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 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宏伟蓝图

2024-06-22

《中国制造2025》 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宏伟蓝图(11篇)

1.《中国制造2025》 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宏伟蓝图 篇一

本文由nielxu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中国建筑 500 强” 用精品工程绘制石化宏伟蓝图

“中国建筑 500 强”是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联合会对中国建筑业进行全面,科学,独立的 企业实力发展调查研究宣传发布工作,今年对超过 12,000 家利润总额在 3000 万元至 90 亿 元之间的中国大陆建筑施工、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等中国建筑企业进行了数据采集研究,根 据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资信等级、社会贡献、业主满意度等指标对候选企业进 行排名,并对部分候选企业进行实地拜访,从中遴选出 500 家中国建筑 500 强企业。这是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联合会连续第六次对中国建筑业进行全面,科学、独立的企业实 力发展调查研究宣传发布工作。今年我们对超过 12,000 家利润总额在 3000 万元至 90 亿元 之间的中国大陆建筑施工、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等中国建筑企业进行了数据采集研究,根据 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资信等级、社会贡献、业主满意度等指标对候选企业进行 排名,并对部分候选企业进行实地拜访,从中遴选出 500 家中国建筑 500 强企业,并且评选 出:2010 《中国 25 家最具全球竞争力国际承包商》、《中国 50 家最佳建筑承包 商》,《中国 25 家建筑承包商管理进步特别大奖》,《中国工程设计咨询 50 强》等分类榜 单。在 2010 年,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成功入选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联合会、《世界经济学 人周刊》和中国资信评估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建筑 500 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具有 50 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致力于中国石化工业的建设、创 新与发展,承担设计和建设的大型炼油、石油化工生产基地遍布全国各地。特别在催化裂化、连续重整、加氢裂化、裂解炉、乙烯、聚丙烯等领域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工程技术,2007 年持有国家专利 100 余项和专有技术 80 余项。中国石化行业的 13 个专业设计技术中心站设 在 SEI。在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2007 年发布的“全球最大的工程设计公司 150 强”排名中,SEI 名列第 36 位;在该杂志 2008 年发布的“全球最大的工程承包商 225 强”排名中,SEI 名列 103 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与世界上著名的专利商、工程公司、科研机构和学府有着广泛的 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工程建设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声誉。公司集高素质的人才、丰富的工程设计和建设经验、雄厚的技术实力,在石油炼制和石 油化工、煤液化和煤化工、天然气加工、环境工程与公用工程等诸多领域,为国内外客户提 供优质全面的工程服务。能够同时运作大型炼油化工联合工厂的总体设计、炼油化工装置设 计、大中型炼油化工 EPC 或 PMC 项目,并在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建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体系和应用体系,拥有国际先进的工 艺技术、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等应用软件和工程数据库,能够按照国际通用模 式开展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作为“中国建筑 500 强”的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构建了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矩阵式 的项目管理体系,拥有完善的 ISO 质量管理和 HSE 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覆盖的管理范围 包括由核心业务组成的项目管理层面以及由公司各职能部门组成的支持层面,能为顾客提供 满足 HSE 要求,与社会和谐发展、安全高效的工程服务。

2.《中国制造2025》 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宏伟蓝图 篇二

《中国制造2025》是一次机遇,亦是一场挑战。我国如何加快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的短板究竟在哪?如何做大做强?“中国制造2025”可以照搬德国工业4.0吗?

数据显示,2013年, 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称谓不容质疑。在规模上,我国制造业已居全球第一,但第一的背后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我国制造产业发展了十几年,虽然打造出了“中国制造”的名号,但大部分仍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在自主创新能力上仍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据统计,我国的创新能力指数及全球竞争力指数在世界上仅位于25名到30名之间,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也远不及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致使我国制造企业只能依赖国外的设备和技术进行生产。

作为美国创新的代表企业,苹果公司已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2010年亚洲开发银行调查发现,生产一部苹果手机所需的成本为178.96美元,其中超过60美元流向日本,30美元流向德国,23美元流向韩国,我国所得6.5美元,仅占一部苹果手机价值的3.6%。另外据统计显示,我国所需的高端芯片80%以上依赖进口, 80%的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仍依赖进口。

我国制造企业在世界竞争格局中所遭遇的窘境,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忽视了研发的投入。华为作为国内研发投入最大的科技公司,2011年的该项数据高达24.5亿美元,但仅相当于微软公司的27.1%,诺基亚的32.3%,思科的46.5%。在汽车等其他制造业领域,我国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规模与跨国公司差距更大。

自201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37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的2.2亿美元后,便一直牢牢占据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称号。风光背后,我国制造业却存在品质低下的问题,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甚至成了“价低质次”的代名词。

在我国,制造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为主,而技术型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如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技术是硅含量,国外产品硅的纯度远超我国。同时国外产品能用20年,而我国的产品最多能用10年。

此外,由于我国制造企业核心技术的缺失,产品的附加值往往不高,而国家标准定位过低又导致国内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很多企业只能转而通过恶性价格竞争来获取市场,进而导致我国制造企业普遍利润水平低下的情况。

2013年海关总署统计资料显示,进口机床平均单价为10.73万美元/台,而我国出口机床为262.93美元/台,是我国出口机床的400多倍。深陷价格战泥沼,同时缺乏资金支持的国内企业根本无心无力发展核心技术以改善产品质量,我国企业因此陷入了产品附加值低-恶性价格竞争-忽视产品品质提升的恶性循环。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对工作执着、对事业负责、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无论是瑞士手表得以畅销世界、成为经典,还是德国工业产品广受世界欢迎,都离不开这种专一投入的工匠精神。在这些行业内,技术工人从事的并不是机械重复劳动,而是通过改善工艺使产品品质不断升华。工匠精神的背后,则是从业者对生产研发规律的遵循、对创新的向往、对消费者的尊重。

我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大量卓越的工匠,典型如善于解牛的庖丁、善于木工的鲁班等。进入工业化时代,一些工业生产领域也涌现出大量劳动模范和技术尖兵,他们爱岗敬业的事迹被广为宣传,对所在企业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必须承认的是,也有一些企业经不住外界诱惑,过分追求利润的“短、平、快”,丧失了静下心来打磨产品、追求精致的耐心。这直接导致部分行业虽然规模和生产能力已处世界前沿,但产品质量不高,工艺水平落后,也不利于中国制造的形象和口碑。

所有的创新工作最终需要人来完成,特别是在生产制造领域,一个再高精尖的技术、一项再完美的商业计划、一种再具备卖点的产品,都不会轻易实现市场成果的转化。因此,与技术、创意、资金同样重要的,是提倡埋头实干、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正是这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帮助创新成果顺利转化,并为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涵养。

“我们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从现在开始,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就是我们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工信部部长苗圩如此表示。

目前美国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第二方阵,中英法韩处于第三方阵。《中国制造2025》勾勒出未来蓝图,但从第三方阵升级到第一方阵并非一蹴而就。如何实现这一步步的跨越?专家认为需从制造强国、中国创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等几方面着手。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中国制造2025》的全部内涵,苗圩的答案是“由大变强”。

目前国内外对于“制造强国”的概念和内涵没有统一的描述。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业发达国家进行梳理和研究,大致上可以将“制造强国”的内涵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和效益并举。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公认的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制造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质量不断提高。二是具有较高国际分工地位。当今多数制造强国中,高技术产业和服务型制造占比较高,在国际分工中大多处于产业链高端地位,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它们拥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不论是既有的制造强国,还是具有后发优势的潜在强国,都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国制造2025》对构成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具体指标进行逐项发展目标预测,将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25年,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制造业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第二阶段,到2035年,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前列国家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第三阶段,到2045年,乃至建国一百周年时,综合指数率略高于第二方阵国家的水平,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步,也是我国首次系统提出制造强国纲领性规划。”苗圩说。

在《中国制造2025》中,一个亟须实现的转变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中国创造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技术创新。我国的研发投入规模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世界前列,201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18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但与世界强国相比,产业创新能力还有不小的差距。

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说,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创新能力,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在《中国制造2025》中,智能制造被定位为我国制造的主攻方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群体性技术革命,核心就是智能制造。”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说。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透露,工信部已发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实施方案,并计划今年选30个以上试点示范项目,未来将连续三年实施试点示范,边示范边总结边推广,2017年准备全面推广。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开展绿色评价……在《中国制造2025》中,“绿色”散布其间,成为贯穿全文的主色调。

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认为,提出把绿色制造作为主要方向之一,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制造业依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能源消耗42.6亿吨标准煤,约70%是工业消耗;万美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569立方米,远高于日本的88立方米、韩国的55立方米。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介绍,工信部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包括建设绿色工厂、实施绿色制造、加大循环利用、倡导绿色消费等各个方面,并建立严格的标准和评价机制,企业如不符合绿色制造,还将上“黑名单”。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中国制造亟须突破质量瓶颈。在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看来,我国在一些关键材料、零部件和核心系统上,质量和可靠性不高,长期依赖于进口。改变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制造业状况,必须从质量入手。

中国质量协会会长贾福兴说,质量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要主题,也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主题,社会各方力量都应参与提升质量工作。

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目标。

目前,我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只是一个贴牌大国,不是品牌大国。我国出口的商品中90%以上是贴牌产品。

贴牌和品牌的差别直接体现在利润上。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价格约10美元,在我国离岸价格仅2美元,去掉成本,贴牌生产毛利只剩0.35美元。品牌缺失导致国内企业只能处在全球产业链低端,辛辛苦苦“为人做嫁衣”。

“中国制造”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际名牌。伴随国内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跃上国际舞台。最新的世界品牌500强中,我国有29个内地品牌上榜。

德国工业4.0是在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完成的,我国没有完成工业化就直接进入信息化时代,用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100年才走过的历程。而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得不说,我国仍缺乏足够的底蕴来加快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如何实现弯道超车,成为摆在我国制造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德国只身担起欧洲经济稳定的重任,制造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而引领制造业未来的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可以说是世界制造业领域最重要的两个规划。因此,提到“中国制造2025”,总是绕不开德国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不完全等同于德国工业4.0,德国工业4.0就是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中国制造2025》从始至终贯穿着应对新科技革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思想理念和措施,但它不是专门为应对新一轮革命制定的规划,它还要顾及到规模庞大的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顾及到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指出。

从时间维度上,周济表示,德国在工业1.0、2.0、3.0基础上提出工业4.0,我国制造业则要2.0、3.0、4.0同步发展。“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得我国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被大大压缩。”

“中国制造2025”战略开始之际,正逢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乐赋认为这不是巧合:“一方面,新兴业态、新的增长点正在破茧而出,为我国经济打开敞亮的上升空间;另一方面,受困于成本增加和销售困难,大多数传统制造企业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的阵痛。”这是一个关键档口。“中国制造2025”遇到的挑战比德国工业革命4.0更为复杂,也更加艰巨。因而,他也认为德国经验不能照搬,技术提供者需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创新解决方案。

事实上,量大面广的中国制造业,只有一部分企业能够实现4.0的智能制造,其他几千几万个企业还是2.0或3.0。我国制造业的层次差异很大,发展非常不平衡。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表示,由于发展不均衡,层次结构差异大,总体来说要实行并行战略,即2.0补课、3.0普及、4.0示范。

在过去的国际交易中,经常听到的都是一些大集团公司的名字。而近年来,频频有国内的中小企业在国际舞台上亮相。

砸了20亿美元收购位于纽约的华尔道夫酒店,让国人知道了安邦保险;收购荷甲海牙ADO俱乐部,北京合力万盛开始广为人知;中国金叶公司,为了买下一个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石油公司,花了6.65亿美元的举动,让国人惊讶……国内的中小企业在国际交易中开始崭露头角。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石,而企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毛伟明说。

目前,我国有50%的税收来源于中小企业,60%的经济总量由中小企业创造,70%的专利由中小企业所提供,尤其是80%的就业主要依靠中小企业解决。从数量方面来看,中小企业占了各类企业的99%。同样,在《中国制造2025》实施过程当中,中小企业必将发挥它的潜力和巨大作用。

3.浅析中国制造2025 篇三

—需求与营销机会

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为抢占制造业制高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如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日本智能制造,英国制造业2050等等。为提升我国制造业,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终于又在150年之后重新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差距,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水平、节能降耗等方面和世界制造强国的差距仍然明显,必须要改变这种差距,让我国制造业得以提升。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改革,需求,营销机会

一、中国制造业当前背景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因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 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我国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然而,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就变得更加紧迫而艰巨。

二、中国制造业遇到的困难

从我国自身来看,中国经济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制造业发展站到了爬坡过坎、由大变强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此,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

《中国制造2025》是的目的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中国经济对照经典经济学理论,当前我国出现的这种情况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滞胀,也非标准形态的通缩。与此同时,宏观调控层面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力度而效果不彰,投资拉动上急而下徐,旧经济疲态显露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生机勃勃,东北经济危机加重而一些原来缺乏优势的西部省区异军突起„„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简言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分化正趋于明显。正是由于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为更好实现《中国制造2025》必须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

三、解决制造业困难的途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要增进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区域、产业、制度、产品等多个方面的竞争力,最终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四、新需求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现行的制度结构、生产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庞大中等收入家庭的各类新需求,不利于中国各类消费潜力、改革红利的释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才会提出“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号召。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特别是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低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高端化,智能化,因此,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五、营销机会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 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形成经济增长效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新常态,新经济。根据我国制造业的情况,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4.中国制造2025心得体会 篇四

2015年7月14日,工信部XX博士为我们详细解读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现就XX博士的解读,谈谈我对《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认识。

一、总体认识

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大幅提升,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如今,全球正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新阵地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双重挑战。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中国制造2025》重大部署。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是我们吸取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核心是变革,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迭代更新。《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正是为了适应新常态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下面我将从人才建设和质量和品牌建设两个具体方面谈谈我对《中国制造2025》的认识。

二、人才建设

在实现制造强国的道路上,人才为本是核心。XX教授在解读《中国制造2025》时,强调要以人才为本,打造创新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和企业家人才三支人才队伍,这也是我非常认同的。只有健全完善中国制造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为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提供人才保障。

与制造业发展要求相比,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制造业人才培养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制造业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匮乏;二是制造业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培养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滞后,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三是对制造业人才的认识仍有偏差,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不高,制造业人才仍然面临发展渠道窄、待遇偏低等问题,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面对制造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供支撑,从根本上解决制造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有如下推进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一,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二,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性人才为重点,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三,以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核心,依托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开展校企合作,强化技能培训;四,加强制造业人才需求预测,建设信息化平台;五,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六,选拔优秀人才赴国外培训,加大制造业引智力度。

三、质量和品牌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质量和品牌已经成为制造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信誉和形象。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质量与品牌代表着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代表着市场竞争力。

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发展品牌文化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文化起到一个促进作用。过去给别人的中国制造是低档品的印象,不仅需要在政策、技术、标准层面改进,而且要从工业文化方面改变世界对中国制造的看法。在工业文化中,品牌文化是一个重要部分。目前我国,制造业品牌建设与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比较明显滞后。知名品牌数量及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与制造大国的地位、制造强国的需要极不相称。多数企业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能力弱,缺乏面对国际竞争的经验。

《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健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制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加速我国品牌价值评价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大中国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树立中国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品牌文化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品牌中的凝结,是文化特质在品牌中的沉积,是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的高度融合。另外,品牌管理本身是一项社会性活动,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为保障,通过激励机制、团队精神等有效手段去实现,因而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品牌文化一旦在消费者心目中注册,它所代表的功能和利益与消费者认同的价值产生共鸣,就会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把文化财富转化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使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品牌文化在带来企业利润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总结

5.《中国制造2025》 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宏伟蓝图 篇五

本书首先以《财经》记者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为序章,为读者深层次的解读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必要性,并且如何将建设制造业强国的三步走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的中央政府的理念和思路更加突出创新、改革以及人才为本三个特点。尤其是在创新层面,提出了企业发展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的方针,破除了资金对企业创新的制约。采访的最后苗圩部长表示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落到实处虽然有许多不乐观因素的存在,但是通过制定实施计划、建立考核机制。将战略变成规划,把规划变成计划,最终把计划变成行动。让《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落地。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俨然已经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的第一大国,但是国内的绝大多数制造商赖以生存的商业优势确实成本优势,但是他们却没有发现现在的大部分消费者已经开始认真的关注商品的质量与性能,他们不再一味追求“价廉”而不去注重“物美”,中国游客到日本排着长队买电饭煲、电吹风机,不是因为他们便宜,而是因为它们更贴心、更智能。再看另一制造业强国德国,此轮欧债危机中,欧洲各国经济哀鸿遍野,但德国风景独好,究其根本,强大的制造业是其抵御危机的铜墙铁壁。德国制造的产品具备了五个基本的特征:耐用、务实、可靠、安全、精密。然而在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德国制造”还是价廉低质的代表,英国人通过《商标法》条款,将劣质的德国货与英国货区分出售,从那时起,德国人开始警醒过来,占领全球市场不能靠产品的廉价,而是品质。中国制造能否像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战略转型的德国制造一样,催生出西门子、克虏伯、大众等一批全球知名的企业,推动中国越居世界工业强国之列。

中国虽然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是中国的制造业仍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排名十三位,但是我国人均GDP却排名一百名左右,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产品利润较低,中国总体上还只是一座“世界工厂”。然而,现在的形式不再像过去那样了,首先,工资水平上涨,人工成本为进一步压缩产品利润。其次,消费者已经表现出对创新型产品的强大需求,大多数中国制造商却恰恰不具备这样的制造能力。最后,全球经济环境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使得各国制造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身处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中的制造企业遭受的影响会更大,面对当前的局势,中国制造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摆脱对低成本的依赖,向本行业的价值链上游扩展,实现卓越制造,将产品质量摆在首位。被逼入“墙角”的中国制造业急须一场革命性的转型升级,这是一场依靠创新驱动、促进的传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将“中国制造”转型成为“中国智造”。

在中国制造赢得声誉和突飞猛进的背后,我们更应该清醒地开到,中国“卖苦力”式的粗放型经济,消耗了中国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承受着环境污染的同时,“中国制造”也背负着劣质品的恶名,虽然错过了工业革命、落后于信息革命时代,但是中国制造不甘心守在价值链的底端,加强对品牌的建设,通过互联网努力与国际化、专业化接轨,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服务等软实力。

在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要发挥人才的能动性,以人为本,更多的关注人的因素、管理的因素,而不是生产、设备等方面的因素,打造创新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和企业家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只有健全完善中国制造业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为推动中国制造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6.《中国制造2025》 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宏伟蓝图 篇六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国务院立法工作重点,让改革发展沿着法治轨道前行;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听取中国北车南车重组进展情况汇报,强调以国资国企改革优化资源配置。

会议认为,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为方向,对国务院立法工作重点作出总体安排,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会议通过国务院2015年立法工作计划,确定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文化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的重点立法项目,其中政府投资条例、环境保护税法等急需的立法将尽快提请审议,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农田水利条例、居住证管理办法等立法将抓紧完成。会议要求,一要坚持权由法授、权责法定,严防“红头文件”越权代法,逐步减少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格控制在立法中新设行政许可,严防部门利益法制化。二要坚持立法与促改革、调结构、转方式协调配套,及时对有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用法治巩固和保障发展成果,为改革探索预留空间。三要坚持科学民主立法,完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夯实法律实施的民意基础。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会议指出,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中国制造2025”,对于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10大领域,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会议决定,推出中国制造重点领域升级方向绿皮书目录指引,动态调整、滚动推进。坚持市场主导、改革创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中小企业配套推进,务求重点突破,取得实效,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都要给予倾斜。通过不懈努力奋斗,打造中国制造业升级版。

会议听取了中国北车、中国南车重组进展情况的汇报,要求遵循市场规律和企业自愿原则,为重组创造有利条件,确保企业稳定运营,促进效益提升。会议强调,要继续加大国企国资改革力度,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强强联合,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解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和整合,创新商业模式,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升利润率,促进税收增加。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打造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

中车股份人事安排或月底公布

21世纪经济报道3月25日独家获悉,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天在京召开,会议第二个议题听取了北车南车重组情况汇报,强调国资国企改革优化资源配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要求遵循国际规则,把重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确保企业稳定运营,促进效益提升。李克强还表示要继续加大国企国资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强强联合,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核心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增强国企活力,打造向全球竞争新优势。

记者从接近南北车方面的消息人士了解到,南北车合并后的新公司中车股份公司的人事安排很可能于月底公开,国资委已经与南北车公司所有高管面谈。消息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按照目前传递出来的信息显示,新公司人事安排或不会受此前南北车高管买卖股票事件的影响。按照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此前披露的合并预案中的自查报告,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相关高管及家属,在2014年10月27日南北车停牌前的半年内,即当年4月26日至10月26日之间,都有购买各自公司或对方公司股票的交易记录。涉事的高管包括中国北车的董事长崔殿国、总裁奚国华等多人。

7.《中国制造2025》 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宏伟蓝图 篇七

《中国制造2025》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国家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最重要的是要抓好人才培养。经过大量国内外调研,如下情况值得重视:

一是持续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德国工业4.0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为推动工业4.0,德国制定了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从产、学、研,以及基础技能等各环节均有相应的措施。我们看到,“德国制造”的成功,离不开富有活力的高水准技术工人,其人才结构合理,即从顶端提出系统设计思想的科学家到底端操作层面的技术工人,呈完整的正金字塔结构。德国大约200所应用科学大学从事科学研究,他们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以培养制造业实用型人才为目的。德国注重推行双元制应用技术人才教育,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教育及实训,学生不经过企业实习不能毕业,使学生出校门即可投入工作。在职教育为中专、大专生提供了后期教育提升的和个人发展的路径,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实用型人才。德国企业法规定企业有责任为社会提供实训岗位,企业提供实训岗位可获得减免税收的奖励政策。德国有大约50万家企业向年轻人提供培训,有80%以上的培训岗位由中小企业提供。以上这些,为德国制造业和工业4.0的成功建立了完善的人才体系,奠定了雄厚的人才技术基础,其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二是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的缺乏将阻碍《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与现实《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相比,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缺乏领军人才。培养培训机构萎缩,不重视职业技能,大国工匠奇缺。我们看到,随着我国传统制造业领域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转型,取消了企业办校培养技师人才的传统,导致技术应用人才队伍有序培养断层。一些以传统工科专业为主的名校开始把工作重点转向金融、互联网等专业,对传统工科专业实施了一系列压缩招生人数等做法,使得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严重缺失。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认为会严重影响《中国制造2025》落地生根。

通过对德国相关领域的调研,以及对我国制造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分析后,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重视与德国在制造业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培训,并将此工作列入国家“十三五”相关规划中。我国的工业标准和体系与德国相近,选拔制造业各领域优秀工程技术人才赴德国培训,加大力度培养自主知识产权的管理及应用系统开发人才。将《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列为国家认可的职业培训,为参训合格人员提供补贴政策,将这些在职工程技术人员在企业的技术积累和应用实践,快速地转化为《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的系统技术能力,着力培养系统级和总体级人才。发挥民间国际合作的作用,鼓励社会办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德国工业4.0培训机构和研究机构合作,加大制造业人才培训引智力度,联合办学。国家相关部门对民间培训机构进行资格认定,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补贴,鼓励民间机构建立《中国制造2025》实用型智能制造人才培训基地。

二是国家加大对现有技术类职业院校的升级改造,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应加快建设《中国制造2025》实训基地,发挥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优势,培养综合性人才,科学合理地设置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课程,开展实训科目,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深刻领悟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具体实施技术路线和方法论。院校建设的《中国制造2025》实训基地需要为在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中国制造2025》相关智能制造技术理论和实操培训。

三是国家为接收实训的企业提供补贴及减免税政策,促进职业教育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重点。将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实习紧密结合,职业院校的学生经过企业实习才能毕业,毕业后则可立即投入工程设计研发工作。建立培养实用型制造业技术人才新模式,可发挥企业的作用,使之在为职业教育提供有偿实习服务的同时,方便自身择才用人,创造一条企业和职业教育结合发展的新机遇和新途径。

四是出台政策,把实训基地建设纳入《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中心和孵化中心的建设中。提供相应的支持政策和财政补贴,促进《中国制造2025》自主知识产权的针对不同工业领域的工具及应用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推广。

8.《中国制造2025》 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宏伟蓝图 篇八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2日】 【来源:工信部装备工业司】

《中国制造2025》提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明确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成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发展战略,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汽车产业是制造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从制造强国看,汽车产业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被列为国家的战略性竞争产业。以汽车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延续了百余年,欧美日等制造强国也无一不是汽车强国。当前,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背景,全球技术创新与经济复苏日趋活跃,汽车产业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涉及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技术创新最全面、大规模的载体与平台,因此再次成为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水平的代表性产业。

无论是从创新驱动发展,还是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大规模效应与产业关联带动作用的汽车产业都应是战略必争产业。中国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53%,与汽车强国4%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就是我们在产业链的低端,是制造而非创造,因此汽车工业做强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汽车工业极强的产业关联与带动性,也是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集中体现。

二、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

(一)对汽车产业在制造强国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认识不足,清晰系统持续的产业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缺失。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但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依旧不清晰,缺乏系统完整的汽车强国战略。汽车产业政策的不持续性,导致国内汽车市场波动大,企业产能要么难以适应,要么出现闲臵,加剧了国内市场的低水平竞争,产业大而不强。

(二)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目前,我国主要汽车集团在乘用车平台技术、发动机系统、新能源电池等领域仍未完全掌握关键技术,尚未形成完整工业体系及能力。

(三)缺乏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平台与创新体系支撑。目前,我国初步建立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但是由于产业组织结构、企业规模及治理模式等多种因素制约,对基础共性技术的研究仍偏弱,另外,目前尚无跨行业、跨领域、跨技术的协调管理机制。

(四)传统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薄弱,供应链体系不完整,制约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我国传统汽车及其相关产业的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强度相对薄弱,相关产业链尚不完善,部分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和关键元器件依赖国外,制约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五)商业运营模式、人文等软环境发展滞后,自主品牌培育仍需时日。目前,汽车产业主导的商业模式仍未确定,汽车文化环境建设滞后,同时国产汽车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性能等方面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面临能源、环境和安全的压力日益加大。从可持续发展看,汽车产业必须解决能源、污染、安全和拥堵全球公认的四大汽车公害,低碳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汽车已被认为是最终解决方案。

美日欧等国家都已提出了汽车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目标,并通过加强技术创新、跨产业协同融合等规划,加快推动实现汽车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大背景下的转型和变革。

在低碳化方面,主要汽车发达国家基本都提出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达到2020年5L/100km,2025年4L/100km左右的目标。

在电动化方面,在各国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主要汽车制造商努力下,基于动力电池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全球汽车电动化进程不断加快。201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30万辆。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世界汽车销量的30%。

在智能化方面,世界先进国家已将汽车产业的发展蓝图确定为要实现基于网络的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的数字模型。如,德国工业4.0清晰定义了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汽车、设施及制造服务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以及明确了从汽车机电一体化到智能驾驶信息物理融合推进时间表。欧盟计划2050年形成一体化智能和互通互联汽车的交通区,互联汽车将于2015年上市。

2014年中国汽车销量达2439万辆,截至2014年底,汽车保有量1.45亿辆。近年来,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接近60%,交通领域石油消费占比接近50%,其中近80%被汽车消耗。同时,城市道路交通矛盾日益突出,汽车成为环境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由此可见,汽车产业肩负改善交通、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的重要责任,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实现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刻不容缓。从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看,依据汽车产业的现有基础、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节能减排法规的促进下,经过“十三五”期间的扎实推进与重点突破,有可能在“十四五”形成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优势领域。

四、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1.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

2.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到2020年,打造明星车型,进入全球销量排名前10,新能源客车实现批量出口;到2025年,2家整车企业销量进入世界前10。海外销售占总销量的10%。

3.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占有率80%;到2025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实现批量出口。

4.逐步实现车辆信息化、智能化。到2020年,实现车-车、车-设施之间信息化;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区域试点。

(二)燃料电池汽车

1.关键材料、零部件逐步国产化。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批量化生产的质量控制和保证能力;到2025年,实现高品质关键材料、零部件实现国产化和批量供应。2.燃料电池堆和整车性能逐步提升。到2020年,燃料电池堆寿命达到5000小时,功率密度超过2.5千瓦/升,整车耐久性到达15万公里,续驶里程500公里,加氢时间3分钟,冷启动温度低于-30℃;到2025年,燃料电池堆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大幅提高,和传统汽车、电动汽车相比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批量生产和市场化推广。

3.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20年,生产1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并进行示范运行;到2025年,制氢、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区域小规模运行。

(三)节能汽车 到2020年,乘用车(含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5升/100公里,2025年,降至4升/100公里左右。到2020年,商用车新车油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智能网联汽车

到2020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五、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是指其动力系统主要由动力蓄电池和驱动电机组成,从电网获得电力,并通过动力蓄电池向驱动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的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一种能从外部电源对其能量存储装臵进行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具有纯电行驶模式。围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主要在以下重点领域开展工作:

1.研发一体化纯电动平台。开发高集成度的电动一体化底盘产品技术,高度集成电池系统、高效高集成电驱动总成、主动悬架系统、线控转向/制动系统、集成控制系统,实现整车操纵稳定性、电池组安全防护、底盘系统的轻量化的研究应用。

2.高性能插电式混合动力总成和增程式器发动机。开发高性能插电式混合动力总成,开展离合器、电机及变速箱集成开发、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和集成技术开发。重点掌握新型结构发动机、高效高密度发电机的开发,研究高效发动机与发电机的集成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增程器系统的自主开发和配套能力。

3.下一代锂离子电动力电池和新体系动力电池,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电驱动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建立和健全富锂层氧化物正极材料/硅基合金体系锂离子电池、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下一代锂离动力电池和新体系动力电池的产业链,并推动高功率密度、高效化、轻量化、小型化的驱动电机的研发。

4.基于大数据系统的智能化汽车产业链建设,突破车联网应用、信息融合、车辆集成控制、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建立基于大数据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和生产配套体系,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突破环境感知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信息支撑平台与协同通信技术、智能决策及智能线控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辆集成技术、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技术等关键技术。

(二)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利用氢气和空气中的氧在催化剂作用下,在燃料电池中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作为主要动力源的汽车。围绕燃料电池汽车,将主要在以下重点领域开展工作:

1.燃料电池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膜电极组件、双极板等关键材料批量生产能力建设和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开展高功率密度电堆用的低Pt催化剂、复合膜、扩散层(碳纸、碳布)、高性能及耐受性质子交换膜材料、高可靠性及低铂担量的膜电极(MEA)、高性能及高可靠性的金属双极板的开发和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2.燃料电池堆系统可靠性提升和工程化水平的研究。提高催化剂及其载体的抗氧化能力,质子膜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改进燃料电池材料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提高电堆设计水平;验证电堆运行寿命,解决车辆运行条件下的电堆均一性问题;结合车辆动态运行特征,对系统级运行与操作条件做匹配优化;实现系统级寿命验证与参数表征,提高产品级寿命;提高系统零部件的可靠性,开展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改进。

3.汽车、备用电源、深海潜器等燃料电池通用化技术研究。开展燃料电池通用化技术研究,2020年,实现关键技术攻关,研发出新一代的金属双极板电堆,2025年,完成商业化产品全产业链的建设。

4.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可靠性提升和成本控制技术。开展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集成与优化,实现燃料电池整车可靠性提高;推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膜、炭纸、催化剂、MEA、双极板等)及系统关键部件(空压机、膜增湿器、电磁阀、车载70MPa氢瓶等)国产化,开发超低铂,非铂催化剂,降低材料成本,促进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化和工程化,实现燃料电池系统设计模块化,并改进生产制造工艺。

(三)节能汽车

节能汽车是指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系统,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优于下一阶段目标值的汽车,主要涵盖先进汽柴油汽车、替代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围绕节能汽车,将主要在以下重点领域开展工作:

1.整车轻量化技术、低滚阻轮胎,车身外形优化设计。推广应用铝合金、镁合金、高强度钢、塑料及非金属复合材料等整车轻量化材料和车身轻量化、底盘轻量化、动力系统、核心部件轻量化设计。形成低滚阻轮胎开发技术、节能、安全、舒适等性能控制技术、低风阻整车开发技术、整车智能热管理技术等整车集成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能力。

2.柴油机高压共轨、汽油机缸内直喷、均质燃烧和涡轮增压等高效率发动机,提高热动能量转化效率。促进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的自主开发,推动柴油发动机在乘用车上的应用。推动高效汽油发动机的自主开发和产业化,提升热动能量转化效率,降低能耗。促进汽油机缸内直喷、均值燃料、废气再循环+高压缩比、可变气门正时(VVT)、可变气门升程(VVL)、废气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技术等高效燃烧技术的开发与自主供应;低摩擦轴承、低粘度机油、激光珩磨等低摩擦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形成电子节温器、电子水泵、智能发电机等高效附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能力。

3.商用车自动控制机械变速器、高效变速器、节能空调、起停技术和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研究优化。实现双离合器总成、电液耦合液压阀体、液力变矩器、高压静音油泵核心技术突破与国产化。促进机械变速器自动控制、变速器多档化、手动变速器平台化、提升变速器效率,与国际趋势接轨。研究优化节能空调技术、启停技术、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和零部件的开发,实现国产化批量供应。

(四)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臵,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化决策、自动化控制功能,使车辆与外部节点间实现信息共享与控制协同,实现“零伤亡、零拥堵”,达到安全、高效、节能行驶的下一代汽车。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将主要在以下重点领域开展工作:

1、基于车联网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在现有的Telmatics系统基础上,为乘客的安全便利出行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2、公交及营运车辆网联化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升级及优化公交、出租及各种运营车辆信息服务及管理系统,为专业驾驶员的安全、绿色与高效出行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同时为营运管理与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系统的监控、调度和管理服务。

3、装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包括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盲区预警系统、驾驶员疲劳预警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及预测式紧急刹车系统,能提供至少两种可共同运行的主要控制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ACC)与车道偏离预警的结合,以减轻驾驶人负担。减少交通事故30%以上,减少交通死亡人数10%以上。

4、装备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包括结构化道路下和各种道路下的自动驾驶系统,可执行完整的安全关键驾驶功能,在行驶全程中检测道路状况,实现可完全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最高安全车速达到120km/h,综合能耗较常规汽车降低10%以上,减少排放20%以上。

六、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掌握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加大对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的研发支持和产业链建设,以及促进传统能源动力系统应用新一代增压直喷、混合动力、低摩擦等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形成完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体系,推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及燃料电池汽车工程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节能产品的应用。

(二)搭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加强优势技术的共享应用以及通用技术与部件的联合批量供应。发挥产业创新联盟的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工程化应用,采取多种形式的商业化合作模式,创新供应体系,建立行业共享的汽车产品开发数据库,全面提升我国汽车工业自出开发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三)完善标准法规体系,提升检测评价能力,加强产品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制度和汽车产品公告制度,严格执行准入条件、认证要求;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加注技术和设施的相关标准;制定分阶段的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和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目标值标准,实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和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标示制度。

(四)完善政策保障体系。通过税收、补贴等鼓励政策,加强混合动力系统的规模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并加快制氢、储氢、加氢等配套体系建设;加快燃料电池在交通、通讯、能源、航空、船舶等领域的应用,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9.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打造制造业强国 篇九

35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而要完成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必然会经历一场艰苦复杂的攻坚战。就目前形势看,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自18世纪中叶人类开启工业文明以来,制造业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渠道,是现代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压舱石。纵观近现代世界历史,大国的兴起均始于制造业,当今世界强国都是制造业强国。工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强则国家强。着眼未来,中国要进入世界经济强国行列,首先要成为制造业强国。

近年来,我国工业实力持续增强,稳居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对全球制造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12年,我国制造业全球占比达19.8%,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球制成品贸易的1/7。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其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制造业已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基石。

但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我国制造业发展中的矛盾日益凸显,形势不容乐观。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力图抢占高端市场并不断扩大竞争优势,新兴经济体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与我国形成同质竞争,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有阻击后有追兵的双重挤压。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和结构调整阵痛的叠加期,国民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能源资源、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生态环境约束趋紧,行业间利润率严重失衡,制造业对社会投资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从产业看,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尤其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国际化经营能力不强,“走出去”面临较大风险。

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源于制造业自身的结构问题,也是体制机制顽瘴痼疾所致。从自身结构看,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主要处于加工制造的中低端环节,2012年加工贸易出口占比达42.1%;产业集中度低,钢铁、船舶、水泥行业前10大企业产业集中度分别只有46%、50%和31%,只有汽车行业为86%;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约为跨国公司平均水平的1/4,申请国际专利合约数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3,95%的高档数控机床、85%的集成电路依赖进口;原材料型、高能耗型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粗钢、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产能利用率均低于75%。从体制机制看,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干预过多,企业投资自主权落实不够,未能充分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不完善,特别是资源性产品价格不顺,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结构调整;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非公有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不合理规定和隐性壁垒,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问题未根本解决。

二、优化发展环境的关键是全面深化改革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我们要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核心,进一步释放改革开放的红利,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新条件。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释放产业发展活力。依靠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要遵循这一规律,依据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真正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起到决定性作用。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主要由市场决定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价格,引导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要素流动和工业生产活动,提高工业投入产出效益。完善市场供需机制,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投资并形成合理产能,引导消费者不断提升消费层次并形成有效市场需求,促进工业制成品供给与需求实现动态平衡。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垄断行业有序开放,鼓励竞争性行业开展正当竞争,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使行业平均利润率趋于合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打造“生的顺利、退的顺畅”的产业生态环境,打通企业市场化再生和退出通道,让企业生生死死成为常态,发挥市场机制在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兼并重组、化解产能过剩中的作用,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健全行业管理体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因此,在深化改革中,既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也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既要简政放权,也要切实把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用政府这只手管起来。充分发挥战略、规划、政策的引导作用,强化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的政策约束,严格实施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有效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等问题,促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完善行业服务体系,通过委托、招标、合同外包等购买服务方式,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各类第三方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行业的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决取消和下放一批审批事项,同时加强特定行业和领域事中事后监管。创新行业管理方式,探索行业规范条件、负面清单、行业自律、企业社会责任等新型管理方式,推进制造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政策协调配合,增强产业发展合力。这些年来,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既得益于市场化改革和全球化进程,也离不开长期以来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政策支持,更离不开中央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使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相互促进。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切实落实企业的投资自主权。建立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财税政策体系,发挥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的扶持作用,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引导信贷资金向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重点领域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倾斜,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制造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和比例,更好地发挥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强化环保、土地、价格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尽可能减轻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上升以及环保投入加大对我国制造业的冲击。

加强依法行政,保障行业健康发展。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制造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制度体系,加强中小企业、国防科技工业、船舶工业、民用飞机产业等领域的立法工作,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度需求。规范行政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履行职责,推进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对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等重点领域,依法及时公开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据、政策要求、工作过程和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努力建设制造业强国

打造制造业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场艰苦的攻坚战。要打赢这场硬仗,需要我们加快构建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机制,以创新驱动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工业现代化迈进。

构建制造业创新发展新机制。创新能力不强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核心问题,必须把制造业发展转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上来。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制造技术、企业管理、商业模式等多元化创新。建立鼓励企业、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国家科研任务的新机制,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引领作用,重点突破核心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等一批重大技术,加快实施以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为内容的“工业强基工程”,不断提升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健全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发展技术市场,加快形成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金融资本共同构成的“多级火箭助推机制”,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形成激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长效机制,促进制造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加强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构建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机制。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技术、产业、商业模式、社会需求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潮流,按照十八大关于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着力建立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机制,实施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建立健全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引导企业增强两化融合意识,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不断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顺应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化,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机制,加快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工业集聚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益。继续重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争取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构建制造业绿色发展新机制。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已成为各国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普遍选择。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要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必须推动制造业走绿色发展新路。这是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要加快形成资源环境约束倒逼转型升级的机制,树立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理念,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制造业。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更多运用经济、法律、标准等手段,加强行政监督管理,不断完善基于绿色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探索能源合同管理、节能资源协议、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等新模式,加快形成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强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攻关,积极支持绿色低碳、节能环保设备和产品开发,通过试点示范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

构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新机制。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小企业互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方面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另一方面要坚持把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作为着力点,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保障中小企业发展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消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完善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机制,支持中小企业兼并重组,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中小企业参股国有资本项目,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善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引导创新要素更多投向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创新平台,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建设以及国际交流合作,鼓励和引导社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构建军民融合发展新机制。实践证明,在工业发展战略上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可以有效整合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资源,实现一种资源投入产生两种效益的“兼容型”、“双赢式”发展。推动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建立更加完备的政策、规划、标准支撑体系,推动军民融合在新时期的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健全国防工业体系,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武器生产与民用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加强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编制军转民、“民参军”产业发展目录,支持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军用和民用先进技术双向转移步伐。加强军民融合政策引导和支持,充分利用先进军用技术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生产和维修领域,形成上下游紧密结合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10.《中国制造2025》 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宏伟蓝图 篇十

中公教育 王秀秀

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对于当下的中国制造业来说,虽曾经一度占据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近年来这样的辉煌成就却变得岌岌可危:粗制滥造、山寨抄袭、技术和理念落后、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等诸多问题,都威胁着中国制造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制造强国,就成为中国制造业重新焕发生机的必由之路。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制造强国,需重视消费需求。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中产阶级规模不断壮大,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对消费升级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商品使用,而是追求更高质量、更加多元、富有个性的产品,想要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中国已经进入到精益求精的定制化时代。但是中国企业的生产理念却并没有同步跟上消费者的需求升级,依旧沿袭着以量取胜,质廉价低的模式。这就使得众多的消费者愈加青睐海外产品,长此以往会不断挤压国内企业的发展空间,因此建立制造强国就必须以人为本,重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断推动制造业升级换代。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制造强国,需树立工匠精神。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全球广受欢迎,但是与世界上真正的制造强国相比,我国的制造业在产品质量和关键技术上仍有较大差距,一些中国企业,奉行“差不多”精神,凡事只满足于差不多即可,而不去追求完美,导致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壮而不精,在国际上形象较差。在这种背景下,强调以人为本,树立工匠精神,真正切中了时代脉搏。通过宣传典型人物,让一批有责任、有技术、有担当、有水平的大国工匠成为引领时代风采的明星,让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成为每个企业、每个工人的不懈追求,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指日可待。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制造强国,需打造中国品牌。品牌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价值源泉,是衡量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拥有多少知名品牌和优秀品牌,也能真实地折射出整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当前中国制造业在塑造品牌的过程中,更多依靠的是成本优势和国内市场,品牌国际化的进程缓慢,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制造强国,就必须重视打造品牌,以提升产品品质为根本,以创

更多相关信息可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新技术为动力,下大力气做出真正的好产品,真正由产品制造走向产品智造,提高品牌的含金量。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推动中国制造业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重视消费需求,必须树立工匠精神,必须打造中国品牌,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中国制造的含金量,才能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推动中国制造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建立制造强国。

11.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 篇十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在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大调整、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迎接全球制造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的重大举措,是规划制造业崛起的路线图。为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山东制造强省建设,努力打造中国制造“山东版”,特制定本纲要。

一、重要意义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全球制造业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试图赢得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融入全球再分工体系,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抢占新一轮制造业竞争制高点。全国各省(区、市)也以落实《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把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强优势、补短板,研究政策、出台措施,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省是制造业大省,在全国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已形成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但是,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动力、比较优势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制造业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一是规模总量较大,但产业结构偏重。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2.5%左右,但轻重产业的比例为33∶67,能源消耗高、环保压力大,对资源和能源依赖性较强。二是产业门类齐全,但中高端产业占比较低。我省41个主要产业门类均有涉及,但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仅为32.5%,装备制造业占比仅为28.5%,产业层次偏低。三是省内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但国际市场竞争力相对不足。我省产品省内、国内和国外销售额比例约为5∶3∶2,国际市场份额较小,外向度较低。四是创新体系较为完善,但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全省6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拥有技术研发机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居全国前列,但创新成果转化率仅在20%左右,创新引领动力不足。五是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模式粗放。“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8%,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6倍、1.3倍,但工业增长主要是依赖产能扩大,粗放型特征较为明显。

制造业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战场,是提高区域竞争能力的主要载体,是我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关键领域。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制造业水平的差距,在国际中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对于实现省委确定的“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目标要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全省上下要认真贯彻《中国制造2025》,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立足制造业基础优势,克服自身问题和不足,从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出发,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制造业由追赶型向引领型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由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转变,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跨越。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优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以人为本”的总体思路,扬长避短、精准施策,做大优势、补齐短板,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拉长产业价值链,努力构建产业新体系,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积极转变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和倒逼政策机制,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坚持创新引领、内涵发展 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以行业和企业为载体的技术创新平台水平,促进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3.坚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立足山东省情,发挥制造业特色优势,扬长补短、抓住关键,集中力量发展先进产能,利用倒逼机制化解过剩产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整体素质提升。

4.坚持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强化资源环境倒逼机制,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着力加强节能环保,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打造能源梯度利用、资源接续保护、生态环境友好的绿色制造体系。

5.坚持对外开放、合作共赢

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增强山东制造的国际影响力。

(三)战略目标。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对接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积极打造中国制造“山东版”,努力推进山东制造强省建设。

1.打造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点

聚焦国家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立足山东现有产业基础,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优势,补强薄弱环节,扩大产业链延伸领域,培植一批代表中国制造先进水平的骨干产业和重点企业,成为国家级战略产业的强有力支撑。

2.打造科技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瞄准科技创新前沿领域,发挥特长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以行业和企业为载体的技术创新平台水平,努力培育产业创新的领先优势。

3.打造两化融合的先导示范区

依托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互联网公用网络平台建设优势,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在智慧园区、智能工厂建设等方面探索创新,发挥先进示范引领作用。

4.打造绿色发展的关键空间带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节能减排综合措施,争取今后十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实现探高回落,能源消耗强度继续降低,煤炭消费实现明显削减,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全社会更高层次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5.打造对外开放的深度合作区

进一步发挥山东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积极对接日韩,紧盯欧美再工业化进程,落实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推进对外合作,提升山东制造的国际竞争地位。

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水平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绿色发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产业基础雄厚、结构调整优化、质量效益良好、持续发展强劲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基本实现制造业强省目标。

到2035年,山东制造整体达到国内制造强省前列,世界制造强国中等以上水平。

到建国100周年,山东制造整体达到国内制造强省领先水平,世界制造强国前列水平。

全省制造业素质提升主要目标如下:

三、战略任务和重点

今后十年,全省以实施山东制造强省建设为重点,发展壮大十大装备制造业,培植提升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八大专项工程,推动制造业实现中高速发展,向中高端迈进。

(一)发展壮大十大装备制造业

把握世界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立足山东现有产业基础,集中力量发展壮大十大装备制造业,确保我省在高端智能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1.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信息通信设备、高端服务器、云计算设备、操作系统及高端工业软件、数字家庭、新一代网络与通信、物联网等产品和技术,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增强电子信息产业领先优势。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聚焦汽车、军工、航空航天、家电、医药生产、船舶等行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重点发展精密、高速、高效、柔性高档数控机床、复合加工中心,提升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围绕汽车、电子、机械、化工、轻工、家政、医疗、商业等产业需求,发展各类工业机器人及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高端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核心部件。

3.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

面向海洋资源开发需求,重点发展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浅海固定采油平台、深水钻井船、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等海洋油气装备;深水半潜式起重铺管船、大型半潜式运输船、深水高性能物探船、深水勘察船、三用工作船等海洋工程辅助船舶及海水淡化资源综合利用、海上后勤补给等装备;绿色节能环保的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三大主流船型及大型豪华客滚船、远洋渔船,突破发展大型豪华游艇和邮轮。

4.轨道交通装备

突出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可维护性,重点发展高速动车组、高档客运列车、城市地铁、快速重载货车,积极发展铁路工程施工及养路机械装备、信号及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系统,以及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产品。

5.汽车及零部件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中高档乘用车、节能高舒适性高附加值轻量化载货汽车、豪华安全可靠型客车、高技术高安全性多功能专用车,大力发展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各类新能源汽车,以及高性能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车身附件及安全系统部件、汽车电子、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配套产品。

6.电力装备

加快发展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大型风机主轴、核反应堆内构件、光伏发电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超临界火力发电系统、无功补偿及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积极发展高压、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大型高效节能变压器、断路器、全封闭组合电器等智能化输变电成套设备。

7.现代农业机械

重点发展智能大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大型多功能联合收获机械、大型喷灌机械、先进植保机械、集约化畜牧养殖装备、农产品加工成套装备、农产品保鲜藏储与加工包装机械设备等产品。

8.工程机械

开发使用节能新技术、卫星定位、数字传输、智能自动操控、远程监控技术等,重点发展先进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旋挖钻机、路面机械、桩基施工机械、大型建筑施工机械、大型盾构机、上架桥设备、隧道掘进机及高端液压基础件等,向现代高端工程机械发展。

9.专用设备

以汽车制造、轻工纺织、医药生产、冶金制造、高效印刷、石化等领域为重点,发展汽车自动焊接涂装生产线、食品加工自动生产线、印染纺织数控生产线、医药生产智能化、冶炼铸造自动生产线、大型煤炭井下自动综合采掘输送成套设备、数字智能高速多功能印刷机械、成套钻井设备、大型压裂成套装备、固井装备、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日用玻璃和造纸成套设备等,提升专用设备开发和生产水平。提高医疗器械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发展高端新型医疗设备、医用生物材料及高端耗材产品。

10.节能环保装备

重点发展大气和水污染防治设备、装备产品再制造设备、余热余气发电设备、环保节能设备。开发富营养化污染防治、高负荷生物脱氮除磷、工业炉窑烟气脱硝脱硫除尘、高效厌氧好氧生物处理、高盐度及难降解有毒有机废水处理、蜂窝陶瓷尾气净化系列产品和固液分离机械等技术装备;完善水泥窑工艺装备,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及工业污泥、危险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脱硫脱硝和袋式除尘技术、日处理600吨以上大型城市垃圾焚烧、机动车尾气净化控制设备、焚烧烟气和二恶英控制设备及环境监测仪器等。重点发展节能高效循环流化床锅炉、新型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燃油气工业锅炉燃烧系统,扩大高效电动机应用,大力发展三相异步电动机、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等高效电机产品,发展蓄热式燃烧技术装备,力争在预混和蓄热结合、蓄热体材料研发、蓄热式燃烧器小型化等方面取得突破。

(二)培植提升十大特色制造业

围绕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以改造提升现有产业为出发点,立足山东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着力提高山东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与装备制造业一起成为制造强省建设的主要支撑力量。

1.新材料

重点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粉末冶金、高性能轻质合金、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产品;积极发展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晶体材料以及石墨烯、纳米材料、3D打印材料、超导材料和生物基材料等前沿新材料。

2.新医药

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新型疫苗药物、生物诊断试剂等生物医药;突出发展海洋糖类创新药物、海洋小分子创新药物、海洋中成药等海洋药物;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加快现代生产技术与传统生产工艺融合,推广生物酶仿生提取、膜分离、超临界萃取等新技术、新工艺在中成药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着力发展新型制剂产品,推进缓控释、靶向、透皮、黏膜、载体给药系统的研究开发,实现微球、脂质体等药物的产业化。

3.纺织服装

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生物质纤维和功能性差别化新型纤维及其产品的开发应用。加快发展高档多种纤维混纺、色纺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等纱线;大力发展高档色织织物、特宽幅印染,建设高端印染产品加工基地;积极发展系列化中高档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西服、高档色织衬衫、牛仔系列服装、时装、职业装、针织服装、休闲运动装和童装等,提高终端产品比重。

4.食品

重点发展水产品加工、焙烤及方便食品制造、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果蔬加工及饮料制造,提升粮食加工、食用油加工水平,规范发展乳制品、酒类制造业。提升我省食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安全感和美誉度,增强竞争力。

5.家电

重点发展以互联网、物联网为基础的新型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电视机、热水器、小家电、健康保健电器等产品,培育配套产业支撑体系,提高集约集聚发展水平,推动产业向高端、节能、智能化、个性化发展。

6.纸品 进一步开发高得率浆和再生纤维以及秸秆为原料的造纸新产品。重点发展新闻纸、未涂布印刷书写纸、涂布印刷纸、白板纸、生活用纸、箱纸板和瓦楞原纸等包装用纸,开发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大宗和特种功能型纸及纸板,大力拓展纸制品加工应用范围,延长造纸产业链。

7.轮胎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产能整合,提高轮胎产业集中度。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应用绿色制造技术,不断提升乘用子午线轮胎、载重子午线轮胎和工程子午线轮胎等产品的性能指标,重点发展高性能、绿色、安全轮胎产品。

8.石化

实施重点骨干企业的炼化一体化改造提升,发展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石化企业。重点攻克推广炼油、清洁汽柴油生产、合成树脂及合成橡胶等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改性、高端化工新材料制备等关键共性技术;发展通用级合成材料的特种牌号和专用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特种橡胶及弹性体等化工新材料;开发生产新型橡塑助剂、新型中间体及添加剂等精细化工产品。大力发展绿色化工,降低生产成本与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毒性,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9.建材 水泥,重点发展核电水泥、高镁低收缩水泥、油井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低碱水泥、海洋工程水泥等特种水泥,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平板玻璃,重点突破超薄、高强、无碱、镀膜、高透光率等高性能产品生产及深加工技术,大力发展低辐射镀膜玻璃、超白玻璃、光伏发电玻璃、屏显基板玻璃、航空和车用安全玻璃等高性能产品。建筑陶瓷,重点发展防静电瓷砖、防辐射瓷砖、夜光陶瓷、太阳能瓷砖以及自洁抗菌、耐磨、耐污、防滑、保温等功能型或复合型产品及其相关配套产业。

10.有色

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用铝材、交通运输用铝材、包装印刷用铝箔、电子家电用铝箔、铝合金压铸件、铝杆铝线等高端铝材,以及高精度高效换热铜管、电子电器精密铜带箔、高速列车接触铜线等高端铜材。发展黄金深加工业,加强设计研发,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发展黄金珠宝首饰、工艺品及高科技工业用金。

(三)组织实施八大专项工程

加快实施《山东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5—2020年)》和22个行业实施方案,围绕自主创新、智能制造、质量品牌、绿色发展、服务型制造、中小企业成长、军民融合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先进经营理念、先进技术标准、科学管理方法、高效工艺设备等在制造业广泛应用,努力缩小与国际制造业先进水平差距。

1.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围绕重点培植发展的优势产业,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定期推出全省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择优对重大自主创新项目予以支持。推进科技创新,通过财政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充分发挥产学研平台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技术、人才、信息等全方位合作,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搭建一批对全省产业及区域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高层次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到成果转化、产业化示范等环节完善的科技计划体系。

2.智能制造工程

以建设新型智慧园区和智能工厂为重点,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制定全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抓好标准体系建设和试点示范。加快发展各类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发展针对关键设计工具、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分析、行业应用等领域软件。以机械、电子、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汽车、轻工、纺织、轮胎、冶金等行业为重点,以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供应链优化为路径,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系统、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工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规划布局,尽快形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络。加强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完善山东省工业云平台和大数据服务平台。加快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推动下一代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融合联动发展。

3.工业强基工程

以提升制约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核心基础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统称“四基”)为重点,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建立全省“四基”数据库,突出产业重点领域和共性关键环节,定期发布“四基”攻关指南,建立部门间协调推进机制,组织开展全社会技术协作与联合攻关。开展创新成果应用示范,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推广应用。完善首台(套)奖励、风险补偿等财政激励政策。建立材料需求对接信息平台,实现关键基础材料的有效对接。以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成立省级材料研发试验室,为产业技术基础支撑提供保障。

4.标准质量品牌工程

强化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等技术基础工作。加强“山东标准”建设,积极开展制造业先进标准试点示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完善提升标准体系,培育打造“山东品牌”发展模式。突出省长质量奖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行业骨干企业成为国际标准制修订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主体,培育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山东标准”。鼓励企业开展国际质量认证,提高国际市场信誉度。建立健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机制,推动企业诚信自律、践行质量承诺。建立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健全企业质量信用信息采集和发布制度,推进制造业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全省一张网”建设。将质量违法违规记录作为企业诚信评级的重要内容,加强严重失信企业的管理,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升检验检测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支撑保障能力,围绕我省装备制造业、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制造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基地,鼓励建立专业检测技术联盟。积极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打造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山东制造”品牌建设,开展品种、品质、品牌“三品”专项行动,推进“好品山东”建设。完善品牌管理体系,指导企业提高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取收购、兼并、控股、联合以及委托加工等方式,培育国际知名自主品牌。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会展,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知名度。5.绿色制造工程

大力开发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抓好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加快制造业绿色化改造,持续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以钢铁、有色、化工、轻工、印染、建材等产业为重点,推广余热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以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产业为重点,推广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节材等先进加工工艺,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积极开发生产绿色产品。以汽车、工程机械、农机、石油装备、船舶等产业为重点,积极采用节能低耗发动机、轻量化材料、节能内燃机等节能技术和产品。以电子信息、家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为重点,推广应用节能电机、低功耗元件、易回收材料等技术工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培育循环经济园区和清洁生产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建设一批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在机床、发动机、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机电设备行业,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促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6.中小企业创业成长工程

组织实施小微企业专项扶持行动,创建一批创业示范基地和众创空间,认定和命名一批创业创新学院和创业辅导师,调动和利用社会各类资源推动创业,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主体,加大财税政策精准扶持,提高创业成功率。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实施国家、省、市、县(市、区)资源共享和服务联动,并把服务延伸到社区和村镇,扩大创业创新服务受众面。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成长发展,广泛开展“一企一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提高“专精特新”发展水平,鼓励和引导企业创造更多的技术绝活和专有技术,打造一批“小巨人”,抢占生产和市场制高点。利用山东省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平台,组织企业“走出去”,引进和运用更多的先进技术,提高生产装备工艺技术水平。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建立小微企业贷款奖补和代偿补偿机制,健全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撬动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集合债、集合信托及私募债,在新三板和我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融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中小企业。

7.服务型制造工程

推动制造业依托互联网、物联网跨界融合、衍生升级,实现从以产品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需求为中心的模式转型,加大服务要素投入,提高服务产品比重。结合不同产业特点,推进制造延伸服务链条,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总集成总承包、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远程故障诊断、远程在线运行维护等新型业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服务。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探索开展示范带动,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市县和企业开展制造业服务化试点工作。

8.军民融合工程

加快军民共用新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围绕AP1000核电技术,发展壮大核电装备产业规模。推动军民两用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在军工行业探索开展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工控系统应用试点示范工程。以基础配套、零部件、通用分系统领域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民参军”专业化“小巨人”。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民口企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在符合国家安全保密规定的前提下,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合力发布武器装备需求任务信息、《“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和《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实现技术、产品、项目、企业等信息高度共享。加强军民资源共享,推进各类技术创新平台开放共享,支持军民两用产品双向转化,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建立动态调整的军民融合产业重点项目库。培育建设一批战略规划导向清晰、产业特色明显、产业规模较大、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军民融合)示范基地。研究制定船舶配套产业自主化发展推进计划,调整优化船舶产业结构,加强供需对接,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在军工领域的应用推广。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依托,创建国家级船舶工业创新中心。

四、保障机制和措施

建设制造强省,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高效的实施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依法行政,改进完善制造业在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循环经济等领域立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创新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方式,提高规划制定、政策研究、标准实施水平,增强事中事后监管能力。积极适应未来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技术发展,探索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新模式,确保特种设备运行安全。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行业自律运行机制。

(二)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研究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和重点项目导向计划,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优化工业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围绕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推动技术改造相关立法,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强化技术改造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深入实施“两区一圈一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制定和实施重点行业布局规划,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建设一批特色和优势突出、产业链协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打造产业集聚平台,搞好产业集群研发孵化、检测检验、公用设施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吸引企业进园入区、集聚发展。

(四)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加强与德、美、韩、日等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发达国家的合作,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建设对外合作工业园区,吸引外资以合资合作、独资建厂等方式投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领域,加大对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的招商力度。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省设立全球研发机构,推动我省企业与境外企业开展深度技术合作。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大力开发欧美、非洲和大洋洲市场。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并购投资,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设一批境外制造业合作园区,建立营销及服务体系,拉长全球产业链条,发展国际总承包、总集成,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与境外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加强合作或直接收购国外研发机构。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加值链条,推动制造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努力打造国际知名自主品牌。

(五)加大财税用地扶持力度

加大现有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加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综合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研发、技术改造、试点示范和服务平台建设。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企业集约集聚发展,用地指标优先用于确需新增用地的制造业优质技改项目。

(六)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协调和推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机构,发挥自身优势,对我省十大装备制造业和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在贷款利率、期限、额度上给予重点倾斜。引导商业银行采用银团贷款、债权融资等方式为制造业重大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加强银行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制造业企业合作,积极搞好项目推介,搭建银企合作桥梁。支持企业上市,扩大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放宽民间投资领域,大力发展私募市场,引导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支持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制造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家培养、选拔、激励、监督和服务机制,培养造就一批掌握现代经营理念、具有全球视野的现代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技师培养计划,在高等院校建设一批工程创新训练中心,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省技师工作站建设,大力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瞄准世界技能大赛,建立一批世赛、国赛训练基地。围绕战略任务和重点,在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建设一批优势学科,提高研究能力,加强山东制造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制造业人才。开展国外学习培训,探索建立国际培训基地。加大制造业引智力度,加强院士引进工作,依托“千人计划、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发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载体平台作用,吸引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才。完善制造业人才信息库,建立人才水平评价制度和信息发布平台。

(八)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程序,规范行为。加快推动能源价格、工商管理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完善涉企收费基金项目清单及常态化公示制度,取缔各种不合理收费和摊派,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负担。创新政策扶持方式,支持企业新产品市场开拓。严格市场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公正、宽松的市场竞争环境。

(九)健全组织机构

建立推进制造强省建设领导机制,统筹协调制造强省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制造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对制造业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提供服务。建立制造业智库,为制造业强省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十)强化监督实施

上一篇:深入基层大走访 争当群众贴心人下一篇:2019年九年级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