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与职业素养提升

2024-07-24

职业化与职业素养提升(12篇)

1.职业化与职业素养提升 篇一

杨文利老师2013年全新精品课程

《职业化素养力提升》

联系方式:***

培训时间:

2天

培训背景:

从大学毕业生到职场人士,从基层员工到中级主管,从中级主管到高层管理者,每一次角色的转化、每一次职位的提升,都需要进行必要的职业化培训。内容包括了:职业化的形象、职业化的能力、职业化的心态和职业化的修为。首先,看上去我们要像个专业人士,能够给客户和同仁一种初步的基础印象;其次,我们要有专业化的能力,做的事情要足够专业和完满;再次,我们发自内心的想法和理念要与职业化完全融入;最后,我们通过工作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员工的职业化水准直接确定了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在社会大众面前的形象和口碑;专注各阶层员工的职业化培训,才能真正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员工的职业化步伐要比企业的业务扩张速度更快,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否则就会形成掣肘,牵制企业的健康运营。

培训收益:

 导引学员打造自己的职业化形象,以企业品牌代言人的姿态严格要求自己;  带领学员演练各种分析工具,培养学员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

 训练学员初步具备各项职业化能力,以专业化的素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 通过案例和事实印证态度决定一切的道理,启发学员有效管理自己的态度;  通过情景模拟讲解如何经营人际关系,在互动中提升学员的团队意识;  运用小游戏唤醒学员的时间紧迫感,并教会学员如何使用管理时间的工具;  通过角色演练为学员们灌输结果意识,并进行重复和深化记忆;

 针对受训企业的性质和学员的岗位内容,融合相关案例灌输责任意识;  通过案例分析和推导,让学员体会竞争并增进服务意识和忧患意识。培训特色:

课程集30多个案例、短片和图片,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塔罗牌、互

动游戏、小组讨论、示范指导、模拟练习、提问抢答角色扮演、头脑风暴、小组辩论、形象展示等多种方式,就职业化能力提升和工作修为等的内容,另融入学员现场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演练和点评。

课程大纲:

前导角色认知测试、小游戏和启发导引

第一部分职业形象

第一节 服饰管理(图解与现场点评)

 职业装

 运动装

 休闲装

 晚礼服

 服饰搭配要诀

 面部妆容技巧

第二节 礼仪管理(情景模拟)

 首因效应

 3A原则

 四不准五不问

 礼仪五多

 静态礼仪:妆容、服饰、精神面貌、站、坐、蹲和行姿等(示范演练) 动态礼仪:名片礼仪、握手礼仪、介绍礼仪、电梯礼仪、坐车礼仪、接

待礼仪、会议礼仪和电话礼仪等

 角色分配并进行综合演练(角色模拟)

第三节发型管理(图解与现场点评)

 男士发型管理

 女士发型管理

第四节健康管理(案例分析与现场点评)

 饮食习惯(图解)

 作息习惯(案例分析与现场点评)

 工作习惯

 运动习惯

 娱乐习惯

第五节自我管理(角色模拟与互动提问)

 认识自我(互动提问)

 角色定位(角色模拟)

 优势分析(互动提问与现场盘点)

 生活方式

 引入经营自我的意识

第二部分业务能力

第一节 目标管理(小组讨论与个人展示)

 寻找激情

 唤起梦想

 SMART原则

 甘特图

 个人十年战略规划书(综合演练和小组讨论) 工作周计划如何制定(综合演练和个人展示)

第二节 时间管理(视频赏析)

 时间黑洞(小游戏)

 计算生命的余电(全员互动)

 感悟生命的钟表(原创彩图赏析)

 视频赏析

 提问并小组讨论

 必备的思想品质PPCC

 基本的管理技巧ARTFF(现场演示)

 时间管理难点ARMY

第三节 质量管理(头脑风暴)

 工作的本质

 我为谁工作

 讲解PDCA循环的特点和用法

 讲解头脑风暴的意义和组织方式

 讲解亲和图的作用(示范演练)

 提出自身困扰的问题并演练(全员练习与小组PK)

第四节 信息管理(现场训练)

 信息的搜集和获取

 信息的整理和汇总

 信息的使用和分享

 运用案例进行解析

第五节 创新管理(互动游戏)

 创新的力量

 创新的体验(现场训练)

 学员展示

第三部分工作态度

第一节 情绪管理(小组互动)

 情绪的认知

 情绪产生的规律

 如何理解ABC原理

 情绪管控的八大方法

 表达情绪的XYZ法则

 综合演练上述工具(小组间轮番PK)

第二节 表情管理(全员练习)

 微表情的特质解读(视频赏析)

 现场的体会和感悟(提问互动)

 示范表情管理的基本动作(全员练习)

第三节 磨练意志(视频赏析)

 案例分析

 彩图赏析

第四节 稳重务实(案例分析)

 故事点评

第六节 戒骄戒躁(故事导引)

第四部分职业修为

第一节 尊重他人(现场示范)

 尊重的本质意义

 尊重的体现形式

第二节 团队协作(互动游戏)

 团队协作的必要和本质  团队协作的实操和感悟

第三节责任当先(案例分析)

第四节忠于企业(小组讨论)

第七节 终生学习(视频赏析)

 在企业内部充分学习 在业余时间广泛学习 利用人际交往多学习 进行跨领域互动学习 诠释十五种学习方式

结束语建议后续学习计划和方式培训内容掌握程度测试 祝福

2.职业化与职业素养提升 篇二

1.1学生入学初开设《学习能力》课程, 从听、说、读、写、看、练、想7个方面进行个人能力的培训与养成, 教会学生如何听课, 如何表达问题, 如何阅读书籍, 如何整理学习笔记, 如何观察教师示教, 如何练习基本操作, 以及如何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中辅以团队学习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集体意识。

1.2专业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 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教学理念, 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与引导者。比如, 在口腔临床材料学的教学中, 由于齿科材料丰富且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 现有书本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实用性更有很大差距。为使学生更好更快的了解掌握临床材料的名称、产地、性能及使用方法等内容, 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选定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立题研究, 通过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查阅、收集。例如, 利用网络或亲自去齿科诊所实践调查等, 将研究结果总结整理成笔记, 然后选出主讲代表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进行讲解。教师启发学生通过尝试和探索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善于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 包括社交技能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自尊心和责任心、统筹和安排能力等等, 并开拓学生思路, 使学生具有勇于进取、孜孜求学的精神, 这些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无疑都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使学生在就业中具有竞争优势, 就业后职业寿命明显延长。

1.3开设《行政管理》课程, 包括口腔科日常门诊管理、口腔门诊软件应用与操作、品牌介绍等内容。让学生熟悉了解齿科门诊的日常工作, 学会如何预约患者, 操作预约软件, 建立患者电子病历, 管理门诊日常收入与支出, 内联与外联等行政内容, 全方位培养现代口腔科行政护士的行政沟通能力, 以符合越来越多高端齿科企业对护理人员的能力需求。

1.4开设《医学心理学》与《口腔行为学》课程, 使学生了解患者就诊心理, 加强学生心理引导的护理意识。在常规护理教学中, 常以让学生掌握临床操作配合为主, 而忽略了让学生了解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口腔临床护理工作中, 因对口腔治疗操作不熟悉而产生恐惧感的患者非常多见, 这类患者的依从性相对较差, 对治疗操作过程产生的不适感非常敏感。针对于此, 口腔护理人员就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引导的方法, 学会平慰患者紧张的心情, 学会在接诊及操作配合过程中用亲切的语言对患者病情及治疗做出必要解释, 学会鼓励患者克服恐惧心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治疗工作顺利开展。

1.5积极开展校内专业技能比赛, 如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能、粘结剂调拌操作、口腔印模制取操作等项目。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2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形象和职业素养

2.1实训式情景模拟教学。2011年初, 我校建设落成了德标口腔护理实训中心, 加强学生实训操作练习, 并在日常实训中将门诊日常护理工作引入实践教学。按口腔门诊科室名称分班组管理, 如牙体牙髓病诊室组、牙周病诊室组、口腔修复诊室组、儿童牙病诊室组、口腔正畸诊室组等, 采取主管护士长责任制, 逐级管理, 课前课后书写交接班日记, 建立由学生自行管理、经营的口腔企业环境, 树立学生的准职业形象, 为培养高端口腔医疗企业的基层管理者奠定基础, 实现多赢局面。

2.2开展口腔护士礼仪培训, 打造规范文明的口腔科护士专业形象。口腔护士礼仪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礼仪的重要性、口腔护士角色的定位、口腔护士工作观念与态度、口腔护士基本美学要求等。通过培训, 使学生转变青涩的学生形象, 成为容貌服饰端庄大方, 言行举止优雅得体的美好的口腔护士, 使学生转变为不折不扣的职业人。

3培养学生职业习惯, 提升职业素养

3.1开设《素养》课程, 以《弟子规》为核心, 融入素养课程学习, 习礼知仪, 让学生了解现代口腔医疗企业的未来需求, 让他们反思现在该做些什么, 该从什么做准备。“优秀员工的50个好习惯”、“时间管理”、“善于倾听”、“赞美他人”、“勇于承认错误”、“问题伴我成长”、“职业规划”等课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自己能力的优势和知识的不足, 并主动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习惯。

3.2引入“7S”管理模式, 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评分管理。“7S”是借鉴了现代企业对员工的“4S”、“6S”管理办法, 即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洁 (Seiketsu) 、清扫 (Seiso) 、安全 (Security) 、节约 (Save) 、素养 (Shitsuke) 7个方面:整理, 要与不要, 一留一弃;整顿, 科学分布, 取用快捷;清扫, 清除垃圾, 美化环境;安全, 安全操作, 生命第一;节约, 节约环保, 低碳生活;清洁, 形成制度, 贯彻到底;素养, 养成习惯, 以人为本。具体评分明细划分为39个项目, 每周一评, 形成奖罚制度。经过一年左右的实践, 学生在做人做事对物等方面更加规范化、流程化、规格化, 对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结语

提升中职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是培养多元化现代口腔专科护理人才的需要。通过实践, 学生的职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更易适应职业环境, 缩短了用人单位对新员工岗前职业素养培养的时间, 实现了学生的“软能力”与“硬技能”的同步培养, 使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同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 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与诊疗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口腔医疗正从传统的单一牙医诊疗模式向国际化口腔医疗模式转变。高端的齿科诊所转变成齿科医疗会所, 从经济、人文等角度将牙医的角色分化, 发展出椅旁助手、洁牙士、行政护士等。这些分化出的角色为口腔护理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空间, 也成为中职口腔护理专业对口腔护士的培养目标。国际化口腔医疗企业对口腔护理人才的要求更关注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单纯的技巧技术。快速的学习能力、思维习惯、团队合作等能力成为医疗企业选用人才的关键要素。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较强的专科理论知识与护理操作技能, 还要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和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建立正确的职业意识, 以满足新形势下口腔医疗体系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职业能力,职业形象,职业习惯,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邵洪平.研究性学习的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 2008, 10:70-71.

[2]张忠尼, 郭玉莉.牙科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1986, 13 (5) :305.

3.职业化与职业素养提升 篇三

关键词:贫困生;职业素养;就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从2001年114万增长至2014年727万(见图1)。这些数字既反映我国高校的迅速发展,也折射出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难点。如何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升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1 2001年至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一、高校贫困生的形成及规模

(一)贫困生定义。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提出[1]:贫困指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贫困生,指因家庭收入水平偏低,单凭家庭的经济支持,难以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1993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2]中,首次界定了贫困生的定义,即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困难的学生。综合以上说法,高校贫困生是指家庭收入较少或收入不足以供其完成学业或者很难帮其完成学业,且在校生活水平低于其他同学的学生。

(二)高校贫困生群体的规模。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显示:高校中贫困生约占20%,人数约240万;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数据显示:贫困大学生比例约为20%,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

2006年《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院校在校生人数是1561万余人,其中贫困大学生

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包括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总数为2103.27万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约473.96万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

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

二、高校贫困生职业素养现状

职业素养,指通过学习和锻炼,人们从事某种工作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即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术与工艺、职业设计与创造的情感、规范、能力及其水平。贫困生的职业素养,指学校对高校家庭经济较差的学生进行思想、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育,使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岗位需要所养成的职业认知、就业技能、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及其心理状态。目前,高校贫困生已经形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调查显示贫困生整体就业率不高。就业现状概况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贫困生就业竞争力不足,总体就业情况不理想。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够,存在签约时间滞后、质量不高、总体就业率低等问题。贫困生大都来自农村,家庭条件、教育基础等比非贫困生要差些。就业技能方面如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较差,部分贫困生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和表达,不能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沟通。

(二)贫困生在就业中面临着各种困境。除自身条件外,求职费用、社会一些不公平因素的制约导致贫困生错失一些就业机遇。高额的求职费用,如通讯、交通、形象包装、培训等费用,已成为贫困生另一个经济负担。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花费高,贫困生到异地求职,住宿、餐饮等费用使求职成本不断攀升,给贫困生就业设置了无形的门槛。

(三)贫困生就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群体,较差的家庭条件使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都面临更大的压力,易导致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贫困生经历贫困的磨砺,意志更加坚定,更能吃苦, 就业目标明确,对就业环境要求不高,易找到工作。另一部分在求职中畏手畏脚,对未来生活期望过高,一旦失败更是严重自我否定,出现悲观、失望、沮丧等负面情绪,长此以往便形成恶性循环。

(四)贫困生中的特殊群体。在高校贫困生中还有一些特殊群体,他们或身患残疾、容貌不佳,或有某些生理缺陷等问题,国家给予他们公平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就业歧视的门槛依然存在,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家庭贫困,在就业市场上备受冷落。

因此,贫困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步履维艰;就业成本的增加和就业不公的打击,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就业压力,有的甚至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贫困生走出校园后,若长期找不到工作,自身没有经济收入,生活将面临窘境,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

三、贫困生要树立正确就业观,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就业观,提升自身素质,提高竞争力是就业的关键。贫困生要建立科学的职业选择观,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避免好高骛远、跟风攀比等消极观念。客观分析当前形势,正确评估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除此之外,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贫困生要比一般学生更刻苦勤奋, 将学习当作精神追求,避免盲目“啃书本”,熟练运用网络资源,接收新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学业水平。

(二)注重自身能力培养。贫困生要主动地寻找锻炼自己的平台,提高信心和勇气,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强心理承受力,培养自己创业意识和竞争能力等。

(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人文素养能帮助贫困生在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掌握哲学、文学、历史、法律等人文社科知识,发挥人文素养在健全心理、完善人格方面的作用,充实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就业竞争力的大小,竞争力大小决定了求职择业的层次与自由度。而个人竞争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贫困大学生更要树立正确就业观,励精图治,笃学善思,勇于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顺利走向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 Renn,O.,Concepts of risk:a classification,Krimsky,S.and Golding D.ed,Social Theories of Risk, Westport:Praeger,1992,pp:53-83

[2] 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s4560/201008/96208.html

4.职业化与职业素养提升 篇四

金字塔原理讲师 邓博

课程设计背景:

对于每一个企业和个人来说,职业素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那么他就无法获得成功.而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培养一支由职业素质的员工队伍,也无法取得成功.中国企业快速发展,企业要适应行业的激烈竞争,员工职业素质还无法适应,是不争的现实,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沟通为什么如此重要?沟通为什么如此困难?如何让沟通成为公司的竞争优势?如何建立起公司里的“沟通文化”?如何解开公司里沟通的死结?如何在工作中与上司、同事和下属顺畅有效地沟通?有效沟通的最重要原则什么?最有效的沟通方法是什么?最重要的沟通行为哪一项?沟通需要什么“通道”?„„

课程大纲: 手机***

一、我为谁工作----职业心态篇

1、重新认识我们的工作

2、职场人士心备的职业心态

二、工作应尽义务---职业道德篇

1、敬业是一种职业道德

2、树立企业主人翁精神

3、道德与职业道德

4、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三、工作素质----职业素质篇

1、职业素养提升必备礼仪

2、融入团队、与公司共成长

3、做领导欢迎的下属

4、以结果为导向,培养高效执行力

四、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沟通?

1、有效沟通的三要素

2、如何有效避开沟通的陷阱

3、有效沟通的四大原则

五、有效化解冲突

1、组织内部沟通的障碍与对策

2、沟通中冲突如何处理?

3、有效沟通中危机与处理?

六、沟通技巧

1、不同性格的沟通技巧

2、沟通中常见障碍处理

3、热情与微笑

4、用耳倾听,非用嘴说服

5、与对方的优点相处

6、赞美的艺术

7、同理心沟通法则

8、工作关系中的沟通

七、跨部门之间沟通技巧

2、换位思考

3、知彼知已

4、有效的会议

5.员工职业化素养提升) 篇五

第一章:什么是职业化和职业化素养?

序:案例讨论

第一节:什么是职业化?

第二节:什么是职业化素养?

第三节:职业化包括哪些内容?

序:案例讨论

•小张和小李

•央视名嘴王志与新华社记者唐师曾

第一节:什么是职业化?

“职业化”是规范化、国际化的职场行为准则,是职业人必须遵循的一套游戏规则,是职场人士基本素质的体现!

“职业化”是一种潜在的文化氛围,是一种在职场中的专用语言!

“职业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敬业精神,是对工作的热爱、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简言之,职业化是在职场中按照一定规范进行活动的行为!

第二节:什么是职业化素养?

•定义:

职业化素养是一种个人行为规范及行为本身。

•职业化素养包括的内容:

(1)、显性素养:外在形象、知识结构和各种技能等

(2)、隐性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

第三节:职业化包括哪些内容?

•积极上进的职业心态

•高效的职业思考力

•科学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和谐的人际关系

•加强时间管理

•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第二章:积极上进的职业心态

第一节: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一种心态,是看待事物的精神状态。

就是用你的心去度量你外围的世界。

第二节:态度的构成•认知

倾向

•行动

第三节:调整心态的八种方法

•反面法

•发挥积极因素

•简化法

•隔离法

•把积极态度给予他人

•塑造良好的形象

•体育锻炼

•使命感

第四节:自身性格的调整

•效率=产出与产能的平衡

•心智成长的三个阶段

(1).依赖阶段

(2).独立阶段

(3).互赖阶段

•知识、技巧、欲望和习惯的关系

第三章:高效的职业思考力

第一节:什么是职业的思考力?

第二节:职业思考力要求一:目的意识

第三节:职业思考力要求二:风险管理意识

第四节:职业思考力要求三:创新意识

第五节:职业思考力要求四:坚持意识

第六节:职业思考力要求五:问题意识

第四章:科学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第一节:什么是“问题”?

第二节:问题的种类

第三节: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步骤

第四节:团队解决问题时的四种不同角色

第一节:什么是“问题”?

当:现状与期望值存在差异现状间比较有差异事物发展了便会产生问题

第二节:问题的种类

•发生型探索型设定型

第三节: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步骤

第四节:团队解决问题时的四种不同角色

提议者贡献主意; 提出思路;提供信息。

第五章: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定义

人际关系是在某个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1).技能只有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2).你所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

(3).在每年被企业解雇的人员当中,95%是由于他的人际关系较差,5%是由于技能低下。

第二节:改善人际关系须摆脱的三种观念

• 固执;不同于执著。成见;不同于敏锐。骄傲;不同于自信。

第三节:改善人际关系首先要改变自己

• 改善礼仪

• 通过语言展现魅力、增加幽默感

• 合理利用肢体语言

•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

• 学会欣赏和赞扬他人

• 尊重他人的隐私

第四节:如何处理组织外部的人际关系

看准了再说

嘴边儿有个“把门”的(1)在任何情况下,一切争辩都应尽量避免

(2)用质问的口气说话最伤感情

(3)说服别人最好的方法是把自己的想法慢慢移植给他,让他自己修正观点

(4)对于你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充内行

(5)别向陌生人夸耀你的个人生活

倒霉的事往肚子里咽

第五节:如何处理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

• 与上司相处的艺术与同事相处的艺术

第六章:加强时间管理

第一节:为什么要进行时间管理?

• 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把事情办好

• 使自己的工作有条有理承受较少的身心压力

• 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获得完成更高级任务的资格

第二节:时间管理的原则

• 帕累托80/20法则ABC时间管理原则民制订计划原则 养成良好习惯原则

第三节:高效时间管理方法

• 优先次序排列法 六项工作法 日计划AB表 用标准化操作来提高效率 利用零星时间

第四节:有效管理时间四大法则

• 明确目标 分清轻重缓急 制订计划表 立即行动

第七章: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第一节:沟通的重要性

• 沟通无处不在 沟通效果直接影响到企业效益

第二节:沟通的种类

• 单向沟通 双多向沟通 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

第三节:沟通中常见的障碍

•形体障碍 心理障碍 语言障碍 环境障碍

•地位障碍 人数障碍 文化障碍

第四节:沟通的技巧

•听(1)少说多听

(2)移情换位

A.表层:听者简单地解析、重述或总结沟通的内容。

B.深层:听者不仅有表层的参与,也能理解对方隐含的或没有说出来的内容。• 说(1)说的类别 A.感性谈话B.社交谈话C.知性谈话

(2)说的原则

A.沟通的内容清晰、富有逻辑性

B.充分利用非语言因素如声调、眼睛、身体等

C.让对方开口

(3)说的技巧

A.注重谈话的开始与结束B.尽可能简短、精炼

C.恰当使用”我不知道“D.有意识地使用身体语言

• 读(1)阅读对象分类(2)把握阅读的逻辑性

• 写 看(1)留心捕捉脸部表情(2)洞察眼睛的变化(3)肢体动作可以增添色彩与气氛

(4)距离代表亲疏(5)暗示地位的非语言信号

第八章:高超的谈判技巧

• 知己知彼

• 谈判的原则

(1)制造竞争原则(2)让步原则(3)截止期原则(4)理解和尊重原则(5)认同原则

第二节:谈判的基本程序

•1谈判之初,营造气氛 2告示阶段,双方试探3交锋阶段,角逐实力

•4妥协阶段,讨价还价5签订协议,功成身退

第三节:谈判的基本技巧

•聆听和发问

•谈判的语言

•使用肢体语言和道具

•谈判的节奏和期限

•先苦后甜的策略

•其他谈判技巧

第九章:压力的转移和分解

第一节:压力及其种类

• 压力是什么?

压力是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导致人的生理反应。因此,压力是当你感觉到加诸你身上的需求和你应付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反应。

• 压力的种类

(1)预期的压力

(2)情境的压力

(3)慢性的压力

(4)残留的压力

第二节:压力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压力的积极作用

(1)动力作用(2)挑战感和兴奋感

(3)精力充沛的感觉(4)增强自信(5)目标感

压力的消极作用

(1)43%的成人有由压力引起的健康问题

(2)75-90%的门诊病人自诉有压力问题

(3)六大致死因素与压力密切相关:心脏疾病、癌症、肺炎及并发症、意外事故、肝硬化、自杀

(4)压力已被列为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5)科学家发现人压力越大,肚子越大

第三节:应对和缓解压力

如何应对压力?

(1)从压力来源入手(2)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3)健康的生活方式(4)放松训练(5)改变认知方式

如何缓解压力?

(1)降低任务/事件的重要性(2)身体放松

(3)时间管理(4)个人目标设定

(5)善待他人(6)管理环境缓解压力

第十章:提高客户满意度

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是职业人毕生的宗旨。

客户的含义非常广泛,主要分为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老板、同事都是你的客户。

如果你是一个职业人,在生活中你的父母、爱人、孩子、亲戚和朋友同样都是你的客户。这里所说的客户满意不仅仅指如何让给你付钱的那些客户满意,更多的是在企业内部如何让跟你合作的方方面面达到满意的程度。

第二节:客户满意的两大误区

•企业标准等同于客户标准

•内部客户不是客户

第三节: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

第四节:如何对付令你头疼的人

第十一章:积极参与团队建设

第一节:团队的涵义

•团队和群体的区别

•团队的涵义

(1)形成共识、目标一致

(2)清楚的角色认知和分工,共同的利益

(3)合作精神

第二节:优秀团队的特点

•明确的目标

•共同的承诺

•坦诚的沟通

•相关的能力、技术、知识

•相互信任、支持、协作

•适当的领导及负责任的自我领导管理

•不断寻求发展

第三节:团队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十二章: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

第一节:为什么要学习

第二节: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第三节:学习型组织的具体实践

第一节:为什么要学习

•信息时代

•创新时代

•知识时代

第二节: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组织

•能让组织成员体验到工作中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组织

•通过学习能创造自我,扩展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

第三节:学习型组织的具体实践

•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愿景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

第十三章:提高会议效率

第一节:为什么要开会

•会议是集思广益的有效场所

第一节:为什么要开会

•会议是团队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

第一节:为什么要开会

•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第二节:重视会议成本

•会议的时间成本

•会议的费用成本

•会议的机会成本

第三节:高效会议的七个特征

•不开会也能解决问题就尽量不开

充分准备

•与会者已充分了解会议议程

•守时

•严格按会议议程进行

•参会人员在必须的前提下尽量减少

•会议总结、评议和记录全面、完整、容易落实

第十四章:商务礼仪

第一节:什么是商务礼仪

第二节:商务礼仪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个人修养。个人修养包括学识、做人、职业道德。

•个人形象

(1)仪表(2)服饰(3)行为举止

•电话礼仪

(1)接听电话的礼仪(2)转接电话的礼仪

(3)电话留言的礼仪(4)拔打电话的礼仪

•办公礼仪

(1)办公环境的礼仪(2)办公礼仪(3)外出礼仪

(4)会议礼仪(5)乘车礼仪

五.商务约会礼仪

(1)会面的礼仪(2)接待来访的礼仪

(3)拜访的礼仪

六.其它礼仪

(1)使用通讯工具的礼仪(2)电梯礼仪

(3)其它礼仪

古为今用

6.职业素养提升计划 篇六

在大学学习期间,经常会听到老师教育我们,在大学是要学会学习,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学习指的是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再是高中阶段的为考试而学习;学会如何做人就是在学习、社交、工作中懂得怎样待人接物,并如何去面对以后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情况。当前的高校学生道德素质水平低,严峻的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已经为高校教育工作敲响警钟。就当前高校中大学生本身的素质来看,大学生普遍存在自私、偏执、爱与理解的单向化等现象,缺乏健康的人格取向,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等等。“加之目前高等学校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素质,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不甚关心,以致造成高分数、低素质的怪现象”。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大军逐渐成为高校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中自私、奢靡之风有蔓延之势。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甚至在尚未踏入职场,择业观就已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

这对这一现状,我们大学生迫切需要开展素质教育。学习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课程就很好地指引我们学会如何去做人。职业素养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知识、素质和技能。它包含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多个方面。学习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课程可以为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如我想从事的职业要求哪些素质?我怎样才能获得这些素质?我如何向企业展示这些素质?我能否适应这个职位并发展自己?还有我们从中可以提升自身的能力,如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培养,领导力与团队精神培养,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职业心理调控与压力管理,时间管理与计划实施等。在现阶段,对于我们大三学生来说,我们除了如何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外,我们也很关注如何去求职,并在求职过程中注意些什么。在这个课程中,我们了解到求职之前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一些认识,雇主用人理念,素质模型构建,雇主招聘流程等。首先对于雇主用人理念,我们自己可能最关心的是薪酬跟发展空间,但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更关注个人能力与工作经验。那么要想博得企业的录用,我们就要提升个人能力与增加工作经验。第二是素质模型构建,企业哪个单位需要招聘人才,他们会做出一个素质模型,考虑该职位需要怎样的人才称职,那么我们就要针对这些模型做出调整。第三就是雇主招聘流程,每个企业招聘人员都可能有他的方式,我们就必须了解他们的流程,做好充分准备,应对企业会做出的考验。本课程也在细节方面给我们做出介绍,如何制作求职材料作为自我营销的工具,包括求职信,推荐信,简历等,还有针对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礼仪多方面全方位地包装自己。在这个课程当中我得益良多,面对将要到来的求职考验,自己明确了解到该如何去做,该怎样调整自己。

7.职业化与职业素养提升 篇七

近年来, 医疗纠纷日益增多, 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医务工作者频繁遭遇信任危机, 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职业挑战。因此, 卫生职业院校教师在教授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益求精的专业能力的同时, 必须注重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使其在未来工作中承担起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以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崇高责任。

1 职业素养的定义

中国知网 (C N K I) 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职业素养具体量化表现为职商 (C Q) , 体现了一个社会人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所以, 职业素养是个体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

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主要表现为:按照医学职业素养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教育和改造 (包括自身形成的举止仪表、情操和品质) , 主要是职业素养认识的提高, 职业素养的提升, 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意识的形成, 职业行为的训练和职业习惯的养成[1]。医学生职业素养的特殊性决定卫生职业院校对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须提出更高的要求。

2 卫生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有调查显示:7 5.0%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 0.0%的大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 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目前, 我国大多数卫生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不尽如人意,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方面。

2.1 学校重视不足, 教育力度不够

目前, 卫生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任务重、科目多, 课程设置偏重医学专业课程, 大大缩减了职业素养教育相关课程的比例, 同时, 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也没有明确规定。卫生职业院校尽管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 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职业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人际沟通、就业指导 (职业与就业) 、心理健康、哲学与人生等, 但仍存在职业素养教育课程缺乏系统性、规范性, 结构欠合理, 师资力量不足, 大量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医学知识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等问题[2]。因此, 学校缺乏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 如专业领域的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入教育。

2.2 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大部分卫生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意识不强, 偏重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 对医学生的考核侧重于学分、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分, 忽视了职业素养及其他方面, 如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意识等的培养。

2.3 医学生缺少职业意识和职业规划

大多数医学生受社会和家庭环境影响, 认为医务工作者收入稳定、社会地位高, 因而选择就读卫生职业院校, 而真正认识到学医这条路任重而道远的医学生并不多。且较多医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没有具体的打算, 职业意识不强, 不关心也不了解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具体要求, 不能积极主动地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 一些医学生认为只要掌握医学知识和职业技能即可, 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并不重要, 没有认识到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3 提升卫生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目前, 医学教育界相关人士和教与学双方都已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但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需进一步加强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医学生的重视程度, 只有转变其思想观念, 各司其职, 才能切实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

3.1 教育部门:加大督导力度

各级教育机构积极组织专家讨论职业素养教育相关课程设置问题。由于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涉及面很广, 覆盖内容也较多, 早日形成一套合理的、系统的、规范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尤为重要。同时, 组织职业素养教育知识培训, 从而提高相关人员总体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3.2 学校:加强教育和引导

学校除积极利用各种政策和培训壮大职业素养师资队伍和增强师资力量外, 还应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新生刚入学, 对学校环境、所学专业和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不熟悉、不了解, 学校可以入学教育为契机对新生进行职业素养启蒙教育, 不仅使新生了解学校历史、办学特色、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教学设施等, 而且使其深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及就业前景。开展“医学生誓言”宣誓活动, 可以让医学生切实体会到医疗卫生事业的神圣感, 明确奋斗目标, 增强责任意识。

在校期间, 学校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时, 要结合时代特点, 勇于创新, 与时俱进, 把富有时代意义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医学教育中, 使人文精神成为医学教育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3];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医学生参加医学社会实践, 如医疗咨询服务、下乡义诊活动等, 使医学生接受生动、深刻的职业教育, 增强责任感, 从而使认识得到深化, 思想得到升华;创设全方位全过程职业素养培养环境, 即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习环境要与课堂教育形成协调一致的整体———课堂上有专门的理论知识传授和学习, 生活中有人文氛围感染;对医学生日常行为举止、表现、仪表风度有所要求, 各个环节丝丝入扣, 紧密相连, 创设全方位全过程培养环境[4]。

临床见习、实习期间, 通过跟随带教教师接诊、问诊、体检、诊断和治疗等环节, 接触病人;带教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可加强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3 教师:提高自身修养

卫生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只有同时重视医学知识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 才能使医学生得到全面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在教授医学知识过程中要不断对医学生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因此, 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医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教师既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 还要有创新素养、科研素养等, 并要不断加强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新要求。

3.4 医学生:注重自我教育

“素质冰山理论”认为, 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 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 不能区分绩效优劣;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 是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的指标[5]。由此可将医学生的职业素养看成一座冰山, 分为显性和隐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 即浮在水面以上1/8的冰山, 代表了医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隐性职业素养, 即隐藏在水面以下7/8的冰山, 代表了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由此可见, 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 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因此, 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应以培养其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 重点培养其隐性职业素养。首先, 医学生应客观认识自身个性特征, 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其次, 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 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 完成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任务, 为将来的职业需要做好准备;再次, 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职业素养, 如责任心、敬业精神、合作意识、职业操守、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只有教育部门、卫生职业院校、教师、医学生4方面团结协作, 通过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才能切实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摘要:如何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卫生职业院校面临的一项严峻课题。笔者总结目前卫生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 分析其产生原因, 并从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医学生4方面探讨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卫生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玮.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2]邓宇骁, 王晓昊, 王飞, 等.医学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教育中亟待改进的问题——来自一名本科同学的意见[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1, 32 (2) :63.

[3]王春光.关于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 20 (2) :26-28.

[4]崔群颖, 刘芳.对医学生职业精神认知状况及培养途径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 24 (6) :810-812.

8.浅析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篇八

关键词:中职教育 职业素养 提升策略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培养能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劳动者。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将直接走向职场,而现状是企业大多对刚毕业的学生不是很满意,因为学生自我意识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需要较长时间,主人翁意识薄弱,企业员工流动性大,稳定性较差,究其原因是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偏离了职业教育的目标,至使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要想办好中职教育,就必须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中职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我经过近两年的调查分析和理论研究,得出了一套较为全面的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使教师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育人师”

中职学校的教学活动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为辅,但需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专业理论课的核心作用和文化课的服务作用。教师避免全部理論的灌输,注意发挥隐性教育对职业素养的培养作用。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围绕专业领域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展开。

1.在人文类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心理健康、音乐、美术、书法、体育)的教学中,教师注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层次和鉴赏品位,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锻炼学生的体魄。

2.在德育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法律常识)的教学中,教师注意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应就业岗位进行教育,尤其突出了责任感、诚信、敬业精神、踏实奉献等素养的养成教育。

3.专业类课程(如机电专业,包括机械制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工厂供电等)的教学,从形式上又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教学。在专业理论教学中,教师注意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中,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较宽的专业理论知识,其中仍要注意体现综合素养的教育,即培养身心健全的人的教育,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统一。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组时考虑小组内各成员间的性别、学习成绩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并兼顾性格差异,使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为互助合作提供可能。实验教学重在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创新能力、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操作规范。在实习之前,指导教师首先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基地参观,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然后把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来,让学生认识到实习也是一种艰苦的学习,让学生作好心理准备。在实习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技能骨干,让他们在技能与职业道德方面成为学生中的模范,带动实习活动的开展,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房保常编著的《事在人为——优秀员工必备的10项素质》一书中指出,优秀员工具备十个方面的素质:忠诚可靠、热忱工作、独挡一面、团队意识、开拓精神、自我提高、乐观自信、善于沟通、锲而不舍、能识大体等。这十条已经成为许多公司录用员工、培养和提拔人才所遵循的准则。校园文化活动对上述职业素养的培养作用十分突出。学校通过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以体育文化节、科技节、宿舍文化节、各类社团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大型文艺演出、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校园生活中扩大了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的覆盖面。在教室、实训室、校园内的路灯杆上张贴企业文化标语,营造职业氛围,使学生能随时随地耳濡目染,进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三、聘请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展专业人才职业素养讲座

我校先后聘请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多人次到校举行专业人才职业素养讲座,他们用其亲身的经历论述了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进步和成才的重要条件,这些生动、直观的报告在班级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增强了学生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加深了学生对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必要性的认识。

四、深化班主任的引领作用

利用班主任跟学生接触更紧密,交流更多的有利条件来创设职业素养培养的良好环境。首先,班主任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其次,举办各种班级活动,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再次,班级还收集了较多的职业素养读本,在班级早读期间让学生阅读或者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相关材料的阅读走上自我修炼的道路,进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总之,实现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学校的高度重视,企业的密切配合。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中职学生自身应苦练技能,强化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习惯,才能有宽广的就业前景,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楠红.职业人视角下的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2010,(14).

9.提升员工职业化素养培训心得 篇九

在公司季度培训中我们学习了齐连生老师的《提升员工职业化素养》的课程,虽然齐连生老师的培训风格略显沉闷,但老师通过大量的实例和详细的讲解依然让我们得到了很多的东西。

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单纯的去看待自己和他人,因为我们始终是为团队的一部分存在的,不论是在承担家庭责任,还是承担公司责任。通过齐老师的课程,我们越来越明白:社会要求我们要越来越职业化。什么是职业化和职业化素养?如何去提高职业化素养?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想大家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职业化的载体就是团队,所以,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职责,与团队成员形成共识,达成一致目标,共同协作来完成目标任务。明确自己的角色,确认自己角色的特点:或是指挥官类的支配型、或是外交官类的影响型、或是执行官类的稳健型、或是军法官类的服从性。因此,要想提高团队效率、增加凝聚力,我们要学会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人之所欲,施之于人,对自己不要吝啬自信,对他人不要吝啬赞美,这样的话,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其关联紧密、关系和谐融洽,才能构建完美团队。

提升职业化素养也体现在尽全力满足客户的各项需求。齐连生老师充分拓展了我们的思路,客户分为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我们可能只是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接触不到外部实际的客户,但我们就没有客户了吗?当然不是,所有与我们有关联的的部门和领导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我们部门内部的其他成员也同样是我们的潜在客户。因此,提升职业化素养就要求我们提高服务意识,把客户的标准定为我们的服务标准。千万不要想当然,很有可能我们的内部标准无法满足客户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放弃原有的思维模式,多从他人或客户角度去思考,尽自己最大努力去适应客户。自己的工作情况和状态如何,不仅仅有看我们是否完成任务,更要看我们是否达成客户要求。还是那句话:人之所欲,施之于人。满足他人,自己的反馈也不会让自己失望。

提升职业化素养还要求我们学会施压与分解压力。无论工作和生活我们都需要动力,动力来自何处?来源于各方的压力。压力存在让我们不敢懈怠,让我们去努力去提高自己。当我们感觉自己的工作或生活状态不满意时要试着给自己施压,合理的给自己制定目标,按部就班的去完成,既能提升自己的信心,又能在这种预期的压力和特定情境下的压力之下,慢慢调整自己的原有不满意的状态,由压力转变为动力。但是有时过高的期望值和过多的外部因素会导致我们过大的压力,例如43%的成年人压力来源于健康问题,健康的体魄使我们排除压力的坚实后盾。当我们压力过大时,要学会分解压力。很高很大的目标试着分解成很多很小的目标,压力大多也可这样去解决。另外,我们还要明确这些压力来源何处,从事情本质去探索,只有治本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压力有大有小,有好有坏,重点还是要看我们的出发点和应对方法,因人施法、对症下药,保持适当压力让自己逐步提升。

提升职业化素养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加强自己的时间管理,时间的重要性人人懂,但真正把时间管理好的人又有几个。自己时间自己要学会打理,要让自己学会在把握时间把握事情的轻重缓急,在有限的时间内先把重要的紧急的事情做好,而不要努力去做好多事,而紧急的事情却未能安排好。因此,时间把握在自己,事情缓急由个人。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就相当于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10.职业素养提升规划书 篇十

经常听见“大学生就业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难度越来越大”等等之类的话语。从中我们能提取到两个信息: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比例大,有过剩的迹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较低。后者是内因,是“就业难”的根源。由于高校连续几年扩招,增幅较大,势必造成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 新的压力和难度。加之“人世”因素,使我国人力资源在出现就业机会增多的同时,就业的难度增大;人才地位提高,伴随着人才争夺加剧;计划配置减少,使市场 配置增多等特点。侧面反映出了及时有效培养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紧迫感。

一、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原因(重要性、必要性及其意义)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 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是后天学习实践培训得来的,其重要性表现在:它是决定职场成败的重要因素,是职场致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它可以改变人生;它是 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在校大学生,实际是“半个社会人”,一支脚在校园,另一支脚已踏上了社会。因为他的心从进入大学校园那刻起已经被将来欲从事的职业分 了一半,从内心深处已在为未来做打算,但遗憾的是,这种打算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渗透,离职业素质培养的方向还差很远,或者可以说根本就没树立好或建立起 职业素质的目标,更别提培养。由于对就业信息的了解不够,有的大学生仅限于课堂老师所讲以及即将毕业时才主动关心就业信息,导致错失了职业素质在校培养的 良好契机。近年来国家招生政策显示,本科院校招生人数每年的比例有所下降(总体上还是比往年有所增加),高职高专院校的招收规模在扩大。也就是说国家在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本科生人数,增大了高职高专的大学生人数。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的增加,以及用人 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加大了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同时又使他们面对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高职高专大学生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在校时就加紧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 在于,它是职业成功的主要条件;它决定人获得的职业岗位;它决定个人的职业成长。因此,高职高专大学生必须及时有效的加紧职业素质培养,使自己成为社会合 格及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铺平道路。

二、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

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应着重围绕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一〉健康素质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是大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健康素质包含两个方面,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从“身体是革命的 本钱”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身体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以前我们看到的创业者是“年轻是用身体换钱,老时用钱买身体”,这是愚蠢的做法。身体在人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重要的,要时时保持健康的身体。部分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面对这种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一改以“统”、“包”为特征的分配制度为现在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之就业方式,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状态。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主要表 现为:知识化程度高而社会化程度低;情绪波动度高而自抑程度低;自我认可度高而人际协调力低;成才急切度高而抗挫能力低。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成长期,就业 又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刻,及时予以积极的心理引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培养和谐心态,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具有强烈的合群心理需求,人际交往易 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态,保持身心健康。

〈二〉信心与能力

信心代表着一个人在事业中的精神状态和把握工作的热忱,以及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认知。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都要相信自己。能力的培养是和真正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经验密不可分的,只有充实自己,才能赢在各个起跑点上。〈三〉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培养自身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

为、道德修养、组织纪律观念等内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有职业道德感。〈四〉专业素质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专业技能的扎实是被用人单位看重的重要因素之一。专业素质的培养着力培养其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必要的组织管理能力等。〈五〉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

“人脉”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和依据。大学生应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往,这样你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及人际交往艺术,这样自 己才会进步,所谓“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就是这个理。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的培养应着眼于语言表达、社交、社会适应能力这三方面。〈六〉学习、创新方面的素质

学习是一个终身的任务,创新意识和能力来源于不断的学习中。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为了不落后于时代,走在时代的前列,就必须时刻的学习。此素质的提高必须着眼于学习能力、信息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这个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不能没有创造性的思维。我们应该紧跟市场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不断在工作中注入新的想法和提出合乎逻辑的有创造性的建议。

〈七〉沟通与合作的素质

工作中掌握交流与交谈的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见解,是一个很大的学问,也是决定我们在社会上是否能够成功的重点。在社会上做事情,如果只是单枪匹马地战斗,不靠集体或团队的力量,是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的。每一个想获得成功的人都应该学会与别人合作。

三、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在日常的学习生活的点滴培养职业理想。人的素质能在日常的生活习性中得以展现和流露,习惯也是个人素质的真实写照。所以,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必须从日常的生活细节及点滴做起,看过汪中求先生写的《细节决定成败》的人都知道细节的重要性。

2、在专业学习和实习中培养职业兴趣。这是一个职业素质锻炼的平台,为在校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及其他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大学生要把握好每次这样的机会,不要害羞,不要胆怯,不要怕丢面子,在训练中要做到“胆大、心细、脸皮厚”。

3、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和改进职业价值观。大学生可以利用好每个假期去社会实践,无论是否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都是很好培养职业素质的机会。只要你树立 “职业神圣”的观念,你就会从你从事的每项工作中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业素质并加以培养。同时,你也能从实践中改进自己以前不足的职业素质理念,不断的培养自 己、提高自己,使自己的职业素质得到不断的升华。

以上都是从大学自身角度来说的。我们知道大学生毕竟是从小在学校度过的,对社会了解不多,对就业信息了解太少,刚出社会对他们来说面临着很多压力,所以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仅靠自身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学校和社会的积极支持和辅助指导。

1.建立学生——学校支持系统。积极开展大学生择业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进行就 业教育和择业指导,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其创业、竞争、挑战意识。坚持开展自主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 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竞争,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

2.建立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

11.职业化与职业素养提升 篇十一

关键词: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融合 职业素养

当前,培养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良好职业道德、较强团队合作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根本性目标。教会学生技能固然重要,但是让他们养成产业工人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是更加艰巨的重任。

一、校企文化脱轨的影响

案例1:我校一名教师带学生去一家企业实习,进入车间后所有的学生都坐在自己的工位前,有一名男学生把一只脚放在焊机上,部门经理看见了,就对带队老师说:“这名学生基本的行为习惯都还没有养成,他不适合在我的企业工作。”而就是这名学生连续两届获得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

案例2:我校学生张某,在自己的顶岗实习报告中写道:“在学校,我们不穿校服、迟到,老师会严厉的批评或耐心地讲道理,要我们改正,但我们总觉得就为这一点小事说我们有必要吗?总是无所谓。但在企业就不一样了,只要是与企业管理条例有关的事我们犯了错,就和我们的工作、工资挂钩,我们整天都提心吊胆的。”

上述两个案例,典型地反映了学生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培养,根据我们调查,中职生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是比较普遍的。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培养学生的校园文化与管理学生的企业文化脱轨。

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当下大多数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都是照搬普教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内容,学校师生在谈及自己学校的特点时都是如数家珍,有体育节、校园艺术节,有读书活动、迎新文艺演出等活动。学校整体环境也与普通中学大同小异,置身于这些学校无法感受到职业的气息,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很难找到职业学校的特征,与企业文化、专业文化严重脱节。

三、社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10年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积极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加强学校教室环境建设,使之成为职业氛围浓厚、专业特色鲜明的学习场所。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环境建设,通过展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纪律、规范、流程,展示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优秀成果,展示行业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加强学生的职业养成训练,增强学生立志成才的信心。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四、校企文化融合的方法和途径

1.环境建设与企业文化接轨

校园环境布置注重体现企业文化特色。例如,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一次教室环境评比,要求同专业的班级按企业的标准去布置自己的教室;注重宣传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及知名企业家的事迹,把学校广场建成“企业文化园”,着重宣传与所开设专业联系紧密的知名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规范以及行业质量标准;按照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实训室,并在实习室张贴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使学生踏进实训室就仿佛置身于企业生产车间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熏陶。

2.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标准与企业文化接轨

中职教育有职业性、岗位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德育目标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利用德育课这个主阵地,对德育课从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革,增添企业道德规范、企业员工基本素质等新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专题教育。另一方面要从企业的文化理念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企业文化教育。

3.制度建设与企业文化接轨

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要在传统学生管理制度基础上,尝试建立新的“准职业化”管理模式。紧紧围绕学生的职业需要来进行制度建设,恰当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例如,“校企合一”的值周制度,让各班有计划的参加学校的服务管理、校园保洁,学生“到校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礼貌意识和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4.校企合作与企业文化接轨

构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在办学过程中全方位地实施校企合作。例如,我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开展了“产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两进”,“教师走出课堂到企业实践,学生走出校园到企业实习”的“两出”和“经理老总讲规划、专业技术人员讲技术、能工巧匠将经验、毕业学生讲体会”的“四讲”活动。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让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中就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聘请合作企业人员和在合作企业做出成就的我校毕业生来校讲学,培养学生企业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把学生带进企业的生产、管理的真实环境,提前对学生进行岗位熏陶。

5.学校活动与企业文化接轨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应更多地体现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等职业文化,更好地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对接。例如,举办专业技能展示活动,为学生创设就业实践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角色的同时,学会交流、合作、竞争,培养团队精神;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劳务市场单位开展调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爱岗敬业精神;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利用专业技能进行各种电器义务修理,加强劳动观念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

总之,中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吸收更多的企业文化,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教育教学中,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张旭曦.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07,(7).

12.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探究 篇十二

职业素养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知识、素质和技能。它包含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多个方面。职业素养可分为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其中, 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习惯属于显性素养, 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 或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则属于隐性素养, 它们不能直接用各种证书来证明, 却能在更深层次上影响一个人的职业竞争力。一个人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职业素养的高低。从高职学生的角度来看, 职业素养是实现就业并胜任工作岗位的基本前提;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 职业素养是选聘人才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 高职学生应从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着手, 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二、为什么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 在我们国家发展的历史还不长。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由原来的普通中专合并升格或高专、职业大学等改名而成的。可以说在这么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里, 高职院校在数量上和规模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在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出台之前, 许多高职院校重点放在规模扩张上, 此时为了突出专业技能, 往往牺牲了文化基础课和一些人文素养课程, 这样虽然可以增开一些专业课时, 但是从长远来看, 对学生后续发展 ( 特别是转岗等) 不利。

目前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如何? 近几年由于高考报考人数的急骤减少, 高职院校生源竞争日趋激烈, 高职批的投档分数也已经低到200分以下了。由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比较薄弱, 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 导致学习兴趣不浓。为了改革这种状况, 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改革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调整。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加强了校企合作、工学耦合, 以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为核心,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以增强特色为重点, 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校企合作深入融合, 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得到了加强, 弥补了学生文化知识的不足, 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快地投入到新的岗位中去, 实现了“零距离”上岗。但是, 由于这期间过分强调了学生的技能培养, 忽视了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教育, 使得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和以后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一是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是许多高职学生团队意识差, 不能很好地与人合作; 三是许多高职学生工作主动性差, 责任意识不强; 四是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缺乏恒心、毅力, 自律意识差;五是许多高职学生后续发展潜力不大, 转岗后适应性差等,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高职学生亟待解决和要加强的。

下面这一段话就是2011年教育部职成教育司在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全国高职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 高职院校与当地著名企业家, 就高职教育的现实困惑、未来寻求突破方向所发表的见解。

董刚 ( 天津职业大学校长: “我们曾经邀请部分在津的世界500强企业, 让他们把有关学生就业的10个问题做个排行, 结果显示, 学生的外语、技能分别排在第四、第六位, 前三位分别是团队精神、工作态度、沟通能力。现在高职的高等教育特性有些缺失, 高职是工具导向还是人文导向, 这是关键。高职不应狭隘于技术, 也不应是技术的狭隘。校企应把‘邻居’变成‘亲戚’关系, 在单一的人才培养以外, 还要做人才、科研、研发, 找到新的平衡点, 建立校企利益共同体。”

徐伟强 ( 中国皇冠投资集团董事长) : “企业首先考虑和最关心的是如何面对竞争, 之后才是利益, 最主要的是忠诚比能力更重要。现在企业用人的困惑是, 高职学生可以很快适应技能岗位, 但是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此外, 现在的毕业生沟通能力、心理抗压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转移能力较弱。职业院校应依据企业、行业竞争趋势来规划培养人才。企业对于人才选取的界定是理想主义者、现实主义者不用, 用的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更欢迎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这一点对高职院校学生应有所启发。”

从董刚校长和徐伟强董事长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企业对我国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是比较认可的, 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企业更看重的是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精神、工作态度、沟通能力、对企业的忠诚度、心理抗压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这一点对高职院校学生应有所启发。

三、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1. 掌握专业知识, 提高实践能力

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求职者的职业方向, 专业的好坏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方向, 因此大学生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通过多种途径, 学习和积累专业知识。学习和积累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有:

(1) 培养和增强对专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和积极的探索, 并从中感到愉悦、放松和乐趣, 表现出积极而且自觉自愿的正面情绪。兴趣能使人思想活跃、观察敏锐、注意力持久恒定, 从而促进灵感的出现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2) 重视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是一种高效率获取知识的学习途径。老师一节课所讲的内容, 可能是一个科学家一生研究的成果, 且课堂学习是一种集体学习, 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 可以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产生智慧的碰撞和火花, 这样的效果是个体学习难以达到的。

(3) 不断拓展和优化知识结构

大学生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和实际需要, 自觉地补充、更新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 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随时积累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

(4) 考取相关职业的从业资格证书

从业资格证书是一块敲门砖, 大学生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牢基础的同时, 也可以通过考证来充实自己, 获取迅速进入相关行业专业领域的资格。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专业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能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才能发挥作用。如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为一个单纯的书库, 而不注意在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自觉锻炼、发展实践能力, 那么知识的学习也会变得没有意义。尤其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中, 激烈的求职竞争其实就是知识、能力的竞争, 从业者不仅要拥有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还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有: 做好专业实验, 提高操作技能;积极争取和充分利用各种实习机会, 选择与职业目标相对应的行业及岗位实习;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参与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 开展社会调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参加社区服务工作; 参加校内外兼职或者勤工助学活动。

2.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通用技能

大学生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很好地生存和发展, 只凭一技之长是行不通的, 还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等通用技能, 一定要进一步完善自我,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就业观: 学会关心集体, 乐于奉献,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要踏实肯干, 诚实守信, 增强艰苦创业的意识; 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增加社会阅历, 多方面培养、发展、提高自己的通用技能。具体来说, 大学生培养和提高通用技能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 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安排学习

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的课堂资源, 积极参与课程学习, 不断积累系统、全面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 构建自己最优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结构。

(2) 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教学计划之外, 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健康的文化活动。

(3) 广泛参与社会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合理的知识技能结构不仅是理论知识的有效积累, 而且是实践经验的结晶。

(4) 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媒体

不同媒体有不同的时效性, 将它们科学地结合起来, 就能传递与获取丰富的知识技能和最新的信息资料。

(5) 参加课外业余培训

利用业余时间去参加社会上一些技能培训, 从而获得自己迫切需要的职业技能。

3. 加强大学生自身各方面的修养, 提升个人素质

大学生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外, 良好的个人素质也不可或缺。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 常因个人素质的问题而与大好机会失之交臂。因此, 大学生要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 提升个人素质, 进而增强择业、就业能力, 使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有:

(1)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当今社会, 要干好某一职业, 必须经过专门的职业训练, 这个训练过程也就是个人素质的培养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尤其是个人思想道德行为的形成, 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精神品质。

(2) 在专业学习中训练

专业学习是获得专业理论理论知识的基本途径, 也是了解专业、了解职业及其相关职业岗位规范, 培养职业意识, 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的主要途径。因此, 在专业学习中, 要教育学生重视技能训练, 刻苦钻研, 提高本领, 不断提升个人素质。

(3) 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个人素质的培养和良好素质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个人素质培育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 大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培养职业情感。

(4) 在自我修养中提高

自我修养是提高个人素质必不可少的手段, 是形成个人素质的内因。自我修养的关键在于“自我努力”。

(5) 利用校园文化陶冶

大学生通过积极参加校园社团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 使自己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陶冶, 获得新知识, 增长才干, 培养情操, 博大胸怀, 增强团队意识, 使自己的个性和社会相协调, 更好地发展个人的特长和兴趣。

参考文献

[1]湖南省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长沙:湖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上一篇:物态变化教学反思下一篇:怎样开失业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