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4-08-05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共12篇)

1.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一

福佳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自查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威信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实施办法文件精神》,认真做好我校自查工作,现将自查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福佳小学,占地面积2333平方米,建筑面积810平方米。学校现有6个年级,6个教学班,242名学生。现有教职工8名,其中大专学历6人;小学高级教师5人。

二、自查情况

(一)教育资源配置情况

我校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810平方米,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为3.34平方米。学校体育场面积是450平方米,生均体育场面积为1.85平方米。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0.76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31.4元。学校共有计算机1台。学校共有图书1537册,生均图书6册,师生比为1:30.25。

(二)教育发展情况 1.入学机会

我校建校15年来主要接收当地学生,也接收一些外省学生。2.质量与管理

按照每学《中小学课程计划安排意见》,安排课程,做到开齐开足课程。学校每年学生巩固率均为100%。每年按照区政府要求就近招生,平均分班,保证义务教育的普惠性、公平性。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92%,符合规定。

学校将“以人为本”、“追求发展,追求卓越”作为办学宗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全力抓住“五个一”,即:确保一个前提---即为素质教育实施提供制度保证;抓住一个关键---即抓住教师专业成长这个关键;突破一个难点---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解决一个问题---即“减负”问题;改变一种局面---即“智育和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细节中规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①为素质教育实施提供制度保证

完善教师评价方法,探究引领与约束相济的发展性制度 包容性考勤 对限定内的临时假和家庭特殊情况(家里长期病人等)形成的阶段假采取较为人性化处理,在人情与规范之间找到恰当的契合点,能塑造教师积极的工作心态。

实行多元参与的民主管理。

一是充分发挥工会和教代会审议、监督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化水平。

二是发挥家委会作用。支持家委会在家校沟通、家教培训、管理决策等多方面参与学校工作。

②抓住教师专业成长这个关键 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建立教师分层培养机制。新入职教师培养 领导班子责成专人负责新教师培养工作,建立成长档案。1.安排新教师担任所教班级的助理班主任,见习和参与班级管理。2.继续履行师徒帮带协议,师傅教学进度先于徒弟,便于全程示范、指导。3.继续组织新教师系列培训活动。4.领导班子每月听取新教师成长汇报一次,新教师每学期做校内汇报课一次。

骨干教师培养(1)启动教师业务素养提升工程—走向名师。(2)有计划地选送骨干教师参加县级、省级、国家级培训项目。

全员培训(1)寒暑假倾听专家讲座等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2)骨干教师校内献课引领。

教师特色提炼。通过自荐、年级组推荐等形式,确定教育教学效果显著、个性鲜明、群众认可度高的教师特色。以讲座或展示课形式进行特色介绍。通过这个工程发现、培养、发展特色,激发教师思考创新与发展的热情。

首先合作基础上的个性化 实行集体备课,分享观点、智慧和资源,减轻机械重复劳动,强调二次备课,根据学情和个人风格,倡导教师教学个性化。

其次致力提升学习力 对低、中、高学段提出不同的习惯与能力培养目标。(1)低年级侧重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中高年级逐步增加学习方法策略的引导。倡导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同伴交流,教师侧重学法指导,适时启发点拨。

第三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鼓励教师开发课堂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益。继音乐课,美术课运河文化进课堂之后,数学教学将推广数学口算软件;语文将补充课外阅读资源(70首古诗)。

第四引导教师建模

学校将引导和帮助骨干教师提炼整理教学模式,编辑教学模式文集,向全体教师推广。确定下来的模式,将从备课、上课、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几方面,为常态教学提供一个范本,以期推动课堂教学效益的普遍提高。

第五把教研、科研作为提高质量的引擎

创新教研模式 探索实践“集体备课”的教研模式。集体备课是指由教导主任带领全体学科教师一起讨论近期班级、学生状况和出现的问题,集思广益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教研过程一般分为:问题描述、分析原因、寻找策略三个环节。经过深度研讨形成解决策略。

④减轻课业负担

优化作业设计,实现轻负高效。各学科教师精心设计和布置作业,积极探索分层次作业法。

⑤在细节中规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摆在首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个提升,即: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提升德育科研能力、提升班级文化水平、提升家长品德修养。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学校领导认为: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它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良好个性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他们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抓手,每学期进行一次相关的内容测试,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和依法执教的能力;定期开展“评论式”学习活动,以此来强化教师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工作观、生活观;促进教师德育工作上水平。

提升德育科研能力。在全校营造德育研究的浓厚氛围,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用研究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开展。全体教师每人每学年研究一个德育小课题,课题研究成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提升班级文化水平。学校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中建立了:“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目标、班规、学生操评、班级管理以及班级环境、校舍环境自我管理等,这一切不仅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关心集体,激发其集体荣誉感和群体意识。起到了规范言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育人目的。

提升家长品德修养。为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教育,学校建立了家校沟通机制,规定所有任课教师每学期和所教学生家长面沟通。促使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家教观念,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两注重,即注重养成教育和健康教育,注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础,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会使其终身受益。并有针对性地落实,实践了“德知、德识、德行、德性”的模式。建立了《班级一日常规管理考核办法》。学生们已经养成了孝敬父母长辈、遵守秩序、热爱劳动等一些好习惯。

注重健康教育。“让教师幸福地工作,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我们具体侧重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健康教师 引导教师健康理念,培养健康习惯。1.落实教师健身计划。2.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从多渠道对学生进行1.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教育。2.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援助。3.坚持阳光体育运动,落实体育课安全规范,打造平安校园。保证上好两操、两课、两活动,把大课间活动上出特色水平。4.扎实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保证学生全员参与,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回首过去,我们感到骄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成绩属于过去,不代表未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校将本着“办学条件现代化、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内涵发展主动化”的工作方针,面对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在上级政府和领导的亲切关怀与指导下,自加压力,求实进取,加倍工作,而不懈努力。

福佳小学 2013年11月20日

2.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二

10月17日至18日, 江苏如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邵晓泉,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督导员张秀良带领调研组, 深入如城、郭园、吴窑、丁堰、雪岸等镇 (区、园) , 实地调研该市村级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 该市各镇 (区、园) 将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扎实举措, 强势推进, 取得了显著成效。实地调研中, 调研组详细了解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有效做法, 并针对发展中呈现的不平衡性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邵晓泉要求相关部门深入基层, 明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对症下药”;有效提升水面、土地、农产品、劳动力等资源的利用率, 镇与镇、村与村加强交流, 相互启发, 相互借鉴, 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增强村级组织为民办实事的能力, 健全运行保障机制, 确保基层组织正常运转。

3.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三

一、现状与分析

(一)现状一:心理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稳定性不強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对参与本次调查的100所学校统计,49所学校有专职的心理教师,50所学校没有专职但有兼职心理教师,一所学校既没有专职也没有兼职的心理教师。在这100所学校中,专职心理教师共有63人,兼职心理教师498人,这498人中有一半以上是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性、稳定性(频繁更换)、工作积极性等方面满足不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研训教师队伍:目前在我市两县五区中,只有阜蒙县、彰武县、太平区有专职的心理教研员,其余4个区还没专职教研员。而实践证明,没有设立专职教研员的县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明显滞后于有教研员的县区。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二)现状二:心理教育课程开设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制约

在参与调查的100所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的学校仅有46所,不足调查总数的50%。课程的开设也并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学校的部分年级。一般小学在4、5、6年级开课,初中、高中,基本上就是一个年级开课。课时设置的随意性也比较大,有的学校是每周一节,有的学校是每两周一节,有的一个学期一节等等,有的个别学校只是在课程表能找到一节课时。

目前,在我市的中小学还没有一套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对参与调查的100所学校统计中:有20%的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教材,13%的学校采用了自选教材和校本教材,67%的学校采用了省编教材。省编教材有以下两个版本,一个是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另一个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从这两套省编教材内容结构看,更多的适合学生自学,不适合教师使用。

二、对策与建议

(一)健全工作机制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要加强课程建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抓好“两个培训”,实施“三级师资”联合

1.抓好“两个培训”

(1)短期的离岗培训

对于已经具有一定教育经验,但缺少心理学背景的在职教师,进行短期的离岗培训。例如,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为期10~15天的集中培训,连续进行2~3个学期。培训内容以心理学的核心知识、教学设计与研究技能、团体教育与个体咨询辅导、评价矫正等基本常识和技能以及伦理知识与职业价值观等等,重在寻求专业性实践所需的问题解决能力。

(2)长期的全员培训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只是心理健康教师责任和心理健康课的任务,而是“心理育人,人人有责”。因此,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作为教育人力资源培训的基本任务来完成,把教育内容切实纳入到教师全员培训和考核当中。

2.实施师资联合

(1)专家引领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借助高端培训平台,提升队伍素质。

“请进来”:把省内外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秀专家请到我市,定期举办专家讲座,组织教师学习心理教育专业领域前沿成果和成功经验。“走出去”:尽可能派出更多的学科优秀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及其他本专业高端学术培训班、典型学校等学习和考察,达到丰富知识、借鉴经验、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的目的。

(2)名师指导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心理学科“名师工作室”。工作室面向全市教师和校外教育机构,聘请学科研究指导能力强的教师,组建教师培训团队。一是补充现有研训教师力量不足。二是制定教师成长规划和培养模式研究,探讨团体教育与个体辅导方法与技巧,集中研讨分析典型案例等等。三是探究教材开发和使用。让名师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三类课程”协同

1.整合教育资源

(1)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家校联合

学校要帮助、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争取家长与学校积极配合,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3)校内外联合

学校要加强与非教育机构的组织、社团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联系和合作,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课程协同

(1)把握学科课程体系

按照心理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不同学年段的教育内容,体现心理教育学科教学特点,倡导“活动型”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

(2)推进校本课程研究

目前,大部分学生有心理健康教材,但对于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和实用性不高的现状,编写适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特点的活动课教材很有必要。在调研中看到,在心理健康教育搞的比较好的学校,他们都有一本适合学生特点,易于教师操作的学校教材。这种教材,更多的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中。

综上所述,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伴随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也存在不足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研训部门,我们要带着问题上路,静下心来学习,潜下心来研究,为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

4.全县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四

一、工业经济运行及中小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从调研情况看,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形势延续了去年的好转迹象,企业家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转型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出生产经营平稳有序、产业层次不断提升、新旧动能转换提速推进等特点。

(一)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速回落。

今年以来,受汇宏新材料54万吨违规产能关停影响,全县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增幅回落明显。1-7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累计下降25.2%;实现主营业收入180亿元、利润8.4亿,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虽然工业经济低位运行,但工业动能转换依然呈现出许多亮点。

(二)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截止目前,全县实施过千万元工业项目54个,计划总投资57.58亿元。其中,已完工项目17个、在建项目9个、新开工项目28个。投资12亿元的正信新材料年产60万吨阳极炭素项目,基础施工已完成,已完成主要设备招标工作;计划总投资2.4亿元的万顺新材料年产60万吨冷轧高品质薄板项目基础施工已完成;投资6.7亿元的国创风能年产10万吨大型海上风电高端装备智能化改造项目及投资1.2亿元的康和药包药用中硼硅玻璃管及管制瓶生产项目设备已购进,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工业领域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技改)项目35个,项目总投资22.17亿元;其中13个项目已完工,计划总投资8925万元,全部达产后可节约人力300余人,年节约电力400万千瓦时,预计新增产值2亿元,实现利税1500万元。

(三)产业层次不断提升。

从调研情况看,传统产业受益于产品价格联动上涨以及去产能成效的逐步显现,行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态势;新兴产业则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引领全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运转正常。汇宏新材料、创源金属等铝精深加工企业充分发挥现有运行产能的最大潜力,认真组织生产,有效应对54万吨电解铝产能关停的不利影响,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投资12亿元的正信新材料年产60万吨阳极碳素项目基建工程已完成,铝精深加工产业规模效益持续释放。建材加工企业致力于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等多元化转型方式,产品逐步向轻质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斯蒙特建材4条生产线全部投产,与行业龙头上海雅仕合作,产品应用拓展到居民楼、家居装饰等领域,利润率水平达到20%左右,今年计划投资2亿元启动二期项目建设,研究开发二代产品;惠博新材料镀铝锌系列产品国外市场需求持续提升,产品产量同比提高60%左右。投资9.6亿元的浩宇重工高端装备用精密铸件项目、投资2.4亿元的万顺新材料冷轧高品质薄板项目加快推进。

---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发力。龙马重科加工铸造产能持续释放,大型海上风电设备生产线的8台进口设备已到达港口,总设备达到200台左右。已成为国内风力发电企业前十位的稳定供货商,占行业龙头金风科技订单量的40%左右。惠宇机械产品覆盖宝马、奔驰、大众等高端市场,计划今年新增4条生产线,产能可增长30%左右,投资5亿元的大型风电高端铸件机加工项目已试生产。富瑞工贸努力抢占国外细分市场份额,产品远销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多个国家,产品供销两旺,预计全年产能、产值增幅均在50%左右。

---生物医药产业稳步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始终坚持在提升产业规模和科技创新引领上下功夫,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康和药包3号窑炉投入使用,中硼硅玻璃管生产线达到3炉7线,企业产能逐步释放。同时,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出口订单已占到总销量的80%。蔚蓝生物科技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放在首位,微生态产品扩大到动物用、植物用等多个领域,产品供不应求,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2亿元。中惠生物科技公司万吨红曲系列产品项目进展顺利,年内可新增产值3亿元。

---纺织服装产业运行平稳。今年以来,原料价格和棉纱价格趋于稳定(目前,地产棉均价在16500元/吨左右,40S棉纱价格在25000元/吨左右),纺织企业略有盈利。但随着人民币升值,国外市场竞争加剧。新疆棉纱低成本优势对内地棉纺织下游企业的冲击,纺织服装企业依然面临一定的市场压力。面对尚未启稳的发展形势,较具规模的企业不再盲目追求产能规模的扩张,而是向精准转调要效益,实施差异化战略调整产品结构。布鲁科纺织持续在设备改造上下功夫、盛润纺织努力研发高支纱、高密度织物,力求效益最大化。

---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企稳回暖。肉类屠宰企业逐步摆脱前几年投机经营的影响,库存量大幅减少,目前毛鸡利润达到1.8元/只,冻品利润也随之回升。天禧牧业、中天食品、飞佳食品等屠宰企业经营情况略有好转,投资3亿元的玉瑞农牧禽肉制品生产项目预计5月份投产;黄河粮油、龙凤面粉等小麦加工企业通过进口小麦逐步摆脱原料供应的限制;板材加工特别是家具生产企业通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产能得到持续发挥。

---

化纤绳网产业整体向好。从当前情况看,化纤绳网产业经历市场需求低迷、环保整顿后,行业发展逐步正规,产品价格持续攀升、市场形势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态势,尤其是企业在产品性能、成本控制、产品转型等方面的探索更加深刻,绳网产品由单一型向多种类、多性能、多用途的系列化方向发展。同时,得益于国际市场前景广阔、需求范围广、回款及时的特点,金冠网具、金汇网业等30多家出口企业发展形势较好,产值年均增长30%左右。结合绳网产品特性,绳网产业电商发展势头向好,李庄镇“泉宏”绳网销售旗舰店,成为第一家入住“天猫”的绳网类销售店铺,通过积极拓展销售种类,预计2018年销售产值同比增长30%。

(四)新旧动能转换提速推进。

广大企业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推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深刻内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在思想认识上下联动、在转型发展上持续发力、在创新驱动上激发活力。涌现出一系列传统产业中催生新动能,聚力转型中培育新动能,模式优化中孕育新动能的典型经验。

1.认识提升开辟动能转换新境界。调研中,企业普遍认为,随着宏观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与要素的双重约束愈加严重,过去长期依靠拼资源、拼劳动力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经无法为继。当前,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是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适应性的必然选择。对企业来讲是机遇更是责任,为企业充分挖掘创新资源,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战略支点。纷纷表示,要牢牢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加快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在动能转换重大历史变革中,点燃企业转型发展的“导火索”。

2.产品创新焕发动能转换新活力。各重点企业在坚守主导产品基础上,更加注重适应市场需求与体验,全力做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新精特产品创新文章。龙凤面粉聘请中国第一批国家认可的制粉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产品质量及行业内竞争力大幅提升,同时,积极开发速冻食品、专用粉,提升市场占有份额。华冉工贸适应国外市场需求,取得欧盟CE认证,研发生产橄榄网,利润率逐步提升。斯蒙特建材与山建工、济南大学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广精配式装修服务,有效提升产品知名度。

3.精细管理增强动能转换新实力。企业逐步认识到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以精细化管理促转型的必要性,在降低企业成本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康和药包组建对外贸易营销团队,大大降低营销成本。蔚蓝生物年产5000吨微生态产品智能化车间项目,持续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减少用工。布鲁科纺织顺应新旧动能转换趋势,投资千万元进行设备改造,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龙丰面粉、富瑞工贸也由机器手替代人工装卸工,降低了用工成本。和美集团注重员工培训,公司建立起分层次的培训机制,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国内外高端培训,提升管理能力,邀请专家对一线工人进行内训技术指导,增强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技术提升能力。

4.模式优化激发动能转换新动力。李庄镇立足绳网产业集群优势,积极申报山东省绳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面提升我县绳网产业行业内标准制定参与程度。龙马重科计划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强力提升企业科研管理水平。天禧牧业对标国内最先进的畜牧循环养殖模式,规划建设“智能化高效养殖园区”,努力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先进养殖模式。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及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刚性政策约束影响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一是企业组织生产不稳定。去年以来,国家实施环保整顿、采暖季错峰生产、限产等政策要求,企业组织生产波动较大,面对需求面逐步改善的市场,企业为应对生产波动,只能提高备货量,一定程度上形成资金占用。二是缺乏对刚性政策的精准研判,部分企业落实错峰生产、重污染天气限产期间,没有有效调节生产,致使产品生产受限,造成订单延期。龙马重科因延迟发货遭到客户罚息,富瑞工贸盲目增加存货,相应增加了资金占用。二是项目支撑能力不强。项目落地的刚性约束加大影响企业投资热情,根据我们前期统计情况,2018年全县实施的38个过千万元项目中,续建项目达20个,全县共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项目35个,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比例仅为15.5%,反映出企业家整体对进行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大部分企业进行项目建设实现动能转换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

(二)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后劲不足。

一是转换能力相对滞后。企业转型还是停留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低水平的升级上。缺乏新旧动能转换政策的研究对接、企业转换目标、方向、路径的清晰认识和做大做强的长远规划。二是科技发明申请力度不够。我县部分绳网企业产品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升,有些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但由于没有及时申报品牌和专利保护,科技成果无法转换为经济效益,恒顺网业向设备生产厂家提供改造需求,厂家代为生产,无形当中造成改造成果外移。三是优势产业集约度不高。部分绳网企业反映,由于我县没有统一规划的绳网工业园,配套发展程度较低,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平衡,整体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能力不强。

(三)企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一是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原材料、劳动力等重点生产要素价格走高已成为常态,特别是部分企业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后,不仅用能成本增长近三倍,能源供给不足与需求扩张的矛盾也更为突出,康和药包、玉瑞农牧均受制于天然气供应不足,产能迟迟得不到有效发挥。二是资金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主要表现为流动资金和技改创新资金不足,前期企业产能扩张、环保设施改造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导致在转型创新方面资金缺口较大,天禧牧业流动资金缺口在5000万左右,康和药包也是因为资金紧张,持续实施技术创新的压力较大。三是人才支撑依然是“短板”。技术工、熟练工、电商运营、网站管理等专业人才紧缺的现象表现比较明显,工人流动性加大、盲目要求提高工人工资的现象在绳网行业表现特别突出。

三、下一步推进工业经济运行及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全面振兴实体经济,工业是主力,全面增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关键点和发力点也在工业。省市县全面开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实现我县工业经济“破旧立新”的有利时机,更是XX工业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打造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选择。各级各部门要切实主动作为、牢牢抓住省市部署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这一重大机遇,思想认识再提升、思路措施再跟进,真正走出一条新旧动能转换的XX路径。结合此次调研,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突出向上对接,充分借力政策优势。

一是要深刻把握省市县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方案、规划、意见的科学内涵,认真领悟我县在产业发展定位、机制措施保障、工作推进机制与省市方案的切合点,真正成为指导全县新旧动能转换的顶层设计。二是抢抓政策机遇,强化对接争取落实力度,建议发改部门抓好上级政策争取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全县各级力量,积极对接省级层面的“1+3”政策体系和细化健全的各类配套政策、《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管理办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省级政府出资管理办法》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激励办法》中的扶持政策,同时,立足我县实际充分挖掘国家赋予的一系列现行先试、试点示范的改革权利,力争在XX大胆探索并总结推广,实现借势发展。

(二)突出向内挖潜,充分激发内生智慧。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就是提升企业自我变革、自我创新能力。我县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偏弱一直是影响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一是企业要牢固树立“持续创新是生命力”的发展意识,“眼光向内”突破瓶颈制约,依托新旧动能转换衍生的新型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优化技术要素、谋划长远发展规划,切实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风口浪尖”催生企业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二是要强化素养能力的提升,建议各企业主动学习借鉴大企业、大集团重视员工培训的先进做法,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出一批脑力劳动的蓝领阶层,构建完整健康的工业生态。同时,建议县政府在继续推进实施企业家课堂式内训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企业家外出参观考察学习方案,提高我县企业外向对接水平,开拓企业家眼界,启发企业家探寻发展新路径。

(三)突出对标提升,提升产业集约水平。

签于调研中绳网企业反映的绳网产业整体集约度不高、企业平台化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和镇办借鉴先进地区“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产业园区集群发展规划与小城镇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实现统一规划、统筹推进。提升园区服务功能,强化效益导向,提升企业集约化水平。同时,建议李庄镇、姜楼镇绳网产业较为集聚的镇办,借鉴博兴县兴福镇厨具产业集群平台化管理,设立企业及工人信誉平台的做法,切实提升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和一线员工整体素质。

5.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五

怀远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6月26日

今年,省委、省政府从当前我省民生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着手,启动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其中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项工程由我委牵头会同卫生、财政等部门抓好落实。日前,我县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民生工程建设规划项目获省发改委、省卫生厅、省财政厅核准并予以公示,我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2007─2011年分年度建设计划最终确定。

一、公示确定的项目投资计划

2007-2011年,总投资1660.8万元,重点扶持19所乡镇卫生院和178个村卫生室业务用房新建、改扩建并加强设备配置。按照土建由中央、省承担80%、地方承担20%以及设备由中央、省按标准填平补齐的原则,总投资1660.8万元中,申请中央、省专项1427万元(土建935.2万元,设备491.8万元),其它233.8万元自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分年度投资计划见附表。)项目按照省级为主、地方配套;整合资源、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满足需求;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我县现有乡镇卫生院的全覆盖,近一半左右的行政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建设,医疗服务和农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二、我县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由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组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农村群众就医、预防保健等任务,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这项工程即将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我县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改善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是宏观政策机遇。继2005年我县16所乡镇卫生院得到中央国债820万元支持、2006年县中医院获得中央国债180万元支持后,未来5年中央和省对全省1230所乡镇卫生院、10000个村卫生室投入专项建设资金9.36亿元,是近年来对农村基层卫生投入最大的一次,切实关系到百姓生活福祉。

二是形势要求。根据县卫生部门摸底调查,去年末我县农村每千人拥有乡村医生和床位数等指标,与国家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我县现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也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未达省标准,村卫生室大部分还是租赁用房。现在群众医疗卫生需求在不断提高,农村卫生医疗机构所承载的任务量越来越大,形势上也要求必须加大建设投入。

三、已开展工作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6.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六

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虽然这几年我县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势头良好,但由于底子薄、欠账大,学前教育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根据省、市统计局重点工作安排,**县统计局领导高度重视,安排业务骨干和县教育局负责学前教育的领导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县机关幼儿园、龙湾华庭幼儿园、石桥镇中心幼儿园等3所城乡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幼儿园,通过实地察看、听取介绍、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全县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 183 所,其中公办 23 所,民办 160 所,民办幼儿园中,普惠性民办园 12 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93.7 %。共有幼儿教师 946人,其中公办教师 231人,在编教师 8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437人,占46 %,取得教师资格证 496人占 52 %。在园幼儿20285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和教育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幼教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园水平,基本形成了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办园格局,全

精品学习文档

县学前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重视程度高。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了 教育优先 的工作共识,坚持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并举,建设管理与创新、改革并重,在扩大县城幼儿园规模,建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创办幼儿园,并在教育局设立学前教育股,配齐配强人员,强化管理和业务指导,有效促进了学前教育的规范化发展。二是发展速度快。近年来县上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实施国家学前教育两期三年行动计划,使学前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县每个乡镇都建成1所中心幼儿园,1500人以上行政村都建成1所村级幼儿园,规模较大的教学点都设置了幼儿班,使园所数量比五年前增加了两倍。民办幼儿园从无到有,不断壮大,为弥补公办幼儿园发展不足、满足城乡不同层次幼儿入园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办园形式活。为适应新形势下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教育部门立足我县实际,不断更新理念,调整思路,采取公办、民办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这几年我县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势头良好,但由于底子薄、欠账大,学前教育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1、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幼教结构不合理。

精品学习文档

一是幼儿教师数量少。全县在园幼儿20285人,按照国家规定每班 2教1保 和城市1:

10、农村1:12的师生比要求,应配备2000多名教师,而我县幼儿教师只有1413人,缺口较大。二是结构不尽合理,发展不均衡。一是乡村弱、城镇挤现象突出。随着全县城镇化步伐加快,县城人口剧增,城区只有1所公办幼儿园,由于收费、师资和办园条件的差异、以及家长心理因素等影响,都想让子女在公办幼儿园入园,导致机关幼儿园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县城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仍然存在。三是专业老师缺。全县幼儿教师中大部分教师年龄偏大,只能教一些识字、数学等方面的知识,音乐、舞蹈、绘画、游戏等兴趣课无法开展。个别民办幼儿园为降低成本,聘用附近初、高中生担任教师,保教质量无法保证。四是临聘幼师待遇低。全县临聘幼师467名,月工资仅在1400 1600元之间,且一年只发10个月工资,待遇偏低。

2、民办幼儿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民办幼儿园大多是租赁场地,由于先天设计不合理,建设不规范,加之受资金等方面的限制,设施简陋、活动空间小,功能室缺、教玩具少。农村部分公办幼儿园、小学和教学点附设班也存在类似问题,没有完全按幼儿园规范化建设,食品、卫生、消防等方面措施薄弱,存在安全隐患。

三、意见建议

精品学习文档

1、多措并举,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要加大师资调配力度。师资力量薄弱是当前制约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专业老师紧缺是影响保教质量的根本因素。今后要通过积极向上反映汇报,每年在高校毕业生招录时争取更多幼师名额,逐步解决幼师紧缺的问题。对财政供养专业老师根据幼儿园规模和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调配,保证每一个公办幼儿园有一定比例的专业老师,再通过传、帮、带,提高保教水平。要加大转岗力度,对全县富余中小学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再调配到幼儿园从事保育、教学和保卫等工作,缓解幼儿园建设快、老师缺、配备跟不上的问题。二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在继续选派园长、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计划的同时,县教育局要制定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与省州教育主管部门的汇报和省内外幼师专业院校的合作,力争到 十三五 末,全县幼儿园所有非专业老师至少在高校集中培训一次。并通过 走下去、送上来 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巡回支教、结对帮扶、研讨交流等活动,切实提升幼师业务水平。三要提高准入门槛。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民办和公建民营幼儿园教师的监管力度,设置门槛,杜绝非专业和未经培训就从事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现象。同时,要加大与省内外开设幼师专业院校的沟通衔接力度,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本地区幼师毕业生到我县幼儿园任教,解决招聘老师难、专业老师缺的问题。

精品学习文档

2、调整结构,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一是将幼儿园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结合我县实际,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周边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将幼儿园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础教育总体规划。力争在每个有需要的村都建有一所公办幼儿园,解决农村幼儿就近入园的问题。县城要配套建设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幼儿园。小区内配套的幼儿园,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确保正常开办。建议在川南和新区分别再建一所公办幼儿园,不断满足 全面二孩 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发展的需求,缓解太极、红花、机关幼儿园的大班额现象。二是进一步创新办园模式。通过制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积极鼓励支持县内外学前优质资源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名园办分园、县乡园办分园、承办新园、合作办园等集团化、多样化办园形式,切实满足城乡不同层次幼儿入园需求,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合理布局、资源共享、均衡发展。

3、增加投入,持续提升办园水平。一是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加大学前教育经费统筹和投入力度,新增教育财政经费适当向学前教育倾斜。对民办幼儿园要通过争取省级、设立县级以奖代补资金、补充教师、减免相关费用、配发保教器材等措施办法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使其有信心、有能力办园、办好园,提升办园质量。对公办幼儿园和教学点附设班,在冬季取暖费和临聘教师工资上给予适当补贴。二是逐步提高

精品学习文档

临聘老师待遇。通过增加公益性岗位、补贴最低工资、缴纳社会保险等,逐年提高临聘幼师待遇,使他们安心扎根幼儿教育事业。

4、建全机制,确保学前教育规范化发展。一要建立科学保教长效机制。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全县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建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质量体系,树立以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合理设置课程,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注重对幼儿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智力能力的培养,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防止和纠正 保姆式、小学化 现象。幼儿园要加强与小学互动交流,做好幼小衔接,为幼儿入学奠定良好基础。二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要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学质量的科学考核评估,完善奖惩、激励、扶持等措施,将学前教育纳入目标考核范畴,并与中小学同管理、同考核、同奖惩,切实推动全县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三要强化监管机制。按照我省幼儿园办园行为规范和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的相关规定,要加强对幼儿园招生、保教、食品、卫生、安全、收费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使其依法办园、规范办园,提高办园水平。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特别是对一些条件简陋,在食品、交通等方面有安全隐患的民办幼儿园,教育部门要联合食药、公安等部门加强日常监管,限期进行整改。要加大执法力度,对未审批、条件差、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办园场

精品学习文档

7.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七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现状

从课程设置看, 我区自1999年开设信息技术课以来, 信息技术教育曾经红火一时, 各校争先恐后地开设信息技术课。至2007年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 中小学新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 信息技术学科由原来的独立学科被纳入综合实践课程中。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教材的问题, 开课年级的问题, 课时的问题, 教学管理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正常开展。

从硬件配备看, 我区于2005年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 为每所中学配置了一间多媒体教室及一间计算机教室, 小学也初步建成多媒体教室和农远资源接收室。小学计算机教室是自筹经费建成, 购置的计算机配置低, 数量也不足, 现在设备老化严重, 不能正常运行。

从教材建设上看, 2005年长春市电教馆组织省内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专家编辑出版了长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现已改版两次。

从师资队伍建设上看, 我区99%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的, 专业不对口。现有约40%的专任教师参加了吉林省教育学院信息技术专业的大专班和本科班在职培训, 并获得学历证书。目前, 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任教师41人, 具有计算机专业学历的有15人。

(二) 我区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信息技术教学没有真正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的统一管理之中

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存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调研发现, 一些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等不做要求, 疏于管理, 缺少检查力度。教师的教学相对随意, 教案只是用来应付检查, 没有实用性。

2. 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不统一, 版本混乱

从新课改后, 信息技术课被纳入到综合实践课程里, 教材也发生了改变, 导致各学校信息技术教材不统一。

(1) 由于我区信息技术教材选用没有统一要求, 造成了全区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所用的教材版本不一、内容不一的局面。初中继续沿用长春市电教馆编写的信息技术教材, 但教材版本混乱, 更新不及时。同时, 部分小学使用综合实践教材, 综合实践教材只有五、六年级才有部分信息技术相关内容, 而区教育局要求小学只在三、四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 因此, 导致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难以真正开展。另外一部分小学则使用长春市电教馆开发的教材, 但往往版本老旧难以满足学习需要。给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管理、信息技术教师的备课与教研活动的开展等带来了一定困难。

(2) 还有一些学校没有为学生征订信息技术学科教材, 教师自编教学内容, 随意性很大, 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给学生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带来一定困难, 从而影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3. 信息技术开课年级不统一, 课时难以保证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前, 我区信息技术课开课年级为:小学三至六年级, 初中七至九年级。课时为每周2课时。自新课改实施后, 教育局重新统一开课年级与课时, 规定小学三、四年级, 初中七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 课时为每周1课时。后来初中信息技术课调整为每周2课时。调研中发现, 我区各个小学信息技术开课年级不统一, 有在五、六年级开课的, 也有在三、四年级开课的, 少数学校一、二年级也上信息课, 课时为1课时。初中基本按照教育局要求在七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 但课时又不统一。

4. 信息技术课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从整体情况看, 信息技术课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甚至没有考试和考评。一是对评价考核的管理不规范。有些学校对学期末是否组织信息技术考核没有明确要求, 对考试内容和标准也不做具体要求;二是全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学学段和初中学段学业结束, 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没有一个综合考量。

5.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信息素养培养现象

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忽略了对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堂变成了“计算机培训班”, 学生被培养成仅仅会操作计算机的学生, 而不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6. 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队伍不稳定

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属于半路出家, 对本学科知识缺少系统的认识。还有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 除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外, 还要负责学校的打字工作, 学校计算机、网络的维护与管理, 以及为其它学科教师做课件等。教师任务繁重, 没有时间和精力专心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难免会影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效果。

7. 信息技术设备不完善

此次调研的6所中学和7所小学中, 有部分学校由于计算机教室建设不达标, 不能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 设备严重老化。即使有教材, 但是由于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教学内容没法实践, 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个别中小学使用的计算机仍是最初建机房时的低配置, 或略有升级, 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8. 学校领导不重视

部分学校领导在思想上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认识不够, 对信息技术教育硬件配备标准不清楚, 学校建设发展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

由于部分学校近年来招生速度过快, 规模变化过大, 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 导致校舍高度紧张, 信息技术教室建设长期无法纳入建设目标和设置计划。加上部分学校领导只重视学校行政科室或教师计算机的配备而忽略学生计算机的配备, 导致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建设落后。

二、建议

(一) 明确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思想, 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育人为根本, 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积极推进教学创新, 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

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合理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注重情境创设和意义建构;立足应用实践,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 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 加大投入力度, 提高配备水平, 加强常规教学管理, 保证信息技术课正常有效地开展

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 配备要达到标准, 能满足教学需要。

教学管理要明确到人, 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常规管理。首先要明确领导分工, 狠抓课时计划、教学常规、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管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要同其他学科一样要求, 教师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要规范教案书写, 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学校要加强检查和指导, 狠抓落实, 确保信息技术课规范有效地实施。

全区对信息技术教学要统一管理, 统一信息技术教材, 统一开课年级, 统一课时。

(三) 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学科评价考核体系, 坚持发展性、诊断性和激励性的评价原则, 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考核。平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 学期末学校要组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考核, 考核内容要紧扣教材, 考核结果可以以等级的方式呈现;评价的方式要注意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结合、上机操作与电子作品结合、一次考试与学生多次选择考试结合。第二,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区统一组织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将信息技术列入学业考试的考核科目。第三, 要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估督导检查, 完善对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评估方案。

(四)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提高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岗培训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建议每两年至少要开展一次信息技术方面的专题培训。

(五) 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工作, 切实提高教研实效

加强各级电教机构建设, 特别是学区与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建设, 形成有效的教研网络。聘请部分专家型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 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研队伍, 充分发挥他们的研究、指导、服务和业务管理等作用。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教研活动, 发现和培养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总结推广教学经验。以校本教研为主线, 深入学校、课堂和学生, 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由重点研教转向重点研学, 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8.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八

【关键词】背景 成绩与经验 问题与原因 对策与措施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影响学校自主发展的要素涉及到学校校长个人素质、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师资队伍、管理措施、教育质量以及评价机制等诸方面因素。去年,江苏强势推行教育新政,出硬招剑指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短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县中小学随意加班加点增加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的行为已不复存在,节假日上课、补课现象亦已消声劣迹。学生的课业负担一下子减轻了三分之一。学生是高兴了,但学生家长却犯愁了,他们担心长期这样下去子女的学业成绩会下滑,对今后能否成“大器”心存疑虑。尤其是我县农村中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放学后或节假日没有家长亲自监管,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与同伴外出闲逛,甚至进网吧或游戏机室,一玩就是大半天,甚至通宵达旦。早晨到校上课眼睛熬得红红的,不仅课外作业未完成,而且上课还打瞌睡。在新政背景下,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不断优化家庭教育,对促进农村中小学自主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随机选择了一个农村乡镇6所不同区域的中小学进行了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专题研讨等形式基本摸清了农村中小学在其自主发展中如何发挥主体作用,加强与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基本现状、取得的成绩与成功经验,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就如何实现拐点超越,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二、问题与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调查数据显示,农村中小学学生家长文化层次在专科以上的占1.15%,高中占9.75%,初中以下占89.1%。家里有电脑和图书(50册以上)的占3.5%,有书房和书橱的占9.75%。有41.7%的学生家长夫妻双方长期在外打工,还有42.2%的学生由单亲照顾,有17.2%跟随祖辈生活,还有7.4%的交由亲友或熟人代为监护。在访谈中,有11.5%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无所谓,只要身体健康就行;有63.8%的家长认为孩子对待学习尽力就行;还有35.3%的家长懒得与教师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2、家长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管理不够规范。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都是以“会”代“校”。究其原因,一是怕烦。学校平时疲于应付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哪有时间和精力再来规范开办家长学校,况且办家长学校也不允许收费,家长学校的教学工作、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的聘请及其待遇的落实等麻烦事也特别多,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3、留守儿童、特困儿童面广量大,关爱工作难以到位。据这个镇的数据统计显示:该镇共有在校中小学生6000人,其中父母均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就有1257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9%。个别班级的留守儿童率高达34%。而该镇中小学教师总数只有411人,与留守儿童数的比例为1:3,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仅靠学校老师来关爱显然力不从心。

4、社区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城市孩子节假日可以去图书馆(书店)、少年宫、科技馆、公园娱乐场等场所,而农村孩子节假日没地方去。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外出闲逛玩游戏。调查数据显示,节假日农村孩子54%在家看电视,30.3%外出闲逛。在农村每逢节假日常常出现农家孩子“家前屋后满地跑,鸡飞狗跳无人问”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十分匮乏,目前仅有的农家书屋也是橱门紧闭,无人问津。

三、对策与措施建议

1、理顺管理体制,规范办好家长学校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是树人之本,家庭教育为教育之源。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指导人生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家庭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前途与家庭的幸福,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的兴旺发达。

2、创新工作思路,办好社区校外辅导站

社区校外辅导站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学校自主发展中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纽带,也是基层关工委组织和“五老”发挥优势、配合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特困儿童等弱势群体开展校外教育的一个良好载体。办好校外教育辅导站不仅能让青少年离校不离教,能让“五老”对青少年进行帮学、帮困、帮转化等关爱工作有一个很好的平台,而且在为提高下一代素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和下一代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件深得民心的事。为此,我们首先要加强宣传,统一思想认识。其次要健全组织,规范运行。要成立以农村集镇居委会或行政村委会主任任站长,所在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和退休老教师担任副站长,并聘请所在社区老干部、老教师等关爱下一代志愿者为成员的校外辅导站工作领导班子,并明确职责和分工,充分利用农家书屋、村(居)委会会议室等办公场所开办校外辅导站。

3、倾情弱势群体,全力做实关爱工作

要继续精心实施好县“百千万”、市“54321”留守儿童、特困生及学困生关爱行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为弱势儿童健康成长创造好的条件。一要加强目标管理,建好帮扶帮教花名册。各校关工委要积极动员在职的和退休的人员每人尽其所能关爱一名儿童,形成人人有关爱目标任务,个个尽关爱责任的良好局面。二要认真组织关爱工作督查考核。各校关工委要认真作好督查记载并将其与在职教师的评先评优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确保扶贫助学工作落实到位。三要加强宣传工作,放大工作亮点,努力形成品牌特色。各校关工委要及时宣传报道关爱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弘扬好的做法并及时组织學校教职工向先进的人和事学习。年末县、镇教育关工委要及时组织扶贫助学工作的评先表彰活动。

4、完善评价机制,推进学校自主发展

评价具有指导、管理、激励、导向以及决策等功能。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关系学校自主发展的诸要素,特别是将家庭教育优化要素纳入学校评价之中,进一步完善学校评价机制,有效推进学校自主发展。一是要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变“一元化”的评估主体体系为“多元化”。按照教育评估主体的不同,可将教育评估分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评估、社会评估和学校自我评估三类。

5、优化教育资源,构建社区“大教育”网络

9.aaa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九

自第二批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根据办事处党委的统一安排,本人对教委的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广泛与一线干部、教师座谈、交流,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对教委的工作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一、高新教育基本现状

高新办事处目前共有普通小学2所,在校学生1710人,幼儿园5所,其中民办园2处,在园幼儿共计860人,全办共有教职工135人,其中党员47名。随着办事处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学校的布局调整基本到位,高新教育进入了稳定快速发展时期。教委先后获得“教育和谐发展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三净二建工程先进单位”“幼儿园常规管理先进单位”“规范收费工作先进单位”“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 “邹平县五好站所” “邹平县学前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教育教学环境不断优化,内部设施逐渐到位。办事处历届领导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大力发展教育的基础办学条件,从根本着手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在调查中发现,两所小学建筑均为近几年来新建,特别是高新小学标准化较高。近几年办事处又投资先后为两所小学上了校园网,基本实现了班班多媒体化,大部分教师有了办公电脑,同时学校的功能室也已基本健全,教师办公和学生学习条件有了显著改善。

2、师资力量总体较好,教师队伍建设成果显著。调查显示,教师学历合格率(即学历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达到了100%,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获得了本科学历,专科普及率也达到了90%以上。先后有15位教师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32位教师执教的课被评为省、市、县优质课,在各级教育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总计达到了120余篇。

3、素质教育顺利推广。两所学校,美术开课率都达100%,90%学生能唱好歌,95%以上学生能画好画,学校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两手抓。在调查中得知学校的多元化教育主要包括:器乐辅导、舞蹈、歌唱、绘画、健美操、开心阅读和经典诵读等。其中开心阅读和经典诵读分别为高新小学、新民小学的特色教育内容,曾多次在县里的比赛中获奖,多元化教育在学校的发展是十分成功的。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的发现,高新要实现打造教育强办的目标还任重而道远。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一是教师年龄结构堪忧,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落后的教师仍然占据很大一部分。这些教师大多保持传统教育观念,很难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时期教育方式,不仅理念不先进,且教育方法落后,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这一现象在新民小学表现尤为突出,大部分教师年事渐高,或已接近退休,他们中的很多曾是民办教师,教育部门的继续教育与学习培训对他们来说已是杯水车薪,能否增加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保持教育的持续发展功能,提升教学水平,是目前急需改进的课题。

二是部分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铁饭碗”未从根本上打破,教师舞台缺乏强烈的“商业竞争”,给了很多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得过且过的机会。趁教育转型期,趁各项体制和机制不健全,趁教师岗位竞争与淘汰机制不成熟、未定型等因素,致使他们竞争意识不强,或盲目跟风,或随波逐流,或“车到山前必有路”等观念和行为较为普遍。

2、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政府对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有限,其投入要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尽管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且正在加大力度解决教育问题,但相比经济发展来说,还是缓慢了许多。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够,表现在城乡之间更为明显,如与开发区学校相比差距就相当大。总而言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潮中,教育的长远发展难以抵御短期经济发展这块蛋糕的巨大诱惑。对于政府来讲,真正把基础教育工程真正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工作还任重而道远。

3、信息技术水平偏低。随着办事处对此项目的投入增加,学校的“远教”工程设备、实验设备等渐渐完善,但仍不齐全,质量也有待提高。学校的大部分微机已不符合新的规范化标准,部分微机已处淘汰状况,部分教师还是多人共用一台微机。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还处于基本能用的最低标准。

二、对办事处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

1、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加大流动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优秀教师不仅要为城区受教育者服务,更要为农村受教育者实现教育公平。制定并完善教师流动机制,能更好地激发教师竞争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是注重教育者素质的提高,抓好教师培训与再教育工作。教育是一项最需与时俱进的工程,教育要想为社会发展服务,就要及时拓宽教师知识水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深化教师教学素养;要加大教科研力度,全面推行校本课程培训,深化校本课程研究,实施新课改;德育工作要抓出特色,做实“外来务工子女教育工程”。

2、坚持社会发展应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就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一是要有教育长远规划及合乎实际的教育发展思路。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做教育就要有做“大教育”的思想。办事处要用招商引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行动、责任心和恒心来发展教育,要有加大力度发展教育的决心、信心和责任心,制定长远规划,并贯彻到实践中去。

二是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不仅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也应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才能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要产出就得有投入,对教育的投资不能仅想到眼前利益,要看到整个地区、甚至是国家的未来持续发展。要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充分争取上级教育拨款,并合理利用,作好长远、合理规划。

三是要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办事处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支持教育工作,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向学校进行各种形式的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征订、乱罚款。

三、对教育工作者的建议

1、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教育教学 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可以说,这是我们社会各界工作的理论指导,它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要全身心地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践行到实际工作中去。

2、爱教育与教育爱相结合

教师要有奉献精神。十七大精神,告诉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不计个人得失,自觉地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样才能教育我们未来祖国的栋梁,也能真正做到爱国、爱家、爱民,为国、为家、为民。教育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就要想学生之所想,想学生之未“想”、不敢“想”;急学生之所“急”,教学生之所“需”;要心里装着学生,时刻想着学生,把学生当作子女般热爱、教育与培养。

10.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十

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理念 促进经济发展

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发展理念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发展调研的统一部署, 最近我们组织县教育、人事、财政、编办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对全县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本次调研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来我县教育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站在基层的角度,我们谈点粗浅的认识与看法。 一、发 展 现 状 **县是一个版图大县和人口大县,也是一个教育大县。全县总人口97.3万人,辖40个乡镇、854个村(居委会),总面积4441平方公里。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摸清了全县教育发展的有关情况: (一)教育机构情况。全县现有公办学校188所,其中完全高中3所、普通高中3所、初级中学47所、中心小学37所、完全小学98所,教学点93个、学前教育幼儿园(班)383所、职业中专1所。民办学校65所,其中民办职中3所、民办小学1所、民办幼儿园59所、国有民办学校2所。 (二)学生生源情况。全县共有在校学生102024人,其中小学生48151人、初中生38694人、高中生15179人,在园幼儿16167人。预计今年秋季生源较为充足,其中小学生源7500人、初中生源9166人、高中生源13556人。 (三)教育投入情况。近几年来,我县切实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以来,全县县本级共投入教育经费2.29亿元(其中上级追加经费541万元),其中发放教师工资2.11亿元,学校危房改造资金901万元,扶贫助学专项经费 259 万元,政策性津补贴232万元,工会经费68万元。初步统计,三年来全县共兴建校舍74508平方米,改造学校危房 51697平方米。 (四)教师队伍情况。全县现有教师10508人,其中离退休教师2949人、在职教师7559人(其中分流教师1185人)。在职教师中,按教学层次分,高中教师1719人、初中教师2107人、小学教师3733人、分流教师1185人;按学历层次分,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的7人、本科学历的1355人、大专学历的4042人、中专及以下学历的2155人;按职称水平分,具有高级职称的23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3388人、初级及以下职称的3936人;按年龄结构分,30岁以下的有1800人、30岁至45岁的3994人、45岁以上的1765人。 (五)教育质量情况。近3年来我县教育质量稳步上升。素质教育成效明显,全县学生德育评价合格率为99.8%,中小学生犯罪率为0,高中生体育合格率为98.3%,初中生体育合格率为98.7%,小学生体育合格率为98.9%。高考成果喜人,3年中,9351人报名参加高考,有7852人被正式录取,录取率为83%,其中本科3000人、专科4677人。校园创建富有成效,目前县一中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学校,县职业中专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全县还有市级示范性学校31所、市级名优学校14所,民办学校武陵进修学院连续8年被市教育部门评为优秀单位。目前县一中正在抓紧创建国家级示范性学校,县九中正在抓紧创建省级示范性学校。 二、存 在 问 题 (一)优势资源不够,影响教学质量。从全县教育资源的总量来看,目前我县的教育资源完全能够满足全县教育发展的需要。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增加,城镇特别是县城优势教育资源已经显得不足。位于县城漳江镇的一中、九中、漳江小学、渔父小学,相对于全县其他学校来说,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等方面有各自的优势。但也正是这些优势,导致学校学生爆满,教师和教学设施又不能及时跟上,既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也影响了教育质量。如县一中高中班级平均班额67人,县九中平均班额为73人,漳江小学平均班额为72人。像渔父小学,全校有学生927名,学校校园面积仅为9亩,教学面积仅为1323平方米,办公和教学都集中在一栋四层的教学楼,仅能容纳13个班级,平均每班班额达到71人,最多的达到90多人,远远超过了标准班额45人的标准。学生的学习环境非常拥挤,课余活动场所非常狭窄。 (二)资金投入不足,学校运转艰难。尽管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如全县的教育经费占到了县级财政收入的69.7%,但由于全县教师人数多,教育投入的大头主要是用于教师的工资,教育经费真正用于教育偿还债务、保证工作经费的比例不大。不管是城镇学校还是农村学校,普遍感到运转艰难。首先是学校建设所形成的债务压力大,导致运转艰难。全县的学校建设负债总额达1.16亿元,绝大部分是教育“两基达标”形成的。尽管这些债务按照上级的要求,已经规定由各级政府负责,但债主还是只找学校,经常出现校长被告、校门被锁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其次是学校经费来源不足,导致运转艰难。随着教育“一费制”收费政策的出台与落实,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逐步规范,学校收入来源日渐减少,不能维持最基本的教学和运转需要。如用于教师除基本工资之外的政策性福利补助、教育教学设备添置、校舍维护维修、办公经费等都要靠学校自筹,不少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几乎难以为继,有的学校连教室瓦面补漏、购买粉笔墨水的资金都没有。以桃花源镇中心学校为例,20收入为36.84万元,由学杂费结存收入10.24万元(每个学生每年的结存可用收入仅为60元)、学生寄宿费收入9.6万元、依规经营食堂收入12万元、商店收入5万元四部分组成。支出为71.47万元,其中用于公用经费19.7万元(差旅费、水电费、维修费、招待费等)、教师待遇47.1万元、借款利息4.64万元。收支两抵该校年净亏损32.73万元。 (三)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老化。全县教师队伍看起来庞大,但由于80年代民办教师“一刀切”转正,加之近几年来由于教师队伍庞大不得不严控编制等原因,近年来优质师资力量补充不够,导致全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首先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全县在岗的6374名教师中,30岁以下和30岁以上教师的比例为4:10,特别是45岁以上的教师占到了全县教师总数的24%,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其次是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中以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师偏多,而英语、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奇缺,特别是英语、美术等学科大多数教师还是转岗,专业教师少。再次是年级结构不合理。全县在职教师中,1―6年级老师2680人,占到老师在岗教师总数的42%;7―9年级老师2481人,与省里核定的编制数相比还缺132人;高中老师1186人,还缺165人,缺编比例达14%。第四是学历与职称结构不合理。全县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文凭低、职称低,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占29%,初级职称以下的占52%。尽管教育部门每年都要组织各种各样的培训,但大多数教师反映培训没有多少实际效果,有的流于形式、有的时间太短、有的根本没有针对性,这种培训既不能增加多少文化知识,又不能掌握多少实践操作技能。由于这四个方面的结构不合理,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水平低下,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迫使学生不得不在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下学习,承受繁重的课业负担和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四)教育环境不优,阻碍教学发展。一是职能部门环境不优。虽然我市早已出台“教育工作二十条”和“五项保护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部门单位执行得很不够,少数部门甚至公开讲自己是线管单位,市里的政策对他们无效。从学校反映的情况来看,常年有10多个部门在学校以各种名义检查、收费、罚款。由于不少部门是线管单位,县里无法协调,有些部门对学校来说利害关系极大,导致学校有苦难言。近3年来,有一个职能部门就从我县县属学校罚款近80万元。**三中平均每年要被部分职能部门收费、罚款15万元,**四中今年3月份还被某个部门罚款10万元。二是学校周边环境不优。网吧、录相厅、桌球室、非法摊担专做学生生意,有的甚至与管理部门串通一气搞“猫捉老鼠”的游戏,尽管学校努力加强管理,但防不胜防。针对学生的抢夺、勒索甚至绑架也时有发生,尽管县政府每年都要组织公安、交警、文化、城管、卫生、工商等职能部门开展几次专项检查与整治活动,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校周边的少数群众经常扰乱学校秩序,借机敲诈勒索,严重阻碍了学校发展。如民办的莲花小学,去年下半年正式办学以来,先后多次发生了周边群众封堵烟囱、往食堂砸石头事件。特别是该校为了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计划新征周边用地,但个别单位和个人索拿卡要,校方只能望地兴叹。三是教育安全隐患较大。教育线长面广,安全问题防不胜防。虽然上级出台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但由于不是法律,具体操作性不强。只要学生在校出了安全事故,不管什么原因,学校几乎都要负全部责任,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导致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敢组织大型活动。四是素质教育落实得不够。虽然国家早已推行素质教育,要综合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但家长、学校、社会以及上级教育部门,实际上在评价教育水平和评价学生上,依然注重文化成绩、依然看重升学率,高考制度还是“一考定终生”。由于从上到下素质教育没有真正落实,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导致竞相办重点班、节假日补课、义务教育变相给学生排名等问题屡禁难止。如**一中的教师平均每周要上28节课以上,双休日、节假日根本不能正常休息。县城初中、高中的学生每周仅有半天时间休息。由于学生承受的压力大,导致少数学生心里失衡,早恋、酗酒、赌博等现象屡见不鲜,如**九中就曾发生过学生杀死教师的恶性事件。  (五)教育政策不公,影响协调发展。一是收费政策不公。现行的收费政策是扶强不扶弱,重点学校标准高于一般学校,义务教育仍是“收费”教育,导致出现“学校越弱越穷” 的现象,导致农村家长教育负担沉重。特别是目前城乡界限实际上已经打破,生源不再有地域限制,但同一层次的学校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收费政策不同。如**的九中与二中、三中、四中等同属县属学校,又都是市级示范高中,但省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不一致,九中是每生每期800元,而其他高中只能是550元。二是国家财政扶持政策不公。国家把教育投入的`重点放在高等教育,对其软硬件的资金投入的力度大;对薄弱的基础教育以县、乡投入为主,国家基本不投入,导致了教育发展失衡。三是招生政策不公。国家没有制定打击哄抢生源、买卖生源、欺骗招生的法规。导致优质生源全部被重点学校招走,其他学校竞相无序招生、互抢生源、互设壁垒,花费巨额招生成本。如**四中在当前招生秩序不好的大环境下,为了学校生存,每年用于招生的成本高达20万元。 (六)社会氛围不浓,民办教育滞后。一是民办教育份额低。全县现有民办教育机构65个,其中幼儿园59所,在园幼儿5425人;职业院校3所,在校学生1044人;小学一所,在校学生386人;国有民办学校2所(县高考实习学校、文昌实验中学)。全县民办教育在校学生共5192人(不含幼儿园),仅占全县各类在校学生总量的4.76%。二是思想观念落后。在贯彻落实国家对发展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上,步伐不快,瞻前顾后。职能部门没有为民办教育提供优质服务,存在民办学校申办难的现象,损害了民办教育的办学积极性。三是管理机制不活。公办与民办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在民办教师队伍的管理上,对民办教师的编制问题、职称评定问题、培训进修问题、表彰奖励问题等没有和公办学校同等对待,导致公办学校不愿改制,公办教师不愿流向民办学校,影响了民办教育的发展。    三、对 策 建 议 (一)社会整体联动,全面优化教育环境。一是优化舆论环境。要端正对教育的认识,努力营造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关心、支持、重视教育的社会舆论环境。特别是要加大对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优化周边环境。市县教育、公安、文化、工商、交通等部门要整体联动,构建整顿周边秩序、净化校园环境的长效机制,为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别要对校园周边的,严重影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黑网吧、录相厅、游戏室等坚决予以取缔,对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校园周边骚扰滋事行为坚决予以打击。三是优化部门环境。要严格按照“教育二十条”的规定,认真优化教育环境。优化部门要出台“教育挂牌保护”的相关政策,市县职能部门进学校进行检查、处罚、收费,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一律经县教育领导小组批准,坚决杜绝职能部门都向教育乱伸手、乱收费、滥罚款的现象。 (二)加大财政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一要加大对正常经费的投入。要改变县以下(含县级)作为教育投资主体的现状,教育投入特别是基础教育投入的重心要上移。要加大国家、省、市对基础教育的公共投资和财政供给力度,以此来保证基础教育的正常运转,保障开展基础教育的必要经费和发展需求。二要加大对危房改造的投入。上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危改投入力度,提高财政转移支付中教育投入的比例,减少或不再要求县、乡配套危改资金,确保县以下基层财政在危改工程中不负债。同时,对已经形成的危改债务,要出台相应的扶助政策进行清偿。三要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重点是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设施的投入,确保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减少城乡学生在接受教育条件上的差别,最终实现教育均等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 (三)公平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协调发展。一是扶持政策要公平。要根据事业单位改革要求,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对同一类别的学校要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可重强偏弱。同时上级政府对教育的扶持政策应向基础教育重点倾斜;对教师职称评定要进行改革,中职系列学校的教师职称评定不应按中专系列参评;要制定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准入政策、优惠措施、奖励政策、保护政策、教师流动政策等,加大对民办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对民办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定、继续教育培训也应一视同仁,同等纳入相应的计划。二是收费政策要公平。市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争取省物价部门的支持,改革高中收费制度,做到同地域、同类型学校同标准收费。同时,在不违背国家教育收费政策和充分考虑到学生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要按不同类别、不同地区搞好教育成本核算,区别对待,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在国家没有增加投入的情况下,要适当提高学杂费的收取标准,增加学校的可用财力,保证学校正常运转。三是招生政策要公平。除市、县的省级以上重点学校可以优先录取外,其他学校原则上要实行划片招生,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上级对跨地域招生应出台较为严格的政策和法规,规范招生秩序,公平招生政策,严厉查处哄抢生源、买卖生源的问题。 (四)转变育人观念,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一要改革教学理念。要从上级教育部门入手,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智力水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教学的方法要以启发学生探索为主,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由苦学变为乐学、由学会变为会学。要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下决心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坚决杜绝各类学校利用休息日办班补课的行为。二要改革评价机制。教育教学部门、家庭和全社会都要切实转变教育人才观念,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全面发展;评定学生成绩不能只以分数论“英雄”,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学校的教学成果;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坚决杜绝办重点班和义务教育按成绩排名,非义务教育也要逐步取消排名及公布考试成绩。上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不能只注重升学水平、升重点学校的水平,而要综合评价、全面评价。三要改革考试制度。国家要从改革高考制度入手,逐步实行高考社会化报名,学校录取学生不能只凭高考考卷的成绩,要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综合评价学生、择优录取学生,逐步改变“一考定终生”的教育现状。 (五)加强教师培训,增强教育教学技能。一是建立培训体系。省市教育部门要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减轻教师经济负担,提高教师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改革培训方式,加大中长期培训的力度,使教师真正能够增长知识。二是突出培训重点。要有针对性地搞好校长管理培训,教师岗位的新学科、普通话、信息技术、继续教育等培训。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加大对教师现代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培训力度,做到重点突出、操作性强。三是提高培训水平。要抓好教师培训机构的管理,精心组织培训,杜绝以会代训、形式培训,确保培训实效,真正提高广大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

 

11.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十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东海县中心小学(25所)、中学(31所)、民办学校(11所)的校医和保健教师。

1.2 方法

为了保证此次专项调查的质量,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采用自行编制的“学校医务室(保健室)调查表”,以查阅相关资料、现场查看、人员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1.3 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学校类别、在校学生数、校医或保健教师人数、年龄结构、性别、技术职称、文化程度、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年限、所学专业、接受学校卫生相关内容培训情况、日常工作内容等。

2 结果

2.1 卫生室及校医、保健教师配备情况 本次调查的92.0%小学、77.4%中学、72.7%民办学校设置了卫生室。8所小学配备了专职校医,占32.0%;在校学生数与专职校医比例平均为3 415 ∶1。21所中学配备了专职校医,占67.7%;在校学生数与专职校医比例平均为2 069 ∶1。8所民办学校配备了专职校医,占72.7%;在校学生数与专职校医比例平均为1 164 ∶1。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下称《条例》)要求600 ∶1比例配备专职校医的学校仅有2所,占3.0%(2/67)。在学校编制的专职校医23名,占专职校医的54.8%;专、兼职保健教师在学校编制100%。见表1。

2.2校医和保健教师年龄构成专职校医、保健教师30岁以下10名,占22.2%;31~40岁22名,占48.9%;41~50岁11名,占24.4%;50岁以上2名,占4.4%。兼职保健教师30岁以下6名,占33.3%;31~40岁5名,占27.8%;41~50岁4名,占22.2%;50岁以上3名,占16.7%。

2.3校医和保健教师学历、职称及专业构成专职校医、保健教师中专及以下学历占46.7%,大专46.7%,本科6.7%;兼职保健教师中专及以下学历占33.3%,大专44.4%,本科22.2%。专职校医、保健教师初级职称占64.4%,中级11.1%,无职称占24.4%;兼职保健教师初级职称占50.0%,中级44.4%,无职称5.6%。校医中校医专业毕业的16名,占38.1%;临床、护理等相关卫生专业毕业的21名,占50.0%;其他专业毕业的5名,占11.9%。专职、兼职保健教师师范专业毕业的19名,占90.5%;其他专业毕业2名,占9.5%。见表2。

2.4校医和保健教师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年限及参加卫生知识培训情况专职校医、保健教师从事学校卫生保健工作2年以下6名,占13.3%;2~5年11名,占24.4%;6~20年26名,占57.8%;21年以上2名,占4.4%兼职保健教师从事学校卫生保健工作2年以下10名,占55.6%;2~5年8名,占44.4%。专职校医、保健教师参加过市级及以上卫生知识培训8名,占17.8%;参加过县级卫生知识培训31名,占68.9%;没有参加过卫生知识培训6名,占13.3%。兼职保健教师参加过市级及以上卫生知识培训1名,占5.6%;参加过县级卫生知识培训13名,占72.2%;没有参加过卫生知识培训4名,占22.2%。

2.5校医和保健教师日常卫生保健工作情况全县小学开展诊疗的2所,占8.0%;中学开展诊疗的17所,占54.8%;民办学校8所,占72.7%。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的小学18所,占72.0%;中学21所,占67.7%;民办学校3所,占27.3%。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的小学22所,占88.0%;中学27所,占87.1%;民办学校5所,占45.5%。

2.6学校及校医、保健教师具有诊疗等相关证件情况全县共有12所中小学取得了诊疗执业许可证,占27所开展诊疗学校的44.4%。17名校医具有执业医师证或助理执业医师证,占33人从事诊疗工作的51.5%;2名专职保健教师具有心理咨询师证。

3讨论

《条例》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1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本次调查67所学校只有82.1%学校设立了卫生室,3.0%学校按比例配备了校医,所以认为校医配备率与要求相差甚远,与杨建文等[1]的报道相似。按《条例》要求,本次调查的67所中小学应配备148名专职卫生技术人员,而实际在学校编制校医只有23名,缺编125名,缺编率84.5%。其原因主要是有关部门制定学校人员编制时,没有将校医列入学校编制,使学校配备校医困难,有的学校只能外聘临时人员或将学校卫生室对外承包以解决学校缺少卫生技术人员问题。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重视校医、保健教师的队伍建设,增加校医、保健教师编制[2]。目前情况下,可以由乡镇卫生院托管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按学生人数600∶1由卫生院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卫生院人才资源优势,对学校实行诊疗、卫生保健、传染病及常见病防治、宣传教育等一体化服务。学校提供房屋等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密切配合,各自发挥优势,共同促进学校卫生工作,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本次调查显示,46.7%的专职校医、保健教师只有中专及以下学历,38.1%校医毕业于校医专业,64.4%的专职校医、保健教师仅具有初级职称。主要由于近年高等医学院校或职业卫生技术学校很少设立校医专业,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又不愿到学校从事校医工作,在职校医人员少,工作重,没有足够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建议高等医学院校和职业卫生技术学校设立校医专业,利用自身优势加大校医后备人才的培养,不断充实校医队伍。

本次调查显示,参加过县级以上培训的专职校医、保健教师占86.7%,兼职保健教师占77.8%。在编的专职校医、保健教师比较稳定,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均5年以上。外聘临时人员及将学校卫生室对外承包的学校由于其特殊性,人员流动较快。兼职保健教师由于学校对学校卫生保健专业性认识不足,更换较频繁。尽管县卫生局、教育局近4年每年举办一期校医、保健教师培训班,但由于人员变动频繁,仍然有部分校医、保健教师得不到及时培训,影响了学校卫生工作正常开展。建议相关部门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未经规定时间培训和未取得校医执业资格或保健教师资格不得从事校医、保健教师工作。

部分学校卫生室不具备合法资质从事诊疗活动本次调查开展诊疗工作学校27所,占调查中小学的40.3%;而取得诊疗执业许可证的只占开展诊疗学校的44.4%,具有执业医师证或助理执业医师证占从事诊疗工作校医的51.5%。这主要由于部分学校外聘临时人员或将学校卫生室对外承包,这些临时人员或承包者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即使不具备条件也要从事诊疗活动。部分学校对开展诊疗工作有关规定不了解。为确保广大师生健康安全,学校要加大卫生室建设和管理,严格规范卫生室诊疗行为,不具备执业许可证的卫生室不得擅自进行诊疗活动,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诊疗工作。卫生部门应加强卫生监督,对没有诊疗执业许可证从事诊疗活动的单位和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证从事诊疗活动的个人要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杨建文,冯向明,李世荣,等.江苏省中学学校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07,18(2):52-54.

[2]殷俊伟,王云霞.宜兴市中小学校医(保健老师)队伍调查及思考[J].职业与健康,2008,24(4):367-368.

12.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十二

一、基本情况

(一)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目前,全盟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10所,其中旗县市职业高中5所,盟属中等职业学校4所,高等职业院校1所。2008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574人,在校生达到1.28万人。在10所职业院校中,有2所为自治区级重点职校,1所为国家级重点职校,初步形成了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短期技能培训有序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总的看,全盟职教事业有了长足长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基础投入不断加大。近几年,各旗县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要求,对职业院校在政策扶持、经费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校舍建设上,能够及时协调配套资金、土地征用等方面的难题,使我盟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扎旗、突泉都新建了职业高中教学大楼;中旗投资3534万元启动实施了职业高中迁建工程;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和学生公寓达到了4.2万平方米;乌兰浩特为职教中心购置了设备,扩大了学校容量,增强了办学实力。

2、办学能力有所增强。目前,全盟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达到763人,学历合格率达到80%以上,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28%。调研中发现各地师资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紧缺的问题,但各职业院校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了对骨干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推进职业化建设,鼓励教师考取行业技能资格证书。扎旗政府2004年以来,面向盟内外招聘了13名本科学士学位毕业生,在旗内招聘了20名优秀教师,充实到职业教育的第一线,使职业高中师资队伍得到优化。从设置的专业和学科上看,全盟基本形成了覆盖一、二、三产业的计算机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农学、畜牧、酒店服务和管理等20多个学科体系。其中乌市职教中心的汽车驾驶与修理专业和前旗职高的农学专业,2006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区级精品专业点,前旗职高的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专业和突泉职高的电焊专业也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有机融合。近几年,全盟职业院校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与农业、扶贫、劳动保障等部门合作,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再就业培训、劳务输出培训、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等纳入职业教育的服务范畴,为提高农牧民和城镇待岗、转岗人员的职业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4、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初见成效。各旗县市不断完善招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促进高中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推进。如乌市教育行政部门给市属各初中下达职业招生指标由最初的10%提高到了20%,引导不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扎旗实施普高分流制度、春秋两季招生制度和特困生减、免、缓交学费政策,拉动招生;中旗对初三学生进行初等职业教育,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效接轨,保证了职业高中生源。各地还积极探索“校校联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联合办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开展订单式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水平,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据统计,平均每年全盟职业院校输送各类人才4000人左右,就业率达到95%,月工资在1000-2500元左右。

(二)农牧民技能培训开展情况

近年来,各旗县市和农牧场管理局把提高农牧民技能做为促进转移增收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整合了相应资金,扩大了培训规模。各地为此也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比如,盟农牧场局采取集中办班、对外考察、选送高校、外派挂职等多种形式,为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及场部干部进行培训;乌市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中旗、前旗把科技培训办到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扎旗通过赶科技大集、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宣传科技知识,并在旗电视台黄金时段请农牧业专家结合农时举办电视专题讲座;阿尔山定期组织农民到乡镇集体收看全盟农牧业科技讲座网络视频,并向农民发放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宣传册;突泉县将就业再就业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资金捆绑使用,把职业高中做为培训基地,聘请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执

教,举办了全区首期农民电焊技能培训观摩班,培训学成人员先后到上海、大连、青岛等地就业,平均月工资达到2500元。

(三)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盟职教中心作用发挥情况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以来,学院领导班子明确以社会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定位,在抓好常规学历教育的同时,培养职业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完成了劳

动力转移输出、农牧民职业技能及干部培训等任务,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应用人才。2008年,学院成为盟示范培训基地和科右前旗“雨露计划”培训基地。按前旗“雨露计划”800人的培训任务,总计培训汽车驾驶、农机驾驶与维修、道路运输从业资格、家政服务、保健护理、用工维权等各类长、短班学员12期共计820人次(672人就业)。通过转移培训的学员月收入平均达到1300元,比务农的农民高500元。近两年,学院完成培训各类农牧民职业技能3862人次,培训农村牧区干部1240人次,为万家会馆、安华保险公司等培训企业员工近400人次,并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了3次“三下乡”活动,受益农牧民近300人。

近两年,盟职教中心积极发挥对全盟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指导、劳动技能培训、劳动就业指导、职业实习训练、职业教育科研、职业技能鉴定等职能作用,完成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鉴定1357人,培训建设行业中级管理人员557人,完成建设行业中级管理人员继续教育460人,鉴定乌兰浩特地区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1410人,培训全盟机关事业单位技师、高级技师37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培养技能型人才,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兴安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情况较为普遍,加之宣传引导不够,造成普职比例失调,个别地方职业教育生源严重不足。

2、职教经费的短缺制约了有效发展。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办学经费投入不足,来源渠道单一的问题。由于政府投入主要是学校教职员工经费,学校要靠收取学杂费维持运转,大部分学校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运行。如兴安职业技术学院负债达到1252.7万元,中旗职高也存在负债运行情况。办学经费不足,使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改善缓慢,全盟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实验实训设备老化短缺的问题,多数职校的实习设备在性能上远落后于生产一线,在数量上严重不足,达不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

3、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我盟职业院校教师编制短缺,而在现有师资队伍中,既能教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教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更是匮乏。随着近两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及在校生的增加,职业院校教师编制和总体数量偏少的问题日趋明显,如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乌市职教中心分别有70名、23名教师未进编,盟职教中心、突泉职高、中旗职高也存在专业课教师紧缺问题。

(二)农牧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健全的农牧民培训管理体制。部门间缺乏统一协调协作,培训经费分属劳动、农业、扶贫等多个部门,条块分割,不利于整合。

二是农牧民培训缺乏广度和深度。农牧民培训主要以短期实用技术普及培训为主,对农牧民骨干的技能性和创业性培训较少,培训领域不宽。

三是培训机构不健全。由于没有固定的培训机构,部分培训基地设施落后,影响农牧民技能性培训的效果。

四是农牧民参加培训的认识不高。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更新,就业技能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仍面临一定难度。

三、对策建议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大教育观,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建议盟委、行署向自治区争取尽快出台《自治区关于免除兴安盟职业院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的补贴政策》,同时盟委、行署要制定《全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各旗县市制定当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同时各级政府要统筹管理好部门培训经费,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资金、农村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经费以及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再就业培训经费捆绑使用,将培训任务交由职业院校完成。

2、在办学经费上给予必要保障,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十一五”期间,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职业学校基础建设和学生资助等方面给以大量投入。自治区、盟和旗县市三级共投入5亿元,其中自治区本级和盟市旗县各配套资金2.5亿元。因此,建议盟和旗县市政府有比例、有重点地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重点抓好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和骨干专业建设。凡是国家和自治区投入在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应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盟和旗县市两级财政的配套资金要按规定给予配套。同时,政府要调控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可定期对职业院校专业进行督导评估,对专业条件差,招生人数少,就业率低的专业进行限期整改或者叫停,增设农畜产品加工、电力和重化工、冶金和有色金属冶炼等专业,做强做大一批盟级、区级、国家级精品专业。

3、强化政府行为,加强统筹协调。各级政府要健全职业教育领导机构,建立由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更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政策和办法,各级教育、人事等政府部门要认真解决师资队伍短缺的问题,尽快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聘用政策,建立绿色通道,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增强职业院校活力。各级政府要支持职业院校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对职业院校独立或与社会企业联合创办的工厂、车间给予征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职业院校可在政府的支持下,打破部门、行业、地域界限,采取高职与中职、盟级与县级、学校与企业等多种联合办学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办学规模,避免重复建设,实现招生、就业、师资、实训基地等资源共享,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职业院校要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准则,开展形式多样、长短结合的职业教育和开放式办学,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推进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开放式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二)农牧民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是成立由各级政府牵头,农业、教育、财政、人事、劳动、扶贫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农牧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定期研究和解决农牧民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当前建议盟委、行署向自治区争取加大对我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和指标方面的倾斜。

二是做好农牧民培训规划。把农牧民培训放到职教体系中统筹规划,建立并完善管理体系和资金投入机制。把引导性培训交由乡镇苏木组织好,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技能性培训由政府统筹好各职能部门和职业院校完成,充分发挥资源整合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注重农牧民培训实效。进一步加大农牧民培训工作“实例”宣传“实证”教育的力度,激发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围绕地区产业特色、主导产业为农牧民编写易操作、见效快、适合对路的乡土教材。

上一篇:爱意满满甜蜜爱情短信下一篇:中石:文化与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