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管理中存在问题

2024-10-25

体系管理中存在问题(共9篇)

1.体系管理中存在问题 篇一

HSE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 采油厂建立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长庆油田采油三厂HSE管理体系经过两年的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体现为HSE文件体系已经建成;职工的健康、安全、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各项安全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油田公司下达的标准。但就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如何有效应用到生产管理的每个环节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主题词 管理 体系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安全

采油厂建立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长庆油田采油三厂HSE管理体系经过两年的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如何有效应用到生产管理的每个环节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1〃缺乏安全专业技术人才

现代安全工作已经演变成了一套科学体系,即安全科学体系。它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①安全管理的有关理论和方法;②安全工程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等;③卫生工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等。

过去对安全管理工作强调的很多,制定了大量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同时却忽略了安全生产中的技术因素。作为一种全新的石油行业安全管理体系, HSE管理体系是以现代安全科学管理体系为依托的,因此在它的推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使用最先进的安全技术。这里面既有管理方法,也有安全专业技术。笔者认为管理方法相对较容易学习和理解,但安全专业技术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屏障。HSE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危险源点识别和风险评估,其优越性在于能用具体的数据说明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在风险评估中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如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危险指数评价法、概率危险评价技术、成本效益分析等。要想真正掌握好这些技术,无疑需要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员。虽然现场单位可以骋请有专业资格的人员对重点站、库进行风险评估,但并不能弥补安全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不高的缺陷。因为要更好地理解评估报告并且加以应用,必须依靠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所以人的因素是推行HSE管理体系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2〃没有养成按文件工作的习惯

按文件执行是HSE管理体系建设中最具有特色的方面,但这正是国内企业欠缺的。虽然企业早就有按设计施工的要求,但生产工作紧张后,这一点就很容易被忽视。施工设计中安全防范内容不全或不具体更是极为普遍,但有了设计而不按设计实施是现场中最突出的问题。例如: HSE作业指导书是专门用于指导基层生产的专业性文件,它是HSE管理体系在基层的支撑。按作业指导书作业,无疑是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关键。为此,以靖二联合站为试点,仔细调查后制定了《靖二联作业指导书》。然后又结合油田公司其它单位的经验,完善了《靖二联作业指导书》的内容。最后以它做样本,在全厂开展了基层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工作。应该说,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其具有较高的质量,基本达到了HSE体系的要求。但经过检查后发现:作业指导书并没有被很好的使用,反而变成了基层安全生产资料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职工不能够说出其中的一些关键内容,如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对于已制定出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管理性文件,真正按上面程序做的就更少了。这与制定文件的初衷可谓大相径庭。

3〃对HSE的认识不清楚,本位主义严重HSE是一套管理体系,虽然它是以安全部门为主,但实际上涵盖采油厂几乎所有部门的工作。作为一套强化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无论是前线生产还是后勤指挥,都要按体系文件的规定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推进HSE管理体系的过程,就是一个执行标准的过程。因此各部门的各项工作都应遵循HSE管理模式和规定。而现在许多人一提HSE管理体系,就把它当成了安全系统一家的部门行为。在文件制定中,不认真编写;在执行过程中,不按体系文件的规定实施。这也使HSE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受到了限制。

4〃没有找到HSE管理体系与现场工作结合的切入点虽然对HSE管理体系的好处喊了很多,但即使对于采油厂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来说,也很少有人知道怎样在实际工作中运用HSE管理方法以及怎样体现它的优越性。HSE工作更多的停留在了书面上和口号上,没有真正与生产相结合。体系文件建设好后,下步的工作怎样开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一个新事物如果不能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它必然不会被广泛接受。因此必须及早找出将HSE管理体系应用于生产的可行方法。

5〃没有理顺HSE管理体系与旧的管理体系的关系 HSE工作涵盖了旧的安全工作的所有方面。这就使得经营管理生疑惑:到底是按原有的安全管理模式运行,还是直接跨入到HSE的管理模式? HSE管理体系在目前的安全工作中处于怎样的地位?鉴于HSE管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应用HSE管理方法的能力还需提高,所以虽然在安全工作许多方面的提法换成了HSE,但安全管理方法并没有真正改变,这就给人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造成了HSE管理体系被作为一种政策行为产生的东西孤立了。因此必须尽快完成新旧体系接替的过渡期,明确HSE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位臵。针对以上所列问题,从管理学角度提出以下6个方面的操作策略:(1)从强化HSE培训入手,分层面培养一批安全管理人才。虽然一开始就十分重视HSE培训,但由于没有重点,使培训没有深化,所以取得效果也不明显。笔者认为应将培训人员分为普及层、技术层和管理层。普及层只要了解HSE体系结构、运行模式及其相关知识即可。培训的目标是使他们了解体系相关知识,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因此对于他们仅进行短期培训即可。对于技术层人员的培训目标是不仅能够满足编写采油厂体系文件和内部审核的需要,而且要能够掌握风险评估技术。在现场能够自觉应用量化方法进行风险评估。这个层面的人员是HSE管理体系的技术支撑,也是将体系与基层实际工作结合的锲入点,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这类人员的培养。采油厂可选派一到两名素质较高的人员,进行系统中长期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HSE方面的专门人才。对这些人,还应提供较多机会安排“走出去”学习、考察,借鉴其它同行的成功做法,吸取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缺陷。管理层的培训目标是使企业管理者很好的了解HSE管理体系的相关内容,理解其工作方法,从而更有效的支持企业健康、安全、环保工作的开展。

(2)将整章建制与HSE体系建设结合起来。HSE体系文件是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基础。在建立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的同时,应该要考虑已经存在的规章制度。避免制定出的HSE文件与现有文件不兼容。各级管理部门和生产单位要结合各自专业特点,依据体系文件编制实施作业文件,实事求是“写我们所做的、做我们所写的”。对于已经编制好的体系文件,可按PDCA(戴明模式)循环继续修订、完善,从而使文件的符合性达到更高的水平。

(3)在对老站进行风险评估的同时,更应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系统以及新工艺的预先评价。风险评估是HSE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目前,国内大多数采油厂工作主要还停留在对老站、大站的评估上。但实际上,许多被识别出的危险源点由于设计上的缺陷或改造资金投入太大,已经很难被整改。因此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系统以及新工艺的预先评价显得十分重要。预先辩识、分析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针对主要危险提出预防或削减风险的措施,使系统危险性在项目设计阶段就得以消除或控制。这与一直要求的“三同时”原则是一脉相承的。但需要强调的是预评价单位应采用先进、合理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分析新建项目中潜在的危险、危害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提出明确的预防措施。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后期安全改造资金,而且直接减少了生产场所的危险源点。对于正处在发展时期的油田,这一点显得十分重要。

(4)加强安全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HSE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可以用数据说明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但这些量化结果没有基础数据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其除包括常见的污水外排量、水质成分、交通事故等数据外,企业还应建立职业病伤害记录、人员出入危害源点频率记录、各站每年消防设备失灵记录等以前忽视的原始记录。目前由于这些原始记录的欠缺,已严重阻碍了进行更深一层的安全分析。因此,建议应根据危险源点所需数据的需要,专门重新制定一套统一的HSE基础数据录取标准,以解决该问题。此外,加强对已录取数据的真实性管理也是数据管理的重要环节。过去企业对生产数据相对较为重视,而对安全数据的录取抓的不严,致使许多基础数据失真,这就为将来的安全分析造成了缺陷。因此必须提前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5)提高安全管理的技术含量。以前的安全工作主要以管理为主。例如: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实施现场检查等。但由于现在安全管理与安全专业技术已经密不可分,良好的安全专业技术将是控制事故发生的保障。因此必须加强学习,引进先进的安全分析技术,尤其应重视计算机科学在安全管理上的使用。许多分析方法如果从头开始研究是十分烦琐和复杂的,应用计算机软件可以克服该问题。只要输入基础数据,便可直接得到分析结果,而且软件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也比较高。当然这仅是安全分析技术的一个方面,对专业技术学习也不能忽视。提高安全工作的技术含量是今后发展的方向。(6)加强现场人员对标准的学习。建立HSE管理体系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遵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过程。平时在安全检查时,也是以标准为依据的。HSE管理体系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了解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标准。但目前基层的许多员工,甚至基层生产管理人员对设备、设施安全标准也知之甚少,因此也就谈不上执行标准。这显然达不到HSE管理体系的要求。所以必须重视对基层人员进行标准的宣贯,使其知道标准,并严格按标准工作。

总之, HSE管理体系最根本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工作程序,建立不断改进的结构和运作方法,使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得到有效落实。为此,必须继续做大量工作研究探索,使HSE管理体系真正在生产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体系管理中存在问题 篇二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是HSE管理核心所在。要想承揽工程总承包的项目,企业必须持有HSE管理体系证书。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9000质量体系相比,HSE管理体系增加了安全的内容,因为企业的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2 HSE管理体系的实施现状、存在问题

1)体系文件的编写仅停留在文字方面

虽然每个企业都编写了管理体系文件,但许多员工认为工作程序太复杂,总有人擅自跳过一些工作程序,因此导致部分工作程序被打乱,无法按文件要求执行且执行的力度明显不足。

2)审核条款不易懂

在内审中,会发生部分审核条款读不懂的情况。内审员及被审核部门都需要细细琢磨才能大致理解,有时理解还有偏差。所以导致:工作其实已经做了,由于对审核条文理解有误差,在审核时没有提供相应的数据或资料,让审核员觉得这项工作没有完成,产生了不合格项。

3)与实际工作有脱节现象

大部分企业只以通过审核为目的,没有真正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没有真正起到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的作用。

4)运行中失控的情况时有发生

HSE体系是以安全为主,实际上是以执行相关文件或标准来确保安全。虽然制定了许多安全管理制度,但没有真正起到控制作用。

5)标识形同摆设,员工没有真正参与其中

虽然要求建立危险源标识,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解安全隐患的重要性,标识也就变成了摆设,对应急预案的演练也不重视。此管理体系要求全员参与,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位领导和员工都对此体系有清晰的认识,大部分员工把它当成负担。

3 建议

1)编写文件时要注意可操作性,易于理解,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总体运行计划,可以分步、分段完成,但需养成按体系文件指导工作的习惯。

2)只有易懂的条文,才能让员工轻松地理解,更好地为审核做准备。因此,应尽量减少生僻术语的使用,对于条款中必须使用的专业术语,应在条款释义中以浅显的非专业语言进行解释。

3)体系文件建立后,应尽快找出如何将HSE管理体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分层、分批学习体系文件,且一定要学以致用,只有实践才有发言权。员工只有深入学习后才能理解HSE管理体系要审查的内容是什么;为了避免学习的形式主义,克服传统观念,让员工的意识彻底转变,须要求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以便真正实现全员参与。

4)对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适当采取一些可行的激励方法(如:一定财力物力的支持),以加强责任心和考核力度。再者,绩效考核、奖惩并行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能直接影响员工的价值取向和工作观念,激发员工创造财富的热情,发掘员工的潜在智慧,调动积极性,避免体系运行失控情况的发生。

5)组织全员学习,将工作程序告诉每位员工,让大家知道如果不按程序办事,会产生何种后果、对工作有何影响。使各部门充分了解并积极主动地配合,才能让HSE管理体系充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并将其优势显示出来,执行部门在工作时才不会被动。

4 结语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规范、系统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标准,可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为企业贯彻实施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简述了什么是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体系管理中存在问题 篇三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ISO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是指在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TQM强调全员参与、全员的教育和培训,强调最高领导者强有力和持续的领导,强调谋求长期的经济效益。因此,它体现了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它有以下三个特点:(1)对“全面质量”的管理;“全面质量”指所有质量,即不仅是指产品质量,还包括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其核心是产品质量。(2)对“全过程”的管理:对产品的质量管理不限于制造过程,而是扩展到市场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准备、采购、制造、检验、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全过程。(3)由“全员参与”的管理:企业把“质量第—,人人有责”,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将质量责任落实到全体职工,人人为保证和提高质量而努力。施行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设计,加速生产流程,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改进产品售后服务,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降低经营质量成本,减少经营亏损,降低现场维修成本,减少责任事故。 我国推行TQM(当时称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即全面质量控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从推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的素质,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多年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在理念上较为突出地反映了欧美的管理哲学。它具有标准的属性,实现了质量管理的有序、统一、规范并保持相对稳定性。它明确了为实现组织(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体系,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来控制产品质量。它强调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控制来实现。该标准为企业建立质量体系提供了具体指导,为企业实现质量管理的系统化、文件化、法制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一、全面质量管理与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不同点

1.形成的文化背景不同。全面质量管理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是为了适应生产的大型化、连续化、社会化和复杂化而产生的,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而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始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为了解决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产品流通超越国界而随之遇到的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国际化的问题而诞生的,它事实上已成为解决国际贸易纠纷的技术准绳。

2.内涵不同。全面质量管理是研究产品生产、形成、实现及其相关因素运动规律的科学,侧重于知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的建立,注重形成以人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并体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强调不断发展创新;而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对质量管理活动中重复性的管理工作和事项作出统一规定,使质量形成过程规范化,并以标准的形式体现;全面质量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强调广义质量,而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仅与产品有关的质量,以标准为基础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追求超过用户期望,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符合标准;全面质量管理重在信誉,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重在证据;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经营哲理,ISO质量管理体系强调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模式;全面质量管理注重激励创造性,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遵守程序文件。

3.要求参与管理的范围不同。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企业的全体员工和所有部门齐心合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建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以达到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其核心是强调提高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来实现产品质量,从而达到全面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ISO质量管理体系是反映满足规定和潜在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其核心是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体系且有效运行,对内达到标准要求,对外向需方或第三方提供其产品质量达到合同要求的依据和见证。在体系要素中,有企业内部的,也有企业外部的,从而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从内部扩展到外部。

4.体系管理要素侧重不同。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注重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因素,利用开展QC小组活动,采用七种工具来分析、控制和解决制造过程中的异常问题;而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则更侧重于设计质量,强调设计质量从本质上决定了产品的固有质量。

二、当前一些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原因

1.领导认识不到位。认为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就大功告成了,企业质量管理就有保证了。满足于把体系运行资料做得完整齐全,认为能通过审核就是体系有效运行;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使体系文件徒有其表。

2.质量管理方面未破除传统落后的经验论。建立的体系文件不能得到严格执行,平时还是按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运行,形成“两张皮”现象。

3.质量管理活动缺乏全员参与。除少数管理人员以外,大部分员工质量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质量管理知识,认为质量体系与自己没什么直接关系,只要做好份内工作,质量管理是管理人员的事;

4.员工缺乏相关的培训、教育。不少人对体系文件不了解、不理解,认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知识非常深奥、复杂,甚至对其产生恐惧心理,不想接触。

5.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咨询公司一手包办编制,文件内容和要求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差异很大,执行起来问题多多,建立起来的体系适应性较差。

6.中层以上的关键管理人员能力有限,执行不力,质量体系运行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都未达到预期要求。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关键。“领导作用”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的关键,是其它任何作用也替代不了的。各层级领导人首先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领导的态度决定了员工的行为,这也是企业能否持续有效实施运行体系的关键和前提。管理能创造效益,认证能提升企业品牌价值。要认识到体系运行与认证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改善管理、提高竞争力的需要,是提升企业品牌、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开展全员质量教育,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这是持续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就是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全员质量管理。要把实施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同全面质量管理统一起来,而不是对立、分离或二者选一。

3.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广泛组织员工参与质量管理活动。

成立QC小组,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中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CA法等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实现全员的质量管理。QC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结合,它有利于实现全员参与管理,预防质量问题和持续改进质量;有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的团结协作精神,改善质量体系运行环境;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增强组织的活力。

4.采用多种方式,多种载体广泛深入开展质量体系文件宣贯,让广大员工真正认识、理解、接受质量管理体系,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体系的运行之中,把体系文件所要求的内容转变为自己的工作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在企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

四、结束语

ISO质量管理体系与全面质量管理两者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都是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相互替代或相互排斥都是不可取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提高质量的有效手段。ISO标准则是在一定程序上把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以标准的形式反映出来,使之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从质量管理发展的历史看,后一阶段从来都是前一阶段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取代和否定。就像全面质量管理不能取代之前的以检验和统计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一样,ISO系列标准也不可能取代全面质量管理。因此,我们应正确理解、善于应用两套理论,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作指导,学习、贯彻ISO系列标准,并结合实际有效运行。本人通过多年的实践,深刻体会到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理念和方法,结合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持续运行,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美)洛丝特著。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体系管理中存在问题 篇四

-----许昌县环保局 为贯彻落实省纪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市纪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结合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力度,取得可喜成绩。但是,在完善惩防体系建设中常见的存在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中常见的存在问题

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不高。少数局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对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认识有些差距,没有很好的把惩防体系建设提升到相对的高度,从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转型,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认为惩防体系建设是纪检监察的事,没有完全把惩防体系建设纳入局党组和科室的整体工作进行谋划部署,个别纪检监察干部对惩防体系建设统领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不高,没有围绕惩防体系建设目标任务谋划部署工作,推动工作重点不够突出,落实任务关键抓不牢,工作成效不够明显。

(二)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防体系要求反腐败工作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反腐败整体合力。但在过去的工作实际中,忽视了教育、制度和监督三者之间的联系,把三者孤立对待,没有将教育、制度、监督放在同一时间跨度、同一工作平面进行协调处理,教育只限于就事论事,制度只限于准与不准,监督只限于以上对下,出现“三不并重”现象。教育、制度、监督三者相互分割,影响了反腐败整体功能的发挥,削弱了反腐败成效。

(三)纪检监察部门职能作用还有待加强。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少,整体力量比较薄弱,习惯于联合其它业务部门进行检查,独立开展检查较少,不能完全把精力和时间将监察工作贯穿于环保工作的全过程,监察干部胜任新形势下日益复杂的监察工作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构建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信息报送和经验总结不够及时。密切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举措较少,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善于总结经验、推广做法的力度还不够,工作的亮点和看点还不明显,工作创新能力不强,实践中真正叫得响、有推广价值的特色亮点工作不多。

(五)纪检监察干部统筹能力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重点工作、创新工作项目进展进度有些迟缓,监督检查需进一步加强;面对日益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纪检档案资料需要进一步规范。很多科室往往把惩防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档案归并在一起,没有把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资料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档案中分离建立档案,导致对两项工作进展情况混为一谈;在开展工作的会议记录、完善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图片资料收集、影视资料制作上不能很好的做到及时归档。

二、解决惩防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措施

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是探索发展反腐倡廉路子的核心和龙头。解决惩防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必须采取七项对策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认识。充分认识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良性互动的关系,按照构建惩防体系建设基本框架的工作要求,把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围绕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重点工作,抓好各阶段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摒弃观念,建立由教育、制度、监督组成的有机统一惩防体系。构建惩防腐败体系,必须以教育造势、以制度制势、以监督定势。因此,必须彻底扬弃过去的观念和作法,主动寻求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办法,通过教育送“清醒剂”,通过制度建“防火墙”,通过监督打“预防针”三者合一、共同作用的效果。

1、创新模式,形成教育并重格局。在运用好已有教育手段的同时,坚持教与育并重,突出领导者这一关键,重点提高领导者素质。一是建立廉政教育科学评价体系,确定教育效果评价的要素、指标,重点放在对领导者的考评上。二是加强廉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使之具备良好的个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三是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更新换代,突出教育的丰富性、适应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2、规范制度,形成制衡机制。廉政制度体现了权力内在制衡原则,具有强大的裁断力,能起到制止和控制的作用。要达到这一目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规范制度建设,提高制度化水平。要使制度尽可能地与形势发展相适应,将缺陷、漏洞等减小到最低程度,不断提高一体化、配套化水准。二是加大执行力度,发挥制度防止控制作用。制度不仅要规定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更要对不这样干将会怎样作出明确答复,用严厉手段打击任何违背制度的行径,令行禁止、言出必践。

3、形成监督长效机制。理顺监督体制,形成监督与被监督良性运行的格局。

(三)加强自身建设,打造高素质的纪检监察队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新形势、新任务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没有一支思想上强、作风上硬、业务上精的高素质纪检监察队伍,是很难适应时代要求的。一是思想上要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自觉战胜“物欲”诱惑,抵制“私欲”膨胀,摒弃“利欲”攀比;在任何困难、问题和矛盾面前,能够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作风上要硬。为政之道,贵在实干。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把事业放到第一位,以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态度、扎实的作风投入工作。为政之德,贵在清廉。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份之想,多一些警醒,少一些麻痹,多一些约束,少一些放纵,带头树起纪检监察干部的新形象。三是业务上要精。纪检监察是一门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专业,也是一项涉及领域很广、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每一个纪检监察干部都不能小进则满,始终保持一种进取的心态,样样工作争一流。要按照建设学习型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要求,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学习和培训工作,努力使纪检监察干部具备适应新时期工作需要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

(四)把创新作为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动力。大胆探索本地 “特色、特点、做法”的惩防体系模式,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显现亮点、提升水平、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重点工作有推进、常规工作有创新、亮点工作有特色、难点工作有突破”的良好发展态势。查缺补漏,做好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总结和提升,大力实施一线工作法,以目标倒逼进度,以督查提高绩效,进一步明确职责,抓好牵头、协办工作任务的落实,全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五)强化自身建设,提高纪检监察干部履职水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纪检监察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比学习,创一流队伍,在提高能力上争先;比服务,创一流作风,在保障发展上争先;比特色,创一流品牌,在开拓创新上争先;比实干,创一流业绩,在强化效能上争先;比操守,创一流形象,在清廉守纪上争先。严格执行纪检监察干部“五严守五禁止”,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管理,为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奠定坚实基础。

5.体系管理中存在问题 篇五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根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加快和完善乡村两级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作为示范区,在乡村两级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走在前头,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及示范作用。现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乡、村两级级医疗体系仅能满足农民就医方便,内部结构差别大,给农民就医带来一定困难。表现在:

1、诊疗设备不够齐全

2、人员素质不高,技术力量薄弱。

二、政府投入不足,阻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政府对乡村卫生事业的投入较少,由于财政投入有限,医院只能采取攒、借的办法维持医疗业务运转。医疗机构员工工资、人员进修培训、基础设施维护及建设、医疗设备更新以及办公经费等基本依赖自收自支,发展资金十分有限,根本无法单独解决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大型医疗设备引进所需的资金。

三、基本建设较薄弱,医疗设备较差,医疗水平得不到提高,不能满足患者要求。各医疗服务单位虽然对基础设施及医疗设备投入了资金,但仍不能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四、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层次较低,不利于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医疗卫生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卫生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卫生人才。由于现有的人事与分配制度较为僵化,医务人员收入不高,医院基础条件较为落后,无法为高尖人才创造较好的事业环境,一些知名院校的医学生不愿到医院来,少数医疗人才因工资太低离开医院等,医院储备人才及高素质人才特别紧缺,面对全民医保,医院人力资源面临严峻挑战。

五、医疗纠纷较多且补偿费用偏高,成为制约医院发展与进步的另一道槛。近年来,医疗纠纷随着医院业务量同步增长,国家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认识不统一,解决周期长、医患分歧大、鉴定等相关费用多、索赔数额高等问题,医疗纠纷影响了医院正常秩序及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打击了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不利于高风险病人的诊治。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原因是诸多的,从主观上看,患者小病拖、大病扛,病人支付能力有限不愿意到医院看病,结果是小病拖成大病。客观上看,基层医院资源匮乏,就医条件有限,患者涌向省、市、区级医疗条件好设备先进的医院,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看病难。

尽管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存在着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只要我们多管齐下,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疗机构的管理,就能提高其经济、社会效益。

一、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给予乡村医疗机构设备购置、修缮等必要的发展建设资金,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离退休人员会越来越多,其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等应由财政支付,以减轻医院负担。落实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因此,建立与医院功能相适应的基本医疗设备、设施投入机制并加大投入,保障病人基本医疗需求的实现。

二、多渠道、多形式加快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步伐。

1、振兴人才队伍,鼓励更多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

2、强化在职培训,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单位进修学习,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乡村医生由区级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加强培训。鼓励基层卫生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通过考试逐步具备执业资格。

3、医疗服务定价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减少医学人才的流失。

4、加大对医疗新业务、新技术及医学科研的扶持力度,对传统中医、中药学科的实行人财物扶持和政策倾斜,推动基层医院各学科全面进步。

三、强化卫生行业监督,规范内部管理,减少医患纠纷。首先加强卫生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行为管理制度和规范,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行业新形象。对不同类型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采取不同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其次,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始终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认真探索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开展医疗质量、服务和绩效评价工作;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形成患者投诉处理和医疗纠纷调解处理机制;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制度,促使医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因病施治,改善服务。再次,强化成本意识,降低医疗成本。医疗服务机构要把成本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树立成本效益观念,真正把厉行节约、精打细算、勤俭办事的方针落到实处。加强以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绩效评估为主要内容的成本管理,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这样才能提高医院竞争力。

四、建立稳定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社会医疗救助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有力补充,政府及有关单位如:劳动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卫生部门、财政部门、工会等要重视并大力支持,全民动员积极参与,在政策和制度中不断完善规范,以发挥多层次的医疗体系整体效益。

姬石镇卫生院

6.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篇六

班级常规管理是学校各项管理的基础。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学生在每日常规中所表现出的诸多存在问题,正成为日益给学校管理造成压力的突出方面。本文试图从问题的表现、成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供对策。

班级常规管理主要是班级经常性的规章制度的管理,包括课堂常规、宿舍常规、劳动常规等方面的管理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应有的礼貌要求。常规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于有效、持久的常规管理。呈良性循环的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学校对班级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班主任实施的。

当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随着独生子女学生的普及,常规管理问题中所突出表现的学生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存在,正日益成为令学校管理者尤其是班主任头疼的问题。相对于他们的父母一代而言,独生子女这一代的主要优点是:相对活泼,开放,思维较敏捷,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敢于向权威挑战。但他们的缺点同样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思想道德方面缺乏“爱心”。集中的体现是,往往只“爱”自己,不知道爱父母、亲人、朋友,不知道爱国家、爱民族,比较自私自利。其次在言行举止方面相对缺乏诚信,缺乏涵养和一定的深度,比较浮躁。第三是在纪律制度方面,相对自由散漫,不愿受纪律制度的约束。

一、问题成因分析

首先是社会大环境。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的好与不好的方面,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在学生身上得到一定的体现。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学校的许多正面教育有时候显得苍白无力。

其次,荣辱观问题。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进行“八荣八耻”的学习教育活动。而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的“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甚至以耻为荣,以荣为耻”的价值取向的存在,对学校“八荣八耻”教育活动的开展、对班级的常规管理起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来自学生家庭的原因。当前,城市的许多普通家庭和农村的大部分家庭,家长中往往父亲或母亲一人、甚至两人都长期外出打工。留守家庭的往往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而这些学生的母亲或爷爷、奶奶等往往又很难管得住他们。其结果是更不利于这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四,教师自身素质也亟待提高。近年来,新工作的师范生中相当一部分已属于“独生子女”代了。一方面是他们自己从小就是在父母的“呵护”、“娇生惯养”中长大的;另一方面,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师范生的质量在逐年下降。因此对学校来讲,对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素质教育,对青年教师的“常规”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当务之急。

四、对策 1.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教育关乎国家、民族和每个家庭的未来。学校班级常规的管理、未来合格人才的培养,需要家庭、社会的基础,需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在这一方面,学校、教师需要发挥主动性,要主动将社会(社区)和家庭能挖掘的优势,能“为我所用”。如邀请社会上的优秀人物、家长中的正面成功典型等来校演讲等,以尽可能地放大正面影响,缩小负面影响。

2.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荣辱观教育。近几年来,党和政府所倡导的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学校加强班级常规管理教育的一个契机和强大的思想武器„„

3.班级公约的制定。班级管理常规可以以“公约”的形式出现,公约经过大家酝酿、讨论,使大家认识到它是维护学校利益不可缺少的,是代表师生利益的,必须自觉遵守。公约就是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公约制定后的关键在于大家的共同遵守、共同执行。因此,还要选举公约的执行委员会,应由班级的各类学生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应是各类学生都有,包括一些所谓的“后进生”,因为让他们参与“执行”,这对他们本身就是一种制约。

4.教师的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学效果好、个人品行好、能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影响。所谓“不言自高,不怒自威”。

5.培养民主精神。民主是一种政治形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民主要求每个人遵守法律和规则。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是训练民主的绝佳的环境。他认为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机会,让学生练习近平等、意见交流、进取心、责任感、领导、服从,以及为团体而努力等民主的性格。班级、尤其是教室常规有助于使个人在团体规范之下更卓越——这就是民主的精神。

7.排污权交易体系中存在问题研究 篇七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市场的负外部性, 即排污企业以牺牲别人的财产、健康及生命为代价赚取收益, 这部分收益所对应的成本是排污企业强行施加给社会、居民及其他厂商的, 并不需要补偿。为了利用经济手段来高效的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戴尔兹 (J.H.Dales) 提出了排污权交易理论, 该理论在美国率先被应用, 并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但排污权交易体系存在的争论从产生之初就一直存在, 大多数争议至今并没有得到解决。

二、排污权交易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 理论基础的可行性存在理解的误区

排污权交易的存在基础简单来说是市场上对污染物的边际处理成本的差异, 使交易双方能同时获得交易带来的益处。例如:存在A、B两家排污企业, A企业的脱硫成本为每吨3元, B企业的脱硫成本为每吨5元。这样, B企业会放弃自行脱硫, 转而购买A企业的排污权指标, 而排污权的价格也只有在大于3元小于5元时才会对交易的双方都有利。A企业才会卖出排污权, B企业才会购入排污权。假设A、B两企业都被分配到100吨的SO2排放指标, A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污染物处理设备相对先进, 在现有生产规模下会排放出80吨的SO2, B企业的生产设备相对落后, 污染处理设备效率低下, 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需要排放120吨的SO2。在存在政府监管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条件下, B企业会从A企业处购买20吨的SO2排放权, A企业会卖出20吨的SO2排放权, 从中获益。按照科斯的外部性理论, 排污权交易会减少B企业的污染处理成本, 同时给A企业带来收益。该理论看似完美, 但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A企业并没有替B企业进行污染物的处理, A企业所做的只是将自身剩余的污染排放权卖给了B企业, B企业并没有实现污染处理成本的节约, 相反, B企业的治理成本因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而增加。科斯假说中B企业的污染处理成本会降低是建立在A企业代替B企业进行污染处理, B企业向A企业支付处理费用的基础上的。而这种污染处理的转移在现实实践中是不可行的, 现实的排污权交易理论也没有采取这种模式。其采取的模式是B企业自行对污染物进行处理, 并对其处理到一定的标准后进行直接排放, 而所需的污染物排放差额要向A企业购买。与在排污权交易政策实施前相比, B企业由于在排放总量上受到限制而增加了其污染处理成本, 该成本等于A企业所出售的排污权收益。以下分析可以证明污染物的处理义务并没有因为排污权交易而在交易双方中实现转移。假设A、B两企业所追求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在完全市场条件下, 企业的行为具有逐利性。如果污染物的处理义务因为交易的完成而实现了转移, 在不考虑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条件下, B企业会完全放弃对污染物的自行处理, 并将自身所分得的排污权全部以市场价格转移给A, 同时, 将以高于卖出价格低于自身处理成本的价格买回相应数量的排污权, 并将污染物处理的义务同时转嫁, 从而实现成本节约。但现实实践中并没有出现过上述情况。主要原因是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不可能为零, 同时A企业的规模有限, 不一定有能力在处理自己的污染物的同时, 又有足够的闲置能力处理B企业的污染物。同时, 要将B企业的污染物运输到A企业进行处理在技术和成本上不具有可行性。由此可以看见B企业还是在自行进行污染物的处理, 并且额外的支付了A企业的排污权份额, 这些份额是由于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而产生的, 对B企业来说, 总成本是增加的。

(二) 美国的排污权交易体系存在争议

第一, 无法做到排污许可证的初始分配公平公正。在总量确定后, 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理论体系条件下, 排污权的分配与企业的规模密切想过, 按照规模来进行排污权的分派又十分不公平。大企业是由小企业成长发展起来的, 在发展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而当前阶段的小企业对环境的污染较少, 如果按照生产规模对排污权进行分配, 则小企业与大企业对环境的恶化承担了程度的责任, 这是不公平的。同时, 由于企业间的规模差距较大, 而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又与产品的产量直接相关。由于小企业分得的排污权指标较少, 这样就限制了小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同时, 大企业为了阻碍小企业争夺其市场份额, 大企业会在市场上蓄意购买囤积排污权指标。使小企业无法进行夸大再生产。而大企业更容易利用资金技术优势进行扩大再生产, 最终实现行业的垄断, 最终利用恶性竞争手段将小企业驱赶出市场。小企业虽然有反垄断法的保护, 但大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控制排污权指标的市场的供给量来达到控制小企业规模的目的, 从而获得垄断利润。由此看来, 排污权交易有可能使市场趋于垄断, 降低效率, 从而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

第二, 排污权的定价的科学性值得质疑。排污权的定价分为初试分配定价和再分配定价, 根据美国1990年通过的关于《清洁空气法》修正案的辩论, 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式有三种:公开拍卖、政府免费分配和固定价格出售。Hohn对许可证免费分配给排放单位情况作了调查, 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最初的分配对许可证的最后分配 (交易后) 和市场势力存在下的许可证价格都会产生影响 (这与竞争市场上发生的情况相反, 在竞争市场上最终的价格、许可证的最终分配与起始分配是没有关系的) 。政府免费分配不仅影响公平性, 还影响交易的效率。而在酸雨计划中, 政府无偿分配的SO2排放指标占总排放配额的97%。另外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德国, 排污权交易的主体都是多样的。在美国, 交易主体包括达标者、投资者、环保主义者和政府。其中, 投资者包括经纪人、企业等。他们将许可证当作类似股票的有价证券, 低买高卖, 从中获益。这有利于完善和活跃排污权交易市场。环保主义者购入排污许可证而不排放污染物, 可以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 政府亦可以通过买进或卖出许可证进行宏观调控。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完全化的市场交易机制, 增加了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负担。由于排污权交易市场具有完全公开性, 任何持有资本的投资者都可以购买排污权, 并存储以备升值。这样, 真正需要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便买不到排放指标, 由于供求关系使排污权指标的价格升高, 并随着年度生产的结束而呈现增长趋势, 而且极有可能出现排污权的价格远高于价值的情况。另外, 充分公开的市场也为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提供了新的武器, 由于排污权的稀缺性, 拥有足额的排污权指标就意味着拥有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

(三) 排污权交易的繁荣与政府分配的低效问题

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是存在供需关系, 而这种供需是由政府的分配来决定的。政府定义了排污权, 则资源便产生了, 资源的配置和价格的决定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应有市场来决定。而政府在定义了资源, 即创造了资源的同时还对资源进行了分配。由于政府的分配方式缺乏公平性和效率, 所以表面上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繁荣是在处理政府分配的低效问题。而政府的初始分配对企业的后续经营影响深远, 所以, 这种由低效的额分配而引起的交易繁荣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

(四) 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容易造成局部污染的严重

由于企业间的资本规模和生产规模的差异, 为了满足企业战略性扩展的需求, 某些企业会在一定时间内选择集中生产或大规模扩张战略。排污权交易使资本雄厚的企业获得足够的排污许可, 从而使买方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排放, 造成局部污染严重。

(五) 排污权交易制度不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在企业付出资金购入排污许可之后, 便在心理上产生放纵感, 从而以已经为排污付费为由毫无顾忌的排污, 危害公民的健康,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三、结论

排污权交易的根本性目的是通过市场利益的刺激, 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 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要使排污权的价格可以起到利益激励的作用。在我国政府定价的条件下, 由于排污权的价格与真实价值有一定差距, 所以企业并没有从排污许可买卖上得到激励。另外, 我国的高污染企业都伴随着相当高的利润率, 而要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需要大量资金, 从财务管理角度来分析, 企业将购买排污权的资金用于当前条件下的扩大再生产所得收益要远大于购买排污权的支出, 从而企业更加乐于从市场上购入排污权, 而将资金投入到再生产当中。这样, 企业便没有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的动力。排污权交易便失去其真实的意义。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 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主要矛盾。而科技的进步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我国现形的排污权交易模式不能实现促进科技进步的目标, 不利于我国的环境改善。因此,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寻找一种以排污权交易理论为基础的新型模式, 从而到达激励技术创新和环境改善的目的。

摘要:我国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在人们对环境恶化和政府不作为的抱怨越来越强烈的情况下, 美国的排污权交易体系似乎为我们的环境和环保部门提供了一根救命稻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便进行了多方面的排污权交易的实践, 但总体来说收效甚微。作为舶来品的排污权交易体系在我国并没有得到批判性的研究, 并没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改进。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初始理论基础的理解、排污权许可证的初始分配、排污权指标的市场定价、交易所包含的市场主体、政府的市场参与、法律法规的建设、相关部门的监督、相关人才的培养以及排污权交易体系的推广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争议。本文通过对部分争议的分析, 来揭示排污权交易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排污权许可证的分配,排污权的市场定价,政府参与,模式推广,问题

参考文献

[1]邓莉梅洪常.科斯定理在水资源保护中的应用[J].生态经济.2006年10期.

[2]陈磊, 张世秋.排污权交易中企业行为的微观博弈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 2005, (11) .

[3]Reimund Schwarze, et al.2000.Sulfur Allowance Trading and the Regional Clean Air Incentives Market:A Comparative Design Analysis of Two Major Cap-and-Trade Permit Program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7:279-298

[4]Stavins, Robert N.“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grand policy experiment?Lessons from SO2 allowance trading”.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Summer98, Vol.12Issue 3:69-89

[5]马中, Dan Dudek, 吴健, 张建宇, 刘淑琴.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J].中国环境科学2002, 22 (1) :

8.体系管理中存在问题 篇八

关键词:管理危机管理危机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3l—02

1、危機管理、危机管理体系的含义

1.1危机管理的含义

政府危机管理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全,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缘,政府的权威性。那么,何谓危机管理呢?

对于如何定义危机管理,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对危机管理一词进行了不同的阐述,笔者认为,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组织相关社会力量,制定一系列措施和方案贯穿于危机事件预防、发生和发展、处理全过程,并对危机实施监测、预警、干预、控制以及消除,恢复人民的日常生活,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全过程。

1.2危机管理体系的含义

笔者认为危机管理体系是指政府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针对公共危机所建立的一套预防、监测、干预及消除的机制。这套机制具有组织严密、高效灵活、反应迅速、决策果断正确、政令畅通的特点,在这套机制中政府能够充分调动公众、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效率,抵御、控制和消弭各种危机。

2、从汶川地震看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

从汶川地震来看,我国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存在很多缺陷,如缺乏系统的预警机制,危机管理体系不健全,没有独立的危机管理部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危机管理型人才的缺乏等等。

2.1目前我国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缺乏与政府危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缺乏专门的紧急状态法。尽管我国颁布了诸多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25个专项预案和80个部门预案以及相关办法,但这些法律不足以在危机管理方面构成一个完整体系。而且我国多数的单灾种法律法规还存在着覆盖面单一,部门管理过于单一,缺乏部门与部门之问的相互分工与合作。这些单灾种法律某些条款也存在缺乏可操作性的缺陷等。从执法的角度来看,我国现行的一些政府危机管理法律的作用在汶川地震的灾后救援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2.2危机管理体制不健全,危机预警机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负责危机管理的机构主要设在综合职能部门,而不是由一个独立的专业职能部门来承担。正如汶川地震中一样,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没有专门负责危机管理的部门,而是在危机发生之后由成立临时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以此为核心开展救援工作。地方政府在执行上头命令这一方面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自我创新方面却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对建设危机预警机制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此次汶川地震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但是这与事先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发布有关危机预警信息是直接相关联的。

2.3缺乏专业的危机管理人才

我国危机管理的机构和人才极度匮乏,危机管理机构和人才结构还有待健全和完善。我国虽有武警、消防、公安等行业性应急单位和相关的职业人员,但是在跨地区、跨行业、跨专业的综合型危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才方面却是稀缺的,应对各种危机管理局面、制定危机紧急预案的专业人才在我国是属于稀缺性人才。

2.4抗震救灾物资未能及时发放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汶川地震后在成都高级住宅区多处出现标有“救灾专用”字样的帐篷,德阳亦有民众举报有灾区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盗卖救灾物资。审计发现,个别地方设置门槛甚至搭车收费,损害受灾群众利益。其中,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家乡青龙村337户受灾群众的10.11万元补助金被抵扣作为修路集资款。在救灾款物使用中,少数地方和个别单位还存在上缴不及时、挤占挪用救灾资金等违规问题,个别基层干部存在优亲厚友现象。审计共发现此类问题36起。例如,山东省郯城县杨集镇民政办公室会计徐某,在未向所在单位报告的情况下,没有将13299.5元捐款及时上缴。四川省都江堰市安龙镇卫生院开假处方套取救灾药品价值22.68万元。

3、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考

3.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拥有一套完整、统一的法律体系,是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的法律保障。美国制定了《全国紧急状态法》等多种法律法规,以奠定政府危机管理的法律基础;俄罗斯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其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并先后制定了《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法》等,以促使俄罗斯政府危机管理体系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吸取外国在危机管理方面的经验,我国必须将部门与部门之间相对独立的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整合,建立一套完整、统一、居于政府危机管理体系核心地位的法律体系,明确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力。制定统一的紧急状态法是政府完善危机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在这套紧急状态法中必须明确:何谓紧急状态,在何种情况下政府有权宣布此为紧急状态;要在中央设立一个专门进行危机管理的机构,专职专事;在紧急状态下各级政府、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拥有权力和必须履行的义务。这一法律的制定使我国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工作有了法律的保障和约束,大大提高了我国各级政府在危机状态下的工作效率。根据宪法和紧急状态法的规定,应及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对有利于完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建设和提高危机管理效率的地方危机制度应当及时上升为法律或行政法规,以提高其执行效力;针对其他还未制定法律规范的各类危机事件应当尽早的法律规范。

3.2完善危机预警机制

正如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李杰斯所说:“预防是解决危机最好的方法。”通过危机预警,政府可以找出可能诱发危机的因素,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将这些可能因素全部或部分地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样就可以消除危机,或者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危机预警机制主要包含信息处理系统、决策系统及警报系统,这三个系统之间分工明确,但又相互配合。

3.2.1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处理系统分为信息收集系统和信息加工系统两个部分。

(1)信息收集系统。信息收集系统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危机征兆信息的收集。在信息收集过程中要注意危机征兆信息存在的范围,可能波及的范围,并对危机征兆信息的地域分布范围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准确及时的收集到信息。在信息

的传递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信息失真。

(2)信息加工系统。信息收集系统收集到信息之后,要将信息交予信息加工系统进行加工。信息加工系统首先要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经过分类整理的信息具有条理性,这样能够使系统轻松地识别出不真实信息和干扰信息,将这些没用的信息排除。系统根据经排除筛选的信息得出结论,即危机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危机的强度、爆发危机的区域及危机波及的范围。

3.2.2决策系统

决策系统根据信息加工系统提供的结论决定是否需要发布危机警报、发布危机警报的级别,并向警报系统发出指令。

3.2.3警报系统

警报系统在接到决策系统的指令之后,迅速联络危机管理人员与可能受到危机影响的人员,向他们发布准确及时的警报,以便让他们能够提早采取形影措施进行防范,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3培养危机管理人才,优化人才结构

2006年4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网络调查报告》指出:参与调查者有67.6%的人对政府的危机管理现状不满意,认为其投入不足、重视不够、急需提高;47.6%的公众对政府在危机管理方面的工作缺乏了解。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一个专业的、训练有索的危机管理人才队伍对于政府危机管理是很重要的。

3.3.1设置专门的危机管理人才培训机构

设置专门的危机管理人才培训机构且在各大高校和大中专院校中专门开设有关涉及危机管理的专业,将危机管理渗透至高等教育中,以培养专门的危机管理人才。

3.3.2政府应该加强对党政机关各类管理人员的危机管理能力的培训

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现有党政机关管理人员参加相关突发事件应急培训和模拟训练,加强专业的危机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提升和带动管理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

3.3.3政府应当加大对培养危机管理人才的硬件投入

如加强专业机构建设,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教学仪器以及教学场地,加大经费投入,增强师资力量。政府应当采取各方面的措施,以便使教学内容符合危机管理的实际需要,使危机管理人才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危机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

3.4整合社会捐赠资源,规范社会捐助制度

救灾物资如同灾区民众的救命钱,因此,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民众的捐助行为都应当列入到监管的范围之内。

加大对中介组织、网络媒体的监管力度,防止某些组织借机敛财行为和“发国难财”事件的发生:全过程监控捐助资金的使用管理,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办法和实用程序,减少或杜绝贪污、挪用、寻租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统筹使用各类捐助资金,防止“部门利益化”的发生,切实整合各类资源,尽快实现灾区的重建。

4、结论

斯坦福大学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说过一句至理名言:“21世纪,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也曾说过:“预防是解决危机最好的办法。”危机的爆发必然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从管理的角度看,这也使得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漏洞和缺点暴露无遗,这样就可以鞭策政府进行改进和完善,进而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在全球化经济浪潮的影响下,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高低和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一个长效、健全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可以很好的防范危机的爆发,遏制危机的恶化,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缓冲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冲击力,维护政府在民众心中的权威和形象,维持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联合早报网.救灾物资查挪用警刑拘嫌犯[DB/OL].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8/05/hongkong080524g.shtml,2008-05-24/2009-5-5.

[2]人民日报.我国及时公开重大事件决策过程[DB/OL].

[3]叶秉喜,庞亚辉.考验:危机管理定乾坤[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赵光辉.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思考[J].中国人才,2007,3:22-23.

[5]张丽莲.关于危机意识培养的若干思考[J].公共管理,2008,8:21—22.

[6]劉霞.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3):100-101.

9.我国社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九

及其解决途径

中国贵阳政府门户网站 http:// | 更新时间:2012-07-17 | 来源:中经专网

字号:【大】【中】【小】【复制本页地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摘要]社区管理主体角色定位混乱、社区管理主体发展不平衡、社区建设仍呈政府“一头热”的“独角戏”状态是当前我国社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足“硬”、“软”两方面的工作:“硬”的方面要理清管理主体角色的定位,规范管理者的身份和行为,明确居委会、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三主体的权责利关系;“软”的方面要加强社区的共同意识建设,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向心力和凝聚力。

(中经评论·北京)

一、当前社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看来,我国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区管理三主体角色定位混乱

我国现行社区管理体制主要涉及三大主体:居委会、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基于现代公共管理学中的多元共治理论构建起来的社区管理主体多元化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多元主体博弈利于社区居民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可最大程度地维护社区居民的利益。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三主体间却存在着角色混乱、分工不明、权责利相互交叉的问题,给社区管理带来了不应有的麻烦。

首先是居委会的角色定位存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了居委会的性质,“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是,在该法后续的有关居委会的工作任务、委员产生、经费来源、委员生活补贴、办公用房及办公设施等相关规定中我们却不难看出,居委会事实上承接了来自行政部门的工作权力和工作职责。比如,该法第三条中规定:居委会“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第十七条规定:“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来源,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的范围、标准和来源,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规定并拨付”、“居民委员会的办公用房,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这些规定无异于给居委会及其管理者以国家公务部门及公务人员的待遇,与第二条的规定不完全相符。上述法律规定给实际操作带来了诸多困惑。一是角色困惑,居委会的权力到底来自何方?是来自上级行政部门(行政权)还是社区居民(自治权)?二是工作困惑,居委会到底应该如何开展工作?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有统计资料显示,一个居委会的“顶头上司”有二三十个政府部门,接受的各类考评、考核多达30余项,平均每年要制作90多份报表、130多本台帐。如此,居委会“集自治管理、行政管理、社会服务、经营管理于一身,变成了一个职能繁多、功能混杂的全能型组织”,实际上成了行政机构的执行部门。居委会本应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头”,但实际上却成为了行政部门的“腿”。居委会面临的“行政化困境”使其基本无暇顾及社区的自治性管理事务。

其次是物业的角色定位存在问题。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大部分居民成为了住宅的业主,社区的管理亦逐渐地由单位管理转变为营利性的社会化的物业管理。在此背景下,物业公司只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与业主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主体间的交易关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作为服务提供方的物业公司却因权力的非对称性而有机会且有能力凌驾于业主之上,致侵犯业主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使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经常处于一种敌对的状态。特别是由于物业公司中有不少是由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直属的房屋管理部门改制而来,或源于房地产开发商的附属机构,这必然使物业管理的背后掺杂着一些行政部门、房地产开发商及其自身的利益。在物业管理或服务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物业公司的行为也就不可能是从业主的利益出发,而是从行政部门、房地产开发商及其自身的利益出发。在这种状态下,物业管理的运作思路和逻辑就有可能违背市场化的原则。有学者认为,在法律上,作为行业管理最高规范的《物业管理条例》亦存在一些有利于物业管理公司而不利于业主的规定,如其第三章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其既有保护业主权利的成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业主选择物业公司的自主权。对此,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制定规章制度的行政部门和物业公司以及前期的房地产开发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次是业主委员会的角色定位存在问题。20世纪90年代,广州和深圳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一批业主委员会。但是,人们很快就发现,在社区管理的三大主体中,业主委员会最弱势,几乎与“鸡肋”无异。相关民调数据显示,人们对业主委员会表现的满意度每况愈下,至今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不足十分之一。目前,业主委员会的运转面临着“五难”,即业主大会召开难、业主委员会筹建难、业主委员会正常运作难、业主委员会司法维权难、对业主委员会及其成员监督难。业主委员会之所以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是其徒有自治组织的性质与外表、却无自治组织之实际构成所造成的。

最后是三主体间的关系存在问题。一个社区,三个管理主体,看似每个主体的存在都有必要,法律条文也规定得清清楚楚,但是为何管不好社区?究其原因,是三主体没有理清各自的权责利关系,致使角色定位混乱,导致三主体间矛盾重重、互不信任,进而导致了社区管理的乱象频仍。

随着居委会的不断行政化及业主委员会的作用日益式微,社区管理的大多数工作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物业公司的身上。这种状况使三主体之间没有权力的监督和制衡机制:代表业主权益的业主委员会名不副实;行政化的居委会终日疲于迎接上级行政部门的各种检查;不受监督与制约的物业公司则只顾“闷声发大财”。在如此的社区管理状态下,原本基于“权力相互制衡”而设计的社区管理三主体模式几近名存实亡。因此,社区管理三主体的角色错位和三主体边界的模糊化,无疑是当前社区管理急需解决的第一个大问题。

(二)社区管理三主体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首先,从权力分配上看,三主体中最代表居民权益的业主委员会的权力处于最弱小的位置上;作为物业服务买卖双方的卖方--物业公司的权力在三主体之中却是最大的;居委会有来自行政部门的权力,但是其却并不直接代表业主的权益。这种权力分配的格局使社区管理最终只能倾向于物业,而不是倾向于业主。一旦居中的居委会不作为或工作不到位,业主的权益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可以说,三主体间权力分配的不合理及其缺乏相互间的监督与制衡,是导致社区管理始终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所在。

其次,从组织保障上看,在三主体各自的组织机构中,最健全的无疑是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和居委会都无法与之抗衡。物业公司人、财、物结构完整,各方面力量雄厚;业主委员会为业主自发的自治组织,既无行政权力,亦无资金来源;居委会虽为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但其日益行政化的趋势,且其经费的由政府划拨,决定了其可不受业主的影响。从三主体的组织保障上看,业主委员会处于最弱势。

再次,从资金保障上看,社区管理的资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业主,二是政府部门。其中,物业公司的管理经费来自业主交纳的物业服务费;业主委员会无任何运作经费来源;居委会的经费来自政府的划拨。三主体的资金渠道各不相同,“内外”互不交叉,致使在社区管理中三主体始终各唱各的调,根本无法形成合力。

从以上三方面来看,代表业主利益的业主委员会的过于弱小是造成目前社区管理混乱、保障乏力的重要原因。

(三)社区建设仍呈政府“一头热”的“独角戏”状态

社区本应是居民的生活共同体,本应是邻里而居、守望相助,但由于居民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难有交叉汇集,加之居民的社会地位、教育和职业经历亦各不相同,故难有情感交集,难以形成共同意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在急剧的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的大多数社区的历史均很短暂,尚不具备西方学者笔下社区的特质,即具有共同理想和共同意志。也就是说,我国现在的社区还不是“具有共同理想和共同意志”的居民生活共同体。截至目前,我国社区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社区建设仍呈政府“一头热”的“独角戏”状态,仍未走出社区管理中的“共同体困境”‘引。因此,相比之下,当前我国的社区完全没有之前的“单位社区”所具有的集体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这是当前我国社区管理中必须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解决社区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本文建议从外到内、循序渐进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社区管理三主体各自的权责利

当前,居委会、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之间缺乏权责利交叉制衡的管理主体安排,明显不利于社区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打破这一既有格局,对三主体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理清三主体各自的权责利,理顺三主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彻底理顺业主与物业公司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

首先,应重新定位居委会的角色位置,使之成为业主与物业管理者之间的监督者。居委会的作用应该体现在监督业主与物业公司执行政府制定的物业管理和服务的相关规则上,而不应直接介入社区管理,不能向社区提供有偿服务或利用社区的资源从事营利活动。基于此,居委会的运行经费应全部由政府划拨,切断其与社区居民在财务上的直接关联;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国家公务人员,不与社区居民及物业公司产生直接的经济关联;居委会的特殊身份要求其必须处于居间和中立的位置,监督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执行物业管理合约规定的各项工作。

其次,应提高业主委员会的地位。要明确业主与物业公司是一种基于市场原则的地位平等的买卖关系。基于此,业主委员会应该实质化、法人化,以彻底改变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权力不对等状态;适当限制物业公司的资金使用权限,以此来约束物业公司的行为;业主委员会应该按与物业公司对等的地位建构,配备专门的工作场地和工作人员,管理经费和工作人员的薪酬从物业管理费中按比例提取;重大经费支出需由业主大会表决;业主委员会的权力和权威应该得到政府强力部门的支持。

再次,应适当削弱物业公司的权力。要改变当前物业公司权力过大的局面,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剥夺其在经费使用上的独断专行的权力,规定物业公司使用经费需经业主委员会审批,并须定期向业主委员会和全体业主公布财务支出账目。

做好上述三个方面的工作,社区管理的三主体的角色和行为即可以得到规范,即可以理清三主体各自的行为和身份边界。作为物业服务买卖的双方,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业主和物业公司首先是地位平等的市场主体,向任何一方实施的任何偏向都会直接扭曲市场规律,使买卖双方之一方的权益受损。居委会代表政府的权威,其应该起到一个中间人和监督者的作用,以确保买卖双方的交易能正常进行,其不应参与到任何一方的工作中去,更不能偏向任何一方。而要彻底理顺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则必须从权力的源头上进行规范,亦即对业主交纳的物业管理费的使用进行规范。这是让业主有能力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基础。

(二)加强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

当前社区管理中大量问题的滋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健全。因此,要加快和加强与社区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的建设,以明确社区管理三主体各自的身份边界,约束社区管理三主体各自的行为,以达到既要保护好业主合法权益、叉要保护好物业公司合法权益的目的。

(三)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加强社区居民的向心力、归属感和凝聚力

最近几年,有关“集体冷漠”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在社区管理中,类似这样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显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一现象归结为经济发展的“伴生品”,应该发挥人的积极能动性,通过强有力的文化建设来遏制“集体冷漠”现象的蔓延。在社区管理中,营造单位或家庭的集体氛围应是社区管理工作追求的目标,因为它是形成社区居民归属感、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应把社区建成具有单位或家庭氛围的居民生活共同体,在这里,人们不仅仅只是居住在一起,而且情感相连、守望相助,具有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意志。这应该成为社区管理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结语

随着我国住房供应体制改革的启动和推进,在我国居民住区的管理中,“社区管理”模式逐渐取代了“单位管理”模式。但是,在这两种管理模式的转换过程中却始终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社区管理的效率以及和谐社区的构建。由于这些问题涉及面广,又非常琐碎,鉴于此,本文从宏观上梳理和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本文认为,要彻底解决当前我国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从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上着手,如此,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纲举目张的效果,才能使我国的社区管理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上一篇:APP制作介绍——APP制作DIY平台下一篇:西瓜小学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