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别(共2篇)(共2篇)
1.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别 篇一
政务处分法要来了!“政务处分”与“行政处分”有何区别?
南方杂志 2018-09-08
记者丨朱基钗
9月7日公布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一部列入日程的新法令人关注——政务处分法,牵头起草单位是国家监委。制定政务处分法,是适应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需要。今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监察委员会“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在监察法施行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同时废止。“政务处分”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
记者同时注意到,今年2月,中央纪委对外通报2018年1月份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查处4058起,处理564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327人”。“政务处分”也首次取代“政纪处分”,出现在通报中。
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政务处分”,与以往的“行政处分”“政纪处分”有何区别?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行政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有违法失职行为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惩戒措施。“政纪处分的概念,除了包括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之外,还包括对事业单位、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的公职人员的处分,在原来的实践中广泛使用,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监察法施行后,监察对象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扩大到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原有行政处分的概念就不再适用,于是引入政务处分的概念,即指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处分。”马怀德说。
首先,从作出政务处分的主体来看,做出行政处分的主体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监察机关,而做出政务处分的主体为各级监察机关。
大家都知道,监察体制改革后,随着国家、省、市、县四级监察委员会的成立,行政系统的监察机构(国家层面的监察部、省级层面的监察厅、县级层面的监察局)已经不再存在了,主体自然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其次,从政务处分的对象来看,比原来的行政处分范围扩大了。原来行政处分的处分对象是行政机关公务员。监委成立后,其监察对象,不仅既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还包括——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总之,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纳入了监察范围,也都是政务处分的对象。
最后,从政务处分的方式来看。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记者注意到,在监察法施行和全国各级监委成立后,今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也明确了在国家有关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法律出台前,监察机关对有违法行为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相关情形。
因此,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务处分法作为国家有关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专门法律,纳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也就是实践的必然要求了。
统筹丨戎明迈 编辑丨李梦醒 李卓华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 新华视点微公号
2.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别 篇二
2010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条例》,并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措施,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政务信息公开内容,创新政务信息公开形式,突出政务信息公开重点,提高政务信息公开水平,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并指定局办公室统一组织推进这项工作。局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政务信息公开日常工作,建立了有领导分管、有工作机构负责、有专人承办的工作机制,确保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二、纳入工作计划,统筹安排
为了把各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局领导高度重视,坚持把这项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确定局办公室具体开展此项工作。
三、完善制度程序,落实工作责任
建立健全预先审查和预先公开制度,把能否公开、怎样公开、在什么范围公开等作为必须审核内容;对不能公开的事项说明理由,准确把握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程序、时限等;完善主动公开和依法申请公开制度,并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责任考评制度,实行重大事项决策征询制、执行监督制和结果通报制,推动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四、狠抓教育培训,提高能力素质
信息工作人员在加强自身的学习外,我局积极组织信息工作人员参加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及培训,提高了信息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五、创新公开方式,增强工作实效
严格做好信息梳理工作,明确信息公开属性,对信息公开的方式、载体、时限和内容进行清理研究,并结合实际创新公开内容及形式,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加快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政务信息公开载体的便民服务和社会服务功能,推动了机关事务部门职能转变;与反腐倡廉工作相结合,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防止了腐败行为发生;与维护群众利益相结合,增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简化办事程序,及时解决了基层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六、遵守保密规定,严格规范管理
为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内部工作信息和敏感信息不泄露,成立了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对政
【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别】推荐阅读:
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务公开实施方案10-27
电子政务与政府再造08-15
政务公开与透明政府11-18
走向-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11-16
上半年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08-15
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全力打造阳光政务11-09
襄阳区2008上半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自查报告10-19
政务信息平台06-15
政务督察09-05
政务接待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