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2024-07-15

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16篇)

1.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一

1高中物理教学的情感因素

1.1教材的情感因素

高中物理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包含显性情感因素和隐形情感因素两个方面,显性情感因素是指通过语言、图片等使人产生直观体会的情感因素,而隐形情感因素则是指教材的内容只表达客观的事实,而不传递明显的情感,但是在表达事实的过程中又可以使人清晰地感知其中隐含的情感。教材的显性情感因素和隐形情感因素是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教师应予以充分挖掘。

1.2学生的情感因素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其自身独立的情感,同时也能感受到外界的情感刺激,并能通过自身行为对周围的同学、教师造成情感上的影响。但是高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承受者,其身心尚处于发展过程,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接受来自外界的情感刺激,通过外界情感刺激来促进自身情感的发展成熟。学生的情感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方面,即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对所学课程的情感、对教师的情感、情绪表现、课堂情绪气氛以及主导情绪状态。

1.3教师的情感因素

教师是构成教学活动复杂情感现象的一个方面,他既有自己的情感,又能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情感刺激,基于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情感因素进行审视,其大致表现为五个方面,包括对教学工作的情感、对所教学科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表现教材时的情绪以及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情绪状态。

2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

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将情感作为教学目标,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认知目标,又要形成情感目标意识,并予以重视,另一方面是将情感作为一种优化教学的手段,这两方面应成为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并重的版块。

2.1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和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来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将会对学生的接收情况形成最直接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学内容中适当渗透物理学历史,使学生形成物理质疑批判精神,激发物理学习情感。也可以探索原始物理问题的教育价值,通过原始问题调整学生的心向,提高其认知水平,并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性,激发物理学习兴趣。物理最重要的特性在于其科学美,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利用高中学生爱好探索的特点,通过挖掘物理的艺术价值来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这也是从情感维度优化物理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

2.2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从情感维度优化物理教学方式强调的是教师要结合情感因素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处理,保证在向学生传递认知信息时,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出情感方面的积极意义。从情感维度优化教学方式首先可以结合美学来构建具体的情感目标,在内容上使物理教学更能体现科学性、逻辑性、灵活性、趣味性以及目的性;增加教师语言美感、实验操作美感以及板书形式美感,使学生在形式上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其次可以通过多形式的物理实验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实验的过程,利用真实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学习情感体验,或者通过自主实验增强学生的研究探索精神,通过探索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最后在人际交往上构建教学美感,师生之间加强心灵的沟通,共同创造融洽的学习氛围,使教学活动富有美感,并促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物理学习,并对学习给予足够的热情。

2.3从情感维度优化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的教学效率,受学科影响,物理教师更容易忽视学生的情感发展,而高中学生又是一个在情感上相对矛盾的群体,所以,较高情感水平的教师更容易获得学生的青睐,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情感上优化自身的职业素养。教师首先应热爱本职的工作,提高专业素养,以自身的热情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的情感;然后与学生之间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其足够的关心,根据个体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最后在教学上创造更多条件,以适合学生的方式使其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维持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的积极情感。

3结束语

情感因素是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将情感真正地融入物理教学中,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除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教学技巧外,还要不断以自身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触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这样才能使情感因素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的作用。

2.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二

一、培养积极情感, 激发学习兴趣

在中学的众多学科当中, 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远远高于数学、化学, 这是因为物理有着无穷的乐趣, 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这说明情感的因素是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方面。可是在现实的教学中, 很多学生在物理面前表现出畏惧的情绪, 物理成为其学习的拦路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的是学生的基础差, 没有将物理学科的入门知识学到位, 导致知识的缺陷, 影响以后的学习;有的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压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以致他们失去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更有的是由于物理教师将学生泡在题海当中, 练习成了物理学科的全部, 学生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强烈欲望。所以物理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它们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兴趣和情感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 使学生不再把学习物理作为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

二、分析消极情感成因, 查找问题症结

有媒体曾经对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诸多学科中, 学生最感兴趣的还是物理。从教师的教学实践看, 也确实如此, 学生刚升入初二, 对物理充满了兴趣, 因为他们看到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物理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 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物理的学习当中, 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可是随着学习进一步深入, 一部分学生渐渐失去了兴趣, 学习处于被动的局面, 究其原因, 这不是学生智力的因素,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的积极情感的培养没有真正的形成, 导致对物理学习信心的不足和兴趣的丧失。

(一) 教师的消极情感的影响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有的教师对工作缺乏热情, 对事业有倦怠感, 对学生不能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主导, 他们的情感无疑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 或是正向的, 或是反向的。物理教师的专业思想和教学热情缺失, 课堂上表情麻木冷漠, 讲课缺乏激情, 内容平淡无奇, 以至于课堂气氛沉闷。这样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心理自然受到压抑, 上课不专心, 思维不积极, 对课堂的各种活动敷衍塞责, 时间一长学生对物理学科就会产生消极情感。

(二) 缺乏成功的情感体验

成功和失败对学生心理影响极大, 这种心理, 也是一种情感体验。物理作为一科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 其概念表述规范, 问题分析严密, 推理过程严谨, 它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而刚升入初中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积累得太少, 新教材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较高, 导致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 久而久之, 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厌恶的情感, 以致开始不愿学, 以后甚至干脆不学。

(三) 师生关系的影响

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只有具备积极的情感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感情, 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真诚地关爱, 积极地期待。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从内心喜爱教师, 从而喜欢物理学科。如果学生对教师不满意, 产生对抗情绪, 势必影响到物理知识的学习。

三、提高自身修养, 培养学生积极情感

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呢?

(一) 以身作则, 提高自身修养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 更是一种事业, 它担负着塑造学生心灵的责任。职业的特点决定着它必须以事业为先, 以工作为使命, 以感情为纽带, 以自己积极的情感影响学生, 让学生在物理的天地, 探索其中的奥妙, 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基础。教师要热爱学生, 关爱学生, 当他们遇到学习困难时能够施之以法, 导之以行, 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期待, 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教师和学科。因此, 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的差异, 考虑学生的需求, 找到情感交流的途径和方法,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 让学生体验成功

体验成功, 能给人以积极的情感。所以, 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来因材施教。教学的设计要依据内容的难易程度, 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 教学实施要体现内容的梯度, 让课堂真正成为所有学生学习的乐园, 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快乐学习中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 我们曾在《力》一章后加“物体的受力分析”内容, 并配以适当的训练, 使知识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 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保护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3.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三

关键词:情感因素;英语教学;应用

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一、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积极而持久的认识倾向,它与大脑皮层中思维活动的兴奋中心相伴随,是影响人本身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英语发生兴趣,就能极大地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内容和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以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的情感和欲望。动机强的英语学习效果好,而动机低落的英语,学习效果不佳。有些学生英语学得不好,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而造成英语学习动机低落的原因主要有:

①不感兴趣或其他课程的学习负担很重,难以兼顾。②英语难学,没有信心。③教不得法,英语教学条件差。④认为英语对自己的将来没有多大的关系。同时,我认为性格内向、怕丢面子也是造成动机低落的主要原因。从上述原因来分析,英语学习动机是可以激发的,因为兴趣可以培养,条件可以改善,认识也可以改变,所以对教师来说,重要的是找出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好奇心、成功欲、自信心、好玩好动等;其次,要有恰当的教学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动机与兴趣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兴趣是动机的保障。因此,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办法同样也适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中应做到:第一,鼓励表扬为主,适当批评,让学生经常得到自己进步的反馈,以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英语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表扬,让学生感到自己的点滴进步,都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同时,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帮助他们设法完成任务,使学生也获得成功的喜悦。第二,授课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由已知到未知,逐步深入,使学生觉得英语不难学。第三,明确学习内容,每堂课结束前要总结要点,使学生明确哪些内容需要特别注意。第四,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获得成功的机会。

三、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降低学生英语学习的焦虑感

英语学习中,信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生对教师的信心和学生的自信心。前者要求教师知识丰富、友好、负责,后者则更为重要。一般说来,自信心高的学生更能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更不易受约束,而且这种自信心的力量使得他们的自信心更不易受到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威胁。为了保持学生的自信心,教師应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是能学好英语的。一旦发现自己的英语学得不差,他们就会更加自信,学习则更加有效。根据情感过滤说,学生的情感因素影响他们吸收所接受的输入。因此,教师应尽量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减少情感过滤。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创造愉快、生动、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因为这种课堂气氛是克服学生心理障碍、降低焦虑的有效途径。②正确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对于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正常交际的顺利进行,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运用目的语时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③课堂练习首先要扫清语言障碍,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确保人人都能开口;另外,课堂教学交际化可以弥补学生性格缺陷,使内向型和外向型学生形成互补,是克服情感焦虑的有效途径。④课堂上,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也应允许学生沉默不语。勉强要求他们回答问题,表达观点,会使他们增加心理负担,焦虑上升。因此课堂上英语教师的耐心尤为重要。⑤教师要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采取接受和宽容的态度。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学习动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风格。如果对每个人都作整齐划一的要求,会增加他们的焦虑感,使他们对学习目标望而生畏,这样就容易形成拔苗助长的情况,欲速则不达。

4.论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四

论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良好的`教学方法和合理教学手段能促进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融入英语教学中能更好地起到教书育人效果.此因素注重树立师生共为课堂主体的概念和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

作 者:李红辉 作者单位: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138刊 名:南北桥英文刊名:SOURTH NORTH BRIDGE年,卷(期):“”(6)分类号:H3关键词:情感因素 英语教学

5.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五

浅谈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教育部在1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英语课程要求(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这就意味着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英语听力作为基本的语言输入途径,已引起教学双方的高度重视.

作 者:欧阳婷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210044 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 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情感因素  

6.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六

摘 要:中外的教育学家都把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视为教师的美德。中职生尽管生理上接近成年人,心理上渴望独立,有着较强的独立意识,但还是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怀和关注。中职教师把情感因素融入到教学中,课堂就会变得更有活力,知识也会在愉悦中传递给学生,学生的热情也会激起。笔者认为情感因素在抽象的数学教学中很是重要,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中职生 情感因素 数学 教学中

一、情感和数学教学相结合的影响力

教学活动的双方都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个体。教学虽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主却又离不开人的情感因素。现代中职课堂应该是民主的、参与的,教师是课堂上一个引领者,既要关注知识的讲授,更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接受。在整个过程中须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感受到整个课堂中教师是“以学生为主”,让他们有一种学习的幸福感,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情绪的放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放大镜去关注每一个中职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强烈表现出学习动机和足够的信心。

1.“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中教师能及时地挖掘学生的情感潜力,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从心底改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更多情感教学,让情感教育为数学教学服务。在各学校调查中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教师”与“最喜欢的学科”是高度一致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一个学生对哪一门课如果没有任何兴趣,要想学好这门课难度就会很大。当然如果相反,一个学生对一门课如果感兴趣,学习起来肯定会事半功倍,而且整个过程也是高效、快乐的。

笔者认为,一个学生的信心很多时候是来自课堂。在数学教学中,观察到有些中职学生对数学表现出怯懦、怀疑和忧虑,任课教师如能在适当的时候给这些学生少许的真心诚意地赞赏和鼓励,这些学生感受深刻。从此也会因为这一点点的赞赏和鼓励,树立起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兴趣和信心做基础,有很强认知能力的中职生就会真正地做到“要我学”为“我要学”。

2.富有创造性、批判性。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热情耐心的鼓励、循循善诱、恰到好处的点拔,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不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教师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向教材挑战,向教师挑战。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应有的知识,更重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做人、如何与人合作。学生富有创造性和对事物的是是非非有着自我批判性地接受,做人与学习相结合,这也是我们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情感如何植入到教学中

新课改中的课本也多了不少彩色的图形和一些生活小常识,那教师如何将情感植入到数学教学中是值得思考的,不能很勉强突出情感,但又能很巧妙地流露教师的情感。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个性品德素质及审美素质,这些都是数学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不仅是对数学教学工作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 但我们要适当地情感植入到教学中,而是为了情感而放弃了数学的教学,只是要达到两者最好的结合,才可能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1.以情动人,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并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

教师要积极创设一个轻松、民主、和谐、诚信的课堂氛围。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热爱教学,对数学有积极情感的人,才能专心致志学习数学,才能精神饱满地将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师良好的情绪可以激活课堂的气氛,从而学习的效率也随之提高,让学生感觉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而是快乐的。像讲椭圆绘制时,教师可以给两个图钉,一根无弹性的细绳,一张纸,让学生自己组合动手画。这个数学实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椭圆的产生过程,又增加学生的合作机会、学习中的主动性、趣味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热情地启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把学生看成是在教学中的主人,随时让学生在细微处感到温暖快乐,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成绩的提高是必然的。

2.创设激情互动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施展个性的乐园。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好奇,富于探索精神,在遇到问题产生矛盾时,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便高涨起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数学的特点、创设一个个激情互动的空间,把数学内涵和学生的特性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亮点,挖掘亮点,营造亮点,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让学生学时有所“惑”,学中能解“惑”,学后有余“惑”,又激荡学生的内部动力,就能使学生有新悟、有提高。

应充分运用创设“问题”背景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变更题目的结构,使之成为探索性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学习的兴趣。

3.把握真情实感的契机――教师应培养学生感悟数学美的能力。哲学家罗素眼中的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亚里士多德也曾讲过:“虽然数学没有明显地提到善和美,但善和美也不能和数学分离。因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些正是数学研究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还要能在数学知识点中挖掘美与真情相结合的契机,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而是与之相伴,不但美,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好奇心,激发学生天赋的学习热情。

例如:“黄金分割比”,也被誉为“人间最巧的比例”。可介绍其美学价值的应用: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建筑广泛采用黄金分割的比例,人体躯干的宽与长之比等于0.618时,就显得匀称;主持人主持节目时,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位置,不显得呆板,声音传播效果最好等;电影画面的主题大多放在画面的0.618处,给人以舒适的美感;弦乐器的声码放在琴弦的0.618处会使声音更甜美等等。如此讲解,既展示了数学广泛的应用,又体现了数学美的魅力。同时,教师应以数学本身美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数学本身处处充满了美的韵律,数学语言简练的美,数学价值应用的美,数学学习中的创造美,解题方法多样性的美……数学教学则应在师生和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美的因素得以体现,才会激起学生对数学有更久远、更深层次的情感。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并非是简单而枯燥的数字,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美感的创造。

4.挖掘生活资源,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内容虽然是抽象的,然而大部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适合中职生接受的原理,数学新课程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会服务于生活,数学也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例如:a*[i*(1+i)^n]/[(1+I)^n-1]

7.情感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七

(一) 化学教师热爱教育, 热爱学生是情感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要具有以心换心的情感。

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身为教师, 要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 常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了解其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 洞察其细微变化, 在亲切融洽的气氛中, 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感触到教师是真心热爱他, 从而亲近你、理解你、支持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 真正喜爱你所教的学科, 并发自内心自觉地学习, 这就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青年心理学之父霍尔 (C.S.Hall) 曾把青年期个性的情感描写为“疾风怒涛”。同样的刺激情境对成年人来说, 可能不致引起明显的情感反应, 却能激起中学生较强的情绪体验, 甚至导致激情冲动。情感虽不能替代认知, 但是凡能使学生的情感发生强烈波动的事物, 学生就较容易记住, 甚至终身不忘。

教学中, 本人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去组织教学。

1. 教态表情。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塑造好自己良好的仪容, 教师愉快的心境、和蔼的表情、亲切的动作、温和的话语, 使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得以实现, 使教师以情育情、以情动人的情感得以体现, 从而实现成功的情感投资, 达到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提高。曾经有学生就对我说:你难得的笑容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催化剂”。

2. 语感传情。

课堂上, 教师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 可确保对教学活动及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和动力作用。教师若不以身作则, 将生活、工作中的苦恼、挫折、矛盾等消极情感带入课堂, 那就不可能营造出愉快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努力克制和消除自己的消极情感。同时,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力戒用恶语、侮蔑语、责备语、压抑语、强迫语、威胁语、讽刺语等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3. 评价激情。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即时的调节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问题回答出色或作业完成满意时, 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学生或写几句批语, 会使学生学习热情得到进一步提高, 从而产生更热爱学习的激情。当学生失意或忧愁的时候, 教师实事求是, 恰如其分地指出问题, 提出改进方案, 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状况, 是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的。

4. 善待学困生。

教学中要实现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键在教师, 重点在教师对待学困生的态度。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过程中, 要分析、思考学困生学习差的原因。因为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产生过程和原因并不完全相同, 多种原因集中到一点, 即他们都是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数次失败后, 随着失败的积累、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改变, 逐步形成这些学生失败者的心态, 丧失了学习的内部驱动力, 表现为学习消极、缺乏信心, 虽经补课, 不仅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反而加剧了失败心态的发展。在情感教学中, 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 尤其是学困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 往往取决于师生间有无相互尊重和信赖的情感, 而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是建立教学情感的重要因素。

(二)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激起学生课堂情绪的兴奋点

教材是情感教育的依据之一。教学中,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 挖掘教材内在的情感因素, 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比如讲碱金属元素中的“焰色反应”内容时,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实验来激发情感:

1. 演示钠盐、铜盐等的“焰色反应”实验, 引起学生的惊奇感;

联系玻璃器皿、铜器灼烧时的颜色,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 将不同物质混合后, 再做“焰色反应”实验, 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实验美。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礼花的发展、燃放, 讲解

相关的化学问题, 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既有趣又有用, 从而产生学好化学的愿望。

除了这些, 化学教学中还有许多内容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如结合介绍黑火药和造纸术等中国古代的化学发明,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化学家的事迹, 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结合硫、氮等相关知识的教学, 介绍化学对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以及环境保护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硝化甘油”的教学, 介绍诺贝尔及诺贝尔奖, 培养学生的荣誉感等。

此外,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亲身实践, 加深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注意养成教育, 培养科学态度等, 也是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关注的。

教师个人的心理品质, 不仅制约着教师本身的行为, 而且会影响学生。一个合格的化学教师除应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外, 还应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用科学的世界观去影响学生, 为学生做出榜样。从演示实验的规范操作、正确客观地表述实验现象, 到板书的工整、准确无误地使用化学用语;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化学问题, 到欢迎学生对自己提出质疑;从热情肯定学生比自己更高明的创新解题方法, 到勇于承认自己教学中偶尔出现的失误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在科学态度教育中表率作用的具体表现, 它对学生逐步形成完善的科学态度将会产生无形的巨大影响。

8.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八

关键词:情感因素;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成功欲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24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62

情感教育是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中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是教师的一项职责。因为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的求知情绪,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课堂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促进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积极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我曾经对所教过的不同年级的学生做过调查,学生对于物理学习兴趣与他的物理成绩成正比。学生的这种学习兴趣表现为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表现出他们对学科知识的热爱,对学科的探究精神,对学科的执著。学生对于学科的知识有了兴趣,对学科有着积极的情感,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学习,心情愉悦地去学习,而不是背着包袱,带着负担去学习。当学习是一种愉悦的事情的时候,当学习是一种享受的时候,我们学习的知识一定会牢固。所以,物理学科就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消除消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自信心

初中生进入二年级,刚刚接触物理,对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充满着好奇,对物理实验充满着好奇,对物理科学家的献身精神表示由衷的敬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课的学习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想学好物理的欲望相当强烈。但是,随着内容学习的进一步加深,学生就会感到学习的难度加大,感到枯燥,感到乏味。个别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所以,在这时候,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度过学习的艰难时期,保持好刚开始学习时的学习欲望,保持好学习物理的态势。

导致少部分学生物理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了惧怕的心理,心理出现了障碍,没有形成对物理学科的自信心。找到问题的症结,教师才可能对症下药。

从教师的角度看,很多教师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感到压力,因为物理学科的成绩平均分低受到批评,因为长时间的物理学科的教学,成绩不见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一种厌倦之感,往往出现对物理学科的消极情感。教师的情感往往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影响,有着一定的感染作用。如果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缺乏足够的自信心,缺乏足够的热情,那么学生就不会有学习的激情;如果教师对自己所教的物理知识仅仅是照本宣科,只是面无表情地去解题,那么,教师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带给学生的是压抑,是消极。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学生自然不会认真听讲,细心研读,主动思考,只能是敷衍、搪塞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消极的情感势必影响学生的情感。解决学生的消极情感,必须从教师做起。

三、强化情感体验,满足成功欲望

不同的环境给人的心情是不同的,喜庆的环境,给人的是愉悦的体验,美好的心情;沉闷的环境,给人的是郁闷的体验,苦闷的心情。不同的环境,给人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师,应该了解到环境对学生情绪的影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体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这样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期望产生距离,教师难免对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不满意,甚至是责备。教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存在的距离缺乏正确的定位,以至于学生出现上课听不懂、作业完不成、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就责备有加,所以,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物理的成功感,只能感觉到的是失败,这样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个别学生还会出现学习消极、厌学的情况。物理学习就要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够保持物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持久力。

四、培养积极学科情感,享受学习的快乐

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的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差异,主动采用相应的感情交流途径与方法,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我们曾在“了解电路”一章后就让学生进行“短路和复杂并联电路的判断”,结果不仅多数学生没掌握,而且严重影响了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后改为在全部电学完成之后进行专项分析训练,学生便容易接受,因此有些知识宜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入。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强化对学生情感因素的研究,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绪华.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群文天地,2011(14).

[2] 沙书俊.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吉林教育:教研版,2007(8).

9.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因素 篇九

情感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我国著名学者燕国材认为:凡是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发生强烈波动的事物,就比较容易记住,且保持牢固,有的甚至终生不忘。可见,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多大的影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情感因素非常丰富。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特点,及时捕捉文章的这些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发挥情感教学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体验内在美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使课文描述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的情绪必然热烈,印象也必然深刻。如《林海》一文,写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感情。教学开始,我通过假设旅游,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同学们,我们到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大草原,风景迷人的阿里山,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祖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去。到了那儿,你们一定会被大兴安岭那美丽的风光吸引住的。”富有情感的导入促使学生产生学习课文的内驱力,激起情感的波澜。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通过放录像、投影图片、听录音等形式,让大兴安岭的岭、林、花有形、有声、有色推至学生面前,使学生如临其境。这样,有利于学生经历作者从景到情(联想),再到语言表达的过程,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为关键词句的理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铺垫。在学生饱览大兴安岭美丽的风光和体会作者的联想后,再进一步激发情感:“今天,我们随作者观赏了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见到了林区的建设情况,大家想对大兴安岭说句什么话呢?”这样,就使学生通过感受“美”去激发了“爱”,体现了文章内在美。整节课,由于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学得十分投入,学生始终在情境中,情绪非常热烈,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 品词析句,体验情感,培养理解能力

特定的语言总是表达特定的感情,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挖掘语言的情感因素,通过理解词句去体现情感产生的缘由和其中的思想内涵,引情入情,才能品出词句的味来。如第十二册中的《詹天佑》。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呢?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有关词句,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纠正,总结出“爱国”主要表现在: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任务;工作一丝不苟,事必躬亲,身体力行,并下决心把铁路修好,为的是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杰出”则是通过两方面来表现的:(1)詹天佑根据不同的山势,创造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凿遂道,缩短工期:(2)设计“人”字形线路,采用两个火车头一推一拉的办法,解决了坡度大的难题。接着引导学生体会:在当时当地的情况下,京张铁路能提早两年竣工确实不简单。从而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詹天佑的伟大!明白詹天佑的确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流露出自己对詹天佑的崇敬和钦佩之情。这样,通过品词析句,体验情感,提高了理解词句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三、 反复诵读,加深情感体验,培养语感

新修订的语文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阅读教学中,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如《桂林山水》是写景状物佳作,语言优美。教学时,我在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诵读,从中理解、体味和欣赏景物美,情感美。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的翡翠。”这个排比句,节奏明快,把漓江水的独特之处写得惟妙惟肖,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景美”、“情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从而抒发了对桂林山水,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学们读得声情并茂,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这比教师繁锁的分析强得多。可见,反复诵读课文可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加深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四、启发想象,体验情感,加深印象

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作者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生活画面,描绘景物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把语言文字描写的东西通过联想和想象,使之呈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进入角色,受到情感的熏陶,增强记忆。如《金色的鱼钩》一文,在教学老班长临死前那个片段时,我是这样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当时,老班长是个什么样子?他心里想着什么?三个战士神情怎么样?心情如何?通过启发想像,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拨动了学生心灵的情弦,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草地上,看着老班长一样。从而升了对老班长无比热爱、怀念和崇敬之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机械的、呆板的、枯燥无味的。阅读教学中注重情感因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情智互促,情知互补”的效

10.高职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培养 篇十

高职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培养

英语学习是学习者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共作用的内化过程,情感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主体的特点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尊重学生的人格,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对授课教师的信任感,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可为其英语学习提供持久动力,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作 者:田睿 作者单位:抚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辽宁抚顺,113008刊 名: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MANAGER COLLEGE年,卷(期):“”(1)分类号:H319.3关键词:情感因素 英语教学 高职院校 新生

11.论化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十一

关键词:化学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96-02

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化学知识的重要因素

有人曾调查了参加天原杯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化学、数学、化学、外语,参加全国化学决赛的学生对化学感兴趣的人数最多,这一结果反映出兴趣(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还有人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化学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积极的学科情感)呈高度正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反而以学习为享受,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理亦源于此。

二、消极学科情感的成因

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刚进入初三阶段的学生,他们对化学课的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能意识到化学知识在科技、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想学好这门学科,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一部分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逐渐从主动变为被动,甚至还有不少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科情感,失去了对化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1、教师的消极情感的影响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是乐意还是厌倦,这体现了化学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情感。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当人们通过面部表情以及声音的变化等把情感传达到接受对象時,主体的情感便对客体产生感染作用,对客体产生影响,产生与主体相类似的感觉。而在当前的化学课堂教学中为数不少的老师或因缺乏足够的专业思想和教学热情,或因片面认为化学教师讲授的是科学知识,只要用符合逻辑和科学的语言去说明事理就可以了,致使在课堂教学中表情麻木冷漠,讲授平淡无奇,造成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学生则易不专心听讲,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对老师布置的任务马虎敷衍,久而久之则形成对化学学科的消极情感。

2、缺乏成功的情感体验

心理学家曾对“人们普遍喜欢鞭炮味,而不喜欢医院里的药味”这一现象作过细致的研究,结果是:鞭炮多出现在喜庆日子里,给人们带来的是愉悦的情感体验,而医院则往往带给人们不愉快的体验,这充分说明不同的情感体验会对人们产生重要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还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和人格》一书中将其列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之一。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化学是一间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这样化学学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他们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学生在不能将老师所讲知识掌握、作业频繁出错、提问回答不对、测验得不到好成绩时,又常会被老师一味地责备为不努力、不认真学,从而使他们感到自己比别人差,产生自卑感,特别是化学学习中接连出现失败时,便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加之部分老师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望生成龙”心切,教学中一味提高教学要求,更增加了学生的失败的情感体验,其后果是使学生对化学学产生害怕、厌恶等不正常情感,致使一些学生产生“反正学不会,干脆不学了”的想法。

3、师生关系的影响

教师和学生构成了中学化学教学两个重要的方面,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满意,或受到教师的漠不关心、过多的指责等,都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坏,从而对教师产生讨厌、对抗的不良情感,继而老师一上课心里就烦,对教师所讲知识也烦,甚至跟教师产生对抗,你让这样做我偏那样做,学生的这种不良情感必然导致知识的传授过程滞阻,宛如板结成一块的花盆中灌水,虽然上面满溢,可是实际渗透滋润不多。

三、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积极的学科情感呢?

1、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修养

“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哪会有讲课时津津乐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掬的神情呢?又哪会获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呢?教师应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化学教学工作中去,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2、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期望。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师处在主导的地位上,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的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差异,主动采用相应的感情交流途径与方法,要正确理解“师道尊严”的内涵,清除盲目的“唯我独尊”的心理,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3、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初三年级教学中,教学要求更应压得低一点,考试题目要易一点,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在必修本以内,千万不能根据高考要求,过早补充内容,企图一步到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12.论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十二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情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如自信、自尊、移情、动机、好奇、愉快、投入等属于积极情感, 它们能够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 有助于发挥学习者的潜能, 提高外语学习的效果。相反, 如焦虑、紧张、腼腆、怀疑、沮丧、失望、厌恶等消极情感会阻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 影响教学效果。Jane Arnold (1999) 把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分归两大类:一类是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包括焦虑、抑制、性格、动机等;另一类是学习者之间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 包括移情、课堂交流、跨文化意识等。这些情感因素错综复杂, 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 很难将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归咎于某一种或几种因素。

二、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众所周知, 情感因素在日常生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在教学、工作学习和战斗中, 如果所投入的感情恰到好处的话, 就会起到激励的作用。但它也有极大的消极影响, 比如在暴怒和狂喜的情感之下, 就会导致一些不理智行为出现。那么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如何利用情感因素的积极意来增强教学的效果呢?本文就该话题进行探讨。

三、对外语学习产生直接影响的情感因素

(一) 抑制。

抑制是指为了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回避或退缩行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语言错误得不到善意的指正、帮助和鼓励, 而是受到批评、嘲讽, 会极大地伤害学习者, 尤其是性格内向、腼腆害羞的学习者的自尊心, 使其产生畏惧或厌恶心理, 有意回避课堂活动与交流, 抑制自己的学习热情。而这一人际交往的过程是语言学习中常常存在的。

(二) 自尊心。

自尊心是指学习者对自身价值能力的判断和认识, 与焦虑一样, 自尊心可以是一种心理状态, 也可能成为一种心理品质。如果学习者自尊心经常受到伤害, 不断失败的体验可能使他们自暴自弃, 不思进取, 形成一种叫学习无助的心理 (Seligman) 。

(三) 动机。

动机是语言学习者的动力源泉, 是影响外语学习的又一重要的情感因素。动机在外语教学界被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指为了得到表扬、奖赏、升迁或避免批评、惩罚等来自外语学习活动之外的因素;内在动机是来自于对外语学习的好奇、兴趣、学习的成就感或快乐体验等与外语学习活动相关的因素, 因此促进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是外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四) 移情。

移情是指设身处地的想象和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并产生共鸣, 是对他人思想、情感、行为方式的尊重、理解和接受。在外语教学条件下, 移情不仅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正确态度, 有效克服文化差异。

基于对以上情感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外语教学应确立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目的语、目的语社会、文化和外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四、和谐情感关系建立的基础

(一) 互相尊重。

师生间的相互尊重, 其实质就是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生经历, 而他们又会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来感受社会。在学校里, 这就成为学生理解教师的基点, 同时学生也希望得到教师的相应尊重和理解;否则, 就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质量, 对社会的发展也形成了消极的因素, 那么, 师生的和谐关系从何谈起呢?

(二) 理解和信任。

融洽的情感关系, 需要沟通。师生之间, 尤其是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 只注重谈话的内容, 忽略了对方的情感体验, 可能会是一次失败交流。不了解学生真实的感情和思想, 怎么作出正确的决断?师生之间只有通过交流加强彼此的理解与信任, 通过心灵撞击的火花融会成的师生关系, 才能水乳交融, 形成巨大的力量, 在教育教学事业中产生积极的作用。

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是心灵沟通的过程。他们通过平等的对话交流, 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 形成克服困难的凝聚力。

五、培养学生对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

(一) 各种教学活动在设计、安排过程中都注重培养积极的情感因素, 如激发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自尊心和移情意识。

(二) 极力避免产生消极的情感因素, 如焦虑、紧张、抑制、厌恶等。

(三) 树立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自觉进行交流、沟通和合作, 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和自觉行动, 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六、结语

综上所述, 外语教学中的某些情感因素的作用是积极、理想的, 而有些却是消极的、不理想的,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就要设法追求积极而理想的结果, 极力避免消极、不理想的结果, 因此将情感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目标不仅是教育学、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而且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朱献苏.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6) :140.

[2]岑海兵.外语教学中的情感过滤与情感输入[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6) :117.

[3]孙丽娜.情感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 2004, (09) :43-44.

[4]李银仓.论外语教学的情感目标[J].外语教学, 2005.2.

13.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十三

刍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

张伟霞

沈丘三高初中部,河南 沈丘 466300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说过:“在人类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情感的成分非常重要,情感成分能通过单纯的察觉开始,经历过一定阶段之后,最后达到控制一个人行为的效果,即认识产生情感,情感又反作用于人的认识,从而推动认识逐渐的发展”。可见,人的情感和人的行为联系非常大,所有的认知过程一定会有情感的伴随,因为情感是人们一种非常强的内在动力。新一轮的课改也高度的重视历史课堂中教师对情感因素的渗透,要求教师能使学生建立起健康高尚的情操。

一、历史教学课堂渗透情感因素的现实意义

历史学科是初中的基本人文学科,它对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更为注重,在培养初中生情感成长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它的教学素材取材非常广泛,学科自身也包罗万象,学生通过对教学中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成败好坏的关注,提高初中生的自身人格和思维能力。同时新课程的标准要求历史教学对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培养都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要求初中生能够了解历史,并逐渐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一种认同感,承担起民族发展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看待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强化民主法治意识,认识到时代发展的主题,对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情感成长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因素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二、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情感意识

教师要想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渗透情感因素,自身就要具备强烈的情感意识。如果想让学生动情,教师一定要自己先动情,动情自身的职业、教材,对教学内容动情言表,从而使学生动情。历史教学过程中,情感的交流是互相的,教师应该在情感互动中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调节课程的情感节奏,创造丰富的情感情境,历史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教师要想具备一定的情感,就一定要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自己的职业,修炼自身成为一个高尚品格的人,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用情感和自身的个人魅力征服学生,这样历史课堂才能充满情感,渗透更多潜在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空洞华丽的讲解。

三、运用具有情感的文学语言渗透情感因素

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互动沟通的主要方式就是语言交流。俗话说文史不分家,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为主,教学中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学作品,使得初中生在鉴赏和学习文学的过程中,(历史教学论文 )感受历史、评价历史和认知历史,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致。通过文学的语言来描述史实等,丰富历史课程,使之具有生动性和感人性,积极地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另一方面,教师充分地挖掘历史的本质内容,使学生能从深处真正地了解历史,使学生对历史有着非常深刻地理解和体验,才有利于情感因素的渗透。

四、创设和谐、良好的情感教学情境

美国的两位教育家指出:“学习产生在某些特定情境之中,良好并适当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是使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更为注重教学氛围的设定,并要创设出符合历史课程的教学情境。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迅猛进步,使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备广泛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在和谐民主、快乐的教学氛围中完成历史课程的学习,并有着非常大的情感体验。例如,历史教师应该根据课程选择相应的历史音像资料:历史地图、图片、音乐和影片等等、当然随着各类历史题材电影、文献记录片等作品的增加,教师对历史教学资源能更加容易的获取,文献纪录片大多都能非常生动地刻画历史人物并再现某一段历史,尤其里面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能够极大的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历史,有利于学生通过多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观察和感受,增加其自身的历史情感,也能充分的挖掘到其中重要的情感素材,使得历史课堂中情感渗透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历史遗迹和历史纪念馆、博物馆等,这些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内容以及人文景观,记述着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一些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情操,使初中生能够对历史有着既直观又生动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建立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14.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十四

心理学研究表明,充满愉悦的教学环境不仅能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英语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要做到两个体现。首先,体现和谐的人际关系。英语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教师喜欢学生,对学生英语学习抱有合理的希望,并且在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会激发起学生对教师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诚然,学生只有敞开心扉,愿意与教师进行真诚的交流,教师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态以及思想活动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反之,学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没有英语教师对学生该有的鼓励与信任,那么学生只能封闭在自己狭小的天地中,他们积极的情感因素将会消沉。其次,体现交际的教学本质。我们知道,英语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如果教学中教师能注意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体现英语学以致用的思想,学生不仅能在英语教学中实现口语能力的逐步提高、与人交流技巧的提升,而且还能体验积极的学习情感,使他们把热情和积极性带到英语学习上,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所以,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英语教学的真实看法和要求,共同探讨学好英语的途径和方法,确保在教师的关心、帮助和鼓励过程中激发学生尊重教师、热爱英语学习的情感。

二、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与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

英语教学作为对外国语言的教学活动,其实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我始终认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除了具有渊博的外国语言文化、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看能否组织好一堂课。显然,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与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是密不可分的。教师教学语言的贯穿运用以及是否得体至关重要,它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优劣,也决定了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

就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而论,它包含了英语语言要素几个方面的要求,如语言的简明性。简明要求教学中的语言描述要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教内容,使学生能够领会教师的意图。所以,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应深挖教材的内在本质,紧紧扣住语言学习的重难点进行语言设计,如语言的节奏感。教师语言的节奏是由停顿和语调组成的,何处该停,何处不该停,什么时候要升调,什么时候要降调,都是由人们对句子所表达的内容的体会决定的。英语教学中,适当的停顿和语音的强调,可以加强语势,增强语言的力量。夸美纽斯曾形象地指出: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会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诚然,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其本身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情感,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学生,以收到音美以感耳的效果,使学生在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激发情感。

三、教师教学评价的体现与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

评价是任何学段教学中都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其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事实上,我们在看重评价的宏观作用时,也要重视评价对学生学习情感培养的重要功能。毕竟,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激励学生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就英语教学而言,要实现评价对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激发,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确立全新的评价理念。英语教学中,新的评价理念要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活动和交往的观念,要求把学生作为认识、发展的主体,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的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其次,体现合理的评价过程。包括评价既要体现共性,也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学生英语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本身;评价形式要丰富多样,既要包括教师评价,也要体现学生自评和互评。要通过教师的积极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调动学生积极情感因素,使他们加倍努力学习。力争通过积极的评价方式,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英语教学氛围。当然,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还需要教师设计完善的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通过评价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使学生英语学习的激情落到实处。

四、精讲多练,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树立信心

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更多实践练习的机会,使他们获得英语语言技能技巧,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产生爱学英语的情感,避免以讲代练而造成学生学而不会的焦虑情感。学生在实践练习过程中能够产生充实感,从而增强自信,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以更饱满的热情去完成英语的学习。

15.关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十五

一、加强数学教师的情感修养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要加强教师自身情感修养.尤其是数学教师, 除了要学习新课程理论知识, 提高业务水平, 还要加强少儿心理学、教育学等的学习, 加强文学、艺术、自然、社会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并且多与学生、家长交流, 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情感, 从而提高自身情感修养.首先, 教师要热爱学生.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 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热爱、关心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其次, 教师更要热爱数学.教师的情感,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教师积极的情绪所创设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容易引起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 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良好的情绪可以加速认识活动的进程, 而认识过程又能引起良好的情绪效应.

二、激活课堂教学的情感因素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实际上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它可以激发学习内驱力, 调节学生的情绪,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 设疑激趣, 用数学知识的思维美、结构美诱发兴趣, 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 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稳定地发展.如在“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章内容的引入教学之中, 有一个“青春期男女孩身高曲线统计图”, 我没有直接提出常量、变量、统计图等在八年级学生看来非常抽象的词, 而是要他们观察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在什么年龄段, 男孩的平均身高大于女孩的平均身高?在什么年龄段, 女孩的平均身高大于男孩的平均身高?然后问:“你的身高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平均身高?”而后告诉偏矮的学生注意体育锻炼, 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 不要偏食、挑食、不要乱吃零食.学生没想到数学课堂还有这么多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信息, 于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课堂效果很好.另外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激发学生兴趣带来了契机.学生普遍反映, 同一节课, 采用多媒体与不采用多媒体, 学习兴趣相差很大.因此, 用好信息手段成了情感教育的新的措施.

2. 要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十分提倡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因为这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有助于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 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一旦师生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 教师就教得愉快而尽力, 学生就学得轻松而起劲.因此, 教师面对学生要有真诚的笑脸, 要有亲切的言语, 要有和学生做朋友、做小伙伴的意识.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或提出建议, 对学生坦诚相待, 与学生沟通交流, 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优缺点, 让学生在课堂保持心情轻松愉快, 而不是焦虑压抑;要多组织探究式、讨论式、表演式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从言行到思维都空前活跃.

3. 要增加数学内容的情感色彩.

学生被动学习乃至厌学的原因之一, 就是在他们眼里数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是灰色的, 要改变这种现象, 就要善于发掘蕴涵于知识本身的情感, 并善于艺术性地赋予知识以情感.有了情感, 知识就有了生命, 学生就会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价值, 对于自己感到有魅力和价值的东西, 学生怎能不孜孜以求呢?数学教师是数学王国的导游,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 发现数学美, 进而提高数学文化修养, 并努力做到以美启智, 以美育人.数学本身有深刻的美的内容.如在图形的变换内容学习时, 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由变换而来的美丽图案, 这样既给人以美的享受,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4. 加强对学生爱的教育.

为落实德育目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同样能积极渗透爱的教育.如“在事件的可能性”的教学时, 设计了一个小问题:每天放学回家时, 老师都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交通安全, 小明觉得老师很罗嗦, 自己每天都这么回家, 很安全, 发生交通事故是不可能的, 你认为小明的想法对吗?这个小问题不但让学生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同时增强了安全意识, 知道要珍惜生命, 关爱自己.

三、拓宽数学情感教育的天地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 平时学生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价值缺乏切身的感受.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培养和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广阔天地.

首先, 开展趣味性强的课外活动.如开设“数学游乐园”, 让学生在游乐园里做数学游戏, 如猜数学谜语、讲数学故事、智力竞赛等各种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快乐;还可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 用语言表达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思想、情感, 让学生记下快乐、进步, 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或记下困难、挫折, 倾吐心中的不快, 使心情变得舒畅, 以便调整心态, 寻求克服困难的办法.

16.浅议朗读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十六

然而,很多时候尽管这样去做了,仍然没读出感情来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细究起来,这里有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学生有丰沛的情感积淀!所谓“感自身受”,曾经“经受”才能拨动感情之弦。没有丰富的内在情感积淀,外部的刺激也就只能劳而无功,朗读出的感情也就会与原作大相径庭。所以,解决学生情感缺失的问题,是保证学生达成有感情朗读要求的根本。在朗读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注意、感受体会、深化认识蕴涵其中的情感,是丰富学生情感积淀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在对课文内容的审美活动中体验愉悦的美感

日常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最多的是那些文辞优美的课文和句段。因为它们从内容到形式都是那么精美,以致学生读书笔记中摘录的好句不是比喻拟人就是对仗排比。然而,当学生自主朗读这些内容时,却也并不能较准确地读出课文所要表达的感情。其实,美感是一种具有很强个性特征的情感体验。教师的直接告知或简单引导,是不可能帮助学生获得深刻丰富的美感体验、深入把握美感本原的。相反,小学生很强的模仿能力,使得当堂的朗读能在教师及个别学生的范读影响下惟妙惟肖,造成学生获得了深入、准确美感体验的错觉,从而忽视了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内容认识、鉴赏、评价美的过程,使得学生的审美情感停留在原生和笼统的层面,进而影响其有效迁移。

鉴于此,在朗读教学中,一定要把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去发现美、鉴赏美、体验美、认识美放在首位,然后才是朗读出美。如《三亚落日》是一篇公认的美文,文中三亚风光和落日之美各具特色,就是两者共有的色彩美也各不相同,教学中须引导学生深入体味才能读出各自美感。首先,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时,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描绘的三亚风光和落日美在哪里?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美在色彩和动感;再让学生细读品味是怎样美丽的色彩,学生会划出描写颜色的词语而后作答;接着,抓住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验:蓝色基调中点缀着白色、绿色和金黄给人以怎样的感受?各种红色组合在一起呢?从而帮助学生把握住朗读的感情基调;而后的朗读水到渠成:学生抓住第二自然段中的“蓝透了”、“蓝蓝”、“碧玉”、“金灿灿”等颜色词,以舒缓惬意的语调读出浓浓的热带风情;抓住“赤朱丹彤”、“金红一色”、“玫瑰酒”等词热烈赞叹落日余晖……在这样的朗读教学中,学生不仅深深体会到了课文内容中蕴含的美感,对美的内涵——色彩和谐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而且对如何进行审美活动有了一定的经验积淀。然后,让学生自主朗读体会三亚落日的动感美,就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实现了朗读能力的有效迁移。

二、在对人物行为的评价活动中形成分明的道德感

对于课本中更多相对理性的课文,我们一般侧重于阅读分析,较少采用朗读感悟,认为文章表达的情感较为深刻,学生不易感悟到。是的,这类课文中饱含着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道德感,而且其在文中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从根本上看,都是人们运用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比如爱国主义情感,在《卢沟桥烽火》中表现为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在《钱学森》中就是时刻不忘报效祖国,《半截蜡烛》中则是为了保住国家机密沉着机智地与敌周旋,但归根究底反映的都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态度方面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获得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再通过感情朗读把这些宝贵的体验内化吸收,形成爱憎分明的道德感,为以后朗读感悟这类课文积淀情感基础。以《卢沟桥烽火》为例。文中有一些描写中国官兵言行的句子,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评价他们的行为:“中国守军面对的是什么?”“他们知道这样做会有怎样的后果吗?”“为什么还要这样做?”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蕴涵其中的悲壮的爱国情。然后,进行朗读训练,读出中国守军的同仇敌忾和奋勇杀敌,通过这样的朗读,学生会把这种情感体验积累内化,使原本模糊的爱国主义情感变得清晰。

三、在对朗读活动的评价过程中积淀深厚的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就朗读具体的一篇课文而言,理智感的作用可不小。学生初读课文的好奇心与新意感是读正确的保证,对课文内容漠然视之是不能充分留意到生字新词的;对读正确而生的成功感将进一步激发朗读的兴趣,从而很快将课文读流利;对文中字词句子的怀疑感,下不了判断的不安感,对问题解答的坚定不移的情感,都将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把握到文章的情感脉络,为有感情的朗读作好准备;学生的感情朗读得到认可与赞赏,又会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最终倾心朗读,不仅养成了朗读习惯,而且达成了朗读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应对一节时,学生能读出伯诺德夫人的沉着和气氛的紧张,教师就应予以肯定:“你把伯诺德夫人的出色表现恰当地读了出来。”以保护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自豪;然后激发学生作进一步探究的怀疑感,“可是,这样读是否最能表现她的爱国热情呢?是否最符合当时的情境呢?”;“再读一读课文,你们会有新的感受的。”激起学生进行深层次探究的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心;学生自读后,再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对自己和同学的朗读优点与不足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取长补短,读好伯诺德夫人在强烈爱国主义情感影响下的热情主动;最后予以赞赏,使学生对朗读更加自信。

上一篇:700字周记作文下一篇:材料类第一支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