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问题论文(12篇)
1.小学生安全问题论文 篇一
浅谈小学生的安全问题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美丽和中心校郭明丽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第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和长远发展,从某全角度上讲,加强小学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有人说:“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意识是思想和行为之间的纽带,有了意识,思想才能在行为中得到体现.对于校园安全问题,这样认识同样也是适用的,在校园安全教育工作中,安全意识的树立是重中之重,有了安全意识才会有安全行为,学校安全教育才能得到保障。针对学校的安全工作,学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安全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预案和防范措施,构建了完备的安全教育体系。但仅仅有制度和措施是不够的,制度和措施的落实要靠人,校园安全工作的相关人们是否具有安全意识更重要。很多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安全意识薄弱是多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随意
乱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一些小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到违法事件,没有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装作视而不见等。我想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在生活细节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如: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开展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我曾把一位小学生爬防护拦摔伤的事引用来教育学生,结果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剖析了不少自己平时不安全的做法。再如,我们生活中看到的不少细小的事,同学间相互推搡、相互追逐,上下楼梯跑和跳,玩尖锐的硬器,随意乱抛硬物等,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让学生认识到位,提高防范意识。
二.引导学生远离事故。
安全教育人人有责,各教师从身边小事做起,预防为主,教育为主,发现危险苗头及时教育。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利用班会、少先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文化橱窗等宣传
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具体工作如下:
1、纪律:上学、放学不在路上逗留,及时到校或回家。中午、下午放学时排队出校门,当课老师或班主任要将学生送出校门。下午放学后,学校将在半小时后清校,教育学生认真打扫卫生,按时离校。
2、集会:(包括广播操进出场等)上下楼梯靠边走(课间、平时上下楼梯靠右行),静齐快,不奔跑、不推搡。队伍先进中如遇到鞋脱,鞋带散等意外要整理时,教育学生需出列,待整理完毕后再回归队伍。集会、集合须听班主任,辅导员带队,值周教师维持秩序,防止楼梯口、过道等地拥挤。
3、课间渗活动:不跳楼梯,不从高处往下跳,产爬栏杆,不滑扶手,不做有危险的活动。上下楼梯不奔跑,开展体育活动、课间游戏要到运动场。同学间开始寅活动要适当,不拿剪刀、钢笔、教棒、三角尺等坚硬物品做游戏。上厕所要避开高峰,大同学要照顾小同学。雨天路滑要小心,同学之间不推搡。
4、体育活动不开展有危险的活动,剧烈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除不能在教学楼上开展体育活动外,更不能在二楼以上做集体跳跃运动,以防共震生险。运动中发生操作要尽快送医务室救治,并汇报教师。
5、卫生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提倡自带开水。不围抢校外人员散发的宣传品,广告纸等。打扫卫生时不要爬高或擦没有护栏易生危险的玻璃窗。
6、用电安全:教给学生预防角电的知识。不湿手开关电器,拔插插座。发现有电器损坏及时报告班主任和总务处。
7、消防安全:不玩火,不乱放烟花爆竹。出现火情及时报警,讲清为什么未成年人不能救火的原因。
8、交通安全:未满12周岁儿童不能骑车上学。已满12周岁儿童要骑车上学的,必须向学校打报告,并留校备案。教给学生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注意上下学行路安全,年小路远的学生建议家长护送。做好乘公交车上下学学生的安全教育,教给学生乘车知识、上下公交车方法。
9、自护知识:上学期间遇到陌生人寻找,应及时向班主任汇报,中途离校要征得班主任或相关任课老师同意,不擅自旷课或早退。校外遭遇抢劫要智斗,先保证人身身安全。发生危险(比如落水、受伤等)要喊大人帮助。发生事故不隐瞒,及时向家长报告。不玩危险玩具(弹弓,仿真子弹枪等),更不能将危险玩具带入校内。下雨天上下学注意安全,不在教室内、走廊上、楼梯过道上撑伞,以免拥护而戳伤身体。
三.注重体验。
体验是学生成长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方法。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不断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无法真正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要从细节抓起,在细节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了解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如:学生有时流鼻血或不小心划破了手
等就会惊慌失措,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其他学生也只会找老师,我们要利用这些机遇让学生学会自行简单的处理,并在处理时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一同经历了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了自救、互救体验。同时,我们还要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如:让学生参观一些事故现场,观看安全教育影片,参观一些安全教育图片展等,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办法。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办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
四. 加强联系,齐抓共管。
班级安全管理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同任课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学校组织和部门的联系,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比如请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情绪,发现学生有反常的情绪或异常行为要及时同班主任“会诊”并“对症下药”;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对言行、情绪异常的要找学生了解情况并告之家长,共同“医治” 心理创伤;要求学校组织开展思想道德、安全法规、安全知识教育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要把班级发现的诸如门窗、床铺、水、电路、室内地板、天花板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同校总务处或物业管理处联系,并及时进行排除。
五以身作则,与学生交朋友。
人们常称班主任为“班妈”,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要真正做
到从细处着手、从长远着眼,无微不至。对学生的批评要讲究艺术,多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对学生的要求要严宽兼顾,严而有度,宽而有限;跟学生的交往要民主平等,多一些沟通,少一些训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慈爱长辈。“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取得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尊敬,才能及时发现班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依靠学生及时准确地消除隐患。
综上所述,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与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家庭幸福、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我们通过教会一个人,可以带好一个家庭,促进一个村庄,一个工厂,一个学校,从而辐射整个社会。因此,安全问题很重要,安全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我们应时时刻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心中,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工作地正常进行,才能保证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让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携手,为孩子打造一片安全的天空。
2.小学生安全问题论文 篇二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意义,内容体系,措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正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在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学校校区的快速扩大、学校与社会的逐步一体化, 这些都对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的安全带来了更大挑战, 导致近年来学生被骗、被抢的案例, 学生的伤害、伤亡事故, 学校的“安全事件”逐年增加,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高校的稳定发展, 我们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和高度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方面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对高校的要求之一, 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高校最重要的主体, 是高校教育培养的对象, 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在校期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广受国家、社会、家庭的广泛关注。如果发生涉及大学生的“安全事件”, 就必然会牵动社会、家庭、宣传媒体和大学生群体的神经, 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甚至在全社会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因此,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防范于未然, 是确保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
(二)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教育涉及大学生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自控自律能力;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安全教育中针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辅导和心理问题矫正本身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构成和重要组成部分。
(三)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从大学生成长的历程来看, 大学是大学生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多数大学生是从中学校门直接迈进大学校门, 社会生活经验比较欠缺, 人生阅历尚浅, 思想相对单纯, 对社会复杂程度和安全防范的认识不足。[1]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不仅有利于保障大学生在校正常生活学习, 顺利完成学业, 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二、影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形势
市场经济发展对社会环境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剧烈冲击, 高校扩招带来大学校区的急剧扩大, 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以及独生子女大学生时代的到来, 都是大学生安全教育必须面对的新形势、新情况。
(一) 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性
1. 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对社会传统道德观念形成冲击。
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 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 这必然会反映到高校青年学生的头脑中来, 在一些大学生中出现道德观念弱化和扭曲现象。一些学生出现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爱贪便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不良倾向, 因此而出现陷入传销骗局、傍“大款”而引发冲突、校内盗窃、考试作弊等安全问题。
2. 校园开放性带来的安全隐患更加突出。
扩招带来校区急剧扩大, 校园成为一个开放的教育园区, 社会上各种人员进校服务。这种复杂的新形势, 造成学校与社会接触频繁, 外来人口增加, 素质参差不齐, 鱼龙混杂, 从而使高校的人员结构更加复杂化。[2]高校校园也不再是过去单纯的“一方净土”, 而更像是一个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比较复杂的小社会。围绕高校校园的学校经济圈的形成, 少数学生在校园周边自主租房居住, 学院安全保卫力量的相对不足等, 都使高校面临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
3. 网络虚拟社会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网络化趋势给大学生安全教育也带来了挑战。对于思想活跃的当代大学生来说, 网络是他们了解社会、接受知识、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国内外一些反动势力利用网络进行文化渗透, 一些道德败坏的人传播不健康和低级趣味的网络游戏、黄色网站,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网上交友为借口进行犯罪活动, 等等。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 心理尚不定型, 认识能力有待发展, 容易沉迷于“网络社会”, 受到不健康信息的诱惑、侵害, 各类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发生。
(二) 独生子女大学生自身特点的特殊性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 成批量的独生子女进入大学, 中国进入了独生子女大学生时代。在特殊社会背景、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中长大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点, 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产生着重要影响。
1. 以自我为中心。
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没有兄弟姐妹的相处经历, 加之家长的过于关注, 使他们长期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进入大学按照惯性思维, 在交往与处理人际关系上缺乏“平等意识”, 有控制和支配欲, 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 常因一些生活小事而发生争吵、斗殴和伤害事件。
2. 社会经验缺乏。
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长期处于父辈和祖辈的双重呵护之下, 一直是“要风得风, 要雨得雨”, 家长们“过度的关爱”使独生子女几乎没有自理生活的机会和经历, 导致社会经验缺乏。在离开家长进行独立生活之后, 常常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必要的防范意识而陷入一些骗局或遭受经济财产损失。[3]
3. 心理素质脆弱。
独生子女长期在顺境中成长, 缺乏挫折教育的磨炼, 容易出现情感脆弱、心理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等。又因为不善于人际交流沟通, 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严重阻碍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措施
(一)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 将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其涉及的内容很多, 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1. 不要伤害别人。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 他们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而且要具备完善的人格, 各方面都应成为社会的主流和典范, 包括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首先要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 善待他人, 用理智思考和对待社会、对待他人。要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这是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和首要之义。
2. 不要伤害自己。
大学生应当是人格高尚、情趣高雅、心理健康的人。安全教育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既要善待别人, 与人友善;又要善待自己, 珍爱生命, 有对社会、对家庭、对别人的责任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 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成败得失, 不做出伤害自己的傻事。
3. 不要被人伤害。
要针对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 容易上当受骗, 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传授安全防范知识,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和自卫能力, 尽量减少被伤害。
(二)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1. 加强纪律和法制教育。
要在大学生中加强法制教育, 通过普法学法课程, 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形成法律意识, 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对于校园内的各种因为违纪违法而发生的安全事件, 可以作为案例在法律课程教学、安全知识讲座、主题班团活动中开展讨论, 以案学法, 增长知识, 吸取教训, 促使大学生增强法纪观念, 避免做出伤害他人的愚蠢举动。
2. 加强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要针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具体特点,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特别是要加强挫折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感恩教育, 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懂得感恩, 明白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特别要加强对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学生的关注、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 尽力避免因心理问题而自杀或伤人事件发生。
3. 加强社会知识和安全防范教育。
要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 学习了解社会知识;要在大学生中开设安全文化课, 向他们讲解防火、防盗、防骗相关知识, 以及应对流氓滋扰、群体纠纷的处理和预防等相关知识, 防范和减少大学生上当受骗、被人伤害的事件发生。[4]
参考文献
[1]王从严, 霍军亮.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现状及对策[J].学习月刊, 2008, (22) .
[2]张人民.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析[J].安全与健康, 2004, (7) .
[3]柏珂.独生子女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初探[J].天府新论, 2004, (6) .
3.小学安全教育存在问题探析 篇三
【关键词】小学 安全教育 问题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21-02
尽管社会对小学安全教育关注度及安全教育的意识在不断提高,并且相關教育部门采取了相关的安全措施来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甚至有些学校也开展了安全教育课进行安全教育,但安全事故还是经常发生,笔者通过走访一些城市及农村小学发现安全教育效果仍不理想。
一、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安全教育重视度不够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各类学校的教育还是把文化教育放在第一,追求名校效应,使得学校管理者、学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将学习成绩放在首位,教师整天忙于灌输文化课程,学生疲于学习,学校忽视了包括生命安全、心理健康等安全问题,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度不够。目前,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小孩整天在老师眼皮底下,安全应该没问题,认为安全教育可有可无,家长对安全教育认识度严重不到位。其实在我们国家已经出台了不少安全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但多数学校宣传不到位,使得很多青少年成为“法盲”。学校安全教育涉及到的工作量相比文化课程涉及的工作量大,通过走访些学校,与学校负责人及教育工作者的访谈中发现,不少学校领导及教师存在同样的困惑,其次安全教育需要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同时要经费及设备保障,学校要开展安全教育略显吃力。
(二)缺乏导向,模式单一
随着计算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给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只靠班主任的口头安全教育模式显得单薄无力,枯燥、过时,传统的安全及教育模式及安全教育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且无法适合新时期发展的安全教育导向。老的安全教育模式及安全教育内容无法系统地、深入地把安全教育开展到位,很多学校也没有把安全教育纳入到考核体制。通过对农村及城区的教师问卷发现,对安全教育工开展满意的比例只有7.2% ,而而不满意的比例占了49.7,一般的占了43.1%,如表1所示。
在走访调查中还发现,城区的很多小学只是利用板报、宣传栏进行宣传安全教育,而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甚至连板报、宣传栏也没有。城区的很多学校安全教育只是停留在班主任的口头警告,将安全教育变成了安全管理,学生只能走过场的听一听,而通过播放影音资料、邀请专家实例讲解在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在对学生进行走访调查、调查问卷和访谈时发现,学生认为通过影音进行安全教育远远超过老师机械式的说教安全教育。在学生卷中,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开展的评价度依然不高,选择不满意的学生高达 70.3%,而选择满意的学生只有7.8%,详见表 2:
(三)教师队伍不专业
教师队伍上,在开展了安全教育课的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基本是由班主任通过班会课来完成,绝大多数班主任没有经过正规的安全知识学习和规范安全训练,属于半路出家,因此很难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而在农村小学这种情况更加凸显。师资队伍一直是制约我国安全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中发现,有些学校只是偶偶聘请相关部门专业人员临时给学生讲解安全知识,有的专业人员讲授能力薄弱或太过专业,导致学生对内容无法理解。
(四)校园周边的环境差
校园周边环境差是很多城区学校和乡镇小学犯愁的事情,虽然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会不定时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整治,但小摊小贩为了获取小利益一直伴随在学校的周围,给学校的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小摊小贩饮料食品卫生不达标以及学校周围不可抗拒的突发事故等因素严重威胁着小学生的安全。
(五)学校设施不达标,陈旧设备缺乏维修保养
学校设施不达标,尤其是在农村小学显得更加突出,比如校园危房现状突出,校舍电线老化、缺少应有的护栏,门窗玻璃不牢固,体育器材陈旧、不牢固,消防设施不到位、消防通道堵塞等,这些问题给学校安全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二、小学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与当前社会治安脱节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治安总体上稳定有序,但学生的生活场所具有活动性,加上目前犯罪形式的多样化与新颖化使得安全教育工作更加复杂。当前,不管是城区小学还是农村小学关注社会治安变化,但还是存在目标不确定现象,在日常的安全教育活动没有对当前社会形势的变化设置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二)健全机制缺乏
安全教育机制是学校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强制有力的政策会增强执行力度,只有强有力的政策才能使工作高效顺利的开展。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政策,因此安全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缺少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即使是涉及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也不是专门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制定的,也只是分散在不同的规章制度中。目前安全教育存在无法可依状况,机制不健全,使得安全教育缺乏活力,成为空口号。
(三)学校、家庭缺乏合作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各自的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父母为生计奔波,很多父母根本无法顾及小孩子的发展,大多数家长特别是农村小孩的家长完全不去过问小孩对安全的认识,认为安全教育是学校教师及管理者的事情,忽视了自己的作用。平时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关心小孩的身心健康,即使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很多家长配合不积极或者根本不配合。
(四)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课题组成员在进行调究中发现教育资金缺乏是农村学校较为普遍的现象。各级政府虽然为促进教育均衡,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积极调整教育部局,整合教育资源,送教下乡等,这些做法使农村小学教学质量获得明显改善,但在送安全教育活动下乡这种做法很少听到。有些城区学校虽然开展了安全教育课,但安全教育实践的器材缺乏。农村学校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明显少于城市的学校,受条件限制,很多安全教育课程只是停留在书本或画册上,在对农村小学进行实地调研时,很多学校没有门卫,经走访发现没实践器材和门卫都是都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造成的。
三、结语
安全教育问题近些年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小学的安全教育,为促进小学安全教育的发展,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收效有限,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及家庭共同努力把安全教育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 葛冬冬.全人发展0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索[J].北京教育,2008,01.
[2] 张克勇,赵晓秋,吴亚平./安全教育0的忧患[J].法律与生活,2004,04.
4.关于我院学生宿舍安全隐患问题 篇四
上周后勤在例行检查宿舍工作中,在我院系女生宿舍中查出很多大功率,我院曾多次发通知并在例会中提到要注意学生宿舍安全问题,严禁使用大功率,并让班长通知会议内容,相信每个同学都知道,学校后勤严禁使用大功率,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同学,无视学校后勤规章制度,知错仍犯,后勤老师不止一次在我院宿舍查处大功率,且由以这一次最为严重,三十多个女生宿舍被查出大功率,影响十分恶劣。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因违纪引发事故的“重灾区”。因此,加强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是宿舍管理工作的核心。近年来大学校园里的安全状况不尽人意,危及学生安全的事故时有发生,且呈现出上升趋势。据调查,校园安全事故中有近90﹪是发生在学生宿舍内。而宿舍是人员密集区,一旦出现事故,将对学生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我们大学生宿舍的监管也应加强。
宿舍安全隐患形式多种多样,经我们总结分析,大体可以归为以下几方面:
(1)违章使用电器
违章使用电器是构成火灾的首要隐患。违章电器主要指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电暖器、热得快、电热杯等,由于学生宿舍的供电线路和设备是按照普通照明用电设计的,在人员密集区中使用大功率电器,使本来设计负荷小的线路和设备承载着超大负荷,易引起线路设备着火。另外,在使用大功率电器时,由于通电后遗忘或放置不当等原因,引燃附近的易燃物,也很容易造成火灾。
(2)违章使用明火。使用明火主要是指点蜡烛、使用酒精炉、煤油炉、汽油炉、吸烟,在宿舍里焚烧杂物等。宿舍内所配置的物品多为木质结构,放置的物品又多是学生的被褥、书本等易燃物,稍有不慎都可能引发火灾。例如在宿舍里经常有学生把点着的烟、蜡烛放在书桌、箱子等易燃物质上,人离开时烟头、蜡烛被风吹落,引燃可燃物而引起火灾。
(3)私拉乱接电源线
由于经济水平提高,小家电尤其是电脑的使用十分普及。同学们为了使用方便,在宿舍内私拉电线、乱接插。电线经常被拖来拖去,造成绝缘层损坏,接头松动,极易造成线路短路或因接触不良发热而起火。
(4)使用劣质和超期的电器
学生在购买电器时,认为自己不经常使用或贪图便宜,就购买那些劣质电器。这些电器由于设计简单,电子元件老化,安全性能差,使用时极易漏电和短路,导致引起火灾,对使用者造成人身和财产的危害严重。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们学生的安全具有很大的威胁。
“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太差了。”消防局宣传部专家一开口就用“胆战心惊”四个词来形容眼下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的薄弱。他表示,消防兵在对学生宿舍检查时发觉一些学生习以为常的行为其实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如有的学生习惯在床上为手机充电、在床上听音乐、在床上玩电脑等,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忘记了关掉电脑、拔掉插头等,由于电器使用时间长了之后会发烫,而床又是可燃
物,可能引起火灾。最让人担心的是,有些学生一遇到检查,马上将违章电器藏到被窝里,诸如热得快等,都是十分危险的。
以下是具体事例:
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酿成近年来最为惨烈的校园事故。宿舍火灾初步判断缘起于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导致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
2006年11月29日上午11时20分许,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内一女生寝室突发火灾。室内物品几乎完全烧毁。所幸火灾并未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原因疑与寝室内违规使用的电器有关,校方怀疑是拖线板或饮水机引发了火灾。2006年10月16日下午1时30分,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南院女生宿舍楼失火,五六名被困女生通过身绑床单逃下楼脱险。消防人员表示,起火原因为宿舍床铺上的一台笔记本电脑爆炸,随后将被褥引燃。
2006年10月8日上午九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校区男生宿舍第22栋一寝室起火,校方保卫人员用灭火器及时扑救,四个床位烧毁了两个。起火时寝室里没人,台灯没有关闭,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2006年7月20日17时50分许,位于哈市南岗区学府路7号的一所学校的男生宿舍突然起火。原来该宿舍学生离校时未将电视插头拔下,导致电视短路爆炸起火,大火将宿舍内物品烧毁。
2006年7月14日早晨,中国传媒大学中蓝大学生公寓一女生宿舍起火。起火时宿舍内一名女生被困屋内,女生说可能是对铺的一个充电器起火,该充电器已在插座上插了3天。
2001年12月17日,四川大学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失火原因为台灯使用时间过长引燃床单。
2002年11月6日,西安联合大学学生宿舍失火,原因为使用电炉做饭,明火点燃地上报纸造成火灾。
2003年2月11日,中央民族大学8号楼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经调查为宿舍内私拉电线所致。
2003年6月28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公寓5号楼发生火灾,原因为长时间使用白炽灯将周围可燃物引燃。
2003年9月12日,北京工商大学新宿舍楼三层女生宿舍发生火灾,从小商小贩处购得的劣质电池充电器成为罪魁祸首。
2003年10月3日,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是由于使用热得快烧水所致。
从上面的事例中不难看出,大多数的事故都是由于同学们违章用火用电造成的,自己的一点疏忽所造成的后果很难想象的,所以再次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遵章守纪,坚决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隐患。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少数大学生思想上忽视学校的防火安全制度,法律意识淡薄,造成了火灾事故,危害了公共安全。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上述案例中违纪学生,都已受到学校严厉的纪律处分。
公安消防部门和国家教委对高校火灾事故的历年通报显示:近几年全国高校所发生的火灾事故的数量,经济损失,对教学科研的破坏程度及给师生员工造成的生活负担等方面,是逐年上升的。因此搞好消防安全是保证高校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各高校领导对安全预防工作十分重视,经常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
古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防范火灾,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也是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每个人都肩负起防火安全的责任,从思想上树立牢固的消防安全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构筑一道防范火灾的钢铁长城,共同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保护国家、人民和公共财产的安全,保护他人和自身的安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神圣权利和义务。了解、学习和掌握防火知识,协助学校做好防火工作,减少和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是实现上述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方面。如果火灾不断,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又怎能顺利完成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继而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因而,学习、掌握一些防火、灭火的基本道理和常识,对于维护学校和同学们个人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5.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对策研析 篇五
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对策研析
高校学生安全已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大学生遭遇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逐年增多,大学生被抢劫、被伤害、被骗、被盗、被滋扰案件时有发生,大学生酗酒滋事、打架斗殴现象屡禁不止.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和高校周边环境的整治是目前高校围绕着大学生安全问题所能开展的`常规措施方法,需要不断改进,采取有效的对策.
作 者:郑孟望 汤玉明 张宏 作者单位: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06刊 名:传承(学术理论版)英文刊名:INHERITANCE & INNOVTION年,卷(期):“”(1)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学生 安全问题 对策分析
6.目前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六
一、学生上学、放学交通工具五花八门,导致学校门口交通拥堵成“常见病”。据了解,目前我镇中、小学生上学、放学有由家长开车或踩自行车、开电动三轮车接送的;有家长领着学生乘坐公共汽车接送的;有学生自己乘坐公共汽车的;学校附近的则采取步行的;等等,由于学校是一个整体,采取的是集体管理办法,上学、放学的时间是统一的,因此每逢时间一到,学校就门庭若市、车来人往、热闹非凡,接送学生的车辆在道路上乱停乱放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学校已多次要求家长并且派值周教师在场指挥,场面也难以做到井然有序,所以常常给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
二、学生的交通安全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表现在一是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年龄存在低龄化,有部分未达到12周岁法定年龄;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中、小学生甚至还驾驶摩托车、电动车、助力车上学;二是随意横穿马路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骑车时在路上扶身并行、互相追逐;等等。这些交通违法行为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一些驾驶员开车行经学校门前路段时,视交通标志牌和红绿灯如摆设,随意闯信号和违反禁令标志指示行驶等,给学生带来不安全感。
四、小摊贩每逢学生上学、放学就在学校门口附近乱摆
乱卖,屡禁不止,不仅给交通带来混乱,而且还带来了一定的治安隐患问题。
五、放假期间因无学校纪律管束,中小学生经常在道路上玩耍,不注意遵守交通法规,也埋下了安全隐患等等。解决学生交通安全问题的办法探讨
一、开通临时公交学生专线,确保交通安全。最好由教育部门与公交公司进行协商,在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内临时开设专门的学生线路负责接送学生,其好处至少有:一是省去学校自己备校车的买车、检车、保养等成本费用与麻烦,公交车也有收益,达到双赢效果;二是减少学校门前与道路上的车流量,减缓交通压力,继而减少交通安全隐患;三是省去学生家长为小孩的交通与治安安全操心以及天天接送的麻烦,可以使他们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其它工作中去。
二、国家及地方**应尽快出台有关对电动车、助力车的管理细则与规定,以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能够明确管理职责,依法进行管理,防止未达到法定年龄的学生驾驶此类车辆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三、交警部门切实落实好公安部《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的要求,确保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
如柳州市城中交警大队自2006年以来就推出了几项措施:一是在辖区小学学校门口摆放“接送小孩车辆请靠道路右侧停放”的提示牌;二是分别给景行路小学、公园路小学、弯塘路小学、十二中等辖区中小学校赠送反光锥筒放在学校门前人行横道上,以提示驾驶员驾车经过学校附近路段时,要注意减速行驶;三是在学生上学、放学的高峰期,派民警到学校门前路段维持交通秩序;四是对辖区中小学校周边道路乱摆乱卖的流动摊贩进行重点整治,并按规定及时移交城中行政执法局进行处理,从而净化了交通环境和改善了治安状况等等。采取以上措施后,学校师生普遍感到比以前安全多了。
四、采取“一警一校”的交通安全责任制,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遵守交法的自觉性。城中交警大队精心挑选了31名具有丰富交通管理经验的民警分别担任辖区31所大、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法制学校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负责交通安全检查和教育工作,实行定人、定校、定责的管理办法。同时,由车宣民警负责牵头,定期对全辖区学校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摸底,看到底有多少所学校拥有校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然后在落实检查工作中必须做到“六严格”,即严格排查、严格管理、严格整改、严格督查、严格责任、严格纪律。组织责任民警对辖区所有集中接送学
生的车辆及驾驶人逐一排查、逐一核对、逐一登记、逐一检验,确保排查登记不漏一校、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主要检查校车和驾驶员是否按规定参加了年检审了,杜绝有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运送学生的情况存在,以达到从源头上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目的。
五、以“五进”宣传工作为平台,经常性地“进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如城中交警大队就制作好20多块图文并茂的交规知识宣传牌,多次拿到辖区学校、社区、施工工地、有车单位等进行巡回展出,对学生和市民群众进行安全教育。同时,组织专门警力进到学校以典型生动的事故案例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通安全教育,使他们意识到交通违法的危害性;另外,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进行齐抓共管。如城中交警大队与管段的派出所民警联手,请其每次进学校、社区、街道、村委检查治安工作时,顺便强调一下交通安全,通过老师和基层干部向家长及其子女进行经常性的提醒,以强化学生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六、在学校放假前做好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使学生们从一开始就树立交通安全意识,确保假期的安全。如城中交警大队近年来每逢寒暑假前,均分别派出民警到各自负责的学校参加散学典礼,给准备放假的中小学生送上一封假期注意
7.中小学体育锻炼安全问题的研究 篇七
一、学生体育锻炼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
身体素质既是人类长期生存的基本素质之一, 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小学生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才能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实现个人价值。因此, 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是一个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群体面临的健康问题也更加严重, 我国的疾病发生率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上升, 这严重影响了个人在社会发展中价值的实现。中小学校是培养专业型智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有人做过研究,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健康状况优于偶尔参加锻炼的学生。因为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 体育锻炼既能改善学生的生理功能、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人体呼吸系统的功能和人体运动系统的功能, 还能更好地促进消化吸收、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增强人体均衡和灵活性、增强人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从而达到人体更健美, 精力更旺盛。因此, 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引导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这是目前学校采用的最普遍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学生健康问题, 也是带动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因素。文化知识的积累与丰富并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还应该依赖于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人文主义理念的发展要求人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实现个人价值, 培养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积极参与社会改造实践是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 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接触到更多的事物, 才能让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得到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之后, 其可以更好地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中小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这对于中小学生个人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Taylor对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经过长期研究并且得出结论:体育锻炼可增加或提高学业成绩、自信心、情绪稳定性、独立性、心理控制源内控倾向、良好心境、知觉能力、身体意象和身体能力感。Berber研究发现, 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的活动 (每次活动20分钟到六十分钟) 有助于改善情绪。
Mc Donald&Hodgdon对有氧健身锻炼与特质人格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结果发现有氧健身运动在人格与评价上有积极的效果, 它对于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是非常有利的。
二、学生安全教育、自身防范意识和学校完善安全措施的必要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指出, 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我们的学生缺乏安全防卫知识, 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其实80%的意外伤害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 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养自身防范意识非常紧迫。
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 1997年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了《中小学安全须知》、《中小学安全常识》等书籍及挂图, 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小学进行了普及教育和宣传。但这些书籍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火、防盗等, 涉及体育运动安全的知识很少。
许多学校为了减少“麻烦”, 故意取消了一些危险系数较大、难度较高的运动项目。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避免体育锻炼中事故的发生, 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 如降低教材难度、删除有挑战的教材等。其实这些做法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 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应该回避问题, 而应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自身防范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 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1.学生定期体检是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的必要手段。
2.患有各种疾病的学生或刚病愈的学生应遵医嘱服药和休息, 不宜参加运动或剧烈地运动。
3.教育学生不要在强光下锻炼, 谨防中暑。
4.饭后不宜立即参加剧烈运动。
5.锻炼时间不要过长, 一次锻炼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 以免出汗过多, 体温上升过高。
6.锻炼后不要大量饮水, 因为夏季锻炼出汗后, 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 特别是心脏增加负担。
7.锻炼后最好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因为过冷刺激会使毛孔突然关闭, 造成身体内脏器官紊乱。
8.锻炼后忌大量吃冷饮, 因为大量的冷饮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急性胃炎。
9.体育教师要对中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例如防止游泳溺亡的安全教育、高处坠地摔伤教育以及防火教育等。
10.体育教师要给中小学生讲解运动前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因为在激烈运动前如果不活动全身, 就很容易造成拉伤或扭伤。
11.体育教师还应教育学生防止二次损伤的发生。
12.让学生了解一些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性质的户外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的安全问题不仅是教育界需要关注的话题, 也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和研究的内容。国家应从政策上进行调整, 要求各地教育部门重视体育锻炼的安全问题。如:国家颁布相关文件推行健康政策, 要求中小学在教育期间确保学生的安全;教育部门定期展开教育考核工作, 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规范实施全面考核, 对学校的教育工作给予科学指导, 让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学校、教师、家长等在努力采取措施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 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体育锻炼方案, 让学生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展开各项体育活动。各级中小学校在教学改革工作中既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 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此外, 还要让学生能更好地接触体育知识,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并且针对体育锻炼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采取防范措施, 从安全角度为学生考虑安排教学工作, 向中小学生广泛宣传“安全锻炼”的重要性, 制定合理有效的体育教育计划, 为学生创造优越的体育学习条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实施教学改革, 在完善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体育锻炼安全措施的改善。如:针对各类体育项目的教学, 教师可为学生制定相匹配的安全加护, 让中小学生不仅接触到专业的体育锻炼, 也能在锻炼中保护好自身的安全。
总之, 在进行体育运动、学生安全教育、自身防范意识和完善安全措施的安全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人体生理方面的知识, 讲授时要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 通俗易懂, 生动活泼, 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其次, 要不断完善安全措施,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把进行体育运动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三、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的科学性
体育教学是融知识、技术、技能为一体的双边活动。我们既要发挥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体育训练任务的能力。学生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 伤害事故的隐患是客观存在的,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除了必须具有高度的组织能力和教学责任感之外, 还要不断增强教学安全意识、采取可行的保护安全措施、安慰和鼓励学生, 使学生逐渐了解到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 但不科学的体育运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因此体育锻炼要注意它的科学性。
首先, 我们应该了解学生身体状况,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 确保锻炼安全。其次, 我们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生理特点, 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运动项目, 开始锻炼时要注意强度, 最好是由弱到强, 运动量要适度, 做好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调整和放松。建议学生衣服宽松, 内衣吸汗, 鞋底松软;运动场地要平整, 无障碍;场地器材要确保安全、无故障;做任何活动都要遵守比赛或游戏的规则, 等等。
体育锻炼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 它不仅给教育部门、学校、学生、家长和老师造成了很大损失, 还直接影响了体育锻炼活动的长期进行, 体育运动锻炼中的安全问题值得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继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子平.从社会健康调查看我国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健康教育导报, 2009 (15) .
[2]贾金平.造成学生体质降低的具体因素与对策分析.当代教育研究, 2010 (19) .
8.农村寄宿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 篇八
关键词:校园安全;学校;家庭;社会
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个体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活动中永恒的主题,伴随着人
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安全问题已
显得越来越重要。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
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学校是学生求知的场所,肩负着传播文明的神圣使命,被誉为“一片净土”,然而,静谧和欢乐的校园中却存在着许多安全问题。尤其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自我防范能力较差,安全意识薄弱,较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意外事故。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
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已经成为新形势下
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多数小学生还都是在农村,农村小学的校园安全已成为
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校园
安全问题更应引人关注。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发生安全事件的原因很多,校园安全问题错综复杂,但观其形式、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客观隐患、主观疏忽、管理不力及外部影响和自然原因等方面引发的安全事件,由校园内部因素、社会外部因素、社会内部因素构成。这就要求加强农村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学校工作人员的安全
管理水平。
总之,寄宿小学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构建和提供有效的学校安全环境,已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不可少的资源建设和投入。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关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既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有关,也与教育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关,还和整个社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及安全防范技术有关,但最关键
的还是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和学生安全教育状况密不可分。因此,减轻学校安全工作压力,提高学校抗安全风险的能力,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校园安全形成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邱卫东.中小学校园安全的忧与思[J].教学月刊,2007.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旧城乡河
9.女留学生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篇九
一、回到家门之前准备好开门的锁匙,不要站在门口才来找锁匙。
二、开车送朋友回家,要等朋友进了家门才好离去。
三、平常在身上一定要备有各金额的零钱(硬币)。
四、发生不幸时,一定要镇定,记得对方的特征。
五、行车时,一定要把车门反锁。停车熄火熄灯后,留在车内稍作观察片刻再开车门出来,将值钱的东西放在看不见的地方。
六、皮夹内放有自己的名字及亲友名字、电话的.小卡片。
七、开两个以上的银行户口,平常只带放零用钱(出门够用就好)的提款卡。希望能把意外降到最低,若不幸发生了意外,也尽可能将伤害减到最少。
八、进出电梯注意同乘者是否面露邪恶、不按楼层,尽量站在控制钮的地方,一旦被攻 击,立即用手拍打每层楼按钮,此时,电梯会在每个楼层停下来,同时对外大喊失火了! 不要徒手跟歹徒搏斗。
九、如果与人合租房,必须约法三章,不得随意将钥匙交给其它朋友,免出入复杂。
十、晚上出门尽量拿件外套,将皮包套住,避免被抢劫。
十一、一旦发现被跟踪时,可以用脚踢或用皮包拍打路边停车,触发报器响声,引起别 人注意。
十二、搭计程车时,注意前座有没有斜靠下,以防藏有他人。
十三、开车族,上车前注意周遭有没有人,上车后第一个动作是按下门锁,以防有人突 然开门而入;停车时,千万不要把家里电话写在车窗前,避免有人故意叫你移车时行歹。
十四、为防假车祸,真抢劫,碰到车祸,千万不要马上出来,最好先冷静观察对方是否 有好几人或来者不善,最好马上开走,同时猛按喇叭,引起旁人的注意。
十五、停车时,如果有他车跟着,停妥后,不要马上出来,等对方先车走远后,以防被 劫持。
十六、单身到公共场所喝东西,如果没有喝完就去上厕所或离开打电话,后就最好不要 再喝了,以免中间被下药。
10.小学生安全问题论文 篇十
幼儿教育小学化,不但对幼儿的人身造成伤害,还对幼儿的心理造成更大的伤害。
现在不少幼儿园,特别是小学附设幼儿班或学前班,没有严格按照幼儿教育规程科学保教,没有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不知道幼儿始终不离开教师的视线的重要性。而是按照小学的管理模式,进行分学科教学,教师把40分钟一节课作为课程,把课上了就算完成任务,其他的事都任由幼儿自由“安排”,也就是说只有所谓的“教育”,没有相应的保育。不遵循幼儿园保教并重的原则。
因此,小学中的学前儿童“被同伴的小刀划破脸,被同伴铅笔戳伤眼睛——致伤致残”的现象时有发生,我所知道的就有多起。更为严重的是小学中的学前儿童在校内摔伤,甚至有从二楼摔死的惨幕发生;还有的学前儿童模仿侠客从楼上往下飞,这次在马鞍山学习,教授给我们讲课时也提到这件事。
这可能就是有些省、市明文规定“不准小学招收学前班,更不允许学前儿童和小学生混合编班教学”的直接原因。原芜湖三县一市从本世纪初,就有这样的规定,并一经发现立即查处。现在有的学校意识到这方面的不足,就允许家长进入校园,家长甚至始终跟着孩子转。成人在校园内自由出入,又给校园增添了新的安全隐患。也扰乱了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
还有一些学校,为了增加学前班生源,增加学校额外的收入。适龄儿童入小学一年级还要进行统一入学考试,甚至还考“简单”的小学一年级知识。这样,一年级语文数学老师上课时,就好像上复习课,没学过一年级语文数学的儿童就跟不上班。这样,家长就责怪幼儿园(或学前班)老师没教好。这就逼迫学前教育的老师不得不教小学一年级知识。明知不对也要这样做,否则就影响生源,甚至影响生存。
还有一部分老师,不知道怎样引导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再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学习兴趣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拿着市场上的“幼儿课本”照本宣科,甚至还布置家庭作业,这样既省力又省时,还能迎合家长的心意,也为幼儿园争取到了“生存”的空间。
这种脱离幼儿教育实际的教学活动,剥夺了幼儿游戏的特权,幼儿从小就认为学习是吃苦的事,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危害是深远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用学科教学取代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失去了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活动形式;教师长时间用言语讲授的方式进行知识灌输,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学习效果;在管理方式上也完全小学化,要求幼儿上课长时间(每节课40分)不许动,更不许随便上厕所、喝水等等。这些做法,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造成儿童怕学、厌学、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重要原因,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更是严重的摧残。经专家研究表明,现在有不少人出现的心理疾病,与当年没有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有关。不合理的幼儿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起抑制作用,可能引发幼儿心理疾病。《安徽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中的“规范办园行为”为我省规范办园行为制定了可行的目标:“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学校禁止举办附设幼儿园、学前班,其已经附设的幼儿园在2013年秋季开学前与上述学校脱钩,已经举办的学前班在2011年秋季开学前停止招生。2013年秋季开学前,小学学前班逐步过渡为独立幼儿园、附设幼儿园或幼教点,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严格按照幼儿教育规程科学保教。规范各类幼儿园命名、办班和招生,各类幼儿园招生不得与小学招生挂钩。”
《无为县学前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我县当前学前教育薄弱的现状,在“发展目标”中明确指出:“到2013年秋季开学前,小学学前班逐步过渡为独立幼儿园、附属幼儿园,完成农村小学与学前教育剥离工作。”
我觉得要从安全角度关注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看何时“脱钩、剥离”的问题,而是“只有严格按照幼儿教育规程科学保教,才有可能保证学前儿童在校安全”的问题。安全大事刻不容缓,其他问题可以逐步落实。为此,我建议从以下几点采取补救措施:
1、编拟调查提纲,进行摸底调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小学周边有经批准的公、民办幼儿园,且不存在“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该小学就不得招收学前儿童。
3、小学周边没有经批准的公、民办幼儿园,为了解决幼儿入园问题。在各方面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允许招收学前儿童,但要对学前儿童单独开班。该校校长(含其他学前教育的行管人员)和学前教育的老师要接受学前教育培训,严格按照幼儿教育规程科学保教,并与上级主管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上级主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察。
4、整合、提升幼儿教育队伍,是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保障。(1)、合理使用幼儿教师,改革选聘幼儿教师的方式。幼儿教师现在相对比较缺乏,有不少学校还把幼儿教师充实到小学教师行列。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虽然是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但终究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幼儿教师对小学教育不熟悉,她们熟悉的幼儿教育又缺她们,这不是没有做到“人尽其才”吗? 另外,在选聘幼儿教师时,在检测她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检测她们基本技能和实践经验。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比专业知识更重要,这是众所周知的。
因为不检测她们的实践经验,所以有的幼师学校,就不重视学生的实习。而实习工作正是合格幼儿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我2012年1月7日到和县参加了巢湖幼儿师范学校的招聘会。在招聘会上得知:这学期是应届毕业生的实习期,实习生就可以在学校的指导下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就参加保教工作了。这些实习生没有实习老师的指导,能起到实习的质量吗?用人单位花钱聘人就是做事的,能保证实习的效果吗?还有些应届毕业生就直接在家复习做好选聘考试的准备工作。这些所谓实习的或没有实习的应届毕业生,到时候只要有幼儿园签章就算通过了实习。(2)、要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在园本培训、远程学习和学历提升方面的作用。教师进修学校要和师范院校合作,利用教师进修学校资源,对在职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进行“园本培训、远程学习和学历提升”的同步服务工作,提高培训效果,减少培训成本。(3)、县、乡(镇)、园要完善专业的各级教研、科研网络,构建幼儿教育教研、科研平台。(4)、县、乡(镇)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视导、督察机制。
“严格按照幼儿教育规程科学保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学前儿童的在校安全,责任重如泰山,必须立刻采取有效措施,并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敬请有关领导斟酌。
这是我学习中的一点收获,与同仁们分享。
11.小学生安全问题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08-01
统计表明:从公安部交管局每年公布的交通事故统计中看出,中小学生伤亡已占交通事故伤亡人员30%。这一幕幕悲剧的发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和不稳定因素,也说明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努力使小学生安全教育与时俱进。
一、小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不同层面对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不够重视
多数学校的重视是应付式的重视,上级部门一要求就重视,搞活动时重视,平时不重视。有些学校把安全教育当成应付检查的形式来抓,你检查什么我就做什么,而不是科学、有实效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还有的学校与教师完全依靠交警来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忘记了自己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这种忘记谁是教育主题或者忽视教育实效的做法根本就是绣花枕头,小学生安全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时起时落。
2、教材资源不够
说实话,拿我们平时的安全教育手册和班会安全教案来看,提供的安全教学的资料不多,资料中精品不多,教师对资源的理解与运用不够。久而久之,形成了低年级与高年级使用的资料都是一样的,去年与今年使用的资料都是一样的,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使用的资料都是一样的。教师对于教材不太理解的时候就开始教学,随拿随教,对学生不负责任。
3、许多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没有因人、因地施教
正如上面提到的安全教育无论从根上的思想说起也好,还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也罢,流于形式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也成了“痞子”——有的学生的胆子教小了。有的学生麻木了,有的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如此等等。其实这是我们忽视了的重点,我们安全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如果他们的心里抵触着这样的教育形式,只能说明安全教育的失败。
4、家庭与社会环境对于小学生安全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有的家庭过于溺爱学生,凡事对于学生迁就,对于安全处置意识不浓,出事就只知道追究学校的责任,有的学生家长自己就不能做好示范。正所谓“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家庭的辅助作业不容忽视。
二、关于改进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建议
1、充分利用学校的安全管理开展安全教育
学校要培养学生关心安全的兴趣,要发展学生对于安全探究的兴趣,要培养学生参与交通活动的主人翁精神,使他们通过对自己与社会负责任而健康地成长。学校应当开展安全管理的创建工作。学校的安全管理应该与其管理制度文化、生活方式、校园其他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在这方面要起先锋模范的作用,要担当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任。其一,学校要有一名领导负责本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二,学校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学而时习之,重点在于实践。教师与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安全管理,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意识与文明安全行为习惯。这是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立脚点,它决定了学校安全教育的成败,同时也是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的标志。脱离以人为本的管理将是失败的管理;成功的管理要在改进人上面下功夫,学校的交与教育要实现科学的管理,要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其三,学校重视提升行政管理者与教师的安全管理素质。校领导与教师在安全管理上面必须亲力亲为,学校与教师不能因为自己恐慌而在学生中传播恐慌心理。在当前的形势下学校与教师要通过提高自己的安全管理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与教学水平。
2、具体的安全教学方法也可以作一些改进
其一,重视安全感教育。安全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国家以人为本,人以教育为本,教育以安全为本。从安全感到信用感,再到自动性、自觉性、自主性的发展规律看,安全感是人的各种能力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基础。人首先要解决的生存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其二,重视情感的管理与安全行为能力的训练。人生有一个好的情感状态与安全行为能力,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事故,如果社会全体人员处于良好的社会情感状态,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的社会也就成为了快乐与幸福的社会,公民才会健康地发展,小学生的自然人格与社会人格才会成长的更加完善。我们要通过教育使学生参与交通活动时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其三,要重视学生安全行为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相适宜的安全行为能力训练,有的学生横过马路喜欢快速跑过,有的学生害怕过公路、街道,有的学生不善于观察路面交通情况,有的对于速度与时间没有估计能力。学校要因人制宜进行个别辅导,要通过这种辅导消除个人行为能力方面的交通安全隐患。
12.小学生安全问题论文 篇十二
目前, 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已达9000多万, 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形成的特殊家庭类型。由于这些家庭抵御风险能力的特殊性, 子女意外伤残、死亡将给这些家庭带来尤为突出的严重困难。中小学生属于弱势群体, 由于其安全意识淡薄, 自我保护能力差, 容易受到伤害, 对社会稳定和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前, 关注我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加强和完善学生安全管理工作, 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变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一、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安全的基本情况
2007年, 教育部首次公布了《2006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形势分析报告》, 这是我国首次以报告的形式分析全国中小学的安全形势。报告显示, 2006年, 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学生安全事故中, 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等事故灾难占59%;斗殴、校园伤害、自杀、住宅火灾等社会安全事故占31%;洪水、龙卷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占10%。据统计, 溺水 (占31.25%) 和交通事故 (占19.64%) 仍为主要事故类型, 其中, 近四成事故发生在学校, 超过三成发生在上学和放学途中。从地域上看, 农村中小学安全事故发生数、死亡数和受伤数都明显高于城市。2006年发生的学生食物中毒事故比2005年有所增多。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存在很多卫生安全隐患。
目前, 农村是校园安全事故多发地区, 农村中小学生安全现状令人担忧。首先, 是校园安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 基础设施不完备, 师生安全意识淡薄, 学校安全管理存在明显漏洞, 给学生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学校内部打架斗殴事件屡有发生。因为农村学校周边环境较乱, 许多来自社会的不法分子对学生也容易造成伤害。其次, 是交通安全。农村中小学生上学路程较远, 部分农村地区出现许多“无牌、无证、无保险”的“三无黑校车”从事接送中小学生、幼儿上下学的非法运营活动, 农村中小学校往往疏于管理, 农村学生居住分散, 造成线路多、人数少、营运成本高, 车主只有超载才有利可图。加之, 农村道路上车辆较多车速较快, 执勤的交警较少。这些车辆增大了农村学生乘车安全隐患, 严重威胁着学生的人身安全, 这也是近期农村中小学生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再次, 是饮食卫生安全。农村学校生活条件差, 学生经常买一些便宜无质量保证的食物, 加之农村食品监管不力, 很多“三无”产品严重威胁着农村孩子的身体健康。最后, 是自然灾害的伤害。我国西北部许多农村地区中小学生上学条件艰苦, 学生意外事故基本上是由于雷电、火灾、煤气中毒、地震等不安全因素造成的[1]。另外, 农村多河水, 而且缺乏娱乐设施, 使得很多孩子到河边玩耍、下河游泳引起许多溺水事故。农村学生面临的安全隐患目前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 我国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统计情况较为缺乏。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安全情况的报告仅有2006年予以公布。就全国情况看, 关于中小学生安全情况的报告还很少。曾有一项调查显示, 全国每年有1.6万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 其中, 80%的意外伤害事故, 是可以通过预防来避免的。
据笔者了解, 2009年2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青少年保护委员会向社会公布了《2008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安全情况报告》。据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上报, 全年共发生中小学生各类安全事故1756起, 比上年减少763起。学生安全事故的主要特点是, 学生受伤害程度以轻微伤和轻伤为主, 占96%。第三季度, 学生死亡事件占全年的49%, 发生溺水死亡比例较高。据调查, 农民工因未尽监护责任而引发的孩子死亡比例较高。此类事故主要发生在农民工家庭, 约占死亡人数的40.8%。在《2009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安全情况报告》中, 上海市共发生1717起, 比上年减少39起。各类安全事故中, 轻微伤和轻伤占96%。值得关注的是, 交通死亡人数明显上升。2009年, 全市共发生学生交通事故150起, 比2008年上升27起, 因交通事故死亡16人, 上升了11人。调查新发现, 女生非外力死亡增多, 2009年, 受伤人数男女生比例分别为72.7%和27.3%。死亡比例女生为41.2%, 比上年度提高了10.2个百分点。这一系列的数据都可以反映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安全现状必须给予重视。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6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形势分析报告》反映的各类学生安全事故中, 10%是因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导致的事故, 90%属其他各类安全责任事故。其中, 45%的事故因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而发生, 18%的事故因学校管理问题而发生, 27%的事故由于社会交通、治安等原因发生。我国中小学生安全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当前国家和社会对中小学生安全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目前, 威胁中小学生安全的有三大杀手。一个是交通的事故;一个是游泳造成的事故;一个是自然灾害的事故。2006年9月1日, 开始实施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49条有明确的规定:“公安机关应当把学校周边地区作为重点治安巡逻区域, 在治安情况复杂的学校周边地区增设治安岗亭和报警点, 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这一规定显然还没有完全落实。关于福建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发生的惨案, 凶手是一个性格孤僻、仇恨社会的人, 因此, 想到残杀无辜学生来报复社会。反思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在于社会服务和保障方面存在不足。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 对于这样的个体, 社会相关组织要进行心理疏导, 减少对社会的危害。
目前, 国家和社会尚未对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给予足够重视。据笔者了解, 权威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情况报告, 仅2007年公布了《2006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形势分析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形势的变化, 中小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有所变化。这一系列研究报告不跟进或不向社会公开, 恰恰不利于社会大众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安全形势进行把握和应对。尽管这一数据统计与获取具有很大的难度, 众多地区为了逃避责任, 往往隐瞒实情。事故责任人往往利用个人权势将事故封锁, 加之群众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 不仅不能提高他人的安全意识, 也使得肇事人逍遥法外。但是, 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大力支持这一统计研究工作, 严格统计评估中小学生安全形势, 将其向社会公布, 可以进一步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高度重视, 有利于政府职能部门为对策建议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共同保护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2. 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的场所, 但当前学生安全事故发生最多的场所集中在校园内。有些学校的干部和教师安全意识淡薄, 存在“只管三尺门里, 不管三尺门外”的思想, 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 却不关心学生离开学校后的生命安危。学校主要承担的是教授知识让学生考试得到高分, 学校之间的竞争体现为学生成绩的高低, 往往忽视学生安全教育。部分教学设施陈旧, 有的教学楼是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前建造的, 设计标准较低, 没有消防设施和意外事故逃生路线;电路老化, 线路温度升高后容易产生电火花以至于失火, 威胁到广大学生的人身安全[2]。另外, 相关部门安全管理不到位, 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对本辖区内学校的安全工作的基本情况不甚清楚, 学校管理者对本校安全隐患也不甚清楚。这极易造成诸多悲剧。
3. 学校安全教育不规范、不科学, 未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
目前, 我国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仍存在课程设置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等问题。部分学校对公共安全教育重视不够, 实施不力, 随意性较强。安全教育缺失、安全意识淡薄, 使得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突发事件时不知所措。据了解, 孩子们心中的安全教育只存在于一年一度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部分学校的安全教育, 一般只由校长和分管副校长总体负责, 班主任具体负责落实, 这一做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班主任独立承担安全教育的责任, 效力不够, 班主任的业绩往往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挂钩, 作为老师, 更为关注学生的成绩, 仅在学科课程或者是班会上渗透安全教育范围较窄, 没有经过专门的安全教育知识培训, 也会降低安全教育的效果。同时, 安全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 整个社会倾向把学生的安全教育推给学校。学校周围和寒暑假学生的活动场所过于分散, 警察也应发挥特别关注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作用, 学校与公安部门的联系工作是相对独立的, 在对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缺乏沟通与合作。
4. 学生家长与家庭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知识匮乏
有些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吃穿, 安全和前途就任其发展;还有一些家长, 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 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这使得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十分淡薄, 而安全教育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是不够的。学生在校的时间有限, 学校环境也相对简单, 学生多数时间生活在家庭, 家长要担起安全教育的重任。但是, 由于家长忙于工作, 或者其自身缺乏应有的安全教育知识和经验, 这都使得中小学生无法得到足够的安全知识。当事故发生时, 家长往往把责任推脱给学校和社会, 其实, 学生安全, 家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亲情, 充满了更多的信任。尤其是当前许多孩子面临心理安全的问题, 需要家长与孩子充分沟通和交流, 及时对孩子的心理安全压力给予疏导。
三、当前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难点与障碍
1. 中小学生安全问题具有复杂性
中小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决定了中小学生安全工作的复杂性。首先, 中小学生安全按照区域分, 可以分为城市区域和农村区域。农村中小学生安全工作易被忽视, 解决难度较大。如, 警察坚守在农村的校门口难度很大, 无法实现人人平等享受安全。其次, 中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具有差异性。中小学生是中小学安全工作的主体, 按照学段分, 包括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安全防卫知识和安全习惯缺失, 直接导致安全事故来临时, 自我保护能力差。再次, 学生安全事故类型具有多变性。其中, 包括意外伤害 (溺水、交通事故、火灾、触电、拥挤踩踏、房屋倒塌、有害气体中毒、危险物品爆炸等) 、社会安全 (刑事案件、自杀、打架斗殴、猝死等) 、校舍安全 (房屋、消防等基础设施、实验室、体育场所) 、食品安全、校园暴力、校园性侵害、网络交友安全等事故类型, 这就使得事故的可控制性较差。最后, 事故发生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学生无论是上学、放学, 课内、课外, 校内、校外, 随时随地都存在安全隐患。这些不确定的因素造成了中小学生安全问题不断。
2. 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首先, 与中小学生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 已有的法律法规也缺少监督管理部门。据了解, 目前, 我国还没有专门制定校园安全法, 少量涉及校园安全工作的有关规定也分散在相关的综合性法律和部门规章中。2002年, 教育部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但仅作为部门规章存在, 在实际执行中缺乏应有的法律效力。2006年9月1日, 我国开始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没有执法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安全工作的主要力量, 在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方面的实际协调工作存在很大的难度。在法规效力不高的情况下, 又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如教育部规定, 中小学、幼儿园领导安全培训至少16学时, 不少学校没有落实, 目前, 学生安全的法律规定不足以发挥应有的效用。
3. 学校和社会安全教育与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教育部颁布相应的安全工作通知, 却没有以足够的资金来与这些安全工作配套, 重视不够直接导致投入不足。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学校, 特别是农村学校安全工作不力的重要原因。校舍房屋等教育硬件不是一朝投资就一劳永逸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会产生新的危房。硬件要跟进, 软件也不能马虎。调查了解到, 校园保卫的日常工资也是一份不少的投入, 当前, 学校没有“门卫”的编制, 对于偏远地带的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实行起来更加困难。
4.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缺乏执行的层级单位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行政主体, 其功能庞大且分散。学校安全工作涉及部门很多, 但这并不代表力量很大, 反而出现力量分散, 形不成合力的状况。相关部门还误将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混淆, 如安全管理的部门不管理, 安全教育的部门不教育, 而部门之间相互推诿, 甚至掣肘的现象也有发生, 造成政府资源浪费。另外, 体制不畅也导致各部门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和预见性。据了解, 多数学校都存在建立制度与执行制度两张皮现象, 有些安全制度形同虚设, 没有起到应有的制约管理作用[3]。这体现了目前中小学安全工作的基层工作和服务管理还较薄弱。
四、推进我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1. 当前推进我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亟需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首先体现在学校管理方面, 要坚决废除学校到点开门的陈规, 不但可以解决上学时学生拥堵在校门口的问题, 也可以避免学生在校门口的安全隐患。其次, 解放思想就要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常态化、规范化。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切实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再次, 解放思想体现在对待已经发生学生安全事故的处理态度与方法方面。一味地隐瞒实情不能解决当前学生安全的各种威胁, 逃避责任, 草草处理学生安全问题, 不但不利于保证更为广大的中小学生的安全, 还有可能引起整个社会的不稳定。最后, 解放思想体现在校园安全不仅是校园内部, 也要保证校园周边环境的稳定。为校园安全增设三道安全卡口:第一道, 派出所的警察;第二道, 社会民众对中小学生的爱护;第三道, 校园门卫处的保安。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职责, 学生家庭和全社会都要给予重视。中小学生安全健康的生长环境离不开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2. 学校应主动担当学生安全教育的主导力量
学校领导重视并负起校园安全的责任, 加强校园内部管理, 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从而减少校园事故的发生。同时, 校园门卫配备至少两名经过严格培训的身着制服的专职保安, 对乘机的犯罪分子产生威慑作用, 而且可以提高保安人员的责任心, 时刻警惕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学校作为安全教育的主导力量, 对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要针对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 不断提高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效果。首先, 在校园里积极营造学生安全教育的氛围。以悬挂安全标语、安全科普画廊以及安全专题黑板报等方式帮助学生多方面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其次, 让学生安全教育进入课堂, 每学期专门安排至少10课时教授学生安全知识。通过规范的安全知识教育, 使得中小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再次, 通过各种活动渗透安全教育, 如进行以安全为主题的知识竞赛、书画展览、演讲比赛以及文艺节目汇演。同时, 以“安全教育日”为契机, 成立“自救自护安全教育周”, 举行全校师生“火场逃生”模拟训练, 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特勤支队, 观看消防表演等。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 掌握安全知识, 提高安全意识。总之, 学校的安全教育不能仅仅是口头说教式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常规化, 安全教育范围要全面, 安全知识教授要系统, 安全教育方式要不断创新, 从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 要加强农村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当前, 需要重点加强农村地区中小学安全工作, 尤其要加强农村地区中小学食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知特点, 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特别要在寒暑假或开学后, 在中小学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要努力做好学生上下学路上的安全保障工作, 确保学生不乘坐拼装车、报废车等存在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加强大型集体活动的组织管理, 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责任, 严防因管理疏漏而引发事故。此外, 学校还要切实培养教师和家长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采用各种形式动员家长参加各种安全培训, 增强家长的安全教育水平, 提高家长的安全教育能力。
3. 强调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负有安全教育的保护义务
安全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是不够的, 家长也要承担起孩子安全教育的重任。家长要教会孩子最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合适的时候教会孩子必要的生存技能。同时, 家长、家庭应主动配合学校、教师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家长们不能仅注重孩子的学习, 还要重视孩子的安全, 尤其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细节。如用电的安全, 家里插座的放置;努力预防意外的烫伤和烧伤, 把热水放置在孩子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坚决不让孩子在家里玩火;家长还要把刀剪等利器收好, 不要让孩子拿着玩;教育孩子不要跟不认识的人走, 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还要告诉孩子要注意交通安全, 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 在汽车上不得把头伸向窗外等[4]。在我们身边, 中小学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家长应该通过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实例加强教育, 帮助孩子深刻认识到事故的危害, 让学生体会到安全事故对自己的伤害、对父母的伤害、对家庭的伤害, 从而激发学生“我要安全”的自觉保护生命的安全意识。
4. 社会各界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
社会要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在学校、社会、道路等醒目的位置悬挂学生安全知识宣传挂图和横幅标语。公安部门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 到各村、各校举行安全讲座, 发放安全教育宣传图片资料等。社区、妇联等部门都要针对青少年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 以灵活的传授方式, 向学生普及自我保护知识和法律知识。社会要加大对学生安全的保护投入, 这样, 便增加犯罪的难度, 随之安全事故的发生就会减少, 从而提高社会安全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和加强校长、园长安全管理培训工作, 以远程教育和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 不断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一把手”负责制, 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评估考核体系中。校长作为校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要对学校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如果由于工作失误造成师生生命财产损失, 要根据有关规定追究其行政责任;如果触犯法律, 要根据有关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管理要与监督相伴而生才有效。除设立专门部门对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外, 还需要建立起群众监督机制, 安全事故发生时, 严格制止领导利用权势私了, 以免造成更多不必要的牺牲。群众的监督还体现为, 对于学生安全隐患要及时与相关责任部门反映, 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教育部门要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密切合作, 加大对学生上下学接送车辆的排查整治力度, 积极开展对各类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 积极建立和完善校车管理制度。各地交警要加强对中小学及幼儿园周边道路交通的管理, 在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增派警力疏导交通。尤其是在国道和一级公路旁的学校门口设立交通安全标志, 或者在上学、放学时由专人护送学生过马路。同时, 还要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 建立健全学生上下学接送和交接制度, 努力做好学生上下学路上的安全保障工作。
孩子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 他们能否健康成长, 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中小学生安全要运用社会合力, 开展综合治理, 提高预防能力, 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且安全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许青节.关于农村中小学生安全管理的思考.教学与管理, 2008 (9) .
[2]丁克芹.校园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师, 2005 (12) .
[3]付刚.中小学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聚焦教育, 2007 (16) .
【小学生安全问题论文】推荐阅读:
小学生赏识教育问题分析的论文07-01
预防和纠正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论文12-11
小学体育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11-19
李外河小学安全问题的自查报告06-28
小学生作文注意问题08-15
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办法的阐述论文10-14
小学奥数面积问题习题09-04
小学教育存在问题09-26
农村小学阅读存在问题10-18
小学奥数工程问题总结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