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的心理压力与缓解

2024-06-10

警察的心理压力与缓解(共13篇)(共13篇)

1.警察的心理压力与缓解 篇一

复习状态松散,心里着急

高考临近,在这关键时期应该回归基础知识和中等难度的题目,而不是一股脑地扎进难题里面,并学会为自己打气加油。

每天清晨起床,可以到阳台上大声喊:“我是最棒的!”喊完就会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斗志。制定理想大学目标要切合自身的情况,这样才能用良好的心态面对高考。

考试时紧张,总想去厕所

适度的紧张可以使考试集中精力,建议不要刻意追求不紧张,平时规律地作息,让自己通过做题的方式慢慢的平静下来。专注于眼前正在做的题,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考试紧张可以进行自我暗示:放松,一个题、一个题的完成。如果调整不好,可以试着深呼吸,反复6次,这个方法对缓解紧张情绪特别有效。想去厕所就去,不被躯体反应所困扰,心理困惑反倒不强烈了。

看别人翻卷子就着急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你明知道那个人的名字,见到本人的时候就是想不起来,等过了一段时间突然就想起来了,这就是舌尖现象。当问题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先去做其他事,过不久灵感就来了,事情简单的解决了,这是酝酿效应。

因此,高考的时候遇到难题,不妨先放下,去做下一道题,等回过头来再做还没有解决的题目。别人翻卷子不一定是做得快,可能是不会做才翻来翻去的,要暗示自己:“我不会的别人也不会,别人不会的我可能会。”

2.警察的心理压力与缓解 篇二

监狱是国家刑罚的执行机关, 关押着最为危险的社会人群。而监狱警察作为监狱的管理者和刑罚的执行者, 如同处在“火山口”。监狱警察这种特殊的职业决定了他们长期承受着其他职业群体所没有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 大多时候处于身心紧张状态。监狱警察的工作具有“高对抗、高风险、高应激, 超负荷”的特点。如果不能应对好这些压力, 将给他们来较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此外, 近些年来, 一些地区不断出现的越狱及伤害狱警事件, 也让社会对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了一个高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也已经受到了一些政府机关管理人员及社会工作者的关注。近年来, 有关监狱警察身心健康问题的各种调查数据和结果已表明:监狱警察的身心健康已经受到极大影响。如何提高监狱警察的心理素质, 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他们应对压力的能力, 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监狱警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有调查显示, 监狱警察所经受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业余生活贫乏、单调。

监狱一般建在偏远艰苦, 交通不便的地方, 生活条件和娱乐设施十分有限, 因此警察的业务生活贫乏、单调。

2、工作要求越来越多, 越严。

当前监狱工作的规范化, 法制化不断加强, 使得监狱各项工作的软指标在减少, 硬指标在增加, 这些无形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存在于监狱警察的心里。

3、工作环境给人以压抑感。

监狱这个特殊的环境, 高墙, 荷枪实弹的武警, 面对的特殊工作对象——犯人等都无形中给人一种压抑感, 长期在其中工作的警察更是感受颇深。

4、地处偏僻, 消息闭塞, 与社会接触少。

监狱往往建在偏远的地方, 环境艰苦, 消息闭塞, 与外界的交流少, 与人群接触面太窄, 人际交往受到限制, 这样的环境下, 警察们很容易产生郁闷和孤独感。

5、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疲惫不堪。

监狱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监管安全必须时刻高度重视, 监狱警察的工作被喻为“坐在火山口”, 稍有松懈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精神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极易变得烦躁不, 注意力不集中, 缺乏耐心, 或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

6、工作风险大。

监狱警察面对的都是人身危险性较大的罪犯, 因此遭受围攻、袭击, 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些因素使得监狱警察的紧迫感、压力感、焦虑感挥之不去, 种种压力压在他们疲惫的心头。

三、近年来国内发生的“越狱事件”

2009年10月呼和浩特4名囚犯捅死一名监狱警察, 并将另一名监狱警察捅伤后, 切断狱警手指用指纹开门越狱;20日, 3人被抓获, 1人拒捕被击毙。2010年1月在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犯罪嫌疑人陈洪周, 乘看护人员不备, 戴着脚镣潜逃。2011年9月11日早晨6点15分, 河北省深州监狱通报, 该监狱一名罪犯利用木板和用编织袋自制的绳索翻墙逃跑。

近年来, 频发的越狱事件都不同程度地对监狱警察的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 加重了监狱警察的心理压力。

要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监狱警察在面对如此之大的压力面前, 就需要平时的工作中学会心理减压, 调整自己的心态, 游刃有余地应对工作当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 及时应对。否则压力越积越多, 问题得不到解决而最终产生心理问题, 并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四、监狱警察心理压力的应对策略

1、进行体育锻炼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运动不仅有益身体的健康, 还对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具有缓解作用。运动之所以能缓解压力, 让我们保持愉快的心态, 这与体内的一种化学物质——内腓肽有着重要的关系。当身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 身体产生的内腓肽能愉悦神经, 可以把压力和不愉快带走。

2、良好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 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 (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等组织或个人) 给予个体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系统。

当狱警面对压力时, 他们更需要来自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心理学研究发现, 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压力事件的负向情绪, 降低压力事件对人身心健康造成的隐形伤害。与此同时, 通过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与沟通, 还可以使压力分散, 减轻压力的危害性。

3、丰富业余生活

监狱警察的职业是高压力高危险性的工作, 工作环境枯燥乏味, 封闭性较强。每天除了看管犯人就是面对不可跨越的高墙, 可以说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警惕, 要有危机感, 这样才能胜任狱警所从事的工作。因此, 在一天的紧张工作之后, 他们急需缓解工作过程中高度紧张的压力, 而丰富的业余生活可以给狱警带来精神的放松和情绪的愉悦。

4、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不同的工作对人有着不同的要求, 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要把狱警的工作做好, 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作为一名狱警要按照监狱工作的要求来给自己定位, 从心理接纳自己这一职业角色, 戒骄戒躁, 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并以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来面对每一天的工作, 就会减少心理压力的产生。

五、结语

监狱警察是一个特殊而神圣的职业, 工作环境虽然封闭、与外界交流少, 但他们的工作确是在净化失足者的心灵, 教改服刑者的恶行与陋习, 帮助他们找回真正的人生。而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 狱警会面临各式各样压力的困扰。因此, 对于监狱警察心理的减压应得到高度的重视, 不仅仅是狱警本身进行不断的调整, 同时还需要监狱系统本身的制度都要进行完善和改进, 增加对监狱警察的心理咨询, 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问题, 这样才能保证狱警安全高效地工作。

摘要:监狱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交际圈封闭而且单一, 每天面对的都是监狱服刑人员。同时, 近几年越狱事件的频发也给监狱警察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 本文结合监狱警察这一特殊群体遇到的特殊压力, 系统地阐述了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压力时的减压方法, 包括锻炼、社会支持、业余活动等方式。

关键词:监狱警察,心理压力,减压

参考文献

[1]叶杨主编:《中国监狱劳教工作警官心理健康读本》, 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 第9页。

3.浅析如何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篇三

关键词:精神焦虑;焦虑;抑郁

笔者认为教师发生心理疾患的原因,与心理压力过重有很大关系。客观地来讲,适当的心理压力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人通常有一种惰性,如果没有一点压力,恐怕有许多人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件事。但是,心理压力须有一个限度,如果压力过大,超出了人的心理承受限度,那就会发生心态失衡,轻者会出现心理困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重者便会导致一些精神疾病。

一、过度的心理压力形成的不良反应

1.攻击行为。有的教师遇到压力后,会产生气愤和不满的情绪,然后对构成其压力的对象或目标发动攻击。把攻击矛头指向引发压力的人物,或者转向攻击学生、家长、同事以及自己的家人,这不仅容易触及道德规范,加重心理压力,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且还会引发新的矛盾、新的压力。

2.抵触、冷漠。有的教师碰到压力后,消极抵触,对学校的新要求、新任务不予理睬或消极应付,骨子里固执己见,不思改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一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老套,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尽管领导与同行多次提醒应适当改变教学方法,自己通过听课、评课也有所感,但仍然固执己见,没有一点创新意识,不思改变。也有的教师则表现出无动于衷,对周围一切“视而不见”,但事实上他们的抵触行为和冷漠的态度就是对压力的一种防卫。

3.抑郁、焦虑。有的教师碰到压力后,会产生自卑、失落、紧张、恐惧等情绪,甚至会产生胸闷、注意力涣散、不思饮食、失眠等症状。一些教师一遇到压力或阻力就主动放弃了原来追求的目标,变得失去自信心,意志消沉,不思进取,降低了自身对外界的积极反应能力,从而导致自卑心理产生。主观上放大压力的严重性,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会造成极大伤害。

如果长期感受过度的压力会给教师的心理健康带来威胁,并影响教师的身体健康,同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是当下十分迫切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缓解教师心理压力的对策

从辩证学的观点来看,压力对人有利也有弊,它既能使人产生积极的行为和情绪反应,也能使人产生消极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如果当教师不堪压力而产生消极的行为和情绪反应时,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做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1.热爱学生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讨厌学生的教师工作起来一定非常痛苦。反之,会在学生的尊重中感受到职业所带来的快乐。也就能淡泊名利,求得心理平衡,自然心理也就健康了。

2.学会平衡自己的情绪

人生旅途中总会出现一些坎坷和挫折。为了健康地、无忧无虑地生活,人人都应当学会平衡自己的情绪,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学会一些平衡情绪的方法。当你为一件事苦恼时,要学会合理宣泄,找自己的挚友、亲人倾诉,但谈话要遵从客观事实,谈话对象应为人正直、善解人意,否则又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要学会自我放松,思想转移,不想了,也就没事了,看看别人都很快乐,对自己也是个感染。

3.加强心理健康的疏导

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关键还是要增强教师对压力的承受能力。首先,要开展一些关于教师压力舒解的活动和请专家进行相关讲座,开设心理咨询门诊,购置一些关于心理调节方面的书籍,聘请一些德高望重、有专业特长的教师承担心理疏导工作,给予教师多方位的关怀。其次,要加强教师崇高职业道德感教育,使其乐于享受恬淡的生活,懂得感恩社会,感恩国家。

除此之外,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现他人的优点,注意良好的人际关系等都有助于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教书是一项精神价值重于物质享受的职业,知识分子一向的传统精神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相信教师们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认同从事教育事业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事业。只有热爱教育事业,将物质享受放在次要的地位,甘心过恬淡的生活,保持宁静的心境,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杨廷忠,刘晓林.心理压力公共卫生问题与预防对策.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3):88-90.

[2]冒容,贺晓星,穆荣华,等.无觅桃花源何处好耕田:高校教师精神压力问题初探.高等教育研究,1997,(7):31-36.

[3]范存欣.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及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4,31(3):320-322.

4.监狱警察心理压力的表现 篇四

生理方面。各处研究及本次调查都发现,目前监狱警察工作时间长,加班频率高,生理规律被打乱。许多警察睡眠质量都不好,甚至患有失眠、脱发、高血压、肝硬化、胃肠性溃疡等慢性心因性疾病。

行为方面。监狱警察心理压力体现在行为上则有两个极端,有的是沉默寡言、消极怠工、对犯人拳脚相加,有的则直接言语顶撞上司、冲撞同事、辱骂犯人。对朋友则冷落,很少与他们联系或者来往,找理由独处,即便自己并不喜欢。回到家也不与家人沟通,影响家庭和睦。这样致使人际关系陷入僵局,他们往往又将其完全归咎于工作,于是在工作中表现也更差,甚至还可能违纪犯规,如此造成恶性循环。心理方面。监狱警察将自己划地为牢,觉得自己与犯人一样被束缚在高墙之内,甚至与外界的隔绝比犯人还甚。有警察无奈地戏说,犯人受的是有期徒刑,而警察判的是无期徒刑。任

何其他职业的人士都无法理解他们,认同他们,他们是最为孤独的。而在自己单位上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也不可能解除孤独,因为与同事的交流更让人觉得是自己在照镜子,看到一个更孤独的自我。

感到焦虑。研究表明,监狱警察的焦虑程度是很高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成天提心吊胆,担心这担心那,就怕出事!”尤其是在二道门内直接监管犯人的警察,随时保持高度警惕。曾在简单的声音频度测试中,所有警察都表示他们的日常生活均处于“3 点状态”,即高度紧张和焦虑状态。感到抑郁。一提到“监狱”,一般人往往都感到压抑,监狱警察每天与犯人打交道,要随时高度警惕犯人的敌对行为。有研究表明,警察在工作头三年所见的社会阴暗面,比一般人一生见到的还要多。

自卑与自负交杂。一方面,与其他职业相比,监狱警察工作地处偏远、经济收入偏低,使他们产生自卑的感觉。另一方面,作为一名警察,犯人对自己是绝对服从,警察队伍本身也有半军队的感觉,上下级之间服从也是较高的原则,这样导致警察产生 自负的情绪。

5.怎样缓解心理压力 篇五

压力无处不在,又不可避免。压力越大,会让我们的健康状态越不稳定。心理压力大怎么办?来看下面:

心理压力大的危害

心理压力过大会引发免疫力下降等很多问题。

研究发现,无论是长期的心理压力,还是短期心理压力,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活力。

首先,让人产生不快乐、抑郁、焦虑、痛苦、不满、悲观以及闷闷不乐的感觉,觉得生活毫无情趣,自制力下降,突然发怒、流泪或是大笑,独立工作能力下降,平时好动的人变得懒惰,平时好静的人变得情绪激动,原本随和的性格突然暴躁易怒,对感官刺激无法容忍和回避,对音乐、电光、家庭成员或部下的交谈声等突然无法容忍。

其次,压力大容易使人与他人的矛盾冲突增多,影响工作绩效,使人变得健忘、倦怠、效率降低。

再者,心理压力过大的人会变得冷漠而轻率,他们仍然能够处理小问题和日常活动,但不能面对他们担忧的重大问题,无法做出正常决策,进而易做出不负责任的草率行为。

另外,心理压力过大导致身心疾病的案例屡见不鲜。

研究发现,包括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在内的十大疾病都与心理压力有关,所以学会缓解压力很重要。

1、注重过程淡化功利法

建立合理的、客观的自我期望值,奋斗目标要合理,有时做事可往最坏处着想,但向最好处努力。

2、换位思考认同法

正确认知压力,灵活调整自己的心态。

例如,当你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时,试试换位思考。

3、音乐与生理保健法

各种声音通过耳朵被人感受,如他人的赞扬声、指责声、议论声等都会影响你的心态,因此,你可以多听些优美的音乐,缓解不愉快的心情。

养成良好的生活与自我保健行为习惯极为重要,同时,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更不容忽视。

4、推移时间遗忘法

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积极忘记过去的.、眼前的不愉快,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不要让痛苦的过去牵制住你的未来。

5、自信自主激励法

即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最可以依赖的,每桩伟业都由自信开始。

6、顺其自然自我解脱法

学会自我放松,在适当的情况下,找信得过的人想说便说;想休息便休息;想娱乐便娱乐,实在不想做事时可暂时放下;可以追求卓越,但无需求十全十美。

7、更新环境自我调节法

在压力太大、心情不佳时变换一下环境,例如室外观景、室内养花、对美好事物的想像等。

8、丰富个人业余生活法

发展个人爱好生活情趣往往让人心情舒畅,绘画、书法、下棋、运动、娱乐等能给人增添许多生活乐趣,调节生活节奏,从单调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走向欢快和轻松。

压力无处不在,有的人被压力击跨,一蹶不振,而有的人过得更有意义,更有效率。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前者消极面对压力,而后者却对压力进行有效的运用。

所以,当你心里有压力时,一定要学会自我缓解,释放压力。

上面小编介绍了缓解心理压力的8大妙招,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身体状况下降,下面了介绍一下心理压力过大的症状。

心理压力过大的症状

症状一:感冒

如果你连续几周感到筋疲力尽、咽喉疼痛,很可能是因为压力削弱了免疫系统功能,使病菌较容易侵入体内,引起呼吸道疾病。

对策:注意采取防感冒措施,如:多饮水,坚持用凉水洗脸洗手,尽量不要让手接触嘴巴、鼻子和眼睛。

传统的防感冒中药,如大蒜和鱼腥草等,可以在病毒侵入初期,起到有效的防御作用。

另外,保持愉快的心情也至关重要。

对于那些容易感到抑郁的人来说,经常到户外走走,会让心情好起来,倘若再做些运动就更好了。

症状二:头痛

紧张是偏头痛的主要根源。

通常10个女人当中,就有一个患不同程度的偏头痛,但患偏头痛的人中,只有一半会主动寻求治疗。

人们对偏头痛的起因说法不一,一般说来,如果你反复感到眼眶周围疼痛、恶心时,很可能是偏头痛的前兆。

对策:首先不应该依赖镇痛药,以免减少用药后头痛加剧。

正确的做法是:持续几个月每周服两次药,形成规律,然后逐步减少服药次数,如4天或7天一次;第二,可以加些维生素b2预防;最后,还要注意少吃奶酪、葡萄酒、坚果及肉类食物。

当然,在这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实施之前,别忘记让久坐在电脑桌前的自己有换换空气、伸展四肢的机会,哪怕是5分钟也好。

症状三:失眠

失眠总是随着压力和负担的加重而加重。

还有的女性,最容易在生理周期当中出现失眠。

通常的状况是:一到排卵期就嗜睡,排卵期过后又怎么也睡不着。

对策:睡前1小时吃少量火鸡、奶酪或者金枪鱼沙拉,喝杯牛奶,但是不要在睡前吃甜食。

如果还是睡不着,就不要再逼自己做数绵羊的游戏了,不如起来练习一下瑜珈。

经历了整晚失眠的痛苦之后,第二天能做的补救工作,就是一定要想方设法在中午打个盹。

另外,午后可以喝杯茶或者咖啡,以便打起精神继续工作。

症状四:口唇疱疹

全世界约有5000万人患口唇疱疹。

你如果长期处在超负荷工作状态,患嘴唇疱疹的可能性会加大。

对策:发现有水疱症状时,先用冰袋敷10分钟,再拿开5分钟,反复2次,可抑制水疱肿胀;然后抹一些茶树油。

6.心理学如何缓解压力 篇六

这是主要的一种放松方法。让自己静卧在椅子上或者床上,然后从头到脚放松每一块肌肉:比如先放松额头,使额头舒展,肌肉都不紧张了,然后放松颈部肌肉,让头完全靠椅子或者枕头支撑,脖子不能用一点力。这样连续的放松身体的大部分肌肉,最后就能达到减压的作用。

二、冥想

研究发现,经过仅仅3个小时的冥想练习,人们的注意力和自控力就有大幅提高。11个小时后,研究人员已经能观察到大脑的变化。

刚学会冥想的人大脑里负责控制注意力、排除干扰、控制冲动的区域之间增加了许多类神经元。

另一项研究发现,持续8周的日常冥想训练可以提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意识,相应大脑区域里的灰质也会随之增多。

冥想练习就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它不仅能够训练大脑,还能提高心率变异度。

还有一些减轻压力、保持健康的方法,比如锻炼、保证良好睡眠、保证健康饮食、和朋友家人共度美好时光、参加宗教活动,都能增强身体的意志力储备。

关于冥想,听过很多人说有用,找个时间实践一下100小时行动。

三、控制呼吸

这本书不会教给你什么捷径,但能告诉你一种快速提高意志力的方法:将呼吸频率降低到每分钟4~6次,也就是每次呼吸用10~15秒时间,比平常呼吸要慢一些。

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加上必要的练习,这一点不难办到。

放慢呼吸能激活前额皮质、提高心率变异度,有助于你的身心从压力状态调整到自控力状态。

这样训练几分钟之后,你就会感到平静、有控制感,能够克制欲望、迎接挑战。

研究表明,坚持这个练习能增加你的抗压性,帮助你作好意志力储备。

一项研究发现,滥用药物或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的成年人,每天进行20分钟放慢呼吸的练习,就能提高心率变异度,降低欲望和抑郁程度。

四、锻炼

事实证明,科学家找到的自控力良药竟然是锻炼!

对起步者来说,锻炼对意志力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15分钟的跑步机锻炼就能降低巧克力对节食者、香烟对戒烟者的诱惑。

锻炼的长期效果更加显著。它不仅能缓解普通的日常压力,还能像百忧解(Prozac)一样抵抗抑郁。

最重要的是,锻炼能提高心率变异度的基准线,从而改善自控力的生理基础。

神经生物学家在检查这些刚开始锻炼的人的时候,发现他们大脑里产生了更多的细胞灰质和白质。其中,白质能迅速有效地连通脑细胞。

锻炼身体像冥想一样,能让你的大脑更充实、运转更迅速。前额皮质则是最大的受益者。

科学家认为,5分钟的“绿色锻炼”就能减缓压力、改善心情、提高注意力、增强自控力。

“绿色锻炼”指的是任何能让你走到室外、回到大自然怀抱中的活动。好消息是,“绿色锻炼”有捷径可走。

短时间的爆发可能比长时间的锻炼更能改善你的心情。

你用不着大汗淋漓,也用不着精疲力竭。低强度的锻炼,例如散步,比高强度的训练有更明显的短期效果。

用色彩心理学缓解你的心理压力

1. 黄色

黄色给人轻快、透明、充满希望的心理暗示,堪称健康阳光色。

在色彩心理学角度讲,黄色是最能改善心情的颜色之一。淡黄色、芥末黄和暗黄色,都会让你的房间亮起来、醒过来!

2. 绿色

自然界中的绿色名目繁多,根据黄色和青色配比,衍生出了诸如:豆绿、橄榄绿、茶绿、葱绿、苹果绿、森林绿、水晶绿…等。

众所周知,绿色象征着纯天然无添加的新鲜果蔬,以及魅力横扫全球的硬通货币(绿钞Dollar大美元)。绿色总会被人们,拿来跟“鲜活的生命”跟“金钱财富”挂上钩。

在房间内添置一些绿色,能让你拥有一颗平和的感恩之心,并轻而易举地感受到生活中的富足与快乐。

3. 紫色

紫色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调和而成,是极佳的刺激色。任何一栋房子被刷上紫色,都会有种鹤立鸡群的出挑之感。

在西方,各国的皇室贵族皆尊崇紫色,人们更是将其视为富裕奢华的象征。

Tips:身为女人,如果你无法接受铺天盖地、Hello Kitty般的粉嫩糖果色,不妨尝试在家中多布置些紫色,一样会令整个房间充满女人味儿。

7.警察的心理压力与缓解 篇七

目前, 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 维护国家稳定、社会治安的任务十分繁重, 由于现有警力和繁重的公安任务形成巨大的反差, 基层民警只能超负荷工作, 经常加班加点, 应付一些突发性事件, 面临生与死的考验, 接触到各种社会丑恶现象, 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民警的心理是否正常、健康, 直接影响到公安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其完成公安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因此, 培养民警健康的心理至关重要。

美国警察学专家威廉·克罗斯 (William Kroes) 指出:美国警察的个人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警察个人的身体、个性、家庭关系和工作开展的情况。第一, 对警察个人身体的影响。繁忙的工作很容易造成人们体质的下降, 较大的工作压力可导致诸多“精神文明病”, 如高血压、心脏病、偏头痛、气喘、失眠等等, 严重的可威胁到人的生命。据美国统计, 警察内部因公殉职与因积劳成疾而死亡的人数之比为1∶100;警察患冠心病的比率比普通人高50%。第二, 对警察个体精神的影响。警察工作对个人身体与精神的影响密不可分。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在于经常面对暴力行为, 随时可能危及个人安全, 警察精神上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长期处于这种状况, 对人的精神影响很大, 轻者神情沮丧, 重者可导致精神崩溃及程度不同的精神分裂。第三, 对警察个体行为的影响。沉重的心理压力使有些人在行为上表现出酗酒、嗜烟、工作不负责任、违法乱纪、离婚等不良行为反应。由此导致人员外流现象较严重。据一些来自美国的材料统计, 在20世纪70年代, 美国警察离婚率高达30%左右, 这个比例大大高于美国社会平均离婚率。据国际警察组织调查, 多年来这些“紧张”反应, 严重影响了警察能力的发挥, 大大降低了警察队伍的战斗力和素质。若想减轻警察个体对警察工作压力的反应, 一方面, 必须加强心理训练, 使警察个体对心理压力反应减轻到最小程度。另一方面, 重视对警察的心理选拔。因为不同个体对压力的反应大小不一样, 可通过一定的手段选拔那些压力反应较轻的优秀个体。

维护民警心理健康, 是当前我国民警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 也是新时期创新公安工作的务实之举。如果我们不站在公安工作全局的高度去关注和解决基层民警心理健康问题, 那么, 加强和改进队伍建设很可能成为一句空话。缓解基层民警心理压力, 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要根据基层民警的职业特点和生活环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抗“菌”力, 培养亲和力

人们在压力面前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 有的人会产生不良情绪, 影响身心健康。这里除压力本身的客观原因外, 主观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最核心的是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因此, 要加强正确思想引导, 化压力为动力, 增进心理健康。在当前形势下, 要不断加强对民警的政治思想教育, 增强民警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和奉献意识, 帮助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职业观, 以此保证民警始终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树立先进典型, 及时肯定基层民警工作中的成绩, 并在侧重精神鼓励的同时注重物质鼓励, 创造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工作环境, 大胆提拔任用那些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同志, 形成一个奋发向上、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理解、尊重、关心基层民警, 设身处地地替他们着想。在政治上, 给他们创造入党、评先进、提职的良好条件;在学习上, 为他们进修提供便利;在个人生活上, 关心他们的婚恋或家属下岗、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 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从而增强民警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 使大家感受到组织的关心、集体的温暖, 排除或缓解焦虑心理。

基层民警比其他职业人群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的阴暗面, 接触各种无耻、无赖、堕落之徒, 这会对基层民警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要抗拒这种不良影响, 基层民警必须学会使用善良的艺术。善良是一种综合素质, 爱、理解、体贴、同情、无私都包含其中, 只要毫无保留地全身心为人民付出, 就一定会得到幸福。另外, 基层民警要注意培养亲和力, 要有一种角色换位的思维意识, “冷、硬、横、推”说明人民警察在公众心中没有亲和力, 如果遇事就想“要是我找人解决问题, 我希望对方是什么态度”, 长此以往, 亲和力就会在你的身上出现, 警民关系紧张的压力就会得到相应缓解。

2 劳逸结合, 转移压力, 防止过度疲劳

公安基层工作是公安工作的基石, 国家的法律、法规, 公安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 都要通过基层去落实, 去贯彻。基层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 不利于基层工作的发展, 我们必须从爱护基层民警出发, 科学、合理地配置、运用警力, 不轻易浪费警力资源。要明确基层民警的职责和工作量, 排除一切外界干扰, 减少额外的交办任务, 改变不讲成本效益的人海战术, 减少不必要的加班, 让基层民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扎扎实实地做好基层工作。至于个别群众对基层民警的指责、举报, 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分辨是非, 明确责任, 即使基层民警错了, 也让他心悦诚服, 惩前毖后。考核考评是民警队伍管理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实行目标管理, 不能只罚不教、只惩不帮。要协助业务部门, 制定每个岗位的操作规范与程序要求, 让每位基层民警都能明确目标, 找到差距。考评考核要公平、公开, 增强透明度, 领导要善于协调, 善于维护基层民警的自尊和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考评成绩不理想、任务不达标的基层民警, 应区别情况, 分别对待;对主观不努力的, 应给予批评、帮助甚至惩戒;对能力确实不强、业务素质差的, 应采取岗位练兵、结对帮教指导等方式, 督促他们提高业务技能;对主观上已努力, 但仍难以称职的, 应给他们创造转岗机会, 帮助他们扬长避短, 拾回自信, 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潜能, 作出成绩, 并创设和谐的氛围, 帮助他们协调人际关系。持久的过度疲劳, 容易引发烦躁、不安, 注意力难以集中, 对工作失去兴趣等消极心理状态, 过度紧张还容易引起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的失调, 这些都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 基层民警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 防止过度疲劳, 以减少对心理健康的损害。

3 正视挫折, 提高自身素养, 增强挫折的耐受力

基层民警在公安工作中, 常会遇到各种障碍, 遭受各种挫折, 使其预期的目的不能实现。这种障碍与挫折既有自然环境、社会因素, 也有个人主观因素, 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避免的, 这就要求基层民警正视挫折, 增强挫折的耐受力, 即增强遭受挫折时, 摆脱困扰而免于心理和行为失常的能力, 从而保持自身的人格完整和心理平衡。这种挫折耐受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除此之外, 还要培养良好的个性和行为方式, 及时发现和排除心理障碍, 以增进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健康。现代社会,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面对日益繁重的公安任务和高质量的公安工作要求, 首先, 基层民警必须努力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养, 尤其是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只有这样, 才能勇敢地面对竞争和压力, 才能将竞争和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其次, 要帮助他们学会竞争。这就需要在思想上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倡导无私奉献、敬业爱岗的职业风尚。在业务上, 鼓励精益求精, 通过自学、岗位培训、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 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公安业务能力, 学会做群众工作。再次, 要培养基层民警的合作意识, 让他们懂得, 工作中人际间的竞争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 既要敢于竞争, 又要善于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工作顺利的保证。最后, 告诫基层民警, 要正确对待压力, 正确对待焦虑心理, 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和工作,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工作中的压力, 以认真负责的精神从事工作, 以热情友善的心地与人交往, 那么, 焦虑就会远离, 人生之路就会更平坦。

4 从优待警, 优化民警执法环境, 改善心理环境

一要全面落实从优待警。要理直气壮地叫响“从优待警”这个口号, 用好用足这个大政策, 在这个大政策下, 有所作为。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要体恤自己的部下, 关心他们的收入。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有内在的一致性, 两者都应该体现在对基层民警的终极友爱和关怀上, 从严治警是从政治上关心人, 防止基层民警在政治上犯错误;从优待警是从生活上关心人, 为基层民警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二要优化警察执法环境。从保证基层民警正当执法权益出发, 成立维护人民警察正当执法权益委员会, 专门受理查处侵犯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案件, 对受到人身伤害的民警进行慰问;为被错告、诬告和恶意骚扰的民警进行正名, 以维护基层民警正当执法权益, 改善基层民警的执法环境, 强化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对基层民警在正当执法过程中受到的非法侵害进行保护, 消除基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三要合理安排休假。鼓励基层民警带上家人一起外出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使基层民警的身心得到良好的调整和恢复。时间是治愈伤痛最有效的良方。在没有压力的休闲时间里, 基层民警能思索、反省自己所做的事情, 能沟通平日没能沟通的情感, 能体验平日享受不到的天伦之乐, 通过休假, 基层民警将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这对于提高基层民警队伍的战斗力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警察的心理压力与缓解 篇八

一、钢琴演奏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心理现象

1、环境导致的压力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由于登台表演的场地和平日训练的环境有所不同,演奏者如果不能迅速适应这种差异,就会导致心里紧张,进而使得演奏过程受到影响。例如,一些初学钢琴的人或者心理素质相对薄弱的演奏者,在初次登上有许多观众的舞名时,就会使得演奏水准大受影响,或许一个音节的失误在心理上造成影响就会连锁反应的影响后面的演奏。所以,环境的生疏感和压迫感就会导致钢琴演奏过程中的不良心理,环境的变化就成为了钢琴演奏过程中的一种障碍。

2、技巧导致的压力

钢琴演奏的熟练程度其实就是平日演奏技巧的反应,除了拥有坚实的演奏水平还需要兼具演奏技巧,来规避一些演奏上的瑕疵和意外。平时训练扎实、乐感较好的演奏者,在演奏中就会显得得心应手,就像是平时训练一样。但是,如果平时训练不扎实,再加上应变能力不灵活的话,拥有再强大的心理素质也难以支撑演出。所以必不可少的演奏技巧训练也是很重要的。

3、练习厌倦

成功就是简单重复,一次又一次的训练,当同一件事情重复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急躁、厌恶的情绪,当这种情绪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想继续训练,这样就会造成心情的浮躁,从而因为厌烦的情绪导致无法多次重复练习,基础的演奏就会受到影响,训练的不扎实就导致了日后演奏时的失误。

二、解决钢琴演奏过程中不良心理的对策

1、自我心理暗示

演奏者在演出时,需要在短时间内将平日练习成果完美的表现出来,临场不紧张,依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生在考级、考试当中,由于诸多原因造成的紧张,从而影响了演奏水平的正常发挥。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紧张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在心理上表现出记忆与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思考能力与控制力降低,结果演奏技巧没有完全发挥,音乐表演苍白无力或出现演奏不完整的现象。因此只有适度的心理紧张和兴奋,才是获得演奏成功的重要保证。心理训练和钢琴学习需要同步进行,必要的积极地心理暗示可以有助于演奏的良好发挥。例如,在表演前对自己暗示自己没问题,通过不断地鼓舞自己的士气让自己不怯场,这样可以缓解紧张的心理,从而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演奏效果。

2、克服失败的心理阴影

失败是为了下一次的成功做准备,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不能因为上一次的失利就一蹶不振,留下心理阴影。钢琴演奏中的失误也是一样,为了克服演奏失败对于以后演出经历的不良影响,需要进行充分的心理训练。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努力做到短时间内准确完整的完成视奏任务。勤加训练,使得学生对于一首琴谱在大脑里留下深刻印象,手放在琴键上就发生相应的条件反射,从而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从以前的失败中走出来。

3、勤于练习。熟能生巧

钢琴演奏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熟能生巧,即在脑海中已经形成印象,在表演的时候就会放松心情,手指尖流露出流畅的节奏,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要针对自己的难点部分着重训练,最后再进行整体训练。笔者认为,在开始练习一首乐谱之前,必须认真了解谱子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和作者相关作品的风格,将自己的音乐情感融入进去,做到勤与情的融合。

4、做好演奏前的准备工作

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训练,那么就要准备上台表演了,在表演前的这段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需要进行几次模拟表演,熟悉舞台表演的各个环节,按要求将曲目进行连续练习,不论对与错都不要中断,待全部奏完再作总结,找出问题的原因,在下一遍模拟演奏中加以修正。

钢琴演奏是个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学生只有在学习钢琴演奏技能的同时,重视心理训练,才能演奏成功。在平时把每一次的训练都当成一次演出,就会知道自己在真正演出的时候会欠缺什么,才能在真正演奏的时候顺利弹奏出动人的钢琴曲,这就是演出前较为持久和较为有效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在真正演出的时候,可以将它当做是一次平常的训练,告诉自己“这没有什么,就是一次练习而已”,这样也可以使演奏者放松精神,从而达到良好的演出效果。

三、避免产生不良心理压力的训练方法

1、频率训练法

当钢琴演奏者对一首钢琴演奏曲非常熟悉的时候,可以行云流水的将乐谱表现出来,做到胸有成竹,就会避免不必要的紧张和忘谱,因为演奏不能只凭感觉,而应该把握音乐的规律,由乐句组成的旋律,和语言的语法一样,在乐句中,哪个是名词,哪个是形容词,这个形容词表现忧丧的时候怎么演奏;表现欢乐的时候怎么演奏;连接词是连接前面还是连接后面等,对这类问题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充分的理解再去演奏,才能为每个音符赋予鲜活的生命,进而揭示其深刻的主题,才能够把作曲者的意图和自己的处理手法清楚地传递给听众,做到心中有谱,手下不慌。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训练的频率,多次熟悉乐谱,多次运用演奏中需要运用的技巧,而且在演奏练习中,把分句要领的性质和生活中的形象相关联,更能加深印象,增强记忆。

2、背景熟悉法

演奏一首钢琴曲不单单要流畅的将音乐的谱曲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将作曲家对这首曲子的情感传递给观众,让观众通过演奏人员的演绎领会作者的涵义。在弹奏前就需要演奏者做好准备,充分了解作者的背景知识以及创作这首谱曲的意义,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设身处地放在作者的环境中去想象。比如弹奏格列恰尼诺夫的《离别》可以把一个如泣如诉的旋律乐句想象成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投入地去练琴,就不会觉得十分枯燥,更重要的是,由于给乐曲注入了情和意的成分,会使音色等艺术表现力更富有内涵和意境。因此,演奏的时候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不但可以避免外界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也可以降低内心的紧张等不良因素造成的演奏失误,更重要的是,使得观众感受到钢琴演奏的魅力。

9.警察的心理压力与缓解 篇九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缓解高考前的心理压力

每个孩子都得经历高考,对苦读十年进行残酷的检验。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考前压力很大。此时的父母要调整好心态,尽量避免给孩子施压,要告诉孩子“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高考只是对于你高中学习的一次检验,只要你真正努力了,不管结果怎样,爸妈都不会怪你,你自己也不应该觉得有什么遗憾。”

专家宝典:

1、调整情绪,避免“考前综合症”。

来自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专家说,自从上周五本报与该中心联合开通中高考免费心理咨询专线以来,五天里平均每天都有四五十个电话打来,受“心病”困扰的家长和考生纷纷求助。“打电话来咨询的,九成以上是家长。”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刘长辉说,通过交流,专家发现不少父母已经患上了“考前综合征”。

一位母亲对专家说,快一年了,高考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几乎天天失眠,总想着考不上怎么办,结果恶性循环,把焦虑传给了孩子。

家长应尽量保持平和心态,一些“就差这一哆嗦了”之类的口头禅别总挂在嘴边。家长首先要学会放松自己,正确确定目标和期望值,让孩子在已有的强大压力中寻求平衡的支点。

2、家长要当好考前“演员”,你不轻松,也要装轻松!

高考前孩很多父母的压力比孩子还有大一些,内心紧张得不得了,甚至都出现失眠状态。首先父母要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尽量让自己有心态放松下来,实在还是放松不下来,在孩子面前,还是表现得很随意,无论有多紧张也不能给孩子看到。作一个有影响力的“演员”家长,用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孩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鼓励孩子。只有你笑了,孩子才会笑。尽可能地在高考两天把家里的气氛调节好,一家人到可以湖边散步、出去打球、散步。茶余饭后常陪着孩子聊天,谈论社会时事和孩

子的业余兴趣,适当帮孩子转移高考压力。这时候的孩子会明白再忙的父母也会在关键时候陪着他们,呵护他们。良好的气氛和受关爱的心情很容易让孩子把烦恼抛到脑后有个好心情应考。

3、帮助孩子完全发泄出压力!

高考最后冲刺阶段,有的孩子会因为紧张、任务重、压力大而心烦气燥,甚至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这时的你不要立即制止,而先让孩子“充分发泄”一番,然后再安慰。孩子发脾气实则是在发泄压力。高考的压力在考前几天表现最为强烈,孩子出现情绪波动很正常。如果此时家长跟孩子太过较真,反而会让孩子认为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压力更大。

4、从饮食方面来缓解孩子的情绪压力。

营养专家提醒考试期间,孩子消耗大,需要科学合理安排饮食。考试期间,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给。因为蛋白质不足容易导致人体疲劳,考试期间蛋类、牛奶、鱼肉类和豆制品不可缺少。此外,还要保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当人处在紧张状态时,维生素C的消耗会增加。新鲜蔬果是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良好来源。

5、家长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和“引导者”,更多的是“倾听者”和“交流者”。

对于孩子的学习,可以用“放羊式”地让孩子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但又不要漠不关心。让孩子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关键时候父母再给一些关心和引导。特别是到考前最后一段时间,不要刻意针对高考找孩子谈心,也不要总在孩子身边反复强调“要高考了”这个话题。有时孩子也会抱怨压力比较大,这时,你一定要放下手边的事,安静地听孩子讲每一句话。虽然很多时候并不能帮孩子解决什么,但倾听也能够帮孩子分忧,一两句鼓励的话也能增加孩子的信心,让孩子能更轻松地复习。

此外,父母要学会留意与高考有关的信息,把认为重要的信息或经验跟孩子交流、探讨,从别人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使孩子成长。

6、不要打乱孩子学习生活规律。

去年的北京文科状元王璞的父亲说:“面临高考,孩子本身思想压力就不轻,做父母的应该淡化高考气氛,尽量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要让孩子自己去复习。”

理科状元杨颂的母亲说:“高考之前家里和平时一样,没有紧张气氛。”她觉得家长关心太多,会让孩子产生“我要是考不好,对不起爸妈”的想法,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对考试不利。

其实,功夫在平时,孩子已经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时候没有必要打乱。就算家长平时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也不要在最后阶段突然过分关心孩子,这样做反而会打乱孩子的学习生活规律,给孩子造成压力。

家长须避免三个“过分”

家长的关心要适可而止,让孩子知道你在关心他(她)就可以了,过问太多反而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一是不要“过分关爱”。以往在这个时候,考生都被家长捧成了“皇帝”,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满足。其实,过分关爱反而会使孩子的心理负担加重,使他们本来就紧绷的神经更加难负其重。家长帮忙要帮到点子上,可以适当地帮孩子整理整理东西,同时多关注孩子生活上的需要。

二是不要“过分关注”。如果把孩子盯得紧紧的,时而问他(她)复习进程,时而检查他(她)的练习,时而出题考考他(她)。每考完一科家长就喋喋不休地问“考得怎么样”,这使孩子感觉没有自由空间,很窒息,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三是不要“过分期待”。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太高,考前考后一个劲地嘱咐孩子一定要争气,一定要对得起父母的辛苦等等。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相应的实力,过分期待只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

特别是考试的当天,孩子考完回家时,家长千万不要主动问小孩考得如何。第一句话可以是“回来了,累不累?先躺一会,妈妈正在给你弄吃的。”

如果孩子主动说考得不太好,你就安慰说,“成绩还没有出来,不要自寻烦恼;就算考得不理想,下一门争取考好就行了。别再想了,还是准备好下一门考试吧。”

7、家长“禁语”容易造成孩子压力的10句话。

高考临近,不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高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考生上考场前,很多家长都会对子女说一句加油的话,相关心理专家建议,有些话是不适合在考生临考前说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做出的提醒和安慰动作,在无形中会增加考生的心理压力。因此,相关心理学家列出了10句“安慰禁用语”,家长在子女临考前注意避免使用,以免适得其反。

1、我们对你要求不高,你自己好好考试就行了!

2、这几天你什么事都不用管,只管专心考试!

3、赶紧睡觉,好好休息才能好好考试!

4、这是专门给你买的营养液,喝了对你考试有帮助!

5、复习得怎么样了?有把握没有?

6、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我们在外面等你的好消息!

7、今天发挥得怎样?考得好不好?有把握没有?

8、这道题都不会,怎么参加高考?

9、考好了就改变你的人生,加油!

10、高考考不好,以后找工作可难啊!

11、家长致孩子的一封信:深呼吸上考场!

儿子,倒计时的秒针滴答滴答,高考的集结号就要吹响,你,也剑拔弩张。

是的,不打仗,还算什么战士;是学生,就要屡上考场。

猛虎偏爱在险山中格斗,海燕喜欢在暴风雨中拍打翅膀。

妈妈知道,此时,你已经完全做好了应考的准备,任何人的话都不愿去听和想,但是,我有几句话必须送上。

我相信,在高考中,你不会感到慌乱和紧张,因为你从小到大,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各类考试已有数百场。其实,高考和平时考试没有两样。

这次高考,即使偶尔感到紧张,你也会来几个深呼吸,将紧张感一举扫荡。复习过的知识,你不会遗忘。考试中,即使一时想不起来,你也会冷静思考,暂时中断的思想就会立即接上。答题时,你不会再马虎,犯一些低级错误,以往的深刻教训你已牢记心上。

高考考场将洒满灿烂的阳光,会激发你十二年的知识蓄能淋漓尽致地释放。高考考场是个大舞台,可以让你一展情怀,尽显风光。

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将历练你的意志和品格,促使你更加奋发向上。高考是你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关口,迈过去,今后的路将更宽更广。

古人云:“志不强者,智不强”。信心是成功的关键,沉着是信心的给养。

10.警察的心理压力与缓解 篇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在不断增加,这一问题已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高度重视。作为监狱人民警察,肩负着依法管理监狱、惩罚和改造罪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由于他们所处于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以及从事着成年累月与罪犯打交道的特殊工作,使其承受着数倍于常人的心理压力。在此高压下,不少干警心理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弄清他们心理压力的来源,并采取针对性的各种对策,帮助他们“减压”尤显重要。

一、分析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压力的来源

所谓压力是指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景中,一时无法消除脱离困境时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当这种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在一个人生活中长期存在时,就会产生心理压力。解决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压力,就要分析心理压力的来源,找准“病根”,做到“对症下药”。笔者认为,目前,造成心理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作时间长,身心疲惫。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生活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一方面带来了城乡人口大流动、大融合、商品流通大发展,另一方面带来了治安状况恶化的突出问题,人们在享受自由社会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必须承受由此而来的较高的犯罪率。犯罪率的升高使在押犯人数急剧增加,而监狱干警受编制限制,干警人数增加较少。同时,我国监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监企不分、监社不分体制,监狱办企业、办社会花费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造成警力不足。监狱基层一线干警有的白天带班,晚上还要值夜班,严重超负荷工作。还有,为了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节假日也不得休息,更不用说带薪休假,只好打疲劳战、消耗战。长期以来,造成身心疲惫,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

2、工作压力大,责任重。近几年来,我国监狱在押罪犯人数及罪犯构成发生较大变化。由于犯罪率的不断上升,各监狱普遍处于押犯人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押犯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重刑犯比例不断上升。近几年监狱硬件设施建设投入虽然较大,但仍不能满足监狱事业发展的需要,普遍存在监管设施老化或不足。鉴于以上等诸多因素,监内不安全隐患增大,防逃、防恶性案件困难重重。随着监狱三化建设的要求,特别是监管安全“零指标”的提出,致使监狱人民警察工作压力前所未有的增大。一旦发生罪犯脱逃以及恶性案件,除对直接责任人经济处罚外,有的还要受党政纪处分,有的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监狱警察普遍存在着“四怕”:生怕跑罪犯,生怕发大案,怕深夜有人打电话,怕听到警报声。在监狱人民警察的脑海里监管安全这根神经始终都绷得很紧。监区警察不但工作时间长,而且责任重,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压力的状态下工作。

3、安全威胁大。监狱是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长期以来,惩罚与反惩罚,改造与反改造,脱逃与反脱逃一直在监狱内长期存在,而且十分尖锐激烈,少数对社会和政府不满的犯罪分子,他们总会把这种不满情绪发泄到监狱警察的身上。由于犯罪分子胆大妄为,心狠手辣,加之,犯罪手段具有预谋性、隐蔽性、突发性和凶残性。为了自身的安全,监狱民警不得不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对罪犯保持戒备心理,以防不测。这种高风险的工作环境给警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4、监狱人民警察受职业和生活环境限制,造成以下三种情况,也是形成心理压力的因素

其一,交往面太窄。监狱大多部署在离市区较远、较偏僻地带,监狱警察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不易与外界交往,使他们失去了与常人相同的社会生活方式。交往面太窄容易形成:一是,心中的苦闷、怨气找不到发泄。他们整天面对的监狱同事,由于监狱的封闭性,监狱子女就业困难,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监狱子女大都照顾性地安臵在“身边”,形成“劳改世家”,监狱内部干警关系较为复杂,相互之间戒备心理严重,难以形成知心相交。并且工作繁忙,同学、亲朋之间交往较少,久而久之关系淡薄。工作的不顺,家庭的不幸,难以找人倾诉,怨气找不到发泄。二是,青年民警找对象困难。根据我国监狱收押犯人规定,男犯和女犯分押管理,男犯监狱以接收男干警为主,女犯监狱以接收女干警为主,各个监狱普遍存在男、女干警比例失衡;加之,监狱大多部署在较偏僻地带,监狱警察交往少等原因造成干警找对象难。青年警察将就找一些远离监狱区单位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对象,婚后共同语言少,家庭矛盾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困难。三是,涉及到与社会相关的问题,难以处理。如孩子上学、就业等问题,由于交往少,缺乏应有的社会关系,难以处理妥当,造成心中苦闷。心中苦闷,无处诉说,难免会产生沮丧、压抑的感觉,有的还产生自卑感,变得孤独、呆板、忧伤、郁郁寡欢;有的还借酒浇愁来消除压抑感。

其二,业余生活单调,疲惫的身心得不到很好恢复。监狱娱乐设施十分有限,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很少,所以警察的业余文化生活非常贫乏,大都是在家看电视、打扑克消磨时光。

其三,家庭开支大,经济压力大。由于监狱干警找对象难,有不少干警的配偶没工作,或有工作的大都是层次低工资低。加之,监狱无子弟学校,既是有条件差、教学质量不高,子女要想接受好点教育,就要付出昂贵借读费。监狱干警享受的是国家公务员工资,没有其它收入来源。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监狱企业受市场经济形势的影响,效益不佳,少数监狱干警的工资不能全额发放。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要钱生活,小孩要钱读书,家庭要钱买房。收入不高,支出不少,经济负担给他们带来了过重的心理压力。

二、减轻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监狱人民警察肩负着依法管理监狱、惩罚和改造罪犯、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职责。解决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始终保持一个良好心理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确保监管安全。针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压力的来源,可采用以下途径和方法减轻其心理压力。

1、加强监狱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心灵源头建筑抵御心理压力的长城

其一,开展“三观”教育活动。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着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心理活动,而且是个人行为的调节者。因此,是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每个干警的心理健康与否。只有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武装全体干警,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就会有从警为民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以宽阔的胸怀和伟大的理想、信念,抵御各种心理压力因素的侵入。

其二,掌握干警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干警易在工作岗位变动、家庭异常等情况时出现思想波动,形成心理压力,因此,要做到“五要”“一关注”:干警工作岗位调整时要进行谈话;干警犯错误受到处分时要进行谈话;考核、评先评优时要进行谈话;家里出现天灾人祸时要及时家访看望;关注干警的婚恋问题,对恋爱、婚姻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疏导。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干警心情舒畅。

其三,开展“创建学习型监狱,争做学习型警察”活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建学习型监狱,争做学习型警察,“学以致用、学以立志、学以修身”,以新知识、新理论、新理念、新技能来丰富自身的素质,充实自己的人生。

2、改善干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应加快监狱布局调整步伐,使监狱向大、中城市和交通沿线转移,让监狱警察进城居住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从而改善干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为干警创造干事创业的平台。一是在考核和争先创优工作中,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机制,使考核和评优结果能真实地反映干警的实绩。二是在干部晋职、任用方面,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科学的竞争机制,让干警的才干得到展示。三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注意吸收青年干警、长年累月在监区一线工作的干警入党。使干警在公平、合理、科学的考核和竟争机制下,有一个平衡的工作心态。

4、加大监管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提升物防、技防水平,提高监管安全系数,减轻人防压力。建立具有科技含量的监管设施、监控系统、监狱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了监狱工作效率,解放部分警力,也使监管安全更有保障,有效地缩短干警的工作时间,减轻其工作压力。

5、大力发展警营文化。一是营造释放警察心理压力的休闲空间。由于监狱警力严重不足,以及长期从事高危工作,加之社会文化的变迁和犯罪手段的不断翻新等众多警情不可控和不可预料性,工作中,警察被迫超负荷运转,精神高度紧张,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警营文化,为警察营造释放心理压力的休闲空间。如建立图书馆、阅览室、篮球场、健身房等。二是开展警察易于接收的娱乐活动,使干警在这些娱乐活动中能达到忘我,忘却工作中的压力,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态,以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6、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干警的心理素质,势在必行。通过心理健康咨询、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等,帮助干警处理好工作压力问题、人际关系、婚姻恋爱、社会适应、学习考试等,帮助干警“减压”,以提高干警在危机环境、突发事件中的心理稳定状态、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消除烦恼挫折及感情困扰,从而培养监狱民警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性格。

7、积极落实从优待警政策。从优待警是监狱机关“以警为本”,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警心”工程。从优待警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提高监狱警察的政治待遇;二是认真落实好监狱人民警察的公休假制度;三是为监狱干警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干警的后顾之忧;四是每年为全体干警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五是适当扩大干警外出参观人数和次数,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

11.警察的心理压力与缓解 篇十一

关键词:高职新生;心理压力;自卑心理

中图分类号: 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07)12-0114-02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心理压力是人的一种主观反映,是紧张过度的心理状态,同时有是对威胁或紧张的一种情绪和生理反映,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肌体患病。现代生活的压力,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我们。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和严峻的就业环境,高职生入学时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提高高职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必须深入、全面分析影响高职生的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寻求缓解高职新生心理压力的解决途径。

一、高职新生心理压力表现和原因

(一)高职新生心理压力的表现

1.自卑心理。高职新生的自卑心理表现为胆怯封闭,由于经历了高考失败, 一些人由于深感受自己不如别人,在与人交往或者从事某项事业中必败无疑,于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参与竞争,不干有风险的事,坚信“安全第一”。越是封闭自己,越是对自己没有自信,造成不良循环。一些人又常表现为自傲逼人,即人们常说的过分的自卑以过分的自尊表现出来,尤其当屈从的方式不能减轻其自卑之苦时,就采用好斗方式。有自卑感的人,他们比任何人更注意到不让自己被别人发现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当他认为别人可能会发现时,便采用这种好斗的方式阻止别人的了解。人们常发现这种人动辄就会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寻找借口衅事。其实,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反而暴露出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跟随大流,丧失信心之人,常对自己的决定缺乏自信,便随大流以求与他人保持一致,去应验一句“人随大流不挨罚,羊随大群不挨打”的古训。

2.困惑的心理。专业定位模糊 ,专业定位是学生充分了解可供选择专业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的基础上,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出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通常面临下列情况容易出现专业定位模糊:一选择专业与自身兴趣、爱好不吻合;二从众心理,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劣势;三面临多个选择,或对未来专业的发展没有把握。学习环境的转变,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等等都是高职生产生困惑的主要方面。

3.焦虑烦躁的心理。焦虑心理是个体预期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危险出现而自觉难以应付,由于紧张、烦恼、恐惧不安等感受交织而形成的复杂情绪状态。高职新生由于处于新的环境中加之对职业教育的不了解和专业目标的模糊,对自己就业前景的悲观估计在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往往显得很焦虑。在生活中,稍有不顺,就会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在学习上,稍有不懂,就心不在焉、思维迟缓;与人的交往中,往往表现敏感而反应过度。

(二)造成高职新生的心理压力的原因

1.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高职学生由于经历高考的失败,挫折感和失败感使很多的学生认知产生了偏差,“拿着放大镜看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

2.学业。研究表明各种压力事件引发高职生心理压力感程度的排序结果表明,学业压力对高职生产生的心理影响排在首位。作为一个学生,学业成败将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而高职学生最关注的是将来的就业问题也包括来自于同学和老师的称赞、奖学金、毕业证,这些东西决定个人将来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学生对学业压力的感受最强。

3.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压力也为高职生所看重,这与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关。这一时期的高职生的心理承受力还比较弱,而面对的社会变化和外界刺激又较多,高职生的情绪非常容易波动,再加上他们对他人的评价和人际关系非常敏感,所以如果这些方面的事情处理不当,则对高职生的心理影响将是非常明显的。

4.就业。高职学生在入学时的目标都是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而目前的就业形势使他们在进校的第一天就背上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5.经济。贫困高职生已经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高职学生中也有很多家庭贫困,对这些学生来说学业、就业和昂贵的学费是他们最大的压力。

6.学校环境。由于资金的不足,很多的高职院校的校园空间狭小。在扩招的影响下,致使校园人口密度过大,宿舍、食堂、图书馆等过分拥挤,干扰理论模型提出,由于太多人存在,阻碍了人们直接的目标活动,引起挫折感。研究还发现,在空间拥挤的情况下,人经常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好斗、富有攻击性,心理上产生无助感和压抑。另外,学校对学生限制太多、不良的校风、组织不公、人际关系不良等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二、解决高职新生心理压力的途径

(一)指导学生树立信心确立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高职新生所表现的自卑心理,一方面是学生高考受挫;另一方面是对高职院校的不信任和偏见,这种偏见有职业教育本身原因的影响、有国家已往的政策及“三不一高”(不转户口,不发派遣证,不包分配,高收费)导向的影响,此外,由于宣传不够,社会上对高职认识模糊,加之不少的学生在内心是不愿就读的。因此,高职新生在入学前大都没有很好的心理准备,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就根本谈不上。有的同学可能还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而我们正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时期,社会日益发展为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的社会”。何况,高职学生在目前的就业状况,如此地重学历和文凭的现实面前,其自信可以说是不堪一击。因此在学生入学校时,定要加强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自身专业的认识以及培养目标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重新评估自己,重新树立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集中精力、刻苦钻研、奋发努力的动力,才能勇于面对困难、勇于承受挫折。

(二)加强良好的意志品格的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高职新生不同于一般的高职生,他们受到来自社会轻视职业教育和就业困难的双重压力。在入学时经常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其心理素质很不稳定,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其心理素质比一般的高校学生更脆弱,为此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热爱生活、坚定信心、乐观向上,才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二是要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有自知之明,不会对自己提出苛刻的期望和要求。一个人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才能扬长避短、乐观自信,才能促进个性发展与完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求学生注意提高自己的意志品格,形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坦荡无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行;同时,要求加强学生个人毅力、意志的磨练,建立起勇于面对困难和承受挫折的意志品格。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和生活氛围

教育界很多的专家反复强调“环境育人”,学生进入学校从大来说,会受到整个学校的环境的影响,小的来说就是班级环境的影响,虽说小但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实施管理时,应充分认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努力才创造良好的班级育人环境,尤其在新生入校时,就应注重班级和学风建设,力促在班级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好的学风的形成,学生都易受到感染、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有序的业余生活是学习效率的有效保证。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心理上的失落、疲劳和压力,从而心情轻松舒畅,也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而健康有序的业余生活能成为枯燥学习的调味剂。学校和老师要从生活、学习和思想等各方面关心学生,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争取让他们互帮、互助、互学,并从中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使他们真切的体会到学校和教师的关爱。

参考文献

[1]张世杰.论高职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转科学校学报,2000,(10).

[2]张小乔.心理咨询治疗与测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3]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12.警察的心理压力与缓解 篇十二

一、引导教师正视压力的作用, 使教师从容面对日益增加的教学压力2

(一) 端正个人心态和采取积极的工作态度

当今社会, 竞争无处不在, 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都具有很大的压力, 教师也不例外。高校应引导教师正视压力的作用, 使教师从容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压力的存在有好的一面, 也有不好的一面:压力的存在使人上进, 促进个人的进步, 提高工作效率;若压力太大, 又会起到反作用, 使人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出现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不适。所以, 教师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压力, 学会减压, 以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 加强体育锻炼

高校教师每天都面对大量的文案工作, 却几乎不参加任何的体育锻炼, 所以工作中的压力无从缓解, 加之每天面对电脑工作或者大量的书写工作, 增加了颈椎病、腰椎病的发病几率, 所以高校教师在心理压力的同时又出现了身体的不适, 而身体的不适又加重了不良情绪。对此, 高校应督促教师加强体育锻炼, 让他们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缓解压力,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另外, 高校也可以多组织一些文体活动, 鼓励教师参加, 增加生活的乐趣, 以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三) 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

高校教师压力大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工作目标不明确,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所以应鼓励高校教师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 让自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规划好各个时间段自己应重点做的事情, 事情一个个解决, 目标一个个达到, 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缓解不良情绪3。

(四) 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教师面对的大都是文案工作, 包括备课、写教案、制作课件、整理学生的信息等, 应把所做的工作进行整理, 分出工作的轻重缓急, 然后有条理、有次序地去解决各项问题, 以提高工作效率。否则很多工作堆积在一起, 只会增加高校教师的压力和不良的心理反应。

二、从学校层面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

(一) 改善学校领导方式是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学校领导要关心教师生活, 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生活困难, 并协调好教师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 创造一个良好而有爱的工作氛围, 从而缓解教师工作中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具体做法:学校领导要主动关注教师, 多与他们交流沟通, 鼓励他们将消极情绪排解出来, 还可以邀请专家或者心理医生给教师进行咨询或组织培训, 使教师能够获得如何缓解自身压力的专业知识4, 用专业的知识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疏导不良情绪, 保证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二) 建立健全薪酬分配制度

对高校教师不仅应给予精神鼓励, 更应给予适当的物质鼓励。很多高校的薪酬分配制度不太合理, 往往实施职称、职务与工资奖励挂钩的奖励制度5, 以至

于职称低的教师做了很多的工作得不到相应的报酬, 增加了不良情绪, 影响了心理健康, 所以应健全薪酬分配制度, 奖惩分明, 使高校教师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 以增加高校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和幸福感, 缓解不良的情绪6。

注释

11 张卫宇.高职教师心理健康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人才, 2011 (14) :55-56.

22 张峰.浅谈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技术市场, 2014 (7) :210-211.

33 宋妍雯.浅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解决对策[J].甘肃科技, 2014 (30) :81-83.

44 许德宽, 黄晓娟.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以河南省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 2013 (1) :18-21.

55 崔玉环.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 :92-96.

13.警察的心理压力与缓解 篇十三

五一过后,离高考也只有一个月左右时间了,不少高三学生开始变得焦虑不安,影响复习冲刺。

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科科长王晓玲副主任医师提醒考生,实力固然是高考成败一大因素,但多数情况下,心态调节状况往往是高考成败的关键,不少“过来人”表示,高考成功70%取决于心态。

高考将近,考生要如何自我调节,轻松迎考呢?王晓玲为高考生们支了五招,广大考生不妨一试。

【第一招】保障每天8小时睡眠

长时间的应试复习让很多学生感到疲倦,复习起来力不从心,效率不高,怎么办? 王晓玲介绍,对高三学生而言,面对高考的紧张心理由来已久,为了考出好的成绩,不少同学放弃了应有的休息、锻炼、活动时间,埋头苦读,时间一长,不仅身体上吃不消,也易产生厌烦心理,复习时间虽长,但效率不高。

因此,高三学生因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在保障每天8小时睡眠基础上,除去吃饭时间,每天至少休息、锻炼1小时,听听音乐,适量运动,不但可以缓解疲劳与紧张,还能调节内分泌,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考生也不能走另一极端,认为考前要松手大休一周,停止复习,专调心态,这也会适得其反。

【第二招】家长切勿给考生过多负担

考前很多学生心理负担重,总担心考不好会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这该怎么办? 王晓玲介绍,这种情况在考生中较为普遍,要摆脱这种心态,考生要明确学习目的,正确解读长辈们的期望。读书不是为了父母的面子,也不是为了老师的荣誉,而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只想着一定要考好,考不好就愧对长辈,招人耻笑,那必然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对于父母、老师而言,他们关心孩子的高考,归根结底也是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程。如果能够正常发挥,考取一个理想的学校固然好,但“高考不是通往成功未来的唯一途径”,这个道理长辈们比孩子理解得更透彻,更不会因为一次考试就对孩子失望,因此学生大可不必背思想包袱。

“只要自己尽力了,即使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未来的人生也还会有很多的机遇在等待自己”抱着这样的信念,就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高考。

【第三招】别总和身边同学比成绩

每天焦虑不安,总觉得身边的同学都比自己学得多,考的好。

临近高考,学校通常会组织多次高考模拟考试,部分学校还公布每次考试成绩和排名,目的是让学生提前熟悉考试流程,体验高考,同时激励学生做最后的冲刺。但很多学生往往过于在意模拟考试成绩和排名,总拿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做比较,这样势必会让自己日益紧张、浮躁,这时该如何处理?

王晓玲说,要克服这种心理,必须正确了解自己的实力,不盲目攀比,同时告诫自己,高考是与全国数以百万计的学子在竞争,把目光锁定在身边的同学,即使成绩超越身边所有的同学,也不能证明什么。

【第四招】进考场不妨尝试“藐视”战略

一进考场,头脑一片空白,平常会做的题目怎么都解答不出来。

王晓玲说,这主要是考生把考试看得太重,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临考时过度紧张造成的。出现这种情况,考生要学会自我暗示,经常提醒自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场小小考试,我会考好的”。

进入考场后,可以看看窗外的风景或闭目养神,转移大脑的兴奋灶,试卷发下来以后,万一出现脑子里一片空白的现象,一定不要慌张,合上试卷做几次深呼吸,可以使自己尽快平静下来。

【第五招】切忌乱吃补品扰乱生物钟

马上就要高考了,同学们都在吃各种滋补食物和提神健脑产品,自己却没有“补一补”,一些同学总觉得不放心。王晓玲说,考生完全不必有这种担忧。临近高考,切忌整体改变考生原有的日常饮食习惯,而是根据考生的喜好和习惯,在原有饮食习惯的基础上予以适当调整。

上一篇:《廉租住房共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修改意见下一篇:八年级语文下《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