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 培养兴趣

2024-10-20

快乐阅读 培养兴趣(精选8篇)

1.快乐阅读 培养兴趣 篇一

培养兴趣 快乐写话

摘 要:兴趣是最直接的能力,作文教学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正所谓“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师只要本着一切从学生出发,采取多种方式,把兴趣转化为动力,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使学生快乐地写话。

关键词:兴趣 培养 快乐 写话

《语文课程标准》将低年级作文改为写话,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让学生在写话中积累经验,这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教学要求。老师应像父母呵护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大胆培养孩子的写话兴趣,学生一旦对写话产生兴趣,就会视写话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强热情地去写。兴趣是最直接的能力,作文教学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正所谓“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师只要本着一切从学生出发,采取多种方式,把兴趣转化为动力,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及能力,那么,怎样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呢?

一、打造良好开端,培养写话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写话的一种内在推动力,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让学生觉得写话是一件很快乐,很有趣的事。老师应该创设宽松的写话环境,由扶到放,不断鼓励。例如,我在给孩子们上第一堂作文课时运用了,“游戏引入法”,我把孩子们带到操场上,与孩子一块做“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吹泡泡”等游戏。并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们观察游戏中同学们的动作、表情等,最后把玩的过程说一说,再写下来。“玩中写”增加了写话的素材,激发了孩子写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给每人发了一张纸,要他们把有趣的活动写下来,能写几句就写几句,不会写的就用拼音代替。我通过游戏表演的教学模式扶学生走一走,每个学生都会情不自禁的开始写话,写完之后。我让大家把写的“ 游戏故事”细心地折叠起来。这时,我说:“孩子们,棒极了,祝贺你们。你们真了不起,都会写书啦!今天放学后,把你们写地书带回家去,请你爸爸妈妈读,爸爸妈妈一定会夸奖你们的。”孩子们一个个高兴极了,第一堂写话课就这样轻松地度过了。学生对写话没有一点畏惧、畏难的心理。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作文的良好开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写话动机,快乐地去写话。

二、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写话兴趣

只有当写话成为学生心甘情愿的事情,成为学生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见闻、感受表达出来时,学生才能快乐地写话,否则,学生会把写话当做一种苦差事。因此,我就为学生量身定做,设计,提供一种宽松的自由开放情景。教改把小学低年级作文定为为“写话”,就是为了使教师不要按照既定的作文概念来要求学生,而要学生本能地以自由的心智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学会“用笔尖说话”,因此,教师要少要求,少限制,不规定顺序,不强迫学生的思维定势,一味地去模仿、去机械训练。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发现并唤醒学生自由的潜能,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写自

己的心。

本学期,我在班级中实施了一个“自由政策”,想自由写话的同学,可以将教师布置的作业中的任意一条删除。如果你觉得教师给的材料无话可写,可以换成自己的材料,这样就给每个学生自由写话的空间,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写话热情。上学期期末复习时,为了让学生巩固积累,我布置了一些抄写、默写作业,并规定必须完成,可没过两天,就有学生提议了:老师,抄写默写作业,没有一点意思,我心中想写的话就快要爆炸了,我尊重学生的选择,开放了他们的思维定势,让他们的自由写话流淌在笔尖。现在,我们班每天就有近二十名学生主动写话,内容各具特色,洋溢着快乐的生活气息。

三、捕捉生活情景,培养写话兴趣

让学生走进生活,帮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挖掘亮点、发现美,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有如溪流,源泉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的确,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话,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让他们写身边实实在在的东西,写身边亲切的人,写身边真实的小事。于是,学生的写话有血有肉,一点也不空洞。我让学生观察操场上课间十分钟的情景,建议他们用上“有的……有的……”的句式去写话。让他们写真实的生活感受,激起了他们的写话兴趣,学生纷纷拿起笔,“沙沙”地写起来,而当我批改他们的作文时,惊喜地发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不但文

字通顺,语言也生动活泼。又如,如每周一早晨升旗是全校师生都同时参加的活动,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升旗的场面,并写下来。显然,这样的安排很贴近他们的生活,有的学生写到:“国旗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在同学们的注目下,徐徐升起……” 有的写到:“我注视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望着高高的教学楼,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显然,升旗这一事实实在在的场面,让学生捕捉到了,稚嫩的笔尖下下流淌出朴实的话语。

四、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写话兴趣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资源。语文实验教科书作为学校语文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所选的课文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面对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应与时俱进,在充分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把课文作为学习语文的例子来教,强化语言实践,以多种形式进行写化训练,培养学生写话兴趣。例如在学习课文《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在学生深深体会到几场春雨下过,大自然呈现的颜色丰富多彩。我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激情走进生活,到室外实地观察,找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此时,我趁机激励孩子将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孩子们拿起笔快乐地写到:梨花露出笑脸说:“春雨给我洗澡,洗着,洗着,我就白了。啊!春雨是白色的。有的同学写到:迎春花开了,有白的,有黄的,有淡紫的,哦!春雨是多彩的。学生们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去发现,去寻找,体会到找到春雨颜色的欣喜与激动,把自己在野外观察到的巧妙的用书中的句式,一

吐为快地写出来。

有些课文结尾,留下了令人思索的话题,这时,只要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加以启发,学生便能展开想象,使故事形象完整。在教学第三册课文《坐井观天》后,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然后练习复述课文,学生说得有声有色,最后,我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青蛙咚的一声从井底跳出来,会说什么?学生展开了想象,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青蛙看见蓝蓝的天空,飘着白白的云,哇!天,真的无边无际,大的很啦!”有的同学说:“青蛙坐在小鸟的背上,飞过青青的田野,飞过高高的山,飞过蓝蓝的大海……。此时的同学们说得眉飞色舞,我趁此机会,让学生拿起笔将自己说的内容写下来,于是一篇很好的小文章就写成了。

五、指导留心观察,培养写话兴趣

低年级学生处于蓬勃发展精力旺盛时期,教师要利用他们好动特性,多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有目的地体会生活中每一件细小的事情,指导他们写出各自的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想。学生会有感而发,一吐为快。例如:有一次我发现有几个孩子喜欢捉青蛙玩耍,于是我就专门安排了一节课,让全班同学到田野里认真观察青蛙,写出青蛙长得什么样。有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我平时最喜欢青蛙了,这次老师带我们到田野里观察青蛙,我高兴极了。我蹲在田边看了好久好久,才发现一只大青蛙,只见它鼓着一双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出雪白的还有斑点的肚皮,机警的注视着田里的秧苗。突然它后腿一蹬,向上一跳,伸出了长长地舌头,一下子吃掉了一只虫

子,啊!青蛙原来是吃害虫的,是庄稼的好朋友,今后我在不捉青蛙玩耍了。我就这样引领学生观察和描写自己身边的真实事物,亲身经历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写话情趣。又如在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中的口语交际课上,我激昂的说:“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布置给大家的手工制作,可以是捏橡皮泥,可以是剪裁折叠,老师让大家把做的过程写下来,今天你们就展示一下吧!”当我把这话一说,同学们纷纷举手展示自己,有的说:“老师我现场捏橡皮泥吧!”有的说:“老师我制作了个蝴蝶结可漂亮了,我把做的过程读给大家听吧……。学生的写作兴趣被触发了,学生愿意打开思维和语言的闸门,精彩的写话课堂生成了。手工制作几乎是每个儿童的爱好,因此,我注重从儿童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提取真实的素材作为话题,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快乐心情。

六、善于积极评价,培养写话兴趣

评价写话让学生自信,让他们从自己的成功的写话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即使一个小小的成功也会激发他们继续奋斗的兴趣,写话中哪怕只是一个恰到好处的词,一句幽默的话乃至是书写工整等等,老师都要给予呵护、赞扬、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我在班级学习园地中,专门设计了“我的写话”这一栏,每个星期将部分学生的作品展示,注重闪光点,让学生用那个热情而激动的心去面对下一次写话。如:一个学生在写《打扫卫生》时,只写了一句话:“今天同学们在打扫卫生时干得热火朝天!”当我把他的写话在班上大声朗读时,他却低下了头,其他同学低声说:“这么少啊!”我却对同学们说:“这位同学的写话虽然只有这么一句,但却用了‘热火朝天’这么一个好词,把同学们打扫卫生的认真劲写出来了,我真后悔没和大家一块参加打扫卫,我的话音刚落,他低着的头突然抬了起来,脸上挂满了笑容地说:“谢谢老师的夸奖,我很快乐!”让老师的呵护伴随学生的写话过程,学生对写话一定会有兴趣。

做感兴趣的事是件乐事,快乐是一种幸福的满足感,它给人的感觉是轻松、自然、随意、亲切的,只要我们善于激发学生们的写话兴趣,学生们就能轻松快乐地写好话。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 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快乐阅读 培养兴趣 篇二

1. 多管齐下,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1)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与读书有关的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 教师可以给学生举办一个“分享最喜欢的一本书”的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书介绍给其他同学,大家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共享。学生能够将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全班同学,是一种快乐的分享, 一定会提升他们今后读书的兴趣。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读书小讲座、课前小故事等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成果,增强学生的读书热情。

(2)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文章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本上的课文是专家们千挑万选的,内容特别精彩。教师在讲解某一篇课文的时候如果发现学生对文章内容充满浓厚的兴趣,就可以循循善诱,给学生推荐与这篇课文相关的读物,让他们在课外进行阅读。

(3)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文学名著的影剧改编版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般来说,人们对视频、音频的接受度比对文字的接受度更高,所以教师可以以此入手,让学生观看一些名著的影剧改编,看完视频之后再引导学生阅读这些名著本身,以此引导他们更好地投入到阅读中。

2. 授之以渔,教授阅读方法

学生一开始进行课外阅读,往往是被情节吸引,阅读的速度非常快,这当然能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书籍,提高他们的阅读量,但是只注重情节的阅读方式是不利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将自己认为非常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摘抄下来,在晨读或者闲暇时间可以拿出来反复品读, 从而能够跟随作者学习,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此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咬文嚼字”,在阅读中碰到一些不懂的字或者词语,不能略过, 而是要仔细研究,通过查字典、网络查询等方式,弄清这些字词的含义,这才能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做到真正地增长知识。对于书籍中那些作者运用得比较好的字词,学生更应该细细品味,加以推敲和辨析,提高自己用词用字的准确度和生动性。

3. 因材施教,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

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不可少的是要为他们推荐一些值得阅读的书目,在推荐阅读书目的过程中,教师会结合初中生的阅读特点和阅读能力,选择与他们的能力和兴趣相匹配的书籍,让他们能够理解书籍的内容,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增长知识。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能千篇一律,“一刀切”,给所有的学生推荐相同的书籍。 因为学生各自的爱好和志趣不同,他们所喜爱的书籍的种类不同,教师不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关注的话,就会导致某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渐渐失去兴趣。对于那些喜欢科幻、想象力比较强的学生, 教师可以多给他们推荐一些比较好的科幻类的书籍;对于那些热爱古典文学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古代经典读物;对于喜欢外国文学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向其推荐外国经典作品。

3.培养阅读兴趣 快乐学习语文 篇三

关键词:课外泛读;课堂精读;重视朗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论已逐步被广大教师认识、理解、接受、运用,并加以研究,不断创新。我是时刻尝试运用新理念教学的实践者,由开始接触课改理论的蒙蒙眬眬到艰难探索,近十年来,我一直锲而不舍地思索着、尝试着、感悟着,坚持到今天,我教学的理念已逐渐明朗化,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了,我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是引领者,师生之间的关系切不可越位。摆正师生关系是教好语文的第一步。其次,我又认识到语文教学不是靠教师的讲,而是靠学生的读,教师讲得再怎么投入,哪怕是提炼出文章全部的精髓传授给学生也不一定能变成学生的知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收获必须从读中来,从熟读精思中悟出来,这才是学生学语文的真谛。而教师的教就是让学生悟出这一真谛,那就如同找到了一把打开语文殿堂的金钥匙,到那时,语言文字的妙趣,布局谋篇的精巧,思想内涵的深入,情境意蕴的领略,都不再需要教师拼命灌输了,因为学生已真正地迈进了语文殿堂,他会真切地感受到,学语文是多么快乐呀!

一、从读入手,培养兴趣,走进书籍,开拓视野

我们是农村学校,农村的孩子书卷气不浓,家庭藏书也很少,再加上从幼儿园起就没有对书产生什么兴趣。我长期教小学高年级语文,所以我每接一批新生,开学的第一个月,每天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必有一项:回去读书、读几遍书。我心中明白,折扣是必然的,但长期引导、强化会在孩子们的心中打上烙印的。但是我不像有些老师那样每周或间周收看(其实是检查)一下学生的读书笔记,因为那样我觉得是老师在摆布学生,不够民主,我向学生提了一个建议:你们自由地组合成五六人的兴趣小组,每周五,我们的小组聚在一块儿共同阅览本周读书的收获,学生非常赞同,因为他们一向习惯老师查作业,今天他们翻身做了主人,那份愉悦自然溢于言表。当他们每周五聚在一块交流时,有的学生讲得津津有味,讲不出来的眼睛里也听出了神采。再看几本小笔记本,有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有的内容干瘪,语言苍白……放在一起一亮相、一对照,那份教育的效果比你老师老生常谈强调一百倍还灵,教师就要善于发挥集体教育的力量啊!长期地读下去,学生阅读的兴趣自然就培养起来了,为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因为学语文就是从读入手的呀!

二、课堂精读,深入感悟,灵活思维,超越文本

阅读有精读和略读之分,语文课堂上的读一般都以精读为主,辅以略读,因为小学生语文教科书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心编选的,就如同咀嚼食物一样,我们的每一篇课文都非常有“嚼头”,值得学生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吸收。记忆中印象特别难忘的有很多个感人的课堂,比如教《海伦·凯勒》这一课时,看了课题,学生告诉我这是一篇写人的课文,随即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海伦·凯勒是哪国人?文中介绍了她的什么事迹?课本里专门介绍她,她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吗?……有个别一知半解的学生就兴奋地说起来了。我及时让学生初读课文,一遍下来再次交流,这时候,同学们的脑海里已经有海伦·凯勒了,交流的气氛格外热烈,有的说:“海伦·凯勒真是一个不幸的人,我比她幸运多了!”有的说:“我很佩服海伦·凯勒,她虽然是盲聋哑人,但她凭着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学会了盲文,还学会了说话,考上了大学,真是太了不起了!”有的说:“海伦·凯勒多么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呀!她是一个真正的强者!”……当学生自以为读懂文本的时候,我再次让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仔细读懂文中的每一句话,把感受较深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写上一两句感悟的话。学生静静地阅读,触摸海伦·凯勒成长的足迹和内心世界,如蚕儿食桑叶般浸润在文本里,这是我最喜欢看到的场面。一段时间结束,学生又想倾诉了,我就让学生自由地表述,你一言我一语,你方唱罢我登场,我用欣赏的目光聆听着他们的话语,有的说:“当我读到‘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这一句时,我的心好痛,小海伦真是太可怜了,她就这样隔绝了有声有色的世界,真是太惨了,她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下去呢?”有的说:“我特别喜欢文中‘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这几句话,我觉得海伦多么热爱学习呀,她渴求知识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程度,我被她的刻苦精神感动了,她是多么地顽强啊!”……从孩子们的口中,我听到了很多很多,那个时刻,我仿佛成了聆听老师教诲的小学生,在我的学生收益无穷的时候,我也受益匪浅呀!这就是我认识到的教师是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这节课到了尾声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个说话题“海伦,我想对你说……”,孩子们争先恐后,都想与海伦亲切地交流,我充分地给予他们机会,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通过研读文本,与人物对话,多角思维,多重表达,既理解了文本,又超越了文本,使我们的一篇篇课文成为促进学生思想健康、思维创新、语言表达的的有效平台。

三、重视朗读,倡导多样化,发展求异思维

语文课堂上,学生感悟到的东西往往是通过读表达出来、体现出来的,所以我特别重视学生的个别朗读、朗读评价、朗读对比、朗读提高。常用的方法是:当学生针对某句话告诉他的同学们读懂的内容时,我就自然希望他通过自己的读让别人感受到他的理解,在这个学生读后,其他同学给予评价,既可以表扬他读得到位的地方,又可以指出他朗读中存在的不足,被指正的学生往往感受不到,再让这个指正的学生示范读给他听,别的学生都能作出评价,这样反复地进行朗读对比,特别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他们顿悟道:原来读书就是读出一词一句中蕴含的“味道”啊!这样的有效朗读,既调动了学生读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对文章内容的感悟,读进去,读出来,反反复复,还有什么学生学不好语文呢?此外,在学生表述的时候,我特別倡导多样化的表达,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内容,即使是阅读分析题,同样的意思,我也希望学生有多重表达,切不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这种要求有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我们语文教学上的体现大概就是这种境界吧!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不要完全采用别人的答案,说出或写出你的理解和感悟。”所以,我教学语文,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思维活跃、充满自信、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看到他们一个个鲜活的小脑袋,可爱的面庞上扑闪着智慧的眼睛,我也真切地感觉到教语文其乐无穷!

4.快乐阅读 培养兴趣 篇四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曹祥芹先生也说,“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的确,阅读不仅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阅读影响着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阅读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通过阅读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因而它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拓视野,增长见闻,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进而发展智力以及学习能力。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最重要的动力。孔子曾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中学生来说,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发展能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之后,他就会主动地去阅读一些有价值的书籍,热心地去参加各种语文竞赛活动,他的语文能力也就会在阅读和活动中发展起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呢?我想可以通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这两条途径解决。

课内可以通过粗线条,大框架的讲读法,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满足学生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要从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开始,就是要使学生具备见到读物就能主动去读的习惯;其次是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既有阅读习惯又具欣赏水平,再加上读物本身具有的吸引力,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容易产生了。

二、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的方法不外乎三种———精读、略读、浏览。这三种方法各有用途,我们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根据需要学会选读。在没有充足时间读书,或者无需仔细研究的时候要学会浏览;碰上重点的篇目要学会精读;为了积累语言要学会摘读,读中还要注意随时批注;读完写写读后感;读中要查阅工具书;要边读边想,重点精美的语段还可以边读边背诵;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住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读;抓住意境描写,发挥想象去读。巧妙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全面动用各种感觉器官,在阅读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积淀文化。

三、适时交流评价

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他们很想倾吐自己的积淀和展示自己,因此,必须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开展阅读的交流和评价,使学生在交流与评价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交流时,内容要多样化:可以对作品的主题、情节等谈体会,说看法;其次,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既可以师评,也可以学生互评,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平等的首席”加以引导、点评,并为学生修改自己的读书心得提出好的建议,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又有助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提高鉴赏能力。

于是,笔者尝试了一堂全新的阅读指导课,发现在老师的引导下,切实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及思考的积极性,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而且比较受学生的喜爱。具体操作如下:

课前准备: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精心选择不同类型、题材、风格的文章20篇,这些文章不是太长,而且大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年代,好些是同龄人的作品,每篇文章印了15份。上课时将这些文章放在讲台上,以便学生阅读时取用。教学过程分阅读、交流、小节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阅读

这一阶段的具体做法是把预先印好的文章题目发给学生,同时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①根据题目选取一篇自己感兴趣的。

②根据题目传达的信息,至少提出自己想要从文章中了解的三个问题,并把它记录下来。

③到讲台上领取相应的文章阅读,先浏览文章是否与你设想的一致,再在文章中寻找自己原先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最后用圈点法精读文章,谈谈你的收获,也可以把收获写出来。

这个阶段教师巡视教室,参与学生的阅读,对学生的提问给以适当指导。如:肯定学生提出的较有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样,受肯定者得到鼓励,其他人则得到启发,在这种氛围下阅读,效率会更高。有位学生选了《假如风有颜色》这篇文章,她提出了三个问题:风有颜色,是什么颜色?风有了颜色,世界变得怎样?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然后她按要求领取了这篇文章,边读边按要求回答以上的问题。检查一下她的笔记,发现她读得很仔细,理解也基本正确,于是,引导她再深入思考,鼓励她准备在交流时发言。

第二阶段: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谈谈自己阅读的收获。如:一开始提出哪些问题,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文章与你的设想是否一致,是否在文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答案是怎么样的,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收获,得到什么启发等等。一个学生谈完后,可以再由另一位读相同文章的学生接着谈,让他们各抒己见。

在所选的20个题目中,有一个题目为“怎样把水烧开”,全班无人对这个题目感兴趣,问他们原因,一致的答案是认为它的内容肯定很无聊,“把水烧开”无非就是介绍烧水的步骤,还会有什么奇异之处,于是我先发给几个批判得最厉害的学生浏览,他们边读边笑,其他同学早就等不及了,于是我又指名让学生朗读。读完后,全班哄堂大笑。原来,“怎样把水烧开”仅是文章的一个事例,智者是要借这个事例来告诉那个满怀烦恼的年青人一个道理:删减一些不合实际的目标,或者是不停地拣拾“柴火”添加进去,都能让你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我把这篇文章发在了每一桌上,同学们都仔细得读了起来,欣赏“只有删繁就简,从最近的目标开始,才会一步步走向成功。万事挂怀,只会半途而废”,思考着简单事件背后深刻的人生哲理。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

这一阶段是对学生的交流情况作简要的总结评点,主要是针对理解上的错误给予纠正,同时给予适当的评价。这时的评价以正面为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阅读的多元化,感受阅读的乐趣。

课后反思: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阅读指导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功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课堂所精心选择的20篇文章涉及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小说、科普读物,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题材、体裁、风格各不相同,充分满足了不同阅读兴趣学生的要求,同时也给拘泥于漫画书、作文选、娱乐书的学生一个有力的读物选择指导。从课堂的气氛来

看,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思维也活跃了起来,就来平时不怎么举手的学生也争先恐后的。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阅读的直接动力。只有学生对阅读本身发生浓厚的兴趣,他才能积极地思考、探索。

2、指导学生巧妙地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检验文章的内容是否与自己设想的一致时,用浏览;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时,用略读跳读;欣赏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时,用精读,反反复复地读,并且用圈圈点点的方法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以读后感记录自己的收获。各种阅读方法适时运用,口、脑、心、手所有感觉器官多管齐下,发挥联想、判断、推理的能力,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提高!

5.培养阅读兴趣,从小学生抓起 篇五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标准是多少字呢?答案是最少145万。对照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否已经达到了标准呢?一小学老师说道,语文课程的学习要求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但是如果学生仅是靠课本内的课文篇目,那大概就只有40万字,所以增加阅读量还是得靠课外。

如今有一个大难题摆在家长面前,就是孩子不喜欢阅读。教育专家表示,孩子认为阅读是一件很枯燥的事,但是如果家长从旁引导,在家庭中培养良好的阅读氛围,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很容易激发出来,从此爱上阅读。以下是一些引导孩子阅读的技巧:

1.朗读与默读

将每个字词读出声音,可以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更可以强化听觉的学习效果,这是朗读的独特性。父母可以选择具有韵律性的诗歌和散文,与子女一起朗读,共同感受其律动之美,让孩子喜欢朗读,从而踏上阅读之路。父母也可以选择一篇短文,与孩子一起阅读,并且相互约束不可出声。先教动口但无声的默读方式,再练习不动口只用眼睛看,让孩子感受默读的乐趣,培养默读的能力。

2.精读与略读

父母可以选择精练的小品文章作为精读的材料,然后引导子女逐一阅读每一字词,推敲作者的本意和企图,体会作者的情怀,使子女了解精读的功能和精读文章的丰富性。略读并不着重于推敲一词一句,而着重于快速掌握文章大要,因此大略了解作者在文章中的数个要点即可。父母可以选择通俗性文章或是报章杂志上的材料,要求子女快速浏览,并报告他(她)所看到的重点摘要,以达到略读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通过寻找字句的游戏或比赛,来训练子女的略读能力,例如找一篇文章,两人比赛计算文章中出现“中国”的次数,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正确答案者获胜。这种方式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增进子女的略读技巧,值得父母采用。

3.慢读与速读

慢读无须训练,速读就必须接受训练才有可能达成。父母可以制作纸卡洞,利用在文章材料上移动纸卡洞的速度,来加速子女的阅读速度。纸卡洞使用初期可能只是单字,接着是两个字或三个字的词组;其后可以改变成一行一行的纸卡洞,让子女一次看一行字。成行的纸卡洞在文章材料上移动的速度,由慢到快,子女的阅读速度也就在这种练习下,不断加速。

4.连读与跳读

6.怎样培养小学语文阅读兴趣 篇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魅力是神奇的,它能调动学生内在的潜力,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情感活动过程。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吗?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像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2、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

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合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3、开展丰富的课堂游戏,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在低年级教学童话一类性质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扮演成文中的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中高年级可以让学生排演课本剧等方式,在编一编、演一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又能使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从而达到享受阅读的乐趣。使学生在“乐中学,趣中获”。

4、强化学生成功的喜悦感,巩固兴趣

7.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成才 篇七

一、为学生的作业“减负”, 让学生想学

中国青少年发展中心和北师大教育系就“学习与发展”的调查结果表明:“喜欢学习”而上学的青少年仅占8.4%。学生厌学的原因有许多因素, 诸如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新的“读书无用论”、社会就业竞争力加剧、贪图享乐观念等等,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指引下, “考、考, 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一些学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升学率”“高分数”, 一味地增加学生作业数量, 千方百计组织教师编写“题库”, 让学生整日陷在“题海”中不能自拔。试想, 学生每天机械地做着一道道习题, 成了学习的“机器”, 难免会对学习厌倦, 自然也就没有了学习兴趣, 更不会以愉悦的心态在课堂上主动思考问题、快乐掌握知识。所以, 要想提高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做到一个“精”字, 针对课堂的教育教学目标, 精选作业, 学生精练。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 他们才能在愉快完成适量的作业任务之后, 快乐地和伙伴们做游戏、阅读一些课外书籍, 自由自在做一些有趣的活动, 这样才能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只有减轻了“课业负担”, 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乐学

教师在具体组织语文课堂教学中, 必须想方设法调动一切所要教的基本知识和创编动作的基本方法、要求传授给学生, 等学生掌握了基本动作并有了发展与创新能力后, 再分成几个小组, 选派一个小组长负责活动, 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展示创编的集体动起来的游戏, 然后师生对各小组创编的动作给予中肯的评价, 同时对创编能力弱的小组给予指导。这样一来, 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又能发挥学生的才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创设问题情境, 体验篮球教学过程, 培养创新意识。在篮球教学中, 设置问题情境,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兴趣。如果没有适当的情境进行烘托, 学生参与的兴趣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该具有教学实际应用价值和教学自身魅力,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创新的动机。问题情境的创设, 其素材来源于生活, 源于自身教学, 还可以源于其他相关学科。也就是说问题的设置必须是使学生“跳一跳, 就能够摘到桃子。”通过给学生呈现刺激的教学材料信息, 为学生提供激发好奇心和发现欲, 引起认知冲突, 诱发质疑猜想, 使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 重视篮球教学思想, 激发创新动机, 培养创新才能。培养创新精神, 必须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创新首先是思想的突破, 我们在备课时应该牢牢抓住教材体系中蕴涵的教学思想, 并以此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时要敏锐发现并抓住学生的思想火花加以提升, 鼓励学生创新, 通过激发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创新积极因素,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探究的浓厚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 体现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 进而积极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进而实现课堂的高效。一是自然导入新课。作为语文教师, 要想实现课堂的高效, 必须在新课导入上下工夫、想办法, 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导性和创新能力。在新课的导入时,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方式, 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进入探究境界、渴求知识的心理和求知欲, 从而迅速进入学习情境, 圆满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二是适时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提出的问题, 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具体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精心设计问题, 注重情境创设, 诱发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 自始至终处于探究问题的情境之中, 进而积极主动课堂学习目标。三是组织好教学演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 对教学内容进行形象生动的展示, 展示事物的特点、形象、发展变化等, 可以跨越时空,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 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三、组织开展兴趣活动, 让学生愿学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中, 不要单纯地只是“填鸭式”地传授知识, 这样只会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在学校学习生活中, 学生不应是整天一走进校园, 就是单纯地听课、做作业, 这样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教师要想方设法经常组织开展诸如故事会、猜谜语、诗朗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 轻松掌握课本知识, 尽情品味学习的乐趣, 从而快乐成才。

(河南省社旗县)

动机, 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篮球本身的简单美、和谐美、奇异美等, 都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材料。这样的教学既突出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 又使学生经历、体会到教学思想发展过程, 在思想活动过程中学会教学思维,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

三、结论与建议

(1) “创新式”教法适用于中小学生不同年级的篮球教学。 (2) “创新式”教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才能的培养。它不仅让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 而且能激发学生对整个体育运动的认识, 对培养终身体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3) 探索篮球教学提高创新才能, 要注意优化策略。 (4) 教师在实施篮球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钻研其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 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才能。

参考文献:

[1]文柏竣.教育创新简论[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3) .

[2]严志平.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体育教学,

[3]易小坚, 蒋毅.不同地区高校体育专业篮球技术教学方法比较

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5) .

8.培养兴趣快乐学习 篇八

是啊,我们都喜欢玩儿,玩儿是快乐的,在玩儿出快乐之后,总想着再次经历这种活动。日久天长,我们便成为了某些活动领域的行家里手:游戏高手、灌篮高手、电脑高手……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学习也很像玩儿,学习中也有许多令人快乐的事。当你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学出快乐的时候,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曾语重心长地说:“人们常常以为科学家从小就与众不同,我反对这一点。学习的关键是要保持浓厚的兴趣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由此可见,兴趣的魅力是奇妙的,但一个人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一粒小小的种子之所以可以长大、开花、结果,是因为有阳光、雨露,有辛勤的园丁浇水、呵护。学习兴趣同样需要你细心照顾与耐心培养。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只要你辛勤劳作,在学习的园地里一定会绽放出鲜艳夺目的花朵。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呢?看看下面的故事给我们的启发吧。

著名的化学家维勒从小就偏爱化学,尤其喜欢做化学实验,他的屋子成了一个小小的化学实验室。维勒对化学的入迷使老师很担心,怕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维勒的父亲从老师那儿得知此事后,命令儿子交出化学书,小维勒交出的《实验化学》一书令父亲大吃一惊:这是一本大学生用书呀!小维勒交出书后,整天就像丢了魂儿似的,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来。忽然,他想起了父亲的朋友布赫大夫,就到他家好说歹说又借来了那本《实验化学》,继续他的化学实验。不仅如此,他还读了许多其他的化学著作。维勒对化学实验的这种偏好,甚至达到痴迷的探索需求,促使他在化学世界里广泛涉猎,反复实验,在实验操作中探寻未知的原理。工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懈的努力下,20多岁时,维勒就在化学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小结:

首先,興趣与需要有关。一个人在有了深入探究某事物的内在需要时,才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求知的欲望愈强烈,研究的兴趣便愈强烈。为此,要培养学习兴趣,我们就应该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才行。对于那些暂时还不喜欢的学科,可以换个角度重新看待它们,至少是减少一些厌烦的心理。

上一篇:模联发言稿-伊朗核问题下一篇:镇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