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12篇)
1.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篇一
《赤壁赋》教学实录
周维霞
复习目标:
1、复习背诵,积累文言现象,翻译重点句子。
2、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课本素材运用能力。复习指导:
1、复习课文背诵。
2、阅读书下注释,积累文言现象。
3、翻译重点句子。(注意句中重 点词语和文言现象)复习过程
一、课前五分钟 每日一诗:
生出示材料: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小组讨论交流,出题人出示答案: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2)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
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师结:本诗是抒写诗人仕途受挫,备尝世态炎凉的感慨。无独有偶,即使是曾被神宗盛赞“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苏轼也不乏这样的经历,于是月夜泛舟,写下了一篇千古传诵的赋文——《赤壁赋》,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这篇古文,进一步体会诗人旷达、乐观、豪放的胸襟。
二、检查背诵:
实录:学生认真的听,仔细的思考。尤其是齐背时,有的学生闭上眼睛,好像是被赤壁的景象所感染。
三、检查默写: 师:听写
生:壬戌 戊 戍 戎 属客 窈窕 斗牛 扣舷 桂棹 溯 袅袅 幽壑 嫠妇 愀然 山川相缪 舳舻 酾酒 横槊 渔樵 扁舟 匏尊 蜉蝣 粟 栗 挟 骤 无尽藏 更酌 相与枕藉 师:投影正确答案 生:更正,巩固。
四、师生合作,共同解决课堂案:
教师在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遗漏的知识,学生们认真的记下这些知识点。(1)、生找出文中特殊句式,并分类:
1、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介词结构后置句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主谓倒装句 渺渺兮予怀
4、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5、定语后置
1、客有吹洞箫者
2、凌万顷之茫然。(2)、生投影展示,定语后置的类型和特点: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
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能有几人欤?(3)、生总结虚词“乎”的用法投影展示: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释: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释: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释: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释: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5.用在形容词后,含有赞叹意味。
例释:①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百不与焉!(《论语·泰伯》)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例释:秦于是乎输粟于晋《左传·僖公十五年》。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释: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在)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乎:比。)三)可作词尾
译为“„„的样子”“„„地”。
例释: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4)、师投影出示,牛刀小试
下列句子中“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实录: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合作交流,最后统一了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讨论很激烈,课堂气氛很活跃。
五、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课本素材运用能力。一)、师幻灯展示,写作素材 【素 材 一】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 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这一内容可运用于“明月清风自在怀”、“自然与人生”等话题。
• 素材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这一材料可用于变与不变的话题
素材三:
苏轼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也是写作素材“无尽藏”。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二)生写作交流,投影展示:
素材一:
被贬黄州的苏轼,夜游赤壁,眼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他一扫贬谪之失意与惆怅,兴之所至,情不自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沐浴着明月,享受着清风,东坡先生峰回路转地完成了自己灵魂上脱胎换骨般的自省,完成了自己艺术精神上的蒸馏和升华,完成了自己人格魅力上的超脱,完成了自己心灵上的淡泊豁达。清风明月,是洗涤人心的清泉,是忘怀世事的美酒。走进自然,与清风明月为伴,与星光水天为伍,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成败得失,还有什么割舍不下的兴衰荣辱?
素材二:
淘尽历史,洗尽铅华,岁月在变,世事在变,不变的是什么?
“乌台”的旋风卷走了他的光明前程,黄州的暗流褪尽了他的风光霁月,苏子的人生充满了太多的变数,然而,他把住心灵的舵,扼住命运的喉,镌下了“一生曲折,旷达传千秋;亘古辉耀,文章成四家”的文坛丰碑。
《赤壁赋》复习教学反思
我的这次教学设计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一、学生的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还是对规律方法的总结,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学生拥有比较充分的自主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二、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材料,依*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进的想法是打算结合网络,以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2.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篇二
一、把握基调
把握基调即在教学前先让学生熟悉作者人生经历及文章创作背景, 为学生学习该文章奠定基调。在课前预习阶段, 教师可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或是利用网络了解作者生平及经历, 这样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介绍讲解可让学生对文章的创作背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课堂教学开始后, 教师先快速地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 然后再详细讲解《赤壁赋》一文的创作背景。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主要截取关键事件及时间点, 向学生讲解《赤壁赋》的创作背景。
二、紧扣细节
通过创作背景讲解, 学生对作者创作时的人生遭遇有了详细了解。那么作者当时的心境究竟如何“是悲是苦?”“是渴望东山再起还是消极堕落?”“作者是怎样在文章抒发感情的, 又是如何上升到人生哲理高度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紧扣文章细节, 向学生清晰、明确地阐述与解答以上问题, 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深意与文学手法。
《赤壁赋》实质是通过作者自问自答来抒发感情, 表达哲理, 此处作者虚拟了一个客人。在教学中可通过对比客人的问答与作者问答, 逐层阐释文章的思想表达脉络。
在第一段的主客问答中一共有三处对比。第一层是“曹操”在被困赤壁与作者被贬黄州境遇对比, 表达了作者消极苦闷的一面。在教学中应注重点出文中“困”字;第二层对比是“曹操”这一英雄人物当年文治武功, 功绩盖世, “而今安在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者自认为尚未在政治上取得成功, 就被贬落偏远之地, 心中政治抱负不仅无法实现, 恐怕今后自己也会成为历史中无名的一员, 被时间所抛弃遗忘。第二层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作者无所适从、无处发泄的苦闷心情, 只有“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第三层的对比是作者心情与景物之间的对比, 在问答中出现的“江水”“明月”“清风”等意象都是在阐述作者理想破灭后陷入不可自拔的、无可名状的悲痛当中。因而作者自比“蜉蝣”, 认为自己渺小如沧海一粟, 悲叹“吾生之须臾”, 此生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只有“抱明月而长终”, 死后再将此生还未实现的抱负“托遗响于悲风”告知后人。
通过教师对第一段主客问答的层层对比分析, 学生很容易理解作者情绪的由来与文章中情绪递进关系, 这为学生理解后文中作者所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提供了情感共鸣的基础。
在第二段作者的自答中, 教师在教学中需紧扣上下文联系, 通过分析在“江水”“明月”“清风”等上文出现过的意象, 向学生阐述作者赋予了这些意象怎样不同的情感寄托, 作者又是如何借助这些意象阐述人生哲理的。此处教学建议教师先让学生自行分析,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理解知识和把握文章情感要素, 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学生阐述观点和见解后, 再由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这样有利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三、揭示本质
在完成教学后, 教师需揭示文章的本质, 即文章表现手法、主旨、情感表达等。教师通过揭示文章的本质, 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上下文知识点, 梳理知识脉络, 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学习要点的同时,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 并能够从学习中汲取更多的收获。
四、探究联想
综合同构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体系, 即知识的迁移与融合能力。这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因为在《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联系苏轼其他作品, 且创作时间相近, 创作理念和情感表达类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后赤壁赋》进行教学。
综合同构教学法在《赤壁赋》教学中的应用, 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及质量,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明显更为透彻, 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全面。因而,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善于运用综合同构教学法, 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及任务。
参考文献
[1]徐瑞泰.象意思维与“综合同构教学法”[J].江苏教育研究, 2015, 10:36-39.
3.《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重要文言知识;体会景、情、理有机结合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读成诵,掌握重点词句的意义,准确进行文言翻译。难点:体会景、情、理有机结合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生难免不失意,当我们失意痛苦时,出去转一圈回来,心情的确会放松不少,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是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可以开阔我们的胸怀,荡涤我们的心灵。千年前的苏轼也用这个方法到赤壁转了一圈,不仅缓解了内心的伤痛,还留下了一篇经典名作——《赤壁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看一下苏轼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二)写作背景。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卷入“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赤壁怀古》。
(三)诵读中的文言积累
1、一读课文,自主与合作
(1)结合注释自读文本,注意停顿,勾画圈点疑难词句。
(2)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并翻译全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出疑难语句,落实重点文言知识点,教师巡视点拨。)
(3)全班交流疑难问题。
(4)投影文言重难点,学生记忆重难点知识。
2、二读课文,理清感情变化
(1)播放录音范读,让学生小声跟读,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
(2)自主阅读,对文章进行分层,概括作者情感变化。
(3)交流文章思路,学生用关键词概括,展示:
泛舟赤壁——唱歌听萧——客诉悲情——苏子言志——主客尽欢
(4)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读课文,揣摩词人情感变化。方法点拨:抓关键词,关键句
展示:饮酒乐甚(乐)à愀然(悲)à喜而笑(喜)
(四)诵读中的文本探究
1、为何而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总结:因景而乐 (观美景生乐情)
找学生读第一段,力图读出其中的美;然后指导背诵(时间——地点——看到哪些景——作者心情如何)
2、为何而悲?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望美人兮天一方”(政治的失意)“知不可乎骤得,脱遗响与悲风”(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哀)
总结:由景生悲(齐读,力求读出其中的悲情,然后指导背诵)
3、为何而喜? 盈虚有数 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 与子共适
总结:景中寓理(师有感情地朗读,力求读出其中的豁达,指导背诵)
4、思考
(1)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景(乐—山水之乐) 理(乐—达观之乐)
(2)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消极、局限的出世入世思想。
5、探究
《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景、情、理是如何融合到一起的?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这样以景为中心,因景而乐、触景生悲、借景议理,景、情、理和谐地融为一体!
(五)拓展延伸
读《定风波》思考苏轼思想性格,与赤壁赋中苏轼的思想性格相对应。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傅 雷
(六)小结课文后再齐读
大自然是一种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苏轼这一出去散心,竟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变得更加成熟洒脱了。希望同学们平时都要保持一种豁达的心态。
4.赤壁赋 课堂实录 3 篇四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语
让同学们齐背《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入新课。
(二)、回忆有关“赋”的知识 因为高一学过杜牧的〈阿房宫赋〉。
(三)、给同学们一起回忆苏轼的一些情况,重点说苏轼的思想,尤其是受儒道佛及游侠思想影响后的表现。
(四)、让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五)、找学生朗诵这篇课文,纠正读时出现的错别字和不正确的断句。
(六)、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七)、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自己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八)、老师点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1、望 既望 属 白露 所如 所知 冯
2、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前置句或介词结构后置句)
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九)出示<诗经.陈风.月出>第一章.1.与学生一起学习.2.让学生体会作者提它的用意.(十),找个别学生翻译第一段.(十一)布置作业
1,背颂第一段,预习二三段.2,让学生翻译第一段,交作业.第二课时教学步骤
(一).检查第一段的背诵(二)让学生读第二段 1,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美人 和 袅袅 缕 嫠妇 舞 泣(使动用法)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三)让学生翻译第二段,教师纠正错误(四)找学生读第四段
(五)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六)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愀然 正襟危坐 固 匏樽 属 须臾 活用: 1,乌雀南飞(南)2.西望夏口(西)3,东望武昌(东)以上三个词都是名词做状语,可译成:向南(西,东)4,顺流而东也.东;名词活用做动词,可译成:向东进军.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次做动词,攻下.6,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句子: 1,何为其然也?(介词的宾语前置)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乎?(以“于”引导的“被动句”)3,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七)让学生翻译第三段
(八)教师点评,指出翻译中的不足.(八)布置作业 1,背诵三四两段 2,翻译这两段 3,预习最后两段
第三课时
播放“赤壁赋”的FLASH朗诵让同学们和听课老师和评委们入场.授课地点:一中多媒体教室 学生:高二18班全体学生 听众:全校教师
上课铃响起,班长喊起立,教师回礼,开始上课.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结束时,老师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完成二段和三段的背诵,由于时间关系,现在请大家一起背诵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生:大声的背诵.师:从同学们洪亮的声音里,老师知道大家已经很熟练的背了下来,第三段我也希望同学们背的能和这一段一样熟练.下面我们先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一起读本课时的”学习目标“.生:1,学习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好了.同学们已经知道我们这一节的主要学习任务了,那么我处带着这三个目标再一次的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的情怀,一起听课文朗诵.(FLASH演示)师:好了.我们刚才又一次的感受了作者游赤壁时的情怀,现在我们首先来学习课文四五段,看作者写了什么样的内容.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对照着课下的注释来疏通文章的大意,一会儿我找两个同学试着翻译一下这两段.师:时间到.我们先看大屏幕,我找一个同学解释这些重点词语.生:1,盈虚:盈,满;虚,缺.2,消长:消减和增长.3,盖:表示假设语气.4,无尽藏:出于佛家语”无尽藏海“,意思是”像海之能包罗万物“.在本文中,可翻 译成”无尽的宝藏“.5,适:享有.6,肴核:菜肴和果品.7,狼籍:凌乱.也作狼藉.8,枕藉:互相枕着垫着.师:**同学回答的很好,就是中间看了两次书,说名还没有记到脑子里,课下再多看几遍.我这里重点强调一下”藏“字和”枕藉“这两个词语.前者在课文中的意思翻译成”宝藏“就行了;”枕藉“中”藉“字应读”jie4“,还有一个词”慰藉“,也读这个音,大家一定要记住.师:好了.关于这两段的字词就说到这里,我现在分别找两个同学分别翻译这两个自然段,由于两段放在一起长,我们找两个同学,一个从四段开头翻译到四段三行末”而又何羡乎?“另一个同学从”且夫天地之间“到五段末.生: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的流去,时断时缺的月亮像那样的不断的圆缺,却终于没有增减.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如果从那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没有尽头,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师:这个同学翻译的很正确,很好!请坐!老师强调一个地方,一是“盖”字,刚才在重点词语里说过的,用在这个句子的开头,表示“假设语气”,整个句子是说“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生:再说,天地直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下两句.“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不会翻译了.师:耳朵听到了才能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好,你继续翻译.生: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共同享受.客人听后笑了,洗净杯子.重新喝酒.菜肴果品已经吃完了,杯盘杂乱的放着,大家互相枕着垫着,不知不觉的东方已经亮了.师:这个同学翻译的也很不错,只是其中有一处不知道该如何翻译它,其中一处漏了几个词.“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老师替他翻译了.另一处是“相与枕藉乎舟中”这句中“乎舟中”给漏了.同学们一起说,应该怎么翻译? 生:在舟中.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对!除了这两处外,这个同学很好的把握了这一段的内容.希望这个同学在以后会做得更出色!师:刚才我们疏通了四五两段的文意,下面我们把全文中每一段的段意归结一下,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去组织自己将要表述的语言.生:第一段主要是写苏子与客在一个秋天的月夜游赤壁的情景.师:非常好!时间,人物,事件归结得很全面.出示幻灯片内容: 1,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师:同学们能说出文章中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生: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生:有“月出于东山之上” 生: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同学们用课文中的原句找出了作者给我们刻画出的“诗情画意”的境界.那么第二段又有什么变化呢?主要写了什么? 生:写有客吹箫,箫声悲凉.师:这个同学归结的很简练.老师很喜欢你能这样表述.上文我们一起和作者在诗情画意的境界中游览了一番,作者和客有什么感受呢?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生:饮酒 乐甚.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对,“饮酒 乐甚”,感情是“乐”.怎么就发生了转变呢? 生:因为一个客吹箫.师:怎么一个客吹箫就让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呢? 生:因为“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生:还有两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师:对!箫声起,悲意生,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哀.大屏幕显示: 2,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师:同学们再看看第三段又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写客人解释箫声悲凉的原因,感慨人生短促.师:是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呢? 生:主客一问一答的形式.师:文中提到了哪个历史人物呢? 生:曹操.师:文中提到了三国时的英雄曹操,目的在于告诉我们什么? 生:说他是一个英雄.生:不对.重点落在了”而今安在哉“? 师:这句话是说什么的? 生:英雄豪杰,也和万物一样,不过是过眼烟云.师:在我们以前学过的诗词里有没有这样的句字? 生:<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生:还有<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师:同学们记得很清楚.本段就是同过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英雄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大屏幕显示: 3,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生:又提到了”水和月“.师:提水和月是为了说什么? 生:谈到了”变和不变“.师:说得好!这是写景,书抒情,还是说理? 生:说理.师:还提到了哪一个方面呢? 生:取何不取
师:对.这也是说理吧? 生:是的.生:文张还提到了”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针对什么而谈的呢?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师:本段还提到了”逝者如斯“,历史上谁也说过这样的话? 生:孔子.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师:大屏幕显示: 4,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师:最后再来看第五段的大意,谁能说一下? 生:客人喜而笑,洗盏更酌.师:归结的好!能用原文回答,而且也很简洁.同学们看大屏幕: 5,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师: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师: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本文每段的大意.现在握0解决学习目标中的第二个问题,本文的情感是怎么变化的.生:先是“乐”,由第二段开头的“饮酒乐甚”可以看出来.生:然后客有吹洞箫者,转而为悲.生:最后又转悲为“喜”,由“客喜而笑”.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我们在总结各段的大意时已经明白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老师怎么总结的.情感线索: 乐: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赏玩之乐.悲: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 喜: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师:现在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感情线索,现在再回头看课文,看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哪些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借鉴.先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谈起吧.生:开头一段写了游赤壁时的情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是写景.生:第四段写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道理.是说理.生:全文有从乐到悲再到喜的感情变幻.是抒情.师:说得好!同学们教好的把握了全文内容.我们把这几个同学的说法合在一起,就是本文的第一个特色: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师:再想.本文的题目是什么? 生:赤壁赋.师:那说明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生:赋.师:赋有什么特点? 生: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漓文,体物写志”,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抒写情志。师:对!它应是属于韵文的范畴.拿我们拿第一段为例,找一下第一段的韵脚.生:间,天,然,仙.师:很正确!前面几句有韵脚吗? 生:没有.师:是的.课下大家可以把四五段的韵脚也找出来,你会发现,它们押韵是很自由的,中间还可以换韵的,很自由.这就是苏轼此篇赋的另一个特点:以文为赋: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师:我们再一起回忆一下本课我们讲的三个问题: 1,学习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谁还有不理解的? 生:没有了.师:那就打开我们的课堂练习,做前面的九个小题.做时看清题干,看有的题是不是有答案,没有的话该怎么去设计答案?看有些题干“问”的严密吗,如果不严密,又该怎么“问”?
5.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篇五
师:大家先听老师朗读一下这一段,然后给我评评分,好吗?
(生点头,看书。师有感情的朗读,读完后,)
师:大家给我多少分啊?
(生窃笑,不置可否)
师:看来大家对课文不甚熟悉啊,那我们就来熟悉一下课文吧。
(生如释重负)
师:我们知道,赋文很讲究音韵美啊,我们就先来看看本段押了些什么韵,好吗?
生1:间.天.然.仙
生2:押an韵。
师:对!那么哪位同学把这些句子读出来?读时注意韵哦。
生3:(读课文,把押韵字拖得较长)
师:我们再来找找本段的骈句,好吗?
生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生5: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生6: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生7: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生8: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生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师:好,哪位同学把这些骈句一起读一遍?
生10:(一句句读来,尤其注意读出了句子的对称)
师:哪位同学能把全段读读?读时请注意押韵和对偶哦。
生11:(循规蹈矩地读完了本段,注意了句子的对称与句尾的押韵)
师:大家觉得他读得好吗?
生12:好是好,可总觉得缺点什么。
生13:缺点感情!
师:对啊,就是少了一点感情!那么我们来看看本段有怎样的情啊。
(生思考,不语)
师:大家找出七个“何”就知道了
(生迷糊)
师:何时,何地,何人,何景,何事,所见者何,所感为何
(生明白,速读)
师:大家找出来后,用自己的话把他们组合成一段话,好吗?
生14: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的晚上,苏轼与他的朋友们一起在长江之上.赤壁之下的一条小船上喝酒.诵诗,水面上清风微拂,水面非常平静。
生15:月亮出来了,它在天空高悬,江面上一片白茫茫水雾,江.天成为一个整体,苏轼他们啊,任小船在江面飘流,此时,他感到自己好象在御风而行,也不知将去何方,又好象离开人世,飞升仙境!
师:他们两位同学说得真好!那么本段有种什么意境啊?
生16:似梦境.似仙境
师:大家想想,此时他们的心情会怎样呢?
生17:高兴啊
生18:心旷神怡
师:如果此时你在那里,你会怎样/
生19:放声高歌
生20:我拿摄象机全都录下来,时时回味
生21:静坐,默想
生22:我会哭
师:哭?为什么?
生22:感动啊
师:那大家想想,读这段应该怎么读啊?
生23:抒情的
生24:舒缓的
生25:高兴的
师:好,那大家自己读读试试,好吗?
(生读)
师:哪位同学能读给大家听听?也让大家给评评分吧。
生26:(用抒情的音调高兴的语气读了一遍)
师:大家说可以得多少分?
生(齐):100分!
作者邮箱: yaoshen@hotmail.com
6.《赤壁赋》教学反思 篇六
这一周我们在学习文言文,高一的学生们一提到要学文言文就头疼,特别是知道《赤壁赋》还要求全文背诵后,就更痛苦了,为了提高学生们学习热情,在备课时我反复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本课有非常大的兴趣呢?怎样让学生爱上这篇文章爱到不背会誓不罢休呢?想了很久我决定从本课的作者苏轼入手。
要说苏轼吧,学生们并不陌生,初中就学过不少苏轼的诗词,如果我只是简单的介绍苏轼,估计不少学生对他还是停留在初中时的认知。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有一种手法是知人论世。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你对某一首诗歌的作者了解比较多,在理解欣赏诗歌时相对就容易些。同理亦然如果学生对苏轼了解比较多,在理解本课时相对也会容易些。但是,只是了解苏轼,不是欣赏崇拜,怎能爱屋及乌,从爱苏轼到爱他所写的文章呢?我决定让学生崇拜苏轼甚至让本就崇拜苏轼的爱上他!
有了这个想法,我决定从导语入手。一个精彩的导语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李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有一个人,一度下狱,三度被贬。但是他既没有像贾谊一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一样归隐田园。他是――苏轼!还没等我说完啊,全班学生都齐声回答,他们得意洋洋的望着我,好像再说:“这也太简单了,今天要学这一课,当然知道是苏轼啊!”好既然大家对苏轼这么熟悉,我就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苏轼了解多少。我在课件上我展示了诗人苏轼,词人苏轼,文章苏轼,书法苏轼,官员苏轼,美食家苏轼,兄长苏轼,丈夫苏轼……这些其实是考察学生对苏轼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前几个问题学生们非常顺利的答出来了,什么在诗歌方面与陆游并称苏陆,豪放词开拓词境,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个好官修建了苏堤。下面作为兄长和丈夫,苏轼怎样,就是我煽情的补充。
7.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篇七
《赤壁怀古》这首词的一个显著特色, 是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赤壁之战) 和古代英雄人物 (周瑜) 写入词中。联想到九百年前那奠定了三分局面的赤壁之战, 联想到那场战争中一个个卓异不凡的风流人物, 但眼前所见惟有“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这千百年来依然故我的壮丽风光, 那些历史人物却“而今安在哉”了。使人产生了人生之短暂和宇宙自然之永恒之感。在对壮丽江山的咏叹中, 依然隐含着人生的悲慨。“使人们感到赤壁江山的景物描写有着味之不尽的意蕴”, 作者尽情咏叹赤壁江山的永恒壮美, 愈发反衬了他所感到的人生的悲哀。作者愈是渲染历史人物的伟大、崇高, 愈是在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隐衷。
其次, 作者用瑰奇险峻而又秀美流畅的语句叙事、写景、抒情和说理, 音调高亢, 意味隽永, 韵味无穷, 使语言形式很好地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
胡仔在他的《苕溪渔隐丛话》中说此词“语意高妙, 真古今绝唱”, 俞文豹也在他的《吹剑录》中说此词“须关西大汉, 铜琵琶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 是不无道理的。
《前赤壁赋》在艺术上, 则同样也把叙事、写景、抒情与说理四者紧密结合再一起, 达到了情景交融, 情理相生的效果, “创造了一种既充满诗情画意, 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独特的艺术境界。江山明月这种客观的物境, 与作者充满矛盾而力求排解的主观的心境相融合, 而又完全切合于夜野赤壁的特定情景”, 写景之笔, 把徐来的清风、明净的秋水、窈窕的明月, 以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导演的赤壁之战的雄奇景象, 刻画的惟妙惟肖, 引人入胜, 而抒情之笔, 则先以“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寄兴于悠远的思念, 理想的追求。赋中所设的主客问答, 其实表现的都是作者的思想。“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陪衬下, 客人提出的问题, 正是作者对理想人生有所追求而不得苦闷忧伤的表现”。而苏子的回答则以水月为喻, 借庄周的相对论:自其异者视之, 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 万物皆一也。以及僧肇的“江河竟注而不流, 野马飘鼓而不动, 日月历天而不周” (《物不迁论》) 来排遣苦闷, 开阔胸襟。这篇赋既生动地描绘了江山明月的优美景色, 又深刻揭示诗人的内心世界:“消极退隐与积极进取, 愤世嫉俗与逍遥山水的两种情绪同时存在, 在与世无争的思想后面, 却流露出了对世道的满腔愤懑, 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二.“托事以讽”、借古喻今的艺术手法。
无论是在《赤壁怀古》, 还是在《前赤壁赋》中都谈到了曹操兵败赤壁这一史实。为何在这一词一赋中苏轼要两次引用这一事件, 究竟有何用意呢?在这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两篇诗词写作的社会政治背景。
元丰四、五年间, 北宋王朝先后发动了两次开国以来最大的边疆战争。结果连遭溃败, 使宋廷蒙诟、受辱, 国势骤弱。《前赤壁赋》正写于第一次边疆战争失败之后。当时宋神宗在元丰四年 (1081) 秋调动了李宪等五支约三十五万大军 (包括运输民夫共约六十万) , 企图一举攻克兴、灵二州, 消灭西夏。但战争中将帅失和, 缺乏统一调度, 最后在灵州城下被西夏打得溃散逃窜, 军队民夫死伤者不下三十万。成为历史上一次典型的因骄纵而失败的战例, 性质上颇似曹操兵败赤壁的史迹。
而苏轼写《赤壁怀古》词的当年即1082年, 也是战云密布。宋神宗用给事中徐禧议在银、夏、宥三州界筑永乐城, 企图围困兴州夏军。然而城小人多, 又无水源, 结果反被夏军将城攻破, 丧师二十余万。
这两次惨败对十分关心边廷的苏轼具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他渴望以身报国, 抗击西夏, 重振国威。另一方面摆在他面前的道路却是“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语) 。统治者把他视为‘罪人’, 就连向朝廷献点忠心也‘不可使不知我者, 以为诟病’。”在这种情况下, 苏轼“对战事虽芒刺在喉, 不吐不快, 但也只能使用“托事以讽”的隐晦手法”。用曹操兵败赤壁隐射元丰四、五年的两次战争。以曹操的骄纵轻敌讽喻庸懦无谋的宋将;以周瑜之功业反衬边疆之无能, 同时寄寓自己的宏大抱负。
8.《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之比较 篇八
《前赤壁赋》对月色的描写显得很空灵。“徘徊”二字用拟人化的手法既细腻地描摹了月出的缓缓之貌,又表现了作者的心之切盼。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一片静静的天宇下,诗人“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显示出豪迈奔放之情怀。“击空明兮溯流光”,诗人视角由近及远,月光由明亮而变得烟笼雾绕。在这超旷空灵的氛围中,诗人寄托着“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抱负。理想在艺术中实现的就是意境。诗人借助于月色这一意象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充满期待而又不乏惆怅的情怀。“抱明月而长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诗人把“月”当作了一个永恒的意象。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诗人在认识到仕途风波的险恶后,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江山风月之中所得的佳作。前赋是记“七月既望”的秋天,后赋是记“十月既望”的冬季。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表面上看,似乎皆触景生情,仿佛前赋的旷达在于秋,后赋的虚无却因冬。其实不然。
前、后赋的命名只是相对于写作时间而言,其实都是写同一地方的月下之游。我们如果把二赋放到苏轼对月的意象描写这个大系统中去考察,就会发现,前赋对月作了极大的渲染,后赋则在月的描写方面留下了很大的空白。而艺术的魅力正在于能给人留下空白,给人以最大的想象的空间。意象具有两重性,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当作者观照客观景物的时候,面对的是景物的整体。他可以把自己的思绪或“正”或“反”地和同一景物的不同特征联系起来。如杜甫同是写“花”,有“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令人赏心悦目的一面,也有“感时花溅泪”这令人悲伤的一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曲终见“月”,给人的是一种洒脱、坚韧的意象。《记承天寺夜游》是这样来写“月”的:“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诗人首先见到的是月光如水,既而联想到一泓积水中的水草交横,正当作者沉浸在水、月莫辩的想象之中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水草,而是竹柏的影子,“月”在这里是透明的,是水中影、镜中花,引起人无限的联想。《赤壁赋》中的“月”则是永恒的、完美的,既有月光普照的静态之美,又蕴含着“美人”的脱俗空灵之美。
在《后赤壁赋》中,几乎是开篇,作者即点明了行踪目的:“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作者俯视人影,然后“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一个“行”字,点明了作者的随心、机智,“相答”则说明话很投机。“今者薄暮,举网得鱼”,“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给人一种呼之即来的感觉,难怪诗人发出了“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的感叹!
元人虞集评《后赤壁赋》说:“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用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山高月小”这不是对月的实写,而是艺术的变形。所谓变形,即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的固有形态的有意或无意的改变。相对《前赤壁赋》而言,诗人的心情变了,不再是面对“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而抒发怀抱,而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在这种“情境”下,作者笔下的山就更高了,月小而冷峻了。
《后赤壁赋》中“月”的意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稍经点染,便烘托出了一处静寂可怖的意境。读者从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的攀援中,可洞见作者在政治上的求索和朝庭中的艰险可怖;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则又隐含着心潮澎湃的激越心情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险恶处境;而“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则很自然地倾吐了作者无能为力和企图远避的悲愤心情。《三苏文苑》里讲:“东坡不得志于黄,故其文字亦萧瑟。如划然、悄然、肃然、四顾寂寥等句,犹有未平之气也。”不能仅仅把这看成是消极悲观的情绪。恰恰相反,两赋还透露了作者在遭受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以上列举的都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作。为什么同是写月,诗人笔下会出现不同的月的意象呢?正如诗人所言:“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又据史料记载: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在黄州写完前、后赤壁赋后,他的友人傅尧俞派人到黄州来向苏轼索求近文,苏轼便把他的前赋亲书送之,并在文末题《跋》云:“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俞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苏轼《书<赤壁赋>后》)可见,《后赤壁赋》并非即兴之作,从游赤壁到写成文章,其间有一段时间。苏轼写前、后赤壁赋,是“先得成竹于胸中”、“了然于心”后才“了然于口与手”的。“月”作为一种景,是诗人的“眼中之竹”,一旦渗入诗人的心血,注入诗人的情感,化为一种包含着作者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意象,便成为“胸中之竹”。诗人正是凭借客观上的所见与主观上的所想,借助夸张与联想,把“月”描绘成可供读者观照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的。
9.赤壁赋教学合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4、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3、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课时:二课时 课前预习
完成练习册上的基础整合部分的第一题
二、介绍作者及背景(见练习册的自学导引部分)搜集苏轼的生平简历及文学成就
教师应补充的有:
苏轼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让学生讨论以下诗句说的是哪三个人,为什么不是曹操、曹丕、曹植?(提示:三苏的籍贯)
“一们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辞赋传千古,娥眉共比高。”
学生回答苏轼属于豪放派与婉约派中的哪一派词人的代表人物。
1.听朗读录音,纠正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2.抽查朗读
3.梳理文言知识(见练习册基础整合部分的二、三、四、五、六题)
三、文本研习
分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释疑,总结全文
① 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展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作者的心情如何?
清风、水波、明月、白鹭、扁舟等。展现了一个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秋景图。
乐甚
② 文章第二自然段作者描写了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的心情如何?
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作者的心情也有起初的乐甚转为悲哀。
③ 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凭吊个人,感慨人生短暂,作者的心情如何?
托遗响于悲风,心情仍是悲凉。
④ 文章第四、五自然段描写了什么情景,作者的心情如何?
作者丢开个人情怀,欣赏自然风光,心情豁达开朗,心情:喜而笑
⑤ 说说文章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乐 悲 喜而笑
⑥ 说说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明确: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三、学生课后应完成的任务
小结 补充资料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乌台诗案始末介绍
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 苏东坡在黄州
在元丰三年(一0八0)正月初一,苏东坡已和长子迈离开京都,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下面约六十里地。在等待家眷之时,苏东坡暂时住在定惠院,这个小寺院坐落在林木茂密的山坡上,离江边还有一段路。苏东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个惊心动魄的经验,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他说他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中的磨盘上的线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是这种心境的反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年中秋,他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仍然心有余悸。他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而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宁。他转向了宗教。与他宗教思想相反的一股力量,就是深藏他内心的儒家思想。他的儒家思想,似乎又把他拖往了另一个方向。诚然,人可以在宗教之中寻取到安静,但是,倘若佛教思想若是正确,而人生只是一种幻觉,人应当完全把社会弃置不顾,在佛教要达到精神的空虚和无我的精神存在,就要完全摆脱个人的牵挂,而儒家是抱现实的思想,要对人类尽其职责义务,于是两种思想之间便有冲突。家眷到达之后,苏东坡的生活似乎安定下来,由于太守的礼遇,他们还能住在临皋亭,此处本是驿亭,临皋亭并不见得是可夸耀,风光之美一半在其地方,另一半则在观赏风景之人。苏东坡是诗人,能见到感到别人即便在天堂也见不到感不到的美。在元丰三年(一O 八一),苏东坡真正务农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他过去原想弃官为农,没料到在这种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农夫。东坡居士苏东坡由现在起,由情势所迫,要一变而为农夫。苏东坡回到民众之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的农人,击牛角而吟咏。东坡农场实际上占地约十亩,在黄州城东约三分之一里,坐落在山坡上。房子在顶上,共三间,俯见茅亭,亭下就是有名的雪堂。雪堂前面有房五间,是到黄州后二年的二月雪中竣工的。墙是由诗人自己油漆的,画的是雪中寒林和水上渔翁。雪堂的台阶下,有一小桥,横跨一小沟而过,若非下雨,沟内常干涸。雪堂之东,有高柳树一株,为当年所手植,再往东,有一小水井,中有冷泉,颇清冽,并无其他可取之处,只是诗人当年取水处而已。往东的低处,有稻田、麦田、一带桑林菜圃,为一片长地,另有一片大果园。他在他处种有茶树,是在邻近友人处移来的。在农舍后面是远景亭,位于一小丘之上,下面乡野景色,一览无遗。他的西邻有一片巨竹林园,竹茎周长约六寸,枝叶茂密,人行其中,不见天日。苏东坡就在此浓阴之中,消磨长夏,并寻找干而平滑的竹棒,供太太做鞋的衬里之用。苏东坡自己善于做菜,也乐意自己做菜吃,他告诉人一个炖猪肉的方法,极为简单。就是用很少的水煮开之后,用文火炖上数小时,当然要放酱油,现在已经成了一道叫作“东坡肉”的名菜。在这种农村气氛里,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像田园诗人陶潜的生活,他对陶潜极其佩服。苏东坡现在过得是神仙般生活。黄州也许是瞅隘肮脏的小镇,但是无限的闲暇、美好的风景、诗人敏感的想象、对月夜的倾心、对美酒的迷恋——这些合而为一,便强而有力,是以使诗人的日子美满舒服了。
苏东坡在农舍雪堂和城中临皋亭两处住,每天两处往返,那不过是一里三分之一的一段脏泥路,却大概变成了文学史上最出名的一条路。在过了城镇中那一段小坡之后,就到了叫黄泥板,一直通到起伏的丘陵。那个地方向四周一望,似乎全是黄色,只有树木苍翠,竹林碧绿而已。日日横过黄泥板,而后达到黄岗的东坡。他已经脱去了文人的长袍,摘去了文人的方巾,改穿农人的短褂子,好使人不能辨识他士大夫的身份。他每天来往走这段路。在耕作之暇,他到城里去,喝得小有酒意,在草地上躺下便睡,直到暮色沉沉时好心肠的农人把他叫醒。有一天,他喝醉之后,写出了一首流浪汉狂想曲,名之为《黄泥板词》。一次夜游,他可把太守吓坏了。他在江上一个小舟中喝酒,夜晚的天空极美,他一时兴起,唱词一首《临江仙》道: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0.《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十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3、熟读并背诵课文。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2、难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学法指导: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知识链接:
1、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 人称“一门三父子,娥眉共比高。”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11.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篇十一
〔中图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B)—0023—01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已经两年了。这时他站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乘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这两篇作品同为苏子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赤壁之作,但两相比较,描写的角度有所变化,表达的心境与思想感情也就有所不同。那么,苏轼在两篇作品中究竟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和对人生的态度呢?
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政治上的失意,却未使他对生活失去信心。《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与失意文人的作品截然不同。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胸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仅写出了长江一泻千里的非凡气势,而且将自古以来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概括了进来。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遗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景仰的英雄,但这里只是先埋伏一笔,接着就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面对如此江山,他想到了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江山依旧,英雄已故,多少豪杰已成过去,作者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轻轻结住。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不禁内心激荡,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下片英雄的形象变得鲜明。一开始就写“小乔初嫁了”,这一笔似乎显得突兀,却有词人的深意在此:一是说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年纪很轻;二是以美女衬英雄,更足以表现他当时的春风得意;更为重要的是周瑜与孙权外托君臣,内在葭莩,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接着又以“雄姿英发”来描绘周瑜的动人姿貌和出众才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大任的英豪之器。以上两句都是铺垫,下面两句才是主要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畏怯,反而娴雅从容,谈笑之间,一把大火败曹操。词人这样来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建立丰功伟业。
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层含有消极成分,与上述豪壮情调不合,其实,“多情”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白发”使人生悲,但这种悲是因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人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樽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豪放中略见苍凉。
同为“赤壁”之作,在《赤壁赋》中,作者又表现了一种超脱、乐观的思想感情。这种“超然”之情是由眼前美景引起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段秋江月景的描述,确实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与客人诵诗对饮,尽情欣赏那“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明月,油然而产生了一种“羽化”和“遗世”的情怀。这种情怀,这种主观感受的产生与作者政治上的遭遇,宦海中的沉浮是密切相关的。苏轼于宋神宗嘉佑二年中进士,神宗时因与革新派王安石政见不合而求外放,先后任杭州通判,转任密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又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获释后再遭贬谪,“幅巾芒履,与田父野老相从于溪谷之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苏轼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旧党争激烈起伏之时,政局动荡不安。一方面,他是一个想有作为的政治家,他渴望像周瑜、曹操一样建功立业,但在现实中又不容于新旧两党,难以施展政治才能。另一方面,他又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当身处逆境时,常以老庄“超然物外”的思想慰藉自己,随缘自适。文中表达的乐观旷达,正是老庄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他对眼前的景物的称道,是因为政治上不得志的一种精神寄托,情感上的自我调节。这种思想和感情,对于苏轼而言,既是无奈的,又是非常自然的,对于政治上失意的封建士大夫来说,也有一定的典型性。今天看来,借纵情山水来忘却烦忧,对现实世界当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于人生而言,苏轼的这种面对挫折而不失乐观豁达的个性又有其积极可取的一面。
12.《后赤壁赋》:千年未醒的梦境 篇十二
作者一落笔,便将梦境与现实混淆,故意模糊其界限,以假当真地叙述起来,读者根本看不到任何进入梦境的标示性语句。“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在简洁的交代文字中,时间、地点、事件是明确的,但人物比较模糊,故后面续之以“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一句,这样,人物才渐次清晰。当然,究竟是哪两位客人相随,仍不得而知,或许亦无需知晓。因为,“二客”的设置,仅仅是赋体写作“主客问答”这一传统形式的需要。况且,作者并未将“主客问答”作为全篇的主体,也即是说作者要表达的情思或哲理,并不像《前赤壁赋》那样以“客”的形象来承载、分担。此赋之“二客”,形象甚为模糊。笔者认为,首段主客对话的主要作用是暗示此乃梦境之人事景象,若不明乎此,多数读者或许会误以为这是明明白白的纪实记游之作。点出“二客”之后,作者以极其疏朗、简洁的笔墨描写初冬之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寥寥八字,寒意已出,意境因“尽脱”而孤寂,一片脱叶之林,披霜带露,枯涩、清冷地直刺夜空。霜雾茫茫中,但见“人影在地”,睹影而知月色皎皎,故有“仰见明月”一句,一俯一仰,见出无穷乐趣,环顾四周,无不澄明。故,“行歌相答”,作者与二客,踏着温润如玉的月色,且行且歌,互相唱和。良辰美景,友朋嘉伴,不禁乐由心生!惜乎月白风清,无美酒佳肴,终是憾事,于是“乐”字已而引出“叹曰”,作者表述此句的口吻,是一种假设情形,这是一定要悉心揣摩的。现在有良朋为伴,但没有美酒啊,即使有美酒,也无佳肴啊,怎样才不会虚度如此美妙的夜晚呢?后面,作者的两个愿望顷刻间即获得了满足。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凑巧的是,傍晚时分,客人已捕得一鱼,作者欲得佳肴的愿望满足了,但是从哪儿去备酒呢?借客人之口,又引出美酒的问题,“归而谋诸妇”二句又让作者的第二个愿望得到了满足。以假设口吻道出的两个愿望,相继获得满足,仿佛唾手可得,这本身就有美梦成真的感觉,这是符合梦境特征的叙述,只是这梦里的逻辑与日常生活的逻辑相差无几,变形力度甚小。但是,叙述事件的跳跃性是很大的,二客是怎样回到他们家里取那“松江之鲈”的?妇人又是如何烹鱼备酒的?这些情节内容皆已略去,作品呈现的只是鱼与酒的获得,这一点非常符合梦境镜头不连贯闪现的特征。当然,作品中的梦境亦可经过作者的精心剪辑,它不是对日常生活中梦境的自然主义描写。说首段是对梦境的叙述,还有一个理由,便是这里出现的人物除了作者(梦境的叙述者)之外,另如“二客”“妇人”在下文则少有或纯无勾连、照应。一直伴随作者的“二客”只是在“予乃摄衣而上”那段和末段分别用“盖二客不能从焉”“须臾客去,予亦就睡”简单交代,犹如模糊之影,倏忽闪现了几下,尔后便飘然而去,不知所踪,亦不复述及。若照现实情理来讲,这是有悖常情的。作者大概是想以此种“无理”的叙述来突出梦境的真实性吧。至于“妇人”,下文则略无一字照应。这种人物形象的碎片化的不规则的模糊呈现,表明整个事件的叙述框架是虚幻的,读者不必照写实的逻辑来理解。作者把梦境叙述得煞有其事,几乎使人相信他真有所谓“十月之望”复游赤壁的经历,此种“虚境实写”之法,是对《前赤壁赋》的极大突破,读来亦真亦幻,极富艺术魅力。
赋的首段写梦中作者与二客谋得美酒佳肴,值此良夜,偶尔念及此前曾经游历的赤壁,遂逗引出下面梦游赤壁的文字。这次的赤壁之游皆由一系列偶然因素促成,先是二客凑其趣,再是明月凑其趣,最后是鲜鱼、美酒凑其趣,正好说明这一切皆是作者梦中之纷繁意念的快速链接,其游历背景亦是对《前赤壁赋》的部分的复制粘贴:有主有客,有风有月(前者为“既望”,后者为“望”),有山有水。所不同的是时令季节,前者为秋,后者为冬。因而,梦中景象大异其趣,这是现实向梦境渗透、变形的结果。“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十六字白描,绘出初冬季节景物的清癯、枯寂和内敛,不复有《前赤壁赋》的丰腴、轻松、洒脱之景,这一写景变化,或可说明作者心境渐趋恶化,他已退守至内心的极隐秘处。虽是同属贬谪黄州时期的作品,时间仅隔短短的三个月,但作者对自身心境的变化是非常清楚的。因此,他怅然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虽是关乎自然宇宙的沧桑之叹,又何尝不是人世沧桑的伤感?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之中,正如作者在《前赤壁赋》中所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因诗得祸,以犯官之身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而仍受监视,此等人生遽变,作者又何曾料及?其政治上的苦闷又何曾忘却?苏轼固然生性旷达,善于自我排解;但其心灵上的雾霾是很难彻底廓清的。许多论者都说《后赤壁赋》显得比较消极,远不如《前赤壁赋》,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观点。愚以为,《后赤壁赋》才真实地抒写了作者的苦痛,这里隐藏着一个真实的苏轼,不要动辄指斥其消极悲观。若真要说其悲观,那也无妨,其实,“悲观是从坏的一方面来观察一切事物,从坏的一方面着眼的意思。悲观主义者无时不料想事物的恶化,惟其如此,他才能最积极地生活。”(梁实秋语)苏轼的悲观正是如此。悲观源自苦闷,苦闷源自现实的丑恶。有人或许会问,一向闲适、旷达的苏轼也会产生政治的苦闷吗?那就不妨让作者自己来回答吧。他曾说:“处患难不戚戚,只是愚人无心肝尔,与鹿豕木石何异!”“乌台诗案”给苏轼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现实生活中的伤痛始终刺激着作者的梦境,也规定、制约着其梦境的生成与发展,尽管梦是虚无缥缈的。这样,梦境的内容将成为现实的象征或影射。
苏子登山的这段描写文字就极富象征意义,略加揣摩,便可发现这里所述之种种,皆是变形乃至变性、无理的虚幻情形,具有梦境的怪诞特征,是对现实处境的曲折反映。其所怪诞者一,是作者竟撇下客人,不管不顾,我行我素,不复以酒、鱼为念,舍舟独自登山。其所怪诞者二,是作者仿佛超出常人属性(即“变性”),具有特异功能,忽而踏着险峻的山岩,忽而拨开茂密的杂草,忽而歇息于状如虎豹的怪石之上,忽而拽住曲若虬龙的树枝,忽而攀上鹰隼筑巢处的悬崖绝壁,忽而又俯瞰水神冯夷的幽宫,六个惊险怪异的镜头,纷至沓来,压人心魄。其最可怪诞者,是作者“划然长啸”,竟致“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其能量又何啻于八级地震?!如此阴森恐怖的梦境令读者亦凝神屏息、毛骨悚然。作者自己的感受则更是“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以至于“凛乎其不可留也”,最终不得不迫回舟中,“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这一节梦境内容象征着作者的心路历程:先是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无所畏惧的勇气,一路披荆斩棘,跋山涉险,及至高处而指陈时弊,以诗议事,讥刺新法,不料这些振聋发聩的言论却遭致政敌们的重重围攻,以李定为首的一群鼠辈小人,纷纷罗织罪名,搜寻作者诗句,巧以酝酿,生出无穷事端,终以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将作者投入御史狱,流放僻地黄州;最后作者身陷逆境而不得不随缘自适,以求解脱。获罪遭贬后的苏轼在居黄期间,虽说以其旷达性情获得了短暂的平静,身边亦不乏同情者,但其内心深处仍是寂寞难耐,值得推心置腹的朋友寥寥无几。再者,作者自己也心存余悸,自信与自尊严重受挫。受这种心境的影响,赋中便出现了夜半时分孤鹤掠舟而过的梦境情节。该情节以突然出现某一事物或发生某一事件的方式适当保留了梦境的荒诞痕迹,加上孤鹤之“翅如车轮,玄裳缟衣”的变形描写,营造了清旷的梦幻氛围。这只孤鹤在作者“四顾寂寥”的情形中出现,意味着作者在现实世界里很难找到实现情感沟通的对象,其精神层面因思想的深刻而痛苦地寂寞着,因此,只好向另一世界(仙界)寻求慰藉,只好把自己高标独立、超凡脱俗的理想寄托在孤鹤这一意象上。当纷扰的人世间始终以强压态势排斥作者的时候,他不得不滑向“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所谓消极出世之想,这正是其思想矛盾复杂之处。
孤鹤掠舟的情节又引出了下文的“梦中之梦”,作者对梦境的描绘,可谓别开生面,奇幻无比。“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道士顾笑,予亦惊寤。”这是赋中唯一一处明写梦境的内容,作者在梦中与得道成仙、化鹤临空、深夜探访的道士终于有了简洁而温馨的对话。显然,该内容是对“孤鹤掠舟”的延伸拓展,是作者愿望的补偿,孤鹤与道士也是交融为一的形象,前面是道士化鹤,这里是鹤化道士,二者皆神仙世界的意象。在孤寂、恐怖的梦境中,其给予作者的是深情的慰藉与关注,显得友好诚挚,富于同情心。“赤壁之游乐乎?”道士似乎早已明白作者的心思——月夜赤壁之游原本是为了排遣郁积心中的苦闷以求一乐,岂料旧事难忘,阴霾挥之不去,终是悲恐孤寂,所谓闲适旷达,不过是迷惑政敌的烟雾!正因为作者自感心思被道士洞察殆尽,后面才“问其姓名”,道士却“俯而不答”,继而又回头一笑,其神情表明他对作者的政治遭遇以及目前心境皆了然于心。毕竟还有人真正理解自己,且主动探望(“飞鸣而过我者”,窃以为,此处之“过”解作探望、拜访更有情味),而此人究竟是谁呢?这么想着,不觉“予亦惊寤”,其“梦中之梦”已然惊醒。然而,作者仍意犹未尽,欲追而随之,结果是“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这两句应该仍是梦中情形,即作者在赋中所写的整个梦境还是处于未醒的状态;如果说,整个梦境已醒,这里必定要有所交代,如,或可这样表述:“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已而东方之既白。”
一个千年未醒的梦境,因作者笔端的戛然而止,却获得了无穷的时空延伸。作者的“乘风归去”之想,最终也还是幻灭成空,他只得以超越的心态,继续紧贴着地面,行走在这痛苦丛生的人世间。
参考文献
[1].《苏轼文集》,中华书局。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推荐阅读:
赤壁赋教学设计09-16
《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阅读答案与翻译10-29
赤壁赋公开课教案06-26
赤壁赋优质课教案07-18
赤壁赋默写训练题08-20
苏轼前赤壁赋赏析09-03
后赤壁赋及其赏析09-17
前后《赤壁赋》比较赏析09-22
高一赤壁赋原文及翻译06-29
前赤壁赋优秀教案07-22