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总结学生安全教育

2024-11-26

德育总结学生安全教育(共16篇)

1.德育总结学生安全教育 篇一

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科研总结

高三(3)孙发菊

青少年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础。为此我校德育处在开学之初制定实施班主任德育科研工作,现将这学期德育科研成果总结如下:

一、目的意义

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系列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因此,坚持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入手,不仅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任务

1、目标:

——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研究制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

——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他们智力发展,使广大中中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2、任务:

中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练、强化形成的。要通过示范法、实践法、榜样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

⑴遵规守纪教育:要重点抓好校规、校纪和基本社会法规两方面的教育。

⑵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与学习态度相关的习惯,与学习过程相关的习惯,与能力相关的习惯,以及与生理相关的习惯等内容。

⑶礼仪教育:要提出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着装礼仪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⑷劳动教育:学校要研究制定学生自我服务、家务劳动以及公益劳动等方面的实践要求。

⑸安全和自我保护方面:包括交通安全、活动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其他自我保护方面的养成要点。

⑹卫生和生活习惯:要重点培养与学生生理相关的卫生习惯和与心理相关的卫生习惯。

三、养成教育的内容

1、中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

(1)学生在校礼仪。与老师、与同学交往的礼仪。

(2)学生家庭礼仪。与父母、长辈、同辈交往的礼仪。

(3)学生社会礼仪。公共场所与人交往,探亲访友与人交往,通讯联络与人交往的礼仪。

2、探索培养中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规律,创新有效途径与方法。

3、试编中学生礼仪教材,尝试开设礼仪课。依据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儿童年龄特征,以“礼仪规则”为主要内容,编制“小学礼仪教材”,突出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的科学化和序列化。

五、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1、强化学校教育

⑴班主任工作:学校重视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和培训,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⑵团队活动:围绕养成教育,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3)主渠道渗透:紧跟新课程实验改革的步伐,加强教学研究,实现德育目标和知识目标相统一,能力培养与习惯养成相并重。

(4)校园文化: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5)学校管理:学校加大方方面面的管理力度,做到管理育人,特别是要重视教师师德建设,让教师成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楷模。

2、协调家庭教育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学校开展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3、依赖社会教育

加强与校外教育机构的联系,拓宽教育的途径,主动争取镇、村妇儿组织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调动一切有利于学校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实施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 共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2015年9月)、制定课题《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和主要参加者并进行课题研究的宣传发动,协调关系,争取各方面的有力支持。、收集有关资料,学习先进的德育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并开展对课题研究的理论培训。、认真理解方案和计划,对养成教育活动序列分年级阶段编制调查问卷,做好项目分工,采用多种形式调查了解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设计达到主题目标的方法,形式和途径,写出分析调查报告。、做好个案及活动项目检测的有关资料及各年级主题资料档案的准备和分类整理。

开题后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认真搞好学生思想、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调查摸底工作,了解掌握当前学校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宣传动员,为全面推进中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第二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2015年 10月-2015年12月)、确定实验对象和活动主题。、制定各主题活动实施办法和评价机制,采取多途径、多种方法进行相关主题活动,并对活动情况、效果,作出具体记录或情况调查。、观察跟踪记录,进行阶段活动检测与反馈,总结阶段性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经验。、定期开展课题经验交流会,对各子课题研究绩效进行评估。

第三阶段: 总结拓展阶段(2015.1)

高三这一年是学生在高中中阶段最重要的学习阶段,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作为班主任更是则无旁殆。为此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完成我班的行为规范养成德育工作: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

建立完善、有力的组织机制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具体操作实施。形成一个全员参与抓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体系,并结合学校纪律、卫生评比工作,由班委,值日班长组成的日常行为监督小组,对学生的言行、礼仪给予检查、矫正,全员参与管理。

二、具体做法

1、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①学生——激发自我教育的动机。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让学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在班内通过班队会、板报、开展知识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体验生活、不断提高自我教育活动。

②教师——调动参与养成教育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提高学生个人文明素质,更是全民族的大事。我校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把其作为德育的重点来抓。为此,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都要召开班主任会,明确意义,责任到人,并且要求各班主任对行为训练要有记录,并进行交流,互相借鉴,扬长避短。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养成教育不是校长、或某个老师的事,应是全校师生共同的事情。同时,明确要抓学生成绩,抓教学质量,必须从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树立“行为规范教育我有一份”的观念,改变了“只管所教学生,不管其他学生”的错误做法,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抓养成教育”的氛围。

2、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我们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训练的内容与重点也各不相同。主要训练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卫生习惯养成目标,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

3、建章立制,规范言行。

良好的行为规范养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相应的监督机构持之以恒来完成。(1)值日制度:人员由卫生委员、学生干部及值日班长组成,负责每天的“纪律、卫生”竞赛检查,主要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作好记录,并且作好教育,一周作好小结工作,真正从细小处入手,把行为规范落到实处。

(2)学生文明行为考评制度:每学期都要对学生行为进行考核,作好记录,并且进行存档,并且与评选“流动红旗”相结合,使学生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较自觉地遵守规范。

4、严格训练,及时反馈。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强化训练,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在学校生活中训练。要求学生在校生活中规范化、科学化、有序化。

(2)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面的主要监督机构:

① 成立班内清洁队,主要对校园环境卫生和卫生习惯养成起监督作用。② 由班委组成“勤学”督查组。

(3)及时反馈,矫正强化。良好行为养成,我们及时表扬、鼓励,使其产生强化作用,对不良行为我们及时通知,要求及时整改、矫正。

俗话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每一位同学将受益终身。习惯养成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有人曾这样比喻学校教育:学校就像一个工厂,培育出的思想好,习惯好,成绩好的学生是正品;成绩好,思想不好的是次品;成绩不好,思想不好的是伪劣产品。我相信,在我们多巴中学这片沃土上,培育出的将都是正品,都是合格的高中生。

2016.1.5

2.德育总结学生安全教育 篇二

1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去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为新奇和欢乐所取代,逐渐地喜欢上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

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在新生军训期间,我和学生顶着烈日,共同进退,短短三天的共同生活,很快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在他们入校后的第一次运动会上,我和同学们一起写标语、做小旗,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虽然嗓子哑了、晒脱皮了,但师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们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新集体的凝聚力。

2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读书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等等。

对于新班级,开始阶段的常规工作抓得好,就能为以后的深入教育打下基础,班级会出现积极向上稳步前进的局面。班级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的综合评比也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每学期一次的流动红旗既是见证更是进一步前进的动力。

3建立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使班级“分权”、“分层”合作

如果权力过于集中在几个学生手中,既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并且会大大减弱班级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实行班级工作“分权”,班干部、科代表、小组长、各级各类管理员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应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

当然,选出的这些班级干部毕竟不是完美的,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定期对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指导,给他们讲解各部分的工作要点,组织他们学会制定计划及具体措施,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纠正。同时必须严厉批评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班风。

4培养一个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尽快适应中学学习生活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开学初,很多学生会因为跟不上进度,出现“消化不良”或“欠债”的现象,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心里,导致恶性循环。我主张学生在自我暗示中培养自信,自我暗示有一种神奇的威力,它能控制并指导人的行为,使之按预想的目标活动,最终到达目的。例如,当一个人心情沮丧时,反复在心里默念:“我精神抖擞,心情愉快。”很快就能帮助人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所以,经常让学生在心里郑重其事地默念一些暗示语,比如“我一定能学好英语”,“我的语文成绩越来越好”,考前默念“这次考试一定能考好”等,不仅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有了自信,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就能引导学生采取相应的对策。开学初,我就安排几位学习成绩优异的高年级学生在班上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介绍他们是怎样较快适应职校学习生活的,一方面请他们从整体讲他们的学习经验体会,另一方面讲学好各科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的现身说法,对低年级学生是大有帮助的,可以使他们建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我还经常与任课老师保持联系,请任课老师进行各科学习的具体指导,包括听课习惯、作业要求、学法指导等,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真正地学会学习。对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加强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万事开头难”,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但一个班级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位班主任在管理这个班级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要做一个出色、成功的班主任,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教师要重视人性化管理。班级管理要面对的是有思想的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来组织活动,不好高骜远,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在广泛征求学生干部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切忌想当然的个人主张,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说到尊重学生个性,并不等同于放任其发展,教师还是应当运用其职权,在某些方面应当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举止加以批评与指导,逐步实现由扶到放。

第二,想提高师资力量。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榜样作用可想而知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身为教师的工作者,就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水平,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而作为教育部门,可以定期地对各学校进行素养培训或考核等,发挥职权的同时,也应当努力从自身做起,凡事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要具体分析,并及时提出更高的目标。

第三,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学生应当积极配合教师的管理工作。如遇与班主任意见不合时,要冷静处理,不要逞一时之快以非正确手段处理问题,应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以此解决问题才是明智之举。班级管理工作,并非只是教师的责任,学生也该以积极配合、主动投入的心态在其中发挥作用,相信我们的德育教育会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得十分顺利的!

3.德育总结学生安全教育 篇三

关键词:学校管理;德育;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145-01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也是社会矛盾复杂化的阶段。提高人口素质,保证社会安全是构建和谐的社会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保障。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发展的根本宗旨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安全至上。”这体现了学生思想品德和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学生的品德和安全教育工作,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平安幸福的切身利益,也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名学校管理工作者,我们要有全局的眼光,要把德育和安全教育放在学校管理工作的首位,并意识到德育和安全教育一项十分重要和艰巨的任务,必须从国家教育改革的大局出发,落实到 实际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中。

一、动员全校领导、教师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中学校德育对学校各项工作具有指向、选择、调节行为的作用,这是德育的导向性功能,它决定了学校各项工作应以德育为首。学校须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及学校发展的方向思考,全面策划学校德育工作。

1、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训

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学校要结合校本培训出现的问题开展一系列的学习和研讨活动,明确向全体人员提出“德高为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如《教师服务公约》《教育质量监控管理细则》等,引导和规范教职员的教育教学行为,工并通过每学期的考核评比引导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方向。学校要重视对青年教师和新调入教师的工作指导和培训,制订工作细则。“德高为师、学高为范”,一支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做表率、追求高尚目标、追求有效教育行为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保障。

2、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帮助青少年学习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树立基本道德观念、逐步形成行为习惯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学校重视养成教育,把它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以此作为建立良好班风、学风、校风的基础和保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各时期的心理特征,学校要制订各年级养成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从“上课学会聆听”“上课学会说话”到“接纳他人”“和教师交往”,涉及到学生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课堂开始,在行为中落实,明确要求,严格训练。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认知,在训练中形成习惯。学校还有意识地将学校生活与家庭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会做事中学会做人,并在不断训练中巩固认识、提高能力,一点一滴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推动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

3、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让德育充满艺术魅力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要追求“校园无闲处,处处都育人”的境界,其校园文化品味高雅,独具风采。校园洁净,花草树木错落有序,安排的匠心独运。每棵树木、花草上都有温馨提示,这与各办公室门、窗上的名言警句、走廊中丰富多彩的墙壁文化遥相辉映,昭示着学校文化的人文关怀。沉浸其中,使人心旷神怡。在这里,民主、宽容、和谐的办学理念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得以诠释。置身于这样浓厚的立体文化环境中,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快乐的,每个人随时都可以得到启发和教育,心灵随时都可得以净化,思想得以升华。可见,环境的德育魅力同样是无穷的。德育的真正魅力仍源于教育者的用心!

二、扎实有效地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师生安全、校园安宁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的前提条件。然而在灾难未降临之前,很多学校的安全教育却免不了流于形式,走过场。我们总在新闻中、报纸上看到诸如学校墙体倒塌砸到学生,学生放学被伤害,学校组织不好,发生踩踏事件踩死学生……,这些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1、健全校园安全工作领导机制,构建校内安全工作领导核心。学校安全工作,校长要总负责,主管校长要直接管理,各部门“一把手”是直接责任人,学校要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形式,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加强责任追究制度的执行力度,为校内安全工作打造坚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机制。

2、健全各项安全工作防范措施,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工作预案。“校园安全,预防为主”,这是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原则。学校是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活动的“主场”。为确保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做好各项活动安全防范工作尤显重要。特别是组织师生进行大型活动,更要事先准备活动预案,把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活动万无一失。

3、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让安全教育的警钟长鸣。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只有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鼎力支持,互为补充,形成全力,才会大见成效。为此,我们要做到:一是多去家访,与家长商讨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如何消除安全隐患的措施。二是请有经验的家长到家长会上介绍经验,交流管理教育出孩子的良方。三是请当地司法所的专职干事员,来校作报告,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让安全第一的警钟时时长鸣。

三、总结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中的德育、安全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力合作,整治育人环境,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确保校园平安,排除各种影响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因素,班级德育、安全教育工作,也要依靠健全的法律制度来维护。同时,全体教职工,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思想意识,才能使德育,安全教育工作富有成效,才能使德育、安全教育工作永远置立于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

参考文献:

[1] 姜 虹.学校应将德育管理放在首位[J].中国教师.2010(18)

4.初中学生安全教育总结 篇四

一是开展防溺水宣誓签名活动。4月22日上午,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学校安办主任曾靖原就防溺水工作开展了宣传教育,随后全校学生集体宣誓,并在宣传海报上签名,誓言珍爱生命,不私自玩水戏水。

二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行动。4月23日,学校安办牵头,组织后勤等相关人员,对各功能室和教学楼的电路设施、门窗围栏等进行了全面排查,进一步消除了校园安全隐患,确保了学生的切身安全。

三是发放各类通知,强化家校共育。4月26日,学校在积极发放《告家长书》的同时,充分利用自媒体教育形式,借助网络安全教育平台,向家长推送周末安全提醒、节前安全提醒等信息,进一步拓宽了教育形式,强化了家校共育作用,增强了安全教育效果。

四是召开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学校将本周定位安全教育周,要求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时间,道德与法治课、生命生态安全课科任教师利用学科性质,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安全乘车、防溺水等安全意识进一步入脑入心。

5.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总结 篇五

1、新学期为了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成立了以张爱书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联系实际阐述了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教育大家如何加以防范,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2、我校以班为单位,举行了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让大家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实际,谈谈自己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以及如何做好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问题,进一步向大家敲起安全警钟。

3、召开家长会,给学生及家长发放《交通安全告家长书》,让家长认真学习内容,并让家长签字并交学校存档。

4、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事故案例图片,利用学校宣传电视播放并组织各班主任和各年级学生观看关于安全教育的光盘。

5、组织学校各年级召开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专题家长会,对学生家长进行宣传,并组织家长观看安全教育的光盘。

6.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总结 篇六

为将活动开展的具有实效性,钟管镇中心学校利用本周一国旗下讲话,就课间、交通、食品、运动等方面对全校师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升旗仪式结束后,学校立即召开班主任和年级主任会,要求各年级各班开展一次安全主题班会,开展一次班级安全隐患大排查,做一期安全手抄报。同时学校还利用集中播放安全教育警示片,让学生在教室内观看,利用电子屏滚动播出安全提示语,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集中宣传安全教育知识和常识,并向全体学生发放《告家长书》。 下午第一节课,各年级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有的班级利用多媒体播放安全教育视频,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力;有的班级通过幻灯片,向学生讲授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有的班级通过制作手抄报,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图文结合,一张张栩栩如生的手抄报展现在师生面前;有的班级以“话安全”为主题,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安全常识;有的班级开展安全小常识抢答赛等等。

据悉,学校还将组织学生统一收看湖南电视台《新闻大求真》栏目安全教育日专题节目,通过信息技术课堂,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竞赛公益活动,组织一次全校性的防灾减灾安全演练活动,通过湖州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让安全教育进入每个家庭,使安全教育形成家庭、社会、学校合力,筑成一道安全防护墙。

安全教育在钟管镇中心学校的校园里开展的如火如荼,整个校园被浓郁的安全意识所包围,真正将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做到了“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安全、人人能安全”,让校园成为师生的安全港湾。

[

7.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德育教育 篇七

一.要求学生从人本论上认识德育自育的重要性

在人的自我本性中, 总是存在着两个面, 一个是积极面, 一个是消极面。换句话说, 人有美丽的一面和丑陋的一面, 有优秀的一面和卑劣的一面, 有高尚的一面和低俗的一面, 有诚实的一面和虚伪的一面。在生活中, 人们常常张扬积极面发挥应有的效能, 而严格抑制消极面, 以减弱它对积极面的干扰和阻碍, 使自己的行为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因此,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特别是学校的德育教育, 无不起着“扶正辟邪, 争荣去辱”的作用。事实证明, 那些将自己积极因素发挥得好的学生, 往往会在学业上取得显著的成效。

打开历史看, 古代儒家教育很讲究德育教育, 其最高标准是培养圣贤。历史上那些圣者贤者, 的确在积极面的张扬和消极面的控制上, 做得至善至美, 令人敬仰。要求学生明白这些道理, 严格控制自己, 背离消极面而发挥积极面, 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二.教育学生实施必要的德育自育措施

在培养学生德育自育的过程中, 要求他们尽可能的采取一些必要措施。

首先是自我心态的调控措施。在日常生活当中, 要求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是德育自育中必备的心理品质。失败时, 调整心态, 保持坚持不懈的自信心;当利和义现前时, 调整保持公平正义心态;在学习过程中, 调整保持清净无染的心态;接受别人批评教育时, 保持诚恳心态;看到同伴朋友由于没有控制好自己而尽管犯错误时, 要有一个帮助他们改过自新的心态。这样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进行心理调控, 经常保持纯洁而高尚的心态, 久而久之, 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 能给自我德育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要求学生积极接受适当的惩罚教育措施。许多从事教育者认为,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笔者认为, 让学生接受一定的惩罚教育, 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其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承担一定的惩罚结果, 以磨练自己的品德意志, 养成良好的品德意识, 提高德育自育的能力。但它与体罚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体罚是老师宣泄个人情感的一种表现, 是非理性的, 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惩罚是学生对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明辨是非的一种手段。如学生犯了严重错误, 老师和同学提出严正的批评教育, 帮助他们及时改正;作文太潦乱, 让他们重抄一遍;指定应当背诵的篇段不能按时背会时, 要求他们必须按时背会等等, 这些都属于惩罚教育的形式, 实施这样的措施使学生容易保持自律自育的习惯。

第三是要求学生养成自我省察习惯的措施。古代曾子有“一日三省身”之为。笔者认为, 在学生中也不妨吸其古训, 提倡自我省察、自我检点的做法, 也能达到自律自育的目的。在结束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后, 要求他们抽出一定的时间自觉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判断, 那些做对了, 那些做错了, 明辨是非, 扬长避短, 沿着正确的道德指向不断前进。

三.教育学生提倡立志读书, 锻炼德育自育的能力

立志读书与德育自育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个别特殊学生胸怀大志, 确有立志读书的意识, 他们的道德取向标准比较高, 而德育自育的能力也较强, 因此, 在事业上的成就的确很高。还有一些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学生, 他们迫于现实生活, 从小就经受着艰苦生活的磨练, 加之在平时, 无论家长还是老师给他们灌输一些朴素实在的读书理想, 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树立起自己心目中的读书志向, 于是在读书的过程中, 产生一种自律心态对自己的行为起着积极的调控作用, 使自己去努力学习, 积极向上, 不断进步。可见, 这种由于立志读书而引起的自律过程, 既锻炼了他们的自控能力, 又提高了德育自律能力, 长此以往, 形成一种习惯力, 有了这种定力, 便易于养成德育自育的良好习惯。因此, 正确地引导学生立志读书, 对德育自育能起到促进作用。

8.学生德育教育之我见 篇八

不失时机地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有些学生由于辨别是非能力太差,再加上自控能力差。经不起外界新鲜事物的诱惑、干扰,容易走上歧途。如本班学生小明,由于该生学习差,对学习没有信心,再加上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对其照顾和关爱少,小明多半时间是和奶奶生活,奶奶年纪大,只能照顾小明吃饱肚子,没能力帮助他学习,由此小明产生了厌学情绪。在某星期一,因小事与同学争吵、打架,第二天,害怕到校老师批评,萌发了逃学的念头,之后两天中,与辍学的初三学生李某在外流窜。在学校、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小明认识到了自己错误,回到学校。在与该生交谈的过程中他流着泪说:“我感到太无助了,没有人关心我,我学习又不好,同学不和我玩。只有李某对我好,给我好吃的、好喝的,还给我烟抽。”听到这里,我不觉地打了个寒颤,是啊!孩子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产生了逆反心理,分不清对与错、是与非。针对这一情况,我不失时机地在班中开展“团结互助,人人献爱心,共创美好明天”的主题班会,并对小明逃学这一事件展开大讨论。活动中学生各抒己见,都决心帮助小明同学,有的同学还赠送一句真情告白“忘记过去,展望未来,愿我们做永远的朋友,共创美好明天”来鼓励小明。此后,小明同学从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这一切无不表明:关爱、理解、沟通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动力。

在榜样示范中渗透道德素质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人格感染,才会震动人心,才会有道德震撼力。在道德教育中,我注意选择一些具有典型的人格感染力的事例,去启发、诱导、激励、感化学生,并结合本班实际,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工具,及时宣传好人好事。

9.德育总结学生安全教育 篇九

关注安全就是关注生命,关注安全就是关注家庭的幸福、学校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确保青少年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是学校工作第一位的责任。所以我们都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把强化学校安全责任摆到最重要的位置。

一、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安全观念。

我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教师大会上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安全教育的文件通知,使教师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宗旨,强化“安全第一、第一安全”的观念,突出学校安全工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班队课教育、组织观看安全教育录像、制作安全教育宣传专栏、开展家校联系等多种形式,开展切实有效的安全宣传教育。切实抓好学生安全防范,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安全观念和自我防护意识。

二、积极采取措施,防范落到实处。

1、我校各班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在班级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防食物中毒、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绑架、防楼梯拥挤踩踏、防活动意外伤害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技能。

2、在教师大会和班主任例会上学习安全知识及突发事故的处置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和保护能力。

3、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讨,密切关注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给他们多一份关爱,有效预防并遏制心理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心理咨询室每天正常开放。对各班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跟踪重点学生,并作好记录。

三、精心组织活动,提高活动实效。

1、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向全体少先队员提出倡议:“争做安全小卫士。”要求全体少先队员积极响应,在校园内要注意安全,不在楼梯上打闹、嬉戏,横冲直撞,不在楼梯栏杆间钻来钻去,追逐打闹;上学、放学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走路靠边,骑车小心,不在公路上玩耍打闹;注意饮食卫生,不玩火、不玩电。做一个充满安全意识的小学生、小公民。

2、给我校全体学生家长发了一封《告家长书》,倡导家长争做孩子心目中的文明交通楷模,发挥“小手拉大手”和“大手牵小手”的相互作用,“教育学生,带动家长,影响社会”,同时把我校门口的交通组织意见告知家长,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3、各班组织了主题班会:“让父母放心”。通过活动,教育学生自觉做父母放心的孩子。让学生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懂得自己上学、放学、上课、活动、假日里如何安全做才能让父母放心。同时,建立健全班主任对特殊学生的定期谈心、跟踪调查工作机制。

4、学校完成了交通安全宣传专栏和黑板报专刊。

5、各班以交通安全为主题办好一期黑板报,组织了以交通安全为主题内容的黑板报评比。

6、高年级组织开展了一次防火安全征文比赛。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时刻把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口严格把关,为创建和谐校园做出努力。

清远市清城区横荷街中心小学

10.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总结 篇十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学校学生、安全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负起学校安全教育的领导责任,切实把安全教育摆上学校议事日程,作为学校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争使安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学校利用广播、黑板报、致学生父母的一封信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全体动员、全员参与,把交通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的重点工作,寓安全教育于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认识,养成安全习惯。

二、周密计划,精心组织,认真落实。

学校认真贯彻交通安全教育,紧密结合本校实际、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方案,明确安全教育目标、组织领导机构、教育活动措施、实施方法步骤等,确保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有人抓。

三、形式多样,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1、各班召开一次以“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的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教室领导上交主题班会材料。普及交通安全常识,宣讲“文明出行、礼让交通、各行其道”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自觉提高交通法规认识、安全认识和文明认识,共同打造和谐、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2、请房县交通警察大队二中队来我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现场图片,给每一位同学投敲响了警钟: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代价是惨重的!

3、印发“交通安全责任书”,下发到每位学生、父母手中,向他们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并签字承诺,将文明交通理念传递到每个家庭。

4、各班利用班班通,观看一次交通安全教育警示片,从中受到启示。

5、各班主办一期以“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主题黑板报。

6、主动与镇派出所、交警队联系,开展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重点针对接送学生车辆违规行为的排查治理,尽快完善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四、主题活动成效明显。

通过交通安全日活动的开展,交通安全认识已深入人心,老师、学生和父母都深有感触。学生了解了交通安全常识,提高了遵守交通法规认识。安全走路,安全乘车,安全回家己成为学生们的自觉行动。开展此活动以来,我校的交通安全工作到位,没有发生交通人身安全和健康事故。

11.如何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篇十一

一、家庭和社会德育中的细节关照

家庭担负着传授基本的文化知识、培养起码的道德品质、指导日常行为规范等责任。因此,家庭是学生德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天然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德育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进行着的,它对孩子德育的细节关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上进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得到良好的熏陶。首先,家庭德育需要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生活空间”,让孩子生活在一个爱的家庭环境里。一个家庭,家长健康的心理、上进的工作精神、积极的生活态度等都能够使他们得到快乐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其二,家长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表率。真实的德育应该是“静悄悄”的,它融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家庭劳动、学习和家人共同活动之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就体现在这样一种不声不响的言行之中。

二、学校德育中的细节关照

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因此,学校是学生德育的主要阵地。教师要时刻保持一份教育的敏感性,用一种审视的眼光来对待每一个教育细节,并且随时创设一个个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教育细节,让学生在这样无数个细节的处理中不断修正自已的行为,从而健康成长。

其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把德育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细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增设的面向学生的一门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和生活教育于一体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强调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竭力追求德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应该是小学阶段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新教材大多呈现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与社会事件,图文并茂,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上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要依据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的新问题等吸纳到课程内容中去,与学生进行真切的对话,这就要求在把握具体的内容时,要关注每一个教学细节。在教学形式上我们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条件和资源,恰当地选择儿童喜欢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比如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模拟表演等等,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从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次发言等细节中发现教育的契机,创造真实感人的教育情境,撩拨学生丰富多彩而又异常敏感的心灵世界,从而挖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还要将德育工作渗透在其它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渗透可以说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每一个教师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无论你任教什么学科,都应该将专业知识的教学与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利用课堂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品德教育。细节悄无声息地隐藏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又随时随地在教学环节中产生与消融,任何正确的教学活动,都能使学生沉浸在教师创造的审美情境里,受到美的感染和激动。教师应积极探索德育渗透的内容和时间,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讓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中努力寻求成功的快乐、收获的乐趣。

其二,形成良好的校风,让学生在每一个学校生活细节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形成良好的校风,首先必须建立起一个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真正生活其中,而且心甘情愿地为它服务、为它争光,并与之欢乐与悲伤共存,从而产生一种生机勃勃的愉悦感。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理认同所产生的"爱"的互通,教师的爱,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爱是启迪学生心扉的钥匙,是鼓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因此,班主任要通过一个一个小小的生活与学习关照,包括学生的吃饭、住宿、困难等方面问题的关照,力争使各种心态、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对他(她)们的“爱”,从而通过一个一个小小的进步来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体验到成长的快乐。班级中同学之间的爱更能使学生产生责任感和自觉性。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许多为班集体服务的机会,并及时得到集体的认可。哪怕只是一次出色完成的作业,一种礼貌行为,一次集体活动中的突出表现等,都得到及时的集体肯定,久而久之每个人都会逐渐的成为我们所期望的优秀学生。

12.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探析 篇十二

德育, 即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 德育教育对保证个体培养的正确方向, 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起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当代高校大学生作为一批高素质人才, 他们不仅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 而且更应具备良好、全面的道德品质。因此, 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德育教育是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说, 一个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形成过程, 通常都是在外界环境、物质生活与思想教育的长期共同影响下, 再通过其自身的心理和思想运动来实现。道德品质一般包含对道德的认识、道德的情感、道德的意志和道德的行为四个基本方面, 以上四个方面长期的相互联系外加促进, 构成道德品质的全部。其中, 直接表现在外部的就是道德的行为。在道德品质形成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次都与德育教育密切相关。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特别是高尚的道德行为, 与他所受的德育教育分不开。一个人的大学生活阶段是培养其道德品质的最重要环节, 无论在理论、实践还是在情感、心理上都非常容易接受正面的教育, 同时也是思想和行为定位的重要时段, 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和文化熏染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取向。高尚的道德是通过长期不断的德育教育才会最终形成我们都能看见的道德习惯, 这样的道德习惯经过正确的疏导, 在时间的历练下才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再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根据这样的道德原理, 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道德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 也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所以说, 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所谓和谐社会, 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全面协调, 并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和谐融洽的社会状态。近年来,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 其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一个社会各方面都和谐、融洽、和平、民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更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地方, 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各大高校是培养一个人道德品质最重要的地方, 因为其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流向社会, 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品质状况。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甚至养成了不好的道德心理和道德习惯, 就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 可能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面貌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一些国家的实际情况, 我国独生子女增多, 整体上又趋于老龄化, 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在百般呵护甚至溺爱中长大, 结果造成很多大学生纪律约束力差、强调自由、时间观念弱、以自我和个人意志为中心、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不够勤俭节约、社会责任感差、劳动观念淡薄等。另外, 由于近年来我国社会的逐步开放, 全球文化的高度共融, 我们所接受到的文化教育越来越呈现多元化, 多种信息充斥于当代大学生中间, 影响着处于道德品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这种情况下,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集散地和构建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排头兵和生力军, 并且有着比其他地方都要浓厚、深重的文化底蕴、思想根基等等,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是支持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三、德育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 并且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已经不仅仅是党和国家的战略要求, 同时也是培育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更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当代大学生都成长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他们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非常明显, 同时在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多矛盾和困惑, 在这样的状态下, 心理素质和道德取向都面临着诸多困惑和迷惘。近年来, 就在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急剧递增的情况下, 仍然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而许多企业又在抱怨找不到他们想要的人才。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性质、学历层次和综合能力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外, 更重要的还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用人单位需要的一致, 这样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困难。很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就业不顺利仅仅是知识掌握、个人能力、面试技巧的问题, 其实造成这种局面还有一个原因是思想道德素质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而这些有时对就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 道德品质发展没有跟上其成长独立的进程, 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也仅仅注重知识和专业以及外在包装, 忽视了自身内在素质的共同提高。所以说, 学校和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大学生及时、正确的德育引导, 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 德育教育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在德育教育过程中, 采取何种教育方法是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西方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并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德育教育工作经验, 形成了一些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有效做法,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 重视学科课程的引领作用。

德育是指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学科课程的引领作用, 通过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规定, 任何专业的本科学生, 必须首先学好文化基础课, 到大学三年级才开始学习专业课, 其中基础课已包括西方思想史、美国现代史、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等课程。这类课程理论性都很强, 以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开展教学。另外, 西方发达国家大学还通过应用伦理学、道德性课程教育。例如, 在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 美国大学中各类应用伦理课程就超过1, 000种, 供各个专业的学生选修, 英国的大学也很重视道德教育, 大学的首要使命是进行绅士教育, 职业训练在其大学使命中居于次要地位。各种课程都是围绕绅士教育展开, 不仅要使学生获得良好学习成绩, 而且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政治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在社会政治活动方面, 学生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反对战争, 保护自然环境, 反对种族歧视, 倡导男女平, 等等。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培养自尊的社会意识和责任心, 促进个人的社会政治思想观念以及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同时, 西方大学认为适当的社会服务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减少傲慢自负的心理, 发展利他主义和自尊自重的观念。

(三) 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

德育工作不能“空对空”, 心理咨询是一种有指导性的德育教育, 在西方有悠久的历史。美国约有一半的大学生接受过心理咨询, 德国约有60%的大学生接受过类似的服务。心理咨询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主能力, 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 健全人格。心理咨询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学业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 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从总体上说, 西方大学的心理咨询指导工作颇有成效。

(四) 重视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潜在课堂, 在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西方大学特别强调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 在校园的设计布局和景观建设中渗透校园精神, 通过校园文化环境这种“无声语言”起到潜在的教育作用。例如, 牛津大学以其导师制、学院制、学生俱乐部等构成了独特的校园传统, 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富有独立思考精神与人格全面发展的学者和科学家。再如, 美国大学中的各类学生组织机构活跃。康奈尔大学有600个俱乐部。学会式协会供学生相互联络发展共同兴趣, 才能有业余爱好。又如, 进入21世纪, 法国发动了新千年计划, 这个计划为大学增加了450亿法郎投入, 其中1/4的经费用于大学生生活环境改善, 包括建设公寓、维修校舍, 建设文体设施、自习室和图书馆等。

四、通过大众传媒对大学生进行德育

参考文献

[1]石云龙.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 2009.3.

[2]张文军.王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与借鉴[J].湖北社会科学, 2009.11.

13.林盛小学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三

按照郫县教育局转发的《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6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提升学校安全教育水平和学生安全素养,更好地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成长,维护学校和谐稳定,我校进一步落实通知精神,加强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开展好安全教育日活动。

在第21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利用周一全校集会,在国旗下进行了“珍爱生命---安全伴我行”的国旗下主题演讲活动;以班为单位开展了安全主题班会和主题黑板报。

二、上好安全专项教育课程。

1、进一步落实好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的教学工作,组织学生、家长积极完成安全平台的作业,并通过班主任例会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通报,并要求各班向家长通报本班完成平台作业情况。

2、学校通过教师例会及班主任例会对全体老师进行培训,从而增强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工作要求。

三、积极开展安全活动教育。

1、学校把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各个环节。学校各行政部门和各班级认真落实安全教育,做好每周安全教育台账和每月安全教育主题活动记录。

2、全校任课老师认真落实每天最后一节课的最后一分钟的安全温馨提示,并做好记录。

3、定期召开学校安全研判会,发挥学校所有行政的安全管理作用,将学校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排除,确保学校设施设备、教育教学等无安全隐患。

4、认真开展好应急演练活动,学校利用每天的课间操时间,规范学生应急下楼到安全区域的训练,并在每期组织开展至少一次突发应急演练。

郫县唐昌林盛小学

14.德育总结学生安全教育 篇十四

安全纪律教育活动总结报告

为响应学院关于安全纪律教育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提高学生文明素质、安全防范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周密部署,在全系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安全纪律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巩固成果,长足发展,现将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制完善。

在学院《关于开展学生安全纪律教育活动的通知》下达后,我系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辅导员老师安全纪律教育动员会和学生干部安全纪律教育动员会,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拟定了《机电工程系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方案》,将任务细化,责任到人,并要求辅导员老师亲自深入班级召开安全纪律教育动员会。

同时,在我系原有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完善建立起班级安全信息联络员制度和宿舍安全信息联络员制度,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使学生颁布、安全信息联络员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将学生中发生的违纪现象、安全事故第一时间上报系部,使系部相关责任人能及时做出对应处理,避免事态严重化、扩大化。

二,全员参与,宣传到位。

我系全体辅导员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的不同阶段特点制定不同的安全教育措施,经常性地利用专题报告、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各类安全知识的宣传,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例如新生班级加大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毕业班学生加强顶岗实习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等。并且利用自己身边得力的学生干部,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安全标兵形象,影响带动每一位同学讲安全、思安全、保安全。

在安全纪律教育活动中,我系的广大教师也参与进来,利用理论课的闲暇、实训课前的准备阶段等时间,借助自己身边发生的实际案例向学生宣传安全的重要性,让同学们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性。这种全员参与的安全教育宣传,让安全意识真正走进了同学们的心里。

三、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为了将安全纪律教育落到实处,我系以周日团活动、主题班会、安全知识讲座、心理健康讲座、知识竞赛、签名活动、漫画展等活动为载体,以多种形式宣传安全教育知识,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11月18日我系召开由保卫处马时骐主讲的安全教育讲座,马科长讲述我们身边存在的许多安全隐患,用实例向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并讲解如何避免及怎样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

11月21日,我系开展了以“冬季安全教育”及“校园安全”为主题的团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通过讨论和案例反思提高了自身防范意识,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11月22日,我系举办了由李先会老师主讲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李老师通过和我系全体学生干部的互动交流,围绕“理想中的大学和现实中大学”、“高中和大学”和“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大家端正了认识,消除了潜在的心理隐患,提高了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使安全教育工作更好的落到实处。

11月23日上午,我系举行“安全教育知识竞赛”,竞赛分为班系两级,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各班级出线选手参加系部决赛,活动期间,参赛选手针对安全常识和存在隐患积极发言,增加了安全知识了解,增强了安全意识。

11月23日晚上,我系再次召开安全教育专题讲座,由我系党总支副书记赵国峰主讲,赵书记分析挖掘各种不良现象、违纪行为的发生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安全隐患的严重危害性,切实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11月24日,我系举办了“校园安全隐患漫画展”活动。此次漫画展活动由我系各班级积极参加,踊跃上交参赛作品,通过漫画这种让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避免了文字的枯燥,使同学们受益颇多,也更加了解校园安全知识。

11月25日,我系邀请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龚云平老师为全系女生做了一场女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龚老师从女生自尊自爱、健康交往和自我安全保护等三个方面对女生进行座谈式的教育,增强女生安全意识,缓解她们生理、心理压力,提高她们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保护她们身心健康成长,得到了广大女生的一致认可。

针对外出顶岗实习同学的安全问题,我系召开教师专题会议讨论实习学生安全问题,要求毕业班辅导员老师对外出应聘毕业生的去向做到心中有数,时刻保持信息畅通,教育学生要谨防应聘过程中的诈骗、传销等违法现象,并加大了对已经参加顶岗实习学生的联系力度,及时了解学生在外顶岗实习思想状况,以确保其安全。

四、狠抓落实,消除隐患。

安全检查是监督、指导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分析安全状况,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举办安全教育活动的同时,我系加大了检查落实的力度。

首先我们建立了学生干部责任区制度,对寝室进行责任划分,以制度强化学生干部责任,以干部督促学生来更好的加强寝室安全纪律教育工作。并将安全纪律教育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辅导员老师和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分别在辅导员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平时检查与集中检查、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结合起来,班级自查和系部抽查相对照,最后评选出优秀辅导员和优秀班集体、优秀学生干部,自上而下由点到面抓好落实。

各班级自查。各辅导员老师深入班级,对学生“文明教室”、“文明宿舍”、“文明行为”和“文明就餐”进行排查,并深入学生宿舍排查学生在宿舍私拉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情况,排查学生在外租房、住宿等违规情况,排查公寓内进宿舍推销等违规现象,排查教室存在安全隐患情况,排查心理危机学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并将各类排查结果和整改方案上报系部。

系部抽查。充分发挥我系团总支学生会的作用,检查各班级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看是否落实了安全教育的内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看是否按照系部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教育资料进行执行;发现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看是否有整改措施;是否解决了问题,是否抓出了成效等。并利用学生干部的力量,重点检查上课期间在宿舍睡觉、玩电脑,在校园内男女交往失当、随地吐痰、乱扔杂物、践踏草坪、铺张浪费、盗窃、聚众斗殴、酗酒、破坏公物等行为。每天早、中、晚不定时对寝室进行检查,对早操不出操上课不进班逗留寝室、使用大功率电器、宿

舍卫生、宿舍内抽烟酗酒打架斗殴、推销商品等情况进行检查。每天安排学生干部对餐厅二楼就餐秩序进行维持,现在餐厅二楼就餐的同学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排队就餐的习惯。

在班级系部两级检查中,我系坚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对检查出的违纪情况做出严肃处理意见。通过深入的知识宣讲、严格的制度执行和经常的到位检查,我系的违纪情况大大减少,之前频繁出现的大功率电器现在也很少出现了;宿舍卫生状况也得到极大改观,安全纪律教育活动开展成效显著。

目前,排查结果如下:我系无夜不归宿、校外租房现象,但是G数控0801班史军有夜不归宿的可能性,因为该生迷恋网络游戏,经教育后有所改正,以后要加强对该生的监管、教育力度;我系学生宿舍检查中在8630宿舍发现电热杯一个,有个别宿舍存在私拉乱扯电线的现象,其他情况良好,但仍然可能存在有大功率电器,以后工作中的日常检查仍需加强;我系目前有心理危机的学生为数控0901班的潘坤鹏,该生患有强迫症,现人在治疗中,常年吃药,目前情况正常;我系学生的“四个文明”创建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巩固成果;目前学生到课情况良好,但仍然有小部分旷课现象,主要存在于五年制班级和09级学生中。通过前期的检查和教育,在此次检查中我系学生上课期间在宿舍睡觉上网玩电脑的现象基本杜绝,校园内践踏草坪、男女交往行为适当等各种不文明现象也很少发现。

五、积极整改,巩固成果。

以查促改是目的,通过前期的不懈努力和认真排查,我系全体学生对安全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同时也发现了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排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首先,抓好两头,规范秩序。

坚持落实查操查铺制度,杜绝校外租房、夜不归宿和早操旷操现象出现,规范学生管理工作秩序。

其次,安全在心,责任到心。

强化辅导员老师的责任意识,时时刻刻将安全工作牢记在心,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纪律知识宣传和教育,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不存任何侥幸心理,不有丝毫松懈麻痹思想。

再次,严格制度,检查到位。

将各类检查日常化,规范化,加大检查力度,对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违纪情况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手软,不让学生有侥幸麻痹心理,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在以后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系仍将以安全纪律教育为重点,积极整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巩固前期取得的良好成果。我们相信,只要思想重视、防范到位,绝大多数事故都可以得到控制。我系会在认真总结安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学校安全工作的新规律,扎扎实实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机电工程系

15.“90后”大学生德育教育探索 篇十五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1多为独生子女, 倍受家人呵护, 自我意识较强

1978年, “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此后进入20世纪80年代, 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中开始普遍实行。到了20世纪90年代, “计划生育”已经从政策实施最初的硬性规定成为了年轻父母们坦然接受并且主观上认可的生育政策, 大部分家庭只要一个孩子, 这也就使得90年代出生的孩子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 几乎都是家人的掌上明珠, 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都会对其倾注所有的关心和爱护, 不让他们受到一点委屈和伤害。毫不夸张地说, 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因为没有兄弟姐妹相伴, 他们对于“集体”、“合作”、“分享”、“奉献”这些词汇的体会并不深刻, 相反, 独生子女更显著的特点是自我、孤僻、叛逆和任性。

2成长环境复杂, 个性鲜明张扬, 想法另类独特

“90后”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最辉煌时期出生和成长, 同时他们的成长也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的改变, 进入21世纪,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国际间交流日趋频繁, 他们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也拥有着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 电视、手机、互联网为他们传递最新鲜的信息, 汽车、美食、宽敞的住房让他们的生活便利舒适。在基本生活保障得到满足的前提下, “90后”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观念, 他们不愿意人云亦云, 更不甘心随波逐流;他们渴望与众不同, 希望被人关注, 于是“90后”都变得个性十足, 自信张扬, 喜欢标新立异, 常有惊人的想法的言论。例如1991年出生的郭美美, 其通过微博多次炫富的行为饱受诟病, 而郭美美事件绝不是个体事件, 这类事件如今已经屡见不鲜。

3自信与脆弱共存, 独立与依赖结合

“90后”从小就是在家人的宠爱和赞美声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说错了话或者做错了事, 由于家长对孩子过于疼惜, 因此他们很少受到家人的批评与责备, 一般情况下, 家长最多告诉他们下次不要这样说这样做了。更有甚者, 在影视剧和现实生活中都有所体现, 有时孩子做错了事, 还会得到长辈的赞扬, 乃至鼓励孩子要更加霸道, 对惹他不高兴的同学就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在这种畸形的家庭教育下, 孩子也形成了一种畸形的自信和自我意识, 他们认为自己想的做的都是对的, 固执己见, 不听取他人意见, 以至于到了一种自负的程度。而与此同时, “90后”又十分脆弱, 他们做惯了家中的“小太阳”, 凡事都有家长为其撑腰打伞, 一旦在学校被教师批评, 或者在求职时碰了钉子, 更容易一蹶不振, 感觉自己失败和无能, 从而对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

二“90后”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分析

1道德观与价值观受到强烈冲击

新中国成立后, 出生于50、60、70年代的人生长环境相对简单, 从小受到的道德教育也是比较传统和正面的。例如, 50年代的人极具爱国情怀, 60年代的人注重集体主义, 70年代的人也是从小听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的, 他们更加具有奉献精神和合作意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80年代的青少年便开始广泛接受多种文化的冲击, 到了“90后”这一代人, 他们成长于新世纪, 是我国社会经济变革最为巨大的时期, 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更加宽松和开放, 信息传媒技术飞速发展, 海量的信息使“90后”的思想更加活跃, 但是良莠不齐的信息也无疑对青少年带来了负面影响。在高度开放的社会和时代, 本土文化与取向各异的外来思想冲击碰撞, 如果年幼的“90后”无法恰当取舍, 将会出现价值观错位、道德观混乱的的后果。

2家长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压力下忽视了家庭德育教育

“90后”家庭道德教育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因为“90后”少有兄弟姐妹, 奉献、分享、合作的意识很难靠自己树立起来, 所以需要父母长辈在潜移默化中向其渗透和灌输。但是普遍的现象却是:父母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 备感压力, 每天都会在工作上倾注相当大的精力, 于是鲜有陪伴子女的时间, 加之只有一个掌上明珠, 更是对儿女极尽宠爱, 好吃的好玩的想让孩子完全独享, 不舍得亏待孩子一丝一毫。于是, 不要说“分享精神”, 即使自己的要求已经得到家长的满足, 还企图得寸进尺, 更进一步。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小, 长大后就会懂事, 殊不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当孩子的道德观完全形成后, 就悔之晚矣。

3个别德育工作者责任心缺失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说十句不如做一次更让人印象深刻, 因此作为德育教师, 首先自己具备怎样的品德是十分关键的。然而事实上, 教师也是普通人, 普通人都有德行优劣之分, 教师也一样。近一段时间以来, 我们从众多媒体获悉很多教师失德的案例, 作为一校之长, 带多名女学生在宾馆开房, 虽然事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但却难以弥补小学生遭受的伤害。这些披着教师神圣外套的人, 离开课堂却做出令人发指的恶劣行为, 试想:这样的教师能够为学生做出怎样的表率?如何能够让他的学生成长为道德规范、品性健全的优秀人才?

三“90后”大学生德育教育路径探索

1教师以身作则, 做学生的道德典范

面对“90后”大学生的很多行为举止, 50、60甚至70年代的教师都感到难以理解, 无法与之思想沟通, 但这不构成降低德育教育标准的理由, 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及能力指导, 要求教师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以便能够贴近学生,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认清自我, 塑造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均不可忽视。第一, 在言传方面, 教师要做到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通过直观、正面的表达方式, 把正确的道德观念传达给学生。切忌生搬硬套、空话连篇。第二, 在身教方面, 教师自身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课上课下、生活工作、人前人后、语言行为都要表里如一, 做一个受人尊敬的道德榜样, 让学生以像老师一样为荣, 希望和教师一样优秀, 自然而然地去模仿, 进而靠近榜样的形象。

2把握学生特点, 构建网络德育平台

据第30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止到2012年, 我国即时通讯应用的网民占有率达到82.8%, 用户达到4.45亿, 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已成为“90后”的重要交流方式。而网民中博客、空间、微博的使用率均超过50%, 在网上, “90后”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情感更为真实, 他们乐于通过网络记录生活、发表观点, 每天登录自己的个人主页已经成为众多“90后”必做的功课, 因此, 如果教师能够把握这一特点和趋势, 将德育课堂在网络平台构建起来, 通过建立QQ群、开通德育教学空间、注册德育课堂微博账号让学生关注并参与讨论, 通过这些平台以幽默、风趣、符合“90后”心理特点的方式渗透德育内容, 吸引学生的点击和关注, 并从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隐性问题, 在线教育引导,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尊重学生, 平等对话, 因材施教

“90后”的孩子平等意识特别明显, 希望与他人, 包括教师身处一个平等的平台上, 而不想做教师的附属品, 同时他们渴望得到尊重, 他们有着极其强烈的情感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心理诉求。因此作为德育教师, 应该把如何改进自己的德育教育方式作为一个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 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 学生不会相信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教师所说的任何话语, 更不会配合一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老师开展教学工作。只有当师生之间真正实现了互相尊重, 平等对话, 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知道老师是为了学生好时, 教学工作才会顺利开展, 教学效果才能有效体现出来。

4学校、社会、家庭有效结合, 打造立体化德育网络

学校是教育的前沿阵地, 但绝不是唯一的阵地, 都说社会是一个大课堂,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可见, 学校、社会、家庭对于学生的成长都具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倾注再大的精力, 学校投入再多的成本想要在德育教育上取得显著的成效, 一旦学生走出校门, 在社会上看到的都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正反错位、善恶混乱的现象, 那么必然会对学校的教育产生怀疑, 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此外, 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当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导学生要学会与同学团结协作, 在宿舍与室友和谐相处, 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时, 如果家长给孩子灌输的理念是“在集体生活中不能吃亏, 处处都要比别人强”的话, 可想而知, 学校的德育教育必将付之东流。因此, 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重视起来, 为了孩子的将来, 共同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张光映.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的原因和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3) .

[2]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7) .

[3]林良盛.90后大学生特点及其教育引导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

16.德育总结学生安全教育 篇十六

关键词:安全防御体系 德育视角 中职学生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234-02

学生安全工作体系分为防御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二部分。在防御管理体系中,参照硬件环境和软环境的表述,我认为又可以分为“硬”防御和“软”防御二部分。本文是关于“软”防御体系建设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

安全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只有因群体而异、符合规律的安全教育,才可能有实效。只有激发、维护学生主动的安全思维和行为,才是确保学生安全的关键所在。只有因群体而异、符合规律的安全教育,才可能有实效。

《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做好学生安全工作,不仅要会当亡羊补牢的“下医”,更要着力构建学生安全管理的“软”防御体系,争做未雨绸缪的“上医”。

1 明确防御对象和主体—— 有的放矢

构建学生安全管理的“软”防御体系,首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其次,才能有的放矢的应对。

1.1 防御对象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中职的学苗质量逐年下滑,生源多元化趋势日益加剧。从年龄上看,学生多处于15~18岁之间,已经具备了接近于成年人的行为能力,但“三观”尚未形成、心智还不成熟;从心理特点看,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中考受挫者,其中有超过1/3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特殊的家庭环境、负面社会现象的影响及教育的缺位,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爱的缺失、思维方式缺失及教育缺失等问题。这些极易导致他们出现偏激行为。

1.2 防御主体的应对

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作为德育工作主体的班主任、德育辅导员,必须更新观念认识,转变工作思路。我们通过二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每周一次的科务例会,总结部署工作,以案释理,不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之师生“连心饺子”活动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推行了“服务式教育、服务式管理”的理念,即从“管理学生”向“管理为了学生”转变,从单纯的“工作责任”向“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使命感”转变。这些“转变”平和了教育者的心态,也使学生在心里上、情感上也更信赖老师了。“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教育沟通互动。

工作中我们采取了程序化的管理模式。当前,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具备较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及政策法律法规等多学科知识和经验,而多数人往往没有更多的精力深入研究这些。学生工作无小事,些微的考虑不周、注意不到、处理不当,都容易导致事态的恶化、事故的发生。程序化管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复杂问题简单化、精细化的过程,就是知识和经验共享的过程。比如,学生在学校受伤了怎么办?学生情绪较大波动时怎么办?学生旷课了怎么办?等等。类似的安全问题处理稍有不当,就可能错失良机,还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我们基于经验的积累、参研相关政策法规,都总结出了细致的处理流程。这样统一了标准,提高了效率,也逐渐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和业务能力。正所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2 拓展防御途径—— 多管齐下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们应站在德育乃至教育工作全局的高度积极思考学生安全工作,结合各项工作实际,着力在“教育、管理、防范、督查”四大环节上下功夫,多管齐下,编好学生安全防御网,时间上不留空白,空间上不留间隙。

2.1 “三结合式”的安全教育制度

为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我们建立了“三结合式”安全教育机制,即:校级、班级教育相结合,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专题教育、节假日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还加强了安全文化建设,把应急逃生知识、疏散示意图、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设计成生动活泼的教育宣传画,挂在走廊内;还制作了图文并茂的住宿生安全教育宣传板悬挂在每个寝室,从而让走廊会说话,墙壁能育人。这些对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氛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2 防微杜渐式的隐患排查制度

安全隐患就象定时炸弹,应该早发现早解决,解决不了的也要心中有数,注意防范。我们建立了隐患排查的长效机制。空间上,覆盖全方位,对寝室等重点场所专人负责、重点查。时间上,是全天候的,实行宿舍门卫管理员、学生会安全部、学生科三级排查制,建立巡查日志和安全管理台账。排查对象,包括设施、器械和人。在以往的基础上,定期开展了特异学生的排查工作,在年级、班级范围内建立了需重点关注的学生档案,使学生科、班主任、任课教师各层级的教育有针对,管理工作有重点。对以上排查工作实行层层督查,从而使人人明确安全责任,时时强化安全目标,处处细化安全规则,事事落实安全措施。

2.3 网络式的信息反馈渠道

实践证明,很多学生安全事件的发生都是有预兆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及时发现,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此,我们在班主任层面、学生干部层面、门卫宿舍管理员层面及广大学生中建立了多个信息通道,以确保重要信息不漏报。还引入了激励机制,开展了“优秀校园卫士、管理员”及“爱校之星”评选活动,从而不断强化预警机制建设,畅通信息反馈渠道。

2.4 与时俱进的完善管理制度和程序

近年来,我们不断提高标准,通过完善和落实管理规程,逐步规范工作行为,清理管理死角或薄弱环节。比如:为规范教育行为,避免师源性矛盾的产生,我们制定推行了教育管理10忌语、10忌行。按“重复工作有程序,重要工作有预案”的思路,我们完善了以学期、学年、学制为单位的中长期工作程序;细化以每天、每周、每月为单位的日常工作程序;建立了定期疏演练、传染病防控等安全工作程序;规范了诸如学生打架、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逐步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经过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以情感带队伍、以标准练养成、以程序促规范、以制度保和谐”的路子来。

3 校准防御策略—— 疏堵有度

在安全防御策略的运用上,应注意把握规律,讲究艺术,因地制宜,因事而异。有的情况适于大造声势,营造氛围;而有的情况则应内紧外松,转移注意,从而做到疏堵有度。

3.1 科学运用管理规律

管理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精心选择管理着力点、突破口,以点牵面,循序渐进,避免急于求成,眉毛胡子一把抓;更要严慈相济,张弛有度,防止学生因过度紧张而出现过激行为。

3.2 不断提升管理艺术

简单才会易行,易行方有长效。其实,每个学校都制定了内容详实的校规校纪,问题的关键是—— 学生究竟能记住几条?从操作层面来讲,管理步骤越简单越有效。我们学校在校纪管理中,大张旗鼓的建立了四条“高压线”,即对“受司法处理、打架涉刀械、不服从管理情节恶劣的、找外人打架”等易引发严重后果的行为,从严从重处理,决不手软。实践证明很有效果:内容简单,易于识记;处理严厉,印象深刻;加之反复强调,使纪律管理的“火炉效应”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推动整个校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学生违纪率逐年降低,严重违纪现象和恶性群架事件越来越少。

3.3 熟知管理心理学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陷于这样的困惑中:为什么有的工作我们越关注、越在意、越怕出问题,反而越容易出问题?其实这就是“维特效应”在作怪。“维特效应”里面贯穿著一个社会认同原理,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其他人采取了一定的排解形式,他也就认同了这种渲泄的手段。所以,应对因消极的心理、情绪渲泄方式所引发的事件,应内紧外松,转移注意,而不宜大肆宣传教育,以免起到暗示、诱导的负作用。

学生安全,责任大于天。通过不断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調动学生积极健康的安全思维,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安全行为,才能牢固树立学生安全管理的内部防线,从而为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提供长效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Z].(教职成[2009]11号).

上一篇:班干部保证书下一篇:大学生室内设计实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