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考核标准

2024-10-25

社区考核标准(共14篇)

1.社区考核标准 篇一

社区工作考核验收标准

一、构建维稳组织网络建设及运行情况

1、社区干部“一口清”及居民信息台帐更新情况。根据“四类管理法”和分片包户制度,及时更新居民信息台账,对重点人员、流动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坚持经常性复查。按照分片包户的要求做到对分片包户基本情况知晓率达到100%。

2、楼栋长、信息员队伍建设情况。建立社区楼栋长、信息员基本信息台帐,居民知晓其片区的巷道(户)长、楼栋(单元)长,楼栋(巷道)长、信息员职责明确,作用发挥良好。定期组织楼栋(巷道)长、信息员召开会议,对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建立信息收集台帐,并及时上报党组织。

3、信息分析研判工作情况。按照社区信息分析研判会议要求,定期召开信息分析研判会议,会议过程记录要详细,会后要及时制定处置方案,处置结果要及时公示、通报。(分析研判会原则上每月不少于2次)

4、重点工作户、重点管控户帮教情况。及时掌握及更新辖区重点工作、重点管控户基本情况,定期上门帮教、帮扶,建立帮教、帮扶台帐(原则上重点工作户帮教帮扶一个月不少于2次,重点管控户不少于4次)。

5、“两支”队伍建设情况。建立社区常被联防队和预备联防队,联防队员基本信息准确、详实,应急预案完善,各项装备齐全,定期进行演练,作用发挥较好。

6、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情况。建立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台帐,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旅店式管理、星级化评定”工作机制运行顺畅,出租房屋登记率、挂牌率和流动人口登记率达100%。

7、社区党组织覆盖情况。建立社区党员信息库,在居民小区和商务楼宇、沿街铺面、建筑工地、集贸市场、居民小区等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小组并定期组织开展活动。

8、重点片区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按照好、较好、一般、差分类界定社区重点片区,明确责任人,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治措施,整治效果明显。

9、宗教事务管理情况。实行社区主要领导联系宗教活动场所、定期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依法管理宗教人士、宗教场所、宗教活动各项措施切实有效。

二、社区为民服务工作机制运行情况

1、全程代办服务工作完成情况。社区“一站式”服务各类工作台帐完整、规范,全程代办服务工作与“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有机结合,全程代办服务方式方法符合实际,居民满意率达到95%以上。

2、错时工作为民服务情况。能够科学调整社区干部工作时间,工作人员轮流坐班,错时工作时间能够为居民提供各项社区服务,居民满意率达到100%。

3、群众性文体活动和经常性、群众性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开展情况。组织片区居民或联合其他片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等有计划、有方案、有总结,社区文化开展有创新点、亮点。

4、为社区居民解决热难点问题情况。认真收集、梳理社区居民所反映的矛盾纠纷、热难点问题及意见和建议,在限定的时间内对居民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给予答复,对反映的热难点问题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上级党组织。及时摸排,准确掌握居民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能够及时调解、化解和处理各类矛盾纠纷。

5、为辖区居民及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和社会困难户等特殊群体提供义务服务和低偿服务及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情况。建立社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和社会困难户特殊群体台帐,能够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和社会困难户特殊群众提供义务服务和低偿服务,有工作记录。

6、社区六站一室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开展面向居民群众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卫生保健、社会救助、社会治安、人口管理、计划生育、便民利民、信息网络等服务工作情况。

7、“五百”服务开展情况。按照“五百”服务内容(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针对社区居民不同类型服务需求,提供政策法律宣传服务、基本生活保障、技能培训、介绍就业服务、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服务,提供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就业康复、孤寡老人生活救助、孤儿或重症患者爱心援助和医疗健康、居家养老、救助保障等服务,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能力,深化“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落实力度。

8、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及在职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在职党员基本信息台帐,能够定期组织志愿者、在职党员开展为民服务活动。

三、社区常规工作开展情况

1、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健全完善县、镇领导干部包联社区、社区干部分片包户制度并落实到位,社区干部人手一册《民情日记》,入户走访填写登记表,入户记录详实。

2、社区创建活动开展情况。结合社区实际,开展党建示范点、特色社区、安全防范示范点、五个好社区、精神文明单位、平安单位等创建工作,推进社区工作稳步开展。

3、各类阶段性工作推进情况。创先争优活动、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活动、换届等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

4、统筹城乡党建一体化新格局工作开展情况。建立社区、驻区单位、结对村共建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社区、驻区单位、结对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广泛开展互助帮扶工作,提升社区整体服务水平。

5、社区群团组织工作开展情况。社区工、青、妇组织健全,运行顺畅。

6、建立完善“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各项制度情况。

7、社区干部队伍管理情况。建立完善社区干部队伍管理相关制度,严格落实社区干部绩效月考核制度,制定社区干部绩效考核方案、民主测评表、综合评定(量化评分表)、绩效津贴发放表等,并定期公示。

8、社区阵地及工作经费管理情况。科学规划使用社区阵地,阵地作用发挥明显。社区工作经费使用合理,定期公示。

2.社区考核标准 篇二

关键词:社区矫正,社区服刑,考核机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依法治国”为主题, 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制定社区矫正法”。司法部按照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部署和国务院的要求, 在广泛调研论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草案送审稿, 这一草案送审稿已经于去年2月份提请国务院审议。草案一共六章六十三条, 分别是总则、社区矫正机构、刑罚执行、监督管理、教育帮扶和附则。可以说涵盖了执行主体、执行方式、执行场所、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奖惩等诸多内容, 其中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制度是本文着重研究的内容。那么, 《社区矫正法》草案中社区服刑人员考核制度是怎样的, 这一考核制度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去完善这一制度呢?

一、《社区矫正法》草案中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机制

(一) 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标准

《社区矫正法》草案第第二十二条规定:“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给予警告, 并出具书面决定:未在规定期限内报到的;未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 经教育仍不改正的;违反关于报告、会见、外出、居住地变更或者行使政治权利规定的;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 情节较轻的;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经教育仍不改正的;有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行为的。第二十三条规定, 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 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作出处理。因此笔者认为草案中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标准具体有以下六类:第一, 是否按照规定报到;第二, 是否按照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第三, 是否违反关于报告、会见、外出、居住地变更或者行使政治权利的规定;第四, 是否违反法院禁止令;第五, 保外就医人员是否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第六, 违反上述标准的次数和轻重程度。

(二) 社区服刑人员的惩处方式

对社区服刑人员不符合考核标准的, 主要有三种处罚形式:第一, 警告。《社区矫正法》草案第二十二条规定:“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给予警告, 并出具书面决定……”;第二, 治安处罚。第二十三条规定, 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 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作出处理;第三, 收监。草案第二十五条规定:对宣告缓刑、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予以撤销缓刑、假释, 收监执行的, 由社区矫正机构提出建议, 报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 提请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基层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裁定。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裁定书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三) 社区服刑人员的鼓励措施

对社区服刑人员表现良好的, 主要有三种鼓励措施:第一, 表扬。草案第三十一条规定, 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 认真遵守法律法规, 自觉服从监督管理, 积极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 或者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事迹突出的, 社区矫正机构可以给予表扬。第二, 减刑或缩短考验期。草案第三十二条规定:社区服刑人员确有悔改表现, 受到两次以上表扬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可以依法减刑、缩短考验期;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应当依法减刑、缩短考验期。第三, 暂予监外执行的假释。草案第三十四条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符合假释条件的, 由社区矫正机构提出建议, 报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批, 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请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中级人民法院审核裁定。相关建议书和裁定书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监狱。

二、《社区矫正法》草案社区服刑人员考核机制的问题

(一) 惩处措施设置不当

本草案对不符合考核标准的社区矫正人员的惩罚措施有三种, 分别是警告、治安处罚和收监, 很明显收监的处罚力度最大。缓刑、假释是根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大小而做出的暂于不执行原判刑罚, 而在狱外观其表现, 一方面有利于罪犯改造, 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监狱压力。草案中明确规定缓刑、假释的重处罚为收监, 而对管制的最重处罚则是行政处罚, 言下之意就是对于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无论违反管理规定程度多大、次数多少都是行政处罚, 这显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 忽视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考核

社区矫正, 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 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由此可见, 社区矫正的矫正目的有二:矫正犯罪心理和矫正行为恶习。在具体的考核标准中, 我们只是看到了对行为矫正的考核, 而没有对心理的矫正效果的考核。在草案第五十六条中规定: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需要, 组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采取必要的心理咨询、行为训练等措施,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恶习。但是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况矫正到什么程度算是成功?以及矫正前后心理状况有什么程度的改变, 犯罪心理与非犯罪心理的界限是什么, 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整个《社区矫正法》草案只注重矫正行为恶习, 而忽视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考核。

(三) 缺少现实可行的治安处罚依据

第二十三条规定, 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 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作出处理。但是这个治安处罚是什么样的治安处罚并没有明确规定。《治安处罚法》并不能涵盖全部“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的行为。比如, 某人因为犯有猥亵儿童罪, 法院发出禁止令, 禁止其进入幼儿园, 而此人在社区矫正期间违反法院禁止令进如了幼儿园, 那么应当按照哪一部法律处罚?更不用谈应当怎么处罚了。那么面对草案中社区矫正人员考核机制出现的以上三个问题, 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应对呢?在文章的下一部分笔者将着重讨论这一问题。

三、《社区矫正法》草案社区服刑人员考核机制的完善

(一) 提高管制社区服刑人员的惩处力度

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刑罚种类。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 但限制其一定自由, 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 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不同于缓刑、假释, 对于因为判处管制而在社区服刑的犯罪分子多次违法社区矫正管理规定, 不可能收监执行刑罚。因此笔者认为, 应当区分管制与缓刑、假释的治安处罚, 管制的治安处罚上限应当高于缓刑假释。对于那些因为判处管制而在社区服刑的人员严重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的, 处以更重的行政处罚。这样就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矫正人员违反规定的惩处措施。

(二) 建立心理测评机构

在草案第五十六条中规定: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需要, 组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采取必要的心理咨询、行为训练等措施,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恶习。各地社区矫正本身都有一个心理咨询机构。笔者认为心理咨询机构除了负责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心理康复教育之外, 也应当制定一套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矫正标准, 对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前后的心理状况都要进行测评, 达到标准的即为成功, 否则就是失败。对于成功者应当如期接触社区矫正, 对于失败者应当适当延长矫正期限。简而言之, 就是建立专门的心理测评机构和心理测评标准, 重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

(三) 明确治安罚的处罚措施

3.中国设计官员考核新标准 篇三

7月19日,中国新闻网转发了一条消息,透露“目前正在几个省市试点的干部考核评价新体系有望于一年内在中国内地全面推开”。随后,这条新闻被媒体广泛转载。

“一年内推开”传言不实

《瞭望东方周刊》就此致电中组部的相关官员,得到的答复是:“官方没有提供这方面的消息。我们有一条纪律,试点过程中不做任何宣传报道,对这一报道我们不做评价,但也不能说他们无中生有。”

该官员同时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个体系比较大,不是短期内能建立起来的,现在还处在酝酿阶段,还没有最终形成成果,最后的定稿不会这么快出来,媒体说一年内全面推行是没有依据的。”

记者从中组部还了解到,干部考核评价新体系的制定工作从今年2月份启动,为此,中组部专门设立了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小组。

“制定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是中组部今年贯彻中央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落实科学人才观的一项重点工作,干部工作面涉及得比较宽,这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比较敏感。各地情况不同,都在探索,中组部也在边试点边总结,具体指标还没有出来。”中组部的一位官员说。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组长桑助来在接受 《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也表示,“官员考核评价体系比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更敏感,涉及利益问题,不好说。”

记者注意到,在中组部计划于今年集中推出的6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中,没有包括官员考核评价体系这一项目。

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考试测评研究中心主任吴江教授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则表示:“这个报道不准确,这个体系不可能在一年内实行,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搞起来。”他同时表示,“现在各地各部门对政绩考核标准的设置意见很不统一,没有定论,意见方案还没有拿出来,只是一些意向,现在正在争取拿一个意见出来。”

据了解,中组部已经提出,要把发展思路是否正确,发展战略是否合理,能否处理好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作为考察领导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内容。

部委联动与地方冲动

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政绩观能否确立,以及考核体系是否完善,这一认识,已经成为中共高层的共识。

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官员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2003年12月24日,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从2004年起,要把对农民工的培训列入政府官员的考核标准。

2004年,国家发改委与国家统计局一道,会同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加紧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这种新体系已在海南和重庆展开了部分指标的试点核算。北京、浙江、安徽、广东、福建、江苏等多个省市也已明确要求,将计入环境和资源等方面损失的绿色GDP纳入其经济统计体系。

中组部已经和国家环保总局联手,在四川、山东、河北等部分省份进行试点,将环保方面的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

2004年2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按照全国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5%的幅度,将今年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分别下达给各省区市,并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把控制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

建设部官员也透露,中国将建立涉及环境、能源、交通、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评估体系,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科学评价,严防“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国土资源部针对群众信访数量的上升现象,提出了应当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是否维护农民权益,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

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也推出了今后考核干部政绩的5大“绿色”标准。

与中央部委的积极探索相映成趣,地方政府对官员考核评价体系的探求也呈现出千帆竞发的局面。

今年5月,北京市委成立了巡视组,准备把巡视结果作为对干部的考核参考。除此之外,一套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4个专项指标构成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在年内建立。

2004年2月,广东人大教科文卫委根据非典的教训,提议将“防病”列入官员政绩考核内容;近日,山东省政府要求,为强化执法责任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将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率列为干部政绩考核内容;黑龙江省将征地补偿安置列入干部政绩考核;江苏省将“农民充分就业”列入干部政绩考核;山西省将林地保护纳入干部政绩考核;陕西省将人口、资源、环境三项指标纳入了干部考核体系……

在浙江磐安县,干部考核与民间艺术挂上了钩;辽宁沈阳市要求官员签综合治理责任书,将社会稳定纳入干部考核;江西宜舂市制定“实绩档案”,细化并量化了干部考核办法;山东省日照市日前将安全生产纳入干部政绩考核。

“世界性难题”

“政绩考核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能从整体上简单化,它需要非常科学的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吴江教授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表示。

“1996年,中组部出台了《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办法及考评标准体系》,在全国16个地市、150多个县进行了试点,还成立了干部考核委员会。但试点的结果不令人满意。”吴江说。

斯时,吴江还在中组部政策研究室任副主任,他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由于经验不足,这套指标体系考核在干部中引发了一些矛盾,对干部的评价不够公正”。

如今,从中央到地方的“繁花渐欲乱人眼”的探索与实践,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建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难度。

GDP是一个焦点。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东京认为,对干部的考核就应该和GDP脱钩。他说:“用GDP数字来对干部进行业绩考核,会迫使地方官员为发展当地经济去占用耕地、破坏资源。只要将GDP和干部业绩挂钩,地方政府就会去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

王东京教授从政府职能角度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创造产值是企业的事,政府是用来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服务、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主任李忠杰教授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则认为,“不能说讲科学发展观就把GDP给否了,因为GDP毕竟是一个综合的量化标准,但GDP不可能反映全部的政绩,所以指标体系要更加全面一些。”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评价干部的最根本方式是由人民来评价,而不是由组织部门来评价,建立民主制度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

4.社区干部考核评语 篇四

1、该同志注重学习,政治素质较高,大局观念强,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工作思路方法清晰得当,廉洁自律,较好地完成了分管工作和局党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能够一抓到底、锲而不舍地抓,切实抓出成效,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3、xx能够着眼长远,以战略思维和发展眼光分析客观事物、科学判断形势,把握时代要求,总揽发展全局。积极扩大经济总量,努力提升发展质量水平;既抓好当前发展,又加强环境保护,注重资源节约;能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到推动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上来。

4、更新用人观念,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各种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蔚成风气。

5、能够勇于开拓,大胆干事。能够迎难而上,以攻坚破难的勇气和魄力,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有效破解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难题。

6、能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着眼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本乡的综合竞争力。能够把提升软实力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通过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科学决策、提高效率,大力培育创业文化,激发人才活力。

7、xx能够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积极克服飘浮作风、浮躁情绪。努力做到不盲目攀比,不搞花架子,不急功近利。

8、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优化软环境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努力营造一个成本低、回报快、信誉好、效率高的发展环境,以效率提速带动发展提速。

9、该同志长期扎根边远山区工作,毫无怨言。农村工作经验丰富,思路清晰,做事谨慎、细致,讲究方式方法,分管农业、统计、土管和圩镇建设等工作能认真抓好落实,经常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工作责任心强,兢兢业业,踏实肯干,为人忠厚本份,待人和气,处事公正,团结同志,廉洁奉公。希望今后工作更大胆些。

10、xx能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主动把心思放在干事业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把功夫下到狠抓落实上,以创造性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1、xx能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着眼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本乡的综合竞争力。能够把提升软实力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通过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科学决策、提高效率,大力培育创业文化,激发人才活力。

12、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文化,打响文化品牌,把文化建设作为优化环境的重要内容,以健康和-谐的文化熏陶人,以浓厚的创业氛围吸引人,为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源泉和肥沃的文化土壤。

13、该同志在***年度中,服从**党委、工作安排,安心工作,热于本职,工作勤恳踏实,虚心好学,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严格 领导,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在文化馆、图书馆、剧团被拆除的情况下,对自己所分管的工作能想方设法开拓新的阵地,组织人员到乡村开展“三下乡”活动,参加市里“金土地杯”、“三个一”文艺创作演了获二三等奖,参加省第二届少儿美术作品展览获一等奖18个,二等奖28个,三等奖24个,并获得优秀组织奖。为人诚实、本份,维护班子团,支持配合主要领导工作。希望进一步加大对文化艺术中心筹建工作力度。

14、xx同志注重学习,政治素质较高,大局观念强,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工作思路方法清晰得当,廉洁自律,较好地完成了分管工作和局党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15、xx同志在***年度中,服从**党委、工作安排,安心工作,热于本职,工作勤恳踏实,虚心好学,认真学习业务知识,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在文化馆、图书馆、剧团被拆除的情况下,对自己所分管的工作能想方设法开拓新的阵地,组织人员到乡村开展“三下乡”活动,参加市里“金土地杯”、“三个一”文艺创作演了获二三等奖,参加省第二届少儿美术作品展览获一等奖18个,二等奖28个,三等奖24个,并获得优秀组织奖。为人诚实、本份,维护班子团,支持配合主要领导工作。希望进一步加大对文化艺术中心筹建工作力度。

16、能够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打造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以创造性工作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社区公益岗考核制度 篇五

管理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我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管理,落实好就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的社会效能,杜绝“吃空饷”的现象,本着以事定岗、以岗设人的原则,根据上级相关政策,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本制度适用于乔村北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

第二条、公益岗位业务、日常工作及考勤由乔村北社区负责管理。

第三条、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的工作纪律

(一)严格遵守工作时间,不得在上岗期间私自离岗。

(二)爱岗敬业,对责任内的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团结同志,服从领导,认真完成社区交给的各项任务.(四)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第四条、考勤

(一)公益性岗位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持上下班制度和考勤签到制度。

(二)在规定的上班时间,未签到者为迟到。

凡迟到两小时以上,视为旷工一天。

(三)在上班时间内未经批准擅自离开为早退或脱岗。

早退、脱岗两小时以上,视为旷工一天。

(四)旷工未请假或请假未批准者,未上班视为旷工。

第五条、违反劳动纪律处理办法

(一)一月内迟到、早退、脱岗三次批评教育;四次给予书面警告;

再次出现迟到、早退、脱岗现象,经教育仍不悔改的,视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报请社保所给予解除劳动合同。

(二)无故旷工二次给予书面警告;

无故旷工三次以上,视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报社保所给予解除劳动合同。

第六条、奖惩办法

(一)社区每向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可以不在续签订下一年劳动合同,对考核合格者的可以续签劳动合同。

(二)对在公益性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经考核,由社区进行表彰奖励。

(三)、公益性岗位人员,必须遵循劳动保障所制定的管理办法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工作,以便在社区内更好地开展工作。

浍滨办事处乔村北社区

6.社区考核标准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19个典型城市出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实施方案、标准和细则等政策文件。

1.2 专家咨询

邀请武汉市及1个区的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CDC)、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召开座谈会,了解不同部门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的认识及武汉市和各区的做法。另外,借参加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研讨会的机会,向参会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官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相关问题进行咨询。

1.3 资料分析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政策文件和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2 结果

根据收集到的文件,结合访谈资料和文献,通过整理和分析,对各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的做法及特点归纳如下:

2.1 考核目的

各地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的目的包括:(1)督促、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落实服务功能,规范服务行为,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促使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2)将绩效考核同经费补助挂钩,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3)为政府投入提供依据,加强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经费预算的管理和提高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率[1]。

2.2 考核组织及其职责

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的组织包括:(1)相关政府部门,如卫生、财政、民政、残联和计生委等。(2)医疗卫生机构,如CDC、妇幼保健院和二三级医院。(3)医院或护理协会等行业组织。(4)社区居委会代表。(5)中介公司。但不同地区参与绩效考核的组织及其职责并不完全相同。

2.2.1 相关政府部门。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参与实施。因涉及财政经费投入问题,财政部门是重要的参与者。按照省、市、区(市、县)三级划分,省卫生厅、财政厅的职责是:制订方案,组织和协调全省绩效考核工作,对各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助经费的投入和使用、相关政策制定等情况进行监管,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抽查考核等。市卫生局、财政局的职责是: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和承担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管和指导,对区(市、县)社区卫生补助经费的投入和使用、相关政策制定等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机构进行抽查考核或全面考核,并定期向省卫生厅、财政厅报送工作情况。区(市、县)卫生局、财政局负责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要的工作经费和补助经费,并与其签订目标责任书,实施日常监管,建立信息公示和奖惩制度,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进行绩效考核,并及时向市卫生局、财政局报送工作情况。

绩效考核逐级实施,其中:省级层面:对市和/或区(市、县)卫生局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做法包括:(1)按绩效得分排名,从高、中、低不同分数段抽取一定数量的机构进行复核(如广西壮族自治区)。(2)直接从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抽取一定数量或比例的机构进行复核(如海南省)。(3)视情况进行复核(如河北省)或不组织专门的绩效考核(如湖北省)。考核形式是每年1次的集中抽查考核。市级层面:包括组织全面的绩效考核(如武汉市)或对区(市、县)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复核(与省对市的复核类似,较常采用)。考核形式是集中考核(大多每年1次,少数地区如山东、湖北等省规定每年2次)和日常业务考核[2]。区级层面:对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绩效考核,还有少数地区是区(市、县)与市联合对辖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形式是集中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集中式考核有的地区是半年1次(较常见),有的地区是每季度1次(如武汉市武昌区)。

不同地区相关政府部门参与程度不一。北京市海淀区“三位一体”的绩效考核模式摈弃了一个单位唱“独角戏”的做法,卫生、财政、药监、公共服务委员会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考核工作,在区社区卫生领导小组统一协调下按照各自职责对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考核。但较多地区还是卫生行政部门一家负责组织实施考核,财政部门主要针对落实财政经费拨付联合卫生行政部门或自行组织考核,其他相关部门较少参与。

2.2.2 专业部门。

主要是各级CDC、妇幼保健院、精防所、结防所、医院和行业协会组织等。专业人员与卫生和/或财政部门代表组成绩效考核专家组,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并协助卫生、财政部门总结经验,完善考核方案。有的地区在市和/或区建立专家库,如武汉市建立了市级专家库;没有建立专家库的地区则凭经验临时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实施考核。

2.2.3 第三方。

许多地区请第三方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做法是将部分项目,如居民满意度交由第三方实施考核。如上海市长宁区探索由街道健康促进委员会(成员来自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委会、社区居民、街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估。另外,还委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上海公司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与管理社会评估项目组开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急诊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估。

2.3 考核内容

各地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的内容大多包括服务数量、质量和满意度[3]。但有的地区还将功能体现、服务效率、管理制度和经济管理等纳入考核。

2.3.1 数量考核。

包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两方面,具体考核项目取决于各地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水平、服务能力和人群需求。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国家九大类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各地根据本地情况进行拓展;基本医疗大多包括门、急诊服务、住院服务和中医药服务等。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地区仅开展社区公共卫生项目考核,较少甚至不涉及医疗服务数量考核,如天津市。

2.3.2 质量考核。

包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2个方面,但各地存在差别。(1)医疗质量。有的地区参照医院质量管理要求,制定详细指标,如下城区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病历、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设备、药事管理、检验、护理和放射等8个方面制定质控指标;有的地区主要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护理服务制定考核指标,如武汉市。还有的地区则仅筛选个别反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质量的指标,如门诊病历和处方质量、护理文书质量和甲级病案百分比等,如南京市。但在仅实施社区公共卫生项目考核的地区,较少甚至完全不涉及医疗服务质量考核。(2)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各地主要筛选反映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考核指标,如疫苗全程接种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等。

2.3.3 满意度考核。各地差异主要体现在考核对象和考核内容2个方面。

从考核对象看,有的地区仅对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测评,有的地区对辖区居民和/或社区居委会进行满意度测评,还有的地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满意度进行测评,上海市松江区做得较全面,满意度测评包括了前面述及的各类对象。

从满意度考核指标看,有机构知晓率、服务利用率、机构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综合满意率,各地选用其中几项或全部指标。各地有专门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居民满意度指标大多包括患者对服务环境、等候时间、方便性、服务效果、服务价格、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等是否满意[4]。机构工作人员满意度指标包括工作人员对工作条件、收入、工作环境、福利待遇、职称晋升、报酬分配和职业发展等是否满意。

2.3.4 其他考核。

南京市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效率、功能体现纳入考核;上海市南汇区专门制定“南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济运行考核细则”,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考核;杭州市下城区的绩效考核方案中设计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化、按规定执行收支预算编制、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建立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制度、按规定执行人事分配制度及执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7项综合管理指标。另外,有些地区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设计了加分项和扣分项,如杭州市下城区有专门的优势与创新指标,包括科研课题、教学和特殊创新项目,封顶加分为5分;北京市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过程中发现医疗事故、索要、收受“红包”、自立项目、分解、重复收费、超范围执业、有承包或租赁行为、聘用非卫生技术执业人员行为和开单提成行为等均要进行扣分。

3 指标权重设计

各地一般设计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即大的考核框架,其权重分配总体上是,公共卫生所占权重很高,在仅进行社区公共卫生项目考核的地区,其所占权重在70%~80%,社区居民满意度权重为10%~15%;而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绩效考核的地区,各项指标的权重差别很大,仍是公共卫生占最大权重,但有的地区居民满意度权重也很高,如杭州市占25%,深圳市高达50%。二、三级指标是细化指标,本文不做讨论。

4 考核办法

4.1 考核形式

4.1.1 自查。

是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相关要求对自己的绩效进行自查,报主管卫生行政部门,后者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复核。

4.1.2 互评。

较少地区采取这种评估形式。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代表,年末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一年的工作情况,如服务数量、质量、成本控制和社会满意度等,用多媒体形式向机构党政领导、职能科室负责人和兄弟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大家根据汇报内容和平时掌握情况进行评判,加权平均,扣合成分值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5]。

4.1.3 上级考评。

这是各地的常规做法,采取的是逐级考核,即省对市、市对区(市、县)和区(市、县)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考核,考核结果逐级上报。

4.2 考核方法

4.2.1 现场考核。

主要是听取汇报,查阅文件、资料、统计报表、工作记录、处方、病历和相关文件等,并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关人员进行考试、询问或座谈。

4.2.2 满意度调查。

通过电话、邮件和/或入户调查等方式,对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采取自填问卷的形式,对机构工作人员满意度进行调查。

5 考核结果及运用

5.1 考核结果的确定

绩效考核结果的确定及经费拨付因行政级别、考核方式和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

省卫生厅对绩效考核结果的确定:(1)从区域角度,省对市实行区域层面的绩效考核得分和省对市的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后的得分分别乘系数再相加,作为省考核得分。如安徽省:考核得分=(政府购买服务考核得分+服务机构复核得分)×50%,其中政府购买卫生服务考核主要是省对市的组织领导、制定及落实政策、落实经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监督考核和服务效果等进行考核。(2)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角度,省对每个机构的考核得分作为其绩效得分。如福建省根据复核得分与设区市考核得分的比值,分别计算出该设区市省级考核的好、中、差系数,再以相应的系数转换成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调整考核分数。

市卫生局对绩效考核结果的确定:(1)从区域角度,市对区(市、县)考核的做法同省对市的考核。(2)从单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角度,如天津市南开区对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包括专业部门考核、相关部门考核和委托第三方考核,社区卫生机构考核得分=专业部门考核得分×40%+相关部门考核得分×30%+社会满意度评价得分×30%。

区(市、县)卫生局对绩效考核结果的确定:做法有3种,一是在整个绩效考核指标框架下得出总的绩效得分(实行百分制或千分制)。二是按考核主体不同,区分不同考核主体给予的评分乘以不同系数后相加,如天津市南开区。三是将服务质量与满意度得分百分比均作为系数,与服务数量相乘(较少见,如武汉市)。

5.2 沟通与反馈

为促进沟通、交流和及时反馈,各地探索了几种做法,一是将考核结果及经费拨付反馈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重庆市沙坪坝区建立了专门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信息反馈制度”,主要是社区卫生管理中心每月将绩效考核结果,包括医疗、公共卫生、财务和满意度调查等项目得分情况反馈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二是召开反馈总结会议,如北京市崇文区在实施绩效考核后,区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即组织会议,办公室主任、卫生局分管负责人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负责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参与会议。

5.3 结果应用

5.3.1 作为质量改进的决策依据。

绩效考核结果将成为卫生行政部门衡量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水平的依据和制定社区卫生宏观政策的基础数据。

5.3.2 与经费拨付挂钩。

各地主要采用如下方式拨付经费:(1)按项目拨付经费,如安徽省的做法是补助金额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口、服务项目、服务成本和考核结果挂钩,补助金额的计算公式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助经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8项直接服务人口×服务中心项目成本+社区诊断等4项直接服务人口×服务中心项目成本)×补助系数。补助系数按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确定:优秀为1.10,良好为1.05,及格为1.00,不及格≥0.5。没有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补助系数为零。(2)按分数段拨付经费,如甘肃省规定得分在75分以上可以获得全部公共卫生经费(一般按机构服务人口数×人均公共卫生经费计算),75分以下按机构服务人均数,得分每减少5分扣减1元补助经费。(3)打破区域界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得公共卫生经费=全市公共卫生经费总额×(单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得分/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得分),如武汉市。

许多地区还有奖励措施,如将考核不合格的机构结余的经费用于奖励绩效高的机构,并给予通报表扬。

5.3.3 惩罚性措施。

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结果差的机构,惩罚措施包括罢免机构负责人职务,多次考核不合格的还可能取消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资格。而考核中发现非法行医、弄虚作假和严重医疗事故等情况,将视情节轻重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取消政府补助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格等处罚措施。

6 小结

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许多地区正在积极开展实践,但做法千差万别,在规范性、可推广性方面存在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区域甚至是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和工具,指导各地规范实践,并产生实效。

摘要:全国许多地区在积极实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通过收集主要省、市出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相关政策文件,结合文献分析及专家咨询,对各地做法,包括考核目的、组织、内容、方法和结果的运用等进行总结与分析,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文献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利群,陈子敏,张彤,等.引入竞争性人事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效率[J].中华医院管理,2007,23(5):304-305.

[2]鲍勇,刘威,金国军,等.上海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动态评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11):770-773.

[3]董艳敏,姚岚,张英.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评估[J].中国卫生人才,2009(12):56-57.

[4]马海燕.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快速评价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9,23(4):372-375.

7.社区考核标准 篇七

关键词 正态分布 体育考核标准 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807.4

体育技能评价是学生体育学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技能评价的主要手段。就定量评价而言,不同的体育项目所包含的定量指标不同,例如篮球的定点投篮次数、上篮时间;田赛运动的高度与远度;足球颠球的次数等,而每一个项目的定量考核标准又是衡量学生技能学习程度的标尺。这些标准在现实中往往是由不同的教师或不同的项目团队凭借经验来制定的,项目间或性别间标准又没有经过统一的协调,使得不同项目、不同性别间学生的等级或得分分布很难达到均衡,学生的体育成绩会出现选择性误差,这样的标准制定方法使得学生在选课的时候变得功利起来,学生的注意倾向于哪门课容易得高分,哪门课或哪个老师的课难以通过,这与“三自主”课程建设的初衷是相悖的。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符合不同項目、不同性别的技能考核标准确是很有必要。

1 建立体育考核标准数学模型的指导思想

2.1 体育技能考核是学生体育学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的实施要有利于激励和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

2.2 由于体育学习内容的多样性,考核标准的制定要适用不同项目的考核,且不同项目间等级率(分级率)应一致。

2.3 标准中等(分)级的划分采用通用的五级制即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低于60),等级与分级可互相换算。

2.4 各等(分)级在学生整体成绩中所占的比例的设定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性别的运动水平及各校学生体育学业评价的组成及组成部分的权重为依据。本文以等(分)级比例:优秀15%,良好30%,中40%,及格10%,不及格5%为例。

2 建立体育考核标准数学模型的算法依据

正态分布也称常态分布,它在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中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分布。教育规律表明,学生的智力水平,包括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呈正态分布。因而正常的考试成绩分布应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体育学习中技术与技能的形成受到相互独立的多种因素影响,又难以肯定哪种因素起了主要作用,因此,可以认为体育技术与技能考核的成绩是符合正态分布的。

标准正态分布的数学模型是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

通过u值代换: ,其函数式为

3建立体育考核标准数学模型的步骤

3.1制作正态曲线的分布草图(如图1)

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正态分布图上将各等级的比例构画出来,使其具有直观性。

3.2 计算出从-∞到各ui值所围成的面积(概率)。

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查正态分布表以求出各等级的ui作准备。

3.3 查表(正态分布表)求各等级的ui

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找出各等级标准的变量的值。

3.4 求各等级标准的原始成绩

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变量标准化的公式将各等级的ui值还原成xi值,即各等级的实际标准。

4 建立体育考核标准数学模型案例

案例:测得上两届学生乒乓球技能考核项目“一分钟对练有效击球次数”的平均数 =45次,标准差S=7.714次,经检验,原始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现要建立本届学生本考核项目的考核标准,假定本届学生的该项成绩与上两届学生成绩具有相同的正态分布,那么,通过对各等级的人数比例设定为:优秀15%,良好30%,中40%,及格10%,不及格5%,即可求出各等级的成绩标准,具体计算方法及步骤如下

4.1 制作正态曲线分布草图(图1)

再按例中的要求,按照大致的比例划出各个等级的区域(各个区间),以及各等级的最低限值ui。从图1中可知,凡考核成绩在u1及上成绩的,均达到了优秀;在[u2,u1)区间里的均为良好。同理凡在考核成绩在u4这个位置以下的,均为不及格。由此,可以看出,要制定各个等级的标准,实际上就是要求出各个等级的下限值。

4.2 计算出从-∞到各ui值所围成的面积(概率)。

根据图1已知各等级的面积为

优秀:[u1,∞)的面积(概率)为P{u1≤u<∞}=0.15

良好:[u2,u1)的面积(概率)为P{u2≤u

中等:[u3,u2)的面积(概率)为P{u3≤u

及格:[u4,u3)的面积(概率)为P{u4≤u

不及格:(-∞,u4)的面积(概率)为P{-∞

因正态分布表里所给出的面积(概率)值都是从-∞到某个ui值所围成的,所以为求出本例的各ui值,必须求出从)-∞到各等级ui值所围成的所构成的面积(概率)。根据已知条件有

(-∞,u1]的面积(概率):P{-∞

(-∞,u2]的面积(概率):P{-∞

(-∞,u3]的面积(概率):P{-∞

(-∞,u4]的面积(概率):P{-∞

由于P{-∞

(-∞,u5]的面积(概率)=P{-∞

(-∞,u6]的面积(概率)=P{-∞

4.3求各等级的ui值

根据正态分布表内的面积(概率)找对应的ui。

P{-∞

P{-∞

P{-∞

P{-∞

4.4 求各等级的标准

根据u值公式 =uS+

优秀标准: 1=u1S+ =1.04×7.714+45=53次

良好校准: 2=u2S+ =0.13×7.714+45=46次

中等标准: 3=u3+ =-1.04×7.714+45=37次

及格标准: 4=u4S+ =-1.65×7.714+45=32次

5,结论

5.1 根据体育技术与技能考核的成绩是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算法,结合体育规律,计算出原始数据的均值 和标准差S,制定符合不同项目、不同性别的技能考核标准是可行的。

5.2 本文所举例的数学模型为: 优=1.04S+ ; 良=0.13S+ ; 中=-1.04S+ ; 及=-1.65S+ ; 不及﹤-1.65S+ 。(优秀率15%,良好率30%,中率40%,及格率10%,不及格率5%)。

5.3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大,对于等(分)级的人数比例设定可根据校、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 丛平湖.体育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

[2] 贾俊平等.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立项

8.绩效考核,标准化不是标准! 篇八

不可否认,标准化管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给企业带来效益,通过采用标准化,管理者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员工可以更加高效率地工作,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标准化虽好,但做过了就可能适得其反了,绩效考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总是试图在绩效考核上采用标准化,希望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复杂绩效考核固定下来,形成标准化的模式,在他们看来,把绩效考核标准化的最大好处就是绩效考核表使用起来比较简单,各级经理也比较容易配合,绩效考核做起来就容易多了。

绩效考核的标准化主要表现在:

不管员工从事的什么工作,在考核的时候都使用同一张考核表,考核内容相同,标准相同,绩效考核表被格式化地固定下来。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绩效考核标准化的问题,看看绩效考核标准化到底是否受用。

速描:

绩效考核表通常由人力资源部设计,而且各类员工的考核表是通用的。

在设计这些表格的时候,HR经理并没有太多征求直线经理和员工的意见,只是凭借自己对绩效考核的认识,非常理想化地把一些模糊的考核项列入绩效考核表,并根据经验判断给每个考核项赋予相应的分值和权重,把绩效考核表格式化地固定下来,以备调用。

当某个特定的时刻来到的时候,比如到了年终。比如企业准备调整薪资,这些时候,绩效考核表将“披挂上阵”,被HR经理调出来分发给直线经理,由直线经理限时填写,按规定时间上交。

主要症状

1、员工的绩效目标不明确,考核表的中的考核项并不是员工的绩效目标。

2、员工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考核的,在考核之前员工并不知道自己的绩效目标,也不知道自己将怎样被考核,一切都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的。

3、考核结束之后,企业没有反馈,员工不知道自己的考核结果,对自己在那些方面的表现令经理满意,那些方面的表现需要改进,也一无所知。

企业理由:“之所以把绩效考核表做成标准化,是为了便于直线经理操作,在考核的时候,经理直接在上面打勾就可以,很方便,可操作性强,经理喜欢,也节省时间,如果弄得太复杂的话,经理们没有时间做,根本执行不下去,那样,绩效考核工作就耽搁了,就要流于形式了。”

问题分析:没错,这样做是使绩效考核标准化了,标准的绩效考核表,标准的打分规则,在规定的时间里直线经理统一填写,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似乎没有任何问题,

真的没有问题吗?

有,问题还不少。

第一:你的绩效考核表内容与员工职位说明书有多大关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有多大关系?与员工一年以来实际工作有多大关系?只要认真去分析,你就会发现,他们之间没大有什么关系,甚至有些考核项毫无意义。

不和公司的战略和整体经营联系,你的考核又有什么作用?仅仅是为了把员工成三六九等吗?

不和员工的工作相联系,你的考核其真实性又有多大?

员工一年来所做的工作不在考核里体现,那他们工作的意义又何在?

第二:把绩效考核表格标准化了,仅仅是为了直线经理操作起来方便,那么,直线经理操作完了,你要求的效果达到了没有?仅凭直线经理的一支笔就可以把员工的真实绩效表现衡量准确吗?

第三:员工不明确自己的目标,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考核的,他们又如何去改进和提高,如果员工不能从绩效考核中得到提高,那考核的意义何在?

智慧管理:严格制定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起点,任何企业的绩效管理都必须有绩效计划这个管理程序。所谓绩效计划就是经理与员工一起,共同为员工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制定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必须紧密联系公司的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从员工的职位说明书出发,从中归纳总结出关键的绩效领域,找出关键绩效目标,做出相应的绩效标准,以此作为未来员工绩效管理的基础性文件。

整改措施:

1、通过对公司战略和经营计划进行有效的分解,认真分析员工的职位说明书,找出关键绩效指标,列入每个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管理卡,使员工的绩效目标与工作紧密联系,保证员工所做的工作被考核被认可,激励员工不断进步。

2、为更好地帮助员工提高绩效,经理应不断地与员工沟通,使绩效目标成为经理和员工双方认可的成果,保证员工知道自己的绩效目标,知道自己将怎样被考核。

3、与员工保持不断的双向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员工完成绩效目标的相关信息,及时予以反馈,使员工不断朝绩效目标前进。

4、对员工进行必要的绩效辅导,帮助他们提高绩效能力,成为自己领域的绩效专家。

5、考核结束后对员工进行绩效反馈,使员工了解自己使怎样被考核的,考核结果是什么,应该在以后做哪些方面的努力以更好提高绩效。

9.社区工作人员考核总结 篇九

今年以来,我始终坚持认真学习,踏实干事。在上级领导和各位同事的关心、支持、帮助下,我认真履行各项职责,为民服务,无私奉献,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各方面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我一直将加强学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不仅认真学习了劳动保障相关政策,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为契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宗旨,虽然我在今年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但是在思想上、政治上、业务上还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首先在思想上入党,使自己真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虚心请教,提高工作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在领导和师傅们的传、帮、带下,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接待群众来访能力比以前显著提高。

三、敬业爱岗,积极勤奋工作

敬业奉献是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要求之一。结合创建文明城市,我更应该如此要求自己。我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总是想方设法、竭尽所能予以解决,始终能够任劳任怨,尽职尽责。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服务群众。

四、尽职尽责,工作取得成效

无论在何地工作,我都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今年,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无保障人员的调查摸底登记、创业促就业示范社区现场会、劳动监察、组织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均圆满完成。

五、无私奉献,注重廉洁自律

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注重团结,以诚待人。在廉政建设中始终对自己时刻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对居民不卡、不拿、不吃、不要,养成奉公守法,以清廉为荣的作风,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10.社区考核标准 篇十

这些,都缘起于家长对学校教育服务的需求。在学生家长这个直接推力及当地教育管理部门间接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学校教育正朝着与教育方针不一致的方向发展。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在更多老师、校长眼里,教学质量就是考试成绩。一方面,学生考试成绩是学校考核教师工作的主要方面,是学校对教师工作进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依据;另一方面,考试成绩仅是参加国家升学(级)考试科目的成绩。相当多的学科因为不参加升学考试,要么不上,课时挪作考试科目用,要么上很少的几个学时。虽然禁止给学生成绩排队,但实际就是分数论英雄。每一个教育的管理者、决策者,都该重新思考当下教育的问题所在。

11.社区考核标准 篇十一

1 主要工作内容

1.1 规范管理为基础, 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规范发展

在全面开展社区卫生工作时, 镇政府就委托镇防保所进行第三方管理、考核。防保所设立了有6名专职人员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小组, 承担全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和监督考核工作, 2个中心负责属下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管理, 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强内部管理, 组建责任团队完成各项工作, 逐步形成了镇防保所监督、管理、考核,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作, 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具体工作的管理体系。各部门职责明确, 措施到位, 工作效率和人员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开展工作, 深入到各家各户开展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家庭病床等工作, 形成了网格化管理, 站内开始运用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由负责人定期抽样访问居民, 了解团队中工作人员工作的完成情况, 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健康教育、慢病管理、体检建档等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较为规范的管理保证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规范发展[1]。

1.2 内涵建设为内容, 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始之初, 以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为突破口, 让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有了初步的认识, 随着服务内容逐步增加, 服务重点人群已包含儿童、育龄妇女、老年人、慢病患者等。同时, 对一些由其它部门负责的工作, 我们也逐步争取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常规工作中。例如, 育龄妇女妇检工作一直由妇联管理, 妇检率低是困扰主管部门的老大难问题, 2009年镇政府将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网络、场地、人力和管理经验。经过一年的努力, 2009年, 20~54岁妇女的妇检率为30.88%, 较2008年的13%有了很大的提高。与往年相比, 妇检后增加了跟踪随访、建立健康档案等工作, 让参加的妇女切身感受到了妇检的好处, 为以后开展这项工作奠定了基础。这项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其它部门工作相结合的一次尝试, 既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 让社区妇女得到了较好的服务, 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目的, 同时, 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镇政府对社区公共卫生的补助经费也由每人20元增加到了30元。这也让我们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发展空间较大,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大有可为。

1.3 绩效考核为手段,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有效发展

随着社会各界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 各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 面对来之不易的资金, 如果没有一套科学、严密、全面和易于操作的绩效考核体系, 就可能出现大把的资金投了出去, 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导致政府、居民、甚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不满意的情况。因此, 如何科学地进行绩效考核, 使专项经费发挥更大的作用,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我们遵循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和可操作的原则, 细化考核内容、按成本绑定经费和任务, 在兼顾人群服务和个体服务的同时, 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结合起来, 将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 建立了以工作数量和质量为基础、居民满意度为核心, 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的综合监督评价机制, 形成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效约束和激励, 促使人员配置与全科医师执业管理从“重治轻防”向“防治并重”转变, 避免了走过场和“大锅饭”现象。每年的考核由行政、防疫、妇幼、信息等人员组成, 在绩效考核工作引导与推动下, 我镇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规范性逐步提升,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有效发展。

1.4 居民健康为中心, 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向公益性发展

从一开始, 镇政府就充分认识到, 政府是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的主导者, 从政策、财政方面向社区卫生倾斜,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公益性的服务。在建站阶段, 镇政府对新建的站给予50万元的补助, 对在旧址改造达标的站给予30万元的补助, 并按辖区人口每人30元的标准根据绩效考核成绩补贴经费。并逐步开展门诊医保进社区、政府补贴家庭病床经费等, 引导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居民健康为中心, 开展公益性的社区卫生服务。经过三年的努力, 退休人员健康管理、慢病患者管理、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使居民感受到的方便优质的保健医疗服务, 门诊费用控制、药品零差价的推行和就近就医习惯的形成, 让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2009年, 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工作深度和广度较上一年有较大增加的情况下, 各站基本医疗的人均日门诊费用为18.08元, 绩效考核总平均分为95.02分, 比2008年的84.85高出10.17分, 全部17间站的得分均超过80分, 超过90分的有15间,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满意度为88.35%, 比2006年的68%上升了30%。满意度调查结果还显示, 绝大多数社区居民了解并利用了社区卫生服务, 他们对所得到的服务较为满意且乐意向其他人推荐。在满意度调查的四个方面内容中, 居民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较为满意, 说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已逐步被居民认识、认可和利用, 社区卫生服务有效、方便、经济的特点得到了体现, 工作人员良好的服务态度是获得较高满意度的关键。调查结果还显示, 随着年龄的增加, 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切身感受社区卫生服务的机会增加, 因而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也在增加;尤其达到退休年龄后, 享受到了免费体检建档、体检结果当面解释、慢病管理等服务, 退休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最高。各项结果都表明, 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的社区卫生服务让居民受益较大, 公益性的社区卫生服务效果明显[2]。

2 存在的问题

我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社区卫生服务重点人群仍没有完全覆盖, 部分重点服务项目如重性精神病患者、肿瘤患者健康管理仍没有开展, 还需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同时, 还需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方法。经过几年的考核后, 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十分重视年终的考核, 他们从思想和工作内容上都紧跟考核标准走, 标准要求的内容, 各机构都尽力完成并力求达标, 反之, 考核标准没要求的内容, 则各机构开展的就较少。我们要充分利用考核标准的导向作用, 在制定考核标准时要更加全面、完善和科学, 要考虑上级要求和国家的相关工作规范, 又要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大胆地尝试, 才能让考核标准真正成为正确指导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保健医疗服务的指挥棒。

3 下一步工作思路

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根据社区诊断结果, 针对我镇居民的健康问题, 开展肿瘤筛查和系统防治、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管理, 丰富我镇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考核的有效和高效, 防止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的增加, 考核指标不断增多, 考核所用时间不断增加, 致使考核过程难以操作的情况发生;同时加快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 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效率, 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公益性医疗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尹爱田, 兰雪, 白同禹, 等.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及监管指标研究过程[J].社区医学杂志, 2008, 6 (4) :1-3.

12.社区工作考核述职报告 篇十二

一、健全组织机构,建立矛盾预防化解机制

x社区辖区面积较大,常住居民及流动人口较多,管理起来比较困难,为此社区重视群体性矛盾纠纷的预防和调处工作,不断

二、普及法律知识,严格依法来进行调解工作

三、深入细致的做好邻里调解工作

民间纠纷成因复杂、主体多元、调解难度大、易激化等特点,特别是老社区,因水管破裂或者管道堵塞引起的邻里矛盾特别突出。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晓之有理、动之以情、授之以法的调解方式,成功的化解了一起起邻里矛盾。

13.社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篇十三

为客观、公正、准确评价代甫散社区每位干部的工作成绩,尤其是干部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加强对干部工作实绩的考核,强化管理与监督、激励与约束,形成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调动广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确保社区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制定代甫散社区2011年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社区全体干部及居民小组长

二、考核内容

(一)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二)上级部门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党支部和居委会临时安排的重要工作完成情况。

(三)开拓进取、工作创新、争先创优等方面的情况。

三、考核目标的构成

(一)社区党建工作(12分)

1、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2分)

2、“十个一”活动台帐填写规并及时登记完善。(2分)

3、党支部各类会议有记录。(3分)

4、加强党员教育,党员政治学习每周一次,有会议记录。(3分)

5、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各项组织活动正常开展。(2分)

(二)社区社会工作(12分)

1、加强城市低保动态管理,做到对象准确,程序规范,按标施保,分类施保,资料完善。(2分)

2、建立低保、困难、特大病医疗救助家庭、城镇“三无”对象、优抚对象、老年人、残疾人的档案资料和各类帮扶救助工作台帐,按上级民政部门和帮扶救助机构的要求,及时、准确填报有关帮扶救助工作报表。(5分)

3、低保证、城镇特困家庭救助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各项临时救助资金、特大病医疗救助资金及其它帮扶救助款物发放按时发放到户。(5分)

(三)计划生育工作(15分)

1、开展计划生育达标活动,建立健全育龄妇女、流动人口管理基础工作台帐和相关软件资料。(3分)

2、开展计划生育服务,送知识、送药具、送服务上门,定期进行回访活动。(3分)

3、调查违反计划生育法律规定的生育行为。(5分)

4、为辖区居民办理《两证》,即《独生子女光荣证》及《计划生育光荣证》。(4分)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15分)

1、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有完善的基础工作台帐。(3分)

2、认真把握信访信息,及时处理信访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坚决控制越级上访现象。(3分)

3、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档案完备,按时更新,不漏户、不漏人。(3分)

4、强化对重点人员、刑事解教人员的管理和教育转化,促进社区安定和谐。(3分)

5、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辖区范围内单位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无事故。(3分)

(五)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15分)

1、完成上级部门要求完成的基本业务目标任务。(2分)

2、完成医疗保险办理及电子信息录入工作。(4分)

3、完成人员培训及就业再就业工作。(2分)

4、完成《再就业优惠证》及《求职登记证》的办理。(2分)

5、完成信息任务48篇。(5分)

(六)社区卫生工作。(8分)

1、社区院落卫生干净整洁。(2分)

2、辖区垃圾堆放有序,巷道干净整洁。(4分)

3、垃圾费按时上缴。(2分)

(七)社区建设工作。(10分)

1、辖区内居民宅基地的初审、上报和抗震安居、城市拆迁工作按要求完成。(3分)

2、辖区内居民私人建房条件的初审、房屋产权证办理的初审工作按要求完成。(3分)

3、各类档案资料规范齐备。(4分)

(八)社区宣传教育工作。(8分)

1、学习计划、总结、信息起草上报及时。(2分)

2、全民学习台帐规范整齐。(4分)

3、社区各类活动及工作宣传到位。(2分)

(九)其它工作(5分)

1、配合县、镇政府及有关站所,按时完成县、镇交待的各项突击性工作任务。(2分)

2、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反馈党和政府各项政策、决定在基层贯彻执行情况,年向新闻单位报送稿件不少于6篇。(3分)

四、考核计分办法

(一)单项计分

单项记分是指达到要求得基本分,达不到要求相应扣分。

(二)加分项目

1、争先创优工作完成计划的站所,工作人员人均加0.5分,站长加1分。

2、积极开拓创新,工作富有特色,受到地县镇部门表扬的,地加3分、县加2分、镇加1分;如被镇以上新闻媒体报道的,视同被表扬并加相应分值。

3、综合工作受镇以上表彰的,其中地级加3分、县级2分、镇级加1分。个人受上级表彰的,相应减半加分。

4、配合县、镇中心工作,取得前1、2、3名的分别加2分、1分、0.5分。

5、计划生育、低保、社保等各站工作在全镇社区排名前1、2、3名的分别加3分、2分、1分。

6、完成信息报送任务,年向新闻单位投稿6篇(采纳)以上,超出6篇的每录用1篇属省级的加3分,地级加2分,县级加1分。

(三)扣分项目

1、争先创优不成功扣1分。

2、信息报送任务每少完成1篇扣1分。

3、信访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辖区内干部、居民每到镇上访一批(次)扣1分;到县上访一批(次)扣2分;到地区上访一批(次)扣3分;3人以上到省政府集访的,一批(次)扣4分。上访人员若是干部的,干部扣2分。未尽责任的分别加扣1分,是否尽责由社区领导班子认定。

4、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出现“一票否决”情形的不得被评为优秀个人并实行责任倒查制。其中,计划外怀孕及生育有一胎的,计划生育干部扣1分,包片干部扣0.5分,相应片区居民组长罚款200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出现重大事件的有一例综治干部扣1分,包片干部扣0.5分,并按 工作制度进行罚款,相应片区居民组长罚款200元;辖区范围内安全生产每发生一起死亡事故干部扣1分,并按工作制度进行罚款,相应片区居民组长罚款200元;每发生一起其他责任事故扣1分。

以上所有扣分项目均以扣完该项基本分为止。未涉及到的内容按照社区工作制度执行。

五、考核奖惩

社区干部半年、年终以考核得分(经过全体干部民主测评打分为主)为依据评先选优,同时,考虑半年或一年以来平时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和纪律考勤情况。对考核排名靠前的作为一档进行奖励,对考核排名居中的作为一档进行奖励,对考核排名靠后或是不称职的适当给予处罚。

五、考核组织

在社区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由社区领导牵头,组织各相关站所站长组成专门考核小组,年终进行逐项考核,并确定各档次分值段,最终确定考核结果。

14.社区考核标准 篇十四

一、标准成本中心的概念

在确定标准成本中心的概念前需要先了解成本中心及标准成本的概念。

成本中心, 就是对成本或费用负责的责任中心, 即只考核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 而不形成或不考核其收入的责任单。

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 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 它是一种预定的目标成本。标准成本中心又称技术性成本中心, 也就是说, 成本发生的数额通过技术分析可以相对可靠地估算出来, 或者说标准成本中心只对实际产出量的标准成本负责的成本中心, 其特点是投入量 (耗费) 与产出量有密切关系, 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动力燃料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等。

二、生产单位的任务特点及目前考核模式

1、各分厂任务的主要特点。我院生产单位主体为总装厂、机加分厂, 每个单位的任务侧重不同。

机加分厂主要负责产品的各种零件加工, 含各种金属、非金属零件、组合件加工任务。

总装厂主要负责产品总装调试任务, 产品比较单一。

2、总装厂、机加分厂考核模式分析。针对我院生产单位任务特点, 目前对机加分厂、总装厂的主要考核模式是利用计件和工时进行考核, 对成本的考核较弱;具体的考核方法如下:

机加分厂:用完成的工时乘以工时奖金价格, 用于奖金核算。

总装厂:主要按照交付产品数量, 通过计件进行计奖。

3、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目前生产单位的绩效考核主要侧重完成的任务量, 对所需资源如能耗、人员、原材料、辅料的考核偏弱;重点表现在对成本的考核数据没有量化, 不能有效考核各分厂、总装厂的成本管理情况, 缺乏有效的控制标准;在考核中缺乏对能耗、质量损失等的考核数据;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体现在部分单位通过大量的人力、材料、能耗等资源来确保生产交付目标的现象;生产单位主动控制成本的积极性不高。

要解决生产单位主动控制生产成本的目的, 需要落实生产单位的成本控制责任, 参考标准成本及成本中心的理论, 采取了如下措施。

三、生产单位成本中心考核模式

1、成立标准成本中心。以每个生产单位为最小单元建立标准成本中心, 进行单独核算, 根据任务情况每年下达产品标准成本指标, 根据年底生产单位的实际发生成本与完工产品的标准成本的结余来进行激励;从而激励各生产单位关注成本、节约成本、提高成本控制意识, 在任务安排时通过管理手段的提升降低能耗及材料, 刀具及辅料等的消耗, 并严格控制差旅费、办公费等费用, 并最终降低生产成本。

建立标准成本中心首要条件是结合实际情况测算出各种消耗定额和费用支出标准定额,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消耗标准。科学合理的定额及费用标准是制定标准成本的, 考核成本中心工作业绩的重要尺度和关键所在。

2、生产成本核算办法。

(1) 标准成本核算办法。标准成本的制订包含制订原料、辅料、燃料、动力、人工消耗标准的制订, 为了适应生产单位考核的需要, 此处的标准成本不是产品全部的生产成本总和, 只包含可以控制的费用, 不含设备折旧、固定资产使用费等生产单位不可控或者影响不到的费用。标准成本的计算办法如下:

直接材料费:根据材料消耗定额 (此处含辅助材料) , 确定材料消耗量, 针对生产调试合格率较低的适当设置废品率;通过生产单位降低废品率来控制生产成本。需要关注的是由于材料的采购价格可能是变动的, 但被考核的生产单位不能控制采购价格, 所以对被考核单位的核算材料消耗时需要用一个虚拟价格 (可以使平均价格) , 并且是不变的, 不能与采购价格混用。

直接工资:参考历年工时数据、人员工资总额、产品工时定额, 确定产品的直接工资成本分摊。通过生产单位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 达到降低直接工资成本的目的。

动力燃料费:生产的动力燃料费占成本的比重比较大;对生产单位安装相应的测量表, 来衡量实际消耗的水、点、风、气、暖;根据工艺路线、工时定额来确定产品的动力燃料消耗值;参照历史数据制定动力燃料价格。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扣除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动力燃料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 (此处为了考核方便, 不包括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等生产单位不能控制的开销) ;在标准成本中心考核模式中, 参照历史数据, 以工时分摊的方法确定标准成本, 以实际支出确定发生的费用。

(2) 成本结余的核算办法。实行标准成本中心的单位, 期末在制品价值 (以标准成本进行估算, 作为下一年度期初在制品价值) 加上完工产品的标准成本作为生产单位的标准成本;期初在制品价值 (以标准成本进行估算) 加上新消耗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动力燃料、制造费用作为生产单位的实际成本。如果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 说明成本超出标准, 按照一定比例扣罚生产单位奖金, 反之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3、生产单位奖金核算办法。实行成本中心的单位的奖金来源分为两个部分, 其中一部分为成本结余奖, 根据完工产品的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值来衡量, 主要衡量单位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成绩;另一部分为完工产品奖金, 主要来衡量单位完成的任务量大小。详细计算工时如下:

生产单位总奖金:W=W成本+W工时

其中, W成本:成本结余奖

W工时:生产单位完工产品的工时奖或者完成的最终产品的计件奖金

其中, Ci:生产单位完成的i产品数量

Bi:生产单位完成的i产品标准成本

M实际:生产单位的实际成本

Z期末:生产单位期末在制品价值

Z期初:生产单位期初在制品价值 (上年度期末在制品)

完工产品的工时奖:

其中, T完工:生产单位完工产品工时 (含批产、科研试制任务工时、分单位目录中协作其他单位的任务)

F:单位工时奖金标准

Dj:单位完成的j产品数量 (计件产品) , 其中产品计件奖金不能再按照工时计奖

Kj:单位完成的j产品单件计奖标准

4、实施过程要重点关注的事项。

(1) 标准成本管理。生产单位的成本核算的基础是标准成本, 要达到的目的是控制可控费用, 降低生产成本。标准成本的管理过程中不能一味下达苛刻的指标, 导致生产单位抵触使用标准成本的核算办法, 起不到标准成本应有的激励作用。标准成本太松, 生产单位太容易完成, 达不到控制生产成本的基本目的。所以在标准成本的使用过程中要重点进行分析, 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 产生差异的原因, 差异是否可控等;只有不断分析 (“量差”与“价差”) 、总结、修订标准成本才能达到控制生产成本的目的。

(2) 成本核算管理。建立成本中心的考核模式, 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对生产单位的成本归集进行管理;要明确生产成本的核算数据来源、统计表格的模板、期初期末在制品的价值衡量办法、生产成本的计算办法等。核算办法一定要明确、具体、可操作, 生产单位根据核算办法自己就能够将相应的收益计算出来, 让生产单位明白降低成本能够带来多少收益, 才能够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3) 奖金兑现。由于生产成本的最终核定需要一定的工作量, 如果成本核定的周期太短, 会产生较大的工作量。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建议按照季度兑现任务奖金, 年度兑现成本考核奖金进行。

四、结论

标准成本的成本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对生产预算、核算、管理过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控制标准。通过建立标准成本, 并以成本中心的绩效模式进行责任落实, 达到传递成本压力的目的;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只有建立统一、公平的标准, 严格按照成本的执行结果进行经济奖惩, 才能使标准成本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 才能推动他们关心成本, 千方百计降低成本。

初始实施标准成本中心考核模式的过程中要加强成本执行结果的分析, 认真分析差异的产生是标准问题还是生产单位管理的问题, 不断优化标准成本, 并敦促生产单位改进管理, 持续完善标准成本模式, 形成一种成本管理的文化, 达到成本管理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路兰秀.试论建立成本中心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煤矿经济效益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6期

[2]杨怡华.试论企业成本中心管理投资理财2009.4

[3]兰昆霖.浅谈标准成本的建立及运用.科技信息.2011年第5期

[4]张鹏举.集团公司成本中心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呼伦贝尔学院学报.第15卷第4期

[5]魏伟.对公司实行模拟利润中心考核模式的想法经济科苑.2010.21

[6]范松林.宝印公司标准成本管理的实践理财广场2011 09

上一篇:工作主动性下一篇:遵守一日常规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