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专题论文(精选10篇)
1.中美贸易战专题论文 篇一
中美贸易战分析报告
一、中美贸易摩擦对本行业的影响
1、在供应链方面
对于拥有一定进口棉花配额的企业来讲,在市场上目前进口棉花的产地主要是埃及(埃及棉),美国(皮马棉,美国棉),澳大利亚以及印度等。一般我们大规模使用配额的时间在每年的10-12月份,这样可以根据国内产细绒棉的质量和价格合理调配配额使用方向,比如在国产细绒棉品质普遍较差的情况下,将配额主要用来采购进口细绒棉保证占比达到60%以上产品的品质不受影响,可以获得较好的市场竞争力;若国产细绒棉品质较好,则优先采购差异化的埃及棉,皮马棉等高品质长绒棉。由于我司的产品偏中高档,使用的原棉对三丝要求比较高,而作为漂白纱主料的澳大利亚产细绒棉价格在我国未调整关税之前比美国产的细绒棉价格要高上3000-4000元/吨,在调整关税后澳大利亚产细绒棉价格基本与美国产细绒棉价格相当。在这种前提下,由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同类进口棉的成本下降,导致我国纺织原料和面料的竞争力下降。
2、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
由于纺织行业的制造设备以欧洲和日本进口设备为主,基本在设备上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在相关原材料上,如杜邦,英伟达的特种纤维整体来讲使用范围较小,其生产技术要求高,议价空间较大,基本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3、产品、服务和资本走出去
随着中美贸易战规模的逐步增大,势必会有大量的纺织企业选择在东南亚等国设立相关的生产基地,但对于一些对技术人员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的技术密集型纺织企业来讲,其核心部门还必须依托国内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维持其核心竞争力。但是从另一方面考虑,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以及生产成本的逐步上升,早在10年前就有部分纺织企业或将生产基地整体转移到东南亚等国,或投入资金和技术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合资建立企业。
中美贸易战引发的产品、服务和资本走出去,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即使没有此次中美贸易战一些纺织企业也会逐步实现产品、服务和资本的转移,同时也要考虑一点跨国经营对于企业来讲属于高风险项目,其转移不可能一蹴而就,属于一个缓慢的健康的产业转移,符合国家进行的供给侧改革战略。
二、中美贸易战对本公司的影响
1、对本公司原材料采购方面的影响
由于我司拥有数百吨的滑准税配额未使用完,由于美国悍然对我国发起贸易战,导致我司的相关进口棉采购成本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但在可承受范围之类。由于我司目前的埃及棉订单逐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部分的滑准税配额加大采购埃及棉的数量,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口大量的印度棉用于我司新进气流纺设备的主料生产32s以及40s的高支气流纺纱线。总体来讲,中美贸易战对我司的原材料采购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会产生致命的打击,最多就是需要在原材料采购上面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分配。
2、对本公司生产方面的影响
我司的订单主要来源于出口型企业,而美国属家用纺织品的最大进口国。自中美贸易战以来,市场悲观情绪较为严重,我司客户的订单呈急剧下降趋势,在九月初订单情况基本属五年来的最差水平,基本只能保证公司本部的机台正常生产,而外协工厂的订单逐步减少;同时订单逐步呈现小批量多批次的趋势,对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3、对本公司市场方面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以来,按照产品来看的话,床品面料的外销型订单(最终消费市场为国外,包括直接出口订单)同比往年下降了约30%,内销型订单(主要供应国内品牌家纺)同比往年提升了70-100%;休闲服饰面料的订单整体削减了大约50%,同时军品面料以及职业装面料的订单提升了30%以上。总体来看,由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我司的市场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整体市场占比基本达到外销型订单的比例下降到只有60%,内销型订单的比例有一定的上升。
4、对本公司研发等方面的影响
由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导致公司的订单和毛利润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公司进一步加大了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的投入,尤其是单兵一体化相关项目的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同时公司在管理上引入精益管理的理念,在公司大力推行全员精益管理的思想,在降低浪费,提高产出,提升效率上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5、对本公司其他方面的影响
目前中美贸易战对本公司未造成实质性的损伤,除却上述4点影响以外,在有利的一面是提升了企业的忧患意识,进一步的提升的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向心力,属于喜忧参半。
三、国家政策对本公司的影响
作为大型央企的全资子公司,我们全力支持党中央对美国发起贸易战的有力回击,总的来看,由于贸易战我司所处地方政府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提升对地方优秀企业的各个方面的扶持力度和政策性补助倾斜力度,所以整体来看影响不大。
四、应对措施
1.公司大力推行精益管理,降低消耗,提升效率,提高产出,按照“提质增效降耗,增盈限平停亏”的十二字方针苦练内功,在逆境中成长。
2.大力投入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品质和进一步进行差异化经营,尤其是快速掌握新引进的赐来福A9设备纺制高支气流纺纱线的能力,尽快打开相关市场。
3.按照非棉率60%以上的产品结构调整方向和“外贸、军品、民品三个三分之一”的市场结构调整原则进行相关市场的开拓和深入开发,早日实现相关目标。
4.大力开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贸业务,避免单一市场风险。
2.中美贸易战专题论文 篇二
■作者:蔡恩泽
中美贸易战“大打出手”的可能性不大, 双方都恪守一个底线——别把中美关系弄僵了。
美国政府决定对中国进口轮胎征收35%的关税, 给中国对美轮胎出口带来打击。中国政府随即作出反应, 商务部强硬地对从美国进口的鸡肉和汽车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
表面上看, 中美剑拔弩张, 一场贸易大战拉开序幕。但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开打”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归根到底, 中美贸易战羞于大打出手, 充其量只是拉锯式的摩擦。
中美经济互为“枕头”, 谁也离不开谁
有枕头才睡得踏实。中美经济时常互递“枕头”, 是互补也好, 互利也罢, 总之, 对方睡得舒坦自己才安稳。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中美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化, 使中美两国人民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更加密切, 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
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从2002年到2007年, 中国连续五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中美贸易额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几乎为零的状态, 发展到2007年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2007年1至10月, 中美贸易额达到2481.9亿美元, 同比增长15.7%。即便是金融危机以来, 中美贸易总额仍然是庞大的数字。
当美国遭受金融危机的煎熬, 中国并没有“幸灾乐祸”, 反而伸出友情之手“拉兄弟一把”。中国持有美国8000亿美元国债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在美元不断走低的情势下, 中国储存如此巨额的美国国债, 是要担很大的风险的, 这算是递上一个“枕头”吧。
美国也投桃报李, 向中国递“枕头”, 美国世界500强企业有一多半在中国落户, 星条旗在中国数以千计的开发区的上空飘扬, 中美合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
中国经济GDP的增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仰仗美国经济的繁荣, 就像垫着一个舒服的枕头一样。美国对中国的进口连年上升, 美国对中国的投资连年增加, 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中国经济同样对美国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出口产品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国在华的加工项目, 如果美国遏制中国出口, 等于是在为自己找麻烦。
就拿中国输美轮胎来说, 美方选择通过“特保案”, 最终或将得不偿失。
美国国内的一些经济学者对“特保案”提出过强烈质疑。一份颇具代表性的研究报告指出, 未来两三年内, “特保案”很难对美国轮胎部门的就业产生明显的提振作用。相反, 受中国输美轮胎遭遇“特保”波及, 多家依赖中国产品的美国轮胎经销商及其下游企业的成本将急剧上升, 至少2万名美国工人将陷入失业。
报告还指出, “特保案”对美国国内轮胎行业的过度保护, 将极大提高美国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削弱美国政府振兴汽车产业的政策成效。“特保案”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将导致消费者每年多支出至少6亿美元。
而中国对来自美国的部分汽车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与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也会波及本国一些企业的经济利益。
杀敌一千, 自损八百, 这是得不偿失的“制裁”。
因此, 中美经济已经产生互动的感应效应, 一方打喷嚏, 另一方必然会感冒。
中美实力旗鼓相当, 谁也吃不了谁
从经济总量来说, 中国与美国不是一个重量级的。2008年末, 中国的GDP总量大概在43000亿美元, 美国的大概在130000亿美元, 中国是美国的三分之一。
但中国经济增速稳定, 金融危机之前, 一直以两位数高速增长。即便是金融危机爆发期间, 中国经济也在稳步增长, 2009年可望达到8%。
而美国这几年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2009年很可能是负增长, 很有可能下降1%。
到2016年, 美国GDP18.6万亿美元, 中国GDP13.5万亿美元, 中国与美国的经济总量差距将大大缩小。
而在两国经济总量中, 外贸始终占很大比例。无论哪一方, 想独享贸易的大蛋糕, 完全吞并对方, 是不可能的。
到那时, 中美经济实力旗鼓相当, 谁也吃不了谁。
有人担心贸易战会引发战争。这是杞人忧天。
中国有没有与美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否有巨大的国家利益冲突, 二意识形态对抗的剧烈程度, 三是军事、战略力量是否失衡到一方轻易击溃对方。
从目前来看, 这三个因素还没有引发中美战争的时机和条件。尽管最近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的《2009年国家情报战略》报告, 把中国和俄罗斯、伊朗、朝鲜一道列为挑战美利益的4个主要国家。
但从中国方面来说, 中国的发展与美国的利益无根本冲突, 中国十分珍惜眼前的国际空间, 无意与美国为敌。
美国人将中国的发展视为祸患, 是典型的“地堡思维”, 自以为是, 又万分恐惧。美国人这一做法, 其实只是一种政治攻势, 是一种宣传口号。真正想吃掉中国也不那么容易。
从现状来说, 奥巴马政府不想与中国翻脸。他批准对中国轮胎实行“特保”是迫于国内政治压力, 收买人心。
美国无党派民调组织拉斯穆森报告 (Rasmussen Reports) 发布的滚动民意测试结果显示, 7月24日, 奥巴马的民望一举跌破了50%的关键标准。也就是说, 超过50%的选民开始对奥巴马总统的施政持否定态度。参考同期历史数据, 就连如今饱受诟病的前总统小布什在其执政元年所取得的民望都超过奥巴马。
民望持续下滑的巨大政治压力促使奥巴马选择通过“特保案”来避免“节外生枝”。中国输美轮胎只是“政治牺牲品”, 并无战争“阴影”。
诚如英国金融时报所指出的, “奥巴马政府在贸易关系中制造摩擦是为了安抚国内的重要支持者。但它不会跟自己赌气, 触发自己与最大债权人之间的全面贸易大战。”
中美试图确立战略伙伴关系, 谁也甩不掉谁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 双方在经贸、安全、公共卫生、能源、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和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拥有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
二战以来, 中美只是在朝鲜战场兵戎相见, 其余时间都是和谐大于冲突, 如今在台海局势上又能形成默契, 这是两国领导人共同的政治智慧凝晶成的和谐。
而中美经济的互补性决定中美战略利益的一致性。中美经贸关系是互惠互利的, 这一关系的发展同两国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科技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中美经贸关系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 推进了中美其他领域合作的发展, 成为中美整体关系的坚实基础, 不仅造福两国人民, 还促进了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经济增长。
从战略利益上说, 中国无意与美国争抢风头, 中国也不会对美国构成任何威胁。中国只是想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在全球不会称霸, 也不想称霸。
此次金融危机, 美国方面多次赞美中国的经济政策对遏制全球金融危机的贡献, 无论是G8还是G20, 中国都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美国人指望中国为其分担危机, 不可能甩掉中国这个发展中最大的国家, 不可能放弃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
中美战略利益和谐大于冲突, 中美两国正试图确立战略伙伴关系。美国人应当明白, 如果在经济上总是制造摩擦, 与中国过不去, 也是对自己下一个“套”, 得不偿失。
虽然中国政府认为美国对中国轮胎“特保”会影响中国近20亿美元的出口和10万人的就业, 但轮胎出口在中国对美出口大背景下并不起眼。摩根士丹利估计, 美国轮胎市场只占据中国每年对美出口总额的0.4%。
未来几个月, 美中两国都有充足的机会继续就这些问题展开谈判, 尤其是本月召开的G20会议, 以及今年11月的奥巴马访华之行。
涉及贸易问题时, 无论存在什么障碍, 对话胜过对抗, 喋喋不休总好过实际交火。
3.中美贸易战,中国应以攻代守 篇三
种种迹象表明,即便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贸易往来规模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双方经贸关系的密切在给两国带来互利共赢的同时,也加大了双方摩擦和冲突的机会。
在金融风暴余波未平的阴影下,美国频频对中国展开“双反”和“特保”调查,对中国出口美国贸易产品征收高关税施加限制。
由于涉及的利益广泛、影响巨大,中美围绕贸易摩擦展开的较量在两国的政界、学界和民间都有非常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中美贸易关系的现状如何?两国贸易摩擦的原因何在?中美贸易关系走向如何?中国应该怎样加以应对?
中美贸易点燃烽火台
中美是两个高度相互依赖的经济体,但由于中国的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对美国的依赖远远大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
目前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2008年出口额为2523亿美元。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3337亿美元。在过去的5年间,美对华出口年均增长20%。由此看来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是一种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
在资本市场方面,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算的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中,美国为13.74亿美元,排在第六位。虽然今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同比下降,但降幅低于中国外贸总额降幅近7个百分点。中国目前有2.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且大多数是以购买美国债券的形式存在的,2009年9月末持有美国国债7978亿美元。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看,2008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占GDP比重达4.7%,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为9.7%,并且中国持续双顺差,而美国持续贸易逆差,也给中美经贸合作增添了一些障碍。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频频遭遇美国贸易救济调查。2009年9月11日,奥巴马政府宣布对中国轮胎实施3年惩罚性关税,在原有关税4%的基础上,今后3年分别加征35%、30%和25%的附加关税。
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输美无缝钢管进行“双反”调查,美方公司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施以98.37%的反倾销税,并对中国政府的补贴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在奥巴马11月15日开始首次访华之旅之前的一周,中美政府共对6桩贸易纠纷案件进行立案或裁定征收反倾销反补贴关税,其中4起为美方针对中方,2起为中方起诉美方,被认为是“中美贸易史上案发最频繁的一周”。
另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已成为贸易摩擦重灾国,2009年前三季度,全球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1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的是中国出口产品。
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抬头
中美贸易争端加剧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这其中既有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影响,也包括美国国内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纠葛。
2007年末开始的经济危机造成美国自二战以来幅度最大的经济衰退,出现了大萧条以来首次连续4个季度负增长。在金融市场剧烈的冲击下,实体经济部门也出现停滞与衰退,各大企业纷纷裁员,10月份美国的失业率已经达到10.2%,是26年来的最高水平,加大了美国政府的压力。随着失业率的上升,美国国内消费量也屡屡缩水,相应地,国际贸易额也出现衰减的迹象。
美国的政治运作是在各个利益集团相互牵制与操控下进行的。而美国的选举政治体制,也受到了利益集团的深刻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大量出口,必然会使其中一部分集团的经济利益受损,就会要求政府对中国加以限制和干预。而每个政府的上台,不仅依靠着利益集团的力量,也会对选民有所许诺。这样一来,中国商品问题就常常被拿来使政府作出保卫国家利益的姿态。
美国在中美经贸关系中处于相对主动地位。中美经贸关系呈现出不平衡,表面上看中国获得了较多的利益,但在很多时候表现非常被动。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具有可选择性,即可以转向其他国家进口,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所具有的选择性相对较小,一旦打贸易战,美国的损失可能较小。
在贸易争端中,通常进口大国处于有利地位,而出口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美国借助于其世界最大进口国的地位常常压出口国家让步,此类先例频繁发生。
总体来看,美国近期频频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产生了极坏的示范效应,一定程度上引起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已有许多国家对中国进行类似的调查和惩罚,恶化中国的贸易环境。
在全球经济复苏之时,中国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出口大国,因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而不能在出口方面有所恢复,对中国经济复苏固然不利,对美国经济复苏同样是不利的。
贸易开打,中国应以攻代守
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国,我国应加快建立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位一体”的应对机制,形成解决贸易争端的合力。
从政府方面来讲,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斗争中,我国不能仅将自己当作被动受害者,而要尽可能争取产业保护的主动权。对于明显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歧视行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果断启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工具等方式,以斗争求和解。一定要把不怕打贸易战的意图清晰地传达给美方和其他国家,只有敢于打贸易战,才能以战止战,争取最好的结果。
从企业方面讲,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国内企业要消除一些观念误区,尤其是面临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申诉,很多企业大都采取了消极被动的态度,应诉率很低。为了积极应诉,企业要加强国际商务知识的系统培训,造就一支包括技术人员、会计师、经济师以及律师在内的高素质应诉队伍。
从行业协会来讲,加强行业管理和组织协调,在应对贸易争端的时候,我们要以事前防范为主,事后应对为辅。行业协会要对本行业主要出口产品的数量、价格以及出口市场变化等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对可能发生的贸易保护及时进行预警。
4.浅谈中美贸易战对塑化行业的影响 篇四
三月天、降甘露、万物生,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多么美好的季节~撒花)
然而今年的3月,却是个不太平静的月份,一个暗流汹涌的月份。(嗯~有点小夸张)就在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重关税,其征收的税率分别为25%和10%,不用说,此举剑指中国。果然在美国上周四(3月22日)中午12:30,特朗普针对中国贸易签署备忘录,除了对上百亿美元总值的中国产品征税,主要涉及对加大征税范围、限制中资投资以及减少签证等。
事件影响领域:从中国行业受到贸易保护负面影响程度的排序:钢铁>化工>其他金属制品>纸制品、橡胶制品、木制品>农产品>机电类、纺织服装。从中国各行业对美国出口的敏感度的排序为:电子设备>机械设备>服装制造>金属制品>家具>化学制品>塑料橡胶制品>食品。(以在出口中的占比为依据,如果美国发起全面而非行业性的贸易战,敏感度高的行业受影响更大。)
对塑料(聚丙烯)行业影响:由于以上时间对国内金融方面影响,期货开盘下行,打压市场心态。同时国内石化行业同业承压,出厂价出现计划外下调现象。说明此消息已经开始潜移默的影响到塑料行业,尤其聚丙烯产品。尽管本轮贸易战塑料行业影响排名在后,但期货股市方面得影响要比行业影响来的更剧烈,同时后期国内相关出口贸易企业订单及生产将受到不同程度打压,市场心态及操作策略上都产生极大反差。尽管部分下游工厂适量补仓,面对两油库存持续难以快速消耗压力,短期市场反弹压力再度升级。
5.中美贸易战专题论文 篇五
摘要
摘要:目前,中美已经互为对方最为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双方均己深刻地认识到发展中美经贸关系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下双方的必然选择,不仅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不过在经济交往中,摩擦不可避免,中美贸易活动中,因整体形势变化,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对经济形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经济形势;对策
一、引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给世界经济贸易带来了重创,贸易保护主义随之升温,国际贸易摩擦步入高发期。在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同时,也呈现出了新的特征。贸易摩擦已经从传统市场扩散到新兴市场,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成为国际贸易摩擦新动向。中国作为和平崛起中的贸易大国,在加入WTO以后,所遭遇的贸易摩擦形势尤为严峻。2018年3月23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了自美国进口的7类、128税项产品(主要是农产品)拟加征关税的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这是针对之前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终止减让的回应,按照2017年统计,涉及金额30亿美金,与之前美国终止减让涉及的金额相对对等,产品结构也都是偏上游端。对于3月23日美国启动“301调查”,特朗普签署的针对中国进口约6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的行动。之后,中美之间贸易摩擦逐渐演变为贸易战。
二、中美贸易战的现状
(一)美国对华贸易摩擦数量呈高发态势
自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以及美国成员国的不断增加,中美贸易活动愈加频繁。据美国统计局资料显示,2018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4058.5亿美元,进口额为1881.2亿美元,美国贸易逆差达2172.3亿美元,中国是美国贸易逆差最大来源国,是美国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对华贸易摩擦的频发。截止2018年6月30日,美国对华提起贸易救济措施案件达172起,其中反倾销案数量居首,共151起,保障措施2起,特保措施1起;美国对华已裁决正在执行的贸易救济措施共56起。
(二)美国对华贸易救济措施惩罚力度愈来愈严苛
美国对华出口产品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从单一手段到多种手段转变,惩罚力度更加严苛,极大地降低了“中国制造”的市场竞争力,影响了中国产品在美的市场占有率。美国从1993年开始对我国自行车征收反倾销税,税率由30.6%提高到48.5%,征收范围扩大到部分自行车零部件。我国自行车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已缩减到2%至3%,难以对其自行车行业造成产业损害,美国却在今年4月份又提起了反补贴调查。一旦裁定反补贴成立,我国自行车产品在美市场将难以为继。
(三)美国对华贸易救济涉案产品波及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
随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输美的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对美国传统优势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威胁,美国对华贸易救济涉案产品不再局限在低附加值的产品。2010年,美委会就曾对中国产的无线数据卡发起了两反一保调查,涉案金额约41亿美元;2018年上半年,美国也曾发出将对中国华为、中兴等无线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提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信号。
三、中美贸易战下当前经济情况
(一)中美贸易产业链估算价值
中美贸易产业链的形成是与国际贸易来具体挂钩,并从整体产业总值来做衡量和各自的实力参考。从中国角度而言,对于当前美国造成的巨大影响将是对整条中美贸易产业链价值估算的消减,在如今矛盾升级的双方边境,以各自为战的贸易纠纷点也在不断上演,对于美国发起的反倾销税重力征集的严重现象,并在中国贸易产区方面肆意进行反补贴保护政策,这是美国出口产品相对产业链价值的一种冒险,中国则采取了非常详尽的抑制对策,不断在预测分析中开始着实一系列的反补贴相关调查与方案实施。从产业链估算中可以分析各贸易方的关注焦点以及发展动向。
对于产业链估算价值的分析是建立中同国基础上,以国际贸易的整体估算总值为参考核心和最终实施策略,是从产业链涵盖面作为全方位的考量基础,从贸易角度上而言,这一思路是为整体贸易的不断创新为思路,从价值背后来衡量当前形势状态下的一种产业相关利益约制。从中国角度而言,如今的中美摩擦从很多方面进行思考,并不是贸易战争问题,在产品价值方面也有很多约束。在很多的摩擦问题中主要以法律方面的问题为重点,这些看来不足为奇,对于产业贸易的整体利润和核算价值比例也明显降低,因此,中美贸易产业链估算价值方面是摩擦所造成的主要影响问题。
(二)国际贸易平衡利益实现
在国际贸易利益实现问题中,主要以中美贸易摩擦所产生的巨大贸易失衡为主要问题。中美贸易至今发展已有40余年的互通交易,在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共通联合中,两大贸易产业也在不断利用强有力的国际贸易资源,在互相优质的产品贸易对比中,对于国际贸易的整体平衡也会有所带动和影响。二者之间互相维持的战略性伙伴的交易关系已经远超任何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中美贸易之间更具制约性和固定性。在双方的互相牵制中,在世界贸易的组成结构中也起到了互相发展、资产投入获取利益、先进技术含金量提升、增长各产业区的就业率等高效作用,在中美贸易一直以来的友好建邦、和平互利的双赢状态中,互相之间也有着实力互补、市场资源利用的合理分配性等统一特性。但是,在优势比增的现实局面中,没有十全十美的完美合作贸易,在这一些看似正常且良好的实力状态下,二者也有着非常大的制约性,在相互之间的贸易结构方面存在着非常多的隐形危机,对于双方的贸易视角都有着很大的失误性判断,像是中国内部的一些产品外销中会有产品产出品牌度不明、等级较低、薄利多销、产品质高价低等隐患问题,这就造成了中美贸易在进行进出口来往过程中出现争议和分歧,从而摩擦不断。
总结
综上所述,此次中美贸易争端,首先对全球市场造成不小的冲击,其中由于中美经济条件的不对等,国内整体市场受到的冲击更为剧烈。其次,早在十九大我国就已经确定了扩大对外开
6.专题三 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 篇六
1.为什么说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2.如何认识中美关系中的经济因素 3.一国两制的基本点是什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基本点: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谈判 4.中国对待台湾的基本战略是什么 5.中美关系经历哪些发展阶段 6.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有哪些 7.中美关系中存在哪些共同利益 8.影响两岸关系未来走向的因素有哪些 9.Trump上台后美国全球化战略有哪些变化 10.中美关系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
1.江泽民八项主张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 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 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 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2.习近平“四个坚定不移”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定不移坚持共同发展基础 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复兴
强调九二共识与反对台独,是两岸和平发展与政治对话和政治互信的基础;如果两岸关系基础不牢,则两岸关系就可能地动山摇 3.台湾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
海峡两岸中国人为法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 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
4.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基本点:一个中国 两制并存 高度自治 和平谈判 5.中美关系的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中美关系的“稳定器“ 经贸摩擦和人民币汇率贸易保护主义 安全因素:中美关系的变量
伊朗和朝鲜问题;气候变化,核裁军和能源合作 政治因素: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的雷区 人权;宗教;对台军售 6.中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 ①人权问题上的对抗与对话
②“经济型政治“驱动下的中美贸易争端 ③中国的崛起和地区安全问题 ④最容易引发直接冲突的台湾问题 ⑤战略互相信任
⑥南海问题日益称为中美关系的突出问题 ⑦中美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互动先抑后扬 7.中美共同利益
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保持亚太地区的稳定与成长;促进国际投资与贸易发展 防止人类环境恶化;解决贫困和油价稳定等;台湾问题上维持现状 新能源开发;反恐 8.美国在台利益分析
政治考虑:试图利用台湾的“民主化“来影响亚太地区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安全利益:美国要确保台湾的安全,实际上就是要显示它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影响力 经济利益:目前台湾是美国十大贸易伙伴之一。美国也是对台投资的第一大国,占台湾外资的1/4左右
外交策略考虑:利用台湾牵制中国,制约中国的发展 9.中美间议题不断增多
七十年代中美议题:反苏联霸权主义
八十年代中美议题:台湾问题,人权问题,西藏问题,反苏联霸权主义
目前中美议题:台湾问题,人权问题,西藏问题,汇率问题,能源清洁问题,气候变化问题,10.既爱又恨的中美关系:美国对中国认知的五个阶段
全面对抗(1949-1972)解冻建交(1972-1979)正常化交往(1979-1989)重重危机(1989-1996)**迭起(1996-2001)爱恨交替(2001至今)11.影响两岸关系未来走向的因素 ①美国的“不统,不独,不战,不和”台独 ②台独的分裂活动
③中国大陆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增强 ④台湾岛内民众的国家和民族认同 ⑤台湾岛内政局
12.台湾局势中应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九二共识(底线)
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举行商谈时达成的一个口头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第一次汪辜会谈
警告民进党“九二共识”是不可替代的政治互信基础,抛弃“九二共识”两岸沟通不可能有成果 13.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 1.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
2.“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
7.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分析 篇七
对产业内贸易的经验分析中存在大量不同的度量方法,其中,Grubel-Lloyd指数在解释贸易模式与比较优势方面更为恰当,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产业内贸易度量指标,也是本文主要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rubel-Lloyd指数分析法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计算,得以清晰地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美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表1是以1996年为基期,以美国统计局网站公布的SITC2位数为样本数据,计算得出的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Bj。
通过上表的Bj值,即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体不高,只在0.17~0.20之间变动,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996年~1998年为第一阶段,G-L指数基本上平缓,在0.17上下浮动,其变动幅度不大。
1998年~2001年为第二阶段,G-L处于增长阶段,从1998年的0.166上升至2001年的0.2006。在此阶段,中美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有增强的趋势,达到了13年中的第二大值0.2005,但仍然远小于0.5。
加入WTO后的2001年~2005年为第三阶段,G-L持续下降,回落到0.18左右的水平。在此阶段,中美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持续减弱。
2005年~2008年为第四阶段,G-L曲线又开始呈上升趋势,从0.18上升至12年来的最高点,达到了0.2093。
由此看来,中美产业内贸易程度从总体上说比较低,说明两国的贸易还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即两国的贸易结构呈现高度的互补性。原因是因为中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中美贸易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曾呈下降趋势,在此阶段中美的产业间贸易发展大于产业内贸易发展。在2005年以后,中美的产业内贸易有所回升,并在2008年达到了12年间的最高水平,反映出我国部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中美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分析
由于中美制成品贸易额占中美双边贸易总量的90%左右,所以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美产业内贸易变化趋势。在68个SITC2位数行业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0个制成品部门来反映中美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从行业数据来看,在产业内贸易指数变化较大的行业中,指数下降的行业明显多于上升的行业,并且指数下降的行业集中于那些近年来技术成熟加快的行业。根据各行业2008年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高低和变化趋势,这20个行业分可为7组。2008年中美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明显集中于5个行业,其贸易额占当年中美贸易总额的5.76%。其中化学原料及制品、专业科学仪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不断增长,尤其以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得最快,从1996年的33%猛增至2008年的98.18%,在12年间增长了65.13%,可以推断出中国该类产业的竞争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而有机化学和有色金属制造业虽然在2000年以前产业内贸易水平一直呈增长态势,一度高达99%和96%,但在2000年以后出现了明显回落的表现,截止到2008年,这两个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相对于2000年分别下降了27.9%和23.3%,从另一方面反映了美国产业竞争力的增强。
三、中美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初步分析
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在反映两国产业分工和贸易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片面性,其主要原因在于统计数据的局限性。因此,分析两国间产业内贸易时,必须结合贸易类型进行分析。相应地,产业内贸易可以分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HIIT)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VIIT)。
据孔瑞分析,中美产业内贸易中在28个行业存在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只占13.4%,181行业存在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86.4%。这种格局尚无明显变化。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大多数产品仍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少、需求弹性小的低档次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是半加工品和初级加工品,许多还是来料加工或装配制成品,而向美国进口的则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加工程度深、需求弹性大的高档次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加之近些年来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主导着中美贸易。
四、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中美产业内贸易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且产业内贸易发展尚不占主导位置,两国仍然以比较优势进行贸易。所以,强化我国产业竞争优势依然是发展中国对美国贸易的重要战略。
摘要:本文以Grubel-Lloyd指数分析法对中美1996年~2008年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此期间中美产业贸易有所提高,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美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产业内贸易比重反映着一国产业竞争力,因此,强化我国产业竞争优势以进一步发展中美贸易。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垂直差异化,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莫莎黄锐:产品内国际分工视角下的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2~26
[2]沈国兵:显性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与中美双边贸易平衡[J].管理世界,2007,(2):5~16
[3]孔瑞: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看中美经济的依存关系[J].国际贸易问题,2006,(9):41~47
[4]林琳: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33~39
[5]平新乔: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中美贸易关系[J].国际经济评论,2005(.9-10):12~14
8.探析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篇八
关键词:中美贸易失衡;原因;影响;对策
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而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国的顺差也不断扩大,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1-2007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从805亿美元增加到3021亿美元,增长了3.7倍。其中,中国对美出口由543亿美元增至2327亿美元;中国自美进口由262亿美元增至694亿美元,顺差由281亿美元增至1633亿美元,增长了5.8倍。到了2008年,全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3337.4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0.5%,受金融危机影响其增速为入世7年来最低点。其中,我国对美出口2523亿美元,增长8.4%,7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自美进口814.4亿美元,增长17.40/o,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对美贸易实现顺差1708.6亿美元,增长4.6%。可以看出,中美贸易差额仍在继续攀升。但造成这一失衡现象的原因并不能仅仅归咎于中国单方面,而且中国并非中美贸易顺差的最大受益者。
一、引发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原因
1中美统计范围有差异,统计数字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双方对于香港转口贸易的处理方法不同。中美两国贸易中的很大一部分交易额(25%左右)是经过香港转口完成的,因此如何处理经过香港的转口贸易对统计数据有很大影响。美国在进口时忽略转口贸易而将从香港转口的贸易统计为从中国的进口,高估了从中方的进口额;而在出口时,却将从香港转口到中国的贸易看做是对香港的出口,这样统计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凭空增加了美对中的逆差。
其次,我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相当一部分是加工贸易出口,这些产品只是进口以后在中国组装然后又出口,但按照原产地规则,这些产品却算中国制造,计入中国对美的出口额。
最后,美国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存在顺差,像技术服务、金融、咨询等都是美国具有优势的行业,但是出于服务贸易难以被精确统计的特性,美中服务贸易的顺差应该是被低估的,这也加剧了数字显示的美对中的逆差幅度。
2中美两国的贸易政策影响了贸易平衡。我国近几年采取的是出口导向型政策,国家制定了许多鼓励出口的政策和制度,引导中同产品对国际市场出口。但是,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导致了贸易的不平衡。因为,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我国比较优势主要在于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而美国的比较优势在于高科技产业、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果双方都按这个理论来进行贸易应该不会存在如此大的贸易失衡。问题在于美国并没有对我国大量出口高科技的产品,而是采用种种政策来限制高新技术出口到中国。其实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有自相矛盾之嫌,美在强调对中国贸易逆差的同时又不想取消对中国出口限制,若美国不改变这种政策,那贸易逆差将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3全球产业贸易结构调整使中国接揽了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美的贸易顺差。经济全球化引起国家间比较优势转变,东亚其他国家以及东南亚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进行产业升级,不断将其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活动转移到中国,进而也将其对美的贸易顺差也转移到了中国。因为虽然中国对美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但这并没有造成中国贸易顺差总量上的增加;虽然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扩大,其对亚洲的贸易逆差总额却也没有明显增加,同时,美国对于东亚其他地区和国家的贸易逆差迅速减少。因此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产品进口增多只是替代了其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进口而已,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上述国家对美贸易顺差减少的结果。
二、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
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大,美国便片面的夸大了中国获得的利益而掩盖了美国在中美贸易中的隐性利益。实际上,统计数据表明的贸易失衡并不能反映出真正的利益所得。我们并不否认“出口”这驾马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量的出口确实给中国赢得了巨额外汇、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但一直存在的贸易顺差也为中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例如,美国频频以此为理由给中国施压,迫使中国对人民币升值;美国政府常把美中贸易逆差作为转移国内民众矛盾的砝码,不断引发两国贸易摩擦。中国目前对美国有极高的贸易依存度,这对于中国经济甚至政治造成潜在的危机;外汇大量流入导致中国央行必须加大市场上人民币的投放量,流通的货币量过多容易引起通货膨胀。
虽然中国是顺差国但事实上真正获利更多的还是美国。两者的贸易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中国向美出口价廉物美的日用消费品很好的利用了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同时给美消费者带来了实惠,零售商和经销商也获得丰厚利润,而且通过消费税的形式,这些商品也为增加美国地方财政做出了不少贡献。另外,美元是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美国其实并不担心存在贸易逆差。如果是贸易顺差,他只能赚到自己发行的纸币;而贸易逆差却可以使其通过自己印刷的纸币,换回生产、生活所必须的物资。因此中美贸易即使顺差在中国,美国的确是最大的既得利益方。
三、应对贸易失衡的措施
9.中美贸易战专题论文 篇九
美国政府在2009年9月11日不顾中国方面和美国业者的强烈反对,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即在4%的原有关税基础上,在今后三年分别加征35%、30%和25%的附加关税。这一特保措施将于9月26日正式生效。这是2001年美国支持中国加入WTO以来,第一次运用“特保条款”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而根据WTO规则,相关国家可以直接援引美国的制裁方案对中国轮胎实施制裁。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这一特保措施违背承诺、违背规则、违背事实,是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不仅损害中美经贸关系,也损害美国自身利益。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11月15日晚乘专机抵达上海,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这是奥巴马2009年1月就任美国总统后首次访华。他也是就任后一年内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首位美国总统。11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会谈。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考点分析】(1)中国近代史
①鸦片战争:美国趁火打劫,胁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年),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美国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后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③辛亥革命: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决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随后,民主革命团体如雨后舂笋,纷纷出现。
④解放战争: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人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2)中国现代史 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
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那时候,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千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美国代表团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按照国际惯例,理应取得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但是,由于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共却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朝鲜战争停战以后,中国希望美国从台湾海峡撤走它的武装力量,缓和中美关系。但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美国不仅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还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从南面威肋中国。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1971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结束后,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就是被称为“乒乓外交”的一着妙棋,通过“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随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公告的发表,震惊了整个世界。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毛泽东抱病会见尼克松。周恩来同尼克松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002年2月,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访华。2009年11月,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访华。
【专题测试】
1.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一内容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1933年美国国务院负责远东事务的官员项白克说:“美国十分同情中国的遭遇,反对日本的军事扩张,但美国援助中国和在亚洲扮演圣诞老人是没有好处的„„维护同各国的友好关系,是美国的一贯政策。”这说明
A.美国道义上援助中国
C.美国企图主持公平正义
B.对于中国遭受侵略采取不干涉态度 D.美国支持日本侵华
4.1943年1月,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中英在重庆签署《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之条约》。之所以能废除不平等条约,主要是因为
A.国民政府的积极争取
B.美英迫于国际舆论而作出的决定
D.中国的抗日战争支援了美英的反法西斯战争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5.1949年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其中讲到:“和平来到的时候,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一)它可以一干二净地撤退;(二)它可以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干涉,帮助国民党毁灭共产党;(三)它可以帮助国民党把他们的权力在中国最大可能的地区里面建立起来,同时却努力促成双方的妥协来避免内战。”与之相关的理解和说法正确的是
A.“和平来到的时候”是指国共北平和谈
B.美国曾积极调解国共矛盾以避免内战 C.美国实际执行了第二种“可能的选择”
D.美国已决定从中国“一干二净地撤退”
6.美国人司徒雷登出生于中国浙江杭州,在中国生活了56年,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1962年9月司徒雷登在美国辞世,遗嘱望骨灰能归葬中国。2008年11月17日,司徒雷登的骨灰终于迁葬浙江杭州。l949年8月作为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被迫撤离中国后,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这篇文章发表的背景是
A.解放战争渡江战役开始
B.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破产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
7.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宴请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致辞,“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学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周恩来所说的“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应该是
A.美国实施冷战政策
B.美国深陷越南战争 C.中苏关系逐渐恶化
D.美苏冲突日益加剧
8.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他在延安时期的老朋友、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再次会见斯诺。毛泽东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这表明
A.中国释放出改善中美关系的愿望
B.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赖美国支持
C.处理中美关系的关键在中国
D.中国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灵活态度
9.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由“遏制和孤立”到逐步缓和,其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美苏争霸中,美国由攻势变为守势 C.中国推行正确的外交政策
D.国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相对缓和 10.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其中第4阶段看法的成因是中国
A.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B.成为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C.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D.成为美苏冷战的前沿
11.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这一评论指的是
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
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 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
12.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域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①③ B. 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1937年,美国很有影响的《时代》杂志把蒋介石夫妇选为“1937年伉俪”。这一举动反映出美国
A.在冷战后需要中国加入西方阵营
B.肯定蒋介石对北伐战争的贡献 C.非常认可国民政府的经济改革
D.重视中国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的行动
14.分析右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问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
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战争,组成了美国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个重大的部分。
——摘自毛泽东写的《别了,司徒雷登》 材料二 25年前我们在军事上是世界第一。由于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甚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曾向我们挑战。当然,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超过别国,处于世界第一。事实上,美国当时的生产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现在美国已不再是惟一的世界第一流国家,已经不再是力量超群的世界强国,世界上也不再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所以现在我们有三个力量中心——美国、西欧和日本。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地位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 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1972年访问中国)
——摘自《尼克松回忆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指什么,“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后”,对中国采取怎样的政策?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了什么外交政策?(9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与另外两个力量中心在二战后的关系。(8分)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尼克松访问中国的背景。(8分)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二战后到70年代末的对外政策。(7分)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的政府不大可能对中国的行为产生多少影响,更不用说对它的思想观点了。但是,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政策报告(1970年2月)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初期,党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工作也受到“左”倾思想的严重干扰„„在一年多时间里,与我国建交或半建交的四十多个国家中,有近三十个国家同我国发生外交纠纷,其中有些是由于中国方面处理不当而引起的。这就使我国的国际形象受到损害,外事工作陷于困境„„1969年五一劳动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会见一些外国驻华使节,同他们进行友好的谈话,实际上是传达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改善和发展关系的信息。不久中国就陆续派出一批驻外使节,对过去主要由于中方的极左行动而损害双边关系的事件,主动进行修复工作。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周恩来《中美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1972年2月)(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的美国对华政策。(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原因。(16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中美双方为打开“友好来往的大门”,经过了哪些“共同努力”?(6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4分)
【参考答案】1-14题:DABDB BAABB DBDB
15、答案要点: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失败。(4分)美对华政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3分)中国外交政策实行“一边倒”的政策(或与苏联结盟,对抗美国。)(2分)
(2)美国与西欧: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在各方面扶植和控制西欧,西欧依赖美国;(2分)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欧经济实力日益强大,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在各方面展开了与美国的竞争。(2分)
美国与日本: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结束对日占领,大力扶植日本;(2分)日本经济腾飞后,开始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加大了与美国的竞争。(2分)(3)①中东石油提价引发了战后第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导致了美国经济的衰退;②西欧和日本的崛起,有力地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③美国陷入了侵越战争的泥潭难以自拔;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8分)
(4)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综合国力空前强大,成为世界霸主,控制了西欧和日本,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起了冷战;控制广大中间地带;发动对朝鲜,越南战争。(4分)70年代中后期,美国对苏联战略收缩.从越南撤军,中美关系正常化等。(3分)(如考生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答案要点及解析:
(1)(结合过渡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回答)政策:敌视新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封锁和军事遏制的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入侵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2)(从“文革”时期中国的国内国际背景答,从美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答题)中国方面原因:纠正“文革”初期在外交方面的极左政策;中苏关系严重恶化,苏联陈兵中国北部边境,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扩大和改善国际交往,提高国际战略地位。美国方面原因:陷于侵越战争泥潭;在美苏全球争霸中处于守势;遏制中国政策失败;不得不承认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中国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力量。
(3)(按以民促官的思路回答)共同努力: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秘密访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4)(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都是国家利益)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
10.中美贸易战专题论文 篇十
中美经济贸易关系与人民币汇率
黄卫平
主讲人简介:黄卫平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在从中美经贸热点问题上看,主要集中在贸易逆差上,另外还有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问题。这个“三三七调查”是指出口产品中侵犯到知识产权的话,美国有权利交叉地惩罚你——通过其他的贸易办法来惩罚。我们的“三三七调查“算是美国出手比较多的,因为我们知识产权是有点问题。德国最近颁发了世界抄袭奖,中国企业九块奖牌占了五块。而且有调查显示,全世界95%的侵犯专利的药品都是中国人干的。因此美国人来一个交叉惩罚。不惩罚你侵犯了知识产权这一产品,惩罚的是其他产品。——这就是交叉惩罚。
而反倾销那是企业的个别行为;反补贴反对的是政府行为。还有一个,“特殊保障措施”。奥巴马上台后提出的。他们合在一起,就是媒体上常说的“两反一保”,其中最黑的是“保”。“保”本身是说不清的的,比如“反倾销”毕竟把东西卖便宜了,“反补贴”好歹政府补贴了,而“特殊保障措施”没有什么原因,而且是单方面的认为你扰乱了我的市场秩序,我就可以出手了。这就没有一个标准了,什么叫做“扰乱了市场秩序”?没有清晰的标准。
那么目前最热闹的就是人民币的回升。4月15日本来说要给你“戴上个帽子”或者“不戴帽子”,最近又推迟了。这不是什么好事。现在不定,“看你表现”。什么表现?这是集政治、经济于一体的。比如政治,他要折腾伊朗吧,看你中国人的表现,一旦不合他意,那帽子就给你扣上了;经济,如果世界经济好,就给你扣上,不好,就还有商量。因此,这帽子拿在手上,反而给中国人一个悬念。所以人民币汇率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从现在的说法看,美国学者说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了百分之二十五到四十一。那这种“低估”对双方有什么养的影响呢?国内吵吵嚷嚷,社科院的学者认为应该升值,列举了升值的好处。但我觉得一旦升值一口气升成那样,改革开放的成果毁于一旦。05年7月21日,我们就升值了一点,上一轮的资产泡沫、股市、房价,是人民币升值前还是后拱起来的?再说日本,经济停滞了二十年,它的发端是日元升值前出的事还是之后?所以做决策的人不能像学者那样,学者可以不负责任,决策者却有责任。所以我们可以讨论一下人民币升值这件事,美国人死缠烂打。为什么以前没这么件事,现在突然讨论得这么热烈。我认为,这里面也有一个决策上的失误。世界经济陷入危机,和我们无关。通常人们说,有了“危”才有“机”。但我认为,只有别人有了“危”,我们才有了“机”。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我觉得,当初次贷危机来临时,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中国人不应该救市的。而应该拿出我们的外汇储备在世界市场上砸它一下,把美国砸个烂七八糟,才行。现在把它救活了——美国就是伊索寓言里的那条蛇。所以当初危机时,就应该拿着美国的国债满世界扔。我们的决策是失误的。下一次的机会又在十年后了,我希望,十年以后的执政者再有危机时,不是救世,而是把世界搞得混乱。中国人最擅长浑水摸鱼,把水搅浑了,利益就来了。现在你看,你把它救活了,它来折腾你。所以中国做了这么大的牺牲,全世界都在骂你,没人夸你。对这帮帝国主义,要是有好心眼,就上当了——包括汇率。要是这次我们真的升值了,下场如何?这么说吧,我们的贸易格局是这样的,2009年中国贸易顺差百分之七十三来自美国,当然我们对周边国家有一千两百多亿的贸易逆差。另外,中国对五十八个最不发达国家是逆差。所以可以说,我们的钱都是从发达国家挣来的,然后给了欠发达国家。那么如果从贸易的几个形式讲,一般贸易是平衡的,服务贸易是逆差,顺差主要是加工贸易造成的。从中国角度看,广东以加工贸易为主,浙江以一般贸易为主。我们的顺差让美国着急,中国是给美国制造最大贸易逆差的,占了它贸易逆差的将近一半。中国的贸易中,一半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就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进口零部件,组装,再出口。加工贸易比重越大,顺差越大。一般贸易是用自己的资源生产出的产品卖掉,加工贸易是别人的资源加工后卖出去,赚的就是加工费——这是无本的买卖,容易挣。这么说可能要涉及生产模式,有人说我们的生产模式不可持续。那么究竟是我们的生产模式不可持续了,还是我们的模式在执行中出现了偏差?这是两回事。地球上有人是靠卖东西发财,有人靠卖力气发财,比如沙特、科威特卖石油,俄罗斯卖木材、石油,巴西、澳大利亚卖铁矿石,那么卖东西可持续吗?东西卖完就没了。那进一步想,卖力气可持续吗?所以我们并不是生产模式本身卖力气这个出现问题,而是这个模式的过程中执行出了问题,比如出现了环境污染等等。所以卖力气这件事,可再生。不卖力气卖东西,就实在是没什么可卖的。所以中国加工贸易是主导,加工贸易比重越大,贸易顺差也就越大。这与卖东西挣的贸易顺差不是一回事。所以一定要划清界限,模式自身没有缺陷,而是我们执行的过程中有问题。所以我们看目前格局,一般贸易平衡——有进有出,这是对的;服务贸易,暂时逆差——这是因为人口素质不行,慢慢有好转;加工贸易,是顺差,这是我们的格局,没有问题,只是卖力气而已。而且在卖力气过程中,农民被训练成工人,一般工人被训练成技术工人,越干,人积累的熟练程度越高,人力资本越雄厚,最后,才天下无敌。为什么八十年代没人提出中国汇率问题的,人家不怕你。为什么现在提出问题,因为我们已经具备相当素质的工人队伍,又有庞大的加工能力,我们不怕别人。可以这么说,中国不怕别人的基础,就是一个方程式——五六三十。“五”,手里有五亿吨粮食——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六”,每年炼六亿吨钢,这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基础;“三十”,每年烧三十亿吨煤,这是我们经济安全的基础,根本不可能被别
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人用能源卡脖子,能源提供被切断了,我们整个工业运行是不受影响的。正如毛泽东当时说的,“以粮为纲,以钢为纲,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所以中国特点,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知识产权没保护。
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顺差主要还是来自欧洲。我们贸易顺差之间四分之三来自美国,人家确实受不了。奥巴马最近提出美国要转型,出口五年要翻一番,增加二百万岗位——这是奥巴马的雄心壮志。那么他们出口产品卖给谁?出口什么?想要五年翻一番,每年增长率至少百分之十五六。可是美国没有什么好卖的。我在美国与美国在中国谈入世时的代表谈话,她说中国的贸易顺差美国人受不了,我说连中国人也受不了。可是我们中国人要的你不卖,你卖的我们根本不想要。美国确实卖不了什么。现在美国提出转型,不能以消费为主带动GDP发展,要以出口带动GDP;我们正好反过来,要以消费带动GDP。但是我们走下去是很危险的,美国现在崩盘了,我们却向着他们当年的方向走下去。其实凡是美国给我们支的招,我们就应该有所疑问。我们说中国房地产有泡沫,美国的那些投行,直说没事。其实美国这次次贷危机,就是给穷人盖房盖出娄子来了。穷人有住房的权利,没有买房的能力。而且全世界的规律,谁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结果只能是崩盘。美国、日本、英国、香港都是这样。所以盖房是没错,关键是用来做什么?盖出的房为了人住,还是当股票来炒的。中国土地稀缺,建设部都说了中国的房子平均能站住35年,不用到70年,50年就面临倒塌危险。房子总共就只能站着五十年,地也占着,资源也占着,只炒,不给人住。所以这房价能不能落,各国政府是不是真的以房子为民生,只有一条分水岭,他们究竟有没有决心把房地产与金融投资工具截然分开。如果确实有决心,把房地产回归安居,确实以民为本;如果把投资的功能保存着,那只是欺骗老百姓。把房地产完成股票,最后只能等死。
那么人民币让人折腾来折腾去,究竟是高估还是低估?我觉得是高估。虽然我还没有算过,但是至少在全球来看。奥尼尔是高盛的首席经济学家,他认为人民币没有低估,反而高估了百分之零点四。另一位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他提出世界汇率体系应该是1:1:10:100——1比1是美元对欧元,比十是对十块人民币,比一百,对一百日元。上浮下浮百分之二十,是市场力量。如果一美元对十人民币,现在是六块八,绝对是高估。因此现在看来,说不清高估低估。如果要算,最简单的算法,我们称为汉堡包指数。汉堡包在全球物质内容高度一致,因此可以作为价值标准。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每年六月公布一个表格,表格说的就是汉堡包在全球卖的价格。在美国买三块五毛八,中国买十二块人民币,一除就出来了。如果以汉堡包为购买力的衡量,一算账,一美元相当于三块三毛五人民币,现在是六块八,一定是低估了——也就是人民币比你想象中值钱。这么一算,中国就完蛋了。所以经济学家杂志算的是人民币被低估了百分之四十八,人民币应该升值。可是还有一个指数,星巴克咖啡指数。这东西一算人民币不是被低估而是被高估。如果说咖啡不算是可贸易商品,那么算算美国卖给我们的《阿凡达》,在纽约一张票十七块五美元,在北京一百五一张。最后人民币是被高估了。所以究竟是高估低估,实在算不清。我提出建议,不说
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高估低估,双方找一把人一起算。这个建议是凤凰卫视的评论员阮次山约我谈汇率说的。双方说半天,都没有依据,最好的办法就是计算。联合国有联合国算法,我们就按照世界通行的算法算一算,最后得出一个结果,双方都能接受。我们想想,1980年的一元人民币,到2009年,购买力变化有多大?2009年的一块钱相当于1980年的一毛九。而且这还是统计局的官方数据来说话的——这可信吗?他说全国去年房价平均涨幅百分之一点五,城镇收入增幅百分八点七,所以相对而言全国房价是下降的——胡说八道。这也就是说,用统计局算的数,算汇率的话,中国人一定吃大亏。所以我建议,一定要是货币的实际价值和经济的实际情况,分别科学地统计和计算,甩开统计局,重来一遍。因为现在联合国是有方法计算的,选出来两千多种商品,美国、中国都有消费,这两千多种商品,在GDP占多大的比重,价格是怎样的走势,最后统计出来,究竟你的货币有怎样的购买力。大家应该承认,人民币最大的特点是在国内越来越不值钱,那么在国际上不可能越来越高。如果从现在开始算,三年出结果,那么人民币汇率一定是被高估,中国人这场官司一定能打赢。
所以我的判断是人民币被高估了。但是目前各有各的说法,互相说服不了。就应该官方出面,好好计算。能不能够付诸实践,这很难说。
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另外,从目前情况看,只有逆差,才能救美国的就业,顺差救不了。中国常说,就算不赚钱,也要出口,为了就业。但是美国的产业结构与我们不同。美国的制造业占它的经济的百分之十六至十八。也就是说美国十四万亿的GDP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来自制造业;中国的五万亿GDP中的一半来自制造业。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中国的GDP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多一点,可是国际市场中硬产业市场上,几乎两国的影响力差不多。原因就是硬产业占GDP的比重造成了两国实际产值与附加价值几乎一样,如果你再考虑我们的附加价值低于美国,就会发现,我们的油水大于美国。因此,形成了一个奇怪现象:论经济总量,远不如美国;但是加工业一出手,谁都害怕。因为中国产业结构以硬产业为主。一台iPod现在卖299美元,中国组装只赚4美元,160美元流到美国,这些附加价值是美国的GDP,整个研发过程所有环节形成的附加价值是美国的GDP,各个环节的附加价值都是美国人在干活而形成的。如果少了一个iPod,就少了160美元,少了二十小时工作。因此这情况下发生了很有意思的事情:中国给美国造成了贸易逆差,而这个贸易逆差增加了美国人的就业。这就是我们永远说着的一句话:顺差在中国人这里,利益在美国人那里。原因在于产业结构,我们以硬加工为主,而美国以服务业为主。
所以两件事:一个是我们的汇率没有被人为降低,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这不可能不成为政治问题。理论上已经证明了,我们必须把它控制住。
那么为什么中美之间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
首先是统计方法的问题,美国把来自香港的转口都算在了中国内地头上——算法不同,我们的算法是只要产品出口到香港就行了,美国人算的却是原产地,也就是说产品在香港仅仅是换了包装,没有附加价值增加了百分之十五到三十以上,就算是中国内地的产品。这是一个大头,过千亿了。
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身想你投资的利润,卖给你零部件的外贸支出。所以要看这个贸易三角形,这里面很有意思,中国就在这。所以我说,自打进入二十一世纪,97.98年之后中国就变成政治格局了,就真正进入到外汇企业了。把零部件拿来组装,然后走,就变成这么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确实加工贸易越大,贸易顺差越大,没别的办法。在这里面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产品70%以上是加工贸易,而这之中相当一部分美国商人干了事,所以我们的外贸顺差中很多是外商帮我们做的。这里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GNP和GDP怎么看,说白了就是中国经济大还是中国人的经济大。也由过去日本经济冷淡,确实二十年停滞不前,可你回头一看,是日本经济大还是日本人的经济大,这是值得琢磨的。
日本本土是一个细长条,他的本土上的制造业确实没创造出来。但是日本人钱下的投资却给他创造了好多金币,这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那么国内生产总值讲的是960万生产多少,国民生产总值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管他在哪里他生产的总值都是中国的金币。好了,只要是960万以内生产的附加价值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GDP,凡是由960万出口的都是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出口。这里有一个问题,虽然是960万出的货,他是中国企业出的货还是三资企业出的货,这挺值得研究的。这告诉我们70%都是加工贸易,很大一部分是外资做的。温总理告诉我们两个数字,一个50%以上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六成以上是外资。中国对美国70%是加工贸易,这就是三角形,因此顺差极大。我国每年向美国出口1.47亿台笔记本电脑,在美国1200美元的电脑中国企业只拿35美金加工费,其他原料,芯片都是美国的,运行电脑的软件谁离得开微软,剩下的再说别的。整个内地贡献就这么点,剩下都散布在全世界,因此这加工贸易形成了贸易顺差在其中而贸易利益很少。但你依旧要干。有人说人民币升值产业就升值了,关键是人适应不适应升级。
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只有组装一部分利润。销售凭LOGO,品牌。美国人的思路坏了就能修,日本人怎么用都不坏。韩国处在中间。中国的前景总要有一个定位,手机最大特点便宜,坏了就扔。如果没有山寨机,非洲人都用不到手机。摩托罗拉目前要从小姐成为丫鬟。在此链上亚洲四小龙组装研发是美欧,在那个年代整个世界产品供应带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即亚洲四小龙,这是动态的,轻纺—小家电—家用电器。韩国重化、造船、炼钢、汽车。台湾IT,香港新加坡贸易、金融。90年代尤其97、98危机之后中国组装,四小龙中韩国台湾成为大陆组装供应商,香港新加坡成为大陆组装贸易金融服务商,软服务提供其生存。
高级产业结构能够控制低级产业结构。所以1840洋枪炮打败了冷兵器。现在韩国离了中国组装之后活不下,台湾欲与与大陆联手搞汽车电子研发,新加坡与香港包括澳门看大陆需要来发展,北朝鲜开始到缅甸开始均开博彩,最后新加坡干脆在圣淘沙公开搞博彩,就是满足中国人赌性十足,这是世界
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贵。丰田天津召回的汽车变速器应为三圈半,工人做了三圈,造成几亿美金的损失,日本人不敢说什么。二汽也是因为这个。另外,产业结构的调整最早最低级,原料(非洲)—原料加工(中国)但中国资源稀缺,因此卖力是符合国情的。—投资(日本)—教你投资(美国投行),计算机软件、大片等都是胡思乱想、盗版花木兰、功夫熊猫,计算机把大学生都毁了,原因是大学生在和计算机竞争,主要从事的是程序性工作,理论上计算机可以承担,要想发工资就得消灭计算机,知识改变不了命运,这年头叫智慧改变命运,提高素质文化水平没用,跳楼是认识到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我们不会智慧的开发,这就是教育的问题。刚才的产业结构造成中美巨大的贸易逆差。
另外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地位越长越不好,现在考虑人民币国际化趁早不要考虑了,成为国际化货币还需要责任。别人储备你的货币的前提是别人能够得到你的货币,如果都是贸易顺差别人如何得到?唯一是你必须要是贸易逆差,币值要稳,美国如果不是贸易逆差就拿不到美元。50年代美金等于黄金,当时从美元荒到美元差,导致币值不稳就象现在,就有了问题。人民币也成了国际货币?15-20年不要想这事。中国人准备半个世纪之后先替美元收尸再推出人民币。人民币外汇储备达到2.4万亿美元人民币才硬,是人民币走出去了还是人民币代表美元走出去了?在这个时期人民币换出去是有好处的,别人用你的货币来躲避风险,现在中国的顺差使走出去较困难。现在的矛盾产业链拉长,不是所有生意都是中国的,中国人生产美国人消费,形成贸易顺差,全球化意味着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链越拉越长。举鞋的例子,前两年西班牙将温州鞋烧了,鞋是温州生产出口,是在欧洲的温州人零售的,都不给人家留口饭吃必然要遭到反击。欧盟要收拾中资企业,人家的研究是真正有用的。美国100双鞋只有3双是自己产的,中国让美国鞋死掉是让他安乐死的,温水煮青蛙用了15年,为美国留下卖鞋的空间。2.130多个议员来自美国30多个州投诉,我们可以选择在这里投资。减缓事业,这是积极的解决办法。中美两国不准备搞贸易战,两国都会吃亏。中国汉奸多,最简单办法就是人代会通过决议凡转基因食品不可在中国销售,这招是最狠的。花生油、菜籽油,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放在一起老鼠都不会去动转基因的。果蝇与人类基因最相似,果蝇吃完转基因食品无法产卵。城里人吃转基因食品导致孕育难,与污染无关。疯牛病当年经过科学认证的但二十五年之后依旧出了问题。一般情况病情隐藏二十年,美国规定食品中转基因成为不能超过1%,更可怕的是主食水稻打算大规模转基因。2.4万亿的外汇储备拿出一半扔出去,就是威力。中国卖的是力气不是资源,力气的特点一可再生,二可持续。只要有破釜沉舟的精神就不信地球上谁对13亿人如何。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威胁论,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帝国主义分子出主意给你的时候没有安好心,不是出于你的立场,意识形态与他不一样。我们与美国是
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理讲,美国增加储蓄,中国减少储蓄,根据平衡公式来的,上面需求
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90年代是医生和律师,21实际是玩金融的。而我们,只要1%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做工人,东莞169万人口平均文化才到初中。13亿中多少人能够适合干高科技,很少数的人适应高科技他的收入发展趋势是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收益的只是一小撮人,其他要靠资本拉动、科技拉动,广大民工不可能在收入分配中拿大头。社会的财富一定倾向于高科技人才,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必须结合市场需要,实际国情,要素本身的特点。否则是有问题的。因此调整了汇率未必形成的了新的产业,其也未必竞争得过美帝国主义,竞争得过美帝国主义对国内有什么影响,到时候大家自己琢磨吧。(本次讲稿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生王媛媛同学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主讲人审阅,特此致谢。)
中美关系走向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
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
●机遇来自全球化这个国际背景。美国有求于中国的面上升。
●双方在安全关切上既有交叉点又有不同点。
●并不是说美国不把中国当做潜在对手了。
【中美贸易战专题论文】推荐阅读:
《论持久战》之中美贸易战08-24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论文09-14
中美大学生理财对比论文01-07
浅谈中美动画情景喜剧的发展比较论文09-19
版权贸易论文07-22
贸易论文答辩11-11
贸易合作论文06-09
中美建交公报10-17
中美政府10-20
中韩贸易论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