:学习热情未被唤醒, 无法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缺失。究其原因, 首先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偏差有关。一是教师错误的学生观。在一些教师眼中, 学生只是自己教的对象, 而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学生仅当做接受知识的客体, 压抑、摧残了学生的主体性, 造成学生自身主体意识的薄弱, 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消极无为。二是教师主体性教育观念的欠缺。一些教师不了解主体性教育的内涵, 不明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主体人, 教育需要激发、弘扬人的主体性。因而, 在教学中不重视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平台。其次, 教师自身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没有有效发挥。在如何处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关系的问题上, 目前认为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实质正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现实中教师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譬如, 学校管理上“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制度导致不少教师把主要时间精力放在科研上, 进行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实现的重要外部条件已不存在, 对学生主体性的实现造成消极影响。此外, 学生自身的已有价值观念影响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一些大学生在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功利主义学习价值观的影响下, 把大学生活的目标定位在享受人生, 把大学学习的目标定义为获得一纸文凭, 对学习完全持得过且过的应付态度, 缺少学习的内部动力, 阻碍了自身主体性的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水平, 既关乎自身的现时发展境况与未来发展潜力, 也关乎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更是关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活力。因此, 坚持主体性教育, 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发展, 也是大学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

《大学》中说:“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教育的本体价值是使人成为人, 使人走在一个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道路上。大学教育居于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 应该坚守教育的本质, 追求在更高层面上提升学生的德性、理性、主体性, 使其迈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这是历史与现实对大学教育的呼唤。

参考文献

[1]纽曼.何曙荣译.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45.

[2]王承绪等译.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38.

[3]罗伯特.M.赫钦斯.汪利兵译.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4]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毕红升.蔡元培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迪[J].成人教育, 2005 (12) :6~7.

[6]安心, 王姝.做人为先与知事为先:中美大学理念的重心差别[J].现代大学教育, 2008 (4) :64~68.

[7]李北群.素质教育与现代大学的使命[J].江苏高教, 2007 (6) :22~25.

[8]靖国平.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J].江苏高教, 2003 (6) :14~17.

[9]朱新梅.论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历史沿革[J].教育科学研究, 2001 (9) :5~9.

[10]刘晓东.为杜威“儿童中心论”辩护[J].学前教育研究, 2002 (2) 25~29.

[1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392.

5.教育学反思 篇五

教育学反思在我的每个教学细节都有体现,有对教育学内容的反思,有对学生辅导的反思,有对评卷阅卷的反思,有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反思,更有对学生成绩的反思。为此,笔者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老一套“填鸭式”的教育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改进,探索出了一条“自学——再学——师讲——作业反馈”的教学方式,新学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节约了时间,提高警惕了效率,也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内容的反思令课堂再现了生气,以人为本的理念和适当的教学方法,得以很好的体现。还有如何针对所教的地理学科有哪些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将乡土地理融入新教材中学生是否适应?如何引导演生学会观测地理事物和现象,多媒体教如何更好的为地理教学服务?提高学生的情商,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各地责任感。在工作中既通过自己的实践感受进行教学反思,也借助学生的眼睛作为镜头来审查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育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想法按排的讲评练等教学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化的教学养成习惯,使学习始终保持最佳的教学状态。对所有的教学过程进行反复研究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又是积累经验的有效方法。因此,长期坚持教学反思,将会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而逐步形成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因此综合这几的教材的教育学实践的反思经验,我个人觉得教学反思可以规纳为两种:反思教学理念和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学理念: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是受理论所支配的,要运用理论导实践的真理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理解事物的普遍联系性,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及其矛盾的动力观点来推动教学工作发展,就会有科学工作者的教学行为,而且还得使科学工作者的教学行为永远与时俱进。如果观念落伍了,将会使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从而耽误学生的良好学习时机。因此,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作为我们地理教师,首选调整心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深入的反思,找出差距和不足之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方式方法和知识理论结构。

而反思教学过程,是教学行为付诸行动的重要阶段,也是真接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时间,因此要他细研究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所起的作用,以及学生的反应,过程是复杂的,漫长的,需要进行碎片整理,需要学生的镜子,最后发现教育学过程中的问题,达到反思的目的,为下一次教及以后的教学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了适应教而工作,随笔记下教学不足和教育学灵感,以及在课堂而皇之上遇害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最后公正的评价自己人的得失。

在写教学反思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师生之间“沟通”与“合作”是不是做到了真真切切。人类的各种活动起源于交往,特别是教育活动,没有交流就不可能有教学,教育学相长,既师生之间交往共同发展,与学生做朋友,平起平坐敞开思想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师生之间就开成学习的共同体。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制定出可行的教学方案来,好的教学方案,不如适合的教学方案,与学生知识水平相长的教学方案会很快的促进学生学习,增进他的身心发展。这样,就是适合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2、是否将新材融入生活没有。

要将教材融入生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仅是学习的资源,不是学习的万能,也不是学习的唯一资源,是一种参考性提示性出现的一种范本。作为教地理的就要尽量把新教育材融和到乡土地理中去,认真指导学生探索性的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要让学生了解生活,认识周边的环境,调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周围的环境,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改变现在农村的孩子不知道农村的怪现象。我们作了个调查,农村的学生每天从家到学校,家乡有条河,学生每天就从河边去上学,现在让学生画一画这条河在家乡的流经路线画不出来,画一画家乡的地形简图,画不出来,他们每天只是在走,没有动脑去思考,没有思考这个地理事物的形状及特征,也没有把所学的知识联系到家乡的地理事中来,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失败,应该好好的反思,反思我们的负出与成败。将生活融入教材,还是将教材融入生活,都是很好的做法,一个核心点就是带出一个会思考的学生。

3、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是流于一种形式,是不是强迫学生干某些事情,学生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如在学习地理课上,老师出一道题,学生就讨论,不管是否有价值,教师一拍桌子就停下,也没有得出什么时候结论,这就是求同不求异的做法。真實的是要让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让学生把想说的话说完,更要让学生有机会说话,毕竟是学生,允许犯错误,更要给改正的机会和情境。还要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学会从实践中总结出理论,不能光拿理论去指导实践,作不出来就是理论错误,这是决不行的,不能误孩子的前程,更要教给他们学习的能力。

4、在这个改革与考试对撞的年代,如何让学生适应新教材的考试,考的动向又是什么?近两年的考试与前些年的考有什么不一样?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做一海量工作来总结出来。确实最近的高考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如考学生源于生活的动手能力的题词增多,不少学生光肯书本,拿到这种题词就不知如何下手,看丐来简单,就是答不对,不过也有学生完全忽略了基础,他们基础教育也太差了,知识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法准确的用语言来表达题目的意思,这也无法取得好的成绩。

6.危机之下反思商业教育 篇六

多年来我们学习的、效仿的、追求的商业理念还值得继续追随吗?

从2008年迅速恶化的金融危机,已经在2009年变得更加肆虐,其起因于商界,也给商界带来巨大的冲击。这让很多人开始反思:我们多年来学习的、效仿的、追求的商业理念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它是否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同时,跨年间不断爆发的商业丑闻,也让我们思考:道德和商业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为什么时至今日,我们的企业似乎还未能确立一种正确的商业价值?

不少学者认为:因为危机被迫停止了忙碌,找到难得空闲的企业家们,在2009年将再度蜂拥商学院。那么,被寄予授业解惑厚望的商学院自身,是如何认识自己的使命的?他们能给出怎样的处方?

为此,《中外管理》专访了具有百年历史的欧洲著名的ESSEC商学院院长Pierre Tapie。

“长”与“短”的真正差别

《中外管理》:2008年是经济环境非常特别的一年,到2009年,金融危机已经席卷了全球,以追求短期利益、股东利益为信念的西方商业管理理念正在遭到质疑。作为商学院的院长,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Pierre Tapie:如果回顾18世纪发生的产业革命,我们就会发现商业经济一开始发展起来时,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争论就一直存在。最初英国的哲学家在定义商业概念时,是建立在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之上,他们非常重视经济的长期利益。而且,这种“利益”不仅仅指的是经济利益,而是最终对社会利益的追求。

但遗憾的是,很多商学院都忽视了这一点,而只重视传授“技术”,也就是如何运用商业工具来聚集财富。这忽略了商学院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商业思想和价值观上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看待商业和社会关系的理念,寻找商业利益和社会利益间的平衡点。

只谈技术,势必会导致用短期利益来衡量一个人的管理技能;而对社会贡献的追求,才能让一个公司真正基业常青。

《中外管理》:我们注意到ESSEC商学院特别强调“人格”教育。可是我们知道,在任何一种文化背景下,对“道德”的培养是在18岁以前就已经完成的。为什么反而在商学院又要开始学习做人呢?商学院能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有良心的商人吗?

Pierre Tapie:没错,我们说的道德教育,应该是在15岁时就完成了。人的道德的确是无法被教育的,但却是可以启发的。我们并不是要“教”给学生道德,而是要启发学生自己的智慧,去理解什么是商业道德。具体来讲,我们试图去启发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是什么样的个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而且多数人对自己的了解是不够的。

比如:就“责任感”而言,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勇于承担责任,我们也无法在课堂上教会一个人承担责任的技术。我们希望启发他们,让每个人发现自己,是什么让他们胆怯?他内心的勇气在哪里?

另外一个层面,我们希望学生懂得如何选择。在复杂的情况之下,很多人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种选择的智慧是我们想要的。

这也涉及到我们刚刚讨论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问题。当面临一个需要做出抉择的局面时,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你会如何选择?反之,你又会做何决定?

《中外管理》:那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追求短期利益是很多违背商业道德行为的根源?

Pierre Tapie:没错。但是追求短期利益绝不是西方商业理念的本质,也不是从来就有的一种追求。这种对短期利益的追求,事实上是在20世纪末才确立的,主要是在美国。这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我们说它发生在美国,也可以说发生在一个“不同的”美国,因为最初让“长期利益”发扬光大的,也是美国。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学校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一些学校很重视工具的运用,但是从来没有对这些工具运用的后果进行反思。这种教育对人的影响很大,它会促使学生热衷运用工具积累财富,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对短期利益追求的结果。

要知道,学生不仅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运用的智慧。

商业知识≠商业智慧

《中外管理》:即便在本次金融危机之前,已经有很多关于西方商学院教育与中国企业管理实际“接轨”的质疑,很多企业主都表示MBA毕业生并不懂得管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Pierre Tapie: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白,学生并非一毕业就能用到他学习到的东西。因为商学院进行的是基础教育,涉及商业的各个领域,而非针对某个企业的某个问题传授某種技能。比如说,我学过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市场策划等等,但这些知识并不一定能立刻转化成工作技能,但是只要我知道这些商业知识,掌握了这些技能,我就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运用。

商学院教育更应该是一种背景教育,追求对个人的商业素质的提高。商学院学到的东西是一种知识储备,培养人们对商业的感觉,对商业的敏感和如何让自己更好地理解商业。

《中外管理》:在中国管理学界存在这样的潮流:当美国公司成功时,大家开始讨论美国式管理;当日本公司成功时,又开始讨论日本式管理;而发现两者各有利弊的时候,又开始讨论中国式管理。您怎么看待这种对模式管理的追逐?这种区分是必要的吗?

Pierre Tapie:从整个世界的平衡来讲,我非常希望中国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而对各种商业风格的讨论,有助于我们总结商业经验。如果我们也想总结一些中国商业经验的话,我认为结合中国的哲学思想是很重要的。因为中国的哲学思想里有很深的智慧,它们不仅对管理模式有着深层次的启发,也非常适合东方人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同时,如果能够真正成为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将是对世界商业理论的贡献。

比如:“和谐”,当我听到中国国家主席提到建设一个和谐社会时,我很高兴。因为在中国,要想发展一个比美国更加追求短期利益的体制,是很容易的。但是中国没有这样选择,这就是东方哲学思想对于这个国家,甚至世界的贡献。

《中外管理》:您可能也注意到了,中国的管理者特别好学,他们学美国学日本学西欧。但是也很“浮躁”,很难学到本质。您怎么看待这种潮流呢?这是商学院能解决的问题吗?

Pierre Tapie:这可能涉及到求知欲和深度求知欲的区别。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种“潮流”的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建立在最基础的商业模式上的。追根溯源,我们要学习的还是那些商业最基本的理论和最朴素的价值观。只有在这些基础知识之上,才能更深地观察和探讨某一种模式成功的内在原因。否则就只能观其表面而无法知其内在。

这种现象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会很快消除,但我们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对深度求知欲的追求,这让人欣喜。管理

7.教育反思 朱吉 篇七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阻隔

本文主要分析了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观原因是人为的、偶尔的、可以避免的,本文主要从教育理论研究者、实践者、教育理论和教育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能尽量消除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

在我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分别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但两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阻隔,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不仅影响教育理论研究的价值和应用,也不利于教育创新实践。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阻隔进行一定的分析和反思。

一、产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的原因

( 一)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受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影响导致产生阻隔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客观的、内在的矛盾因素,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无法避免的。在发展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客观规律决定了两者之间一定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教育理论比教育实践超前; 教育实践比教育理论超前; 两者基本同步发展。产生这三种情况都是正常的,而只要两者之间不同步就会产生阻隔。另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各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同时代的科技、政治、文化等的发展水平,人们的思维认知能力等,这就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必然存在阻隔现象。

( 二)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受主观影响导致产生阻隔

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是必然的,而是偶尔出现的,是可以通过人们的重视和改进从而尽量避免的。

1. 教育理论研究者

教育理论研究者是教育理论的提出者,其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教育理论的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教育理论研究者常常只重理论研究,而将实践与理论隔离开来,加上遇到一些难以操作的教育实践时,他们往往避而无视,一些教育理论研究者在思想上就没能重视实践,他们认为教育实践与己无关,这就使得教育理论在一开始提出时就严重地与教育实践想脱离。其次,有些教育理论研究者过于看重经验以及主观、机械的总结,当时过境迁时他们依然沿用之前的教育理论。另外,有些教育理论研究者没能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研究真正适合我国发展的教育理论,面对国外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时,他们往往不加甄选,一味套用,导致出现不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教育实践的教育理论。

2. 教育实践者

教育实践者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认知在教育实践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情况中,往往由于教育实践者的各种主观行为导致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产生阻隔。

有些教育实践者认为自己的想法够完美,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套理论比专家的教育理论更为有用,从而在实践中完全由着自己的个人理论去指导教育实践工作,忽视了教育理论的作用,但实际上教育理论能更全面、抽象地揭示客观实践规律,由于教育实践者的自负,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出现阻隔。还有些教育实践者缺乏对教育实践发展的敏感度,缺少创新精神,只知道一味模仿别的教育实践者,或者抓住过去的一套守旧的、不合时宜的教育理论不放,这样也使得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出现阻隔。再如,有些教育实践者虽然拥有最新的教育理论知识,但是具体实践能力却比较低下,影响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3. 教育理论

在教育理论方面也存在一些影响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相结合的问题。首先,我国的教育理论规范不够完善,一些教育理论术语和用语从定义到外延都显得模棱两可,为教育实践的发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另外,在教育理论中常常将现实与理性混淆,理论中期望实现的目标往往被当作已经能实现的目标来对待,这样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实践工作的难度,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出现阻隔。

4. 教育评价制度

整个教育行业的评价制度对教育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有明显的作用。如果教育行业对老师的评价指标单纯以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来考量,那么老师就会进而把这个评价标准转移到学生身上,这样在重视升学率的同时,很难真正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引导相符合的教学实践。

二、避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的方法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脱节不仅浪费了教育理论,也阻碍了教学的创新实践。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一) 提高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实践能力

教育理论研究者应该重视教育实践,在确保一套新的教育理论推行之前,理论研究者应该首先身体力行将教育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还应该扩大自己的教育视野,避免经验主义和书本主义,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与实践相符的教育理论。

( 二) 提高教育实践者的理论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教育实践者应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训练自己对教育产业发展的敏感度,学习最新的与当前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理论,同时教育实践者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 三) 完善我国的教育理论规范

应该加强我国的教育理论管理,对其中一些模棱两可的、不利于实践应用的概念和定义进行完善和补充,同时应该深入研究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应用,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真正地融会贯通。

( 四) 建立和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

由于教育评价体系对于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引导老师的教育行为,进而影响学生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行为。我国的教育产业应该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使教育理论真正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三、结语

8.《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词: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效能,动力学

《专业入门教育》作为一门教学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 在江苏省内堪称首创。此举价值意义何在?实践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做怎样调整?值得反思优化, 以利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

课程目的

《专业入门教育》原是新生入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 旨在介绍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 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但后来发现, 单凭专业思想教育的一次讲座, 并不能够解决学生思想上专业认知的多种疑惑;且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后来不断滚动修订, 学生被动学习, 并不理解个中缘由, 难达教育目标。鉴于此, 专家建议开设《专业入门教育》课程。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内涵, 明确专业学习主要目标, 介绍专业办学发展经历, 摸清授课对象需求愿景, 解答学生多种疑虑, 提炼信息反馈课程建设, 提供生动案例励志成才。以此加强《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互动性。

内容组成

根据上述课程目的, 结合职业院校开展《专业入门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形成《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内容构架。以江苏省五年制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为例, 主要由以下八个方面的模块组成:一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三是专业课程学期安排;四是专业建设发展历程;五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六是历届校友成才典型;七是专业创新思维方法;八是重大专业项目工程。每个模块又可分成若干主题项目。全部内容围绕专业思想、专业技术、专业进展、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有序展开。

途径方法

《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施途径主要有:专业人士专题讲座、实训基地组织参观、重大项目工程介绍、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校友访谈现身说法、师生家长联席会议等。《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单刀直入, 不必循规蹈矩。有时还可根据形势和任务需要, 调整上下内容, 让专业学生尽早接触学习专业技术核心内容, 增添好奇心、吸引力和自觉性。根据经验, 《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实施方法, 以“兴趣激励法”、“模糊学习法”、“障碍跨越法”、“模拟操作法”、“循证检索法”等较为理想。专业核心技术的介绍可浅尝辄止, 不必深究, 但奥妙奇特之处应该指出。

实施成效

《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在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实施以来初见成效。新生能够尽快转变角色, 进入良好的专业学习心理状态;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知晓专业学习目标任务, 明确专业学习能力达标要求, 较近距离地体验实训场景, 掌握专业思维方法, 甚至萌发未来择业意向。许多新生认真制定自己的五年学习计划, 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 努力提高个人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 融入专业学习团队群体。有的还能向家长和社会宣传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专业前景。专业新生的许多困惑和疑团, 能在《专业入学教育》课程实施阶段得以尽早解决;教师和班主任对专业建设方面的困惑也能得到解消。《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实施的最大成效在于:在学生意识中留下可不断充实的理想和知识框架。

存在问题

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初期实践教学探索过程已告一段落。据师生反映, 具有一定成效。总体较入学教育专题讲座的效果要好, 但作为一门课程, 仍有一些现实问题, 因此, 反思如下。

缺乏成熟讲义由于首次开设《专业入门教育》课程, 每次以讲座形式授课, 内容虽然自成体系, 但没有汇编, 学生无法人手一册。教师手中有许多内容资料, 不能及时地传达到学生手中, 至多只能将教师的讲义或课件印制或上网转发给学生。尽管江苏省高职院校开设《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教学的不少, 但具备专业成熟教材的却不多。

课程教学不易《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各部分内容难以由一人专任。不同教师又来自不同工作岗位。虽然教学内容丰富精彩, 但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咨询缺乏空间和时间。作为课程教学, 有杂陈之感;加上部分师生简单地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视作专业简介, 更使《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开讲容易, 讲好不易。

效果评价困难《专业入门教育》的课后作业大多为思考题、调查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使得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困难。一是作业范围广泛, 内容深浅不同, 学生疑惑不一, 能力水平有差异;二是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评价授课质量效果, 只能以学生实际收获为据;三是《专业入门教育》的“课程标准”尚在开发完善之中。最好能在《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教学结束时, 让学生撰写一篇综述, 总结出自己的真正收获。根据学生收获, 评判教学效果。

入门并非入道《专业入门教育》课程中的“入门”两字, 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习能进入门径, 找到求知的入口。二是指专业走进门, 入其道, 掌握了专业的基本门道。根据调查数据, 当下的《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实施效果只能属第一种含义和层次, 尚未能达到第二层次, 即“入道”层次。所谓“进门容易入门难”, 即指“入道难”。有的“入门”教材并非浅显, 如英国作者R.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入门》, 是在汇聚和提炼了近三十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研究生使用教材, 具有严密的理论构架、基本概念、实际应用和前沿课题, 非到一定层次的学生不能“入门”。进入某专业学习的学生, “进门不入道”的情况比较常见, 这与学生入学时的知识能力和在校学习的努力程度有关, 也与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有关。新生专业入门一般有四道门槛:方向、路径、疑惑、抉择。《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关键是要帮助学生跨过这些门槛。在引导学生跨越专业门槛之前、之中或之后, 均要有合理的方式方法, 才能将学生“引进门”, 让教师“传其道”。

课程分析

《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开设的初衷是将学生“引进门, 入其行;识其道, 得其法”。引经据典讲道理, 旁征博引辨是非;纲举目张理思路, 提纲挈领看方向。作为新设课程, 有如下内容需要优化。

课程分类《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既不属于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科课程, 也不属于杜威的活动主义课程。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要求按照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学生认知过程及技能智力发展的年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 而杜威的活动主义课程提倡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 在经验中取得知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既不是文化基础课, 也不是专业基础课;既有专业知识技能, 又有社科人文素养指导;既有专业学科进展, 又有励志成才典型;既有骨干课程介绍, 又有选修课程参考;既有人才规格标准, 又有职业技能鉴定;既承上启下, 又自成一体;既独立成课, 又分指各门课程。《专业入门教育》属于综合类课程, 其综合性体现在:在认识方面, 既可以提供整体观念, 又有利于联系专业知识的不同领域;在心理方面, 按照入学新生心理需要、兴趣、好奇心和活动来编制课程内容, 有助于学生稳定专业思想和个性发展;在社会方面, 有利于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 有利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渗透。归纳而言, 《专业入门教育》是专业启蒙科普课程、思维方法课程、素质教育课程, 而不是分支学科课程、技能实训课程或应试教育课程。

课程标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标准需要加快制定。尽管各专业内涵不同, 但作为入门教育课程, 其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和教学指导性意见等基本元素必须具备。如《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可设置为30~36学时 (2学分) , 授课时间可定为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可详细阐述, 并提出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的前提, 是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可在五年制高职院校统一组织《专业入门教育》的课程标准开发研究, 指导教材建设和课程实施, 包括课程质量监控与课程评价。

课程效能课程效能指课程实施后的预期绩效。设计科学、运行合理的课程能够实现理想的课程绩效。课程效能是课程生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课程效能由课程结构、课程动能、课程质量和课程效率等因素组成;同时, 又受到课程投入 (人力、财力、物力) 、课程背景 (产业、专业、职业) 、课程对象、课程师资等因素影响 (不妨将上述因素总括为“课程动力学”) 。作为新开设的课程, 不能不研究课程教学效能, 包括课程渗透力、课程生产力和课程生命力, 从“课程动力学”角度入手, 研究课程实施的质量效能、管理措施和实施方法, 从而不断优化改进《专业入门教育》课程。例如, 《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是否一定植入课程体系的第一学期, 或是分植于第一至第七各个学期?是否内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 后接《毕业实习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哪种教学方式更能体现《专业入门教育》理想的课程效能?等等, 值得进一步探索。

课程更新《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因涉及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 这些课程本身的科技知识和实际应用与日俱增, 尤其是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内容必须与相关课程内容的更新保持步调一致, 才能显示其“入门引导”的指南价值。保持《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专业性、引导性、先进性和动态性, 要求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此类更新由专任教师一人定难完成, 唯有通过集体备课和专业教师团队分工授课方能解决。课程更新的要求应在《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标准中有所规定与安排。《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是由非专业到专业的“过渡”课程, 要始终保持其“过渡性”, 则必须不断吐故纳新。

参考文献

[1]鞠红霞.高职新生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建设的探讨[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0 (1) :1-3.

[2]李军雄, 王凌燕.离散数学入门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2) :125-126.

[3]万天丰.关于“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指导思想[J].中国地质教育, 2006, 15 (2) :47-52.

[4]刘玉梅.认知语法研究的新概括——《认知语法入门》述介[J].外国语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10, 26 (4) :142-144.

[5]黄志平.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与创新——从《电子商务概论》到《电子商务策划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1 (2) :18-20.

[6]杨祖龙.关于建筑专业开设入门教育的思考[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2010, (11) :91-92.

9.悲剧背后的教育反思 篇九

关键词:悲剧;死亡诗社;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184-01

1959年的威尔顿学院依然坚守“传统、荣誉、纪律、卓越”这四大教育信念,其教育的模式固定不变,不仅单调乏味而且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基丁老师则不同,他反传统的教育方式给被束缚的学生带来了自由和希望。他让学生勇敢地站在课桌上,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一切。他独特的诗文讲解方式更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大突破。他向学生介绍有思想深度的诗歌,让他们释放他们激情的青春。他教会学生勇于怀疑并打破传统,以一种自由、发散式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同时,他鼓励学生要勇于追求自我,追求自己心里的理想。此外,他帮助胆小怯弱的学生找回自信,找回坚强的自我,但却发生了令人心痛不已的悲剧。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学校和老师、家庭和学生等方面分析。

首先,学校和老师方面。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非常大的。威尔顿学院的传统教育,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固定的教学模式也只是单方面地传授知识,属于纯粹的灌输的教育方式,不但限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奴隶而非主人。这也忽略了学生个体性发展的培养。如此一来,学校就成了社会体制的一部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把人作为社会机器的零件。这样的学校,只是一味地强调规范化、标准化、传统化以及高效率的培养,虽然造就了许多合格的社会人,但与此同时也让他们失去敏锐的感知能力和独立的判断能力,从而也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原有独特的个性。学校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化同时也注重他们个体化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化,是让学生将社会对他们所期望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内化,进而获得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并能很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培养学生的个体化能够促进学生个体意识的形成和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并形成人的独特性而且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长予以鼓励和发展,让他们能够有自己的独特性而不是成为读书接受知识的被动的个体。这就要学校摈弃以往陈旧的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一切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学生只有很好的自主性和独特性,才能够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去创造。学校的目的不是灌输知识,而应该是发展学生,让他们学会创造。

相比而言,基丁老师反传统的教育注重人的价值,注重个性的发展,他用独特的教育方式很好地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做了很好的诠释。这样一来,传统与反传统两种教育方式必然会发生冲突,这也是学校与老师的冲突。没有学校的认可和支持,基丁老师的教育方式肯定会受到阻止。一旦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方式不能一致,受影响的往往是学生。一方面,有学校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压制,另一方面,又有老师的鼓舞和激发。因而,他们自由的充满激情的具有青春朝气的思想在萌芽发展的同时也受到压抑和阻碍。如果有觉悟的学生会抗争,会争取属于自己的自由。但是这肯定会被校方所制止。影片中就是如此反映威尔顿学院对学生的压制的,他们以退学作为威胁强迫他们签字,承认他们的行为是受到基丁老师教唆的。而作为一个学生,他们的力量很弱小,有时候小到他们不能去做自己认为对的选择。当然,这种情况只是存在于传统的威尔顿学院,但是这也应该引起我们其他学校的沉思。作为一名教师,基丁的力量也是薄弱的,除非有更多和他一样觉醒的老师,不然,面对如此强大顽固的传统教育体制,单凭他一个人肯定是势单力薄的。这也同样让我们老师得到反思。只有学校和老师的矛盾处理好,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校和老师的功能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培养学生的事业做出贡献。

其次,家庭和学生方面。从影片中我们不难看出尼尔的父母对他学业的要求和态度。父母都希望他学医并能顺利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医学。为此,他们不让尼尔参加其它活动,以免影响学习。当然,父母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父母只是单方面地从自己的角度去想,而没有结合孩子的想法,一旦两者发生冲突,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专业的选择应该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即使是父母认为对的也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尼尔的父亲如果不是那么固执,如果能够开明些,让尼尔利用课余时间去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那么,尼尔的悲剧也不会发生。尼尔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而像尼尔这样的悲剧也不胜枚举。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今后的成长有直接的影响关系。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开明的,是应该建立在父母与子女两者平等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最后,我们都知道基丁的教育方式被学校否定了,尼尔死了。这是基丁的悲剧,也是尼尔的悲剧。基丁在奉承传统教育的社会,他勇于用反传统的教育方式,虽然他最后被迫离开,但他的精神却也鼓舞了后人。尼尔他敢于挑战传统,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却没有后悔,甚至以死作为抗争,为了自己的理想付出生命的代价。

10.诊所法律教育路径之反思 篇十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美国的法律教育从全世界范围来讲都是最发达的, 尤其是其最先采用的法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苏格拉底倡导的有关讨论和教学的辩证法, 由教学者通过提问来引导回答者获得一个符合逻辑性的结论, 通过让论证接受严格的逻辑检验, 来判断论证的健全性与有效性。这就是著名的兰戴尔案例教学法。但是在其发展的100多年当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质疑与批判总是如影随形。对案例教学法的批评主要是其过分重视逻辑推理而忽视了对生活的真实经验。由于缺乏真实情景的体验,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显得没有生机, 无法真正领悟法律的真谛。

为了弥补案例教学法的缺陷与不足, 弗兰克建议开展供学生参与现实法律实践的诊所式课程。诊所法律教育应运而生了。此后西欧东欧的许多国家也相继开展了诊所法律教育。诊所法律教育将理论与实践、实体与程序相结合, 将学生纳入法律倡导之中, 教育学生从一开始就分析一个真实的法律问题, 学会怎样建立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怎样观察证人、法官, 学习谈判和诉讼技巧。通过诊所法律教育, 学生不仅学到了法律技能, 而且了解了法律职业的核心价值, 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二诊所法律教育的特点

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 诊所法律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而言, 诊所法律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 主体的特定性

法律诊所一般涉及三方主体:法学院的学生、指导教师和当事人。其中,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 诊所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诊所教师需要既有法学理论知识, 又有律师实务或法律工作经历。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拓展学生的视野, 诊所还会聘请一些专业人士, 如法官、检察官、律师、妇联、残联和青少年联合会等社会团体中的法律工作者作为特邀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责任是指导、监督学生学习律师技巧和办理具体案件, 提高其综合能力。当事人是诊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主体, 当事人与法律诊所是委托关系, 在假期来临或其他影响学生办案的情况出现时, 诊所对于妥善交接案件、保护当事人的权利负有义务。

2. 受理案件的局限性

与法律援助案件不同的是, 诊所受理的案件具有局限性, 诊所往往需要确定某一类特殊群体作为援助对象, 办理同一类别的案件。这是诊所永远无法也不可能取代法律援助机构的地方。由于指导教师的专业不同, 不同地域、人群法律援助的社会需求量不同, 诊所更趋向于专业化。对于诊所法律教育而言, 基于教学所需, 结合诊所学生的实际能力, 有选择地受理教师熟悉的领域, 学生力所能及代理案件的做法是现实、明智的, 也是负责任的。同时, 应注意将案件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样, 一方面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另一方面又能使当事人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达到法律教育与社会需求双赢的效果。

3. 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法律诊所在授课形式上, 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类。课堂教学, 包括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单独辅导等部分, 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模拟、模拟法庭、录像分析和诊所游戏等方式。实践教学, 包括回复信件、法律咨询、非诉讼代理、诉讼代理等活动。两类教学方式相辅相成, 融会贯通, 在“学”与“教”的互动之中, 在“学”与“做”的实践当中, 在书本与社会的矛盾之中, 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之中, 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 达到诊所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诊所法律教育的优势

实践证明, 诊所法律教育是一种法学院学生获得法律经验、培养实务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其突出的实践性特色具有单纯的课堂教育无可比拟的优势。

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诊所法律教育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法科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法律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而诊所法律教育可以很好地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如通过模拟法庭辩论, 准备代理词、答辩状和辩护词等, 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培养与锻炼。其次,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活动往往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性, 偏重于对法学理论、法律概念和法律条文的解析, 而忽视了对社会生活本身的关注, 这不利于学生独立判断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在诊所法律教育中, 学生需要自己面对各种复杂问题, 如麻烦的委托人、复杂的案情、其他领域的知识等等, 这促使他们必须耐心地对待、仔细地分析、认真地思考, 最终找到解决之道。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法律是一门应用科学, 它归根结底是为了设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规则, 并对逾越规则的行为划分责任。长期以来, 我国法律教学中存在着毕业生实务操作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无法适应法律实践的要求, 由此形成了法律教学活动与法律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法科毕业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 但他们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战能力, 即分析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在诊所法律教育的模式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为委托人提供服务, 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法律实务能力, 从而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在当今社会, 一些法律人功利心很重, 有的怠于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 有的甚至以身试法, 究其原因在于其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诊所法律教育以弱势群体为法律援助的主要对象, 学生在法律服务中, 亲身体会弱势群体的诉求, 根据法律规定为其争取权利, 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法律理念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 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法律职业的理解

通过调查发现, 大多数法学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基于对法学专业或者是法律职业了解与热爱才选择研修法律。他们或是因为父母的要求, 或是基于社会舆论或功利性的考量等, 都缺乏对法律职业本身及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法律不仅是比较完美的理论性学科, 更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学科。通过诊所法律教育, 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法律职业的真正意义, 从而投身到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事业中去。

四诊所法律教育的路径选择

在我国, 法律教育的目标是知识传授还是思维训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目标明确, 我们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笔者以为,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背景下, 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固然重要, 但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尤为必要, 因为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才是法律职业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 为了训练学生像律师一样思考, 诊所式法律教育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如何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像律师一样思考?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以下的途径:

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诊所教师可以利用讲授诊所课程,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崇尚法律的能力。如可以利用上课时间每次抽出三分钟给学生出一道题, 起初的题目类似于“小鸡为什么过马路?”一类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给出若干种答案, 但只要有一位学生指出“由于法律规定”, 我们也是很欣喜的。随着学习进程的深入, 后来的许多问题学生回答得都与法律规范相结合, 如我们熟知的“母亲和女朋友都掉进了河里, 你先救谁?”学生如条件反射般地回答“法律规定救谁就救谁”。总之, 通过这种反射性、强制性地训练, 学生可以形成法律思维的第一个能力就是崇法性思维。随着不断的积累, 当讨论到“恶法是否是法”这一古老命题时, 学生虽然可以从自然法观念的角度认识到恶法的局限, 但仍然基于以往的训练提出“恶法只要未被废除, 仍然要遵守”的法律人的答案。

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法庭审判活动, 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庭审报告, 在报告中重点要求学生必须对庭审中法官的提问、诉讼代理人辩论的内容以“三段论”的形式展示。要求学生能够学会用“三段论”的方式将辩论对方的内容快速分解, 然后指出对方观点中存在的大前提错误或小前提错误, 最后给出总结性结论。如此反复训练, 学生的辩论能力以及法律思维能力必然大大提高。

此外, 以具备法律思维能力的法律职业人为培养对象的法律教育不必是通才教育, 在诊所法律教育中制定教学大纲时, 应该选择对学生来讲最急需、对实践来讲最实用的课程, 虽然这可能会被一些人批评为急功近利, 但法律教学的目的决定只能如此。

五结束语

面对时代挑战和历史机遇, 诊所式法律教育需要引入中国, 教会学生像律师一样思考, 从而学会自己面对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对当前的中国大陆法学教育而言, 需要通过一系列渐进式的改革, 将法学教育牵引出与实践相疏离的循环轨道, 使教师和学生都真正地了解实践、关注实践, 培养起真正的法律思维、法律方法、法律技巧, 形成新的法学教育传统, 使法学教育真正关注社会、思考社会、服务社会, 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在校园中靡费光阴, 学不到有意义的东西;也才能促进法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摘要:在新的时代机遇和历史挑战下, 中国法学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新环境知识精英的重要使命, 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这一效果的实现。本文以美国先进的诊所法律教育为启迪, 结合中国法律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认为中国的法律教育应以法律思维的培养为主要目标, 而诊所法律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诊所法律教育,法律思维,困境,反思

参考文献

[1][加]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厦门大学考研书目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环境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