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

2024-07-22

信用(精选8篇)

1.信用 篇一

珍爱信用记录 提高信用意识

征信体系立足于金融部门,服务于全社会,并对个人未来的重大经济和社会活动产生影响。随着征信体系建设的推进和使用范围的扩大,个人信用报告将广泛应用于求职、晋升、租房等对个人影响较大的领域。征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会大大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它还将促进整个社会诚信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有无健全的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其主要功能是促进企业和个人积累信用记录,帮助防范信用风险、保持金融稳定、推动金融发展、提升金融竞争力,并以此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文明、和谐、进步。当代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佼佼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大学生在校享受着助学贷款、信用卡等金融服务,毕业离校走向社会后,将更是各种金融服务的受益者。因此,大学生群体的信用记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形象和利益,也直接关系到全民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

良好的信用记录对个人最大的好处就是为个人积累信誉财富。一般而言,为保证收回贷款,银行只有在你提供了充足的抵押品后才可能给你贷款。如果你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就可能使银行相信你会按时还款,即使你无法提供物质抵押品,银行也会给你贷款。因此,良好的信用记录就 像“信誉抵押品”,帮助你获得银行贷款。

征信出现前,你要向银行提供一系列的证明材料:单位证明、工资证明等等;银行的信贷员也要打电话给你单位、上门拜访……两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后,银行才会告诉你是否给你借钱。真是银行累,你也烦,借钱可真够麻烦的。

征信出现后,现在好了,银行了解你信用状况的方式变简单了:它们把各自掌握的关于你的信用信息交给一个专门的机构汇总,由这个专门的机构给您建立一个“信用档案”(即个人信用报告),再提供给各家银行使用。这种银行之间通过第三方机构共享信用信息的活动就是征信,为的是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快点儿给你办事。有了征信机构的介入,有了信用报告,你再向银行借钱时,银行信贷员可以征得你的同意后,查查你的信用报告,再花点时间重点核实一些问题,便会很快告诉你银行是否提供给您借款。银行省事,您省心。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诚实守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仅仅靠法律和道德规范就可以形成的。如果一个人的失信行为不被记录、不受惩罚、不付出代价,人们就很难有诚实守信的动力和约束力,一些原本诚实守信的人也可能会不再守信。所以信用约束机制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民银行建立的征信系统为此提供了制度保证。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知荣明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以恪守信用为荣,以背信违约为耻;以按时还款为荣,以恶意欠款为耻;以热爱母校为荣,以危害母校为耻;以服务社会为荣,以危害社会为耻。

2.信用 篇二

2015 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关于发挥试点先行、央企引领作用,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 一年来,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 各地区、 各行业信用体系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建设正加快进行, 诚信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一些成绩, 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要达到党中央、国务院“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褒扬诚信, 惩戒失信”“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要求,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下面以电力行业为例加以剖析。

1 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十三五”期间,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以互联网+、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等为代表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电力行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

(1) 新一轮 “ 电改” 对信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 年11 月30 日, 国家发改委出台的电力体制改革6个配套文件, 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了中央9 号文有关要求, 通过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交易机构的组建和规范运行、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放开售电侧竞争、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管等措施, 明确市场竞争的主体、机构, 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规则。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市场主体将大量增加, 在政府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 需要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手段, 对市场主体实施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督。 要进一步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就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性、服务性和责任性的作用, 运用信用信息和信用等级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 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活动效率。

(2) 电力行业信用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企业认识参差不齐。 企业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一致, 不少企业对信用建设存在理解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对参与信用评级缺乏自觉性与主动性。二是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导与主体、任务与目标、征信与采信、 监督与奖惩等方面缺乏系统的协调与联动机制。 三是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比较薄弱, 实用性不强, 对正反两方面典型宣传和曝光力度不足, 没有做到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联动奖惩机制尚未形成并发挥应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2 原因分析

产生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信用平台建设滞后, 信用信息采信不足, 联合奖惩机制缺乏刚性, 没有形成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氛围, 从而影响企业参与信用建设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二者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正向互动。 也就是说, 坚持依法经营、诚信守诺、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惠”, 而失信取巧的企业也不一定被曝光、被惩戒。

比如, 2015 年山西省经信委印发 《关于对2014 年度电力行业AAA级诚信发电企业奖励电量的通知》, 对电力行业AAA级信用企业给予5000 万千瓦时的计划电量奖励。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及时将这一情况上报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向全国各省 (市、自治区) 发改委、经信委转发推广, 为电力行业扩大采信范围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示例。 但由于对信用信息没有统一的、强制性的采信要求, 据统计, 截止到目前, 还没有第二个省 (市、自治区) 采取过类似的激励政策。

又如, 国家对绿色低碳发展要求越来越高, 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成为火电企业的硬约束, 但个别企业仍然存在偷排、超排、环保设施不投运等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同样也是因为对企业环境信用信息采信应用不到位, 对环境违法“黑名单”企业曝光不够、惩戒不足,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而造成的。

3 建议

(1) 建议由国家发改委商财政部设立信用建设专项资金,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 牵头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整合政府部门及有关行业掌握的企业数据信息, 明确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主体作用, 规范行业信用评级, 避免重复评价, 减轻企业负担, 建立行业信用评价结果互认制度, 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及企业信用信息披露机制, 形成涵盖企业工商管理、金融信贷、税收缴纳、社保缴费、合同履约、产品质量、招标投标、服务承诺、安全环保等信用信息的企业信用档案, 使银行、工商、司法、税务、环保、社保、建设、铁路、航空等部门的信用信息实现互联互通。 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保密的前提下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信用信息共享查询、分析和统计等服务, 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类别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 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披露和曝光力度, 完善失信行为记录, 形成震慑力和约束力, 真正、尽快营造“有信者荣、无信者忧、失信者耻”的社会氛围, 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2) 建议国家发改委牵头出台大范围、宽领域的联合奖惩机制, 重点解决信用等级采信问题, 使信用建设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①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商工信部, 指导各地方政府在电力体制改革中推进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将行业信用建设的统一性与各地的区域要求结合好。 推广山西省经信委的作法, 在电量交易、日常监管中对信用等级高的发电、供电、售电企业, 给予明确的倾斜政策和保护措施, 推动电力行业信用建设奖惩措施的落地生效。

②制定切实措施, 促进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在社会信用建设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由国家发改委商国务院国资委, 制定 《中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将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的信用建设状况纳入其经营业绩考核范围; 在对企业的资质审核中明确对企业信用状况的具体要求, 将施工、设计企业信用等级状况纳入工程招投标评分项, 并实施动态管理;推进电力投资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 在项目核准、融资等环节推动应用信用信息, 改善电力基建市场环境;在现有的《电力企业信用评价规范》行业标准基础上, 尽快制定售电侧信用评价指标, 由国家能源局出台相关政策, 由行业协会主导对售电企业开展信用评价及信息采集, 并汇集至国家级信息平台, 助力售电侧电力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3.信用 篇三

在各营业网点柜台前均摆设征信宣传材料,在宣传栏张贴征信查询流程,在LED显示屏上滚动播出本次活动的宣传口号,客户经理走出柜台,向群众介绍征信知识,号召群众珍爱信用记录从关注信用报告开始,珍爱信用记录,享受幸福人生。同时,利用LED宣传车在城区流动播放征信宣传片,增强了宣传效果。

在嘉陵区王府花园广场,嘉陵联社设立了“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宣传服务站,布放了宣传展板,公告了怎样上网查询征信信息,能查询哪些信息和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金融知识,吸引了过往群众前来咨询。宣传人员身披绶带,围绕“什么是征信?如何拥有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怎么在网上查询个人信用记录?信用报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维护自己的经济身份证”等问题,耐心细致地向广大群众讲解。

在各贷款客户部,客户经理首先向前来办理信贷业务的客户发放征信宣传折页,讲解征信知识,介绍个人信用的重要性,向客户普及信用报告的网上查询方法,传递诚信理念,引导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关心自身的信用记录,关注自身信用行为,在信用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慣,呼吁大家要珍惜信用记录,积累信誉财富。

活动当天,嘉陵联社共100余人参加宣传,接受客户咨询500余人次,散发宣传资料3000余册,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良好效果。

4.如何挽回信用卡不良信用纪录 篇四

在这里,我把自己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共享,希望对已经存在不良信用纪录的卡友们提供一点帮助。

在04年的时候,我办理过一张中国银行的准贷记卡和一张工行的牡丹信用卡,因为当时觉得额度太少,就2000元的样子吧,用了没2个月就丢那没用了,当时正好遇到房子拆迁,导致后来对帐单都没收到。直到06年3月,单位里一起办招行的信用卡,同事都办下来了,唯独我没有,当时也算是先知先觉,知道有个人信用报告这东西,到人民银行一查,差点没晕死,2张卡的当前还款逾期都是数字7,这里要解释下,一般大家知道,最近24个月内逾期还款一次,会显示1,当逾前期如果超过7次或以上,那么就显示7,我马上联系银行,被告知中行的卡在1年半前欠了3.5元没还清,现在银行已经把授信额度降为0,建议我还清后销卡。工行方面,欠了100多元的年费,连续14期逾期(我晕),已经被强制停卡,建议还清后销卡。人民银行方面解释道:这种因为本人疏忽原因造成的负面信息,是不能提出异义申诉来解决的,问这些纪录会保留多久,答曰:目前国内还没明确规定,可能是5~7年,可能是终生……我晕倒,这我不完了吗?以后要是要买个车啊房的,贷款什么的怎么办?银行告知基本无望了。

按我这种情况,按理是绝对不可能在银行办到信用卡和贷款了吧?

但截至目前为止,本人有招行携程金(25K),建行普金(30K),以及在交行的购房贷款30万元,呵呵,我是怎么做到的?请大家慢慢看就明白了。

其实信用卡逾期还款的负面信息是根据时间推移的,也就是纪录最近24个月的情况。如上面的情况,我把中行卡还清后,当时并没有销卡,(说起来也很巧,当时在柜台还了后,因为有急事没继续销卡,幸好当时没销,不然可能真的完蛋了),后来为了和工行交涉年费的事又去打了一次信用报告,无意中惊奇的发现在中行那一栏里最近1期的还款纪录变成了个“*”,这个意思是指当月没使用,也就是说因为我没有销卡,所以中行还是得继续向人行更新我的用卡情况,虽然额度已经为0。仔细看了关于个人信用报告负面信息的解释,指出现:“/”“N”“*”“C”这4种以外的信息。那么这个“*”就不属于负面信息了,从而推断出:只要我还清当前欠款,不销卡,那么在两年后这两张卡的纪录将会是24个“*”,到那时候,我的个人信用纪录不就恢复正常了?事实的确如此,到今年的4月份,我向招行和交行申请办理了信用卡和购房贷款,很顺利就成功了。

在这里,强烈鄙视下有些不知究竟的人,说什么一旦有了负面纪录将终生不可消除等等。因为我们国家当前只纪录24个月,也就是2年内的信用卡使用情况,所以这些负面信息是完全可以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除的。

所以说,不管你曾经有过多少逾期,也或者被银行强制停卡,又或者甚至被追讨起诉,都不要怕,在想办法还清欠款后,一定要记得:绝对不要销卡。因为你一旦销卡,那么你这张卡的不良纪录将会伴随你很长很长时间,多长呢?人民银行还没出台相关规定,国外是7年。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一旦销卡,银行将会在下个月向人民银行更新你的用卡资料:“C”,即结清销卡,打个比方,是2008年7月,假如你之前是半年都没还款那么最近半年的纪录是这样的:1 2 3 4 5 6C,后面是个结算时间2008.7,表示你最近连续6期逾期,然后第7期还清销户。但问题是,这张卡的信息将永远被定格在2008年7月,因为这是你最后一次使用这张卡,因为销卡,银行将不会再更新你的用卡情况,那么你就算到2012年去查,这张卡的不良纪录还是在那,说简单点,就是因为没有新的信息更新把不良的纪录往前推了。

这里要说明下:一般情况下,不管当前你用卡情况已经多恶劣,都能做到还清欠款后两年,恢复良好的信用纪录。但要记住一定不要主动销卡,银行叫你销卡,你不签字它是不能强行销卡的,一般你还了钱,银行也不会强制要你销卡,因为一般这时候你的信用额度肯定被调成0了,或者停卡冻结了,对银行不存在资金风险。停卡和销卡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停卡在没欠款的情况下显示的是“*”本期未使用,上面说过了,这不算负面信息,相当于你某张正常状态的信用卡,当期未透支也未还款,那么也是显示“*”。说到这里,有的银行的催款人员,在你还清欠款后会善意提醒客户暂时不要销卡,相反有的银行就恶劣了,说什么卡被冻结不能再用了,我现在就可以帮你销卡等等,其实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何苦不能给别人一次改过的机会呢?

5.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办理流程 篇五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担保的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根据农户生产经营的特点专门开发的产品,是农村信用社的特色产品。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适用对象范围具有农村户口,主要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业务办理流程

(1)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主要根据农户基本情况、资产负债状况、生产经营状况、信誉程度等指标进行测评。农户信用等级分为优秀、较好、一般三个档次(即一级户、二级户、三级户)。

(2)核定农户信用额度。根据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农户资金需求情况及信用额度申请,由农村信用社核定相应等级的信用贷款限额。

(3)发放贷款证。以户为单位,一户一证。

(4)借款申请。农户申请贷款时,持农户贷款证、有效身份证(或户口簿),便可申请办理信用额度内的贷款。

(5)贷款发放。农村信用社接到农户借款申请后,由信贷人员审查后签订合同,填制借款借据,农户可按规定支用贷款。

(6)按期还款。借款人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偿还贷款本息。

6.提高信用卡额度,玩转信用卡 篇六

1.1刷卡次数越多越好刘某是一名电脑软件销售人员,他去年申领了某银行信用卡,然而该卡最高透支额仅有5000元,为此,他给办卡银行打了两次电话想要提高额度,均被告知,由于不经常使用该卡,无法提高额度。因此,刘鹏以后但凡买东西,除非不能刷卡的地方,都采用刷卡的方式,3个月后,刘鹏再次向银行申请信用卡提额顺利获批。因此,无论金额大小,只要能刷卡的地方就采用刷卡消费,频繁使用信用卡。他总结,向银行申请信用额度,银行首先要判断您是否有这个需求,要先查您关于卡的使用情况,看你是否是新卡用户,查看你的消费记录,然后看你的额度是否真的不够用。刷卡频率多一些对提额是有帮助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刷卡之后还要及时还款,不能出现拖欠或缴滞纳金和罚息等不良记录情况。

2.2刷卡金额越大提额可能越大赵某已经上大四了,随着其消费的增多,其信用卡刷卡额度越来越大,到后来满足不了她的刷卡需要,她便向银行申请提高额度,银行当即就表示可以给她从3000元提升到5000元。其后,她详细询问了银行顺利给她提升额度的原因,银行表示,她每月的消费账单至少是可透支额的30%,因此只要申请便能立即提额。为此,她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银行考察是否对一个客户提升信用额度,并不是刷到可以免年费的那种程度,而是从风险角度考察,持卡人的资信水平是否支持提升额度,只要能够提供充足的证明,银行也会配合提高额度的。而能证明持卡人有提额能力的事实就是刷卡金额越来越大,一般来说,每月产生账单消费情况至少是总额度的30%以上,这样的客户提额会更方便。

3.3特殊时段临时提额可能获批

王某每月15号准时发工资,去年过年的时候,她为了提前采买年货回老家过年,就向银行申请提高临时额度,第二天即获批。

因过年、过节或是旅游、出差等短期内需要增加额度的,可以直接向持卡行提出临时提高信用额度的申请,因为信用卡偿还周期短,银行会根据持卡人使用的良好记录及时办理,审批也会特别容易。

4.4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张某的心得是申请信用卡提额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原来的信用卡额度是两万元,他每隔半个月左右都会拨打银行客服电话申请提高信用卡额度。坚持的结果是每三四个月信用卡额度就会上升一些,一年下来,他的信用卡额度已经达到了5万元。

5.5

销卡威胁有时会奏效

7.关注信用卡引发的不良信用现象 篇七

(一)

银行机构片面追求发卡任务增加了无效发卡和信用卡潜在的不良率, 其主要原因在于, 部分银行机构将信用卡的发行量作为员工奖罚的依据, 致使员工只追求发卡数量, 不注重发卡质量。

(二) 持卡人信用意识不强。

据调查, 部分持卡人对个人信息安全缺乏保护意识, 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外借, 致使不法分子利用其身份证件办理信用卡, 恶意透支、取现, 从而降低个人的信用度。还有部分持卡人在办理信用卡之后甚少使用甚至丢弃一边, 对产生的年费不能及时偿还;或者在使用之后, 由于个人工作、生活繁忙未能及时偿还所欠的金额, 等真正发现问题时, 个人信用已经产生了不良记录。

(三) 银行办卡把关不严。

据调查, 目前信用卡功能越来越细化, 有的银行推出了多种专属信用卡。个人办理多张信用卡的现象很普遍, 部分银行对于拥有多张不同银行信用卡的客户的申请才会拒绝, 认为其有套现嫌疑;对于本行推出的多种信用卡, 则不限制其申请。

(四) 相关法规制度滞后。

目前, 国家针对信用卡相关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 缺乏对信用卡市场的有效监管, 使得信用卡市场出现混乱, 更加难以管理。

二、信用卡不良记录的高发人群

一是申请人年龄偏小, 一般出现风险卡的申请人年龄在20岁至25岁之间, 这些人刚出校门无固定工作, 偿还能力有限;二是申请人工作岗位不稳定, 主要集中在餐饮、超市、贸易等服务性行业;三是住处不稳定的客户, 大部分集中在“80后”和“90后”。

三、治理不良信用现象的建议

(一) 建议不要轻易办理信用卡。

个别银行的业务人员为了完成任务, 往往主动为亲朋好友办理信用卡, 有些人碍于情面, 于是在不同银行机构办理多张信用卡, 导致部分信用卡未曾激活。为此提醒消费者, 不要轻易办理信用卡, 因为随之而来的是年费、销户手续等一系列繁琐的问题。

(二) 若长期不用信用卡, 建议早日销户。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信用卡未经持卡人激活, 不得扣收任何费用。”但是用户在办理信用卡后, 即使没有开卡激活, 银行也会有相关的账户记录。因此, 如果不打算激活, 及时销卡才是谨慎的做法。

(三) 了解信用卡相关合约内容和收费标准。

办理信用卡时, 了解相关合约内容和收费标准, 不要轻信银行业务人员的口头承诺, 尽量不要通过代理或中介渠道办卡;仔细了解并记住信用卡的记账日、还款日以及还款金额, 或者绑定一张存有足够资金的借记卡进行自动还款;如果出现地址和电话号码变更的情况, 持卡人应及时告知发卡银行。

(四) 妥善保管注销后的信用卡。

大多数银行从信用卡登记销卡当日起或45天后才能真正销卡, 在3个月内用户如需用卡, 还可重新激活。而信用卡在登记注销后, 个人信息仍保留在信用卡的磁条上, 如果卡片被不法分子获得, 就有可能发生重新激活信用卡进行套取现金等行为。

(五) 注意不同还款方式的到账时间。

由于信用卡的还款方式很多, 柜台、ATM、网银等都可以实现信用卡还款, 然而其到账时间却并不统一。其中自助银行、柜台一般是当天到账, 网银转账则是根据各个银行的不同情况, 另外, 部分银行在周末不会转账。

(六)

8.信用 篇八

[关键词] 银企信用 企业信用 比较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商业信用与银企信用管理,是在借鉴国外的相关领域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中逐步探索并成长起来的。不难发现,对信用的分析主要基于银行金融性信贷研究的基础上,银企信贷信用因其影响的普遍性及重要性,获得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企业商业信用与银企信用并未作详细的划分。

然而,因为在系统构成上有所不同,银行信贷所产生的信用与企业运用的商业信用运作特点也不尽相同,我国的不少学者已经感受到这种不同而做出了一定的思考与分析。如“自信用”与“他信用”的提出,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同时考虑等等。刘光明在其著作《企业信用》中,也提到了企业信用与银行提供的信用有所不同。

文章对银企信用和企业商业信用做了一个比较分析,为进一步了解和分析企业商业信用,以及进一步发展有针对性的企业商业信用管理提供参考。

一、对两个信用系统的研究发展状况

1.银企信用研究发展

我国银企信用体系由信贷信用和银行自身信用构成有机联系,银企信贷信用是整个银企信用体系的大前方,属于外部的信用风险,针对银行面临的外部信用风险管理中,为了有效地预测和控制风险,各种信用判别及评级的思想及方法得到了相当丰富的发展,目前,学者们围绕着这个主题,将模糊数学、神经元、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的知识运用到了银行的信贷系统中,各种评价指标体系也百花齐放。

作为整个信用大体系的后方,银行的自身运营管理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内部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成为了研究及管理的重点,系统和动态成为现今研究的主要视角之一。如何应对不同的风险,保障银行的稳定运行,学者们各抒己见。通过学习并消化吸收银行微观经济学、银行功能理论、银行竞争理论、银行风险管理理论、银行监管理论,以及金融稳定理论,为银行的内部运营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新的《巴塞尔协议》修改草案在原协议的基础上,强调了银行个体对其资本充足率进行个性分析,不难看出,动态、系统地思考整个信用系统的思想得到了加强。

2.企业商业信用研究发展

我国对企业商业信用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上世纪90年代早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企业商业信用的运用得到了发展,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90年代中期,在认识到企业应该对商业信用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对企业商业信用的有效运用进入了学者们的视野。合理运用商业信用融资、合理运用银行及商业信用负债经营、推动商业信用票据化等观点揭开了商业信用运用的面纱,推动企业运营向商业信用的深层运用探索。90年代后期,财务结构、资本构成与商业信用风险的研究成为对商业信用分析的关注点,动态调整、合理控制商业信用规模成为新的对策建议,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新的理论引入到了信用分析中,此时的研究建立在银行信用的研究成果之上,关注的重点放在应收账款方面。

世纪之交,由于国有企业的转轨及改制,逃废银行债务成为一种不良现象,电子商务等新兴的商业模式的兴起,市场运作节奏的加快,也给商业信用的运用带来了新的思考。神经网络、模糊算法等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也被引入到商业信用的管理中来,此时,对信用的建设的看法已经由企业个体开始拓展到政府、社会等大系统的协调上。此时,已经有部分学者感觉到,银行信用与企业商业信用有相当的差别,在企业的信用管理中,应当把应付账款纳入独立的商业信用管理体系中来。

不难发现,企业商业信用管理在沿用银企信用管理思想及原则,采用的信用评价决策指标也同出一辙,没有系统的针对企业商业信用运作机制进行研究。

二、两个信用系统的比较分析

1.基本构成框架比较

(1)银企信用的基本框架。银行在提供信用的时候,主要是担负了授信方的角色,为众多的企业提供信用服务,其受信角色被弱化。只要符合基本的一般性信贷条件,各个行业都能够在银行的信贷系统中建立信贷关系,产生银企信用。因此可以得出,银企信用的框架体系中,银行是作为一个平台在发挥着作用,其架构体系是一个单层单侧并行式架构。

(2)企业商业信用的基本框架。企业是因为与前后向企业发生贸易往来,并采用赊销进行商业运作而产生商业信用的,企业的商业信用是因为价值链的作用而产生和衔接在一起的。从结构上看,企业商业信用范围相对集中,无法与银行的信贷范围相提并论。绝大多数企业不仅承担了授信人的角色,还同时扮演着受信人的角色。不难得出,对单个企业而言,这种架构情形下的企业商业信用可以看成是单层双侧并行或串行的,对整个价值链而言,则是多层双侧并行或串行的。

2.运营机制比较

银企信用是一种投资运营机制,银行作为投资方,企业作为受信方。每个契约信用只针对单个企业起作用,是独立的并行运营机制,银行作为信用主体,相对而言只有适应机制作用。个别行业性的市场波动,都会给银行带来局部的信用风险,但是,整体性的运营结果,是银行不受个别市场的波动左右,外部风险中,只有整体性的宏观经济系统风险,才会给银行带来显著影响。如果消除系统性的影响,其风险分布特点呈现出正态分布的影响特征。

企业间的信用既有投资作用,又有筹资作用,在运营的时候,每个契约将会因为企业载体的作用,向价值链的上游传递,是一种关联性的运营机制,既有适应机制作用,又有传导机制作用。行业性市场的波动,对于企业的商业信用而言,不是本行业的波动就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否则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影响特征。

这两种结构的不同,造成其关注的焦点一是集中在相对统一的一侧,想要实现结构的稳定和系统均衡,只需要对这一侧的相关细节取得良好的管理就能够达到目的。而企业信用结构,不仅需要各自关注两个方面的稳定和均衡,还由于这两个方面在企业的商业再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输入输出角色, 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协调。

3.管理重点及影响比较

从管理的重点来看,目前银行自身的信用由国家提供,银行更多地关注于受信方的信用状况而不用顾虑自身的信用状况,作为企业对商业信用进行管理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商业信用受信方的状态,还需要结合自身的信用状态来调整企业的信用体系运营。

从运营结果的影响来看,银企之间的信用运营结果只影响银行与企业,不会对第三方产生影响。而企业之间的信用运营结果由于传递机制的存在,将会向两端漫延。

4.信用载体比较

从信用的载体来看,银企间的信用载体是资金,发生和结束信用关系都是以资金的结算来完成的。而企业间的信用关系载体并不局限于资金,在价值链运营的过程中,作为价值载体和实现物的商品,也承担了信用载体的角色。所以,企业间发生信用关系的载体除了资金之外,还有实物商品,这也给企业间的商业信用关系带来了更为复杂的变化。

因此,从以上分析来看,银企间的信用与企业间的信用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将银企信用的管理思想及方法沿用到企业间的信用管理,必然需要进行调整。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得出,银企间的信用与企业间的信用有着较大的区别,带来的运作机制及影响等等都有不同。为了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找到适合的信用运营机制及管理方法。在企业商业信用应用广泛的今天,系统化思维、博弈论、网络化研究视角等等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引入,也有效地拓展了企业间信用的研究。本文对这两种信用形式的对比分析,力图为发展企业信用管理提供参考,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转轨发展阶段,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推进。

参考文献:

[1]王锴:商业信用与电子商务[J].经济学家,2003,6,123~125

[2]黄瑞芬:基于商业信用谈保障企业债权人的合法权益[J],上海金融,1999,12,33~34

[3]刘光明,企业信用[M],经济管理出版社,北京,2003;

[4]梁世栋郭仌方兆本:随机违约强度下的信用风险期限结构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5,8,74-79

上一篇: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学校效能建设活动工作方案下一篇:南京民国建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