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4-09-19

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共13篇)

1.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篇一

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班主任作为社会新人成长的引路人,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小学班级管理,需要教师满怀对教师职业执著的爱,对学生无私的爱,并施以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有所收效,才能有所提高。而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她的主要价值在于“育人”,在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就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2.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方法陈旧

在这种模式下,班级管理以经验型为主,重视班主任的常规活动。通过出勤率、活动参与,学生违纪情况,学生的成绩等来量化班级工作。经验型的管理,其方法主要为压迫法,久而久之,班主任及班干部与其他学生对立情绪愈演愈烈,压则灵,不压则反弹;班主任仍被认为是学生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具有较大的权威,是一种我说一你不能说二的管理模式。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2.2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不良行为习惯的存在

当前,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常规管理问题中突出表现的学生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存在,正日益成为令学校管理者尤其是班主任头疼的问题。独生子女的主要优点是,活泼,开放,思维较敏捷,乐于接收新事物,敢于向权威挑战。他们的缺点同样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他们在思想道德方面缺乏爱心。往往只爱自己,不知道爱父母、亲人、朋友。如:他们觉得你对她好是应该的,没有一丝的感恩。第二,他们在言行举止方面相对缺乏诚信,比较浮躁。第三,他们在纪律制度方面相对自由散漫,不愿受纪律制度的约束。因为他们在家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小皇帝”。

2.3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

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的生长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每个人的性格各异,所以层次参差不齐。让这些同学在一起学习,明显感觉到行为习惯上的区别,有的讲礼貌,但不讲卫生;有的很聪明,但不爱学习;还有的几乎连基本的礼节也不懂,让人大伤脑筋。

2.4有些家长思想观念发生偏差,阻碍了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地不断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出现了大量留守子女。有些人认为只要掌握简单的知识、有钱就可以生存,而忽视了对孩子品德的培养,出现了留守学生隔代教养的现象,为我们的教育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记得又一次我班一个男同学连续几次没完成作业,就此事与家长沟通,他家长居然说:“我的小孩以后会挣钱就行。”一句话说的你无言以对。

3.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的对策 3.1班主任管理观念更新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从领导的位臵走下来,应本着服务的精神建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的我们应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的积极需要。因此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应从本质上变学生服务老师为老师服务学生。时刻紧记班主任不应是园丁,因为园丁主要是剪剪、裁裁,而老师却要遵循学生自身特质,促其健康成长;班主任也不应是工程师,因为工程师生产的是规范、整齐的产品,而班主任培养的学生理应千姿万态、百花争艳。因此班主任应是编剧,学生是导演、演员,让学生沿着老师设计的目标不断前进;班主任应是服务员,学生的发展需要什么,则给予什么,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3.2积极开展班级文化生活,抓好德育工作

要想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情况,狠抓学生在校思想品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浓厚的学风,人人勤学守纪,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兴趣、家庭情况。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让文明的观念和习惯慢慢浸入孩子们的生活。3.3狠抓学生纪律,确保学习环境的优良

良好的纪律是搞好学习的保证。班级除了严格执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外,还可以制定班级的纪律,对学生严格要求,以确保正常秩序和各种工作、活动的开展。通过班会、学生座谈等形式,反复强调校纪班规,让学生牢记在心。

3.4班主任应与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

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与学校的表现有什么差异?学习态度在家与在学校一样吗?学生在学校与在家里、社会上言行一致吗?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班主任与家长反馈的内容。特别是针对当前家庭教育出现的“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这两种极端教育方式,作为班主任更应该与家长好好地沟通,指出并改正其在教育子女上出现的偏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更何况面对着如此众多的家长,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不乏各种人才。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也很有经验,班主任应该细听各位家长的意见,更好地发挥家长的参与作用。信任并尊重家长,做到心胸开阔。当学生有错时应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但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一旦家长不理解班主任的用意产生矛盾时,我们一定要遇事冷静、理性,做到心胸大度,宽容一切不和谐。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最新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做到“信任孩子、赏识孩子”。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5亲近学生,研究学生,为管理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 赖的 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6建立丰富的信息网络,消除隔代教养存在的弊端

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班主任是联系学校与家庭的纽带,争取和依靠家长配合学校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班主任要通过家访、家长会、家庭联系卡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活动,防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消除个别家长认为学生教育是学校单方面的事的错误观点。特别是要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的联系,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学生。让孩子时时感受到 家长和老师对他的关心,消除孩子们的思亲之情和孤独无助之感,为顺利实现班级管理正规化扫除障碍。

班主任工作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起着促进作用,任课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德育渗透是对班主任工作强有力的补充。班主任同其他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应当保持高度一致。班主任要主动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互通情况,共同研究,制定措施,分工合作,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同时,班主任还应及时地了解学生对各科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反馈信息,以便搞好本班的教与学。

3.7要扮演好班级管理改革者的角色

班级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现有的班级管理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课程由传统走向现代,办学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一贯制的班级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今天的教育需要,特别是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班级管理改革面临空前机遇,每位班主任必须以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应对这一不可回避的严峻挑战。班级管理改革不仅要对学生的现在负责,更要对学生的将来负责。为此,班主任必须转变观念,强化创新意识,通过改进班级管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启发他们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与成才欲。还要设法在情感、态度、人格等方面积极影响他们、鼓励他们,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拥有成功的学习体验,为实现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提供有利条件,创造良好的氛围。3.8要扮演好班级管理组织者的角色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教育者和组织者。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新形势下教育的要求,采用适当构建具备良好班风的班集体,以实现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其中心工作就是调动各方面积极的因素和通过自身的师德修养去影响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走出如下几个误区:一是以管理代替教育,一句话讲了算,不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忽视学生的内化因素;二是采取打骂、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导致学生无心向学,逆反心理加强,出现恶性循环;三是动辄函告家长,或登门告状,忽视调查分析和做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四是处分学生,唯一“一劳永逸”,忽视学生的心理变化;五是忽视科任教师的作用,班级所有事务一手抓,陷入孤军作战。其次,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以良好的形象作表率。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客观上就是班级群体乃至班级中每一个体的楷模。班主任自身的形象就是最好的教材,身教胜于言教。班主任除了要有高尚的师德,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专业造诣而外,还要有广泛的求知兴趣,才能优化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教学的目的,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是班级管理成功的基础。同时,班主任还要善于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沟通科任教师、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尽快形成教育者希望的品质。

3.9要扮演好班级管理实际工作者的角色

教育现代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学校的班级管理也要遵循这一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的效能。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实际工作者,身为班主任,在新的形势下,对班级管理要有新的思路、新的管理实施方案和计划。

3.9.1建立班级管理的目标机制

班级管理的计划要科学,目标要明确。班级管理的目标不明确,措施不科学,管理不到位,教育质量的提高就得不到保障。作为班主任要抓好班级管理,就要根据班级实际状况,科学地、正确地制定出班级管理的目标机制,才有远景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任务;为实现目标,完成任务,就有了策略。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循序渐进,既要有近期目标,又要有中期和远期目标,步步升级,从而达到最高点,实现预期的总体目标。教育管理观是一个发展观,它是在不断创新中健全和完善的。我们的教育管理要与世界教育管理接轨,就要抓住楔机,采取对策,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班级管理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实现从管理要质量。

3.9.2以意识为先导,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自治能力 作为班主任,要构建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建立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目标管理,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不要用固定的模式看待学生。要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教育好”的教育理念,树立“尊重的教育”新理念,并且注意把握好“尊重的教育”的五个维度,即: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要树立适应新时代的教育管理理念,优化班级管理,用现代的管理方法,科学地管理学生。对学生友好地进行马列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要进行分层教育和个别教育,因人施教,要注意观察并根据班级学生不同的思想倾向,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要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把养成教育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诚信品质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甚至启发、推动和指导他们自我管理,成为自我认识和自我塑造的主体,增强学生的自治能力。3.9.3规范班级的管理,实现管理有序化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班主任的工作脱轨,忽视大多数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百花齐放才是春,要实现从班级管理要质量,就要规范班级的管理。首先,要培养好班干部,发挥班级领导核心的作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搞好班集体、形成良好班风的骨干,抓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对顺利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班主任,对班干部的培养要不断给担子、加压力。教给他们处理问题和管理班级的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工作。此外,要扩大班级的管理角色,尽量能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级管理的岗位上得到锻炼。但要避免一人多职,一岗多人。其次,要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做到凡事都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按章办事。班级规章制度对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具有导向作用,而且具有约束作用。规章制度的运作,能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学会做人;同时,也能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班集体沿着目标管理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自主管理与制度约束相协调的管理效果。在加强班干部的培养和制度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培优转差的工作。一是做好优秀学生的培养工作,将特别优秀的学生树为典型,实现以点带面的总体目标。二是要抓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班主任要把握好后进生的个性特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他们的人格,采取措施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朋友式”新型师生关系。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民主意识,不断给予鼓励,促进其进步。只要措施得当,方法正确,师生关系融洽,班级的管理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就有保证。4.结语

总之,要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除了要认真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外,还必须与学生们交朋友,学会倾听他(她)们的心声,对学生施以爱心,了解并尊重学生,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并且讲究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才能为培养创世纪的新人才做出一定贡献。

2.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篇二

一、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小学班主任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目前的小学教师,一般都没有受过专门的班主任工作训练,承担班主任工作的人,多半是在自己的实践摸索中积累经验。对于班级管理所需要的理论,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班级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等知识,他们掌握得较少,这就导致了小学班主任缺乏理论指导和班级管理观念落后,这也是其在日常管理中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2. 小学班主任的素质建设不到位。

由于当前的小学班主任受到传统的思想的影响,为在学生面前树立一定的权威性,忽视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任务没有一定的针对性,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同时,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小学班主任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没有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培训,自身的知识和素质开始落后,逐渐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 班主任工作量大,事务繁杂。

班主任工作既有教学任务又要进行班级管理工作,责任重,压力大,这就需要全身心投入。量大主要是指班主任工作要花去大量时间,在工作中经常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如果对工作不推诿、不躲避,事情自然越找越多,越干越多,永无穷尽。面广是指要管好学生的安全、学生的学习、学生的纪律以及他们的身心健康。压力大是指班主任的工作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最具体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一个纪律严明、学习风气良好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支素质过硬、才能卓越的班主任队伍,家长要放心需要有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大量的精力被耗去,如果没有乐于奉献精神,甘于吃苦精神,就会感到苦不堪言,疲于奔命,难以把工作做好。

二、解决策略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因此,要搞好小学教育,必须得加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对小学班级的现状分析,根据实情采取相应对策,使班级管理工作与时俱进,走上正规化、系统化道路。

1. 加强对小学班主任的培训和教学,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要实现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要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和教学,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育相关部门要建立起长效的班主任培训机制,定期对小学班主任进行培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促进班主任工作的有效进行。

2. 与学生家长共同合作,加强课后管理。

如,每学期召开全体学生家长会,给家长以信心;实施家长培训计划,指导家长家教不但有法而且得法;开家长会,让优秀学生的家长作典型发言,引起漠视家庭管理工作的家长重视。

3. 建立有效的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

3.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小学;班级;教师;管理

从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术和身体心理素质。”从素质教育提出至今,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而小学生全方面发展受班级管理影响最为直接。目前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若能得到妥善的处理,会对小学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一、小学传统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目标片面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下,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发展观为根本目的,而这一点却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不能被有效的激发出来。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学,而不是学生主动去学习。面临小学升中学的压力,尽管如今初中不再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但是大多数班主任的教育观已形成片面的,强调用以智力水平、学生成绩来衡量学生未来发展。

2.管理内容缺乏系统性

学校运转是以班级运转为基础,而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班级来实现的,所以班级管理要按照一定秩序。但目前班级管理存在着些许问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未能管理好班级秩序,使教学和学生素质培养未能顺利进行下去。

3.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

班级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班级的质量和成果。据《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提供的资料,以班主任教育惩罚、批评为主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的权威管理模式占到 59%。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直使用这种权威的管理模式会使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等状态,而这种权威管理下易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不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部分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二、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的成因

1.应试教育的影响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学校实行以应试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把升学率作为评价一个班级管理好坏的衡量标准,把学生考试成绩当做评价教师和学校的唯一标准,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一名学生的好坏以学习成绩来评判,检验学校教育质量实质是以智育的状况作为唯一标准。这一结果是教师关注于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而在班级管理中却有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就是对学生统一性要求。统一性要求会给小学生带来诸多问题,例如高分低能等现象。当下小学班级管理大多数都采取的是知识的灌输,无视教师应该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做指引。

2.班主任教育观念滞后

对班级的发展而言,班主任既是班级管理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管理活动的指导者。再次,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班级是一个多功能集合在一起的综合体,而课堂教学只是一部分。这个综合体健康发展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指导作用,但大部分班主任對自己的作用有一定的误差。班主任在班级中采取权威式教学模式,无视素质教育前提下学生地位的改变。班主任要认可班级中学生是主体,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应平等,要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班主任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班主任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小学班主任。小学班主任因其学生具有注意力不稳定,易受外界事物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对其教育要有耐心。小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弱,会有不稳定的现象,教师应留意学生情绪的波动。例如,我在执教时一位学生,就会在每天下午留作业时哭泣、闹脾气,并要求家长来接他回家。在与其他任课教师的交谈中,我得知他只有在留作业时会哭泣并要求家长来接他。在与其家长进行密切联系之后,我和家长对这位不喜欢作业的小学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首先,家长在家教育其作业不是可怕的;其次,在课堂中,我将合理范围内的作业细分为几份,告诉每位学生谁作业做得份数最多谁就会获得小红花。最后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参与下,这位小学生改掉了老师一留作业就会哭泣的毛病。

三、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1.加强素质教育实施效果

受小升初考试的影响,当前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班主任要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班主任管理过程中除了提高小学生成绩,还应注重其他方面的发展,对待不同的学生除了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学生教育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

2.班主任管理观念转变

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国家政策保障、推动新课程改革等方面。而班主任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班级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取决于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观念。班主任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掌握班级管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情况不同的班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作为班主任的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家长紧密联系,形成良性教育合力。例如,部分小学生在初入学时,不习惯小学的氛围,经常哭泣、打闹,这时教师不能一味的批评学生,而是耐心培养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培养过程中,使小学生快速融入到班集体中。

3.完善班级管理工作评价

班级管理工作评价多考虑教学成绩而忽视了班级与班级之间水平的不同。对于班级与班级之间水平的不同应采取更为合理的评价方式,如对待成绩相对较差但别的方面突出的班级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采取这种评价形式之后,教师在面对水平较差的班级时不产生厌烦,而会认真对待班级管理,从而在管理上有更多的热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还有易忽略的问题,就是教师工作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传统教育模式中以学生成绩为评价基础,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全面评价学生,这样会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兴趣,而不是靠外界压迫,班主任的教学工作评价要具有针对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曼.素质教育是体育教育的根本.郑州轻工业学院:P69—P70.

[2]韩静.小学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河北大学硕士.2013.

[3]林冬桂.班级管理教育通论[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156—158.

[4]刘至远.班级管理[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3.5—6.

[5]白云.呼市城区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4.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篇四

班级常规管理是学校各项管理的基础。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学生在每日常规中所表现出的诸多存在问题,正成为日益给学校管理造成压力的突出方面。本文试图从问题的表现、成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供对策。

班级常规管理主要是班级经常性的规章制度的管理,包括课堂常规、宿舍常规、劳动常规等方面的管理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应有的礼貌要求。常规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于有效、持久的常规管理。呈良性循环的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学校对班级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班主任实施的。

当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随着独生子女学生的普及,常规管理问题中所突出表现的学生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存在,正日益成为令学校管理者尤其是班主任头疼的问题。相对于他们的父母一代而言,独生子女这一代的主要优点是:相对活泼,开放,思维较敏捷,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敢于向权威挑战。但他们的缺点同样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思想道德方面缺乏“爱心”。集中的体现是,往往只“爱”自己,不知道爱父母、亲人、朋友,不知道爱国家、爱民族,比较自私自利。其次在言行举止方面相对缺乏诚信,缺乏涵养和一定的深度,比较浮躁。第三是在纪律制度方面,相对自由散漫,不愿受纪律制度的约束。

一、问题成因分析

首先是社会大环境。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的好与不好的方面,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在学生身上得到一定的体现。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学校的许多正面教育有时候显得苍白无力。

其次,荣辱观问题。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进行“八荣八耻”的学习教育活动。而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的“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甚至以耻为荣,以荣为耻”的价值取向的存在,对学校“八荣八耻”教育活动的开展、对班级的常规管理起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来自学生家庭的原因。当前,城市的许多普通家庭和农村的大部分家庭,家长中往往父亲或母亲一人、甚至两人都长期外出打工。留守家庭的往往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而这些学生的母亲或爷爷、奶奶等往往又很难管得住他们。其结果是更不利于这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四,教师自身素质也亟待提高。近年来,新工作的师范生中相当一部分已属于“独生子女”代了。一方面是他们自己从小就是在父母的“呵护”、“娇生惯养”中长大的;另一方面,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师范生的质量在逐年下降。因此对学校来讲,对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素质教育,对青年教师的“常规”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当务之急。

四、对策 1.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教育关乎国家、民族和每个家庭的未来。学校班级常规的管理、未来合格人才的培养,需要家庭、社会的基础,需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在这一方面,学校、教师需要发挥主动性,要主动将社会(社区)和家庭能挖掘的优势,能“为我所用”。如邀请社会上的优秀人物、家长中的正面成功典型等来校演讲等,以尽可能地放大正面影响,缩小负面影响。

2.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荣辱观教育。近几年来,党和政府所倡导的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学校加强班级常规管理教育的一个契机和强大的思想武器„„

3.班级公约的制定。班级管理常规可以以“公约”的形式出现,公约经过大家酝酿、讨论,使大家认识到它是维护学校利益不可缺少的,是代表师生利益的,必须自觉遵守。公约就是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公约制定后的关键在于大家的共同遵守、共同执行。因此,还要选举公约的执行委员会,应由班级的各类学生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应是各类学生都有,包括一些所谓的“后进生”,因为让他们参与“执行”,这对他们本身就是一种制约。

4.教师的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学效果好、个人品行好、能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影响。所谓“不言自高,不怒自威”。

5.培养民主精神。民主是一种政治形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民主要求每个人遵守法律和规则。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是训练民主的绝佳的环境。他认为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机会,让学生练习近平等、意见交流、进取心、责任感、领导、服从,以及为团体而努力等民主的性格。班级、尤其是教室常规有助于使个人在团体规范之下更卓越——这就是民主的精神。

5.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篇五

吉林省敦化市实验小学 吉林 敦化 133700

【摘要】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首要途径。教育目的能否实现,每个学生能否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得到全面发展,班级管理至关重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 班级管理 班主任 问题 策略

1.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单位和重要场所。班级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在很多学校中,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1 管理方法陈旧单一。

目前,在很多地方,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城镇,仍采用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即:权威式的管理模式,教师就是权威。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使得教师常常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不分时间、地点、对象和具体事件,采用同一个模式,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性管理,只是通过出勤率、活动参与情况、学生违纪情况、学生的成绩等来量化班级工作。在这样权威式的管理模式下,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规定的范围、方法来学习、生活,致使学生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性,这显然对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1.2 忽略学生情感、心理的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偏差,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导致了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内涵的片面认识,只注重对学生的成绩、纪律、卫生等常规项目的管理,而忽略学生情感、心理的发展。在这种强压式的管理模式下,学生只能盲目的顺从。但随着到了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性增强了,教师过于严厉的言辞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这种忽视学生情感活动的管理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都是不利的,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顺从型”或是“叛逆型”,而具有独立性、创造性的则较少。

1.3 班主任对管理方法系统学习较少。

由于当前多数班级存在学生较多的现象,班主任的工作量较大。为了管理一个班级,每天的常规工作就要占据他们1/3以上的工作时间,久而久之大多数班主任已沦为“事务型”,少有“学者型”。他们很少有时间去系统学习班级管理的具体方法,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来管理班级。这样的管理方法缺乏创新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社会在进步,学生的视野、知识和心理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如果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只是停留在传统方法的层面上,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做到很好的适应社会快节奏的变化,这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1.4 小学生集体观念下降影响有效管理的效果。

当前,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小学生出现集体观念下降的现象也愈发明显。独生子女的优点在于:活泼、思维较敏捷、善于接受新事物。但是他们仍具有很多缺点。例如:由于他们习惯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此,他们只知道被爱,而缺乏主动爱父母、亲人、朋友的观念。并且,他们相对自由散漫,不愿接受纪律制度的约束,个性逐渐加强,盲目地攀比,而大多数学生表现为比较浮躁。在这个提倡和谐共赢的社会,像这样缺乏集体观念,不利于学生将来立足于快速发展的社会。2.加强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 2.1 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

首先,任何一名人民教师都要热爱教育事业,用爱去感染学生,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义务。教师真心地关怀学生,全心全意地爱护学生,是教师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与奉献,才能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为他人着想。从而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为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创造了条件。

其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一位拥有丰富学识、幽默语言和崇高人格的教师更能够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成为他们钦佩和效仿的楷模。作为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学识的深度与广度,努力让课堂成为师生心灵对话的舞台,用幽默机智的话语改变传统课堂的沉闷,通过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奉献精神感染学生,给学生以极强的示范和影响,从而使学生喜欢课堂,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有利环境。

最后,班主任要做到与时俱进。通过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学习新思想、新方法,并且从传统的领导位置走下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提高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班主任的本职工作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这是新时代赋予班主任的职责。2.2 重视小学生心理、情感教育。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所以对小学生的心理、情感教育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班主任平时需要细心观察学生心理变化,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倾心交流。并且促进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培养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他们的美感、责任感,使他们懂得维护班集体的荣誉,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

2.3 以人为本,实行平等民主的管理模式。

优化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将“以人为本”、“和平等民主”纳入到小学班级管理之中来,这是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两个突出特点。应树立学生榜样,举办各类主题班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学习榜样精神。在评选班干部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采取自我推荐、竞选、演讲等多种方式,目的是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也为每个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才能的平台。同时,要注重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变被迫、被动为自觉、主动。2.4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班级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增加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最好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最佳方式。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使学生迅速成长起来,逐渐有自我辨析的能力。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歌唱比赛、小组赛等活动,也可以通过学校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2.5 与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思想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班主任,应主动向家长讲解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并针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做及时沟通,充分调动家长对学生教育的积极性。具体方法如:召开家长会、展开问卷调查、个别问题学生个别讨论等方式。只有通过家长与教师的全力合作,才能确保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健康地发展。总之,由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工作十分复杂、繁重。打造一个积极向上、民主平等、充满活力的班级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而一个这样的班级将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探索与研究的步伐仍在继续,而且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班主任要能够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种问题,不可以急于求成。只有通过长期的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最终才能把各种问题解决好。参考文献

6.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六

峗 皓 一.班级管理的界定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用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是班主任对所带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劳动、课外活动等项工作的管理教育的活动。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均把班级管理当作一个重要的内容来抓,在教育管理上予以足够的关注,以期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目前的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班级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对目前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深化我国基础教育的各项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对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改进的策略。

二.目前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教育管理理论知识

班级教育管理是培养祖国下一代的系统工程,几乎涉及到一切与人有关的科学领域。因此,班级教育管理者需要掌握的知识、理论涉及面也十分广,其中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以及这些学科交叉研究产生的边缘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

当前,小学班级管理者缺乏班级管理理论积累和指导。班级管理者掌握的班级管理的理论和知识,大多停留在传统师徒经验传递的水平和自我管理经验的积累上,因此许多班主任老师从来没有进行过班主任上岗培训。现如今,许多刚从师范学校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被任命为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他们非常缺乏班级管理的知识、理论和指导。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缺乏培训意识。领导者认为师范类毕业生就自然能胜任小学班主任工作,具有管理好班级的能力。当然,在很多学校特别在私立学校还存在着为节省培训费用,而不对教师进行上岗培训的情况。二是“应试教育”加重了班主任的负担。在“应试教育”思想

体制影响下,考分和升学率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特别是那些私立学校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在更大的环境里,教育行政部门及整个社会也都把考分、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与教师的标准。为了考分、升学率,学校只能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将这一重担压在教师身上,并与教师的福利工资相连,致使教师把大多时间用在了教学上。班主任加班加点进行教学,再也没有精力、时间去学习管理知识。.班主任受到传统班级管理观念的束缚 长期以来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大多数老师都在有意无意中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学生,甚至把学生看作是容器、工具,造成了学生“敢思不敢言”“有话不愿说”的局面,师生心灵间缺乏交流和理解,学生畏惧老师,有心里话不敢或不愿向老师倾诉,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不知学生内心的喜怒哀乐,老师与学生的这种心灵阻隔既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长此以往,导致了小学班级管理的实践操作情况不尽人意,班级成为班主任的“一言堂”。其实,最为有效的管理应该是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怎样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力量呢?.班主任管理方法陈旧、单一 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班主任管理方法陈旧、单一,大多是“严”字当头,但管理过严,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胆小怕事,唯唯诺诺,不再敢犯任何错误,这样做无意中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在提倡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改进班级管理的方法以利于促进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冒险。有时过严的班级管理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至今,班级管理的方法主要还以压迫法为主,就象人们常说的那样:好的班主任要能压得住学生,只有压得住才能管得好。久而久之,班主任对学生压则灵,不压则反弹。批评、指责、惩罚成为了惯用的压迫法,因为这种手法收效快、简便易行。班主任应明确自己的使命是塑造灵魂,而非管制学生;自己的身份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而非学生集体的独裁者。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并积极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引导。

4.人们对班级管理评价的标准陈旧

人们对班级管理的评价仍然仅仅停留在“纪律+成绩”的层面上,班级管理从属于应试教育。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遵规守纪,考分高升学率好的班级就是优秀班级。而对那些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能力提高,情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创有特色的班级不闻不问。在这种思想制导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班主任工作服从于总的教学工作。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学生完全服从教师;教师服从教学;教学服从成绩。班级管理从属于应试教育。.班级工作烦琐,班主任大多十分辛苦

班主任除本身作为一名科任教师外,还是一名学校的员工,班级的管理者。即除教授好所授的科目外,还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管理一个班级的大小事务。为了管好一个班级,每天的常规工作就要占据他们1/3以上的工作时间,如六到场(早操、早自习、两操、午自习、课前歌声、集会),更不用说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有时还得利用休息时间下教室、寝室。班主任每天都被班级、教学事务缠身,很少有时间、精力去研究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规范化、效率化。有些班主任过分注重自己的个人权威,对班上的事什么都不放心,非自己亲自过问不可,其实班主任完全应该也可以把一个班级的重担让几十个学生分担的。不要老是认为学生自觉性差,能力不强。班主任大可不必面面俱到,越俎代庖。要分清哪些工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事,哪些则仅仅需要自己当参谋、出主意,另外,即使对属于班主任份内之责的班级常规管理及各种事务,班主任也不应该一手包办,而应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班级,处理班级事务。

三.进一步改进班级管理的对策

班级作为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校进行教学、思想品德教育、技能训练以及课外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对班集体进行综合治理,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又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一般来说,学生学风的好坏,素质能否全面提高,关键在于班主任工作态度如何、教育艺术水平的高低、教育是否恰当等,在学生的成长中,班主任起着导航、定向的作用,基于班主任工作的这种重要性,就要求我们班主任是有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较强的管理能力。下面就如何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谈谈进一步改进班级管理的对策。

1.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并抓好落实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跟其他管理一样,没有制度不行。在开学之初班级就应根据学校规章制度,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实行广泛的民主,让班级成员都参与讨论,搜集意见,反复表决修改,使班规能够体现绝大多数同学的意愿,为班规的顺利执行打好基础。班规可分为文明条约、纪律细则、竞争目标、奖惩细则等几个方面,将这些规范制度分解成若干条具体的目标要求,与班长、组长、各学科委员等分别安排各自的目标责任,实行层层落实,分而治之,奖惩有据,从而激活班级管理。通过规定班级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言行,引导学生互相监督,文明向上;并用这样一套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来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制定了好的班规,仅仅是有了好的章法,重要的是遵守执行,抓好落实。而且班主任老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好率先垂范,起好榜样带头作用。比如,执行班级考勤,如果老师上课迟到,要主动进行检讨并改正。实践证明,通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对规范班级纪律,规范学生行为和建立良好班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重视班级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建立健全班委会班级管理制度 班主任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选拔和培养一批好的班干部是协调各个力量进行有效管理的好方法。因此,要建立一个优秀班集体,必须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而班干部就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是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的骨干。班干部不是自然成长的,班干部的能力与威信也不是生来就有的,主要在于班主任的培养与自我实践。一个好的班干部,就是班主任的一个得力助手,选用好班团干部,不仅能使自己从繁忙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而且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班委会在班集体中处于核心地位,班委会工作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着班级的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教师每接一个新班级后,欲真正选出优秀的干部,必须在竞选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应研究学生档案。了解学生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学生成绩、家庭环境等情况,通过这些原始资料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对学生的情况心中有数。其次,班主任在组织班干部成员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民意,由班级全体成员进行选举或推荐,选出关心集体,有威信,有工作能力,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在班级中,实行“干部竞选制”和“干部责任承包制”,实现班级管理自责化,做到班级管理事事有人做,事事有

人管。最后,在班级干部培养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始终坚持的原则是要使班级体朝着自我管理的方向发展,在班级小干部的工作中,班主任只起组织协调的作用,在各项工作任务划分明确之后,其他的监督权给全班学生,每周的班会由班长来总结本周的工作,每天由体育班委来总结站队情况,由劳动班委总结值日情况,并实施奖惩制度,学习委员检查预习情况记录在案,每个干部手中都由一份名单,期末家长会,让小干部们自己总结工作,公布表现突出和优秀的名单,颁发奖状和奖品。班主任在幕后监督检查,更多的时候是全班同学的互相监督和自我管理。实现了班级管理的自责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也就得到了提高。班集体建设能够实现自我管理是班主任最大的愿望,这是需要时间和漫长的过程。

3.班主任要发挥任课教师、家长的积极作用

班级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作为班主任应充分调动身边可利用资源,更好的为自身的工作服务。首先,是要取得领导的大力支持、指导。只有取得了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班主任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放心的干。其次,学生的教育发展,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班主任、科任教师与家长通力配合,发挥最佳的群体效应,才能收到满意的教育效果。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教育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家校教育的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支持,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教师要尊重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学校班级管理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家长配合的力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形成是在家庭之中,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的向家长作宣传。要把家长看成是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千方百计的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同时,还要重视发挥优秀家长的力量,把他们的先进事迹作为好教材,经常在班级中宣讲,使学生产生光荣感、自豪感,从而有效避免教师管理班级孤军作战的现象。教师要积极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系。在当代信息社会,家校联系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借助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的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在这一方面,教师的积极主动,更能赢得家长的配合、支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班主任应教育学生尊重科任教师,努力为科任教师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上课认真听讲,遵守纪

律,要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通过召开家长会或与家长建立长期联系,使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在学校内、外的情况都能有所掌握,这对学校和家长相互间的配合教育非常有帮助。班主任还应利用班会、开家长会和组织家访的机会,向学生和家长大力宣传每一位科任教师的优点,用班主任的信任度提高科任教师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和家长对课任教师树立起信心,为本班成为优秀班级而共同努力。班主任还应特别关注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和单亲家庭子女,千方百计关心他们,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不感到孤独。此外,班主任是授课组的核心,只有调动授课组的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做到班级管理最优化。班主任要积极做好课任教师的工作,使课任教师对班级成为最优班级充满信心。

4.教师应转换角色,公平地对待学生

教学虽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但如果班级中无良好的情感氛围,班级管理无法走进学生内心,只能治表不治里。所以除了严格的管理之外,还要求班主任有更多的感情投入。长久以来,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把自己定位为领导者,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领导的架势。新时期,在班级管中班主任要从领导的位置走下来,应本着服务的精神建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变学生服务教师为教师服务学生。其次,教育不公平现象严重。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感情,应该是公平的,没有偏爱与歧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关爱与尊重。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品质和基础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淘气,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中的差异。每个班级里,优差生都有,造成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身心正在发展,是非观念尚未成熟,犯错误是正常的,及时适当的批评和纠正,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问题的存在,进行改正。对那些成绩不理想,不守纪律的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当学生犯错误时,班主任老师不要总用一副严肃的面孔去说教学生,而应用博大的胸怀去宽容他们,给他们自我改正的机会,因为宽容是一种力量,它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战胜自我。教师还应多一些帮助,想办法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用爱心融化这部分学生的内心,带动他们进步,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班主任应该做的。这样不仅加深了师生情感,更大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团结、融洽、和谐、向上的良好学习环境。

5.更新教育教学意识,与时俱进 作为一名优秀班主任眼光宜长远,要善于对班级的前景目标及近期目标进行规划。高尔基曾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们才能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育教学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层出不穷,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别人的班级管理经验,总结自身班级管理中的不足,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能力。争取由经验型的管理转化为科研型的管理。当然经验并不是不好。但经验管理有很多弊端:例如经验管理主要说明的是过去,而且呈现着直观性、表面性、非连续性、零散性和个别性的特点,故经验要在科研的提炼下才会放射出璀璨之光。班级管理也应该有它自身的课题研究,有它的重点、难点以及突破方法。作为一名班级任,不但自身要有丰富的经验,还应不断地学习、总结、研究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更新班级管理的方法,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现在的班主任很少给学生做引导工作,而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压制、处理学生上,造成本末倒置。其实引导工作比压制更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想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效率,事半功倍;要想学生平时遵规守纪,首先就得做好其引导工作。通过设置长远目标、近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让学生明确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先在他们心里树立评判标准,确立各自的发展方向,然后再行动,接近目标。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就是制定出学生切实可行的目标,做到期期有计划,月月有目标,变被动为主动,引领学生朝着既定方向发展。对于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应多进行心理疏导,少一份批评指责,应让其自己评判自己,让其发自内心地认识错误并改正。在这一过程,班主任由原来的法官、领导角色转换为一名帮助者,这样学生就容易去接受,并积极去改正。如何用最经济的人力、时间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摆在每一位班主任面前的重要课题。把用在班级管理上的时间、精力节约出来放在其他各育的发展上,那将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况且作为一名班主任随时把学生放在眼中,这既不可能,也不见得是件好事,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时间将因此而大大减少。要想提高班级管理效率除了利用好班干部这一方法以外,当首推提高学生自觉性的办法,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班主任只起引导、帮助的作用,引导他们建立自我评判标准,引导他们经常作自我反省,帮助他们改正错

误,从而形成管理上的自觉,让他们真正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在家在校一个样。

7.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篇七

一、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技师学院的学生来源比较广泛, 其自身的基础知识水平相对较差, 很多学生比较活跃、叛逆, 所以班级管理具有较大的难度, 这是技师学院班级管理长久以来面临的重要问题, 并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凸显出新的元素。 以下对现阶段技师学院班级管理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 班级缺乏凝聚力

要管理好班级, 就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与责任意识, 让其认识到自身属于班级的一员, 具有集体荣誉感。 但在很多技师学院的班级管理中, 学生对这一点缺乏正确的认识, 通常是以寝室为主体, 班级凝聚力较差, 学生之间的心理依存性更是严重缺乏。 技师学院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者, 也是组织者, 但技师学院的学生除了正常的知识学习外, 很少会有集体活动, 班主任没有对班级活动进行正确的运用。 也有一部分班主任组织班级集体活动, 但缺乏规划性, 直接影响班级的风气, 这不仅会影响班级的凝聚力, 而且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日后就业与发展。

(二) 对学生身心发展重视程度不足

很多技师学院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环节对学生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 一旦学生出现问题或者错误, 教师常用的方式就是批评教育, 这种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需求, 且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严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 长期如此, 会导致学生与教师处于对立的局面, 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 同时, 班级管理工作不是教师独立完成的, 需要师生之间的配合才能开展, 还需要相关的任课教师积极配合, 但很多技师学院的任课教师比较重视自己的教学任务、进度完成状况, 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完全是不关心, 对于学生迟到、早退及旷课等现象不闻不问, 这种态度为班级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不利于对课堂纪律的重视。

(三) 缺乏对学生的引导

技师学院的学生对自身的能力、 就业方向等缺乏有效的认识, 思想方面也不成熟, 所以很容易受到不健康价值观的影响。 在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下, 部分学生的三观容易出现扭曲, 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是改善学生这一问题的重要基础。 相对来讲, 班主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等比较密切, 教师及时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但在实际班级管理环节中, 很多班主任对这一点缺乏正确的认识, 对学生的发展状况不够重视, 造成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盲目、目标模糊。 技师学院的班主任如果对班级缺乏管理, 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为其未来的规划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二、针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新教改要求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学校发展中应该以学生的发展方向为主要基础, 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讲, 班主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技师学院的教师在对班级管理环节中所肩负的责任更是重要, 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三观形成及就业等诸多方面, 所以应该不断优化班主任的管理方式, 提高教育质量。

(一) 构建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合理、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为班级营造良好的氛围与风气。 教师在对制度进行制定的环节中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 如学生的个性特点、班级人数、专业要求等, 班级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班级管理的效果, 约束学生的不规范行为, 并不是完全的束缚学生发展。 所以班主任在对制度进行制定的时候可以集思广益, 让学生与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制度的制定, 真正实现民主化、公平性的特点。 同时, 班级制度可以制定相应的模块, 如出勤、奖罚等, 以此保障班级制度的执行效果, 提高班级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与严格性, 并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 这样才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 此外, 班主任还应该注重集体活动的策划, 保障活动具有意义, 体现出班级学生的素养与集体意识。

(二)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技师学院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加强学生行为的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足够的耐心, 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同时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应该提出处理措施, 不是一味地批评, 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改正, 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技师学院的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 学生自身的控制能力较弱, 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有耐心, 在反复的教育中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会遇到诸多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关注, 并通过自己的管理与努力帮助学生改正, 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从根本上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班级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班级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技师学院的班级管理中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之处, 直接影响班级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对技师学院的班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班级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柏佳传.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2) .

8.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篇八

【关键词】小学 教学管理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12-02

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而紧抓教学管理是提升学校教学水平的最佳途径,这就要求学校不仅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更需要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主体存在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日渐人心,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重视。从表面上看,很多教师好像对这种教育教学理念有很深的见解,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并未完全理解新课改精神,更不用说践行。由于小学生所处年龄段的限制,他们年龄小,身心发展迅速,所以他们之中出现“离经叛道”的情况或者行为非常正常。但是在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一般严厉的批评,严加管制学生独立性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不管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都造成严重的阻碍,更合新课改精神背道而驰。

2.管理内容存在问题

小学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课程安排不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深究原因,这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就体育课程而言,很多小学学校对其并不重视。国家明文规定,每周中小学体育课课时不得少于3课时。但是很多学校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减少科学、体育等课时的做法对学生全面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3.管理方式存在问题

形式主义是学校管理方式上存在的严重问题。为了对课堂教学改革成果进行展示,学校牵头组织公开课、示范课等。课堂上学生和教师配合的天衣无缝。类似的课程看似完美,但具有明显的表演色彩,真实性有待商榷。不仅如此,学校为了强化制度管理,不断细化、标准化制度。这样的做法虽然对管理极为有利,但是程序化、机械化的管理,没有重视学生和教师的特性发展。

二、对于小学教学管理工作问题的应对对策

1.管理者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学校要想做好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入认识改革的必要性。管理人员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会积淀富有个性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思想之源为管理者的办学理念。如果学校管理人员办学思想不突出,办学的特色也不会凸显。如今社会呼吁有思想的学校管理者,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有思想、有智慧、有自己的见解,管理全校师生的过程中使用统一的理念,在学校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不断引导教师和学生。学校管理人员要不断强化人文素养、不断净化自身。

2.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教学管理

要想提升教学质量,需要全校所有教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根据国外现代教育管理的经验,学校管理要有效的融合社会管理和学生家长管理,在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教育发达国家一般在校内设立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共同组成的管理和监督机构,同时校外还有社会成员、家长、教师联合形成的组织,一起负责学校学生的教育,他们的做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反观国内学校,这方面的做的还不足,校内的教学管理缺乏横向管理,仅仅是校长领导下的教导主任等组成的管理体系,缺乏管理的扁平化,教师、学生家长没有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教师、学生家长也未充分的监督。家长、社会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很少过问,这不仅对教学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所以,要想把教学管理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从国外教学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到启示:在教学管理中引入和教学有关的人员。要想出色的开展这项工作,我们需要注意一下两点:

其一,学校管理人员对此举措要给与重视,充分调动学校力量参与管理,同时全力和社会以及家长联系,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引入其他力量。

其二,教学监督组织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严格监督学校的教学过程,提出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促使学校有针对性的改革。

3.创造美好的教学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为美好的教学环境。其一,集中精力,全方位吸收各方力量,多种措施筹措资金,为教育教学人员创建舒适的教学环境,保障教师不受外界的干扰,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之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其二,提升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为教学设备,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学科发展的需求,适当的引进需要的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让设施的辅助作用充分发挥。其三,学生的学习生活被班级活动所影响,这就要求教师、领导要合理的布置教室,保障课堂纪律,班级养成良好的班风,注重在这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4.强化教师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工作,而教师是承担教学任务的重要力量,他们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对教师进行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学校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位教师,定时给他们提供培训的平台、进修的机会,有效的结合校内进修和校外脱产进修,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和解决问题相比,发现问题更为重要,我们要深入剖析存在小学教育中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完善小学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边鹏飞. 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分析[J].中国培训. 2015(10).

[2]张俭民,欧小松. 教学管理要成为“质量工程”建设的有力保障[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1).

[3]李丽.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说说师德在小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及作用[J].参花(下). 2015(11).

9.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篇九

引言: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管理会计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企业的市场运营环境存在着地区的差异,企业的管理会计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参差不齐的现象,甚至部分地区企业的管理会计还处在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管理会计理论水平的发展与进步。基于此,探究当前我国在管理会计领域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对于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管理会计的基本内涵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的重要分支,其产生的基础是企业经由财务统计的方法,来对企业的日常运营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必要的规划与管控。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责是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体提供必要的数据撑持。在管理会计的日常工作中将企业的生产价值进行最大程度的保值与增值是其存在的重要价值与使命。

二、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意义认识不到位

在企业日常的生产与经营发展中,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的管理层对管理会计重视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企业在管理会计具体实操层面的应用水平。当前由于传统的思维观念的作祟,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将企业发展的重心放在了与企业生产效益的市场发展若干指标的提升上,而对于管理会计存在的基本价值与意义缺乏较为科学与明确的认知。这种在认识层面存在的不足,直接影响来企业在管理会计机构的设置及相关会计人员的选聘等层面处于一个不大积极的形态之中。同时,目前在一线企业中,即使从形式上设立了相关的管理会计机构,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与调动,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效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

(二)管理会计的研究层次水平不高

管理会计是植根于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地从实践中进行的理论总结的结果。但是,由于我国在会计理论研究的时间比较短,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诸多会计相关理论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同时,由于在企业曰常的会计管理的一线中,一些新的管理问题与现象得不到及时的理论支持,这些都影响了会计理论在实践中的再次发展。同时,管理会计的理论工作者,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理论研究中,将研究的重心放在了对欧美相关国家的管理理论的综述研究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管理会计在理论发展层面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才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因此,在理论研究层面所呈现出来的被动的局面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并不是理论研究不向深层次发展的理由。虽然从管理会计的理论到具体的企业实操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路要走。但是,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探究理论研究的方法是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者今后的主要方向。

(三)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

目前,我国在学科设置上将管理会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来进行发展与研究。我国在管理会计的理论层面,在近几年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具体的实践领域,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一方面,管理会计的理论工作者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的构建与完善上,而忽视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市场与社会效能。w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每年有大量的管理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在企业一线的日常管理中却很难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管理需求进行对接。基于此,在今后的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落脚点是将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与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进行无缝对接,从而产生更好的合力。

(四)管理会计研究缺乏国际对接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发展与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面临的市场与发展压力,不仅仅来源于学术理论层面,在一定程度上来看还来源于市场的实际发展层面。从整体来看,我国的管理会计领域在一些实施的标准等层面都存在着与国际标准对接不畅的现象。尤其是针对一些有着跨国贸易与海外发展贸易的.企业而言,其在资产的重组与并购进程当中的相关的管理标准的细则需要不断地从具体的实际出发,来实现相关管理业务与流程的对接。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在管理会计领域的发展中,缺乏必要的国际视野,企业的管理会计的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因此,未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来看,将这一发展标准与视野进行国际化的发展与优化将是其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升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

任何一个工作效率或者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从业人员的重视程度有着很大的关联性。一方面,领导层面,应该从企业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在部门设置、人才储备及管理等方面,不断地提升对管理会计效率提升的认识,同时,在管理会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积极借鉴行业其它企业的发展经验,不断地聚焦对策。㈤另一方面,作为政策的执行者,企业的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应该本着高度负责、求实创新的精神,在遵循从业基本准则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从而为管理的效率提升提供一个扎实的数据支持。

同时,我国政策和法律部门,要借助制定和颁布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方式,来从制度上来引导管理会计实务及管理会计日常工作的和谐发展。在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一些在制度层面的不足和缺陷,尤其在管理会计监管领域存在的诸多不足和缺陷已经极大地影响了管理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随着企业自身市场运营规模不断向外拓展的当下,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制度及标准上的中西之间的差异,已经严重得影响和制约了企业更深层面和更广范围的发展。只有不断强化制度层面的发展性与先进性,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才会规避由于制度上的缺陷而导致的发展层面的不足。这些发展的要求都意味着无论是关于管理会计的机构设置还是管理会计的人员配备都应该上升为企业日常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基于理念与价值意义重视的基础上展开的管理会计的基本发展与实施思路,今后的管理会计在日常的企业发展与具体的运营中所表现出来的市场效能与潜力才会更加突出。当然,这种观念与意识层面重视程度的提升,在很大的层次上是一种经营管理者自我意识水平的提升与觉悟。因此,它需要一个从内而外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借助相关的讲座与论坛将管理会计的基础价值与理论进行更好的解读与i全释。另一方面,企业及企业间的互助组织也应该借助相关的讨论与实践活动来帮助企业及企业员工建立一个必要的发展互动与链接。最终实现一个良性的优质的互动。这种互动是基于企业经由管理提升自身运营效益的需要,也是企业从市场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不断地探究其未来发展战略所作出的必要的发展准备。

(二)提高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水平

理论对于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并不是一时兴起而进行的一次“折腾”,相反的,而是立足于当前的发展实际与问题特点,釆取的一整套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科学改进的策略和决策。这需要从具体的问题出发,在科学思想的的指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行业及其它相关联行业的共同发展。这种关联理论的提升在很大水平上是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发展体验,也是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前提下与市场上产生的基本问题而进行的一种良性的互动。基于此,要从严谨与科学的角度来对会计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水平进行相应的提升,在保持其理论研究严谨与科学的基础上,不断地从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出发,探究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所要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的解决路径。在理论层面,可以尝试在高等院校及科研学术机构中,建立定期的学术交流机制,通过定期的学术探讨来将其今后的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的发展更好地聚焦。同时,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学术互动组织,更好地将管理会计领域的相关标准与突破实现国际层面的接轨。基于此,围绕管理会计基础及应用领域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是对管理会计研究者提出的重要考验也是在今后的理论研究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注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具体来说,一方面,管理会计理论通过确立行业相关的基本实施制度等层面,来为行业从业素质整体水平的提升进行把关。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当前在经济发展领域中出席的诸多违反行业职业道德操守和从业规范的行为进行纠正与惩处?0]当发现违反了相关从业规定的会计信息造假的个体或者组织时,应该按照行业的规定对其从业的资质进行取缔。注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但取决于环境,并且还取决于其所属主体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这些也是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与发展环境中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基本条件。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发展与实践机制,管理会计理论在其所发挥的市场价值也是大打折扣的。所以,在今后的理论与实践不断运用与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从源头制度上,确保其结合性的不可撼动,才会在具体的操作中拥有更大的把控。基于此,将理论研究与一线的具体实践来进行有效的互动是其今后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当然,理论与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互相推动与发展的过程。在今后的交互中,要将科学的发展理论与有效的社会实践继续趋于完善,从而在今后的发展中释放出更大的理论价值与操作意义。

(四)树立管理会计发展的国际标准

在经济的发展运行中,由于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化和波动,经济发展的数据指标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和态势。进一步地提升管理会计数据报表的客观真实性,继而更好地发挥其对整个市场运营的带动和指导作用,已经成为当前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话题。具体来说,在传统的管理报表的制作与编制过程当中,需要严格遵循行业的书写规范与条例,遵循统一的标准与范式。但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则要呈现出了比较大的灵活空间。因此,在今后的企业管理会计的运营过程当中,应该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不断地细化管理会计表格的设计,进一步夯实管理会计的发展基础。基于此,从国际标准的发展需求出发,探究其今后的改革与实施的新路径是其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0.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篇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人财物大流通的进程中,人民内部矛盾急剧扩张、刑事犯罪严重高发、对敌斗争日趋复杂,维护国家安全任务艰巨。新形势下国家和人民对公安工作提出新要求,作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基层公安派出所如何面对新任务带来的新挑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在派出所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如何加强派出所队伍建设,继而推进派出所的业务建设。不足之处请指正。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公安机关先后开展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公正执法树形象”的教育整顿,从“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基本要求,“五条禁令”的利剑高悬,到全面提高队伍战斗力的“大练兵”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应该说队伍建设是取得成效的。但当前基层派出所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年轻民警的所占的比例较大, 业务工作能力总体水平不高。二是部分民警的职业认同感明显下降,缺乏立足岗位出成绩的信心和干劲,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三是少数民警对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兴趣不浓,满足现状,能力提高缓慢。四是部分民警宗旨观念不牢,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和谐警民关系成为一句空话。五是民警法制观念淡薄,执法能力和水平欠缺。六是目前的高压线特多,民警感觉无所适从。七是队伍中普遍存在着重业务工作,轻思想工作的倾向。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近几年来由于政府追加了公安编制,向社会和学校招录了大批新警,他们绝大多数被安排在派出所,经过短期的培训后即上岗,在业务上总是出现短板,而且80后,甚至90后的出现,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欠缺,导致总体水平不高。二是随着阳光工资等的实现,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信息沟通的强化,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少数民警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感觉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警察职业的荣誉感缺失。三是政治思想教育虽然一个接着一个,但千篇一律缺少针对性,导致政治学习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容易走过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四是社会舆论对公安的偏见以及公安上级对下级公安的监督的力度非常之大,目前有着矫枉过正的趋势,容易以偏概全,“防火、防盗、防暗访”成为基层民警的顺口溜,民警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思想蔓延。五是民警队伍庞大(相对其他队伍而言),有的单位20个人中有8—9个实职副科以上岗位,但整个公安局民警数量大,但岗位就那么几个,和同为政法部门的法院、检察院相比竞争明显激烈,多数民警感到前途不明,希望渺茫。六是竞争机制难以全面评价,各个岗位的可比性不强,民警抱着“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缺少前进的动力。七是业务工作是硬指标,上级要求紧,考核多,也容易立功受奖,是故民警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业务工作上。

三、对策与思考

一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公安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派出所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队伍政治上永远合格。平时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确保清醒政治头脑。要防止多元文化、亚文化对公安民警的影响和冲击,坚定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民警的头脑,使民警在思想上、行动上与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要注意政治思想工作要做好结合,特别是要结合业务工作、家庭生活、交友活动等来抓,全面做到有针对性,防止千篇一律走过场,八小时外的延伸工作更要抓实抓好。确保民警不出事,是最大的政治思想工作。此外,要强化警察职业荣誉感的教育,向先进学习,向身边的典型人物学习,树立人民警察职业的认同感、使命感,要让民警认清职业的特殊性、光荣性、艰巨性和为之付出可能性,减少厌警、恶警的思想,增加喜警、惜警的分量,牢记入警誓词,永葆爱警之心。

二要配好派出所领导班子。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作为派出所的排头兵,班子素质对整个队伍的影响十分重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子成员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警,这就要求他们在思想上要求真务实,工作上要坚持原则,生活上要淡泊名利,精神状态上要昂扬锐气,用自身正树立起队伍的正气、正风。切实做到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所内民警能看齐。同时班子成员之间要强化团结,要善于补台,坚守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退出舞台的底线,否则就很可能形成一盘散沙,导致派出所的工作停滞不前。

三是要合理安排工作,防止派出所机关化。目前随着交通的发达,经济的发展,私家车已经有着普及的趋势,正点上下班成为一种趋势,但是根据公安工作中“猫鼠同步”的特殊性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容易导致民警浮在表面,沉不下去,出现四轮不如三轮、三轮不如两轮、大轮不如小轮,小轮不如双腿,速度越来越快,距离越来越远,这就要求建立、引导和鼓励民警扎根基层工作的激励机制,营造拴心留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及时表扬奖励基层基础工作成绩优异的民警,进一步激发、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创造性,真正使民警沉得下、留得住、干得好。同时上级在选人、用人时要尽可能的征求派出所班子的意见,把认真干事,用心谋事的优秀人才培养好,使用好。同时要引入竞争考核机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通过合理的派出所内部的岗位流动、业务培训机会、立功受奖机会等方面来区别对待,但要排除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的错误思想,彻底改观“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

四要加强派出所的业务培训。新民警新思维,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充满激情但又不够稳重,但他们就像一张白纸,画的好坏全在画手的思维,如何为新民警选择师傅是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基本上是安排业务副所长带他们,力争做到全方位、无缝隙的对接,实行一对一,带一个成一个。同时要求新民警多向老民警学习,向案卷学习、向网络学习等多渠道、多角度、多视角去学习,同时抓好自学与他学的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思想上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如我所针对年轻民警多,民警流动快,业务知识匮乏的特点,开展了“我为大家上一课的活动”,固定每周安排两位民警为全体人员上课,内容为与业务相关联即可,从如何制作笔录到民法知识、从刑事案件的办理程序到细节决定成败的理性思维,百花齐放,既让民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到、了解到了相关内容,又使授课人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无形中融洽了相互的感情,可谓是一举三得,通过了两年多时间的运转,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五要落实从优待警的相关措施。从优待警不单单是县局的事情,应该从派出所抓起,努力解决民警经济待遇和实际生活困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时刻关心民警生活,经常了解民警的家庭、思想状况,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同时积极保障民警正当执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目前上级对派出所的执法岗位的监督越来越大,特别是责任追究、责任倒查,辞退、开除的字眼在公安的内部文件频频出现,“五条禁令”利剑高悬,老百姓的无限警务标准与现实警务的差距,媒体追求的夺人眼球的新闻效应,以及一些不负责任的负面报道,“躲猫猫”、“邱笑笑”等事件对民警思想的冲击,如何做?怎么做?目前派出所的岗位应该来说是模糊不清,民警到底有那些职责,谁也说不清,也道不明,而且近期也不可能一一罗列出来。我们要时刻教育民警既要清醒地看到执法风险的客观存在,应该正确对待“高压线”,要坚信执法风险的可控性。“高压线”是一把双刃剑,教育民警在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学会保护自己,处理事情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同时对待上级的检查时不能一味的附和,要针对实际情况据理力争,充分保障民警的合理诉求,当然也不能护犊子。树立减轻民警的生活压力是从优待警,减轻工作压力也是从优待警的思想。还有就是要畅通下级向上级反馈的渠道,把民警的真实想法反映到上级去,同时上级也要注意民警的思想动态,少一些指令,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怀疑,多一分理解;少一次暗访,多一次指导;少一次斥责,多一分鼓励。

11.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目的要求,用一定手段,带领学生,对班级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调控,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一、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最基础的部分,也关系到老师是否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为了工作,为了学生,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1.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进行班级管理可以培养一个民主、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班级按照正常的秩序井然有序地活动。班级管理通过对消极因素的改正以及对积极因素的鼓励,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班级管理通过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认可,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建立良好、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3.促进学校管理

班级是构成学校的小集体,一个好的班级管理会使班级中和谐融洽,人人上进,班级的整体质量有所提高,才能为学校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常见问题有哪些

现在班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是纷繁复杂的,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自身及其他同事经验的总结与交流,得出班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管理模式陈旧

在现阶段,一部分的教师使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运用权威式或说教式的管理方法,把学生的行为固定在一个条框之中。除此之外,还有单一式的管理方式。这些不合情理不科学的陈旧管理模式是班级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

2.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

管理班级的对象是学生,可学生在老师在或不在时所表现的两面性使老师对班级的管理难度增加。而当你苦口婆心劝导学生时,换来的却是学生的无理辩驳以至“白眼”。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常见问题的形成原因

众所周知,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所以,形成小学班级中常见问题的原因也不是单方面的。

1.班主任缺乏管理知识

在大班制的授课模式下,教师每天花费在学生身上的时间较多,系统学习班级管理知识的时间相对较少,使相关的班级管理知识匮乏,从而导致班级管理的欠缺。

2.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在班级管理中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优秀的班级干部团体是进行班级管理的后备力量。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认为学习好比什么都重要,对参与班级管理不积极。

四、小学生班级管理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班级管理出现问题是避免不了的,重要的是采取正确的措施。

1.增加班主任的管理知识,创新管理模式

首先,教师可以自学一些有关班级管理的知识,在理论与实践中促进班集体活动的正常运行。其次,学校应定期为教师提供学习班级管理知识的机会。最后,学校应开设小班教学,为教师减轻负担,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有关班级管理的知识,创新管理模式,为更好地管理班级奠定基础。

2.智商与情商并举,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

注重使学生的智商与情商并举,使学生在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优秀班干部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班级中的其他学生,促进班级的管理。

12.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篇十二

关键词:农村,中心小学,教学管理

在我国很多农村中心小学中, 其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 这种机制随着我国社会时代与教育需求的不断发展, 已经不能适应小学生的相关教育诉求, 在这种大环境背景的趋势下, 为了切实提高我国农村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 对其本身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相关研究, 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

一、农村中心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备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农村中心小学的备课中, 相关教师理应按照教学计划要求进行具体的备课, 但在农村中心小学的实际教学中, 很多教师不认真备课的现象却极为普遍,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一些教师认为自身经历了多年相同的教学, 经验早已炉火纯青, 所以备课这种浪费时间的行为完全是可有可无,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其自然不存在备课的热情。但事实上, 由于时代不停的发展, 小学教育中面对的学生的情况也在不停的发生改变, 如果相关教师依旧抱着老态度进行具体的教学, 不通过备课对自身教学手法、教学内容进行更新, 就很容易被时代所淘汰, 严重影响我国农村中心小学对的教学质量[1]。

( 二) 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农村中心小学的教学管理中, 相关教师理应做到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教学工作的展开。但在实际教学中, 一些教师调课与串课的现象却极为普遍, 这也就造成了教师教学中很多问题的出现, 甚至对教学进度与教学秩序都会造成一定影响。此外,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一些教师由于自身性子过于软弱等因素, 还存在着只注重于课程的教学环节, 忽视对课堂纪律引导的现象发生, 这种教学现状对于农村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极为不利[2]。

( 三) 作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中心小学的作业管理中, 相关教师理应按照教学内容进行作业布置, 并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严格检查, 但在实际的作业管理中, 一些教师却往往出现多种问题影响着作业管理的正常进行。具体来说, 一些农村中心小学教师往往每天所留的作业存在着千篇一律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作业失去了辅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印象巩固的作用, 家庭作业变成了浪费学生时间的摆设。此外, 一些教师存在的不对作业进行严格检查, 并通过对相关题目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所学认知的情况存在也较为普遍, 这类现象的存在使得农村中心小学的家庭作业变为了学生的负担, 而这份负担对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却微乎其微[3]。

( 四) 考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农村中心小学的考试管理中, 相关教师本应通过考试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但在很多教师的认知中, 考试却变成了满足家长对孩子成绩了解的渠道,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 教师往往频繁地安排各种考试, 这使得学生的精力完全耗费在考试中, 农村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自然得不到提高。

二、农村中心小学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上文中我们对农村中心小学的教学管理、备课管理、作业管理以及考试管理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 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相关论述, 希望能够以此提高农村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

( 一) 备课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我们上文中提到的农村中心小学备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心小学可以通过对教师教案的检查, 保证相关教师按照规定进行自身教学内容的备课, 并要求相关教师在教案中对自身将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环节进行描述, 以此提高相关教师备课的针对性, 提高农村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4]。

( 二) 教学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我国农村中心小学中存在的教学管理相关问题, 相关农村中心小学可以对教师调课与串课进行严格要求, 通过提交申请这一制度降低调、换课对教学产生的不利影响。而当面对课堂纪律的问题时, 农村中心小学需要通过不定时检查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进行检查, 以此对学生与教师都造成一定心理上的约束, 使其自然地维护教学秩序, 并以此推动农村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 三) 作业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我国农村中心小学存在的作业管理问题, 农村中心小学可以通过要求教师填写家庭作业布置依据, 以及具体作业内容的报告, 这一报告需要教师每天进行填写, 校方通过不定期检查的方式提高教师对作业布置的重视程度。相关教师也应在学生完成作业后, 对其完成情况进行细心检查与问题的解决, 以此提高农村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

( 四) 考试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我国农村中心小学存在的考试管理问题, 农村中心小学应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理念渗透到每一位教师与家长心中, 使其明白成绩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热情, 切实提高农村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

三、结论

本文就我国农村中心小学的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进行了研究, 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农村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提高, 为我国未来的相关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慧.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8.

[2]王丽华.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1.

[3]哈斯其其格.教育公平视角下内蒙古中东部偏远农牧区学前教育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13.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篇十三

宜春学院

晏水清

[摘要]创业(SIYB)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发的创业培训项目,自2004年起在全国推广项目,但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受训者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教材适用性不强、培训对象的局限性、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文章在转变受训者的观念、增强教材的适用性、扩大培训对象、加强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SIYB;创业;就业;创业培训

现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城镇化进程加快,世界金融危机的加深,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这些变化使得我国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方针。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十七大”精神,明确提出了“全民创业行动”号召,并制定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为劳动者自主创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创业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积极的就业政策,适应了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帮助自主创业者通过培训掌握再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形成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良性机制。

1、创业培训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概述

(1)创业培训的界定:“SIYB(Start and Improve Your Business)创业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为了支持发展中国家小企业的发展, 对具有创办小企业意向的人员和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企业创办能力、市场经营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并对他们在企业开办、经营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政策指导。该项目是英国国际发展部提供资金支持,专门组织开发的创业培训体系,该体系由四个针对小型和中型企业开发的有专门教材的培训模块组成,它们分别是:“产生你的企业想法(GYB)”(Generate Your Business Idea);“创办你的企业(SYB)”(Start Your Business);“改善你的企业(IYB)”(Improve Your Business)和“扩大你的企业(EYB)”(Expand Your Business)。四个培训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目前该项目在全世界90多个国家推广,成功地将“创业”这项技能通过有效的培训传播到世界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2)创业培训在中国的发展

SIYB中国项目是在英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的资金援助下,根据我国再就业工程的需要,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实施,为促进社会就业而推出的具有探索性的试点培训项目。SIYB创业培训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认可,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政府的项目合作设计期限为3年,自2005年7月正式开始实施,到2007年6月底结束。2007年7月到现在,国际劳工组织已经将该项目交给中国政府自己全面推广和实施。为此,国务院专门成立了由劳动保障部(MOLSS)、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组成的创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管理SIYB项目。我国为了更好地实施SIYB项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引进全套SIYB培训技术,建立了一批热爱SIYB事业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和一支精干的管理人员队伍;认证了一批示范性SIYB培训授权机构;建全了项目的质量监控体系;做了大量项目的宣传和推介工作;开发了SIYB中国项目的标识“马兰花”,并已申请专利注册;制作和发放了一系列项目宣传品,包括宣传画、宣传手册、宣传帽等,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予以发布;拍摄了反映农民工创业题材的12集电视连续剧《我的未来不是梦》;拍摄10分钟的《创业中国》宣传片,宣传中国政府鼓励创业的政策,宣传SIYB培训的特色,宣传创业明星的创业之路,在全社会掀起了创业热潮。

(3)创业培训的目的:创业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提高小企业创办者的心理、管理、经营等素质,增强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使小企业创办者在成功地创办企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创造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同时通过培训打造小老板,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和再就业的基础上,更有效的调动民间资本、发展地区经济,并在稳定社会治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4)创业培训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很多创业者都属于生存型创业者,他们一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未接触过管理和经营岗位。参加创业培训的好处在于可以让他们系统地学习创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降低或减少创业失败率;使他们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开业或创办企业必备的知识和程序,掌握经营管理方法,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落实中的问题;结识朋友、寻找创业项目、资金、合作者等资源,形成商务圈子,且营造良好创业氛围;直接催化创业企业,促进创业型就业。从而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其他人员再就业,减轻就业压力。

2、创业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SIYB创业培训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特别是创业培训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1)受训者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参加创业培训的对象大部分还是以知识文化层次比较低的人员为主,他们在培训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加上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导致大部分学员参加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致使经常有学员缺课的事情发生,或者出现叫他人替代的情况。或者有些学员来了,听课也不认真,影响到教学效果。

(2)培训教材适用性不强:目前在创业培训中所使用的教材是国际劳工组织统一编写的,我国在引进行时做了部分修改,虽然其内容当中包括了关于创业的各个环节,但是内容较为单一,而且主要侧重于理论性,操作性不强。而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参加创业培训的学员一般文化程度不高,对于理解理论性较强的教材有些困难。项目从引进到现在,创业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教材的有些内容已经适应不了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影响到创业培训的实际效果。在创业方式、项目选择、风险防范等方面教材中基本上没有涉及到。

(3)培训对象的局限性:目前,各地参加创业培训的人员大部分还是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将很多其他的社会人员排除在这种培训之外,降低了创业培训应有的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转业复员军人就业问题,残疾人员就业问题也非常凸显出来。同时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暴发,还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返乡农民工,他们的就业问题也显得非常突出。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国家还应扩大创业培训的对象,把上述人员也包括在创业培训中来,满足他们对创业知识的需求。

(4)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不强:创业培训的教师不同于一般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的教师,创业培训的教师除了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按照创业培训师资的要求,创业培训教师应该具有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教育背景,两到三年的企业工作的经验,还应该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创业的工作。目前,大多数培训机构所聘请的教师很大一部分是高校中的教授讲师,这些教师虽然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创业的过程以及问题了解得不多,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纸上谈兵的尴尬,有些学员反映,在创业培训班学到的知识与真正创业时所用的不一样,普遍反映不实用。同时这些教师很少为专职人员,多数均为兼职师资,在开展培训时往往因为时间冲突不能随时调用,从而影响SIYB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另一部分教师来源于劳动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员往往不具有经济类或管理类的教育背景,也从来没有从事过教育和培训工作,也缺少在企业工作过的实践工作经验,在授课过程中,有时往往对教材把握不准,培训效果受到影响。

3、主要对策

为了更好的推动SIYB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受训者的观念:创业培训需要提升创业者的素质与技能,提供创业模拟训练和专业创业咨询,更需要改变创业者的观念。创业培训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成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成年人,他们具有较丰富的个体经验和积累,但普遍存在着的工学矛盾又影响到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所以重要的是转变他们的观念,唤起他们学习的意识。表现在学习态度上,要从过去被动的“要我学”逐步转变为“我要学”。过去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一种包袱,学习是被动的;现在要让学员认识到学习是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学习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学习是主动的。在培训中要让学员体会培训的内容和乐趣;要让学员在同伙伴们的讨论、交流中学,体会大家在一起研究学习的乐趣和收获;要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通过很多方式的快乐活动,把教材知识内容引入活动,这样培训的效果才会更加有效。

(2)增强教材的适用性:目前为止参加创业培训的学员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础上,发展到院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等。教材除了要涉及战略规划、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团队建设、组织优化、物力支持、技术创新及观念、心理、财务、法律、税收、人际沟通、商务谈判、媒体公关、危机处理、资源整合及问题分析与决策等课题外。还要针对目前的培训客体的不同,文化层次的不同,开发出适应不同创业主体教材,才会有针对性,才能提高培训的效果。

(3)扩大培训对象:SIYB培训作为增强劳动者创业意识和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该项目目前是在国家劳动和各级地方劳动保障局的组织下开展的,而且规定了对某些特殊群体进行创业培训费用的补贴,因此到目前为止参加创业培训的学员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的扩招;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就业再就业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针对这种新的情况,创业培训的对象要从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院校毕业生、军队复转退伍军人、农村准备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人员或返乡创业人员、参加工作后有创业欲望的人员、农业产业化经营者、扩大现有企业规模或加强现有企业管理能力的创业成功人士、个人有专利成果并想进行企业化运作的等所有想创业且有创业能力的人。只要有创业愿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都可以申请参加开办企业的培训。通过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了解和掌握创办企业的基本知识、运作程序和创业经验,全面提升劳动者的创业技能,为实现自主成功创业创造条件。

(4)加增师资建设:创业培训主要是创业能力的培训,是对有自谋职业和有创办企业意向的人员实施有关工商管理、金融保险、财务税收经营管理、公共关系、商品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向学员指导和传授创办新企业或选择新职业所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对学员制定的创业计划进行辅导、咨询、评审,帮助他们创办各类集体、个体、私营经济实体。开业后还要进行跟踪辅导、咨询,促其巩固发展。为了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根据创业培训的特点,要求创业培训的师资不仅仅是由教授理论的老师构成,还应该包括创办企业成功的企业家队伍、掌握各类专业和职业技能的教师和掌握政府相关政策的专家,是一支综合教师力量的整合体。他们不仅要有创业所需的经济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创业经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而且还要了解企业运作、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掌握能够与创业培训特性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有为学员开设创业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能力。

实践已充分证明,SIYB创业培训对帮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深受城乡劳动者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的普遍欢迎,对促进就业再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实施力度,积极推进创业培训和创业促就业工作。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实践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关键所在。参考文献:

1于法鸣.培训与就业[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2朱必祥.失业及其治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3蔡克勇.加强创业教育——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4毛家瑞,彭钢.“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验”课题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1996(5)5刘康.创业培训:中国的实践与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04(15)6林棉.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的探讨[J].中国培训,2006(6)7赵付明.高校改革要与学生就业工作相结合[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8周远清.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2)

作者简介:晏水清,(1971——)男,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领域:就业和创业

TEL:(0)***

本文作者姓名:晏水清,工作单位;宜春学院 联系方式:*** 作者简介:晏水清,男,(1971。1----),男,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创业培训

上一篇:浅淡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依法行政下一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