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经验汇报材料

2024-11-03

教学经验汇报材料(精选7篇)

1.教学经验汇报材料 篇一

校教学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时间:2010-06-18 09:30来源: 作者:佚名 点击:

260次 请输入您想查找的内容搜索更多内容

------分隔线----------------------------

工作帮手网(),自2001年创办以来,一直坚持为在校学生、在职职工服务的宗旨。网站目前有【工作总结频道】和【公文资料频道】,为各位网友提供工作总结,学生作文,述职报告,入党申请,论文范文等实用性文章,每天坚持更新。强烈建议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创建于1995年,是一所滨州市教学示范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在籍学生数242人,在职教职工19人,40岁以下教师18人,占总数的94.73%,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17人,占专任教师数的89.47%,执教县及以上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并获奖的教师11人,占专任教师数的57.89%。学校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认真贯彻国家方针,以“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人才”为办学目标,以“让社会满意,叫家长放心,使学生成才”为办学宗旨,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工作始终以课程改革为重点,围绕教学要为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形成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打基础这一核心问题,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着力推动教学创新,转化教育价值观、质量观、教学观,强化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育效率,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大力推进教学科研工作,扎实落实学生学习规范化,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的基础建设,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积极创造条件落实课程计划,建立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把教育教学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学校制订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教研制度等一系列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以之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制定了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学科计划、教研组计划等较全面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教学工作。我校积极推进目标化管理,对教职工的工作任务、工作常规和工作效果逐一分解,量化评分,实行奖优罚劣。严格学校教学秩序,树立严谨教风,学校秩序井然。

三、切实加强常规过程管理,常规教学长抓不懈,扎实有效

学校严格进行教学过程和终端管理,以规范教学常规,把各科教学常规制度内化成教师的自觉意识,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为此,学校一方面重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设,初步形成了教学常规管理体系,使备课、上课、作业、检测、评估等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为正常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学校注重教学常规的落实,坚持随机听课、课业负担问卷调查、月底作业、教案普查等等,强化教学常规,实行科学管理,形成认真负责的良好教风。我校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检查过程中,树立一批备课实、讲课精、批改细、辅导诚的常规教学教师典型。我们的教师备课认真详细,科学规范,字迹工整;备课是教师的职业劳动。教师在吃透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研究学生、摸清学生学习情况的前提下,按照教学的规律,进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设计。备好课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1、备课程标准。老师们备课前认真学习《国家课程标准》,以《标准》来指导自己的备课和教学。认真钻研,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及低、中、高各年段的具体教学目标和任务,把握各年级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

2、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把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哪些是重点章节或重点内容,按照教学目标,认真组织和处理教材内容,确定重点、难点、关键。课堂是变化的,我们提倡写个性教案、实用教案、创新教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

3、备学生。备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兴趣要求。备学生要摸清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底子(上、中、下)及发展变化情况,经常分析学生,特别是中下学生的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学习上的障碍,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教学有的放矢。还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状况、兴趣爱好,使教学符合学生实际。要面向全体学生,查漏补缺。特别对学习困难学生要深入了解,分析原因,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4、备教法学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研究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抓住关键的方法,探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途径。根据现有条件,充分运用教具、学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5、大力提倡教师写教学后思,因为许多精彩的教学片断或教学遗憾是课前无法预料的,教师不断总结教学情况,积累教学经验。

教师们的教案除了有较完整的教学步骤外,还针对每节课的得失,撰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创新;教师们备课针对新课程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课时制订出知识性目标、过程性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性目标,体现了知识点、能力点、德育和美育的渗透点,学法指导上用功夫,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们在备课时因生制宜,就地取材,收集、剪贴、制作教学需要的资料、图片、投影片,上网查找扩展教育信息,很好地增强了教学效果。

老师们在备课中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中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的思想,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把好心情、微笑、鼓励、趣味、游戏、音乐带进课堂,创造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授课,目标要明确,重点要突出,充分利用四十分钟,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为主导,教

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指点学法、方向,引导深入求异,设疑探究指导自学,及时点拨,理顺思路,激发兴趣。教师们用好学具、教具、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实效、优化、反馈、活动四大原则。

本篇《学校教学经验交流汇报材料》为网站编辑为您精心挑选的示例范文,仅供参考,请勿照抄。建议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2.教学经验汇报材料 篇二

一、用爱心唤真情,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1. 在学习与生活上要多一颗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 笔者要求自己以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 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 这样的教育才会让学生有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 学生才会有自信, 才会有追求, 才会有奋斗的行动。老师给予学生一分关爱, 然起学生一分自信。这也是所谓的亲其师, 信其道。

爱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通过具体的小事反映出来。例如每天早晨走进教室, 笔者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 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 提醒同学们增减衣服, 早上上学路上是不是注意安全了。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很在意每一位学生, 让他们有一个好心情投入到一天的学习中去。除了关心学生的生活, 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身心的健康和思想状况, 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那些学习退步的, 考试发挥不好的;有困难的;缺少母爱父爱的孩子等等。笔者常常用语言开导、鼓励、教育他们, 不断与他们谈心, 既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 又消除了他们的精神压力, 还取得了他们的信任。

2. 对待学生要公平。

对违纪犯错误的学生, 班主任应先查明事实, 然后耐心细致的作思想工作, 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使学生口服心服, 乐于改正。同时注意发现这类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要及时表扬, 以增强其自信心, 自觉树立改正错误的决心。相反, 若是不明事理就乱批一通, 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引起恶性循环。班主任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 尽可能地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做到将心比心。

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笔者对学生说, 最关心你们的是三个方面, 一是每个学生都要注意安全, 不注意安全其他的都是空谈。二是品行端正, 俗话说, 海宽不如心宽, 地厚不如德厚, 一个人, 要成才, 必须先成人, 你的学问再大, 如果没有德, 也就是缺德, 那他也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笔者经常利用班会课以及其他机会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 让他们明白什么事能做, 什么事不能做, 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三是学习要认真, 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关心自己成长的, 告诉他们, 父母挣钱不容易, 把你们培养长大更不容易, 父母在培养你们成材的道路上不但花费了钱财, 更倾注了他们的心血, 你们要懂得感恩, 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

三、制定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 用制度约束人, 用制度管理人

1. 精心选拔优秀得力的班干部。

班级的管理离不开班干部的配合。首先, 笔者把选拔班干部放在了首位。选班干部不一定是学习好的学生, 但必需是认真负责、责任心强的学生。因为得力的班干部是班级工作的灵魂, 良好的班风树立主要靠的就是优秀的班干部。这样, 选取优秀的班干部帮助我们管理班级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这项工作是一定要多花心思, 多花时间, 要多管, 而且要一管到底。

2. 制定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职责和细则。

接下来就是各自讨论并拟定班级规章制度和职责, 形成文字, 当然都是暂行的。这个拟定过程学生参与进来, 笔者把关, 但有些还要根据班级实际做出修订。

3. 分工合作, 责任到人。

轮流值日责任制。让学生参与管理班级, 树立主人翁地位。值日班长由学生轮流担任, 每天一人, 班级一天的工作全部由值日班长来完成。由于学生管理没有经验, 而且每天不同的同学轮流, 容易造成管理的任意性和盲目性, 因此, 对工作进行具体的细化, 制定了值日班长的具体职责, 并要求明天即将担任班长的同学写好《班长日记》, 让值日班长的工作有据可依, 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收效显著。如今, 持怀疑态度的同学也自觉地加入到维护班级荣誉的行列中来, 全体同学真正担负起了管理班级的职责。

全班同学每天轮流的值日班长为学生的自我管理提供了平台, 班级的荣誉不再是一句空洞的说教。值日班长制也调动了学生管理班级的热情, 做一天的班长, 对学生与其说是一个尝试, 倒不如说是一种考验。今天我是班长, 我只能做一天的班长, 班级的荣誉不能坏在我手上。同学们做得格外认真, 都想给别的同学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学生也从中学会了理解和尊重别人。值日班长促进了同学间相互理解和信任, 促进了同学对集体的关心和爱护, 学生把自己的行为与班级的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 学生责任感明显加强。

卫生轮流之值日责任制。开学初在卫生方面不尽人意。苦恼将近一个月还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班级也是因为这个问题屡次被扣分而没有拿到卫生先进班级。

在没有有效措施之前, 笔者只好亲力亲为, 亲自监督学生扫地, 但学生的卫生习惯没有养成怎样督察也不能彻底改变现状, 于是笔者一直在寻求一个有效而又轻松的方法来管理班级的卫生。后来, 笔者联想到在读大学时班主任的一个做法, 让每个学生轮流值日一天, 负责本班教室及卫生区的卫生工作。当在班级公布这一想法时, 全班同学都非常惊讶, 这怎么可能?于是笔者把具体想法进行解说, 一个人干这么多活是不可能, 但我们可以发动同学, 共同来打扫, 当然, 这还要看你的人缘如何, 人缘好的话, 可能人人都在帮你, 反之, 只有自己打扫。此时, 同学们豁然开朗, 表示赞同。于是, 同学们自发组织分工合作, 共同维护了班级的卫生。同时, 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这样一来, 教室每一天都有学生监督、管理, 就不会存在某些盲区 (过道) 无人问津的状况。同时也不存在上课吃零食的问题。实施了一段时间之后, 卫生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纪律承包责任制。在纪律方面, 从班干部中选出一个纪律班长, 负责全班纪律, 同时又对其他班干部进行分工, 协同纪律班长公共管理班级。对纪律问题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 也同样得到了些许成果。

笔者制作了一张表, 是每一节课每一位同学的课堂纪律记载表, 有负责人记载每位同学课堂表现情况。每一位同学遵守纪律情况一星期统计一次, 并且算在德育分里, 班会课通报每个同学的德育分。得分低的同学单独谈话。这样一来, 班级纪律大为好转。

宿舍承包责任制。一个班级的情况如何, 住校生是关键。住校生的管理制度非常严格。学校有专门的寝室管理员, 但客观上管理员对学生的不太了解, 最有效的还是班主任管理。为了提高住校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笔者对每个寝室具体划分, 制定了详细的寝室管理细则, 指定了认真负责的同学担任寝室长, 并指派班干部进行监督, 做到每天汇报,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一段时间后, 寝室卫生和纪律明显改观。

四、结语

3.教学经验汇报材料 篇三

关键词:动画 原创 材料 视觉经验

动画专业在国内各个专业学院成为独立学科并逐渐普遍开来也就是近二十来年的时间,这与其背后的一个巨大的“动画产业”概念不无关系。尽管,中国动画在五六十年代出现过享誉国际的精品,但现今,在“动画产业”大市场的推动下,国内并没有出现类似《山水情》或《大闹天宫》这样的标杆性作品。反而,备受关注的是如今动画作品简单模仿与粗制滥造的现状,艺术性与原创性的缺失成为业界广泛讨论的议题。

业内,对我国动画现状有调侃称“最强的动画生产在美国,最强的漫画生产在日本,那么最强的动漫生产在哪儿呢?——在中国”。尽管是调侃,可却十分贴切地指出了国内动画原创性的缺失,而这种缺失无论是产业的体制规划还是基础的学科设计层面,都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注意,目前看上去前景无边、有着大好市场的“动画产业”实际上成为不可持续的二手“动画加工产业”。谈论“原创”的说法非常多,特别是近两年学院“动画”专业连续成为教育部的第二大就业黄牌专业,“原创”一词更加成为各个专业院校的热门词汇。可综观各种讨论,谈问题本身的居多,批评得也够深刻,但将“原创”真真具体化的讨论还非常少,能否从既有的学科背景中找到“原创”的实践点,并依此探寻学科背后的学术资源,逐渐形成有关“原创”具体的、学养上的支撑成为专业学科教育者的关心所在。本文的一些讨论尝试就是企图将“原创”具体到材料视觉经验的维度内进行一次基础建设实验。

从相对宽泛的视野来看,影响较大的欧美动画和日本动画已形成比较完备的“动画产业链”。因此常常引起国内业界注意的是这个“产业链”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润和市场前景,顺理,最热衷的是对其商业模式的各种效仿和研究,可是对于这个“链条”的首要环节,其中最为重要的角色——动画本身的基础研究方面却往往被忽略,仿佛我们的创作从来不是问题。在欧美,动画常常并不以一种独立学科的面貌出现,“动画”是以其手段的多元和包容。

性散落于各个艺术专业和非艺术专业,有美术专业内的分科,也有属于影视类的分科以及纯粹附属于工业制造的分科等等。但无论在哪个领域的分科,在学科角度的一点共识是强调基础性,强调动画的设计应用和创意训练,动画是汇集智慧和展示创造力的最好手段,各个学科也多从其专业背景中寻取文化资源和表现方式,从而形成充满活力的基础实验与研究。各种实验短片以展映或活动的形式呈现,对设计、影视、乃至独立艺术都能形成不同程度的应用指向。就是以“动漫产业”为特征的日本,同样有许多从事基础实验的独立工作室与研究所。

在国内,“动画”是以一种大一统的专业学科面貌出现。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各个专业学校也尚处于摸索状态,都企图在市场与学术的矛盾平抑中建立起学科系统。但从现状看,简单的市场理解对学科所需要的实在基础及学术纯粹性影响很大,例如在学院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下意识地形成了“商业动画”的概念,以此区分“实验(艺术)动画”。但无论是“商业”还是“艺术”,“原创性”这个词汇似乎成为了近年来的焦虑所在。各种讨论中,“原创”成为出现频率很高的流行词,但究其具体,大多是疑问本身的呈现或针对“原创是——…”句式的过度诠释。而着重于具体实践方法建立并体现“原创”认识的讨论点却非常少。所谓“原创”,应该与创造实践过程中的原初经验密不可分,与实践者所持的专业视点有关,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表达方式,基于美术设计亦或影像特效目的,传达的经验感觉截然不同,原创是伴随着创作过程一并显现的,不可能简单地分为以“商业”或者“艺术”的目的进行创作。或许,通过对各艺术学科边缘切入点的探索进行实践方法建立的讨论更具实际意义。

从材料经验的角度讨论动画的原创性来自于近年来的教学体会,通过材料创作动画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课题,比如动画偶片的创作就是基于材料的一种创作方式,但这里的材料只是附属于“偶”角色存在的功能上的意义,与材料本身视觉经验的关系不大。而制作偶片所采用的逐格拍摄方式可以说是动画最基础的方法,在早期电影中,逐格拍摄是制作特效的重要手段;,正因为特效带来的奇幻影像,使得动画方法中的各种材料有了些许自身的影子。但这种材料引起的新鲜视觉感并没有引起重视或成为创作主流,因为快速的影像不关心创作源头的萌发究竟。而恰恰是这种偶然的“创作源”与现今讨论的“原创”息息相关,如果要在动画的具体作品中一定要找一个与“材料视觉经验”直接相关的范例,那就只能提到捷克的影像大师让.史云梅耶;史云梅耶的作品一直采用逐格拍摄的方法,内容多关心有关心理潜意识和物质外在状态的关系,也因此他常被誉为超现实主义大师。在他的影像中,物质的材料视觉是陌生化的,异样且具有语言性的,比如寻找石块的音乐感,衣物的拟人化以及各种碎裂状态的心理投射等。这里,不展开大师作品的讨论,主要是想引出对于单纯材料视觉的注意,而材料视觉的具体实践在美术学科中有着广泛基础。

所谓“材料经验”主要指基于美术创作实践而来的视觉经验范畴,材料经验实质上是触感经验的视觉转换,在绘画作品中,具体体现为质感、肌理、层次等;在雕塑作品中,体现为由不同材质对比而引起视觉愉悦或刺激。现代以来,“材料”越来越成为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视觉手段,特别是随着摄影以及影像艺术方式的出现,在图像幻觉的背后,材料已经具有了“语言”层次意义上的视觉表达功能,由材料视觉引起的歧义可以成为创作诉求的词汇。

在美术这一维度特别是对于美术的基础认识中,材料的意义更多体现在完成“绘”或“造型”的结构条件满足上,作为艺术的装置具有更多材料本身的特征,但因其创作手段的宽泛在美术基础经验上很难介入与明确引导。将“材料”限定在一种间接的“视觉经验”的范畴,一方面是材料对于“物性”敏感的经验唤起直接并且重要,因为“物性”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人文感知内容,而艺术最终是涉及人文关怀的。另一方面,间接的“视觉经验”将材料呈现的规定二维化,材料作为视觉语言的施指方式,最后的作品无论是动画,影像还是摄影都是幻觉意义上的“物性”显现,材料在语言方式上有很大的创作空间。

就动画手段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具有无所不能的幻觉制造能力,动画的英文名称Animation就是指赋予生命的意思,正是因为能力的强大,就更需要在创作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视觉切入点,对“材料”进行视觉转换和语言再造恰好发挥了动画手段的长处。更深层次意义上讲,将动画或者多媒体手段落实于纯粹的视觉经验下,不仅可以摒弃外在炫技的功利,而且可以实实在在地进行关于“原创”的触碰和发掘。具体的讲,动画的呈现方式是影像,是一个视觉的假像,那么,在这个假像中,我们可以把生活经验中的“软”材料表现为“硬”的影像感觉,可以把“粗糙”这样的模糊经验具体为宏大的视觉颗粒,甚至直接改变物质的物理属性呈现为一种超现实的视觉图景,这些在动画手段中都是很容易实现的操作。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原创”实践行为并非为了创作而创作,而最终是关乎对于世界的理解以及对我们自身灵性的照看。

从现有艺术学科的形态看,“材料艺术经验”这一概念体现于各个学科的交叉边缘,同时具有一定的前沿性特征, “材料”的艺术理解渗透于各个传统艺术学科和工作室,并且被视为实施创造及获取创作经验的重要途径。从动画的角度探索“材料艺术经验”的显现本身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其应用指向也是多元的,适用于各个语境的再创造。从“材料”艺术经验的具体切入点讨论以动画为手段的实践方法,通过实践过程中的认识、判断及创造将原初经验的艺术表现转化为“原创性”的切实呈现,动画所关联的“摄影”、“影视”、“信息传播”等等,无一不可從“材料艺术”方面进行大胆实验与创造。从操作层面看,明确基础工作的方向与具体切入方法的实践或许对于基础研究更具实际意义。

4.初级中学教育教学经验汇报材料 篇四

中国人最大的优点是模仿学习,最大的缺点是因循守旧,所以中国最早的汉字是象形文字,圣人留下的最著名的格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不是“三人行必有师我焉”。其实我们静下心来一想,就会明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假如缺乏创新精神,总是步别人之后尘,就会变得落后和愚昧;同样一所学校,假如只是做一些东施效颦、数典忘祖式的人云亦云的事情,也不会走出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亮点。因此我们既要抬起头来看世界,又要低下头来想自己,要学会看别人的脚,走自己的路。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领导的热心关怀和有力指导下,把先进学校的管理经验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相连系,因校制宜逐步形成了适合于自己的治校、治学之道。那里我把我校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做一介绍,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我校的学校工作主要从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大方面入脚:

教学管理――踏踏实实搞教研 实实在在行课改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一所没有教研、教改的学校将是一所没有出路的学校,为此我校把那两项工作做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

1、教学研究方面

我校的教研工作首先以“双线”教研为主,即教研组的集体教研和教师优质课的个人教研相连系。

1、教研组集体教研:规定每个学科教研组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可以是主题研究、课例研究、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网络教研等形式,并做好活动记录。学校选择骨干教师成立考核小组,每学期对各教研组进行一次包括工作计划、教研活动数量、教研活动质量、骨干教师培养、教研成果、档案管理、工作总结等全方位的.考核,并把考核后果按组长和组员分别计入综合考评。 2、教师优质课的个人教研:即打造“名师、名课”工程,规定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设计一节高效课堂的优质课,并放弃我抓紧我且不断更新评课标准,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校级优质课大赛,并邀请教育局专家给予指导,评出等级予以奖励,把成绩计入综合考评。

通过那两项措施大大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把教研工作真正做到了平时,做到了实处。

其次,我校每周三下午都要进行一小时的全校教师参加的“大教研”活动。1、倾听魏书生、李镇西、张金英等教育专家的讲座,及时了解学习最新教育动态和先进教育理念;2、进行校本教研知识培训;3、组织优秀课例观摩、外出学习汇报;4、合时举行课改经验交流会、“课改我先行”主题演讲会等活动,为课改工作营造浓厚的氛围。“大教研”活动已经成为全校教学研究的导向。另外,数学组、英语组每周二和周四准时参加教育局主办的网络教研活动,争取做到“走出去,引进来”。

再次,我校大力支持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鼓励广大教师踊跃参加各项优秀教案、导学案、教学设计、论文、课件、课例等评选活动,培养出了一批教学能脚、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科研型教师、课改名师、优秀教研组长等学科带头人。并且组织人员定期搜集整理各类教学成果,辑集成册,为承担的“双有效”课题研究和今后的教学参考办事。

二、课堂改革方面

第一,学校高度重视。

我校领导始终坚持“课改才是硬道理” 的治学理念。把课改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长期持续工作来抓,而不只为了应付,昙花一现、虎头蛇尾;领导们从我做起,认真学习课堂改革的理论知识,深入课堂,正确指导,对课堂改革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都办事于课改工作,并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为保证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了下列相关措施:

1、课改研究小组每周召开一次课改研讨会。及时研究解决课改历程中泛起的问题。

2、课改教师每周上一节课改公开课。

3、定期组织教师观摩先进学校的课改影像材料。

4、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并开好学习报告会。

5、连系我校承担的“双有效”课题研究工作推动课堂改革的深入进行。

6、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为课堂改革办事。尤其是图书室、电子备课室、微机教室等全部对师生开放,扩大搜集材料的途径。

7、确立学科带头人带动每一学科的课堂改革工作。

8、每个月召开一次课改师生交流会,倾听学生意见。

9、定期召开课改学生家长会,听取家长建议。

10、学校橱窗开设“课改之窗”板块和“课改问题平台”展示课改工作情况,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

11、制定课程改革成果与教师考核的相关长效激励机制。

第二,要求教师做到“四要”:

【一要】――平时要注意储备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原来是课堂的主体,自己准备什么,上课就教什么,基本都能够为所欲为,而现在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不可预知的,那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需具备丰硕的阅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应对。

【二要】――备课要吃透教材,掌握大局。那里说的吃透教材有时不止一节课的内容,还要熟悉有关本学科的一套教材的内容,甚至其他学科的内容,才能把握方向,分清主次,运筹帷幄。

【三要】――上课要注意启发,善于诱导。原来我们倡导教师应该“有教无类,教无定法”,现在也要激励学生“有学无类,学无定法”,不要轻易对学生的任何发挥说“不”,否则就会扼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要】――课后要及时反思,查漏补缺。反思教学中的得失,为将来的教学工作积累经验和教训。

另外我们还实事求是的阐明了与课改先进学校的差距,鼓励教师做好每一天,上好每一课,要求大家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第三,连系课改工作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课堂改革应避免的几大误区:

1、课堂改革不能生搬硬套。

先进学校的教学经验是值得我们在课改中借鉴的,但假如照搬照抄,那就违背了课改的初衷,又走入教条、僵化的境地中去了。

2、课堂改革不是让老师成为旁观者、局外人。

5.教学经验汇报材料 篇五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九年级地理复习,内容多,范围广,涉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共四册课本,而学生用在地理学科复习的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地理复习,这是每一位九年级地理教师都在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我介绍一下我校的一些基本做法和想法,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一、先周备课,设计学案,做好准备

加强学科教研组的集体备课,集体创优一直是我们六中的传统。每周二上午集体备课时间,我们地理教研组认真钻研教材,研究中考信息及近两三年来的中考试题,把握中考的命题导向,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学案主备人;统一复习进度,统一复习重点,统一训练题及阶段测试题,并提前一周设计好学案,让学生依据学案进行知识的梳理复习,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好课堂上45分钟的时间,高效复习。

二、精心策划,有条不紊,合理复习我们把九年级总复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时间界定在春节前和春节后3月份。形式上按章节系统复习,依据学案和《同步》,集中全力复习课本。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复习,落实双基,理清脉络,重视基础知识结构的梳理,为中考储备知识。在这一阶段中,要依纲靠本,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理清要点,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明确考点,联系热点,将每章节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清晰化,同时要注意注重知识的综合与应用,如前后知识的联系与综合,教材与时事热点的联系。例如复习“西北地区”时,要抓住“干旱”这一自然特征,明确干旱对西北地区地表、植被、河流、湖泊、聚落、农牧业、交通、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就能对所学的内容理解得更透彻,一目了然;复习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时,可联系第三册“土地资源”中的“草地的分布”;复习矿产资源时,可联系“西气东输”“西部大开发”、“神舟七号”等热点。

这一阶段复习中一定要扎扎实实,切忌摆花架子,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收获。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能让学生把握住教材的基本内容,对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第二阶段,时间界定在春节后的4月—5月上旬。这一阶段以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为主要形式。本阶段主要任务:瞄准中考,浓缩重点,专题训练,培养能力。具体做法:一方面以地理要素为线索进行专题复习,如把气候知识放在一个专题,解决所有与气候有

关的问题(气候类型、分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天气与气候灾害等,)同时,也可以气候知识为基础的河流、水资源、农业等问题作铺垫。还有地形与地势、河流与湖泊,国家地理,区域联系与差异等专题;另一方面以课本图像为线索进行综合复习,训练学生将地理知识点在地图上串起来,如一些重要经纬线上的海陆分布、地形、气候等知识,不同性质的地理分界线、回归线赤道穿过的国家及气候类型、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湿地区等放在同一幅地图上,进行观察、对比,图文结合记忆,培养图文转换的技能,提高复习效率。

这一阶段复习同时还要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时政热点,如中东问题、四大工程、反恐问题、印巴问题、伊朗核问题等,以及一些人口、资源、能源问题,加以整理、归纳、分析,结合每一个专题,合理的加以选用,及时“哺育”学生,增强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第三阶段,春节后5月下旬—中考。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回扣课本,强化记忆,养精蓄锐,调整状态。通过回扣课本,使学生对遗忘的问题重新记忆,消灭知识盲点。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充分调整自己的状态,通过中考综合训练和中考模拟训练,全面提高应试能力,轻装上阵,发挥出正常水平。

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学案,避免“满堂灌”,复习课不单是地理知识的重现,贵在于复习的过程中能指导学生编织科学的知识体系,把了解和知道的知识上升为理解和应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学案导学,同步补充,有机结合

我校九年级一直提倡“学案导学”的指导思想,以学定教,以学定学。根据学校要求,一节课编成一个学案。政、史、地、生每节课学案是B5纸一张,而《同步》编写的质量比较高,所以我们在设计学案之前,先研究《同步》,使学案与《同步》能够有机的结合。为减轻学生负担,学案内容与《同步》不得重复。比如《同步》有些章节知识整合少一些或没有涉及到的,我们就在学案上补充梳理基础知识多一些,并对重点基础知识进行单独整理;同步中有些章节的某些知识点训练题少一些或有些知识还是老教材的内容,我们设计学案时就自编、精选部分练习题,再结合《同步》上的一部分习题随堂使用,补充训练,(如《同步》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有关经纬网、方向的判断、比例尺等方面的练习题就没有,我们在学案上就多补充一些这些方面的训练题)争取使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全面、精确的掌握,达到举一返三的效果。

设计学案时,要结合考点,热点,突出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学案的编写中,要始终贯彻学生的学习复习方法,如复习目标的设

计,疑难问题的提示,思考问题的思路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要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根据复习内容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既注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加强知识的拓展延伸联系,具有较强的思维性、系统性,关联性。为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不读书不行,读书不细也不行;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不联系不行,联系不广也不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文本复习,不同的复习阶段,学案也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四、分层复习,增强信心,共同提高

由于对新课程的学习已经过去了很久,时间较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有相当部分遗忘或混淆了,同时,复习时间少,任务重,有些学生易产生焦急、烦躁和畏难心理。因此,我们平时在复习时就认真分析各班的特有目标,学优目标及转化目标的学生情况,做到分层复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复习地理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地理的信心。特别是对于基础和能力较差的学生,自己觉得升学希望不大,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老师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更要多关心,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引导他们重点复习好基础知识即可;基础和能力一般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循序渐进,表扬和批评、鼓励和督促相结合,重点掌握方法,会联系实际,使知识融会贯通;学有余力的同学则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训练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这样分层复习,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力争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收获,消除了焦急畏难心理,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复习效率。

总之,九年级地理复习,只要信息灵一点,步子扎实一点,方法活一点,效率高一点,相信能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祝福我们大家!

6.读书经验汇报材料 篇六

————读书经验汇报材料 赵艳霞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非常荣幸能给大家汇报我个人的读书情况。阅读是洗涤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的重要手段,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阅读之于人们是弥足珍贵的。因为 想使学生乐于读书,教师必须是阅读的引领者。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终生。这几年我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和宋运来的《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等书,受益匪浅。这个假期又给我们提供了读书的可贵时间,我有幸读了《高效课堂导学案》和《今天我们怎 样做教育》。对于高效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加深了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的深刻认识。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位大师对话。我要说:坚持读好书,就是在走向卓越,突破平庸!读书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更让我浮躁的心灵得以宁静,迷茫的日子得以充实,忙碌的人生也能有浪漫的幻想!读书,也许无法延长我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增加我生命的厚度,引领我更饱满的成长!读书会成为我生活中美丽的一部分!最后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原本以为教师这个职业是个很简单的职业,等到自己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其中的苦和累,但也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面对着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学生的声声问好,我也为之动容。每个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同样他所受教育的机会也只有一次,我希望我带给自己的学生是灿烂的明天。虽然未来从教之 路会充满艰辛与坎坷,但我会用爱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的 成长,用知识去教育学生,这也是我的目标。

7.教学经验汇报材料 篇七

(一) 基于美工区材料教育价值的思考

材料给了幼儿操作与互动的机会, 它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 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决定着儿童可能获得什么学习经验, 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1]美工区的材料是幼儿进行艺术表现与艺术创作,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载体。美工区提供的材料不同, 其操作方法与活动方式就不同, 操作方式又决定了儿童所获得的学习经验, 不同的材料与儿童进行不同的对话, 体现不同的教育价值。可以说, 材料是活动区的灵魂, 其教育价值不言而喻。

(二) 基于美工区材料投放中出现的问题

1. 材料的投放内容

(1) 材料种类多而不“精”。一方面, 教师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非常精美的“玩具”, 但是这么精美的玩具往往成为“看具”, 幼儿很难像摆弄其他材料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 教师可能只关注幼儿操作美工材料所要达到的目标, 忽视了幼儿现有的经验和可能达到的经验, 这么精美的玩具摆在幼儿园里成了“看具”, 根本没人去玩, 只是充个数而已。另一方面, 有些美工区材料看似丰富, 但只是材料多样而非“多元”, 材料重复性现象较严重, 比如剪贴材料过多, 缺乏诸如编织、泥塑等其他造型材料, 孩子获得的经验比较单一、重复, 缺乏层次性。

(2) 材料结构及比例不甚合理。很多幼儿园里美工区材料虽多, 但是材料结构不合理、缺乏层次性。封闭式的高度结构化材料 (模拟物、图片等) 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很多时候幼儿只能按照材料的固有结构去摆弄和裁剪, 并不能充分发展其动手探索能力, 幼儿玩了几次以后, 这些材料就失去了挑战性, 幼儿也失去了探究的欲望。当然, 并非无结构的材料就一定好, 教师往往认为只要投放充足的无结构材料, 让幼儿自由探索就能促进其发展, 这是不对的, 关键是要看材料能不能体现难易的“梯度”, 如果材料投放的结构不能对幼儿具有挑战性, 不能引发儿童的探究欲望, 那就是不合理的。

(3) 材料的更换率较低。美工区里乍一看材料种类繁多, 各式各样丰富多彩, 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有些纸质模拟物都起皱了, 且盛放颜料的砚台上面有轻微的尘土, 说明很多材料长久没有更换, 有的教师甚至规定某些模拟物只能摆在某一个地方不允许幼儿触碰 (特别是购置的贵重“画具”和模拟物) , 显然成了美工区的“装饰品”, 外观看起来很美, 但却很久没有更换了。幼儿教师认为, 一方面, 由于更换材料比较麻烦, 费时费力, 故教师也不愿轻易更换材料;另一方面, 材料更换频率过快, 不利于幼儿巩固新习得的经验。因此, 美工区里出现了材料更换率较低的状况。

2. 材料的投放方式

材料的一次性投放问题突出。笔者经常在美工区看到, 教师往往把精心制作的模型材料摆到美工区供幼儿模拟制作, 以达到预设目标。这些材料中, 封闭式的高结构化作业性材料及模拟物最多, 故幼儿在玩的时候只能按照固定的玩法, 玩几次就失去了兴趣;另外许多教师认为, 活动区就是让幼儿自由探索的, 把材料一次性全投放进去, 孩子可以自由地探索。例如在美工区投放编织材料时, 有的教师就会一次性投放各式各样的布条、毛线、木架等, 这种投放方式对教师来说是最省事的, 但并没有考虑幼儿编织能力的发展特点, 即由平面编织到立体编织的发展顺序。一次性投放虽较为省事, 但不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对于依据什么标准投放材料, 如何投放材料依然是大部分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二、当前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投放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一) 处理好经验、活动与材料的关系

目前一线教师最困惑的是活动区的材料投放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2]教师辛苦设计的材料, 为什么幼儿不喜欢呢?因为不少教师缺乏对幼儿应获得经验的考虑。杜威认为, 经验有两方面的性质:一是直接经验, 即适宜的和不适宜的, 它能直接影响后续的经验;二是间接经验, 它能引起幼儿获得经验的兴趣, 促使幼儿获得渴望的未来经验, 故它的作用比直接经验重要得多。所以, 幼儿教育应该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 其中心问题是从各种现实经验中选择那些在后来的经验中能够丰满而具有创造性的生活的经验[3], 因此经验需要在活动中生成, 以活动为载体。活动既有集体活动又有活动区, 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学习的经验,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区角中继续学习, 因此集体活动与活动区之间的连接构成了一个经验的连续体, 即保证了经验的连续性;幼儿是在活动中操作材料获得经验, 材料是活动中的材料, 不同的活动给予幼儿的经验不同, 因此, 经验、活动、材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经验的层次决定了材料投放的层次, 而材料的层次又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 获得不同层次的经验。此外, 经验、活动、材料三者都取决于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特点, 因此, 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应视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而定。

(二) 处理好材料投放的内容和方式与儿童的行为的关系

华爱华教授认为, 投放内容和投放方式会影响幼儿行为, 活动区中投放的材料虽多, 但其内容和投放方式不合理。她把材料的投放方式分为两种:封闭式投放和开放性投放。封闭式投放, 就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对材料进行高结构化的设计, 幼儿必须严格按照教师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 以便达成教师预设目标[4], 高结构化材料也有两种, 即高结构化规则性游戏材料和高结构化作业性材料。这种材料给幼儿的空间有限, 幼儿只能枯燥摆弄导致被动地机械学习, 最终使得幼儿失去操作的兴趣。而所谓开放式投放, 即教师对材料投放只做大体规划, 不对材料的具体玩法进行预先设计, 幼儿可以根据兴趣自行决定如何使用材料, 使用方式因幼儿个体差异而异。因此, 对材料进行开放式投放, 将诱导幼儿的游戏行为, 帮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材料, 而对材料进行封闭式投放则将诱导幼儿个别化的作业活动, 幼儿操作受制于材料。因此, 材料投放内容和投放方式将会影响幼儿的行为, 而幼儿的行为必将影响其获得的经验。

三、以经验为导向的美工区材料投放的探究

不同活动区、同一活动区的不同活动给予幼儿的关键经验是不同的, 材料是连接活动与经验的中介。材料投放要有针对性, 有适当的挑战, 要能够不断地推进经验的发展, 真正实现在原有水平上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因此, 投放材料时, 首先要明确该活动区要给予儿童的关键经验是什么, 如何将关键经验具体化, 从而得到经验层次系统, “关键经验—一般经验—具体经验”, 其中具体经验从教学角度讲就是活动目标, 具体经验中就蕴含了材料。笔者以大班美工区为例, 借鉴High/Scope学前课程及作品取样系统中的关键经验体系, 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美工区经验系统进行了梳理, 现仅以其中“动作发展”这个关键经验为例。

关键经验一动作发展

(1) 一般经验: (1) 手手动作协调、灵敏; (2) 手眼协调; (3) 小肌肉精细动作发展。 (2) 具体经验: (1) 会灵活、协调地使用剪刀、胶带、彩笔等工具; (2) 能把纸剪成不同的形状、大小或剪成碎片, 训练对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 (3) 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面点, 发展揉、搓、压、捏等精细动作的能力; (4) 能沿轮廓线剪出有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 边线吻合; (5) 能对照简单的图案样式, 按照图案样式剪出不同的图形。

本文基于美工区经验层次系统, 针对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从投放内容和投放方式两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 材料的投放内容方面

1. 材料种类和类型的“多元化”, 凸显材料间的“广度”

材料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 并不是随意提供的, 每种材料都蕴含了教师的“教育意图”。华爱华教授认为, 美工区材料分为直接投放的购置材料、加工制作后投放的材料、直接投放的废旧物品、加工制作后投放的废旧物品四类, 美工区材料越多越乱主要是由于没有考虑经验、活动与材料的关系。材料的种类应该多元化而非仅仅追求多样, 添加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材料, 能使幼儿获得不同类型的经验。比如美工区活动可以在“表现与创造”的关键经验的获得中, 知晓“表现”不仅仅是平面的, 还可以是立体的, 比如让孩子绘画, 可以在纸上画获得平面的经验, 也可以在瓶子上进行涂画获得立体的经验, 不同种类的材料本身就代表了不同的层次, 给予儿童在表现与创造中不同的体验, 也增强了涂画的探究性、挑战性。因此, 在美工活动中可先为幼儿提供平面的材料进行涂画, 如宣纸、素描纸, 再根据幼儿的发展提供立体塑料瓶、玻璃瓶等, 使材料种类多元化, 增加材料投放的广度。

2. 合理调整材料的比例和结构, 凸显材料间的“梯度”

美工区按性质来说更侧重于结构性程度较低的材料, 故应按照适宜性原则合理调整材料的比例, 因为“感受与欣赏”“艺术表现与创造”这些经验都是幼儿通过对低结构材料的操作感受、表达和创造的, 所以要多投放低结构化的材料, 少投放高结构的材料, 同时保证材料间的“梯度”, 定期更换以保证幼儿经验的持续发展, 给幼儿留足充分的自由表现与创造的空间。

(二) 材料的投放方式方面

投放开放式材料, 分层次投放, 使得经验具有层次性。材料的投放方式可分为封闭式投放和开放式投放, 在大班的美工区中, 起先可投放一些封闭式的高结构材料, 随着幼儿经验的增长, 应定期或不定期的补充、更换, 分层次地投放开放式材料, 可以先投放二维材料如铅笔、纸盘、蜡笔、粉笔、记号笔、不同颜色和质地的大小纸张、报纸等[5], 再投放三维材料如黏土、橡皮泥及相应的配件、吸管、羽毛泡沫塑料片等, 从而保持幼儿经验获得的连续性。比如在手的精细动作发展方面, 教师可以先提供大的毛笔材料, 随着幼儿经验的发展, 并根据近期主题投放较为精细的毛笔, 有目的投放相关的辅助材料, 增加幼儿的持续关注, 从而使得幼儿从控制大肌肉动作到逐步学会控制小肌肉动作, 使幼儿获得的经验既具有层次性又具有连续性。因此, 美工区材料分层次开放式投放既能保证材料的“流动性”又具有弹性, 从而促进幼儿完整发展。

摘要:基于经验的视角对当前幼儿园美工区材料的投放进行探讨, 揭示当前美工区在材料投放内容和投放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指出在材料投放过程中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探讨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中应该获得的经验体系, 同时对如何基于经验进行有层次的投放材料提出建议。

关键词:美工区材料,投放方式,投放内容,经验

参考文献

[1]冯晓霞.活动区的创设、利用及活动指导[J].幼儿教育, 1994 (7-8) .

[2]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3][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4]华爱华.通过活动区游戏来实施《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上一篇:大班语言:盘古开天辟地下一篇:机关公众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