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2013年高考作文 山东卷

2024-09-25

名师点评2013年高考作文 山东卷(精选7篇)

1.名师点评2013年高考作文 山东卷 篇一

2013年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 善待错误,人生境界顿开

面对《咬文嚼字》的挑错,著名作家积极以感谢和理解回应,令人为之动容。我总以为,唯有积极面对别人的批评和挑错,人生境界才能不断升华,生命才能日益趋向不朽和伟大。

挑错的必要性,来自于主观世界的狭隘与片面。我们常常沉醉于自己超于常人的流光溢彩,而忘了在骄傲的同时保留一份面对不足的谦卑。

所以善待别人的挑错,是为了塑造一个更理性的灵魂,它让人清醒,让人自如。智者如曹禺,也深谙这一哲理。当美国剧作家蒙特来华拜见这位剧作大师时,交流正酣,曹禺拿出黄永玉对他的批评信:“我不喜欢你后来的戏,一部也不喜欢,你丢失了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如此辛辣,一针见血,指出曹禺“重政治,轻创作”的错误,曹禺硬是让翻译一字一句译给蒙特听„„可见曹禺的伟大,除了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还体现在了对挑错的理性面对和坦然接受。

然而,若一味妄自尊大,对别人的挑错“充耳不闻”,人生之路只会越走越窄,甚至不可避免地接受失败的苦楚。李经纬,在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健力宝”公司,创造了可与百事可乐比肩的商业传奇。可是,面对前无古人的成功,李经纬却对别人的挑错一概拒绝,面对公司上至领导下至员工的批评与阻挡,他不管不问,集巨资在广州建造健力宝大厦,最终超出公司的承受能力。面对业界好友对他“不考虑商业规律,一味拉广告招商”的挑错,他拒绝诚恳吸收,最终让健力宝暗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他自己也身陷囹圄。那么,如何善待批评以追求完美自我呢?

首先,面对别人尖锐的挑错,要保持一份淡定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不躲不藏;如季羡林所说的那样:“别人说的话是鼓励是批评是鞭策,都是对我好。”其次,要学会甄别“有价值”的挑错与“一味为了挑错而挑错”,也就是说,在面对别人挑错时,不是固定的屈从,而是要保持一份起码的信任。如演员于是之一辈子都在接受观众的挑错与批评,但必须经过“审视——消化——吸收”的过程,最终把一个个鲜活的角色演到了人们心中„„

人生逆旅,每个人都会犯错,迷失甚至被异化,而往往一份善待别人挑错的胸襟,能够带领你欣赏更旖旎的风景。

【名师点评】阅卷组专家认为,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首先题目拟得好——“善待错误,人生境界顿开”,把善待错误上升到人生境界的高度,这就远远高出了那些只知就事论事的考生,这说明一个好的标题可以激活全篇。当然,作者在选择论据上也费了一番心思,曹禺一例是正面的例子,论述了“善待别人的挑错,是为了塑造一个更理性的灵魂,它让人清醒,让人自如”,李经纬一例则是反例,从反面论述了“别人的挑错‘充耳不闻’,人生之路只会越走越窄,甚至不可避免地接受失败的苦楚”。文章最后指出了对待批评和挑错的正确做法。可谓层层递进,水到渠成。

正视批评,成就谦谦君子之风

在《咬文嚼字》杂志开辟专栏,专门为名作家著作挑错之后,这些作家纷纷表示感谢,诚恳承认错误,可见,接受别人的指正与批评,正视自己的错误,是消除谬论的好方法,显示了一个人大度谦和的君子之风。胡适一生名满天下,也谤满天下,赞扬和批评他的人都表现到了极致。他有一句名言:“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从不以激烈的言辞攻击自己的反对者,而是正视别人的批评。这不是懦弱卑下的表现,恰是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之风。他年老时身居台湾,大陆人民不认可他,他坦言:“我这一辈子做了百分之六十的事对国家有益,剩下百分之四十我是不怕骂的。”并说:“允许别人说话是形成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人之老矣,仍保持一份平和谦卑的心态,正视别人的指责,他的谦和君子之风永远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而与此相对的,是其好友陈独秀。两人初为同道,后因政见不同而成为政治上的死敌,然而私人的友谊仍在。陈独秀主张激进革命,拒绝接受渐进改良派的任何批评建议,最终因自大而决策失误,致使无数共产党人被杀害,其本人也被开除党籍。然而在其穷困潦倒之时,发动北大全体教授营救他的却正是胡适。接受别人的指责,正视自己的错误,是成功路上必备的态度。“文化大革命”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正视群众的指责,及时修正错误,做出正确决策,迎来了开放口岸的汽笛声声、交易所的铃声阵阵„„

在当今中国,青年们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他们敢于对混乱的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我想说,青年人要发出属于自己的好声音,首先要练就一副好嗓子,选择那些有可能对现实造成危害并要继续危害下去的事,以慷慨激昂之音为促进社会的调整和改变发声。而我们的国家,只有正视来自各方的指责,才会让这个几千年来以智慧、谦和而著称的国家,不失应有的谦谦君子之风。

正视批评,让我们一起做出努力,成就谦谦君子之风,消除谬 误和浮躁之气。

【名师点评】这是一篇意蕴深厚、条理清晰、比较规范的考场议论文。文章直接截取材料,由此引出自己的观点:接受别人的指正与批评,正视自己的错误,是消除谬论的好方法,显示了一个人大度谦和的君子之风。这样入题迅速,点题明确,又能避免偏题,使文章干净利落。结构严谨、清晰,由材料起,引出话题和中心,再到选取胡适、陈独秀一正一反的例证,相互对照,同时例证之间又相互关联,形成正反对比论证,深化了主题。最后一部风,表达对国家之关怀,结尾处从青年人的角度发出号召,有气度,有担当,情深意切。首尾相扣,一气呵成。对人物素材的娴熟运用,对文化名人的中肯评价,将话题演绎得机警而成功,使文章立意深刻,思想卓然不群,意蕴丰富,具有不可抗拒的思想力量。

腹有雅量气自华

我喜欢门外的那条河。

它平和静谧地流过时光,将所有的杂质一一沉淀,白云苍狗之间,仍清澈见底。偶有桀骜不驯的一次,人们为它加固堤坝后,它就继续温顺地滋润农田。

河流有如此雅量,那些被《咬文嚼字》指出错误的作家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雅量,是一种直视错误的大气魄,是一种虚心聆听的大胸襟。有雅量的人,可通往精神的罗马,可到达花开的彼岸,亦可安然走过黑夜里的山路。

直视错误,腹有雅量,气自芳华!

金銮大殿上,群臣惶恐,惧怕天威。她读完骆宾王将她骂得狗血喷头的《讨武檄文》后,莞尔一笑,大赞此人才华。臣子们面面相觑,她却责备宰相不能早日发现这一人才。

这是何等的雅量啊!面对批评和指责,作为天子的她不仅不愠,反而欣然接受。她敢于直视自己的错误,如玫瑰般铿锵的她从不为自己歌功颂德,而为自己留下了一块无字碑。她深知,无字,方能不朽;无言,方能万言!

雅量,让一代女皇,托起日月当空!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非成败转头空。而雅量,却如同那幽谷芝兰,香飘千年,至今仍在。

坚净斋里,他挥毫泼墨,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诗思清深诗语隽文衡史鉴尽菁华。”启功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大师。他有着博大精深、无所不容的学问,也有着隽秀洒脱、卓尔不群的书法。可即使如此,他仍常常虚心请教于人,每当别人指出他的不足时,他便欣然如一个得到礼物的孩童。

这便是雅量。对待不足敢于直视,胸怀如天地广。雅量,让一代大家山高水长!

雅量让铁凝与莫言真挚感谢为他们挑错的人,让他们的作品更上一层楼。于人如此,于国家,未尝不是如此。

遥想百余年前,鸦片战争的炮火攻破了我“天朝上国”的美梦,我泱泱大国就这样跪倒在了《南京条约》之下。但是面对闭关锁国的错误,我们敢于直视,敢于面对。

于是,有这样一群人站了出来,他们以年华为桨,涉万里河疆。自此,辛亥革命的旗帜飘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井冈山的杜鹃开出血与火的颜色,南海边的渔村也地覆天翻,北京奥运火炬点亮中华„„

雅量,让一个民族屹立东方!

而我当代青年,更要直视错误,虚心改正,不计过往,意气风发,铿锵前行,因为——

腹有雅量气自华!

【名师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先咏他物,然后引出所咏之物”的起兴手法。由眼前河流的雅量写起,由物及人,古今结合,联想到武则天、启功以及铁凝、莫言等人直视错误的气魄、胸襟,再由个人上升到国家,叙述一代代直视错误并虚心改正的国人的雅量,层层深入,结构紧凑,过渡自然,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这也是获得阅卷老师青睐的一个主要原因。再者,此文题目“腹有雅量气自宽”很有特色,使得文章主旨鲜明,让人耳目一新,可见考生无论是在对文题的理解上还是在选材上都高人一筹。另外此文诗一般的语言,流畅通顺,夹叙夹议,长短句结合,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也为作文增色不少。

闻吾过,心窃喜

三闾大夫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天地万物皆有其不足,人生在世,也难免有过失。就算是圣贤,也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那么,圣贤和庸人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关键就在于对待过失的态度上:闻过则怒,是为庸人;闻过则喜,是为圣贤。

孔老夫子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且不说改正错误,单说知错,便已是不易。对于别人提出的批评,是恼羞成怒,还是虚心接受并对别人表示由衷的感激?

闻过则喜,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事业。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初任校长之职时,流言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这位年仅30岁的年轻人,出身低微,阅历浅薄,顿时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面对那些如山崩落石般打在他头上的批评,他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认真收集那些批评他的语言,反省自己,并一心扑在芝加哥大学的管理工作上,终成该校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之一。试问,假如罗勃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退缩怯懦了,或是冲动恼怒了,那么他又如何能名垂青史,成为芝加哥大学的骄傲呢?面对批评,我们应有的不正是这样一种谦逊的低姿态吗?

闻过则喜,可以带领一个集体走向胜利。纵观历史风云,哪一次战役的作战计划不是经过了一次次的修改、审议,再修改、再审议才最终制定的?如果作战计划的制定者没有闻过则喜的胸怀,何来一次次战役的胜利?如果他一意孤行,又会有多少士兵的生命白白葬送?又会有多少无谓的牺牲?面对批评,我们要学会冷静,冷静地去思考,到底是不是我们的错,有则改之,并做出改进,为多数人的利益去奋斗。

闻过则喜,可以兴盛一个王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对于魏征直截了当的批评,他没有以皇帝的威严震慑他,而是欣然接受。正是唐太宗这种闻过则喜的品质,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才有了仓廪富足、百姓安居乐业的空前盛况。

闻过则喜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胸怀。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面对“咬文嚼字”的纠错所表现出的,不正是闻过则喜的胸怀吗?闻吾过,心窃喜,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人所崇尚的道德修养。

闻过则喜,助你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名师点评】在考场上,难见这样一篇颇具杂文风格的好文章——睿智深刻而不消极,语句锤炼彰显生动。考生匠心独运,题目用“闻吾过,心窃喜”一语,句式工整,既概括了文章主旨,更彰显了考生的文言文功底。考生以三闾大夫的名言做开门之句,引人入胜,用孔老夫子的名言过渡,承上启下,借唐太宗的话收束全篇,这些名言的引用彰显了文章的厚度。令阅卷老师拍案叫绝的是,文章多处反问连用,增强了气势,大大增强了论证的效果。此外,文章开篇提出论点,并逐层深入摆事实讲道理,可谓精彩。

文字留香

我没有尊贵的身份,但我仍以虔诚之心敬畏汉字的丝丝留香——题记 五月湛蓝的天空下,樱花早已一片片的纷落,浓郁的树荫下,我摊开双臂上漫卷的书,书香萦萦将我围绕。稀疏投影下的阳光交织着野蔷薇的芳香,撩人的是那书上的文字精灵。我知道,这方方正正的汉字已成为我血液流淌着的气息,烙下芳香。

曾几何时,我倔强地写了又划,划了又揉,揉了又扔,扔了又写。我惊讶于那一个“永”字,老师教我们练了如此之久,四面白墙,曾经年幼的我,烦躁地听着知了的叫声咬着笔杆,恨不能将那一笔捺写得赏心悦目。

一纸深秋,遍地深沉的金黄。暮雨如画中,我们吟着离愁,将吟诵之声绘入这纸深秋。笑那红雨瓢泼中人生只如初见的情愁,笑那泛黄史章中曹操还贪慕着小乔,羡那《诗经·小雅》中“呦呦鹿鸣”的闲适,恨那旷古离骚中竟无人懂你屈平的无奈。“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曾经惆怅得令人心痛的文字,伴我渐渐成熟,我抚摸着这些汉字,生怕自己才疏学浅,误解了这博大精深。汉字留香,我不敢轻浮地一嗅。

岁月带走了我的最美韶华,却带不走这汉字留下的芳香。时光荏苒,等我终于到了可以摊开一本厚厚史册之时,我不知该以何种表情,何样心情来容忍那简单的错字。当看到“蒜薹”被写成“蒜苔”之时,当看到“启示”被写作“启事”之时,我的心竟像被黄蜂狠狠地螫了一下。我没有尊贵的身份,不能纠正这不堪的错讹,无法表达对汉字的敬畏,我却依然在心底里偷偷哭泣。

挑灯夜战,我揉着发涩的眼睛,却执拗地不肯潦草一笔,这汉字的方正,我难以将其扭曲,我看着作业本上红笔勾画的地方,我又将“翱翔”写成了“遨游”,抬头对着老师的目光,我将嘴角上扬。老师您放心,我将以虔诚之心敬畏汉字。

我不是作家,没有人屑于纠正我的错误,没有人会因我将“启示”写成“歧视”而指责我,但指尖触碰着的笔杆,余温烘托出汉字的芳香,我无法控制自己的嗅觉贪婪地吮吸这香气,唯有沉浸其中,心生敬畏。

汉字留香,敌得过这清晨中蓬勃的泥土香。汉字留香,值得我守护这一抔中华香。【主题点评】 考生从“咬文嚼字”中提取“文字”,围绕“汉语文字”进行写作,写成了一篇中国汉字的颂歌,歌颂了汉字的美好。汉字传承的美好。考生的表达感情是独特的,立意的角度也是独特的。【选材点评】 考生选用自己练习汉字的独特经历以及汉字误写的相关材料来写,增强了真实性和亲切性,同时也选用了汉字所承载的汉语爱恨情愁,来抒写自己对汉字的敬畏心和热爱情。

【结构点评】 这篇文章先写一句题记,为整篇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开篇写景,渲染美景,抒发美情。然后以时间为序,先回忆幼时练字的情景,然后写读书时汉字所传达的爱恨情愁,写读书遇到错别字和自己写错别字,暗扣了材料内容,最后点出考生写作之依托,文章结束时,独立成段,抒发感情。

【语言点评】这篇文章情美文美,通篇弥漫着汉字馥郁的香气,这得益于考生的语言美。题记中作者化抽象为形象,让“汉字”“丝丝留香”,开头“湛蓝的天空”“浓郁的树荫”“萦萦的书香”“稀疏的阳光”,将“汉字”书写成“精灵”,多美富有诗情画意。

“写了又划”几句将幼时练字的情景再现,“咬”笔杆的描写极为精到。“一纸深秋”用字简洁洗练,然后一组排比将汉字所承载的爱恨情愁抒写得淋漓尽致。一个“嗅”,有李清照 “却把青梅嗅”的味道。当作者写道遭遇错别字时,作者说“我的心竟像被黄蜂狠狠地螫了一下”,一个比喻写出了自己的心痛。

最后将汉字之香与泥土之香作比,进而升华为“中华香”极尽歌颂之意。

人言可敬

古人常言“人言可敬”,诚然,谣言与诽谤着实可畏,不单可畏,而且可恨,有一种人言却是可敬的,它让我一心遮掩的谬误与瑕疵曝晒于阳光之下,让那些见不得人的龃龉无所遁形,它比三人成虎的谣言更可畏,但正是这可敬可畏的人言让我们在光明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我曾感慨于北宋的党派之争,王安石感于百姓生活的苦楚与政事的壅蔽,决心改革;司马光看见权力斗争的复杂与利益的波流暗涌,保守拒进。势不两立中,这两位后世声名显赫的文学家无愧于其君子之质,以谏为剑,以劝为刃,相促相进,使北宋在这谦谦君子之争中获得长久的安宁。犹记得王安石去世之时,司马光悲痛不已,涕落满襟,这其中,也因那可敬的人言从此不再有了罢!

我亦感慨于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与耶律楚材的悲悯情怀。当成吉思汗发誓要为枉死的国人报仇雪恨时,我看见耶律楚材眼中的敬佩与向往;当成吉思汗的铁蹄向着更远的西方踏进时,我看见他眼中的忧虑与疑惑;当成吉思汗所过之处哀鸿遍野,繁华散尽之时,我看见他眼里的坚决与痛苦。他站在成吉思汗面前,不卑不亢,指责他对人格的违背与尊严的伤害,他毫不顾虑这可畏的人言,是否会为他带来杀身之祸,他只知道必须要说,惟其如此,那沉浸于征服与杀戮的帝王才能幡然醒悟,改正自己的过错。

人言可敬,汉武帝因有东方朔的直言不讳成就千古英名;唐太宗不辞魏征的直言进谏方成太平盛世,是他人的挑错成就了自己的伟业,那光彩逼人的身后正是可敬的人言。

人言可敬,商纣王剖出比干的七窍玲珑心,以封其谏;刘阿斗不顾诸葛孔明的劝谏而乐不思蜀。不听挑错人言,终使他们坠入师心自用的泥潭和贪图享乐的陷阱,毁掉了他们紧攥手中唯恐丧失的权柄和地位。

正如莫言所说,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方式,接纳人言,当是自然的,就如磨破的袖口缝上补丁,在流血的伤口敷上草药,丑陋和疼痛在所难免,但也唯有丑陋和疼痛,才能使人刻骨铭心,规避前车之鉴,在光明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人言可敬,在那苛刻地审视看你的目光中抬起头吧,因它铸就的是你潮平两岸阔的锦绣前程。

【主题点评】考生运用逆向思维,结合对导引材料的阅读——将“挑错批评”视作人言,从“人言可畏”的反面入题,写成“人言可敬”。一个“敬”将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挑错,作为一种信仰,显然立意是独立高标。【选材点评】考生选用司马光与王安石、成吉思汗与耶律楚材、汉武帝与东方朔、唐太宗与魏征、商纣王与比干、刘阿斗与诸葛亮等材料,材料虽多,却不显繁杂,这得益于考生叙述的详略得当,前两个材料作者进行详写,后面几则材料略述,详者密不透风,略者疏可走马。

【结构点评】这篇文章开篇引用常言,由“可畏”入“可敬”自然妥帖。“我曾感慨于北宋的党派之争”“我亦感慨于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与耶律楚材的悲悯情怀”两则材料过渡衔接自然,后面两个段落以“人言可敬”打头,一正一反,构成对比,然后“点”一下材料并展开说理,最后发出号召。整篇文章一气呵成成,如行云流水。

【语言点评】这篇文章行文自然流畅,简洁明快。在开头由“可畏”过渡到“可敬”,由北宋的党派之争到大汗和楚材君臣恩遇,语言自然流畅,由汉武帝、唐太宗到纣王、阿斗,用语简洁明快,最后作者将“挑错”比喻成缝补丁和疗伤口并展开叙写,说理形象生动。

我看“咬文嚼字”之回归

古人赏花,形香俱在为上品,由此拓展“形”可视为文学作品的文字载体,香可视为文学作品表现出的内在气韵,一部好的作品也需要形与香相辅相成,以致《咬文嚼字》专栏的开设让我不禁拍案叫好。

“咬文嚼字”一词古代就有,它代表着一种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它穿越千年的旷世风华,破空而来,为这个世界荒芜的世间注入了甘霖,为痛苦呻吟的中国文学注入了鲜活的生机。“咬文嚼字”之回归,首先是读者意识的觉醒,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三纲五常压抑人性,专制皇权高高在上,人民早已失去了自我意识,多半是权威的应声虫,随风而倒的墙头草,只会唯上、唯权与唯书,独独失去了唯真。而读者为当代作家的作品挑错,指出一些语言和文史知识的差错,是读者求真求实精神之回归,像王朔叫板金庸,观众对“嬛嬛”两字读音的微博之争让我看到了读者意识的回归,此乃叫好原因之一。

“咬文嚼字”之回归,其次是作家责任意识之回归,这一点才令我看到了“大家”的风范,铁凝作为中国作协的主席,莫言作为中国获得诺奖的第一人,面对读者对自己作品的挑错,首表感谢之情并诚恳接受了指摘,让我知道真正的学者不在于他权威的论断或厚厚的著作,而在于他们心中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一种对文字的虔敬,同时我也相信,读者审美品味挑剔目光的提高也会成为他们不断创新完善的动力。中国文学会迎来一派醉人的风光,我想国外影视界“金酸莓奖”和中国影视界的“金扫帚奖”的设立,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吧,由此来激励影视界人士创造出抒写真情的高水平之作,此乃叫好原因之二。

“咬文嚼字”之回归,从深层次上是民族敬畏意识之回归。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尊重,是守护民族文化家园纯净的决心,郁达夫曾言:“有了伟人出现而不珍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我们呼唤民族文化的复兴,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咬文嚼字”之精神岂能缺少?文化敬畏之回归,此乃叫好原因之三。

“咬文嚼字”之精神内涵,不应仅仅局限于文学艺术领域,它要渗透在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一起发扬这种精神,此刻我仿佛看到求真的种子在萌芽!

【主题点评】 考生从《咬文嚼字》杂志社为作家“咬文嚼字”入手,挖掘了“咬文嚼字”的深层意义,这在五十万考生中绝无仅有,有幸的是考生作文被质检组专家、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常庆教授遇到,避免了遗珠之憾。

【选材点评】 考生选用国人读书的唯上、唯权、唯书的特点和王朔叫板金庸、甄嬛传,国内国外影视界最差影视剧评奖,郁达夫纪念鲁迅文章里的话语等内容来写,选材都是细细碎碎的,能把这细细碎碎的内容连缀起来,全靠作者的见识。【结构点评】这篇文章开篇 “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是为起兴手法,写赏花到赏文学作品,进而到咬文嚼字。然后用“‘咬文嚼字’之回归”引起三个主体段落,每个段落“此乃叫好原因之”收束,这样一步三回头的顾盼生姿是最让阅卷老师喜欢的结构,也是最容易获取高分的。【语言点评】这篇文章语言具有古典的韵味与雅致,让人读起来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高度融合,感受到考生深厚的学养。开篇由花起兴,紧接着追溯“咬文嚼字”之渊源,谈读者意识兼及古代与现代,谈责任意识触及国内与国外,谈敬畏意识,升华为民族复兴。语言上典雅大气。

文字安好,便是晴天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典籍为依托,生生不息的精神以文字为载体,一个个方块字,融汇着我们的古老,我们的文化。

现如今,一些著名作家和学者会在作品中出现文字和文史知识的差错,被指出后积极改正固然很好,但事情不该就此结束,这反映出文化缺失理应被进一步揭示。有一个词,叫“国学”,国学之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晚清的暮钟与新时代的歌声同时响起,有这样一些人,给了中华文化自由和希望。辜鸿铭留学11年归乡,将“四书”中的三书译成英文传播中国文明,他推崇西方的先进,却不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护;王国维瘦弱的身躯,独自挺立在北大国学院的讲台上,他用自杀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清洁,捍卫他对国学不易的信仰;而刘文典的激愤与刻薄,却是对传统文化最绝望的保护,当他骂沈从文不值四毛钱的时候,已经依稀看到一种文明渐行渐远的背影,胡适之和陈独秀等人的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但又在不经意间,把国学生生撕开一个缺口。

曾经看过一个访谈节目叫“民国范儿”,正如王学斌曾言的“民国底气”,而这股孤傲之气,在当今已很难找到,因为文字褪色,文化远走。没有了文字,我们就是漂浮一族,是王开岭所言的“从石头缝里蹦出的人”。

许多人所不齿的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却是让我深深震撼的人,无论他是否颠倒黑白,是非不分,但他那对日本传统文化精髓的坚守,以死祭古的豪情,那么真,那样美。现代人正是缺了这样一种坚守,一种守护,一种“民国范儿”。

世界已然掀起一股“孔子热”,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去当了“汉学家”,可不管中国文化多么普及多么热,它是我们的,始终是,永远是。若我们,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已将文字抛在现代科技的身后,用“图”替代字,用“打字”替代书写,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会不会真的断掉,断在我们面前。

文字,是文化的魂,我们的楷如泰山稳重,行如浮云流水,草如龙飞凤舞,隶如燕头蚕尾,美丽的方块字镌刻着对国学的守护,书写着对文化的向往。若文字一切都好,好在我们新一代的研究与书写中,中华文化便会褪去阴霾,文明古国将迎来有一个文化的晴天。

愿你渐远的背影即将回头,愿你曾经的笑容重新绽放。

【主题点评】 考生从“文字”背后所折射出的“文化”切入,论述“咬文嚼字”所反映出的文化缺失问题,运用仿写拟制了“文字安好,便是晴天”这样一个标题,颇富韵味。虽然这不是阅卷组所提供的几种立意方向,无疑它是切合所供材料含义的,是合题合意的。受到作文阅卷组长、山东大学博导王小舒教授的赞赏是在情理之中的。

【选材点评】 考生对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掌故了如指掌,信手拈来。辜鸿铭、王国维、刘文典、王学斌、王开岭等等,还有国外的三岛由纪夫。显示了考生非凡的阅读视野和思维视野,纵使一般的本科毕业生也未必能有如此广博的知识视野,所以文章内容的充实,材料的丰富自不必言。其中流露出的对国学的热爱、对国学现状的忧思,对高三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透露出考生的“国学功底”自然让博导激赏。

【结构点评】 这篇文章开篇如坠巨石,突兀而来,紧接着点出材料,设置问题,引发思考。考生在晚清的暮鼓与新时代的歌声中将思绪聚焦于辜鸿铭、王国维、刘文典身上,笔锋一转谈及“民国范儿”,然后由中而外,论及三岛由纪夫,由时下的孔子热表达自己的忧思,最后用对汉字的赞美,发出自己美好的宏愿。【语言点评】这篇文章磅礴大气,可谓2013年山东高考作文的顶尖之作。开篇看似套语,实为文章奠定基调,一个“文化缺失”让考生独具只眼,在第三段中对辜鸿铭、王国维、刘文典,虽片言只语,但他们傲然“挺立”的形象,跃然纸上。在论及汉学热是,多用短句,字字铁,句句钢,“它是我们的,始终是,永远是。”在对汉字进行描写时,运用排比对“楷行草隶”进行比喻,一气呵成。

听听那冷雨

行走在纷杂的世间,成长中我们并不是那样完美,所以总会听到击打在我身上的雨声,看到淋湿的衣帽,实则洗去了一身泥泞。不妨俯下身来,听听那冷雨,冷雨不冷。

潇潇冷雨看似冰凉,打在身上却是热的,面对“语林啄木鸟”《咬文嚼字》杂志的纠错,铁凝、莫言等作家大度地表示理解,并表达了对挑错者的感谢,那毫不留情的纠错,就好似道道雨丝,打在这些作家的身上,维护那文字的严谨,消除了谬误。

一代明君唐太宗遭受冷雨的洗礼似乎比历代帝王都要多,所以他的贞观之治也为大唐奠定了盛世的基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他俯察民意,倾听谏言,以谦卑的姿态面对他人的批评,成就了他千古明君的盛名,也成就了繁荣昌盛的大唐。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看到了繁荣,也看到了衰败。李唐后主李煜,才华横溢,文采超群他听惯了群臣的赞美与歌颂,却不能忍受那些劝谏他励精图治的大臣,最终在一片虚假的“吾皇圣明”声中,葬送了自己的国家,将祖宗留传下来的千古基业拱手让人。不经冷雨的击打,一味蒙蔽在自我满足之中,只能在“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怅恨和惋惜中走向生命的尽头,这是何等的悲凉。

不经冷雨击打,怎知天气寒冷!近日,饱受世人诟病的红十字会,算是真正领略了冷雨的温度。一起郭美美事件,让红十字会颜面扫地,面对公众凝结血汗的善款,红十字会给出了模棱两可的交代,在善款不知去向,红十字会内部腐败成风的情况被曝光后,社会各界的批评像洪水般涌向红十字会,作为官方机构,红十字会的不作为让老百姓寒透了心。伴随着那萧涩(瑟)的冷雨,红十字会或许应在这场冷雨中听出民意,让百姓凝结着希望的冷雨冲刷掉积淀多年的泥垢,听听那冷雨,改正自身的问题。否则,有何颜面面对充满爱心与希冀的百姓。

冷雨虽冷,但打在身上心里却是暖的。面对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责,我们在厉声断喝中听到那热切的关怀和殷殷的期待,在那些指责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听听那冷雨,让我们更加成熟。

冷雨打在身上,声音柔和不似打在窗上那般凄(利)厉,这冷雨虽冷,却帮助我们改正错误,完善自己。

听听那冷雨吧!

【主题点评】 考生拟题为“听听那冷雨”用“冷雨”比喻“冷嘲热讽”的批评,文章立意为认真听取别人的批评,是切合题意的,笔者质检过另一篇《听听那冷语》,也是高分之作,但略逊一筹。

【选材点评】 考生选用了经典素材,如唐太宗李世民、李煜,也运用了鲜活素材,如郭美美事件等,还有切近实际的生活素材。素材不多但作者善于运用,将李世民、李煜糅合在一起,构成对比。

【结构点评】文章开篇从生活场景入手入题,然后引述材料,既点材料,又做论据。然后论及唐太宗的接受批评和李煜拒绝批评,然后转入“近日”,最后联系考生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实际,最后点明冷雨的作用,收束全文。整篇文章“冷雨”反复出现,贯穿全文,即使再马虎的阅卷老师也不会判为跑题。【语言点评】这篇文章开篇颇有苏轼《定**》的意味,第二段 “冰凉”与“热” 构成对比,“道道雨丝”运用比喻,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在文章主体段落中,同时李唐,对比鲜明,叙述事例兼有引用,叙写郭美美事件则很详细,联系实际颇为简略,最后一句,崭截有力。

2013年高考开头不好的作文

1.《挑错》:挑错之后而改之,方能使我们在春天踏青,感受“风乎舞雩”的惬意;使我们在夏夜谈心,感受蛙声一片的怡然,使我们在秋日登高,感受落木萧萧的壮美,使我们在冬夜神游,感受“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

你或许潇洒,我或许淡然;你或许腼腆,我或许豁达;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然而,只有以诚挚的心,以感谢的态度,请别人为自己挑错,我们人皆可成就华美篇章。

2.《成功因否定而熠熠生辉》:阳光,从树林中穿过,留在树干上圈圈年轮;溪水,从河流中淌过,映出粼粼波光;我们,从山峰上跃下,留下一抹自信的身影,因为敢于否定,可以从容自信。

3.《消除谬误》:一杯水是什么?如果你是化学家,也许你会告诉我它的分子构成;如果你是物理学家,也许你会告诉我它的质量;如果你是生物学家,也许你会告诉我它的循环过程。没有人会百分之百的说明白水究竟是什么,接受别人的指正会更加趋于完美。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只有肯于接受别人的建议,夏花才会一直灿烂开放。

4.《虚心助你前行》:山,遇上春天就山花烂漫,因为它懂得虚心,虚心接受春天所赐予的改变;山,赶上夏天就百草丰茂,因为它懂得虚心虚心接受夏季带来的雨润;山,邂逅冬天就银装素裹,因为它懂得虚心,虚心接受冬天所给的漫天飞雪。山之所以丰富多彩,是因为它懂得虚心接受。

人亦然,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作用,我们应虚心接受,丰富自我,虚心助你前行。

2.名师点评2013年高考作文 山东卷 篇二

13. (x-y) 10的展开式中, x7y3的系数与 x3y7 的系数之和等于.

解析:直接用通项公式

由通项公式, 得Tr+1=C10rx10-r (-y) r= (-1) rC10rx10-ryr.

令 r=3, 得 x7y3 的系数为 (-1) 3C103;

令 r=7, 得 x3y7 的系数为 (-1) 7C107.

故 x7y3 的系数与 x3y7 的系数之和为

(-1) 3C103+ (-1) 7C107=-240.

点评:对于二项式定理问题, 常常用通项公式Tr+1=Crnan-rbr, 再结合方程的思想加以解决.

14.设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Sn, 若S9=72, 则 a2+a4+a9=.

解析1:基本量法

S9=9a1+9×82d=9a1+36d=72, 得 a1+4d=8.

则 a2+a4+a9=a1+d+a1+3d+a1+8d=3 (a1+4d) =3×8=24.

解析2:运用性质

S9=9 (a1+a9) 2=9 (a5+a5) 2=9a5=72, 得 a5=8.

则 a2+a4+a9= (a2+a9) +a4= (a5+a6) +a4=3a5=24.

点评:方程的思想 (即转化为基本量 a1, d (q) ) 是解决等差数列 (或等比数列) 的通法 (如解法1) , 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本题运用性质:在等差数列中, 若 m+n=k+l (m、n、k、l∈N*) , 则 am+an=ak+al, 使问题得以简解.记住常用的性质或结论, 可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15.直三棱柱ABCA1B1C1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AB=AC=AA1=2, ∠BAC=120°, 则此球的表面积等于.

解析:求出半径

在△ABCAB=AC=2, ∠BAC=120°, 可得BC=23.由正弦定理23sin120°=4, 可得△ABC外接圆半径 r=2.设此圆圆心为O′, 球心为O, 在Rt△OBO′中, 易得球半径R=5, 故此球的表面积为4πR2=20π.

点评:有关球的问题, 主要是切接问题、经纬线、球面距离等三大问题.其解题要点是先画特征图, 利用Rt△, 寻找与R有关的数量关系.

16.若π4xπ2, 则函数 y=tan2xtan3x 的最大值为.

解析1:基本不等式法

t=tanx, 由π4xπ2, 知 t>1, 则

y=tan2xtan3x=2t1-t2t3=2t41-t2=-2 (t4-1+1t2-1) =-2 (t2+1+1t2-1) =-2 (t2-1+1t2-1+2) -2 (2 (t2-1) 1t2-1+2) =-8.

当且仅当t=2时取等号, 因此 y 的最大值为-8.

解析2:配方法

t=tanx, 由π4xπ2, 知 t>1, 则

y=tan2xtan3x=2tan4x1-tan2x=2t41-t2=21t4-1t2=2 (1t2-12) 2-142-14=-8.

当且仅当t=2时取等号, 因此 y 的最大值为-8.

解析3:导数法

由解析2得y=2t41-t2.

求导数, 得y=-4t3 (t2-2) (1-t2) 2.

y′=0, 并注意到 t>1, 得唯一极值点t=2.

故当t=2时, y 取最大值-8.

点评:求最值的常用方法有基本不等式法、二次函数法、导数法等.用基本不等式法时应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

哈尔滨市第一二二中学

3.名师点评2013年高考作文 山东卷 篇三

2013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听力部分从难度上来看,属于中等难度。从语速上看,整体速度中速偏慢。从题型上看,主要分为细节信息题和推理判断题。下面笔者从题型入手进行具体分析。

2013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听力题型分布表

题型题号题量

细节信息题1、2、5、6、7、8、9、10、11、12、13、14、15、1914

推理判断题3、4、16、17、18、206

1. 细节信息题

细节信息题是指答案可直接从材料中听取的题型。从上表不难发现,听力部分考查最多的还是细节信息题,不过该类题型难度都较低,容易得分。在做这类题时,同学们要注意听取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比如but/however这样的转折词,还有就是说话人的语气。例如第7题:

Why does Doctor Green break the rule for the man?

A. He is very polite.

B. He is going on a vacation.

C. He is unable to afford a full checkup.

【解析】听力材料大意为男士背疼,但是他的主治医生正在休假,所以想找Doctor Green开点药。按照规定,男士应该接受全面的检查,但是Doctor Green却说:“But you are the most polite patient I've seen all week. So I'll break the rule for you.”通过句中的转折词but可知,Doctor Green是因为这位男士非常polite才break the rule。因此答案为A。

2. 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主要以细节推理为主,但比细节信息题更有难度,因为答案没有直接出现在听力材料中,需要考生根据相关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例如第3题:

What is the male speaker?

A. A student.B. A president.C. A professor.

【解析】听力材料大意为男女双方谈论校长新发起的一个项目。题目要求考生根据两人的对话来推断男方的身份。首先通过president、professors和students可以推断两人谈论的是学校里的事情。其次通过男方的提问“How will it benefit us”和女方的回答“The program requires professors to take on students in their research projects. Then, we'll have more chance of gathering experience”可知两人均为学生,故正确答案为A。对于这类判断人物身份的推理判断题,同学们要注意说话人的语气、双方的称谓以及一些标志场景的特殊词汇等。

【备考建议】高考听力材料涉及的话题虽贴近生活,但覆盖面还是比较广的,大家在平时备考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诸如人物身份、人物关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网络应用、生活常识等方面的词语,勤加练习,以培养自己的话题敏感度。

(唐卉)

单项选择

2013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单项选择题目总体难度不大,其中名词、动词、动词短语和形容词各两道,副词、介词短语各一道。具体分布参见下表:

2013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单项选择考点分布表

考点题号

名词21、22

动词23、24

动词短语25、26

形容词27、28

副词29

介词短语30

下面笔者介绍做单项选择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1. 定位关键词

所谓关键词是指题干中具有提示信息作用的词。这类词可能是表转折或对比的连词,也可能是动词、名词、形容词等,需要我们根据其提示找出选项中可进行同义替换的词或是与之意思最匹配的词。考生只要抓住了题干中的关键词,就可以迅速确立选择依据,缩短解题时间,而不必全部读懂所有题干再去解题。例如第22题:

Carbon dioxide, which makes a _____ between us and the sun, prevents heat from getting out of the atmosphere easily, so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A. difference B. comparison C. connectionD. barrier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prevent。题干描述的是carbon dioxide,根据关键词prevent推断,二氧化碳形成的_____可以阻止热量从大气中散失,使地球变暖,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barrier (屏障)与prevent的意思最匹配,故选D。题干句意为:二氧化碳在我们和太阳之间构筑了一道屏障,阻止热量轻易地从大气中散发出去,因此地球变得越来越暖了。

2. 结合语境

对于有些单选题来说,每个选项之间没有关联,只靠找关键词可能无法解题。这时就需要把握题干给出的语境,通过句子的含义来判断。例如第25题:

Butterflies _____ a sweet liquid produced by flowers, which bees and other insects collect.

A. carry on B. feed on

C. put on D. focus on

【解析】根据语境可知,蝴蝶和花分泌的一种甜液存在一种关系,而这个甜液还是蜜蜂和其他昆虫也会采集的,结合语境和常识可知,甜液只能是蝴蝶的食物了。A选项carry on意为“继续,进行”,B选项意为“以……为食”,C选项put on意为“穿上;上演”,D选项focus on意为“集中,注意”,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题干句意为:蝴蝶以花朵分泌的一种甜液为食,这种甜液蜜蜂和其他昆虫也会采集。

3. 比较选项中不同的部分

动词短语和介词短语题是湖北卷单选题历年考查的重难点,每年平均会考2~3道题。2013年的短语搭配题主要考查对语境的把握和对词组的辨析。每个词组都有多个基本含义,如果考生不熟悉词组的含义,就很容易失分。在解这类题时,我们可以比较选项中不同的部分,同时结合语境来进行筛选。例如第26题:

In much of the animal world, night is the time ______ for sleep—pure and simple.

A. set aside B. set down

C. set off D. set up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动词set搭配不同副词构成的短语,需要重点区分这些副词。A选项中的aside有“在旁边”的意思,词组set aside就表示“搁置,放一边”,进而还可以表示“留出”。B选项中的down表示“向下”,词组set down就表示“记下来,制定”。C选项中的off表示“离开;没有”,词组set off即可表示“出发;离开”,还有“开始;引爆(烟花、炸弹)”之义。D选项中的up表示“向上”,词组set up就可表示“建立;准备;引起”。题干句意为:动物世界的大多数动物夜晚完全就是留出来睡觉的。根据句意可知正确答案为A。

【备考建议】高考英语湖北卷单项选择重点考查考生对词义的理解、对形近词的判断以及对熟词生义的积累和对句子语境的把握。鉴于此,同学们在平时做题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争取逐个突破。

(陈晶)

完形填空

2013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完形填空并没有和往年一样沿用通过一则故事讲一个道理的心灵鸡汤式的文章,而是选用了一篇纯记叙文,从题材上来说,比往年难度有所下降。另外,文章中无生僻单词,大部分学生都能读懂文章,而且选项单词也比较简单。因此总的来说,这次完形填空难度不大。

2012~2013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完形填空考点分布表

考点2013年2012年

实词动词及短语77

形容词57

名词43

副词21

虚词连词21

介词01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2013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完形填空仍然以考查实词为主,其中名词和副词的考查有所增加,而形容词的考查略有减少。下面我们结合2013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完形填空真题来谈一下完形填空的解题方法。

1. 瞻前顾后,反复推敲

不管完形填空是考查实词的辨析还是虚词的辨析,大家只有结合语境,理解上下文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因此考生在做题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切勿断章取义。此外,要仔细推敲文中的细节,做到有根有据。例如第34题:

He jumped from the windowsill (窗沿), grabbed a 34 from his home, and went next door to Farmer Mike's.

34. A. bag B. stick

C. bowl D. coat

【解析】如果单看这一句话,我们可能无法选出正确答案。此时就要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来判断。第38题后面提到he filled his bag with wheat,由此可知,这里应该是小老鼠拿了一个袋子去隔壁,因此正确答案为A。

2. 加强语句间逻辑结构的分析

2013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完形填空加大了对连词的考查,而连词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加强语句间逻辑结构的分析能力很有必要。例如第35题:

Farmer Mike's house had been a great place for the little mouse 35 the farmer married a wife who had a cat.

35. A. althoughB. until

C. whereas D. unless

【解析】空格前的句子说农夫Mike家一直是小老鼠的天堂,后半句则说农夫娶了一位养了一只猫的妻子。分析前半句和后半句的关系不难发现,对小老鼠来说,天堂在猫来了之后就不再是天堂了,也就是到农夫娶了这位养猫的妻子之后。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until符合题意,故选B。

【备考建议】纵观近几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完形填空,2014年的完形填空预计仍然会以记叙文为主。同学们在备考时应注重文章的整体性及上下文的连贯性,多积累词汇和短语搭配,同时培养自己根据故事背景及语境来推断答案的能力。

(左婷)

阅读理解

4.名师点评2013年高考作文 山东卷 篇四

语文作文试题评析(60分)---------“照片” 作者:李炳璋(高考研究专家﹑高考辅导名师﹑壹课网王牌名师)

2014年高考第一科语文试题顺利结束,无论在网上,还是在现实中,大家都在热议今年高考的作文试题是什么,我想大家每年都乐此不疲的热议语文作文考了什么,不仅仅是因为作文分值巨大,更多的是因为其社会价值---因为作文题目往往包含着重要社会现象、人们思想态度的一种反思等。

【试题回放】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退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用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文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名师点评】

在万众瞩目中201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终于神秘出炉并与大家见面了,今年的材料作文是“照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渐渐的失去了原来一些非常宝贵的传统东西。黑白照犹如人的往事,岁月悄无声的流逝时,往事的记忆也变得模糊,黑白照渐渐泛黄模糊,让人朦朦胧胧的想起曾经的自己。彩照的世界,让人匆忙,无暇去留恋过去的往事,匆匆一看,还未勾起回忆便又回到了匆忙的世界。我不禁问:时间都去哪儿了?我看到这作文题目时第一反应就是,马伊琍所说的话---且行且珍惜!“文章出轨”事件正逢高考命题期间,这个事件被闹得沸沸扬扬,这个“照片”在某一程度影射出某些事情。如果考生能以更宽的视角去考虑的话,你可以感悟出,剑指唤醒人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且不要麻木地忘记日本侵华的历史。这个是从这个材料整体感悟出的,不过很少有考生会这样考虑的(这个角度是我比较大胆想出来的)。如果考生能从更“高大上”的角度去考虑的话,社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我们国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东西被“毁”掉了,如某些城市的发展,拆除了大量古建筑,虽然城市变得更加现代化了,但是当我们细细咀嚼时,总觉得这个城市缺了点什么......当我们看见这些关键词:数码时代,照片,记忆,模糊,稀释,珍惜。换句话说,国家只有能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才能更早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纵观今年广东卷高考大作文试题来看,和往年相比,难度基本持平!

以下立意可以作为参考:(1)且行且珍惜(2)科技与历史的冲突(3)处理好发展中的问题

(4)别让时间﹑科技冲淡了“感情” 【命题特点】

(1)题目新颖,匠心独特,有效的避免了“套作”现象。如2014年高考广东卷作文“照片”和2013年高考广东省作文“一个富翁和三个家庭的故事”。

(2)另辟蹊径体现社会热点,紧贴社会生活,生活气息浓重,彰显人文情怀。如2014年高考广东卷作文“照片”。

(3)注重思辨性,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如2012年高考广东卷作文。【2015年高考备考建议】

随着高考新一轮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预计2015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还将大胆创新,弘扬社会主旋律,彰显个人与社会价值。2015届高考考生可以通过以下4个小技巧更好的确定好作文的立意:(1)揣摩命题者意图,联系社会热点焦点现象/问题;(2)高举主旋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做到立意不偏不倚,领悟其精神内核;(3)吃透作文材料、抓住关键重点词语和句子;(4)言有尽意无穷,挖掘引申义和比喻义。

【附录】 【拟题方法】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文章好比人的躯干,中心论点好比人的头部,而题目则是人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题目则是文章的“窗户”了。因此,应该认真对待拟题目。题目比论点更需要准确、鲜明、简洁。好的题目,或准确揭示文章主旨,或点明论述范围,或新颖别致,都能给读者留下良好印象,吸引读者(阅卷老师)仔细阅读下文。

从拟题形式上看有论点型、范围型、感想型、联想型、关系型、问题型等。例如:《时代的召唤》、《我的时代生活3.0》(范围型)•;《我愿意生活在现实中》、《要正确对生活环境》(论点型);《由•<居里夫人的话>•想到的》《被穿越的现实》(感想型);《我与李白的会面》(联想型);《过去、现实与未来》(关系型);《如此“穿越”恰当吗》(问题型)

拟题原则——总的原则是紧扣中心论点及材料的特点来拟定。从应考的实际来说,最好拟成论点型题目,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在中心论点确定的情况下,只需把论点句照搬或缩简短一点即可。如果这样做有困难,那就拟成感想型,既简便又稳妥。

【谋篇布局】

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的写作在确定了立意和题目后基本相同,但材料作文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在开始引题方面以定要结合材料,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引”、“析”、“提”、“联”、“结”

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

引述时应注意:

(1)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2)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材料作文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而要联想联系,论证论点。“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考生可以选择贴近现实,贴近日常生活的兴奋点”(陈少华语),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5、“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5.2013年山东卷高考满分作文 篇五

暖壶事件

下一个暖壶,我一定要写上“窃壶者诛”!

我像石雕般定在接水处,瞪着空地上花花绿绿的暖壶,伸手随便拿一个就走——我的壶又被偷了,而且在最不该出现的地方——学校。壶上贴着标签:高三(8)班,336,某某某。可还是“遭了不测”,舍友虽纷纷表示哀悼,却毫不惊讶。

我已丢了三个暖壶,七个水盆,两个水杯,真叫人哭笑不得。在来到这所高中之前,有不少“过来人”曾向我“传经布道”:学校日常管理松散,必须把所有东西都做上明显且坚固的标记,以防“毒手”。我一笑了之,不以为然。

现实,总得让你栽些跟斗,好让你认清其“狰狞的面目”。这些壶,全是在开水房丢的,那里只三餐供水。中午是打水高峰,早上把壶从五楼提下来放在开水房,中午提水回楼上午休,既省时又省力。可这却给“小贼”提供了可乘之机。舍友鼻孔朝天道:“让你不吸取教训,又遭遇信任危机了吧?”我无语。

“过来人”的话应验了。我却始终难以释怀,心里大感不快。

个别学生素质不高当然没错,可学校管理有漏洞也是明摆着的问题。难道就没有人反映解决吗?

朋友对我的想法嗤之以鼻:“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儿学校哪里会管?再说了,开水房的老师都不管,又有哪个学生敢做出头鸟跟校领导挑毛病?”

说的也是,我于是沉默了。

然而后来的事愈发有趣了。我刚买了第四个壶,放到开水房后去了一墙之隔的厕所。在厕所里,忽听“哎,快看!一个暖壶!”“咦?谁的?提走!”“好嘞!”我听着此二人一唱一和,大急,不顾三七二十一(当然裤子还得提好),冲将出来,却已人去壶空。我愣在原地半晌,然后反应过来,随即怒从心起,继而仰天苦笑。忽又记起厕所还没上完,又愤愤且咬牙切齿地再返回去解手,同时诅咒那二“贼”千万次,还撂下狠话:你不仁,休怪我不义!这次定要顺手牵只“羊“来!

好在我还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望着屋里花花绿绿的暖壶,我硬生生压住了不道德的想法,转身跺着脚,踏着步,喃喃地咒着“小贼”,气鼓鼓地走向“脸色苍白”的宿舍楼。

下午课间,躲着人,我蹩进了后勤校长的办公室。出来的时候,昂首挺胸。原来早有勇敢的人来反映了这个问题,而学校对待疏漏的态度竟是那么的诚恳!

两周后,学校后勤、舍管人员变动。专人负责开水房,暖壶分班管理并统一贴好姓名标签。其他事务变动,恕我不多言,呵呵。

对暖壶事件,我有总结:疏漏虽小,指出才好;防微杜渐,皆大欢喜。

6.名师点评2013年高考作文 山东卷 篇六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注:以下作文均摘自《齐鲁晚报》(2013年6月8日)

【范文抢读】

1.来斗雅量

文/张维肖

雅量者,旷气宏度也。

古有魏晋名士,襟怀旷达,狂草一笔指文瑕;今有名家文豪,文甲天下,细纠别字尽笑纳。

这些大家不仅有佳作流芳百世,更有其气度蕴于字里行间。字句的锤炼需要借于他人的评价,而接受他人的批评来完善自己,更需要一样珍贵的东西——雅量。

富兰克林言:“批评者是我们的益友,因为他点出我们的缺点。”莫言、铁凝等作家对《咬文嚼字》杂志指出的错别字虚心更正并表示感谢,这不单是他们对自己文章细节的完善,向大处想,这亦是对整个社会责任的一种担当——作家本人秉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重视文字的正确性,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才会带动这个社会认真对待文学的风气,还感染了更多尊敬他们的读者有此“雅量”,寓于人际交往和人生行路中,更是一种无形的功德。

雅量的核心,是闻过则喜。人非圣贤,天生热爱被赞美的人性,使得闻过则喜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像高高在上的帝王和已经名扬天下的作家这样举足轻重的人。没有雅量的人屡见不鲜,不肯听从批评而带来的恶果自古有之。

初入文坛的莫泊桑,文采绝艳,年少轻狂,视批评为空物,凭着塞纳河左岸混出来的小有名气而自命不凡,结果一直没有写出真正的文章上品。直到遇到了良师益友福楼拜,一语批评点醒他行文目的要单纯、做事要专注,才有了后来的《项链》、《羊脂球》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大唐有良臣魏征,对贞观政治纠谬补缺,多所裨益。我们在回望他的成就时,更该庆幸唐太宗的宽广襟怀和海斗雅量!如果唐太宗在魏征言辞无忌上书时没有足够的雅量,真的“会须杀此田舍翁”,将会是怎样的千古憾事!赞美与恭维是铺满鲜花的深渊,批评才是被荆棘掩盖的花园。来斗雅量,在那花园里采撷力量,完善人格,完善人际,完善人事,完善人生。来壶虚心酒,来斗高雅量,不醉反醒,醒而自清!杜甫诗云:“雅量涵高远,清言见古今。”有雅量的人,自会广开言路,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才能更早地弥补自己的缺陷,更迅速地成长,更全面地发展,更从容不迫地应对人生波澜,更胸有成竹地迎接挑战和把握机遇!

兄台,来斗雅量佐人生,可好?

(作者为山东省实验中学2011级学生,曾获文心雕龙全国作文大赛才艺之星)

2.在批评中进步

文/丁肖瀚

一个人的心灵隐藏在他的作品中,批评却把它拉到亮处。

批评作为一盏明灯,往往引领的不单单是作品。批评之于社会,则可能是对人的观念与行为的提升,联想到日本战国时期,有一场著名战役发生在织田氏与松平氏之间,双方战事持续了七天之久却不见胜负,其实以织田氏的兵力早可拿下这场战事,只因织田存有歼灭所有敌人的这般野心,造成了战事的延搁。织田氏手下一士兵得知此况,勇敢向君主进言:“战事持久,必将劳民伤财,丧失民心。”君主听罢,觉之有理,遂改变了作战的方针,一天时间便大败松平氏。

接受正确批评后,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其实,在各种事情日臻完美的同时,批评的艺术也在以同样的速度发展着,只有接受,只有在批评的筛子里寻找奥秘才能有质的飞跃与境界的升华。

破除对于批评存在隔阂的桎梏是人成功的关键。接受正确批评,在批评中寻找迷路的灵魂,并努力搜寻出口,是给心灵一个解脱,给进步存留机会。

真正的成功背后都包含着自己的美学理论,并提出了让人们藉以判断其优劣的标准,放眼国内,有些人只因个人意愿与固执情绪,致使自己在成功的高地上跌落。

大跃进时期,人们更加习惯用一个大脑代替众多大脑去思考,面对迷失与错误,人们宁愿缄闭其口,也不愿建议与思索。人们在权威之中迷失了自己,思想沉没于黑暗之中。庐山会议时,彭德怀积极提出建议,但由于国家领导人对于彭德怀不接纳,使错误延续,造成了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

人如果面对批评而无所体会,那么自大终成进步的桎梏。不仅仅是社会中,在自然界,生物的长久存在也是在进化中有所平衡,就似人的成长有时会偏离,终究要寻找迷失的地点,将他人的批评与自身的理解完美化合,才可点染出新的光辉。

真正的文明以理解和接纳为生,而不是以憎厌和轻蔑为生。现代的文学大师,在众人面前放低了姿态,接受读者的建议,这便是一种接纳,一种理解。只有这样,文明才能在这一过程中健康活泼地生长。社会生态亦然!

成功无他路,唯有打开接纳的窗口,吸纳正确的批评,理智地解析个人。在批评中唤醒深处的自己,在接受合理批评下理性地进步,成就自己。

(作者为山东省实验中学2011级学生,曾获叶圣陶杯2012年作文大赛特等奖)

3.论质疑的力量

文/范子豪

年轻的亚里士多德静立于已经被尊为“哲人”的老师柏拉图身旁,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平淡却坚定地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已经作为一种社会概念被人们更广泛地理解,其含义更像是“权威”,而我们作为民众,则类似是“弟子”的存在。由此看,亚里士多德无疑具有超前的眼光,他心中所执念所追求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师”的教义,而是不为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真理,这也就是当下人们所说的“科学精神”。

“弟子”敢于去质疑“师”的言论,这无疑是让人欣喜的。权威不可能永远保持自身的正确性,而权威犯下的错误经过大众的追捧则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这时便凸显出对权威表达质疑的价值所在。就像当年面对柏拉图都据理力争的亚里士多德在老年同样犯下了错误,也会有后起之秀站在比萨斜塔上,用明明白白的实验结果告诉所有人:两个铁球是同时落地的。

时代在发展,当下越来越多的民众与媒体敢于向权威表达质疑,而想要成为一名权威无疑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够让人信服。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处在这样良性竞争下的社会个体无疑能够提高个人素质,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由此可见,质疑确实是万分可贵的。莫言曾对向他提出质疑的媒体表示“向一名作家提

出意见也是对作者本人的帮助”,的确如此。忠言逆耳,人们大都好大喜功,而权威的耳中听到更多的是赞扬,所以权威需要听到质疑的声音才能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成果,总结疏漏与教训,促成自身的进步。同时对于普通人而言,表达质疑无疑是一个追赶权威的绝佳机会。权威有更高的学术水平与素养,民众想要追赶,也要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学习。综合来看,敢于质疑不仅能够推动理论知识的进步,也能促进民众素质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权威还是普通民众,随时保持质疑精神会激发人们对于生活中每个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学习与实践,最终能使生活变得更为美好。

我从不曾期盼每个人都会成为亚里士多德式的集大成者,因为即便是博学如斯,也不可避免地会有错误。我更希望的,是每个人都能够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保持属于自己的那份质疑精神,让每粒星点般的质疑引领修正和探索,汇聚成河,推动进步的力量不息向前。(作者为山东省实验中学2011级学生,曾获2013年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山东赛区一等奖)

4.纠误的力量

文/董树婷

错误,像隐藏在生命中的污垢,让原本清澈的人生显得肮脏。改正错误,就像一个一个清道夫,将一个个生命河中的污点清扫干净;改正错误,像灵魂的清洁剂,教会我们如何树立优秀丰满的形象;改正错误,像一个灯塔,引领我们走向更宽阔的人生境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高祖取张良之谏,大破霸王,赢楚汉,登高位,纳贤士,这是何等的“大风起兮云飞扬”的生命宽度;而项羽却屡屡漠视亚父的冒死直谏,只落得与姬决绝、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这样一个污点让生命厚度显得微薄了许多。

改正错误,不仅让我们的人生没有污点,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树立了更优秀丰满的形象。博茨瓦纳,这个很有名气的非洲南部国家,以其怡人的气候吸引了众多中国人入住,而中国人也以我们的友好、热情被欢迎。可近几年来,少数几个侨民在博茨瓦纳这个安详的地方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从事建筑业的中国侨民在此占垄断地位,于是在工程建设时便出现了偷工减料的现象,致使中国人的口碑和形象直线下滑。当中国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时,便一心致力于改正错误,改变中国人形象下滑的现象。《非洲华侨周报》社长创办英文报纸,让当地人全面了解中国人;多做慈善活动,改变了当地主流社会对中国人的印象。面对所犯下的道德错误,我们没有逃避,而是选择了直面和积极改正。改正错误的力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彰显出来——华人又以一个崭新的诚信的形象生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改正错误让我们丰满自身形象的同时,对我们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影响。当数年前我们的社会经历了“瘦肉精”、“地沟油”等以食品安全为代表的严重道德滑坡时,群众以犀利的手笔指出了国家质监局和不法商贩的错误。而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些错误正逐个得到回应,并在积极努力地改正着。尽管食品安全的问题任重而道远,但改正错误的力量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我们对食品安全重建信心,对社会道德建设有了更多美好的希冀。

每个人、每个社会阶段都不是完美无瑕的,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错误潜藏着。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拥有直视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勇气。改正错误之时,我们将感受到改正错误为我们带来的撼动心灵的力量。

(作者为山东省实验中学2011级学生,曾获2013年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山东赛区一等奖)

5.正视错误

文/董树婷

错误,像隐藏在生命中的污垢,让原本清澈的人生显得肮脏。改正错误,就像一个一个

清道夫,将一个个生命河中的污点清扫干净;改正错误,像灵魂的清洁剂,教会我们如何树立优秀丰满的形象;改正错误,像一个灯塔,引领我们走向更宽阔的人生境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高祖取张良之谏,大破霸王,赢楚汉,登高位,纳贤士,这是何等的“大风起兮云飞扬”的生命宽度;而项羽却屡屡漠视亚父的冒死直谏,只落得与姬决绝、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这样一个污点让生命厚度显得微薄了许多。

改正错误,不仅让我们的人生没有污点,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树立了更优秀丰满的形象。博茨瓦纳,这个很有名气的非洲南部国家,以其怡人的气候吸引了众多中国人入住,而中国人也以我们的友好、热情被欢迎。可近几年来,少数几个侨民在博茨瓦纳这个安详的地方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从事建筑业的中国侨民在此占垄断地位,于是在工程建设时便出现了偷工减料的现象,致使中国人的口碑和形象直线下滑。当中国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时,便一心致力于改正错误,改变中国人形象下滑的现象。《非洲华侨周报》社长创办英文报纸,让当地人全面了解中国人;多做慈善活动,改变了当地主流社会对中国人的印象。面对所犯下的道德错误,我们没有逃避,而是选择了直面和积极改正。改正错误的力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彰显出来——华人又以一个崭新的诚信的形象生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改正错误让我们丰满自身形象的同时,对我们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影响。当数年前我们的社会经历了“瘦肉精”、“地沟油”等以食品安全为代表的严重道德滑坡时,群众以犀利的手笔指出了国家质监局和不法商贩的错误。而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些错误正逐个得到回应,并在积极努力地改正着。尽管食品安全的问题任重而道远,但改正错误的力量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我们对食品安全重建信心,对社会道德建设有了更多美好的希冀。

每个人、每个社会阶段都不是完美无瑕的,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错误潜藏着。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拥有直视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勇气。改正错误之时,我们将感受到改正错误为我们带来的撼动心灵的力量。

(作者为山东省实验中学2011级学生,曾获2013年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山东赛区一等奖)

接受改变不负青云之志

山东卷范文

也许莫言、铁凝们自己都没有发现,他们承担错误、接受改变的特质为他们的成功提供了强大地保障。“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在他的人生旅途之中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茨威格这样定义人生,在生活中,面对人生的困境,有的人选择了固执己见,而有的人却选择了接受改变,战胜困难与荆棘,探索生活的真正使命。承担错误彰显大师风范,人们理应接受改变实现精彩自我。

面对征程中的困境,人们总是接受改变,赢得人生。“仁”“礼”是你毕生的追求。乱世群雄容不下你的“为政以德”“礼乐治国”,政治理想终生未遂,但这并不影响因为接纳错误,改变生命的轨迹而成为后世的模范。从政治到教育,风尘仆仆的奔波,言传身教的讲授,九尺七寸的身形渐渐佝偻,美髯青丝也挂上了霜雪;迂回漫长的逐梦路上五经、《论语》、七十二贤都是是你一路走来的见证者!孔子虽生不逢时,政治理想终生未遂,但他诚恳接受改变,实现人生抱负。纵使心中有对事业的理想坚定,若无接受改变的能力,一切终为幻影。话语擎不起理想,豪情撑不住壮志,理想的玉宇需扫除人生路上的种种错误来建造。

7.名师点评2013年高考作文 山东卷 篇七

2012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 认真审视江苏卷, 我们发现, 试题难度有所下降, 没有偏题、怪题, 题目平和, 稳中有新。试题重视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进一步强化对核心能力和学习潜能的考查。命题材料新颖, 呈现方式多样, 注重了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 对引导中学教学向重基础、重能力、重实验的方向转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一、试卷分析

1. 试卷构成

整个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单选题20个, 每题2分, 共计40分;多选题5个, 每题3分, 共计15分;非选择题8道, 共计65分。全卷满分为120分。这已经成为江苏高考近年来稳定的试卷结构。

2. 试卷特点

1) 重视基础, 突出主干知识

笔者对2012年的江苏卷试题进行了分类和归纳, 具体参见下表。

注:部分试题考查内容涉及多个方面, 分别统计在相应内容里面。其中第19题涉及化合物和实验, 各算1分。

从表中可以看出, 细胞代谢、遗传和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等主干知识占分较多。试题也兼顾了知识的覆盖面, 如第1题考查细胞的化学成分, 第4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 第5题考查生物的进化, 第20题考查细胞分化和细胞癌变等。

2) 增加图表, 体现能力立意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较高的能力目标, 而图表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常见载体。2012年江苏卷选择题出现5处图表, 非选择题出现8处图表。下面就列举两例进行分析。

例1. (原卷第25题) 糖耐量受损 (IGT) 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 (如饮食) 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 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 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多选) ()

A.餐后60min时, 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

B.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

C.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 血糖浓度下降

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

试题立意:本题以IGT的血糖调节特点、治疗手段为命题背景, 结合实验和图表, 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是一道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

解题思路: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生理功能。观察图知, 餐后60min时, 运动组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 原因是15~45min之间的运动消耗了部分葡萄糖, 使血糖浓度降低, 进而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对比运动组和对照组的血糖峰值、胰岛素分泌高峰、胰岛素升高幅度, 不难发现运动组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下降。从题中信息知, 正常情况下, IGT人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 必须通过胰岛B大量分泌胰岛素来帮助降低血糖。餐后适度运动, 血糖峰值下降, 减轻了IGT人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

答案:BCD

例2. (原卷第33题) 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 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报告

(1) 材料用具:乳熟期的温室盆栽水稻, 1mmol/L NaHSO3溶液, 蒸馏水, 喷壶, 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2)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若干______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甲组为对照组, 乙组为实验组。

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______、______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 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

(3) 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见图1, 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 研究发现NaHSO3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 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 进而加快对图2中______ (填字母A~D) 物质的利用。

(3) 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 证明了0.2μmol/L硫酸甲酯吩嗪 (PMS) 和1mmol/L NaHSO3效应相同, 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 也无抑制效应。请用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 (实验光照强度为1000μmol·m-2·s-1) 。

试题立意: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是历年考试的重点。本题以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为背景, 考查理解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用图的形式直观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解题思路: (1) 因为实验目的是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 所以实验组用低浓度 (1mmol/L) NaHSO3溶液处理, 对照组用蒸馏水处理。水稻的株型、长势等是无关变量, 应该保持相同。实验结果与实验目的密切相关, 根据图1的实验结果, 可以得出不同光照强度下低浓度NaHSO3溶液均可提高水稻光合速率。 (2) 光合作用过程中, 光反应阶段有ATP的形成, 场所是类囊体。图2中A是CO2, B是C3, C是 (CH2O) , D是C5。ATP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 所以可以加快A、B、D的利用。 (3) 首先根据图1绘制出光照强度为1000μmol·m-2·s-1时对照和1mmol/L NaHSO3的实验结果。然后根据0.2μmol/L硫酸甲酯吩嗪 (PMS) 和1mmol/LNaHSO3效应相同, 绘制出PMS的实验结果。最后根据“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 也无抑制效应”绘制出NaHSO3+PMS的实验结果。这里需要注意柱形图的形式。

答案: (1) (2) 株型、长势、叶片均一蒸馏水1mmol/LNaHSO3溶液 (3) 不同光照强度下低浓度NaHSO3溶液均可提高水稻光合速率 (2) 类囊体A、B、D (3) 见下图:

3) 加强实验, 凸显学科本色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实验约占总分的25%, 这在近几年的试卷中也得到了落实。试卷中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不仅取材广泛 (有的源于科学家的经典实验, 有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背景, 有的围绕生产、生活问题) , 而且全面考查《考试说明》中要求实验内容考查的能力, 如第15、16、17、18、19、21题等考查了相关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第27、31题考查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第33题考查初步探究一些生物学问题、恰当评价和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

4) 关注热点, 彰显地方特色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联系生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体现江苏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是江苏《考试说明》中力求达到的目标之一。试卷在设计过程中, 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第5题涉及外来物种、第24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安全;第6题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第20题的癌症、第25题的糖耐量受损 (IGT) , 引导学生关心人类健康;第12题中的激素与动物饲养、第16题中的加酶洗衣粉、第17题中消化酶的使用方式, 引导学生重视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自实施自主命题以来, 试题的设计努力体现地方特色, 如2011年第20题就是以江苏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为纽带, 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2年的第26题围绕江苏境内的某地区人工鱼塘改造,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备考策略

1. 研究纲领性文件, 制订可行的计划

教师首先要明确国家《课程标准》、《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教学要求》) 和《考试说明》三者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课标强调了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 即在原有“双基”基础上, 还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教学要求》是按照模块的顺序进行编写的。每个模块的二级主题包括“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两部分。“学习要求”主要是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学实际将内容标准细化;“教学建议”主要是针对课程目标提出的教学参考建议。

《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 它在《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下明确界定了高考命题的范围, 具体到了所有要考查的知识点, 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有具体要求, 同时对能力测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归宿点不同, 但两者有交叉点。如在能力要求上, 两者基本是一致的。因此, 新授课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放眼长远, 踏踏实实落实好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复习过程中, 首先要加强对《考试说明》的解读, 领悟命题指导思想, 理解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明确考试范围和内容, 熟悉试卷结构和题型, 提高复习工作的有效性。其次, 要制订可行的计划, 合理安排好每一阶段的复习任务。一般而言, 一轮复习安排5个月, 主要任务是梳理教材, 形成知识脉络;二轮复习安排2~3个月, 主要任务是专题复习, 构建知识体系;三轮复习安排1~2个月, 主要任务是实战演练, 提高解题能力。

2. 注重核心知识, 构建知识网络

现行的高考, 考查单一知识的试题基本绝迹, 学科内的知识综合尤为重要。如2012年第28题, 把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等知识全部糅合在一起。

复习时, 对于一些重要的概念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维解读。如核心概念“基因突变”, 教材中的表述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就叫做基因突变”。这里, 基因突变的概念属性是“基因结构的改变”, 标准属性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其实上述仅仅是对基因突变概念的表层理解, 我们还可以进行如下思考: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可能有哪些类型?分别可能带来什么结果?碱基对改变是否一定导致性状的改变?如果不是, 可能有哪些情况?基因为什么会发生突变?什么时候发生突变?哪些细胞可能发生突变?突变后的基因一定传递给子代吗?基因突变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基因突变有哪些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基因突变与生物进化有什么联系?等等。

网络结构化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 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例如以“信息分子”为关键词, 可以设计以下模式图, 让学生思考图中A、B、C、D、E各代表什么物质, 以利于提高其对生命活动调节的理解。

有些知识分散在不同教材的不同章节, 如教材中与癌细胞有关的知识有很多, 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交流, 最终可以整理成以下表格: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 构建知识网络, 可以从知识的关联性和整体性方面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知识形成网络结构后, 能在解决问题时被迅速、有效地调用。

3. 培养思维能力, 抛弃题海战术

长期以来, 很多老师和学生依靠题海战术, 寄希望于多做题来应对多变的考题, 这种做法不仅牺牲了学生的休息时间, 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 社会充满机遇与挑战, 而应对挑战, 主要依靠思维能力。

首先, 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的思维。其次, 要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如变换角度,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一题多解, 培养思维的广阔性;错题探源,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限时训练,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最后, 教师还要训练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学会立体思维。

4. 加强实验教学, 提高探究意识

实验与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中首次并着重提出的, 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也是近几年江苏高考的热点, 比重不但逐年加大, 而且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实验教学应该抓好3个方面: (1) 基础实验。教材中的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这些实验中包含了中学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不仅是高考直接考查的内容 (考纲规定部分) , 也是学生进行实验分析与设计的基础。有几年高考连续考查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和计数, 就意在提醒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验能力, 不能仅仅“背实验”。 (2) 经典实验。课本中介绍的科学家的经典实验蕴含着科学实验与探究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利用这些经典实验,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使学生熟悉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性原则等, 并让学生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解释。 (3) 拓展实验。很多设计实验实际上是教材实验的延伸, 如“证明脱落酸 (ABA) 可以促进气孔关闭”就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迁移。总之, 教师既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也要制造一些问题让学生“动脑”, 如怎样检测某种奶粉是否合格, 黄曲霉素能不能引起细胞发生癌变, 等等。

上一篇:关于自律初二作文下一篇:年法院工作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