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新形势下如何抓机关党建工作(精选15篇)
1.15+新形势下如何抓机关党建工作 篇一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好机关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党建工作作为理论化的观念形态,要转化为鲜活的实践,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实现。长期以来,人们对党建工作载体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活动形式或党建活动平台的层面上,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完整的。这种把党建工作载体简单理解为“中介”或“媒介”的认识缺乏深刻性,导致党建工作载体的作用在实践中不能充分地发挥和表现出来,党建工作的力度和成效也随之会受到影响。因此,党建工作的载体都有哪些,其作用是怎样的,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话题,而这样的思考和讨论对党建工作大有裨益。
从理论上讲,对于什么是党建工作载体,没有也不可能有明确的界定,但从党建工作实践看,以下几个方面明显带有作为党建工作载体的特征:
一、组织载体。党是有组织的集合体。党的各级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上级党组织的重要决策和工作指示是通过各级党组织来传达和落实的。把党的意志变为全党的共同行动,把党组织的决定变为全体党员的自觉行为,把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这些都有赖于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要求新入党的人加入党的一个组织,强调党员过组织生活,《党章》中规定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这些都表明党的组织在党建工作中的地位。党的组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载体,而是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的依托和基点,更是党员和人民群众在特殊环境下的“主心骨”。在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斗争中,正是由于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发挥了中流砥柱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得灾区的党员表现出空前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使得灾区群众增强了战胜地震灾害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二、制度载体。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建全的制度是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的保障。如果没有好的制度,或者有好的制度而坚持不下来,那么,做好党建工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各级领导班子能不能建设好,关键是党的民主集中制能不能坚持好。党的基层组织有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看以“三会一课”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得怎样。党建工作是不是规范化、制度化,要以是否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作为衡量标准。建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和党建工作制度,触及到了党建工作载体的本质,是党的建设长远的基础性工作。党建工作蓬勃发展的背后,往往是制度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在起作用。所以,忽视党建工作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是政治上的短视行为。
三、队伍载体。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群团组织等,是党建工作的基本队伍。这几支队伍的素质高不高、活力强不强、作用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党建任务的完成,党建活动的开展,都是以这几支队伍为主体的,都是以他们的组织和参与为前提的。在这几支队伍身上,承载着抓党建的职责、兴党建的智慧、为党奉献的精神、跟党走的信念和用党旗引领群众的使命。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这几支队伍建设,增强他们抓党建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提高他们的党建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调动他们立足生产和工作岗位做贡献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火热的斗争实践中接受党的考验,动员他们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发挥主力军作用,加上必要的培训和人文关怀,他们的全部潜能都会被释放出来。有这样的队伍做支撑,党建工作就有无限希望。
四、活动载体。活动是党建工作的活力所在和生命力所系。党建工作的理念是通过活动传播的,党建工作的信息是通过活动交流的,党建工作的要求是通过活动落实的,党建工作的魅力是通过活动展示的。活动带动了党建工作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置配,活动使党建工作的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活动让党务干部始终处在工作的兴奋点上。没有了活动,党建工作就会僵化。检验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抓党能力如何,只要看一下活动就可以知晓。活动不足或活动质量不高,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党建活动的类型很多,有主题教育型的,实践参与型的,潜移默化型的,健身益智型的,等等。一次高质量的党建活动就是一堂生动的党课,让人终身难忘。党建活动有没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关键在于创新。设计有创意,欣赏有品味,动中有内涵,这是党建活动孜孜以求的境界。
五、创建载体。进年来,党建工作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面的各类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成为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推动力。这样的创建活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整体性,就是说,党建工作的内容基本上纳入到创建的体系当中,利用创建过程达到整体推进党建工作上水平的目的,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的“三级联创”,“五个好” 基层党组织创建等。二是竞争性,就是说,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创建成果的评比之中,让创建主体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平等竞争,造成党建工作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创建活动给各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带来一系列的正面效应:任务明确了,标准提高了,要求严格了,工作扎实了、措施具体了,“争创一流”的口号付诸行动了,党建工作的“品牌”越来越多了。
六、考核载体。对党建工作考核的量化指标很多,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考核党建工作是否融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进步之中,是否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稳定发展、文明发展、全面发展、均衡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无论在农村、企业、学校、机关、社区或“两新”组织“三农”工作、生产经营、教育教学、行政业务、社会管理、效益增长等,始终是中心工作,党建工作是不可能脱离中心工作而独立开展的。如果出现“就党建抓党建”的情况,势必形成党建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现象,党建工作也就背离了自己的出发点。利用考核手段,能够引导党建工作选准服务中心工作的切入点,把党建工作渗透到中心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目标同向、任务同下、管理同步、责任同当、成果同要的良性运行机制,党建工作的思想、组织、政治保证作用也能够真正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党建工作载体不是人为赋予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符合规律的产物。它与党建工作是共生的,是根据党建工作的需要而凸显出来的。它不仅是党建工作发挥优势的工具,也是党建工作卓有成效的机制。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更新的。人们对党建工作载体的理解可能不尽一致,但它的客观存在是必然的。对党建工作载体的认识是一回事,而正确运用它又是另一回事。“运用之妙,存乎于心”。从某种意义上讲,党建工作载体不在文件里,也不在会议上,而是在人的心里。对有心人来讲,它是十分清晰的;对无意者来讲,它又是看不见的。但愿各条战线的党务干部都能成为有心人,用心体验载体,用心感悟载体,用心把握载体,在自如运用载体的快乐中为党建工作增光添彩。
2.15+新形势下如何抓机关党建工作 篇二
一、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开展群众工作存在局限
(一) 对当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变化认识不足局限了群众工作的开展
目前, 发展战略机遇与社会矛盾凸显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一大矛盾, 刑事犯罪、群体性事件等, 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妥善调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纠纷, 已成为检察机关面临的重大社会课题。然而, 部分干警不能解放思想, 不能与时俱进, 不能深入到群众中去, 不能耐心倾听群众呼声, 对群众感情淡漠, 局限了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开展。
(二) 工作方式方法陈旧导致群众工作的开展受到局限
当前, 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 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日益凸现, 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发性、多样性和复杂性。[4]过去坐等群众找上门、政治动员、群众运动的工作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但在部分干警身上依然存在依靠老经验旧办法来解决新问题等现象, 与当下群众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 陈旧的工作方式方法使得群众工作的开展受到局限。
(三) 保障机制建立不到位制约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开展
检察机关工作的开展, 群众工作的深入离不开人力、财力、物力等物质基础。在实际工作中, 虽各级党委政府对检察机关开展群众工作都比较重视, 但如何建立一个实体的长效保障机制, 为加强群众工作提供长期而有力的支持, 仍是检察机关需要与党委政府沟通的问题。
二、新形势下加强群众工作对检察机关的重要意义
(一) 检察机关的本质要求决定着检察机关必须加强群众工作
人民性是检察机关的本质属性, 检察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检察工作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因此我们的检察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一切服务人民, 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导向, 把做好群众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 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决定着检察机关必须加强群众工作
“当前,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3], 随着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深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诉讼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矛盾纠纷,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检察机关如何更好地加强和改善群众工作, 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深刻现实意义。
(三) 加强检察机关群众工作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当前, 群众观念不强、群众工作能力不高、不能密切联系群众等问题在少数检察干警中存在, 而检察机关群众工作如何, 事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效果, 事关党和国家形象, 事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深入群众了解群众, 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使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加强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 加强学习培训,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群众工作技巧
做好群众工作既要学习如何不断增强群众感情, 也要学习如何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一是通过培训, 提高干警做群众工作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交流能力, 学会与群众打交道, 学会与群众交流感情。二是及时归纳总结群众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通过提炼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 作为培训教材供检察干警学习借鉴。三是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干警, 要安排到基层一线锻炼, 努力在实践中练就做群众工作的硬功夫、真本领。
(二) 转变工作方式方法, 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需要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检察机关要改变以往坐、等、靠的陈旧工作方式, “要以创新的思维去开展工作,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 用新举措应对新情况, 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 用新点子解决新矛盾”[5]。运用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 拓宽与群众交流的渠道, 丰富群众对检察机关的监督方式, 主动的走到群众中去。
(三)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为加强群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检察机关一方面可以通过制订科学详实的工作计划, 积极与各级党委政府沟通, 逐步建立加强群众工作所需人力、财力、物力等物质基础的长效保障机制。另一方面, 可以加强与高等院校、社会组织合作, 使检察机关的司法资源与高校的科研资源更好地结合起来, 为做好群众工作搭建有利平台, 形成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117/c1024-19611447.html.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EB/OL].http://www.gov.cn/ldhd/2012-11/19/content_2269332.htm.
[3]许岳华.新时期下加强基层检察工作的探索和司考[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11 (10) .
[4]王启富.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分析与对策[N].宁波日报, 2010-10-21.
3.15+新形势下如何抓机关党建工作 篇三
摘 要:隨着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检察机关办公室文秘人员被赋予更多职责和更大责任,文秘工作遇到了更多挑战,深入研究和探讨文秘工作,积极应对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提高文秘工作能力,保障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检察院;文秘;法律;要求;对策
文秘工作是检察院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文秘工作的质量决定了办公室整体工作水平的高低。在面对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文秘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值得积极关注和思考。
一、新的形势给检察机关文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一是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检察文秘人员法律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刑法典和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重要法律相继做了重大修改,加之高检院开展刑事速裁程序试点、民事公益诉讼试点、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一批重要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不断出台,法律新术语、新名词、新罪名不断出现。办公室文秘人员,要写好材料,客观,全面总结、描述本院检察工作情况,就需要全面学习领会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做到熟悉法律,熟练准确运用法言法语,使材料总结工作严谨规范不说外行话,谋划工作科学超前具有指导性,制定措施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从而切实发挥以文辅政,谋划全局的作用。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形势对检察文秘人员的政治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国梦”、“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正确把握中央确定的新理念、新观念的精髓并将之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的每个环节,使检察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时代交给检察文秘人员的一项重大政治性任务。这就要求文秘人员不但要坚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全面把握党中央执政治国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思维及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学习领会省市县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并将这些要求和本院检察工作的重点、关键点有机结合起来,为检察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政策依据和智力保障。
三是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对检察文秘人员统筹全局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文秘工作是办公室为领导决策综合参谋、展示全院工作业绩、总揽全局的重要职能体现,如人大报告的撰写、年度工作规划编制等都是办公室重要职责,要撰写好这些材料,要求办公室文秘人员对各业务科室上报的材料要进行全面汇总、整理、分析、加工、提炼、修改、完善。由此可见,作为一个合格办公室文秘人员,既要熟悉检察业务,能统筹各科室工作,又要具有完备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
二、检察机关办公室文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文秘人员配置不足。办公室担负着多项职能,但人员相对较少,文秘人员往往身兼多职,如办公室文秘人员除负责文秘工作外,还承担文书编撰、检察调研、信息、公务接待等工作,难以做到专人专职。
二是文秘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虽然近两年,随着公务员考试的不断深入,办公室人员在学历、年龄结构方面有了一定改善。但从整体看,还缺乏文秘专业性人才,知识储备不够,办文经验不足。此外,上级检察机关针对办公室文秘工作方面的培训较少,办公室文秘人员对新时期检察机关办文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和技能得不到更新和提高,不能适应新时期检察机关文秘工作的变化和发展。
三是文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办公室文秘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业务性工作,文秘人员承担着办文的重要职责,文秘人员经常加班加点撰写各种材料、报告、讲话稿,但上级部门对文秘工作重视不够,文秘人员工作成绩难以体现,工作清苦,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对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上级检察机关加强对办公室文秘人员的培训,多给予文秘人员学习的机会,提高办公室人员的办文能力和水平,保证文稿、检察信息撰写的质量。
二是检察院内部要多开展岗位练兵,采用“AB”岗交流方式,使办公室办文人员有机会接触和熟悉业务部门工作,从而提高文秘工作的专业性、全局性和凝练性,多出有价值的精品文稿。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办公室文秘人员配备,对文字能力强、政策把握准、法律知识全的人员要优先充实到办公室工作,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四是建议在司法改革过程中将具有检察官资格的办公室文秘人员作为法律政策研究检察官职位纳入检察官序列进行管理,将具有司法资格的办公室文秘人员纳入检察官助理进行管理,以调动该岗位干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文秘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赵建平.在依法治国新起点上加强秘书法治素养建设,前沿论坛,2015年4月号.
作者简介:
胡培育(1975~),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陕西省西安市户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
4.15+新形势下如何抓机关党建工作 篇四
检务公开是指检察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向社会及诉讼参与人公开与检察职权相关的,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外的有关活动和事项。加强检务公开工作是检察机关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基础工作,基层检察机关加强深化检务公开工作对正确行使检察权,确保公正司法,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基层检察院做好新形势下检务公开工作在重视程度必须要有新提高
深化检务公开是检察机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基层检察机关必须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识深化检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消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被动应付心理,真正将检务公开工作挂在心、提上位,发挥其应有作用。
一是加强领导,争取支持。院党组要真正提上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按照工作分工和职责要求,各内设机构必须建立组织、明确职责,确定人员,扎实有效地推进工作。要积极主动向县委和市院汇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争取领导支持,为检务公开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严格考核,强化监督。将检务公开考评工作作为年度目标任务考核重要内容。利用多种形式认真征求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纪律作风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以更有针对性的改进检察工作。
三是加强协调,注重总结。各内设机构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协调,摸索工作规律,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认真解决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检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加强基层院加强检务公开工作的理论研究,及时总结检务公开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以卓有成效的指导工作实践。
二、基层检察院做好新形势下检务公开工作在公开内容必须要有新扩大
在原来的检务公开中主要以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检察职能、检察管辖、检察人员办案纪律等普及性内容为主,对人民群众特别是诉讼参与人最关注的办案活动、工作流程及查处结果等关键内容透明度还不够高,离群众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适应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在内容上有新突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在自侦办案方面,要对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大部署,高检院司法解释、本院有关规定及规范性文件的背景和内容进行公开;对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办理进展和结果公开;对职务犯罪案件查封、扣押、冻结等涉案款物处理结果公开;对于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生效判决的案件,查封、扣押、冻结等涉案款物处理情况公开;对不立案、不起诉、撤案的决定书等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进行公开。
在诉讼监督方面,要对于人民法院已作出生效判决案件的起诉书公开;对于案件流程、办案部门、办案时限等程序性信息,案件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对犯罪嫌疑人延长羁押期限或变更强制措施的办理情况、理由和依据公开;对控告申诉案件的办理情况、理由和依据公开。
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对实名举报检察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处理情况和结果公开,以自觉接受社会群众监督。
三、基层检察院做好新形势下检务公开工作在公开形式上必须要有新丰富
面对新的形势,在公开形式上要由以前单纯的传统方式渠道及传统媒体向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新兴媒体转变,增强受众的普遍性、公开的及时性及查询的便捷性。
原来通过运用检察开放日、举报宣传周、广播电视等传统方式积极开展工作,取得很大成效。随着新兴媒体的运用普及,检察机关必须与时俱进,善于学习运用这些现代化传播手段,以增强公开的应有效果。一是建立检察机关门户网站。建立案件程序性信息同步网络查询、举报申诉线索受理和流转、法律咨询、民意收集和反馈等在线服务系统。及时向公众公开有关工作信息和案件办理情况。开辟专门版块接受社会公众对检察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的控告、举报和投诉,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二是建立官方微博。对外发布检察要闻、动态信息等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工作,社会重大影响案件进展情况等。三是运用LED显示屏。滚动宣传检察机关业务信息、开庭公告、宣传标语等。四是运用手机短信、微信、电子触摸屏等。定期利用手机短信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发送检察工作信息。通过微信、完善电子触摸屏等宣传检察工作,方便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监督。
四、基层检察院做好新形势下检务公开工作在保障机制
上必须有新完善
检务公开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必须注重建立考核评价、督促检查等长效保障工作机制,促进检务公开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是完善民意收集转化机制。利用多种形式征求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工作作风、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定期汇总分析和研判分流,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纠正。
二是建立健全检务公开督察机制。由检务公开工作专门组织联合检务督察部门,定期对执法办案环节公开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三是建立检务公开考评机制。科学制定检务公开考评办法和指标体系,明确检务公开工作机构组织和各业务部门的工作分工和责任要求,将检务公开工作纳入基层院整体检察工作绩效考核内容。
四是健全人员和经费保障机制。确定专门组织和专门人员负责检务公开工作。将检务公开活动经费统一纳入经费预算,以确保检务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5.15+新形势下如何抓机关党建工作 篇五
摘要:2012年的3月24日,第十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规定新刑法于今天的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刑法的修订给检察机关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检察机关几乎涉及到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新时期的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检察机关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责任越来越大,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检察机关要认清形势,强化措施,更好的履行侦查监督职能。本文就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如何更好的履行侦查监督职能展开论述,其中对文盲案的询问处理进行重点介绍。
关键词: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文盲
一、前言
2012年的3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刑法修订案,修订后的刑诉法在证据制度、庭审要求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方面都进行了修订,融入了新思想与新规定,这给检察机关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检察机关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察机关一定要认清新形势下的新特点与新任务,强化措施,多策并举,更好的履行侦查监督职能,推进检察工作的发展。
二、新刑法为检察机关带来的新挑战
修订后的新刑诉法在证据制度、庭审要求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方面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规定,这就为检察机关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大了案件处理的难度。新刑法中对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的规定使得案件审查的难度加大、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将更加困难、对和解刑事案件的判定比较困难、简易程序出庭使得工作量加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增多,为对接增加了难度等等,为确保修改后的刑法能够切实落实到实处,检察机关应该积极探索应对措施。同时,对侦查活动中出现的不当行为一定要坚决纠正,提升侦查监督部门能力和水平。
三、检察机关更好的履行侦查监督职能的几点措施
第一,采取措施,有效打击各类犯罪。检察机关要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对那些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与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持高压态势,尤其是对那些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涉案金额巨大的犯罪和多发性侵财型犯罪,一定要依法适时介入、进行有效的监督侦查,对其进行及时严格的打击与制止,坚持快捕快诉,增强打击力度。
第二,探索新的公诉模式。针对出庭公诉案件大幅度增加的现状,检察机关应该加强与法院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建立集初步形成、分别审查、专职公诉人出庭和集中起诉与集中开庭的“四位一体”公诉模式。对于那些符合集中起诉条件的程序比较简易的案件,由公诉部门进行汇总,定期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选择一个时间集中开庭,然后检察机关再安排专门的公诉人进行支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公诉案件的处理效率。
第三,落实好捕后羁押的必要性审查。首先要严把逮捕关,依法谨慎逮捕,对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等不符合逮捕条件的坚决不予逮捕,控制逮捕的总量。其次增强监督的主动性,严格遵循 “必要羁押”的理念,对于那些确实没有羁押必要的,要及时纠正,及时释放。再次建立与公安机关的长效沟通机制,提高工作的效率。最后细化审查标准。对侦监、公诉各自的逮捕机制进行规范,探索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启动的程序,像对那些累积犯罪的、涉黑涉恶的、认罪态度差的人减少对其逮捕必要性的实质审查。
第四,积极构建证据合法性监督体系。一要树立牢固的对非法证据排除和审查的执法理念,并将其落实到案件的整个过程。二要落实讯问过程中的录音录像制度,对与犯罪案件有密切关系的证人、证供也要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同时,将录音录像制度逐步扩展到公安机关
立案侦查的全过程。三要建立公检法案件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公检法案件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加强对全过程合法性的侦查。四要制定对职务犯罪侦查证据的要求,特别是其合法性要素的要求。
第五,推出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的实施意见。首先要建立家庭、学校、企业、律师、妇联与工会等单位的组织协作机制,联合起来加强对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保护。其次加快探索建立关于未成年人逮捕必要性的审查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捕后未成年人及时对相关强制措施进行变更。再次尽可能的扩大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操作规定的适用范围,努力探寻最大化的立法效果。最后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封存管理等制度的执行力度,维护未成年犯罪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其自尊心。同时,侦查监督工作人员要积极拓展各种渠道,开展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可以通过发放“青少年维权联系卡”、设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心理疏导中心、召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研讨会、设立德育教育基地、开展送法进学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未成年犯罪案件。
第六,探索职务犯罪侦查的新制度。首先在进行犯罪侦查的时候一定要重点做好初查工作,检查把初查工作做的有效、扎实,尽可能的减少办案过程中对口供的依赖性。其次积极推行重要证人的口述、笔录的录音录像制度,强化言辞证据的合理、合法性审查。再次一定要加强与律师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支持,促进律师的职业自律性以及检测机关侦查活动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第七,正确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推行刑事和解制度。检查工作人员要树立“办案是业绩,化解矛盾也是业绩”的理念,坚持做好“四到位”原则,即说理到位、释法到位、教育到位、帮助到位,努力帮群众化解矛盾,切实为人民服务。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轻微刑事案件要以调节为主,依法运用刑事和解、努力促进社会关系的修复。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与交通肇事案件更要加大调节力度,开展刑事和解工作,积极开展说理工作,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案件在和谐、合理的气氛下达成和解协议。
此外要通过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主题教育与组织检察机关领导干部素能培训班等提高侦查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干警侦查监督业务工作能力,夯实党风廉政建设基础,加强侦查监督队伍的能力建设,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提高全体侦查监督人员的防腐拒变的意识与能力,进而提高执行力,确保侦查监督队伍本身不出现任何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
三、检察机关如何更好的处理询问文盲者案件
据统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扫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人文盲率由10年前的22.23%下降到8.72%,尽管如此,我国的文盲的比例依然较高,文盲绝对数仍高达8507万,文盲属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不识字,在刑事案件中阅读笔录、文书、辨认等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审理此类案件的时候更要注意对他们合法权益的维护。
在刑事司法诉讼活动中,证人与被告人的供词在证据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对诉讼过程的顺利进行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份有效的证词需要具备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需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但是在现阶段实施过程中,对言词证据的获取,尤其是对文盲证词的获取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证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当前刑事讯问在文盲者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司法工作者要加强重视,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1、在讯问文盲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刑事讯问文盲者过程是这样的:在侦查过程中,有一项必然的要求就是受讯者在接受讯问后需要在每一页的笔录上签名按手印,由于文盲不识字,所以侦查人员的一般做法就是讲笔录念给他们听,当他们说无异议之后,侦查人员就会在笔录末写上:问:以上笔录已经念给你听,与你说的有没有不一致的地方(或:与你说的有没有异议)?答:一致(或:
没有)。然后就问问他们的名字帮他们填上,再让他们在上面按个手印。就这样,一份事关当事人定罪量刑、生死攸关的笔录便产生了。
当我们了解了审讯的过程,拿到一份这样的审讯记录的时候,试问我们不会产生怀疑么?仔细想想,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对劲的地方。一个办公室,只有两名侦查人员在对一名不识字的人进行审讯,也没有其他鉴证人在场,获取笔录的真实情况存在以下多种可能性:第一,侦查人员引进了如实的记录,文盲在听了侦查人员的真实阅读后,按照审讯者的意思签名、按手印;第二,侦查人员过失或者故意的不去全面记录,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然后文盲在听了侦查人员编造出来的所谓真实的阅读后,按照审讯者的意思签名、按手印;第三,侦查人员过失或者故意的进行不如实记录,以假乱真、混淆是非,然后文盲在听了侦查人员编造出来的所谓真实的阅读后,按照审讯者的意思签名、按手印。
当然,一般情况下我们是相信侦查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的,相信他们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客观真实的进行记录。但是这样的审讯过程存在着漏洞却不言而喻,不乏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篡改事实。这样就难以保证笔录的客观真实性,同时也难以杜绝在做笔录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不认识字的他们毫不知情,以为自己提供了客观真实的资料,如此,笔录的真实性便会大打折扣,与之相联系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有损法律的权威性与公平性。
2、对规范讯问文盲者过程的几点建议
当前的司法过程中,在讯问文盲者过程中存在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需要司法工作者、立法者与法律理论研究者共同面对,联合起来规范审讯过程,还当事人一个真实的记录。
第一,侦查人员在讯问文盲者的时候,应当有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可信赖的人在场,尤其是要签字、按手印的时候,必须有文盲本人可信赖的第三人在场,并将侦查人员的记录再原原本本的给文盲本人再读一遍,然后以见证人的名义,在被审讯人的名字下面签字并按下手印。
第二,在没有文盲可信赖的人在场的情况下,要为文盲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寻找律师,出于职业的素养与要求,律师一般代表着正义,在律师的见证下进行签字、按手印。
第三,落实讯问过程中的录音录像制度,对与文盲的笔录尤其要注意录音录像制度的应用。
五、小结
新刑法的修订给检察机关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检察机关几乎涉及到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新时期的司法行政工作更是提出的新要求,更加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更加强调法治建设与社会公平,“法治”贯穿于十八大报告的全文,法治精神体现在报告的方方面面。检察机关的工作就是做群众的工作,就是要廉洁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本文主要围绕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如何才能更好的履行其监督检察职能方面展开论述,其中对于文盲案的处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文盲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处理好他们的问题更能彰显出我国法律的公平性、公正性与合理性,因此检察机关在进行侦查监督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对他们合法权益的维护。
参考文献:
[1] 刘剑云;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如何解放思想切实推进侦查监督工作的创新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9-33 [2] 吴武辉;强化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职能刍议[J];法制与社会;2010-25 [3] 李成杰;在侦查监督工作中贯彻执行新刑事诉讼法的若干思考[J];热带农业工程;2012-08 [4] 赵亚平;加强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职能的若干思考[J];学习月刊;2008-02
6.15+新形势下如何抓机关党建工作 篇六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社会稳定,就谈不上社会和谐。公安机关肩负着维护“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职业,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必须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认真研判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作出新的贡献。
一、充分把握我国社会状况,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清醒认识
当前,我国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同时,科学发展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繁重,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较多:一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 群体性事件在一些地方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冲击最大。二是境外某些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渗透破坏活动突出。三是刑事犯罪总量仍在高位徘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在少数地方仍显不足。四是一些现实问题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展蔓延,聚焦放大,影响社会和谐。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上述问题还会出现新的变化、新的特点,把握这些变化特点,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矛盾现象中分清主次,在变幻莫测的事物发展中把握方向,避免盲目乐观
二、抓住关键环节,切实提高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能力
在影响和谐稳定的问题中,重中之重是人民内部矛盾及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这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和维护稳定的主攻方向。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维护好群众的利益和建立经常性的工作机制。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工作。利益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根源。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听取群众的诉求,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设身处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二是建立和完善一套预防和化解(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从已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看,往往呈现出发生突然、对抗激烈、处置难度大等特点。务必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的这些特征,这是正确预防和处置的前提。务必落实维护稳定责任制,这是有效预防和处置的基本保证。务必落实矛盾排查机制、信息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三是防止境内某些势力插手利用人民内部矛盾。对插手人民内部矛盾,企图操纵群体性事件的,一经发现,要及时揭露事实真相,依法相机处理。四是坚持依法处置。坚持“三个慎用”原则,坚决执行一线民警不得携带杀伤性武器的规定,坚决避免因处置不当而激化矛盾或发生流血事件。要严格区分违法犯罪行为与群众诉求方式不合法的界限。对确需打击、处置的违法犯罪活动,适时依法打击。
三、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全力维护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是社会稳定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要针对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企图遏制、分裂和弱化中国的各种图谋,不断强化政权意识、国家安全意识,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掌握敌情变化的新特点,积极探索维护稳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始终把维护政治稳定置于各项公安工作的首位,切实提高发现、控制和处置能力,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渗透颠覆破坏 3 活动,绝不允许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人员形成组织,绝不允许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类活动形成气候。
四、切实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保持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安机关的政治任务。面对严峻复杂的社会治安局势,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改进打击方式,提高打击实效。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建立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机制,将“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去。特别是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犯罪,爆炸、投毒、杀人、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和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开展有声势、有实效的打击整治行动,将刑事犯罪上升势头压下去,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二是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街面治安防控网,最大限度地把警力部署到案件高发易发时段、部位,强化社会面巡逻控制;构建社区治安防控网,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建立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警务工作机制;构建单位内部治安防控网,全面落实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责任制,依法加强 对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防范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三是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水平。重点是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和“社会人”的管理,努力做到对辖区人口特别是流动(暂住)人口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要主动适应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给社会管理带来挑战这一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积极探索加强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建设、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和依托社区管好“社会人”、服务好“社会人”的有效办法。
五、切实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服务水平
7.新形势下如何创新企业党建工作 篇七
关键词:企业党建,党组织机构,健全机制
党建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指导下, 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党建的内容比较多, 主要有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作风建设等内容。从广义的角度来讲, 也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及组织路线等内容包括之中, 在当前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之中, 需要不断将党建的优势发挥出来, 不断促进企业高速发展, 而这也是当前企业可以获得高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同时也是企业党建工作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现状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逐渐完善的背景之下,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逐渐加剧。与此同时, 企业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来说, 企业党建工作在展开的过程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党建工作的重视不够。当前在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发展之中, 党政领导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对党建工作重要性有全面的认识。而这也是当前企业党建工作发展之中面对的重点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 即使企业管理进行了调整, 但是一些企业领导并没有及时转变思想观念, 没有积极主动的利用党建工作调动企业其他工作。
2.企业党组织机构及资源有待完善。当前企业组织机构和资源的不完备在企业管理之中较为常见, 而一部分企业在进行改制之后, 新的党组织没有建立, 在展开企业组织工作之时就对其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与此同时, 因为企业员工人数较少, 那么党组织领导班子在更新换代, 对于工作的有序展开也造成较大影响, 同时, 党组织资源少, 也是当前企业发展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对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展开造成诸多负面的影响, 加之党建工作不能对企业有直接的经济效益, 因此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之中, 因此在党建工作展开的过程之中, 缺少一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支持, 导致党建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3.缺少健全的机制机构。一个企业党建工作的展开需要有一个健全的制度对其进行护航, 对于当前企业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说, 一些企业党组织的规章制度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在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推进之下, 传统企业党建工作的展开已经不能满足其要求, 然而, 当前一些企业依然沿用以前的制度来进行党建工作的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僵化, 同当前实际发展情况不相适应, 同时缺少有效的监督以及管理机制, 导致企业每一个党组织工作比较难落到实处, 进而也会影响到企业工作的展开, 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
二、如何做好企业党建工作创新
1.注重企业党建工作人员的队伍创新管理。为了不断提升当前我国企业党建工作的水平, 有效促进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有效展开, 需要从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党建基层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 党组织需要依据党建工作人员的知识层面和年龄对企业党务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分配。采取一些有效积极的激励制度, 为企业党组织较好的服务。第二,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升企业党务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及工作效率, 要求建立同企业工作制度相符合, 同时也可以便于党务干部进行创新的工作方式。第三, 做好对企业党建干部的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党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工作能力, 不断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注重党建工作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 已经潜移默化与我们的意识之中, 只有不断创新, 企业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促进其发展, 而党建工作也可以有效发挥作用, 并给旧的体制之中带来新的活力, 促使企业获得旺盛的活力及生机, 进而在企业员工之中得到良好的口碑。
3.创新企业党建工作的工作制度。在推进企业党建工作展开的同时, 要求从实际做起, 有效完善其工作制度, 不断推进企业党建工作的展开, 同时在制定党建工作制度时, 要求其制定的制度可以保证其工作制度可以落到实处, 避免党建工作制度形同虚设。所以企业在有了一个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工作制度之后, 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将利于企业发展的制度同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样才可以有效确保企业的党建工作获得较快的发展。
4.创新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在实际工作之中, 不仅仅要求从制度层面做好企业党建工作, 同时也应该同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做好组织生活, 不断展开思想教育。为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教育, 要求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最新文件政策。促使其在学习之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 实现全面推进企业工作展开, 促进经济效益提升的目的。
三、结语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 我国党风廉政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 全世界都有目共睹。对于企业来说, 党建工作同企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为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发展之中获得一席之地, 应在实际应用中应该不断创新企业党建工作, 促进党建工作的有序展开。
参考文献
[1]苗婧萱.新媒体背景下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 2014.
8.15+新形势下如何抓机关党建工作 篇八
移动用户发送HNZB到10658000,订阅河南手机报。早报+晚报,每天一角钱。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渐多元化和复杂化,对机关干部的个人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就不能更好的适应实际工作需要。要增强机关干部综合素质,就必须加大培训力度,健全培训机制,不断提升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一、干部培训工作的整体现状
(一)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机关干部由以往陈旧被动的学习观念逐渐转变形成自觉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的新风尚。
(二)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学习培训,机关干部增强了理论素质,提高了知识水平,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学习培训,机关干部的思想认识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能够用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全面、客观地审视各项工作,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经和办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推动机关工作顺利开展。
二、干部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性和知识性的比较多,与机关干部希望得到以实用性、操作性内容为主的培训需求还有差距,培训缺乏针对性,在制定培训内容和时间上,不能针对干部的年龄、岗位、文化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针对性培训,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在培训方式上,主要以固定时间、固定师资、“灌输式”授课为主,课堂气氛不活跃,参训学员学习兴趣不浓。
(二)部分干部对新形势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常以工作繁忙、人手短缺、经费紧张等为由,不参加培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培训教育工作。
(三)培训缺乏严密的考核制度,与干部日常管理、使用结合不紧。虽然在开展各类干部培训时,都要求结业时统一进行考核验收,但由于许多培训课目不能制定量化考核指标,仍存在只注重学习、不注重考核验收的现象。同时,在对干部培训结果的运用上还不够灵活,与干部的日常管理和使用结合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少数干部认为“学好学差一个样”,缺乏主动性和紧迫感。
三、干部培训工作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从培训课堂的授课过程来看,由于一些课程内容单一乏味,缺乏吸引力与学习价值,教师授课水平不高,存在照本宣科现象,缺乏生动性与灵活性,影响了授课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有些教师知识面不宽,缺乏相关专业方面的实践经验,给领导干部授课,自然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起理论来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
(二)从干部本身来看,部分干部适用主义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对眼前有利、短期内见效果的培训就积极参加,短期内派不上用场的即使参加培训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少数领导干部对干部的培训学习支持不够。因工作繁忙而较少安排干部参加培训,缺乏干部培养的长远意识。
(三)从培训机制来看,缺乏严格的学习考核制度和有效的制约机制,对学员考核不够深入,要求不够严格,相关措施不健全种种,这些弊端造成了干部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差一个样,使部分干部学习缺乏动力。
四、改革创新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一)创新培训方法
改革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法,是提高机关干部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机关干部来讲,日常工作较为枯燥,如果培训的方法单一,就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和单一的理论教学方法,创新培训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
1、授课方式多样化。据有关培训机构研究,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启发式教学、对策研究、双向交流等方式比较受学员欢迎。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培训,主要方法就是案例分析法,其目的就在于让受训者参与具体的案例分析和讨论,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方式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参与程度,增强学员与教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2、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结合。这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问题,理论离不开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只能是空洞的理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对机关干部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常年在机关工作,下基层实践的机会不多,因此当前许多干部培训都加入了实地考察内容,这一做法不但要坚持下去,更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功能和优势,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给学员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有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工具,将图、文、声、光等集于一体,更容易调动起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和愉悦。
4、扩大培训机构主体类型,使机关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多元化。在强化党校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探索加强与各类院校合作的方法,拓展境内外培训,建立和形成多元化、开放型的培训基地,努力提高机关干部教育培训的层次和水平。
(二)转变学习观念
新的历史时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应当首先在理念上与时俱进,以理念的创新为先导,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发展。
1、引导广大干部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充分调动干部的学习积极性。要围绕解决培训动力机制问题,强化终身培训、素质培训和人才培训等观念,完成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将开展培训作为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鼓励干部通过自学、函授等方式,提高学历、职称和工作水平。要通过大力开展岗位练兵、竞争上岗等形式,切实增强干部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树立“人才战略”理念。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干部培训工作,要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强化干部素质、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工程,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中积极支持。
(三)改革考核机制
要从严格培训管理、完善考核机制、注重结果运用入手,不断增强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1、加快干部培训档案建立,形成规范化管理。建立干部个人培训情况档案,充分掌握了解机关干部的培训情况,为全面统筹安排干部的培训工作打好基础。
2、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把学习培训与干部的评优选优、晋职晋级结合起来,把领导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情况作为干部实绩考核、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促使干部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把学习当成一项涉及自身利益的工作,学实学好。
3、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一定程序的评选,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干部给予一定奖励,对学习表现不佳的干部要采取指导谈话、批评教育等措施。
9.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篇九
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就是要求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从政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注意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十分注重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和适当的方法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最大限度地使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理解并认同接受党在新形势下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主张,进而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为实现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而不懈奋斗。不难发现,党的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联系群众,前提是强化群众观点,重点是坚持群众路线,关键是改进工作方法,核心是维护群众利益,根本是永葆清廉本色。正因如此,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必须坚持“五个第一”的原则,即必须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动力;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幸福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一、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把社会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加强群众工作摆到创新社会管理更加突出的位置,确实是至关重要、非常必要、十分紧要的。其理由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做好群众工作是发挥政治优势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团结人民、服务人民,始终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党的组织壮大、党的革命胜利、党的建设成功、党的事业发展,无一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群众工作始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始终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从党成立之初举办工人俱乐部、农民运动讲习所,到革命年代“打土豪、分田地”发动群众;从新中国成立后信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到改革开放年代人民生活的改变和改善,等等,都
已充分表明,“群众观点”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宗旨,“群众立场”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要求,“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坚守,“群众利益”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追求,“群众工作”始终是我们党一刻都不能丢、不能忘的看家本领。否则,我们党的建设就要受阻,我们党的事业就会受损。
(二)做好群众工作是巩固执政基础的根本保证。我们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其执政的社会政治基础主要是阶段基础和群众基础。近现代中国历史已经表明,广泛深入而又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保障和基本经验。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的变革,原有利益格局不断地被打破、新的利益关系尚未完全确立,使党的群众工作任务加重了。还有,当前我们确有少数党员干部甚至个别主要领导群众观念淡薄,不屑做群众工作;抱怨条件艰苦,不愿做群众工作;消极回避矛盾,不想做群众工作;工作本领缺乏,不会做群众工作;思想因循守旧,不敢做群众工作。更有甚者,以形势变化、时代不同为理由,在感情上、在思想上、在工作上、在行动上,疏远群众、脱离群众、回避群众、惧怕群众。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目前正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四大考验”,务必坚定不移地站在牢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高度,十分重视加强和改进当前党的群众工作,以最大限度地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拥护和支持,进而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强化党的执政地位。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党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甚至间接地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三)做好群众工作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党的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力量在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本、胜利之本、执政之基。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辉煌历程,我们从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最根本的力量还是在于广大人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要领导亿万群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以最大限度
地充分调动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发挥亿万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作用,从而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真正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做好群众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发展,群众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和权益观念正在逐步增强,不仅对物质利益“很在乎”,对民主权利也“很敏感”,他们利益诉求的范围和领域不断延伸和扩大。同时,群众的诉求形式也在不断升级,部分群众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信“多”不信“少”、信“上”不信“下”、信“闹”不信“理”、信“访”不信“法”,越来越多的利益诉求和不满情绪,借助于“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群体闹事、媒体炒作”等非正常形式表现出来,策略也越来越讲究。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要靠我们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来解决,另一方面要靠我们党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来化解。不然的话,就很有可能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甚至造成当地群众与党组织的对立,影响整个社会大局稳定。因此,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既是适应社会变革及当前发展的急迫需要,也是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抓手。
(五)做好群众工作是提升领导水平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重点解决的两大历史性问题之一。而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则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一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民主政治的日渐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随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学会正确运用民主和法律的手段以及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来化解社会的各种矛盾,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协调做好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工作,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拥护和支持,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既深入扎实而又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中不断地得到提升。
二、必须正确看待当前党的群众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
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注意冷静分析并正确掌握党的群众工作因形势发
展而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新挑战,因势利导、科学应对,并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把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好,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党的群众工作正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
一方面,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可以支配的各种资源比以往丰富得多,群众工作的手段和条件也今非昔比了。仔细分析我们今天已经拥有做群众工作的四大“时代资源”一是具有日趋雄厚的“物质资源”。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得民生领域的投入能够大幅增加,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收益,满足群众的利益需求;二是具有日渐发达的“科技资源”。通过互联网络的渠道,让更多的群众与干部可以“零距离”、“零时差”地接触,更便捷、更快速地进行沟通交流。三是具有日益丰富的“制度资源”。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各项制度使得利益关系的调节更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地推动群众工作由“情感政治”向“理性政治”转型;四是具有十分宝贵的“思想资源”。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愿意参与到政府和社会的工作中来,使得民智的搜求、民力的聚集更有效,也能减少政治的“神秘化”,有力促进干群关系向着良性发展。当然,我们也应当辩证地看到,如果这些资源利用得好,群众会对我们更信任、更支持,党群干群关系会更融洽、更和谐,群众工作的正面效应也会成倍增加;反之亦然,如果利用得不好,负面效应同样不可小视。比如,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增强,让群众变得更“敏感”,会用比过去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政府和干部。而表达渠道增多,舆论场域变化,也很容易让个别侵害群众利益的事件迅速“发酵”。
另一方面,如今老百姓对我们不少党员干部甚至个别领导干部的作风不满意,认为还不如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亲近、那么亲热;而一些干部也感叹如今群众工作不好做,甚至“做好事也要挨骂”,真是“吃力不讨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既有干部方面的,也有群众方面的。
从干部方面来看。面对当前党的群众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目前确有少数党员干部甚至个别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不适应。一是群众观点和宗旨观念树得
不牢,带着责任和感情下基层做工作不够,作风不深入、不细致、不扎实,解决群众反映的诉求不积极、不主动、不及时,相互推诿、敷衍塞责,以致“该办好的事情办不好,该解决的问题解决不了”;二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不强、水平不高、点子不多、办法不新。“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同志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说不到一块去。”面对新的时代条件,一些基层干部很会做“领导工作”,但却不会做群众工作。他们在做群众工作时也常常会感到:“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会”,一旦遇到矛盾,束手无策,群众不信任不买帐;三是确有个别干部自律不严、行为不端、作风不实,工作漂浮、生活腐化、道德败坏。更有甚者,贪赃枉法,以权谋私,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等等。这些都是导致目前我们有的地方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恶化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从群众方面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各阶层的群众发生了很大变化,造就了多元性的新时期群众主体。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不断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特征也日渐显露,使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要解决的问题更为复杂,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三、必须以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务实,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作风,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水平,在当今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下,切实做好当前群众工作,需要我们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一,做群众工作,要有“想做”的激情。激情源于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党员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思想作风、为人准则和处事风格的外在表现。工作有激情,遇到困难才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永不惧怕的胆识锐气。由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坚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饱满的工作激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事事处处注意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时时刻刻不忘带着爱心、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勤下基层、深入群众之中去做工作,真正把“做实群众工作”作为一种自己的执政理念去追求,努力做到接受任务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追求圆满。
第二,做群众工作,要有“会做”的本领。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个基层干部,有求真务实的作风,有为民服务的思想,仅仅是解决了政治素质和工作态度问题;而会不会做群众工作、能不能替群众办事,则是一个能力素质和工作本领问题。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具备这种本领,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地加强学习锻炼。要重点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以及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原则和其他各方面知识,当前要特别重视学习并掌握互联网知识。同时要注重锻炼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以及组织协调群众的能力、及时化解矛盾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感召带动群众的能力,学会与群众交流感情,学会与群众沟通思想,当前要特别注意学会运用发扬民主、说服教育,舆论引导、心理疏导,经济调节、道德规范,有情操作、依法裁决等方法解决人民群众内部矛盾。
第三,做群众工作,要有“真做”的决心。求真务实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和保证。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需要怀“真情”、念“真经”、动“真格”,下“真功”,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吃苦的思想和耐劳的精神,要有求真的勇气和务实的作风,真正做到该管的事情认真管,该干的工作主动干,该负的责任自觉负,该了的难事尽量了。只有这样,群众工作,才有希望落实。
第四,做群众工作,要有“敢做”的勇气。只有发扬无私无畏的精神,才会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作为基层干部,如果埋三怨四,害怕矛盾,脱离群众,躲避困难,知而不行、能而不为,矛盾只能越积越多,以至积重难返。当前,群众工作任务繁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唯有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能及时
化解新矛盾、有效应对新挑战。但敢干、肯干绝非盲目蛮干、乱干。在困难和矛盾面前,要权衡利弊、趋利避害;在大局和集体利益面前,要头脑清醒,时刻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凡是对有损人民群众利益的事,要敢抓敢管,敢于较真碰硬;凡是对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事,要敢闯敢试,敢于迎难而上。
10.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广播编辑工作 篇十
1 广播编辑概述
广播编辑主要是指文字编辑, 同时要求编辑人员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新闻发现能力。目前, 广播编辑主要负责行文措辞、结构调整、创意植入等内容。因此, 广播编辑从业人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逻辑思维及基本的文字组织能力[1]。传统意义上的广播编辑是与电视相对应的音频播报形式。新形势下的广播编辑需要依靠网络资源构建多元化、信息化发展模式, 这样才能在大众化媒体中占据一定市场地位, 才能有效提高广播的应用价值。
2 广播编辑发展现状
2.1 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广播是一种大众媒介, 广播具有信息传递作用, 但目前, 我国一些广播节目的内容普遍呈现低俗、无趣和千篇一律等现状。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审查力度薄弱, 另一方面是广播编辑人员整体思想意识落后。由此可见, 长期处于会社意识匮乏状态, 不仅不利于广播内容和形式的更新, 而且无法满足不同听众的要求, 不具备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价值观要求。例如:低俗字词、不雅故事及情感诉求都不符合广播编辑的原则性要求。因此, 这种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表现不利于广播的健康稳定发展。
2.2 缺乏编辑创新意识
目前, 我国一些电台广播节目依然延续传统模式, 没有创意的节目形式、没有眼前一亮的节目内容、甚至没有耳熟能详的节目品牌。大多数广播节目集中以语言表达为主, 分别以时间为基点, 通过交通、音乐、情感、新闻、问答和互动等类型为主, 显然这种模式已经被手机媒体所取代, 且广播具有“视”类缺陷[2]。因此, 只有不断丰富节目形式, 不断融入创新意识, 才能保持相应的社会热度。
2.3 缺乏听众主体意识
广播以听众为中心, 广播局限于音频传播, 需要根据不同听众的喜好制作不不同类型的节目。目前, 我国一些电台的广播节目以自我为中心, 没有准确定位受众, 没有从听众的需求出发, 以至于无法吸引并留住听众。此外, 在广播节目时间和节目安排等方面不合理。广播编辑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在进行广播编辑前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 了解不同人群对于不同节目的喜好, 这样才能建立广播节目的与听众之间的默契。
3 新形势下广播编辑发展应对策略
3.1 端正思想认识, 强化社会责任
首先, 广播编辑人员要端正思想意识, 凡事以强化社会责任为主, 例如:广播编辑内容应弘扬社会正能量, 摒弃低俗恶劣的不雅内容。其次, 加强监督管理, 对违反广播编辑规章制度的电台给予整改, 全面规范广播管理秩序。由此可见, 面对广播编辑发展现状, 必须要从自身做起, 并落实到实践, 分别对不同类型、风格的广播节目进行统一管理, 进而有效发挥广播的宣传及信息传递作用。
3.2 加强创新意识, 丰富内容形式
创新在于实践, 根据目前的广播编辑现状, 扩大广播编辑的发展空间。首先, 要丰富广播编辑的内容和形式。例如:传统广播编辑的内容非常有限, 应扩展内容的局限性, 并融入新媒体概念, 将广播的形式延伸至互联网终端, 并丰富广播的传播途径, 突出主题, 进而加强广播的多样化发展。
3.3 准确定位方向, 扩大受众人群
广播是大众服务平台, 广播具有便捷人们生活方式, 丰富人们社会视野的作用。准确的定位是节目良好发展的基础。首先, 要对受众人群、风格类型、市场定位进行科学分析, 要提高判断力, 洞察并分析社会现状, 准确了解社会热点, 就老百姓关心的、热议的、喜闻乐见的话题作为广播编辑重点内容。其次, 要提高品牌意识, 只有创建个性化广播品牌, 实现广播编辑内容与电视节目的同步, 才能扩大宣传价值。
4 结语
新形势下, 广播编辑受市场、思想认识、创新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依然呈现不容乐观的发展现状, 为了进一步加速广播编辑信息化进程, 必须结合其发展现状, 提高广播稿件的编辑策划能力和传播速度,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节奏。
参考文献
[1]张艳梅.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的新定位[J].新媒体研究, 2016 (14) .
11.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篇十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群众工作内容、形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做好当前这个时期群众工作,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勇于创新,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认真研究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水平。
一、当前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点
伴随着政治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上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矛盾。从盐山镇开展工作中受理的各类诉求信访事项看,群众工作近两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矛盾内容复杂化。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经济利益诉求与政治利益诉求相互交织,合理要求与不合法方式相互交织,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极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相互交织,是矛盾的基本特征。一些信访群众不能正确地理解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改革措施,盲目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越闹越受益、不闹没利益”的不良心态,而且,群众诉求内容相互之间的政策关联性增强,涉及部门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广。
二是反映形式多样化。一些群众不按照信访条例规定到指定的接待场所按程序逐级反映问题,而是动不动就进京上访、非法上访或到地方政府机关聚集上访;一些群众还择机上访,每遇重大节日和重大政治活动,上访活动明显增多。
三是利益诉求群体化。群众诉求虽然内容广泛、各有侧重,但绝大多数仍然是具体经济利益诉求,而且出现了诉求相同或相近的利益群体。从当前群众的信访活动看,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邻里纠纷、涉法涉诉、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
四是潜在问题凸显化。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涉及面宽、利益调整层次深的改革深化阶段,各种本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集中在现实的同一个时空中,经济体制改革的遗留问题和社会结构转型的问题集中显现。从信访工作情况看,一些诸如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障群众合理诉求等热点问题凸显出来。
二、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一)要顺应民意
民声是老百姓的诉求,民意是老百姓的心愿,民心是老百姓的期盼,民情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先了解民意。当前老百姓最大的民意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会进步的追求,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对国家兴旺的关注。说实际一点,老百姓最想的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最盼的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最高兴的是社会安宁,工作安心,生活安定;最愁的是上不起学、看不起病;最急的是一些干部不关心冷暖,有忧难解、有冤难申。因此,我们在开展各项工作中,必须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让党委、政府的决策更加符合老百姓的愿望和利益,更加顺应民意。
(二)要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富民,就是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千方百计增加人民收入。一是加快产业发展,力求做到村村有特色产业;二是着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改善饮水、上学、居住、行路、就医条件,为群众供较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使之安居乐业;三是把国家的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基层,惠及千家万户;四是抓好公共安全,为群众创造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
(三)要抱着深厚的感情开展群众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基层干部特别是镇
村干部只有首先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才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我们的各项工作也才能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怀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开展工作,就要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当群众有诉求反映时,要有一张笑脸,递上一张椅子,送上一杯热茶。当前,在开展群众工作时,特别需要一种换位思考。就是要善于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作判断,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真正引起群众的共鸣。要把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途径,要关心群众生活,切切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利益。
(四)要狠抓镇村两级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效率意识,促进干部职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认真履行职责,自觉遵守“八不准制度”,做到 “全员服务”、“全天候服务”和“全方位服务”,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和依法履行职责的法治意识,真正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加强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要使干部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要讲实话,出实招,为盐山镇群众办实事,求实效。
(五)要建立工作机制,拓宽工作渠道
12.15+新形势下如何抓机关党建工作 篇十二
当前,林业企业已经进入生态转型时期,党中央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巳成为林业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林业企业党建工作,也应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所作为,以党建工作的创新,推进企业的创新,促进企业快速和谐发展。笔者认为,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党建工作的自主创新。
一、在班子建设上力求创新,提升领导班子的执政力。领导班子建设,是企业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核心。企业领导班子就是企业的旗帜。好班子可以使差企业变成好企业,差班子则往往使好企业变成差企业。实践证明,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一条重要法宝。因此,林业企业在班子建设上,应重点抓好四个创新:一是创新企业党委中心组和中层管理人员理论学习机制,将党委中心组的成员由过去“党委和行政两套班子成员”向“林业经营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延伸和扩展,并做到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专题辅导与心得交流、“走出去”与“请进来”等四个结合,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知识“容量”;二是创新主题竞赛活动,应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拒绝借口,立即行动”为主题的创建“四好班子”竞赛活动,鼓励基层领导班子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重点是在务实创新与艰苦创业上有所作为,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富民强企”的创业“能量”;三是创新和规范领导班子决策程序,凡是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企业生产经营方针、财务预算和决算,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中的重大问题,企业的重要改革方案和重要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企业重要人事安排及内部机构的设置调整,涉及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必须以党政联席会的形式共同决策,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不断增强重大决策的科学“含量”;四是创新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和民主测评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领导干部提出“新要求”,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在员工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份量”。如我局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和廉政防控机制建设就是结合企业实际,在坚持党政领导“廉政承诺”的基础上,又对重要岗位人员提出“插在岗位内部风险点”的要求,规范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重要岗位人员的履职行为。
二、在组织建设上力求创新,提升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是培育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的基地。因此,林业企业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创新组织设置,即改变过去党组织和行政组织机构分设的做法,根据企业行政机构的改革和变动,及时和相对应地建立党组织,做到基层党组织与企业行政机构同步研究建立,同步检查评比,同步表彰奖励;二是创新政工干部配置模式,即改变过去“大单位配专职,小单位配兼职”的政工干部“定律配置”模式,根据各单位生产任务量的大小和实际工作需要,实行专兼职党支部书记的“灵活配置”新模式;三是创新组织管理体系,即按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责任与单位经营目标责任挂钩,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新机制,形成由企 业党委统一领导、基层党组织分工负责、党政工团妇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大格局”。
三、在队伍建设上力求创新,提升企业员工的执行力。林业企业职工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因此,林业企业党建工作要认真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职责,重点抓好三个队伍建设:一是抓党员队伍建设,创新党内“创先争优”活动载体。如我局党委在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四创四争”活动和以“学习理论领在前,改革创新冲在前,工作务实干在前,困难危险顶在前,利益待遇让在前,关爱员工想在前”为主要内容的共产党公开承诺实践活动,作为党员创先争优系列活动,鼓励广大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实践先进性,充分发挥先进性,努力提升先进性,以巩固和扩大创先争优的成果,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抓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一方面,应针对林业企业“三高”人才短缺的问题,逐步建立企业技术人才库、技能人才库和管理人才库,形成企业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完善林业企业党校建设,加强中青年管理人员的培养,不断扩大后备干部的储备,并实行动态管理、择优聘用;三是抓职工队伍建设,创新职工管理办法。一方面,在职工业务和技能培训的形式上,可采取企业计划“买单式”培训与各单位根据工作、生产需求的“订单式”培训相结合,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不断提升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在职工素质提升上,可根据职工在技能等级、自考学历、职称统考等方面提升的情况,分别实施奖励;另一方面,建立职工的工作绩效考核机制,考核情况与工资分配挂钩。企业内部可实行多种工资分配方式,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在文化建设上力求创新,提升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加强林业企业文化建设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林业企业应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有效延伸,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培育企业团队精神的重要载体,以企业文化凝聚职工,宣传企业。重点应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创新企业文化宣传活动,即在企业内部开展以“我为企业添光彩”为主题的企业文化群众性创建活动,号召职工广泛参与,共同总结和提炼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用语,并编印有特色的《驿站文化宣传手册》;二是坚持开展“先进模范人物宣传月”活动,创新宣传形式,变过去单一的“组织评价”式事迹宣传,为身边群众谈看法、单位领导谈表现、先进人物谈感受的“立体式”访谈宣传,大力宣传企业劳动模范、模范共产党员和“标兵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增强宣传的生动性和实效性,营造“看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舆论氛围;三是创新企业文化宣传内容,以学习宣传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企业内部开展大家谈创先争优征文活动,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企业职工的荣辱观,以规范广大员工的职业行为;四是创新党建工作宣传载体,充分利用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优势,在企业内网上开设“专题党建网站”,宣传企业文化,拓展内部信息共享渠道,提高办事效率;五是大力开展“企业为职工造福谋利,职工为企业增光添彩”的企业与员工“双为互动”活动,企业要坚持每年为职工及家属办几件实事,努力改善职工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尽力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13.15+新形势下如何抓机关党建工作 篇十三
一、农机质量监管工作的现状
1.农机质量监管进入法制化轨道
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 农业机械化质量监管工作总体进入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新阶段。围绕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农业部先后制定了《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办法》和《农业机械投诉监督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一些省区市也制定了地方性法规规章, 为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的开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2.农机质量监管有了新的内涵
农机质量监管是对农机产品质量和运用效果有机结合程度进行监管的表现形式。农机监管包括对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管四项主要内容。
农机产品质量涵盖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状况等, 是对农业机械满足农业生产技术要求的评价。产品质量决定着其他方面的质量, 没有好的产品质量, 就没有好的作业质量、维修质量, 它既是农业机械化质量的基础, 又是实施农机质量监管的对象。
农机作业质量是作业标准、农艺要求、操作技能、机具状况等要素在生产中的优化组合, 反映的是农业机械使用的最终效果。产品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好坏, 都要通过作业质量来检验, 它既是农业机械化质量的重要体现, 又是农机质量监管效果的重要体现。
涉及维修网络建设、维修设备状况、配件质量、维修技能等内容, 是指维修后的农业机械满足其修理技术要求的程度。维修质量既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 又影响农机作业质量和维修后的技术状态, 它既是农业机械化质量的重要保障, 又是实施农机质量监管的保障。
农机服务质量贯穿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全过程, 具有更为宽泛的内涵, 是管理服务在提高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上的综合体现, 对发挥农业机械化质量综合效益起着关键作用, 也间接体现了农机质量监管实施的社会效益。
二、当前农机质量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农机质量监督管理随着农机化事业的不断发展,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表现在:
(一) 评价标准制定方面
1. 对农机产品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
产品质量评价标准是衡量产品内在制造质量的至关重要的依据, 产品标准能否科学、统一, 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而目前的现状是有的产品质量评价标准既有国家标准, 又有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各个层级的标准对产品质量的评价指标数量和要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相同产品, 执行的标准不一致, 从而造成有的产品某项使用性能在一处满足, 而在另一处不满足。
2. 农机作业质量评价标准不合理。
由于农民的使用目的不同, 各地农艺要求不同, 农机制造水平不同, 造成农机作业质量也不尽相同。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深入, 对农机作业质量要求也越来高, 而相应的农机作业质量评价标准却显得不足。从目前能够查到的农机作业标准看, 远远不能满足作业质量的评价要求, 有些机具即使有作业评价标准, 也与发展了的农艺要求不相匹配, 而且还存在着在不同地区使用, 其作业要求也不相同的情况。
3. 农机维修质量评价标准不健全。
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机械不断涌现, 使用的频次也越来越多, 出现故障而需要维修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而与之相匹配的维修质量评价标准却严重不足, 使得机具的维修质量不能及时得到验证, 从而加剧机具的重新返修的可能性。
4. 农机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不确定。
由于农机服务贯穿于农机使用的整个过程, 怎样评价服务质量, 评价的对象是谁, 评价的内容有哪些, 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在进行服务质量评价时, 易产生利益双方的纠纷。
(二) 监管体系建设方面
1. 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
从现有的涉及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来看, 还没有一项条款将农机质量监管单独列支, 从而使质量监管的法律性不强, 执行时缺少力度。
2. 监管体系不完善。
鉴于我国农机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 没有一套自上而下的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农机监管需要时时有效进行, 而目前的状况是没有专门的机构管理, 更没有建立一套自上而下, 适用于当前农业发展需要的各级农机质量监管体系, 因此使农机监管缺乏应有的效果。
3. 监管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是在新的形势不断发展, 许多知识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陌生或不熟悉的, 这就要求从事农机质量监管的人员必须具备适应发展了的形势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新形势下, 不仅需要监督管理人员掌握相当丰富的法律法规, 还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性理论和操作技能, 而目前这方面的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4. 监管所需仪器设备不足。
在新形势下, 农机监管赋予了新的内容, 不仅要用仪器设备去检查农机的内在质量, 也要用仪器设备对农机的作业性能、维修质量进行科学的判断, 目前的状况是只有省级以上的专业的质检机构具备相应的仪器设备, 而对于省级以下的监管机构却不具备用于监管的仪器设备, 使监管缺乏科学性、权威性, 从而影响了监管的效果。
三、搞好农机质量监管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农机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 不断丰富农机监管的法律法规, 出台一些国家或地方性的专门用于指导农机监管的法律法规条文, 这样不仅可使监管工作有法可依, 也会增强监管的法律效力。
2.不断完善各级农机监管体系建设, 至少监管体系由省延伸到县一级, 使监管形成点面结合的网状结构, 从而使监管真正达到应有的实际效果。
3.加强农机监管评价标准的制 (修) 定工作, 由于农机监管涉及到农机本身、作业、维修和服务四部分, 因此对涉及这四个部分的相关评价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对于已不适用的内容要修正, 没有的要尽快制定。
14.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工作 文档 篇十四
周赟婕
告别校园走向社会,来到了山青水秀的陡水湖畔,开始了自己人生新的征途--做一名合格的农村基层干部。
初来乍到,面对秀丽的湖光山色,一切都觉得那么新鲜、那么美好;而作为一名选拔生公务员,又倍感重任在肩,惟恐辜负组织的期望和重托。扎根农村,做好农村工作,力争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展施才华,有所作为,已成为自己当前奋斗的目标。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工作呢?这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面临的重大课题,更是我们选拔生公务员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从离开校门那一刻起,我就把眼光投向了农村的大好河山。我想,农村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更有利于大学生锻炼成长。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农村的沃土正是选拔生成长的摇蓝。今天,自己的愿望得已实现,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农村工作。作为一名刚到岗的新农民,对当前农村特别是陡水的社会经济状况还缺乏感性认识,对当地的乡情民意也缺乏调查研究,对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规划也不甚明了,因而只能谈几点个人的打算。
首先要坚定信念,扎根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奉献力量。正因为选择了农村,就要在农村有所作为。不管今后遇到多少困难,扎根农村的思想不动摇,在农村创业绩的决心不松懈。
其次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甘当小学生,虚心向基
层干部学习,向农民学习,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农村干部,合格的公务员。
三是模范遵守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讲科技知识,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三送”活动中,把党的政策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是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搞好调查研究。自觉同农民交朋友,了解村情民意,同农村干部和群众一起研讨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五是勇于吃苦耐劳,不畏艰苦,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农业科学知识,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同村干部团结在一起,搞好村民自治组织建设,自觉接受村民评议和监督,把村级组织建设成为上级放心、群众信赖的好班子。
六是确立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深入一线调研,为陡水的经济社会发展谋力,向镇党委、政府提交调研报告。加强请示汇报,尽心尽职完成镇领导交办的任务,各项工作均要站前列,决不拖后腿。
15.15+新形势下如何抓机关党建工作 篇十五
纪检监察机构作为审计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计机关有着特殊地位和不可替代作用。多年来,纪检监察工作机构和纪检监察干部围绕审计工作中心,认真履行职责,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保持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良好势头、保障审计监督职能充分发挥、推进审计事业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辩证地分析和看待当前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形势,充分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审计机关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增强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审计事业新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从事审计机关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践,谈一谈新形势下纪检监察机构如何切实改进和加强工作,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在保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和推动审计事业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结合审计机关特点,准确定位纪检监察工作
审计机关作为政府专司经济监督的重要机关,具有反腐倡廉的法定职责,并在反腐倡廉建设中担负重要责任。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督保证党规党法的执行,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以及对行政机关人员实施监察。纪检监察机构只有紧帖审计实际,在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自己的工作,才-1-
能在审计机关反腐倡廉建设中有效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高效履行监督职责。
温家宝总理2008年12月24日在国家审计署考察工作时指出,审计机关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促进依法行政,维护经济秩序,推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由此可见,审计机关在推进国家市场经济建设中负有重大责任。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纪与行政纪律的执行者,虽然和审计机关职责不同,但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这一目标是一致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促进审计机关履行工作职责,既是纪检监察机关“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之须,更是党和国家在各级审计机关设置纪检监察机构初衷所在。为此作为审计机关的纪检监察机构必须认真落实温家宝总理的指示精神,将纪检监察工作自觉纳入审计事业发展大局中谋划,围绕刘家义审计长“审计的本质就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法治的产物,也是推进民主法制的工具”的指示精神,以促进审计机关履行职责为己任,结合社会新需求,积极探索促进审计事业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新路子。准确把握和深刻领会纪检监察机构与审计机关共进退、共荣辱的辩证关系,找准纪检监察机构履行工作职责与推进审计事业进步的结合点,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风廉
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顺利完成监督任务,实现纪检监察工作与审计事业同进步、同发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力
纪检监察是执行党纪政纪,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纪检监察干部能力水平直接决定着纪检监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影响到纪检监察作用的发挥。因此,要把纪检监察干部培训一并纳入审计干部培训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抓好落实,为增强纪检监察工作服务和保障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一是要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审计机关的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把纪检监察工作和反腐倡廉工作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把握、去运筹,去开展,不断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要找准纪检监察工作与审计工作实践的结合点,紧紧围绕“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方针,将自己的职责与大局联系起来,有效地维护和推进审计工作的开展,真正做到惩防有序,监督有力,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供保障。
二是要提高履行监督职责的能力。纪检监察干部要善于发现腐败的部位和环节,紧紧围绕审计监督权、财务管理权和干部人事权等,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善于从审计实践中分析判断形势,预测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研究对策,提出有效的防范办法;善于从社会上查办的大案要案和侵害群众切
身利益的案件中挖掘教育内容,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警示;善于进行调查研究,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和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探索审计系统反腐倡廉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地研究新情况,采取新举措,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
三是要提高依法执纪的能力。要牢固树立严格依法执纪、依法办案的观念,认真执行各项工作制度,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坚决摒弃重结果,轻程序的观念和做法;要健全查办案件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的内部管理和纪律约束,强化纪检监察干部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廉洁自律、遵规守纪的意识,为依法依纪办案打下坚实基础;要正确运用政策和策略,既注意从群众信访举报中发现案件线索,认真查清群众反映的违纪问题,同时又坚持深入调查、实事求是、分清责任,及时澄清反映不实的问题,支持和保护审计人员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同时,纪检监察部门要主动协助党组通盘谋划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工作任务,针对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和对策;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分工意见的落实;要注意调查研究,不断探索具体的规定和制度,明确任务,分解责任,形成互补机制,增强组织协调的实际效果。
三、加强部门协作,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形成合力
审计监督机关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负有重大责任,即要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又要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配合,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形成合力。
一是完成好负责牵头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通过对领导干部在任期和任中审计,促进领导干部正确履行经济责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和廉政勤政建设。要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当地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进一步加大对领导干部任中审计的比例和力度。通过加大领导干部的任中审计,及时揭露不廉洁、不作为、乱作为等消极腐败问题,并切实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配合,促进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同时,主动跟进问责,促进问责机制的健全和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促使审计发现问题得到及时整改纠正,真正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二是要与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等建立联席会议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制度,充分利用与审计机关共同搭建的审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推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工作的深入。
三是要充分发挥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和专业优势。正确处理审计的预揭露和惩治的关系,在审计中敢于揭露问题,发现大要案的线索,并与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形成合力,敢于突破大要案,并通过查办案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四是加强对相关项目和资金的跟踪审计。要按照“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强化对重大政策措施
落实情况的跟踪跟进审计,同时,要积极参与各级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促进各项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审计工作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15+新形势下如何抓机关党建工作】推荐阅读:
关于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的调查07-23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新训工作07-13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银行案件防控工作08-18
新形势下如何创新企业员工培训工作08-08
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青年工作的思考07-29
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煤矿工会工作09-03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残疾人就业工作09-29
浅议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如何创新10-24
新形势下工会如何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08-19
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救助工作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