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念的诗歌

2024-09-03

关于思念的诗歌(19篇)

1.关于思念的诗歌 篇一

调查发现, 78%的用人单位要求幼师掌握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并且需要一定的创编幼儿诗歌能力。另一个方面, 幼师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专业课《幼儿文学》课标要求:幼儿教师要担负启蒙幼儿的诗歌鉴赏任务。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幼儿诗歌创作基础。

二、教学活动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诗歌徐志摩《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舒婷《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学习鉴赏诗歌的意象, 请学生了解和掌握幼儿诗歌创作运用意象表情达意的特点。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幼儿诗歌的创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应贴近学生的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曾经说过, 在教学时, 如果能够多想想我们自己是怎么学会的, 将对我们的教学大有裨益。“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学生朗读,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尤其是模仿幼儿语气朗读, 更能感受到幼儿诗的童稚特点。 (2) 实践教学法, 通过模仿练习, 掌握幼儿诗的写作, 在独立运用中完善并创新。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导入通过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 让学生认识到诗歌的“平易近人”, 增强学生的创作兴趣。

以此诗为契机, 分析学生自己作品诗歌《我》中运用几个意象 (刚起锚的船、小鸟、花骨朵) 来表达自己对美好青春的热爱之情, 引出诗歌创作的特点:运用“意象”表情达意。

2. 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诗, 了解和掌握诗歌创作运用意象表情达意的特点。

(1) 学生回顾意象定义:意象是意中之象, 即融入诗人情思的形象。诗歌多用具体可感的意象表达思想感情。设计意图:我们前面学习诗歌时, 已经对诗歌意象有所了解。进一步明确意象的概念, 为后面运用意象创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明确诗歌运用意象表情达意, 才能避免平铺直叙, 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

(2) 举例引导学生理解意象的表现作用。课件播放: (1) 徐志摩《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出:用水莲花这一个意象写出女子的娇羞姿态之美。低头的这个有代表性的细节使意象鲜明突出。 (2) 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小结:判断诗作有无诗意, 关键看有无运用鲜明的意象来表达情意, 这也是之所以称散文诗为“诗”的根本原因。学生如果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点, 写出来的东西就可以叫做“诗”了。

3. 指导学生学习幼儿诗歌, 了解和掌握幼儿诗歌创作运用意象表情达意的特点。

出示课件:儿童诗《春天里的笑声》《语言》 (中班,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知语文与幼教专业的结合, 认识了解幼儿诗歌。先请学生用大人的语气与小朋友的语气分别朗读此诗, 体味感受。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朗读法, 模仿幼儿语气朗读, 更能感受到幼儿诗的童稚特点。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幼儿诗与成人诗的不同, 即幼儿诗表现出稚嫩、童真的幼儿心理。

请学生分析此诗的内容看有哪些特点?

学生再次朗读讨论得出结论:从诗的内容方面感受到富有儿童情趣, 小河、小雨、小鸟等意象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 用几个有童趣的意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 教师根据板书小结

学生小结:这些诗歌主题单纯, 内容浅显;语言凝练, 节奏明快, 韵律和谐, 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 易于朗读和记忆, 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 发展语言, 启迪智力, 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 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 发表激励、展示成果。

展示 (收集、修改过的) 2008级幼教学生创编的儿歌专集。

2.关于诗歌教学的两点心得 篇二

关键词:短诗、;整体反复;叙事诗;读写结合

有人说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非常灿烂耀眼,可是对众多的中学生而言,要读懂诗歌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指导诗歌学习时要注意一定的方式方法。我认为一些 精干的短诗和一些篇幅较长的叙事诗,它们的教学方法就不一样,前者宜于采用“整体反复”的方法,后者却宜于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

什么是整体反复,“整体”,就是将一篇课文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板块”来处理,在每一次阅读品析之中都是以“全文”的面貌出现。所谓“反复”就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由浅入深 地多次地组织阅读教学。“整体反复”的主体教法就是诵读——以读带讲,读读讲 讲;以读带练,读读练练 ,在反复的阅读品析之中传达出课文的丰富内蕴。

如《天上的街市》的教学思路:

步骤一:听读,感受诗的内容。

步骤二:诵读,体会诗的节奏。

步骤三:诵读,表现诗的重音。

步骤四:听读,领会诗中的联想和想象。

步骤五:赛读,体会诗的意境。

步骤六:析读,品析诗的虚与实的构思艺术,用词与造句的精妙。

步骤七:诵读,理解诗的中心思想。

步骤八:背读,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全诗的教学以“整体”诵读,“反复”理解为主要手段,层次分明,内容实在,重点突出,教学效果显然 可见。

运用“整体反复”思路设计和组织教学,需要两方面的技巧:

第一,掌握节奏的技巧。由于“整体反复”式阅读教学思路强调“整体”的“反复”,如果调控不当,就会显得节奏单调,若干个步骤可能以同一频率共振,形成一种整齐而机械的律动,不仅表现出教学设计的呆板,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疏和密,教学速度的快和慢,教学板块的长和短这三对关系,从而打破平衡,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艺术美。

第二,组织调动的技巧。“整体反复”的真谛在于让学生于“反复”之中从不同的层面加深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它强调突出课文的文学色彩,强调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诵读体验以及品析理解,强调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体活跃于整个进程之中。因此,教学之中必须讲究调动艺术,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听讲与诵读,听讲与思考,听讲与表达这三对关系,让学生在学习的每一步骤中都深深地进入课文,使学生在教学之中有听的热情,有思的激动,有读的酣畅。

再看《黄河颂》的教学案例:

一、听配乐诗朗诵两次,让学生体会诗歌表达出来的宏伟、雄壮的气势,想象黄河雄奇瑰丽的景象。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从而激发并强化其朴素的爱国感情。(学生听读、欣赏进入意境)

二、师诵读,学生跟读一次,自读一次,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诗题,让他们明白这是一首颂歌,关键词是“颂”字。同时简单介绍作者、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诗歌歌颂黄河的主题。(学生听读、实践,理解)

三、全班诵读,分析领会:1、第一节中交代的“赞颂”原因,即“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坚强”。2、联系上下节的纽带,也就是全诗的过渡句,即“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3、抓住第 二节中的“望”、“啊,黄河”等明显的关键词语梳理第二节诗的层次。4、“颂”前的蓄势阶段是什么?(学生诵读、教师点拨)

四、男女分组诵读,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讲述下列词句的含意:1、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2、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3、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4、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5、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后能畅谈自己的理解,做到读、思、语相结合)。

五、自由诵读,体会第一节和第三节首尾呼应但着眼点不同的特点。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二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学生读、思考、表达)

六、听配乐诗朗诵,再次体会诗歌意境,共鸣其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学生静静地欣赏中,再一次升华自己的爱国感情,教师可稍事“松弛”)

七、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自由朗诵,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背诵。

八、教师小结并板书: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的精神

从这个教例中,可以看出学生始终活动于不同形式的训练中,教学节奏张弛有度,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不时有教学高潮出现。

“读写结合”原指以课文为例子,学习课文中的句式,学习课文中段落的结构方式或文章谋局的特点。通过“学”与“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既阅读了课文,理解了课文,又进行了写句构段,谋篇布局的训练。而我在本文中的“读写结合”主要取其“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之意。达到提高学生思考想象的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请看《木兰诗》的教例:

第一步,突破若干疑难点。让学生初步熟悉课文,重点了解几个应该掌握的词语,如:“机杼、可汗、辔头、戎机、金柝、尚书郎”等。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如:“市、将、帖、机”。还有古今异义的词语,如:“爷、走、但、迷离”等。然后理出诗歌情节,简单分析主要人物。

第二步,結合作文训练,以写促读。要求学生从原诗的后部分情节切入,以倒叙的手法着重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命题为《胜利归来以后》。指导学生进一步熟悉原诗人物的故事,展开想象,主要叙写三幅画面:1、胜利回家后,家人欢欣的场面,以及伙伴们的惊讶,从代父从军展开回忆。2积极筹办战具,告别亲人离家出征。3、详写木兰十年征战做了男子能做,甚至男子不能做的事情,要突出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

指导学生注意叙述的时间、地点、场面和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要与原诗情节吻合,要表现出木兰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的奇女子形象。这样突破难点,点透为止。以写促读,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费时不多而效率高。

同一篇课文还可以这样设计,同样可以实现读写结合、长文短教。

一 、自读课文分拟标题

文章故事性强,学生借助注释和教师辅导读懂课文,依照情节发展拟出各部分小标题。要求简洁新颖,不求一律。(代父从军——十年征战——凯旋而归)

二、精研细读,改编剧本

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并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个性化语言刻画人物性格,人物语言使用现代汉语,结合想象,进一步补充细节,对情节可作适当调整,力求剧本能供简单演出所用。

三、品味鉴赏写出短评

可以评人,可以评一个人,也可以评几个人,重点评人物性格特征 。可以评事,重在揭示故事的社会意义。可以评艺术成就,如:结构、语言等。

四、再读课文,修改副本和短评

这个教学设计,化枯燥为活跃,迂遥远为切近,变空洞为具体,以写促读,读写双收。

以上关于诗歌教学的设计充分发挥了教师“导”的作用和学生“学”的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而且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3.思念的爱情诗歌 篇三

思念还没来得及酝酿,就在风雪中冷淡

那次,湖边雾蒙蒙,深呼吸的气,幻化成一圈一圈的过去

我踱步,遥望着远方,摇摇晃晃的泛舟,在飘荡

柳条含霜,在寂寞中脆弱,又在脆弱中折断

我想象萦绕的茶香能代替我去看望你,可茶汤却冻住了云烟,只有淡淡的还残存于鼻翼

终是无缘再相对

昔时的晕胧,画着宁静,描绘着惬意,我欣然着这一幕

你熬着茶汤,红酥手点缀着暖暖的茶叶,明亮的眼眸装着暖暖的笑意

慢慢的,却是如此优雅的,你微微的唇齿,若隐若现,在暖暖的茶韵中绽放

好似墨梅,但涵蕴着暖暖的香怡,悠悠洒洒着暖暖的步伐

捧着你熬的茶汤,掌心都是暖暖的欢喜,透着的都是暖暖的满足

我凝对着,暖暖的都是你的影子,在心底蕴藏着暖暖的安逸

走在冷峻的路上也不觉得寒煞,只有心里暖暖的茶汤

已经很久没喝你熬的茶汤,我还想着自己熬茶汤,可是太苦涩

去喝别人熬的,又觉得不尽其意,索然无味,仅仅只是暖着掌心,却无法暖入心里

我多想再见你熬着茶汤,喝着你暖暖的馨雅

我多想你来喝我熬的茶汤,我已经不是那个只知道熬制苦涩的茶汤的昔人,可你却不知道

我一个人安静的品悟着往日的暖暖,一个人熬着我的思念,成一部丹青

我描着茶汤上的白云,篆刻下思念的记忆,又默默消失在半空中,不知你能不能看到

曾经寄出去的`信封,是不是已经枯黄腐落,留下一地碎了的心镜成过去

我多希望再喝你熬的茶汤,在那个春天飞翔着鹊桥而牵手踩着绿意

我曾言,春天如果不来就好了,因为那样我就可以一直喝你熬的茶汤,而不用等待下一个冬

而你只是笑着,没有说话

可我不知这是最后一个冬喝你熬的茶汤,却以为你是默认了,诗人的错,就错在自以为

我多希望再喝你熬的茶汤,我还有许多话不曾当着你的面说过

而现在这些话已经埋葬在那些老姜的心底,被熬成一碗茶汤,我一个人静静地尝着

一个人,看着茶汤里浮浮沉沉的思念

4.思念的直线诗歌 篇四

当所有对你的思念

汇聚在一起后

就成了

一条长长的直线

穿过千里

连接着在两个城市的你我

两个城市

两颗相爱的心

是那条长长的思念线

将你我紧紧的连牵

中州和京都

远隔千里

是那条长长的思念线

把你我间那空间上的千里距离缩短

千里的距离

隔不断

我们感情的流淌

我的心

倾尽了对你最美的相思

感受到了你心海深处的

梦想

对你的思念

就像我们的爱情中流淌着的`音符

一路相伴

不断的谱写出流畅的乐章

空气中淡淡的清香

是你爱情的相伴

时间里柔柔的甜蜜

是我爱你的心语

公车五分钟一班

地铁十分钟一班

我是我的爱,这一生

只有这一班

错过了

我便会永远失去

窗外吹过的寒风

轻吻滴着泪珠的凉意

我们的心不再寂寞

因为

幸福在我们心中荡漾

甜蜜将我们包围

思念穿过万千道阻隔

把爱恋送到彼此身边

我的世界里有了你

爱情在无声的继续

诉说着着彼此心底的呼唤

感情在不断的交流

传递着你我共同的期盼

让我们用真爱

缩短相隔彼此的距离

延伸我们情感的继续

我们把真情创造属于我们

爱情奇迹

我们用真爱来谱写你我的

5.思念家乡的诗歌 篇五

今夜,

月圆,风清

人聚,爱涌

月华倾注,情溢九州

而我

只能身居他乡

思念在心头疯长

愈加广博和苍凉

将要淹没我的身体

连同我的`呼吸

家乡啊

你是我一生最依恋的地方

那里

有母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温情

有父亲看似严肃实则和善的面孔

有令人动情令人眷恋的一草一木……

此时此刻

母亲的手中还拿着细线吗?

父亲的身体愈加佝偻了吧?

故乡的草木更令人神往了吧?

家乡的月啊

仿佛与我只有咫尺的距离

请把我拥入怀中

赐予我浓浓的情意

家乡啊

你要等着我

等着你的女儿丰实了羽翼

6.关于古典诗歌中的虚与实 篇六

以实含虚, 以虚补实。唐代贾岛《访隐者不遇》诗云:“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诗中只写对话实景, 并未描写深山景色, 也未描写隐者形象。但读了此诗, 眼前却浮现出一幅云烟杳渺、幽静深远的水墨山水画, 画中似有一位风神清朗的隐士仿佛正从白云深处采药而归。此诗妙处, 正如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中所说:“大抵实处之妙, 皆因虚处而生。”诗中意象组合后所留下的空白、虚空, 犹如书画中的飞白, 音乐中的休止, 戏剧中的潜台词, 电影中的空镜头, 留下广阔深远的想象空间。温庭筠《商山早行》中广为传诵的两句诗“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亦有同工之妙。两句诗六种景, 只写实象, 未写虚象, 却留下一片空白, 以实象实景诱发读者想象, 由一幅商山早行图, 读者会体悟联想到游子远离家乡的旅途艰难和凄苦心情。

化虚为实, 以实写虚。其表现在于将抽象的情思加以物化, 变无形的心态为有形的意象与意境。如庾信的《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 荡许愁门终不开。何物煮愁能得熟?何物浇愁能得燃?”诗人化心象为物象, 把愁比作“城”, 比作“门”, 比作“物”, 说它“不破”“不开”“不熟”“不燃”, 真是奇思妙想, 又浑然天成!李白也有异曲同工之喻, 不仅把愁状如“水”, 状如“火”, 还状如“白发”。如“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浇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等等, 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还有的诗化声象为物象, 即将听觉的感受转化为物态。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的旋律该如何描写?白居易之前好像还没有作品这样艺术地表现过。“大弦嘈嘈”是说琵琶的“扫弦”, 声音响而急促, 有气势;“小弦切切”是说琵琶的基本指法“弹挑”, 弹的是最细的那根弦, 声音清脆, 感情细腻。白居易用“急雨”“私语”两个比喻及其贴切巧妙:粗弦嘈嘈, 好象是急风骤雨一样的急促;细弦切切, 好象是儿女私语一样的轻柔。

虚实结合, 巧妙映衬。有的诗由实而虚, 以虚写实。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 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楼上闻笛, 笛音好象梅花飘落, 这是化实为虚;又利用“落梅花”的意象, 点明听到的是《梅花落》曲, 这是化虚为实。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 由听觉诉诸视觉, 通感交织, 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 有力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7.关于诗歌教学的一点思考 篇七

关键词:诗歌教学;语言;形象;情思;技法

任何一首诗歌的理解和鉴赏,都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而这种“再创”,首先,一定是在诗歌已有文字(语言)所提供的诸种可能的艺术时空之内的;其次,又必须有读者自己的感情、想象、生活、经验等参与其中。没有这个再创作的过程,其理解、其鉴赏至少是低效的、乏味的。

这里边,有两种必要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支撑作用。

第一,鉴赏诗歌必须首先从语言出发——这样说来,诗歌课上,对原诗语言的必要理解、阐释、分析,的确是起码的、基本的、必须要做的基础性工作。(诵读是初步感知和理解诗歌语言的重要手段)但仅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还必须加入读者自己的感情、想象、生活、经验等因素,诗歌才可能由死的变成活的,由抽象的变成形象的,由纸上的变成心里的,由作者的变成读者的——至少是作者与读者共有的。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何为?

首先,对于要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这首诗歌,你完全可以而且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理解和深度阐释——当然要注意原诗的语言“限制”而非任意“发挥”。而且你的理解,还应是在大量阅读并占有前人对这首诗的理解阐释基础上的——假如这是一首经典

古诗。

其次,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诗歌特点并遵守认知规律,尤应避免以下倾向:比如,在不解决文字障碍的前提下,一味诵读或立即“拔高”;比如,不顾原诗的语言事实而一味地“戏说”或“歪批”——并且美其名曰“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甚而沾沾自喜并以为这就是“意外生成”或“自主研究”的丰硕成果——须知,固然可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毕竟是哈姆雷特而非脱离其主要性格特征的堂吉诃德;又如,原诗的作者、背景、內容等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距离”太远或“落差”太大,而为师者却不提供足够的理解帮助——这时候“知人论世”是极有必要的;再如,当学生出现“接受障碍”时老师不及时提供自己的经验以供参考等等。

从抽象的语言文字到具体的艺术形象,这是一次重大的转变甚至是艺术的飞跃,是一种需要联想、想象等心智能量的创造性认知活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老师充分了解并巧妙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活学生的创造想象,让学生的情感和经验参与进来。没有哪个学生是一张白纸、一片空白。他们的生活经历、阅读积累、影视观感、人生体验、天真想象等等都是理解诗歌的先天优势和生长诗歌的肥沃土壤。可以说,孩子的心灵正是诗歌的天堂。

一首诗的具体认知过程,一定要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规律。开始阶段,一定要通过预习、诵读等手段,让学生熟悉全诗,把握大体轮廓和基本格调,并应牢牢抓住审美初觉——往往是宝贵的艺术直觉。接下来,就是扫清文字障碍,并透过文字把握形象、情思和技法。在这个阶段,起初我们可能是一句一句甚至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理解、阐释、分析、品味、琢磨其字里行间和文字之外的余味和寓意。有时候单个词语就是鲜明的意象,一组词语就是一组意象,最后,由分到总,合意象而成意境,把一组组词语连缀成一幅幅由许多意象构成的立体的活动的充满主观情绪和个性色彩的画面。(甚至是连续的动态的画面)这是一件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事情,也是常有困难而又充满乐趣的过程。老师的本领,学生的素质,就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充分的、艺术的展现。如果诗歌鉴赏没有这个“白热化”的思维过程,缺少这种艺术再创作的成分,那么它至少可以说是不充分的、不成功的。

那么,诗歌鉴赏是不是就可以到此为止了呢?不是的。还应该有个“冷凝”的过程。就是说,那个白热化的、近乎沸腾的思维状态,只是师生联想、想象最活跃的过程,只是诗中原有的与学生已有的在课堂上相遇了、相认了、反应了。比如,情感熏陶,心智启迪,比如,语言积淀、表达技巧的学习与丰富等等。这些,我们一定要通过语言把它们明确、总结、归纳、珍藏起来。

正所谓,诗歌,从语言开始,到语言为止。也就是说,诗歌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相对有别的分(局部)总(整体)阶段;诗歌鉴赏的结果,也确有无形(情感熏陶、心智启迪等)、有形(语言积淀、表达技巧等)之分。但一切都不应脱离语言这个核心,一切都应依托语言来进行,围绕语言来展开,借助语言来建构,最后,落实到语言文字上。比如,诗歌鉴赏最无形的情感熏陶和心智启迪,有时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所谓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但我们还是要努力通过比喻、类比、替代、互证等方式加以描述和佐证,尽量形成具体的言语成果。

作为教师,我们应在课堂上紧紧抓住诗歌提供的语言事实,巧妙地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的积累,激活学生的联想、想象,引导学生加入对诗歌的二度创作,让学生受到渐染,获得启迪,得到情感激励和思想智慧。

8.写思念的诗歌 篇八

我的思念

像一杯清茶

淡雅而清香

想你的时候

你就缭绕在我的杯际

带着漫卷的书香

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眸子里写满温情

我浅酌细品

一股沁香入脾

穿过你的才情我的.韵致

一缕清风吹来了一阵花语

抚慰我一世的清寂

我的思念

像一杯红酒

醇香又绵长

想你的时候

你就出现在我的脑海

写意如淡蓝色的海

气质里写满浪漫

我们举杯对月

我霞飞满天

你醉赏花开

玉液琼浆熏醉了的琥珀杯

穿过你的宽阔我的嫣红

穿过时光流转的波纹

映红了忘情河那一株静幽的清莲

惹来今生来世的情牵

我的思念

像一首优美的诗歌

那永恒不变的魂之灵光

那熠熠闪烁的绮丽的柔波

淋沐着你的微风细雨

共同谱写永不褪色的岁月的情歌

我飞舞成一道诗的风景

而你就是我心中永远的歌

让所有美妙的符号与色彩

交汇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9.给思念的诗歌 篇九

逃不去的人生一页

我用五彩涂抹斑斓

失眠几多困惑

无穷的夜里

生长的寂寞

孤独的滋味

旖旎的梦从指尖滑落

感受爱的主题

除却相思多余苦别

红豆的欢欣

时而窘对挥别的云彩

赤诚淬炼镌刻

那浮现的牵手一幕

迷失了以往的浪漫

目标在羁旅过后

漂泊了所有想要的雨烟

醒时,也难悟

无泪为谁凝噎

我的天空很美

几许星光灿烂

从梦到梦

诗意如同折柳摇曳

远去的终要远去

无穷的惟有思念

不曾告别

只有梦离

踏歌的音韵残留

追逐的风筝落单

谨记抱信柱的誓言

爱之所在爱是春天

没有海枯石烂

心头已屹立巫山

相信吧,那朵云那朵雨

10.关于思念的诗歌 篇十

伟大的诗人对于塑造国家形象颇具重要性,尤其在西安,最值得我们谈论的、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就是诗歌,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叫做“历史荣耀与创新冲动之下的新世纪陕西诗歌之感想”。我们今天选择这个地点非常正确,阎安主席也大力支持选择在西北大学召开这个专题论坛,因为今天的规模很高,除了北京来的嘉宾,陕西重量级的文学界、文化界、教育界名家在此荟萃,可谓高朋满座。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是一个会聚陕西青年诗歌创作人才的一个组织,据说是全国第一家省级作家青年协会这样的组织,我也很受感染,没想到有这么大的规模和那么高的档次,所以我今天非常高兴,主要想跟在座的陕西青年诗人、作家们谈一谈我的一点粗浅的感想与认识。

我们陕西作协、文联,还有各方面的领导对我们陕西的青年诗人、作家们的创作非常重视,扶持力度非常大,我觉得这是非常有眼光的。我们中国人出国去的时候给人的印象往往都是鼓鼓囊囊的、暴发户的形象,不讲文明、不讲礼貌,留下一些负面的印象,后来我就说,如果是我们的中国诗人到国外去,根据我的经验还是很受欢迎的,因为他们很有修养,他们不会随地吐痰,诗人、作家、文化人,才是真正能够代表我们最好的中国形象,因为中国形象的书写非常重要。中国诗人出国,在美国也好、意大利也好、西班牙也好,确实能够传播我们很好的文化元素,我们现在有不少国际性诗歌节,让西方的人对中国诗人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們中国的当代诗人其实为中国当代文学作了很大的贡献。我们陕西是个文学大省,文学大省主要是小说大省,当然我们也是一个诗歌大省,但是我希望要跟小说地位相匹配。贾平凹先生本人对诗人大力扶持,不久前的商洛诗会主要是贾平凹先生的推动,作为著名小说家,他对诗歌的情怀令我非常敬佩。所以我认为,一个真正的文学家绝对不能轻视诗人、轻视诗歌,但是我个人也希望我们陕西能够大力推动诗歌的建设。

长安是中国诗歌的重镇,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高峰,这个历史的辉煌我们为之骄傲,但是我在北京跟来自西安的朋友交流就发现,他说到了这里感觉写诗很沉重,要是写的话很难超越唐人。我们作为一个西安人,一个陕西人,自然会为我们辉煌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但是另外一方面,这个传统又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的焦虑,所以我们要反抗、我们要突围。我非常钦佩陕西诗人对待诗歌的严肃艺术态度,我曾在北师大、北大课堂上讲一些身体写作的先锋诗歌,我让他们严肃的讨论,结果讨论来讨论去,学生们说谭老师,我们只能得出两个字:无聊,因为这些诗歌作品始终没有让我们有什么审美发现与感动。但是,我们陕西的诗人不是这样,陕西诗人对待诗歌的态度还是非常严肃、纯粹的,对诗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我们陕西省是诗歌的大省,但是我们还要向诗歌强省进军,因为在国内,具有特别重大影响的陕西诗人客观来说还并不是特别多,作为朋友,我真诚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这片充满伟大诗歌传统的土地上,也出现几个伟大的当代的汉语诗人。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我们已背着历史沉重的包袱,我们怎么突围呢?我一个礼拜之前在商洛讲了这个观点,商洛诗人的功底很扎实,确实让我很吃惊,没想到水平很高。但是我也发现一个问题,我们绝大多数诗人朋友对这种历史的包袱还背的比较重,他们作品中这种现代性的经验,那种原创性的力量稍稍有点弱,所以有待加强。当然首先要扎根本土经验,如果说一个诗人写的诗没有一点本土经验,那你的诗歌就是似是而非的,因为现在是全球化时代,你一个人的创作如何做到与众不同?首先,我认为要有意无意的传达本土经验,对于外国人来说本土经验就是中国经验。比如说我这样写道:我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大街上狂奔。我问同学们,你们看得出来这是个中国诗人,还是美国诗人,还是葡萄牙诗人的诗歌作品?大家都定不出来,我说如果加一个修饰语,更加具体一点,让它具有中国特色,然后学生就受启发了,说出什么牌子的自行车,有人说是永久牌,还有的人说凤凰牌,那就变成:我骑着凤凰牌自行车,在大街上狂奔。我们需要读到具有本土特色的诗歌作品。所以我觉得陕西有这么丰富的历史文化土壤,我觉得这是我们在座的各位陕西诗人写作的优势。

另外,我们陕西诗人的乡土性比较强,我个人的建议,乡土诗可以写,但是不能过于乡土化,因为我们现在处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进程当中,所以我们要写乡土经验和城市经验的搏斗,呈现一种混杂的经验,如果说作为21世纪最有创造性的一种写作,应该是现代城市经验的书写,也就是表现大城市生活。我们现在优秀的诗人很多,但是基本上是同质化写作,千篇一律的写作,你的写作得不到诗歌评论家们的关注。你一定要与众不同,你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风格辨识度要非常强,哪怕你写同性恋题材都可以,但是你一定要写的与众不同,总而言之,把你的名字盖住都知道这是谁写的,但是我们现在一盖住,你能够说出这个诗人的名字吗?很少。所以我的意思是说今天到会的青年诗人朋友们,我们有这么好的机会,现在的诗歌比80年代还热闹,我觉得诗歌复兴的时代来到了,有人说21世纪属于东方的世纪,大家都扮演着非常光荣的角色,我们现在既要扎根本土经验的抒写,但是又不能写的过于本土化。所以说,我们要把本土经验挖掘与世界性眼光相结合。很多乡土诗人如果要走向世界文学的高度,便要立足本土,放眼中国,同时要放眼世界。在当下,有很多东南亚与西方的国家,我觉得他们在诗歌的理念上,技巧的丰富性方面甚至还有点落后于我们中国大陆诗歌,我和很多评论家认为,我们中国大陆的诗歌已经整体上超出了港澳台。虽然我们现在有一些诗人不纯粹、不严肃,对诗有一种玩的心态,但是更多的,我看到非常严肃的,有艺术抱负的诗人在踏踏实实的写作,这就构成了我们当代诗歌希望的所在。

我最后祝愿,陕西的青年诗人们确实要扩大对外的交流,有机会也多走出去,我们的心态也可以适当调整一下,陕西诗歌土壤确实非常丰富,但是千万不要看不起别省的诗人。希望各位走出去,请进来,多创造对外交流的机会,让我们的艺术视野与思想视野空前扩大,谢谢大家。

11.人生的思念 篇十一

我感受到了

陪伴我的真蒂

人生多有思念

亲情友情爱情

思念是种信念

思念是种力量

信念使你执著

驱使使你继往

在思念之间

有时很幸福

有时很痛苦

在思念之间

幸福会使你留恋

痛苦会使你难眠

长叹而放哭

长歌而情怀

思念而浓缩

过去而清晰

为了这深深的思念

亲吻着拥抱着

你在无悔

你在痛失

你在甜蜜

当睡去

思念会停留

当醒来

思念会跳出

思念出笑

思念出泪

在荡然中

思念又离你远去

思念时刻存在

它随着岁月在成长

愈来愈清晰

编织着人生的经历

在走过的路上

你撒下思念的种子

每当回头看去

正在招唤你的

不是别人

而正是你自己灵魂

你在思念中良久

你在思念中徘徊

你在思念中丰收

停下过去

很远很久

把思念种在远方

这思念长在心上

生成的便是经历

结果的便是思念

正因为是人生的过往

正因为是人生的必然

为了这留下的刻痕

为了这逝去的无奈

你在不断的去品味

在无奈中所留下的

欢乐与痛苦

必将重生在你心中

眷恋着牢牢的

不肯离去的

唯有远行的思念

思念和你相伴

思念陪你人生

蓦然间我终于明白

人生离不开思念

就像美丽的彩虹

暂短但却永留心中

12.树叶的思念的诗歌 篇十二

一个人的时候

在林中东张西望

无聊地拾起一片发黄的树叶

翻转地搓着叶柄

枝叶间天空的浅蓝

象思念的箭射向远方

如纱曼妙的云彩在自由地飞翔

那首萨克斯风循环吹奏着《回家》

让我心疾飞故里

回到父母身旁

还有那斑驳的老墙

和着记忆

风雨中飘摇的那棵老槐树

只有几片绿叶

却还艰难的地活着

故乡的月儿

总是那么美

悄悄地洒着淡黄

在云端漫步

月夜的村庄

静谧,安祥

童年的记忆

父亲那威严的.脸

络腮胡写满了苍桑

我在他眼中总没有“对”的事儿

对父亲的逆反常有发生

现在才明白那才叫父爱如山

童年的记忆

母亲慈祥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

妈妈总不辞辛劳地为我做可口的饭菜

可那令人心烦的唠叨,重三复四

那唠叨直到现在

我愿做母亲眼中永远的“小孩”

那唠叨是多么的幸福啊

天还是那么蓝

思念在时空飞扬

片片纷飞的落叶又回到了大地

他没忘根

因为大地是哺育他成长的母亲

怀念

那深深的情感

一片落叶滑过我的肩头

13.妈妈的思念诗歌精选 篇十三

在电话里

她关心我的工作

询问我的冷暖

我打电话回家

她都给我说平安

让我别为她分心

几句话就匆匆挂断

可很快就打回来

一说起来就没完

过了很久我才明白

是怕我多花话费

年节我给的孝敬

她都悄悄包起来

夜深人静的时候

只是拿出来看看

啊,妈妈

亲爱的妈妈

您把爱都给了儿女

恩的无边

天地可鉴

2、妈妈的手

思念亲人的时候

就想起妈妈的手

粗糙的手背弯手指

一辈子劳作到白头

白天在外面忙东西

夜晚在灯下熬半宿

多少回指尖渗出血

多少回心酸满衣袖

啊,妈妈的手

撑起了一个温暖的的家

养出了有出息的心头肉

思念亲人的时候

就想起妈妈的手

厚实的手掌挂着茧

一辈子不怕累和愁

家里守护着半边天

家外呵护着光阴走

多少回手心攥着难

多少回檫去热泪流

啊,妈妈的手

天下的母亲一条心

托起了大地女儿写春秋

3、妈妈的目光

在我的身旁

牵着我的笑声

送我张开飞翔的翅膀

妈妈的目光

在我的路上

牵着我的脚步

送我一程一程地向上

妈妈的目光

在我的梦里

牵着我的衣襟

让我时刻忘不了家乡

妈妈的目光

在我的心里

牵着我的思念

让我永远忠诚和善良

啊,妈妈的目光

在梦里

在天上

化成了美丽的彩虹

融进了温柔的月光

4、生日祝愿

年年我生日那天

我都会把蜡烛点燃

祝愿我亲爱的妈妈

身体健康 快乐平安

生我的时候是妈妈的劫难

天地之间如凤凰涅槃

她给了我生命

给了我做人的肝胆

她给了我至爱

给了我圣洁的光环

唱一支歌 许一个愿

我八十岁时也有妈喊

为妈妈祈祷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5、电话里的妈妈

不小心打错了电话

电话那头是一位妈妈

她以为我是她女儿

说一直在等我电话

还未等我说对不起

就问我啥时候回家

她不停地说

我插不上话

突然她哭出了声

说梦里把女儿丢了

我放不下电话

流着眼泪陪她

普天下的儿女啊

别忘了给妈妈报一生平安

别忘了家中惦记着你的妈妈

6、母亲的世界

母亲的世界在心里

满世界装的是儿女

儿女的世界在外头

五湖四海探神奇

儿行千里母牵挂

针线扯着泪珠滴

儿的思念娘心动

梦里与儿同呼吸

不图儿女的回报

只盼都能有出息

不恋儿女的富贵

只求都有好身体

这就是慈母的情

一生一世难忘记

这就是慈母的爱

感动苍天和大地

7、心灯

妈妈留下一盏灯

灯光闪亮在心中

那是母亲给我的爱

让我一辈子走得正

爱人如爱己

珍惜好人生

做人要善良

有德才有成多想着别人的好

别忘了恩人的情

谁有难就帮一把

温暖人心送光明

那圣洁的灯光里

是母亲慈祥的笑容

她永远陪伴着我走向天边的彩虹

8、“娘”字最美

中国汉字千千万

娘字写出来贼甘甜

中国书法各种体

娘字刻出来最美观

点画慈爱

横竖庄严

端庄秀丽

神圣懿满

笔笔含恩情

字字成方圆

千丝万缕牵古今

厚德沁心田

这就是娘

永远的恋

9、思念到永远

回到家的时候

都要吃妈妈下的汤面

她坐在我的身旁

看着我一口口吃完

他知道我吃饱没吃饱

她知道我嘴里的淡和咸

每次我用衣袖擦汗

她都高兴地说——

妈的女儿没有变

离开家的时候

都要吃妈妈煮的汤圆

她早早起来守候

看着我一个个吃完

她知道我吃好没吃好

她知道我身上的冷和暖

每次我要跨出家门

她都大声地说——

妈的女儿不会变

一碗热汤面

一碗甜汤圆

温暖在心里

14.关于思念的诗歌 篇十四

艺术歌曲《送上我心头的思念》是为了纪念周总理逝世两周年, 根据柯岩的诗词《请允许我》, 由施万春作曲于1978年创作完成的。柯岩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和诗人。其作品构思精巧, 词句之间刻意求精, 既具有清新洒脱的风格特点;同时也有豪放奔放的作品意蕴, 尤其是充满了生活情趣, 富有深刻的哲学理念和诗意内涵, 因此, 柯岩的作品广受社会大众的喜欢。

1978年, 著名钢琴家刘诗昆看到这首诗后十分感动, 深深地折服于此首诗歌高远的意境和情真意切的情思, 于是委托施万春等八位作曲家为柯岩创作的诗词作品《请允许我》谱曲。看到这首诗后, 施万春同样是十分感动, 与好友钟夏边改词边谱曲, 经过四天的奋斗便完成了整首作品。由于删除了原诗词中“请允许”的文字, 因此, 最终的歌曲作品叫做《送上我心头的思念》。此首歌曲在1978年3月4日《人民日报》第四版首次发表, 便被广泛流传, 久唱不衰, 成为一首集艺术特色与情感感染力为一体的经典艺术歌曲。

二、艺术歌曲《送上我心头的思念》的艺术特征

艺术歌曲是由诗意化的歌词内容与完美的曲式旋律结合而成的, 因此, 我们可以从歌词与曲式结构两个层面来分析艺术歌曲《送上我心头的思念》的艺术特征。

1、情真意切而又富有浪漫色彩的歌词内涵

经过施万春先生改编之后的歌词《送上我心头的思念》是一首富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作者在歌词开头部分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方式, 把连绵不断而又十分强烈的思念比作是“一尾银鳗”、“一只鸿雁”, 由此实现与周总理的相见, 既是十分的形象生动, 同时也呈现出浪漫隽永的情感色彩, 浪漫性的情怀油然而生。除此之外, 到了歌词的中段部分, 作者又采用叙述性或者是陈述性的口吻, 表达了对周总理的强烈思念之情, 比如“虽然我不是银鳗, 不是鸿雁, 歌声却随着轻风飘向远方, 送上我心头无比的思念, 总理啊, 总理啊, 你可听见……”。事实上, 从表面上来看, 似乎是在表达作者对总理绵延不断的思念之情, 但是在平静、自然的倾诉之中却蕴含着浓烈的内在情感。在经过最初的舒展的倾诉之后, 数板式的节奏积累一浪高过一浪, 从而极大地升华了对周总理的思念之情。歌词的最后部分同样是前面情感的延续, 呼唤声在祖国大地上无尽的回荡, 形成无声的啜泣。

总体来说, 艺术歌曲《送上我心头的思念》饱含浪漫主义的色彩, 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 既是作者内心真情实感的表达;同时也是广大民众内心的呼声。正如李西安先生所说的:“艺术歌曲《送上我心头的思念》的歌词内容既有新诗的节奏, 同时也有旧诗的格律, 既摆脱了旧诗中带板、僵化的五、七句式结构的束缚和限制, 同时又在新诗自由化、开放性的长短句之中呈现出叠放起伏、错落有致的声调样式, 堪称现代艺术歌曲歌词中的典范。”

2、悠扬完美的曲式旋律

正如上文所说, 为了能够充分体现出歌词的叙事性与抒情性相结合的特征, 施万春先生采取了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 (A、B、A’) , A段来表述情感, B段是情感的自由抒发, A’是对前面情感的延续和承接, 并且以五声音阶作为旋律主体, 从而在完美的词曲结合之中将整首歌曲的思念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首先歌曲的第一部分A段, 是由四个体现起、承、转、合发展逻辑的乐句所构成的。环绕式、波浪式的旋律线, 重复地诉说着作者对于总理的思念之情;弱起、附点、三连音、宽放的节奏极大地振动了作品的情感脉络;雅乐降e羽调式的委婉、阴柔的色调;4+4+4+6的句法结构, 将人们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具体来说, 第一句歌词“鸿雁”所对应的旋律是上行级的三连音与下行装饰性的级进音调, 使这两个字呈现出情绪的二声与四声之间的起伏。最后, 为了着重渲染“为我们可又把白发增添”, 作者通过略带宣叙性的旋律样式和与它重叠出现的连绵悠长的半音化和声, 从而极大地强化了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思念之情。

其次歌曲的第二部分B段是整首歌曲的高潮所在。虽然在调性与调式方面与第一部分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作曲家却在这一段落明显调动了6/8节拍以及长短节奏与均等节奏, 尤其是拥有了二连音的表现方式, 在中、高音区呈现的音区、piu mosso式的速度、环绕式旋律线的逐渐上扬等诸多手段, 从而将这一部分的旋律推向高潮的过程中, 进一步抒发了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思念之情。在曲式结构上, B段包括3个乐句, 在“起、开、合”的逻辑发展中, 陈述着浓厚而富有感染力的乐思, 尤其是最后的一个乐句, 在通过3+3+4+7扩充而成的乐句中, 伴随着高潮的重复迭起, 仿佛作者内心的啜泣之声, 感染至深。总体来说, 曲作者平将铺直叙的口语化音调与跌宕起伏的旋律结合起来, 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情真意切的诉说以及对总理的呼唤, 尤其是二连音的使用, 更是表现了曲作者发自内心的诉说。在经过前面重复性的感情积淀之后, 作者在“你可听见”这一句上应用了三度上行推进的方式, 使对总理无限思念的情感喷射而出, 由此把整个乐曲推向高潮。与歌词内涵相一致, 作者的情绪逐渐由强烈的呼唤转变成五声的啜泣。

最后歌曲的第三部分C段是A’, 也即是A乐段的变化再现, 是第一段情绪内容的一种回归。在曲式结构上, 前三个乐句都与A乐段的前三个乐句相同, 只是为了实现完美终止的任务, 第四乐句通过变换几个乐音的方式, 逐渐将音乐移高, 在较长时值的主音之上结束整首作品, 因此, 最后一个乐段是变化幅度并不是很大的再现段落。但是, 伴奏和声织体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使整个音色开始变得激动不安, 从而实现感情上的升华, 表现出人们仿佛看到周总理已经回到自己的身边, 并且看到了祖国的春天。

三、结语

总体来说, 艺术歌曲是诗歌与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 不仅需要词、曲作者精心的设计与创作, 赋予特定歌曲深厚的歌词内涵和独特的曲式旋律;同时也需要演唱者进行完美的后期处理, 由此还原特定的歌曲作品应有的艺术内涵和欣赏价值。艺术歌曲《送上我心头的思念》既具有情真意切而又富有浪漫色彩的歌词内涵, 同时也具有悠扬完美的曲式旋律, 因此, 我们在演唱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对A、B、A’三部分进行有效的技巧分析和锻炼;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由此才能还原该艺术歌曲应有的艺术水平和欣赏价值。

参考文献

[1]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04) .

15.关于思念的诗歌 篇十五

Nature vs. Grace

《生命之树》的剧情很简单,影片围绕美国中西部的一个五口之家展开。Jack是家里三兄弟中的老大,母亲慈爱,父亲威严,父母的不同教育方式让Jack一直生活在矛盾之中。渐渐地,他也成为芸芸众生的一员,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突然有一天,Jack想起了过去,想起了死去的弟弟和自己的父母。他的思维开始超脱现实世界,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眼光和角度来重新审视社会和自己的人生。

不过,《生命之树》不是要讲述一个故事,而是要呈现给观众一种对待这个变幻无常的世界的态度。影片还没开始,屏幕上就出现了《旧约全书》“约伯记”中的一节:

Where were you when I laid the foundations of the earth? ... When the morning stars sang together, and all the sons of God shouted for joy? (Job 38:4, 7)

根据“约伯记”的记载,约伯(Job)是信徒的典范,他敬畏上帝,为人正直,是一个至真至善之人,因此也受到上帝眷顾,有七个儿子和三个女儿,牛羊成群,还有很多家产。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失去了拥有的一切:孩子、家产,甚至健康,连生命也受到了威胁。但他依然信仰上帝。影片后来的情节发展基本上就是约伯经历的翻版。

影片并没有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来讲述故事,也不是按照倒叙的方式,而是先将生命中那些转折时刻以及最重要的信息传达出来。影片开头,首先是Jack母亲的一段独白。

Mother: A man’s heart has heard two ways through life, the way of nature and the way of grace. You have to choose which one you’ll follow. Grace doesn’t try to please itself. It accepts being slighted, forgotten, disliked. It accepts insults and injuries. Nature only wants to please itself, gets others to please it too. It likes to lord it over them, to have its own way. It finds reasons to be unhappy, when all the world is shining around it, and love is smiling through all things. They taught us that no one who loves the way of grace ever comes to a bad end. I will be true to you, whatever comes.

整个影片的故事就是围绕着这段话展开的,也就是人对待这个世界的两种态度:the way of grace和the way of nature。故事里的母亲和父亲对待生活的方式分别代表了这两种态度。在这个典型的美国中西部传统家庭里,父亲在外工作,赚钱养家,母亲是全职家庭主妇。母亲的生活态度代表了the way of grace。尽管母亲在夫妻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但是她一直用爱与仁慈来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她反对父亲的教育方式,但也是用她自己的方式默默反抗,就像上文说的,grace接受贬低、遗忘、伤害和侮辱,因为它不以取悦自己为目的。而父亲的生活态度则代表了the way of nature,也许可以译作“人的本性”,这和基督教的原罪说暗暗吻合。在父亲的世界观里,想要在这个世界里成功,就不能太仁慈,必须把自己摆在第一位。他也是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们的。

通过Jack母亲的独白表达出整个电影的内涵之后,影片接下来呈现给观众的是故事中的一个悲剧片段。就像约伯一样,这个五口之家中的一个儿子(Jack的一个弟弟)19岁时意外身亡,两位家长都很悲痛,但是他们两人对儿子去世的反应却截然不同。母亲伤心欲绝,甚至想和儿子一起死去。父亲虽内心痛苦万分但表现得十分坚忍,面对前来劝慰的邻居,他只是淡然地说:“We’re alright. We’re alright. Thank you.”其中,Jack的奶奶在劝慰他的母亲时所说的一番话耐人寻味。

Grandmother: Shouldn’t have your memories of him. You have to be strong now, and I know the pain will pass in time, you know? It might seem hard, my saying that, but it’s true.

Mother: I don’t want it to.

Grandmother: Life goes on. People pass along. Nothing stays the same. You’ve still got the other two. The Lord gives, and the Lord takes away, and that’s the way he is. He sends flies to wounds that he should heal.

“The Lord gives, and the Lord takes away.”这句基督教式的话语是整段对话的核心,它阐述的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人怎样面对自己无法掌控的命运。

当旁人离去,家中只剩下两位家长时,严厉的父亲终于卸下伪装,道出了自己对儿子的想念和心底深深的忏悔。

Father: I never got a chance to tell him how sorry I was. I even punched himself in the face for no reason. You sit next to me at the piano and I criticized where he’d turned the pages. I might even feel ashamed. Why shame? Poor boy. Poor boy.

两人沉浸在丧子之痛中。此时,伴随着深沉的古典音乐,镜头开始在现实生活和超现实的宇宙、微观世界甚至跨时空的恐龙时代间交叉。在将近半小时的时间里,影片向我们展示了宇宙中的星云、恒星表面的火焰、天体的运动、无生命的天体表面、火山爆发、峡谷、海潮、精子和卵子的瞬间结合、生命胚胎,甚至还有两段神秘的恐龙片段。这些诗歌般的图景看似互不相干,但实际上是对影片开头“约伯记”隐喻的诠释:“我问你,我在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在那一刻,群星欢唱,众天使欢呼……”

nlc202309031052

影片似乎在说,比起浩瀚的宇宙、漫长的历史,我们人类的一生就像一道一闪即灭的火苗,微不足道。所以,我们应该用grace来接受这个不那么美好的世界,用grace面对人生的不幸,而不是依着我们的nature来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分是整个影片最精彩的部分。通过现实和超现实间绚烂的转换,影片所要传达的涵义似乎已经达到高潮。但同时,这也使随后展开的故事黯淡无光,也许这就是这部影片毁誉参半的原因。

世事无常

镜头在时空的穿越间定位至夫妇俩的大儿子Jack的成年时代。Sean Penn饰演的成年Jack西装革履,走在充满后现代感的豪华办公室里和同样光鲜的大厦里,周围的声音都被屏蔽,时间似乎变慢了,观众被带进成年Jack的思维中:“When you’re young, it’s all about your career. You don’t understand anything. I just feel like I’m bumping into walls.”

Jack开始了对往昔的回忆。故事从孩子们出生之前讲起,美丽的母亲,英俊的父亲,两人相亲相爱,之后Jack呱呱坠地,接下来两个弟弟相继出生,一切平和而美丽,一切都充满了诗意。下一个镜头,时间跨越到了三兄弟十来岁的年纪。像所有的男孩子一样,他们活泼而好动,他们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对父亲充满敬畏。Brad Pitt饰演的父亲是传统的美国中西部大男人的形象。他深爱自己的孩子,抚育、保护他们,同时也控制、威吓他们。过着中产阶级生活的他向往更富有的生活,他希望孩子们能出人头地,所以过早地剥夺了他们童年的天真。

Father: Your mother is naive. It takes fierce will to get ahead in this world. If you’re good, people take advantage of you. Every one of these top executives, you know how they got where they are? Floated right down the middle of the river. Don’t let anyone tell you there’s anything you can’t do. Don’t do like I did. Promise me that. I dreamed of being a great musician. I let myself get sidetracked (转移目标). If you’re looking for something to happen, that was it. That was life. You lived it.

父亲曾经有音乐家的梦想,弹得一手好钢琴,却又深陷世俗追求的泥沼。他从音乐中看到的也都是世俗的成功学。

Father: Toscanini (意大利指挥家) once recorded a piece 65 times. You know what he said when he finished? “It could be better.” Think about it. Twenty-seven patents your father has. It means ownership, ownership of ideas. You got to sew them up (确保⋯⋯成功). Be rich. You make yourself what you are. You have control of your own destiny. You can’t say, “I can’t.” You see I’m having trouble. I’m not done yet. Can’t say I can’t.

为了磨练孩子们的意志,父亲甚至教三个儿子如何打架,教他们怎样趁对方不注意偷袭对方。他说:“You act like you’re in trouble, you don’t wanna fight, and you don’t want any trouble. The minute you see him blink, crack him, okay?”

片中一家人去教堂做礼拜时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教堂里回荡着布道声,牧师的话又回到了“约伯记”,内容就像专门说给父亲听的。而他虽然也虔诚地祈祷,却听不进去这些哲理。

Pastor: Job imagined he might build his nest on high, that the integrity of his behavior would protect him against misfortune…. But no. Misfortune befalls the good as well. We can’t protect ourselves against it. We can’t protect our children. We can’t say to ourselves, “Even if I’m not happy, I’m going to make sure they are.”We run before the wind. We think that it will carry us forever. It will not. We vanish as a cloud. We wither as the autumn grass, and, like a tree, are rooted up. Is there some fraud in the scheme of the universe? Is there nothing which is deathless, nothing which does not pass away? We cannot stay where we are. We must journey forth. We must find that which is greater than fortune or fate. Nothing can bring us peace but that…. There is no hiding place in all the world, where trouble may not find you. No one knows when sorrow might visit his house, any more than Job did. The very moment everything was taken away from Job, he knew it was the Lord who’d taken it away. He turned from the passing shows of time. He sought that which is eternal. Does he alone see God’s hand, who sees that he gives? Or does not also the one see God’s hand, who sees that he takes away?

nlc202309031052

影片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通过某人的话语穿插一段这样的宗教宣讲来强化和重复影片开头阐述的含义。这些诗歌般的话语虽然充满了韵味和哲理,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显得过于宿命论,也过于刻意。电影最高的境界应该是让观众跟随情节的发展在潜移默化间理解并接受导演和编剧的意图,而不是用宣讲式的语言直接灌输。这段话语虽然很好地诠释了影片的核心含义,但是着实有些拖沓冗长。

牧师的布道也许可以用佛教中的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世事无常”。所有的痛苦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你无法预知,也无法阻止。就像Jack的父亲,他想要磨练儿子,反而使儿子在情感上疏离了自己,这既让自己不快乐,也对儿子的成长不利。年轻的Jack只能在父亲出差期间享受和母亲以及弟弟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做完礼拜,从教堂出来时,父亲碰到了他的一位富有的朋友。对于这位富有的朋友,他既有些瞧不起,也有些嫉妒。他教导孩子,在这个世界上,要成功就不能当好人。在他看来,这个世界是扭曲的。

Father: That’s a friend of mine. He owns half the real estate in town, Frank Johnson. He started out as a barber. But he built something big. Now you’d think he’s the fourth person of the Holy Trinity. They never talk about their money. Wrong people go hungry, die. Wrong people get loved. The world lives by trickery. If you want to succeed, you can’t be too good.

在父亲威权的压制下,青春期的Jack变得叛逆。在他看来,既然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做自己痛恨的事情:“What I want to do, I can’t do. I do what I hate.”他开始做各种“坏事”:和一帮男孩四处捣乱;闯入别人的房屋,拿走女士内衣;把青蛙绑在小火箭上发射上天;用气枪打弟弟的手指头。他甚至一度希望父亲在修车时出事故死去。他心中对父亲充满了深深的怨恨,但他却越来越像自己的父亲,而不是他最爱的母亲。

后来,Jack父亲曾引以为傲的事业毫无预兆地遭受了打击。前一个镜头,他还骄傲地向孩子们炫耀为推销自己的发明而进行的国际旅行:“Your father went all around the world, all the way to China. That’s Pan American Airlines. That’s what your father flew on. The entire bathrooms are stainless steel, even the washbasin. I feel confident the deal’s going through. If not, they can forget it. I’ll tell them all to go to hell.”但没过多久,他竟然失业了。那一刻,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I wanted to be loved because I was great, a big man. I’m nothing. Look at the glory around us. Trees and birds. I lived in shame. I dishonored it all and didn’t notice the glory. I’m a foolish man.”回到家,他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孩子们的母亲:“They’re closing the plant. They gave me a choice. No job, or transfer to a job nobody wants. I never missed a day of work, tithe every Sunday.”原本快乐的一家人一下子陷入了痛苦和困窘中。

尽管Jack的父亲处心积虑地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里奋斗、打拼,但灾难和打击总是在他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袭来,而他之前所有的准备都毫无用处。既然他自己都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他教给儿子们的那些如何应对残酷世界的东西还有用处吗?直到此时,父亲才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错过了什么。他其实在心底里深爱着三个孩子,只是对他们有些过于严厉。

Father: You know, Jack, all I ever wanted for you was to make you strong and grow up and be your own boss. Maybe I’ve been tough on you. I’m not proud of that.

Jack: I’m as bad as you are. I’m more like you than her.

Father: You boys are about all I’ve done in life. Otherwise I’ve drawn zilch (零). You’re all I have. You’re all I want to have. My sweet boy.

最后,一家人不得不搬离现在的住处。伴随着他们迁徙的脚步,旁白响起:“The only way to be happy is to love. Unless you love, your life will flash by. Do good to them. Wonder. Hope.”不管过去怎样,爱依然是人生快乐的源泉。

尾 声

影片最后,成年后的Jack进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那里有儿时的自己、年轻时的父母、幼年时的兄弟们以及很多陌生人。他身旁是美丽的大海,一切都充满虚幻的美感。影片导演Terrence Malick本身就出生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小时候受过正统的宗教教育,大学读的是哈佛哲学系,而影片结尾似乎就是他所诠释的人死之后的天堂。在这里,所有人都停留在了Jack印象中最美的年纪,他们又重新找回了失去的亲人。

我个人觉得,影片结尾其实是一个败笔,因为即使是《新约全书》最后一章“启示录”里有关于天堂的描写,其语言也是非常模糊的,牧师们也从不敢对天堂作细致的解读。但本片导演Malick却似乎给出了他自己对天堂的诠释。这种诠释注定是个人化的,大大限制了影片在哲学上给人的思维空间。如果说在结尾之前,这还是一部开放的、探讨人生哲学的影片的话,这个结尾的说教就使其成了一部封闭的基督教影片,这种刻意为影片定调子的冲动做法从整体上破坏了影片的哲学价值。但总体来说,《生命之树》无论在拍摄手法还是在叙事方法上都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有所创新,称得上是一部非比寻常的影片。

16.爱的思念式诗歌 篇十六

身 一个是我们的问题,

心 一颗是之间的爱情 有谁,

在自私的后退 这与寂寞何干,

好好爱 不太难 不用纠正发音,

曾经是最早的答案平凡,

如今深深藏在字典里 苦涩着晒干,

最爱的 不过一面之缘 只是看过,

一往情深跟在笔后 我的爱付之东流 ,

想你的时候请抱紧我 没错,

至少记忆还满满的 不曾轻易离开我,

即使你我在执着中遇到了,

别问我 最近好吗 我怕思念难过,

想你的`时候翻尽电话薄 想过,

早已经被看透的心事 当眼圈红了,

疲惫的问候 想让你知道,

不想让你一个人在为后悔难受,

是我选择的放手。

早已经习惯了已经发生过,

眼泪每天湿透明显的离别 没什么,

别在让回忆来苛责我 这么久,

连安慰的借口 我早已经都找尽了,

还是忘不掉你 如果再次见面,

请你不要故意躲我 就算,

17.中秋思念的诗歌 篇十七

中秋的月,美轮美奂,

中秋的月,亘古不变。

中秋的月,是离人的寄托,

中秋的月,倍添我的思念。

/

似乎听见父母的笑声,

似乎看见父母的容颜……

抑制不住的伤感在心头泛起,

故园里再也找不回父母的等盼。

/

只从父母相继离开人间,

我的泪就流了一年又一年。

很想回到从前把父母陪伴,

很想再把爹娘喊上千遍万遍。

那时的生活虽然艰难,

那时的灯火虽然暗淡,

父母在的日子却是那么香甜,

父母在的.日子家才充满温暖。

/

父母的爱像大海一样无边,

历尽艰辛从无半句怨言;

父母的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

就是用尽一生我也永远报答不完。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的夜啊是团圆的夜,

中秋的夜啊是欢乐的夜,

中秋的夜啊把思念送上高天……

很想求求天上的王母,

可否让我做一回神仙?

很想问问月宫的嫦娥,

可否代我把美酒和礼物敬献?

很想虔诚叩拜月亮神,

能否让我与父母相见在桂树前?

/

一柱心香,缭绕我的叹息和遗憾,

天上人间,我如何敬献孝心一片?

奉劝天下儿女,尽孝莫言不晚,

奉劝天下儿女,尽孝不仅只是今天,

奉劝天下儿女,尽孝要讲月月年年!

/

明月千里寄相思。

别忘了,

年迈的爹娘手扶家门,

盼儿的视线已把天涯望穿。

/

今夜,我多想,多想啊,

飞上月亮与父母团圆……

18.思念 篇十八

他的爸妈都不忍说破, 因为他们知道不经意的玩笑都可能给这年纪的孩子带来巨大的羞怒, 甚至因而阻断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对异性那么单纯而洁净的思慕。双方家长在校庆时孩子们的表演场合里见了面;女孩的妈妈说女儿也常常提起男孩的名字, 而他们也一样有默契, 从不说破。

女孩气管不好, 常感冒咳嗽, 老师有一天在联络簿上写说:邻座的女生感冒了, 只要她一咳嗽, 孩子就皱着眉头盯着她看, 问他说是不是咳嗽的声音让你觉得烦?没想到孩子却说:不是, 她咳得好辛苦哦, 我好想替她咳!老师最后写道:我觉得好丢脸, 竟然用大人这么自私的想法去污蔑一个孩子那么善良的心意。

爸妈喜欢听他讲那女孩子点点滴滴, 因为从他的描述里仿佛也看到了孩子们那么自在, 无邪的互动。“我知道为什么她写的字那么小, 我写的字那么大, 因为她的手好小, 小到我可以把它整个包———起来哦!”爸妈于是想着孩子们细嫩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样子, 以及他们当时的笑容。“她的耳朵有长毛耶, 亮晶晶的, 好好玩!”爸妈知道, 那是下午的阳光照进教室, 照在女孩的身上, 女孩耳轮上的汗毛逆着光线于是清晰可见;孩子简单的描述中, 其实有无比深情的凝视。

三年级上学期的某一天, 女孩的妈妈打电话来, 说他们要移民去加拿大。“我不知道孩子们会不会有遗憾。”女孩的妈妈说:“如果有, 我会觉得好罪过。”没想到孩子的反应倒出乎他们预料之外的平淡。有一天下课后, 孩子连书包也没放就直接冲进书房, 搬下世界旅游的画册便坐在地板上翻阅起来。爸爸问他说:你在找什么?孩子头也不抬地说:我在找加拿大的多伦多有什么, 因为XX她们要搬家去那里!画册没翻几页, 孩子忽然就大笑起来, 然后跑去客厅抓起电话打, 拨号的时候还是一边忍不住地笑;之后爸爸听见他跟电话那一端的女孩说:你知道多伦多附近有什么吗?哈哈, 有破布耶……真的, 书上写的, 你听哦……“你家那块破布是世界最大的破布”, 哈哈哈……骗你的啦……它是说尼加拉瓜瀑布是世界最大的瀑布啦……哈哈哈……孩子要是有遗憾, 有不舍, 爸妈心里有准备, 他们知道唯一能做的事叫“陪伴”。

后来女孩走了, 孩子的日子寻常过, 和那女孩相关的连接好像只有他书桌上那张女孩的妈妈手写的英文地址。寒假前一个冬阳温润的黄昏, 放学的孩子从巴士下来的神情和姿态都有点奇怪。他满脸通红, 眼睛发亮, 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好像捏着什么无形的东西, 快步地跑向在门口等候的爸爸。“爸爸, 她的头发耶!”孩子一走近便把右手朝爸爸的脸靠近, 说, “你看, 是XX的头发耶!”这时爸爸才清楚地看到孩子两指之间捏着的是两三条长长发丝。“我们大扫除, 椅子都要翻上来……我看到木头缝里有头发……”孩子讲得既兴奋又急促, “一定是XX以前夹到的, 你说是不是?”“你……要留下来作纪念吗?”爸爸问。孩子忽然安静下来, 然后用力地, 不断地摇着头, 但爸爸看到他的眼睛慢慢冒出不知忍了多久的眼泪。他用力地抱着爸爸的腰, 把脸贴在爸爸的胸口上, 忘情地嚎啕大哭起来, 而手指却依然紧捏着那几条正迎着夕阳的余光在微风里轻轻飘动的发丝。

19.关于思念的诗歌 篇十九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1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104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好古典诗词,不但能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而且还有利于丰富学生思想内涵,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然而,目前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束缚在僵化的教学模式下,初中古典诗词教学长期处于一种不佳的状态。对此,语文教师应不断尝试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重视并寻找到一条提升诗词鉴赏能力的道路,从而更好地感悟与理解诗词,为语文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反复诵读,感受韵律节奏

诵读是理解诗词的重要手段,诗不但有画面感,更有韵律节奏感,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一种诗情画意的情味。只要反复吟诵,古典诗词独特的音乐美便会被学生捕捉到,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如在讲授《过零丁洋》时,因为整首诗词铿锵有力、情感饱满,是诵读的经典之作。这是押ing韵的七言律诗,韵脚是“经、星、萍、丁、青”等字。此外根据音韵来看,平仄有规律的交错,有一种抑扬顿挫之感。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诵读,不断加深对诗词情感意味的理解,从而真正内化诗词魅力,从而充分激活口耳等感觉器官,配合学生的大脑,将音乐美充分地展示出来,古典诗词教学也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体会诗词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文章之妙,言之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更是依靠意境表达情感的重要文学形式。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由于古典诗词语言比较生涩,学生联想、想象力不足,使得初中生不易感知到诗词独特的意境之美。初中生喜欢形象可感的事物,古诗如果不能生成一种具体可感的画面,那么即使教师讲授得再精彩,也很难打动学生的心,更别说让学生去鉴赏了。

教师应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定的画面,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产生情感的共鸣,积极投入到古典诗词学习之中。如在讲授元曲《天净沙·秋思》的时候,由于年代久远,整体意境是由很多个意象所组成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很难想象到底是怎样的意境,也不易感受那种哀愁的情调,对此,教师可通过播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瘦马”“夕阳”等幻灯片,促使学生在充分阅读并分析诗词内容的同时,借助图片所创设的情境感受深深的意境之美。在多媒体辅助之下,古典诗词情境会真实地映入学生眼帘,融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样学生就也有景可说,有境可品了。

三、赏析意象,分析诗词情感

意象是解读古典诗词的钥匙,对于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进行梳理和识记,有利于初中生更好地鉴赏诗词,领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如果说意境是一座大厦,那么意象就是构成意境的砖和瓦,通过分析诗词意象,可以准确把握诗词意蕴。在鉴赏过程中,教师应抓住意象相对固定的意涵,将其分类总结阐述,然后再具体运用到诗词鉴赏过程之中。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象征坚韧、傲雪、不屈不挠等意涵,“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柳”不但表现了美好的春景,更暗含了送别、留恋、忧伤等意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的大雁象征着音信和思乡思亲、思归意涵等。教师应充分借助意象,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这也是诗词教学的侧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诗词的重要手段。

四、把握细节,深挖关键考点

古典诗词在大处讲求意境意向点染,在小处注重细节把握,这种细微之处往往是诗词教学的关键考点,也是诗词鉴赏的重难点。古典诗词往往一字千金,造语炼字,成为传世经典,为后人津津乐道。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细节进行把握,鼓励学生去捕捉诗句中的关键词,以此为突破口来解读诗词,显著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如《望岳》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与“割”运用得很精妙,能够将泰山秀美、遮天蔽日的景貌表现出来,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泰山那雄浑巍峨的姿态,那高耸入云、居高临下、云雾缭绕的泰山画面,体验到登临绝顶的开阔视野,还有诗人博大胸怀所抒发的对泰山无限的赞美之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分析细节描写,从而达到由一字窥全诗的目的。

修辞是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中考易考内容,教师应重视修辞教学,解决这个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促使学生能够以此为突破口揣摩诗词丰富的意蕴,感悟诗词超凡的艺术魅力。如在讲授杜甫《春望》一诗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找出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解开迷题,掌握诗句中所运用的拟人修辞手法,理解修辞所达到的效果:渲染诗人感于战败的时局,内心的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痛苦的情感。

五、知人论世,把握诗人特征

古典诗词教学强调知人论世,要求鉴赏的时候应注重结合诗人的经历、创作风格和思想感情,紧紧围绕时代背景和政治文化特点,做到在“知人”和“论世”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多方面去把握诗词作品。如对《过零丁洋》的鉴赏,必须以文天祥的身世特点、时代背景为中心,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文天祥的生平事迹、思想情感,以及当时国破家亡(南宋被元所灭)的情况,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体会到诗人的哀叹,以及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精神。又如《登高》一诗的鉴赏,需要紧紧围绕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杜甫人生经历与国运艰难的情况,从而促使初中生更细腻的感受到一个爱国忧民的孤独老人的感伤。在古典诗词的鉴赏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深刻把握诗词情感。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从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等方面帮助学生建构鉴赏诗词体系,培养学生想象力,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使学生真正感悟古典诗词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冯华蓓.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有效教学路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10).

[2] 胡维.浅谈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

(1).

上一篇:实习报告参考文献下一篇:让梦想远航小学一年级叙事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