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精选16篇)
1.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一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占据的比重较大,有效的解决了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以及提升人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是为了保障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合法、合规,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所采取的措施,从而确保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以我国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当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问题;对策研究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较差
我国中小企业都是传统企业发展而来,在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甚至很多中小公司没有建立内部控制系统,无法有效的对公司进行内部监督与控制。虽然在初期,内部控制弊端无法体现出来,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内部控制会职业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企业缺少内部控制的文化,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是家族企业,他们在公司控制方面主要是由家族进行管理和控制。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意识和内部控制文化方面,都较为欠缺,这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不利于公司的发展,也无法有效实现公司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缺乏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尚未建立信息化的平台,实现内部控制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从而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中小企业长期受到管理者的控制和影响,使得公司的决策主要是由公司的管理者来制定,中小企业的基层员工很少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来,公司内部控制不能够得到贯彻实施。由于公司缺乏一套完善的信息化平台,使得公司的管理者和基层员工在交流信息过程中存在障碍,无法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管理者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信息,影响了其对公司内部控制,不利于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
(三)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
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保障公司筹资、投资以及营运活动等各个环节资金的流通,从而保障公司实现快速、健康和良性发展。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重视程度不高,甚至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也没有吸引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这些都影响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较低的财务管理效率进一步影响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从而影响了财务报表的信息可接受性,使得外部投资者无法通过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企业有效地进行监督,降低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内部控制意识
企业管理者是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如果公司管理者重视内部控制的工作,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会在公司得以快速建立,并加以推行,如果公司管理者不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公司内部员工就会抵制内部控制工作。可见,公司管理者的意识和态度直接决定了公司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为此,必须加强公司管理者的不控制意识,并将内部控制工作作为管理者工作的一个方面,定期对公司管理者进行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加强公司管理者内部控制的意识。同时,加强公司管理者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使得在管理者的领导下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二)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交流平台
中小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工作中离不开基层员工的支持,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交流平台,使得公司的基层员工能够在平台进行交流,获取内部控制工作所需要的信息,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同时通过该平台使公司的员工及时获知管理者的态度,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建议。并且需要对中小企业的员工进行内部控制的培训,提升中小企业员工内部控制意识,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去,全面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
(三)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与规模较大以及资金较为雄厚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融资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大型企业尤其是一些上市的大型公司,中小企业与这些企业相比,由于在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其很难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并且银行偏爱于向大型企业进行贷款,为此,中小企业必须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通过财务管理工作提升所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接受性,让外部投资者可以通过财务管理工作所提供的信息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从而向企业贷款。因此,可以通过财务管理工作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
三、结束语
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决定了中小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对企业的作用,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升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除了建立内部控制信息交流平台,做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以及提升中小企业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外,中小企业还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加强内部控制工作。通过建立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督和控制,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加强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有效地帮助中小企业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从而实现中小企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和就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楠.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企业导报,2016(04).[2]邵文梅.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04).[3]陈雪芹.浅议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完善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06).[4]王佳莉.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6).[5]邱发长.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2.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二
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缺乏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现阶段, 无论是对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确定, 还是对质量没有达到相关标准食品生产企业的惩罚, 都是由我国政府部门承担, 由各部门进行管理。因此, 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工作的落实呈现相互交叉重复的情况, 也较为混乱。我国涉及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部门有农业、食品、工商等众多部门, 但是各个部门具有很强的孤立性, 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动性很差。当不良问题出现时, 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屡见不鲜, 最终形成众多部门共同进行食品质量的监管, 却没有取得良好成效的现象。
配套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法规还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执行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法规是在1995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法》。从1995年至今,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很多新的食品种类也不断诞生, 导致以往没有出现过的问题也不断的涌现出来, 食品质量安全要人堪忧。但是原有的法律法规对违规的食品生产企业惩罚力度不足, 没有较强的震慑力。
经费不足, 限制食品质量检验监管力度的提升
虽然, 我国对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工作投入的资金逐年增加, 但是一些先进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还相对缺失。例如, 食品中农药残留含量检测技术的推广, 还不能满足现阶段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际需求。很多的地方食品质量监管部门因为经费的缺失, 没能购买相应的检测设备, 使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工作的落实只是趋于形式, 或者食品质量检验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检验失误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解决我国当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
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我国需要尽快制定既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 又适应我国现阶段食品生产行业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 使我国的食品质量检验标准能与国际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标准相结合。还需要注重的就是不断提升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的检测水平, 从而有效地保证我国食品质量安全, 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我国的政府部门还需要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对我国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进行完善, 要坚决杜绝质量达不到我国规范标准的食品进入到市场中。政府部门还需要要求食品生产企业自律, 加强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的打击力度, 并且要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 依据我国的相关法律给予严厉的惩罚, 对于其他的食品生产企业也能给予警示。
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技术能力
无论是食品生产源头的管理, 还是对已进入经济市场的食品的抽样检验都需要检验技术的支持。现阶段我国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 同时, 对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的检验水平也提出了挑战, 对其的检验技术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目前食品生产行业的发展, 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部门需要不断加强硬件建设, 要对各项检验设备及时进行更新和增添。除此之外, 还需要配置经过长时间培训, 并且具有丰富经验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人员。
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
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 对于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工作成效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要坚持重点监控和系统监控的全面落实, 对于多种食品的生产加工、消费等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同时, 还需要不断提升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建设力度, 利用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严格地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使人民群众能在食品市场中放心消费。此外, 还需要对食品市场的变化进行研究, 了解自然灾害对于食品供给造成的不良影响, 预先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避免不良问题出现时过于慌乱, 严格地保证我国食品的质量安全。
结语
3.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三
关键词:食品质量检验;存在问题;可行性对策
食品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水平,同时也会给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于2010年9月联合公布的,在这份报告里面突出强调食品质量检验工作,对食品质量有相当严格的检验规定。然而,目前国家食品质量检验存在诸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切实可行的食品质量检验对策,进而提升食品质量的检验水平,以保障人们的健康饮食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食品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食品质量检验工作有了一定的成效,许多不合格的食品生产企业背陆续揭露,整个食品生产行业得到进一步净化。然而,近些年来报道的食品质量问题,也暴露出食品质量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质量检验制度有待健全
关于食品质量检验的工作,多个政府部门拥有执行权力,如工商局、农业局、食品药品管理局、环保局等部门。这些部门的构成关系相对复杂,食品质量检验的职责和分工不明确,往往导致食品质量检验的重复检查、漏检和检查不严等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目前的食品检验制度处于起步阶段,系统的食品检验流程尚未成形,致使部分食品质量检验部门难以很好履行自己的职责,食品质量检验制度难以健全完善。
(二)食品生产企业的现状有待改善
食品生产企业从生产链到供应链之间存在诸多环节和流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出错都会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目前国家食品生产企业的现状有待完善,生产状况普遍较差,大大增加了食品质量检验的难度。
(三)食品质量检验人员专业性有待提高
食品质量检验人员作为食品质量检验的执行主体,其专业性程度直接决定着食品质量检验的合格与否。目前的实际情况中,食品种类和数量逐年递增,对食品质量检验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事实上,目前食品质量检验人员在数量上和素质上都存在很大漏洞,其食品质量检验的专业性亟待提高。
(四)食品质量检验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食品质量检验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食品质量检验的科技含量。目前,许多食品质量检验部门依然沿用传统的检验方法,没有及时进行技术的改革创新,无法有效提高食品质量的检验效率。同时,食品生产过程中有许多新型食品添加剂,缺乏相对应的检验方法。例如,在检测辣椒制品工作上,食品生产企业已经广泛添加罗丹明B以对辣椒制品进行增色处理,而食品质量检验部门依然关注苏丹红的检测,必然达不到检验效果。这样情形的存在,往往致使食品质量检验工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空白。
(五)食品质量检验后期监管和处罚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在食品质量检验过程中,相关部门的后期监管和处罚执行力度不强,通常是简单的罚款或是没收生产工具处罚,导致部分食品企业存在侥幸心理,不利于食品质量检验工作效益的提升。
二、食品质量检验的可行性对策
针对食品质量检验不容乐观的现状,可以采取相应的可行性策略,有效促进食品质量检验工作效益的提升。
(一)健全食品质量检验制度
进行具体的食品质量检验工作之前,相关部门应当致力于食品质量检验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并以此确立质量检验工作开展的基础前提。为健全完善食品质量检验制度,要注重现有的食品质量检验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的强化工作,进行各部门之间责任的明确分工,以避免食品检验中的漏检、复检现象;同时致力于联合检验制度的建立,充分发挥各食品质量检验部门的应有作用。
(二)重点监控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
针对目前食品生产企业仍需改善的现状,食品质量检验要做好全面监控的基础工作,集中进行食品生产企业的重点监控,包括对国家提出的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产品、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重点企业以及食品加工的重点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尤其是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监控工作,以实现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三)提高食品检验人员的专业性
为提升食品质量检验的工作效益,要注重检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就是强化检验人员定期培训工作,致力于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以实现检验人员个人业务素质的提高,同时注重检验人员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同时,强化各部门检验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协调各自的检验工作,最终实现检验人员专业性的提高。
(四)提升食品质量检验的技术水平
时代发展下,科技日新月异,食品质量检验的技术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检验技术的改革创新,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以确保检验效率的提升。同时,不断加深食品质量新问题的研究探讨,消除检验中的空白地带,提升食品质量检验的权威性。
(五)强化食品质量检验的后期监管和处罚执行力度
食品质量问题工作中,后期监管和处罚的执行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食品质量检验工作的达标与否。相关部门严格落实食品生产许可证,严格审查食品企业的安全生产,严格监控食品从生产源头到食品加工再到流通销售的各个环节,加大处罚执行力度,杜绝食品生产企业的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
近年来,食品质量检验现状的分析和相关对策的提出,对于食品质量检验工作的持续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给食品质量检验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检验的工作,消除人们健康生活的威胁,保证人们的健康生活受到最小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瑜. 浅析食品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
[2]朱险峰,王勇. 食品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外企业家,2013.
[3]范军雷. 浅谈食品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展望,2014.
4.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四
【摘要】来料检验质量直接决定着制造企业的最终产品质量。针对K公司IQC的质量控制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其来料检验质量控制的现状。从IQC部门的组织结构、供应商来料质量的控制现状、来料检验的抽样方案以及公司IQC检验的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IQC部门质量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对其来料质量控制的建议及改善方案,实现既保证来料的质量,又能降低来料检验成本,最终稳定产品的出货质量水平。
【关键词】来料检验;IQC组织结构;供应商来料质量;质量控制
【Abstract】Incoming quality inspection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final product quality i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scholars about the quality control of incoming inspection,the paper roundly analyzed the status of its incoming inspection quality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K company IQC quality control.Analyzed from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IQC department,the control status of supplier quality incoming,incoming inspection sampling plan and procedures of IQC inspection,this paper noted some problems in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department IQC.And then presented advice and amendatory scheme to the company’s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which not just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incoming materials,as well as lowers incoming inspection costs,and ultimately stabilizes the ship-level of product quality.【Key words】Incoming inspection; IQC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upplier incoming quality; Quality control
0 引言
来料质量控制是企业整个质量管理的源头,也是质量控制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来料检验质量控制是对企业所有的外购物料和外协加工物料的质量进行把关的第一步,终端产品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来料质量水平的高低[1]。为确保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不进入企业仓库和生产线,来料质量控制就要严格把关,在最前端发现质量问题,减少后续工作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如果不能对来料质量把关或是把关不严,让不合格物料流入仓库和生产线,质量问题将会在后道的工序中成指数放大。因此,来料检验质量控制是企业保质保量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
K公司来料检验质量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K公司简况
K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器件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核心业务集中于天花板(接线盒)系列、Ross系列、照明灯具(感应灯)系列和拖线板等四大系列产品。而IQC来料主要有五金件(如螺钉、螺杆、弹簧、铆钉、端子、面板、铜带等)、包材类(主要有外箱、彩盒、说明书、标贴、卡纸、塑料袋等)、电器元件、插线板原料(电玉粉、电木粉等)、冲压件、扎带、挂线等等所有的外购原材料、元器件、零件、组装件、配套件。
1.2 来料检验部门组织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部门组织结构的现状
该部门有11名人员,其中品质部门的QE对IQC部门递交的异常来料单进行裁决或复审,封样的更新、作业指导书的确认也由QE负责,1个质检主管,负责异常品的核准和整个部门的管理;2个质量技术员,负责一些技术上的检测;8个检验员,负责来料的检验、检验结果日报表的填制与整理。关于检验物料的分配,10名检验人员每人负责一大类中的一种或几种,并要根据供应商的种类负责原料的供应商。另外。其来料的流程是从供应商到仓库,再到生产线。
1.2.2 部门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1)从最高管理层到最低层管理的层次结构过多。组织弹性较小并缺乏专业分工,结构过于纵向一体化、沟通成本高、人员配置不合理和运行效率低等。
(2)由于职位设计过于狭窄和员工职责分配不明确,会不可避免地给部门带来负面影响。在出现来料质量问题时,有些员工之间甚至会相互推卸责任,最终影响来料检验的质量水平。
1.3 供应商来料质量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供应商来料质量控制的现状
对不合格供应商按其提供物料的特性进行分类。采购部负责开发原材料供应商;包装部负责开发包装材料供应商;采购部组织NPI和质量人员现场考查供应商,并组织三方评审,最终确定合格供应商。采购部根据物料要求寻找潜在的供应商,并发出“供应商调查表”,要求供应商提供公司基本信息,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初步可合作的供应商和供应商的类别。对合格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价,从质量、交期、售后服务三方面综合评定。其中质量评定占总评分50%,交期评定占总评分40%,售后服务占总评分10%。
1.3.2 供应商来料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对供应商评价进行系统的管理,四大部门职责划分太过明显、独立性太强,在供应商评价过程中不能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
(2)对供应商质量分类的方法不足够完善,其只是依据供应物料的重要性等级将供应商质量分为三类,划分的标准过于简单。
(3)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供应商质量评价体系,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性,不易于对供应商质量进行评价,表现在供应商指标间过于繁琐、重复出现和不明确。
(4)公司对供应商质量的评价不够客观与合理,评价方法很容易受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就缺乏一定的可靠性。
1.4 IQC抽样检验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4.1 IQC抽样检验的现状
K公司各部门及工序使用统一的抽样检验标准,即GB2828.1-2003/ISO2859。GB2828.1指的是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统计抽样的个数或缺陷的个数,或者将单位产品划分为合格或不合格,或者仅计算单位产品中的不合格数的检验,目前该公司均以此作为检验抽样依据。
另外,还实行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即将抽样分为正常、加严、和放宽的一组方案,并通过转换规则将前三种方案联系起来。三种方案的适用场合,正常方案:产品质量正常时;加严方案:当产品质量下降或过程不稳时,则采用加严方案,保护使用方的利益;放宽方案:当产品质量是一直稳定或比预期要求更好时,则可采用放宽方案,保护生产方利益。
1.4.2 IQC抽样检验存在的问题
GB2828.1抽样标准在使用时,检验员在实际的检验时就会面临着一次抽样检验、二次抽样检验还是多次抽样检验的选择。一次抽样检验对于生产方在心理上的影响较差,而且所需要的总检验费用较多,多次抽样检验对批产品质量的估计准确性较差,且检验员以及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因此检验员要综合的考虑各类因素,再决定采用何种抽样检验方案。
1.5 IQC检验流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5.1 IQC检验流程的现状
该公司IQC来料检验的检验流程如图1所示。
(1)物料经仓管员点收,核对物料的名称、料号、规格和数量等相符后给予签收,再交给品保部的IQC进行验收。
(2)质检员根据来料单在个人来料汇总表上进行汇总,每个人查找封样、作业检验指导书、相应的监测仪器和设备,然后到仓库待检区对物料进行取样检验。
(3)检验员一般应按照抽样标准给予检验判定,但本部门大都随意取样,甚至每种物料仅仅取一个样品进行检验。
(4)最后将检验的结果用书面的形式记录在日报表上,一般在一天的检验任务全部结束后进行。
(5)抽取不合格品样品交由品质主管审核裁定;品质主管核准不合格(拒收)物料,填写物料异常报告单,交给质量工程师(QE)进行确认。
(6)由QE进行确认是该合格入库,还是特采、线上挑选、IQC挑选,或者是严重不良品向供应商退货,有些还可以进行报废;将检验合格的来料单转给仓库进入产线。
(7)根据一天的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汇总,并分类写出检验报表进行存档。
1.5.2 IQC检验流程存在的问题
(1)检验流程过于繁复、工艺流程单
一、检验数据没有得到使用与处理。对于生产急需的物料,没经过检验直接流入产线,会导致生产线上产品质量问题。
(2)对于规模较大订单来说,入仓前需检验的来料零件数量非常庞大,给来料汇总表、来料检验单、检验信息、质检员以及来料检验报表等的有效检验记录管理和查询带来了巨大障碍。
(3)对影响检验报告质量的各类因素(仪器、设备、环境设施、检测技术、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等)没有进行全面控制,没有建立完整的来料检验体系和信息共享系统。
对来料检验(IQC)质量控制的改善方案
2.1 组织结构再造方案
将IQC的组织结构向网络扁平化发展,将质量技术员与质检员合并为质量技术员,质量技术员为核心岗位,负责来料的检验、记录反馈,将检验的结果直接与质量主管反馈,每月又与质量主管对所有的质量异常数据进行交流,协助QE对来料的质量进行控制;质量主管每天向QE反馈质量异常;在检验的过程中,质量技术员又与供应商直接交流,与供应商反馈质量检验异常数据,提示其进行改进;质量技术员每天检验过后,向生产线现场进行考察,了解来料异常对生产线的在制品质量造成的影响,为来料检验提供直接的检验依据。
2.2 建立供应商来料质量评价与选择体系
结合K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2]如图2所示。
在对各种需要做出决策的问题时,使用 AHP 方法,将复杂的目标问题逐步分解,这样这个复杂的问题就会成为很多个组成元素,然后把特点不同的元素依据它们的类别进行分组,接着依据元素分组情况建立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特点的评价模型。
2.3 规范抽样检验标准
从规范来料检验的抽样方案出发,以国家标准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为依据,根据原材料的质量情况,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重新制定一套标准的抽样计划。将原材料的供应商分为合格供应商、免检供应商、视同合格供应商及试用原材料的供应商几大类[3],公司IQC部针对这几类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及各种原材料不同指标的重要度分别设计对应的抽样方案。
2.4 IQC质量控制信息化及检验流程的优化
对来料检验过程实行全面的电脑化管理[4],即来料汇总表、来料检验单、检验信息、来料检验报表以及异常反馈等利用电脑软件管理和控制,提供检验质量信息的共享化水平。实现整个生产环节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检验结果的自动分析,为质量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专业而统一的信息平台,为制造企业把好了第一道质量关,更为制造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论
通过对K公司IQC部门的接收原料、组织结构、供应商来料质量控制、抽样标准及检验流程等情况进行分析,提出IQC组织结构再造方案、建立供应商评价与选择体系(使用模糊层次理论)、规范抽样检验方案、IQC系统信息化、检验流程优化以及对人、机、料、法、环的控制,从而保证来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5.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五
2.2推行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目 前,我国的教育、卫生主管部门已意识到高层次医疗 卫生人才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认识到进行系 统的临床能力规范化培养的重要性B]。尽管两者 在报考条件、临床能力培训方式、培训目标和要求等 方面有诸多不同,但都是通过系统培训提高受训者 的临床应用能力和实践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 国家培养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因此,临床实践能 力训练是两者的有机结合点,同时也为‘‘双轨合 提供了可能。
,国家教育部在全国64所高校展开临 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我校作 为首批试点院校之积极改革创新,实现了人才 培养过程中“三个结合”的有效衔接:①通过招收全 国重点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临床医学专 业硕士,并招录为我校住院医师,使其具有研究生和 规范化培训医师双重身份,实现了研究生招生与住 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相结合;②创新临床医学硕 士专业学位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强化对研究生 医学精神、临床思维、实践技能及科研能力的培训, 同时突出临床技能训练,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要求,完成33个月的临床轮转和技能培训,并 通过理论学习考核、临床转科考核、中期考核及毕业 考核,保障培养质量,实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与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③通过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 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要求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出口 ”标准,实现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 师准入制度相结合。通过“双轨合一”临床医学专 业学位研究生在项目结束时能够同时获得研究生毕 业证、学位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和执业 医师资格证书,即实现‘‘四证合一”不仅节约了教 育培训资源,还为研究生提供了更好地就业机会。
2.3落实完善“双导师制”研究生教育的关键是 导师,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临床专业学位 研究生的培养特性,就是需要到其他学科进行临床 轮转学习,这个过程能否规范落实,直接关系到研究 生培养质量。为此,要落实完善‘‘双导师制”建立 一支相对稳定的导师(组)队伍,增加导师组成员, 尤其是临床轮转学科的导师培训和管理,定期组织 导师进行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强调导师组共同研 讨和制定研究生临床轮转与科研培训方案,动态监 测和评估培训效果,同步反馈至研究生管理部门,及 时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以确保研究生轮转过程的 实效与质量。同时,为激发副导师的带教热情和工 作积极性,须建立切实可行的奖励方案,给予优秀副 导师一定的奖励。
2.4坚持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有机结合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性”要求其培养的不是一般从 业人员,而是具有高深理论基础、复杂操作性技能、较高专业伦理的专业人士和专家M。事实上,设置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初衷是为了有效地改变临床医 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临床能力训练不足及临床能力 较差的状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忽略科研训练。新时 期对于临床医师的要求,不仅仅是会看病,还要懂得 分析数据,能够联系症状、体征、药物做对比研究,能 作病因学研究和预后分析等。因此,临床医学专 业学位研究生应当结合临床实践,以实际医疗工作 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来源,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研究生 论文的选题、相关临床数据采集、分析和论文撰写, 积极听取科研专家的授课,参加院校组织的学术活 动,从而掌握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研究的 科研思路,使其具备发现、提出、解决临床问题的能 力&2。另外,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至少1篇以 临床工作为主的文献综述或病例分析报告,以保证 其在学期间,能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有一定的科研 产出。
通过对我校至级813名临床医学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的研 究生导师对他们有科研期望,66。5%的研究生认为科 学研究和临床实践都很重要。相比之下,只有21% 的研究生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只需要进行临床技能 训练,而不需要进行科研能力培养。同时,在对我校 和届518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研 究生发表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显示:100%的 研究生在统计源以上学术期刊发表了文章,约5%的 研究生在SCI索引期刊上发表了文章。
6.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六
摘要:工程硕士学位设置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进行工程硕士培养12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另一方面,在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为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工程硕士培养各个环节的管理,规范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工作,从而不断改善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适应国家对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战略需求。
关键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对策
对于我们的舞蹈家来说,大自然给了他们生动的“示范”,启发了他们的灵感,才能创作出如此生动感人的舞蹈作品。可以想象,离开了生活,离开了“示范”,舞蹈就会窒息。对于我们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模仿”是他们学习舞蹈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的“示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备课时应在“示范”上下功夫,做到“示范”准确、到位,各种舞蹈风格鲜明、形象生动,教师只有有高质量的“示范”,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录像机、DVD等多媒体都已进入了我们的校园,如果教师觉得自己的“示范”不尽如人意,可以借助这些高科技手段,给学生更好更专业的“示范”。
舞蹈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直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生活,获得最直接、最生动的感官刺激。例如,在学习傣族舞蹈时,我们带领学生到公园观察孔雀,通过对孔雀神态、动作等的仔细观察,学生获得了最直观的孔雀形象,这样在学习孔雀舞时,学生的大脑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再现出孔雀的形象、动作、神态,学习也就变得容易很多。同学们的孔雀动作、造型不但形似而且更神似。做好舞蹈教学中的语言直观。舞蹈教学中的语言讲解也要生动、直观。教师准确形象的语言能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做出形象的舞蹈动作来。例如学习芭蕾舞手位时,学生对双臂呈椭圆形理解不透,找不到感觉。我用“象抱着个皮球”一样来形容这个动作的感觉,学生立刻就领悟到了。再如在学习藏族舞蹈时,学生怎么也找不到上身稍前倾、身体下懈等体态风格特点,我这样启http:///发学生:“解放前藏族人民一直处在奴隶制社会,奴隶主对奴隶们进行着残酷的压迫、剥削。奴隶们常常在奴隶主的皮鞭下,拖着脚镣为奴隶主搬运货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上身前倾、身体下懈的体态风格”。我的直观讲解加上学生自己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很快就掌握藏族舞蹈的体态风格特点。直观形象性的语言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促使学生在兴奋、兴趣之中完成舞蹈动作,否则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做好舞蹈音乐的直观教学。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是依靠听觉来学习的,往往不象学习动作那样直观、可视。
7.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七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问题,对策
在我国, 石油化工企业属于特殊行业, 企业的整个生产运作具有极强的市场衔接及其发展连续性。对石油化工企业全面实施质量控制是一种有效控制企业产品质量的实施手段。所谓企业质量管理, 其主要操作实施内容就是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全过程控制, 而产品质量检验化验则是其环节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通过化验分析的基本技术手段能够更为详细地获取到企业产品的基本信息, 进而摸索出其变化发展趋势, 并从中挖掘出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缺陷以及成待解决的相应技术措施。
1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工作
1.1企业质量检验化验分析的重要意义
石油化工企业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化验分析工作, 可以更为高效的强化内部生产以及管理制度, 保障其执行效力。通过对企业产品进行分析化验, 之后再通过其观察的检验结果由专业技术人员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最终再次将各种化验检验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处理, 以此来测量质检结果、做出合理的评价。
关于我国石油化工质量检验化验分析工作的管理与控制, 这也是当前行业领域内重点研究与探讨的重点、难点。石油化工的生产工作不同于其它行业生产领域, 其行业发展的特殊性质也决定了其企业生产检验分析的监督体系及其作用机制有所不同。“易燃易爆、高压高温”是其产品的主要表现特征, 今年在我国已经发生多次化工企业爆炸事故, 给国家、给社会、给人们所造成的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 更严重危及到广大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 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实施全过程检验控制, 通过严格规范化的监督控制机制高标准要求着企业整个工艺流程稳定、健康的运行。
1.2当前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2.1质检态度不够坚定
在一些国有控股的石油化工企业生产领域, 由于企业管理制度相对比较健全完善、规模大、资金充足等优势, 对于这类企业而言, 其质量化验分析工作一般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控制。但是,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生产设备落户、技术方法陈旧等化工企业而言, 其研发技术基础力量过于薄弱、运营资金不足、市场不通畅, 这一切影响因素共同制约着其无法实施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从而决定着其产品生产的工艺、技术无法达到行业标准, 其产品也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 最终导致这类企业放弃了产品质量检验化验工作。
1.2.2内部职责不够明确
当前国内石油化工企业在质量检验化验分析过程中, 集中突出存在的主要矛盾就是企业内部缺乏一套清晰明确化的权限职责。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的石油化工企业均设置了相应的质量检验管理部门, 但是对于企业质量检验管理部门的实际管理权限职责进行明确分配的企业却很少。质量检验部门应当作为企业各部门工作的一项重点, 部门工作的特殊性就必须要求着其必须是专业的质量监管部门。
1.2.3质检化验分析工作严重脱离企业生产实际
关于这一问题, 也是当下绝大多数石油化工企业主要存在的矛盾之一, 为了单纯了追求企业的市场经济利润, 而更多地忽略了企业质量检验部门的真正工作、职能以及存在的价值意义。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部门而言, 它作为企业专业的质量监管机构, 其不会直接的参与到企业生产主流部门各环节工作当中, 更不会直接参与到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它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而言, 表面上起到的是辅助作用, 而实质上则关乎着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稳定、可持续发展。
2 关于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分析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2.1完善质检制度、强化质检部门职能
包括质量检验的权威性, 以及明确各部门各环节工作之间的具体职责权限分配, 其主要目标就是为企业质量的检验化验分析工作创设一种有利的条件、环境, 因此, 在该领域, 需要企业领导者、管理层从思想上做到绝对重视, 重新认识到企业生产及其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从而实现并完善落实企业内部的产品质量检验机制, 与新时代、信息化社会发展进行接轨, 彻底地将其转化为一个专门的质量分析评判部门, 最终有助于全面提升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分析及其决策的科学性、公共性、权威性、技术性。
2.2实施科学化管理
在企业内部确立人才培养机制, 大力引进和培养具有优秀人格品质以及技术能力业务水平过硬的专业技术检验人才。对于质检部门的管理工作, 各部门之间要积极协调配合, 提供质检工作所必需的检验器材, 并规范相应的技术标准。
从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市场角度去看待企业质监部门, 必须在企业保障其独立性、完整性, 将其当做一个专门的部门机构来设立,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其工作管理的高执行力、高效力, 进而保证企业质检化验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2.3加强石油化工质量检验人员专业素养培训
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也就是说质检部门只有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才, 才是工作不断取得成功与创新的关键所在。对于质量检验工作人员而言, 他们的专业素养、业务水平、技能掌握等能力的高低优劣, 将会直接关系到甚至决定着石油化工企业产品的化验分析工作的效果, 所以, 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分析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准、专业化、应用技能型的质检工作人员队伍。在这方面, 单位部门需要不断强化质检人员的业务能力、技能素养的训练, 使其具备并掌握住专业的技能水准, 这样才能将更为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方法引入到质检工作当中来, 最终有助于石油化工企业产品质量检验分析的科学性与合理化。
3 结语
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生命, 而当前对于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而言, 正是因为行业发展的特殊性, 所以更应该加强对企业产品生产质量的监管与控制, 质量检验则成为了企业进行生产控制的“火眼金睛”。本文主要基于现发展阶段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在质量检验化验等管理工作中突出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进行相应的探讨与研究, 在文章中也指出了其中的问题与矛盾,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总而言之, 质量检验工作是石油化工企业质检部门进行产品化验分析的关键性任务, 只有掌握并具备高水平、高业务处理能力, 才能更好的去保障企业产品生产及其质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下, 对于国内的石油化工企业而言, 需要做到的任务就是在企业各部门之间构建一套相互匹配的产品质量检验化验体系, 不断保持与提升企业在行业领域内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景民.浅析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问题及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 33 (11) :198.
[2]耿晓东.辽阳石化公司化验室质量工作管理研究[D].东北大学, 2007.
[3]徐佳, 李玮娟, 刘翡翡等.略论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问题[J].中国化工贸易, 2014, (9) :224-224.
8.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八
关键词 环境监测;质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082-0215-01
保护环境,需要以环境监测为依托。在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就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提出改进措施,真正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1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作用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又称内部质量控制,它是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人员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它主要反映的是分析质量的稳定性如何,以便及时发现某些偶然的异常现象,随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其目的在于控制监测人员的实验误差,使之达到容许限的范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有把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这是分析工作者在测试样品时,为能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基础数据,对分析测试进行的自我控制,或接受质量控制人员规定的质量控制程序的过程。环境监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控制监测分析人员的实验误差在允许的限度内,从而保证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使分析数据在规定的置信水平内,达到所要求的质量。
2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环境保护意识虽然在逐步提高,但是面对更具诱惑性的物质利益时,却仍是以牺牲环境来获取利益,并未做到根本性的解决。由于各地方政府受财力和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的影响,环境监测工作就无法做到被各界人士重视和投入相应的各种人力物力。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就无法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
要知道,要真正做好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是巨大的。不要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分析、质控、采样等专业操作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就是在测试系统、测试仪器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也是耗费巨大。然而就目前从全国总体的情况来说,除了个别地方个别城市,大多数地方,特别是县级以下的大多数地方环境監测部门在质量管理认识和投入上很成问题。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素养不够,监测站条件恶劣,监测用房紧张,仪器设备落后并且不配套,甚至有的地方连常规仪器都很难配合。这种条件下,要真正做好质量控制保证环境监测工作,显然是不可能的。
2.2 制度滞后,数据失真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不断翻新,环境监测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监测领域也在不断发展。然而计划往往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虽然目前国家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极其重视,相对应的管理程序、职责和主要的内容都作了相对的规定,将质量控制工作引向了制度化的发展方向,只是新情况新形势不断的在发展变化,现有的监测制度规章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导致了质量管理制度相对滞后,为环境监测工作带来很多非技术性的麻烦,无谓的消耗着本该投入在专业技术操作上的人力物力。
正因为管理制度的相对滞后,现有的环境监测资源未能充分的运用在该用的地方,再加上其它方面的种种因素,如政绩考核、技术滞后、指标不明确等原因,导致目前许多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环境数据真实程度不够,直接导致的后果是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不高,从而导致环境管理服务的质量、环境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以及政府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出现了不该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影响了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实施。
2.3 经验不足,方法落后
环境监测工作至今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工作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中。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不管是在工作经验上还是在工作方法上,都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比如说,由于投入不足,监测手段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技术储备不足,大部分环境监测仍停留在室外手工采样、实验室仪器分析的初层次工作方法,从而导致当前的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报告质量参差不齐,环境现状纯粹陈述罗列多,深入的变化原因分析少,缺乏综合性、系统性、规律性的分析归纳整理,从而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方法的改进,工作效率的提高,进而导致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
制约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因素很多,从人员系统到管理制度,从实验仪器到布点监控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都是很明显,需要整个环境管理工作付出努力,探索问题,思考对策,给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
3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要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需要从这么一些方面进行:
1)思想上提高重视关注度环保意识不强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全社会全民性的问题。要改变这个尴尬局面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环境监测工作这一隶属于环境保护最基础的工作,要引起人们的关注重视,这当然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期间,一方面,需要环境监测工作者自己不断努力,拿出实际成绩,向大家展示环境方面精确有效的数据,让各界各业的人士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从外部,通过各种灵活有效的形式,促使相关各界乃至上级主管部门对环境监测提高关注重视度,从思想上从行动上,对环境监测工作加大人力物力上的投入,使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能到根本上的保证,让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领域做出更强力有效的贡献。
2)行动上增加各方面投入。要让环境监测工作摆脱目前的困境,使环境监测工作真正拿出成绩为环境保护提供根本性的保障,不在人力物力方面大力增加投入显然是不可能的。人力上,加大具有高度的专业技术素养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的投入是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最根本的保证。物力上,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改变现有的环境监测工作的环境,也是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保证的根本。没有资金的投入,基层环境监测工作中,连监测工作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监测仪器系统的配备都无法保证的局面是无法根本的改变,监测工作的质量就无法得到根本性的保证。
3)现有人员上加强管理培训。要在全国范围内一下子全面输入新鲜的高效的高质量的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显然是不可能的。那就要对现有的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培训,提高全员综合业务素质,全面搞好质量管理。加强培训管理,让现有监测工作人员全面掌握监测业务知识,熟悉各种标准、规范、技术方法,掌握监测工作相关的其它学科诸如管理学、心理学、计量学、物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积累监测工作经验,改变落后的监测工作方法,是目前全面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最具体有效的举措。
4)制度上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滞后的管理制度无法保证监测工作质量。要根本上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就必须建立和健全一个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以技术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的形式,对各个监测环节、各个工作部门、实验的环境条件、每个工作岗位和监测管理者的职责和行为进行规范。只有深入的学习贯彻,不断更新质量管理知识,增强全员的质量管理意识,才能全面搞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从而全面促进环境监测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情况在变化,形势在发展,环境监测工作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也是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只要我们能立足根本,加强重视,增加投入,以正确规范的工作操作、饱满昂扬的工作激情,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势必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环境保护工作也将焕发出一个崭新的面貌,从为全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潘文波.环境监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体系的设想[J].污染防治技术,2006,02:20.
[2]彭刚华.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6,22(2).
9.质量控制医学检验流程 篇九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基质量控制医学检验流程的优秀论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满意度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检验医学作为-门独立的学科,综合了各基础医学学科的经典实验和最新技术成就,渗透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方方面面。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渗透,现代临床检验医学已经从原始的手工操作和简单的生化测试方法,逐步向着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1]。医学检验流程是医学检验生命线,只有做好医学检验流程,才能确保检验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在检验流程过程中,我们要切实有效抓好检验质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提高山,完善检验流程。以下简要介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检验 质量
1、重视检验流程的质量
1.1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一项重要的监控内容,关系到实验室操作检验项目是否正确,对于失控项目要做到及时分析并进行讨论记录在案,同时尽快提出解决方案,避免同类事故发生。检验室之间质量监控的重要目的是解决检验准确度的问题,这一准确度是室内质量监控所无法解决的。各检验室之间的质量监控与盲点调查,关系到检测实验室的质量评价及评测各实验室的项目质量。合格的室内质量监控和各检测室之间的质量评价在检测项目上各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更是进行举证的重要参考依据。
1.2检验仪器及试剂质量的重要性
①建立操作规定手册,仪器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仪器保养维护且记录在案。同→个项目有多台仪器的情况下,应该互相对比结果,保证实验室报告结果的一致有效。
②选用质量过关的试剂确保结果的准确度,同时庄意不要使用过期的试剂,避免造成检查不正确。只有试剂质量过关才能取得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提高检测的质量。
2、检验方法实现标准化
检验方法实现标准化测定一种化学成分有多种不同方法,即使使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测定,具体的步骤也会有细微差别,所得到的结果和参考值也千差万别,这样会给临床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检验人员带来极大的困扰。现在国内外不少学术组织都在研究和推行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的方法标准化。
方法标准化不仅能够使全球方法和结果表达得到统一,有利于统一诊断标准,而且更便于试剂的生产、质量控制和保证检验准确性和可比性。尤其是处在这个人性化的时代,除了准确快速地检验出各项生理指标外,患者在各个医院甚至不同地区医院的`化验结果能够通过也是十分必要的。医学检验的标准化就是为实验“一单通”提供保证[3]。
3、重视检验质量操作流程
重视检验质量操作流程检测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要采取严密的质量管理措施,包括全过程中分析前标本的采集、运输,分析中标本处理、测定,分析后报告储存、输送。检验流程至关重要,对采集标本、标本检测、标本保存都要规范操作,以确保提供给临床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可靠的依据。
3.1严格控制试剂盒的质量选择试剂盒时,应该首选卫生部检定合格的产品,在使用前进行必要的自检,然后试剂盒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保管,同时注意在有效期内进行使用[4]。
3.2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正确的标本传送在众多的检验项目中占很大比重,它对标本采集离开人体后的保存工作有相当高的要求,如:湿度、光照、温度、时间等一系列外界因素。所以采集以后要有专人负责传送,并保证传送的安全和及时。到达实验室后,要安排专人认真核对,对采集的不合格的标本要给予退回并说明退回原因。尽快进行正确有效地处理,每个细小环节都会对最终的结果都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务必要求检验操作人员必须仔细操作,尽可能地减少误差。
3.3实验之前控制质量包括患者的准备、样本的收集时间及收集方法,样本查对和收集之后的相关步骤。患者在采集前如在短时间内曾有过服用药物或者输液,即可造成样本某些成分的改变,导致检验数据结果失误。
4、患者准备
患者的准备是否正确和合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检验之前的质量控制。患者的准备和医护人员的医嘱有着直接的关系。时常有患者直接拿着检验申请单到检验科要求抽血,这样不仅会影响到检验结果,甚至会让医生得出错误的诊断。这样的结果时常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为了避免其发生,就要求所有的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在操作过程中,正确检验是很重要的。
①患者的生理、情绪、心理等众多可变因素是重要的外源性的影响因素。
②患者检验前是否进食和患者的饮食规律亦可引起检测质量影响检验结果在正常的进餐后,血液中的甘油三醋(TG)会增加50%,血糖(GLV)会增加15%,所以检测前切记一定要进行食物的控制。
③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成分也会发生变化,在检验前要保持平静、安静状态。
④在检测前一定要停止服用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药物。
5、检验报告及其记录
检验报告及其记录的重要性检验报告单要统→标准,不能涂改检验报告并规商检验汉字记录,切记在报告单上注明“仅对本次检验的标本负责”,并进行检验记录、电脑备份,详细对工作流程进行记录如:标本、实验、试剂、仪器、报告、质量控制等一系列细小环节,保存检验报告单数据可预防患者遗失报告单。
6、重视检验人员的医学检验知识培训
10.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十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的把握标本量。由于标本量与投入量是成正比的,如果标本量过大,可能会造成医院过大的经济开支,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对标本量进行科学的把握,一方面,需要顺利的完成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另外一方面也需要避免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其次,需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3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方式进行了相关方而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质量不髙,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而通过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能够及时的解决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以实现临床医学检验水平的提髙。
11.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食品安全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S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6-0038-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出现的各类食品微生物超标事件一方面反映了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不断成熟,当前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大致包括: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群、霉菌、酵母菌、各种致病菌等等,而由于食品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且内部微生物组成随机性很强,因此给微生物检验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要想获得准确的数据,维护食品安全监督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就必须要做好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
1 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
检验人员作为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核心要素,是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的最重要因素,由于人员具有主观性强的特点,因此最难控制,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培养检验人员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规章制度来约束检验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并实行评分制度,将检验人员的日常表现与其收入挂钩,使检验人员长期形成自觉认真的工作品行。
第二,要加强对检验人员的思想教育,使之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检验之于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社会的和谐安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增强检验人员的工作使命感。
第三,检验人员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微生物检测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包括对相关标准的理解,对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对各种微生物各自的形态特点以及习性要烂熟于心,随着新的检验技术以及更先进的检测设备的不断投入使用,检验人员也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情况,不断掌握新技术的使用,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日常维护等,此外,作为食品微生物检验人员一定要经过相关技能培训取得合法上岗资质证书才能上岗工作,杜绝无证上岗的现象。
第四,要充分鼓励微生物检验人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检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有利以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并最大程度保证检验质量。
2 检验方法的控制
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必须统一严格依据现行有效的国标、行标以及相关卫生部门颁布的检验方法进行,以确保檢验结果具有较强的可参照性。
3 检验环境的要求
食品微生物检验对操作环境要求较高,为防止外界的干扰,要求检验过程必须实现无菌操作,也就是必须要在洁净空间进行,因此首先应当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并确保严格执行,对实验区与办公区应严格区分,同时根据检验的程序单独设置准备室、培养室、无菌室、洗涤室、消毒室等,避免互相之间的影响,其次,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区时穿戴好工作服装,并经过淋风室尽可能的出去身上的灰尘,再次,要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细菌的滋生,最后,在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进行之前要对操作环境进行相关检测,在确保操作环境达到操作要求后才能进行相关工作,并在检测后对失去使用价值的培养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产生的废物进行消毒杀菌后才可做排放或丢弃处理。
4 消除仪器设备的影响
在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各种仪器设备是检验工作的基础,因此仪器设备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好所有仪器设备的检查、日常保养维护和正确使用的工作。首先,在检验工作开始前对用电设备如恒温培养箱、干燥箱、高倍显微镜等进行仔细检查,进行设备预热、试运行以确保设备无任何故障后才能投入使用,其次,量筒、移液管等量具要经过计量检定部门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再次,对所有仪器设备都要做好保养工作,对使用后的仪器设备要充分清洁、冷却后遮盖起来防止灰尘侵入;再次,要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做到正确操作,防止操作不当引起结果出现偏差以及长期不当操作导致的仪器精度变差等。
5 控制培养基的质量
在新一批次干燥培养基的使用之前一定要用标准菌株对其做质量鉴定,以防质量不合格培养基混入导致结果不准确,具体方式为将标准菌株置于培养基进行培养,看是否出现观察指标中状态,出现即为合格,否则做不合格品处理。培养基的配置过程中要明确记载配置日期,对配置的培养基进行标记,编号与记录本上的记载记录相统一。培养基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两种培养基都有各自的质量要求,对液体培养基来说,应当保持液体通透清澈,无气泡,而对固体培养基来说要确保硬度符合要求,在接种前培养基应无任何菌落存在。培养基应当置于无菌的保温环境下保存,并对培养基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其无变质。
6 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6.1 采样质量控制
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之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抽样检查方案,对所抽检的样品而言必须在满足初检、复验、备查需要的同时必须具备代表性,能够反映整批样品的普遍情况,因此一般应在整个批次的样品中选取未开封产品作为检验对象,如样品为散装,则需要在无菌的条件下完成采样,采样需要用到的工具需要提前做消毒灭菌处理,确保无外部菌落的侵入。
6.2 样品待检要求
样品采集完毕后原则上应当尽快检验,如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不能及时检验,则要尽量在3小时之内完成检验,如特殊原因不能及时检验的情况,需要将样品放在1-5℃的环境中恒温待检,确保样品不变质。
6.3 微生物检验操作要求
操作人员要将样品置于无菌环境下进行检验,所有进入检验室的物品均应预先进行消毒处理,在确保人员、设备、辅助器皿等均不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前提下方可进行相关检验操作,并做好数据保存、记录工作。
6.4 检验结果的管理
检验的数据记录应当客观、真实,严禁人工篡改,数据要具有可溯源性,同一样品的检测数据应当具有重现性,检测结果应当由操作人员确认签字后上交审核人员审核,经签字盖章后生效,操作人员与审核人员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7 结语
综上,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并且当前国内并无相关的质量控制规范,再加上各检验机构的实验条件良莠不齐,因此关于检验质量的控制不可同一而论,需要食品微生物检验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娄丽琼.强化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若干思考.《中国保健营养》,2012.
[2]李志勇,谢钧宪,许龙岩.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检验检疫科学》,2004.
[3]谈朝晖.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条件.《林区教学》,2012.
12.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十二
1.1 地下墙插入坑底深度不够
地下墙插入坑底深度不够可能出现的现象有:坑内渗水量加大, 无法进行干作业施工;在砂性土地层可能发生管涌;粘性土地层可能发生基底隆起破坏;地下墙整体失稳破坏;垂直或水平承载力、或者抗浮不够等造成破坏或构成的构筑物浮起。当开挖基坑基底渗水量过大, 即坑内渗水不小于8米/时, 不宜采用干作业施工, 宜改用坑内装满水进行水下作业。对上述可能发生的后几种现象, 都有可能造成整个工程的破坏, 而且破坏一般都较突然。特别是地下墙的整体失稳破坏, 对施工人员和周围设施造成的威胁十分严重。
1.2 坑底土体失稳
坑底土体失稳常是突然发生的, 一经发生, 则不可收拾, 前功尽弃。
1.3 槽段间接头管拔不出。
1.4 成槽 (孔) 事故。
2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原理及施工工艺
2.1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原理
用专门的挖槽设备, 沿着深基础或地下建筑物周边, 在泥浆护壁的条件下, 开挖出具有一定宽度的沟槽, 然后将钢筋笼吊放入沟槽, 最后用导管在充满泥浆的沟槽中浇筑混凝土, 筑成一个单元的曹段。各单元曹段由特制的接头连接, 这样就形成地下连续墙。
2.2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原理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
地下连续墙施工时采用逐段施工法, 周而复始进行。一个单元槽段施工完毕后进行下一槽段的施工每段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主要分为以几个主要工序:开挖导沟, 修筑导墙一制备护壁泥浆及护壁一成槽一槽段内钢筋混凝土施工一拔接头管。
3 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地下墙插入坑底深度不够
对地下墙的插入坑底深度认真按前述的一些要求进行全面验算, 对各种地质参数取值要准确, 常采用的应是固结不排水抗剪值。如验算地下墙插入坑底深度不够时, 必须先做好相应处理后, 方能进行坑槽开挖, 其处理方法有:坑内或坑外降低地下水, 这样可使基底土体固结, 并减少地下水对基底的破坏;采用旋喷深层搅拌加固基底土体, 这两种做法在国内都有成功的先例;另外还可采取水下作业进行坑槽开挖, 减少坑槽内外水的压力差, 甚至还可使坑槽内水位高于坑槽外地下水位。增强其基底稳定。
3.2 坑底土体失稳
立即回填土体或坑内灌水。其填土量和灌水量的标高, 应通过计算确定。如已形成滑动面, 计算中就不应再考虑土的抗剪能力了。对坑内灌水的做法用以制止管涌效果较好, 但对制止其他原因造成基底失稳应谨慎采用, 因灌水后, 水对坑底的浸泡, 不仅降低了土体的抗剪能力, 还给之后的处理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采用上述填土、灌水等方法基本稳定基底后, 再找出原因, 进行根本的处理:地面超载太多, 则应清除;地下水位增高, 则应降水或加固基底;地质资料有误, 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降水或基底加固;地下墙变形过大造成基底失稳, 应立即增设撑 (锚) 或加强撑锚, 或将其施加预顶力或预应力。
3.3 槽段间接头管拔不出
当地下墙段间采用锁口管进行衔接时, 应根据砼的凝结时间, 把握好转动或上下微动以及拔出该接头管的时间, 即当第一批浇注的砼初凝后就应开始转动或上下鼓动接头管, 待其终凝后就应开始拔接头管。如顶拔接头管设备的能力够, 也可只转动 (或上下微动) 接头管破坏管与险之间的粘结力, 最后顶拔出该接头管。接头管的制作必须整体和局部强度与刚度均能满足使用要求, 且分段拼接起来要平直、表面要光滑。否则, 接头管阻力太大, 不易拔出, 接头管拔不出, 对施工质量来说是一个重大事故, 一经发生就应重新计算和处理相邻地下墙槽段的承载能力等。其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用砼将接头管内浇注满, 待与其相接的地下墙施工完毕后, 在其坑槽外用旋喷将该接头管与险地下墙接头处填满水泥加固土, 用以挡土截水。如因接头管的影响地下墙承载能力不够时, 可采取相邻槽段内增加钢筋, 或在地下墙外侧旋喷水泥加固土中插入加强型钢骨架等。
3.4 成槽 (孔) 事故
如遇有坍孔, 应仔细分析查明原因和位置, 然后进行相应处理, 如导墙下坍塌严重, 应回填后重新加深导墙。导墙深度一般不应小于1.2m, 而且导墙底宜落在老土上, 如回填土太深, 导墙很难落到老土上时, 除了加深导墙外, 还应将导墙底换填部分均质粘性土, 且夯实。施钻通过该处应加大泥浆密度, 加高泥浆的水头等等。当坍孔不严重时, 可用均质粘性土回填至坍孔位置以上, 同样采取改善泥浆性能、加高泥浆水头等措施继续成槽 (孔) 。坍孔严重时, 应立即将所成的槽 (孔) 回填, 其回填的材料根据不同的成槽 (孔) 工艺而定:如采用自成泥浆正循环排渣成槽 (孔) 的, 应填入一般粘性土;如采用反循环成槽 (孔) 的, 可全部用砂或小砾石夹粘土回填, 回填后应暂停一段时间, 查明坍孔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后重新开钻。成槽 (孔) 遇有偏斜、弯曲时, 一般如采用悬吊式多头钻 (或单头钻) 的, 可使钻头悬空反复扫孔来使成槽 (或孔) 正直;如采用导杆抓斗成槽 (孔) 的, 则可采取慢慢调整导杆角度来使其正直。如所成槽 (孔) 偏斜严重时, 应回填粘性土到偏斜处, 等其沉积密实后再钻进。当成槽 (孔) 遇有漏浆时, 如导墙内水头不能保持, 宜采取将导墙周围回填粘性土, 且夯实, 增加导墙的埋设深度。适当减少水头高度或采取加稠泥浆。自成泥浆成槽 (孔) 的可加入粘土, 在不进尺的情况下转动钻头先造浆等措施;如采用冲击法成槽 (孔) 时, 还可填八片石、碎卵百土, 反复冲击, 以增强护壁的抗塌能力等。
3.5 施工前的准备
场地准备。确定和安排机械所需作业面积:主要包括泥浆搅拌设备 (泥浆搅拌设备以水池为主, 水池总量为挖掘一个单元槽段土方量的2-3倍左右, 即300-450m3) ;钢筋笼加工及临时堆放场地 (其地基做加固) ;接头管和混凝土浇注导管的临时堆放场地以及其他用地。
场地地基加固。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 挖槽、吊放钢筋笼和浇注砼等都要使用机械, 安装挖槽机的场地地基对地下墙沟槽的精度有很大影响, 所以安装机械用的场地地基必须能够经受住机械的振动和压力, 应采取地基加固措施 (换填表面软弱土层, 整平和碾压地基, 用沥青混凝土做简易路面为临时便道等) 。
给排水和供电设备。根据施工规模及设备配置情况, 计算和确定工地所需的供电量, 并考虑生活照明等, 设置变压器及配电系统, 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工程用水是十分庞大的工程, 全面设计施工供水的水源及给水管系统。
护壁泥浆的稳定。泥浆的主要作用是护壁, 其次是携沙、冷却和润滑, 泥浆具有一定的密度, 在槽内对槽壁产生一定的静水压力, 相当于一种液体支撑, 槽内泥浆面如高出地下水位0.6米-1.2米, 能防止槽壁坍塌。
4 结束语
13.医学检验流程分析及质量控制 篇十三
医学检验工作作为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判断的重要环节,其检验水平已成为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衡量标准。
医学检验中一切从准确,精细出发,保证检验流程的流畅及其质量的控制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运转效率的重要途径。
本文对医学检验流程的标准化、质量控制的方法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检验流程设计分析
根据1509000质量管理标准的规定,对医学检验进行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之前,一定要对其流程进行设计。
在根据医学检验作用特点的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发展趋势提出标准化的检验流程(包含7个主要过程及3个辅助过程)。
14.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十四
戴丽荣
涂国和
(江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樟树
331211)
【关键词】临床检验 质量控制 分析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伴随着各种高端科技在检验医学中的不断运用,有力地确保了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有效性。为患者疾病的迅速诊断、快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及患者保健意识的提高,对医学检验也提出了更高、更优的要求。笔者结合自身从事检验工作的实践,简单谈谈如何加强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该阶段是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单、患者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直至检验室验收、检验等全过程。
1.1.准确填写检验申请单:医生要准确无误地填写申请单,字迹要清晰可读,写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病案号、诊断以及标本来源,有时还要附有简单的病历,特殊情况说明等临床资料。如果这些内容一旦被漏填、忽视、错填或者填写不清,都会使检验人员在检验操作过程不能全面获取患者信息,以至于不能根据患者生理变化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出现错报、漏报、误诊等情况[1]。
1.2.患者准备:此项工作可以确保送检的标本质量,避免一些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例如,当患者处于兴奋、激动、恐惧状态时,可导致白细胞、血红蛋白增高;患者运动时,可以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增高;而且还可以引起血中钠、钾、钙以及清蛋白、血糖等指标的变化;高蛋白饮食可引起尿素、三酰甘油、尿酸、血糖等增高;另外服用药物以及疲劳、熬夜、饮酒等都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当采集患者标本时应尽可能的规避上述情况。如果确要检验,而又存在上述情况,应该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从而方便检验人员客观地解释检验结果。
1.3.标本采集注意事项:正常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采集标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核对检验申请单所填写与标签是否一致;②采血最好以坐位或卧位,从而确保安全;③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过紧、过长,也不要用力拍打穿刺部位,检验人员应在穿刺入血管后立即放松止血带;④采集标本的器材一定要符合实验要求;⑤避免血标本的溶血和标本的污染[2]。
2.分析中的质量控制该阶段就是从接受标本开始,主要包括维护仪器、准备试剂以及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等,直至检测结果出来。
2.1.维护仪器:良好仪器是确保检验结果的关键,所以,必须经强化仪器的维护。检
作状态。检验仪器在更换部件时一定要做好书面保养记录,从而有利用仪器发生故障时方便查询[3]。
2.2.准备试剂:检测项目的试剂一定要按流程操作,要按试剂说明书来配制。暂时不用的试剂必须迅速放回冰箱中,以防止试剂挥发;对平时不经常使用的试剂,要观察其稳定性;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试剂,要及时更换。
2.3.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临床检验作为一项以实验为基础的工作,一定要建立和完善客观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使检验分析的全过程中都处于规范受控的状态,这样才能使检验结果客观、准确、及时。一是要确保仪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做好室内、室间质控,一旦出现失控情况,必须要有失控的调查记录及改正措施。二是规范保存原始记录,要重视原始数据的法律效力,各项检验结果原始记录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检验结果的记载,也是最直接反映检测过程的数据资料。三是所有检验项目都应具有标准操作程序,此操作程序应该具备可操作性以及规范性、有效性[4]。
3.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3.1.认真审核测定结果:目前的医学检验越来系统,越来越自动化,所以,检验人员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多。无任是患者信息的录入、标本编号到分离、审核仪器操作检验结果、发送检验报告单以及检验结果的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都是一环套一环,上述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瑕疵或者错误,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必须要认真分析和核对检测结果,以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错误,并及时改正。在此基础上,还要强化检验结果的分析比较,一旦检验结果超出了医学水平,检验人员应当立刻与近期结果进行比较,有效分析各参数之间关系,并与临床资料作分析比较,必要时还要与深入临床一线,了解患者病情以及标本采集的具体状况,从而真正保证检测结果的合理、准确和有效。
3.2.建立报告单签收制度:建立健全严格的报告单签收制度,所有的检验报告单都应该由专人负责统一送达。检验科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检验报告单的室内保存时间、保存方法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以便复查和核对。
3.3.结果分析和解释:一旦出现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相符合的情况,检验人员应及时和临床医生进行沟通,找准症结,摸清情况。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很多患者都希望知道自己病情和病因,所以,会经常性让检验人员对自己的检验结果做出有关解释,检验人员应当有针对性地根据检验结果对病情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在工作实
参考文献:
[l]屈引婷,王全会,血清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清中ph、Ca测定的影响[J].现在医学检验杂志,2005,20(3):39.[2]章晋林,张小鹏.标本的保存条件与保存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6):9.[3]楼慧萍.谈检验科的全面质量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9(3):276.[4]万本愿,吴茂红.医学检验前后质量控制的剖析[J].江西医学检验杂志,1999,17(3):169.戴丽荣:
江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检验科
主管检验师
联系电话:*** 涂国和
江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设备科
主管药师
联系电话:***
检验科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与管理对策
戴丽荣 涂国和
(江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樟树 331211)
【摘要】 血细胞分析仪近年来已被广泛运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中,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管理血细胞分析仪,我们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保证质量,提高检测水平的关键,是检验科全面管理的需要,是实际工作的需要。(1)首先应该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2)检验前的质量管理工作要严密组织,检验前阶段是检验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整个检验过程中很重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环节,我们认为非常重要;(3)检验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要认真仔细,我们建议要尽快完成检测结果,以免造成误差;(4)检验后的质量管理工作要复检核对,我们建议每个科室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工作经验制定适合自己的复检标准,并做好对仪器进行保养与维护,做到每日清洗、每周清洗、每月清洗和每万次维护清洗。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交流,检验工作和临床是密切相关的,许多工作是需要双方有效合作,通过有效合作可以对检验前运行情况进行了解,对检验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并应用于临床。笔者对血细胞分析仪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也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
【关键词】 检验科 血细胞分析仪 管理对策
在现代化的医院中,医疗仪器设备不仅是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的必备条件,而且是提高医疗质量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大量运用于医学检验工作中,血细胞分析仪最近几年来已被广泛运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中。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保证工作质量,提高检测水平的关键,是检验科全面管理的需要,是实际工作的需要。2005年以来我们检验科陆续购买了三台血细胞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坚持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认真做好质量控制和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使用效果非常满意。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管理血细胞分析仪,我们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此,下面谈一点我们粗浅的见解。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
纵观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核心问题就是质量管理的问题,质量管理是医学检验之本,没有检验结果的高质量就谈不上学术的高水平,没有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作为依据,临床诊断治疗工作就受到很大的制约,而且检验质量又是检验科的核心问题,质量得不到保证,再先进的仪器和方法也得不到可信任的结果[1]。围绕检验质量这一核心工作,首先,我们的因素和环节都要处于受控的状态,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协调统一,确保实验结果真实可靠[2],我们把这一过程划分为检验前的质量管理工作、检验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和检验后的质量管理工作。检验前的质量管理工作
检验前阶段是检验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整个检验过程中很重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包括从临床医师开出的检验申请单开始,检验单的填写,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储存,运送直至接收等几个具体环节,而这些环节都是由医生和护士等在实验室外部完成的,我们需要与其加强沟通,协作并监督他们完成这一过程的工作,针对每个环节的质量保证,要求的具体做法如下。
2.1 检验申请的内容要求
清晰准确,并有准确的临床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有条件的话我们建议使用ID号,申请人姓名、明确的检验项目,标本采集时间、采集的部位等内容,并要求检验工作人员审查确保其完整。
2.2 患者的准备
患者的准备很重要,由于患者自身的差异以及在诊疗过程中的动态影响,必须要求其规范标本采集前的一切行为,我们的要求是:患者在标本采集前应处于情绪稳定的平静状态,避免剧烈的运动以及紧张、恐惧心理,并主张在清晨固定的时间采集,最好空腹采血,匆忙起床等情况下应嘱其先休息后再采集,采血前应该禁烟、禁酒等,最好禁食。
2.3 正确采集标本
首先确保采集管的干燥清洁,并有EDTA-K2抗凝剂,1ml血液要求10~15μl抗凝剂,建议统一采用坐姿采血,并保证采血过程合乎规范,标本采集结束后轻轻混匀,有相关文献报道,在大量静脉滴注的患者存在血液稀释使某些项目结果较真实值偏低[3],应避免在输血输液部位采集,尽可能在输血输液等操作之前或有效休息后采集,尽可能排除可能造成标本溶血的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术,确保操作合乎规范,例如穿刺次数、时间等因素,采集完成后要在标本管上标记采样时间及患者信息。
2.4 标本的储存、运送及接收
标本采集后应该存放于专用密闭容器内,由专人立即送至检验科,接收标本时要严格观察标本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标本类型与申请类型统一,标本外观完好情况,病人信息完检验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标本采集完成后,要尽快进行检测,对异常结果要进行复查,文献报道室温状态下,细胞形态在2小时后可能发生形态变化[4],我们建议要尽快完成检测结果,以免造成误差。
3.1 仪器与试剂准备
血液分析仪器要有专人管理,切实做好仪器保养、维护、清洁工作,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3.2 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仪器操作人员要求经过培训,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培养其职业素质,规范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影响。
3.3 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 3.3.1 室内质控的目的
是要控制标本检测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改变情况,提高检测结果一致性,要求有一批质量控制的技术骨干,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培训提高,并按严格规范进行质控操作,仪器定期用配套校准物进行校准,实验室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定值质控物和非定值质控物,要求质控物要与患者标本在同样条件下进行测定,严格按照质控物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存,并在保质期内使用,并认真对质控结果进行分析。
3.3.2 积极参与室间质评,检测实验室检测能力
积极参与各级室间质评活动,对于失控的检验项目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力争所有项目达到合格直至优秀,我们在工作中发现PLT、MCHC、MCH三个参数容易出现失控现象,必须进行严格控制。检验后的质量管理工作 4.1 血细胞分析仪
虽然大大提高了检验工作的效率,但是这类仪器在鉴别细胞形态方面还不够完善[5],如果完全依靠仪器检测结果,不加分析,势必有一定的误差甚至错误报告,因此,应根据仪器的警示信号和细胞直方图,对异常结果进行涂片、染色、镜检等,复检后才能发出报告。
4.1.1 确定要复检的标本
建议每个科室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工作经验制定适合自己的复检标准,如有警示
PLT<80×109且没有历史数据作为对照的标本、有聚集信号的标本等。
4.1.2 镜检方法
要求能熟练操作并且对细胞形态充分认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细胞染色和分布情况,再用油镜观察细胞形态和分类情况,如无异常可认可仪器结果,如存在异常,应根据复查结果进行修正,并记录异常情况。
4.2 一份完整的检验结果
应该包含以下内容,医院名称、报告项目名称、患者个人信息、申请医生信息、标本类型、采集时间、接收时间,各个检测项目结果及分析结果等,在检测完成后要核对病人信息和检验结果信息,保证检验结果无误后发出。
4.3 结果备份及标本处理
检验结果要进行备份以备日后查询比较,做动态查询之用,并根据检验项目及感染控制要求储存和妥善处理标本。
4.4 仪器的管理、维护和保养 4.4.1 仪器操作人员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有关仪器的性能,严格遵守仪器的操作规程,熟练地进行操作。仪器与仪器资料不分离,便于随时查阅。仪器室内应有简明操作规程,并建立仪器档案,检查、登记入账。仪器报损也应按医院规定手续办理。
4.4.2 仪器管理
仪器实行专人专机,操作中若发现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不能擅自乱**修,按照正常渠道进行检修。使用后须检查仪器并恢复原位,清理好试剂、操作台,并做好使用、维修记录。
4.4.3 其他人员管理
进修实习人员原则上不能独立使用本仪器,必要时,应在指导老师严格指导、监督下进行操作,并由指导老师负全部责任。做好仪器室的安全、清洁工作、严禁在仪器室内吸烟、进食或接待客人。外来参观人员须经医院或科领导同意方可接待。
4.4.4 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
掌握仪器校准状态,每天了解仪器的运转情况、试剂的使用情况;检查仪器的整洁、安全、水源、电源情况,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
检验科主任应经常了解、检验仪器室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带有微机配置的仪器,不得运行与本机工作无关的软件,不得在电脑上玩游戏。4.4.6 保养与维护 4.4.6.1 每日清洗
正确进行开关机程序,可以进行管道日常清洗操作。4.4.6.2 每周清洗
清洗SRV托盘,每周清洗WBC流槽和反应室:(1)清洁旋转阀盘。(2)清洁废液杯(工作达到600次以上)。
4.4.6.3 每月清洗
每月清洗进样口,在提示CLEAN THE ORIFICE 信息时取下进样管,用清洁工具清洗:(1)清洁空气过滤器(工作5500次以上)。(2)清洗白细胞或红细胞换能器。
4.4.6.4 每万次维护清洗
清洁样本旋转阀SRV(或工作7500次)。5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交流
检验工作和临床是密切相关的,许多工作是需要双方有效合作,通过有效合作可以对检验前运行情况进行了解,对检验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并应用于临床,我们建议作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互相配合。第二,在临床医护人员中进行检验知识培训,有效督促其标本采集等检验前工作合理进行,使其对影响因素进行关注,如清楚剧烈运动、药物等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病人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前期工作无误。第三,提高临床医护人员标本采集技术,了解标本容器质量,抗凝剂种类以及操作对结果的影响,保证标本合格。总之,加强与临床交流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检验工作质量取决于标本留取送检,到报告发出每个细节,严格遵守以上环节,构筑一个完整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准确性,为病患的治疗提供有效诊疗依据。医学检验血细胞分析仪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整个检验过程,从申请单开出到报告单发出,是一个多人参与的过程,影响因素较多,严格遵守检验工作流程是确保检验质量的重要举措。我们建议使用条形码管理,通过条形码管理标本以减少人为误差,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医院管理模式[6]。(1)抗凝剂使用,EDTA-K2,1ml血液需要加10~15μl抗凝剂。(2)标本采集操作,坐姿采集标本,并严格保证采集时间限制。(3)标本有效存放时间标本采集后,尽可能快的在1h内检测完毕,时间越短越好。(4)试剂的质量,保证试剂特别是
溶血剂的使用很重要,建议使用进口配套试剂。(5)仪器的校准,仪器使用后必须进行校准,建议使用进口配套校准物定期校准。(6)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的分析,持每天质量控制的结果进行,出现失控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积极参与室间质评活动,对失控的项目要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及时纠正。(7)仪器检测后,对检测结果有异常信息警示的,要进行手工镜检复查。
【参考文献】
[1] 张美和,宋文琪.应重视与临床交流.中华检验杂志,2004;27:880.[2] 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控对策.中华检验杂志,2004;27:483.[3] 林昕宝.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干扰.国外医学·生化检验分册,1983;5(2):41.[4] 杨萍,陈美珠.健康人静脉血血细胞各项参数调查分析.职业与健康,2005;21(4):535.[5] 朱晓辉,何菊英.应用血液分析仪分析后复查血片内容及程序.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785-787.[6] 丛玉隆.现代医学实验室管理与实践.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12-125;181-210
戴丽荣:
江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检验科
主管检验师
联系电话:*** 涂国和
江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设备科
主管药师
15.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十五
1.1 结构构件
构建的强度往往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 现在的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 存在着构件强度不够、砂浆饱满度不达标的问题。混凝土构建在内部存在的缺陷都会对构件的强度产生重大的影响, 由此引发的构建质量问题直接作用于混凝土的强度, 进而影响整个施工工程。另一方面, 构建的钢筋布置在间距上的不合理设置, 致使截面钢筋受力不均匀, 不能对钢筋形成较好的约束力, 使得建筑工程承受外界作用力的能力减小。构建轴线在施工中放线不严格, 严重影响着构建的受力作用。以上种种由结构构件所产生的问题, 都给建筑结构施工埋下了不稳定因素。
1.2 混凝土工程
作为整个建筑结构施工的主要环节, 混凝土工程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目前的建筑结构施工中混凝土工程存在的问题有:由混凝土配置原材料质量问题引发的混凝土工程问题、混凝土配置不合理问题、建筑工艺不规范等三大主要问题。首先, 在原材料的采用上, 部分混凝土的配制材料达不到规定的标准, 各个施工单位为缩减施工成本, 认为选用不合格的原材料, 致使混凝土质量不达标, 破坏了整个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其次, 混凝土配置比列不合理, 造成混凝土配置后流动性及粘合性达不到所需要求。第三, 混凝土浇筑工艺的不规范操作, 使得建筑效果不均衡, 在浇筑过后, 没有进行严密振捣, 都是导致混凝土工程质量部符合标准的主要原因。
1.3 模板工程
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模板构造存在着接缝不实和漏浆的现象;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清理不够彻底;模板预留孔及预埋件存在遗漏;致使模板支设达不到其应有的质量标准, 在刚度及强度上达不到施工所需的要求。另一方面, 在模板拆离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好完善的拆离准备工作, 致使混凝土与墙体不能实现成功脱离。
2 问题应对措施
2.1 构建质量控制
首先应严格确保构件强度, 确保构件的砂浆饱和度符合工程所需要求, 同时对混凝土构建内部质量严格把控。其次, 保证梁柱节点的承载力度均匀, 最大程度上的避免节点区域界面减小现象的产生。第三, 保证钢筋间距适中, 以免由于钢筋间距过小或过大产生的构建承受能力降低的情况。最后, 规范构件轴线布置, 进行监督及验收。
2.2 混凝土工程控制
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首先从原材料上把关, 从根源上杜绝因原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后续一系列建筑结构施工工作不达标。确保所有原材料在进入施工场地前的验收工作, 在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 保证正确的配置比列, 使混凝土整体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浇筑的连续性, 浇筑完成之后做好养护工作, 并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严格控制振捣深度及间距, 确保振捣的密实性。
2.3 模板工程控制
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模板进行严格的清理检查工作, 避免因小失大, 确保模板解封密实, 杜绝漏浆现象的发生, 尤其要注意的是模板上预留孔及预埋件的清理及不可遗漏。在模板支设过程中, 落实支撑工作, 对配板进行规范设计, 保证各个水管电管按规定布位, 安装过程中也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避免模板变形。
3 结构施工质量水平对建筑安全性能的影响
作为建筑工程基础的建筑材料, 漆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的整体质量至关重要, 这里所说的建筑材料质量不仅仅是指材料完整性及抗压性, 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尺寸大小是否合乎具体的建筑要求。特别是对现代建筑来说, 一旦建筑材料尺寸不合乎要求, 比如模具尺寸问题及质量问题, 严重影响着后续各项目部分的顺利开展, 极容易是整个建筑结构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钢筋的使用渗透在现代各项建筑工程之中,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与钢筋的使用有着莫大关系, 由于钢筋使用偷工减料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已有先例:汶川地震中人们发现很多倒塌建筑的钢筋只有筷子般粗细, 根本达不到建筑所须的安全要求。其次是钢筋构件的受力问题, 主筋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受力平衡, 也是整个结构支撑面传导的基础。对钢筋在承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绝对不能忽视, 严把钢筋质量使用标准关, 保证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建筑结构的外在环境及内在质量对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 比如高寒地区, 混凝土的冷凝时间会随之延长, 强度当然也随之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除了混凝土工程, 潮湿地区的钢筋构件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锈蚀影响, 最终对建筑结构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
4 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4.1 规范图纸设计
作为建筑结构施工的依据, 施工图纸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设计。首先应建立在对建筑结构工程的深入研究与分析之上, 其次注意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后的严格专业审核, 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建筑结构工程实际需要。第三, 严格筛选图纸设计人员, 保证设计队伍的高水平素质及强烈责任意识, 做好建筑结构施工中的人员保障工作。
4.2 使用先进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作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在施工队伍的建设方面, 聘请专业技术素质较高的施工人才对其他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摒弃陈旧的不符合现在科学的施工方法, 确保各项施工细节准确到位, 保证施工技术含量。
4.3 施工现场控制
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中应配备专业技术监督人员, 确保各项施工工艺的准确性。现场的控制还应包括现在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及控制工作, 保证施工材料达到施工规定要求, 做好施工项目的临时抽检工作, 最大程度上确保施工现场施工质量。
4.4 施工验收工作
建筑结构施工完毕后, 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验收工作, 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工程, 无条件责令立即整改, 并对返工后的工程进行二次验收,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应做好建筑工程的追踪审查工作, 避免已检测合格的建筑工程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前期验收没有检测出的问题。
5 结语
建筑结构施工关系到众多方面, 从原材料配制到施工工艺再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与控制, 众多因素都会对建筑工程最终安全性能及质量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施工单位及施工队伍应对这些问题产生足够的重视, 在强调建筑工程美观、经济的前提下, 保证施工质量、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水平, 为国内建筑水平的整体提升贡献薄力。
参考文献
[1]唐志坚.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水平与结构安全性之间的关系及具体控制策略[J].低碳世界, 2014 (5) :202-203.
16.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十六
摘要:现在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安全发展。如何使建筑施工技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了一个很大的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一、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第一是要做到明确建设公司在质量这个方面的目标,要制定出与此对应的验收标准,最好让企业自己的验收标准可以高于国家的标准;第二是严把质量关,甲乙双方自己采购的施工材料等都要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以及设计需要;第三是要确保建设工程主体的结构质量,因为结构主体的质量问题,会直接的关系到整体的质量以及安全问题;第四是要重视装饰质量,在工程的装饰阶段,首先就是要搞好装饰中的细节处理,在水准上下好功夫,针对装饰要提出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特色,可以根据建设所在地的民族和区域特色进行装饰;第五就是要把握好对于关键部位的施工,比如针对地下室以及卫生间的一些关键部位。
1、工程质量粗糙
许多商品住宅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都非常粗糙,表面凹凸不平,线条横不平,竖不直,缺棱少角,框洞不周正、不对称,色差大,观感效果很差。
2、以次充好,以劣充优
许多工程施工所用的材料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进场时无材质证明(或伪造假材质证明),更有甚者,故意采购一些不法厂家、不法商家提供的再生材料、不合格材料,进场后也不做试验就直接使用,抽样送检的与施工所用材料不一致,以假乱真,以达到验收的目的,这样的工程交付使用后不久便成危房。
二、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施工方面的原因
首先,工程施工队伍整体素质过低,各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人员流动快,新工人比较多,技术培训跟不上,技术工人技术水平较低,上岗前施工员不进行技术交底,工人不按施工工序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操作,这就很难达到质量标准。尤其是许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涌人建筑行业,导致了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很快。也有不少建筑施工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为了省钱雇佣一些即无施工经验又不懂图纸和规范的人员来管理现场,而一味的追求进度,作出一些粗制滥造的工程。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各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没有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的措施。
第三,施工管理混乱。例如预制空心楼板吊装后不经拨正就进行灌缝,所用混凝土的碎石粒度不加控制,造成天棚和地面开裂。施工现场成品和半成品乱堆乱放,随意损坏,严重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2、材料选用方面的原因
由于材料选用方面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例如浇筑砼所用的原材料:水泥、砂子、石子的质量,抹灰用砂含泥量的控制,木门窗木材品种的选择等,都对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再如某工程刚刚竣工,内外墙装饰涂料,由于质量不过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变色、脱皮等情况:有的饰面砖由于吸水率过大(>10%)及外形规格不整齐,马虎施工,致使有不少新建成的工程,外墙饰面砖釉面爆皮,贴砖空鼓、脱落及灰缝不均匀等质量通病,造成外墙渗水;结构板面在施工中,在提升架口部位的板面浇筑马虎,细部处理不到位,没有注意板负筋位置,造成提升架口部份板面出现不必要的结构裂缝等。由于材料及设置质量低劣而造成的质量通病比较普遍,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技术问题
1、混凝土中的问题
在土建结构中的一个重点就是混凝土技术,尤其是在框架以及剪力墙的部分,应该要特别注重这几个部分中的混凝土技术,因为其会直接的影响到工程的安全使用状况。混凝土的质量,必须是工程中进行施工管理控制的首要的目标。目前很多地区和单位因为环保等目标,都已经开始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但是也会出现商品混凝土施工问题,比如说搅拌站进行混凝土的运送因为距离较远等影响到质量。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如果振捣棒插入的深度不够到位的话。就会出现振捣不够密实的问题。或者是出现了蜂窝麻面以及孔洞等质量问题。
2、针对钢筋的主要问题
现在很多建筑工程中都会出现使用再生钢材的现象,但是因为这种钢筋的抗拉强度因为已经使用过所以就会达不到工程技术的要求。再加上现在很多钢筋的生产厂商都不够规范。比如说钢筋的绑扎搭接的长度以及焊接的长度都是不够的,或者是钢筋的焊缝不够饱满、其高度不符合技术性的规范等。
还有就是很多梁板的钢筋搭接位置,是非常不恰当的。很多柱纵筋的搭接位置都没有根据规定来进行错开,其中抗震的箍筋方面,并不符合技術的度要求。还有就是板底的很多钢筋都存在垫块不足的现象,板顶的钢筋马镫因为支撑不足等。最后就是梁内很多纵筋之间的间距因为较小就会导致后期不方便进行混凝土浇灌。
对于这个部分的质量管理问题,应该要做的就是要在施工现场建立起严格的审查制度,要树立取样制度,不可以使用不合格的钢筋。在对钢筋进行绑扎之后,要及时的对其规格的数量以及位置等进行检查,然后根据设计图纸来做好校对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浇灌之前要对垫块等进行仔细的检查。
四、控制措施
1、制订治理质量问题方案
从日常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起来还具有一定难度,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除,需要有针对性地釆取措施进行治理,分期分批重点有目地来控制治理质量通病,当有些质量通病涉及多个方面因素时,还要通过协调或组织力量攻关,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
2、消除设计欠周出现的质量问题
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如果属于设计欠周造成的,应改进设计方案。施工图完成之后,应向各方人员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听取各方意见,修改设计中欠周之处。并经常去现场参加实践,积累设计经验,,设计人员应在满足设计规范的情况下,来考虑业主投资的综合效益,即使建造工程的造价难以降低,也尽量减少质量问题,建成之后减少维修费用。
3、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素质,改进施工工艺,提高质量意识
据统计,我国由于施工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占所有质量问题的80%左右,因此提高施工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因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
4、对治理难度大的质量问题,要组织科研力量研究攻关;对不配套,不成熟的施工技术,应制止推广。
5、重点把好材料、制品及设备质量关
材料使用前严格遵守“先检后用”的原则,做到:择优选购,不釆购生产厂家不清、质量不明的建筑材料、制品或设备,购入的材料、制品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一些性能尚未完全过关的新材料,要慎重使用。对于地方生产的建筑材料,制品及设备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实施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认证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的产品的流人社会。
结论
本文提出的各种问题等是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它关系到建筑的质量问题等,所以对于施工一方来说就需要根据有关技术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工作来确保建筑质量。对此,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刘星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与控制措施[J].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02期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循证医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论文11-16
医学检验的自我评价11-06
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关系分析11-10
四川重点项目-XXX医学检验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07-13
医学检验检验师试题07-24
病例讨论法在临床医学质量中的应用价值论文10-31
医学检验主要课程09-03
医学检验自我鉴定06-26
医学检验职称考试08-23
医学检验各科实习鉴定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