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2024-09-25

关于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精选8篇)

1.关于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篇一

关于我省畜牧兽医事业快速发展的几点设想

监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徐建明

畜牧业的发展在科技,而科技的推广应用则主要在才!完善的管理体制和人才体系是成就畜牧业辉煌发展的必备!

怎么样才能够让湖北的畜牧业朝着现代化的路跑得更快,兽医事业步入辉煌的境地呢?我粗浅地认为应该将理顺体制和人才开发放在首位,才是保障我省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的上上之策。

一、现状

综观我省畜牧兽医这支队伍,应该算得上是人才众多。系统里并不缺少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然而由于体制上的问题,使人才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没能“好钢用在刀刃上”。

1、上层人才“窝工”现象严重。目前我省的现状是,大多数专家型的优秀人才都呆在上层机关里,很少能够有下基层办实事、搞调研的机会,长时间的脱离第一线,是很难发挥人员的才气潜能的,而机关安逸舒适的的清闲又极易助长人的享乐欲望,让人变得务虚,周旋于酒桌宴前,应酬在歌厅舞会之中,于是出现 “专家不专”的现象,在行政管理的岗位上常常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了。

2、基层普遍缺乏人才。就在上层机关出现人才“窝工”的同时,县及县级以下的乡镇则出现了严重的人才短缺,尤其是在乡镇、村级等管理量、服务量需求大的地方,人才匮乏更是影响

到一些地方的工作的正常开展。而畜牧兽医管理中的动物防检疫、兽药饲料的监管、种畜禽管理、对畜牧业生产的监督与技术推广、养殖人员的培训等等一系列繁重而复杂的工作都是集中在基层,这些问题的解决、落实、保证也都是在基层,基层是站在了上述所有工作的最前端,按理说是应该有一支高效、精干、技术过硬、法制娴熟的队伍,一个科学、统一、透明的管理体制,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来为我们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和技术支撑体系作保障,让动物产品始终处在安全的境地才是完成了自己肩负的重任,完成了自己所应承担的各项法定使命。

可在我省的许多地方,特别是乡镇一级的从业人员,仍然有一些子承父业的“世袭制”人员和一些领导干部们在一些时期打招呼进来的人员在从事着动物防检疫、科技推广以及技术服务工作。这些人的文化水平原本就不高,加上又多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没有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开办的各种专业培训班学习。根本无法胜任自己所肩负的管理重托,也满足不了自己所服务对象的技术需求。虽说有些地方进行兽医体制改革时,采取过人员考试考核等竞争上岗的方式来选拔,让一些法制、业务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员进入管理和技术推广领域,但终归还是在“矮人堆里挑出长子”,满足不了完成各种工作需求的素质。

3、现行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不顺。由于没有实行省级以上的垂直管理,导致了各地各项工作开展的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各自为政的执法方式严重地干扰了各项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尤其是在动物检疫、畜牧投入品监管方面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时还时常会受到来自于当地一些党政领导、群团组织甚至于司法单位的干扰,有时候本部门的执法人员在程序、适用法律上没有一点错误和不得当,但还是会被迫作出违心的让步。长此下去,既影响到全省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整体联动、协同作战的执法效果,也无法实现全省上下密切配合实行严格监管目标。

4、经费保障跟不上需求。财政拨付经费严重地不足,也是困扰基层的一个大难题,当前我省基层普遍存在的是“三缺”,一是普遍缺少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二是普遍缺少必要的检测手段;三是普遍是缺少必要的办案装备。由于诊断和执法所需各种设施装备的简陋和不足,导致在面对重大动物疫病时无法作出准确诊断,面对违法行为时无法进行证据收集,便于立案进行查处的束手无策般的尴尬。

二、解决方法

要彻底改变当前我省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个人应该以“垂直管理、理顺体制、加强培训、提升素质”这十六字作为给我省的畜牧兽医事业的辉煌腾达战略方针,因为畅通的政令和高素质的执行者是是决定一项事业成功的基础。只有所有人员的素质得到提升,整个系统的执行力才能够加强,完成各种任务,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才有一个完整的保障机制。否则,无论怎样加大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怎么强化装备、完善制度、量化目

标,也会因为政令不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步伐不一而出现工作效力低下,在执行过程中走样的尴尬的。如今国家已日益重视动物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社会各界对我们整个畜牧兽医部门的期盼大为提高的时候,我认为实施这十六战略已是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1、着力引进优秀人才,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素质。实行素质提升战略必须要有新鲜血液补充,只有不断引进新的人才、补充新鲜血液, 才是彻底的根治我们的行业不思进取、消极渡日的最佳良方。否则,素质提升就是一句空话。原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整个畜牧兽医行业的艰难困境众所周知,畜牧兽医专业院校毕业生们都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中,赞成了我们这个系统中人才资源的匮乏。而今国家对我们投入不断地增加,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的待遇在不断地提高,我们有必要充分地展示自己,让这个行业能够吸引来人才,并能够留得住人才。同时还要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想方设法地提高人员的法制水平和专业技能,让这些人成为在畜牧科技推广和畜牧行政管理方面的中坚力量。再就是要采取送出去的做法,将本系统中一些有上进心,工作表现出色的人员送进大学里面去学习,提高这些人的素质,给有志在行业内好好工作、好好发挥的人一些信心。同时大力发挥行业内现有科技人员尤其是一些具备很高深专业知识的科技人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带动本系统内学科技、学法律、学业务的学习热潮。

2、理顺体制,将整个畜牧兽医体系实行省级垂直管理。这

样既能使我省各项政令畅通,又能让基层的管理和执法不受到地方干扰,同时还能够保障我省步调一致,顺利地实现我省畜牧兽医管理地位的整体提升。

3、大力推行职位说明书制度,进行以岗定责。我认为,职位说明书应以服务我省畜牧业生产现代化,防疫体系建设、动物卫生监督、兽用药品管理等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而制定,说明书还应包括岗位基本情况、基本职责、工作流程和所必需的关键才能等内容,明确地规定每个岗位如何履职尽责以及失职失责所要付出的责任代价等。

4、整合人才资源,更好的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就是要对系统中的现有的科技力量和资源进行合理地配臵,设臵一种暂时将其称为“区域型动物卫生监督及技术服务体系”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能够将我省的现有的动物卫生监督和技术体系进行存量调整,根据动物卫生监督和技术服务所需合理地设臵机构,打破原来一个乡镇一个站(所)或者分站(所)的格局,采取按需定编定人定设施的方式,进行人员和设施的合理分配使用。这样可以避免管理量大或技术服务量大的地方与管理量小或技术服务需求量小的地方所配备的人员和装备都是均等,造成一个地方的闲臵而另一地方又紧缺的现象再次出现。我认为如果实行按需设臵机构的话,就可以避免因人员、设施不足而出现管理上存在死角,也可减少因分配工作任务(尤其是经济指标)而出现的相互竞争、违规操作、产生内耗等有损畜牧兽医队伍形象的事情

发生,同时还可减少因人员素质不高产生的科技推广滞后以及违规行政执法后果。

另外在我省兽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中,应该大力推行以一个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牵头单位,总揽一个县(市)兽医技术服务工作的模式。这样做可以使县(市)级技术人员直接地服务于田间,也可以使一些高端的设备投入到服务中,让专家型人才更贴进养殖场(户),科学指导、正确管理,真正地为我省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而保驾护航。

5、增加投入,强化装备。我国畜牧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让畜牧业得到健康发展和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动物产品以及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因此必须按“五有”的标准完善设施装备。具体的就是一要有办公场所;二要有必要的办公设施保证;三要有必要的检测、消毒设备;四要有必要的办案设备;五要有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信息化系统。

湖北省监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徐建明电话:***

邮箱:

2.关于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篇二

富克斯 (Fuchs, 1968) 是第一个提出“服务经济”概念的经济学家, 他于1968年出版了服务经济学研究的经典著作《服务经济》, 他指出:富克斯以实证的方法对二战后美国从工业经济过渡到服务经济的进程中, 服务业就业人数的增长情况、增长的原因、各服务行业之间在生产率变化方面的差异, 以及工资、商业周期特点、行业组织和劳动力特征等重要方面进行分析, 得出美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服务经济”国家的结论, 并指出服务经济的两层含义:一是服务业的就业比重超过了工业和农业总和;二是服务业就业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增长速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但目前中国服务经济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服务经济结构的扭曲和失衡, 因此, 对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整体认识, 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对促进我国服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服务经济现状

1.1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待提高

1978-2008三十年间, 中国三次产业在不断的进行调整, 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上升, 但第二产业的比重变化不大。服务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24%增加到2008年的40%, 上升了16个百分点, 增长较快。自2000年, 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升为39%, 至2008年的40%, 这期间一直变化不大, 说明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进入突破阶段, 需要创新改革才能打破影响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实现其快速发展。

1.2 服务业的增加值需要提升

1988年以后中国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30.51%, 随后中国服务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超过30%, 但自2000年以后一直在40%左右徘徊没有新的突破。目前, 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基本超过65%, 中等发达国家则为50%,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落后, 相当于一般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1.3 服务业增加值结构需要改变

至2008年, 我国金融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24.5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务增加值比重为38.4%, 可见中国服务业的增加值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而金融、房地产业还不能成为支撑服务业发展的主体, 并且金融和房地产对服务业的贡献还很不稳定。2005年, 美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经达到77%以上, 其中, 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 占行业比例较高。与美国相比较我国服务经还处于传统主导的时代, 没有进入新兴服务经济时代。

1.4 服务业就业人数需要进一步增加

随着服务经济的增长, 服务业就业人员在不断增加, 1994年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工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 但至2008年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一直没有很大提高, 2008年农业就业人口、工业就业人口、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为39.6%、27.2%、33.2%。

在1980年以后, 日本开始调整经济增长方式, 产业结构出现较大变化, 原有重化工业比例明显下降。由此, 1987-2003年间, 服务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快速增长, 2003年达到65%以上。同年, 美国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76.6%。

1.5 服务贸易持续逆差

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从1998年的529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 868亿美元, 年均递增19%。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总额不断扩大, 但却出现了连年的逆差。2008年我国的服务贸易额达到最高3, 045亿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 2009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出现自2001年以来的首次缩减。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2, 868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6%, 而服务逆差高达296亿美元。与经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 中国的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依然偏低, 且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水平还是很低的, 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份额仅仅相当于排名第一位的美国的10%和16%。如果考虑到经济规模的话, 中国服务贸易在世界上的份额比中国香港、新加坡还低。

2 我国服务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服务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 还低于新兴国家, 并且发展结构不合理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制度的原因, 本文仅提出以下几点原因。

2.1 服务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传统服务业的主要特征是市场基本饱和、服务标准化程度较低、服务产品种类单调、服务功能较弱、附加值较低等, 比如高档服务设施过多而适合百姓消费的不多, 交通运输业垄断严重, 与人民需求脱节, 平时票价偏贵, 春节期间运力又出现严重不足。

2.2 服务业税赋过重

一是服务业担负的水费、电费价格比第二产业高, 二是我国对工业部门征收增值税, 对服务业征收营业税。营业税是按照交易额征税, 增值税则是扣除部分成本后进行征税。营业税还会导致重复征税, 在专业化要求越高的经济活动中, 重复征收的频率就越高。而且, 我国的营业税税率几十年不变, 一般为5% (加上其他附加, 服务业企业营业税的实际税率为5.55%左右) 。2009年, 增值税又进行了一次从生产型向消费性的转型, 相对而言服务业的税负又加重了。

2.3 金融服务创新不足

一方面是服务传统服务业的金融理念有待创新, 传统服务业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是小企业, 是个体户, 他们需要的流动资金数额比较小, 而现在的银行系统形成了专业的为大企业服务的机制, 而针对中小企业的银行业务很少, 即大量的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得不到银行金融支持, 而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抑制了中小企发展的积极性而且使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减弱。另一方面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业自身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在我国金融服务一直都是政府主导型, 金融创新工具开发不足, 投资主体和品种单一, 与投资主体意愿、需求不协调, 自身竞争力不强, 金融服务能力需要继续加强。

2.4 思想观念束缚

长期以来, 政府官员的头脑中主要以发展工业为主导,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 经常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要大力发展服务业, 在政府工作报告里, 也对如何发展服务业提出了很多政策措施, 对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作出了明确的部署, 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必须加快发展, 要制定一个鼓励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但是因为发展工业是一直以来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 转变工作思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3 促进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国服务经济的发展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整体全方位的协调改革, 一是通过服务创新发展服务经济, 服务创新可以加快现代新兴服务业发展, 比如咨询、广告、金融、保险, 服务创新可以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 优化服务经济资源要素配置, 带动服务经济发展。二是积极走出去, 承接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 发达国家发展服务经济有丰富的经验, 在大力引进外资的基础上, 积极走出去, 参与国际服务合作, 比如工程承包、合资办企业等, 都可以开辟服务经济发展的新渠道。三是转变思想观念, 改善服务经济发展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为服务经济发展搭建平台, 提供帮助, 积极解决服务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和人才缺乏问题, 改善服务经济发展环境, 进行制度创新、环境创新, 为服务经济发展扫清障碍。四是进行制度创新, 服务经济发展要求宽松的发展环境, 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推进。一方面是加大对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和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把促进服务业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比如减轻服务业税赋;另一方面加大对服务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国家通过补助、贴息、参股等多种方式支持服务产业化、市场化, 形成多方资金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何德旭, 夏杰长.服务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2]姜义茂.服务经济全球化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思[J].财贸经济, 2008 (9) .

[3]康承东.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决策借鉴, 2001 (5) .

[4]黄建锋.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7.

[5]季铸.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J].财贸经济, 2002 (11)

[6]危旭芳, 郑志国.服务贸易对我国GDP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 2004 (3) .

3.关于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学习方式

教师应该如何积极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提成小学生阅读教学成效呢?

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精练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文章里生动的记述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促进同学们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好处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十分尊重、爱护和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作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来抓。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尤其是培养学生养成自主阅读能力,打好阅读学习的基础有了阅读兴趣,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如可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写读后感;同时还要教导学生自主阅读,不仅在课堂中,更要在家庭中,制定适量的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阅读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提高阅读教学成效需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主性

新课改要求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阅读教学中更应该如此,以学生为主体就必须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家庭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目标要适度灵活,课堂提问要分出层次,练习设计要难易有别,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反馈评价的同时,还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阅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自然而然提高了阅读教学效果。

4.关于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篇四

我校于2012年9月17日上午第一节课召开校委会议,传达9月16日县教育局召开的校长会会议精神及《关于促进全县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的内容,第二节课召开全体教职工会,全会传达《决定》内容,摘要传达《实施方案》,第三节课进行讨论。讨论意见如下:

一、建议适当提高教师教龄津贴,从现在的每月3元/5年、5元/10年、7元/15年、10元/20年,分别提高到30元/5年、50元/10年、70元/15年、100元/20年。

二、建议提高退休教师的建房补助,从现有的一次性1500元提高到5万元。

三、《关于促进全县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其余内容没有意见。

临夏县新集中学

5.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几点建议 篇五

一、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培育创业文化,破除民营经济发展的观念性障碍。民营经济是百姓经济、富民经济,全民创业的积极性有多高,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多快。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和宣传活动,加强创业文化建设,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加大对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民营经济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县委提出的“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突破口之一。要使广大干部群众坚定发展民营经济的信心,使政府职能部门增强为民营经济服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认真清理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质性障碍。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要对民营企业开放。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投资建设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制定和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紧紧抓住省委提出的“三创”的有利契机,立足本地优势,创新工作思路,做好民营经济大发展这篇大文章。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重 新找准自己的定位,越位的退出来,错位的调过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要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加大软环境工作整治力度,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切实维护和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投资者、创业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鼓励发展税务代理、财务代理、商标代理以及法律咨询、质量认证、人才服务、投资策划、项目论证等中介组织,积极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民间商会的作用,强化对民营经济的引导和管理。

6.关于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篇六

一、目前北京市小学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

目前北京市小学教师队伍在不断壮大,首先,在学历上,不断提高,由原来的中师毕业和大专毕业,逐步走向本科生居多,并且逐步有大量的研究生引进。其次,在来源上,由北京人居多,逐步到外地进京人居多。再次,在文化上,由原来的封闭状态逐步走向开放,并且逐步要求发展。

二、北京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北京市小学的状态以由老教师居多,逐步转向青年教师居多,所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壮大和发展北京市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方面。目前北京市小学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式主义

目前小学教师的工作状态,是事务性事情居多,每天忙于琐事,但自己没有丝毫的空闲时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谈发展,只是空谈,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另外,大多数小学教师都把发展同职称评定联系起来,认为发展只是为了职评,涨工资,所以,此种状态的发展只是空发展。

(二)缺少平台

目前,很多有想法的教师想要发展,但发展缺乏相关的平台,如学校搭建的平台只是培训,讲座等,这种似乎是教师司空见惯的形式,缺乏有心意的东西在里面,教师只是把参加这种活动当成一种应付差事。所以,如何提供多样化的平台和形式应是培训的重点。

(三)没有实效

目前,对教师开展的培训,一般是长期才会见实效的,缺乏立竿见影的实效,但小学教师有时急功近利心切,缺乏实效只会让其感到无用,久而久之就成为应付。所以,如何通过培训让其能把相关内容马上应用到实际中或是可以看到相关的优势,如可以为自己职评加分,可以为自己课堂添彩等等。

三、关于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多样性

让教师可以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学习班,入校的,脱产的等等,同时要同学校协商好,不给教师压力。

(二)丰富性

培训中,要注意内容的丰富性。既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思想,小学教师有时思想狭隘,所以要通过相关内容,使其变得大气些。同时,在学科知识上也要注重,解决模棱两可时有发生的事情。另外,同实践相联系,帮助教师提高实际教学能力,使其学以致用,马上就能用到课堂中。

(三)课题性

目前倡导研究型教师,所以做课题是必不可少的,专家要引入课题,同教师一起做,引导帮助教师如何做研究,并且使培训能够见成效,帮助教师发表文章等。

(四)层次性

根据不同学历的教师,组织不同层次的培训,依据教师基础设定培训内容,不要所有教师参加同类的,这样既浪费资源,又无实效性。

另外,还要注意,把各种培训同教师的职称评定联系起来,从实处入手激发教师提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7.关于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篇七

关键词:小学生,全面发展,对策

小学是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小学生是小学教育的对象。小学生在学校中身心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是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在人一生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奠基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小学生培养教育的是否成功也将直接影响到中学生、大学生、乃至一个人的一生。

一、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学生发展是指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这里的发展既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也包括过程方法方面的发展,既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包括形成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在德、智、体、美、劳动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技术组成。德育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它在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部分中,处于引领的地位。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他们施以体育,指导他们有计划、有组织地缎炼身体,可以促进青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为其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

二、小学生全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思维、个性、品德等心理特点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及变化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对其的教育也是全面的教育。随着教育的逐步普及,升学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紧张的学习,频繁的考试,沉重的精神负担严重损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束缚了青少年个性的发展,也扼杀了学生的天赋。小学生在全面发展过程中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一)学校方面在小学生发展过程中普遍追求升学率

学校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场所。小学的任务是对儿童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疲于获取分数的多少形成了一种“高分低能”的畸形发展。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学校和老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关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现在许多地方存在出现小学生的书包比初中生的重,初中生的书包比高中生的书包重,老师布置的作业小学生比初中生的多,初中生的作业比高中生的多的现象,显然这种教育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学生思想品质状况令人忧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无边的题海湮灭。

(二)家长过度重视智育,忽视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发展

要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家庭是儿童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从儿童受教育的顺序来看,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才是学校教育。我们经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孩子的发展应该起引导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现在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到双休日,他们就带着孩子上补习班、辅导班、提高班、特长班……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双休日”变成不少孩子的“双愁日”,连孩子翘首以盼的暑假、寒假、也被不少家长也不放过。

(三)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不健康思想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困扰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避而近中正也。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都是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现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手机越来越普及,它为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却也隐藏着好多不健康的因素。

三、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对策

(一)教师转变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教师要注重自我教育,不断增加自我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教师也要注重对自身的教育。只有具备了作为教师的必要素质条件,教师才能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主导作用。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逐渐认识到儿童是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是为了更好的“学”,“学”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教师要努力做到为了儿童的学而教,为了儿童的发展而教。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观决定着设计,实施的教育工作的质量,教师要树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音乐素养,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

2. 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逐渐认识到儿童是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是为了更好的“学”,“学”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教师要努力做到为了儿童的学而教,为了儿童的发展而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运用多种方式,创设符合儿童认知心理的情境,唤起他们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们在教授新课之前设置悬念,诱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

3. 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的能力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儿童就如同世界上不存在完全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看到儿童的个别差异,从而做到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数采用讲授法,这种方法很难调动儿童的积极性,更别说激发他们的潜力。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逐渐被引入教学课堂中,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选择教学设计时要以儿童为主体,根据儿童的特殊性做到因材施教。

(二)家庭为小学生全面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

1. 家长要给学生一个和谐幸福的成长环境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首要环境。其中,家庭教育是子女受到的第一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环境在子女健康成长过程中的至关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家庭教育奠定了儿童接受其他教育的基础。

2. 家长对学生的发展要起引导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其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学生的路要让学生自己来选择,家长如果强行根据自己的爱好而选择道路,未必是孩子所喜欢的,也未必真正适合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家长只能起引导作用而绝不能是主导作用。

3. 家长对学生的发展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要使孩子和谐全面发展,家长教育孩子也应注意方式方法,如严爱结合、刚柔并济。然而,许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却往往不得要领,存在不少误区,从而影响了子女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帮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意义、任务等,促进家长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孩子提供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进行。

(三)社会应给予小学生的发展提供和谐的条件

1. 校园周边环境对营造学生健康成长氛围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都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幼小的孟子接受好的社会环境,曾一度三迁住所。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浓郁的教育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图书与电视、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学校可与社区形成合力,抵制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地净化社会环境。例如,与派出所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的网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学生远离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网络环境,引导学生文明上网,上文明网。

2. 全社会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受追求升学和按考分择优的影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片面追求升学率是教育界的一种弊病,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失去儿童活泼的天性,成天抱着书本,泡进题海,小学生的心理负担越来越大。总之全社会要为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做点贡献,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3. 优化社会环境,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文化环境对一个人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了一个好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洁净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如,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等消极影响。因此社会执法部门要净化各种社会环境,消除种种不健康的丑陋现象等负面因素对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干扰,从而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如何培养、教育小学生是关系一个国家乃至一个社会未来的大问题。学校、家庭、社会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我们要把这三方面的教育相互融通,发挥各自独有的教育优势,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只有我们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和谐、愉悦的成长空间,我们的小学生才能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8,79,207.

[2]严先元.大众传播与学校教育[M].教育学文集.

8.关于促进农村教育均衡的几点思考 篇八

应以科学的教科研制度保障县域教育均衡

如今,有很多的县域采取刚性制度将校长、教师进行流动,并花很大力气组建县域教研合作共同体,期待着以这两项措施来实现县域教育均衡。从理想化的角度来看,这两项措施也许有效,但根据我多年在乡村薄弱校工作的体会,我感觉从实际出发,这两者远远不能解决乡村学校所面临的困境,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县域教育不均衡的现状。

用刚性制度规范校长、教师的流动,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乡村薄弱校的师资力量。但这样做有削峰填谷的嫌疑,且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首先,让优秀的校长流动至薄弱校,一定能够带好这所学校吗?不尽然。因为学校情况不同,教师素养也不同,而刚性流动去的校长不一定熟悉这样的工作环境,因此常常会感觉要么无处使力,要么要到处救火。这样的结果对流出的那所城镇学校是一个损失,对流入的学校也并未发挥出所期望的作用。

其次,将城镇优秀教师流动至薄弱校,更是不可取的措施。面对的教学环境不同,面对的生源不同,面对的家长不同,很多优秀教师会“水土不服”。如果没有什么奖励措施,只是用行政手段将之交流到农村薄弱校,更有可能让其心理失衡从而产生职业倦怠,这样不但不能帮助农村薄弱校,还使城镇校失去一个优秀的教师。

组建县域教研合作共同体来促进县域教育均衡更是一种过于理想的设想。说实在的,现在乡村薄弱校缺的不是教研,而是教研的氛围与实效。组建一个共同体容易,但如果想有实质的提升则难。而这一切,需要有科学可行的制度保障。如有的地方,平时领导只是鼓励教学成绩的提升,并不理会教师的教研成果,所获得的教研成果也只是在评估时拿给评估组检查一下,对于教师的评优评先、晋级加薪丝毫没有帮助。那么,在这种“教学成绩好才是真的好”的氛围下,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勇于创新这些美好的品质可能就只是些口号,教研也就不可避免地沦为走过场了。

因此,靠人员流动与教研共同体的建设还是远远不够的。真的想要实现县域教育均衡发展还得从制度入手,从薄弱校自身入手。只有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教科研保障制度,让所有人都有教研的热情与需求,才能真正让薄弱校不再薄弱。

撤点并校应全盘考虑、合理规划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于对知识的渴求,也因为交通的不便,农村地区基本每个行政村都办了自己的小学。回想我小的时候,农村遍地都是这样的小学。那时,这些学校非常的红火,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为交通不便的农村带来了知识与希望。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小学的学生数越来越少,甚至有的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数不足十人。于是,撤点并校悄然兴起。

撤点并校后,农村地区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现在大部分中心校都能够顺利地使用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图书室、科学实验室等等。教育资金也得到了有效的使用。建校舍、添电脑、拉网线、勤培训,使教师的办公条件和学习条件都有了质的飞跃。但同时,撤点并校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另一些大的影响,如,孩子上学的路程越来越远。

首先,加重了孩子们的负担。秋冬时节,每天天还没亮,路远的孩子已匆匆出门上学,直至月亮升起,才又看到他们背着书包往家赶。好多孩子不得不常备着一支手电筒。遥远的路途既减少了孩子们宝贵的睡眠时间,也过多消耗了他们的体能,使他们疲惫不堪。

其次,就餐问题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由于路途较远,孩子们的午餐不得不在学校解决。而这午餐也给很多的孩子带来了伤害。《中国教育报》曾报道,好多的孩子中午只能吃黄豆泡饭,这样下去,孩子的身体健康必然受到影响。还有很多的孩子,因为自控能力不足,用就餐的费用去买零食或饰件等等。中餐的缺失,使得部分孩子的身体素质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

再次,路途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路途的遥远、农村交通网络的不发达,让绝大多数的孩子选择了骑车上学。也有部分家长选择帮孩子包车上学——所包的车绝大多数是没有营运资格。而无论是骑车还是包车上学,都有着巨大的交通隐患。

为解决这类问题,我国有些地方实行了农村寄宿式学校,但寄宿式学校的出现依然有着众多的缺憾,其中的饮食问题可能在寄宿后变得更加明显与突出。同时,还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首先,亲情缺失。农村寄宿式学校的出现,在方便了孩子就学的同时,使孩子过早地远离父母。而这种亲情的缺失,容易引发孩子的抑郁症与孤独感。孩子内向、不善于交流的情况更为突出。这样的阴影是很难随着时间抹平的,它极有可能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其次,安全问题也难以保障。农村寄宿式学校由于受资金、人员等制约,很难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安全保卫工作。因此,社会闲杂人员进校骚扰孩子,孩子私自外出等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在影响学校正常秩序的同时,也给孩子们的安全带来了隐患。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当下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我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对撤点并校这一举措全盘考虑、合理规划,以便在给农村教育带来新的生机的同时,尽量减少因此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上一篇:什么的一刻初一下册作文600字下一篇:群众路线的对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